商业银行项目类融资风险评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业银行项目类融资风险评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摘要】商业银行项目类融资风险评估是指对项目类融资取舍和优化的过程,是银行进行该类融资决策的先决条件和重要步骤。做好项目类融资风险评估工作,对于平衡金融创新与风险管理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简要论述了商业银行项目类融资风险评估的方法和内容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现有的评估方法和机制中存在的不足,进而对如何改善提出了具体建议。

【关键词】项目类融资风险评估;金融创新;风险管理

一、引言

所谓项目类融资,是指包含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内中长期固定资产贷款项目以及表外代客理财投资项目的融资的总称。而商业银行项目类融资风险评估是指对项目类融资取舍和优化的过程,是商业银行进行该类融资决策的先决条件和重要步骤。做好项目类融资风险评估工作,对于平衡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与风险管理之间的关系具有两方面的重要意义。

(一)平衡利率市场化进程中金融创新与风险管理之间关系的意义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商业银行在存款方面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央行的存款基准利率对存款利率有较大限制,金融创新成为了商业银行竞争的有力手段之一。理财产品的出现成为了商业银行吸收存款重要工具,它将银行存款转换为财富管理,间接地成为了推动利率市场化的动力之一。银行理财产品究竟有多大风险本

文暂且不论,但通过理财产品所提高利率的最终来源还是商业银行信贷息差收益的部分转化。这其中自然存在风险,因此需要对其进行风险管理和控制。

(二)平衡规避监管金融创新和风险管理之间关系的意义

项目类融资风险评估最初只局限于项目贷款风险评估,随着监管的不断加强,商业银行表内贷款受到诸如信贷规模、行业限制等多方面的约束,规避监管进行金融创新的要求越来越强烈,这就导致了近两年商业银行表外代客投资项目的不断增多。尽管该类项目仍然是新鲜事物,但对其进行融资前风险评估是商业银行进行风险管理和控制的必要手段之一。

二、我国商业银行项目类融资风险评估的现状——以中国工商银行某沿海省分行为例

(一)项目类融资风险评估的发展

该行项目类融资风险评估大体经历了两大阶段:一是2012年底之前,项目类融资风险评估主要为项目贷款风险评估。根据该行总行规定,金额超过1000万元(含)人民币(或等值美元)以上的中长期项目贷款融资申请均须进行评估。该行前三年的项目贷款评估数量分别为564个、129个和223个。二是2013年开始,金融资产服务业务代客投资项目评估管理办法编写完成并开始征求意见,标志着该块业务的规范化评估拉开序幕。截止2012年末,该行表外资产的总规模已达2500亿元。面对如此庞大的资产规模,表外项目融资风险评估已是形势所趋。

(二)项目类融资风险评估的方法和内容

目前,该行项目类融资风险评估主要采用评估报告与打分卡相结合的方式。

1.评估报告

目前,国内各商业银行的项目类融资评估报告大同小异,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对申请融资企业的风险评估,主要是以定性分析为主。主要包括企业基本情况、股权结构、组织架构及领导人素质、融资情况及资信状况、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等。第二部分为对申请融资的项目风险评估,通行的做法是参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对项目的评价,以现金流是否覆盖作为主要评价标准,做出是否给予该笔融资的结论。主要包括项目建设内容、市场分析、投资估算与筹资评价、偿债能力评价和担保方式与风险评估。此外,还需要对银行相关的收益指标进行评估,其中最主要的指标就是raroc,即风险调整后的资本收益。

2.打分卡

打分卡是指通过对宏观环境、行业趋势、客户实力、项目特性等方面的风险因素进行结构化设计和标准化评价,通过权重设置区分风险重要程度的差异,通过评价得分对应风险等级实现定量化的评估结论。这是项目评估报告的辅助手段和电子化手段。

三、商业银行项目类融资风险评估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的对称性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项目类

融资风险评估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尤其是在信息的对称性问题上。具体表现在:一是企业对真实数据的提供意愿会有差异。融资主体的经济实力、政治地位不同和竞争性项目的日益增多,都会导致企业面对商业银行会选择对自身最优的数据提供。二是商业银行获取数据的能力和准确性方面。这主要是指商业银行主动去获取的数据也存在准确性问题,比如说项目贷款评估中经常需使用中介咨询机构的数据,而中介机构水平参差不齐,所提供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值得商业银行仔细斟酌。信息的不对称对于评估工作是最大的挑战。

(二)评估方法的问题

通过前述对项目类融资风险评估方法的介绍,可以看出现行方法上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这可能会造成评估结果不够准确,进而影响贷款质量。这些不足主要表现在:项目现金流预测法并不能覆盖所有项目情况;不注意行业特点对所有企业运用同样的评估方法;影响偿债能力的很多因素难以量化;财务指标的有些数据缺乏说服力等方面。

1.项目现金流评价并不能覆盖所有情况

评估债权类项目,应坚持以融资项目(资产)经营性净现金流的债务融资偿付能力为核心。而一些股权投资项目,除了以融资项目经营性净现金流的股权投资回报能力为核心以外,其他可以用来作为还款来源的收益均可涵盖在内。因此项目现金流评价并不能覆盖所有情况。

2.不注意行业特点对所有企业运用同样的评估方法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国民经济行业可以分为95个大类、396个中类、913个小类。虽然各家商业银行已逐步在重视行业风险的问题,多家商业银行也已形成了每年颁布行业政策的惯例,但是在项目类融资风险评估的具体方法上,各个行业基本还是采用基本相同的评估方法。在表外代客理财投资项目,特别是股权投资项目评估上,显然更加不适合。

3.影响偿债能力的很多因素难以量化

目前评价项目偿债能力的主要指标是偿债保证比(或者称为偿债覆盖率),是指在融资期间内所有可用于偿债资金可以覆盖贷款本金的比例。但除了该指标外,还有很多可以衡量其偿债能力的因素,比如企业家的品质和能力、项目的社会影响力(比如某些民生工程,建成后并无现金流,但社会影响深远,政府支持力度较大)等,这些指标均无法量化,但却对项目偿债有着重要的影响。

4.某些财务指标缺乏说服力

比如财务评估中盈利能力的有关指标不适用。像内部收益率法适用范围窄,当对非常规投资项目进行评估时,用传统的内部收益率指标并没有太大意义,这样就无法评价该项目的经济性。

(三)评估机制的问题

现有的项目类融资评估机制存在着评估流程有所重复劳动、电子化评估流程流于形式、评估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和人员配备难以满足评估需要等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