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是现代蒙古人和突厥人的共同祖先
匈奴的起源 秦汉时期强盛一时的匈奴来自哪
匈奴的起源秦汉时期强盛一时的匈奴来自哪匈奴的起源:匈奴是我国北方草原上的一个古老的民族。
商/周时期,称为山戎、严(xian鲜)允、荤粥(hunyu昏玉)。
胡族的一支。
战国时期始称匈奴。
公元前3世纪的秦朝,才在中国编年史上清楚地记载了匈奴一名。
《史记.匈奴列传》云:“匈奴其先祖夏后之苗裔也。
”《山海经.大荒北经》称犬戎与夏人同祖,皆出于黄帝。
《史记索隐》引张晏的话说:“淳维以殷时奔北边。
”意即夏的后裔淳维,在商朝时逃北边,子孙繁衍成了匈奴。
还有一说认为,移居北地的夏之后裔,是夏桀的儿子。
夏桀流放三年而死,其子獯鬻带着父亲留下的妻妾,避居北野,随畜移徙,即是所称的匈奴。
王国维在《鬼方昆夷猃狁考》中,把匈奴名称的演变做了系统的概括,认为商朝时的鬼方、混夷、獯鬻,周朝时的猃狁、春秋时的戎、狄、战国时的胡,都是后世所谓的匈奴。
还有一说,把鬼戎、义渠、燕京、余无、楼烦、大荔等史籍中所见之异民族,统称为匈奴。
约在中原的西周早期,匈奴已使用青铜器。
至春秋后期,已使用铁器,社会组织由父系家长制向奴隶制过渡。
匈奴人没有城郭,不经营农业,而是随畜牧而转移,过着游牧的生活。
主要牲畜有马、牛、羊、骆驼等。
小儿能骑羊,射鸟鼠;稍长,射狐兔;壮时“尽为甲骑。
其俗,宽则随畜,因射猎禽兽为生业;急则人习战攻以侵伐。
”“自君王以下,咸食畜肉,衣其皮革,被旃裘。
”从西周开始戎族威胁中原王朝,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后,犬戎部落攻陷镐京,迫使平王东迁。
战国中期,匈奴南侵,一再与秦、赵、燕三国发生战争。
秦在昭王时,灭义渠戎,置陇西(今甘肃临洮南),北地(今甘肃庆阳)、上郡(今陕西榆林),筑长城以拒匈奴。
赵在武灵王时,为了抵御匈奴,下令国中,服胡服,习骑射,军力增强。
后来打击了匈奴及其所属的林胡、娄烦等部,赵国的疆土扩展到阴山,并在这一地区设置了云中(今内蒙托克托)、雁门(今山西右玉)、代(今河北蔚县)三郡。
自代郡沿阴山而西至高阙(今内蒙杭錦后旗东北),筑长城以拒匈奴。
突厥人、匈奴人、通古斯人、蒙古人之间的关系
突厥人、匈奴人、通古斯人、蒙古人之间的关系自《史记.匈奴列传》、《汉书.匈奴传》和《后汉书.南匈奴列传》问世,中原社会对北方民族才有了较系统的了解。
传统史学中的「匈奴」,被认为是秦汉两代「北方诸族」的代词,而近世以西方学理为基础的历史—语言学者,普遍认为匈奴是突厥语民族的祖先。
事实上,匈奴民族的血缘和语言还都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而它与入侵欧洲和南亚的Hun人的关系,更亟需辩证。
中国北方诸族之裔呈通古斯、蒙古、突厥三大语族并存的局面,是上古语言生态融合而成的较为简单的表象。
以匈奴之庞大,其语言和血缘必然混杂;说它是一个多血缘多语言的部落联盟,或许更为恰当。
而要把两千年前的整个中国北方说成是单一的「匈奴语」或者「突厥原语」的世界,那就不仅违反了事实,而且违反了人类语种逐步减少的历史。
匈奴是从河套—阴山地区发育壮大起来的,两汉更替的时代,它分裂成南、北两部。
《后汉书》以「南匈奴」为正统,其实它是附庸东汉的一个小朝廷;河套至河西走廊的游牧部落仍归「北匈奴」控制。
而漠北(今之外蒙)则为种属混杂的高车、柔然、回纥等无数族落盘踞。
从匈奴将月氏和乌孙等西戎民族逐出河西走廊,渐次深入西域之态势,可以窥见这些前追后赶民族,原本都是北方民族的同类,而今世西北汉、回、藏三大民族中,必然都有这些北狄或西戎的血缘。
司马迁记载的匈奴,不是最初称霸的匈奴部落,而是它立国后的广大属族,或不妨谓之「广义匈奴」,因此它不可能仅仅使用一种突厥语。
本文以为匈奴民族的语言更接近蒙古语和通古斯语,而它的统治部落,或曰「狭义匈奴」的血缘和语言,可能含有更多通古斯系成分。
匈奴民族的内涵《史记.匈奴列传》开篇即说:「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
唐虞以上有山戎、猃狁、荤粥,居于北蛮,随畜牧而转移。
」对于此中的族名,学界至今没有准确认识。
其实,「夏后」就是「回纥」(ui-ghu);「唐虞」即是「唐兀」(tdan-ghu),亦指今山西、陕北地方,「唐虞以上」即是其正北的河套地区,其时「山戎」、「猃狁」、「荤粥」正在那里游牧。
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和演变
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和演变一:匈奴部分:以匈奴为代表二:东胡部分:以鲜卑、契丹、蒙古为代表三:突厥部分:以突厥为代表四:通古斯部分:以满洲为代表五:羌藏部分:羌族,吐蕃中国历史上的所有少数民族都是由这五部分演化而来的匈奴:主体在东汉时期被汉人消灭,剩余部分西逃至欧洲,与马扎尔人融合,构成今天的匈牙利人。
东胡:秦时被匈奴灭亡,之后分成两大部分:乌桓和鲜卑乌桓:被曹魏消灭鲜卑:主体被汉族同化,剩余的演化为柔然柔然:被突厥击败,分化为室韦(蒙古)和契丹契丹:主体被女真族和汉族同化,剩余的西逃到中亚,与当地人融合,成为中亚人的一部分。
蒙古:为先秦时东胡的一部分,由鲜卑演化而来,一直生存到现在突厥:有可能是匈奴的一个分支,后灭亡了柔然,其自身的主体被回鹘人和汉族人所灭,剩余的向西逃窜,形成了今天的土耳其人。
回鹘:主体由丁零人构成,融入了铁勒和高车人的一部分,在唐朝时期,将突厥主体灭亡。
回鹘生存到现在,即使今天的维吾尔族。
女真:来自肃慎,后为女真,为满洲,一直生存到现在,即今天的满族人。
党项:羌族的一部分。
后被蒙古人灭亡。
羌:一直生存到今天氐:匈奴一部分,后被汉族融化。
吐蕃:也就是今天的藏族,是古代羌族的一部分羯:匈奴的一部分,在公元4世纪被汉人冉闵一次性屠杀20万人,导致羯族灭种。
少数民族历史演变的基本特征我国当代的少数民族在分布、人口数量、民族文化等方面都有很多不相同的地方,在民族的起源、形成、历史、演变方面也都有各自的特点,但由于他们都共同生活在我国广阔的国土上,都受到汉民族不同程度的影响,因而在历史演变的基本特征方面,仍有许多共同之处。
(一)在族源方面。
每一个当代的民族都是由历史上不同时期的古老部族演变发展而来的,都可以追溯出自己的民族起源。
不同民族的族源主要有以几种情况。
1.绝大多数民族都是来源于在国内土生土长的古代部族,但也有少部分民族的渊源产生在我国以外的地区,根据他们移入的不同情况,又可分出几种类型。
匈人——精选推荐
跳转至:导航、搜索
匈人征讨阿兰的想像图
目录
[隐藏]
1 出现
∙ 2 阿兰人的灭亡
∙ 3 对日耳曼人的征服
∙ 4 对东罗马和巴尔干半岛的侵略
∙ 5 阿提拉的统治时期,盛极时的匈人帝国∙ 6 对西罗马帝国的侵略和匈人帝国的瓦解∙7 影响
∙8 匈人君主
∙9 参见
∙10 注释
∙11 参考
阿提拉统治下的匈人帝国鼎盛时期疆域图
拉斐尔作品《伟大的利奥和阿提拉的会面》,画面中:圣彼得和圣保罗在利奥一
君主名西文上任时
间
退位时间其他
巴兰比尔约350年
乌单Uldin 约至415年
俄塔Oktar 约415
年
约至420
年
乌单之子。
在位期间与其兄弟卢阿、蒙
杜克共同执政
卢阿
又作卢支拉斯Rua, Rugu
Rugilas
约415
年
约至433
年
俄塔之弟
蒙杜克Mundzuk 约415
年
俄塔之弟
布雷达Bleda 约434
年
444年
蒙杜克之子。
在位期间与其弟阿提拉共
同执政
阿提拉Attila 约434
年
453年布雷达之弟
爱拉克Illak 453年455年阿提拉长子
邓吉西克Dengesik 约453
年
468年爱拉克之弟,为东罗马所杀。
历史上的匈奴、突厥、契丹、蒙古、羌族、女真、鲜卑
历史上的匈奴、突厥、契丹、蒙古、羌族、女真、鲜卑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的下落与民族血统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共有五十六个民族,其中以汉族人数最多,其他民族人数相对较少,习惯上称之为「少数民族」。
根据史籍记载,中国古代民族至少有一百六十多个,其中著名的有匈奴、鲜卑、羌、铁勒、柔然、回纥、突厥、沙陀、党项、契丹、女真等族,极大多数不在现存的五十六族之中。
这些古代著名的少数民族,或建立朝代,或统一漠北,都曾叱吒风云,而今安在?他们是消失在历史中,还是到那里去了呢?让我们来探究一下他们的下落。
首先说匈奴,匈奴崛起於河套阴山一带,从战国以来便是漠北的大族,控弦三十万,威胁秦汉帝国的北边,著名的万里长城就是为防御匈奴的侵扰而修筑的。
秦汉帝国倾全国之力,软硬兼施,或和亲通好,或通西域断其右臂,或采主动攻击,深入大漠;终於大大削弱匈奴势力。
东汉初年,匈奴分裂为南北匈奴;南匈奴归降汉朝,二十多万众被安置於今内蒙古、山西与陕西北部及甘肃东部一带,为汉帝国守边。
东汉后期,他们更进一步内徙到山西中部汾水流域一带,与汉人杂居曹魏时代,匈奴部众被编入郡县户籍,与汉人一样同为编户齐民,而融入汉族之中。
五胡乱华时,首先起事的就是匈奴族的领袖刘渊,从他用汉人的姓姓「刘」、命国号「汉」,可见他已以汉族自居北匈奴则在汉帝国军队的攻击下,一部分由北单于带领,西迁至伊犁一带,再向西迁至东欧,就是四世纪在欧洲出现的匈人(Huns)的祖先,他们在多瑙河中游建立匈奴王国,其王阿提拉(Attila)号称「上帝之鞭」,曾挥军进攻罗马。
这一支匈奴人后来融入匈牙利一带的土著之中。
而留在漠北的匈奴人,据估计约占全部匈奴人口的百分之四十,则加入新兴的鲜卑,成为鲜卑族的成员。
总之,匈奴族,南迁的与汉人杂居,加入汉族,留在漠北的加入鲜卑,西迁的成为东欧民族的一份子,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代匈奴而起的漠北民族是鲜卑,鲜卑族兴起於今大兴安岭的鲜卑山区,后来南迁至呼伦贝尔草原。
匈奴帝国简介
匈奴帝国简介匈奴帝国简介匈奴简介匈奴帝国,曾经是亚洲⼤陆上最强⼤幅员最辽阔的⼤帝国,⼀度纵横驰骋,四处劫掠,成为横亘在东西之间的⼀⽀可隍的⽂明破坏⼒量。
后来匈奴帝国在与汉帝国在连续的征战中消耗的精疲⼒尽,⾛向衰落。
从有⽂字记载的历史开始,东亚的蒙古⾼原,就是凶猛的游牧部落的故乡,他们是草原⽂明的缔造者和传承者,他们四处侵略农耕⽂化的国家。
尤其是每当出现较⼤的⾃然灾害,牲畜⼤批死亡的时候,他们就会进⼊农业⽂明的领地,通过掠夺资源,来延续着⾃⼰的存在——他们⼀批批的从蒙古⾼原冲出去,他们征服了许多的亚洲帝国,并且⼀度成为了半个欧洲的统治者。
匈奴的起源世界范围 当伊朗⼈种的游牧民(斯基泰⼈和萨尔马特⼈)占据着草原地带西部即南俄罗斯时,⽆疑地还包括图尔盖河流域和西西伯利亚;草原地带的东部是处于突厥-蒙古种民族的统治之下。
其中在古代史上占统治地位的民族是以"匈奴"⼀名⽽被世⼈所知。
匈奴⼀名与后来罗马⼈和印度⼈称呼同⼀蛮族的名称(Huns〔Hunni〕和Huna)是同词源的。
可能这些匈奴⼈(直到公元前3世纪的秦朝,才在编年史上清楚地记载了匈奴⼀名)在公元前第9和第8世纪时已经被称为严狁。
更早⼀些的时候,他们可能被称为“草粥”,或更含糊地被叫作"胡⼈"。
在历史的黎明时期,所知的胡⼈是指那些当时居住在北部边境上,即在鄂尔多斯、⼭西北部和河北北部的那些民族。
马斯佩罗推测:所谓北戎即"北部之戎",分布在今天的北京西部和西北部,是⼀⽀胡⼈部落。
其他的部落在公元前第4世纪时已经归降于赵国。
赵武灵王(⼤约公元前325-298年在位)甚⾄从他们那⾥夺取了⼭西最北部(⼤同地区),实际上还夺取了今鄂尔多斯北部地区(约公元前300年)。
正是为了有效地防范这些游牧民的进攻,秦国(陕西)和赵国(⼭西)都改他们的重车兵为灵活的骑兵。
这⼀军事改⾰带来了中国服装上的彻底变化;⼸箭时代的长袍被从游牧民那⾥学来的骑兵裤⼦所取代。
匈奴、突厥、蒙古、契丹、鲜卑,是不是一个民族的各个朝代?
匈奴、突厥、蒙古、契丹、鲜卑,是不是一个民族的各个朝代?绝对不是一个民族,更不是同一个朝代的延续。
不过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对汉族曾经构成严重的威胁和伤害,在历史的进程中,这些少数民族在同汉族的互相交往与斗争中自然同化,有的则随风而去,消失了。
匈奴在遥远东亚大陆以北的地区,曾经兴盛着一个游牧民族,由于地理环境十分荒凉苦寒,所以他们没有耕地,没有城郭房舍,都是逐水草而居,以放羊牧马,狩猎为生。
匈奴的孩子些,也不是如有的记载那样、从小就可以骑着骏马奔腾,只不过是几岁时就骑在羊背上激活马背民族的基因。
匈奴存在的时间很早、很早,至少我国在夏商周时期就遭到匈奴的侵扰,与其接壤的汉人就痛苦的唱道:“靡室靡家,猃狁之故”。
我们熟知的“烽火戏诸侯”典故,就是周幽王的大臣申侯勾结匈奴灭了周幽王。
只有秦始皇堪称一代铁血硬汉,下达一个死命令:“把他们赶走!”蒙恬将军率领骑兵,长驱七百里,“杂杂胡马尘,森森边士戟”(李贺),匈奴闻风丧胆,再也不敢南下牧马。
楚汉之争的时候,匈奴借机复活南下侵扰,刘邦称帝后挨的当头一棒就是“白登山之围”,这时匈奴达到鼎盛时期,拥有甲冑控弦之士三十多万人,人口一百多万。
在一个浓雾弥漫的时候,突然漫山遍野的呼啸而来,刘邦束手无策,好在陈平用了一个至今谜一样存在的计策,十几人骑才脱逸而去。
在汉朝七十多年的休养生息中,汉武帝养精蓄锐,整军经武,经过元狩二年(前121)和元狞四年(前119)的漠北之战,匈奴在卫青与青年将军霍去病的打击下,匈奴大败,迫使右地浑邪王率四万之众附降汉军,单于及左贤王逃走。
河西走廊重新归属于中原王朝,匈奴退出河套地区以西区域,从此“漠南无王庭”。
公元前57年,匈奴统治集团发生分裂内讧,经济陷于困境,汉朝政府施以援手,提供大量物资帮助匈奴救济赈灾,匈奴于是附汉为藩臣,汉政府以礼待之。
到汉光武帝的时候,汉政府设置机构管理南边八部之众的呼韩单于。
匈奴由此分裂为南北两部,建武二十六年置使匈奴中郎将于南匈奴于五原西部塞,使他们最后定居于西河郡美稷县(今内蒙古准格尔一带)。
民族史:匈奴起源
民族史:匈奴起源匈奴自战国后期兴起,直到北魏时期退出历史舞台,长达700年,最终融入周边民族。
关于匈奴的起源,一直以来没有定论,众说纷纭。
现归纳如下:1、来自草原的匈奴与华夏同源司马迁的史记记载,华夏族和匈奴族同一起源源,大禹儿子开启的夏朝约前16世纪灭亡以后,夏朝最后的君王桀的一支后裔一路向北狂奔,逃到了北方,在吞并其他部族之后成为匈奴族。
曾经辉煌的匈奴是古代蒙古草原上的游牧部落集团,部分生活在戈壁大漠,最初在蒙古高原建立国家,一说起于阴山。
匈奴约公元前3世纪时兴起,它是蒙古草原的一个游牧部族联盟,匈奴国的鼎盛时期从公元前209年至公元前128年,终被汉武帝刘彻打破。
在秦朝时,秦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被秦将蒙恬驱逐出黄河河套地区。
西汉时被严重削弱,东汉时分裂,南匈奴归附中原内附,北匈奴自漠北西迁中亚,中间经历了约三百年。
匈奴强盛时,自汉武帝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起开始受到汉朝军队的反击,汉武帝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匈奴将主力撤回漠北地区,至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匈奴国已经完全退出漠南地区。
漠南无王庭。
到了汉元帝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匈奴王呼韩邪单于向汉请求合亲,美女王昭君出塞嫁与匈奴单于后,两国和好,匈奴人就又重新回到漠南,双方依汉元帝永光元年(公元前43年)的约定以长城为界;在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二年(46年)匈奴人受到乌桓人(山外有山)的攻击北迁前的80年间,匈奴人一直居住在漠南,与汉和睦相处。
终于到了汉和帝永元四年(91年),汉军在金微山(今阿尔泰山)大败北单于,北匈奴主力不得已远走中亚。
匈奴败亡,留下蒙古草原真空,其后,北方的鲜卑族立刻强大起来,迅速进入蒙古草原占有匈奴故地,留下的五六十万匈奴人遂“皆自号鲜卑”。
到了五胡十六国时期,内迁中原的南匈奴建立前赵、北凉和夏等国家;北匈奴则西迁中亚河间康居。
那些留在蒙古高原的匈奴渐渐被汉化,蒙古族、突厥族、契丹族等等都是其后裔(这观点太泛泛了,很不严谨),这也是岳飞的诗句中的“胡虏”、“匈奴”的所指。
历史趣闻匈奴和突厥是什么关系 匈奴是如何入侵欧洲的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匈奴和突厥是什么关系匈奴是如何入侵欧洲的
导语:匈奴是古代一个特厉害的民族,汉代初年在中原以北逐渐强大起来并驰骋四处,作为一个凶猛的游牧民族四处侵略广大中原并且对当时的西汉带来了
匈奴是古代一个特厉害的民族,汉代初年在中原以北逐渐强大起来并驰骋四处,作为一个凶猛的游牧民族四处侵略广大中原并且对当时的西汉带来了很大的威胁。
匈奴这个民族喜欢骑马,不论是出行还是征战沙场,马都是他们交通工具的首选。
匈奴人身材粗壮但是个子又很矮,头大脸圆颧骨很高,留着大胡子,很多人都罗圈腿,我想罗圈腿的原因大概就是他们长期骑马造成的吧。
匈奴还是一个好战而又凶悍的民族,特别是冒顿单于继位之后更是加大了对外的扩张,冒顿单于是一个凶残的人,他训练了一支忠于自己的部队,谋划政变,射杀头曼单于以及母亲弟弟并自立单于,虽然他凶残冷血,但在冒顿单于统治的时候匈奴国快速发展形势大好,繁荣而又昌盛。
在他当政期间吞并了许多其他部落,并大力侵犯汉统治地区,对西汉王朝的统治造成很大的影响。
匈奴作战一个非常大的特点就是喜欢掠夺人和牲畜,所以它还是一个典型的多民主融合的民族。
匈奴民族在军事方面有着充足完备的军事装备,以盔甲来武装自己,组成纵横天下的匈奴骑兵,他们以狩猎和畜牧来满足经济发展,饮食方面以肉、乳制品为主,生活的地点随着季节的变化逐渐转移。
但是现在已经没有匈奴民族了,繁荣过后逐渐被历史的车轮碾过,匈奴后裔在成为中国居民后逐渐改名换姓,与中华大地的人们融为一体。
匈奴和突厥的关系
匈奴、突厥是在亚欧大陆上先后兴起的两个强大的民族。
匈奴是夏
生活常识分享。
匈奴
匈奴在呼韩邪时期,出现了很多自立的单于,其中呼韩邪的哥哥郅支势力最大;呼韩邪是靠娶了王昭君,获得汉朝的支持,才打败郅支的,郅支带领了一部分匈奴人迁移到了中亚的康居(差不多就是现在的哈萨克斯坦).康居一直是匈奴的属国,把郅支待为上宾.汉史记载,陈汤甘延寿部曲远征中亚,杀掉了郅支,呼韩邪成为匈奴最高单于,并和汉朝保持了数十年的和平.郅支虽然死了,但是他带去的匈奴人仍在康居,史学界把他们称为"西匈奴". 在东汉时期,在蒙古草原上的匈奴人再次分裂,北匈奴蒲奴单于自立,南匈奴附汉进入河套.由于鲜卑,乌桓,乌孙等匈奴大联盟内民族的纷纷独立以及协同汉朝进攻北匈奴,还有草原上的大旱和瘟疫,北匈奴瓦解,北单于西逃.北单于西逃后,草原上出现了权利真空,原属于匈奴的数十万帐并入鲜卑,比如宇文部,独孤部等;有的和鲜卑混血,比如父鲜卑母匈奴的拓拔鲜卑,父匈奴母鲜卑的铁弗匈奴(后改"赫连")等等.原属于匈奴北疆的丁零人开始南下,分成3部分,一部分留在贝加尔湖一带,仍叫丁零,除了被拓拔焘讨伐抓走的以外,大部分和通古斯语族的埃文基人混血产生为现代的布里亚特人;一部分进入大草原,成为高车铁勒;一部分进入阴山,成为敕勒,敕勒人大多数说鲜卑语,东魏北齐时融入鲜卑后融入汉族.南匈奴和依附鲜卑的匈奴人基本上最后都汉化成了汉族,比如我就是来自于南匈奴的屠各部.北单于西迁时,在匈奴神山阿尔泰留下了拔也稽部,以保护神山.阿尔泰就是匈奴语"金"的意思,山里盛产金,相比中原喜欢玉,草原喜欢金,所以阿尔泰山也是匈奴国的经济命脉.北匈奴又在新疆留下了呼衍王及其部落以断后,后来被汉朝消灭并带回南匈奴,呼延氏成为南匈奴的皇后外戚部落,最后融入汉族,宋朝开国的呼家军,以及梁山好汉呼延灼,以及现代汉族中的呼延,呼等姓都来自于此.北匈奴还把老弱病残10万人留在乌孙附近,名悦般,用来牵制乌孙,悦般也是西域的著名国家.所有工作完成后,北匈奴进入康居,也就是和西匈奴会师.由于匈奴人自己没有文字,所以他们的历史都是靠和别的文明国家接触才被记录下来的.这段时间修生养性,成为历史的空白.在康居的匈奴人突然吞并了康居西部的阿兰人,因此开始进入欧洲.匈奴在欧洲的驰骋历史,网上都有,你可以自己找.但是有一个误区是,很多欧洲的历史学家都以为阿提拉就是欧洲匈奴的最高领袖,这是错误的.其实在匈奴吞并阿兰后,他们在欧洲部分已经分成东西两个部分,以南俄草原为核心的东部,以及以匈牙利草原为核心的西部,阿提拉是这个西部匈奴的首领;而且匈奴人在中亚的基地也还存在,三者之间甚至和蒙古草原之间,还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只是罗马,波斯以及中国都只接触了匈奴的一部分,都是以自己的角度看匈奴的历史罢了.阿提拉的匈奴帝国在阿提拉死后迅速瓦解,最后分成两个小部落在匈牙利已经巴尔干活动,而且互相攻打.在南俄草原上的匈奴人也渐渐地统一起来,建立了神秘的文明国家哈扎尔汗国,汗国经济发达,宗教信仰自由,是匈奴人建立的难得一见的文明古国.国内有很多匈奴部落以及加盟民族,比如保加尔人,芬人,马扎尔人等等. 这个时候,在中国的匈奴人也开始活动,刘渊为首的屠各人灭西晋,开始了中国历史上比较黑暗的五胡十六国南北朝时期.由于鲜卑人的南下,草原权利再次真空,原来是拓拔家奴的木骨闾开始了大冒险,他和他的后代建立了新的部落柔然.柔然被称为第一蒙古汗国,他们也是第一个把可汗用成最高领袖的草原民族.柔然人先到经济命脉阿尔泰山,吞并了北匈奴留在那里的拔也稽部,并把煅工留在了阿尔泰.丁零的一部分后裔高车铁勒成为柔然国的主力军.在中亚的匈奴人并没有停止活动,他们的其中一个大族王开始了自己的冒险活动,他们击败波斯帝国,并入侵了印度.这只是中亚匈奴的其中几个部落的独立活动.他们被称为厌哒人,自称匈奴,但学术上把他们称为白匈奴.白匈奴在各地都是残暴的统治,所以政权迅速瓦解,现代的哈萨克几个部落,阿富汗普什图人的杜兰尼部落,印度拉贾斯坦的拉齐普特人,瞿折罗人,尼泊尔的廓尔喀人都是他们的后代.很显然,白匈奴和以匈奴遗民为主力的柔然有密切的关系,他们的皇室通婚平凡,柔然可汗的称呼都是柔然和白匈奴的共同领袖.卢水匈奴人沮渠蒙逊建立的北凉被消灭,他门下的阿史那家逃到阿尔泰山成为柔然锻工,他们领导并带给那些匈奴后裔以文明,逐渐开始形成部落,突厥诞生;突厥人因为拥有制铁技术,迅速强大起来,他们先击败并吞并了柔然的主力高车铁勒,然后把白匈奴和柔然人一起吞并.一下子成为了北方草原以及中亚甚至印度西北的主人.至于后来突厥瓦解后的草原和中原历史我就不说了.你的问题里没有.被突厥击败的白匈奴和柔然人合在一起,逃到欧洲,叫作阿瓦尔人.欧洲人刚刚击败阿提拉的匈奴人没多久,阿瓦人的到来让他们又陷入了匈奴的恐怖之中.根据欧洲的历史,阿瓦尔人和匈奴人长相和习俗一模一样,除了梳辫子的方向相反(草原人很可能通过梳辫子的样子来区分自己的部落).阿提拉的后裔,留在匈牙利的那两个匈奴小部落都自称阿瓦尔人,说明他们第一时间就知道远在万里之外的蒙古草原发生了什么,这条联系带一直都牵着.阿瓦尔人继承了阿提拉的匈奴人,成为匈牙利的统治者,并和阿提拉一样方式扩张,他们的首领巴雅,是个很明显的蒙古名字.阿瓦尔人被法兰克帝国的查理曼大帝击败,从此一蹶不振.在南俄草原上,哈扎尔国内的保加尔人分成三部分,其中的一部分进入了巴尔干,迅速取代了阿瓦尔人在这里的地位,但是他们没有进入匈牙利,阿提拉匈奴和阿瓦尔人的后代都得以生活在匈牙利.从阿提拉时期开始,北俄森林里的斯拉夫人就以匈奴奴隶的身份被带到巴尔干,保加尔人带来了更多,甚至超过自己的人口,利用斯拉夫人对抗东罗马帝国,他们就是南斯拉夫人的祖先.保加尔人和斯拉夫人大量混血,成为了现代的保加利亚人.东罗马帝国的查士丁尼大帝就是保加尔人的后代,而他的蒙克大将军,则直接来自阿提拉匈奴.哈扎尔汗国的另一只部落马扎尔人随后来到了匈牙利,吞并了在这里的阿提拉匈奴和阿瓦尔人,他们就是现代匈牙利人的祖先.奥地利是日耳曼人,可能祖先里面有一点点匈奴血统,但不是匈奴后裔.现在史学界老是争论说匈牙利人只是有匈奴血统,而非匈奴后裔,他们是马扎尔人,这其实是了解历史不够全面造成的.匈牙利的阿提拉匈奴,阿瓦尔人,马扎尔人都是匈奴后裔,只是阿提拉匈奴太过有名了,人家都以为他们就是北匈奴西逃的全部,你们太小看匈奴人的势力了.在南俄草原上的哈扎尔人吸收了很多被排挤的犹太人,并有很多部民加入了犹太教,哈扎尔成为了欧洲犹太教的圣地,犹太人规定只要双亲有一人是犹太人,或者信仰犹太教,就成为了犹太人.所以当时有很多匈奴后裔成为了犹太人.哈扎尔汗国灭亡后,这些犹太人迁到欧洲各地,所以现在欧洲的很多犹太人,都有可能有匈奴血统.当时欧洲很多国家都不大愿意收留哈扎尔人,匈牙利的一位酋长表示愿意.所以现在匈牙利的犹太人很多,比如著名的冯诺伊曼,伊姆雷-凯尔泰什等等.匈牙利的可汗在1000年改姓基督教,被封为大公,匈牙利正式成为欧洲国家. 奥匈帝国时期,为了方便统治,奥地利修改了匈牙利的历史书,让匈牙利人从根本上欧化.但是从匈牙利著名诗人裴多菲的诗歌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匈牙利民间,还是流传着匈奴后裔的说法.到了最近几年,匈牙利万人上书要恢复匈奴族身份,被政府以滑稽的理由驳回.很显然,欧洲人对匈奴的恐惧记忆导致了对匈奴的排斥,作为欧盟国家的匈牙利,是不会承认自己的匈奴后裔身份的.与此相矛盾的是匈牙利政府老是对罗马尼亚喀尔巴仟山一带的钱戈人提出收复要求,匈牙利政府称他们是匈牙利人,应该成为匈牙利国民而不是罗马尼亚国民.钱戈人是欧洲一只很古老而神秘的民族,他们隐居在喀尔巴仟山里,1千年来与世隔绝,在他们民族的古老传说里,他们都自称是匈奴后裔.而且他们还保留了祖先为什么来欧洲的传说:匈奴人打猎时,因为追逐一只小鹿,发现了欧洲.这个鹿很可能是以鹿为图腾的一个部落.但是很清晰的可以看出匈奴人入侵欧洲的理由和他们的后代成吉思汗是一样的:追杀.匈牙利政府既然认为钱戈人是他们的国民,但是为什么又不肯和钱戈人一样承认是匈奴人的后裔呢.所以说真正的历史随着历史遗失在民间了.现在钱戈人的生活状况很不一样,罗马尼亚政府破坏了他们的原始村落,把他们搬了出去,强迫钱戈小孩学习罗马尼亚语;可以想象不久后,这个保留着古老匈奴传说的世外桃源,将被消灭.还有一只神奇的突厥民族卡里伊姆人,由于他们是世界上唯一一只信仰犹太教的突厥人,他们是哈扎尔汗国羽林军的后代,现在分布在立陶宛和乌克兰等地.由于犹太教的身份,所以他们把祖先认做来自西亚.他们的存在很好的证明了哈扎尔汗国的文化多重性.现代的土耳其人,芬兰人,爱沙尼亚人,萨阿米人,等等,世界上很多的民族都是匈奴后裔,包括我在内.希望我的简单介绍能给你帮助.已经很简单了,对于一个散落在全世界各地,影响整个世界文明的古老民族的简单介绍.。
匈奴人与匈牙利人是真有交集
匈奴人与匈牙利人是真有交集公元九世纪末,当游牧的匈牙利人在喀尔巴阡盆地出现的时候,在中欧引起的惊惶之情不亚于四个半世纪之前匈奴人的来到。
在这个时候,曾经在欧洲西部推翻罗马帝国、一度使人胆战心惊的游牧野蛮民族都已经定居下来了,皈依了基督教,从事着农耕生活,建起了城堡和修道院。
无怪乎当信奉原始宗教、赶着马群和牲畜到处为家、还不时劫掠左近民族的匈牙利人到来时,被周围的斯拉夫人和日耳曼人视为魔鬼的化身了。
那么,这些匈牙利人究竟是谁?要回答这个问题并不容易。
古代史──也就是定居以前的历史,始终是匈牙利历史中争论最多的部分。
可以依据的史料并不多,最早的文字记载只能追溯到在今日匈牙利这块土地上定居前后,而且还不是匈牙利人自己写的。
在此之前的历史──可能是若干年世纪,也可能是几千年──历史学家们只能求助于语言学、考古学、民俗学和人类学的研究了。
在匈牙利古代史的研究方面,迄今以语言学最有成绩。
比较语言学家们在对语法结构和基本词汇等方面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找到了匈牙利语的同族语言。
如今已肯定,匈牙利语属于芬-乌戈尔语系,与匈牙利人最接近的民族是数千公里之外,分散居住在亚洲鄂毕河畔的汉特人和曼西人。
同语系的其他旁支分布在伏尔加河中游地区的马里、科米、乌德穆尔特和莫尔多瓦诸自治共和国境内,北欧(芬兰人和拉普人),以及波罗的海沿岸(爱沙尼亚人)。
?值得一提的是,在十九世纪末,甚至连一部分匈牙利语言学家也对这种“有鱼腥味的”亲属关系讳莫如深,并且在德国学者马克斯·缪勒的错误学说引导下,援用九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七世·波菲罗吉里特斯的错误论断,从突厥语族中寻找祖先,仿佛这可以使自己的民族高贵一些似的。
这是因为当时大部分属于芬-乌戈尔语系的民族发展水平很低,落后于欧洲好几个世纪。
当然,如今已经没有芬兰人或匈牙利人坚持要和土耳其拉亲属关系了。
语言学上的亲属关系可以说是弄清楚了。
但匈牙利民族究竟是从哪里起源的呢?奥匈帝国的皇家科学院院士克勒希·山多尔曾经在中亚和西亚寻找过本民族的摇篮,如今也还有一部分人坚持这一观点,而另外也有人认为芬-乌戈尔民族的发源地应该在乌拉尔山东麓和西西伯利亚。
匈奴人,鲜卑人,蒙古人,突厥人,契丹人,女真
匈奴人,鲜卑人,蒙古人,突厥人,契丹人,女真我们在民族划分上通常把发源于以阿尔泰山脉为中心,包括蒙古高原,中亚草原的各个民族统一划分为阿尔泰蒙古民族体系。
我们所熟悉的匈奴人,鲜卑人,蒙古人,突厥人,契丹人,女真人等都是这一体系当中的一份子,他们在欧亚大陆上建立了一系列的游牧帝国。
按时间轴我们来盘点下阿尔泰—蒙古系民族的兴衰1匈奴人匈奴人最先在蒙古草原上建立了帝国的游牧民族,公元前4世纪逐渐南下向黄河流域渗透,公元前215年被秦將蒙恬击退,秦末汉初趁着中原内乱,匈奴人又南下长城内外袭扰汉地,后来两汉时期中原王朝实力恢复武功鼎盛,两者爆发了长达300年的汉匈战争,最终汉族彻底击败匈奴人,随后匈奴人分裂一部分西迁东欧,一部分融入其他游牧民族,小部分被汉化,匈奴最初西迁至西域伊犁河流域,但又遭到东汉的追击,还没站稳脚跟又得向西逃亡,沿着锡尔河,里海,顿河,最终抵达多瑙河流域,把原本属于东南欧的草原上,在此匈奴族休养生息了数百年。
从公元5世纪起已经恢复实力的匈奴人开始向西扩张,攻入罗马帝国境内,此举让原本生活在罗马边境上日耳曼人只得深入罗马腹地避难。
公元434年阿提拉继承匈奴汗位,进攻北欧与中欧,迫使盎格鲁撒克逊人逃到大不列颠群岛(英国),447年匈奴人又进攻东罗马,兵临君士但丁堡城下,逼迫东罗马割地赔款。
450年阿提拉又进攻高卢(法国),致使原本互为死敌的哥特人与罗马人联合对付匈奴,双方在今天巴黎附近展开决战打了个平手两败俱伤,西哥特国王战死,西罗马帝国耗尽了仅存的实力,匈奴人也无力再战,退回东欧草原。
453年阿提拉逝世,匈奴人逐渐消失在欧洲的历史上。
2鲜卑人鲜卑人起源于蒙古草原东端,起初是匈奴统治下的一个小民族,被匈奴人奴役,频繁征召入侵汉地。
后来匈奴人被汉朝打败后,鲜卑人开始以独立民族的身份登上舞台,将原匈奴故地全盘接收。
在公元三世纪末鲜卑各部落趁着西晋内乱,开始进入长城以南地区。
其中慕容部最先建立政权,从西北到山东慕容氏建立一系列的燕国小朝廷,但影响都不大。
突厥人,匈奴人和蒙古人是同一个民族吗?有人说是远房表亲?
突厥人,匈奴人和蒙古人是同一个民族吗?有人说是远房表亲?首先说说“匈奴”,匈奴与华夏族是同源,“史记”记载匈奴其祖先夏后氏之苗裔也。
《山海经-大荒北经》记述:“犬戎与华夏同祖,皆出于黄帝'……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将匈奴击败,匈奴退出漠南地区。
匈奴人最早出现在公元前十六世纪。
夏朝灭亡后一支夏朝后裔逃到了北方,灭掉了和吞并了北方诸多弱小部落后,形成了匈奴一族。
匈奴人分布在阿尔泰山以东和鄂尔多斯高原一带,他们崇拜龙神,图腾为黑色的龙。
匈奴是游牧民族聚成的大集团,全盛时期是在公元前一二百年。
在此期间时时发生南下侵扰。
后来被东汉击溃之后又分为南、北两支。
汉和帝永和四年,汉军大败匈奴单于阿尔泰山之东,并一路追击,致使北匈奴败走中亚地区。
到了五代十六国时期,南迁中原的南匈奴人建了前赵、北凉和夏等小国。
而留在蒙古高原的匈奴人逐渐被汉化。
之后的蒙古族、契丹族、突厥族都是留在蒙古高原匈奴人的后裔。
关于突厥人,长孙无忌编纂的《隋書》中记载:突厥之先,平凉杂胡也,姓阿史那氏……那时的平凉是指现在甘肃东部地区。
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派霍去病收复河西走廊,大败匈奴,接受投降匈奴十万之众。
之后分设了武威、酒泉、张掖、敦煌四郡。
因此可见,突厥人起源于平凉,是匈奴人的后裔。
公元91年,汉和帝的汉军在今阿尔泰山大败北匈奴,北匈奴主力远走中亚。
现代土克曼人被认为是突厥直系后裔,他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48年的北匈奴。
但是突厥人讲突厥语,突厥语属阿尔泰语系,他们以狼为图腾。
唐太宗李世民在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将东突厥灭亡。
公元649年,将西突厥人击溃,许多突厥人改汉姓,为皇家姓“李”。
中国史籍突厥开始消失,但是在西方史籍中,突厥人开始在中亚掘起,后成为横跨欧亚大陆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因此说虽然匈奴,突厥,蒙古,这些少数民族处于不同的时代但他们确实是一脉相承的。
在各个时代的史料记载中都有他们的身影,部落与民族间的战争促进了各民族间的融合和发展。
匈奴,突厥,蒙古,柔然,鲜卑,契丹,居然与华夏同出一脉!
匈奴,突厥,蒙古,柔然,鲜卑,契丹,居然与华夏同出一脉!中国北方曾经出现过许多游牧民族,匈奴,突厥,蒙古,柔然,鲜卑,契丹等等,如果问到他们之间到底啥关系,我想很多人都会发懵。
今天蛋疼君带大家把他们一一理清楚。
话说中华五千年历史,在这片华夏大地上,曾经零零散散的分布着许多原始部族,这些原始部族是如何产生,他们之间是否有血缘传承,这个是属于人类起源的范畴,估计世界上没人能准确说清楚,所以咱们不去考虑这些,从这之后说起。
总之,那个时候,中华大地上已经零零散散分布了很多原始部落。
而最出名的,规模最大的,自然是炎黄部落联盟了。
除了炎黄部落联盟,还有其他一些部落联盟,除了这些大的部落,当然还有许多小的部落,此时的北方,自然也有许多这样的部落,只是规模很小,没有形成集团化。
随后的发展,夏商周将华夏带入了文明时代,国家的概念逐渐形成。
以黄河流域为中心,华夏文化逐渐发展壮大,并向周边辐射。
随后进入春秋战国,中原文化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各种学术思想百家争鸣。
那么,这些又和北方游牧民族啥关系呢?别急,上面只是开场铺垫,下面才是重点。
在中原文件高度发展的同时,其周边仍然是未开化之地,都以部落群居,所以以文化人自居的华夏人,自古就有华夷之分,除了中原之地,四方皆为蛮族,而对四方蛮族,又有不同的称呼,羌(也称羌)、胡、夷、狄,按方位予以区分。
而所谓的西羌,东胡,南夷,北狄,也并不是民族,而是对某个方位的蛮人的统称,用以区分中土文明。
古羌被认为是现在羌族、彝族和藏族等族的远祖;古夷是百越及如今壮、苗、白等族的远祖;古胡与古狄可以被认为是所有草原民族的远祖,如匈奴、柔然、鲜卑、乌桓、回鹘、突厥、蒙古等。
嗯,兜兜转转,终于接近真相了。
先来看匈奴,匈奴位于中原北方,它的来源是怎样的?《史记。
匈奴列传》中曾记载:“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
唐虞以上有山戎、猃狁、荤粥,居于北蛮,随畜牧而转移”,又载:“夏道衰,而公刘失其稷官,变于西戎,邑于豳。
东胡、匈奴、鲜卑、突厥、契丹、蒙古之间的历史关系
东胡、匈奴、鲜卑、突厥、契丹、蒙古之间的历史关系东胡、匈奴、鲜卑、突厥、契丹、蒙古——延续数千年的游牧文明延续数千年的游牧文明位于中国北部边疆的内蒙古自治区,东西狭长,幅员广大,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
大兴安岭、阴山和贺兰山从东到西横亘内蒙古中部,将全区自然地貌分成南北两大片,北为高原,南为平川;这里草场广阔,宜牧宜农。
如果从更广阔的地理范围看历史,这里属欧亚北方大草原东段南部,既是草原牧业历史文化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又与华北平原和秦晋山间平原农业历史文化区紧密相连,史称漠南,毗邻漠北,地理位置极其重要,是整个大漠草原历史文化演进的重要地区。
自新石器时代中国北方草原游牧文明孕育、到夏商时期游牧文明形成、至清代晚期游牧文明衰落的数千年中,这里一直是游牧文明的主人——中国古代北方民族活动的重要地区。
他们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东胡、匈奴、突厥三大系统,其主要民族,如东胡、匈奴、鲜卑、突厥、契丹、蒙古等,自春秋战国至元明清时期,次第承接,相继成为中国古代北方草原的统治民族,对中国历史甚至世界历史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大量的考古发掘证明,东胡已有成熟的游牧生产;《史记?匈奴列传》中记载,匈奴游牧业极为发达,仅骑兵良马就达四十万骑;《隋书?突厥传》中说突厥族羊马“遍满山谷”,“随水草迁徙”;《元史?兵志》记录了仅中央牧业管理机构太仆寺治下的马匹多到“殆不可以数计”。
有持续发展的游牧经济作为根基,游牧文明也是数千年承续不断,且有着十足的游牧文明特征。
《史记?匈奴列传》说匈奴人“自君王以下,咸食畜肉,衣其皮革,被毡裘”;《辽史?食货志》说“契丹旧俗,其富以马,其强以兵,马逐水草,人食氵重酪,挽弓射猎,以给日用,粮饷刍秣,尽赖于此”;到元代以后的蒙古族,在衣食住行方面更具游牧文明特色。
从春秋战国时期的东胡王朝,到秦汉时建立统一大漠草原的匈奴;从北朝时数度建立的鲜卑王朝;到隋唐辽宋时的突厥和契丹;终于由蒙古族在建立草原王国的基础上,进而建立了统一全国的元朝。
为什么说蒙古人是匈奴后裔?
为什么说蒙古人是匈奴后裔?在蒙古国北部诺音乌拉匈奴贵族墓葬中发现的「苍狼白鹿」图腾。
《蒙古秘史》开篇第一句话这样写道:“成吉思汗的祖先是承受天命而生的孛儿帖赤那(苍狼)和妻子豁埃马兰勒(白鹿)一同过腾汲思海(贝加尔湖)来至斡难河源头的布尔罕山前住下,生子名巴塔赤罕。
”但是学术界普遍承认蒙古人属于东胡族系。
东胡是后来退居辽西的乌桓人和东汉以后崛起的鲜卑人的祖先,蒙古人的远祖。
蒙古中部、东部的石板墓文化的使用者可能是匈奴和东胡的共同祖先,匈奴和东胡在种族上都属于蒙古人种的北亚类型,他们在种系上是同源的,地域范围上是接近的,文化特征上具有相似性。
由此推及:匈奴和蒙古是一个族源的民族,有共同的文化习俗宗教。
匈奴贵族墓葬中发现的「苍狼白鹿」图腾▲▲一丶蒙古与匈奴政治军事体制的相同性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匈奴奴隶制政权的政治军事体制,与其后在公元13世纪崛起的蒙古汗国的政治军事体制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匈奴的奴隶制政权体制分为三部分:即中部是单于庭,是奴隶制国家的首脑部分,其两侧设有左贤王庭和右贤王庭。
左右贤王以下设有左右王、左右大将、左右大都尉、左右大当户、左右骨都侯等“二十四长”。
这是匈奴的政治体制的建制。
其军事体制的建制有“万骑长”、“千骑长”、“百骑长”、“十骑长”等官职。
13世纪的蒙古汗国把军队亦分为“中军、右翼、左翼”。
这些军队都受蒙古大汗国大汗的指挥和调遣。
当时把整个国家的隶民分为“万户、千户、百户、十户”。
这不仅是军事组织,也是行政组织和生产组织。
万户有万户长、千户有千户长、百户有百户长、十户有十户长。
这些政治、军事组织的设置,与匈奴族的政治、军事组织的设置有非常相同或相似之处。
这说明,与蒙古民族的政治、军事、文化有明显的传承关系。
二丶蒙古与匈奴语言文字的相同性目前有关匈奴的语言文字问题,学术界没有充分的研究,因此开展这一方面的研究目前困难仍比较多,其中最难解决的问题是语言材料问题。
至今人们得到的有关匈奴语的材料仅为《史记》、《汉书》等汉文史籍中用汉字音译的几十个单词而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匈奴是现代蒙古人和突厥人的共同祖先,匈奴国是蒙古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这是基本的历史常识。
古突厥最早也是蒙古人种,高加索相貌是后来才混入。
所谓游牧民族,就是到处游荡的放牧,今年在蒙古草原放牧,过几年草场闹雪灾、鼠灾、蝗灾或其他灾难时,就可能转场去中亚草原了,再过十年中亚草原再闹灾时,可能就转场去东欧草原了,一路掠夺人口,可能一个突厥男人在中亚掠夺了一个波斯女人生一个儿子是混血,十几年后他混血的儿子在东欧又掠夺了一个俄罗斯女人生个孙子是高加索人了,结果一家人蒙古人种、欧亚混血、欧洲人都有,今天土耳其人以及其他突厥人就是这样诞生的。
蒙古语和突厥语都是同源,底层词汇都是相同的,两种语言分化是西迁后的事情。
而西迁前的固有词汇,在当代蒙古语和当代土耳其语、乌兹别克语、维吾尔语是共同词汇。
【图】同属阿尔泰语系的蒙古语、满语、土耳其语的第一人称单数分别是bi、bi、b?n;第二人称单数ci、si、s?n;第一人称复数bid、be、biz;第二人称复数ci、suwe、siz。
蒙古语和土耳其语有相同的复数后缀(蒙古语nar / ner、土耳其语lar / l?r),其他共同特点还有很多。
古突厥与今天的突厥完全不是一个概念,古突厥的直系就是现在的蒙古人。
蒙古人属“留守突厥”,而今天土耳其以及其他的众多突厥人属“西迁突厥”。
土耳其人和蒙古人一样,原本也是信奉萨满教的长生天的信徒,后来才皈依了真主,长生天即“蒙哥·腾格里”,蒙古语是“Mongke Tenger”,突厥语是“Mangu Tangri”。
历史上从蒙古西迁的人几乎全部伊斯兰化,现在意义上的“突厥人”的含义即“来自蒙古草原伊斯兰化的游牧人”。
14世纪蒙古金帐汗国和伊儿汗国选择伊斯兰化,也是为了迎合和拉拢当地的突厥同胞。
随着金帐汗国和伊儿汗国的伊斯兰化,当地蒙古人的后裔也成为了新一代的突厥人。
14世纪中亚著名的帖木儿大帝就是蒙古尔斯坦的突厥人(即伊斯兰化的蒙古人),帖木儿属尼伦蒙古的八鲁剌思(Barulas)部,他的祖先在西迁前与成吉思汗的祖先是亲戚。
从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到蒙古都是一脉相承的,这点就连稍有良知的国内学者都承认,如《北狄与匈奴》中说:“匈奴语言上的通则与蒙古语言上的通则,不相违背。
匈奴、突厥、铁勒之俗又与蒙古同。
近代学者一致承认柔然使用的语言是蒙古语,突厥语又同柔然语,柔然的部族皆高车,蒙古又是铁勒中土拉河北
的部族。
这样,从匈奴、鲜卑、丁零、铁勒、高车、柔然、突厥到蒙古,世代相接,世系相衔,是为一脉相联也。
”
【图】蒙古国北部诺因乌拉(Noyon uul)匈奴墓葬中发现的「苍狼白鹿」图腾。
《蒙古秘史》开篇第一句话这样写道:“蒙古人的祖先是承受天命而生的孛儿帖赤那(苍狼)和妻子豁埃马兰勒(白鹿)一同过腾汲思海(贝加尔湖)来至斡难河源头的布尔罕山前住下,生子名巴塔赤罕。
”
中国人所谓的“蒙古出自东胡室韦”,是因为宋朝学者洪皓犯下的一个低级错误,由于他对地理知识的缺乏,导致了后世中国史学界出现了“蒙古出自东胡室韦”的谬论。
室韦和女真仅仅一江之隔,而蒙古在漠北,从《蒙古秘史》第一句,10世纪就在蒙古三河之源的布尔罕山,与室韦隔着几千里,稍微有点地理常识,了解12世纪的历史地理的就不会闹出这样的笑话。
匈奴、鲜卑、柔然都是蒙古种族、蒙古语族,他们称霸草原的时候,室韦还在母系社会。
但中国官方很乐意宣扬“蒙古出自东胡室韦”论,因为这样一来,蒙古人的起源地就成了“中国东北”了,意图非常明显。
原始突厥是匈奴里的北匈奴一支,居住在贝加尔湖西边,属蒙古利亚类型,这个地方就是苏武牧羊之地,当时看管苏武的匈奴人就是突厥人,贝加尔湖西岸跟西方人居住地很近,当时属于高加索种人的塞种人游牧地区跟此地接壤,所以突厥人在早期就混入高加索血统很正常,但那个时代突厥还是蒙古利亚人血统为主体的人群,包括到后来的阿史那家族以及之后的塞尔柱突厥皇族都是蒙古人种,就是今天蒙古人的长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