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练习题第一章(1-21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第一章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 D )A、丰富的B精神的C、发展的D、实践的答案:D解析: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
正是在实践观点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哲学才超越了以往的全部哲学,成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此问题出自于第一章的引言。
2、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 B )A、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B、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C、科学的世界观D、无产阶级的世界观答案:B解析:哲学是理论思维的产物,不是自发形成的;并不是所有的哲学都是科学的世界观,哲学史上有大量的不科学的世界观;也不是所有的哲学都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哲学史上有大量的哲学不代表劳动人民的利益。
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B、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C、物质和时间的关系问题D、物质和空间的关系问题答案:A解析:世界的本质问题是世界观的重大问题,当然就是哲学必须回答的重大问题。
要回答世界的本质问题,就必须说明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
自人类社会产生之后,纷繁复杂的世界万物,归结起来无非就是两大类:一类是物质现象,一类是意识现象。
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就成为了哲学的基本问题。
4、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是否承认( C )A、世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B、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C、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D、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答案:C解析:注意区分的几种不同划分:对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对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统一性的不同回答,形成一元论论和二元论对立;对世界存在状态不同的回答形成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对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回答,形成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5、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是( D )A、是否承认世界的统一性B、是否承认运动的绝对性C、是否承认世界的物质性D、是否承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答案:D解析:注意区分的几种不同划分:对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对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统一性的不同回答,形成一元论论和二元论对立;是否承认运动的绝对性,形成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对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回答,形成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马原第一章客观题(答案在最后)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在哲学史上第一次科学地对哲学基本问题作出完整概括和论证的是()A.黑格尔B.费尔巴哈C.马克思D.恩格斯2、哲学是()A.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B.人们对整个世界总的根本观点C.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D.唯物论和唯心论的不同观点3、哲学基本问题是()A.人与周围世界的关系问题B.思维和存在的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4、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内容:存在和思维、物质和意识谁为本原的问题,即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对这一问题作不同的回答,形成了两种根本对立的哲学派别()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D.一元论和二元论5、爱因斯坦说:“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
这说明()A.哲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B.哲学是包罗万象的“科学之科学”C.哲学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有指导作用D.自然科学是从哲学中产生的6、“世界统一于存在”的观点()A.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B.是彻底的唯心主义一元论C.掩盖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D.是被自然科学证明了的科学命题7、把物质看作是一种或多种可感知的实的是()A.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B.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C.庸俗唯物主义物质观D.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8、“人为自然界立法”是()A.不可论的观点B.唯心主义的观点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D.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9、一切唯心主义都主张()A.意识是世界的本原B.世界是“绝对精神”的外化C.思维依赖于存在D.存在就是被感知10、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内容:存在和思维、物质与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地反映存在、人能否认识或彻底认识世界的问题;对这一问题作不同回答,哲学上可划分为()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反映论和先验论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D.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11、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唯心主义哲学、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A.坚持人的主体地位B.坚持用辩证发展的观点去认识世界C.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D.坚持从客观的物质实践活动去理解现实世界12、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是从现实存在着的自然与社会存在中抽象出了其共同特性,这一共同特性是()A.运动属性B.时空特性C.客观实在性D.多样性13、物质的根本属性或存在方式是:()A.运动B.客观实在性C.时空D.结构性14、“物质是不依赖我们思想的东西,与空间的某个部分相合或具有同样的广延。
马克思原理 阶段测验一(绪论-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过程考核)阶段测验一(绪论-第一章)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是关于()的科学。
A、无产阶级和生产力发展B、资产阶级和人类解放C、农民阶级和生产力发展D、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答案解析】:答案选D。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的理论体系,或者简要地说,它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参见教材P46。
2、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都是以()为基础的。
A、创新性B、实践性C、与时俱进D、人类劳动【答案解析】:答案选B。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都是以实践性为基础的。
参见教材P49。
3、党在思想理论上的提高,是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的(),必须把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A、思想保证B、制度保证C、技术保证D、理论保证【答案解析】:答案选A。
党在思想理论上的提高,是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的思想保证,必须把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参见教材P50。
4、人们对未来的衣、食、住、行、爱情、婚姻、家庭等具体目标的向往和追求,这是()理想。
A、生活B、职业C、道德D、社会【答案解析】:答案选A。
生活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的衣、食、住、行、爱情、婚姻、家庭等具体目标的向往和追求。
参见教材P51。
5、从奋斗目标的长短来划分,理想可分为()。
A、职业理想和道德理想B、长期的远大理想和近期的具体理想C、梦想和愿望D、生活理想和社会理想【答案解析】:答案选B。
从奋斗目标的长短来划分,有长期的远大理想和近期的具体理想。
参见教材P51。
6、就理想的内容来划分,基本可以分为四种,其中()是最根本的。
A、道德理想B、社会理想C、职业理想D、生活理想【答案解析】:答案选B。
社会理想是最根本的,是全部理想的核心,它贯穿于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之中,决定和制约着它们的发展和实现程度。
参见教材P51。
7、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以()为取向。
自考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绪论+第一章选择题
绪论1.在21世纪到来的前夕,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举行过一次“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结果高居榜首的是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至今仍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充满生机和活力,是因为()A.它完成了对各种客观事物的认识B.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并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C.它是检验人们各种认识是否正确的标准D.它对人们的各种实践活动都有具体的指导作用2.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A.精读马列原著B.熟记基本原理 C.理论联系实际D.深入调查研究3.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科学社会主义是其( )A.理论基础B.核心内容C.指导原则D.前提条件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马克思主义直接理论来源的是()A.德国古典哲学B.法国启蒙思想C.英国古典经济学D.英法两国空想社会主义学说5.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哲学的()A唯物主义思想 B.辩证法思想C.可知论思想 D决定论思想6.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统一于它的()A.理论性B.阶级性C.逻辑性D.实践性7.作为马克思恩格斯一生最重要的理论发现使得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的是()A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学说B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 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D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学说8.19世纪欧洲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直接理论来源之一,其代表人物是( ) A.配第、斯密、李嘉图 B.拉美特利、爱尔维修、狄德罗C.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D.圣西门、傅立叶、欧文9.黑格尔、费尔巴哈是() A.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 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C.英国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D.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10.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是( ) A.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C.英国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D.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11.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社会理想是()A消灭等级制度,实现人人平等B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C消灭贫富悬殊,实行平均主义D取消按资分配,实行按劳分配12.在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中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是()A马克思主义哲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学C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D科学社会主义13.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是()A.马克思和李嘉图 B.马克思和圣西门 C.马克思和费尔巴哈 D.马克思和恩格斯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选项中,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基本组成部分的有()A.民主社会主义 B.科学社会主义 C.马克思主义哲学 D.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2.下列科学发现中,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产生巨大影响的有()A.细胞学说B.狭义相对论C.生物进化论D.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3.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有()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科学发展观4.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
马克思主义答案
1.第1题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在哲学上是犯了()A.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B.经验论的错误C.形而上学否定观的错误D.激变论的错误答案:C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1此题得分:1.02.第2题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A.感觉-知觉-表象B.意识-物质-意识C.实践-认识-实践D.概念-判断-推理答案:C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1此题得分:1.03.第3题党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的哲学理论基础是()A.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B. 矛盾推动事物发展的原理C.认识能动作用的原理D.认识辩证运动过程的原理答案:D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1此题得分:1.04.第4题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根本区别在于()A.感性认识来源于社会实践,理性认识则来源于抽象思维B.感性认识产生于日常生活,理性认识则产生于科学实验C.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则反映事物的本质D.感性认识包含错误,理性认识则完全正确答案:C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1此题得分:1.05.第5题认识发展过程的第一次飞跃是( )A.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B.从感觉和知觉到表象的过程C.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D.从意识到物质的过程答案:A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1此题得分:1.06.第6题概念、判断、推理是()A.社会心理的三种形式B.社会意识形态的三种形式C.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D.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答案:C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1此题得分:1.07.第7题空间的特点是()A.三维性B.一维性C.可知性D.连续性答案:A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1此题得分:1.08.第8题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A.理论联系实际B.精读和泛读结合C.早期著作和晚期著作结合D.马克思著作和毛泽东著作结合答案:A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1此题得分:1.09.第9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伟大理论成果是()A.大同思想B.三民主义C.毛泽东思想D.邓小平理论答案:C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1此题得分:1.010.第10题哲学上的两大阵营是指()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C. 一元论和二元论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答案:A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1此题得分:1.011.第11题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个方面内容的不同回答是( )A.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B.划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C.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D.划分辩证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标准答案:A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1此题得分:1.012.第12题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内容上实现了()A.A.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B.B.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C.C.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D.D.理论和实践的统一答案:B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1此题得分:0.013.第13题时间和空间是()A.物质的本质特性B.物质的根本属性C.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D.人们头脑中形成的观念答案:C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1此题得分:1.014.第14题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上,形而上学的错误是()A.设想无物质的运动B.设想无运动的物质C.否认运动的绝对性D.否认静止的相对性答案:B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1此题得分:1.015.第15题“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说的是()A.时间的有限性B.时间的客观性C.一维性D.时间的相对性答案:C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1此题得分:1.016.第16题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说()A.意识是人脑自生的B.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C.人脑是意识的源泉D.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答案:D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1此题得分:1.017.第17题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会导致()A.唯心主义B.形而上学C.二元论D.不可知论答案:A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1此题得分:1.018.第18题在意识本质的问题上,庸俗唯物主义的错误在于()A.否认意识内容的客观性B.否认意识的主观特征C.否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D.否认意识对人脑的依赖性答案:B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1此题得分:0.019.第19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主张,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A.普遍性B.物质性C.规律性D.连续性答案:B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1此题得分:1.020.第20题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从( )A.主观性中把握人的活动的B.客观性中把握人的活动的C.生物性中把握人的活动的D.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中把握人的活动的答案:D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1此题得分:1.021.第21题规律是()A.事物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B.事物外部表面的偶然联系C.人们按需要制定的规则D.人们改造世界的正确方法答案:A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1此题得分:1.022.第22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完整word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包含全部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3709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下列选项属于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之一的是( B )0-5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B.马克思主义哲学C.马克思主义伦理学D.马克思主义社会学2.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是( D )1-35A.是否承认世界的统一性B.是否承认运动的绝对性C.是否承认世界的物质性D.是否承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3.有的哲学家认为,天地万物都是元气构成的,一切有形物体的生长毁灭都是元气聚散的结果。
这是一种( A )1-37A.朴素唯物主义观点B.机械唯物主义观点C.主观唯心主义观点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4.下列各项比喻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是( B )1-54A.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B.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C.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D.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5.矛盾的斗争性是指( C )1-57A.矛盾双方相互依存B.矛盾双方相互渗透C.矛盾双方相互排斥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6.揭示事物的发展状态和形式的规律是( B )1-56A.对立统一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D.本质决定现象规律7.下列各项属于因果联系的是( C )1-71A.风来雨至,电闪雷鸣B.冬去春来,夏尽秋至C.摩擦生热,热胀冷缩D.夜尽昼至,昼尽夜来8.“从本质上看,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这是一种( A )2-102A.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C.主观唯心主义认识论观点D.客观唯心主义认识论观点9.下列各项属于感性认识基本形式的是( A )2-106A.感觉B.概念C.判断D.推理10.把实践证实的理论看成是永恒不变的绝对真理,并当成检验其他一切认识是否正确的标准,这是一种( B )2-107A.唯物辩证法观点B.唯理论观点C.相对主义诡辩论观点D.形而上学观点11.按照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在工作中必须坚持( C )1-36(与辩证唯物法结合理解)A.一切从人的需要出发B.一切从主观愿望出发C.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D.一切从理论原则出发12.下列选项属于意识形态的是( D )3-135A.语言学B.逻辑学C.数学D.哲学13.在生产关系体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 )3-139A.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B.产品的分配方式C.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D.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14.既承认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又承认主体选择的作用,这种观点属于( C )3-173 A.折中主义观点B.相对主义观点C.历史唯物主义观点D.历史唯心主义观点15.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表现为( A )3-178A.一定程度上推动社会的发展B.摆脱历史条件的制约C.改变历史发展的规律D.决定历史时代的特点16.商品生产者要获得更多收益,必须使生产商品的( B )4-187A.个别劳动时间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B.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C.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D.个别劳动时间低于必要劳动时间17.从较长时期看,再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消费资料的物质内容( B )5-(要理解教材内容)A.不会有很大变化B.会不断扩大C.会不断缩小D.只能有小幅度微调18.资本的价值构成是指( D )4-206A.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B.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比例C.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比例D.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19.资本主义民主制的核心和主要标志是( A )4-217A.议会制B.君主立宪制C.民主共和制D.普选制20.超额利润是( D )5-245A.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B.个别价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C.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市场价格的差额D.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21.商业资本家对商业店员的剥削主要体现在无偿占有( D )5-250A.店员销售商品的劳动所创造的全部价值B.店员销售商品的劳动所实现的全部价值C.店员必要劳动实现的价值D.店员剩余劳动实现的剩余价值22.利息的本质是( A )5-251A.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B.平均利润的特殊转化形式C.使用借贷资本支付的报酬D.使用产业资本支付的报酬23.土地价格是( D )5-262A.土地价值的货币表现B.级差地租的货币表现C.利息的资本化D.地租的资本化24.在资本主义社会,垄断组织销售产品时多采取( A )6-273A.垄断高价B.垄断低价C.社会生产价格D.市场价格25.私人垄断资本同资产阶级国家政权相结合形成( C )6-274A.垄断资本主义B.国家资本主义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D.金融资本主义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结构新变化的是( B )6-29326.下列不属于...A.高科技产业的大发展B.产业工人的大幅增加C.第三产业的大发展D.信息产业的兴起27.马克思主义认为,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是( A )6-300(结合教材理解)A.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生产资料私有制B.生产资料私有制代替生产资料公有制C.全世界实行垄断资本主义D.全世界实行自由竞争资本主义28.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以后,首先要经过( A )7-309A.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共产主义第一阶段D.战时共产主义阶段29.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高纲领和奋斗目标是( D )7-334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B.建设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C.建设富强、文明、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D.实现共产主义30.阶级消灭和国家消亡是在( D )8-345A.社会主义革命中实现的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的C.无产阶级专政建立后实现的D.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一章习题
第一章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
A.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B.无产阶级的世界观C.唯物主义的世界观D.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C.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D.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3.哲学上的二元论就是否认()。
A.世界的本质是物质B. 世界的本质是精神C.世界是发展变化的D.世界的统一性4.唯心主义哲学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A.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B.神秘主义和虚无主义C.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D.宿命论和唯意志论5.把世界的本质或本原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的观点,属于()。
A.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D.庸俗唯物主义6.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在于是否承认()。
A.世界是普遍联系的B.世界是永恒发展的C.世界的本原是物质D.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具有统一性7.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不可逆性.B.客观实在性C.可知性D.伸张性8.“白马非马”命题的错误在于()。
A.割裂了事物的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B.割裂了事物质与量的关系C.割裂了事物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 D.割裂了事物本质和现象的关系9.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上,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是()。
A.夸大运动的绝对性 B:主张没有运动的物质C.否认相对静止的存在D.主张没有物质的运动10.时间是物质运动的( )。
A.持续性和顺序性B.广延性和伸张性C.绝对性和无限性D.普遍性和特殊性11.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
A.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客观物质运动B.主观的精神活动C.人为应付环境所采取的生物性活动D.个人的日常生活活动12.社会历史是人的实践活动创造的,这是一种( )。
A.历史唯心主义观点B.唯意志论观点C.历史唯物主义观点D.宿命论观点13.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B.运动和静止相统一的观点C.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观点D.唯物的观点和辩证的观点14.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岐在于是否承认()。
马克思原理阶段测验一(绪论-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过程考核)阶段测验一(绪论-第一章)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是关于( )的科学.A、无产阶级和生产力发展B、资产阶级和人类解放C、农民阶级和生产力发展D、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答案解析】:答案选D.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的理论体系,或者简要地说,它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参见教材P46。
2、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都是以()为基础的。
A、创新性B、实践性C、与时俱进D、人类劳动【答案解析】:答案选B。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都是以实践性为基础的。
参见教材P49。
3、党在思想理论上的提高,是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的( ),必须把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A、思想保证B、制度保证C、技术保证D、理论保证【答案解析】:答案选A.党在思想理论上的提高,是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的思想保证,必须把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参见教材P50.4、人们对未来的衣、食、住、行、爱情、婚姻、家庭等具体目标的向往和追求,这是()理想.A、生活B、职业C、道德D、社会【答案解析】:答案选A。
生活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的衣、食、住、行、爱情、婚姻、家庭等具体目标的向往和追求。
参见教材P51。
5、从奋斗目标的长短来划分,理想可分为().A、职业理想和道德理想B、长期的远大理想和近期的具体理想C、梦想和愿望D、生活理想和社会理想【答案解析】:答案选B。
从奋斗目标的长短来划分,有长期的远大理想和近期的具体理想.参见教材P51。
6、就理想的内容来划分,基本可以分为四种,其中()是最根本的.A、道德理想B、社会理想C、职业理想D、生活理想【答案解析】:答案选B。
社会理想是最根本的,是全部理想的核心,它贯穿于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之中,决定和制约着它们的发展和实现程度.参见教材P51.7、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以()为取向。
马克思练习答案
作业1.第1题马克思主义产生于()A.19世纪20年代B.19世纪30年代C.19世纪40年代D.19世纪50年代答案:C标准答案:C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2.第2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的根本分歧是()A.肯定世界的统一性还是否认世界的统一性B.认为世界统一于运动还是统一于静止C.认为世界统一于主体还是统一于客体D.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还是统一于精神答案:D标准答案:D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3.第3题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是()A.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和辩证唯心主义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C.彻底的唯心主义和不彻底的唯心主义D.自然观上的唯心主义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答案:B标准答案:B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4.第4题下列活动中,属于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的是()A.交通警察维持交通秩序B.医生给病人做手术C.农民收割庄稼D.运动员参加体育比赛答案:C标准答案:C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5.第5题党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的哲学理论基础是()A.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B. 矛盾推动事物发展的原理C.认识能动作用的原理D.认识辩证运动过程的原理答案:D标准答案:D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6.第6题对马克思主义既要坚持,又要发展。
这种正确态度的理论基础是()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的原理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的原理C.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统一的原理D.能动的反映是摹写和创造统一的原理性答案:C标准答案:C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7.第11题任何真理都不是“终极真理”,真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这是因为真理具有()A.客观性B.绝对性C.全面性D.相对性答案:D标准答案:D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8.第14题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的本质是()A.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B.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C.主体对客体的思维建构D.主体对客体的价值判断答案:A标准答案:A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9.第15题划分阶级的唯一标准是(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全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题1(附答案)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一、单项选择题1、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2、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的标准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C.可知论与不可知论D.一元论和二元论3.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的标准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反映论和先验论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D.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4.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A.实践性B.运动性C.物质性D.客观性5.“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B.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6.“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A.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B.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C.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D.旧唯物主义是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法7.既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统一的历史前提,又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这指的是()A.运动B.实践C.精神生产D.物质生产8.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C.事物内在的本质和稳定的联系D.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9.柏拉图的“理念论”是()的理论A.唯物主义B.二元论C.唯心主义D.怀疑论10.“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1.C 2.B 3.D 4.A 5.D 6.C7.B8.C9.C10.C11.B12.C13.B14.C15.A16.A17.D18.A19.B20.D21.B22.A23.C24.C25.D26.C27.C28.B29.A30.C11.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A.内因和外因的关系B.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C.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12.辩证法的否定即“扬弃”,它的含义是指()A.抛弃B.事物中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的组合C.纯粹的否定D.既克服又保留13.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A.方向和道路B.形式和状态C.结构和功能D.源泉和动力14.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A.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B.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C.抽象与具体的关系D.唯心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15.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这说明()A.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B.意识不受客体影响C.意识受主体状况的影响D.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16.人工智能的出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识论的意义是()A.否定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B.改变了人类意识活动的规律性C.肯定了人工智能可以代替意识的能动活动D.证明了意识可以在高度发展的物质中产生17.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A.认真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B.在实践中自己探索C.循序渐进D.理论联系实际18.“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方法是()A.归纳与演绎B.分析与综合C.抽象到具体D.实践到认识19.辩证思维方法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是()A.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B.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C.思维生成现实具体的过程D.在思维中形成“多种规定的统一”的过程20.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斗争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A.事物是客观存在的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D.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21.区分新旧事物的标志在于看它们()A.是不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B.是不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C.是不是有新形式和新特点D.是不是得到大多数人的承认22.有的哲学家认为,因果联系是由于人们多次看到两组现象前后相随而形成的心理习惯。
马克思习题(带答案)
1一、单项选择1、人类进入21世纪,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A.马克思B.爱因斯坦C.达尔文D.牛顿【正确答案是】:A2、马克思主义产生于()A.18世纪90年代B.19世纪40年代C.19世纪70年代D.19世纪90年代【正确答案是】:B3、马克思主义公开问世的标志性著作是()A.《共产党宣言》B.《德意志意识形态》C.《资本论》D.《神圣家族》【正确答案是】:A4、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是()A.马克思和亚当·斯密B.马克思和大卫·李嘉图C.马克思和恩格斯D.马克思和费尔巴哈【正确答案是】:C5、马克思主义是()A.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B.人类全部优秀文化成果和总汇C.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总和D.关于未来社会具体设想的学说【正确答案是】:A6、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2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正确答案是】:A7、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正确答案是】:C8、从不同角度,可以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作出不同回答。
认为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这是()A.从理论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角度形成的回答B.从理论的阶级属性角度形成的回答C.从理论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角度形成的回答D.从理论品质角度形成的回答【正确答案是】:B9、从不同角度,可以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作出不同回答。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练习题(第1章)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练习题(第1章)一、名词解释商品使用价值价值交换价值具体劳动抽象劳动私人劳动社会劳动简单劳动复杂劳动个别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二、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1.在任何社会形态中,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的是(A )A. 使用价值B. 价值C. 商品D. 货币2.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细胞是( D )A.产品B.物质财富C.资本D.商品3.商品是( C )A.用来满足自己需要的劳动产品B.用来满足社会需要的劳动产品C.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D.用来满足自己和他人需要的劳动产品4.商品的二因素是( C )A.价值和交换价值B.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C.使用价值和价值D.价值和价格5.商品的最本质的因素是( B )A. 使用价值B. 价值C. 交换价值D. 价格6.使用价值不同的商品之所以可按一定比例相交换,是因为它们( B )A. 具有相同的效用B. 具有相等的价值量C. 都是商品的自然属性D. 都是商品的社会属性7.交换价值的基础是( B )A. 使用价值B. 价值C. 效用D. 货币8.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够交换,是因为( D )A.它们的交换价值相等B.它们的使用价值大小相等C.能满足双方自己需要D.它们的价值相等9.构成商品价值实体是的( D )A.私人劳动B.社会劳动C.具体劳动D.抽象劳动10.单个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是( B )A.正比关系B.反比关系C.不成比例D.没有关系11.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指( D )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C.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D.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12.在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生产上,( B )A. 劳动既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又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B.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而不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C.劳动不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而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D.劳动既不是价值的唯一源泉,也不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13.形成商品价值量的劳动的尺度是( C )A.具体劳动B.抽象劳动C.简单劳动D.复杂劳动14.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D )A.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B.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矛盾C.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D.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15.商品的价值表现形式是( C )A.商品的自然属性B.商品的社会属性C.商品的自然属性和商品的社会属性的统一D.商品的自然属性和商品的社会属性的对立16.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A)A.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B.个别劳动和社会劳动C.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17.商品的价值量是由(D)A.商品的质量决定的B.商品的供求关系决定的C.商品中包含转移的劳动量大小决定的D.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18.能够创造出新价值的劳动是(C)A.个别劳动B.具体劳动C.活的抽象劳动D.物化的劳动19.商品价格是(B)A.价值的基础B.价值的货币表现C.价值的实体D.价值的物质承担者20.商品价值的内在尺度是( C )A.价值B.交换价值C.劳动时间D.价格21.个别企业生产单位商品劳动时间缩短意味着( D )A.商品价值量减少B.商品价值量增多C.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D.该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三、多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错选,多或少选均不得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习题与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习题与答案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练习测试题1.名词解释(1)哲学(2)世界观(3)唯物主义(4)辩证法(5)马克思主义哲学(6)方法论(7)唯心主义(8)形而上学2.不定项选择(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②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的“合理内核”③费尔巴哈形而上学唯物论的“基本内核”④英国18世纪唯物主义(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①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②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③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④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
①物质世界是否发展变化的问题②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③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关系问题④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4)唯物主义发展的三种基本历史形态是()。
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③现代辩证唯物主义④唯物辩证法(5)辩证法发展的三种基本历史形态是()。
①朴素辩证法②唯心主义辩证法③唯物辩证法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6)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是()。
①历史唯心主义②客观唯心主义③主观唯心主义④先验唯心主义(7)马克思主义哲学是()。
①科学之科学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③具体科学的综合④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⑤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8)马克思主义哲学民族化和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是()。
①历史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要求②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各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结果③马克思主义哲学富有强大生命力的表现④共性与个性的统一⑤真理多元化的表现(9)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方法是()。
①逐字逐句地熟读马克思主义著作②牢牢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结论③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去检验各种事物④理论联系实际⑤急用先学,立竿见影(10)当代科技革命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有()。
①深化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②证明、充实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③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新的课题④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新的课题⑤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已经过时(11)有人说,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于19世纪,到了20世纪已经不适用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全套)最新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试题及答案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 C )。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得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的斗争得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体系D、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2、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论基础是( A )。
A、马克思主义哲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学说D、阶级和阶级斗争学说3、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A )。
A、以实践玮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B、与时俱进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D、科学性4、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 D )。
A、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B、辩证思维的方法C、实用主义的方法D、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5、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是( C )。
A、只坚持不发展B、只发展不坚持C、既坚持又发展D、要记住马克思和恩格斯说过的每一句话参考答案:1、C2、A3、A4、D5、C二、不定项选择题1、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 BCD )。
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哲学E、马克思主义法学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CD )。
A、德国古典哲学B、德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D、法国和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E、法国启蒙思想3、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 CE )。
A、辩证法B、劳动价值论C、唯物史观D、阶级斗争学说E、剩余价值学说4、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可以概括为( ABCDE )。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好方法论。
B、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C、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线作业(2011秋)
1.第1题促成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传播的重大历史事件是()A.辛亥革命B.十月革命C.五四运动D.中国共产成立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2.第2题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A.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B.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C..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D.事物发展的两种趋势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3.第3题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A.感觉-知觉-表象B.意识-物质-意识C.实践-认识-实践D.概念-判断-推理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4.第4题下列选项中,属于理性认识的特点的是()A.直接性B.主观性C.摹写性D.抽象性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5.第5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为它是()A.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B.感性的物质活动C.有意识的能动性活动D.社会历史性活动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6.第6题"社会形态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指的是()A.社会形态的发展与自然界的发展完全一样B.社会形态的发展是纯粹自发的过程C.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客观的有规律的运动过程D.社会形态的发展与主体的选择无关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7.第7题在个人还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问题上,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错误在于()A.承认伟大人物的思想动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B.承认政治权力和暴力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C.否认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性作用D.否认英雄和群众共同创造历史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8.第19题在中国,为了治疗疾病,古代就产生了中医学。
这说明()A.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B.认识是实践的目的C.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D.实践是认识的本质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9.第20题哲学上的两大阵营是指()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C. 一元论和二元论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10.第21题时间和空间是()A.物质的本质特性B.物质的根本属性C.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D.人们头脑中形成的观念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11.第22题区别量变与质变的根本标志是()A.事物变化持续时间的长短B.事物量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C.事物的质变是否引起了新的量变D.事物的变化是否顺利和显著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12.第23题认识发展过程的第一次飞跃是( )A.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B.从感觉和知觉到表象的过程C.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D.从意识到物质的过程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13.第24题判断一种观点的是非对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以伟人之是非为是非B.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C.以众人的意见定是非D.以是否在实践中得到证明定是非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14.第25题人类全部社会关系中最基础的关系是()A..生产关系B.血缘关系C.政治关系D.思想关系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15.第26题生产关系是反映()A.人与人之间经济关系的范畴B.人与人之间利害关系的范畴C.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范畴D.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范畴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16.第29题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A.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B.推翻资本主义制度C.实现共产主义D.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17.第30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主张,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A.普遍性B.物质性C.规律性D.连续性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18.第31题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都要掌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和“不及”。
马克思原理. 第一章 练习题(1)
第一章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 A )1、有的哲学家认为,天地万物都是元气构成的,一切有形物体的生长毁灭都是元气聚散的结果。
这是一种A.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B.机械唯物主义观点C.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E.辩证唯物主义( C )2、矛盾的斗争性是指。
A.矛盾双方相互依存 B.矛盾双方相互渗透 C.矛盾双方相互排斥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E.互相贯通( D )3、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是A.是否承认世界的统一性 B.是否承认运动的绝对性 C.是否承认世界的物质性D.是否承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E.是否承认物质的运动性( B )4、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A.对立统一的观点B.联系和发展的观点C.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D.辩证否定的观点E.矛盾的观点(A )5、马克思主义辩证的否定观认为,辩证的否定其实质就是( )A.扬弃B.全面肯定C.全盘否定D.既不肯定,也不否定E.抛弃( D )6、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是。
A.客观实在性 B.运动 C.实践 D.时间和空间 E. 变化( B )7、揭示事物的外在联系和内在联系的一对范畴是。
A.原因与结果 B.现象与本质 C.内容与形式 D.必然性与偶然性 E. 现实性与可能性(C )8、观察问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见部分,不见整体”。
这属于用看问题。
A.联系的观点 B.静止的观点 C.孤立的观点D.唯心主义的观点 E.运动的观点( B )9、在唯物辩证法看来,水果同苹果、梨、香蕉、桃子的关系属于的关系。
A.整体和部分 B.共性和个性 C.内容和形式 D.本质和现象 E.原因与结果( A )10、唯物辩证法的的实质和核心是。
A.对立统一规律 B.量变质变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D.矛盾的斗争规律 E.矛盾的普遍规律( A )11、中国哲学家朱熹主张的“理在事先”是的观点。
A.客观唯心主义B.主观唯心主义 C.调和折衷主义D.古代实证主义 E.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A)12、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马原第一章练习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业题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一、单项选择题1、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2、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据是()A、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B、是否承认阶级斗争C、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D、是否承认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3、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B、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C、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界定的D、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界定的4、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A、实践性B、运动性C、物质性D、客观性5、“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B、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6、“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A、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B、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C、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D、旧唯物主义是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法7、既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统一的历史前提,又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A、运动B、实践C、精神生产D、物质生产8、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C、事物内在的本质和稳定的联系D、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9、有一首描述在战争中缺了钉子的马掌会导致国家灭亡的童谣:“钉子缺,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
”这首童谣包含的哲学原理是()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B、事物是变化的C、事物的现象是本质的表现D、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10、“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测试题
第1题:(单项选择题)马克思丰义认为,党的性质当中,最根本的是政党的阶级性。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马克思主义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以丁人阶级为阶级基础,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政党。
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是()。
A、是否坚持历史唯物主义B、是否坚持实事求是C、是否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D、是否坚持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第2题:(单项选择题)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是()。
A、始终站在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上B、站在资产阶级的立场上C、保持中立无所谓立场D、站在科学和真理的立场上第3题:(单项选择题)人类世界和自在世界分化与统一的基础是()。
A、天然自然B、人化自然C、实践D、自在世界第4题:(单项选择题)哲学基本问题是()。
A、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B、实践与认识的关系问题C、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D、真理与谬误的关系问题第5题:(单项选择题)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A、质量互变规律B、对立统一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D、联系和发展的规律第6题:(单项选择题)“事实充分证明,在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壮阔进程中,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
”从哲学上讲,社会发展过程的选择性是指主体()。
A、可以自由选择符合自己愿望的社会制度B、对历史必然性的把握程度C、以一定的方式在可能性空间中所表现的自主性、目的性D、对本民族特点的把握程度第7题:(单项选择题)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我们经常说“要善于抓住机遇”;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经常说,“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机遇稍纵即逝”。
这些观点要求我们在科学研究和日常生活中()。
A、必须注重必然性,也必须注重偶然性B、必须注重对事物必然性的研究C、夸大了偶然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D、抹杀了偶然性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备第8题:(单项选择题)实践具有高于理论的品格,是因为实践具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1、什么是哲学?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是系统化、理论化了的世界观。
是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观的统一。
世界观:人们对整个世界(自然、社会、人类思维)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
(P60)2、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其内容包括两个方面(P61第1-2段)①物质和意识何为第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志②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是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这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标准。
◆在哲学上,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中,还交织着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3、世界本质问题上的一元论和二元论(P61-62)⑴世界本质问题是世界的统一性问题。
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就存在着一元论和二元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⑵一元论的观点:承认世界的统一性,认为世界上只有一个共同的本质。
(本源)① 唯心主义的一元论,具体分为: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唯物主义的一元论,具体分为: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⑶二元论的观点:认为世界上有物质和精神这两个相互平行、各自独立的本源。
4、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有哪些局限性?⑴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局限性:直观性、自发猜测性,难以解释世界的本质一元和世界的物质形态多种多样的关系(P62末段)⑵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局限性:①机械性:把一切运动都归结为机械运动,因此也称机械唯物主义。
②形而上学性:把一切事物都看成孤立的、在本质上不发展变化的。
③直观性④不彻底性(P63第1段)5、如何正确理解世界的本质问题?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原理,是人类认识长期发展的结晶,不断被自然科学和哲学长期的和持续的发展所证明。
⑴自然科学的发展证明,自然界是客观的,(不论是宏观世界还是微观世界;不论是无机界还是有机界)他既不是神创的,也不是人的意识的产物,而是先于人和人的意识客观存在着的。
⑵人和人类社会是客观的。
①人和人类社会的形成是客观的。
②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即生产方式是客观的。
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世界的本质问题作出了科学地解释,指出世界的本质或本原是物质,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6.什么是物质,列宁的物质定义的内容是什么,有何意义?(P64)⑴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其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其根本属性是运动。
⑵列宁的物质定义:(P64第14行)⑶意义:①它指出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②它指出物质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③它指出客观实在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
7、什么是运动,如何理解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⑴运动是标志物质世界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和过程的哲学范畴。
(P65第2行)⑵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表现在①没有离开运动的物质;否认物质的运动和运动的绝对性会导致形而上学②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否认物质是运动的主体会导致唯心主义8、什么是静止,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是什么?(P65)⑴相对静止:指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
它有两种情形:①一事物对另一事物而言没有发生位移②事物的性质没有发生根本变化(P65第3段)⑵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对立统一的关系。
(P65倒2段)①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②运动和静止的统一:静中有动,动中有静③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9、承认事物相对静止有何意义?(P65第4段)①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理解事物的多样性,区分不同的事物。
②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认识事物分化的条件和生命现象的产生。
③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理解绝对运动。
10.什么是时间和空间?时间、空间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关系怎样?(P65-66)⑴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
具有一维性;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和伸张性。
具有三维性物质的空间特性:①每一个物体都有一定的体积②每一个物体都处于一定的空间位置,和周围物体存在上下、左右、前后空间关系⑵时间和空间既是绝对的、无限的,又是相对的、有限的,是绝对和相对、有限和无限的统一。
①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无限性是指整个物质世界在时间上无始无终,在空间上无边无际。
其相对性、有限性则指每一具体事物在时间上有始有终,在空间上有边有际。
②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无限性与相对性、有限性是不可分割的,绝对性、无限性存在于相对性、有限性之中,无数时、空的相对性、有限性之总和,构成时、空的绝对性、无限性。
(P66第4段)11.什么是实践?什么是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实践的特点和基本形式怎样?⑴实践的含义: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客观物质活动[即实践的本质](P65-66)⑵实践的主体:一定社会关系中具有实践能力的人(具有自主性和能动性的人)。
主体形式包括:①个人主体②集团主体③类主体⑶实践客体即主体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特点是①客观性、②对象性和③社会历史性。
实践客体的基本类型有:①自然客体:②社会客体:③精神客体:⑷实践的基本特点:①客观性②能动性③社会历史性⑸实践的基本形式:①物质生产实践②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③科学实验12.为什么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P70)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生活的本质。
体现在:⑴劳动实践是人类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决定性环节⑵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的基础。
⑶实践活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13.联系、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P7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事物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区别是互为前提的。
事物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这是事物的本来面目,否认事物的联系,这是形而上学观点,否认事物的区别,这是相对主义的观点。
⑴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⑵联系的客观性:指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⑶联系的普遍性:指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地存在,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处于相互联系之中;每一事物内部各要素也不能孤立地存在,都是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的;整个世界是由无数相互联系的事物构成的统一整体。
14.如何认识联系的复杂多样性?(P72)⑴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联系的多样性的表现: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等。
不同的联系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⑵认识事物联系的复杂多样性的重要意义:①必须坚持全面的观点,尽可能地从各个方面把握事物的各种联系。
②必须抓住事物中本质的、必然的联系,避免对不同的联系不分主次、甚至本末倒置的现象。
15.如何理解运动、变化、发展?(P73第1段)⑴运动指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包括宇宙中发生的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⑵变化强调运动中发生的具体内容的改变,包括事物的性质、数量、位置、结构、形态等的改变。
⑶发展指事物的上升性、前进性的运动变化,即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不断更替的运动变化过程。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6.为什么说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P73第4、5段)⑴【新事物】和【旧事物】⑵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是由新旧事物的本质特点和事物发展的辩证本性决定的:① 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而旧事物则不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丧失了其存在的必然性。
②新事物优越于旧事物。
A.它克服了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东西B.它吸收、继承了旧事物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C.添加了新的内容③在社会历史领域,新事物是社会上先进的、富有创造力的人们创造性活动的产物,他从根本上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因而能够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他必然战胜旧事物。
17.两种对立的发展观(P74)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对立的发展观。
表现在:⑴联系观点和孤立观点的对立⑵发展变化观点和静止不变观点的对立⑶承认事物内部矛盾和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对立。
——根本对立(斗争焦点)18.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P74-75)⑴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
⑵对立统一规律是理解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⑶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⑷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以及矛盾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焦点和根本分歧。
19.什么是矛盾及其基本属性?(P75)⑴矛盾:事物内部两方面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相互排斥、相互联系的关系)亦即对立统一⑵矛盾的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20.什么是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两者关系怎样?⑴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互联结、相互吸引的性质。
有两方面的含义:(P75倒5段-倒2段)①相互依存。
②相互贯通。
A.相互渗透(或相互包含)B.在一定条件下转化。
⑵斗争性: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性质。
(斗争性具有多样性)(P75末段-76)⑶两者关系:相互区别、相互联结①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相反的基本属性,他们在矛盾运动中所处的地位不同。
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②相互联结,不可分离A.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
B.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就没有斗争性。
③意义:(P76倒5段)2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或怎样理解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⑴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①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使事物保持相对稳定,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必要的前提。
②矛盾双方互相从对方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③矛盾的同一性规定着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⑵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①在事物的量变过程中,斗争推动矛盾双方的力量对比和相互关系发生变化。
②在事物的量变过程中,斗争突破事物存在的限度,促成事物的转化。
实现事物的质变。
③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不是孤立的,只有结合在一起,才能成为事物发展的动力。
(P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