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静脉置管术操作规范及流程(优选材料)
中心静脉置管术操作规范及流程

中心静脉置管术操作规范及流程一、操作前准备1.验证患者身份,与患者核对姓名、住院号、出生日期等信息,确保术前准备操作的是正确的患者。
2.进行术前评估和治疗计划。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了解患者的血管情况和可能涉及到的并发症,制定合理的治疗计划。
3.准备所需设备。
包括穿刺针、导丝、导管、透明敷料、消毒液、手套、手术巾等设备。
设备应在操作前检查,确保完好无损,并在操作台上整齐摆放。
4.做好消毒准备。
操作台、手术室、手术器具和术者双手应进行彻底的消毒处理,以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的风险。
二、手术操作1.宣告手术、组建手术团队。
由主刀医生、助手、护士和麻醉师等组成稳定的手术团队,明确分工和责任。
2.术前讲解。
向患者或家属详细解释手术的目的、过程和可能的并发症,取得其知情同意。
3.术中监测。
应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指标,以及观察患者的疼痛情况和其他不适反应。
4.麻醉操作。
根据需要进行局部麻醉,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5.导管穿刺。
选择合适的穿刺点位和方法,根据患者的解剖结构和血管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穿刺操作。
穿刺过程中要注意掌握合适的角度和深度,以减少穿刺风险和并发症的发生。
6.导管置入。
当成功穿刺到目标血管后,应引导导丝通过穿刺点,并沿着血管轴向移动到导管位置。
导管插入时需注意避免空气栓塞和导管损伤。
7.固定导管。
导管插入后,应将导管固定在皮肤上,避免导管脱落或移位。
8.照顾患者。
导管插入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监测导管通畅性和导管周围的皮肤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导管相关的并发症和感染。
三、操作后的处置和注意事项1.做好伤口处理。
导管固定后,应将穿刺点处干净地擦拭,并用敷料覆盖,防止细菌感染。
2.做好手术区清理。
术后应将手术台、手术器械以及一次性用品进行彻底清理,严禁重复使用。
3.记录手术操作。
应详细记录手术的日期、时间、手术部位、使用器械、操作过程、患者的感受等信息,以备后续查阅和评估。
4.术后观察。
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包括导管的通畅性、皮肤的局部炎症反应和血管注射相关感染等情况。
picc置管术操作流程

picc置管术操作流程PICC(经皮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术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操作,用于输液、输血、药物给药等治疗目的。
正确的操作流程对于提高置管术的成功率和减少并发症十分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PICC置管术的操作流程。
1. 术前准备。
在进行PICC置管术前,首先需要确认患者的个人信息和医嘱,了解患者的病史、过敏史和药物使用情况。
同时,需要进行必要的检查,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心电图等,以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
准备置管所需的器械和材料,包括导管、引导钢丝、消毒剂、敷料等。
2. 术中操作。
① 患者准备,让患者取适当的体位,清洁手部和置管部位,覆盖好无菌巾。
让患者做好心理准备,解释置管术的操作流程和可能的不适感。
② 皮肤消毒,使用适当的消毒剂对置管部位进行消毒,按照规范的消毒程序进行操作,确保置管部位无菌。
③ 局部麻醉,使用局部麻醉药物麻醉置管部位,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④ 穿刺置管,进行皮肤穿刺,插入引导钢丝,通过引导钢丝逐层扩张置管通道,最终将导管置入中心静脉。
⑤ 导管固定,将导管固定在患者体表,避免导管移位和脱出。
3. 术后处理。
① 导管位置确认,通过X线或超声检查确认导管的位置是否正确。
② 导管通畅性检查,连接输液管,注射生理盐水,观察导管通畅性,排除气泡和血栓。
③ 导管固定,使用敷料固定导管,避免导管的外部移动和感染。
④ 护理宣教,对患者进行导管护理和相关并发症的宣教,让患者了解导管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4. 注意事项。
在进行PICC置管术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① 选择合适的置管部位,避免血管曲折和血栓形成。
②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确保置管部位无菌。
③ 注意患者的病情和体位,做好术中的疼痛管理和心理护理。
④ 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变化,及时处理并发症。
通过以上的详细介绍,相信大家对PICC置管术的操作流程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正确的操作流程和严格的操作规范,能够提高置管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为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提供更好的保障。
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标准操作规程

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标准操作规程一、中心静脉临时导管置管术1、经皮颈内静脉置管术因右颈内静脉与无名静脉和上腔静脉几乎成一直线且右侧胸膜顶低于左侧,右侧无胸导管,故首选右颈内静脉插管。
根据穿刺点的不同分前、中、后三种路径,以中路最为常用。
(1)前路法1)定位胸锁乳突肌前缘向内推开颈总动脉,胸锁乳突肌前缘中点(即喉结/甲状软骨上缘水平)。
触及颈总动脉,旁开0.5~1.0cm。
2)进针针干与皮肤冠状面呈30°~45°角,针尖指向同侧乳头, 胸锁乳突肌中段后面进入颈内静脉。
此路径位置高,颈内静脉深,合并气胸机会少,但易误入颈总动脉。
(2)中路法1)定位:胸锁乳突肌三角(以胸锁乳突肌的锁骨头、胸骨头和锁骨形成的三角区)的顶端作为穿刺点,约距锁骨上缘3~5cm。
颈总动脉前外侧。
2)进针:锁骨内侧端上缘切迹作为骨性标志,颈内静脉正好经此而下行与锁骨下静脉汇合。
穿刺时左拇指按压此切迹。
在其上方1~1.5cm进针。
针干与皮肤呈30°~45°,针尖略偏外。
此路径颈内静脉较浅,穿刺成功机会大。
(3)后路法1)定位:胸锁乳突肌外侧缘中、下1/3交点作为进针点(锁骨上缘3~5cm)。
2)进针:针干呈水平位,在胸锁乳突肌的深部,指向胸骨柄上窝。
4、操作方法(1)器材准备,20~40mg/dl肝素生理盐水冲洗穿刺针、扩皮器及双腔管。
(2)体位:以右颈内静脉穿刺为例,患者去枕平卧,头转向左侧,肩背部垫一薄枕,取头低位10°~15°。
(3)穿刺点选择选择中路法进针部位。
(4)常规消毒,戴无菌手套,铺无菌洞巾,用0.5~1%利多卡因作穿刺点局麻。
(5)用含一定量生理盐水注射器连接穿刺针,穿刺针与皮肤冠状面呈30°~45°,针尖指向同侧乳头,进针过程中边进边回抽。
有突破感后如见暗红色回血,说明针尖已进入静脉内。
(6)进针深度一般1.5~3cm,肥胖者2~4cm,置管长度男性13~15cm,女性12~14cm,小儿5~8cm。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流程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流程(总1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流程
一、患者取去枕平卧位,头偏一侧,右手呈90°外展位,首选右锁骨下静脉,次选颈静脉、股静脉。
二、消毒、以穿刺点为中心消毒范围10cm×10cm以上,消毒两遍。
三、铺孔巾,打开穿刺包放一旁准备,备生理盐水。
四、戴无菌手套在他人协助下抽取肝素钠盐水充盈留置管,并检查留置管是否通畅,用10ml注射器抽取盐水3-5ml,将注射器套上穿刺针备用。
五、清醒病人予得多卡因表面麻醉,右手持穿刺针以30度角方向进行静脉穿刺,边穿刺边回抽,见有回血再进入许,回血通畅后将导丝由另一侧孔送入约20cm.
六、导丝送入合适位置后,撤出穿刺针,将分离器送入导丝,旋转分离皮下组织后撤出分离哭。
七、将静脉留置导管由导丝送入,如不成功可再次使用分离器分开皮下组织后送入,送入导丝长度为10-15cm.
八、确定留置导管在静脉内后接上输液,用3M透明敷料覆盖穿刺部位,再用留置锁扣将外露导管固定在患者皮肤上。
九、操作过程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2。
中心静脉置管技术操作规范

中心静脉置管技术操作规范一、适应症1.严重创伤、休克以及急性循环功能衰竭等危重病人;2.需长期输液或静脉抗生素治疗;3.全胃肠外营养治疗;4.需接受大量、快速、输血、补液的病人,根据CVP测定随时调节输入量和速度;5.心血管代偿功能不全,行危险性较大的手术或手术本身会引起血流动力学显著的变化;6.经导管安置心脏临时起搏器。
二、禁忌症1.有上腔静脉综合征者,不能由颈内、锁骨下及上肢静脉置管。
因为CVP因梗阻不能准确反应右房压;2.穿刺部位感染;3.凝血功能障碍;4.近期已放置心脏起搏器电极。
三、穿刺和置管方法(一)穿刺方法:包括针内置管法、针外置管法和导丝外置管法(Seldinger)。
以Seldinger 方法最为常用。
Seldinger法:1.病人体位为去枕平卧,头低位5~15º,常规皮肤消毒后铺巾;2.试穿:穿刺点选定后,以20G或22G针试穿,边进针边回抽。
确定进入静脉后,退出试穿针;3.以16G或18G针进行穿刺,当回吸血流通畅并确定是静脉后,将J型导丝经穿刺针插入到静脉内,并将穿刺针退出;4.将扩张器套在导丝外,借助导丝将皮肤及皮下组织扩张后退出;5.将CVP导管套在导丝外,借助导丝将导管推进,直达静脉腔内;6.退出导丝,回抽通畅并确定导管进入深度后固定导管。
(二)经颈内静脉穿刺置管1.颈内静脉位于胸锁乳突肌锁骨端的内缘,轴向正对同侧乳头,其内侧为颈动脉,常用右侧静脉,因为右侧颈内静脉的方向与上腔静脉一致,右侧胸膜顶较低,胸导管也在左侧;2.中路进针法:以左手手指触及并固定胸锁乳突肌和颈动脉方向,右手持注射器在胸锁乳突肌形成的三角的顶点穿刺,穿刺针与皮肤呈30º~45º,并指向同侧乳头进针;3.前路进针法:穿刺点在喉结水平,胸锁乳突肌的内缘,紧靠颈动脉外缘。
穿刺针的方向同中路法;4.优点:成功率较高,并发症较少,距离上腔静脉最近,也适用于放置Swan-Ganz导管;5.缺点:限制病人的颈部活动,对气管切开者难于保持其清洁。
重症医学科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操作规范及规程

重症医学科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操作规范及规程(一)适应证1.用于急救时加压输血输液,或者外置静脉穿刺困难者。
2.用于中心静脉压测定、肺动脉插管、心血管造影。
3.静脉高营养疗法。
4.化疗。
(二)术前准备1.向患者或家属说明穿刺的目的,征得其同意。
2.术者戴帽子、口罩。
3.器械准备:一次性无菌中心静脉导管穿刺包1套、肝素盐水、无菌手套、治疗盘(碘酒、酒精、棉签、胶布、局部麻醉药、注射器)。
(三)操作步骤1.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
(1)体位。
患者取仰卧,头低脚高位,穿刺侧(多选择右侧)肩下垫一薄枕,头转向对侧,穿刺侧肩部略上提、外展,使上臂三角肌膨出部变平,以利穿刺。
(2)穿刺点定位。
锁骨中点下缘1cm处,可作标记。
(3)消毒麻醉。
以穿刺点为中心,用碘酒、酒精严格消毒皮肤,消毒范围大于孔巾。
术者打开穿刺包,戴无菌手套,注射器抽取肝素盐水,冲洗导丝及导管,铺无菌孔巾,并用2%利多卡因作局麻。
(4)穿刺。
①针尖指向内侧端,与胸骨纵轴呈40°,与胸壁平面呈15°,以恰能穿过锁骨与第1肋骨的间隙为准,紧贴锁骨背面缓缓刺入。
保持针筒内负压。
针尖一旦刺入静脉,即有回血,然后再推进数毫米,以获得流畅的回血。
穿刺深度,成人4~7cm,小儿1 -3cm。
②如穿刺针内芯被迅速回弹并有鲜红血流,提示已穿入动脉,应全部拔出穿刺针,尽可能压迫该处至少10min。
如穿刺已深仍未进入静脉,保持针筒内负压并慢慢退针,退针过程中如有静脉回血,提示针头已在静脉内,如无回血,拔出穿刺针重新穿刺,并根据穿刺部位,稍改变进针角度。
(5)置管。
穿刺成功后,一手固定穿刺针针头,另一手经穿刺针内芯孔缓慢插入导丝,插入导丝长度约20cm。
退出穿刺针,从导丝尾插入扩皮器,扩皮后,沿导丝插入导管,插入深度,成人约12~15cm,小儿5~10cm。
退出导丝。
将已抽取肝素盐水的注射器分别连接于各导管尾端,在抽吸回血后,证明导管通畅,向管内注入2~3ml肝素盐水,锁定卡板,取下注射器,拧上肝素帽或连接输液器。
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技术(Central Venous Catheterization, CVC)是一项常见的内科手术,主要用于输液、输血、监测中心静脉压力、给药等需要长期静脉通路的治疗。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技术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一、术前准备在进行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手术之前,需要进行详细的术前准备工作:1. 确认手术指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需要,确定是否需要进行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手术。
2. 选择置管途径:常用的中心静脉置管途径有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和股静脉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途径。
3. 严格消毒操作:对手术所需仪器、材料进行高效消毒,保证手术过程的无菌环境。
4. 术前交代:向患者充分解释手术的目的、过程和可能的风险,并取得患者的知情同意。
二、手术操作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手术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无菌操作患者术前准备完毕后,医务人员需要进行无菌操作,包括佩戴手术帽、口罩、手术衣和手术手套等,以减少手术部位的感染风险。
2. 局部麻醉对置管部位进行局部麻醉,常用的方法有皮下注射麻醉剂或局麻药浸润。
3. 穿刺置管在局麻后,医务人员应按照所选择的置管途径,使用穿刺针或导丝逐层穿刺、置入导管。
穿刺刺入皮肤后,医务人员需切口,将导管插入并推进到合适的位置。
4. 确认置管位置置管后,医务人员需要通过X线或超声等技术,确认导管的正确位置,以避免发生血管穿孔或误置的情况。
5. 固定导管确认导管位置正确后,医务人员需要将导管固定在皮肤上,避免误移或掉落。
6. 围手术期护理手术完成后,对患者的手术部位进行干净敷料包扎,并加强对患者的周密监测,以及及时处理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三、评分标准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技术的评分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操作流程:评估医务人员在手术过程中是否按照操作规范和标准流程进行操作。
2. 置管成功率:评估导管置入的成功率,即导管成功插入到适当的位置的比例。
中心静脉置管术操作流程及评分细则

中心静脉置管术操作流程及评分细则术前准备:1.查房:了解病情,确定中心静脉置管的适应症和风险。
2.确认病人的身份,与病人及其家属做好沟通工作,并获得病人的知情同意。
3.检查病人的过敏史,特别是对麻药和槽球蛋白的过敏史。
4.检查病人的血小板计数、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等,评估病人的手术风险。
5.准备必要的材料和设备,包括导管、穿刺针、消毒液、无菌巾、手套、无菌手术埔等。
操作流程:1.消毒、无菌手术埔包扎。
2.定位: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静脉,一般选择上肢常用的有锁骨下静脉、锁骨上静脉和颈内静脉。
使用B超引导可以提高成功率。
3.局部麻醉:用1%~2%利多卡因或1%~2%普鲁卡因穿刺部位局部麻醉。
4.穿刺:握针法或捏皮法穿刺,穿刺入口与导管走向大致相同,先浅后深,蹬占、回血、吸回其他管穿入。
5.确认血管内导管位置:通过走血、随音、影视等方式,确保导管正确地放入血管腔内。
6.固定导管:用绷带、固定胶布或其他方法固定导管,防止脱出或移位。
7.拍片或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认导管位置是否合适。
8.导管使用:根据需要连接输液管、注射器等,进行输液、抽取血样等操作。
评分细则:1.消毒措施是否规范:根据消毒液使用的浓度和时间评分,消毒时间和消毒液浓度都达到规范要求则得满分。
2.局部麻醉的效果:根据病人是否出现局部疼痛或不适进行评分,无任何不适则得满分。
3.穿刺的准确性:根据穿刺部位是否准确、穿刺针是否进入血管腔内进行评分,准确无误则得满分。
4.导管固定的可靠性:根据导管是否牢固地固定在皮肤上进行评分,固定可靠则得满分。
5.导管位置的准确性:根据拍片或超声检查结果评分,导管位置正确则得满分。
6.导管使用的规范性:根据导管使用时是否按照操作规范进行评分,操作规范则得满分。
以上是中心静脉置管术的操作流程及评分细则。
在进行中心静脉置管术时,医护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以确保手术安全和置管成功率。
同时,对操作过程进行评分有助于对操作质量进行监控和改进。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操作程序(标准版)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操作程序【操作评估】1.掌握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1)适应证:①严重创伤、休克及急性循衰竭等危重患者无法作周围静脉穿刺者。
②需接受大量快速补充血容量或输血的患者。
③经中心静脉导管安置心脏临时起搏器者。
④需长期静脉输注高渗或有刺激性液体以及实施全静脉营养者。
⑤利用中心静脉导管测定中心静脉压,随时调节输入液体的量和速度。
⑥需长期多次静脉取血化验以及进行临床研究者。
⑦循环功能不稳定及施行心血管和其他大而复杂手术的患者。
(2)禁忌证:①锁骨外伤。
②凝血功能障碍。
③局部有感染。
④患者兴奋、躁动、极为不合作者。
2.评估患者(1)全身情况:患者目前病情、治疗、用药情况。
(2)局部情况:评估血管及皮肤组织情况,插管途径,有无外伤手术史;插管侧有无放疗史。
(3)心理状态:有无恐惧、焦虑等,以及合作程度。
(4)健康知识:对疾病与中心静脉置管的认识。
3. 评估环境是否清洁、符合置管要求,根据情况做好环境准备,置管前半小时停止卫生工作。
4. 评估用物包括用物准备:中心静脉置管包(内有无菌巾3块、孔巾1块、纱布3块、弯盘2个、不锈钢药杯2个各装4个棉球、血管钳2把、无菌剪刀1把,扩张器,手术刀片、手术逢线、穿刺针、卡板)、无菌手套2副、20mL 注射器2个、5mL注射器1个、皮肤消毒剂、生理盐水 500mL×2瓶、2%利多卡因10~20mL、无菌敷贴、透明贴膜、绷带、笔、置管记录单、肝素注射液、可来福接头。
仔细检查各种物品是否在灭菌有效期内,包装是否完好,质量是否符合要求等。
5. 操作者自我评估评估操作者对中心静脉置管操作的熟练程度和技术水平。
操作者穿戴整齐、洗手、戴口罩。
【实施步骤】1.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1)穿刺路径:①前路,前于胸锁乳突肌的中点前缘入颈内静脉。
②中路,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锁骨头与锁骨上缘构成颈动脉三解,在此三角形顶穿刺。
③后路,在胸锁乳突肌的外侧缘中下1/3交点,约锁骨上5cm处进针。
中心静脉导管的操作流程

中心静脉导管的操作流程1.查房准备:在进入患者病房前,要清洁双手,并戴好手套、口罩、帽子等防护措施,确保操作环境的清洁。
2.选择适当的静脉通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静脉通路。
通常可选择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或髂内静脉等。
3.消毒皮肤:选择静脉通路后,用含有75%酒精的棉球对手术部位进行彻底消毒,一般的程序是从手术部位向外辐射,每辐射3-5次,确保完全消毒。
4.铺垫手术器械:在手术过程中,需要准备好手术所需的器械和物品,如手术巾、导管套装、穿刺针、穿刺针导引钢丝等。
5.局部麻醉:将病人放置在仰卧位,用2%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可以减轻病人的疼痛感。
6.穿刺静脉:根据医生的指示,取穿刺针并确认正确定位。
将穿刺针穿入静脉,按照指示慢慢向前推进。
7.导引钢丝:当穿刺针进入静脉后,取出穿刺针内芯,然后将导引钢丝通过穿刺针进入静脉,确保钢丝顺利通过。
8.拓展通道:将一条最佳直径的导管跟随着导引钢丝一起插入静脉,再将导引钢丝从导管中取出,完成插管。
9.固定导管:将导管的固定带固定在患者的皮肤上,确保导管固定不动,避免不必要的摩擦和牵拉。
10.确认导管位置:用X线或其他成像技术来确认导管的位置是否正确。
当确认导管位置正确后,即可进行后续的治疗。
11.导管连接:将需要输注的药物或液体通过导管连接进行输注,同时监测患者的反应和治疗效果。
12.导管护理:定期检查导管是否堵塞、漏血或有感染迹象,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也要定期更换导管,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13.导管拆除:当导管不再需要时,需要及时将导管拆除。
拆除过程中要注意操作轻柔,避免导管外侧墙壁与血管黏连而造成损伤。
总之,中心静脉导管操作流程需要严谨操作,设备和器械要在合适的条件下使用,医护人员需要具备相关知识和技能,确保操作的安全和效果。
同时,术后要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及时处理并记录相关问题,以提高护理质量。
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标准操作规程

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标准操作规程一、中心静脉临时导管置管术1、经皮颈内静脉置管术因右颈内静脉与无名静脉和上腔静脉几乎成一直线且右侧胸膜顶低于左侧,右侧无胸导管,故首选右颈内静脉插管。
根据穿刺点的不同分前、中、后三种路径,以中路最为常用。
(1)前路法1)定位胸锁乳突肌前缘向内推开颈总动脉,胸锁乳突肌前缘中点(即喉结/甲状软骨上缘水平)。
触及颈总动脉,旁开~1.0cm。
2)进针针干与皮肤冠状面呈30°~45°角,针尖指向同侧乳头, 胸锁乳突肌中段后面进入颈内静脉。
此路径位置高,颈内静脉深,合并气胸机会少,但易误入颈总动脉。
(2)中路法1)定位:胸锁乳突肌三角(以胸锁乳突肌的锁骨头、胸骨头和锁骨形成的三角区)的顶端作为穿刺点,约距锁骨上缘3~5cm。
颈总动脉前外侧。
2)进针:锁骨内侧端上缘切迹作为骨性标志,颈内静脉正好经此而下行与锁骨下静脉汇合。
穿刺时左拇指按压此切迹。
在其上方1~1.5cm进针。
针干与皮肤呈30°~45°,针尖略偏外。
此路径颈内静脉较浅,穿刺成功机会大。
(3)后路法1)定位:胸锁乳突肌外侧缘中、下1/3交点作为进针点(锁骨上缘3~5cm)。
2)进针:针干呈水平位,在胸锁乳突肌的深部,指向胸骨柄上窝。
4、操作方法(1)器材准备,20~40mg/dl肝素生理盐水冲洗穿刺针、扩皮器及双腔管。
(2)体位:以右颈内静脉穿刺为例,患者去枕平卧,头转向左侧,肩背部垫一薄枕,取头低位10°~15°。
(3)穿刺点选择选择中路法进针部位。
(4)常规消毒,戴无菌手套,铺无菌洞巾,用~1%利多卡因作穿刺点局麻。
(5)用含一定量生理盐水注射器连接穿刺针,穿刺针与皮肤冠状面呈30°~45°,针尖指向同侧乳头,进针过程中边进边回抽。
有突破感后如见暗红色回血,说明针尖已进入静脉内。
(6)进针深度一般~3cm,肥胖者2~4cm,置管长度男性13~15cm,女性12~14cm,小儿5~8cm。
PICC置管术操作流程及维护

PICC置管术操作流程及维护PICC(穿刺式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术是将导管通过皮肤和血管进入体内,用于输注药物、血液和营养,采集血样,以及长期静脉通路的建立。
在操作PICC置管术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一定的操作流程,并对其进行维护,以确保置管的安全和有效使用。
以下是PICC置管术操作流程及维护的详细介绍。
1.准备工作患者入院后,需要进行相关检查,如血液检查、心电图以及胸部X射线检查,以评估患者是否适合进行PICC置管。
同时需要确认患者是否有出血倾向、静脉血栓形成或深静脉炎症等并发症的风险。
2.器材准备准备所需的器材和药物,包括插管套件(导管、引导针、穿刺针、导管套)、局部麻醉药物、消毒液和导管加固装置等。
3.术前评估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的血流状况、皮肤状况、血管状况进行评估,选择适当的置管部位。
常用的置管部位包括上肢的肱静脉和锁骨下静脉。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单腔或双腔PICC导管。
4.手术操作麻醉:局部麻醉可通过皮肤浸润麻醉剂或冰镇麻醉方法进行。
在麻醉效果达到之后,开始手术准备工作。
清洁消毒:对被选择的插管部位进行清洁消毒,遵循无菌操作。
先用无菌的溶液清洁肌肤并擦干,然后再涂抹消毒剂,按照消毒剂的说明进行操作。
等待消毒剂彻底干燥后,开始穿刺。
穿刺:在麻醉部位进行穿刺,将引导针插入静脉腔内,并监测针头在皮下组织和血管内的位置。
一旦正确定位,就能感觉到血库回流,然后将穿刺针拔除,在引导针内置入导管。
置管:将导管通过引导针缓慢地插入血管,并通过导管套将导管插入至适当深度。
导管检查:使用注射器或虹吸方法,注入盐水和肝素,排除阻塞并确认导管位置。
导管固定:使用导管加固装置固定导管,以避免移位和滑出。
5.后续护理每日交叉感染风险评估及维护:每日评估PICC的外观、导管固定、皮肤状况、血流情况等,并更换敷料。
清洁:使用无菌物质清洁置管部位周围的皮肤,以防感染。
注射:按照医嘱进行药物和液体的注射,避免抢注和负压。
中心静脉导管使用操作流程

中心静脉导管使用操作流程
(一)透析前导管连接
1、打开中心静脉导管外层敷料
2、戴手套
3、打开无菌治疗仅1/4面,垫于中心静脉双腔导管下。
4、分别螺旋式消毒导管保护帽及导管管口,导管管夹2遍。
5、检查导管夹子处于夹闭状态,取下螺帽,弃掉。
将消毒后是导管置于治疗巾1/2无菌面。
6、再次消毒管口。
7、分别用2-5ml注射器回抽导管内分管肝素液,推注在纱布上。
8、检查是否有凝血块,如有凝血块,在次回抽1ml,推注,推注据纱布距离>10cm.
9、判断导管通畅后,连接体外循环的动静脉管路,建立体外循环。
(二)透析结束封管
1、治疗结束后,回血完毕后,夹闭导管夹子,分别消毒动静脉接头,与循环管路连接处断开。
2、分别消毒导管动静脉管口,采用弹丸式方法推注10ml生理盐水冲洗导管,肉眼观察,导管外漏部分没有血液残留后,遵医嘱注入抗凝剂封管液。
3、无菌肝素帽封闭动静脉管口,双层无菌纱布包扎,胶布固定。
(三)中心静脉导管换药
1检查敷料是否干燥,有无血渍,污渍。
2戴手套
3揭开敷料,检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处有无渗血,渗液,有无红肿,皮肤有无破损,缝线有无脱落。
4取一根碘伏棉签,以置管处为中心顺时针旋转消毒,消毒范围8-10cm,重复消毒三遍。
5伤口敷料贴于置管处皮肤上,并注明换药时间。
滑县新区
医院
二O一六年六月。
中心静脉置管术操作规范及流程

中心静脉置管术操作规范及流程㈠适应证1.快速静脉输液、输血或血液制品补充血容量,快速给药。
2.血流动力学监测(测量中心静脉压)或肺动脉导管。
3.为长期胃肠道外营养提供途径。
4.血液透析、血液滤过和血浆置换等血液净化治疗。
5.给外周静脉差的病人提供静脉通路。
6.长期给药:如肿瘤病人输注化疗药物。
7.特殊用途(如安装心脏起搏器等)。
8.抽除气栓。
㈡禁忌证无绝对禁忌证,相对禁忌证为穿刺部位的感染、创伤或静脉血栓形成;有严重出凝血功能障碍时,慎用锁骨下静脉部位穿刺,最好在其纠正后再行穿刺。
㈢位置可用颈内静脉、股静脉、锁骨下静脉、颈外静脉、头静脉和腋静脉。
㈣操作流程主要介绍右颈内静脉插管(Seldinger法)。
1.向患者及家属告知操作风险并取得签字同意2.病人评估和准备、物品准备、导管检查和准备。
3.病人头转向左侧,轻度后仰,置病人于Trendelenburg位(垂头仰卧位),但病人有颅内高压、严重肺动脉高压、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呼吸困难不应取此体位。
4.术者洗手、穿无菌手术衣及戴手套,皮肤消毒铺单,显露锁骨上切迹、锁骨、下颌骨下缘、胸锁乳突肌外缘和乳突,定位于乳突与胸锁乳突肌胸骨头连线的中点,可由胸锁乳突肌内侧进入颈内静脉(前路法)或在胸锁乳突肌二头顶点的内侧进入(中央法),避免误穿颈外静脉。
5.用1%利多卡因1-2ml局部浸润麻醉,手指轻柔地扪及颈总动脉,在动脉外侧将引导针与皮肤成15°-30°进针,大致指向同侧腋窝(前路法)或乳头(中央法)直至回抽出静脉血。
6.拔除引导针,再用18G穿刺针(或经静脉套管)以相同部位、角度和深度刺入。
当进入血管或置管时,用注射器抽吸血液应顺畅;松开、然后拔除注射器(抽吸再次证实)。
在心电监护下通过穿刺针或套管置入导丝,沿导丝拔除穿刺针(或套管),可用刀片将穿刺口扩大。
一边轻按压住穿刺口皮肤,一边沿导丝送入扩张套管,旋转扩张套管可能有利于置入。
然后一边送入中心静脉导管,一边拔除导丝,导管和输液端口排除残气后,用肝素化盐水冲洗。
中心静脉置管术操作流程及指控标准

中心静脉置管术操作流程及指控标准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中心静脉置管术操作流程与质量控制标准详解中心静脉置管术,作为临床常用的一种血管通路建立技术,广泛应用于重症监护、血液透析、化疗等医疗场景。
中心静脉置管操作流程

中心静脉置管操作流程
中心静脉置管操作流程如下:
1.根据穿刺部位采取不同体位,如颈内静脉采用头低仰卧位
(Trendelenburg 体位)。
2.穿刺部位皮肤消毒。
3.戴无菌手套,铺无菌巾。
4.给予0.5%~1.0%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
5.采用穿刺针静脉穿刺,确认穿刺针进入目标静脉。
6.固定穿刺针并插入导丝;注意插入导丝困难时,不可强行插入。
7.应用扩张器沿导丝扩张皮肤及皮下组织。
8.取相应的导管,导管各腔内充满250~500U/ml(2~4mg/ml)肝素生
理盐水,沿导丝插入中心静脉。
9.抽出导丝。
10.分别检查导管各腔血流是否通畅。
11.用1000U/ml(8mg/ml)肝素生理盐水或4%枸橼酸溶液充满导管各腔,
并盖好肝素帽。
12.将导管缝合固定到皮肤上。
13.局部行无菌包扎。
请注意,此操作需要严格的无菌环境,并且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如果您有任何疑虑或不适,建议立即就医。
重症医学科中心静脉置管输液操作规范及规程

重症医学科中心静脉置管输液操作规范及规程(一)目的规范中心静脉置管输液的操作规程,指导护士正确、熟练地掌握中心静脉置管输液操作程序及观察要点。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全胃肠外营养疗法,中心静脉压测定,需长期静脉输液而周围血管塌陷、硬化、纤维脆弱不易穿刺者。
(三)物品准备除常规静脉输液用品外,另备肝素帽、切口膜(透明敷料)、胶带、无菌纱布、复合碘医用消毒棉签。
(四)操作步骤1.洗手、戴口罩。
2.查对医嘱,按医嘱备好液体。
3.推输液车至患者床旁,查对床号、姓名,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
4.中心静脉置管下方垫一次性垫巾,左手按压皮肤右手揭去切口膜(透明敷料),观察穿刺点有无红肿异常,无红肿及脓性分泌者取碘伏医用棉签消毒2遍,待干。
5. 固定:取出切口膜(透明敷料),揭开后平整贴于静脉置管处。
6.将备好的液体排气后接头皮针,并排净头皮针内的气体。
7.消毒肝素帽,将头皮针垂直刺入肝素帽中央,打开输液器调节夹,根据医嘱及病情需要调整液体速度。
8.取胶布固定好头皮针及输液管,防止头皮针与肝素帽脱离。
9.定时观察静脉置管部位及输液情况,及时更换液体,防止液体走空。
10.封管:当暂停输液时,拔出输液器的头皮针,拔针前先将头皮针缓慢拔出至针头位于肝素帽内时,接抽有封管液的注射器,推注2~5ml封管液。
剩0.5ml后,边推边完全拔出头皮针,确保导管内充满封管液。
11.拔管:当中心脉置管输液结束后,轻缓地将导管拔出。
拔管时注意不要用力过度,拔管后用碘伏棉签消毒穿刺处,并用无菌敷料覆盖,以免发生感染。
12.整理用物,废弃物按医源性垃圾处理。
(五)注意事项1.操作前仔细检查所备物品的质量,包括:包装是否完整、生产日期及有效期。
2.严格无菌技术操作,每天更换输液器。
静脉用药时,应常规取碘伏棉签消毒肝素帽2遍。
肝素帽应每周更换一次。
3.密切观察输液速度及剩余液体情况,及时更换,防止液体走空。
4.各班护士要经常检查中心静脉置管的固定是否牢固,一旦有松动,要立即重新固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心静脉置管术操作规范及流程
㈠适应证
1.快速静脉输液、输血或血液制品补充血容量,快速给药。
2.血流动力学监测(测量中心静脉压)或肺动脉导管。
3.为长期胃肠道外营养提供途径。
4.血液透析、血液滤过和血浆置换等血液净化治疗。
5.给外周静脉差的病人提供静脉通路。
6.长期给药:如肿瘤病人输注化疗药物。
7.特殊用途(如安装心脏起搏器等)。
8.抽除气栓。
㈡禁忌证
无绝对禁忌证,相对禁忌证为穿刺部位的感染、创伤或静脉血栓形成;有严重出凝血功能障碍时,慎用锁骨下静脉部位穿刺,最好在其纠正后再行穿刺。
㈢位置
可用颈内静脉、股静脉、锁骨下静脉、颈外静脉、头静脉和腋静脉。
㈣操作流程
主要介绍右颈内静脉插管(Seldinger法)。
1.向患者及家属告知操作风险并取得签字同意
2.病人评估和准备、物品准备、导管检查和准备。
3.病人头转向左侧,轻度后仰,置病人于Trendelenburg位(垂
头仰卧位),但病人有颅内高压、严重肺动脉高压、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呼吸困难不应取此体位。
4.术者洗手、穿无菌手术衣及戴手套,皮肤消毒铺单,显露锁
骨上切迹、锁骨、下颌骨下缘、胸锁乳突肌外缘和乳突,定位于乳突与胸锁乳突肌胸骨头连线的中点,可由胸锁乳突肌内侧进入颈内静脉(前路法)或在胸锁乳突肌二头顶点的内侧进入(中央法),避免误穿颈外静脉。
5.用1%利多卡因1-2ml局部浸润麻醉,手指轻柔地扪及颈总动
脉,在动脉外侧将引导针与皮肤成15°-30°进针,大致指向同侧腋窝(前路法)或乳头(中央法)直至回抽出静脉血。
6.拔除引导针,再用18G穿刺针(或经静脉套管)以相同部位、
角度和深度刺入。
当进入血管或置管时,用注射器抽吸血液应顺畅;松开、然后拔除注射器(抽吸再次证实)。
在心电监护下通过穿刺针或套管置入导丝,沿导丝拔除穿刺针(或套管),可用刀片将穿刺口扩大。
一边轻按压住穿刺口皮肤,一边沿导丝送入扩张套管,旋转扩张套管可能有利于置入。
然后一边送入中心静脉导管,一边拔除导丝,导管和输液端口排除残气后,用肝素化盐水冲洗。
固定导管于皮肤上,盖好敷料。
7.情况允许应尽早拔除中心静脉导管。
停留中心静脉导管期间
严密监测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具体见PICU院内感染监测中相关流程)。
㈤注意事项
1.困难穿刺时,可用床旁超声血流探头精确定位动脉和静脉结
构,导引穿刺。
2.锁骨下静脉穿刺在锁骨中外1/3交界处下方进针,在锁骨下
通过,紧靠锁骨中线内侧指向胸骨切迹。
针应保持贴近锁骨后缘以避免气胸。
按上述第5项中的表述的方法置入导管。
3.股静脉穿刺置管在股动脉内侧(腹股沟韧带下方)进行,并
按上述第5项中的表述的方法进行;置管前腿应轻度外展。
4.应拍胸片检查不透X线的导管位置,并排除气胸。
导管尖端
的正确位置在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
导管尖端不应靠近上腔静脉壁。
还可用以下方法进一步确认:
⑴心电图可通过导电活栓与充满生理盐水的中心静脉导线相连。
当导管送入右心房时,原先倒立的P波变成直立。
⑵中心静脉导管可连接换能器,进管时可观察压力波形。
当探测到右心室波形时,可将导管稍后撤进入上腔静脉。
㈥并发症
1.血肿和出血反复穿刺或定位不准确致动脉损伤或静脉撕
裂。
2.导管相关性感染。
3.导丝或导管位置过深致心律失常。
4.穿刺过深损伤肺组织致气胸或皮下气肿,损伤深部的血管致
血胸。
5.导管相关性血栓形成。
6.空气栓塞。
㈦常见错误
1.同一部位反复(>3次)试穿。
2.因颈托等原因不愿用上半身静脉血管。
3.有阻力时仍推进导丝或扩张器。
4.后退有力时粗暴或暴力拔导丝或导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