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初中生物教师如何听评课
如何评初中生物课

如何评初中生物课一、从教学目标上分析要看教学目标是否符合新课程、新教材要求,与学生自身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相适应。
是不是能够激发学习兴趣,重视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课堂上是否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寓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于课堂教学的过程之中。
二、从处理教材上做出分析要从教师对教材的组织和处理上评课。
教师能否准确把握教学内容,重点突出,难易适度。
同时也注意联系学生生活、社会实践和学生已有的经验知识,有效拓展教学资源。
三、从教学流程和教学方法上分析1. 教学思路是否清晰,每个环节能不能紧紧围绕既定的教学任务与目标,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
2. 课堂结构要合理,知识教学、技能训练、能力培养处理得当,符合教材要求,重在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3. 善于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得当,信息传递方式多元化,教学中互动模式多样。
4. 面向全体学生,兼顾个体差异,注重学生有效参与。
5. 课堂组织、调控能力强,对突发情况处理及时、恰当,能根据教学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活动。
6. 能为学生自主学习指明方向,创设探究情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及意识。
四、从教师教学基本功上分析1.看板书:板书设计应该科学合理,言简意赅,条理性强。
字迹要工整美观,板画娴熟。
2.看教态:教师课堂上的教态应该是明朗、快活、庄重,富有感染力的,达到师生情感交融。
3.看语言:教学语言要准确清楚,说普通话,精当简炼,生动形象有启发性。
教学语气语调高低适宜,快慢适度,抑扬顿挫,富于变化。
4.看操作:看教师运用教具,操作投影仪、微机等熟练程度。
五、从教学效果上分析课堂效果评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教学效率高,学生思维活跃,气氛热烈。
二是学生受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进步。
知识、能力、思想情操目标达成。
三是有效利用40~45分钟,学生学得轻松愉快,积极性高,当堂问题当堂解决,学生负担合理。
生物课如何评课

生物课如何评课在学校中,生物课是一门既重要又有趣味性的科目。
评价生物课的质量和效果对于学生的学习进步和教师的教学水平有着重要影响。
那么,生物课如何进行评课呢?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出发,探讨生物课的评课方法和标准。
首先,评价生物课的教学设计和准备工作。
教师在备课时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案。
评价教学设计是否合理,要看其是否符合学科特点和学生年龄特点,是否具有系统性和总体性,是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等方面。
其次,评价生物课的教学过程。
在生物课堂上,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评价教学过程的好坏,要看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情感色彩的传递效果、学生的参与情况、教学氛围的营造等方面。
再次,评价生物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
教师要选择符合学生特点和教学目标的生物知识,结合实际生活和科学研究,让学生在生物课上感受到科学的神奇和魅力。
评价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的好坏,要看其科学性、前瞻性、启发性和生动性等方面。
最后,评价生物课的教学效果和学习价值。
教师在设计和实施生物课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评价教学效果和学习价值的好坏,要看学生在生物课后所取得的收获和提高,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是否得到提升等方面。
综上所述,生物课的评课工作需要综合考虑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只有全面、客观、科学地评价生物课的质量和效果,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素质。
生物课评课是一个反思和进步的过程,希望每位教师都能够认真对待,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水平,为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贡献力量。
谢谢阅读!。
初中生物教研听课记录(3篇)

第1篇一、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初中生物授课教师:张老师授课班级:八年级(2)班授课时间:2023年4月15日听课教师:李老师、王老师、赵老师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掌握光合作用的公式,能够运用光合作用原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光合作用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环保意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张老师首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然后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光合作用。
她通过展示一张光合作用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并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张图片展示了什么过程吗?”2. 讲授新课张老师详细讲解了光合作用的原理,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以及光合作用的公式。
她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如绿色植物如何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等,使学生对光合作用有了更直观的理解。
3. 实验探究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光合作用,张老师设计了两个实验:(1)实验一:观察叶片的结构学生通过显微镜观察叶片的结构,了解叶片的各个部分及其功能。
(2)实验二:探究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光照强度、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在实验过程中,张老师引导学生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
4. 总结与拓展张老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了总结,并拓展了光合作用的应用领域,如农业生产、环境保护等。
她还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观察、思考,发现更多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
四、教学反思1. 教学优点(1)教学目标明确,内容丰富,重点突出。
(2)教学方法多样,既有讲解,又有实验探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2. 教学不足(1)部分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不高,需要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在讲解光合作用原理时,部分学生理解不够透彻,需要加强讲解和辅导。
初中生物评课的内容和方法

初中生物评课的内容和方法评课内容初中生物评课的内容应涵盖以下几个方面:1. 教学目标:评估教师是否明确教学目标,并能够根据学生的学情制定合理的目标。
教学目标:评估教师是否明确教学目标,并能够根据学生的学情制定合理的目标。
2. 教学设计:评估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否合理,包括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教学资源的利用等。
教学设计:评估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否合理,包括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教学资源的利用等。
3. 教学方法:评估教师选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恰当,能否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促进学生的参与和思考。
教学方法:评估教师选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恰当,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参与和思考。
4. 教学过程:评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包括教学的条理性,语言表达的清晰度,教学效率等。
教学过程:评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包括教学的条理性,语言表达的清晰度,教学效率等。
5. 学生研究情况:评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否积极参与,研究成绩的提升情况等。
学生学习情况:评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否积极参与,学习成绩的提升情况等。
评课方法针对初中生物评课,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评课方法:1. 课堂观察:观察教师的授课情况,包括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反应等。
课堂观察:观察教师的授课情况,包括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反应等。
2. 学生评价:让学生参与评价教学效果,可以通过问卷调查或小组讨论等形式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
学生评价:让学生参与评价教学效果,可以通过问卷调查或小组讨论等形式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
3. 同行评课:邀请其他教师对自己的授课进行评价,借鉴其他教师的经验和教学方法。
同行评课:邀请其他教师对自己的授课进行评价,借鉴其他教师的经验和教学方法。
4. 教学反思:教师自己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思考教学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措施。
教学反思:教师自己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思考教学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措施。
5. 成果评价:评估学生在研究中所取得的成果,如考试成绩、作业完成情况等。
生物听评课教研活动记录

一、活动时间:2023年4月15日二、活动地点:生物实验室三、活动主题: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实践与反思四、参与人员:生物教研组全体教师五、活动流程:1. 听课环节2. 评课环节3. 总结与反思环节六、活动内容:1. 听课环节本次教研活动首先由教研组长张老师带领全体教师观摩了九年级生物《人体的免疫系统》一课。
授课教师李老师以“健康生活”为主题,通过创设情境、小组合作、探究实验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课堂观摩结束后,教研组全体教师进行了评课环节。
2. 评课环节(1)肯定优点李老师的教学设计合理,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参与度高。
她能够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抽象的生物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让学生更容易理解。
同时,她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2)提出建议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
②在课堂提问环节,教师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③在实验操作环节,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指导,确保实验过程安全、规范,提高实验效果。
3. 总结与反思环节教研组长张老师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以下几点要求:①教师要认真备课,深入研究教材,把握教学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②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技能和情感体验。
③教师要善于反思,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
④教研组要定期开展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七、活动成果:本次教研活动使全体教师对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明确了今后的教学方向。
教师们纷纷表示,在今后的教学中,将努力践行核心素养教育理念,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贡献力量。
八、活动反思:本次教研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目标。
初中生物评课稿

初中生物评课稿初中生物课作为一门基础科学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索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近日,有幸聆听了一堂初中生物课,以下是对这堂课的详细评价。
一、教学目标这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具体且恰当。
教师能够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知识目标方面,教师准确把握了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通过清晰的讲解和丰富的实例,使学生掌握了具体的知识点,为后续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能力目标方面,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数据和得出结论,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在情感目标方面,教师通过介绍生物科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了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和热爱,培养了学生关注生命、热爱自然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内容1、内容丰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涵盖了教材中的基础知识,还补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和实例,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和生动。
例如,在讲解知识点时,教师引入了具体的实例,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抽象的概念。
教学内容的安排具有逻辑性和系统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师先讲解了基础概念,然后通过实验和案例分析,逐步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逐步构建起完整的知识体系。
2、联系实际这堂课的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到生物科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教师在讲解知识点时,结合了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如举例,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师还关注了生物科学的前沿发展,适时地向学生介绍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应用,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的讲授语言清晰、准确、简洁,表达流畅,能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复杂的概念和原理,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
讲授过程中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对重点和难点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和强调,帮助学生掌握了关键知识点。
初中生物教师如何听课评课(终审稿)

初中生物教师如何听课评课(终审稿)引言听课评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对初中生物教师而言尤为关键。
通过有效的听课评课,我们可以改进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研究效果。
本文将介绍一些初中生物教师如何进行听课评课的方法和策略。
听课评课的重要性听课评课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
通过观察其他教师的课堂,我们可以借鉴其优点,同时也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
听课评课有助于教师掌握更多的教学技巧和策略,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
听课评课的步骤1. 预:在听课之前,教师应该提前预所要听的课程内容,了解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
这样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课堂中出现的问题。
2. 观察:在听课过程中,教师应该做到全神贯注地观察课堂情境和学生的反应。
注意教学方式、学生参与度、师生互动等方面的细节。
3. 记录:听课时,教师可以记录自己的观察和感受,包括教学方法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学生对教学的反应等。
这些记录将有助于后续的评课分析。
4. 分析:听课结束后,教师应该对听到的内容进行仔细分析,思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
可以与其他教师进行讨论和交流,互相研究和借鉴经验。
5. 反思:评课是一个反思自我的过程。
教师应该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全面的反思,找出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以便更好地改进和提升。
听课评课的注意事项1. 目的明确:在听课评课前应该明确目的,有明确的问题和目标,避免盲目听课。
2. 尊重他人:在评价其他教师的课堂时,应尊重教师的努力和成果,避免批评过激。
3. 积极反馈:在给予评价时,尽量采用积极的方式表达,给予鼓励和建议,帮助教师改进。
4. 聚焦关键点:在评价中要聚焦教学的关键点,避免陷入琐碎的细节。
5. 持续研究:听课评课是一个持续研究的过程,教师应始终保持研究的态度,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结论通过听课评课,初中生物教师可以不断改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学生的研究效果。
在听课评课的过程中,关注预、观察、记录、分析和反思的步骤,并注意目的明确、尊重他人、积极反馈、聚焦关键点和持续研究的注意事项。
初中生物课听课记录中学生物评课笔记

初中生物课听课记录中学生物评课笔记初中生物课听课记录中学生物评课笔记八年级生物公开课《细菌》评课记录一、授课者反思:因生源较差,所以在教学安排上,教材内容补充不多,授课内容尽量通俗易懂,基础知识讲多些。
本节课整体效果较好,如教学过程还算顺畅,学生配合等均较好,但对本节知识点的拓展是否合理较不清楚。
二、评课记录评课教师:1、林清华老师林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非常精彩的课,从整个教学环节和教学效果来看,她花了很多心思,在教学个环节中均设置了大量图片,资料的恰当运用对教学都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使学生一直保持注意力,同时也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
不足之处是:DNA不能等同于核区,另外学生思考时间较少。
2、黄兰贞老师今天听了林老师的课总体感觉非常清楚,整堂课听下来清晰可见、点线明了、具有感染力,我想学生听完应该是很有收获而且是印象深刻的。
收集的材料很多,教学中问题设置得较有条理性。
只是时间前松后紧,芽孢没有突破。
另外,营养方式描述比较简单。
3、蔡清柑老师林老师语言表达非常清晰、课件做得好。
提一个小建议,我认为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尚可再多些,一讲到底满堂灌,应该下来检查学生,看学生个人活动,学生个人自学、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作业时间太少现象。
学生竞赛应该鼓励为主,而不应该采用反扣分形式,不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积极性,。
4、苏艳华老师语言准确清楚,精当简炼,没有废话。
听完后,我觉得收获非常多,整堂课运用了大量有说服力的资料证据,教学效果非常好。
5、苏艺君老师今天听了林老师的课总体感觉非常清楚,只是回归课本的内容太少。
特别对一些基础知识比较差的同学更应该多阅读,思考,理解。
6、郑朝阳老师在教学中问题的设置了大量图片,如果每一课程都能够做好课件那么就太好。
7、陈秋香老师优点:①备课充分:如课件制作精美,课件中一些内容比喻生动形象,相关内容拓展恰当。
②教师专业素养好:备课态度严谨认真,语言清晰明了,板书设计合理,教态自然大方,尤其是多媒体制作技术较高,画面美观、简洁、明了。
初中生物课老师评课稿

初中生物课老师评课稿初中生物课老师评课稿评课是指评者对照课堂教学目标,对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活动以及由此所引起的变化进行价值的判断。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优秀评课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生物课老师评课稿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生物课老师评课稿篇1一、问题价值度问题表述准确,答案明确。
设问由浅入深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合作探究环节问题上能围绕教学重点提出问题,学生能探究的尊重学生的成果。
探究不上的如细菌的特殊结构能回答荚膜和鞭毛,但是芽孢回答不出来。
教师指导学生看书上的74页关键词“有的”就能回答上来。
二、学生参与度因为本课内容细菌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相联,因而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愿望。
第一的自主学习同学们看书写完后,分小组对题,要求一人一题都要参与。
这样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其中,既达到了全员参与也达到了思想、态度、价值观的升华。
学生合作学习开展的比较成功。
三、教师指导度在学生展示问题答案的过程中,对于其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能够及时回应、讲解,给予学生鼓励、启发,使学生通过老师的讲解达到了认知的升华。
老师的讲解恰如其分、恰到好处,起到了画龙点睛、促其提升的作用。
比如探究不上的如细菌的特殊结构能回答荚膜和鞭毛,但是芽孢回答不出来。
教师指导学生看书上的74页关键词“有的”就能回答上来。
四、目标达成度初中生物课老师评课稿篇2一、教学设计思路清晰:李老师的教学设计思路符合教学内容实际,符合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然后在现有的基础水平上建构新的知识。
教学思路的层次,脉络清晰,首先是对上节课的内容进行回顾,“什么是种群”,“什么是基因频率”再回忆种群基因库频率不发生改变的五大条件。
从而引出在自然状况下不存在这样的种群,比如有可遗传的变异产生,再回忆可遗传的变异有哪些,可得出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然后再由此引入新课,突变和重组是不定向的,不能使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
再通过探究得出:自然选择使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初中生物听评课实录范文

初中生物听评课实录范文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发性和激励性。
(3)学习问题设计合理,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认知规律。
(4)反馈和达标练习的设计既遵循由浅入深的认知规律,又兼顾了学生能力的高低。
总之,学案的设计符合“三维目标”的要求,符合具体教学模式的要求。
符合教师、学生、学习内容的实际。
2、课堂实施流程方面:(1)自主探究过程符合教学模式的环节从生活实际入手创设情境,并以此导入新课,然后以学生读学案上的学习目标的方式展示本节课的目标,随之,老师提出具体的问题,让学生展开自学。
教师则巡视督导,随时掌握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
(2)能熟练、恰当的应用多媒体,选用的图片有针对性。
(详细情况见听课记录)(3)引导,点拨到位,讲解适时且有针对性。
(详细情况见听课记录)(4)学生学习过程中,每一个问题的学习都遵循了:“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展示提升”三个学习环节,学生交流充分,同时还注重了学生展示的整体性。
(详细情况见听课记录)(5)老师善于追问、引导、补充总结(规律和方法),注重知识信息的搜集和整合。
(详细情况见听课记录)(6)课堂语言准确精炼,生物术语运用准确;精力充沛,充满活力;驾驭课堂的能力较强,收放自如。
(7)老师点评适时、适度,深入浅出。
三、存在的问题:(1)学生自学方法上仍需老师进一步指导。
(2)极个别同学参与活动的主动性较差。
(3)口头展示交流成果时,还不能脱稿。
(4)个别同学小组交流时不太深入。
(5)较难的问题留给学生思考讨论的时间较少。
(6)在展示问题答案时,非展示的同学倾听、整理答案、补充点评、质疑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四、几点建议:(1)关注学生的发展。
就要扎扎实实地搞好素质教育。
学校要进一步重视生物学科的教学,实实在在的开展生物学科的活动。
(2)教师要进一步完善教学案的编写与设计。
要做到全、简、新,能起到引全文下载:初中生物听评课实录范文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初中生物教研员评课(3篇)

第1篇一、背景为了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质量,推动生物学科教研工作的深入开展,我校组织了一次生物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邀请了区教研员进行评课,旨在对生物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诊断和指导,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以下是本次教研员评课报告。
二、评课内容1. 课堂教学本次教研活动共评听了两位教师的生物课,分别是《植物细胞》和《人体的呼吸系统》。
以下是教研员对两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1)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
两位教师都能根据课程标准和学情,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并围绕目标进行教学活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够准确把握重难点,引导学生深入探究。
(2)教学方法多样,注重启发式教学。
两位教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教师注重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课堂氛围活跃,师生互动良好。
两位教师在课堂上能够与学生进行良好的互动,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及时给予学生鼓励和指导。
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参与度高。
(4)教学效果明显。
通过课堂观察和课后访谈,发现学生的学习效果较好,能够掌握所学知识,并能将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2. 教学反思(1)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更加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将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相结合。
(2)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师在运用教学方法时,应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教学评价:教师应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三、改进建议1. 深入研究课程标准,明确教学目标。
教师应深入理解课程标准,将教学目标与学生的核心素养相结合,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
2. 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教师应积极探索多种教学方法,如项目式学习、翻转课堂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教学。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实施差异化教学,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习效果。
初中生物听课记录及评析【四篇】

初中生物听课记录及评析【四篇】篇一初中生物听课记录及评析一、初中生物的教育对象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他的目的并不是要培养生物学家培养生物人材,初中生物教学的目的是提高所有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自觉保护环境的情操,提高他们对生物科学的兴趣,为一部分今后要从事生物事业的人打下最基本的基础。
也就是说,初中生物教学的目的是全面、基础、科学素养教育,从这一观点出发,在我的生物教育理念中,从我接触学生的那一刻开始,我就是一直以培养他们对生物学科的兴趣为主要目的的。
我的每一个课堂设计、每一个活动安排都是以学生为中心,并且以培养学生基本素质为中心思想。
在课堂教学的准备中,我会多注意选择与书本知识相关的课外知识,例如在讲生态环境时做关于生物圈二号计划,绝毒品时会让学生观看中国拒绝毒品的宣传片等。
总之,丰富学生知识、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生物科学素养是教学理念的中心。
二、教材是必须要了解掌握的,但是,教材对于老师来说只是一个承载知识的工具,而不能作为教学的依赖。
我认为,教材就好比一池水,要站在高处去看才能觉得清澈见底,也就是说,要站在一个比教材更高的角度去把握教材。
作为一名教师的第一步就是研究教材,不仅是研究所教年级的教材,还要把整个中学阶段的教材都要研究,首先要知道在整个初中阶段,生物课程都需要学生掌握些什么知识,知识体系是怎样安排的,学生在每一个学习阶段需要学习哪些知识,那些能力需要得到培养和提高等等。
在我的教学中,通常我都是把教材中的知识通过自己的安排糅合成一个一个专题,然后再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合理安排教学进度。
并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贯穿很多的活动,例如一些课堂小游戏、调查、竞赛等等,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掌握知识。
三、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贯穿探究式活动。
生物科学是一个日新月异的科学,我在课堂中会一直给学生强调一个观念,老师在课堂中讲述的甚至与书本中所写的知识都不一定是正确的,相反,对于生物学科来说,有可能目前我们所学习到的一些理论会在今后的科学探究中发现是错误的。
初中生物课评课要点及建议

初中生物课评课要点及建议评课要点1.教学目标清晰明确。
评估生物课时,首先要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否清晰明确。
教学目标应与课程内容紧密结合,体现学科知识和能力要求。
1.教学目标清晰明确。
评估生物课时,首先要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否清晰明确。
教学目标应与课程内容紧密结合,体现学科知识和能力要求。
1.教学目标清晰明确。
评估生物课时,首先要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否清晰明确。
教学目标应与课程内容紧密结合,体现学科知识和能力要求。
1.教学目标清晰明确。
评估生物课时,首先要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否清晰明确。
教学目标应与课程内容紧密结合,体现学科知识和能力要求。
1.教学目标清晰明确。
评估生物课时,首先要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否清晰明确。
教学目标应与课程内容紧密结合,体现学科知识和能力要求。
1.教学目标清晰明确。
评估生物课时,首先要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否清晰明确。
教学目标应与课程内容紧密结合,体现学科知识和能力要求。
1.教学目标清晰明确。
评估生物课时,首先要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否清晰明确。
教学目标应与课程内容紧密结合,体现学科知识和能力要求。
1.教学目标清晰明确。
评估生物课时,首先要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否清晰明确。
教学目标应与课程内容紧密结合,体现学科知识和能力要求。
1.教学目标清晰明确。
评估生物课时,首先要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否清晰明确。
教学目标应与课程内容紧密结合,体现学科知识和能力要求。
2.教学内容符合要求。
评估时需确保教学内容切实符合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要求。
教材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应与内容相匹配。
2.教学内容符合要求。
评估时需确保教学内容切实符合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要求。
教材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应与内容相匹配。
2.教学内容符合要求。
评估时需确保教学内容切实符合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要求。
教材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应与内容相匹配。
2.教学内容符合要求。
评估时需确保教学内容切实符合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要求。
教材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应与内容相匹配。
初中生物公开课评课稿初中生物评课记录

初中生物公开课评课稿初中生物评课记录一、课堂概述本次公开课是一堂初中生物课,主题为植物的生长与繁殖。
课堂采用了互动式教学方式,课时为40分钟。
二、课堂设计2.1 教学目标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与繁殖的基本过程,并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2.2 教学内容1. 植物生长的五大要素:光线、水分、空气、土壤和温度。
2. 植物的繁殖方式: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3. 植物的生长过程:种子发芽、幼苗生长、花朵开放、结实等。
2.3 教学方法1. 教师讲授与学生互动相结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2. 运用多媒体教具和实物样本展示,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课程内容。
3. 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合作解决植物繁殖过程中的问题。
2.4 教学流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不同生态环境的植物,引发学生对植物生存环境的思考。
2. 知识输入:讲解植物生长的五大要素,并与学生共同探讨它们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3. 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室中不同处理条件下植物生长情况,并分析原因。
4. 实践应用:设计小组活动,要求学生理解植物的繁殖方式并应用到实际情景。
5.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反思和总结所学内容。
三、教学评价3.1 学生表现学生在本堂课中表现积极,能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大部分学生能够理解并应用所学的植物生长与繁殖的知识。
3.2 教学效果本堂课的教学效果良好。
学生对植物生长与繁殖的基本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与解决相关问题。
四、教学改进为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可以考虑以下改进措施:1. 设计更多的实践环节,让学生亲手操作与实践。
2. 引入更多的生态环境案例,帮助学生理解植物的适应性。
3. 在教学中增加综合性评价,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五、总结通过本次公开课的评课记录,我们可以看出教学目标得到达成,教学内容设计合理,教学方法得到有效应用。
同时,对于教学中的不足之处,我们也提出了改进的措施。
初中生物评课稿

初中生物评课稿初中生物课程作为一门基础科学,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索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近日,有幸聆听了一堂初中生物课,授课内容为《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以下是我对这堂课的评价。
一、教学目标明确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能够紧扣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明确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通过课堂教学,学生能够清晰地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以及各结构的主要功能。
同时,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获取知识,达成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
二、教学内容合理1、教材处理得当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合理的整合和拓展,不仅讲解了教材中的重点知识,还引入了一些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如解释细胞如何像一个“小工厂”一样协同工作,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
这样的处理方式使得教学内容更加丰富、生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知识讲解准确在讲解细胞结构和功能的过程中,教师运用了简洁明了的语言,准确地阐述了各个知识点。
对于一些较为抽象的概念,如细胞核控制细胞的遗传和代谢,教师通过举例和比喻的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3、联系生活实际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认识到生物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例如,在讲解细胞膜的功能时,提到了细胞膜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就像家里的门一样,只允许“有用的东西”进入,“无用的东西”排出,使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生物知识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三、教学方法多样1、实验教学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了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细胞的形态和结构。
通过实验,学生不仅提高了动手能力,还培养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多媒体展示了细胞的结构示意图、动画等,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细胞的内部结构和功能。
3、小组合作学习安排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还促进了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和碰撞。
初中生物课听课记录中学生物评课笔记

初中生物课听课记录中学生物评课笔记
日期:
课程内容:
主讲教师:
听课学生:
本节课学生出色之处:
- 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出了有深度的问题。
- 学生在实验环节中表现出良好的实践能力和观察力。
- 学生之间展开积极合作,加深了对生物知识的理解。
本节课值得改进之处:
- 授课教师在解释生物概念时过于专业化,有些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
- 课堂效果有些偏向被动研究,需要增加互动和探究性研究的方式。
- 部分学生在课堂中没有充分参与,需要提醒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反馈意见:
- 鉴于学生对实验环节的表现出色,可以加强实践性授课内容。
- 在解释生物概念时,需要运用更多生活化的例子和实例,帮
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 鼓励学生提问和思考,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结:
本节课学生表现出了积极的研究态度和高度的参与度,但仍有
部分方面需要改进。
希望下节课能够更加注重学生互动和探究性研究,以提高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以上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下初中生物教师如何听评课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的听课与评课是一个整体,两者不可分割,但实际工作中,很多教师往往“重听轻评”。
那么,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应该如何听评课呢?一、怎样去听课?1、教师听课应该按下面三个步骤来进行。
(1)课前要有一定的准备工作。
听课前要了解听课的内容,对这节课的重点难点要做到心中有数,还要有一定的目的,如听某种课型,对某个知识点的讲解,或是带着某个重点研究的问题,如提问的技巧,教学结构的安排,学生的学习状况等。
(2)听课中要认真观察和记录。
教师听课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在课堂上不仅要听,还要看,要仔细捕捉讲课者的语言和表情,记下他每个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
教师要一边听.一边观察思考。
既要看教,还要看学,二者兼顾。
看教者对教材的钻研,重点的处理,难点的突破,教法学法的设计,教学基本功的展示。
看学生的学,要看学生的课堂表现,看学习参与的情绪,学习的习惯。
总而言之要看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有机结合。
有时教师听课也不一定非要面面俱到地注视课堂上的每个方面。
根据授课者的特点和听课者的目的,可以适当有所侧重。
(3)听课后要思考和整理。
听完课后一定要进行思考和整理,理清课堂教学的结构和思路,把重要的细节补充完整,并且对这节课进行点评。
2、听课时应关注哪些内容?对于教师的教,听课时重点应该关注的是:(1)课堂教学确定怎样的教学目标(学生要学习哪些知识?学到什么程度?情感如何?)目标在何时采用何种方式呈现;(2)新课如何导入,包括导入时引导学生参与哪些活动;(3)创设怎样的教学情境,结合了哪些生活实际?(4)采用哪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5)设计了哪些教学活动步骤?如:设计了怎样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如何探究;安排怎样的活动让学生动手动口操练,使所学知识得以迁移巩固;设计怎样的问题或情景引导学生对新课内容和已有的知识进行整合等。
(6)使哪些知识系统化?巩固哪些知识?补充哪些知识?(7)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技能?达到什么地步?(8)渗透哪些教学思想?(9)课堂教学氛围如何。
对于学生的学习活动,听课时应该关注:(1)学生是否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2)学习活动中学生经常做出怎样的情绪反应;(3)学生是否乐于参与思考、讨论、争辩、动手操作;(4)学生是否经常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等等。
二、怎样写听课记录听课记录不可能面面俱到地详细记下每一内容,我们在记录时应:1、关注教学环节设计关注情境创设、新课的导入、新知的探究、新知的巩固、应用与拓展等教学环节设计。
看是否能够做到随机应变,灵活调整,调控教学,达到激活教学的目的;各环节如何控制时间,完成每一环节的过程和过渡的情况;听课时还要注意思考,教师为什么这样安排教学教学环节,大的环节内又是如何安排小的环节,怎样使教学结构符合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的,各个步骤或环节之间怎样安排得是否有条不紊,一环紧扣一环的,什么时候教师引导,什么时候学生自主探究,什么时候学生合作交流,什么时候学生练习展示,什么时候反馈评议,什么时候质疑讨论,什么时候归纳小结,是否做到合理安排、科学调配,充分发挥每一分钟时间的效能。
2、要关注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听课时要关注教师是怎样充分、灵活、简便、有效地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再现纵横联系;是否采用举例说明,引导比较、直观演示等手段;如何运用比较、分析、综合等逻辑思维方式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理解掌握新知;解决问题要关注如何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学生的精神财富。
如何组织学生自主探究,亲身体验,学会新知。
这要求我们青年教师必须认真细心揣摩。
3、要关注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听课时要关注教师是怎样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怎样从教师的“教”为中心,向以学生的“学”为中心转移,怎样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之间的关系;如何创设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怎样培养学生学会观察、质疑与比较,学会分析、判断与推理,学会概括、归纳与小结,学会操作与演示,学会讨论、辩论与争论等。
4、关注辅助手段的应用与板书设计听课时,还要认真琢磨教师如何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教学实效。
还要关注教师如何设计板书,是否做到详略得当,层次分明,脉络清晰,重点突出,提纲挈领。
5、要关注练习设计与知识拓展既要关注练习设计是否做到有针对性、层次性、拓展性,达到巩固新知,培养能力的目的,又要关注练习形式是否多样,是否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关注教师的身体语言老师在讲课中,往往倾注了自己的情感。
为了表达自己的情感,教师往往会使用各种身体语言进行强化,如一个眼神,一个会意或鼓励的微笑,一个恰到好处的手势,乃至教师在讲台上的步伐等等。
教师的举手投足都是教学进程的一部分。
当然,并不需要记下所有的动作,而是记下教师使用得较好的身体语言或不当部分。
二、教师如何评课(不要面面俱到,要有侧重点)1、从教学目标上分析: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的正确制订和达成,是衡量课好坏的主要尺度。
所以分析课首先要分析教学目标。
(1)从教学目标制订来看,要看是否全面、具体、适宜。
依据《课标》,教学目标中的要求,全面是指要从知识、能力、思想感情、学习策略、文化策略等五个方面来确定教学目标;具体是指知识目标要有量化要求,能力、思想情感目标要有明确要求,体现学科特点(参见课标);适宜是指确定的教学目标,能以大纲为指导,体现年段、年级、单元教材特点,符合学生年龄实际和认识规律,难易适度。
(2)从目标达成来看,要看教学目标是不是明确地体现在每一教学环节中,教学手段是否都紧密地围绕目标,为实现目标服务。
要看课堂上是否尽快地接触重担内容,重点内容的教学时间是否得到保证,重点知识和技能是否得到巩固和强化。
2、从处理教材上分析:评析老师一节课上的好与坏不仅要看教学目标的制定和落实,还要看教者对教材的组织和处理。
评析教师一节课时,既要看教师知识教授的准确科学,更要注意分析教师教材处理和教法选择上是否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抓住了关键。
3、从教学程序上分析(教学程序评析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1)看教学思路设计:教学思路是教师上课的脉络和主线,它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两个方面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来的。
它反映一系列教学措施怎样编排组合,怎样衔接过渡,怎样安排详略,怎样安排讲练等。
教师课堂上的教学思路设计是多种多样的。
为此,评课者评教学思路,一要看教学思路设计符不符合教学内容实际,符不符合学生实际;而看教学思路的设计是不是有一定的独创性,超凡脱俗给学生以新鲜的感受;三看教学思路的层次,脉络是不是清晰;四看教师在课堂上教学思路实际运作效果。
(2)看课堂结构安排教学思路与课堂结构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教学思路侧重教材处理,反映教师课堂教学纵向教学脉络,而课堂结构侧重教学技法,反映教学横向的层次和环节。
它是指一节课的教学过程各部分的确立,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顺序和时间分配。
课堂结构也称为教学环节或步骤。
计算授课者的教学时间设计,能较好地了解授课者授课重点、结构。
安排授课时间设计包括:①计算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看教学环节时间分配和衔接是否恰当.看有无前松后紧或前紧后松现象,看讲与练时间搭配是否合理等。
②计算教师活动与学生或殴打能够时间分配,看是否与教学目的和要求一致,有无教师占用时间过多,学生活动时间过少现象。
③计算学生的个人活动时间与学生集体活动时间的分配。
看学生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和全般活动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有无集体活动过多,学生个人自学、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作业时间太少现象。
④计算优差生活动时间。
看优中差生活动时间分配是否合理。
有无优等生占用时间过多,差等生占用时间太少的现象。
⑤计算非教学时间,看教师在课堂上有无脱离教学内容,做别的事情。
浪费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的现象。
4、从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分析: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教学目标、任务而采取的活动方式的总称。
包括教师“教”的方式,还包括学生在教师知道下“学”的方式,是“教”的方式与“学”的方式的统一。
评析教学方法与手段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内容:(1)看是不是量体裁衣,优选活用?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
教学是一种复杂多变的系统工程,不可能有一种固定不变的万能方法。
一种好的教学方法总是相对而言的,它总是因课程,因学生,因教师自身特点而相应变化的。
也就是说教学方法的选择要量体裁衣,灵活运用。
(2)看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方法最忌单调死板。
教学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所以评课既要看教师是否能够面向实际恰当地选择教学方法,同时还要看教师能否在教学方法多样性上下一番功夫,使课堂教学超凡脱俗,常教常新,富有艺术性。
(3)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评析教师的教学方法既要评常规,还要看改革与创新。
尤其是评析一些素质好的骨干教师的课。
既要看常规,更要看改革和创新。
要看课堂上的思维训练的设计,要看创新能力的培养,要看主题活动的发挥,要看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要看教学艺术风格的形成等。
(4)看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
现代化教学呼唤现代教育手段。
教师还要适时、适当运用投影仪、录音机、计算机、电视、电影、电脑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5、从教师教学基本功上分析:教学基本功是教师上好课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评析课还要看教师的教学基本功。
(1)看板书:设计科学合理;言简意赅;条理性强;富有艺术性(字迹工整美观,板画娴熟等)(2)看教态:教师课堂上的教态应该是明朗、快活、庄重,富有感染力。
仪表端庄,举止从容,态度热情,热爱学生,师生情感交融。
(3)看语言:教学也是一种语言的艺术。
教师的语言有时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
教师的课堂语言,要准确清楚,精当简练,生动形象有启发性。
教学语言的语调要高低适宜,快慢适度,抑扬顿挫,富于变化。
(4)看操作:看教师运用教具,操作投影仪、录音机、微机等熟练程度。
6、从教学效果上分析:“分析一节课,既要分析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方面,又要分析教学结果方面。
”看课堂教学效果是评价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
课堂效果评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学效率高,学生思维活跃,气氛热烈。
二是学生受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进步。
知识、能力、思想情操目标达成。
三是有效利用40分钟,学生学得轻松愉快,积极性高,当堂问题当堂解决,学生负担合理。
课堂效果的评析,有时也可以借助于测试手段。
即当上完课,评课者出题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当场做测试,而后通过统计分析来对课堂效果做出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