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课件《诫子书》优秀PPT

合集下载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诫子书》PPT优秀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诫子书》PPT优秀课件
3.下列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D ) A.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译文:君子的行为操守,以宁静来修养身心,以节俭来培养品德。不能淡 泊自守,就无法明确志向,不能宁静专一,就无法达成远大目标。 B.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译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不 定下志向就无法学有所成。 C.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译文:放纵懈怠,就无法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D.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译文:一年年的时光流逝,意志随着日子流去,最终凋落衰残,对社会没 有什么贡献,只能困守居舍,什么时候才能到达终点!
(1)一句名言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出师表》
(2)一个事例 先主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
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取。”亮涕泣曰:“臣敢 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以死!”
——《三国志》
围绕一个“静”,告诫要做什么样的人?联系自身及社 会现实,今天看来有何现实意义?请谈一谈你的看法。
夫【fū】名词 夫唱妇随 夫【fú】(1)语气助词;
(2)代词, 相当于“他”或“这”“那”。 泊【bó】(1)动词,停泊; (2)形容词,淡泊。 泊【 遂【 遂【
读得准确流畅
夫(fú)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 泊(dàn bó)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 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yín)慢则不能励精,险躁(zào)则不能治性。年 与时驰,意与日去,遂(

读懂深情
“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 成,恐不为重器耳。” ——《与兄瑾 言子瞻书》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诫子书》 PPT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诫子书》 PPT课件

四 展
延 伸

议论文结构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论点
证明论点
总结论点
论题
论证方法
提出号召
(事实、道理 诚恳告诫
比喻、对比)
论证角度(正面、反面)板来自设计提出论点诫
子 书
证明论点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正面)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反面)
(正面) 治学: 志、静-学-才 (反面)
走进作者
诸葛亮(181—234),复姓诸葛名亮,字 孔明,号卧龙先生。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 南)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作为一代历史伟人,他最大的功绩就是辅佐 刘备开创蜀国基业,为此鞠躬尽瘁,死而后 已,被称为“古今第一贤相”。他更以淡泊 明志,宁静致远的高风亮节及道德文章,言 传身教,惠及子女,为后世楷模。
诫子书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肆叁贰壹
















目 录


一 习
目 标

学习目标
一、读准字音,熟读成诵。 二、精确翻译与理解文章,注意积累警句。 三、领会文中深刻的人生理念和父对子的拳拳亲情。


二 知
导 入

新课导入
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的智慧的化身,其实他不但 是一位智者,更是一位慈父,今天就让我们学习一篇诸葛 亮写给他儿子的家信——《诫子书》,去体会慈父的殷殷 情怀,智者的谆谆教诲。
译文:
不能淡泊自守,就无法明确志向,不能宁静 专一,就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句子品析

第15课 《诫子书 》课件(25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15课 《诫子书 》课件(25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9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 以致远。
❖不看轻世俗的名利就不能表明 自己崇高的志向,不集中精神 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
10
❖3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 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
自学习,所以不学习就无法增
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
习有所成就。
11
❖4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 能治性。
18
居舍,将来悔恨就来不及了!
品读课文,领会深意
1、诸葛亮写这封家信的用意 是什么? 告诫儿子:立志学习、修身养 性、 淡泊名利、珍惜时间。 要注意修身养性,生活节俭, 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表达
19
了他希望后代志存高远的厚望
2、文本作者抓住一个“静”字, 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材必须 具备哪几个条件?
❖品德高尚的人的品行,依靠内 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 ,依靠节俭来培养品德。
14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 以致远。
❖不看轻世俗的名利就不能表明 自己崇高的志向,不集中精神 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
15
❖3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 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
自学习,所以不学习就无法增
蜀相 (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
作者资料我清楚
❖ 诸葛gé亮,字孔明,
号卧龙,琅琊láng yá
(今山东临沂市沂南
县)人,蜀汉丞相,
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
家、军事家。在世时
被封为武乡侯,谥shì
1、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淡泊 以致远 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立志 学 3、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惜时 枯萎,多不接世,悲守穷庐, 20

七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上册)第15课《诫子书》课件(共20张PPT)

七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上册)第15课《诫子书》课件(共20张PPT)
3.请从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一个句子,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所受到的启发。
探究主旨
本文主旨
本文是诸葛亮以一个父亲的身份给他的儿子写的一封信, 根据了自己做人治学的经验,劝勉儿子勤学励志、修身养 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淫慢”“险 躁”。表达 了自己对后代寄予志存高远的愿望。
艺术特色
1 语言智慧理性,简洁精简
2 正反论述,观点鲜明
3 骈散结合
4 感悟真挚
谢谢
整体感知
划分节奏
《诫子书》
夫 君 子 之 行,静 以 修 身,俭 以 养 德。非 淡 泊 无 以 明 志,非 宁 静 无 以 致 远。夫 学 须 静 也,才 须 学 也,非 学 无 以 广 才,非 志 无 以 成 学。淫 慢 则 不 能 励 精,险 躁 则 不 能 治 性。年 与 时 驰, 意 与 日 去,遂 成 枯 落,多 不 接 世,悲 守 穷 庐,将 复 何 及!
精研细品
思考
一.作者主要表达了什么观点?从哪两方面进行说明的?《高》P56,T9 二.诸葛亮写这封家信的用意是什么?《高》P56,T10 三.“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
核心是一个“静”字。“俭以养德”与“静”有何关系?《高》P56,T11 四.诸葛亮认为成才的条件是什么?这些条件之间有什么关系?《高》P56,
新课导入
这首七律《蜀相》,抒发了 诗人对诸葛亮才智品德的崇 敬和功业未遂的感慨。全诗 熔情、景、议于一炉,既有 对历史的评说,又有现实的 寓托,在历代咏赞诸葛亮的 诗篇中,堪称绝唱。
诫子书
——诸葛亮
学习目标
一.掌握文中的判断句式及重点古今异义词(重点) 二.理解文意;结合作者生平,体会文章主旨,思考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15 《诫子书》课件(共29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15 《诫子书》课件(共29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15 《诫子书》课件(共29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15 《诫子书》课件(共29张ppt)

在西南联大,傅斯年每天只吃一盘藤 藤菜, 有时只 喝一碗 稀饭, 偶尔招 待来访 的客人 ,甚至 要向邻 居借钱 ,实在 接济不 上了就 卖书。 傅斯年 一生最 好读书 藏书, 积蓄几 乎全部 用在买 书上, 非到万 不得已 ,是不 卖书的 。

它不得不让位于更高的阶段,而这个 更高的 阶段也 同样是 要走向 衰落和 灭亡的 。时史 前史的 研究就 是要揭 示史前 时代消 亡的原 因,由 于史料 的匮乏 ,史前 史的研 究还显 得很年 轻。

判断诗的好坏,跟学连在一起。有学 问的诗 跟无学 之诗, 是完全 不同的 。有学 问的诗 ,味道 深远, 有学问 衬底, 故深。 所以陆 游讲, 功夫在 诗外, 主要是 学问。 学问的 累积如 何,决 定了诗 的基本 面貌。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15 《诫子书》课件(共29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15 《诫子书》课件(共29张ppt)
巩固练习
1、诸葛亮在这段话中,哪句话劝勉儿
子要珍惜时光,把握现在?你由此想 到了哪些诗句?
(1)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
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 及!
(2)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 悲守/穷庐, • 将/复何及!
第三层层意
• 从反面强调,勤学刻苦, 不能荒废学业,暗含惜时 之意,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15 《诫子书》课件(共29张ppt)
设问思考
• 1诸葛亮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才需 要具备那几个条件?它们是什么关系?
条件一是立志; 条件二是学习; 第三个条件是惜时。 三者关系;这三者是互相联系的,缺一 不可。 诸葛亮主张以学广才,志又是学习成才 的前提和基础,而学习有必须珍惜时间。

《诫子书》课件(29张PPT)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

《诫子书》课件(29张PPT)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

二、咬文嚼字解字词——译读
2、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 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翻译: 解析:
二、咬文嚼字解字词——译读
3、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 /治性。 翻译: 解析:
二、咬文嚼字解字词——译读
3、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 /治性。 翻译: 解析:
二、咬文嚼字解字词——译读
体会情感。 论述了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不仅让他的子孙从中获益颇多,后来诸葛瞻战死绵竹,为国尽忠,就是明证,也给其他人提
供了修身立志的借鉴。 不淡泊名利,就无法明确志向,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集中精神,就无法达到远大的目标。
深入领会,研读探讨;
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明志: 致远:
广才:
二、咬文嚼字解字词。
一、不求甚解识大意——诵读
三、深入思考求真意。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最终枯败、零落,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只能悲哀地坐守着穷困的居舍,那时 再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小结:《诫子书》是修身立志的 名篇,文短意长,言简意赅,有谆谆 告诫之语,含殷殷期盼之情。通过本 文的学习,我们要从中体会作者所阐 述的修身养性的途径和方法,了解立 志和学习的关系,理解宁静淡泊的重 要,体会放纵懈怠、偏激急躁的危害, 并使之指导我们的立身行事。
速记课文
1、夫君子……静……俭……非淡泊……非宁 静……
启发?
悟读
文言文朗读是重点,要想读出真情、 读出真意,就要把自己沉入作品当中,把 握好语气和感情。你认为本文寄托了作者 对儿子怎样的情感?试分别站在父亲和儿 子的角度体会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诫子书》PPT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诫子书》PPT课件

“志”字见厚望与情怀
辩论:《诫子书》中首次指出“学习”“立志”与“成 才”三者之间的关系。我认为诸葛亮犯了经验主义错误。 其实我们只要认真学习,就可以成才。同意吗?说说你的 观点。
1.亮观点。 2.小组合作找论据,辩论。
示例: 比如:我的观点是一个人想要成才,立志很重要。
关于志向名言: 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 唯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 ——朱熹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王阳明 生、死、穷、达,不易其操。——苏轼 人须立志,志立则功就。 天下古今之人,未有无志而建功。 ——朱棣 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诸葛亮
诫子书
第1课时
导入新课
这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写给儿子诸葛 瞻的一封家书。
诸葛亮一生为国,他为了效忠先帝刘备知遇之恩,辅佐后 主刘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然而,他却顾不上亲自教育 儿子。
朗读下面的两组文字,体会诸葛亮写家书时的身体状况以 及对儿子的情感。
建兴十二年,亮出武功(地名),与兄瑾书曰:“瞻今已 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嫌其大器早 成,难以担当重任。重器,比喻能任大事的人)
是的,淡泊不是厌弃世俗,宁静也不是慵懒无为。由淡泊 名利到鞠躬尽瘁,我们可见诸葛亮的拳拳爱国之心。
淡泊明志志在修身,进而兼济天下,宁静是为了致远,达 于天下之远。诸葛亮的活法就是他的后辈和我们的榜样。
今天,他的精神应成为我们国家和我们这一代人的精神。
朗读文字 结束课堂
资料助读一: 严词拒绝了邓艾的招降, 斩了邓艾的招降使者, 和儿子诸葛尚 在绵竹之战中双双阵亡。 瞻死时年仅37岁, 子诸葛尚年仅17岁。 随后刘禅投降,蜀汉灭亡。 诸葛亮父子均身居高位, 成为蜀汉的中流砥柱, 又以三代满门忠烈成就了诸葛的千年美名。

第15课《诫子书》 课件(共21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15课《诫子书》 课件(共21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 庐,将复何及! 驰:疾行,指迅速逝去。 枯落:凋落,衰残。比喻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
接世:接触社会。 穷庐: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 将复何及:又怎么来得及。
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最 终枯败零落,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等到那时悲哀 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屋舍,(后悔)又怎么来得及!
一千八百年前, 一位传奇人物横空出世,他足智多谋,神机妙 算,他上至天文下晓地理,他精通阴阳之道,能呼 风唤雨,感知天地万物;他运筹帷幄,用兵如神, 百战百胜,决战千里之外。
苏轼见此人惊呼:人也?神也?仙也?
然而,他和普天下所有的父亲一样,有一颗拳 拳爱子之心。他将自己多年来的生活感悟和人生经 验凝聚到86个字中,写就了一篇——
本文作者阐述的观点是什么?作者从那几方面进行
论述的? 论点: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立志: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志无以成学
治学: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正(静)
修身: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反(躁)
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如何理解诸葛这提出的“学与静”,“才与学”,“学 与志”的关系。
以俭养德 以静求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夫: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 以:连词,来,引进动作行为的目的。
有道德有修养的人的品行,依靠摒除杂念和干扰来修 养身心,依靠节俭的作风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淡泊:内心恬淡,不慕名利。 无以: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没办法。
明志:明确志向。 致远:达到远大的目标。致,达到。
这 篇 文 章 当 作 于 蜀 汉 建 兴 十 二 年 ( 公 元 234 年),是诸葛亮晚年写给他八岁的儿子诸葛瞻的一 封家书。诸葛亮一生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他为了蜀汉国家事业日夜操劳,顾不上亲自教育儿

统编版语文《 诫子书》 课件 (共21张PPT)

统编版语文《 诫子书》 课件 (共21张PPT)
第一课:宁静的力量 “静以修身”“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 诸葛亮忠告孩子,
宁静才能够修养身心,静思反省。不能够静下来,则无法有效的计划未来。 而且学习的首要条件,就是有安宁的环境。 第二课:节俭的力量
“俭以养德”他告知孩子要节俭,以培养自己的德行。 审慎理财,量入为出,不但可以摆脱负债的困扰,更可以 过着有规律的俭朴生活,不会成为物质的奴隶。
自主学习
夯基础
1.掌握下列字音字形。
淡泊( dàn)
淫慢( yín )
lì( 励 )精
年与时chí( 驰 ) suì( 遂 )成枯落 悲守穷lú( 庐 )
险zào( 躁 )则不能治性
自主学习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淡泊:内心恬淡,不慕名利。 致远:达到远大目标,致,达到。 广才:增长才干。 淫慢:放纵懈怠,淫,放纵,慢,懈怠。 励精:振奋精神,励,振奋。 治性:修养性情,治,修养。 穷庐: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
诫子书
诸葛亮
学习目标
1.读准字音,熟读成诵 2.积累文言词语,疏通重点文言句子的大意 3.理解文中深刻的人生理181—234),复姓诸葛,名亮,字
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 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代表作有《出师 表》《诫子书》等。
任务探究
任务一:理解文中深刻的人生理念和父对子的殷殷期望 1.在诸葛亮看来成为君子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呢?
淡泊: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立志: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 庐,将复何及!
任务探究
2.探究文章的结构。
提出论点——正(静)反(躁) 两方面论证(治学、修身)——劝戒惜时,有所作为

第15课《诫子书》课件(共25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15课《诫子书》课件(共25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词语:淡泊:内心恬淡 无以:没办法 明:明确,坚定 致:达到 远:远大目标 翻译:不内心恬淡就无法明确志向,不宁静专一就无 法达到远大目标
结合注释 疏通文意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 志无以成学。
词语: 广:增长 志:明确志向 成学:使学业成功 翻译: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勤奋学习。如 果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 习上获得成就
“非宁静无以致远”中的“致远”。 2。“致远”是指达到远大的目标,那么结 合文章分析诸葛亮希望儿子的目标是什么 ?
接世:对社会有所贡献
材料链接
诸葛瞻(227年-263年),字思远,三国时 期蜀汉大臣,蜀汉丞相诸葛亮之子。
诸葛瞻拜骑都尉,袭爵武乡侯。景耀四年与辅 国大将军董厥并为平尚书事,统领中央事务。后 主宠信黄皓,诸葛瞻无所匡正。魏将邓艾伐蜀, 诸葛瞻率领长子诸葛尚、将军张遵、李球、黄崇 防御绵竹(今四川省德阳市)。不听黄崇速占险 要的建议,坐失兵机,出城与邓艾决战,兵败被 杀,绵竹失守。后主刘禅出降,蜀汉灭亡。
作者作品介绍
诸葛亮(181—234),复姓诸葛名亮,字孔明 ,琅琊阳都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西晋陈寿《三国志》有《诸葛亮传》,并整理其诗 文《诸葛亮集》传世。
作为一代历史伟人,诸葛亮最大的功绩是辅佐 刘备开创蜀国基业。
诸葛亮在政治、军事上计谋超群,对后代的教 育问题也十分重视。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军中的前夕 ,还写信给诸葛瑾:“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 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同时写下了流传百世的 《诫子书》。
谢 谢!
文言知识归纳
一词多义
学 非学无以广才 (动词,学习) 非志无以成学 (名词,学业)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6课《诫子书》课件 (共26张PPT)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6课《诫子书》课件 (共26张PPT)
守穷庐,将复何及!
译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品德高尚、德才兼备的人,是依靠内 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的,是依靠 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的。 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不看轻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 自己的志向,不是身心宁静就不能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诸葛亮(181—234),复姓 诸葛,名亮,字孔明,三国时期 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号卧龙 先生。
诸葛亮
你知道他有哪些事迹吗?
作品简介
《诫子书》家训,家书。高度 概括了作者一生做人的准则,堪 称教子的千古范文。
教学目标:
1、读准字音,熟读成诵。
2、注意词语的积累和文句的精确翻译与理解。 3、理解文中深刻的人生理念和父对子的殷殷期望。
品析文意:
学生活动一
小组讨论:在诸葛亮看来成为
君子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呢?
资料助读:
30年后,邓艾率魏军攻蜀,兵至绵竹, 诸葛瞻拒不接受邓艾的高官诱降,英勇 战死,时年37岁。其子诸葛尚一同战 死,时年16岁。
感悟文情:
学生活动二
从《诫子书》中我读出: 他,不仅仅是智慧的化身,更是 一位 的父亲?
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增长才干必须刻 苦学习。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智, 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过度享乐和怠惰散漫就不能振奋精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 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年华随着光阴流逝,意志随着岁月 消磨,最后就像枯枝败叶那样(成了 无所作为的人)对社会没有任何用处, (到那时,)守在破房子里,悲伤叹
自然成诵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 非宁静无以致远 非澹泊无以明志,( 才须学也 )。 夫学须静也,( ),非学无以 非志无以成学 广才,(险躁则不能治性 )。淫慢则不能励精 意与日去 ,( )。年与时弛, ( ),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

诫子书课件(共38张ppt)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诫子书课件(共38张ppt)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先结合文章内容独立思考;再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 最后,小组代表发表见解。
1.“静”是修身养德的基础。“静以修身” 意为以宁静心绪来涵养德行,这就要求人们的内 心世界始终保持宁静,不会为贪图物质享受而分 神劳力。
“静”是学习的前提。“静”指的是一种摒除 杂念和干扰而安宁专一的精神状态。在这种状态 中可以心无旁骛地学习,可以静静地沉思,可以安 静地反思自己的行为。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 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 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 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 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结合课下注释,积累重点文言词语,疏通课文大意。
第四单元
16 诫子书
此文是作者诸葛亮写给儿子的一篇旨在劝诫、劝勉的 家书,辞约意丰,言辞恳切,成为后世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 作者总结的三个成才条件,对学生们的学习生活也极具指导 和启发意义。
此阶段的学生虽然学习积累了一些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但对文章的内容理解和语言形式的把握还有所欠缺。在教 学过程中要多让学生运用讨论法解决问题,教师需及时点拨 难点,帮助学生厘清行文思路,并设计有效的实践活动,提升 学生的理解能力。
(2)句子: ①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②非志无以成学。 文章很重视“志”的作用,一方面要靠淡泊、宁静来“明 志”,也就是时时将“志”放在眼前,不断磨砺;一方面强调 无“志”则不足以“成学”,意为没有志向,则学无目标,必 然学习庞杂,不能专一。
1.“静”是课文中的一个关键词语,请谈一谈对 “静”的理解。
(2)朗读否定词和表示品格的实词时重读。
示例:非淡泊/无以明志。 淫慢/则不能/励精。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第15课《诫子书》课件(共46张PPT).ppt

第15课《诫子书》课件(共46张PPT).ppt

合作探究
作者又明确了“静”与“明志”“成才”的关系,“静”与“明志”“成才”分 别有怎样的关系?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中强调了“明志”“致远”是“淡 泊”“宁静”的目的,即作者认为明确志向和达到目标是目的,其途径是“淡 泊”“宁静”,并用双重否定句的句式强调“淡泊”和“宁静”的重要性。
读出情韵
我们如何读出文中这位慈父拳拳爱子之心呢?
这封书信虽历经千年,闪耀 着不仅是一位智者的谆谆告 诫,也是一位慈父殷殷叮嘱 与期望。所以这不仅是一封 告诫书,也是一封爱的遗言。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父亲是充满智 慧、立意深远、用心良苦的, 应该读得字字铿锵,读出慈 爱柔和、语重心长的语气。
合作探究
诸葛亮认为成才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志、学、才。
他主张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这三者是互相联系, 缺一不可的。要想成才,就必须努力学习,要想学有所得, 就必须确立大志(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所以,三者中,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而“修身、养德” 是成才的关键。

明事理,读情韵

知家训,抒胸臆
读出情韵
除了本文,还有哪些家训的力量鼓励着你呢?
1.小组内交流课前搜集到的家训资料。 2.以书面的形式推荐你们小组喜欢的名家家训,谈谈你的理 解并阐述推荐的理由。 3.结合自己的现实情况,谈谈你学完本文的认识和收获。
古人家训
博士买驴,书券三纸,尚未见一驴字。——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朱子家训》。 今诲汝等,居家孝,事君忠,与人谦和,临下慈爱。——《贾昌朝家训》 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我性不喜华靡。——司马光《训俭示康》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敕后主辞》 一曰慎独则心安,二曰主敬则身强,三曰求仁则人悦,四曰习劳则神钦。——曾国藩《家书》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欧阳修《示子》

第15课《诫子书》课件(共23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15课《诫子书》课件(共23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15
七、课堂反馈
(一)解释词语:
1、淡泊: 2、明志: 3、致远: 4、励精: 5、险躁: 6、治性:
(二)翻译句子: 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三)作者写此信的用意是什么?
16
(四)名句填空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非淡泊 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 远 )。夫学须静也,
(战国•墨翟)
(3) 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 (东晋•葛洪)
18
2、古代关于劝诫子女的名篇中的名句:
(1) 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 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曾国藩家训
(2)“勤”字功夫,第一贵早起,第二贵有恒。 ——曾国藩家训
(3)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一朱子家训
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志向的培养又 必须砥砺品德。
14
3、“诫”的内涵:(作者写此信的用意是什么?)
告诫儿子:1、修身养性,培养品德; 2、生活节俭,淡泊名利; 3、惜时勤学,立志成才; 4、服务社会,为社会所用。
三、诸葛亮告诫儿子,成才需具备几个条件?
具备三个条件:一是立志,
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学习,
三是惜时。
19
诫子歌
我的宝贝 你已几岁(儿子:两岁) 爸爸妈妈 希望你能学会 诚实善良 要抛掉虚伪 风风雨雨 你都必须面对 我的宝贝 你要领会 爸爸妈妈 对你的教诲(儿子:什么教诲?) 学会思辨 开拓思维 尤其是时间 不能浪费 少年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这是一个永恒不变的轮回 自由和独立 邀快乐相随 它将决定你的未来 一生的行为 (白)妈妈:宝贝,爸爸妈妈跟你说的话你都记住了 吗? 儿子:贝贝记住了,贝贝听话,贝贝乖。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15《诫子书》 精品课件(共28张PPT)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15《诫子书》 精品课件(共28张PPT)
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不下苦功学习就不能增长与发扬自己的才干;没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就不 养锻炼的,他们以静思反省来使 自己尽善尽美,以俭朴节约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清心寡欲就不 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确坚定,不安定清静就不能为实现远大理想而长期 刻苦学习。要学得真知必须使身心在宁静中研究探讨,人们的才能是 从不断的学习中积累起来的;不下苦功学习就不能增长与发扬自己的 才干;没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学业成功。纵欲放荡,消极怠慢 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陶冶性情使 节操高尚。如果年华与岁月虚度,志愿随时日消磨,最终就会像枯枝 落叶般一天天衰老下去。这样的人不会为社会所用而益于社会,只有 悲伤地困守在自己的穷家破舍里。到那时再悔也来不及了。
诫 子 书
诸葛亮
作者介绍
诸葛亮
1.(181—234),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 书法 家、 散文家、 发明家。
2. 字孔明,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
3.早年避乱于荆州,隐居陇亩,时称“卧龙”。刘备三 顾茅庐,他提出联合孙权抗击曹操统一全国的建议。 此后成为刘备的主要谋士。刘备称帝后,任为丞相。 刘禅继位,被封为武乡候,领益州牧,主持朝政。后 期志在北伐,频年出征,与曹魏交战,最后因病卒于 五丈原。有《诸葛亮集》 、 《诫子书》等 。
展现自我
标准答案
第一,要经常性的静思反省。这也是我们所提倡的要经常性地自我对照检查,要善于 自己发现自己思想、灵魂深处的缺点、错误,彻底反省、检查自己,防止在不知不觉中放 任自己的思想道德不足的错误,缺点泛滥。
第二、要俭朴节约。每一个善于吃苦耐劳的人,知道“锄禾”的道理,而如果不善于俭 朴节约,或者因为一时高兴而忘记了以前所遭受的痛苦,仍然会陷入不应有的错误境地。 时刻保持俭朴节约,实际上也是保持清醒的头脑,经常对照检查自己,不因生活、待遇改 善而沾沾自喜,甚至走向腐化、堕落。从古至今,几乎每个朝代走向衰亡,都是因为没有 能够保持艰苦创业时的俭朴节约,一度挥霍无度,放松了思想警惕,就会犯下不可饶恕的 错误,其后果是无法弥补的。例如战国时期的吴国,吴王夫差 整天迷恋于美貌的西施,不 再理朝治和加强国防建设,结果在派兵攻打别国时,被越王勾践乘虚发兵灭掉吴国,导致 吴王夫差自杀,国人流亡的惨状。俭朴节约,时刻警醒是多么的重要啊!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 《诫子书》课件(共39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 《诫子书》课件(共39张PPT)

多不接世, 悲守穷庐,
又 怎么
将复 何及!
翻译: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 最终凋落衰残,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只能悲哀地 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那时再悔恨又怎么来得及呢?
合作探究
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 高远”的座右铭,请写出这两句话?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学习目标
1、诵读课文,积累文中文言字词。 2、抓住关键语句,理清作者思路。 3、把握文章主旨,体会作者情感。 4、积累名言警句,提升自己品德修养。
解题
“诫子书”,即告诫儿子的 一封家书,题目点明了文章的写 作目的。
朗读
朗读课文,要求: 读准字音, 注意停顿, 体会本文句式特点。
读准字音
fú dàn bó
称颂诸葛亮的诗句: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杜甫《八阵图》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蜀相》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陆游《书愤》
写作背景
《诫子书》是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诸葛 亮54岁临终前写给8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 书,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它 可以看作是诸葛亮对其一生的总结。诸葛亮 也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 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言中。通过这些 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 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如此深切。后人留存 有多篇《诫子书》。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文章多用对偶句,句式整齐,节奏 感强,读来朗朗上口,易于记忆。言简 意深。
后一句用双重否定句加强语气。
拓展延伸
读透人物
诸葛亮一生勤俭,曾经向后主刘禅主动
申报自己的家产,说自己“不使内有余帛, 外有赢财”。临终遗嘱“因山为坟,冢 (zhǒng)足容棺,敛以时服,不须器物”。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在山上挖一个能够放进 棺材的墓穴,下葬时穿上平时穿的衣服,不 要放什么随葬品。留给子孙的财产只有桑800 株,薄田15公顷。

部编版15《诫子书》课件 (共37张PPT)

部编版15《诫子书》课件 (共37张PPT)
15 诫 子 书
学习目标
1.了解有关作者的文学常识,识记并积累文中的文言实 词和虚词。(重点) 2.把握文章主旨,体会作者感情;赏析精彩论点,积累 名言警句。(重难点) 3.感受诸葛亮的人格魅力,提升自己的品德素养。(难点)
“诫”是“告诫、劝勉”的意思。“子”在文中 指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书”是古代一种应用性文 体。以“诫子书”为题,点明了文章的主要内容,简 洁明了。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翻译:不学习就没办法增长才干,不立志就不能使学习 有所成就。 精析:从立志方面来谈,双重否定句强调“志”的重要性。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 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翻译: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 性情。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 于是年老志衰,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等到那时可 悲地守着贫寒的陋室,又怎么来得及! 精析:对爱子反复告诫,人生短暂,要珍惜时光,刻苦 学习。
(2016·山东聊城中考,12分) 阅读【甲】【乙】两文, 完成下面问题。
【甲】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 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 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 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 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2)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_依__靠__屏__除__杂__念__和__干__扰__来__修__养__身__心__,__依__靠__节__俭__来__培__养__自__己____ _的__品__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诫子书》)
【注释】①淫慢:放纵懈怠。②励精:振奋精神。③接 世:接触社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篇《诫子书》,不但讲明修身养性的途 径和方法,也指明了立志与学习的关系;不但 讲明了宁静淡泊的重要,也指明了放纵怠慢、 偏激急躁的危害。诸葛亮不但在大的原则方面 对其子严格要求,循循善诱,甚至在一些具体 事情上也体现出对子女的细微关怀。

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曰“信 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中国古代的抒情散文 即始于书信,书信的实用性和审美性的结合十 分完美。书信文学功能多种多样,可以抒情, 也可以写景,可以写私人化的事件和感情,也 可以谈论文学,谈论政治。
读准字音,熟读成诵
夫 (fú) 淡泊 (dàn)(bó) 淫慢 (yín) 遂 (suì) 庐 (lú)
• 有个班级需要写誓词,你觉得哪 句合适?
• 这封家书诸葛亮也是自己学习修养的 总结,如果要你送一两句给在座的同 学,你会选哪句?
• 你会选哪句送给自己,为什么?
合作探究
1、诸葛亮写这封信的本来用意是什么?
诸葛亮写这封信的用意是告诫儿子要修身养性, 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并注意珍 惜光阴,勉励他刻苦学习。
《诫子书》的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 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文 章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静” 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 对比鲜明。
在《诫子书》中,诸葛亮教育儿子,要“澹泊” 自守,“宁静”自处,鼓励儿子勤学励志,从澹 泊和宁静的自身修养上狠下功夫。他说,“夫学 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 学”。意思是说,不安定清静就不能为实现远大 理想而长期刻苦学习,要学得真知必须使身心在 宁静中研究探讨,人们的才能是从不断的学习中 积累起来的;
(三)一词多义
夫君子之行 助词,的 之
下车引之 代词,代那个人
意与日去 时光 日
吾日三省吾身 每天
•以
静以修身 介词,来 俭以养德 介词,来 非淡泊无以明志 用来
可以为师矣 凭借
(四)看句子猜成语
淡泊明志: 指不追求名利才能使志趣高洁。 俭以养德: 节俭有助于养成质朴勤劳的德操。 宁静致远: 只有心境平稳沉着、专心致志,才能厚积薄发、有所作为。
诫子书
告诫,劝勉
书信
夫 君子之行,静 以修身,俭以养德;
fú,句首 屏除杂念和干扰, 用来
发语词
宁静专一
君子的行为操守,以宁静来修养身心,以节俭来培养品德。
非淡泊无以 明志,非宁静无以致 远。
内心恬淡,不 慕名利
明确,坚定
到达 远大目标,
形作名
不能淡泊自守,就无法明确志向,不能宁静专一,就无
法达到远大目标。
背景简介
诸葛亮在政治、军事上计谋超群,对后代 的教育问题也十分重视。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军 中的前夕,还写信给诸葛瑾:“瞻今已八岁, 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同时 写下了流传百世的《诫子书》。他在《诫子书》 中告诫儿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淡泊 明志,宁静致远,学以广才,励精治性,珍惜 光阴,务求“接世”。30年后,邓艾率魏军攻 蜀,兵至绵竹,诸葛瞻拒不接受邓艾的高官诱 降,英勇战死,时年37岁。其子诸葛尚一同战 死,时年16岁。

不下苦功学习就不能增长与发扬自己的才干; 没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学业成功。《诸 葛亮教育儿子切忌心浮气躁,举止荒唐。在书 信的后半部分,他则以慈父的口吻谆谆教导儿 子: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话看起来不 过是老生常谈罢了,但它是慈父教诲儿子的, 字字句句是心中真话,是他人生的总结,因而 格外令人珍惜。
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作者简介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琊 阳都(今山东省沂水县)人,三国时期 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为避汉末之乱, 大约于汉献帝兴平二年(195)15岁时随 叔父诸葛玄由山东迁居豫章,后辗转至 荆州,隐居于南阳隆中,故号卧龙先生。 西晋陈寿《三国志》有《诸葛亮传》, 并整理其诗文《诸葛亮集》传世。
诫子书
夫/君夫子君/子之之行行,静,静/以以修修身身,,俭俭/以以养养德德;;非非淡淡 泊/无泊以无/以明明志志,非,非宁宁静静/无无以以/致致远远。。夫夫学/学须须静静 也,也才,/须才学须也学。也非。学非/学无无以以/广广才才,,非非志志/无无以以 /成学成。学淫。慢淫/慢则则不不能能/励励精精,,险险躁躁/则则不不能能治/治性。 性。年年与与时时驰/驰,,意意与与日日去/,去遂,成遂枯/成落枯,落多,不多接/ 不接世世,,悲悲守守穷/穷庐庐,,将将复/何复及何!及!
2、文章主要从(学习)和(做人)两个方面进 行分析论述,作者一直强调的是一个“静 ” 字?(学习)须要“静 ”,(做人)须要“ 静” 把失败归结为一个“ 躁 ”字,把“ 静”与 “ 躁 ”进行对比,增强了论述效果。
3、 “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这句话的核心是一个“静”字。“俭以 养德”与“静”有何关系?
因为节俭方可清心寡欲,避免浪费。这就要求 人们的内心世界始终保持宁静,不会为贪图丰 厚的物质享受而分神劳力。“俭以养德”是建 立在“静”的基础上的美德。
4、诸葛亮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才 须要具备的三个基本条件是什么?这三 个条件之间有什么关系?
成才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立志、学 习、惜时。诸葛亮主张以俭养德、以静 求学、以学广才,这三者是缺一不可的。 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但志向的培养 又必须修养道德。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
增长,形作动
学习必须静心专一,增长才干必须学习。不学习就无 法增长才干,
非志无以成学。淫慢 则不能 励精,
放纵懈怠
振奋精神
不明确志向就无法学有所成。放纵懈怠就无法振作精 神,
险躁 则不能 治性。
轻薄浮躁
修养性情
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年与时 驰,
疾行,指迅速老去
意与日
意志
去,
消失
年纪随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岁月而消失,
遂 成 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
最终 凋落,衰残。比喻人年
穷困潦倒之人
老志衰,没有用处。
住的陋室。
最终年老志衰,大多对社会没有什么贡献,只能悲
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屋舍,
将复 何 及!
又 来得及
那时再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增长,形作动 远大的目标,形作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