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民小学一年级数学《连加连减》教案新部编本.docx
一年级数学《连加连减》的教案
一年级数学《连加连减》的教案一年级数学《连加连减》的教案(精选10篇)一年级数学《连加连减》的教案篇1教学目标:1、学生能借助直观图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
2、能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和顺序,能正确地口算10以内的连加、连减。
3、初步学习用连加、连减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1、借助直观图理解连减的含义。
(减法动态图能理解,静态图没有划去、虚线这些鲜明的减法标志,部分学生无法理解图的意思)2、计算顺序是从左到右依次计算,学生一般能掌握。
但是计算时先算左边,得到的结果记在心里,再算右边的。
——这个计算方法(过程)部分学生可能难掌握,需要让学生多说一说。
(同桌说、指名说)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出示4组口算(1)学生口答结果,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答案。
(2)点击课件,暗示。
再点击课件,提出问题:每组的两道题有什么关系?(3)让学生回答。
(说的有点道理即可)2、看图列示(1)出示图片,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小鸡、男孩、树……)(2)继续提问:你能问一个关于图里小鸡的问题吗?预设:①生:有5只小鸡在吃米,又来了2只小鸡,一共有7只小鸡。
(直接说了)如果学生直接说出一共有7只小鸡,追问:哦,7只小鸡,你是怎么列式的?②生:左边有5只小鸡,右边有2只小鸡,一共有几只小鸡呢?(……能提出问题的估计很少……)如果学生能提出问题,再提问:谁能列算式解决这个问题?(3)根据学生回答出示:5 +2 (=7先不出现)过渡:看来同学们都能看图列算式解决问题了,咱们把图变一变。
(点击幻灯片,进入新知学习)二、探究新知1、连加(1)你又看到了什么?(生1:又跑来了1只小鸡!)(生2:右边有3只小鸡了!)(2)向学生提问:谁能提出一个问题呢?预设情况①:原来有5只小鸡吃米,又来了3只小鸡,一共有8只小鸡。
5 3=8情况②:原来有5只小鸡,又来了2只小鸡,就是7只。
5 2=7 后来又来了1只小鸡,现在一共有8只小鸡。
一年级数学《连加连减》的教案
一年级数学《连加连减》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连加和连减的概念,掌握其运算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连加:几个数连起来相加。
2. 连减:几个数连起来相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连加和连减的运算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连加和连减之间的关系,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卡片、小棒、图片等。
2. 学具:学生每人一份连加和连减的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故事情境,引出连加和连减的概念。
2. 基本概念:讲解连加和连减的定义,让学生理解其含义。
3. 教学演示:利用教具,进行连加和连减的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运算过程。
4. 动手操作:学生分组进行连加和连减的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5. 巩固练习:学生独立完成连加和连减的练习题,教师及时批改、讲解。
6. 课堂小结:总结连加和连减的运算方法,强调注意事项。
7.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的连加和连减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策略:1. 采用情境教学法,结合故事、图片等,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连加和连减的概念。
2. 运用直观演示法,通过教具展示运算过程,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采用分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4. 设计适量练习,及时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七、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故事情境,引出连加和连减的概念。
2. 讲解连加:利用教具演示连加过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运算方法。
3. 讲解连减:同理,利用教具演示连减过程,让学生理解运算方法。
4.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连加和连减的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5. 巩固练习:学生独立完成连加和连减的练习题,教师及时批改、讲解。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连加和连减的掌握程度。
小学一年级数学《连加、连减》教学设计(精选3篇)
⼩学⼀年级数学《连加、连减》教学设计(精选3篇)⼩学⼀年级数学《连加、连减》教学设计(精选3篇) 作为⼀位优秀的⼈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编为⼤家整理的⼩学⼀年级数学《连加、连减》教学设计(精选3篇),欢迎⼤家分享。
⼀年级数学《连加、连减》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P72连加连减 教学重点: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法,正确进⾏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图意,正确列出算式。
教学⽤具:贴图、投影⽚。
教学过程: ⼀、复习 看谁算得⼜对⼜快。
4+2=5+2=7+1=2+1=3+5=6+2=8+2= 4+4=8+1=7-2=5-3=9-7=2-2=8-5 3-2=10-3=7-2=6-1=5-2=1+3= ⼀、新知 (⼀)、1、出⽰玩具图(投影) 2、⽣观察说图意,你发现了什么数学问题? 3、⼀共有⼏个玩具?你会列式吗? 4、指⽣汇报,列式。
师板书:4+3+2=9 5、⼩组讨论,7这个算式怎么计算? 6、说说算式表⽰的意思 7、还可以怎样列式计算?师板书:4+2+32+4+33+4+2…… 8、⽣说算式怎样计算? 9、运算顺序:先⽤第⼀个数和第⼆个数相加,再⽤得数加上第三个数 板书:连加计算 (⼆)、出⽰买鱼图(投影) 1、看图说图意 2、根据图意列式10-2-2 3、读算式 4、试着算⼀算,⽣尝试练习 5、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板书:10-3-2=5 6、哪位同学说说这是⼀道什么题?板书:连减 7、请同学们想想连加和连减题再计算⽅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
课间休息放⾳乐做操。
⼆、练习 1、把复习题中每组相关的题合并成⼀道连加或连减题并计算(投影) 1+3+2=5+2+1=2+1+5=6+2+2= 4+4+1=7-2-3=9-7-2=8-5-2= 10-3-2=6-1-2= 3、先把算式补充完整,然后列式计算。
10-3-()=() 同学发表⾃⼰的意见 填上数使横⾏、竖⾏的三个数相加都得9。
一年级数学《连加连减》教案
连加连减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初步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
2.学生经历10以内连加连减的算法过程,会计算连加连减算式。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能力和迁移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的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新的朋友,你们想知道吗?
借此导入主题,并板书:连加连减
二、创设情境
(1)学习连加
课件演示:先是5只小鸡,接着来了2只,又来了1只。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说画面的意思,并列出算式。
教师板书算式:5+2+1=8。
7
教读算式,学生跟读:1加5再加2等于8。
师:算式里的“5”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1”表示什么?“8”表示什么?
指名答。
学生先讨论如何计算。
教师再小结。
及时练习
(2)学习连减
课件演示:一共8只小鸡,走了2只,又走了2只。
学生说出图中含义并列出算式。
教师讲解连减的计算方法。
四、巩固练习
课本第65页例题、第66页的第2、第4小题。
联系实际说一说
五、小结
今天你学习了什么?
六、我爱做作业
七、板书连加连减
5+2+1=8 8-2-2=4
7 6。
一年级数学《连加连减》的教案
一年级数学《连加连减》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连加和连减的概念,能够正确进行连加和连减的运算。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1. 连加的概念及运算方法。
2. 连减的概念及运算方法。
3. 实际生活中的连加和连减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理解连加和连减的概念,掌握连加和连减的运算方法。
2. 难点:能够运用连加和连减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学习用品(如计数器、小卡片等)。
3. 实际生活中的例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故事引入连加和连减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连加:a. 讲解连加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连加的意义。
b. 通过实际例子,演示连加的运算过程。
c. 让学生进行连加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3. 教学连减:a. 讲解连减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连减的意义。
b. 通过实际例子,演示连减的运算过程。
c. 让学生进行连减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拓展:a. 提供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运用连加和连减解决实际问题。
b. 引导学生发现连加和连减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5. 总结与反馈:a.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连加和连减的概念及运算方法。
b.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受。
c.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及时给予反馈。
注意:教案的编写仅供参考,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六、教学策略:1. 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课件或黑板展示连加和连减的运算过程,让学生清晰地理解概念。
2. 运用实例教学法,提供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 运用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 采用问答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思考和巩固所学知识。
一年级第一册数学《连加、连减》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连加、连减》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理论依据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在计算能力方面达到“熟练”、“比较熟练”、“会”三个层次,在计算的范围上做了“四个为主”和“三个不超过”的明确规定。
教学大纲在计算教学上要求达到三个层次,具体地说,就是根据每一部分所占的地位、作用区别对待,对一位数的加减法基本口算,万以内的加减法和用一两位数乘、除多位数的笔算,要求达到比较熟练。
在小学阶段,特别是小学中低年级,是计算教学的重要阶段,必须过好计算关。
要过好计算关,首要的是保证计算的正确,这是核心。
如果计算错了,其它就没有意义了。
但如果只讲正确,不要求合理、灵活,同样影响到计算能力的提高。
如:10以内的加减法,有的学生用凑十法和用看加算减计算,有的则靠摆学具或掰手指、脚趾、逐一数数做加减法,计算结果都正确,但后者显然达不到要求。
因此,严格按照教学要求进行教学,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前提。
二、教学背景分析(一)教学内容分析《连加、连减》一课出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72页。
连加连减这一知识点经常用来解决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问题,将它放在学习了10以内两个数相加减的后面,一方面是对加减法含义的一个拓展,另一方面也体现新课标提出的“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这一理念。
这也是本单元的一个难点内容,主要难在计算过程上,都要分两步进行口算才能算出结果,特别是第二步计算要用到第一步算出的得数作加数或被减数,才能完成计算任务。
而且这个知识点的思维方法对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有很大的帮助,所以这个知识点在教材中的位置是比较重要的。
学生在学习这个知识前已经熟知加减法的含义,对10以内数的加减口算也比较熟练。
而且学生具有“添上、再添上”与“去掉、再去掉”的生活经验,所以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并不困难。
但是一年级儿童受到年龄特点的限制,注意力易分散,有意注意时间短,思维还处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连加连减》教案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连加连减》教案•相关推荐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连加连减》教案(通用12篇)作为一名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连加连减》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连加连减》教案篇1设计思想:长期以来,计算教学忽视了教学本身的人文因素,脱离了学生个体。
因此,计算教学总是与单调、枯燥连在一起。
新课程的实施,给计算教学注入了新的血液。
新课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现实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本教学设计,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构想、设计现实、生动、活泼,充满童趣的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欣赏、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自评互评等多种活动中学习数学、享受数学并得到全面发展。
教材分析:连加、连减在学生学习了10以内加、减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安排。
目的是通过教学,使学生体会这两类式题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计算,从而扩大学生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并为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打下必须的基础。
连加、连减虽然不是加法和减法单元的教学重点,但却是加法和减法单元的难点之一。
教材先通过例1教学连加,然后呈现例2的摘丝瓜场景教学连减。
接着通过一系列的练习,逐步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连加、连减算式的含义,巩固对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的认识。
学情分析:连加、连减虽然不是加法和减法单元的教学重点,但却是本单元的难点之一。
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这一知识的自身特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充分引导学生联系具体情境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理解运算顺序,掌握计算方法。
要引导学生通过具体情境多观察、多讨论、多表述,在多样的活动中深入领会并掌握知识。
教学目标:1、通过实际情景建立连加、连减的数学模型,理解连加、连减的具体含义,会进行10以内连加、连减的计算。
2、培养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获取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数学教案-连加 连减-教学教案
数学教案-连加连减-教学教案教学目标:1、知道连加、连减算式的含义和运算挨次。
2、能比拟娴熟地口算连加、连减式题。
3、初步感知连加、连减式题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学会表达和沟通,培育同学观看和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的力量。
教学重点:通过联系实际情境,体会连加连减的意义和理解运算挨次。
教学难点:1、同学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如何用语言表达数学问题,同时学会倾听、交往与合作。
2、理解连减的含义。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1、课件演示情境图〔聪慧屋〕师:今日,我们要去数学聪慧屋里去玩玩。
在聪慧屋里有很多聪慧题,看看我们班上谁最聪慧。
看,四位小动物先出来欢送我们了。
看看他们给我们带来了什么题目。
〔课件〕长颈鹿小狗小乌龟小猫2+3 4+0 9-3 8-15+4 4+3 6-2 9-0师:你想和谁交伴侣,就算算它带给你的题目吧!〔请四位同学口答〕2、小结师:今日我们用学到的数学学问为小动物解答了难题,你们可真了不起,期望你们在聪慧屋里学到更多的数学学问。
二、探究新知〔一〕探究连加1、说图意。
课件演示小鸡图〔动态〕。
请同学认真观看。
〔1〕师:小鸡也想和我们交伴侣,在图上你看到了什么〔原来有5只小鸡在吃米,先跑来了两只,又跑来了一只。
〕〔2〕师:依据你看到的,你可以提什么数学问题〔一共有多少只小鸡〕同学复述图意,指名说,同桌说,齐说。
2、尝试列式。
师:要知道一共有几只,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做〔加法〕为什么〔1〕名同学口头列式。
5+2+1=〔2〕读算式。
〔师:刚刚的小伴侣读得真不错,你也跟着他读一读吧〕〔3〕比拟不同。
〔请小伴侣观看一下,这个算式和我们以前学的有什么不一样——有三个数,两个加号〕〔4〕小结:像这样把三个数或更多的数加在一起,就叫连加。
〔板:连加〕3、说算理。
师:这个算式你会算吗〔指名说:先算5+2等于7,再算7+1等于8〕请同学跟说,齐说,同桌说。
〔二〕探究连减1、说图意。
师:你们帮小鸡解决了难题,他们可欢快了,过了一会儿,又发生了什么事呢。
《连加、连减》教案
《连加、连减》教案《连加、连减》教案1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掌握带分数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教材分析:这两个例题是教学带分数连加、连减的方法。
例5是带分数连加,与带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相同,几个加数可以一次通分,最后结果能约分的要约分,是假分数的要公成带分数。
例6是带分数的连减。
当被减数的分数部分不够减时,从被减数的整数部分使拿出1化成假分数,和原来的分数部分合进来还不够减时,就要从整数部分拿出2化成假分数,和原来的分数部分合起来再减。
可以一次通分。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营造氛围把整数或带分数转化成假分数。
P136准备题,让学生说一说怎么二、尝试探索建立模型1.教学例5A、出示例5B、看一看它们的分母相同吗?怎么办?C、对计算的结果有什么要求?D、看书P136E、说一说带分数连加的计算方法。
F、试一试P1362.教学例6A、出示例6B、看一看它们的分母相同吗?怎么办?C、通分后再看看,分数部分够减了吗?不够减又要怎么办?D、从整数部分拿出1化成假分数,和原来的分数部分合起来后,够了吗?还不够,怎么办?E、在刚才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想说的吗?F、G、试一试3、带分数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三、巩固深化拓展延伸1.计算练习P137、1--32.说一说你在计算过程中还有什么新的发现?3.:带分数连减时要注意什么?如何才能做得又对又快?《连加、连减》教案2设计说明《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选择适当的形式和素材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为此,在教学中我们应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与生活相关的情境中进行自主探究,同时,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在探究、思考、交流等活动中经历获得知识的过程,提高探究活动的实效。
据此,本教学设计重点突出以下两个方面。
1.充分发挥情境图的作用,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教学设计借助教材情境图,让学生自主探究,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一年级数学《连加连减》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连加连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实际情景建立连加、连减的数学模型,理解连加、连减的具体含义,会进行10以内连加、连减的计算。
2.培养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获取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意识和能力。
4.使学生在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同时,体会连加、连减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快乐。
【重点、难点】让学生联系实际情境,体会连加、连减意义和理解运算顺序,学会计算。
使学生理解图意列出算式。
【教学准备】课件、小红花【教学过程】(一)趣味复习、导入1.播放动画儿歌“小青蛙找家”一只小青蛙,呱!要呀要回家,呱!跳跳,呱呱!跳跳,呱呱!跳跳跳,呱呱呱!跳跳跳,呱呱呱!小青蛙回到了家,呱!2.出示小青蛙和妈妈碰面时的情境对话。
青蛙妈妈:小青蛙,你真棒!能勇敢地独自回家找妈妈,妈妈真开心!你是怎么样回来的?小青蛙:我一路跳回来,经过池塘。
池塘可大了,但有好多口算荷叶,我每答对一道口算题,我跳得可远啦!一下子就过了池塘呢!青蛙妈妈:口算荷叶?那可是什么样子的?3.复习口算题。
(课件出示口算荷叶)请同学们跟小青蛙一起算一算,看谁跳得最远最高!(二)探究新知。
1.情境延伸导入新知,初步感知“连加”。
小青蛙:妈妈,我回来时给您捉了些虫子。
青蛙妈妈:小青蛙你真乖!你是在哪捉的?捉了几只?(课件逐一出示小青蛙经过的池塘边、大树下和禾苗田)a.让学生看图,说一说小青蛙一共捉了几只虫子?为什么? b.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3+2=5(只)5+4=9(只) c.魔法合体:同学们真利害,一下就能帮小青蛙用两道加法算式算出它一共捉了9条虫子。
现在让老师来当魔法师,我能把这两个算式合成一道加法算式。
我变(课件演示两道加法算式合成一道连加算式的过程)。
板书:3+2+4=9(只) d.请同学们看看,这个3+2+4=9(只)与3+2=5(只)5+4=9(只)有什么共同点和区别? e.教师说明:像这样有2个加号连续想几个数相加起来的算式叫做“连加”。
一年级数学《连加连减》的教案
一年级数学《连加连减》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连加和连减的概念,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连加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连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3. 解决实际问题中的连加和连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连加和连减的概念,掌握计算方法。
难点:解决实际问题中的连加和连减。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和图示帮助学生理解连加和连减的概念。
2. 采用小组合作法,让学生通过讨论和合作解决问题。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准备:1. 准备实物和图示,用于展示连加和连减的情况。
2. 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 准备黑板和粉笔,用于讲解和演示。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实物和图示展示连加和连减的情况,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 讲解:讲解连加和连减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掌握计算方法。
3. 练习:让学生进行连加和连减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互相交流和讨论。
4. 解决问题: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连加和连减的知识进行解决。
可以让学生独立思考或进行小组讨论。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解答学生的疑问。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连加和连减的练习题,让学生回家后进行巩固练习。
【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观察学生的掌握情况,对教学方法和内容进行调整和改进。
六、教学评估:1. 通过课堂练习和作业,评估学生对连加连减概念的理解和计算方法的掌握情况。
2. 通过解决问题的情况,评估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学生的参与度和讨论,评估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七、教学拓展:1. 让学生尝试解决更复杂的连加连减问题,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 让学生运用连加连减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连加、连减(教案)-2022-2023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
连加、连减(教案)一、教学目的1.了解加减法的基本概念;2.掌握连加、连减的基本规律;3.能够灵活运用连加、连减计算简单算术题。
二、教学重点1.加减法的基本概念;2.连加、连减的规律;3.运用连加、连减计算简单算术题。
三、教学难点1.运用连加、连减计算较复杂的算术题。
四、教学方法1.观察法;2.讲解法;3.实践演练法。
五、教学内容1.加减法的基本概念;2.连加、连减的规律;3.运用连加、连减计算简单算术题;4.运用连加、连减计算较复杂的算术题。
六、教学步骤步骤一:加减法的基本概念1.讲解基本概念–操作符号–被加数、加数、和的关系–被减数、减数、差的关系2.实践演练–给出算式,如:10 + 3 = ,10 - 3 = ,然后学生将其填完整。
步骤二:连加、连减的规律1.讲解基本规律–连加:3 + 4 + 5 = (3+4)+5 = 7 + 5 = 12–连减:10 - 3 - 2 = (10-3)-2 = 7 - 2 = 52.实践演练–给出一些算术题,让学生使用连加、连减的规律进行计算,例如:4 + 5 + 6 + 7 = ,10 - 2 - 3 - 1 = 。
步骤三:运用连加、连减计算简单算术题1.讲解方法–根据题目的要求,使用连加或连减的方法进行计算2.实践演练–给出一些简单的算术题,让学生使用连加、连减的方法进行计算,例如:3 + 5 + 7 = ,10 - 3 - 2 = 。
步骤四:运用连加、连减计算较复杂的算术题1.讲解方法–根据题目的要求,使用连加或连减的方法进行计算,并且需要注意不同操作符的优先级2.实践演练–给出一些较复杂的算术题,让学生使用连加、连减的方法进行计算,例如:3 + 5 - 2 + 4 - 1 = ,10 - 3 + 5 - 2 + 1 = 。
七、教学评估1.检查学生掌握情况,逐个进行口算练习;2.给学生一些算术题目,让他们用连加、连减的方法计算。
八、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加减法的基本概念掌握良好,但是在连加、连减的计算过程中,有些学生会出现操作符号的混淆,对不同操作符优先级的理解不够熟练。
一年级《连加连减》教学设计(通用7篇)
一年级《连加连减》教学设计一年级《连加连减》教学设计(通用7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
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一年级《连加连减》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年级《连加连减》教学设计篇1一、巩固复习1、口算师:黑板上是我们前面学过的加、减法的题,请同学计算出答案3+25+16+49-36-15-52、编题师:昨天给大家留了一个小作业,根据算式编一个小故事,你能从黑板上选择一个算式编一个小故事吗?学生自主选择算式进行故事汇编二、知识新授1、看图说故事师:老师也带来一个小故事,仔细看(出示图)你看到了什么?(小朋友在喂食)有几只小鸡?(5只)原来有5只小鸡(板书“原来)现在呢?(课件演示)(来了2只)(板书“来了”)继续看图,现在又来了几只?(又来了1只)(板书“又来了”)为了区分开,我们在这里加“先”,先来了,又来了看图自己试着说一说这三句话,如果你想不起来,可以看看黑板(学生自己说)找同学来说(多找几人)2、尝试列示师:你能用个算式来表示这幅图的意思吗?(5+2+1)5、2、1各表示什么?每来一次我们就用什么连接?(加号)换个图你还会吗?3、出示小狗图师:请同学们看图,仔细想一想(只看不说话)谁能用三句话说一说?(原来有1只小狗,先来了4只,又来了2只)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一共有多少只?(板书“一共有”))你能给同桌说一说这四句话吗?(同桌互说)谁来给大家说一说?(几人说)你能写个加法算式吗?(1+4+2)1、4、2各表示什么?4、出示燕子图师:同学们刚才说的都非常好,现在老师要加大难度了,你们敢挑战吗?请看大屏幕,这是一幅静态图,你看懂了吗?(出示燕子图)谁能指一指那些是原来的?有几只?哪些是先飞来的?有几只?哪些是又飞来的?有几只?(出示大括号和问号)让我们求什么?(一共……)同学们一起来说四句话谁能列算式?(3+4+2)5、认识“连加”师:刚才同学们通过3幅图列出了3个算式,和以前的一样吗?(不一样,这是3个数加起来的)(你真善于观察)这些算式里都有2个加号,我们把这样的式子叫做连加(板书课题),是把几部分合起来(三部分)像这样的算式你们会算吗?你会哪一个就给同桌说哪一个。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连加连减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一年级数学上册连加连减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P72页。
学习目的:1、使学生初步认识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
2、使学生正确掌握10以内的计算。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算式卡片、水果图片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揭示课题1、复习10以内数的认识。
学生一边读数一边用手指表示出来。
2、复习10以内数的加减法,揭示课题。
(1)出示两组算式:(指名回答得数)4+1= 8-1=①②5+2= 7-4=(2)全班订正。
(3)让学生观察这两组算式,从中发现了什么?(4)学生汇报结果,老师订正。
(5)根据学生的回答揭示课题,引入新课。
板书:连加连减二、创设情景,探究新知。
1、教学连加。
(1)课件演示P72页主题图;(2)引导学生观察情景图。
师:数一数,一共几只小鸡?师:看,从竹林后面跑来了几只?(2只)那现在一共有几只?(7只)用什么方法计算?师:同学们仔细看,从竹林后面又跑来了几只?(1只)现在一共是几只?(8只)用什么方法计算?引导学生观察算式。
学生汇报结果,老师纠正并出示:5+2+1=(3)动手操作,合作探究计算方法。
①分组摆小棒研究连加计算方法,老师巡视指导。
②小组代表演示摆法和算法。
③提问:想一想5+2+1先算()加()得(),再用()加()等于()。
④小结:三个数连加,先用前面的两个数相加,再用得数加第三个数。
2、教学连减。
(1)课件演示P72主题图;(2)谈话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引出(8-2=6,6-2=4)①引导学生观察这两组算式,发现了什么?②学生汇报结果,老师订正并板书:8-2-2=(3)动手操作,合作探究连减的计算方法。
①分组摆小棒研究连减的计算方法,老师巡视指导;②请小组代表汇报摆法和算法;③出示想一想:8-2-2先算()减()得(),再用()减()等于()。
一年级数学上册《连加连减》教案、教学设计
要求:将解题过程和答案以文字或图片形式记录下来,培养学以致用的能力。
4.小组合作任务: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一份关于连加、连减运算的总结报告。
要求:报告内容包括概念、计算方法、解题技巧、注意事项等,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共同完成。
1.连加、连减的概念: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明确它们在实际运算中的运用。
2.计算方法:详细讲解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20以内加减法知识,进行连加、连减运算。
3.解题步骤:以具体的例题为例,示范解题步骤,让学生了解如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4.注意事项:强调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如细心、耐心、检查等。
4.强化操作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让学生动手操作学具,如计数器、算盘等,使他们在操作过程中加深对连加、连减的理解,提高运算技能。
5.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交流与分享。
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互相讨论、交流解题方法,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6.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小组讨论环节,教师应关注以下几点:
1.分组:合理分组,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讨论,发挥各自的优势。
2.讨论主题:给出具有启发性的讨论主题,如“如何快速准确地完成连加、连减运算?”“在计算过程中,如何避免出错?”
3.指导与引导: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应及时给予指导,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连加、连减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运用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连加、连减,提高运算技能。
第一单元第1课《连加连减》教案
2.教学难点
(1)理解连加、连减算式中的运算顺序,避免学生在计算时出现错误;
(2)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正确识别连加、连减的运算方法;
(3)培养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连加、连减算式的能力。
举例:
-针对运算顺序难点,设计练习题,如“7+4-3”和“3+5+2-4”,让学生通过练习,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连加连减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连加连减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二、核心素养目标
《连加连减》课程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
1.培养学生数学运算能力,使其能够熟练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并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分析连加、连减算式之间的关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让学生能够运用连加、连减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感受数学的实用性;
在总结回顾环节,我发现有些学生对连加连减的知识点掌握得不够扎实。针对这一点,我计划在下一节课开始时,先对这节课的知识点进行复习,然后再引入新的内容。同时,我也会在课后加强对学生的辅导,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
然而,我也注意到,在小组讨论环节,部分学生过于依赖同组其他成员,自己思考不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个别辅导,鼓励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教师学科教案[ 20–20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 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 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 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连加连减》教案
利民小学教师:张映霞
教学内容:教科第72_73 内容。
教学目:
1、通手操作、合作交流,初步理解加、减的含。
掌握加、减的算方法。
2、能有条理地表述思考和解决的程。
教学程 :
一、情境,初步体会
1、算式接。
(小学生互相合作,每人出一道)
甲: 4+2=6 ;乙: 6+1=7 ;丙: 7+2=9 ;丁: 9+1=10 。
或甲: 10-2=8 ;乙: 8-3=5 ;
丙: 5-1=4 ;丁: 4-4=0 。
2、学生,你的目和想法。
学生到台前
表演。
述:第一个算式的得数正好是第二开的个数,第三开的数正好是延
二的果⋯⋯ 像的几道有系的算式写出来像什么?我把个游叫做“算式接”。
二、主探索,体会悟
1、教学例 1。
学生根据意分小交流,故事,表演作。
述:星期天,小和弟弟去郊区的奶奶摘下了一些又大又的南瓜。
小想,我
么大了,帮奶奶做一点家活。
于是,她找来一手推,把奶奶摘下的
南瓜运回家。
第一次运来 4 个,第二次又运来 2 个,剩下一个最大的没有运,奶
奶一共摘下几个南南瓜呢?怎算?
(4+2=6 , 6+1=7 ,奶奶一共摘下7 个南瓜。
)
提问:其他组有不同的方法吗?(学生进述:4+2+1=7 。
)
追问:为什么这样列式?
你是怎样算的?4+2+1=7 。
你能给这样的算式取个名字吗?(连加法)
进述:这个名字取得真好,今后我们看见在一个算式里有两个以上的“+,”就叫它连加。
(板书课题)
2、教学例 2。
讲述:这时,弟弟在大声喊:“姐姐快来看,奶奶家还种了一些丝瓜。
“出示例2主题图。
提问:你们能看着这幅图编个故事吗?
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形成如下的表述:
丝瓜架上原来有8 根丝瓜,弟弟第一次摘下 3 根,第二次又摘下 1 根,还剩下几根?
讨论怎样列式,怎样计算,根据学生的[内容来于斐 -斐 _ 课 -件 _ 园 ] 回答板书算式,并式学生把书上的算式填写完整。
引导学生小结:8-3-1=4 连续减了两次,我们把它叫做连减。
(板书课题)
3、小结:今天我们学了什么背后的内容?在计算的时候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呢?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1 、“想想做做”第 1 题。
让学生在黑板上演示连加、连减的计算过程。
2 、“想想做做”第 2 题。
让学生仔细观察图意,表述图意,再填写算式。
3 、“想想做做”第 3 题。
学生列出的算式可以不同,可以是9-2-4=3 ,表示 9 只鸭子游走 2 只,再游走
4 只,还剩 3 只;也可以是9-2-3=4 ,表示河里有9 只鸭,先上岸 2 只,又上岸 3 只,河里还有 4 只。
4 、“想想做做”第 4 题。
让学生做在课堂作业本上。
四、总结评价,点拨学法
今天我们学到哪些知识?回家后出题给爸爸、妈妈做,好吗?
课后记:从学生已掌握的10 以内加、减发的“算式接龙”游戏开始,通过情境的设计生们的表演,避免了计算教学的“静态”灌输,避免了计算教学的机械记忆和反复练习,让学生参与到了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的过程,同时让他们感受到了数学知
识来源于生活,还可以应用于生活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