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法学习重点及试题(最新、全面)
中学语文教学法考试资料
名词解释:教学原则:是为了保证教学目的的实现,根据教学规律确定的指导教学活动的基本原理,法则。
它反映一定前提下的客观的教学规律,是教学必须遵循的准则。
当前,我国学术界基本公认的一般教学原则主要有: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相统一的原则,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的原则,启发性原则,直观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等等。
中学语文教学原则是指导中学语文教学的原理,法则。
多选:其中最为重要的有: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的原则,语文教学中发展智力的原则,读,写,听,说四种能力协调发展的原则,语文课外活动和语文课堂教学互相配合的原则,语文教学方法的多样配合的原则。
问答:一,确定语文教学法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原则的依据是什么?1..语文西乡内容和语文形式统一的规律语文思想内容决定语文形式,语文形式为表达思想内容服务。
“道非文不著,文非道不生”精辟地道出了这种辨证统一关系。
语文思想内容决定语文形式,一定的思想内容必须通过一定的语文形式表现出来。
语文形式表达思想内容服务,思想内容通过一定的语文形式来表现。
2..语文教学中智育,德育,美育统一的规律。
在家学过程中,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培养健康高尚的的审美情趣,培养社会主义思想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
3..读,写,听,说训练是语文教学的特有任务国文教学自有它独当其任的任,那就是阅读与写作的训练,语文课要重视德育,美育,但不能把德育美育包揽下来,而应该把读,写,听,说语文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作为自己“独当其任的任”。
4..语文教学中德育,美育的渗透性。
语文教学中德育,美育的因素广泛存在。
语文的各个教学阶段,各种教学形式,各种训练内容,各种训练方式中都渗透着德育,美育因素。
二,如何贯彻这项原则?(一),在语文教学中,自觉把智育,德育,美育联系在一起;(二),语文教学要重视读解课文,循文求意,因意悟文;教学实例:词语“偷偷地”,“钻”的意义: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认识春草默默无闻,不哗众取宠的精神品质,领悟到春草不怕困难挫折,顽强进取的拼搏精神。
中学语文教学法-中学语文教学法(精选试题)
中学语文教学法-中学语文教学法1、语文教材编写的原则是什么?2、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探究学习”的内涵及其主要特征。
3、建构主义学习观的主要内容。
4、建构主义学习观对现代教学有那些启示?5、简要说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是什么?6、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主要有哪些?7、有人认为教师应是因材施教的“根雕师”,你认为教师如何从“教书匠”走向“根雕师”?8、行为主义学习论与建构主义学习论的主要区别是什么?9、人说教材只不过是例子,请你就语文教材与语文教学的关系陈述自己的看法。
10、新课程标准认为语文教师应从“教教材”走向“用教材教”的教学境界,怎么理解?11、新课程标准理念下语文教师的角色应如何定位?12、说说语文教材编写的一般原则有哪些。
13、语文教学艺术的本质和特征各是什么?14、阅读教学的目标是什么?阅读教学应包括哪些内容?15、文言文阅读教学常见的方法有哪些?16、常见的语文学习方法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17、除了文中提及的语文教学对现代教育手段的利用,你认为在实践教学中还有哪些方面可利用现代教育手段?18、语文教学应遵循哪些原则?19、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中语文课程的目标是如何设计的,主要考评维度是什么20、实施语文教学评价有什么现实意义?21、语文教学评价具有哪些功能?22、在语文教学中,我们通常可以采用哪些评价方法?23、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为什么要将《教学大纲》改为《课程标准》?24、《语文课程标准》它体现了哪些新的教育观念?25、语文教育评价的五个领域是什么?26、辨析语言与言语的关系?辨析它们的关系对语文教学的启示。
27、《语文课程标准》是如何关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28、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什么?29、《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有哪些新的策略?30、说明《语文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31、论述《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32、简要说明什么是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33、简述杜威的经验学习论?34、什么是泛览法?35、什么是精读法?36、试述新课程语文性质争论的主要观点。
中学语文教材教法考试重点(精)
5.1.2 垂线(1)【教学目标】1.理解垂线的意义和垂线的最基本的性质;2.会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3.掌握垂直的性质1. 【对话探索设计】 〖探索1〗如图, 直线AB 、CD 相交于O,(1)你还记得图中两条相交的直线所成的角有几种关系吗? (2)若∠1=90º,求其它3个角的度数; (3)若∠1=∠2=∠3=∠4,求∠2; (4)若∠3=∠2,求∠3. 〖概念学习〗垂直、垂线和垂足(见P6). 〖理解〗日常生活中, 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情形很常见(见P6图5.1-6).你能再举出其它例子吗? 〖探索2〗给你一张圆形的纸片,你能在上面折出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吗?您能说明这样折的道理吗? 〖探索3〗如图,AD 是ΔABC 的高,如果∠B=∠C,那么,∠1一定等于∠2吗?为什么?〖探索4〗(1)如图,用三角尺画已知直线AB 的垂线,这样的垂线能画出几条?(2)如图,过直线AB 上的已知点P,用三角尺画AB 的垂线; 这样的垂线能画出几条?(3)如图,过直线AB 外的已知点P,用三角尺画AB 的垂线,并注明垂足.这样的垂线能画出几条?AB PABP·ABCD1 2 3 4OABA BCD1 2归纳:从探索4可以知道,经过一点(无论这一点是在直线上还是在直线外)我们都能.画出已知直线的一条垂线,并且只能..画出一条垂线.这就是垂直的第一条性质,它可以简单的说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见P7).(友情提示:请注意理解"有"与"有且只有"的区别.) 〖探索5〗如图,已知线段AB 及线段AB 外一点P,你能过P 画线段AB 的垂线PQ,使得垂足..M .在线段...AB ..上.吗?试一试. 〖练习1〗P7.练习 〖练习2〗如图,已知点A 、B 、C, (1)过A 作BC 的垂线;(2)过B 可以画线段AC 的垂线吗?为什么? (3)过C 可以画射线AB 的垂线吗?为什么? 〖作业〗P9.习题3,4,5,11 〖补充作业〗如果两条直线垂直,这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都相等吗?为什么?这句话反过来怎么说?它还是正确的吗?A BP ·AB C ···5.1.2 垂线(2)【教学目标】1.理解垂线段的意义;2.掌握垂直的性质2;3.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意义,并会度量点到直线的距离. 【对话探索设计】 〖探索1〗如图,已知直线AB 及直线外一点P,请用蓝笔过P 画直线AB 的垂线PQ,垂足为M.我们把线段PM 叫做点P .到直线...AB ..的垂线段....,请用红笔描出垂线段...PM. (注意:你会区分垂线和垂线段了吗?)〖探索2〗如图,已知钝角三角形ABC,你会用红笔画出BC 边上的高AD 吗?试一试. 〖思考〗P8.思考 如右图,若用直线AB 表示河流,请在右图上画出渠道,并用三角尺量出渠道的图上距离.〖探索3〗P8.探究 (提示:怎样比较线段的长短?) 〖归纳〗连接直线外一点与这条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__________最短.(注:这是垂直的性质2,可以简单说成______________.连接直线外一点与这条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除了垂线段以外,其它的线段叫做斜线段.) 〖探索4〗ABP ·AB ABP·如图,这是我们班的运动员小欣在校运会上跳远后留下的脚印,裁判员怎样测量跳远的成绩?画出皮尺的位置.如果比例尺是1∶150,求小欣的这次跳远成绩.〖概念学习〗点到直线的距离(见P8)提示:1.如果说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为什么不对?2.你记得什么叫做两点间的距离吗?〖探究5〗如图,要从A村修一条村级公路AM与国道BC连接,M点一般应选在哪一处?为什么?如果比例尺是1:100 000,公路的实际长度最少是多少?〖探究6〗这是一幅比例尺为1:500 000的地图,你能分别求出李庄A到火车站B和吴镇D的距离吗?你认为铁路m上是否存在到李庄距离最近的点? 你能求出李庄A到铁路m的实际的距离吗?〖作业〗P9.5,6〖补充作业〗1.直角三角形中,斜边总是最长.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2.下列语句正确的是( )(A)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最短.(B)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C)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如果三个角相等,第四个角不一定是直角.(D)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A·C BA·起跑线。
中学语文教材教法重点复习资料全
中学语文教材教法重点绪论1语文教学法: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和其他相关的理论,研究语文现象及其规律的理论体系。
2学科性质:是教育学的分支,是研究语文教育现象的应用性理论学科3学科特点:理论性,实践性,综合性4新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5“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意味着21世纪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必须顺应时代潮流,追求下列课程理念:(1)教育民主(2)国际理解(3)回归生活(4)关爱自然(5)个性发展6“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
这个“时代要求”体现在:(1)新课程确立起新的知识观,从而走出了课程目标的知识技能取向。
(2)新课程确立起新的学生观,从而使个性发展成为课程的根本目标。
(3)新课程确立起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连续性,从而使新课程植根于生活的土壤。
7语文新课程对语文教师的角色定位和教学方式的影响:(1)教师角色:从“传授型”向“研究型”转变;(2)教学方式:由“讲授型”向“师生互动型”转变。
第一章1语文素养:是指人经过长期语文学习与实践,从而在语文修养上达到一定水平。
它包括作为行为的语言运用能力和与语文内涵相关的心理课程。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与终生发展的基础。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2《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基本理念有以下四条:(1)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第二章1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语文课程目标与语文课程功能具有内在的联系。
3语文课程功能:(1)培植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母语课程是学习各门学科的基础工具(4)母语课程奠定个体社会化和终身学习的基础4语文课程目标也称语文教育目标,是从语文课程角度出发,规定语文课程人才培养的个体规格与要求,是指人们在语文课程学科领域中展开的活动中预期要达到的具体要求。
中学语文教学法考点整理
实用文档文案大全中学语文教学法期末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15 二.名词解释5*5 三.简答题4*10四.教案设计(时间分配,必要环节,教学重难点,中心思想)一二1.什么是中学语文教学法的两层含义?答:一为方法论的含义,即我们对语文教学规律的认识和研究。
二指语文教学的具体的方法,方式,技能,技巧。
2.怎样学好中学语文教学法?答:运用中学语文教学法理论去分析实际的教学活动(理论与实际结合)。
二,应当充分利用它广泛二深厚的学科科学基础,学会准确而灵活地整合多种知识(整合多种知识)。
3.语文教师的三个基本素养(大的)?答:一专业知识素养。
二专业技能素养。
三专业情意素养4.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包括哪个方面?答:一教育信念的发展(一)掌握现代教育理念(二)形成语文教育专业理念二专业知能的发展(一)语文知识体系的重构(二)语文教学能力的提高三专业情意的发展实用文档文案大全专业的反思。
专业的创新5.专业语文教师形象具有的作用?答:(一)教师形象对学生具有教育作用。
1.教师形象对学生具有明显的示范作用。
2.教师形象可以感染学生。
3.教师形象可以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6.癸卯学制中国近代由国家颁布的第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推行的系统学制。
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1月13日清政府颁布。
因制定于1903年,为癸卯年,故又称“癸卯学制”。
该学制规定学堂的立学宗旨是“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文学为基,俾学生心术壹归于纯正,而后以西学瀹其知识,练其艺能,务期他日成才,各适实用”。
还规定了各级各类学堂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相互衔接和关系。
7.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发端的重要标志?通过癸卯学制的教育立法,确保了以分科教育为特征的中国现代教育的兴起。
语文教育独立设科就成了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发端的重要标志。
8.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两部分)?白话文运动和现代白话文教学.国语统一运动与国语课程建设9.赫尔巴特的四个教学理论,莱茵的五阶段说(添加了哪个)答:(1)明了(2)联结(3)系统(4)方法实用文档文案大全莱茵:预备,提示,联系,比较,总结及应用10.五段式教学模式?五段教学法是指德国教育家戚勒和莱因基于赫尔巴特的形式教学阶段而提出的教学理论。
中学语文教学法试题及答案重点
1、《语文教学法》〔语文教学论〕及其体系:研究语文教学、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
其理论体系:①语文课程论;②语文教材论;③语文教学论;④语文教育论;⑤语文学法论;⑥语文教师论;⑦语文教史论;⑧语文教改论。
2、语文、大语文、唯语文、去语文:语文是关于中华民族通用语——汉言语的人文学科,语文教育是以汉言语文字为载体的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教育。
“大语文〞是20世纪80年代初张孝纯提出的。
它是指语文教学领域的“最大化〞。
具体地说,是指以课堂教学为主体的,包含课外语文教育,社会生活语文学习在内的“大语文〞教学理论。
“唯语文〞是指语文教学只限学校课堂的言语文字教学,语文教育不与其他学科结合、不与社会生活联系。
“去语文〞又称“泛语文〞,是指语文教育的无限“泛化〞,语文教学过程中失去“语文〞〔言语文字〕的本体,把语文课上成“大人文课〞。
3、言语、言语、语感:言语是与言语相对的概念,是指言语的运用及其结果〔话语与文章〕,具有个体性和实践性的特点。
言语是一套表达观念的符号系统,是言语的实践总结。
包含:语系;内核〔语音、语汇、语法〕。
具有集体性性和理论性的特点。
语感,即语文直觉,指对言语文字的感知能力。
就是在视听当下不假思索地从感知语音、字形而马上理解语音、字形所表示的意义的能力。
主要是指:〔1〕对言语结构、运用模式的掌握;〔2〕良好的言语反响机制。
4、语文素养、语文意识:语文素养是一个人语文方面诸多素养的整合,是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文感情、语文态度、语文习惯、语文方法,甚至文化素养、审美情趣、人格个性、思想道德等各方面的融合。
语文意识是我们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对如何运用言语文字正确表达,如何遣词造句,如何布局谋篇的一种自觉的、有意识的关注。
5、综合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紧密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表达对语文综合运用的学习形态。
主要有四种形式:〔1〕语文知识综合运用〔2〕听说读写整体开展〔3〕与其他学科沟通〔4〕与社会生活结合。
初中语文教材教法考试试题含答案
初中语文教材教法考试试题及答案初中语文教材教法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中学语文教学法是一门【】A.纯应用学科B.理论学科C.应用理论学科D.纯知识学科2.为了疏通学生的思路而设计的搭台阶性质的问题,这种提问形式是【】A.启发式提问B.疏导式提问C.质疑式提问D.探究式提问3.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人是【】A.孔子B.孟子C.苟子D.子思4.从认识论的角度看,语文教学过程是一种【】A.信息传递的过程B.人格构建的过程C.特殊的认识过程D.美感体验的过程5.把各种感知对象加以对比,以确定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思维方法是【】A.分析B.综合C.比较D.抽象6.有目的有计划主动感知客观事物的认识能力称之为【】A.观察力B.记忆力C.想象力D.思维力7.在一般了解所学内容后,展开充分的联想,由小到大,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学习方法称为【】A.快速读书法B.提纲挈领法C.联想求异法D.SQ3R学习法8.教师以默读和朗读的方式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方法是【】A.阅读法B.讲授法C.议论法D.练习法9.优秀的散文总是在描绘客观事物之中融注作者的【】,从而构成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的A.主观想象B.综合评估C.主观情感D.客观分析l0.对学生的语文水平进行整体测试评定的考试是【】A.随时测试B.综合测试C.阶段测试D.选拔测试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5个空,每空1分,共25分)1、人的素质结构有三个相对独立的基本要素是、、身体素质。
2、语文教学的基础能力是由、说、、写四个要素构成的。
3、语文教育理论的特殊之处在于它的、和。
4、1903年颁行的《》使语文最终从综合性的社会科学教育中分化出来,而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5、1963年颁布的《全日制语文教学大纲》重新认定了语文课的特性,纠正了和的错误倾向。
6、语文能力即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它是以为核心的。
7、中学语文教育的内容的三个构成要素是、、。
重点中学语文教学法测试题
第一阶段测试卷考试科目:《中学语文教学法》绪论至第七章(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____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专业:学号:身份证号:姓名:得分:一、判断正误(10分)1234567、1913年3标准。
()8910、教育部3个语文教学大纲第一次增加二、1A、物质性2、1919A、叶圣陶B、朱自清C、陶行知D、张志公3、下列不属于语文课程资源的微观开发和利用的是()。
A、语文教材B、社区资源C、教师资源D、学生资源4、下列不属于语文教材的构成要素的是()。
A、课外读物B、课文系统C、知识系统D、作业系统5、语文课程目标的三维建构不包括()。
A、娱乐消遣B、知识和能力C、过程和方法D、情感态度和价值观6、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不包括()。
A、对学生的研究B、对家长的研究C、对社会的研究D、对学科的研究7、关于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国外学者有四种观点,不包括下列的()。
A、二元独立模式B、相互交叉模式C、完全重合模式D、二元互联模式8、汉语拼音的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A、3—4年级B、5—6年级C、7—8年级D、1—2年级9、业务教育阶段,把写作教学定位为“习作”的,是()。
A、1—2年级B、10—12年级C、7—8年级D、3—4年级、5—6年级10、业务教育的不同阶段,识字目标不一样,要求会认3000字的是()。
A、3—4年级B、1—2年级C、7—8年级D、5—6年级三、简答题(20分)1、什么是教学论?2、校本课程开发需要具备哪些条件?3、语文教材课文系统的作用是什么?4、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的总目标是什么?四、论述题(30分)12、试分析我国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3、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语文课程内容的概念?五、操作题(30分)附参考答案1、对2、对8、对9、对10、对1、D2、C3 D12四、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工作时间以及财政支持和资金投入得到保障。
3、答:一、课文是语文教学的凭借和示例。
中学语文教学法试题及答案重点
《中学语文教学法》考试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 教师是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是人类文明的重要传递者和制造者。
2. 教师个体专业化是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根底和源泉,是教师专业化的根本方面。
3. 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大都有其独特的教学方法和教学风格,如: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张孝纯的“一体两翼〞大语文教育观;姚竹青的“教大语文,育小能人〞等等。
4.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一般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是中小学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的国家标准。
5. 陶行知“教学合一〞的教学法思想,后来受南开大学张伯苓校长启发,改为“教学做合一〞。
6. 陕甘宁边区的《中等国文》课本是由胡乔木同志主持编制的。
7. 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指出,语文和数学都是根底,但语文是根底的根底。
8. 语文课程的综合性,主要表达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习方法、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功能诸方面。
9. 理解是阅读能力的核心。
10. 语文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大致经历了一个“探求-确立-改革-开展-创新〞的过程。
11. 写作教学过程既要标准,又要有所变化创新,既要考虑教师的“导〞,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写〞。
12、人的素养结构有三个相对独立的根本要素是品德素养、才智素养、身体素养。
13、语文教学的根底能力是由听、说、读、写四个要素构成的。
14、语文教育理论的特别之处在于它的超前性、人文性和综合性。
15、1903年颁行的《奏定学堂章程》使语文最终从综合性的社会科学教育中分化出来,而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16、1963年公布的《全日制语文教学大纲》重新认定了语文课的特性,改正了重道轻文和文道别离的错误倾向。
17、语文能力即理解、运用言语的能力,它是以思维能力为核心的。
18、中学语文教育的内容的三个构成要素是语文训练、智力开展、情思审美教育。
19、语文根底知识教学要力求做到精要、好懂、有用。
20、作文指导应从审题、开源、立意、谋篇四个方面入手。
21、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主要有制约性、瞬逝性、敏捷性、适应性、灵敏性和通俗性。
初中语文教法学法考试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教法学法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倔强(jué)B. 应接不暇(yīng)C. 蹒跚(pán)D. 翩跹(xiān)答案:C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的团队精神得到了增强。
B. 他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乐于助人。
C. 这篇文章的论点鲜明,论据充分,结构严谨,语言流畅。
D. 我们不能因为一次失败就放弃追求。
答案:C二、填空题1. 请填写下列诗句的空缺部分:“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
”答案:沉舟侧畔千帆过2. 请根据题目所给的语境,填写合适的成语:“他虽然失败了很多次,但是仍然坚持不懈,这种精神真是_________。
”答案:锲而不舍三、简答题1. 请简述《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含义。
答案:这句话表达了作者范仲淹的高尚情操,意味着他愿意在天下人之前承担忧虑,在天下人之后享受快乐,体现了他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和牺牲精神。
2. 请解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句话的含义。
答案:这句话出自《论语·里仁》,意思是不因为外界物质的得失而感到高兴或悲伤,不因为个人的得失而感到高兴或悲伤,表达了一种超脱物欲、情绪稳定的境界。
四、阅读理解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荷塘月色》节选朱自清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1)请描述文中“月光如流水一般”的意境。
答案:这句话通过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了月光柔和、宁静的特点,如同流水般无声无息地滋润着荷塘中的植物,营造出一种宁静、幽美的夜晚氛围。
(2)文中“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案: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独特感受。
自考精品] 中学语文教学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自考精品] 中学语文教学法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教师2.教育学3.讲授技巧,阅读教学法,作文教学方法4.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语文课程大纲5.乡村教师,新课程6.胡适7.语文8.教学内容的广泛性和复杂性,语言技能的多样性9.阅读策略10.不断完善和调整的过程11.规范性,创新性二、名词解释1.中学语文教学法:中学语文教学的原则、方法、手段和技巧的总称。
2.教师的内在形象:教师的思想、品德、知识、能力、风度等方面的综合体现。
3.言语修养:指人们在言语交际中应该遵循的一些基本准则和规范。
4.写作指导:指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写作技能和写作思维方面的指导和训练。
三、简答题1.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应具备语文素养、教育素养、教学素养、人际交往素养等基本素养。
2.养成良好的语文研究惯包括:勤奋研究,多读书,多写作,多听讲,多思考等。
3.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方面的问题。
4.在作文讲评中,经常采用的讲评方式有:整体点评、分段点评、逐字点评、对比点评等。
四、论述题1.“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指的是语文作为一门工具性学科,同时也是一门人文性学科,它既要传授语言技能,又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两者要统一起来,达到互相促进、协调发展的效果。
2.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主要途径和方法包括:模仿、演讲、辩论、讨论、角色扮演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学生自主参与、积极表达和互动交流的过程。
教学法有两种含义:一是指教学方法,即实现教学目标的具体操作步骤和技巧;二是指教学理论,即教学过程中所遵循的规律和原则。
这两种含义相互联系,教学方法是教学理论的具体体现,而教学理论是教学方法的理论基础和指导。
教学法的发展和创新需要不断地反思和总结教学实践,同时也需要不断地探索和研究教学理论。
教学法包含方法论和具体方法,正确的教学思想指导下运用各种方法技巧是重要的。
要学好中学语文教学法,需要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原理和方法,了解学生反馈信息,同时也需要多种学科综合交叉,如教育科学、心理学、语言学等。
《中学语文教学法》试卷及答案
中学语文教学法试题一、填空题(40分,每空1分)1、语文教育学具有以下三个特点:宽、高、新。
2、语文学科具有多种性质,而“”则是其本质属性,同时,“”是该学科的又一属性。
3、语文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首先,一定的政治、经济对该时期的语文教育具有作用,其次,语文教育对社会具有作用。
4、语文教育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性和性。
5、语文教学的基础工具性质决定了语文教学过程具有性特点,语文教学的性决定了教学过程的多渠道性。
6、语文教材的类型,根据载体分,有文字教材和教材;以编辑形式分,有型和综合型。
7、说话能力包括:组织的能力、快速的能力、运用语音表情达意的能力。
8、阅读教学除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外,还有助于培养;有助于;有助于。
9、阅读教学过程具有性、性、稳定性、性的特征。
10、单篇课文的阅读教学过程的基本式是:预习(阶段)—教读(阶段)—复习(巩固阶段)—练习(阶段)。
11、写作教学的要求是:(1)写得,(2)写得,(3)写得,(4)写得简要。
12、语文知识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具有打基础的作用;对开发学生的具有促进作用。
13、语文知识点的编排一般分为:编排式、集中编排式、式、归纳扩充式四种。
14、语文教育中思想品德教育的特点是:性、性、性和个性化。
15、通过引导学生的情感体验对学生的情感领域施加影响的方法主要有:法、再现情景法和法。
16、建立课堂教学常规的意义是帮助学生学习,组织,提高。
17、语文教育评估的要求是:具有明确的,注重评估的客观性,体现语文教育的整体性;语文教育评估手段应该力求。
二、问答题(40分,每题8分)1、试述语文教育和学生发展的辩证关系。
2、试述语文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3、简述影响阅读的因素。
4、简述语文教育中情感教育的内容。
5、你认为怎样才能当一个优秀的中学语文教师?三、根据提供的课文,设计一份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教案。
(20分)要求:(1)符合课堂教学的要求;(2)符合阅读课教学过程的要求的。
教学法
中学语文教材教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中学语文教学法是一门【】A.纯应用学科 B.理论学科 C.应用理论学科 D.纯知识学科2.为了疏通学生的思路而设计的搭台阶性质的问题,这种提问形式是【】A.启发式提问 B.疏导式提问 C.质疑式提问 D.探究式提问3.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人是【】A.孔子 B.孟子 C.苟子 D.子思4.从认识论的角度看,语文教学过程是一种【】A.信息传递的过程 B.人格构建的过程C.特殊的认识过程 D.美感体验的过程5.把各种感知对象加以对比,以确定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思维方法是【】A.分析 B.综合 C.比较 D.抽象6.有目的有计划主动感知客观事物的认识能力称之为【】A.观察力 B.记忆力 C.想象力 D.思维力7.在一般了解所学内容后,展开充分的联想,由小到大,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学习方法称为【】A.快速读书法 B.提纲挈领法 C.联想求异法 D.SQ3R学习法8.教师以默读和朗读的方式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方法是【】A.阅读法 B.讲授法 C.议论法 D.练习法9.优秀的散文总是在描绘客观事物之中融注作者的【】,从而构成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的。
A.主观想象 B.综合评估 C.主观情感 D.客观分析l0.对学生的语文水平进行整体测试评定的考试是【】A.随时测试 B.综合测试 C.阶段测试 D.选拔测试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5个空,每空1分,共25分)1、人的素质结构有三个相对独立的基本要素是、、身体素质。
2、语文教学的基础能力是由、说、、写四个要素构成的。
3、语文教育理论的特殊之处在于它的、和。
4、1903年颁行的《》使语文最终从综合性的社会科学教育中分化出来,而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5、1963年颁布的《全日制语文教学大纲》重新认定了语文课的特性,纠正了和的错误倾向。
6、语文能力即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它是以为核心的。
中学语文教学法试题及答案
中学语文教学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文本?A. 只讲解文中的生字生词B. 让学生自己阅读,不进行任何引导C. 结合文本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D. 只让学生背诵课文答案:C2. 在进行作文教学时,以下哪种方法最为有效?A. 只让学生模仿范文写作B. 鼓励学生自由发挥,不进行任何指导C. 先讲解写作技巧,然后让学生练习D. 只让学生写作,不进行任何讲解答案:C3. 对于文言文教学,以下哪种方法更有助于学生理解?A. 只让学生背诵文言文B. 逐字逐句翻译文言文,不讲解文化背景C. 结合文言文的文化背景,帮助学生理解其含义D. 只讲解文言文的语法结构,不涉及文化内容答案:C二、填空题4. 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________能力。
答案:阅读理解5.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________学生的思考,而不是简单地灌输知识。
答案:激发6. 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________学生的创造力,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思想。
答案:培养三、简答题7. 请简述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答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可以通过以下方法:首先,教师可以设计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文本中的论据和论证,培养他们的逻辑分析能力;再次,教师可以组织辩论或讨论活动,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会倾听、质疑和反思;最后,教师应鼓励学生对文本提出自己的见解,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
8. 论述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
答案:在语文教学中有效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可以通过以下方式: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文本的背景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其次,教师可以使用视频、音频等多媒体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次,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和写作素材;最后,教师可以利用在线互动平台,组织学生进行在线讨论和交流,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性。
中学语文教材教法试题
中学语文教材教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中学语文教学法是一门【】A.纯应用学科B.理论学科C.应用理论学科D.纯知识学科2.语文教学法这门课程从产生以来经历了以下名称的变化【】A.教授法一一教学法一教材教法一中学语文教学法、文学教学法一中学语文教材教法一语文教学论、语文教育学等多种名称并用B.教授法一一教学法一中学语文教学法、文学教学法一中学语文教材教法C.教授法一一教学法一教材教法一中学语文教材教法一语文教学论D.国文教学法一国语教学法一中学语文教材教法一语文教育学3.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人是【】A.孔子B.孟子C.苟子D.子思4.从认识论的角度看,语文教学过程是一种【】A.信息传递的过程B.人格构建的过程C.特殊的认识过程D.美感体验的过程5.主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使教材变成儿童的经验的教育家是【】A.莱茵B.布鲁纳C.杜威D.赞可夫6.提出联结理论一试误说的代表人物是【】A.桑代克B.斯金纳C.布鲁姆D.布鲁纳7.在一般了解所学内容后,展开充分的联想,由小到大,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学习方法称为【】A.快速读书法B.提纲挈领法C.联想求异法D.SQ3R 学习法8.教师以默读和朗读的方式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方法是【】A.阅读法B.讲授法C.议论法D.练习法9.幻灯机、投影仪属于【】A.视觉型媒体B.听觉型媒体C.视听型媒体D.综合型媒体l0.情境教学法是通过朗读、讲解、音响等手段,展开生动的场景,抒发强烈的情感进行阅读教学的方法。
这种教学方法的倡导者是【】A.钱梦龙B.李吉林C.魏书生D.于漪11.把各种感知对象加以对比,以确定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思维方法是【】A.分析B.综合C.比较D.抽象12.有目的有计划主动感知客观事物的认识能力称之为【】A.观察力B.记忆力C.想象力D.思维力l3.为了疏通学生的思路而设计的搭台阶性质的问题,这种提问形式是【】A.启发式提问B.疏导式提问C.质疑式提问D.探究式提问l4.对评估对象某个侧面进行的评价是【】A.单项评估B.综合评估C.定性评估D.定量评估15.对学生的语文水平进行整体测试评定的考试是【】A.随时测试B.综合测试C.阶段测试D.选拔测试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中学语文教学法学习重点及试题(最新、全面)
中学语文教学法学习重点及试题(最新、全面)绪论(1)1903年颁布了由张之洞等人合订的《奏定学堂章程》,正式开始实行语文单独设科,揭开了语文教学史新的一页。
(2)黎锦熙于1924年撰写的《新著国语教学法》是我国以教学法命名的第一部语文教学法专著。
(3)中学语文教学法:是研究中学语文教学实践学,它既要研究语文,又要研究教育,是一门运用教育理论来研究语文教学的应用理论学科,或者说是一门研究语文教学为对象的应用理论学科。
(4)中学语文教学法的特点:理论性、实践性、综合性。
(5)中学语文教学法的任务:1.指引学生学习语文教学理论。
2.培养学生学的实践能力。
3.激励学生献身语文教育事业的光荣感和责任心。
(6)中学语文教学法的研究对象:1.研究语文教学思想,观念和理论。
2.研究语文教学的内容,过程和方法。
3.研究语文教学的主体。
(7)中学语文教学法的研究方法:1.观察调查法。
2.实验实证法。
3.历史文总结法。
第一章语文学科的性质(1)语文学科性质的争论。
1.语文学科是工具性学科。
2.语文学科是工具性和思想性兼具的学科。
3.语文学科是工具性,思想性,文学性,知识性等综合性学科。
(2)语文学科的特征:1.符号性。
2.民族性(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典范的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语标准语)。
(3)语文学科的固有本质属性是工具性,重要属性是人文性,两者都是语文学科的固有属性。
(4)语文学科的工具性:1.语言是思维的工具。
2.语言是交际的工具。
3.语言是传递文化的工具。
(5)语文学科的人文性:1.语文教育与人的发展。
2.语文教育与民族精神。
第二章语文教学目标(1)语文教学目标及作用:教学目的是一定历史时期社会或国家对学校教育培养的人才规格提出的总的要求,教学目标是贯彻和落实教育目的的一些具体要求,是对教育目的的进一步阐述。
制定和确立语文教学目标的作用:1.有利于贯彻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的有关要求,为语文教学确立指针与方向。
初中语文教材教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教材教法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初中语文教材的编写原则是()。
A. 以学生为中心B. 注重知识传授C. 强调应试技巧D. 重视文学素养答案:A2. 初中语文教材中,现代文阅读的比重是()。
A. 30%B. 50%C. 70%D. 90%答案:B3. 初中语文教材中,文言文的比重是()。
A. 10%B. 20%C. 30%D. 40%答案:B4. 初中语文教材中,诗歌的比重是()。
A. 10%B. 15%C. 20%D. 25%5. 初中语文教材中,写作训练的比重是()。
A. 10%B. 20%C. 30%D. 40%答案:C6. 初中语文教材中,口语交际训练的比重是()。
A. 5%B. 10%C. 15%D. 20%答案:B7. 初中语文教材中,综合性学习的比重是()。
A. 5%B. 10%C. 15%D. 20%答案:C8. 初中语文教材中,名著导读的比重是()。
A. 5%B. 10%C. 15%D. 20%答案:B9. 初中语文教材中,跨学科学习的比重是()。
B. 10%C. 15%D. 20%答案:A10. 初中语文教材中,教师用书的编写目的是()。
A. 指导学生自学B. 帮助教师备课C. 辅助家长辅导D. 促进学生考试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初中语文教材的编写应遵循的原则是______。
答案:以学生为中心2. 初中语文教材中,现代文阅读的比重应占______。
答案:50%3. 初中语文教材中,文言文的比重应占______。
答案:20%4. 初中语文教材中,诗歌的比重应占______。
答案:20%5. 初中语文教材中,写作训练的比重应占______。
答案:30%6. 初中语文教材中,口语交际训练的比重应占______。
答案:10%7. 初中语文教材中,综合性学习的比重应占______。
答案:15%8. 初中语文教材中,名著导读的比重应占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1)1903年颁布了由张之洞等人合订的《奏定学堂章程》,正式开始实行语文单独设科,揭开了语文教学史新的一页。
(2)黎锦熙于1924年撰写的《新著国语教学法》是我国以教学法命名的第一部语文教学法专著。
(3)中学语文教学法:是研究中学语文教学实践和规律的科学,它既要研究语文,又要研究教育,是一门运用教育理论来研究语文教学的应用理论学科,或者说是一门研究语文教学为对象的应用理论学科。
(4)中学语文教学法的特点:理论性、实践性、综合性。
(5)中学语文教学法的任务:1.指引学生学习语文教学理论。
2.培养学生语文创新教学的实践能力。
3.激励学生献身语文教育事业的光荣感和责任心。
(6)中学语文教学法的研究对象:1.研究语文教学思想,观念和理论。
2.研究语文教学的内容,过程和方法。
3.研究语文教学的主体。
(7)中学语文教学法的研究方法:1.观察调查法。
2.实验实证法。
3.历史文献法。
4.经验总结法。
第一章语文学科的性质(1)语文学科性质的争论。
1.语文学科是工具性学科。
2.语文学科是工具性和思想性兼具的学科。
3.语文学科是工具性,思想性,文学性,知识性等综合性学科。
(2)语文学科的特征:1.符号性。
2.民族性(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语标准语)。
(3)语文学科的固有本质属性是工具性,重要属性是人文性,两者都是语文学科的固有属性。
(4)语文学科的工具性:1.语言是思维的工具。
2.语言是交际的工具。
3.语言是传递文化的工具。
(5)语文学科的人文性:1.语文教育与人的发展。
2.语文教育与民族精神。
第二章语文教学目标(1)语文教学目标及作用:教学目的是一定历史时期社会或国家对学校教育培养的人才规格提出的总的要求,教学目标是贯彻和落实教育目的的一些具体要求,是对教育目的的进一步阐述。
制定和确立语文教学目标的作用:1.有利于贯彻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的有关要求,为语文教学确立指针与方向。
2.有利于语文教学内容和课堂教学策略的选择,同时对教学过程的组织亦起到积极的作用。
3.有利于教学效果的评价。
(2)制定语文教学目标的依据:1.社会发展与语文教学目标。
2.素质教育与语文教学目标。
3.语文学科性质与语文教学目标。
4.学生身心发展与语文教学目标。
(3)语文教学目标的达成:1.制定计划,明确要求。
2.分类分级,科学安排。
3.求质定量,具体落实。
第三章语文教学内容(1)语文教学大纲:又称语文课程标准,是有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用以指导语文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是编写中学语文教材的依据,是实施中学语文教学的指南,是评估中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标准。
(2)现行初中语文教学大纲的主要变化;1.注重语文素质的培养。
2.调整语文知识和能力训练系统。
3.增设“教学评估”和“教学设备”的内容。
4.取消基本篇目,规定古诗文背诵篇目和课外阅读推荐书目。
(3)现行初中语文教材的特点:1.多样化与阶段性。
2.练习分三个层次:理解、分析;揣摩、运用;积累、联想。
从理解到运用,从知识到能力。
3.具有较大的弹性。
(4)现行高中语文教材的特点:1.立足人的发展,整体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2.突出文学教育,调正课文比例。
3.注重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和自学能力。
4.更加注重教师素质的提高。
第四章语文教学原则(1)语文教学原则是坚持语文教学与思维训练相结合,语文基础知识教学与语文基本能力相结合,语文教学与思想教育相结合。
(2)语思结合原则的依据:1.培养语文能力,首先要发展思维能力。
2.语文知识、能力和智力需要协调发展(知识:是客观世界的现象和规律在人们头脑中的系统反映。
智力:是观察、记忆、想象和思维等心里特点的有机结合。
能力:是指成功地完成一定活动的方法及其所必须的心里特征,语文能力是所说读写活动)。
3.语文教学要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服务。
(3)语思结合原则的实施:1.利用思维特点和规律,优化语文教学过程。
2.遵循思维发展规律,培养思维品质,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3.培养创造性思维品质,增进语文创新能力。
(4)语文双基教学的内容:语文基础知识:字音、字形、字义等文字基础知识,词汇、句法、修辞等语言基础知识,记叙、说明、议论等实用文的读写知识以及文学常识等。
语文基本能力:听话能力、说话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
(5)语文双基的特点:稳定性、普遍性、迁移性。
(6)语文双基之间的关系:1.两者的统一性。
2.两者的差异性。
(7)语文双基教学的途径:1.要组织最优的读写听说训练过程。
2.要发挥精讲多练的最优效能。
(8)文道统一原则的依据:1.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的教育方针,语文学科的性质和大纲的规定,必须制定和贯彻本原则。
2.根据教学客体——语文教材自身的特点决定的。
3.根据教学主体——教师和学生的能动性的特点决定的。
( 9 )文道统一原则的实施:1.要树立正确的观点。
2.要把握语文学科的特点。
3.要运用适宜的方法。
第五章语文教学过程与方法(1)语文教学过程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构成的一种双边活动,是教师以一定的语文知识武装学生,训练学生的语文技能,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和建构学生完美人格品质,从而实现语文教育目的的过程。
(2)语文教学的基本过程:1.感知性教段。
2.理解性教段。
3.实践性教段。
(3)语文教学过程的优化:1.语文教学指导思想优化——确立优化意识。
2.语文教学结构体系优化——制定优化程序。
3.语文教学方案、手段、方法优化。
4.语文教学双边和谐默契——实现优化的保证。
(4)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所采取的手段和方式的总称。
(5)教学方法的基本特征;1.教学方法的依存性:依存于教学理论;依存于教学环境。
2.教学方法的二重性:科学性和艺术性;单一性和综合性;适应性和局限性。
(6)语文教学的常用方法:1.阅读法:朗读、默读。
2.讲授法:讲述、评点、串讲、复述、讲评。
3.议论法:提问、谈话、讨论。
4.练习法。
(7)运用教学方法的原则:1.启发性原则。
2.创造性原则。
(8)选用教学方法的依据:1.依据教学原则。
2.依据教学目标。
3.依据教学内容的特点。
4.依据学生的学习可能性。
5.依据教师的特点。
第六章语文教学媒体(1)语文教学媒体的特点:1.直观。
2.形象。
3.活泼。
4.多样(符合特征、空间特征、时间特征、运动特征)。
(2)语文教学媒体的作用:1.激趣。
2.启智。
3.快捷。
4.高效。
(3)平面型教具的运用:1.卡片。
2.表格。
3.挂图。
(4)立体型媒体的运用:1.实物。
2.标本。
3.模型。
(5)视觉型媒体的运用:1.幻灯机。
2.投影器。
(6)听觉型媒体的运用:1.录音机。
2.广播。
(7)视听型媒体的运用:1.电视录像。
2.电影。
(8)综合型媒体的运用:1.语言实验室。
2.电子计算机辅助教学。
3.多媒体运用。
第七章语文学法指导(1)语文教师的主导作用:1.掌握语文教学的运动方向,设计和决定语文教学的内容步骤,方法方式。
2.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自觉地学好语文。
3.正确指引学生学习语文知识,训练语文能力,发展智力,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
4.教会学生学习,使他们懂得运用汉语言文字这一工具去获取和传递信息的方法,从而发展自己,为社会做贡献。
(2)学生的主导地位:1.听从教师的指导,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积极性,主动、自觉地学好语文。
2.充分、合理利用课内外时间,掌握语文知识,训练语文能力,发展智力,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
3.掌握语文这一工具,形成一定的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确立语文学习主体观的意义:1.有助于语文教师产生正确的教学行为。
2.有助于语文教学改革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3.有助于语文教学改革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3.有助于语文教学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大批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4)培养语文学习兴趣:1.增强语文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直观兴趣。
2.增强语文教学的目的性、思辨性,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自觉兴趣。
3.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他们的多种兴趣,培植后实长远的语文学习兴趣。
(5)强化语文学习动机:1.确定远大的奋斗目标,树立长期性学习动机。
2.明确自己的需要所在,增强阶段性学习动机。
3.讲清课文的具体要求,强化近景性学习动机。
4.帮助学生正确地归因,引导期望性学习动机。
5.不断提供成功的机会,满足成就性学习动机。
6.努力提高教学艺术,激发直接性学习动机。
(6)优化语文学习结果的指导。
1.知识迁移理论的指导。
2.自学能力的培养。
(7)知识迁移理论的指导。
1.要注意学习内容相同因素的迁移。
2.要注意学习策略的概括迁移。
3.要注意事理关系的迁移。
4.要注意不同学科领域知识的渗透、联系及其相互迁移。
5.要注意防止负迁移。
(8)语文学习方法指导的意义:1.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适应于现代教学发展的需要。
3.适合于培养新型创造型人才的成长。
(9)语文学习方法指导的目标:1.“自觉地获取知识”的心理状态。
2.“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获得基本的学习技能。
3.提高自学能力,为将来的自学打下基础。
4.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10)语文学习方法指导的原则:1.群众指导与个别指导结合,调动学生的内在潜力。
2.指导学法与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相结合,树立教学整体观。
3.严格要求与因势利导,从实际出发相结合,注意指导效果。
(11)如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1.阐明意义,反复教育。
2.严格要求,因材施教。
3.点滴积累,持之以恒。
4.示范点拨,表扬激励。
第八章阅读教学(1)阅读的本质特点:1.阅读时吸收,是从书面语言符号中提取信息的学习活动过程。
2.阅读活动是一个复杂的心智活动。
3.阅读是一种复杂的语言技能活动,它是一系列过程和行为构成的总和。
4.阅读是一种复杂的情感活动。
(2)阅读教学的作用:1.训练阅读技术,培养阅读能力。
2.学习规范化的(4)听话训练的方式方法:1.听述式语境:记忆性听述、概括性听说、推测性听说。
2.听写式语境。
3.听问式语境:辨析性听问、分析性听问、分解式听问、阶梯式听问。
4.交往式语境。
5.欣赏式语境。
(5)说话能力的构成:1.内部语言组织能力。
2.语言编写码生成能力。
3.外部语言表现能力。
(6)说话能力训练的要求:1.语言规范,正确表达。
2.逻辑严密,思维情晰。
3.通俗形象,简洁明快。
4.委婉得体,情理相容。
5.富于激情,注意体态语。
(7)说话训练的组织形式:1.诵读式说话语境。
2.交流式说话语境。
3.叙述式说话语境。
4.论辩式说话语境。
5.说演式说话语境。
第十一章语文基础知识教学(1)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意义:1.语文基础知识是语文学科的基础理和基本规律。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和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