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筑电气施工图设计深度研讨
智能与信息化专业施工图设计深度及质量要求
智能与信息化专业施工图设计深度及质量要求1 设计文件组成编制深度及质量要求1.1 封面(见附录L)。
1.2 图纸目录(见附录M)。
1.3 施工图设计说明(见附录N)。
1.4 设备及主要材料表(见附录P)。
1.5 设计图纸。
1.6 通用安装图集。
其中:图纸目录、施工图设计说明、设备及主要材料等可单独成张也可合并于一张图纸中。
1.7 计算书(供内部使用及存档)。
2 图纸目录编制深度及质量要求2.1 应将设计文件的全部组成,所有图纸、通用安装图等分别列出,详细写明序号、名称、图号、数量及备注。
2.2 对所采用的通用安装图集,在本图纸目录中仅表示该套图纸的总名称、编号及数量,不必详细按每张图纸列出;如果仅采用该图集中的少量图纸,则在本图纸目录中仅将采用图纸列出。
2.3 如果通用安装图统一发送顾客或已发送,应在本图纸目录中注明;凡过去未发送与将来不是统一发送的均要随本设计发送;凡需顾客自购的“国家标准图集”或外单位的通用安装图均应注明“顾客自购”。
3 施工图设计说明编制深度及质量要求3.1 对初步设计及方案设计有所修改时,应说明修改依据、原因和内容。
3.2 设计说明中应有对建设项目面积、高度、功能及防火等级主要数据的叙述,以利读图人及审查掌握。
3.3 信息设施系统3.3.1 信息设施系统包含信息网络系统、电话交换系统、通信接入系统、室内移动通信覆盖系统、内部通话系统、会议系统、广播系统、有线电视及卫星电视接收系统、信息导引及发布系统、时钟系统、呼应叫系统、访客对讲系统、医用分诊排队系统、手术示教系统、多媒体教室系统、综合布线系统以及其他系统等子系统。
3.3.2 应说明各子系统的架构、组成、功能、特点以及本系统对电源、防雷接地的要求;图纸上有表示不清楚的地方,在设计说明中应详细说明;一些重要的说明应写在相应的图纸上。
3.4 信息化应用系统应说明该系统的架构、组成、功能、特点以及本系统对电源、防雷接地的要求;图纸上有表示不清楚的地方,在设计说明中应详细说明;一些重要的说明应写在相应的图纸上。
智能化系统图纸设计深度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图设计主要问题摘要:本文指出建筑设计院和系统集成商承担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的状况将长期存在。
由于种种原因,施工图设计质量不尽如人意,存在较多的问题。
精心设计、精心施工,才能提高智能化系统工程的设计质量和工程技术水平,需要领导重视,设计人员敬业,希望行业同仁共同努力。
1 概况本人在建筑设计院中从事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参与了施工图设计文件质量审查:有时受建设单位委托,帮助审阅该建设工程项目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图。
根据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施工图设计质量不尽如人意,在设计文件中存在较多的问题。
建筑设计院和系统集成商承担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的状况将长期存在,系统集成商参与设计与建筑设计有较大距离。
为提高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图设计质量,在本文中提出一些个人看法,与同行探讨,以求共同进步。
2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全过程建设工程项目的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全过程与建筑设计一样,有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
智能化系统设计与建筑设计同步进行是最佳做法。
方案设计后经评审进入初步设计,初步设计后经评审进入施工图设计,施工图设计文件经有关部门质量审查,然后进入施工招投标,由施工单位(系统集成商)进行深化设计,则设计过程基本完成。
在施工过程中,如建筑装修、功能调整,再作局部修改和完善。
目前,由于种种原因,除少数工程项目按上述步骤操作外,大量的工程项目的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图由系统集成商设计。
由于系统集成商参与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招投标时,建筑设计院的建筑设计施工图已完成,建设单位急于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系统集成商在方案设计中标后即进入施工图设计阶段,初步设计及其评审这个重要阶段被忽略。
3 智能化系统施工图设计主要问题3.1 成套性、完整性欠缺3.1.1 施工图设计文件主要由以下各部分组成:·图纸目录·主要设备及材料表·设计施工总说明·平面图·系统图·原理图·弱电机房详图·弱电竖井详图·其它详图,如会议室、多媒体教室、门禁大样图等3.1.2 在深化设计阶段,可能还需以下设计文件:·安装图·装配图·接线图(机柜、设备端接图)·线缆表·基础图3.1.3 部分工程项目智能化系统施工图设计文件不成套,有的甚至只有平面图,而无系统图;有的设计施工总说明没有:特别是缺主要设备及材料表和各种详图。
智能建筑的电气施工分析
智能建筑的电气施工分析摘要:随着智能建筑的发展,电气安装施工技术成为影响其后期使用的关键性环节。
对此,文章就智能建筑的电气施工展开分析,希望能够给广大同行参考。
关键词:智能建筑;电气;照明;施工1配电箱安装智能建筑中会设置不同类型的用电设备,耗电量非常大,并且很难估算,这就对电源和配电箱的可靠性及质量提出了严格要求。
智能建筑的配电箱安装,要先对建筑用电负荷进行精准估算,由于其实际用电负荷很难估算,所以,在施工之前要在图纸会审阶段采用系数法、负荷密度法进行用电验算和核验,从而准确预估用电量,选择合适的配电箱。
要严格遵守相关监管部门制定的规范要求,同时还要按照智能建筑对配电箱的设计要求和现场的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安装技术。
2管路敷设2.1现浇混凝土结构中的管路敷设墙内管路敷设要在钢筋网中按照最近的路径进行敷设,同时从钢筋内侧进行固定绑扎,固定时的距离要在1m以内。
线管在穿过墙柱时,要进行加筋处理,避免暗配管影响到建筑结构。
如果管线需要并行,要注意管之间的间距要在25mm以上。
还要对管线穿外墙进行套管保护,做好防水处理。
2.2地面内管线敷设首先,要最大限度减少管线的接头,如果必须接,要用麻绳进行缠绕,并在涂抹铅油后进行拧紧处理,避免漏水影响。
如果管线采用的是金属地面出线盒,盒口要和地面保持齐平,引出管要和地面保持垂直关系。
管线露出地面的长度要在200mm以上;多根管线在进入配电箱时,要排列整齐,如果配电箱采用的是落地式,管口要高于基础面50mm。
在进行水平或者垂直敷设管路加接线盒时应严格依据规范施工。
在敷设电气配管时,要对配管和其他管道之间的距离进行合理控制。
在施工需要注意的是,蒸汽管道的管外需要包隔热层时,上下平行的距离要减少到200mm左右;暖气管和热水管需要设置隔热层;对于裸导线,需要在裸导线外设置一层保护网。
如果涉及煤气管道,煤气管道和配管需要在同一平面上,并且间距要在50mm以上,不同平面内的间距要在20mm以上,配电盘、配电箱和煤气管道之间的间距也要在300mm以上,各个电器开关接头等和煤气管道之间的距离要在150mm以上。
智能建筑的电气设计分析
智能建筑的电气设计分析摘要:一直以来,智能建筑工程施工存在能耗量大、环境污染程度高等问题,这些与当前国家提出的环境保护、绿色节能及可持续发展战略背道而驰,因此亟需通过有效手段对以上问题加以解决。
在现代化智能建筑项目中,电气设计对智能建筑电气系统的运行状态和电气设备使用性能的发挥具有决定性影响,在智能建筑安全与节能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如何有效进行智能建筑电气的安全与节能设计成为设计人员的重要研究课题。
关键词:智能建筑;电气设计引言在进行智能建筑电气设计时,要区别于一般智能建筑。
设计人员要考虑智能建筑电气设计的特点,并且做好现场勘查,掌握正确的设计思路,科学调配好不同系统间的关系,合理地选择和设计配电系统形式,从而使系统运行具备较强的平稳性以及安全性,全面提高智能建筑电气设计效果,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凸显现代化的智能建筑电气设计优势。
1智能建筑电气智能化设计的必要性通常来说工程智能建筑主要有两部分组成,一方面就是智能建筑刚开始的设计图,另一方面就是工程施工。
施工和设计相比较那就有点麻烦,因为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所以要进行智能化施工就要比普通的工作量大和难度更高。
在一定程度上智能建筑电气智能化设计,大幅度提高智能建筑的运行速度,能减少很多人为的行为,大大避免人为操作失误,完成很多人工难以处理的高难度作业任务。
对于智能建筑行业的转型智能建筑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合理规划和调整智能建筑内的很多相关区域,增加空间的利用率,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业主和使用者的需求。
与此同时,满足了很多人一直想要的那种居住体检,从而体现出了在设计上的人性化。
绿色环保是国家一直提倡和要求,智能建筑正好贴合这一点,不仅实现了节能减排,也推动了智能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设计工作者在设计过程中,坚持节能减排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的设计理念,在一定意义上满足了智能化的要求。
因此,智能建筑的智能化是势在必行的,这就是为什么要进行智能建筑设计智能化的原因。
智能建筑电气设计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
智能建筑电气设计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摘要:提高智能建筑电气系统的实用程度,文章从智能建筑电气系统的实施内容、设计规划、使用标准等方面着手,以实现最优化的控制效果、最大的使用效能为目标,以系统设计的整体原则为基础,分析了对系统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智能建筑;电气设计;问题;优化策略引言就智能建筑的电气系统而言,在设计过程中,包括了建筑工艺、计算机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等,其设计的难度和复杂性也比较大。
在进行电气设计工作时,既要兼顾节能、质量等有关要求,又要尽量减少建设费用,所以整体设计工作的难度很大。
1.智能建筑电气设计存在的问题1.1.配电箱设计不合理配电箱设计不合理是当前存在问题较为典型的一例,当前我国建筑电气设计中多数都采取的是PZ20技术,依托该技术,进行配电箱作业的作业工作,尽管该技术能够满足我国常规建筑的电气设计需求,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盲目施工的问题,既不考虑建筑的整体结构,也不考虑建筑的结构特点及后期是使用需求,进而在后期使用过程中造成电气系统整体性的缺失,既影响了系统的使用效能,也给后期居民的入住带来了安全性威胁。
1.2.防护技术不到位智能建筑电气技术的防护不到位,也是制约智能电气效能发挥的一大重要因素。
若要使系统设置符合设计要求正常发挥智能建筑电气技术的使用效能,延长使用寿命,必然要高度重视防护技术设置这一环节,科学进行测量规划,严格进行施工管理,高标准严要求的操作的必然的选择。
但在施工过程中,有部分施工团队不注重电气防护建设,忽视电气防护技术,以致在后续使用过程中产生使用安全问题,既影响的效能发挥,也容易产生安全问题。
以电气防雷带技术为例,该技术的出现是为了在居民在使用过程中避免因雷击产生的使用安全问题,保证电气线路的正常使用,该技术是以项目整体为依托布局,从整体出发进行设计施工布局,管线设置,以保证项目整体电气系统的防雷效能。
但在施工操作过程中,很多施工团队敷衍了事,在施工前没有进行合理的规划测量,没有根据建筑物情况进行合理的防雷带定位,所以尽管应用了防雷带技术,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却无法达到理想的防雷效果。
智能建筑电气施工图设计深度研讨
智能建筑电气施工图设计深度研讨摘要:本文根据不用户对施工图设计深度的要求,根据实践经验与国家新的标准与规范,对电气设计深度若干实践与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在其基础上,给出了一般智能建筑电气施工图设计格式及设计深度具体要求。
关键词:设计规范智能建筑设计深度为了适应因信息社会与智能建筑蓬勃发展而引发地设计规范与设计方法的改变,笔者从加强技术管理、满足现场施工要求以及提高工程图纸设计质量等方面,对电气施工图设计格式及设计深度进行研讨。
近年来,随着智能大厦的拔地而起,弱电系统的防雷措施已引起业界人士的普遍关注。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对原国标图集《建筑物、构筑物防雷设施安装》(D562)和《独立避雷针》(D565)图集重新修订,从1999年12月2日开始实行新的国家标准图集《建筑物防雷设施安装》(99D562),该《图集》在原来标准的基础上,着重强调了弱电部分的过电压保护(信息系统及电子设备、电气设备)。
由于连接工作站、服务器和客户机之间的电缆很长,冲击过电压的影响正成为数据丢失和系统失效的主要原因。
另外,互联网的特性使得进入某一点的浪涌能沿着网络传播而破坏其它工作站,使得网络设备损坏的概率大为上升。
可见,弱电过电压保护在电气施工图设计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图集》(99D562)把雷电及过电压防护分为三个部分:外部防雷、内部防雷和过电压保护。
其中⑴、外部防雷其中包括:接闪器(针、网、带)、引下线、接地装置、屏蔽。
⑵、内部防雷其中包括:屏蔽隔离、等电位联结、安全距离。
⑶、过电压保护是指雷击电磁脉冲(外部电涌防护)和内部操作过电压(内部近旁电涌防护)。
一般而言,合理的屏蔽和接地是减少浪涌通过电压对人身及设备破坏的根本前提和途径,为保证电子设备免受浪涌过电压的破坏,应根据实际情况在电源系统、天线馈线系统、信号系统和接地系统等四个方面进行具体的设计,加装多级浪涌过电压防护器(浪涌保护器SPD是指限制瞬态过电压分走浪涌电流的元器件)。
关于建筑电气设计存在问题的探讨
关于建筑电气设计存在问题的探讨随着我国科学和经济技术的发展,相关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涌现,给建筑电气设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建筑电气在设计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不仅满足日常生活安全和便利,降低建筑电气建设的成本,应满足建筑的功能需求等目标实现。
保证设计的更加规范性、合理性。
标签:设计标准;规范性;专业概念1 专业概念的理解问题要做好设计,要对相关的概念要理解清楚。
比如说“双电源”和“双回线路电源”,双重电源就是分别从不同电网的两个相互独立的电源,或者是同一电网电路联系很少的电源。
其中一个电源出现故障或异常,由另外电源可以供电的电源。
双重电源就是一用一备,不能同时损坏,能双重供电。
双回线路电源是没有明确电源是都来自两个不同的变电站,还是同一个变电站的不同母线,还是同一个低压柜出来的两个出线回路。
两个概念有相互重叠的部分,也有相互独立的部分,前者相对是电源的独立,后者相对是线路的独立。
2 注意专业间配合问题这是很多人知道却是很容易忽视的问题,现在很多设计院,因为出图时间紧,各专业每个人只顾着设计自己专业。
建筑专业作为龙头老大,平面经常修改很多来回,防火分区面积变化,以及设备房面积改变,或者是电气管井进行压缩,造成后面供配电设备没位置设置。
水暖专业图纸影响电气专业也很大,在设计提资时候提供给电气专业的图纸前后有設备参数的变动,没及时告诉电气设计人员,造成电气人员配电线路相应的不足或者浪费。
结构专业对电气专业影响最多是在地下室顶板梁图和基础图,提供电气专业人员不同程度时间滞后,或者基础图纸基础形式有错,改来改去,没及时告诉电气专业;在室外管网总图上,一张总图反应机电设备专业的专业程度的综合水平和相互协调水平。
给排水专业在总图上有雨水、污水、废水、给水、中水等管网布置,电气专业总图上有强电、智能化、消防管线,暖通专业总图有供暖和燃气管网;每种管线,每个单独专业在各自的图纸上都是很合理,但是把各个专业管线图叠合都一张图纸上时,发现问题很多,管线相互交叉,各不相让,同一标高,同一位置的管线出现多次交叉,没做到小管让大管,有压让无压管。
浅议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图设计主要问题
浅议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图设计主要问题【摘要】与智能技术的发展相比较,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图设计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导致智能化建筑体系不够完善。
本文主要对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图设计主要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对此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图;设计;主要问题前言:近年来由于科学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也得到了相应的进步,在现代建筑中每一个生产部门都少不了相应的智能化系统技术[1]。
但由于种种原因导致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下面将对我国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图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图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一)设计专业化程度低我国在建筑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面比较重视,每年所毕业的专业人才也不少,但由于专业人才的专业结构限制,导致能从事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的人员十分缺失。
当前我国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的专业人员主要是从电气专业转行过来的人员,或者其他相关专业的设计人员。
虽然与智能化系统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但事实上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2]。
同时智能化系统并不是专一化的设计系统,当中涉及到了通信、网络布线和公共显示及安全等多个部分的内容,这对设计人员来说有着相当的复杂性,要求设计人员不仅要懂得技术,同时还要对设备产品有充足的了解。
但当前的电气专业设计人员兼职进行智能化设计,将会导致施工图的质量难以提升。
此外,当前我国的智能化系统集成商设计人员普遍为建筑设计专业毕业的人员。
这部分人他们对建筑智能化系统技术有着一定的了解,同时也对设备产品有一定的认识,但问题在于他们在毕业后并没有经过专业的设计训练,所设计出的图纸质量不高。
系统集成商的领导普遍对施工招投标文件比较重视,但在设计方面的水平难以提升,这是限制智能化系统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智能化评审参与程度低在建筑设计中通常由三个阶段,首先是方案设计阶段,其次是初步设计阶段,然后是施工图设计。
关于智能建筑中电气施工技术的探讨尝试
关于智能建筑中电气施工技术的探讨尝试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也有了突飞猛进发展。
建筑技术是影响建筑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建筑技术的好坏对建筑质量与水平有直接的影响。
在现代的建筑行业,电气技术的应用是建筑施工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而且改变了建筑行业的整体面貌。
关键词:智能;建筑;电气施工;技术一、智能建筑简介及电气安装施工的重要性(一)智能建筑简介智能建筑是由现代化先进的电气建筑技术、电脑技术、通信技术以及控制技术等设计建造而成。
智能建筑为用户提供了包括自然环境、信息环境、人文环境、节能环境以及交通环境等优质的生活条件,其主要目的是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协同发展,利用现代化科技技术设计合理、高效以及科学的集成系统,为用户创造一个舒适、便利和安全的环境。
我国智能建筑的发展时期和国外相比较晚,智能建筑设计的理念主要是切合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不仅要突出建筑的先进性和发展性,还需突出建筑的环保性和实用性。
就目前而言,我国对智能建筑的要求要比国外的要求严格,对于节能减排的要求更高。
隨着我国智能建筑不断的发展,在未来城市化的发展中必然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智能建筑运用了现代的科学技术,包括计算机网络、智能卡技术、可视化技术、无线局域网以及卫星通信等,在基于创造建筑的基础上,赋予建筑更多智能化的设计。
(二)智能建筑电气安装施工的重要性智能建筑建设过程中,电气安装施工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大的程度上直接影响到了智能建筑用户的生活,具有科学、合理的电气安装施工设计,能够有效的提升建筑整体的质量,为用户提供更加便利和舒适的生活环境。
与此同时,智能建筑对于电气安装施工提出更高的要求,利用电气与建筑的巧妙结合,为建筑设计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创意,提升用户居住的满意度。
电气安装可以说是一个智能建筑的核心部分,若无电气安装,则难以体现出智能建筑的优势和作用。
因此,在智能建筑施工过程中,必须提升电气安装施工技术的水平,为确保电气安装施工的质量,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智能化建筑电气系统设计的思考
智能化建筑电气系统设计的思考摘要:智能化建筑电气系统设计是非常复杂的,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内容,设计人员应充分考虑各种因素,通过深入研究,来制定最为合理的设计方案,不断提高工程系统的控制水平,最终实现节能环保的目的。
关键词:智能化建筑电气系统设计1.引言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多种能源不断的被消耗,其中作为日常生活、生产均离不开的电能,其消耗更是占据了重要的部分。
为了缓解电能的消耗,在智能化建筑工程建设中推广进行电气的节能设计,目前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虽然目前国家在智能化建筑的电气节能方面的技术已经得到很大的突破,但仍然存在很多的不足,使得预期的节能效果没有达到。
另外,国家在电气节能技术的相关设施、专业以及开发生产上还有很多的不足,仍需要改进。
因此,我们设计人员应充分考虑各种因素,通过深入研究,来制定最为合理的设计方案,不断提高工程系统的控制水平,最终实现节能环保的目的。
2.智能化建筑电气系统设计的原则2.1灵活性原则灵活性是建筑电气智能化技术最为明显的一个特征,这对于建筑电气工程智能化水平的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在设计智能化建筑电气的过程中应当坚持灵活性原则,参照灵活性模式将传统电气工程人工参与的弊端进行改善和优化。
2.2规避性原则电气工程设计和应用效果受到社会个体的主观能动性的影响,所以在设计应用中存在一定的风险,而建筑电气智能化技术能够有效地将这些风险规避,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人为因素的不良影响,智能化技术能高效地反应和判断出具体的问题,使工作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同时能够对可控制指标进行协调,从整体上提高建筑电气设计施工的质量和效率。
2.3一致性原则通常电气工程设计施工的效果会由于不断操作或者数据紊乱而出现一定的偏差,所以想要保证建筑电气工程质量,首先要将数据的一致性提高,智能化技术在此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将相关数据处理的效率、准确性大幅度提高,同时它能根据不同类型技术形式采取针对性的数据计算处理,这对于电气设计的科学性和实效性提供了很大的保障,设计效果和质量明显优化。
智能建筑电气的设计和施工研究 农思源
智能建筑电气的设计和施工研究农思源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智能建筑开始越来越多的出现。
智能建筑将计算机网络以及办公的自动化等信息技术融合在建筑中,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更加便利和舒适的环境条件。
但我国目前在智能建筑中电气的设计和施工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这些因素直接影响了智能建筑的使用功能以及质量,因此必须加以重视。
关键词:智能建筑;电气设计;电气施工引言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速度逐渐趋于稳定,因此我国人民生活质量水平不断提升,因此会对建筑物舒适性、外观美观性提出更高的要求,智能建筑物可以让我国人民群众提出的需求得到满足,因此我国范围内各个地区投入建设的智能化建筑工程项目数量逐渐增多,规模不断扩大。
智能化建筑电气工程项目是复杂性和系统性比较强的工程,具备涉及部门多以及工期长等特征。
1智能建筑中电气技术应用概述社会发展新时期建筑行业建设规模在逐步扩大,加上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应用,促使建筑工程行业朝着智能建筑方向发展,在智能建筑中应用智能管控技术能够使得电气应用中安全性全面提升。
通过智能化建筑设计能够全面降低人工操作量,提高监管控制环节精准性。
在现阶段智能建筑发展中应用电气技术具有较大可行性,在施工过程中需要结合施工基本现状对技术应用进行分析。
在智能建筑中具备自动化控制中心,对建筑工程安全系数以及多项设备基本运营情况进行监管,发现安全问题之后需要加强监督,将各项监测数据及时进行反馈。
除了强化智能建筑安全防护之外,通过智能电气技术的应用还能节约建筑物消耗的能源,能够为建筑行业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在智能建筑发展过程中包含了多项控制模块,各个模块接收指令之后能够根据要求自由切换,这样能够降低建设成本以及提高运营速度。
2智能建筑中的电气设计2.1智能建筑中电气的设计智能建筑是对普通建筑进行电气技术的升级改造,从而让建筑具有智能化的一些功能。
在对建筑进行电气设计时,要结合强电设计与弱电设计。
强电设计所涉及的主要是传统电气的设计,如照明和配电系统等,这是建筑的基础电气设施,其技术相对成熟,也是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智能建筑电气的设计和施工探述
行智能施工222智能城市INTELLIGENT CITY NO.122020智能建筑电气的设计和施工探述黄梅芳(深圳市容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广东深圳518129)摘要:现代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智能建筑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普及,人们对于智能建筑物的工作需求和生活需求也越来越多。
智能建筑物中多样化的功能的实现,与电气工程设计息息相关,智能建筑中电气设计和施工质量关系到整体建筑物的功能和安全性。
文章对智能建筑电气的作用和设计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实际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和改善建议。
关键词:智能建筑;电气设计;电气施工智能建筑电气系统是决定建筑智能化程度的重要因素,也是保障电气系统运行安全的基础。
就目前而言,实际电气设计施工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影响施工质量和后期使用安全,需要人们重点关商加以改善。
1智能建筑电气的作用1.1有利于智能建筑实现多样化的网络通信现阶段的智能建筑物中都是网络作为信息传输技术,网络技术的应用普及不仅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提供了多种多样的便利,还在智能建筑物中的网络信息通信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实现了智能建筑物中信息传递形式的多样化。
电气技术的应用是实现现代智能建筑中网络通信和信息传递的重要保障,目前在现代智能建筑物中应用的通信网络种类非常繁多,具体包括计算机网络、物联网以及电话通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等。
1.2有利于智能建筑实现完善的电子监控对于智能建筑,实时的监控功能是其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监控功能除了要包括对建筑内外景象的监控,还包括对于智能建筑相关的所有设备的监控,电子监控系统要能够对各种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监控,方便技术人员对其进行检测,出现故障后也方便排査故障原因。
除此之外,建筑电气技术在智能建筑的监控系统中的应用,还能够对整座智能建筑物的能耗情况进行监控和调节,只需要在总控模块中将预定电能消耗上限数值提前设定好,电子监控系统就能够对建筑物中所有电器设备的电能消耗情况进行实时监控记录,一旦有电器设备的耗电量超出正常耗电水平,总控系统就会对其及时进行调节。
浅析智能建筑电气设计及施工
浅析智能建筑电气设计及施工摘要:本文阐述了智能建筑电气设计、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及作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提出了一些见解。
关键词:智能建筑;电气设计;施工建筑电气设计的范围在20世纪90年代前期只分强电与弱电,弱电施工图当时一半只包括电话、电视。
90年代中后期,随着高层建筑的推出,功能要求的提高,一些地区建筑弱电的设计也应功能的需要扩展了范围,特别是为了满足办公自动化、计算机联网运行地需要,首先推出了“综合布线’’弱电工程;智能化建筑的概念也在电气专业圈内推出,并有相应的工程付之实践。
智能建筑弱电设计的内容行业内通称:5A工程:即CA(通讯自动化).OA(办公自动化),BA(建筑设备自动化),FA(火灾自动报警),SA(安全防范自动化),也有称3A工程的,即把FA及SA归入BA系统;包括GCS(综合布线)。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2000年版)及《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2003版)的发布与实施,逐步规范了智能建筑的设计和施工;但由于智能建筑电气设计涉及学科较多,常说的A+4C技术,即现代建筑技术(A),现代计算机技术(C),现代控制技术(C)现代显示技术(C)。
一时要出一本智能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确实困难,所以只推出了《标准》概括了各子项的设计要素及设计标准,即以标准而言,条文说明也过于简单,内容的深度与广度上还反映不了在工程设计中碰到的具体问题,可操作性还不够。
更须业内人士多加交流沟通总结,提高智能建筑的设计质量。
一、如何提高智能建筑工程的弱电设计水平按《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初步设计阶段说明部分应针对工程功能需要,对智能化的各个子项都应该进行说明,并出相应的系统图及主要设备元件明细表,这一点一些设计院只要是重视初步设计的都已做到。
但按《深度规定》在施工图阶段,对专业设计院降低了要求,只提出了“建筑设备监控及系统集成”一项,要求为三点:1.监控系统方框图,绘到DDC站;2.随图说明相关建筑设备监控(测)要求、点数、位置;3.配合承包方了解建筑设备情况及要求,审查承包方提供的深化设计图纸。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智能建筑电气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智能建筑电气工程中的应用研究此文简单阐述了智能建筑电气工程设计的基础,详细分析了现阶段智能建筑电气工程设计中具有的不足,并研究了智能建筑中电气工程设计及自动化技术应用。
标签:智能建筑;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应用在传统建筑中加入现代化的建造技术以及当前采用电脑技术而为居住在内部的用户提供一个更加高效率以及高舒适度的环境逐渐成为了当前人们对于建筑的要求,通过这样的方式将能够使得建筑的效率得到一定的提升,同时还能使得建筑的配置更加科学化。
根据本人实际经验可知,当前建筑的自动化主要是通过配电系统进行的,同时配上高压电以及低压电的系统,从实际情况分析可知,上述的构建就组成了智能建筑的核心部分,因此对其进行一定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1 智能建筑电气工程设计的基础1.1 工程设计和工程建设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环境下智能建筑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改变。
可以说,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建设是影响工程使用性能的关键环节,对此有必要予以高度重视[1]。
1.2 电气工程的地位和作用电气工程是现代科学技术领域的核心学科之一,隶属于高科技领域。
电气工程的实施要建立在电气学科的基础上,它关系到电能的产生和应用。
近年来,市政电气工程凭借其广泛的研究方式和丰富的研究经验,促进了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进步。
2 目前智能建筑电气工程设计具有的问题2.1 缺乏准确的设计图纸工程图纸设计中具有的问题,通常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缺乏专业的图纸设计,二是图纸的细节不够明白,为后期的施工造成了较大的影响[2]。
2.2 工程设计缺乏深度现阶段,大部分智能建筑施工图纸的设计深度都不能满足“建筑工程设计文件深度施工规程”的有关标准,导致施工过程性能变差,甚至会造成严重的误差。
因为这些是设计深度上的问题。
所以,施工技术人员不容易发现,如果没有马上进行处理,一定会带来非常大的麻烦。
2.3 缺乏标准化的设计标准很多的市政工程公司,因为缺乏法律意识或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减少生产成本,私底下违背国家建设要求,这给电气工程造成了严重的安全隐患。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工程施工报告设计心得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工程施工报告设计心得在这次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工程施工报告设计中,我深入地了解了建筑的“心脏”部分——电气与智能化系统。
此次的学习与实践,不仅让我对专业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让我明白了实际操作中的种种挑战与困难。
刚接触这个课题时,繁杂的电气图纸和各种专业术语让我有些不知所措。
但随着一步步深入研究,我逐渐认识到,这些看似复杂的图纸和术语背后,其实是对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系统严谨而细致的规划。
每一个线路、每一个开关都有其特定的位置和功能,不得有丝毫的马虎。
在实践中,我遇到了许多预料之外的情况。
例如,在模拟实际施工时,我发现理论与实际有时存在较大的差异。
理论上的完美设计,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预料之外的难题,如材料的选择、施工环境的限制等。
这些都需要我在不断的实践中去摸索和调整。
而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与团队成员的合作。
在项目中,我们经常需要共同探讨、互相学习。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长和见解,大家集思广益,共同解决问题。
这种合作不仅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也增强了我们之间的默契和团队精神。
经过这次学习,我更加明白,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工程施工不仅仅是技术的运用,更是对整个施工过程的细致规划和对细节的严格把控。
每一次的成功都离不开团队的
协作和不懈的努力。
未来,我希望能够将这次的学习经验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为我国的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工程做出自己的贡献。
论智能建筑电气技术的设计要点与施工问题
论智能建筑电气技术的设计要点与施工问题摘要:目前,智能技术已广泛地应用于建筑行业,但在电力系统的建设和施工方面,其工程质量和安全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文章主要介绍了智能化建筑的电气设计和安装工作的重要意义,并就其设计和施工技术要点进行了分析,以期为今后的电力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智能建筑;电气设计;施工技术引言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业的建设规模也随之扩大,而采用智能化的建筑设计,使电力技术的应用变得更为有效,使得工程施工的每一个环节都变得更为精准。
目前,电力系统的设计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所以,对电力系统智能化的设计和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讨论,以保证工程的整体质量。
1智能建筑电气设计与安装的重要性在建筑工程中,电力设备的安装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它的安装质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
为使电力设备能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必须在设计、施工中坚持科学、合理的原则,并充分重视电气设备的安装。
目前,电力设备的安装还面临着许多问题。
例如,施工人员对工程中的细节问题不了解,对某些电器设备不够了解,对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和隐患未及时发现,致使问题在工程中不断加剧,不仅影响了智能大厦的正常运行,还危及到了住户的生命和财产。
所以,对电力系统进行智能化设计和安装是非常关键的。
2智能建筑电气设计的内容在某一特定的智能建筑的电气设计中,其设计的重点是弱电、强电。
智能建筑相对于传统建筑来说,主要是通过对建筑物的电气技术进行改造,使得整个建筑物的附加部分具备高度智能化的功能。
在建筑中,弱电既可以控制建筑内的电气设备,又可以传输大量的信息。
由于弱电的电压和电流都很小,并且功耗很小,因此,弱电的设计要比强电的设计更加复杂,涉及的领域也更加广泛,因此在设计时要着重解决电力系统与其它管道的协调问题。
在智能建筑的电气设计中,弱电设计是其关键环节,它是智能化建筑的关键环节。
强电设计是建筑电气设计的重要环节,其主要内容是照明、配电等方面的设计,以达到节能减耗的目的,到目前为止,强电的设计技术已相当成熟,可以保证建筑电力系统的安全。
智能建筑电气的设计和施工探述
智能建筑电气的设计和施工探述摘要:智能建筑电气系统是决定建筑智能化程度的重要因素,也是保障电气系统运行安全的基础。
就目前而言,实际电气设计施工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影响施工质量和后期使用安全,需要人们重点关注并加以改善。
关键词:智能建筑;电气;设计和施工引言在社会快速发展的形势下,我国家庭购买的家用电器种类繁多,这就对建筑配电系统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
在智能建筑中电气安装施工是重要的环节,能够很好的调节控制电能质量,但是由于传统的建筑电气施工都是利用电磁设备进行调节控制,操作工序非常复杂,容易出现安全隐患,而智能建筑电气系统是采用光纤光缆对设备进行监测与调控,可以很大程度提高电气安装施工的效率和质量,丰富功能形式等,因此合理应用智能建筑电气安装施工技术是非常关键的。
1智能建筑概述简单来说,智能建筑就是传统建筑领域,与现代多项的科学技术的有机融合,主要利用了现代的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以及智能化的控制技术。
通过智能建筑概念兴起,我们可以看到未来建筑行业发展的趋势。
智能建筑建设理念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通过大量的运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来最大程度的方便人们的生活,提高人们的居住体验。
人们在智能建筑中最明显的感受将是生活的便捷性和高效性,以往需要手动调节的设施,通过智能化的控制体系,就可以自动的完成。
同时,智能建筑为用户提供不限于居住环境的良好体验,目前的智能建筑可以对建筑物的整体能耗水平,进行一个科学的控制,从而起到节约能源的效果。
另外,智能建筑秉承以人为本的建筑理念,因此在建筑物的人文性上也会有一个比较大的提高,可以结合现代先进的智能控制技术,为用户打造个性化的居住空间。
智能建筑最大的特点在于系统的高度集成化,智能化技术,互联网技术,都被有机的整合到了一个统一的控制系统中,可以高效便捷的对建筑物进行智能管理。
我国的智能建筑虽然对比国外起步较晚,但是由于我国信息技术发展比较快,因此在相关的技术标准上是要高于国外水平的,目前我国的智能建筑,主要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相结合,注重对资源的节约和对环境的保护,符合国家发展的要求以及建筑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随着智能控制技术的逐步发展完善,智能化建筑未来在我国的建筑领域必然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同时能够有力的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建筑电气工程智能化设计思路分析
建筑电气工程智能化设计思路分析摘要: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智能化设计理念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本文针对建筑电气工程的智能化设计思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电气工程;智能化;设计前言电气工程是建筑工程中值得关注的一项内容,在电气工程设计中,智能化的设计可以很大程度的增加建筑的使用方便度。
1建筑电气工程智能化的意义以计算机为操作平台的智能化电气技术,最终是可以提供给住户能源的需要,提供便利的工作生活所需,实现信息的实时共享。
这种智能化是通过对建筑电气工程的实时监控为依托,并随时分析该系统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相关问题,进而极大的提高了建筑的安全性能,同时,在节能环保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保证了建筑物内生命财产的安全。
诸如应急照明与消防电梯和自动灭火及排烟设施,可在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开启,并进行合理有效的处理。
如自动化的灭火设备、事故照明、消防电梯、自动排烟设备等,能在事故发生之后自动进行。
2建筑电气工程智能化设计的问题2.1智能化设计的水平问题在我国建筑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我国的建筑电气智能化工程设计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实践生产中也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但是建筑电气工程的智能化设计的整体水平还是比较低的,对于很多电气的智能化都缺少实践的经验,更多的是停留在理论的基础上,把智能化设计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2.2智能化运用领域局限问题在我国建筑业的电气工程中,对于智能化技术的运用并没有得到全面发展,它的运用领域有很大的局限性,并没有在人们的生活中得到普及,只是在发动机和电动机等比较少的领域内得到了应用,对智能化技术运用还处在比较初级的阶段。
正是因为对电子工程智能化技术没有在建筑行业得到非常广泛的运用,所以没有对建筑电气工程的智能化的设计起到很好地促进作用。
2.3智能化的设计创新问题由于社会是在不断发展的,所以人们对于新型的技术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而对于新技术的发展是要在创新的基础上才可以得到不断的发展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能建筑电气施工图设计深度研讨
发表时间:2017-07-20T14:43:47.143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9期作者:洪闻辉
[导读] 摘要:本文根据不用户对施工图设计深度的要求,根据实践经验与国家新的标准与规范
身份证号码:44520219890115xxxx 广东揭阳 522000
摘要:本文根据不用户对施工图设计深度的要求,根据实践经验与国家新的标准与规范,对电气设计深度若干实践与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在其基础上,给出了一般智能建筑电气施工图设计格式及设计深度具体要求。
关键词:设计规范智能建筑设计深度
为了适应因信息社会与智能建筑蓬勃发展而引发地设计规范与设计方法的改变,笔者从加强技术管理、满足现场施工要求以及提高工程图纸设计质量等方面,对电气施工图设计格式及设计深度进行研讨。
近年来,随着智能大厦的拔地而起,弱电系统的防雷措施已引起业界人士的普遍关注。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对原国标图集《建筑物、构筑物防雷设施安装》(D562)和《独立避雷针》(D565)图集重新修订,从1999年12月2日开始实行新的国家标准图集《建筑物防雷设施安装》(99D562),该《图集》在原来标准的基础上,着重强调了弱电部分的过电压保护(信息系统及电子设备、电气设备)。
由于连接工作站、服务器和客户机之间的电缆很长,冲击过电压的影响正成为数据丢失和系统失效的主要原因。
另外,互联网的特性使得进入某一点的浪涌能沿着网络传播而破坏其它工作站,使得网络设备损坏的概率大为上升。
可见,弱电过电压保护在电气施工图设计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图集》(99D562)把雷电及过电压防护分为三个部分:外部防雷、内部防雷和过电压保护。
其中
⑴、外部防雷其中包括:接闪器(针、网、带)、引下线、接地装置、屏蔽。
⑵、内部防雷其中包括:屏蔽隔离、等电位联结、安全距离。
⑶、过电压保护是指雷击电磁脉冲(外部电涌防护)和内部操作过电压(内部近旁电涌防护)。
一般而言,合理的屏蔽和接地是减少浪涌通过电压对人身及设备破坏的根本前提和途径,为保证电子设备免受浪涌过电压的破坏,应根据实际情况在电源系统、天线馈线系统、信号系统和接地系统等四个方面进行具体的设计,加装多级浪涌过电压防护器(浪涌保护器SPD是指限制瞬态过电压分走浪涌电流的元器件)。
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施安装—99D562》对SPD(SurgeProtectivedevice)选型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智能大厦中有很多重要的电子设备安装于建筑物内,应当在电源进线处和电子设备供电处根据设备耐过压的能力装设多级SPD.对一、二类防雷建筑物电源的第一级保护应在总进线的配电柜前加“一级SPD”。
其通流量In的设计要求:In≥40~80kA.第二级保护在UPS或分配电柜前加装“二级SPD”。
第三、四级电源保护在重要设备配电系统或工作电源前加装“三级SPD”其通流量In的设计要求:In≥5kA.另外,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住宅智能设计(弱电设计)的重要性和在住宅设计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其技术的复杂和难度越来越大。
因此,十五期间的住宅设计标准把这部分内容单独为一章。
故在住宅智能方面的施工图设计中,应充分考虑技术的先进性、设备的标准化、网络的开放性、系统的可*性及可扩性等诸方面。
例如:从综合布线方面考虑,每套住宅宜设置“信息配线箱”,电视、通信(电话和数据)、安全防范等管线可通过“信息配线箱”引出。
住户内设置信息配线箱,有以下好处:
⑴、通信线路接线方便,现在我们引入每套住宅的通信线路有计算机数据通信网络和市内电话网,为了使住户利用卧室或起居室的信息插座方便的在计算机数据通信网络和电话网中选择,在住宅内设置信息配线箱,使用户在计算机数据通信网络和电话网线路之间十分方便地跳线连接。
⑵、有线电视线路接线方便,每套住宅可以只引进一路电视电缆,在信息配线箱内设置分支(分配)器,再引至卧室、起居室的各个电视终端。
⑶、以后住宅的装修、线路变动等方便。
根据国家新的标准与规范及笔者的实践经验,下面给出智能建筑电气施工图设计格式及设计深度具体要求。
1、图纸目录、设计总说明及材料表
1.1、施工图设计文件符合初步设计及其批复文件要求,应文件完整、计算正确、图纸清晰、文字通顺、深度及格式符合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能据以编制工程预算、进行非标准设备的制作工程施工、安装及工程验收。
1.2、图纸目录一般先列新绘制的图纸,后列所选用标准图或重复利用图纸(标准图及安装图选用准确合理)。
同一系统内的图纸顺序一般应按干线系统图、平面图、剖面及大样图、控制原理图的顺序排列。
大型或复杂工程因图纸较多,也可采取按系统划分分册编排的方式。
1.3、图纸首页应列设计总说明,主要设备及材料表紧随其后。
不同系统的材料表宜有适当的分隔空行,以利区分;其它图纸排列顺序,一般应按高压到低压、前端至末端、强电到弱电的方式进行。
1.4、设计总说明书中应有对建设项目面积、高度、功能及防火等级主要数据的叙述,以利读图人及审查掌握。
1.5、大型或复杂工程的详细分项说明也可列在干线系统图中或第一张平面图上。
大型或复杂工程照明和消防材料表可同时列于每张平面图中(但仍有汇总的材料表)。
2、总平面图施工图设计若干要求
2.1、供电系统(含特殊电源)、电力系统、室内外照明、防雷、防静电、接地及其他安全用电措施,其变电所及配电所的位置、设备选择、设备及线路布置原则符合初步设计及其批复文件要求,材料选择合理,有关措施,能满足生产及使用要求。
2.2、在总平面图上,应绘制电力电源的进线及敷设方式(从建筑轴线外起至建筑内受电处止),说明电源引入配电所或变电所的方式及楼层或标高,必要时须做出局部剖面图予以交待。
2.3、绘出建筑物内部配电或变电所的位置,并说明配电所及变电所需求电力电容器容量及变压器装机容量。
2.4、通信系统、自控系统、信号系统的站房及设备选择及线路布置原则符合初步设计及其批复文件要求,具体布线及有关措施合理可*,能满足生产及使用要求。
2.5、在总平面图上绘制通信交接间(箱)的位置,并标出通信干线引入的人孔位置及规格型号。
选用人孔须标出其引用的标准图号,
非标的必须出大样图说明。
对建筑通信规模、容量及组成情况亦需加以说明。
2.6、对有线电视系统,应绘制信号同轴电缆的进线方向、位置,并标示出规格型号。
2.7、涉及有“建筑智能化”系统中相关系统工程的管线走向及埋要求,须在总平面中绘制。
(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下面有详细说明)。
2.8、室外电气管线与其他专业管线出现平行排列或交错排列等复杂方式时,应绘制局部剖面图交待高度、埋深、间距和特殊的防护处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