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人教版)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ee47dc4c58fafab069dc027e.png)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人教版)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正处于思想形成的重要时期,求知欲强,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
本班学生共69人,这是个团结上进、活泼诚实的班集体,学生有着良好的思想素质。
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参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但他们缺少社会经历。
二、教材分析教材采用单元编排、主题统整的方式来构建教材体系。
五上教材以单元编排的方式,每个单元反映生活的一个侧面,突出一个鲜明的教育主题,本册教育内容由四个单元构成。
单元主题下设课文主题,每个课文题均来一个引导学生学习、研讨的话题,下面又生成多个小话题。
本册教材主要呈现以下特点:、教育性。
在本册教材中,主要进行以下方面内容的教育:以多种形式促进这两个我的对话,引导儿童逐步完成两个“自我”的分化;向儿童呈现他们生活中的各种关系,让他们从这种关系中去理解和体验,引导儿童逐步建构起共生型的人格;通过历史与文化的启蒙,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的教育,引发学生对祖国的认同感、归属感等等。
2、综合性。
本册教材几乎涵盖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社会等多方面的内容。
所有这些内容都是通过“个人——人与人——人与社会”这条主线来串联的,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线索。
3、参与性。
本册教材中设计了大量的问题、案例,让学生参与,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社会场景中,通过学生与家庭、学生与学校、学生与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以及对这些事例的认识与实践来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4、直观性。
本册教材呈现的是一页页文字与画面有机融合的版面,力图通过各种精选的图画、照片、示意图、地图和表格等,来最大程度地阐述教材所要反映的思想、意图。
三、教学目标、知道诚信在人际交往和社会生活中重要意义,懂得人无信不立,做人要诚实守信,才能取信于人。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全集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全集](https://img.taocdn.com/s3/m/9de828ce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4c.png)
小学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全集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华民族优秀思想为主导,以构建社以构建社会主义及新时期公民核心价值观为工作方向会主义,与时俱进,以深受当代小学生欢迎的教学方法为手段深受,全心全意做好本科目的教育教学工作教学工作.二、教学内容1、成长的快乐与烦恼;2、追根寻源;3、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4、我们生活的地球.三. 教学目标:1、尊重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懂得勤劳是美好生活的源泉,学做集体小主人,爱护集体荣誉培.人人争做我是小小主人翁.2、了解祖国悠久的历史,懂得讲文明、有礼貌是做人的基本品质,自觉遵守公共道德,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好学生.3、向人民英雄致敬,勿忘国耻,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能够虚心听取他人意见,树立敢于向困难挑战的信心,遇到失败和挫折不灰心、不气馁.4. 自尊自爱,不骄傲自满,心胸开阔,不计较小事,不为小事生气.5、引导儿童逐步完成两个自我的分化.6、引导儿童逐步建构起共生型的人格.7、通过历史与文化的启蒙引发对祖国的认同感、归属感.四、学生基本情况:班上的学生能听从教师的教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听从老师教诲.有一定的集体荣誉感,能积极完成学校交给的各种任务;有一定的自理能力,懂得与同学友好相处.但部分男生自制力差,以自我为中心,受挫力低,责任心尚未形成,对待学业得过且过.总之,引导本班同学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及行为习惯迫在眉睫且任重道远.五、教学措施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在教学中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加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2、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教学中积极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4、教学时要注重与其它学科教学内容的紧密结合,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要教学和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5、尽可能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丰富课程资源.五. 课时安排:一周2课,其间也可安排一些劳动,踏青、参观、调查等实践活动.2017至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品社科进度表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第一单元1、成长的快乐与烦恼一生活中的快乐教学目标:1.通过呈现快乐的场景,带动学生去细心观察、发现快乐;知道快乐并不难寻找,让学生在发现快乐的过程中感受快乐.2.知道快乐有很多种,而通过自己的付出获得的快乐更持久.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感受快乐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以感受到快乐.当我们听到好消息、取得好成绩时,当我们尽情地玩耍、唱歌时,快乐都伴随着我们.快乐是好心情,快乐是一种感受.活动一:多变的情绪1.上个星期,老师让同学们记录一周之内自己的心情变化,大家举起手来,让我看看;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在组里和同学们说说自己的心情故事,把这星期里快乐和不快乐的事情告诉小伙伴们.小组交流2.谁愿意给全班同学讲讲一周内自己的情绪变化,什么事使自己感到快乐,当时的心情怎样开心什么事使自己不高兴,当时自己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很烦恼,做作业都没有心思……你自己是快乐多一点还是不高兴多一点多一些同学讲自己一周内情绪的变化活动二:快乐驿站1.让学生通过讲笑话、唱一首快乐的歌、以角色扮演的方式,表演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快乐的事情,表达快乐的心情,并感染其他同学,让学生在“快乐驿站”,共同感受快乐.2.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一说快乐的情绪给自己的生活带来的好处;在愉悦、快乐的心境下学习、做事有什么感受.第二课时活动三:找寻快乐1.大家都希望自己快乐多一点,在我们生活中,处处可以感受到快乐,当我们听到好消息时,取得好成绩时,当我们买到满意的东西和小伙伴尽情玩耍时,都可以感受到生活到处洋溢着快乐.现在让我们来寻找快乐.2.师给生发“快乐卡片”,大家把自己往日或今天的快乐或家人生活中的快乐写下来且说一说.给大家五分钟,小组交流.全班交流:说说你找到的快乐,其他同学有类似的经历吗1妈妈说,这学期期末考试只要每门考了90分以上,暑假就带我去旅游,听后我很高兴.2上次,我数学竞赛得了二等奖,我很高兴.3妈妈生病了,我帮妈妈做家务,妈妈高兴的说我长大了.……让学生尽情地说,其他学生可以补充,生生互动同学们说了这么多,看来快乐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就看你会不会发现,能不能感受到.3. 快乐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好处呢家庭其乐融融,学习更有动力,生活更有情趣、更美好……第三课时二、汗水换来的快乐快乐有很多,有单纯的快乐,也有掺杂着痛苦和汗水的快乐;有短暂的快乐,也有能持续长久的快乐……有些快乐轻而易举就能得到,有些快乐则需要付出努力才能获得.活动四:汗水换来的快乐1.出示教材,分小组选择一幅图说一说.小组讨论交流,全班交流1农民丰收的喜悦是如何得来的2中国女排为什么夺冠后激动地拥抱在一起热泪盈眶他们都是经过努力,征服自己,超越自我,达到一个新目标,由此获得的快乐.2.接下来我们来看一则日记,为什么说这是他最快乐的一天生畅所欲言你们有过这样的经历和体会吗小组交流,全班交流看来,付出努力、汗水后得来的快乐,会使我们感到更兴奋,更回味无穷第四课时三、给予的快乐当我们做了对他人和社会有益的事情时,我们就给了他人一种爱心、一种希望……同时我们自己也获得了快乐.活动五:给予的快乐1.课前,我让大家完成调查:“你做过对他人和社会有益的事情吗如果有,是什么事情你的感觉怎样呢”小组交流,全班交流1我给邻居王奶奶,提过热水瓶.奶奶谢谢我,我心里感到美滋滋的,能够帮助她. 2在公共汽车上,我给老爷爷让座.老爷爷说我是个雷锋似的好少年.2.出示教材,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些人感到快乐因为他们给了别人快乐,一份快乐给了别人,就变成了两份快乐了.3.让我们读读高尔基写给他儿子的信,说说你是怎么理解“给”永远比“拿”愉快.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活动六:有感快乐让我们来做个学习总结:用一句话,或一个比喻说说自己对快乐的理解.学生自由发言2、拥有好心情教学目标:1.知道烦恼人人都有,烦恼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2.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尝试分析、思考造成烦恼的主客观原因.使学生能够认识到,有些烦恼是客观原因造成的,自己无法回避.面对这样的烦恼,应该在接受现实的同时,面对现实,并寻求排解的方法.有些烦恼则是“自寻烦恼”,如果改变一下思考问题的角度和心理状态就可以缓解情绪,解决困惑.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人人都有烦心事我们都向往快乐,希望快乐永远与自己相伴.然而“快乐”说起来很简单,但真正感受到快乐却不那么容易.活动一:坦言烦恼1.调查统计1结合书中的表格,在班内或向周围的人做测试.2将测试结果做简单统计,看看有什么发现.2.说说我的烦恼看来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快乐,也都有自己的烦恼.你有什么烦恼,我们把它们写出来,再一起讨论如何解决.让学生想一想自己有什么烦心事无法排遣,并写出来.3.鼓励学生上台说说自己的烦心事.第二课时走出烦恼过渡:面对烦恼,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我们先来看看“李萌的烦心事”教材第10页看看她是如何面对烦恼的情境一:1.课件演示:一天大扫除,李萌去大队部拿报纸,回到教室时,听见几个同学在议论她.2.思考:假如你是李萌,听到同学议论后,你会是什么感受你会怎么做讨论:1被同学误解,受到委屈而感到心里不高兴,有些生气,甚至有时伤心地哭都是正常的,但如果因此而长时间闷闷不乐,发脾气或对误解自己的同学总是耿耿于怀,就是不正常的情绪.2让学生设想如果李萌向同学解释后,很快化解误会,原谅同学,对自己及自己与同学的关系会怎样如果为此而总是闷闷不乐,不理同学,又会怎样3.交流,评议说说哪种方法比较好.情境二:1课件演示:放学时,李萌看到几个在前边,她叫了几声,可是她们没有理她.2思考:假如你是李萌,你遇到这样的情况,你会怎么想,怎么做3交流,评议分析哪些情绪表现是正常的、合理的;哪些情绪表现是不合理的.思考:不良的心理表现会给自己、给自己与同学的关系带来什么后果为什么李萌总会遇到烦恼原因是什么给李萌开个药方.第三课时活动二:诊断烦恼走出烦恼1请同学们来当当医生,为李萌开个“药方”.诊断书李萌想________________,所以她很生气. 如果李萌这样想____________________,就不会生气了.2评选最佳药方.3.给自己的烦恼开一剂良方1学生思考并写下来.2交流.4.总结别烦恼的方法.A.面对这些烦恼,我们可以克服,可以尝试改变自己的想法,也可以听听他人的建议,写出自我反思.B.有些烦恼不是我们自己造成的,但我们却无法回避,我们该怎么做大家一起想办法.自我宽慰、倾诉、宣泄、情绪转移唱歌听音乐等小结:今天我们找到了一些走出烦恼的方法,希望大家在生活中烦恼少一点,快乐多一点.第四课时多对生活笑一笑生活就像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也朝你笑;你对它哭,它也朝你哭.对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看法不同,感受就不同.活动三:多对生活笑一笑1.不同的态度不同的人生1师讲述故事:有两个年轻人在一场车祸中丧失了一条腿.面对灾难,甲青年整天愁眉苦脸,唉声叹气,时常摔东西来发泄,认为世界那么不公,要和他过不去;而乙青年则很高兴,他说:“还好,我还留住一条腿,我可以用它快乐地走完下半辈子.”2同学们,面对同一种情况,他们的态度截然不同,你喜欢谁呢谈谈你的看法. 3假如是你,你会怎样接受无可改变的现实呢2.如果你也遇到了挫折,你会怎样去面对呢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3.结合教材12页“两个人对同一事物的不同想法”,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对同样一种情况,两个人的想法却不一样,哪种想法会使人不快,哪种想法可以使人感到快乐些4.遇到烦恼的事,改变一下我们的思考方式,换个思路想想,看看结果会有什么不同.结合教材13页的几幅图,让学生讨论,假如你遇到了这样的情况,你觉得怎样想、怎样做才会使自己接受无可改变的现实或以愉快的心情去做一件枯燥的事5.说说你怎样做到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中发生的各种事.3 尝尝苦滋味教学目标:1.知道生活是由酸甜苦辣等多种滋味组成的,挫折和逆境是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的,同时它们也是人生的一笔重要财富.2.培养学生对待生活中的挫折和失败的正确态度,学会以平和的心态和坚强的毅力面对挫折和失败.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课前,让大家访问、调查一位身边的大人,可以是自己的爸爸、妈妈、邻居、老师或周边的人,了解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过困苦和挫折,对他们的成长有什么影响.现在将调查报告先在小组内交流,再进行全班交流.1我爸爸小时侯上学要走一个小时的山路,回到家还要干活.爸爸说,小时候多吃一些苦,长大了遇到困难就不会退缩了.2我妈妈刚考上大学时,面对班上那些大城市来的见多识广的同学,觉得自己是那么孤陋寡闻,心里很不是滋味,有一种危机感,于是妈妈开始制订计划,发愤学习,不断激励自己努力赶上去.这个过程培养了我永不服输的品质.现在在工作中遇到什么难题,我也能勇于面对.师:从采访中受到了什么启发听了大人们成长的故事,你有什么感受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全班交流.播放采访录音,介绍照片、实物背后的故事等小结:舒适美满、事事如意的生活自然能给我们带来快乐.但是,生活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也会有困难、挫折和失败,身处逆境的时候,人生就像个五味瓶,酸甜苦辣,当面对挫折和逆境,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挫折和逆境也是一笔财富1.让我们来读一读一则真实的故事,美国一名演员的成长经历.出示教材:爱迪生曾经说过“失败也是我们所需要的,我才知道做好一件工作的方法是什么.”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自由发言,失败带给我们什么第二课时一、梅花香自苦寒来不同的生活对我们的成长各有利弊,不幸的生活确实会使我们失去一些美好的东西,但同时也会使我们对生活有更多的体验.出示教材上的案例,说说你们收集到的材料.说说你们的体会,让我们来读读霍金的故事,说说你的体会.小结:面对疾病、困苦、挫折,他们没有退缩,而是勇敢地去面对,乐观的去面对,迸发出了他们的人生光彩.二、不同的态度,不同的结果1.看故事,思考.胡萝卜,鸡蛋,咖啡粉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发,面对逆境,我们有关选者哪种态度2.让学生讨论故事所表达的寓意.并让学生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事例,说一说,面对困难和挫折,哪种行为表现像胡萝卜悲观、退缩、自暴自弃等哪种行为表现像鸡蛋坚韧、顽强、不屈服等哪种行为表现像咖啡粉积极进取、努力改变不利的境遇等.小结:沸水就象我们生活中的挫折,面对挫折,我们有不同的态度,也会有不同的结果,只有不怕挫折的人,挫折才会变成我们前进的阶梯.第三课时三、小小故事会大家把收集来的名人的故事进行交流小结:这是成就辉煌的人,看看他们走过的路,都有一连串的坎坷和挫折,说说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什么四、磨炼毅力要克服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要把生活中的失败变成财富,需要我们有坚强的毅力,而毅力是可以磨炼出来的.1.测测我的意志力结合教材第22页的问题,参考“资料库”中的意志品质小测试,让学生测试自己的意志力.当遇到下面的情况,我通常怎么对待1锻炼身体,炼了一半,感到很累,我会……2自己想做成一件事,可是总是做不好,我会……3每次定了计划或作出承诺,我会……4学习中遇到难题,我会……2.从坚持做一件小事开始1结合对苏格拉底故事的讨论,让学生思考自己怎样从坚持做一件小事开始培养自己的毅力.2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一个小计划.3.设想一下,要完成自己的这份计划会遇到哪些困难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大家一起探讨解决的办法.4、我的座右铭.找一句格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激励自己.小结:坚强的意志品质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我们不断地从一点一滴的小事练起.毅力不是口头承诺,是一种践行,他的伟大不仅会成就一个人而是一种高贵的品质.第二单元 1 追根寻源一一吃穿住话古今教学目标:1.通过对远古时代人们生活状况的了解,感受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的艰辛与漫长,以及我国历史的源远流长.2.从食的角度,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农业的发展及其对世界的贡献,体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劳动人民的智慧,培养民族自豪感.3.了解和欣赏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感受饮食文化中闪烁着的祖先的智慧和创造.4.尝试运用传说,文物资料等拖册和再现历史的方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走进远古时代吃穿住行是生活最基本的需要,我们的祖先是怎样生活的呢让我们一起去考察吧.小组交流自己收集的缘故的故事,全班交流师: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吃什么/穿什么住在哪里他们生活中会有哪些苦难和危险生汇报自己的资料.小结:人类从诞生之初,就一直处在严酷的自然条件的考验中,严寒酷暑,暴雨雷鸣,毒蛇猛兽......为了生存和发展,我们的祖先在艰苦的条件下,运用自己的聪明和智慧,不断地摸索,开拓,经过漫长的岁月,一步补从野蛮走向文明.二.告别饮血茹毛的生活查字典“饮血茹毛“是什么意思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在谋取食物和社会方面与最初给人类有哪些变化1.自己阅读熟食的故事,从吃生食----吃熟食2.出示教材,图片,刀耕水种,人拉犁,牛拉犁.....让学生观察人们的耕作是怎样一步步进步的在漫长的生活,生产实践中,我们的祖先把一些植物培养成农作物,把野生动物驯化成家畜,创造了农耕和饲养技术.思考:这对人类生活有什么影响第二课时古人的歌谣1.出示课前收集的农谚.小组交流,全班交流2.学生说说这些农谚,告诉了我们什么自然现象和规律、人与自然的关系,从中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3.农历有二十四节气,我们在日历中找一找它们的名称.再设想一下,这些节气与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中华食文化同学们,你们最喜欢吃什么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几千年来,中国人不仅学会了种植和养殖,还创造了自己独特的食文化,今天我们来谈谈中国的食文化P31——P32.1. 你们了解了什么出土的石器、面团变面条、饺子的做法、屈原的故事、筷子的使用除了书上的介绍,你还知道什么从习惯、讲究、礼仪等方面引导2. 全班齐读奇妙的筷子,读后最大的体会是什么你们还能举出反映出祖先聪明的例子吗3. 古代与现代食文化有哪些联系呢以饺子为例教学P854. 刚才有的同学说喜欢肯得基、牛排,那它们属于——西餐.对,每个民族和国家,由于生活的环境和历史文化存在着差异,所以在食文化上也不相同,我们比较一下,中、西两餐各有什么特点P33除书上的以外,你们还知道哪些5. 小结:这两课我们了解远古时代的生活状态,以食这一话题,感受祖先的智慧和创造及对现代的影响,除了食文化,还可以从哪些地方再次感受这些呢我们下节课再来探讨.2 吃穿住话古今二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服饰与人们生活和社会生产的关系,由此体会人类的文明进步与社会的发展.2、学习用联系、比较、发展的眼光研究和看待事物的方法.课时划分:2课时二、教学流程:第一课时活动一:引入学习一服饰与气候的关系.1、同学们,老师带来了两张照片.请大家看看,认识照片上的人吗你们能否看出,这两张像片各是什么季节照的2、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3、同学们根据老师穿的服饰,准确地判断出了冬季和夏季,由此可以知道服饰与什么有关二服饰与职业的关系.1、请大家看大屏幕的图像,说一说他们是从事什么工作的2、你们是根据什么断定的3、由此看来,服饰还与什么有关三刚才我们知道了服饰与季节气候、职业有关,那么服饰还和什么有关呢小结:同学们,通过刚才的探究,我们知道了服饰与季节气候、职业身份、经济水平、制作技术等有关.接下来,我们用服饰与相关事物的联系,来了解当时社会的情况.活动二服饰起源与人类文明进步1、下面,让我们穿越时空,走进远古.出示两张图片,分别是赤身裸体和穿树叶的远古人.2、请同学们看这两幅图,同是远古的人,有什么不同一张图片上的远古人没穿衣服,一张是穿了树叶的.3、远古时期的人们从赤身裸体到懂得用树叶遮身,从这一过程中,你可以猜测出什么小结:人类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不知道要穿衣服,大家赤身裸体地走来走去,认为是很自然的事,后来人们懂得了遮羞,他们开始用树叶来遮挡自己的身体,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大进步.板书:人类进步4、出示远古人用树叶遮身和穿兽皮的图片从用树叶遮身发展到用兽皮做衣服,你还能猜测到什么呢小结:也就是从这一点,人们推测出,很多年前我们的地球,气候四季如春,既无严寒,又无酷暑.后来地球开始逐渐变冷,当严寒降临的时候,人们龟缩在洞穴里,生火取暖,要出洞去打猎、采集时,他们就用兽皮来御寒.5、出示教材上第一副图同学们看,这个古人在做什么用什么来缝衣服为什么是用的骨针那我们现在用的是什么缝制衣服小结:据考古发现,早在几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就能用骨针来缝合兽皮做衣服了,这可是人类服装史上的一大进步.当然,和我们现在相比,当时社会制作水平还是相当低下.第二课时活动三:服饰变化与社会发展一、出示教材上的麻和丝衣图1、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祖先们走出了用树叶兽皮为面料制作服饰的远古时代,后来,他们的服饰和面料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呢2、课件展示教材中的图知道这是什么面料吗麻布.是呀,6000多年前,人们已经能把野生麻的杆撕开捻成线,织成麻布.4、那这件衣服是什么面料呢丝5、5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会做丝衣了,这件丝衣是多少年前做的小结:这件丝衣2000多年前的,丝衣的重量只有49克,不到一两,真是薄如蝉翼,轻若烟雾.6、同学们,一提到丝绸,中国人是相当的自豪因为当时的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种桑树,养蚕子,生产丝织品的国家.你们知不知道古代有一条与丝绸有关的路7、出示古代丝绸之路图丝绸之路东起长安,一直延伸到中东,你看了古代的丝绸之路途经了那么多的国家和地区之后,知道丝绸之路有什么作用吗小结:古代的商人将中国的丝织品通过丝绸之路带到了西域,换回许多西域的奇珍异宝,丝绸之路让中国的丝绸走向了世界,促进了古代中国与西域各国的商业往来,也见证了当时社会的繁荣昌盛.7、我们再来欣赏欣赏,用丝绸做的服饰.放课件:各种各样的服饰8、同学们,这些与远古的树叶兽皮做的服饰相比,又发生了什么变化9、这些服饰的颜色绚丽,面料丰富,款式多样化.透过服饰的变化,我们能看到当时社会怎么样板书:社会发展第三课时二、出示黄道婆的图片.1、同学们,前面谈到的树叶、兽皮、麻布这些面料是天然的.丝呢这种面料靠的是人们养蚕而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二、三千年前,人们知道了种植棉花.出示课件教材中的图这幅图反映了宋代人织布制衣的生活.同学们,说到这里,我们就不得不讲一讲黄道婆的故事.2、谁能把黄道婆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听.3、黄道婆做出了什么贡献小结:对,黄道婆是对中国纺织业做出了贡献的人,正因为黄道婆传播和改革了棉纺织机械和纺织技术,才促进了棉花种植的大面积推广和棉纺织业的迅速发展,人们才穿上了价廉物美的棉布.三、出示唐朝的武士服、百姓服、宰相服、皇帝服1、接下来,请看一看,猜一猜:这几套唐朝服饰分别是什么人穿的武士、百姓的服饰换一下、宰相的服饰换官服、皇帝你怎么认为是皇帝穿的2、同学们,你们看,皇帝穿龙袍,武士穿战袍,宰相穿官服等,我们从这些可以看出,那时候服饰与什么有关如果已经板书,就要强调板书.3、小结:同学们,远古时候的树叶兽皮做的服饰是用来遮羞、暖体的,而现在这些服饰已经成为不同身份地位的标志.我们的服饰在不断地发展变化,我们的社会也在不断地发展.四、出示唐服和服.1、出示唐服这是我们唐朝的服饰.2、出示和服这是什么服饰。
五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案(人教版)
![五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案(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28da58de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fa.png)
五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案(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学会尊重他人。
2. 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内容:1. 课题一:尊重他人学习尊重他人的名字、观点和劳动成果。
学会礼貌待人,不说伤人的话。
2. 课题二:合作分享理解合作的重要性,学会与人合作。
学会分享,体会分享的快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与人合作分享。
2. 难点: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做到尊重他人、合作分享。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讨论、案例分析、情景剧等方式进行教学。
2.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教学过程:1. 课题一:尊重他人导入:通过情景剧展示,引发学生对尊重他人的思考。
新课导入:讲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案例分析:分析生活中不尊重他人的现象,引导学生认识到尊重他人的必要性。
小组讨论: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做到尊重他人,分享自己的体会。
总结:强调尊重他人的意义,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践行。
2. 课题二:合作分享导入:通过故事讲述,引导学生理解合作分享的意义。
新课导入:讲解合作分享的重要性。
小组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游戏,体验合作分享的乐趣。
分享体会:让学生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体会合作分享的快乐。
总结:强调合作分享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积极实践。
六、教学评价:1. 采用课堂表现、小组讨论、课后实践等方式进行评价。
2. 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行为、成果,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七、课后作业:1. 课题一:尊重他人写一篇关于尊重他人的心得体会。
在家庭、学校中践行尊重他人的行为,记录下来并与同学分享。
2. 课题二:合作分享写一篇关于合作分享的感悟。
在家庭、学校中积极参与合作活动,体验合作分享的乐趣。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检查教学目标是否达成。
2. 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3. 结合学生的实际表现,调整教学内容,使其更贴近学生的生活。
【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Word版,38页)
![【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Word版,38页)](https://img.taocdn.com/s3/m/dc38687787c24028905fc30e.png)
第一单元让诚信伴随着我1 请你相信我2 诚信是金3 社会呼唤诚信第二单元我们的民主生活1 我们的班队干部选举2 集体的事谁说了算3 我是参与者4 社会生活中的民主第三单元我爱祖国山和水1 我的祖国多辽阔2 江山多娇3 祖国的宝岛台湾4 祖国江山的保卫者第四单元我们都是中华儿女1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2 各族儿女手拉手3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华人1、请你相信我教材分析:本单元重点在于对学生进行诚实守信教育。
当前,一些地方,人们不守承诺,欺骗欺诈等不讲诚信现象屡屡发生,这些社会不良现象也侵蚀着校园,给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了负面影响。
因此,在课程中加强诚实守信的教育十分重要。
学情分析:诚实守信这个词对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还有些抽象,因此在教学时我们要循序渐进,有难到易的引导学生理解,通过和师长交流,感知诚信的内涵,愿意做诚实守信的人。
教学目标;1、知道诚信在待人处世中的重要性,言而无信不仅会给对方带来不悦,而且还会失去别人的信任。
2、通过交流感知诚信的内涵,体会待人诚信才能取信与人的道理。
愿意做诚实守信的人。
教学重点初步了解诚信所包含的意义,培养学生做个讲诚信的人。
教学难点明白诚信在与人交往中的重要性。
课前准备:悄悄话信箱(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很高兴这学期我又能和大家一起学习。
从这学期开始,你们已经是五年级的学生了。
明年的这个时候,大家都将升入中学。
上学期虽然我没有和大家一起学习,但我常来班级想同学们借东西。
你们愿意借东西给老师吗?说说你的理由。
小结:听了同学们的话,老师很高兴。
因为你们长大了,懂得理解体谅老师,帮助老师。
而且,同学们心中有了一个衡量他人的标准,就是“信任”。
(二)、小调查在我们的生活里你交往过的人中,哪些人是你信任的人?写写信任他的理由。
学生汇报。
过渡:生活中,我们会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
写了这么多值得我们信任的人,那么,同学们想想看,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值得别人信任的人,能让我们大声地对别人说:请你相信我!(板书课题)用一个词来概括。
人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上册全册)
![人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上册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a754ec2cb4daa58da0114a7f.png)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上)教案--请你相信我请你相信我教学目标:1、知道讲诚信就是说话真实,待人真诚,说到做到。
知道诚信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重要意义。
2、对不诚不信的行为表现出不满和愤怒,对自己的失信感到内疚和自责。
愿意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愿意为建造诚信社会尽力。
3、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做到说话真实,待人真诚,说到做到。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懂得做人要诚实守信。
2、让学生知道言而无信的人会给对方带来不悦,失去别人的信任。
3、通过交流,感知诚信的内涵,愿意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教学准备:1、学生收集相关的故事和格言。
2、老师准备课件创设情境。
课时划分:3课时第一课时一、谈话揭题待人真诚,言而有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维系现代社会的纽带。
我们身边有很多很多诚信的人,这节课我们来谈谈什么样的人是信得过的人?教师板书:我信得过二、课件演示教材提供的场景,学生观看。
看了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师小结引入下一环节:是啊,刚才你们看到的小朋友都是值得我们信任的人,那么在你的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人吧。
三、互动讨论,交流,理解诚信的内涵1、说一说:回忆在自己的交往的人当中,谁是自己是信任的人?举例说说为什么值得你信任。
引导学生说出信任的原因多样化:比如坦率、有借有还、说话算话、诚实、不撒谎……涉及的人可以是学校里的同学、老师、父母、亲朋好友等。
4、全班汇报:相机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明白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一个值得别人信任的人。
5、小结,理解信任的内涵诚信:即诚实守信,诚实就是说话真实,待人真诚;守信就是信守诺言,说到做到。
6、说说你是怎么理解诚信的内涵的?四、自我反思1、我是一个能得到别人信任的人吗?2、反思: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做得不好?如何改进?体会待人真诚才能取信于人的道理。
五、总结怎样做才能成为一个值得别人信任的人?板书设计:我信得过他的是: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1、谁能说说诚信是什么意思?它都包含了哪些含义?2、教师导语:要是有人不诚不信,你的感受如何呀?我们进入这节课的话题《当朋友失信时》。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级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级上册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80dd93405087632301212b1.png)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教案计划以《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材力求突破知识单一的传统模式,注重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在互相联系中得到和谐发展,以较好地落实“三维目标”。
一、教材特点:教材采用单元编排、主题统整的方式来构建教材体系。
五上教材以单元编排的方式,每个单元反映生活的一个侧面,突出一个鲜明的教育主题,本册教育内容由四个单元构成。
单元主题下设课文主题,每个课文题均来一个引导学生学习、研讨的话题,下面又生成多个小话题。
本册教材主要呈现以下特点:1、教育性。
品德与社会课担负着道德人格培养的任务。
在本册教材中,主要进行以下方面内容的教育:以多种形式促进这两个我的对话,引导儿童逐步完成两个“自我”的分化;向儿童呈现他们生活中的各种关系,让他们从这种关系中去理解和体验,引导儿童逐步建构起共生型的人格;通过历史与文化的启蒙,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的教育,引发学生对祖国的认同感、归属感等等。
2、综合性。
本册教材几乎涵盖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社会等多方面的内容。
所有这些内容都是通过“个人——人与人——人与社会”这条主线来串联的,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教案线索。
3、参与性。
为了使学生能真正体味到教材所要表达的思想、观点,就需要为学生提供自己亲自参与、亲身体验的机会,本册教材中设计了大量的问题、案例,让学生参与,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社会场景中,通过学生与家庭、学生与学校、学生与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以及对这些事例的认识与实践来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4、直观性。
本册教材呈现的是一页页文字与画面有机融合的版面,力图通过各种精选的图画、照片、示意图、地图和表格等,来最大程度地阐述教材所要反映的思想、意图。
例如第四单元《我们都是炎黄子孙》,根据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文字的基础上,安排了大量的插图,这些插图,已不再仅仅是一些图画,还有示意图和大量的照片,通过这些插图,不仅增加了历史审美感和历史直观性。
五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案(人教版)
![五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案(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10c78058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36.png)
五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案(人教版)第一章:关爱他人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关爱他人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同情心。
2. 培养学生主动帮助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3. 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学会与人和谐相处。
教学内容:1. 讨论关爱他人的意义,分析关爱他人的表现。
2. 分享关爱他人的故事,引导学生体验关爱他人的快乐。
3. 设计关爱他人的活动,如小组讨论如何帮助有需要的人,进行小组展示。
教学活动:1. 开场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关爱他人,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2. 故事分享:讲述一个关爱他人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关爱他人的力量。
3. 小组活动: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关爱他人,分享小组成员的想法和经历。
4.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关爱他人计划,鼓励其他同学学习和借鉴。
作业:1. 设计一个关爱他人的小计划,记录一周内关爱他人的事迹。
第二章:尊重他人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尊重意识。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包容他人的品质。
3. 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学会与人和谐相处。
教学内容:1. 讨论尊重他人的意义,分析尊重他人的表现。
2. 分享尊重他人的故事,引导学生体验尊重他人的快乐。
3. 设计尊重他人的活动,如小组讨论如何尊重他人,进行小组展示。
教学活动:1. 开场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尊重他人,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2. 故事分享:讲述一个尊重他人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尊重他人的力量。
3. 小组活动: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尊重他人,分享小组成员的想法和经历。
4.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尊重他人计划,鼓励其他同学学习和借鉴。
作业:1. 设计一个尊重他人的小计划,记录一周内尊重他人的事迹。
第三章:负责任的公民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负责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2. 培养学生主动承担责任、勇于面对错误的品质。
3. 提高学生的自律能力,学会对自己和他人负责。
教学内容:1. 讨论负责任的意义,分析负责任的表现。
人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9907a15102de2bd9705889b.png)
前士郭小學五年級品德與社會上冊全冊教案第一單元讓誠信伴隨著我1.請你相信我教學目標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交流,感知誠信の內涵,願意做誠實守信の人。
能力:能養成事事講誠信の良好行為習慣。
知識:知道誠信在待人處世中の重要性,言而無信不僅會給對方帶來不悅,而且還會失去別人の信任。
教學重點懂得做人要誠實守信,知道言而無信の人會給對方帶來不悅,失去別人の信任。
教學難點感知誠信の內涵,願意做一個誠實守信の人。
教學準備教師準備:製作課件,準備誠信卡、悄悄話信箱。
學生準備:課前思考自己遇到の朋友不講誠信の經歷。
課時安排1課時。
完成話題“請你相信我”の教材內容。
教學過程活動一我信任の人[播放課件:我信得過の人]引導學生結合情境進行討論:你最信任の人是誰?為什麼?學生結合自己の表現和平時對親朋好友の觀察填寫表格,然後在小組內交流。
小結:誠實就是說真話,待人真誠,守信就是信守諾言,說到做到。
信守承諾の人才是我們最信任の人。
(板書:誠實守信)【設計意圖:使學生知道說真話,待人真誠,信守承諾の人最受歡迎,初步理解誠信の內涵。
】活動二“悄悄話”信箱學生將自己遭遇の不誠不信の經歷和感受寫出來,投入“悄悄話”信箱中。
教師指名抽取信件並閱讀。
啟發學生思考:聽了同學の傾訴,同學們有什麼想說の嗎?你對別人失信過嗎?當時你是怎麼想の?現在想想還會這麼認為嗎?小結:一次失信好像微不足道,但它の影響是巨大の。
它會使你失去朋友の信任,會使你身上背負不講誠信の枷鎖,甚至會使你失去成功の機會。
誠信真の很重要,它是人最不可缺少の東西。
【設計意圖:引起學生思考不誠信會帶給大家什麼,同時反思自己の行為,明白失信會給對方帶來不悅,失去別人の信任。
】活動三走進“誠信樂園”1.[出示圖片:誠信樂園]引導學生結合情境大膽想像:生活在誠信樂園會是什麼樣?具備什麼樣の條件才能走進誠信樂園?小結:在誠信樂園裏,人們真誠相待,互相信任,生活得輕鬆、愉快又安全。
我們都希望生活在這樣の樂園裏。
新版pep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
![新版pep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3bdc941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61.png)
新版pep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品德与社会教育的重要性;2. 掌握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育的核心内容;3. 培养学生的优秀品德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尊重与感恩- 主题:尊重他人,感恩他人的帮助- 研究内容:研究尊重他人,珍惜他人的帮助,感恩他人的关心和支持- 研究目标: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学会尊重和表达感激之情2. 第二单元:友谊与合作- 主题:友谊的重要性,合作的意义- 研究内容:研究友谊的本质和意义,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互助意识- 研究目标:培养学生友善待人、团结合作的品质,培养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3. 第三单元:诚实与守信- 主题: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研究内容:研究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培养诚实的品质和守信的意识- 研究目标: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价值观,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4. 第四单元:助人与奉献- 主题:乐于助人,积极奉献- 研究内容:研究乐于助人、奉献的意义,培养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品德- 研究目标: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情感态度和行为惯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情境设置和案例讲解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和思考。
2. 合作研究法: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互动,在小组中完成任务和项目。
3. 角色扮演法: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和理解品德与社会教育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参与程度、表达能力等进行评价。
2. 作业评价:教师布置与品德与社会教育相关的作业,如写作、小组合作、实践活动等进行评价。
3. 期中期末考评:教师根据学生对品德与社会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考核评价。
五、教学资源1. 教科书:《新版pep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2. 多媒体教具:投影仪、音响等3. 课外阅读:相关的教育类图书和文章六、教学安排根据每个单元的研究内容和学时情况进行具体安排,确保每个单元的教学目标能够得到有效实施和达成。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c315179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41.png)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真正的美好
第一课人的美好是什么
教学目标
- 了解人的美好与物质、精神方面的联系
- 了解“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
- 培养对物质和精神的认识和追求
教学重难点
- 掌握并理解人的美好是什么
- 理解物质、精神与人的美好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呈现研究目标
2. 引出话题,让学生诉说自己心目中的美好
3. 通过引导和提问,引导学生体悟“真正的美好”是指精神、道德方面的美好
4. 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明白物质和精神的关系,理解“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
5. 带领学生研究并理解课文,加深对人的美好的理解
6. 练环节,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言语描述心目中的美好,并与同桌分享、讨论
7. 提出思考题,拓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资源
- 课文:《真正的美好》
- PPT课件
教学反思
本节课引入了学生心目中的美好,通过课堂上的引导和互动,引导学生体悟真正的美好是指精神、道德方面的美好。
具体分析物质和精神的关系,并通过例子让学生理解“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
理。
通过学生的练习和分享,让课堂更生动、有趣。
同时,在思考题的引导下,学生的思维也得到了拓展。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级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级上册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ac622598e9951e79b8927e1.png)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教案计划以《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材力求突破知识单一的传统模式,注重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在互相联系中得到和谐发展,以较好地落实“三维目标”。
一、教材特点:教材采用单元编排、主题统整的方式来构建教材体系。
五上教材以单元编排的方式,每个单元反映生活的一个侧面,突出一个鲜明的教育主题,本册教育内容由四个单元构成。
单元主题下设课文主题,每个课文题均来一个引导学生学习、研讨的话题,下面又生成多个小话题。
本册教材主要呈现以下特点:1、教育性。
品德与社会课担负着道德人格培养的任务。
在本册教材中,主要进行以下方面内容的教育:以多种形式促进这两个我的对话,引导儿童逐步完成两个“自我”的分化;向儿童呈现他们生活中的各种关系,让他们从这种关系中去理解和体验,引导儿童逐步建构起共生型的人格;通过历史与文化的启蒙,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的教育,引发学生对祖国的认同感、归属感等等。
2、综合性。
本册教材几乎涵盖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社会等多方面的内容。
所有这些内容都是通过“个人——人与人——人与社会”这条主线来串联的,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教案线索。
3、参与性。
为了使学生能真正体味到教材所要表达的思想、观点,就需要为学生提供自己亲自参与、亲身体验的机会,本册教材中设计了大量的问题、案例,让学生参与,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社会场景中,通过学生与家庭、学生与学校、学生与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以及对这些事例的认识与实践来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4、直观性。
本册教材呈现的是一页页文字与画面有机融合的版面,力图通过各种精选的图画、照片、示意图、地图和表格等,来最大程度地阐述教材所要反映的思想、意图。
例如第四单元《我们都是炎黄子孙》,根据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文字的基础上,安排了大量的插图,这些插图,已不再仅仅是一些图画,还有示意图和大量的照片,通过这些插图,不仅增加了历史审美感和历史直观性。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我有一颗感恩的心》教学设计(教案)新人教版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我有一颗感恩的心》教学设计(教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217b2173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a4.png)
我的感恩行动计划
本节课我学到了感恩的意义和重要性。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我决定实施以下感恩行动计划:
感恩对象:父母
感恩行动:每天为父母准备一杯温暖的早餐,表达对他们的感激之情。
实施感受:在一周的实施过程中,我每天早上都会为父母准备一杯温暖的早餐,看到他们满意的笑容,我感到非常幸福。通过这个行动,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父母对我的关爱和付出。我会继续坚持这个感恩行动计划,用实际行动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1. 道德素养: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感恩的意义,学会尊重和感激身边人的付出,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2.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具备感恩的心态,关注他人的优点和付出,学会关爱他人。
3. 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将感恩行动融入日常生活,如为父母做家务、尊敬老师、帮助同学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 社会适应: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在现实生活中如何与身边的人建立和谐关系,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当堂检测:
1. 请简述感恩的意义。
答案示例:感恩是对他人付出的肯定和尊重,是对他人给予的感激和回报。
2. 请列举出你感恩的人和事。
答案示例:
我感恩我的父母,他们为我付出了很多,每天早出晚归地工作,为了给我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我感恩我的老师,他们教会了我很多知识,帮助我成长,让我成为更好的人。
1. 感恩的意义:让学生了解感恩的重要性,明白感恩是对他人付出的肯定和尊重。
2. 感恩身边的人:引导学生关注身边人的付出,如父母、老师、同学等,并学会感激。
3. 感恩的行动:教育学生用实际行动来表达感恩之情,如为父母做家务、尊敬老师、帮助同学等。
4. 感恩的心态: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感恩的心态,传递正能量。
3. 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学习本章节的过程中,学生可能对感恩的概念和意义产生困惑,难以理解为什么要感恩身边的人。此外,学生可能在将感恩行动付诸实践时遇到困难,不知道如何表达感激之情。还有部分学生可能因为性格原因,不愿意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经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教材内容:《生活中的快乐》教学目标:1.通过呈现快乐的场景,带动学生去细心观察、发现快乐;知道快乐并不难寻找,让学生在发现快乐的过程中感受快乐。
2.知道快乐有很多种,而通过自己的付出获得的快乐更持久。
教学重难点:理解什么是快乐,感受生活中的快乐,指导学生学会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感受快乐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以感受到快乐。
当我们听到好消息、取得好成绩时,当我们尽情地玩耍、唱歌时,快乐都伴随着我们。
快乐是好心情,快乐是一种感受。
活动一:多变的情绪1.上个星期,老师让同学们记录一周之内自己的心情变化,大家举起手来,让我看看;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在组里和同学们说说自己的心情故事,把这星期里快乐和不快乐的事情告诉小伙伴们。
(小组交流)2.谁愿意给全班同学讲讲一周内自己的情绪变化,什么事使自己感到快乐,当时的心情怎样?(开心)什么事使自己不高兴,当时自己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很烦恼,做作业都没有心思¡¡)你自己是快乐多一点?还是不高兴多一点?(多一些同学讲自己一周内情绪的变化)活动二:快乐驿站1.让学生通过讲笑话、唱一首快乐的歌、以角色扮演的方式,表演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快乐的事情,表达快乐的心情,并感染其他同学,让学生在“快乐驿站”,共同感受快乐。
2.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一说快乐的情绪给自己的生活带来的好处;在愉悦、快乐的心境下学习、做事有什么感受。
活动三:找寻快乐1.大家都希望自己快乐多一点,在我们生活中,处处可以感受到快乐,当我们听到好消息时,取得好成绩时,当我们买到满意的东西和小伙伴尽情玩耍时,都可以感受到生活到处洋溢着快乐。
现在让我们来寻找快乐。
2.师给生发“快乐卡片”,大家把自己往日或今天的快乐或家人生活中的快乐写下来且说一说。
给大家五分钟,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说说你找到的快乐,其他同学有类似的经历吗?(1)妈妈说,这学期期末考试只要每门考了90分以上,暑假就带我去旅游,听后我很高兴。
(2)上次,我数学竞赛得了二等奖,我很高兴。
(3)妈妈生病了,我帮妈妈做家务,妈妈高兴的说我长大了。
……(让学生尽情地说,其他学生可以补充,生生互动)同学们说了这么多,看来快乐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就看你会不会发现,能不能感受到。
3.快乐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好处呢?家庭其乐融融,学习更有动力,生活更有情趣、更美好¡¡第二课时汗水换来的快乐快乐有很多,有单纯的快乐,也有掺杂着痛苦和汗水的快乐;有短暂的快乐,也有能持续长久的快乐¡¡有些快乐轻而易举就能得到,有些快乐则需要付出努力才能获得。
活动四:汗水换来的快乐1.出示教材,分小组选择一幅图说一说。
(小组讨论交流,全班交流)(1)农民丰收的喜悦是如何得来的?(在田间风吹日晒,辛勤劳作换来的)(2)中国女排为什么夺冠后激动地拥抱在一起热泪盈眶?(她们经过了刻苦的训练,胜利得来不易)(3)这道题终于做出来了!(是经过了认真思考得出来的)他们都是经过努力,征服自己,超越自我,达到一个新目标,由此获得的快乐。
2.接下来我们来看一则日记,为什么说这是他最快乐的一天?(生畅所欲言)你们有过这样的经历和体会吗?(小组交流,全班交流)看来,付出努力、汗水后得来的快乐,会使我们感到更兴奋,更回味无穷!第三课时给予的快乐当我们做了对他人和社会有益的事情时,我们就给了他人一种爱心、一种希望¡¡同时我们自己也获得了快乐。
活动五:给予的快乐1.课前,我让大家完成调查:你做过对他人和社会有益的事情吗?如果有,是什么事情?你的感觉怎样呢?(小组交流,全班交流)(1)我给邻居王奶奶,提过热水瓶。
(奶奶谢谢我,我心里感到美滋滋的,能够帮助她。
)(2)在公共汽车上,我给老爷爷让座。
(老爷爷说我是个雷锋似的好少年。
2.出示教材,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些人感到快乐?因为他们给了别人快乐,一份快乐给了别人,就变成了两份快乐了。
3.让我们读读高尔基写给他儿子的信,说说你是怎么理解“给”永远比“拿”愉快。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活动六:有感快乐让我们来做个学习总结:用一句话,或一个比喻说说自己对快乐的理解。
什么是快乐?学生自由发言2《拥有好心情》教学目标:1.知道烦恼人人都有,烦恼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2.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尝试分析、思考造成烦恼的主客观原因。
使学生能够认识到,有些烦恼是客观原因造成的,自己无法回避。
面对这样的烦恼,应该在接受现的同时,面对现实,并寻求排解的方法。
有些烦恼则是“自寻烦恼”,如果改变一下思考问题的角度和心理状态就可以缓解情绪,解决困惑。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知道面对同样的事情,态度不同、思考问题的方式不同,会有不同的心情,由此也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要学会乐观地面对生活。
第一课时人人都有烦心事我们都向往快乐,希望快乐永远与自己相伴。
然而“快乐”说起来很简单,但真正感受到快乐却不是那么容易。
活动一:坦言烦恼1.调查统计(1)结合书中的表格,在班内或向周围的人做测试。
(2)将测试结果做简单统计,看看有什么发现。
2.说说我的烦恼看来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快乐,也都有自己的烦恼。
你有什么烦恼,我们把它们写出来,再一起讨论如何解决。
让学生想一想自己有什么烦心事无法排遣,并写出来。
3.鼓励学生上台说说自己的烦心事。
(1)我的个子长得太慢了,我要是长得像他那么高就好了。
(2)我没有说什么得罪他们的话呀,他们为什么不理我了?(3)妈妈一天到晚老是说我,刚刚看一会儿电视,妈妈就批评我老是看电视。
(4)……第二课时走出烦恼过渡:面对烦恼,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我们先来看看“李萌的烦心事”(教材第10页)看看她是如何面对烦恼的?情境一:1.课件演示:一天大扫除,李萌去大队部拿报纸,回到教室时,听见几个同学在议论她。
2.思考:假如你是李萌,听到同学议论后,你会是什么感受?你会怎么做?讨论:(1)被同学误解,受到委屈而感到心里不高兴,有些生气,甚至有时伤心地哭都是正常的,但如果因此而长时间闷闷不乐,发脾气或对误解自己的同学总是耿耿于怀,就是不正常的情绪。
(2)让学生设想如果李萌向同学解释后,很快化解误会,原谅同学,对自己及自己与同学的关系会怎样?如果为此而总是闷闷不乐,不理同学,又会怎样?3.交流,评议(说说哪种方法比较好)。
情境二:(1)课件演示:放学时,李萌看到几个在前边,她叫了几声,可是她们没有理她。
(2)思考:假如你是李萌,你遇到这样的情况,你会怎么想,怎么做?(3)交流,评议(分析哪些情绪表现是正常的、合理的;哪些情绪表现是不合理的。
)思考:不良的心理表现会给自己、给自己与同学的关系带来什么后果?为什么李萌总会遇到烦恼?原因是什么?给李萌开个药方。
活动二:诊断烦恼走出烦恼(1)请同学们来当当医生,为李萌开个“药方”。
诊断书李萌想________________,所以她很生气。
药方如果李萌这样想____________________,就不会生气了。
(2)评选最佳药方。
3.给自己的烦恼开一剂良方(1)学生思考并写下来。
(2)交流。
4.总结别烦恼的方法。
A.面对这些烦恼,我们可以克服,可以尝试改变自己的想法,也可以听听他人的建议,写出自我反思。
B.有些烦恼不是我们自己造成的,但我们却无法回避,我们该怎么做?大家一起想办法。
(自我宽慰、倾诉、宣泄、情绪转移(唱歌听音乐等)小结:今天我们找到了一些走出烦恼的方法,希望大家在生活中烦恼少一点,快乐多一点。
第三课时多对生活笑一笑生活就像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也朝你笑;你对它哭,它也朝你哭。
对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看法不同,感受就不同。
活动三:多对生活笑一笑1.不同的态度不同的人生(1)师讲述故事:有两个年轻人在一场车祸中丧失了一条腿。
面对灾难,甲青年整天愁眉苦脸,唉声叹气,时常摔东西来发泄,认为世界那么不公,要和他过不去;而乙青年则很高兴,他说:“还好,我还留住一条腿,我可以用它快乐地走完下半辈子。
”(2)同学们,面对同一种情况,他们的态度截然不同,你喜欢谁呢?谈谈你的看法。
(3)假如是你,你会怎样接受无可改变的现实呢?2.如果你也遇到了挫折,你会怎样去面对呢?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
3.结合教材12页“两个人对同一事物的不同想法”,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对同样一种情况,两个人的想法却不一样,哪种想法会使人不快,哪种想法可以使人感到快乐些?4.遇到烦恼的事,改变一下我们的思考方式,换个思路想想,看看结果会有什么不同。
结合教材13页的几幅图,让学生讨论,假如你遇到了这样的情况,你觉得怎样想、怎样做才会使自己接受无可改变的现实?或以愉快的心情去做一件枯燥的事?5.说说你怎样做到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中发生的各种事。
小结:在我们漫漫的人生道路上,我们有两种方法来对待生活给予我们的考验:一是悲观的态度,二是乐观的态度。
如果你真的是选择了悲观的人生态度,那么在你以后的生活日子里只能有失败、挫折、困难来陪伴着你,你的心田就会阴暗多雨,天天都必须承受着忧郁、痛苦的折磨,同时你的健康也因此付出无谓的代价。
但是,如果你选择了乐观的人生态度,在你生活的日子里每天都有着成功、欢笑、自信陪伴着,于是阳光明媚的日子每天都伴随着你,还能伴你成功地走在铺满鲜花的舞台。
希望我们大家都能笑对生活、笑对人生,做一个快乐的天使。
3《尝尝苦滋味》教学目标:1.知道生活是由酸甜苦辣等多种滋味组成的,挫折和逆境是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的,同时它们也是人生的一笔重要财富。
2.培养学生对待生活中的挫折和失败的正确态度,学会以平和的心态和坚强的毅力面对挫折和失败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对待生活中的挫折和失败的正确态度,学会以平和的心态和坚强的毅力面对挫折和失败。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课前,让大家访问、调查一位身边的大人,可以是自己的爸爸、妈妈、邻居、老师或周边的人,了解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过困苦和挫折,对他们的成长有什么影响。
现在将调查报告先在小组内交流,再进行全班交流。
(1)我爸爸小时侯上学要走一个小时的山路,回到家还要干活。
爸爸说,小时候多吃一些苦,长大了遇到困难就不会退缩了。
(2)我妈妈刚考上大学时,面对班上那些大城市来的见多识广的同学,觉得自己是那么孤陋寡闻,心里很不是滋味,有一种危机感,于是妈妈开始制订计划,发愤学习,不断激励自己努力赶上去。
这个过程培养了我永不服输的品质。
现在在工作中遇到什么难题,我也能勇于面对。
师:从采访中受到了什么启发?听了大人们成长的故事,你有什么感受?(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全班交流。
播放采访录音,介绍照片、实物背后的故事等)生:困难是可以超越的,看你怎么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