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合集下载

南昌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南昌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南昌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基本学制、培养方式与应修学分培养目标:掌握电气工程学科领域内坚实的理论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及必要的技术技能,了解本学科的学科前沿、发展动态及生产实际问题,掌握一门外语,有较强的计算机运用能力,具有本学科领域内从事科研、教学及专业技术工作的能力。

具有实事求是和严谨的科学作风,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自主创新能力。

基本学制:2.5年。

研究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适当延长或缩短在校学习时间,在校学习时间为2至4年。

培养方式:推行导师负责制,导师有责任全面关心学生成长,既教书又育人。

导师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给每位学生制订个性化的培养计划,指导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科学研究训练,充分挖掘学生的各种潜能。

采取理论学习与科学研究或工程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要使学生既牢固掌握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又要掌握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的方法和技能。

实行学分制,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应修学分:总学分不少于73 学分,其中课程学习不少于32 学分(必修课不少于18学分),必修环节8 学分,学位论文33学分。

二、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序号研究方向名称主要研究内容、特色与意义指导教师1 电力传动及其控制系统从事电力传动运动及其控制规律,以及电力电子传动及其控制装置的研究。

弱电与强电相结合,主电路与控制电路相结合,研究各类电力和电气工业中广泛应用的电力电子、电力传动及其控制技术和设备。

戴文进2 电力电子技术及应用电力电子技术作为一门新兴技术,已被广泛地应用于高品质交、直流电源,电力系统、变频调速、新能源发生及各种工业与民用电器等领域,成为现代高科技领域的支撑技术。

主要研究电力电子技术在工业应用中的一些关键技术,如:高频变流技术、微机和数字化控制技术等。

黄玉水项安3 电力电子系统与控制技术电力电子系统组装、集成理论和仿真,有限元分析和集总参数方法集成,电力电子系统故障分析和可靠性评估,电力电子系统信息与网络化。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0802;学位授权类别:工学硕士一、学科概况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学科,是研究电磁现象、规律及应用的重要基础学科。

主要研究电能的产生、变换、输送、分配、控制的理论,电力系统的规划、运行规律及其相应的测量、保护、调节、控制系统的理论与技术。

本学科相关学科有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电机与电器、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系统工程、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等。

本学科充分依托相关学科的发展及高新技术新成果,与相关学科协调并进为加速铁路高速重载发展服务。

二、培养目标1、较好地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为科学事业献身的精神,具有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态度,努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在以铁路建设为特色的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科领域内,培养一批具有坚实广博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并且深入了解本学科领域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动态,又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高层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工程人才。

3、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和翻译本专业领域的外文资料。

4、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研究方向本专业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电力牵引及传动控制主要研究交流传动系统、交流电机控制、大功率变流技术、粘着控制、牵引电器。

2、电气化铁道供电主要研究电气化铁道牵引供电系统、远动控制、微机继电保护、高速弓网关系、高压电器、高压试验、检验、电力管理。

3、机车车辆控制主要研究机车车辆控制网络系统、诊断与测试技术、列车运行控制、机车车辆电磁兼容性。

4、电力电子应用主要研究电力半导体器件及应用、功率变换技术、现代控制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

四、学习年限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在院学习的基本年限为三年。

要求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在三个学期内完成。

第三学期期末完成中期考核;第四学期完成学位论文选题及开题报告评议,之后为学位论文工作时间。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方向硕士生培养方案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方向硕士生培养方案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方向硕士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0802)(200709版)本学科建于1952年,1960年开始招收研究生,是国内高校中首批有权授予硕士学位的学科之一。

1993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1996年被评为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

现有教授6人,其中博导6人。

副教授12人。

本学科以电力系统为研究对象,涉及电力系统分析、规划、控制、自动化和保护各个领域。

研究方向以电力系统现代化为目标,进行计算机离线计算和仿真,在线监测、控制和网络通讯,新型电力电子器件在电力系统中应用等多方面研究。

本学科拥有数百台微机及网络系统、动态模拟实验室、计算机继电保护与自动、远动实验室等。

研究课题多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电力公司,各省、市电力公司以及发电、用电单位。

一、培养目标学位获得者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国内外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领域的现状和发展方向,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能用外语阅读专业书刊,并具有一定的听、读能力。

二、主要研究方向电力系统分析与仿真 2. 电力系统规划 3. 电力市场 4. 综合自动化与继电保护5. 新理论与新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等三、学制和学分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为二年半;总学分≥32,其中学位课学分≥19。

硕士生的课堂课程教学计划一般应在第一学年内完成四、课程设置课程类别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开课时间组号备注学位课G071503 计算方法 3.0 秋学位课G071507 数学物理方程 3.0 秋学位课G071532 应用泛函分析 3.0 春学位课G071536 高等计算方法 2.0 春学位课G071552 应用近世代数 3.0 春学位课G071555 矩阵理论 3.0 秋学位课G071556 近代矩阵分析 2.0 春学位课G071559 最优化理论基础 3.0 秋学位课G071562 基础数理统计 2.0 秋学位课G071563 时间序列与多元分析 2.0 春学位课G071564 应用随机过程 3.0 秋学位课G090501 自然辩证法概论 2.0 春,秋必修学位课G090503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1.0 春,秋必修学位课G140501 英语 3.0 春,秋必修学位课X031499 专业英语 1.0 春、秋必修学位课X031505 电力系统安全分析 2.0 春学位课X031506 电力系统可靠性 2.0 春学位课X031507 计算机继电保护导论 2.0 春学位课X031508 现代控制理论 3.0 春学位课X031522 电力系统暂态分析 3.0 秋学位课X031523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 3.0 春学位课X031524 电能质量 2.0 秋非学位课F031506 电力系统规划 2.0 春非学位课F031507 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2.0 秋非学位课F031508 超高压输电线继电保护 2.0 秋非学位课F031510 电力系统面向对象建模技术 2.0 春非学位课F031512 数学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2.0 春非学位课F031513 灵活交流输电技术实验 2.0 秋非学位课F031514 电力市场导论 2.0 春非学位课F031515 大系统优化理论在电力系统中应用 2.0 春非学位课F031540 电力系统数字仿真软件应用 3.0 春非学位课F031541 电力系统辨识 2.0 春非学位课F031542 配电自动化系统 2.0 春非学位课F031544 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 2.0 春非学位课F031547 电力系统自动控制新技术 2.0 秋非学位课S031501 学术报告会或讨论会 2.0 春秋必修五、中期考核硕士研究生在第四学期初一个月内需进行一次全面考核,检查其课程学习的学分和级点是否满足要求,决定是否可进入学位论文阶段。

电气工程(学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

电气工程(学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

电气工程(学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5207授硕士学位)一、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化修养、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富有现代科学创新意识,能够较系统地掌握电机控制、电力电子与电气传动、电力系统自动化的设计及应用等学科知识,使学生具备良好职业素养和创新精神的高层次应用型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基本要求为:1. 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政策水平,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学风严谨,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2. 较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够阅读专业外语资料;3. 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综合能力;4. 掌握电气领域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5. 了解本领域的发展动向,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强,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6. 在本专业领域具备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和组织管理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

二、招生对象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符合本学科报考资格条件规定的人员。

三、学习方式与学制全日制方式学习,学制3年,提前毕业和延长学习时间的硕士研究生按照《湖北民族学院研究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相关要求执行。

四、培养学科领域(一)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本方向主要在电力系统规划、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电力系统信息化及电力系统信息安全等方面开展研究工作。

(二)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本方向主要在电力电子装置及应用、电力传动及自动控制系统、新型电力电子电路及控制技术、电力电子器件及其应用技术等方面开展研究工作。

(三)电机与控制本方向主要在电机运行控制、高品质电气驱动与数字化伺服控制系统、电力电子与电气传动、电能质量控制与新能源开发利用新技术等方面开展研究工作。

五、培养方式(一)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采取系统的理论学习与技能培养相结合、讲授与讨论相结合、校内学习与校外实践相结合以及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方法。

天津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工学硕士生培养方案

天津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工学硕士生培养方案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代码:080802 校内编号:203一级学科:电气工程培养单位: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一、学科简介与研究方向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科学科主要研究:电能生产、传输及其应用过程中所涉及的科学与工程技术问题;各类电气设备的设计、制造、运行、测量和控制等相关方面的科学与工程技术问题。

天津大学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科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名,教授10名,副教授12名。

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一个。

近年来,该学科人员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一项,省部级一等奖6项,在电力系统稳定性、分布式电源、故障检测等研究方向处于国际先进和国内领先地位。

该学科的研究方向有:1.电力系统安全性分析;2.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3.电力系统规划、运行和控制理论及方法;4. 分布式发电供能系统。

二、培养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并具有艰苦奋斗、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献身的精神;2.培养学生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同时应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相应的技能和方法,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三、学习年限工学硕士的学习年限为2.5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大致为一年。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硕士生在学期间课程学习的总学分数应不少于27学分。

其中,学位课不少于13学分,必修课不少于6学分,选修课不少于8学分。

五、学位论文硕士生学位论文工作按天津大学关于学位论文工作的相关规定执行。

硕士生在学期间要求发表一篇核心学术期刊论文。

系主任:分委会主席:年月日年月日学院公章。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 所属学院: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学科、专业代码:080802 获得授权时间:1984年2.学科、专业简介本学科是安徽省重点学科,在电力系统规划与可靠性、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调度自动化、新能源发电技术等方面具有明显的特色,在同行中有较大影响,已形成了一个由中青年骨干教师和博士组成的学术梯队。

该学科近年来承担了多项国家973、863、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教育部科学研究重大项目和和大量企业委托项目,科研成果被电力部门广泛采用,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和自然科学奖多项,近年来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200余篇,被国际著名检索机构收录数十篇。

本专业毕业的研究生主要分布在电力部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从事电力系统的规划、运行、设计和和技术研发等工作。

3. 培养目标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必须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

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应在强调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重视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要求做到: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学习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开拓进取、严谨求实的科研作风,能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2、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必要的技能;具有从事本科学研究工作、教学工作和独立担负本门学科领域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在所从事的研究方向的范围内了解本学科的科学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能运用一门外国语,熟练地阅读专业文献资料和撰写论文摘要;3、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具有健康的体魄。

4. 主要研究方向(1)电力系统规划与可靠性(2)电力系统分析与运行(3)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调度自动化(4)新能源和分布式发电技术(5)电能质量及用户电力技术5. 学制及学分学制2.5年;课程规定总学分为28-32学分,学位课程学分为16-18学分。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硕连读)培养方案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硕连读)培养方案
12000001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orals and Ethics and Fundamentals of Law
3
48
48
0
0
通识教育
130000420
大学物理b-1
College Physics b-
3.5
56
56
0
0
通识教育
130000421
物理实验b-1
General Physics
1
24
0
24
0
实践教学
120000011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2
实践教学
暑期
2周
120000131
形势与政策-3Situation and Policy-
0
16
4
0
12
通识教育
不计总学时
合计
30.5
488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硕连读)指导性教学进程表(续)
32
24
8
0
通识教育
110000330
计算方法Calculation Method
2.5
40
32
8
0
通识教育
110000540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a
Probability and Mathematics Statistic a
4.5
72
72
0
0
通识教育
150000100
体育与健康4 PE and Health
Higher Mathematics a-
6.5
104
104
0

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硕士培养方案

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硕士培养方案

武汉大学电气工程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加强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规范化管理,电气工程学科从2009年9月起试行按一级学科培养硕士研究生,特别制订本培养方案。

一、学科概况一级学科点:电气工程博士点二级学科点: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脉冲功率与等离子体技术相关一级学科:信息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工程二、培养目标1、应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

2、勤奋学习,学风端正,勇于攀登科学高峰。

具有本专业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教学、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本专业技术与管理工作的能力。

3、应能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运用该门外国语听、说、读、写和参加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4、身心健康。

三、学习年限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执行“以二年制为基础的弹性学制”,最长不超过2.5年;非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学习年限不超过3年。

硕士研究生实行中期考核分流制度。

四、培养方式1、鼓励指导教师与企业单位相结合,联合培养研究生;支持企业单位成为研究生的培养实习基地。

2、鼓励学生走出去,在导师指导下自主选题,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

3、课程学习可以集中完成,也可以分散在二年内完成,这由导师和学生在制定培养计划时自由确定。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课程有效期五年。

课程设置见附表。

1、总学分≥28学分,其中必修课≥19学分。

在自选课中,至少选修一门数学课。

自选课程在导师指导下从一级学科的课程内选择。

2、学术活动:硕士生在学期间至少应听取10次以上学术报告;每次听取学术报告后,写出不少于500字的小结,经导师签字后自己留存。

学术报告记载表由导师签字,待全部完成后,将小结和记载表交到院研究生办公室记载成绩。

3、凡通过国家大学英语六级考试且成绩优秀,或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英语达到学校规定免修标准的可申请“公共英语”课程免修。

电气工程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电气工程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电气工程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专业代码:080800 授工学学位)
一、培养目标
1. 掌握电气工程专业较坚实的基础理论和较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进行专业阅读和初步写作;
2. 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与技能,具备一定的从事本学科科学研究的能力;
3. 可胜任本学科及相近学科的教学、工程技术工作以及相关的科技管理工作。

二、主要研究方向
1. 电机与电器
2.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3.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
4.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5. 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6. 脉冲功率与等离子体
7. 电气信息检测技术8. 带电粒子加速器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攻读学术型硕士学位的学习年限为3年。

四、学分要求与分配
总学分要求≥36学分,其中学位课学分要求≥24学分,研究环节要求≥12学分,具体学分分配如下表: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
六、研究环节与学位论文
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要求:
本学科硕士生应在导师指导下,通过查阅资料,调查研究,在第三学期末提出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经所在系所组织答辩通过后可进入论文工作。

参加校内外公开学术报告:
1.本学科硕士生应至少听满5次学术报告;
2.参加校内外公开学术报告会做报告一次或国内外刊物上正式发表学术论文一篇。

其它培养环节执行学校有关规定。

电气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电气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电气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080800
一、培养目标:
1.认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树立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身心健康。

2.在本学科领域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任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培养能够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从事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气传动和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等领域工作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3.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阅读专业外文资料,并具有较好的科技写作能力。

二、培养方向:
1.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2.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3.电机与电器
4.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5.高电压与绝缘
三、学习年限:3年
四、学分要求:总学分最低修满30学分,必修课不得低于16学分。

备注:
1.对跨学科报考或同等学力录取的研究生,由导师指定补修本专业的本科主干课程2门,最多不超过4学分。

补修课所取得学分不记入总学分。

2.专业外语课程作为必修环节,由导师指导查阅一定数量的专业外文文献资料,在第三学期开题阶段提交一份外文文献阅读报告,交导师审查并评定成绩,通过后记1学分。

3.本专业其他未选的必修课和校内其他专业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均可作为本专业的选修课。

六、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
执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有关规定》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硕士研究生论文和答辩工作的有关规定》。

电力系统自动化硕士生培养方案(优.选)

电力系统自动化硕士生培养方案(优.选)
读书报告:
同学校要求
开题报告:
同学校要求
专业外语:
同学校要求
发表论文:
在《浙江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期刊目录》规定的B类以上(含B类)刊物上发表(含录用)1篇以上(含1篇)学术论文
其他:
硕士生在读期间,应修最低学分26学分,其中公共学位课5学分,专业学位课10学分,选修课9学分,读书报告2学分。同等学力或跨学科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一般在导师指导下确定2-3门本学科的本科生主干课程作为补修课程,没有补修成绩或补修课程考试不合格者不得进入论文答辩。补修课程不计学分。
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
32
2

专业学位课
1021023
现代控制理论
48
3


专业学位课
1021044
电网络理论及其拓扑
32
2

专业学位课
1021024
电力市场与电力经济
32
2

专业选修课
1023025
计算机继电保护
32
2

专业选修课
1023026
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
32
2

专业选修课
1023027
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课程设置
共有课程16门
课程性质
课程编号
课程中文名
总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备注




公共学位课
0520001
硕士生英语
32
2




公共学位课
0420001
自然辩证法
32
2

电路与系统专业(080902)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电路与系统专业(080902)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电路与系统专业(080902)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国家科学技术最新发展需要的、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备严谨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电路与系统高素质专业人才。

掌握电路与系统科学的系统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了解本领域的研究动态,具备科学文化素养,不仅要有获取知识的能力,而且具备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从事创新研究的能力。

掌握一到二门外国语,能熟练阅读专业书籍、文献并撰写论文。

身体健康。

二、研究方向1、图像处理与成像技术主要进行图像模式识别与压缩技术,视频信号处理,近场图像处理等研究。

2、嵌入式系统主要进行Linux系统,嵌入式技术及其应用软件研究与开发。

3、智能控制系统主要进行自动程序控制,无线遥测遥控,微控制模块,PLC应用,变频调速技术应用等以及机电一体化工程应用研究。

4、现代电子设计开展FPGA,DSP,软件无线电等研究。

三、招生对象大学本科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历的人员。

四、学习年限两年半五、课程设置A类: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2学分自然辩证法概论2学分英语4学分B类:现代数字信号处理3学分信号处理中的数学方法3学分C类:电子学进展3学分通信系统工程3学分材料电子学2学分近代电子学4学分计算机控制技术及网络4学分嵌入式系统实验2学分D类:DSP与微控制器4学分模式识别3学分雷达成像3学分立体成像技术3学分生物医学电子学4学分第二外语2学分六、培养方式1、硕士生入学后三个月内进行师生双向选择,确定导师,制定培养计划,导师负责全部培养工作。

2、入学后第一学年完成A类、B类和大部分C类、D类课程的学习,第二学期在导师指导下,准备毕业论文的选题和作开题报告。

经指导小组评议通过后进入学位论文阶段。

3、A类、B类、C类课程以讲授为主,辅以自学,D类课程则采用各种方式,如课堂讲授,自学,实验课堂讨论,由学生作专题报告等,并要求学生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并阅读有关专业文献。

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电气工程领域研究生培养方案

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电气工程领域研究生培养方案

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电气工程领域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电气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独立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具体要求如下:1.思想品德要求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

2.业务素质要求面向电气工程实际,采取理论与工程实践相结合方式,培养学生掌握电气工程领域的相关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

在在电气工程领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独立从事工程设计、工程分析、工程实施、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工程管理等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3.外国语要求掌握1门外国语,能够阅读本领域的外文资料。

二、研究方向根据电气工程一级学科研究领域,结合培养目标定位与本校优势特色,制定了面向电网企业、新能源企业、智能用电企业培养输配电与供用电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专业研究方向。

1.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主要研究包括配电网运行与控制技术、配电网自动化、电能质量监测与扰动抑制、电网广域量测及广域控制、电力系统数字仿真,户用风光电源及微电网技术,配电网规划与需求侧管理方法。

2.电机控制与智能电器主要研究包括运动控制系统、电机的矢量控制、直接转矩控制、无速度传感器控制及智能控制;智能电器的信号检测与控制、智能电器的可靠性与电磁兼容、智能电器的应用。

3.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主要研究电力传动及其自动控制系统、特种电源技术、电力电子电路的拓扑变换与应用、电力电子装置与系统、电磁兼容技术、电能变换与控制、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等。

4. 电工新技术及其应用主要研究包括生物电磁学、无损检测技术、电力设备故障诊断技术、电力网络故障智能监测与诊断方法及技术等。

5. 电力信息技术主要研究包括电力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拓扑)、电力信息系统安全策略、电力信息系统的标准、电力信息系统的建模技术、电力实时信息的采集技术、电力非实时信息系统集成技术及平台。

电气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电气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专业外语:由导师负责指导硕士生选读和笔译本学科、专业的外文资料,于第二学期期末之前由学院或导师组织完成专业外语考核,考核通过计1学分。
3.学术活动:要求参加学术活动6次以上,本人做正规性报告1次以上,计1学分。每次学术活动要有500字左右的总结报告,注明参加活动的时间、地点、报告人、学术报告题目,简述内容并阐明自己对相关问题的学术观点或看法。
40/2

讲课
考试
12000102
随机过程
40/2

讲课
考试
12000112
排队论
40/2

讲课
考试
12000122
模糊数学
40/2

讲课
考试
12000142
路径积分在物理学中的应用
40/2

讲课
考试
专业学位课
12140112
电气系统可靠性工程
40/2

讲课
考试
12140122
现代控制理论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40/2

讲课
考试
12140131
电力系统分析
60/3

讲课
考试
12140031
现代电力电子技术及其应用
40/2

讲课
考试
12140092
模糊电子技术
40/2

讲课
考试
12140042
现代电力传动及其自动化
40/2

讲课
考试
12140101
线性系统控制理论
40/2

讲课
考试




课程编号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学科代码:080802 学科名称: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学科主要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电力企业培养从事电力系统运行、分析和控制的理论研究,以及各种测量、控制技术与方法研究和仿真系统开发与设计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

获得硕士学位,应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科领域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熟悉国内外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领域中科学技术的发展动向;具有创新意识和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能用一门外国语比较熟练地阅读专业资料及撰写科研论文;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和健康的体格、健全的心理。

二、研究方向主要结合国家能源基地尤其是内蒙古电网的发展战略趋势和地区经济建设的需要,本着既要相对稳定又要跟上学科前沿发展的精神,注重与其它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加强应用性课题的研究。

本学科研究范围涉及电力系统仿真系统的研制、电力系统运行方式规划、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措施和自动化控制技术的研究与装置的研制、风力发电技术及并网和可靠性研究、高压设备试验及故障诊断技术研究、设备运行状态的红外检测诊断技术和分析、设备防雷和防污、谐振、串联补偿技术的应用等。

本学科主要研究方向是:1、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分析与系统仿真2、高压设备及电力系统试验测量技术3、电力系统计算机控制三、学制研究生学习年限为2-3年,一般为2.5年。

研究生的课程学习不超过一年,科学研究和撰写论文工作时间不少于一年(从开题报告算起)。

少数品学兼优的学生可两年完成学业。

研究生课程学习完成后,按培养目标要求由学院进行中期考核,经全面评定,品德、成绩良好,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硕士生进入学位论文阶段,学习成绩较差或明显表现出缺乏科研能力的研究生,或因其他原因不宜继续攻读学位者应终止培养。

四、课程设置硕士生培养实行学分制,除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第一外国语和另行规定的课程外,一般课程每18学时计1学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80802)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领域能独立从事科研、教学、管理等工作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是:
(一)较好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

(二)掌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有关研究领域的国内外学术现状和发展方向;具有独立分析和解决本学科的专门技术问题的能力。

(三)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运用该门外国语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四)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素质。

二、学习年限
一般为三年,在职攻读学位的可酌情延长一年。

三、研究方向
1.电力系统分析与控制
2.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四、课程设置
(一)课程设置见《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硕士研究生教学计划》(附后)
(二)必修环节
1.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2学分)
研究生在阅读大量中外文献基础上,写出不少于8000字的书面报告,内容由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两部分组成。

在进入论文工作之前进行开题报告,时间定于第3学期末。

2.学术活动(1学分)
研究生在学习期间应积极参加学术活动,至少做两次文献综述报告,经导师签字后自己留存,在申请论文答辩时一并交学院研究生工作秘书。

3.教学实践和社会实践(2学分)
教学实践可做助教、助研、助管、协助指导本科生论文、参加实验室建设等,课内外学时不少于120小时。

社会调查可参加导师的课题研究,或参加系里的开发项目,或听取有关专家的学术报告。

科学研究可安排参加国内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宣读研究论文。

4.要求研究生在国内公开出版的刊物上发表或被接受发表一篇内容与本人研究方向有关的论文或完成一项具有实际意义的成果。

必修环节学分不计入总学分,单独记入档案。

五、培养方式与方法
(一)研究生的培养采取导师负责制与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法。

培养方式要严格执行。

(二)导师按照培养方案的要求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于新生入学后一个月内制定出个人培养计划,在课程学习结束后,按研究生中期筛选规定对其进行全面考核。

(三)充分发挥导师和研究生两方面的积极性,采取研究生自学和导师指导相结合的方法。

(四)课程讲授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以及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将理论课学习和科学研究、工程实际相结合,加强研究生实际动手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要求研究生掌握坚实的本专业基础理论,熟练运用各种现代测试方法和研究手段,熟练使用各种分析测试仪器和计算机,具有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结合工科学科的特点,在应用开发研究能力方面作为重点培养内容。

(五)在校、院、学科三级领导下,成立研究生导师小组,会同有关部门负责研究生的政治思想、学习、科研和其他方面的全面管理,从各方面保证培养质量。

六、学位论文与答辩
(一)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学位论文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论文课题应具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要与经济建设相结合。

(二)要注意文献查阅及综述、选题报告、实验设计与组织、实验数据处理、逻辑思维与理论分析、计算机应用、论文写作与表达能力等诸方面的培养,尤其是其独立工作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并注意培养研究生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学风和科学态度。

(三)要在查阅文献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做好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内容包括:选题意义、文献综述、研究计划及目标、主要技术(理论)难点及拟解决方案等,制定出具体的论文实施计划,经专家组研究同意,报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后,交学院研究生教学管理部门。

(四)硕士论文水平,要看其内容是否有独到见解或新成果,并在理论或实践方面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或本门学科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设计”“报告”类型的论文应具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先进性及一定的工作量,能及时反映出研究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位论文必须由研究生独立完成,合作项目应明确以本人为主完成的部分。

(五)为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于第四学期初,结合开题报告,对研究生进行中期考核与筛选,并于第五学期末组织有关人员就研究生论文工作情况进行全面检查。

(六)学位论文完成后,由学院按规定程序组织论文答辩,提出是否授予学位的意见,并将所有申报材料整理好,由院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签字(一式三份)后,上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批。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硕士研究生教学计划
注:总学分要求为32~38学分。

学位课为22~25学分(带“*”号课程可从中选1门)。

选修课为10~13学分,其中应包括一门跨一级学科课程(2学分),考试学分不低于5学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