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PGis化探异常圈定方法
化探异常圈定判别查证方法
异常圈定与判别
某地采用剔除法确定有异常下线
异常圈定与判别
当勘查区内元素频率分布出现一
个单一的背景全域和一个异常全
域交迭出现双峰,或未出现双峰, 但频率分布曲线呈正向倾斜时,
一般可以用众值(M0)代替平均
值(X); 对于元素分配不服从正态或对数
正态分布,而是呈双峰或多峰态,
采用多重分形方法确定异常下限。
分析质量评估
分析质量不合格,所得出的结论也是错误的,所以未做评估的数据无 可靠性可言。通过分析数据质量的评估,说明哪些元素数据满足化探 要求,哪些数据可作为参考或在哪些方面可以利用。比如报出率小于 50%显然不能满足编制地球化学图的要求,但仍可用于异常圈定。
概
建立数据文件
况
化探数据量大、指标多,令人眼花缭乱,必须对所有取得的数据进 行认真严格整理。 采样点坐标数据 主要对实际采样点位与分析测试样品号一一对应起来! 分析数据 对实验室提供的数据进行分析。按照样品性质进行分类整理,在
用异常下限倍数作异常内、中、外带的大致划分。初步判定异常是否
为非矿异常。
异常圈定与判别
异常解释评价内容
解释评价没有固定模式,地球上没有成矿条件、成矿特征完全相同的
矿床,所以异常表现也各异。既要考虑异常的普遍特征,也要重视异 常的特殊性,特殊性就是所评价异常具体情况,细节。
异常解释是提出设想,然后再求证过程。要大胆设想,当然设想也要
异常圈定与判别
元素异常下限确定 根据测区地质和景观特征,选择使用整个测区或划分子区来确定异 常下限。 对勘查区面积不大,地质情况比较简单,元素呈明显单峰或有一个 单一的背景全域和一个异常全域分布,就可以在区内剔除高、低值 含量(X±nS)根据工作区情况,n值一般为1.5-3,计算出一个统一 的背景平均值(X0)和异常下限(T);累积频率85%或95%对应的含 量,目估法经验判断。无论何种方法确定仅作为参考值,以能否客 观反映本测区(或子区)矿产和矿化分布特征为依据,作适当修正。
我自己的方法《圈定化探异常》
1、将Excel文件转化成文本文件(转换以后不要修改文本文件的内容)。
将文本
文件随意命名为“123”。
2、打开MAPGIS投影变换选用户文件投影。
3、打开文件“123”点指定分隔符→设置分隔符→Tab打钩→属性名称所在行,
选线号-点号那一行→数据类型:点线号、X Y坐标选6(字符串),元素行(如Cu)选5(双精度)→确定。
4、不需要投影打钩→X位于2列,Y位于3列(这里根据实际情况可以改)
5、在指定数据起始位置点带坐标的第一行。
6、点数据生成,保存点文件为“111”
7、在MAPGIS主界面点空间分析中的DTM分析→文件选项中,打开数据文件
中的点数据文件“111”
8、在处理点线选项中选点数据高层提取→选择要提取的元素(如Cu)→Tin模
型选项中选快速生成三角剖分网→Tin模型选项中追踪剖分等值线→等值线套区、保留边界线、等值线光滑处理3个都打钩。
→删除层,只留你需要的层数(如有内带就保留4层,中带保留3层,外带保留2层。
→等值层值,最上面一层填异常下限,第二层填异常中带值,第三层填异常内带值。
最后一层为提供数据最大值(系统是默认的,这个不用改)。
→区属性、线属性都可以改→注记标记都选NO→确定。
9、文件选项中分别存数据点、线、面。
以后的就要在MAPGIS编辑中打开自己修改。
地球化学异常异常下限确定及异常圈定探讨-地质所-朱斌
2、概率格纸法(可以不考虑奇异值)
将实测数据点以含量和频率作 图投绘在正态概率格纸图上,如果 基本分布在一条直线上,就可以读 出任一分位数值,分位数值就是某 一累积频率所对应的含量值。 15%——负异常 50%——背景值 98%——(X+2δ)异常下限 分位数值是一组很有用的统计 特征值。
如果为两条斜率不等的 直线所综合形成的曲线,应 用多重母体分解法,以拐点 为界,左侧背景占60%,右 侧异常占40%,换算成单一 母体累计频率。 背景母体的累计频率=背景 部分每个点的累计概率 *100/60。 异常母体累计频率=(异常 部分每个点的累计频率-60) *100/40。 再分别绘累计频率图。 所得背景部分累计频率基本 为一条直线,50处的横坐标 即为背景值。98处的横坐标 即为异常下限。
3、直方图法(可以不考虑奇异值)
背景值 研究子样分布直方图为单峰、并接 近对称的近似正态分布,则对最大频率 柱左侧顶角与右邻直方柱左顶角连线, 两条线交点在横坐标上的投影为众值M0, 即可作为背景值。以最大频率直方柱高 的0.6倍作横线,与频率密度曲线有左右 两交点,左交点至众值投影线间长度对 应的含量为均方差S。由向右量2-3倍S长 度,该处所指的含量即为异常下限。
S
2S
异常下限
如果是明显的双峰分布、且各自较为对称, 即可以在衔接部位定位异常界限,也可以按上 法对低含量的母体进行图解求众值、均方差和 异常下限。
如果分布直方图为单峰正偏形态,仍按下 述方法图解,因为确定均方差S时,只考虑未 受高含量矿化影响的样品,只对低含量部分进 行图解。
4、多重分形法
多重分形法将背景与矿化 异常的形成认为是两个相互独 立的过程,它们分别满足不同 的幂指数分别。目前利用分形 技术进行地球化学异常下限确 定的方法主要有(含量)周长 法、(含量)面积法、(含量) 距离法、(含量)频数法等, (含量)求和法,以(含量) 求和法进行讲解。
土壤化探中异常下限的确定(可编辑)
土壤化探中异常下限的确定土壤化探中异常下限的确定摘要土壤地球化学异常下限的确定是勘查地球化学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勘查地球化学应用于矿产勘查时决定成败的一个关键性环节。
但由于地质背景和成矿模式的复杂多样,迄今为止仍然没有一种普遍适用的异常下限计算方法诞生,各种计算方法各有优势,同时又有假设条件的制约和使用的局限性。
为此,采取多种方法计算异常下限并根据地质背景进行综合比较以确定异常下限是当前圈定异常的一种有效途径。
地球化学异常下限值是区分背景区与异常区的基本指标,而计算异常下限值的准确性也直接关系到下一步探矿工作开展的关键。
本文分为三个部分论述土壤化探异常下限的确定。
首先介绍一些土壤化探异常下限的确定的相关概念;其次介绍各种方法,如:剖面图法、直方图解法、面积校正累积频率法、马氏距离法、单元素计算法、累积频率法、迭代法、传统统计方法、多重分形法分形、均值标准差法、含量-面积(C-A)分形方法、概率格纸图解法等);最后用一些矿床应用实例来验证及评价一些方法。
本文选取新疆西天山成矿带托逊地区1:50000土壤X荧光化探样品中Mn、Fe、Zn、As四种元素为例,使用传统统计方法、多重分形方法、85%累计频率法分别对化探数据进行处理后得出结论:传统统计方法计算出的异常范围小,且较为分散;多重分形方法对弱小异常的固定效果明显,但范围过大;85%累计频率法与传统方法所得异常下限值比较接近,但对弱小异常的识别效果相对于传统方法显著;对化探找金中背景值、异常下限的传统计算方法进行了讨论;土壤元素异常下限值的确定对环境地球化学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异常下限值计算方法仅适用于元素含量数据呈正态分布的情况, 而事实上土壤元素含量的空间分布极其复杂, 很可能具有多重分形分布特征。
本文利用校正累积频率分形方法确定铜陵矿区土壤中的异常下限值为1.687 mg / kg , 并据此圈定了异常范围。
与传统方法所确定的异常下限值及相应异常区域对比, 分形方法圈定的异常区域范围更广, 更为合理、有效。
基于MAPGIS的分形方法确定化探异常
本文由中国地质调查局综合研究项目(编号:20010200015)资助。
改回日期:2003211218;责任编辑:宫月萱。
第一作者:李随民,男,1971年生,在读博士生,主要从事地学信息处理的研究;E -mail :smli71@ 。
基于MAPGIS 的分形方法确定化探异常李随民 姚书振石家庄经济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31摘 要 地球化学元素的异常下限值确定是地球化学中重要的问题之一,目前还没有一个令人满意的具有科学依据的计算方法。
传统的化探异常下限值计算是基于元素的地球化学分布呈正态分布或元素含量在空间上呈连续的变化这一假设为基础的,而事实上地球化学元素含量的空间分布是极其复杂的,研究表明,地球化学景观可能是一个具有低维吸引子的混沌系统,元素的地球化学背景值和异常具有各自独立的幂指数关系,由此导致了一种多重分形分布,因而可以利用元素的分形分布求出其异常下限。
利用元素的分形分布求异常下限的几种常用方法均是以求取不同尺度r 下,对应的N (r )数。
如果用手工统计方法计算,计算过程简单但繁琐,地理信息系统(GIS )可以实现图形单元的动态查询和属性统计,这种特性很适合于统计不同尺度r 下对应的N (r ),因此,可以将分形方法与地理信息系统加以结合,在GIS 平台上对地学图形和属性信息进行分析及统计处理,将原来比较繁杂的分形计算操作变得方便简捷,易于实现。
本文以武汉中地信息公司开发的MAPGIS 地理信息系统为例,对河北某地1∶5万Cu 元素化探数据进行了处理,具体说明了以MAPGIS 为工具,利用分形方法求取元素化探异常下限的过程,并将计算结果与传统异常下限计算方法所得的结果进行了对比,所得的异常下限值相近或一致,但由于传统的计算方法不仅要求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而且在下限值的确定上需要结合本地区的实际地质情况确定,因此人为干扰因素较大,而利用基于MAPGIS 的分形方法计算元素异常下限值不仅操作简单,而且计算时由于不受元素特高值的影响,因而不用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人为干扰因素较少。
化探异常圈定、分类、评价及查证
化探异常圈定、分类、评价及查证目录●1/5万地球化学普查 (1)1.异常圈定 (1)1.1异常下限的确定方法 (1)1.2异常浓度分级(带)方法 (3)2.化探异常分类 (3)2.1 找矿意义分类 (3)2.2按采样介质分类 (4)2.3按引起异常的地质因素划分 (4)2.4按异常范围与强度(浓度)划分 (4)3.化探异常优选及评价 (5)3.1化探异常的特点 (5)3.2异常优选与评价准则 (5)3.3 化探异常本身的评价参数 (6)3.4 化探异常的初步筛选 (8)3.5优选化探异常的方法技术 (9)3.6非找矿目的化探异常评价 (10)3.7异常评价和查证工作程序 (10)3.8异常评价与找矿效果 (12)4.化探异常查证 (12)4.1化探异常查证的目的 (12)4.2化探异常查证方法 (13)4.3化探异常查证须配快速分析 (13)●土壤地球化学测量 (13)1.1原始资料 (13)1.2成果报告 (14)2.资料的检查与验收 (14)3.资料整理的基本步骤和内容 (14)4.异常的解释推断 (14)附录F 土壤测量地球化学异常登记卡 (16)●1/5万地球化学普查1.异常圈定1.1异常下限的确定方法地质情况较简单,元素呈单峰分布,或者可以看出分布中有一个单一的背景全域和一个异常全域,就可以在全测区内(剔除高值点)计算出一个统一的背景平均值及异常下限,单峰分布时其计算式为:对数背景平均值:∑∑=ffXX L 对数标准离差:1)(22--=∑∑n nfX fX L L λ对数异常下限:λ2+=L L X T∑=57f ∑=9.83L fX ∑=53.1252L fX ∑=21.7039)(2L fX 对数背景平均值: g g f fXX L /lg 4719.1579.83μ===∑∑其反对数,即背景平均值 g g X /64.29μ= 对数标准离差:)/(lg 1909.0565721.703953.1251)(22g g n n fX fX L L μλ=-=--=∑∑ 对数异常下限: )/(40.71)/(lg 8537.11909.024719.12g g g g X T L L μμλ==⨯+=+=当1:5万化探普查区部署在异常区或矿区外围时,往往在频率分布中有一个单一的背景全域和一个异常全域交迭而出现双峰,或频率分布曲线呈不对称的正向偏斜,此时一般可利用众值m 。
mapgis的一些实用方法和处理技巧
mapgis的一些实用方法和处理技巧预览说明:预览图片所展示的格式为文档的源格式展示,下载源文件没有水印,内容可编辑和复制mapgis的一些实用方法和处理技巧一、如何将mapgis的图形插到word、excel、PowerPoint 中首先点取mapgis菜单“其他->OLE拷贝”,接着打开word,点取“粘贴”。
Mapgis数据就复制到word文档里。
二、空心字格式使用空心字时,字体采用相应字体编号的负数。
如:-3表示黑体空心字。
三、合并区1、可以在屏幕上开一个窗口,系统就会将窗口内的所有区合并,合并后区的图形参数及属性与左键弹起时所在的区相同。
2、也可以先用菜单中的选择区功能将要合并的区拾取到,然后再使用合并区功能实现。
3、还可以先用光标单击一个区,然后按住 CTRL 键,在用光标单击相邻的区即可。
四、翻转图形在Mapgis中的其它下面整图变换中比例参数的X比例中输入法-1或Y比例中输入-1后确定。
五、CAD转化为MAPGIS1.将CAD文件另存为2004/2000DXF格式。
2.在MAPGIS主程序中选择“文件转换”。
3.输入中选择转入DXF文件,确定并复位4.保存点线文件(面无法转化)六、MAPGIS转化为CAD1.在MAPGIS主程序中选择“文件转换”。
2.分别装入点线文件,复位并全选。
3.输出中选择“部分图形方式输入DXF”全选并确定。
4.打开保存的DXF文件,用CAD复位显示图形,并改字体样式。
5.保存成CAD格式。
七、如何把JPG格式的转成MSI格式图象处理----------图象分析模块。
在里面点:文件--------数据输入--------转换数据类型(选JPG)---------添加文件---------转换转换后的格式为mapgis的msi影像文件!转换为MSI文件格式后再在输入编辑里,导入后矢量化。
八、在电脑里如何做剖面图,不用手画,而且精度更高!1、先把MAPGIS图生成JPG格式,在PHOTOSHOP中图像—图像大小—文挡大小中输入经过变化后的宽度和高度数字(根据剖面图的比例和JPG图的比例关系得出);然后按需要裁剪,以减少图形的所占内存;2、裁剪后旋转使剖面线处于水平位置;3、在MAPGIS中插入裁剪旋转后光栅文件,新建线和点文件,以剖面线为水平的X轴,画垂直X轴的线为Y轴,以剖面线起点的位置为坐标原点,以剖面线起点的高程为起始Y轴刻度,在X和Y轴上标上相对应比例尺的刻度。
mapgis的一些实用方法和处理技巧
MAPGIS的一些实用方法和处理技巧一、如何将mapgis的图形插到word、excel、PowerPoint 中首先点取mapgis菜单“其他->OLE拷贝”,接着打开word,点取“粘贴”。
Mapgis数据就复制到word文档里。
二、空心字格式使用空心字时,字体采用相应字体编号的负数。
如:-3表示黑体空心字。
三、合并区1、可以在屏幕上开一个窗口,系统就会将窗口内的所有区合并,合并后区的图形参数及属性与左键弹起时所在的区相同。
2、也可以先用菜单中的选择区功能将要合并的区拾取到,然后再使用合并区功能实现。
3、还可以先用光标单击一个区,然后按住 CTRL 键,在用光标单击相邻的区即可。
四、翻转图形在Mapgis中的其它下面整图变换中比例参数的X比例中输入法-1或Y比例中输入-1后确定。
五、CAD转化为MAPGIS1.将CAD文件另存为2004/2000DXF格式。
2.在MAPGIS主程序中选择“文件转换”。
3.输入中选择转入DXF文件,确定并复位4.保存点线文件(面无法转化)六、MAPGIS转化为CAD1.在MAPGIS主程序中选择“文件转换”。
2.分别装入点线文件,复位并全选。
3.输出中选择“部分图形方式输入DXF”全选并确定。
4.打开保存的DXF文件,用CAD复位显示图形,并改字体样式。
5.保存成CAD格式。
七、如何把JPG格式的转成MSI格式图象处理----------图象分析模块。
在里面点:文件--------数据输入--------转换数据类型(选JPG)---------添加文件---------转换转换后的格式为mapgis的msi影像文件!转换为MSI文件格式后再在输入编辑里,导入后矢量化。
八、在电脑里如何做剖面图,不用手画,而且精度更高!1、先把MAPGIS图生成JPG格式,在PHOTOSHOP中图像—图像大小—文挡大小中输入经过变化后的宽度和高度数字(根据剖面图的比例和JPG图的比例关系得出);然后按需要裁剪,以减少图形的所占内存;2、裁剪后旋转使剖面线处于水平位置;3、在MAPGIS中插入裁剪旋转后光栅文件,新建线和点文件,以剖面线为水平的X轴,画垂直X轴的线为Y轴,以剖面线起点的位置为坐标原点,以剖面线起点的高程为起始Y轴刻度,在X和Y轴上标上相对应比例尺的刻度。
21 Surfer软件中利用趋势面方法圈定化探异常
111 数据预处理 由于化探数据中个别异常点的特高值会对趋势
面的形态产生很大的影响 ,因此应首先对原始数据 加以 处 理 。实 际 工 作 中 多 用 低 值 总 体 累 积 频 率 95%处的分位值作为高样品值的临界值 ,凡高于临 界值的观测值全部用临界值代替 。
地质与勘探 2007年
表 2 处理后数据统计表
统计项
Ba
Cu
Zn
M ean
2921584 18 481573 66 1251817 74
M ed ian
2571463 00 401865 50 1111478 00
由于区域成矿规律因素 、岩性因素 、成矿成岩时 的温度压力等因素的影响 ,某些元素表现为有区域 性的增高或降低的趋势 。因此 ,忽视元素在地壳中 的区域性或趋势性变化 ,而用同一标准作为整个研 究地区的背景上限或异常下限是有很大缺陷的 。利 用趋势面分析方法可以较好地克服背景下限值采用 同一基准值带来的缺陷 。
[摘 要 ]元素在地壳中的分布通常受一系列因素的控制而显示空间上的系统变化 ,表现为元素有 区域性增高或降低的趋势 ,化探工作的一部分重要内容就是如何在元素的空间分布中发现局部富集部 位 ,如何将元素异常从空间分布中提取出来是化探工作研究的关键问题 。趋势面分析方法把元素的空 间分布分解为整体趋势和局部异常两部分 ,将局部异常从整体中分离了出来 。文章运用实例说明了如 何利用 Surfer软件实现趋势面分析方法圈定化探异常分布 。
Zi = Ti + N i + ei
其中 : Zi 为观测值 , Ti 反映总体变化规律或区 域性的变化 , N i 反映局部的变化 , ei 为随机因素 (噪 音 )控制的变化 。
mapgis的一些实用方法和处理技巧
MAPGIS的一些实用方法和处理技巧一、如何将mapgis的图形插到word、excel、PowerPoint 中首先点取mapgis菜单“其他->OLE拷贝”,接着打开word,点取“粘贴”。
Mapgis数据就复制到word文档里。
二、空心字格式使用空心字时,字体采用相应字体编号的负数。
如:-3表示黑体空心字。
三、合并区1、可以在屏幕上开一个窗口,系统就会将窗口内的所有区合并,合并后区的图形参数及属性与左键弹起时所在的区相同。
2、也可以先用菜单中的选择区功能将要合并的区拾取到,然后再使用合并区功能实现。
3、还可以先用光标单击一个区,然后按住 CTRL 键,在用光标单击相邻的区即可。
四、翻转图形在Mapgis中的其它下面整图变换中比例参数的X比例中输入法-1或Y比例中输入-1后确定。
五、CAD转化为MAPGIS1.将CAD文件另存为2004/2000DXF格式。
2.在MAPGIS主程序中选择“文件转换”。
3.输入中选择转入DXF文件,确定并复位4.保存点线文件(面无法转化)六、MAPGIS转化为CAD1.在MAPGIS主程序中选择“文件转换”。
2.分别装入点线文件,复位并全选。
3.输出中选择“部分图形方式输入DXF”全选并确定。
4.打开保存的DXF文件,用CAD复位显示图形,并改字体样式。
5.保存成CAD格式。
七、如何把JPG格式的转成MSI格式图象处理----------图象分析模块。
在里面点:文件--------数据输入--------转换数据类型(选JPG)---------添加文件---------转换转换后的格式为mapgis的msi影像文件!转换为MSI文件格式后再在输入编辑里,导入后矢量化。
八、在电脑里如何做剖面图,不用手画,而且精度更高!1、先把MAPGIS图生成JPG格式,在PHOTOSHOP中图像—图像大小—文挡大小中输入经过变化后的宽度和高度数字(根据剖面图的比例和JPG图的比例关系得出);然后按需要裁剪,以减少图形的所占内存;2、裁剪后旋转使剖面线处于水平位置;3、在MAPGIS中插入裁剪旋转后光栅文件,新建线和点文件,以剖面线为水平的X轴,画垂直X轴的线为Y轴,以剖面线起点的位置为坐标原点,以剖面线起点的高程为起始Y轴刻度,在X和Y轴上标上相对应比例尺的刻度。
基于MAPGIS6.7化探数据处理方法及异常图绘制
基于MAPGIS6.7的化探数据处理方法及异常图的绘制[摘要] 本文以苏丹红海州捷拜拉吐哈度57区金矿区水系沉积物测量中au元素化探数据为例,介绍了mapgis6.7环境中化探数据的处理方法和流程,以及化探异常图的绘制。
[关键词] mapgis6.7 化探数据处理方法化探异常图1. 前言我队在苏丹红海州捷拜拉吐哈度57区金矿区开展了1∶5万~1∶20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所有采样点位均使用gps精确定位,共采集样品数量2200个,并由化验单位完成对化探样品au元素含量的分析。
mapgis6.7是一个大型基础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平台,它可以方便、快捷、有效的对经过化验分析的数据进行处理并自动圈定元素异常[1]。
2. 数据处理2.1 原始数据整理水系沉积物测量通过gps对采样点进行定位,得到采样点坐标(x、y)。
在excel中导入原始数据字段,包括采样点编号、x坐标、y坐标、au元素分析结果,然后另存为制表符分隔的文本文件,命名为“化探结果.txt”。
2.2 背景值和异常下限值的确定异常下限主要根据剔除高值点后样品au元素含量的算术平均值和标准离差来确定。
其计算公式为:其中,——au元素含量的异常下限值;——剔除高值点剩余样品au元素含量的算术平均值;——剔除高值点剩余样品au元素含量的标准离差值;为经验系数,一般取1.65~3。
本文的取值为: =3。
统计计算时,利用excel相关函数将au元素含量所在的列进行从大到小排列,然后计算全部样品中au元素含量的算术平均值和标准离差值,将大于的含量数据剔除后,再次统计计算全部样品中au元素含量的算术平均值和标准离差,直至将大于的含量数据全部剔除后,用剩余样品中au元素含量的算术平均值来度量au元素的背景值,并以剩余样品的算术平均值加3倍的标准离差值来度量au元素的异常下限值。
表1为剔除高值点后au元素的相关统计数据。
表1 剔除高值点后au元素的相关统计数据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标准离差异常下限3.55 0.10 1.36 0.73 3.56本文在绘制化探异常图时,将背景值设定为1.36,异常下限值设定为4.0。
MAPGis化探异常圈定方法
主讲人:段松 日期:2014年8月25日
一、数据准备
• 1、化探取样点坐标准备,以excel数据表格 录入,注意X、Y的顺序应当颠倒(坐标代号 可以去掉),H高程点位置不变,并把相应元 素的化验检测数据(浓度单位1ppb=10-9=十亿 分之一 , 1ppm=10-6=一百万分之一),依次按 坐标位置、顺序录入完毕。 • 如图1-1所示
• 图1-2所示
三、化探异常参数计算方法
• 1、数据处理的意义是获得较为准确的平均 值(背景)和异常下限,所以数据处理归根结 底仍属于统计学的范畴,要求数据服从正 太分布。特别是用公式计算时更要注意这 一点 • 2、异常是一个相对概念,有不同尺度上的 要求,所以不要将其看作一个定值。 • 3、异常下限确定的方法较多:地化剖面法、 概率格纸法、直方图法、马氏距离法、单 元素计算法、数据排序法、累积频率法….. • 如下图所示
化探取样点位及检测化验结果表
• 图1-1所示
二、化探位置及编号展点
• 1、把准备好的化探数据,按照土壤测量底 图的比例,进行数据坐标的展点投放,并 按取样点位置标示取样点编号。 • 2、展点时应注意把excel数据表格,进行格 式转化,才能进行化探数据的处理。 • 如下操作图1-2
数据坐标转化方法及步骤
• 2、快速建立三角剖分文件 • 3、检查三角网,对部分错误的三角网要进行 修改 • 4、追踪剖分等值线,设置异常下限,按异常 值等值线a、2a、3a、4a……
• 如图1-8
• 如图1-9
• 如图1-10
• 如图1-11
• 如图1-12
• 如图1-13
六、异常图整理
• 1、把各单元素异常套合在地质地形图上, 进行成矿远景的预测及解释 • 2、按化探规范修改各元素等值线异常颜色, 以致区分 • 3、元素异常线颜色标准:化探元素用色规 范
利用MAPGIS处理化探数据文档
地球化学探矿工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异常下限计算公式:都采用Excle表格计算(原始数据参照表三)平均值:=A VERAGE(C2:C36)方差:STDEV(C2:C36)异常下限:平均值+K值*方差计算过程中自动剔除大于平均值加3倍离差的高值和小于平均值减3倍离差的低值。
K值自选(1-3)剔除次数的多少取决于没有大于和小于这些数据。
表一表二表三等值线图生成方法步骤:利用Excel先做一个三角部分文件,格式如图:A1:要打上notgrid.A2为生成点文件的X坐标 B2为Y坐标 C2为高程代表化学分析结果。
文件需要另存格式如图:点击保存,关闭表格。
打开MAPGIS6.7空间分析-DTM分析-点击文件打开三角部分文件。
如图:文件打开后在菜单栏中找到Grd模型打开里面有一栏离散数据网格化打开。
如图:网格化方法用:Kring泛克立格法网格化,文件换名保存文件。
“选择打开”,选三阶漂移如图:其它内容不用改动,改完后按确定。
“搜索打开”搜索类型改为八方向,其它内容不用改动,改完后按确定。
如图:全部改完后按确定。
再一次在Grd模型里找到平面等值线图绘制点击后打开离散数据网格化后保存的文件,如图:把文件打开如图:设置:等值线套区、绘制色阶、保留边界线全部选上。
光滑:等值线光滑处理选上,光滑度选择高程度。
等值线定层一般定四层,第一层为背景值,第二层为异常下限值,第三层为中带值(异常下限值的2倍),第四层为内带值(异常下限值的4倍)。
注记参数都改为YES。
区、线参数参照图例规范设定。
制图幅面:改为数据投影变换如图:原数据投影参数与结果数据投影参数都要改变,设置结果与投影点位图一致。
全部设置完后点击确定。
生成图像如图:生成图像后保存点、线、区。
保存好以后再一次打开MAPGIS6.7图形处理-输入编辑打开刚才已保存好的点、线、区文件进行图式修饰。
点位图制作方法步骤:利用Excel表格把所有化探数据先处理一下如图:注:ID代表总序号、YH代表样号、Y代表X轴坐标、X代表Y轴坐标、Au、Ag 代表元素化学分析结果。
地球化学异常下限确定方法
地球化学异常下限确定方法一、地球化学数据处理基础数据处理的意义是获得较为准确的平均值(背景)和异常下限。
1、地球化学数据处理归根结底仍属于统计学的范畴,所以要求数据应是正态分布的,不是拿来数据就能应用的,特别是用公式计算时更要注意这一点。
正态(μ =0, δ =1)----(偏态)。
大数定理:又称大数法则、大数率。
在一个随机事件中,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事件发生的频率趋于一个稳定值;同时,在对物理量的测量实践中,测定值的算术平均也具有稳定性。
所以如果在计算时,数据中包含较多的野值时,实际获得的是一个不具稳定性的算术平均,它实际不能替代背景值。
2、异常是一个相对概念,有不同尺度上的要求,所以不要将其看作一个定值。
在悉尼国际化探会议上(1976),对异常下限定义:异常下限是地球化学工作者根据某种分析测试结果对样品所取定的一个数值,据此可以圈定能够识别出与矿化有关的异常。
并对异常下限提出了一个笼统的定义:凡能够划分出异常和非异常数据的数值即为异常下限。
据此,异常下限不能简单的理解为背景上限。
二、异常下限确定方法具体异常下限确定方法较多:地化剖面法、概率格纸法、直方图法、马氏距离法、单元素计算法、数据排序法、累积频率法……下面逐一介绍:1、地化剖面法:(可以不考虑野值)在已知区做地化剖面:要求剖面较长,穿过矿化区(含蚀变区)和正常地层(背景),能区分含矿区和非矿区就可确定为下限。
2、概率格纸法:(可以不考虑野值)以含量和频率作图15%--负异常50%--背景值85%--X+δ(高背景)98%-- ( X+2δ)异常下限3、直方图法:(可以不考虑野值)能分解出后期叠加的值就为异常下限4、马氏距离法:(在计算时已考虑野值)针对样本,实际为建立在多元素正态分布基础之上—多重样本的正态分布,超出椭球体时—异常样(如P3点)。
相似于因子得分的计算,最后为一个剔除异常样本时的计算值,实际计算出综合异常边界线。
当令m=1时,上式化解为Xa=Xo?KS,这是我们较为熟悉的单元素(一维)计算异常下限常用公式。
MAPGIS在化探异常中的应用
2、数据的投影转换 、 数据的投影转换是利用 MAPGIS实用服务投影变换功 实用服务投影变换功 能来完成的, 能来完成的,此功能是将用户 输入好的成批文本数据生成点 位图。 位图。化探数据点位图在形成 时是附带属性结构和属性的, 时是附带属性结构和属性的, 这些属性就是采样点X、 坐标 坐标、 这些属性就是采样点 、Y坐标、 采样点号、 采样点号、样品编号及化验结 由于MAPGIS只认识文本 果。由于 只认识文本 文件, 文件,所以在投影之前必须把 数据转换成.txt格式的文本文 数据转换成 格式的文本文 件。另外在投影时有个很关键 的步骤就是在设置分隔符时把 化验结果的字段设置成双精度 类型,这样在利用TIN模型生 类型,这样在利用 模型生 成图件时, 高程值时才能提取。 成图件时 高程值时才能提取。
其中等值层设置 是确定等值线的起始 值、终止值和步长值 ,化探单元素等量线 之间为不相等值, 之间为不相等值,所 以步长值的确定一般 能反映等量线的最小 值。对不需要的等值 层可以删除, 层可以删除,对特殊 的等值层可以添加。 的等值层可以添加。 利用GRD和TIN模型 利用 和 模型 绘制的地球化学图如 右图。 右图。
三、地球化学图的生成
化探采样的目的是形成测区各 元素的化学异常图, 元素的化学异常图,圈定工作区的 各元素异常范围, 各元素异常范围,为后期地质找矿 提供依据。 提供依据。 元素化学异常图的绘制实在 MAPGISDTM分析中,利用 分析中, 分析中 利用GRD模 模 型和TIN模型中具体操作步骤为: 模型中具体操作步骤为: 型和 模型中具体操作步骤为 GRD模型:空间分析--模型:空间分析 模型 DTM分析 离散数据网格化(选择 分析---离散数据网格化 分析 离散数据网格化( Cu元素作为示例)---生成 元素作为示例) 生成 生成Grd文件 文件元素作为示例 文件 --平面等值线图绘制 (设置参数)。 平面等值线图绘制 设置参数)。 TIN模型:空间分析 模型: 模型 空间分析---DTM 分析---打开点数据文件 点数据高 分析 打开点数据文件---点数据高 打开点数据文件 程提取(选择C 含量值为高程值 含量值为高程值) 程提取(选择Cu含量值为高程值) ---快速生成三角剖分网 追踪剖分 快速生成三角剖分网---追踪剖分 快速生成三角剖分网 等值线(设置参数)。 等值线(设置参数)。 在绘制等值线时, 在绘制等值线时,最重要的是要 设置等值线的参数, 设置等值线的参数,设置的主要项 目如图
化探异常圈定判别查证方法
概况
? 野外调查数据(记录卡信息) 野外工作中观察到和记录的数据,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归类,使野外 现象能完整的在数据库体现出来。
? 地质数据 采样点岩石类型、矿化蚀变信息,成矿构造信息,成矿类型信息等。
? 综合数据
各种数据组合成工作数据文件,供数据处理和成图。
概况
? 基本化探参数及图解
? 单变量参数 地球化学区和子区、重要地质单元样品数(n)、算术平均值(X), 几何平均值(G),中位数(Me),众数(Mo)、均方差(S0),极差等;
? 分析质量评估
分析质量不合格,所得出的结论也是错误的,所以未做评估的数据无 可靠性可言。通过分析数据质量的评估,说明哪些元素数据满足化探 要求,哪些数据可作为参考或在哪些方面可以利用。比如报出率小于 50%显然不能满足编制地球化学图的要求,但仍可用于异常圈定。
概况
? 建立数据文件
化探数据量大、指标多,令人眼花缭乱,必须对所有取得的数据进 行认真严格整理。 ? 采样点坐标数据 主要对实际采样点位与分析测试样品号一一对应起来! ? 分析数据 对实验室提供的数据进行分析。按照样品性质进行分类整理,在 Excel电子表格中很方便地筛选出来所需的样品测试数据。
异常圈定与判别
某地采用剔除法确定有异常下线
异常圈定与判别
? 当勘查区内元素频率分布出现一 个单一的背景全域和一个异常全 域交迭出现双峰,或未出现双峰, 但频率分布曲线呈正向倾斜时, 一般可以用众值(M0)代替平均 值(X);
? 对于元素分配不服从正态或对数 正态分布,而是呈双峰或多峰态, 采用多重分形方法确定异常下限。
异常圈定与判别
多重分形确定异常下限
异常圈定与判别
? 特殊情况地球化学异常下限确定 ? 地表弱矿化地区,需要降低异常下限; ? 针对相邻高含量点相伴出现(圈定低缓异常)时,可根据高含量点数降
化探异常下限的确定和异常的圈定方法
化探异常下限的确定和异常的圈定方法,1. 具体方法步骤(1)在区域地质图上划分若干地质体或地质构造单元(岩性单元),地层一般划分到系或群(出露面积较大的可划分到组),岩浆岩划分到期。
(2)计算地质体背景平均值,在计算背景平均值()时,应把> +3σ和< -3σ的那一部分数据剔除,一般可采用逐步剔除的办法直到全部剔除为止,这时再重新计算其地质体的背景平均值和标准离差(σ)。
(3)进行数据转换处理,即用地质体各种元素的背景平均值对该地质体分布范围的原始数据进行“规格化”处理,求出相应元素在该地质体原始点位或数据块的背景衬度(CV)其计算公式:CV ij=x ij/X jCV ij-该地质体第j个元素i个数据块背景衬度。
X ij-该地质体第j个元素i个数据块原始数据。
X j-该地质体第j个元素背景平均值。
这样每个元素逐个地质体,逐个点计算后便获得一张该元素的背景衬值图。
(4)确定异常下限并圈定异常,按图幅计算每个元素背景衬度的平均值和标准离差(CVσ),按T= ±1.65CVσ(T为异常下限)在衬值图上圈定单元素异常,按异常数据块圈定其边界,形成阶梯状异常图。
每个单元素异常都应进行编号,编号顺序以图幅为单元从图左上角开始由左向右,由上至下依次进行,例如Au1、Au2…,Ag1、Ag2、Ag3...等等。
图上还应反映异常的浓度分带,按a=2的间隔划分,取a0×T,a1×T和a2×T即为异常下限1倍,2倍和4倍及其以上,划为外带、中带、内带,并把具有内、中、外三个带的异常称为一级,中、外带的异常称为二级,只有外带的异常称为三级。
(5)编制综合异常图,综合异常图的表示方法,采用相关元素划分组合,每个组合用各单元素异常下限值的累乘值作为该组合异常的下限值,异常面积以主成矿元素的单元素异常面积为基础,在主成矿元素异常分布范围的各数据块所有相关元素的衬值进行累乘,再按该组合异常的累乘值下限重新进行圈定,以一条曲线予以表示。
化探异常圈定、分类、评价及查证
化探异常圈定、分类、评价及查证目录●1/5万地球化学普查 (1)1.异常圈定 (1)1.1异常下限的确定方法 (1)1.2异常浓度分级(带)方法 (3)2.化探异常分类 (3)2.1 找矿意义分类 (3)2.2按采样介质分类 (4)2.3按引起异常的地质因素划分 (4)2.4按异常范围与强度(浓度)划分 (4)3.化探异常优选及评价 (5)3.1化探异常的特点 (5)3.2异常优选与评价准则 (5)3.3 化探异常本身的评价参数 (6)3.4 化探异常的初步筛选 (8)3.5优选化探异常的方法技术 (9)3.6非找矿目的化探异常评价 (10)3.7异常评价和查证工作程序 (10)3.8异常评价与找矿效果 (12)4.化探异常查证 (12)4.1化探异常查证的目的 (12)4.2化探异常查证方法 (13)4.3化探异常查证须配快速分析 (13)●土壤地球化学测量 (13)1.1原始资料 (13)1.2成果报告 (14)2.资料的检查与验收 (14)3.资料整理的基本步骤和内容 (14)4.异常的解释推断 (14)附录F 土壤测量地球化学异常登记卡 (16)●1/5万地球化学普查1.异常圈定1.1异常下限的确定方法地质情况较简单,元素呈单峰分布,或者可以看出分布中有一个单一的背景全域和一个异常全域,就可以在全测区内(剔除高值点)计算出一个统一的背景平均值及异常下限,单峰分布时其计算式为:对数背景平均值:∑∑=ffXX L 对数标准离差:1)(22--=∑∑n nfX fX L L λ对数异常下限:λ2+=L L X T∑=57f ∑=9.83L fX ∑=53.1252L fX ∑=21.7039)(2L fX 对数背景平均值: g g f fXX L /lg 4719.1579.83μ===∑∑其反对数,即背景平均值 g g X /64.29μ= 对数标准离差:)/(lg 1909.0565721.703953.1251)(22g g n n fX fX L L μλ=-=--=∑∑ 对数异常下限: )/(40.71)/(lg 8537.11909.024719.12g g g g X T L L μμλ==⨯+=+=当1:5万化探普查区部署在异常区或矿区外围时,往往在频率分布中有一个单一的背景全域和一个异常全域交迭而出现双峰,或频率分布曲线呈不对称的正向偏斜,此时一般可利用众值m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如图1-8
• 如图1-9
• 如图1-10
• 如图1-11
• 如图1-12
• 如图1-13
六、异常图整理
• 1、把各单元素异常套合在地质地形图上, 进行成矿远景的预测及解释 • 2、按化探规范修改各元素等值线异常颜色, 以致区分 • 3、元素异常线颜色标准:化探元素用色规 范
• 图1-2所示
三、化探异常参数计算方法
• 1、数据处理的意义是获得较为准确的平均 值(背景)和异常下限,所以数据处理归根结 底仍属于统计学的范畴,要求数据服从正 太分布。特别是用公式计算时更要注意这 一点 • 2、异常是一个相对概念,有不同尺度上的 要求,所以不要将其看作一个定值。 • 3、异常下限确定的方法较多:地化剖面法、 概率格纸法、直方图法、马氏距离法、单 元素计算法、数据排序法、累积频率法….. • 如下图所示
化探取样点位及检测化验结果表
• 图1-1所示
二、化探位置及编号展点
• 1、把准备好的化探数据,按照土壤测量底 图的比例,进行数据坐标的展点投放,并 按取样点位置标示取样点编号。 • 2、展点时应注意把excel数据表格,进行格 式转化,才能进行化探数据的处理。 • 如下操作图1-2
数据坐标转化方法及步骤
MAPGIS化探异常圈定方法
主讲人:段松 日期:2014年8月25日
一、数据准备
• 1、化探取样点坐标准备,以excel数据表格 录入,注意X、Y的顺序应当颠倒(坐标代号 可以去掉),H高程点位置不变,并把相应元 素的化验检测数据(浓度单位1ppb=10-9=十亿 分之一 , 1ppm=10-6=一百万分之一),依次按 坐标位置、顺序录入完毕。 • 如图1-1所示
化探元素用色规范
确定方法如下
• 如图1-3
2、概率格纸法
• 如图1-4
3、直方图法
• 如图1-5
4、马氏距离法
• 如图1-6
四、DTM建立三角剖分
• 1、启动mapgis操作界面
• 2、点击空间分析 • 3、DTM分析 • 简7
五、导入化探数据建立剖分文件
• 1、打开文件,导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