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转移瘤立体向放射治疗
肺癌脑转移40例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临床分析
![肺癌脑转移40例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临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a0a12a6dd3383c4bb4cd274.png)
4 例 NS L O C C脑转 移 患 者 接 受 全 脑放 疗 ( R WB T)3  ̄ 4 后 行 3 C 0 0Gy D RT治 疗 ,放 疗 结 束后 行脑 部 C 或 MR 评 定 疗 效 。 T I
结 果 全 组 4 例 均 按 计 划 完 成 脑部 放 疗 。治 疗 后 全 组 总有 效 率 为 8 . ,全 组 治 疗 前 有 神 经 系统 症 状 和体 征 的 3 O 23 2例 患 者均
垢 、菌斑 ,不易 清洁 ,所 以患者 更 要注 意保 持 口腔
卫生 。
参 考 文献
[]张 丽 雯 ,徐 宝 华 . 自锁 托 槽 矫 治 器 的 特 点 、分 类 及 应 用 前 景 1
[ ] 实 用 口腔 医学 杂 志 ,2 0 ,2 ( ) 8 8 . J. 0 9 5 4 :5 卜5 5
・ 8 1 ・
福 建 医药 杂 志 2 1 0 1年 1 第 3 O月 3卷 第 5期 F j nM e 。 co e 0 1Vo. 3 No 5 ui dJ O tb r2 1 . 13 , . a
翼 ,也 可 按 传 统 结 扎 方 式 结 扎 。 视 牙 扭 转 程 度 、 牙 弓拥 挤 度 , 以 及 面 型 突 度 是 否 允 许 前 牙 唇 倾 等 情 况
3 1 3 有传统 矫 治 系 统 的特 点 :可 以更 好 地 对 牙 ..
实现转矩控 制 ,体 现在 内收 时 ,如 不 希望 前 牙 内倾 或过于直 立 ,在 弓丝上加 冠 唇根 舌 向转 矩 ,前牙 传
统 结扎 ,后 牙用传 统方法 结扎 ,这 样会 增 大 内收 时 前磨牙 的滑动摩擦 阻力 ,但此 时前 牙转 矩 可更 充 分 地 表达 ,也 可防止 前磨牙 的扭 转倾 斜 等 ;如前 牙唇 倾严 重 ,则前 牙可 常规结 扎 ,后 牙 段方 丝 可磨 去棱
脑转移调强放疗、三维适形或立体定向推量放疗瘤旁正常组织剂量学变化
![脑转移调强放疗、三维适形或立体定向推量放疗瘤旁正常组织剂量学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f9673b1559eef8c75fbfb308.png)
讨3 计 划对 减 少 正 常脑组 织 剂 量的 可行 性 。 方法 : 我 院肿 瘤科 完成I T 疗2 例 脑 转移 患者 。将 已完成I T 划 的病 例 重 种 选择 MR  ̄ 0 MR 计 新设 计 全脑 + D C T R 推 量放 疗计 划 , 区受 照物理 剂量相 同。 测量I v 量体 积 , 3 - R 和S T 靶 y 剂 r 分析 比较3 种技 术 剂 量水 平 的 差异 。 通 过 并 D H 算 脑 组 织 的各 参 数 进行 统计 学分 析 。 结果 :调 强 、全 脑加 三维 适 形 和 立体 定 向计 划 P v的D H参数 划分 为Pv的D 9 V 计 r V 1 9 %、
加 量 方 式降 低脑 转 移G V 围5 1%脑组 织 的剂 量 。 T 周 %一 5
关 键词 : 转移 ;MR 全 脑放 疗+ D C T;RT 脑 I T; 3 — R S 推量放 疗
中图分类 号 : 79 1 R 3 . 9
文献标 识码 : B
文 章编 号 :0 60 7 (0 2 1—04 0 10 — 992 1 )3 09 —2
D 0 D 5 D 0 及D % 区域 ,≤2 ‘ 9 %、 1 %、 1 %) 5 个Gf V时I R 的 P ’ D 9 M T I 9 %高于 3 — R 与 S T V D C T R 计划 ( 00 ) D 5 D1%及 D %区域 无 明 P< . , 1 %、 0 5 5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名词解释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664996ae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c7.png)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名词解释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tereotactic Radiosurgery,SRS)是一种利用高精度放射束传递,以非入侵性方式治疗脑内疾病的方法。
它是通过引导系统将放射束聚焦到异常组织上,从而使正常组织受到最小的辐射损伤。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可以用于治疗良性和恶性脑内病变,如肿瘤、动脉瘤和神经元疾病等。
它被广泛应用于神经外科、放射肿瘤学和神经放射学等领域。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核心原理是利用三维空间定位系统精确测量和定位要治疗的病灶。
基于这些定位数据,医生可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确保放射束准确地照射到病灶上,最大限度地保护正常脑组织。
具体治疗过程包括影像学评估、放射学计划和治疗传递。
影像学评估常常使用磁共振成像(MRI)和计算机断层扫描(CT)等技术,以获取准确的病灶位置和形状信息。
医生根据这些数据制定治疗计划,确定放射束的大小、形状和方向。
在治疗传递过程中,患者通常需要佩戴特殊的头架或面面罩,以固定头部位置,保证放射束准确照射到病灶上。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具有诸多优点。
它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治疗方法,不需要进行手术切除,因此能够避免传统手术所带来的风险和并发症。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具有较高的精确性和准确性,可以实现亚毫米级的病灶定位和准确照射。
它还可以一次性完成治疗,无需分次治疗,减少了盲区的风险。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不会对正常组织产生显著的副作用,使患者在治疗期间可以正常生活。
然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也存在一些限制和挑战。
对于一些特殊的病灶和位置,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可能无法实现完全覆盖,需要采用其他治疗方式进行补充。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需要进行严格的评估和选择,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费用较高,并且在一些地区可能无法得到普及。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作为一种高精度、非侵入性的脑内疾病治疗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临床价值。
通过精确的定位和放射传递技术,它可以实现对病灶的精确治疗,最大限度地保护正常脑组织。
脑转移瘤伽玛刀放疗两种体位固定方式的摆位误差比较
![脑转移瘤伽玛刀放疗两种体位固定方式的摆位误差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9c298ffe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2b.png)
RESEARCH WORK引言脑转移瘤是颅内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大约有20%~40%的癌症患者会发生脑转移[1-2]。
研究表明,伽玛刀立体定向放疗治疗脑转移瘤可获得较好的局部控制率,延长生存期[3-4]。
脑转移瘤患者在接受伽玛刀治疗时,摆位的准确性和重复性直接影响患者的放疗疗效,准确的摆位可以减少患者在放疗过程中的靶区位移,使靶区接受更精脑转移瘤伽玛刀放疗两种体位固定方式的摆位误差比较高文超a,王军良a,林鸿宇a,曹井丽a,解传滨b,戴相昆b,王超a,张征召a,张冰a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a. 第五医学中心放疗科;b. 第一医学中心放疗科,北京 100071[摘 要] 目的 比较脑转移瘤伽玛刀放疗时应用热塑膜联合发泡胶和热塑膜联合负压垫两种固定方式治疗的摆位误差。
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6月20例我院收治的脑转移瘤伽玛刀放疗患者,随机分为A组(热塑膜联合发泡胶,n=10)和B 组(热塑膜联合负压垫,n=10)。
患者分别在核磁定位后及完成首次治疗后,进行Philips大孔径CT扫描,并将两次扫描得到的CT图像传输至大图医疗软件中进行融合配准,得到x(左右)、y(前后)、z(头脚)、R x(前后旋转)、R y(头脚旋转)、R z(左右旋转)6个方向上的摆位误差,分析A、B两组体位固定的差异。
结果 A组在x、y、z、R x、R y、R z方向上的摆位误差分别为(0.07±0.04)cm、(0.08±0.05)cm、(0.08±0.04)cm、(0.46±0.39)°、(0.36±0.39)°、(0.42±0.50)°;B组在x、y、z、R x、R y、R z方向上的摆位误差分别为(0.13±0.07)cm、(0.09±0.07)cm、(0.27±0.16)cm、(1.40±1.11)°、(0.91±0.34)°、(0.83±1.14)°,A、B两组在y、R z方向的摆位误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在x、z、R x、R y方向的摆位误差小于B组(P<0.05)。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肾癌脑转移的疗效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肾癌脑转移的疗效](https://img.taocdn.com/s3/m/9994d51b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ac.png)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肾癌脑转移的疗效徐本华;韩露;林少俊;Touboul E【期刊名称】《福建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05(039)004【摘要】目的评价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治疗肾癌脑转移瘤的效果以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经SRS治疗的肾癌脑转移患者26例,计算患者的生存期及局部控制率,对潜在预后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脑转移瘤局部控制率为97.2%,全脑控制率为88.5%,中位生存期为n个月.单因素分析只有转移灶体积是影响生存期的相关因素(P=0.032).结论SRS是肾癌脑转移的有效治疗方式,肿瘤体积大小影响病人预后.【总页数】2页(P441-442)【作者】徐本华;韩露;林少俊;Touboul E【作者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放疗科,福州,350001;福建省肿瘤医院放疗科,福州,350014;福建省肿瘤医院放疗科,福州,350014;Service deradiothérapie,H6pital Tenon,Paris,France【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相关文献】1.25例肺癌脑转移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配合全脑放疗的近期疗效观察 [J], 马建萍;折虹;郭庆敏;海平2.肺癌脑转移全脑放射治疗联合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分析 [J], 白永瑞;李莉;侯艳丽;马秀梅;吴旭东;曹鸿斌;戴立言;叶明3.分次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与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脑转移瘤的疗效及毒性比较的荟萃分析 [J], 杨鹏飞;刘雅洁;邓灵波;王树滨4.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联合全脑放射治疗对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疗效 [J], 迟维维;王昌惠;潘棉顺5.分次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与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脑转移瘤的疗效及毒性比较的荟萃分析 [J], 杨鹏飞; 刘雅洁; 邓灵波; 王树滨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脑干部转移瘤临床研究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脑干部转移瘤临床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9e8f1e16294dd88d0d26b40.png)
研 究组与 对 照组 近期 有效 率 的 比较 , 究组 的 研 近期疗 效 明显高于 对照 组 , 根据 C 核 磁 结果 并 结 T、 合患者 临床表 现, 观察 脑干 部 转 移瘤 研 究组 与 对 照
脑转 移 瘤 为 颅 内 常 见 肿 瘤 , 生 率 为 2 % ~ 发 0 4 %, 多于 颅 内原发肿 瘤, 0 远 脑干 部转 移瘤的发 生率 占 5 立体 定 向放 射 治疗 (t oat aisrey %, sr t i rdoug r ) e cc 在脑干 部转 移瘤 的 治疗 中, 有举 足轻 重 的 作 用及 占 地位 , 体定 向放 射 治疗 的 出现 及 发展 是 脑干 部 转 立 移瘤治疗 技术 的 巨大 进 步, 在脑 干 部转 移 瘤 的治 疗 中 占有 特殊意 义 J 。
应[ 。
X =49 。 8
,
P < O. 5 0
生存率 : 究组 1 生存率 为 7 . % ( 7 2 ) 研 年 3 9 1/3 , 对照组 1年生存 率 为 6 . %( 5 2 ) P>0 0 ; 8 2 1/2 , . 5 研 究组 中 位 生 存 期 1 . 9 5个 月, 照 组 中 位 生 存 期 对 1. 4 4个 月 。 1 年 生 存 率 两 组 无 显 著 性 差 异
( P>0 0 ) .5 。
并发 症 : 究 组 脑 水肿 发 生 率 为 4 . %, 照 研 35 对 组 脑水肿 发病率 为 3 . %。 见表 2 18 。 表 2 两组脑水 肿发 生率( %)
X 0. 5 P> 0. 5 60 0
3 讨
论
建立 随访 制度 , 定期随访 , 观察远 期疗 效和 远期 副作 用。
脑干 部转 移瘤 准确 、 安全 、 疗效好 。
肺癌患者脑转移治疗方案
![肺癌患者脑转移治疗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e9a09b5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46.png)
一、引言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脑转移是肺癌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寿命。
脑转移的发生与肺癌的恶性程度、分期、肿瘤负荷以及患者的免疫状态等因素有关。
脑转移的治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年龄、身体状况以及治疗意愿等因素。
本文将对肺癌患者脑转移的治疗方案进行探讨。
二、治疗方案1. 药物治疗(1)化疗化疗是肺癌脑转移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
常用的化疗药物有顺铂、卡铂、紫杉醇、培美曲塞等。
化疗药物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
化疗方案的制定需遵循个体化原则,合理调整剂量和用药周期。
(2)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近年来肺癌治疗领域的一大突破,针对肺癌患者脑转移的治疗也取得了显著成效。
目前,针对EGFR、ALK、ROS1等基因突变的肺癌脑转移患者,可选用相应的靶向药物进行治疗。
如EGFR-TKI(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奥希替尼等)和ALK-TKI(克唑替尼、塞瑞替尼等)。
(3)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近年来肺癌治疗领域的一大热点,针对肺癌患者脑转移的治疗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目前,针对PD-1/PD-L1通路的治疗药物如纳武单抗、帕博利珠单抗等在肺癌脑转移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2. 放射治疗放射治疗是肺癌脑转移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包括全脑放疗、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T)和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等。
(1)全脑放疗全脑放疗适用于多发脑转移患者,可减少脑转移灶的体积,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
放疗剂量一般为30-40Gy,分10-15次进行。
(2)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T)SRT适用于单发脑转移或多发脑转移患者,可减少放疗剂量,降低放射性脑损伤风险。
SRT的剂量一般为20-30Gy,分4-5次进行。
(3)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SRS适用于单发脑转移患者,可一次性给予较高剂量的放射线,提高局部控制率。
SRS的剂量一般为18-24Gy。
3. 手术治疗手术治疗适用于部分单发脑转移患者,如脑转移灶较大、出现占位效应或出现脑出血等紧急情况。
32例肺癌脑转移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加全脑放疗临床观察
![32例肺癌脑转移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加全脑放疗临床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9ae320e0551810a6f52486fd.png)
【 文章编号 】 10 — 11 20 )3 06 — 2 00 56 (07 0 — 09 0
脑转移是恶性肿 瘤 的一种常 见的远 处转 移 方式 ,占脑
瘤患者的 1 % ~1% [ 0 5 ,肺癌脑 转移 的发生 率较 高 ,约为
2 % ~5 % [1 0 0 2。
1 资 料与 方法
1 1 一般 资料 . 本科 2 0 0 3年 1 至 2 0 0月 0 5年 5月 收治 3 2
肺 癌发 生脑 转移后 的治疗 目的 主要 是 减轻
症 状 、提 高生 活 质 量 和 延 长 生 存 时 间 。 传 统 治 疗 方 法 为 手
例 肺 癌 脑 转 移 患 者 ,9例 以 脑 转 移 为 首 发 症 状 ,2 3例 先 确
[ 参
考
文
献]
Te n T , ma o e E ,F te no D h n vJ ue rNG,e 1 Itoe i rlrc ta. arg ne ueei
ijr s a p ahs o t l y n ,m ngm n J m。 i : p r c e t e o g d aae et[ ].C n nc o io a a J
作用 ,手术成功 率 高。② 现 代 的抗 生 素 疗效 可 靠 ,支 持 、 营养治疗有利于输尿 管尽 快 的愈合。③ 早期 手术解 决 了局
部 的尿瘘及泌尿 系统 的梗 阻 ,改善 了。 功能 ,纠正 了内 肾脏 环境的紊乱 ,更 有利于 患者 的恢 复。④早 期 手术治 疗避 免
刘 尚莹 ,曹晓 明,冯建强 .医源性输尿管损伤 的原 因及 处理 [ ].临床泌尿外科杂 志 ,2 0 ,1 ( ) 1 3 6 J 0 1 6 7 :3 5— 1.
单发脑转移瘤患者行立体定向放疗或转移瘤切除术后全脑放疗的疗效比较
![单发脑转移瘤患者行立体定向放疗或转移瘤切除术后全脑放疗的疗效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810a9413ff00bed5b9f31dde.png)
脑转移瘤 患者行立 体定 向放疗 与转移瘤切除术后全脑放疗的患者生存 时间和脑转 移瘤控制情况 均无 明显 差别 , 患者 的生存 时 关键 词 : 脑转移瘤 ; 单发 ; 立体定 向放疗 ; 术后全脑放疗
S e e t c i a i s r e y a o e v r u e e to l s wh l - a n t r o a tc r d o u g r l n e s s r s c i n p u o e Br i r d o he a y f r sng e b a n m e a t ss p te t a i t r p o i l r i t sa i a i n s
L in qa g . 0 Z i u IJa .in HU h . n i
( . eat etfN uougr ii epe o i l2 D p r et R do eayS a dn u r o i lS a dn 5 20 1Dp r n er re Xa nP ol m o s y j H s t ;. eat n o ait r ,h nog Tmo H s t ,h nog2 30 ) pa m f h p pa
P tns ngopA( 3 )r evdf m 3 as G )t 4 yS S adpt nsi gopB n=3 )u dret eet no t i aet i ru n= 8 e ie r 0g y ( y o 0G R ,n ai t n ru ( i c o r e 4 n ew n rsci fh r o e m t ts n ee e 0 y4w e s R . vrlsri lO )adbancn o( C e nl e . eut O lvr t a e s i adrci d G / ek aas v 4 WB T O ea uv a( S n ri ot l B )w r aay d R sl nmu i i e — l v r e z s taa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与全脑照射治疗脑转移瘤的临床分析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与全脑照射治疗脑转移瘤的临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d893e5a77232f60ddcca1e9.png)
医师 进 修 杂 志 2 0 0 2年 6月 第 2 5卷 第 6期
51
立 体 定 向放 射 外 科 与 全脑 照射 治 疗 脑 转 移 瘤 的 临 床 分析
谭 素 媛 , 焕 坤 王 ( 连 市肿瘤 医 院, 宁 大连 163 ) 大 辽 10 7
5 2
-
综述与讲 座 ・
I 肠 癌 细 胞 凋 亡 与 5一F 大 u辅 助 化 疗 研 究 现 状
万 圣 云 .刘 弋
( 徽 医辩 大 学附属 医院 苦外科 . 安 安徽 台 肥 2 0 2 302
中图 分 类 号 : 7 5 3 ; 4 3 R 3 4 R 5 文 献 标识 码 : C 文 章 编 号 :0 2 74 20 }6~0 5 —0 1 0 ~0 6 t0 2 0 02 3
2 结 果
S S是 9 R O年代开 始 使用 的一种 放射 技 术, 它具 有简便 安 全 、 用低廉 的特 点 , 重 要的是 它 以小野 费 更
聚焦 照射 来保证 肿 瘤 局 部 的高 剂 量 , 使 周 围 正常 而
组织 得到 保护 。
6 O例病 人放疗 后经 过 2 2 - 4个 月随访 , 两组 病 例 在脑 转移 灶的 改 变 情况 、 症状 改 善 以及 症 状缓 解 期 的情 况 如下 : 2I C . T随 访 复 查 脑 转 移 灶
可 看 作 是 ‘ 细胞 —— 较 其 来 源组 织 生 长 更 快 : 种
断常 用两 种方法 : 长期 随 访 了解 大 肠癌 局 部 复发 和
1 概 述
凋亡 指数 (p poi idx AI 与 大 肠 癌 的分 期 、 ao tt e . ) cn 分 化 程度 及 预后 密切 相 关 , 为 A 认 I可 看 作 是 判断 大 肠癌预 后 有用 的指标 。 5 u 大 肠 癌 单 一 化疗 用 药 中最 常用 、 效 一F 是 疗 较 高的 药物 , 效率 2 %左右 1 有 5 。对 化疗 疗 效 的 判
大分割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用于脑转移瘤40例效果观察
![大分割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用于脑转移瘤40例效果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01595028af45b307e871973f.png)
不 良反应小, 明显延长患者生存期。在治疗脑转 可 移 的同 时 , 注意 颅外转 移灶 及原发 灶 的治疗 。 应
参考 文献 :
[ ]Mia A,Lpr e J aisreyfr ai t wt banme 1 lrB l aer r N .R dougr t ns i ri — ie oP e h
2 0 , 1 2 4 64 4 0 15 ( ):2 -3 .
[ ]陈忠平 . 转移 瘤 治疗 观念 的改变 [ ] 中国神 经 肿瘤 杂志 , 2 脑 J.
2 0 2 3 1 518 04, ( ):5 —5 .
35c . m各 1 例。单个与两个转移灶者 1 年生存率
[ ]L trah , at , t c , t 1 Pt n i a e s 3 u e e B r hS S n u e a ae twt b i m t — tb J e a E . i s h rn a t e : oef e rv a ioi nl i R A) l s3 J . s a s H p r eu i p r i n aa s ( P c s [ ] o r se t n g t gs a
2 结果
2 1 近 期疗 效 .
所 有 患 者 神 经 症状 均 有 不 同程 度
改 善 。脑 C T或 MR 检 查 示 C 2例 ( 细 胞 肺 癌 I R1 小 5例 、 肺鳞 癌 3例 、 癌 1例 、 管癌 1例 、 腺 癌 2 腺 食 乳
生存期明显高于有颅外转移者 , 例颅外转移者只 l 6
13 相关指标观察 ①近期疗效 : . 采用 R O 90 T G58 疗效评价标准。完全缓解 ( R : C )影像学检查示病灶
肺癌脑转移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疗效与预后因素分析
![肺癌脑转移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疗效与预后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8a79f6c9b6648d7c1c74685.png)
展 生 存 期 均 为 8个 月 (c:0 10 P 一0 7 0 ; 生 存 率 分 别 为 4 . 、2 6 ( 。 0 0 1 P 一 0 5 3 , 年 生 . ] .1 , .4 )1年 2 9 4 . . : . 0 , ) f .8 )2 存 率 分 别 为 1 . 、6 7 ( 一 0 0 8 P = 0 5 5 , 43 1. .7 , . 2 ) 2组 的 死 亡 原 因 率 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f: 8 3 4 P = ) .3,
Ana y i n t e e f c s a d pr g s i a t r f s e e t c i l ss o h f e t n o no tc f c o s o t r o a tc r d o h r p n l n a c r wih b a n m e a t ss a i t e a y i u g c n e t r i t s a i
1 - 3 y S T+ WB T组 : R 剂 量 为 1 8 / , 剂 量 2 ~3 / 4 1 2 0G 。 R R WB T . 42 Gy 次 总 8 2Gy 1 ~ 6次 , R 治 疗 方 法 与 单 纯 S T
S T 相 同 。 结 果 全 组 局 部 控 制 率 为 6 . , R 3 5 中位 生 存 期 为 l o个 月 , 中位 局 部 无 进 展 生 存 期 为 8个 月 。S RT组
LU n r n Ya — u g, W ANG a— e H if ng,W ANG — i ta Yiha ,e l
( e o d De a t n f Ra i to c lg S c n p rme to d a in On oo y,A fii td Tu rHo p t l f la e mo s ia ,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与脑转移瘤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与脑转移瘤](https://img.taocdn.com/s3/m/e8179d7ef46527d3250ce002.png)
于放射敏感性肿瘤或放射抗拒性肿瘤 , 其转移瘤 S S R 治疗 的控
与脑原 发性肿 瘤相 比脑转移 瘤 制率基本相 同, 中位生存 期无明显差 别。 ( ) 五 全脑 放 疗 ( WBI : 部 分 的 研 究 资 料 表 明 , 纯 行 )大 单 S S或是 S S加用 WBI二者 的中位 生存期 无 明显 差异 , R R , 由于 w瑚 的副作用 , 如迟 发的智 力 、 商低 下 , 丘脑 的功 能 低下 智 下 等, 其是 否 与 S S合 用还 存 在 着争 议。但 一些 作 者 认 为 R S S并用 WB 的生存质量会更高 , R I 提高 了局 部控制 率 , 可以获 得单 发脑转移瘤 病人 的生存期延 长。 ( )R 六 S S治 疗 的剂量 : R S S治疗 的剂 量应 考 虑 到多 种 因 素, 如治疗的 目的 、 病人的一般情况 、 年龄 、 病灶的位 置 、 大小及 往 治疗 的情况 等 , 原则是肿瘤 周围正 常组织接 受照射 的剂量
段。这有待于 以后进一步 的随机分组研究 。
脑 转移瘤是 最常见 的颅 内恶性肿瘤 , 占脑瘤病人 的 1 %~ 0 1 %。尸体解制证实 3 %~5 %死于癌症的病人有脑 内转 移 , 5 0 0 其中 2 %-4 %为单发 , 0 -0 脑转移瘤 的原发肿瘤依 次为肺癌 、 乳 腺癌 、 肾癌 、 黑色 素瘤 、 胃肠道肿 瘤 。脑转 移瘤患 者预后 差 , 未 治疗的脑转移瘤 病人 自然病 程 短 , 中位生存 期 仅 为 【 月 : 个 大约 6 %-8 %的脑转移瘤病人不适合 或拒 绝外科 手术 治疗 , 0 -0 放疗成为首选 的治 疗手 段 , 由于受 正常 脑组 织 耐受 量 的限 但 制, 放疗的剂 量不可能 给得很高 , 而立 体定 向放射外科 (R ) S S 由 于它能很好地保护肿瘤周边正 常脑 组织 , 对病灶 可 以给予大剂 量的照射 , 因此 S S在治疗脑转移瘤中有其独特 的优越性 : R 立体定 向放射外科是 用立体定位 的方法 . 高能放射线集 将 聚于头颅 内某一局限性的可见 或不 可见的靶 区进行单 次照射 , 使 之发生放射反应 . 而靶区外周的正常组织固边缘剂量 的迅速 衰减而免受累及 , 从而 在其边 缘形成一 如刀 割样 的界面 , 达到 类似外科手术的效果 。立体 定 向放 射外 科主要 包括 7刀 和 x
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与全脑放射治疗脑转移瘤的疗效比较
![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与全脑放射治疗脑转移瘤的疗效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a553fc23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6b.png)
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与全脑放射治疗脑转移瘤的疗效比较钟军;罗志强;李国庆;叶新芊;江建开【期刊名称】《实用癌症杂志》【年(卷),期】2001(016)001【摘要】目的评价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对脑转移瘤的疗效.方法单纯全脑照射20例(WBI组),单纯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19例(SRT组),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加全脑放射治疗39例(SRT+WBI组).WBI组和SRT+WBI组全脑放疗总剂量均为30~40 Gy/2~4周.SRT组和SRT+WBI组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每次剂量为4.5~7.5 Gy,每周3次,总剂量21~42 Gy.结果局部控制率、局部复发率和因脑转移所致死亡率,WBI组分别为65.0%、25.0%和52.9%;SRT组分别为94.7%、5.3%和16.7%;SRT+WBI组分别为89.7%、0和8.7%.WBI组与其它2组比较,局部控制率、局部复发率和因脑转移所致死亡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脑转移瘤,在提高局部控制率、降低局部复发率方面优于全脑放疗.【总页数】3页(P78-80)【作者】钟军;罗志强;李国庆;叶新芊;江建开【作者单位】330029,江西省肿瘤医院;330029,江西省肿瘤医院;330029,江西省肿瘤医院;330029,江西省肿瘤医院;330029,江西省肿瘤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9.41;R730.55【相关文献】1.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联合全脑放射治疗脑转移瘤对患者神经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J], 王明龙2.全脑放疗结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脑转移瘤的效果探讨 [J], 眭文露;3.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和全脑放射治疗脑转移瘤对患者神经认知功能和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J], 张春满;郑云峰;米娟4.全脑放射治疗配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治疗脑转移瘤 [J], 何林; 何报宁; 陈松; 董卫华; 梁传军5.三维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联合全脑放射治疗对脑转移瘤患者神经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J], 华松;张森;余杰;杨峥;王旸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脑转移瘤三维立体定向放射治疗156例护理体会
![脑转移瘤三维立体定向放射治疗156例护理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cf659a0452ea551810a68783.png)
齐鲁护理杂志 20 0 6年 l 0月第 l 2卷第 l 0期
J R A L R IG OU N LOFQIU NU SN
Oc.20 o.2N .O t 06V 11 O IA
记 。根据登记 表 , 院后 一周 由患者 服务 中心 的护 士负 责 联 出
时 间通 常在 出 院 后 的 2周 , 位 访 视 后 的 患 儿 都 有 一 份 访 视 记 每 录 单存 档 。
2 结 果
反之产妇 易出现 忧郁 、 体化 强迫 、 躯 人际 敏感症 状群 。通 过母 婴接触 , 使产妇在心理 上产 生对孩 子母 爱 的满足感 , 缓解 焦虑 抑制情绪 , 避免负性情 绪对抗 体免疫抑 制作 用 , 进机体康 复 , 促 同时也使家属对医院产生信任感 。
32 人文关怀护 理满足 了新 生儿 身心健 康发展 的需 要 , . 让患 儿听轻音 乐 , 对患 儿进行 抚触 , 允许 家属 探视 , 婴接触 等 , 母 让
患儿感受到被珍惜 、 爱 , 助于患 儿认 知和 情感发 展 , 外 , 被 有 另
音乐作 为一种 语言及声 音既相似又不 同的特殊信息 , 对人 体各 系统 可以产生 良好 的生理效应 。医用 音乐疗法 , 以提 高大 可
紧张 、 焦虑 、 抑郁 、 敌对 、 际关 系敏 感 、 怖 心理状 况 , 其是 人 恐 尤 顺 应产 妇 的心理 需求 , 调查 表 明产妇 的心 理需 求顺 序依 次 有 为: 看见 自己的孩子 , 夫陪伴 在身 边 , 到 医务人 员 的帮助 , 丈 得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系, 了解 患儿近况 , 用 系统 的医学理论 知识 给予 相应 的护理 运
往使患者出现极度 的恐惧 不安 、 失望 甚至绝 望心 理 , 治疗 失 对
肺癌脑转移偏方
![肺癌脑转移偏方](https://img.taocdn.com/s3/m/e971bf010740be1e650e9a71.png)
肺癌脑转移偏方肺癌脑转移,特别是多发性脑转移瘤是最凶险的一种晚期癌症,绝大部分脑转移源头在肺癌。
这类病人的平均生存期仅1-3个月,经综合治疗平均生存期也仅延长3个月。
治疗中,医生首先确定肿瘤的位置,然后选取一条能够避开脑部重要功能区域的路径,在患者脑肿瘤内“埋”下一根直径3毫米塑料管,实施立体定向术下近距离内放疗,管子在患者脑部保留两周,每天治疗两次;同时在CT引导下,实施经皮穿刺直接至肺癌组织进行内放疗。
这两种放疗均是在精确的三维立体定向基础上,将放射源直接“送”到肿瘤中央部位,通过计算机控制的特定装置,对靶区癌组织实施“猛攻”,将癌细胞彻底摧毁,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由于放射源直接进入肿瘤内部,使肿瘤组织接受较高剂量的照射,有利于局部肿瘤消除,提高了生存率和生存质量,周围组织接受放射剂量少、损伤小,从而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
人参皂苷Rh2()诱导肺癌细胞分化,抑制肺癌细胞增殖,预防转移复发,减轻放化疗的副作用,提升白细胞,增强患者的免疫力,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人参皂苷Rh2可以透过血脑屏障,最大程度的帮助化疗药物起到最好的作用。
同时对肺癌细胞的敏感程度也很好。
家父姓唐,今年已90岁高龄,台湾人。
父亲为人豁达,身体一向康健,谁都不曾预想到,病魔的阴影渐渐在向我们靠近。
2009年父亲常觉的胸闷,并伴有持续性的疼痛。
常常头疼的厉害,咳嗽很久都未好转,还出现了痰血。
9月10日父亲在亚东纪念医院进行体检,先去了脑神经科,安排检查的护士发现父亲根本无法平躺,就问了我父亲这段时间的病况,然后让我赶紧带父亲去看下胸腔内科,X光片检查,下午超音波检查,同时抽出肺水700CC,让父亲感觉能舒服些。
9月11日早上父亲住进医院,整个胸腔都是血水,抽了5天,才能进行电脑断层扫描。
16日报告书出来了,肺腺癌肿瘤3公分。
进行治疗后,父亲的状况似乎有了些改善,胸腔血水24小时才200CC,21日少到100CC。
但21日出来的报告书给了我们又一个打击,脑部及胸椎腰椎肋骨都有扩散。
美国神经外科医师协会(AANS)公布脑转移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指南
![美国神经外科医师协会(AANS)公布脑转移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0c19eb22915f804d2b16c1e3.png)
渐出现智 力下 降 , 影像 改变累及 双侧颞 枕顶 叶者 , 断上要 诊 想到与 ME A L S鉴别 , 于那些 反复 发病 诊断 为 “ 对 病毒 性脑 炎” 有 内分泌 异常 者 , 、 要注 意是 否有 不耐 受疲 劳 以及 家族 史, 必要时应考虑行肌 肉活检 明确 诊断 , 目前 肌 肉活检 找到 蓬 毛样肌纤维并结合 临床 , 仍是诊断线粒体脑肌病 的主要手 段, 如能结合基因检测则更完善 。该病 目前 尚无有效治疗方
限性或全 面性癫痫样发作 , 发作性 头痛 、 吐、 神症 状或意 呕 精
于单侧 或双侧 颞 叶、 马及边 缘 系统 的脑 实质 长 T 、 1 海 1长 2 信号 , ME A 与 L S累及多脑 叶的情况 不甚相 同。不 同程 度广
泛脑萎缩也是 ME A L S特点之 一 , 多次发病 时局 限性萎 缩的 陈旧病灶与脑 回样水肿病灶可同时存在 , 以往 的病 变可能完 全消失 , 或遗 留皮层层状坏死 。HS E则可见脑组织坏死和小 出血灶。头颅 C T扫描 ME A L S患者 发现 脑 叶上 低密 度影 , 与 H E患者 主要 累及颞 叶 、 S 海马 及边缘 系统 的受 累部位 有
识 障碍 ; ⑤上述临床症状反复发作 , 可逐渐 出现智能下 降、 痴
呆; 同时伴 有发育异常 , 如身材矮小 、 际低 、 发 弓形足 、 神经性
肺癌脑转移的治疗方案
![肺癌脑转移的治疗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658782a192e45361066f58d.png)
目前治疗肺癌脑转移瘤的方法有手术和放射治疗两种,我们下面就来简单的了解一下。
第一、手术治疗
针对身体素质相对较好的肺癌脑转移瘤患者来说,可以选择手术治疗,而手术治疗针对身体素质比较差的患者来说就不能实施了,所以一般当肺癌出现脑转移之后,患者可手术的可能性会降低。
第二、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目前的范围很广泛,临床上常见的肺癌脑转移瘤治疗范围有:
1、全脑放疗
全脑放疗针对肺癌脑转移瘤的转移病灶比较多的患者很适合,用高剂量的放射线全脑放疗,减少了患者的脑转移可能性。
2、立体定向伽玛刀治疗
伽玛刀治疗针对转移病灶相对较少的肺癌脑转移瘤治疗效果好,针对性更强,对其他部位的损伤相对较小。
3、预防性全脑放疗
当肺癌到了晚期的时候或者做过肺癌脑转移瘤手术治疗之后,担心出现脑转移瘤复发的情况,采用适当剂量的放射线进行全脑放疗,起到一定的预防肺癌脑转移瘤复发的效果。
这也是综合治疗的一种习惯手段。
听了上面的介绍后,对于肺癌脑转移瘤的治疗您是否已经有所了解了呢?目前肺癌还是以吸烟为主要导火线,所以脑瘤就医网专家还是要提醒您,为了您和家人的健康,请您尽早戒烟!。
分次立体定向放疗对脑转移瘤靶区体积的影响及MRI引导对治疗的价值
![分次立体定向放疗对脑转移瘤靶区体积的影响及MRI引导对治疗的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80c40c33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43.png)
分次立体定向放疗对脑转移瘤靶区体积的影响及MRI引导对治疗的价值张佳【期刊名称】《浙江实用医学》【年(卷),期】2021(26)5【摘要】目的探讨分次立体定向放射治疗(fSRS)对脑转移瘤靶体积的影响及MRI 引导对治疗的价值。
方法选择浙江省肿瘤医院2016年3月-2019年2月行fSRS 治疗的脑转移瘤患者56例,其中26例仅接受fSRS治疗(fSRS组),30例接受术后fSRS治疗(术后FSRS组),均获得治疗计划MRI(MR0)与治疗中的重复MRI(MR1);治疗期间,靶体积的变化评价通过计划靶体积(PTV)上的靶剂量分布(基于MR0);通过治疗前预测MRI(MRD)靶体积变化确认治疗期间的最大变化。
结果fSRS组中fSRS期间靶体积的变化导致PTV剂量覆盖率大幅下降,最高达到-34.4%(平均3.4%),而术后FSRS组相应的覆盖率变化则较小,最高为-4.1%(平均-0.5%);靶体积的变化对PTV的最小剂量亦产生影响,fSRS组为-2.8Gy(-16.0~2.8Gy),术后FSRS 组为-0.4Gy(-4.7~2.9Gy)(P=0.039);MRD和MR0之间显示的靶体积变化可用于预测患者治疗期间最大剂量覆盖下降的可能性,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00%和79.6%。
结论脑转移瘤fSRS期间靶体积的变化可对靶剂量的分布产生不良影响,与术后fSRS组比较,仅接受fSRS治疗的靶体积的变化对原位剂量分布的影响更大;诊断性MRI和计划性MRI之间观察到的变化有助于临床病例的选择,使其自重复MRI中受益。
【总页数】5页(P398-401)【关键词】脑转移瘤;立体定向放射疗法;靶体积变化;靶剂量;MRI【作者】张佳【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相关文献】1.分次立体定向放疗联合短程全脑放射治疗脑转移瘤的临床疗效观察2.立体定向分次放疗联合全脑放射治疗脑转移瘤疗效分析3.分次立体定向放疗联合短程全脑放疗治疗脑转移瘤的临床效果观察4.脑转移瘤立体定向放疗分次间和分次内摆位误差及残余误差分析5.分次立体定向放疗联合短程全脑放疗治疗脑转移瘤的临床价值评价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文献综述)
脑转移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概述
瑞典著名神经外科学专家Lars Leksell教授[1】于1951年提出立体定向放射治 疗概念,1968年瑞典Electa公司研制出世界首台头部Y刀应用于临床。Y刀应用 钴60放射源采用静态聚焦方法,使靶区内病变受到高剂量照射损毁而靶区边缘剂 量锐减尤如刀割,达到类似外科手术的效果。因此,Y刀治疗也被称为立体定向 放射外科(Stereotactic Radiosurgery,SRS)。80年代,Colombo和Betti等人对医用 直线加速器加以改进,通过专用准直器和立体定向系统作非共面多弧度小野三维 集束照射,取得与Y刀相同的治疗效果,俗称X刀。X刀可以作分次、无创治疗, 称为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tereotactic Radiotherapy,SRT)。SRS为单次大剂量治疗; SRT为分次治疗。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剂量分布有下述特点:小野集束照射,剂量分布集中; 靶区周边剂量梯度变化较大;靶区周边正常组织剂量很小[2】。立体定向放射治 疗符合肿瘤放射生物学特点,采用大分割短疗程治疗,使靶区形成放射性毁损, 提高了肿瘤局部控制率[3,4】。根据组织生物学特性和对放射线反应性的不同,将 其分为早反应组织和晚反应组织。早反应组织更新较快,如正常粘膜,恶性肿瘤, 其a邝值较大,缩短总治疗时间,损伤加重。晚反应组织更新较慢,如正常脑组 织,神经血管,发育异常的血管,脑胶质细胞等,其Q/13值较小,加大分次剂 量,损伤加重【5】。不同生物效应的组织对分割剂量,治疗疗程时间的反应不同。 因此,在不致于引起严重急性放射反应的情况下,为保证肿瘤控制,应尽量缩短 治疗时间。临床医生可以根据不同肿瘤情况采用SRS和常规放疗之间的剂量进行
中国协和医科人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硕。仁学位论文
Gy。PTV中位体积6.1(o.02.95.97)cm3,中位生存16月,5 x 6.7 Gy组和7 x 5 Gy组 局部有效率较10 X 4 Gy组高,但对于肿瘤直径>3cm的患者,10 x 4 Gy组无明显 不良反应发生,较另两组更为安全。
础上外放1.2II】m是安全的【7】。Nole分析了在GTV边界上外放l棚界脑转移瘤
的控制率情况,认为在确定PTV时在GTV基础上外放1衄能够显著提此临床中一般采用GTV边界外放1.2mm定 为PTV。
处方剂量根据脑转移瘤体积、部位、病理类型等因素决定。文献报道常用的 剂量分割有:28—35Gy/6.7Gy/4.5F、27Gy/9Gy/3F[9—11]。SRT剂量与疗效相关, 刘原照等【12]报道60例患者共120个脑转移灶应用SRT治疗,全组中位生存11.3个 月,总有效率89.2%。肿瘤周围等效剂量>50Gy组有效率92.2%,≤50Gy组有效 率72.2%,统计学有显著差异(P<0.05)。Fahrig等【13]报道150例患者共228个脑 转移灶因不适行SRS,应用3种剂量分割模式行SRT:5 X 6—7 Gy、10 x 4 Gy、7 x 5
4
中国协和医科人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硕:十:学位论文
脑转移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靶区确定和计划设计
参考核磁共振T1增强图像在CT定位图像上确定靶区,若能采用MRI/CT融合 技术则能更加准确地勾画靶区。GTV为MRI/CT图像上高信号/增强区,因为脑转 移脑边界清楚,周围浸润较少,CTV等同于GTv。Kargcr分析了应用立体定向放 射治疗固定系统,患者分次治疗的摆位重复性,认为对于颅底肿瘤PTV在CTV基
2
中国协和医科人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硕+学位论文
分次立体定向放疗。单次剂量较SRS低,有利于『F常组织的保护;靶区剂量又较 常规放疗高,不利于肿瘤细胞的修复。分次照射,有利于乏氧细胞的再氧合和周 期内细胞敏感时相的再分布。保护周围正常组织的同时,缩短总治疗时间,不利 于肿瘤细胞的再增殖,提高了治疗增益比。脑转移瘤通常较小,圆形或类圆形, 边界清楚,周围浸润较少,同时具备靶区边界清楚和早反应组织两个特点,被公 认为SRT的理想靶区【6】。SRT技术在脑转移癯中的应用经验比较成熟,取得了良 好的临床效果,为越来越多的肿瘤学专家和患者的认可和接受。
计划设计应根据转移瘤靶体积的大小,选择合适的准直器。如转移瘤靶体积 形状不规则,应选择微型多叶光栅。一般设置1个治疗等中心,4.7个弧非共面旋 转照射,以80.90%等剂量线包括靶区,并根据体积直方[虱(Dose Volume Histogram, DVH)优化和评估治疗计划。Pasciuti等[14】分析T55例共67个脑转移瘤的DVH剂 量,PTV中位体积8.49cm3,应用动态适形拉弧照射或调强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结果显示靶区适形度与PTV体积相关而与治疗技术无明显关联。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与其他治疗方式的比较
1.SI玎与SRS SRS通常以Y刀实现,治疗时把作为坐标系参照物的基础环固定到患者头骨 上,建立一个可靠的三维坐标系统。机械精度高,误差范围可达到0.1mm。SRT 一般用直线加速器治疗,受机械精度的影响,误差范围达O.1一-,lmm,但治疗精 度不仅取决于机械精度,还取决于靶定位精度、固定系统精度和摆位准确性,由 于CT空间分辨率误差远大于加速器机械精度误差,此外加速器产生的高能X射 线半影小于伽玛射线的半影,因此,SRT可以取得与SRS相似的治疗精度。临 床治疗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15]。对于脑转移瘤,没有研究直接比较SRT和SRS 疗效差别。通常认为,SRT和SRS疗效相近,Narayana[16]报道22例1.2个脑 转移瘤患者应用SRT,剂量分割30Gy/SF,1年局控率70%,1年无复发生存率 36%,中位生存期8.5个月。疗效与手术和SRS相似。Aoyama【1 O]报道应用SRT 治疗87例少于4个转移灶的脑转移瘤患者,等中心中位剂量35Gy/4F,1年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