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学案及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一学案与答案
必修一第一单元现代诗歌★第一课时·复习《沁园春·长沙》(兼及《浪淘沙·北戴河》《七律·长征》《采桑子·重阳》)[设计:周烨审核:一舟]【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格律诗的一些基本规则:压韵、对仗、平仄、粘对等等。
2、了解“沁园春”“浪淘沙”“采桑子”三种词牌的固定格律。
3、识记重点字词及典故的读音和解释,学会品味诗歌语言的意象。
4、深情顶礼一代伟人的博大情怀,感悟主席心忧天下的豪情壮志。
【重点难点】1、重点——字词典故和格律;2、难点——意象把握、情怀解读。
【教学内容】一、课前检测1、请一位同学写出下面加点字的注音,然后带全班同学读两遍百舸.争流___;怅寥廓.___;浪遏.飞舟___;矫.健___;激昂慷慨..___;劳役.___挥斥方遒.___;秋风劲.___;碣.石_____;分.外___2、请一位同学解释句中加黑词语的意义并要求全班同学识记之漫.江______;百舸.______;峥嵘..岁月________;岁月稠._________激扬....________..______;寥廓....________;挥斥方遒..______;风华正茂浪遏.飞舟______;五岭逶迤..当年万户侯____________..________;粪土3、请同学们填写出名句的上句或下句A.鹰击长空,雨翔浅底,______________。
B.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______,______。
C.怅寥廓,__________,_________。
D.指点江山,激扬文字,______________。
E.萧瑟秋风今又是,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延伸,知识积累(全班齐读,抄写并背诵!)咏蛙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你知道本是谁所作吗?毛泽东(也有人说是明人的作品)。
1910年,毛泽东的年龄正与我们现在相仿,性格决定命运。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语文全套学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语文全套学案目录必修一第一单元1. 沁园春长沙 (6)2. 诗两首 (13)3. 大堰河——我的保姆 (20)单元质量评估 (26)第二单元4.烛之武退秦师 (33)5.荆轲刺秦 (42)6.鸿门宴 (52)单元质量评估 (61)第三单元7.纪念刘和珍君 (66)8.小狗包第 (73)9.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79)单元质量评估 (86)第四单元10.短新闻两 (93)11.包身工 (100)12.飞向太空的航程 (108)单元质量评估 (118)梳理探究优美的汉字 (127)奇妙的对联 (135)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 (1)44名著导读《论语》 (153)第1课沁园春长沙【学习导航】1、通过诵读,感知诗歌的音乐美,体验诗中的节奏、韵律。
2、品味关键词语,再现生动鲜明的意象,品味诗歌的意境美,领悟诗歌的主旨和意味。
3、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培养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4、感受毛泽东博大的胸怀和革命壮志,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培养健康全面的审美情趣。
【作者简介】毛泽东(1893~1976),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和书法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湖南湘潭人。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他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
毛泽东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仍然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他的代表词作有《七律•长征》、《沁园春•长沙》、《沁园春•雪》、《念奴娇•昆仑》、《清平乐•六盘山》、《采桑子•重阳》、《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等。
革命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高度结合,多表现革命生活中的大事,从中折射出的昂扬斗志、意气风发的革命情怀是毛泽东诗词的特点。
【资料链接】1、毛泽东诗词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主义者,他在诗词中热情地讴歌革命的人生理想,赞美为实现理想而进行的壮丽的斗争。
在毛泽东诗词中讴歌人生的革命理想,战胜困难的警句,时时出现,美不胜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学案:第四单元 第11课 包身工 -含答案
第11课包身工夏衍精神激励着我夏衍,一个陌生而又熟悉的名字。
我不曾见过他。
但,他却离我很近,读他的文章,在他的世界里游走,我倾听着他的心声,那是一个崇高的爱国作家在用他的笔,让文字演绎他的感情。
走近夏衍,我为他的谦虚而感动。
夏衍作为一个大作家和中国戏剧电影艺术的奠基人,知名于世,但他自己却总是一笑掠过,说“我平生最怕被人叫作什么家,只想做一个诚实的新闻记者”。
的确,夏衍从1937年奉命办《救亡日报》开始,当了12年的新闻记者。
从写几千字的论文到几十个字的补白,他大约写了500万个字!而在他的创作人生中,他总共创作了三十多本书籍,其中包括传记、话剧、杂文、小说、电影剧本及著名的报告文学《包身工》等等。
而所有创作的字数没法统计,就连他用过的笔名也有一千多!多么惊人的数字啊!这一切的一切,都离不开夏衍那崇高的精神品质,以及他那独特的创作思维火花。
这就是夏衍,伫立于创作巅峰的夏衍!凝望夏衍,我为他写作的诚实与贴近民心而感动。
夏衍在他的《懒寻旧梦录》里就他写的两篇文章总结了两条,他写道:“一要讲真话,二要顺民心。
”我想这句话对现在的一些新闻记者来说,真是“字字箴言”啊。
在夏衍的回忆录里也曾提到,就是“写文章,一要讲真话,二要顺民心”。
这就是夏衍,对每一件事情都极力思考的夏衍!夏衍,伟大的爱国作家!光阴虽然带走了你,但你那深邃的目光,抑扬顿挫的话语与你那和蔼可亲的形象将留存在我的心中,你的精神也将永远激励着我奋发向前!一、学习目标1.了解报告文学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培养阅读报告文学作品的能力,培养筛选信息的能力。
2.掌握新闻事实、背景材料、作者的主观评价三方面的内容,具体分析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对表达主题的作用。
3.关注社会、关心时事、培养学生对人的尊严和生存权利以及劳动权利的尊重,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人权意识。
二、作者连线电影艺术家——夏衍夏衍(1900—1995),原名沈端先。
1929年与郑伯奇等组织“艺术剧社”,在戏剧界发起无产阶级戏剧运动,并积极参与“左联”的筹建工作,成为我国左翼文艺运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
人教版2019年高中语文必修一学案:第二单元 第4课 烛之武退秦师 -含答案
第4课烛之武退秦师永远的烛之武秦晋联军兵临城下,郑国危如累卵。
国难面前,烛之武临危受命、孤身出城;强秦帐内,烛之武不卑不亢、字字珠玑。
终于,谈笑间,干戈化为玉帛。
烛之武深明大义不计个人得失的爱国情操,烛之武义无反顾独闯秦营的英雄气概,虽经两千多年时光流水的冲刷,依然放射出熠熠夺目的光华!命运对烛之武并不公允,几十载的饱受冷落,大半生的怀才不遇,满腹经纶的烛之武,只是郑国一个小小的负责养马的“圉正”。
在他伏下苍老的身躯拾起艰辛的时候,没有人记起他;当他仰起斑白的头颅呼出抑郁的时候,没有人记起他。
当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时候,有人想起了他;当大军压境“国危矣”的时候,有人推出了他。
就这样,“今老矣”的烛之武,踉跄着,被推到了两军对峙的刀锋前,被推到了生死难测的境地前。
没有多少抱怨,说的只是谦逊的“无能为也已”;没有怎么推辞,做的只是慨然“许之,夜缒而出”。
于是,一个一直模糊的身影,在历史的这一刻,变大,变高,变清晰。
当一个须发尽白、手无缚鸡之力的老人,在月隐风高的夜晚,被人用绳子拴着放到围有层层虎狼之师的孤城外;当一个步履蹒跚、牙落齿摇的老人,在冰冷刺骨的寒风里,揉着酸痛的腰肢走进剑拔弩张的秦军大营,这该需要怎样的坚定和无畏!无论他是成功还是失败,千载之后的我们都该为他的忠诚和勇敢高声喝彩!面对雄心勃勃的秦穆公,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更要有智慧。
慷慨陈词间,有烛之武对郑国的一片赤诚,还有对局势的准确掌控;寥寥数语里,有烛之武对人情的自如练达,还有对世事的深刻洞明。
所以,一场思想的碰撞之后,“秦伯说,与郑人盟”,一场灭国的灾难,就这样化为无形。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感谢《左传》为我们记下了那位忠勇睿智的老人,纵然隔着千年看去,他依然傲然屹立在历史长河中,那就是烛之武。
一、学习目标1.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培养古文句阅读能力和概括能力。
2.学习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高中语文必修1新人教版学案:第一单元 第一课 沁园春 长沙含答案
《沁园春·长沙》学案[教学目标]1。
学习毛泽东同志以天下为己任的革命使命感和远大的抱负。
2.体会宏阔的深秋意境,提高形象思维能力.3.学习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提高朗读能力.[教学过程]一、知识链接:1。
请填空(古代描写秋天的诗句)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⑵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⑶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唐]刘禹锡《秋词》⑷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唐]杜甫《绝句》2.词的有关知识词:词兴起于唐,盛行于宋,配乐歌唱,句式不齐,也称长短句。
词最初称为“曲词” 或“曲子词” ,是配音乐的.后来词也跟乐府一样,逐渐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 。
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
词牌决定了这首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
某些词牌的命名,与创始之作的内容有关联,但后人倚声或依谱继作,则不一定受此限制,可以赋词牌本意,也可以撇开词牌本意自由发挥.词的标题和词牌有着严格的区别,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了词的主要内容。
如沁园春是词牌,长沙是标题.沁园春:相传东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园,后来被外威窦宪仗势夺取,有人作诗咏其事,此词牌由此而得名。
词的分类:词分为小令、中调、长调,这是依字数的多少来划分的.58 字以内为小令;59 至90 字为中调;91 字以上为长调。
3.写作背景这首词作于1925 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农民运动蓬勃兴起。
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创建了湖南第一个党支部:韶山支部。
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经在广州正式成立.但陈独秀看不到革命力量,想把革命领导权交给资产阶级.毛泽东看到了革命力量,看到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因而这年10 月,毛泽东从韶山前往广州创办全国农民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面对绚丽的秋景和大好的革命形势,追忆了昔日的战斗岁月,不禁心潮起伏,浮想联翩,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豪放词,巧妙地回答了革命领导权问题。
2020版高中语文人教版版必修一学案:第三单元 第9课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含答案
第9课*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我眼中的梁启超“少年强则强,少年富则富。
”那强有力的语句出自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去奋斗,去拼搏。
从进京赶考的“公车上书”到变法图强的“百日维新”,这个知识青年立志要救中国于水火之中。
变法失败,捕杀维新人士。
懂得变通的梁启超逃到国外,没有人说他是怕死,因为他为国家之崛起保存了力量。
十余年的清王朝覆灭,他终于回到故土。
回国的他并未隐姓埋名,而是在教育方面继续做贡献。
但天不遂人愿,疾病又降临在这位老人身上。
这位老人患上了尿毒症,左肾病变,尿中带血。
有人劝他去看中医,也有人建议他去国外,但都被他拒绝了,而他选择了北京协和医院。
所有人都对老人的选择十分不解,而只有梁启超自己才知道原因。
他曾经在国外居住十余年,深刻感到了西医之重要。
西医有很多优点,快速机动性强,因此,中国要发展、要强大就离不开西医。
但当时在国人眼中十分神秘恐怖,这便给西医在中国的传播造成了巨大的阻力。
若要让利国利民的西医发展,就必须消除人们这种心理。
他便基于这种目的,进入中国最早的西医医院——北京协和医院。
梁启超住院检查,医生决定为他摘除病变的肾。
手术很成功。
然而他的病情非但未见好转,反而加重了。
他只好去医院复查,结果让所有人吃惊,他的健康的肾被摘除而保留了一个病肾。
医生的疏忽酿成一起医疗事故。
所有人都在等着梁启超去控告协和医院。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他又十分平静地住进协和医院,这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默默宽容地接受了一切。
他知道自己去告医院会有什么后果:中国接受西医至少要推迟十几年。
而他的生命却只能依靠药物维持。
他的宽容大度让所有人都敬佩,而他那颗为人民、为国家宁愿牺牲自己的爱国之心,也被代代传颂。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梁启超的身影又浮现在眼前。
一、学习目标1.培养筛选信息的能力、表达交流能力。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凸显人物个性的手法。
3.体察任公先生的真性情与爱国情怀,感知伟人的人格魅力。
【创新设计】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1名师精编学案:诗两首Word版含解析
◆2诗两首走在悠长、寂寥的江南雨巷,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轻轻地来到康桥,悄悄地离开了康桥,挥一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望舒,我想跟着你走入那悠长狭窄而寂寥的雨巷,去认识充满愁苦、惆怅而又倏忽即逝的“丁香”;志摩,我想陪着你,去游览那宁静清丽的康桥,一起怀念那逝去的美好岁月。
生活生活是天空中千变万幻的云朵。
傍晚,夕阳的晚霞染红了天边的云朵,望着天边的彩云,变幻着各种美丽的事物,你无比快乐。
可快乐只是暂时的,没过多久,彩云不见了,只有你一人孤零零地站在天空下。
你望着渐暗的天空,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感到一丝惆怅。
为什么快乐不能长留?生活就是这样,它由快乐与悲伤交织一起形成。
所以,你不必为一点小小的挫折而伤心,更大的快乐就站在你身后,那就看你能不能够得到。
在这平凡的生活中,请用简·爱的话来安慰自己:“我卑微,但我不卑贱。
”用百分之二百的快乐,接受百分之二百的幸福。
微感言:1.诗是由真实经过想象而出来的,不单是真实,亦不单是想象。
——戴望舒2.诗的韵律不在字的抑扬顿挫上,而在诗的情绪的抑扬顿挫上,即在诗情的程度上。
——戴望舒3.由于我们过于习惯在别人面前戴面具,因此最后导致在自己面前伪装自己。
——徐志摩4.我是极空洞的一个穷人,我也是一个极充实的富人——我有的只是爱。
——徐志摩5.友情是愉快,是爱,是再不畏虑,是不再受孤寂的侵凌。
——徐志摩一、作者视窗(1)你对政治和爱情作理想主义的苦苦追求,付出全部的希望与真情。
你在沉重的悲哀下没有低下人的尊贵的头,像一面旗子一样地忍受着落到头上的磨难,就像那位“丁香一样的姑娘”,虽受到命运的打击,但仍然妩媚动人、冷漠和高傲。
惶惶不安的人和无法实现的理想,是你永远的主题。
【注】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县人,现代诗人。
1928年发表成名作《雨巷》,诗作具有以象征派的形式与古典派的内容嫁接融合、婉约朦胧的特点,因此而赢得了“雨巷诗人”的美誉。
人教版 语文必修一 学案答案
高中课程新学案高一新学案答案语文必修1 选修•语言文字应用第一单元第1课沁园春•长沙二、语言积累1.gěâlǚmàn xiáng2.沁(qån)沁园春泌(må)分泌惆(chèu)惆怅稠(chèu)岁月稠遏(â)阻遏竭(jiã)竭力酋(qiú)酋长遒(qiú)遒劲【课堂活动】二、(1)面对着祖国的大好河山,作者抒发了改天换地的壮志豪情。
(2)表现了词人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为了改造旧中国英勇无畏的胸怀抱负。
三、1.诗人抓住了寒江、霜天(气候)、万山(层林尽染)、湘江(碧透、百舸争流)、飞鹰、游鱼等意象展开联想,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立体的寥廓万里的、绚丽多彩的湘江秋景图。
2.“看”和“忆”这两个字属于领字,起到统领下文的作用。
在词的上阕,一个“看”字领起后文七句,描绘了诗人独立橘子洲头所见到的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
在这里,有远眺“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有近观“漫江碧透,百舸争流”,有仰望“鹰击长空”,有俯视“鱼翔浅底”。
诗人从山上、江中、天空、水底选择了几种典型景物进行描写,由远及近,自上而下,动静结合。
特别是最后一句“万类霜天竞自由”,从眼前的山、树、水、船、鹰、鱼,一下子扩展到了世间万物,并对寒秋严霜下的万物的蓬勃活跃、奋发自强的情状,作了富有哲理性的概括。
这首词的下阕,一个“忆”字与词的一开头“独立寒秋”遥相呼应,同时又领起下面七句。
诗人用高度概括而又生动形象的语言再现了往昔的“峥嵘岁月”,流露出对往昔战斗生活的无限怀念。
3.词的上阕中,“我”由“独立”到流连万象、顾盼自如,“我”思虑遥远,感慨万端,禁不住要问:世界的命运,人类社会的升沉变化,到底由谁来主宰?历史的纵深感与现实的紧迫感交织在一起,“我”的胸襟和抱负闪射出哲人的睿智的光辉。
下阕的“我”,不是同大自然发生关系,而是同“人”的一个群体发生关系。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全册导学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全册导学案第一单元爱与亲情课文导读本单元主要围绕着爱与亲情这一主题展开,通过描写不同的家庭关系和亲情的表达方式,让我们认识到家庭的重要性以及亲情所带来的温暖和力量。
同时,本单元还涉及到人物对于困境和挫折的应对方式,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研究目标- 了解文中人物的家庭关系和亲情表达方式- 掌握并运用正确的语言表达方式,表达爱与亲情- 通过阅读文本,了解人物的心理变化和成长课前预在上课前,我们建议你先阅读下面的内容,对本单元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阅读教材中的课文:父亲的爱、满江红、春、茉莉花开、从军行- 阅读相关的课外阅读材料,如家庭关系和亲情的名人故事、亲情小说等课堂研究在研究本单元课文时,我们将通过以下方式来提高你的研究效果:- 阅读课文时,注意人物之间的对话和互动,理解他们之间的亲情表达方式- 分析人物的心理变化和成长过程,思考他们面对困境时的选择和应对方式- 课后可以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个人对于亲情的理解和体会研究反思本单元的研究主要围绕家庭与亲情展开,通过阅读和分析文本,帮助学生们增强对于家庭的重视以及对于亲情的理解。
同时,通过文本中人物的经历与成长,引导学生思考自己面对困境时的选择和应对方式。
通过这些研究,我们希望学生们能更加感恩家庭的温暖,珍惜亲情的呵护,并在成长的过程中变得更加坚强和有爱心。
课后作业- 完成课文及相关题的阅读与思考- 思考并写下你对于亲情的理解和体会- 阅读相关的课外阅读材料,扩展对于亲情的理解和认识参考资料-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教材- 亲情小说、名人故事等相关材料。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沙扬娜拉》导学案(含答案)
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沙场娜拉!六、自我检测(D级)1.给下列字注音朔月()漫溯()长篙()蒿莱()嵩山()枯槁()记载()河畔()挑衅()斑斓()无耻谰言()波澜()2.文学常识①徐志摩,是派诗人,除《再别康桥》外,他的《》一诗也很有名。
康桥今天称为_______,徐志摩曾在那里留学。
1925年和1928年,他出国途经英格兰,两次重访母校。
本诗是他1928年故地重游后在归国的轮船上写的。
3.《再别康桥》全诗四行一节,每一节诗行的排列两两错落有致,每句基本上六七字(间有八字句),参差变化中见整齐,具有建筑美。
每节押韵,逐节换韵,追求音节的波动和旋律感。
如“轻轻”“悄悄”等叠词的反复运用,增强了诗歌轻盈的节奏,使诗歌具有音乐美。
你能说说本诗的绘画美体现在哪里吗?七、教学反思:熟读全诗体会诗歌的韵律美理解全诗体会诗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学习诗歌了解本文的表现手法有哪些八、布置作业1、完成资料上相关的练习题2、课下《语文读本》上面的现代诗需要阅读并理解答案第二大题3、写康河的水草4、写榆树下的清潭5、诗人流连忘返、泛舟放歌的情形第三大题答案学生自己发挥(略)5、首先写诗人对康桥的无限欣喜和眷恋之情,视金柳为新娘。
其次,写康桥对诗人的欢迎,诗人对康桥的恋情,愿与康桥融为一体。
再次,写康桥培育了诗人心中的“梦”,是诗人的精神家园。
最后,写撑篙泛舟,在星辉里放歌,感情达到高潮。
第四题答案2、诗人悄悄别离康桥时的的苍凉与无奈,只好静思默想,用无声把这种心情推向极致,可见此时诗人的心情是凄婉而哀伤的。
3、不一样,《雨巷》用象征手法变现作者的孤独和迷惘的心情,用丁香表现那种愁怨。
《再别康桥》表现的是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其中用优美的景物和拟人的手法将作者对康河的无限欣喜和眷恋之情表现的淋漓尽致。
4、“轻轻的”和“悄悄的”意思一样,但用在诗里表现的就不一样了,“轻轻的”表现出作者去见康河就像去见好朋友一样,想要给康河惊喜,此时的作者怀着美好的愿望和期盼。
高一语文必修一全册导学案(人教版)
高一语文必修一全册导学案(人教版)第12飞向太空的航程一、整体把握1.试分析全的写作思路。
点读的导语、主体、结尾三个部分清晰明确,让读者一目了然。
导语写中心事,采用描写式和评论式的写法;接着是主体,加以阐发历史事实。
这一部分是按时间顺序安排结构的,从197年苏联成功发射人造卫星说起,作为事的背景,这个背景是与所报道的事有着密切关系的诠释性材料,因为苏联的发射成功才惊醒了刚刚建国的中国,才惊醒了有着千年梦想的中国人,也可以说是后事发展的最直接的原因。
接下是叙述中国研究载人航天飞船的征程,又回到了现在,2003年10月1日,真正意义上的载人飞船“神舟”五号载着宇航员杨利伟进入了预定轨道。
时间、事交代得清清楚楚,把中国人探索太空的历程细致地叙述出,使人了解了我们在太空探索中的艰难与曲折。
总之,主体部分运用以时间为经、事为纬的交叉方式,以时间推进等手段切割事,构成若干侧面,经过作者的精心组合、剪辑将事完整而利落地呈现于读者面前。
二、细部探微2.这篇通讯是怎样有条不紊地介绍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的初步成就的?点拨先写毛泽东主席的号召,激励无数的航天人去实现千年梦想;接着写我们的计划,上天毕竟是一天大的事情,不是谁一句话就能吹上去的,需要有周密的计划,这计划的第一步是研制火箭,我们成功了,而从毛主席发出号召开始到火箭成功发射才用了1年零9个月;又用了不到10年的时间,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又上了天,“宣告中国进入了航天时代”。
由号召,到计划,到成功,一步一步写,紧张的任务,紧凑的,娓娓道,条理清晰。
3.人造卫星上天了,下一步就是载人飞天,圆千年梦想。
我们做了哪些准备工作?点拨一是航天材料、食品等的准备;一是航天员的准备,已经挑选了19位优秀的飞行员,他们是航天员的预备军。
看实现中国人的航天梦已为时不远了。
可是在科学上是没有坦途的,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计划搁浅了,我们的飞天梦想“只能尘封在一张张构思草图中”。
4.“863计划”出台之后,我们是怎样一步步实现航天梦想的?点拨“863计划”出台,科学家们达成共识:从载人飞船起步。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导学案(全套)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导学案(全套)一、导学目标1. 了解《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材内容和研究要求。
2. 能够根据导学案指导,系统地研究《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材内容。
3. 培养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二、导学内容导学案的主要内容如下:1. 第一单元寓言:怪诞的世界- 研究目标:了解寓言的特点,分析《西游记》中的寓言故事。
- 研究内容:寓言的定义与特点,从《西游记》中选择一则寓言故事进行解读。
- 研究活动:阅读《西游记》中的寓言故事,并进行思考和讨论。
2. 第二单元私密的文字:写给自己的信- 研究目标:理解《红楼梦》中的写给自己的信,掌握书信的写作技巧。
- 研究内容:红楼梦中写给自己的信的背景和意义,书信的结构和语言技巧。
- 研究活动:阅读《红楼梦》中的写给自己的信,并分析其中的写作技巧。
3. 第三单元杨柳春风:写人的不同手法- 研究目标:了解写人的不同手法,分析《古文观止》中的人物描写。
- 研究内容:写人的不同手法和技巧,从《古文观止》中选择一则人物描写进行分析。
- 研究活动:阅读《古文观止》中的人物描写,并进行思考和分析。
其他单元的导学内容请详见教材。
三、导学方法- 讲授导学案内容,引导学生理解研究目标和内容。
- 对相关文本进行阅读、解读和分析,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 学生讨论和分享观点,共同理解教材内容。
- 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相关练和写作。
四、导学效果评价- 学生能够准确理解教材内容和研究要求。
-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相关练和写作。
- 学生能够展示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教案新部编本:第二单元第5课《荆轲刺秦王》_Word版含答案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荆轲刺秦王》教案小韩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了解荆轲刺秦王的历史背景和过程,整体感知课文。
②掌握文言文中重要的字、词、句解释,提高翻译能力。
③学习结合事件,从人物的对话、动作、神态描写入手,分析人物形象。
2、情感与态度:正确看待荆轲刺秦王这一事件,学会历史而辩证地评价人物。
重点难点:分析人物形象,评价历史事件(教师一定要具备课堂开发的意识与能力,善于把握和调控课堂气氛,增加课本知识容量和密度。
)教学过程:一、整体感知:(二课时)1、看注释,了解《战国策》2、朗读,初步感知,并正音正字。
3、自读,口译全文。
(课下预习,课堂口译,教师点评。
要求抓住知识点批注)4、齐读全文,整体感知,理清梗概,把握思路:(一课时)①写了什么?荆轲刺秦王②围绕“刺”理清思路,概括事件:概括段落:(1—1)行刺缘起(2—2)计议行刺(3—9)行刺准备(10—17) 廷刺秦王(18—18)刺败身亡问题讨论一:按照事件发展过程拟小标题:秦军北略║——计议行刺——求取信物—购买匕首——配备副手——怒叱太子—易水辞别║——计见秦王—顾笑舞阳—图穷匕见—廷刺秦王—倚柱笑骂║——刺败身亡二、分析讨论:5、问题讨论二:荆轲是怎样一个人?结合文本,紧扣事件,分析思考:荆轲是怎样一个人?(1、本课的教学,不要给人物帖标签,要着重指导学生掌握语言材料,让学生在课文中圈点批画,自己得出结论,养成独立思考的读书习惯。
2、分析时要求学生先说表现了荆轲的什么特点,再说从文章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样的特点。
这样才可以强调学生言之有据,言之有理的文本意识。
)提示:秦军压境荆轲的挺身而出,为国纾难。
计议行刺勇而多谋、城府很深准备信物侠肝义胆,果敢勇决,擅长辞令,侠士风度怒叱太子士可杀而不可侮,性格中刚烈易水辞别重义轻生英雄气概廷刺秦王:计见秦王”,厚遗蒙嘉”,行事周密。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名著导读《大卫·科波菲尔》导学案(含答案)
22《大卫科波菲尔》 1 五中庞晓英名著导读《大卫·科波菲尔》导学案巩义五中庞晓英学习目标:1、了解《大卫·科波菲尔》作者查尔斯·狄更斯的有关背景介绍以及故事梗概。
2、进行精彩片段赏析3、分析人物形象。
学习重难点:目标2、3学习过程:一、知识链接:(阅读掌握)(A级)1、作者狄更斯简介狄更斯(1812~1870),英国小说家,出生于海军小职员家庭,10岁时全家被迫迁入负债者监狱,11岁就承担起繁重的家务劳动。
曾在皮鞋作坊当学徒,16岁时在律师事务所当缮写员,后担任报社采访记者。
他只上过几年学,全靠刻苦自学和艰辛劳动成为知名作家。
他生活在英国由半封建社会向工业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
其作品广泛而深刻地描写这时期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鲜明而生动地刻画了各阶层的代表人物形象,并从人道主义出发对各种丑恶的社会现象及其代表人物进行揭露批判,对劳动人民的苦难及其反抗斗争给以同情和支持。
但同时他也宣扬以“仁爱”为中心的忍让宽恕和阶级调和思想。
对劳动人民的反抗斗争抱行动上支持而道德上否定的矛盾态度。
表现了他的现实主义的强大力量和软弱空想。
狄更斯一生共创作了14部长篇小说,许多中、短篇小说和杂文、游记、戏剧、小品。
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是描写劳资矛盾的长篇代表作《艰难时代》(1854)和描写1789年法国革命的另一篇代表作《双城记》(1859)。
前者展示了工业资本家对工人的残酷剥削和压迫,描写了工人阶级的团结斗争,并批判了为资本家剥削辩护的自由竞争原则和功利主义学说。
后者以法国贵族的荒淫残暴、人民群众的重重苦难和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威力,来影射当时的英国社会现实,预示这场“可怕的大火”也将在法国重演。
其他作品有《奥列佛·特维斯特》(又译《雾都孤儿》1838)、《老古玩店》(1841),《董贝父子》(1848),《大卫·科波菲尔》(1850)和《远大前程》(1861),等等。
狄更斯是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
新课程标准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一课沁园春长沙教案导学案配套课堂检测课后作业答案
一般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一一、内容及其解析1.内容:沁园春·长沙是中国宏大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宏大领袖毛泽东同志作品。
整首词通过对长沙秋景描绘核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回忆,抒发了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豪情斗志。
2.解析:沁园春·长沙选自毛泽东诗词集,是高中语文第一课,这也是高中语文唯一一个现当代诗歌单元〔主要是现代新诗〕第一篇。
这一课教学也是学生进入高中以后所接触正式第一堂语文课,在这以前,我们虽然已经对高中语文编排体系、教学内容、学习要求和高考语文一些特点给学生讲解过,学生已经初步明白了高中语文学习一些要求,可能对高中语文有了确定簇新感和较深厚爱好,但这终归是学生进入高中以后所接触第一课,这堂课有很强引领作用。
课文支配在单元首篇,如何指导学生学好这篇课文,实现由教到不教,树立学生学好高中语文信念,进一步增加学生学习高中语文爱好,这是一个关键所在。
再加之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要培育学生“初步具有观赏文学作品实力〞,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中也明确规定高中学生必需“初步文学鉴赏实力〞,尤其是对高考题第二卷中诗词鉴赏有着确定导向作用。
新诗属于文学作品,高中语文教材中也仅此这一个单元,所以不行防止要担当起通过本单元学习和训练,初步培育学生对新诗鉴赏实力重任。
二、目的及其解析1.目的〔1〕体会壮阔深厚意境,感受抒情主人公形象。
〔2〕学会鉴赏诗歌意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把握诗歌鉴赏规律。
〔3〕学习毛泽东同志以天下为己任革命使命感和远大志向。
2.解析〔1〕诗歌是通过形象来反映生活,表达思想感情,形象是诗本质。
在分析诗词时候,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生活底蕴,绽开联想和想象翅膀,来再现、丰富和补充作品中形象,这是诗歌观赏关键。
又因为沁园春·长沙采纳是古典词格书写新时代内容“旧瓶装新酒〞形式,语言是精炼,往往是一个词、一句话就包含着丰富内容,在教学时相宜用温故知新法,在点难办树上简要点出词章法,体会词中借景抒情特点。
新人教版必修1高中语文第1课沁园春学案
高中语文第1课沁园春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学习目标1、把握意象,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2、朗读,鉴赏课文。
3、积累掌握文中字词。
自学指导:朗读、自主、合作、探究,跟据知识链接、书下注释。
学习过程:【知识链接】(一)走近作者。
古往今来,不少文人志士胸怀报国之志,渴望建立一番丰功伟业。
可是,当理想破灭时,他们大多会心灰意冷,意志消沉,就连“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李白,在仕途失意后也无奈地发出“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的慨叹。
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首词的作者,他经历了人生的大苦难,但苦难并没有压垮他,更没有磨灭他的斗志,相反,苦难使他更加坚强,更加自信。
他,神采飞扬,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他,不屑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毛泽东不仅是一位伟大人政治家,革命家,而且还是一位杰出的哲人,诗人,他在生活的各个时期都有诗作,或抒情或怀古或咏物,展现那风起云涌,瞬息万变的世界。
著名诗人克家曾说过:“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诗人。
”(二)背景资料。
片段一:毛泽东(1893-1976)政治家,革命家,诗人。
1910年毛泽东离开韶山投考湘乡县东山小学。
在回答《言志》作文题时,他写下了《咏蛙》:"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充分表达了17岁的少年的宏大抱负。
材料二:在湖南省第一师范就读时,毛泽东与蔡和森、何叔衡等人常常在一路纵论世界大事、社会和人生题目,常引“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来激励本人,立志要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与同窗约定三不谈:不谈金钱、不谈男女之事、不谈家务琐事,否则不能做挚友。
材料三:在长沙读书时,毛泽东常常与同伴去湘江游泳,写下了“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豪迈诗句。
“五四时期”毛泽东组织了长沙学生和市民的爱国活动,主编《湘江评论》,在全国反响极大。
材料四:这首诗写于1925年,当时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农民运动。
当年10月毛泽东离开韶山前往广州,途径长沙,重游橘子洲,面对绚丽的秋景和大好的革命形势,回忆往昔的战斗岁月,不禁心潮起伏,浮想联翩,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词。
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教学案:第1课沁园春长沙含答案
第1课沁园春__长沙(一)作者简介(二)人物轶事毛泽东以天下为己任毛泽东从青少年时代起就立志救国,献身革命。
他在中学念书的时候,同学们称他“身无分文,心忧天下”。
他在离家求学前夕改写了日本西乡隆盛的一首诗留给父亲:“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1914年,毛泽东在长沙第一师范学习期间,全部费用只有169元钱,而且其中三分之一花在订报上,铺盖和衣服则非常简陋单薄。
但他从不以此为念,常常和朋友互相勉励说,读书要有理想,要有“以天下为己任”的雄心壮志。
他还与朋友们提出“三不谈”:不谈金钱,不谈身边琐事,在校学习期间不谈男女恋爱问题。
他认为,改造国家,改造社会,对学问的需要太迫切了,一定要珍惜宝贵的青春,把时间和精力都花在有价值的事情上。
(一)背景链接这首词写于1925年深秋。
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
震惊中外的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农民运动也迅猛发展,势如破竹。
毛泽东当时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
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正式成立。
这年秋天,毛泽东秘密离开韶山,前往广州全国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途经长沙时重游了橘子洲。
面对绚丽的秋景,毛泽东追忆往昔的峥嵘岁月,怀着极大的革命激情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词。
(二)常识整理词1.概念词是诗的别体,是唐代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到了宋代,经过长期不断发展,进入了全盛时期。
词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词。
2.分类词大致可分为三类:小令、中调、长调。
一般认为:58字以内为小令,59至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含91字)为长调。
词基本分为婉约派、豪放派两大类。
词从结构上看多数是分段的,一段在音乐上叫“一阕”或“一片”。
3.词牌与词题词牌,最初是特定的词乐曲调的名称,后来成为特定的词体格式的标目,即一首词的词牌限制这首词的形式(句数、平仄、押韵等),紧连着词牌的词题就是这首词的内容,也就是说词牌表明形式,词题表明内容。
人教版2019年高中语文必修一学案:第一单元 第3课 大堰河——我的保姆 -含答案
第3课大堰河——我的保姆寻梦季羡林夜里梦到母亲,我哭着醒来。
醒来再想捉住这梦的时候,梦却早不知道飞到什么地方去了。
我瞪大了眼睛看着黑暗,一直看到只觉得自己的眼睛在发亮。
眼前飞动着梦的碎片,但当我想到把这些梦的碎片捉起来凑成一个整个的时候,连碎片也不知道飞到什么地方去了。
眼前剩下的就只有母亲依稀的面影……在梦里向我走来的就是这面影。
我只记得,当这面影才出现的时候,四周灰蒙蒙的,母亲仿佛从云堆里走下来,脸上的表情有点儿同平常不一样,像笑,又像哭,但终于向我走来了。
我是在什么地方呢?这连我自己也有点儿弄不清楚。
最初我觉得自己是在现在住的屋子里。
母亲就这样一推屋角上的小门,走了进来,橘黄色的电灯罩的穗子就罩在母亲头上。
于是我又想了开去,想到哥廷根的全城:我每天去上课走过的两旁有惊人的粗的橡树的古旧的城墙,斑驳陆离的灰黑色的老教堂,教堂顶上的高得有点儿古怪的尖塔,尖塔上面的晴空。
然而,我的眼前一闪,立刻闪出一片芦苇。
芦苇的稀薄处还隐隐约约地射出了水的清光。
这是故乡里屋后面的大苇坑。
于是我立刻感觉到,不但我自己是在这苇坑的边上,连母亲的面影也是在这苇坑的边上向我走来了。
我又想到,当我童年还没有离开故乡的时候,每个夏天的早晨,天还没亮,我就起来,沿了这苇坑走去,很小心地向水里面看着。
当我看到暗黑的水面下有什么东西在发着白亮的时候,我伸下手去一摸,是一只白而且大的鸭蛋。
我写不出当时快乐的心情。
这时再抬头看,往往可以看到对岸空地里的大杨树顶上正有一抹淡红的朝阳——两年前的一个秋天,母亲就静卧在这杨树的下面,永远地,永远地。
现在又在靠近杨树的坑旁看到她生前八年没见面的儿子了。
但随了这苇坑闪出的却是一枝白色灯笼似的小花,而且就在母亲的手里。
我真想不出故乡里什么地方有过这样的花。
我终于又想了回来,想到哥廷根,想到现在住的屋子。
屋子正中的桌子上两天前房东曾给摆上这样一瓶花。
那么,母亲毕竟是到哥廷根来过了,梦里的我也毕竟在哥廷根见过母亲了。
人教版高中语文高一必修一 《包身工》学案(附答案)
《包身工》学案(附答案)《包身工》夏衍名言:种子不落在肥土而落在瓦砾中,有生命力的种子决不会悲观和叹气,因为有了阻力才有磨炼。
生命开始的一瞬间就带来了斗争的草,才是坚韧的草,也只有这种草,才可以傲然地对那些玻璃棚中养育着的盆花哄笑。
【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的词语,读音全对的一组是()A.弄(nòng)堂酝酿(niàng)美味佳肴(y á o)B.契(qì)据胆怯(què)水门汀(tīng)C.拎(līn)着游说(shuì)生杀予(yǔ)夺D.揩(kái)油骷(kū)髅游说(shui)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横七竖八蠕动儒子牛蜂涌而至B.生死由天嘈杂执拗不假思索C.血肉之驱见机反射绿树成荫D.步履蹒跚声吟欧打草煎人命3.下列横线处词语填写恰当的一组是()①“________住的是洋式的公司房子。
吃的是鱼肉荤腥。
”②红砖罐头的盖子——那一扇铁门一推开,就好像鸡鸭一般无序地________一大群没有锁链的奴隶。
③所以包身工是一种“罐装了的劳动力”,可以“安全地”________,自由地________,绝没有因为和空气接触而起变化的危险。
A.不用说,冲出保藏运用 B.不用说?跑出收藏使用C.还用说?冲出保藏使用 D.不用说,跑出收藏运用4.下列句子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B.这次选举,本来他是最有希望的,但由于他近来的所作所为不孚众望,结果落选了。
C.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
D.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国际人口流动更加频繁,推动全球人力、资本、信息等生产要素的加速流动、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浪遏飞舟______;五岭逶迤 ...3、请同学们填写出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D
E
咏蛙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也有人说是明人的作品)。1910年,毛泽东的年龄正与我们现在相仿,
立志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必修一第一单元
现代诗歌
★第一课时·复习《沁园春·长沙》(兼及《浪淘沙·北戴河》《七律·长征》《采桑子·重阳》)
[设计:周烨 审核:一舟]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格律诗的一些基本规则:压韵、对仗、平仄、粘对等等。
2、了解“沁园春”“浪淘沙”“采桑子”三种词牌的固定格律。
仰视:鹰击长空 (动)
俯瞰:鱼翔浅底 (动)
总写:万类霜天竞自由
语文必修1复习学案·第1页
3、识记重点字词及典故的读音和解释,学会品味诗歌语言的意象。
4、深情顶礼一代伟人的博大情怀,感悟主席心忧天下的豪情壮志。
【重点难点】
1、重点——字词典故和格律;2、难点——意象把握、情怀解读。
【教学内容】
一、课前检测
1、请一位同学写出下面加点字的注音,然后带全班同学读两遍
百舸争流___;怅寥廓___;浪遏飞舟___;矫役___ .....
挥斥方遒___;秋风劲___;碣石_____;分外___ ....
2、请一位同学解释句中加黑词语的意义并要求全班同学识记之漫江______;百舸______;峥嵘稠_________ .....
激扬______;寥廓______;风华正茂挥斥方遒________ ............
三、再诵诗歌,品味鉴赏(疑难点拨)
1、写壮景,抒豪情(提问:写的什么景?抒的什么情?)
①独立寒秋图:注意“独”字。
②湘江秋景图:抓住“看”字。注意视角、用词、手法。
品味明确:(提问:湘江秋景色,好一幅立体构图!是怎么写的?)
远眺: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静)
近观: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静、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