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类型及其特征的分析
区域地理特征分析
区域地理特征分析地理特征是指地球表面某一地区独特的地形、地貌、气候、植被、水文等因素的综合表现。
不同地区的地理特征差异较大,这些特征直接影响着该地区的生态环境、资源分布、人口聚集以及经济发展等方面。
本文将对区域的地理特征进行分析,以增进对地理环境的认识。
一、地形地貌分析地形地貌是指地球表面上各种地貌的总称。
不同的地球地区由于地壳运动、气候、水文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不同的地形地貌特征。
地形地貌对于一个地区的经济、文化、生态等各方面具有深远的影响。
1. 高原地区高原地区一般指海拔较高、地势较平坦的地区。
高原地区由于地势平坦,气候条件较稳定,适合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
此外,高原地区还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铁矿、煤矿、铜矿等,这为该地区的工业化进程提供了有利条件。
2. 山地地区山地地区是指地势较高、崎岖不平的地区。
山地地区由于地形复杂,气候条件较为恶劣,导致其农业生产和交通发展相对困难。
然而,山地地区却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林资源,这促进了其发展水电、旅游等产业。
3. 沿海地区沿海地区是指地处海洋和陆地交界处的地区。
沿海地区地势较低,水文条件丰富,具有良好的温湿气候,适合农业、渔业和工业的发展。
此外,沿海地区还具有独特的海洋资源,如港口、海鲜等,这为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二、气候特征分析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期的天气状态。
不同地区的气候特征差异很大,气候的变化直接影响了该地区的农牧业生产、人口分布以及文化发展等方面。
1. 干燥地区干燥地区一般指水分供给不足的地区。
干燥地区主要分布在世界的内陆地区,由于降水量稀少,水资源匮乏,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然而,干燥地区的草原资源非常丰富,适合发展畜牧业。
2. 湿润地区湿润地区是指气候温湿度较高,降水充沛的地区。
湿润地区的土地肥沃,适合农业的发展,因此粮食生产较为丰富。
此外,湿润地区的水资源丰富,适合发展渔业和水产养殖等产业。
3. 寒冷地区寒冷地区一般指气温较低的地区。
地理地貌地势解析
地理地貌地势解析地理地貌地势是地球表面形成的各种地貌特征以及地形的相互作用和排列。
地理地貌地势的形成与地球内部动力作用以及外部力量的侵蚀、沉积等因素密切相关。
本文将从地貌类型、地势特征以及地理意义三个方面对地理地貌地势进行解析。
一、地貌类型地球表面的地貌类型多种多样,常见的地貌类型包括高山地带、丘陵地带、平原地带、河流地带和海洋地带等。
高山地带是指海拔较高、山峰众多、地势险峻的地区。
这些地区通常位于板块交汇处,地壳发生抬升。
高山地带的地势起伏较大,峰峦叠嶂,山势险峻。
高山地带对气候和生态环境有着重要影响,是重要的水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区。
丘陵地带是指地势较为平缓,地表呈波浪状起伏的地区。
丘陵地带常由多年积累的沉积物和侵蚀剥蚀作用形成。
丘陵地带通常土地肥沃,适合农业发展。
平原地带是指地势相对平坦的地区,地表覆盖着冲积物或沉积物。
平原地带常由大河冲积、湖泊沉积等作用形成。
平原地带通常人口密集,农业发达。
平原地带可以进一步分为河谷平原、草原平原、沿海平原等。
河流地带是指河流流经的地域范围。
河流地带的地势多变,河床起伏,有深谷、峡谷等地貌特征。
河流地带的河川资源丰富,水电能源和农业灌溉等利用较多。
海洋地带是指海洋覆盖的地区。
海洋地带的地势平缓,以各种海底地貌为主。
海洋地带对气候、生态以及全球水循环有重要影响。
二、地势特征地势特征是指地球表面的高低起伏。
地表的地势由地球内部构造运动、侵蚀和沉积形成。
地势高低可以通过海拔高度来衡量。
地势高的地区一般指相对海平面较高的地方。
地表高度的变化影响气候和生态环境,在地勘、土地利用规划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地势的起伏程度也是地势特征的一部分。
地势起伏大的地区有山脉、峡谷等地貌特征,而地势平缓的地区多是平原地带。
地势包括水平地势和垂直地势两个方面。
水平地势指地表的平坦程度,垂直地势指地表的峰峦起伏。
水平地势影响土地利用和人口分布,垂直地势影响山地旅游和水资源利用等。
三、地理意义地理地貌地势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和意义。
高三地理地球的地貌类型有哪些特征
高三地理地球的地貌类型有哪些特征地球的地貌类型有哪些特征地貌是地球表面各种地形特征的总称。
地球的地貌类型丰富多样,包括山脉、平原、高原、丘陵、盆地、河谷、沙漠等。
每种地貌都有其独特的形成机制和特征。
本文将从大地构造、侵蚀作用和沉积作用等方面分析地球的主要地貌类型及其特征。
一、山脉山脉是由地壳构造活动导致的大规模隆起地形,在地球表面呈现出连续的山峰。
山脉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山脉地势高峻,海拔较高,气候多变,气温降低,降水增加。
2. 山脉往往由多个山峰组成,山峰高矮不一,形态各异,常有连续的山脉脊线。
3. 山脉常常是地震活动和火山喷发的主要发生区域,地壳的抬升和断裂使山脉形成。
4. 山脉的侵蚀作用较强烈,常有陡峭的山峰、U型河谷以及冰川遗迹等地貌特征。
二、平原平原是地球表面相对平坦的地区,位于山脉和丘陵之间,存在河流、湖泊和海洋的侵蚀与沉积作用的区域。
平原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平原地势相对平坦,海拔较低,气候相对稳定,有利于农业和人类活动。
2. 平原上覆盖着一层较为均匀的沉积物,如河流的冲积平原、海岸的沉积平原、风沙的沙漠平原等。
3. 平原广阔,通常可分为大陆平原、内陆平原和沿海平原等不同类型。
4. 平原地区年降水量比较丰富,有利于河流的形成和农业的发展。
三、高原高原是海拔较高、相对平坦的地区,地形起伏较小,多位于山脉之间。
高原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高原位于山脉之间,地势相对较高,温度较低,气候多样,降水量较低。
2. 高原具有较为平坦的地貌特征,但也常见一些高原峡谷、高原湖泊等地形。
3. 高原的形成主要与地壳构造、侵蚀作用和冰川作用等有关。
4. 高原地区的土地肥沃,适宜农业发展,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区和牧区。
四、丘陵丘陵是介于山地和平原之间的地貌类型,地势起伏较大,多由侵蚀作用和沉积作用形成。
丘陵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丘陵地貌起伏较大,山峰较低,山脊相对平缓。
2. 丘陵地区通常由土壤和岩石组成,土地肥沃,适宜农业发展。
主要地形地貌及其成因和特征
指山地海岸在长期的海面稳定,或者地壳稳定或轻微下沉的情况下,由波浪作用形成的,位于岩滩外侧、规模更大而平缓的基岩侵蚀面
七、冻土地貌
冻土地貌分类
地貌类型
成因与特征
石海石河
基岩经剧烈的冻融风化破坏产生一大片巨石角砾,就地堆积在平坦地面上,形成石海;当山坡上冻融崩解产生的大量碎屑充塞凹槽或沟谷时,由于厚度加大,可在重力作用下发生整体运动,形成石河
构造土
构造土是多年冻土地区广泛分布的一种微地貌形态,由松散沉积物组成的地表因冻裂作用和冻融分选作用而形成网格式地面,单个网眼近于对称的几何形态,如环形、多边形或带状。根据组成成分和作用性质的差别,可分为泥制构造土和石制构造土两类
泥制构造土又称多边形土,土层冻结之后,如温度继续降低,可引起地面收缩,产生裂隙,或者层干缩,也能形成裂隙,这些裂隙在平面上组成多边形,裂隙所围绕的中间地面略有突起,这种形态称为泥制构造土,通称多边形土
石制构造土也称石环,石环是指以细粒土或碎石为中心、边缘为粗粒所环绕的石制多边形士
冰丘冰欠锥
地下水受冻结地面和下都多年冻结层的遏阻,在薄弱地带冻结膨胀,使地表变形、隆起或成为土丘,称为冰丘或冻胀丘
在寒季流出封冻地表的地下水和流出冰面的河水冻结后形成丘状隆起的冰体,称为冰锥
石冰川
冰川退缩后,聚集在冰斗和槽谷中的冰碛物或寒冻崩解的岩块,在融冻作用下顺谷地下移所成
海岸阶地
位于海滨的阶地称为海岸阶地,海岸阶地可分为:
1.冲蚀阶地:由海浪的冲蚀作用和海岸的上升作用所形成,大多分布在多山地区的海岸,阶地前缘多有崩塌、滑坡等现象
2.堆积阶地:由海水的堆积作用和海岸的上升作用所形成,常见于平原地区的海岸,常有软土、淤泥等分布
海岸阶地一般都是向大海倾斜的,阶地的外缘与海岸线大致平行,冲蚀阶地的宽度一般比较窄;堆积阶地一般比较宽阔
地理地形分析
地理地形分析地理地形是指地球表面的形态特征,包括山脉、平原、高原、丘陵、河流、湖泊等各种地貌类型。
地形与地理环境息息相关,对环境的影响十分重要。
本文将对不同地形类型进行分析,并探讨地形对人类活动和生物分布的影响。
一、山脉地形山脉地形是由连续或相互脉络紧密的山峰所组成。
山脉通常分布在地壳板块运动边界附近,比如喜马拉雅山脉就是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所形成的。
山脉对于气候和地表水循环产生重要影响。
山脉的高度会导致气候带的划分,比如高山地带气候通常寒冷,适合冰川的形成。
山脉还影响气象系统的运动,形成不同的下垫面类型,进而影响降雨分布和径流形成。
二、平原地形平原地形通常是位于山脉或高原的东侧或周围,呈现出广阔开阔的地势。
平原地形的特点是地势平坦,海拔相对较低,适合农业和人类活动的发展。
例如,中国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地区之一。
平原地形也有助于交通和城市发展,因为地势平坦便于道路修建和城市扩展。
三、高原地形高原地形是指处于山脉之间的地区,相对于平原而言,海拔较高。
高原地形通常气候干燥,温度变化较大。
高原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具有独特的生态系统和植被类型。
例如,西藏高原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高、植物垂直分布最明显的高原之一。
高原地形对水资源的分配也有影响,高原上的河流通常是长江、黄河等大型河流的发源地。
四、丘陵地形丘陵地形介于山脉和平原之间,地势起伏不平,丘陵之间交错分布。
丘陵地形对于地表水循环和土壤侵蚀有重要影响。
丘陵地区的河流容易形成弯曲的形状,便于形成河流的支流和分水岭。
此外,丘陵地区的土壤侵蚀较为严重,对农业生产造成一定影响。
五、河流地形河流地形是指地壳运动和水体侵蚀作用形成的具有河道形态的地貌。
河流的形态和地形都是相互关联的。
山地地形的河流通常具有较大的坡度和流速,容易形成峡谷和瀑布等地貌景观。
而平原地区的河流则相对平缓,容易形成河流三角洲和滩涂。
总结地理地形是地球表面的形态特征,不同地形类型对环境和人类活动均有影响。
大陆地形和洋底地形的主要特征
大陆地形和洋底地形的主要特征一、地球大陆地形的主要特征:1、地形高低起伏悬殊:全球陆地以海平面为基准,平均海拔为840米。
陆地上的最高点是喜马拉雅山脉的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最低点是西南亚的死海海面,海拔为-392米,陆地的高差约为9240米。
2、地形类型多种多样:常态地形包括山地、高原、盆地、丘陵与平原。
特殊地貌类型:冰川地貌、冻土地貌、风沙地貌、黄土地貌、岩溶地貌(喀斯特地貌)、流水地貌、火山地貌、海岸地貌等。
两条高山带包括一条是环太平洋褶皱带,它沿亚欧大陆中南部及非洲大陆西北缘大致呈东西向展布。
3、地形结构因洲而异:亚欧大陆中部地形中高周低,高大的山脉和较高的高原位于中南部,较低的高原和平原镶嵌在四周;欧洲大陆山脉分布在边缘地区,中部为广大连绵的平原;非洲是个古老高原大陆,山脉分布在西北部和南部边缘地区;南北美和澳大利亚大陆则形成南北纵列的三大地形单元,即大陆中部是平原,其东西两侧为山地或高原。
二、洋底地形的主要特征1、深度大、高差大:以海平面为基准,世界大洋的平均深度为3800米。
洋低地势起伏的高差要远远超过陆地,如洋低最深处的马里亚纳海沟,深11034米,而由洋低火山喷发形成的夏威夷群岛上的冒纳罗亚山,海拔4170米,所以海洋的最大高差为15204米。
2、洋低地形可分为大陆架、大陆坡和大洋底:大陆架是大陆周围的浅水地带,从低潮线开始以极缓的倾斜延伸至海底坡度显著增大的地方;世界上大陆架占海洋总面积的7.6%,大陆架水深0-200米,宽度10-1000千米以上;大陆架上生物资源非常丰富,海底还蕴藏大量的石油、天然气和其他矿产资源。
大陆坡是指大陆架外缘向洋低过渡的斜坡。
其下限不等,一般为2000-3000米,大陆坡占海洋总面积的8.5%。
大洋底是大洋的主体,约战海洋总面积的82.7%,大部分深度为2500-6000米。
洋低地形与陆地一样类型众多,包括洋脊、海岭、海台、洋盆、海沟等。
【13】如何描述一地的地形、地势特征
【典型例题】(2015•福建高考•节选)下图示意关中地区和楚河地区。
读图,完成问题。
11-0*17D"E 7B V Eii 国界口册泊—铁圖二:辨價即轉高笛加.*苜都横间麵⑥習会•——李节性何盘。
戦有]QB fc E 方法技巧:如何描述一地的地形、地势特征1•地形特征的描述方法:(1)地形类型:陆地五种地形类型: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指出该区域主要地形构成,答题语言“以地形为主”。
(2)地势起伏状况:整体海拔;地势起伏状况,答题语言“___高___低”。
(3)多种地形条件下主要地形分布。
(4)特殊地形地貌:例如喀斯特地貌、雅丹地貌、黄土地貌等。
(5)海岸线状况(靠近沿海的地区)描述性词语如海岸线平直或曲折 2.地势特征的描述方法:主要从地面起伏变化的趋势上来描述。
常用的描述语言有两种:一是某方向高,相反方向低;二是从一个方向向另一个方向倾斜说出渭河平原南北两侧(沿108°E )的地形特征差异。
思维过程. 1.在等高线地形图中,找到着“渭河”及“108°E”。
2.从图表中获取信息 hj75-Ei ⑶北侧,等局线褻值相比南侧小』表朋地珞较低>分布I 秤疏>表明地势起伏较小,敌地瑾应以商原因主°«-N匚H 湖朗;⑵南例,等高浅数值敦人,海據晟高为57S7^K 』表明讹;|珞高:等高讎佣布豁隼・表明讯坯起代较丈■故申形凯!;山地为主--I-J wP-idift«n-•平节性河烈o 羁CK 山塀F 胃胡J EI⑴渭河平原Cf&lOS -E )的地农特征差异』主要从等肯雀的埶值及疏密上分析口II 国界答案南侧:以山地为主,地势较高(南高北低),起伏较大。
北侧:以高原为主,地势较低(北高南低),起伏较小。
2015届四川省高三“联测促改”活动第二轮测试)下图是四川盆地某地等高线地形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也ULt£ 9u□屮水出居民点现零岛红及裔程甲地2004&0iH2.描述该地区的地形特练习:(2015•高考四川卷)下图为甲区域等高线地形图。
初中地理知识点地形特征
初中地理知识点地形特征地形特征是指地球表面的各种地形和地貌特征,包括地形起伏、海拔高度、地貌类型等,是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地形特征反映了地球上不同地区的地势情况,也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产生活和自然环境的形成。
以下是初中地理知识点地形特征的详细介绍:一、地形起伏地形起伏是指地球表面的起伏程度,主要包括平原、丘陵、山地和高原等四种基本类型。
平原是指地势平坦,海拔较低的地区,通常适合农业生产和城市建设。
丘陵是指比平原稍高,起伏较小的地区,适合发展林业和畜牧业。
山地是指地势较高,起伏较大的地区,主要由山脉和山地构成,适合旅游观光和勘探开发。
高原是指地势较高,起伏较大的地区,通常环境严酷,不利于人类居住。
二、海拔高度海拔高度是指地球表面其中一点距离海平面的高度,通常以米为单位。
海拔高度的变化直接影响着气温、气压和气候等自然环境因素,也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经济发展。
一般来说,海拔高度越高,气温越低,气压越小,氧气含量越少。
在高海拔地区,人们常常会感到呼吸困难,需要适应环境才能正常生活和工作。
三、地貌类型地貌类型是指地球表面的不同形态特征,包括山脉、河流、湖泊、平原、盆地和海洋等。
山脉是由一系列连接的山丘组成的地貌单位,通常形成于地壳板块碰撞的过程中,是世界各地最常见的地貌类型之一、河流是由地表径流形成的水体,通常依据流域范围和水文特征进行分类,是地球上的重要水资源之一、湖泊是地表低洼地区积聚水体形成的地貌单位,通常由湖泊水域和湖泊岸线组成,是一种重要的生态环境。
平原是指地势平坦且海拔较低的地区,主要由平原泛滥平原和沉积平原构成,适合发展农业和城市建设。
盆地是指地表为低洼地区,四周高而周围封闭,常以山、丘、海等环抱,最终形成长时间季节性气候和沙尘暴。
海洋是地球表面最广阔的水域,覆盖了世界70%的地表,是地球上最重要的水资源之一总的来说,地形特征是地球表面的各种地貌、地面和地下形态特征的总称,反映了地球表面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也直接影响着自然环境和人类的生产生活。
五大地形判断方法
五大地形判断方法地形是指地球表面的各种凸起和凹陷的地貌特征。
地形的形成与地质构造、气候、水文等因素密切相关。
通过观察和分析地形特征,可以判断出不同地区的地形类型。
下面将介绍五种常见的地形判断方法。
一、海拔高度海拔高度是指地表某一点相对于平均海平面的高低程度。
通常使用高度或海拔作为判断地形的依据。
海拔高度不同,地形也就不同。
例如,高山地区的海拔较高,山地地形起伏较大,而平原地区的海拔较低,地形相对平坦。
二、地形起伏地形起伏是指地表的山地、丘陵、平原等起伏变化的情况。
通过观察地形的起伏变化,可以判断出地表的地形类型。
例如,山地地形起伏较大,山脉交错,而平原地形起伏较小,地势平坦。
三、水系分布水系分布是指地表的河流、湖泊、水库等水体的分布情况。
通过观察水系的分布,可以判断出地表的地形类型。
例如,河流纵横交错的地区通常是山地或丘陵地形,而湖泊密集的地区通常是盆地或平原地形。
四、土壤类型土壤类型是指地表土壤的组成和性质。
不同地区的土壤类型不同,与地形有着密切的关系。
例如,山地地形的土壤通常较为肥沃,而沙漠地区的土壤则较为贫瘠。
五、植被分布植被分布是指地表植物的分布情况。
不同地区的植被类型和覆盖程度不同,与地形密切相关。
例如,山地地形通常有茂密的森林植被,而沙漠地区则缺乏植被。
通过观察海拔高度、地形起伏、水系分布、土壤类型和植被分布等因素,我们可以判断出不同地区的地形类型。
地形判断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地理学研究和地理环境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掌握这些判断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地球表面的地貌特征,为地球科学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有力支持。
地形条件包括哪些方面
地形条件包括哪些方面地形条件主要包括地形类型和分布、地势、地面起伏以及海拔和相对高度。
分析某地区的地形条件需要从主要地形、地势高低和起伏情况以及地形区的分布和走向三方面分析。
扩展资料地形特征主要有哪些1.地形类型及分布。
陆地有五种基本地形。
山地(海拔大于500米,峰峦起伏坡度陡峻)、丘陵(海拔小于500米,地面有起伏知)、高原(海拔大于500米,地面坦荡边缘陡峻)、平原(海拔小于200米,地面平坦)、盆地(周围高,中间低),其他地形如河谷冲积扇、山脊、冰斗等。
2.地势。
地势定义地表高低起伏总趋势。
如中国地势西高东低。
3.地面起伏。
一般用地面平坦。
地面崎岖。
地面起伏大。
地面高差悬殊。
山高谷深等描述道。
4.海拔和相对高度。
一般用海拔高低,相对高度大小描述。
如何描述地形地势特征描述地形地势特征:①地形类型(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 ,典型用语:以× × 地形为主。
②地势起伏状况、地形倾斜方向和走势、区域极值(地势最高值、最低值)。
典型用语:× × 方向高,× × 方向低。
③(多种地形条件下)主要地形分布,空间排列方式。
④海拔状况,(剖面图中)重要地形剖面特征。
五种突出地形是平原、高原、丘陵、盆地、山地,除高原之外都有不同级别。
这些地形有一级类型与二级类型之别。
它们在相邻的同级形态上是彼此不同的,相邻的.含义本身就排斥包容,例如四川盆地相邻的四周是高原和山脉。
一个大地形由不同的下级地形组成,是包容关系,例如四川盆地里面有成都平原和峨眉山及一些丘陵等,松辽盆地有松嫩平原和丘陵等,青藏高原里面又有五种二级地形如柴达木盆地、冈底斯山脉等,天山山脉是山地而东部有吐鲁番盆地和丘陵。
中国五种基本地形类型及特征
中国五种基本地形类型及特征
平原
平原地形是指海拔200米以下,平坦开阔的区域,一般分布在河流沿岸和沿海地区。
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亚马逊平原。
中国的三大平原是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
丘陵
丘陵地形是指绝对高度在500米以内,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有一定的坡度起伏
的区域。
世界上最大的丘陵是哈萨克丘陵。
中国主要的丘陵有山东丘陵、辽东丘陵、东南
丘陵(包括江南丘陵、两广丘陵和浙闽丘陵)。
山地
山地地形是指海拔在500米以上的高地,起伏很大,坡度陡峻,沟谷幽深,一般多呈
脉状分布。
山地的规模大小也不同,按山的高度分,可分为高山、中山和低山。
海拔在3500米以上的称为高山,海拔在1000-3500米的称为中山,海拔低于1000米的称为低山。
世界上最高的山脉是喜马拉雅山脉,最大的山系是科迪勒拉山系。
高原
高原地形通常是指海拔高度在1000米以上,面积广大,地形开阔,周边以明显的陡
坡为界,比较完整的大面积隆起地区。
当然现实中有些高原的海拔也不到1000米,比如
德干高原平均海拔为500-600米。
世界上海拔最高得高原是青藏高原。
盆地
盆地地形主要特征是四周高,中部低,因盆状得名,没有具体的海拔要求。
世界上最
大的盆地是刚果盆地。
中国的四大盆地是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和四川盆地。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中国的地势和地形课件(34张)
A 1 .图中字母A、B、C分别表示 ( )
A.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C.青藏高原、吐鲁番盆地、华北平原
B.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D.柴达木盆地、黄土高原、东北平原
B 2 .下列关于我国地形、地势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我国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B.我国地势西高东低
C.我国地形以平原为主
云贵 高原
横断山脉以东, 雪峰山以西,四 川盆地以南
地表崎岖, 喀斯特地貌 广布
8
青藏高原
• 海拔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 • 远看是山,近看成川(平地)。 • 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 边缘高山,垂直地域差异显著。 • 多湖泊,多大河源头。
新近纪
印度板块 班公-怒江缝合带
古近纪
2023/9/22
阶梯分界线
一、二级阶梯: 昆仑山—祁连山—横 断山脉
二、三级阶梯: 大兴安岭—太行山脉 —巫山—雪峰山
地形:平原、丘陵 海拔:多<500m
24
3. 中国的地势特征
2023/9/22
一级阶梯
高原、山地 >4000m
青藏高原、 柴达木盆地
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二级阶梯
高原、盆地 1500-2000m
山区面积约占全国 陆 地 总 面 积 的 2/3 。
中国5种地形占全国面积的比重
盆地 19%
平原 12% 丘陵
10%
高原 26%
山地 33%
地形:5种陆地地形,平原、丘陵、山地、高原、盆地。 地形区:以某种地形为主的独立地形单元,往往以山脉 和河流为分界线,如四川盆地。
2023/9/22
山地是地形类型,海拔500米以上,起 伏较大,坡度陡峻的高地。 山区是山地、丘陵和崎岖高原的统称。
高考地理地形地势知识点
高考地理地形地势知识点地理地形地势是高考地理科目中的重要知识点,涉及到地球上各种地貌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地形地势知识点及其解释。
一、地球的地形地球的地形是指地球表面的形状和特征。
主要包括大陆、海洋、山脉、平原、高原、丘陵等。
1. 大陆:指面积较大、较高的陆地区域,由各种岩石构成。
大陆通常是相对稳定的地壳部分,包括世界上七大洲。
2. 海洋:指地球表面被水覆盖的地区,包括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等。
海洋占据了地球表面的绝大部分,主要由盐水组成。
3. 山脉:是指由岩石构成的连续的山地,通常由地壳运动形成。
世界上著名的山脉有喜马拉雅山脉、安第斯山脉等。
4. 平原:是指地势相对平坦的区域,通常位于大陆或海洋边缘。
平原地区土壤肥沃,适合农业发展。
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亚马逊平原是世界著名的平原地区。
5. 高原:是指海拔较高的地区,通常位于山脉之间。
高原地区气候寒冷,植被稀疏。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也是我国重要的高原地区。
6. 丘陵:是指地势较为平缓、起伏不平的地区,位于山地和平原之间。
英国是世界上著名的丘陵地区之一。
二、地貌特征的形成原因地貌特征的形成原因主要包括地壳运动、风蚀、水蚀和冰蚀等。
1. 地壳运动:地球地壳不断运动,形成了各种地形特征。
地壳运动包括构造运动和地震活动。
构造运动使得地表发生抬升或下沉,形成了山脉、高原等地貌特征。
2. 风蚀:风力可以吹走地表的细粒物质,形成沙漠和沙丘。
风蚀还可以造成岩石表面的风化和侵蚀,形成石林和风成沟等地貌特征。
3. 水蚀:水力可以冲刷地表的土壤和岩石,形成河流和峡谷。
水蚀还可以在海岸线形成海蚀崖和海蚀洞等地貌特征。
4. 冰蚀:冰川的运动可以改变地表的形态,形成冰川谷、冰碛和冰川湖等地貌特征。
冰川蚀削带来的冰碛物质还可以形成冰碛平原。
三、地形地势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地形地势对人类活动具有重要影响。
不同类型的地貌特征适宜发展不同的经济活动。
1. 平原适合农业发展,因为平原地区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
地形特征答题模板
地形特征答题模板
地形特征可以是地表地貌、地壳结构和岩层类型等,这些特征对
于地质、气候、生态和人类活动等都有着重要影响。
以下是一个常用
的地形特征答题模板:
一、地表地貌特征
1. 写出地貌类型和特征:如喀斯特地貌、冰川地貌、河流地貌等,各自的特征如碎石漫岗、冰川谷地、峡谷等。
2. 分析地貌形成过程:如喀斯特地貌是由于石灰岩等易溶岩石侵
蚀形成的,冰川地貌则是通过冰川运动和侵蚀作用形成的等。
3. 讨论地貌不同层次和区域差异:如平原、山地和高原地貌之间
的差异,不同地区的地貌特征受到的气候和地质条件的影响等。
二、地壳结构特征
1. 介绍地壳结构类型:包括地震带、火山带、构造带等,都是由
于地球板块运动和构造活动产生的。
2. 讨论地震和地壳构造带的关系:如地震发生与地壳构造带之间有紧密联系,地震带分布与板块边界、裂谷等有关等。
3. 分析地震带的地理位置和灾害风险:如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地震带、喜马拉雅地震带等,讨论各地震带的地解危险性和防灾措施。
三、岩层和岩相特征
1. 介绍岩层和岩相类型:包括石灰岩、花岗岩、砂岩等,以及火成、沉积、变质等岩相类型。
2. 分析不同岩相类型的形成过程:如石英砂岩是由于河流或海浪运动形成的,花岗岩是由于岩浆深层结晶后冷却结晶形成的等。
3. 讨论岩相类型对地貌、地质、水文环境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如不同岩相类型对土地利用的适宜程度、水资源的分布等都有着重要影响。
以上是地形特征答题模板,不同题目根据具体要求和要点进行答题,同时要结合实例和图片进行阐述和说明。
中国的地貌类型与地形特征
中国的地貌类型与地形特征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国家,拥有多样化的地貌类型和丰富的地形特征。
从北方的平原到南方的山岳地区,从西北的高原到东南的丘陵,中国的地貌景观犹如一幅壮丽的画卷。
本文将介绍中国的主要地貌类型以及它们的地形特征。
一、平原地貌中国的平原地貌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珠江三角洲等地。
平原地貌是指地形相对平坦,海拔相对较低的地质区域。
这些地区地势平坦、无山无丘,土壤肥沃并适合农业发展。
中国的平原地貌是中国农业的重要基地,也是人口稠密的地区之一。
二、丘陵地貌中国的丘陵地貌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如华南丘陵和西南喀斯特地区。
丘陵地貌是指地势起伏,有大小不等的丘陵和沟壑的地质区域。
这些地区地势起伏,山丘连绵起伏,常见的地形特征有丘陵、山地、河谷等。
丘陵地貌通常土壤较为肥沃,适合农林牧业的发展。
三、山地地貌中国是世界上山地最多的国家之一,山地地貌分布广泛。
主要山脉包括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天山山脉、秦岭山脉、太行山脉和南岭山脉等。
山地地貌是指山峰、山脉等地形构成的地质区域。
中国的山地地貌特征各异,有的山峰险峻、有的山脉连绵不断。
山地地貌对于环境保护和旅游业都有重要意义。
四、高原地貌中国的高原地貌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等地。
高原地貌是指海拔较高,地表平坦或稍有起伏,峡谷纵横的地质区域。
中国的高原地质条件独特,地势较高,气候寒冷且气压低,植被覆盖较少。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也是亚洲最大的高原,对于气候和流域发育具有重要影响。
五、盆地地貌中国的盆地地貌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和东北平原盆地等地。
盆地地貌是指地势较低,四周被山脉或高原环绕的地质区域。
中国的盆地地貌多为内陆盆地,地势相对平坦,降水相对较少。
盆地地貌通常是农业和城市发展的重要地区。
六、河流地貌中国拥有众多的河流,长江、黄河、珠江等是其中最重要的河流。
河流地貌是指地势相对较低,由河流侵蚀、沉积形成的地质区域。
☆如何描述地形特征:
页眉内容☆如何描述地形特征:1.地形类型(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2.地势起伏状况3.(多种地形条件下)主要地形分布4.(剖面图中)重要地形剖面特征☆影响气温的因素:1.纬度(决定因素):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日较差,年较差(低纬度地区气温日、年较差小于高纬度地区)2.地形(高度、地势):阴坡、阳坡,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地、平原、谷地、盆地(如:谷地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高大地形对冬季风阻挡,同纬度山地比平原日较差、年较差小等)3.海陆位置:海洋性强弱引起气温年较差变化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5.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气温日、年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6.下垫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气温低);绿地气温日、年较差小于裸地7.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影响降水的因素:1.气候: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2.地形:迎风坡、背风坡3.地势(海拔高度):降水在一定高度达最大值4.海陆位置(距海远近)5.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6.下垫面:湖泊、河流、植被覆盖状况7.人类活动;改变下垫面影响降水☆描述河流的水文特征:1.流量:大小、季节变化、有无断流(取决于降水特征、雨水补给、河流面积大小)2.含沙量:取决于流域的植被状况3.结冰期:有无、长短4.水位:高低、变化特征(取决于河流补给类型、水利工程、湖泊调蓄作用)5.水能:与地形(河流落差大小,流速快慢)、气候(降水量的多少,径流量的大小,蒸发量的大小)有关☆描述河流的水系特征:1.长度2.流向3.流域面积大小4.落差大小(水能)5.河道曲直情况6.支流多少7.河流支流排列形状(扇形、树枝状)☆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1.纬度(决定正午太阳高度、昼长)2.海拔高度(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eg.我国青藏高原>3.天气状况(晴天多,太阳辐射丰富)<eg.我国西北地区>4.空气密度☆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1.降水(当地气候特征情况;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eg.喜玛拉雅山南坡比北坡雪线低>2.气温(阳坡雪线高于阴坡;不同纬度的温度变化、0℃等温线的海拔的高低)☆影响山地垂直带谱的因素:1纬度:.山地所处的纬度越高,带谱越简单2.海拔:山地的海拔越高,带谱可能越复杂3.热量(即阳坡、阴坡):影响同一带谱的海拔高度☆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自然因素」1.地形(a.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有利于交通联系,节约建设投资,人口集中;b.热带地区城市分布在高原上;c.山区城市分布在河谷、开阔的低地)2.气候(中低纬地区温暖,沿海地区湿润)3.河流(供水、运输功能)4.资源条件「社会经济因素」1.交通条件2.政治因素3.军事因素4.宗教因素5.科技因素6.旅游因素☆商业中心、商业网点形成的区位因素:1.便利的交通条件(设立原则:交通最优<环路或市区边缘,公路沿线>)2.较强的商品生产能力、稳定的商品来源3.广阔的市场或经济腹地(设立原则:市场最优)[本帖最后由kuailexiaocao 于2010-3-4 21:42 编辑]☆交通运输线路的选线原则:「自然方面」1.地形(a.平坦:对选择限制少;b.起伏大:若需开山、筑洞、架桥,工程难度大,若沿等高线延伸,延长里程;c.河流湍急:不利航运)2.地质(a.喀斯特地貌:防塌陷、渗漏;b.地质不稳定:加固地基、避开断层)3.气候(a.公路、铁路:防暴雨、洪涝、冻土、泥石流;b.水运、航空:防大雾、大风)4.土地(少占耕地,尤其是良田)「社会经济方面」1.人口(尽量多地通过居民点、铁路车站、码头等,使更多人受益。
根据地形图来分析一个地区的地形特征
根据地形图来分析一个地区的地形特征地形图是对一个地区地形的直观呈现,通过对地形图的仔细观察和分析,我们能够获取丰富的信息,从而深入了解该地区的地形特征。
首先,观察地形图的等高线是关键的一步。
等高线是地形图中连接海拔相同点的曲线。
等高线的疏密程度可以反映地形的坡度。
如果等高线较为密集,说明该地区的地形坡度较陡;反之,若等高线较为稀疏,则地形坡度相对较缓。
例如,在一座山峰的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的一侧通常是山势陡峭的地方,而等高线稀疏的一侧则山势相对平缓,可能更容易攀登或通行。
其次,地形图中的海拔高度标识也十分重要。
通过观察不同地点的海拔数值,我们可以判断该地区的地势高低起伏情况。
比如,一个地区既有海拔较高的山脉,又有海拔较低的平原或盆地,那么我们就能知道这个地区存在着较大的地势落差。
再者,地形图中的地形符号能帮助我们识别出各种特殊的地形地貌。
比如,山峰通常用三角形符号表示,而山谷则用类似于“V”字形的符号来标识。
通过这些符号,我们可以快速地了解到一个地区主要的地形类型分布。
此外,水系的分布在地形图中也有所体现。
河流、湖泊等水系的走向和分布往往与地形有着密切的关系。
例如,河流通常沿着山谷流淌,在地势低洼处形成湖泊。
如果在地形图上发现河流的支流众多且分布密集,可能说明该地区的降水较为丰富,地形对水流的汇聚作用较强。
以我国的四川盆地为例。
从地形图上可以看到,盆地周边的等高线较为密集,显示出周边山脉地势陡峭;而盆地内部的等高线相对稀疏,表明地势较为平坦开阔。
盆地的海拔相对较低,周边山脉的海拔则明显较高,地势落差较大。
同时,众多河流从周边山脉汇聚到盆地内部,形成了丰富的水系网络。
再看我国的黄土高原地区。
地形图上显示其等高线较为稀疏且弯曲,说明地形起伏较大,但坡度相对较缓。
高原上有许多沟壑纵横的地貌,这是长期的流水侵蚀作用造成的。
而且,黄土高原的海拔相对较高,整体地势较为高亢。
又如东南丘陵地区,等高线密集且弯曲程度大,反映出这里地形复杂,山峰林立,山谷幽深。
根据地形图来分析一个地区的地形特征
根据地形图来分析一个地区的地形特征地形图是我们了解一个地区地形的重要工具。
通过仔细观察和分析地形图上的各种符号、线条和颜色,我们能够获取丰富的信息,从而准确地描绘出该地区的地形特征。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地形图中的等高线。
等高线是地形图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
等高线是连接海拔高度相同的点所形成的闭合曲线。
等高线越密集,说明地形的坡度越陡峭;等高线越稀疏,则表示地形相对平缓。
例如,当我们看到一组非常密集的等高线时,就可以判断这里可能是一座陡峭的山峰或者悬崖。
相反,如果等高线间距较大,那很可能是一片平坦的平原或者缓坡。
除了等高线的疏密,等高线的形状也能反映地形的特点。
闭合的等高线通常表示山峰、盆地或者洼地。
如果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那么这可能是山谷;如果向低处凸出,则可能是山脊。
再来说说地形图中的高程注记。
高程注记直接标明了某些地点的海拔高度,这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了解地形的起伏情况。
通过比较不同地点的高程注记,我们可以计算出地形的相对高差,从而判断地势的高低变化。
地形图中的水系也是分析地形的重要线索。
河流通常沿着山谷流动,所以河流的走向可以帮助我们确定山谷的位置和走向。
而且,河流的支流分布情况也能反映出地形的坡度和地势的高低。
比如,支流众多且分布均匀的河流通常流经较为平坦的地区;而支流较少且短而急的河流可能流经地势陡峭的山区。
此外,地形图上的地貌符号也能提供有用的信息。
例如,山峰、鞍部、陡崖等特殊地貌都会有专门的符号表示。
这些符号能够让我们快速识别出地形中的关键部位和特殊地形。
以我国西南地区的某一地形图为例。
在这片区域,我们可以看到等高线非常密集,而且高程注记的变化很大,这表明这里的地形起伏剧烈,多为高山深谷。
许多山峰的高程都在数千米以上,而山谷的底部则相对较低。
河流在山谷中蜿蜒流淌,支流众多,显示出地形的复杂和陡峭。
再比如,我国东部的某一平原地区的地形图。
这里的等高线非常稀疏,高程注记的变化相对较小,表明地势较为平坦。
地形类型与其特征的分析
地形类型及其特征的分析、判定、以及描述关于地形类型及其特征的分析、判定、以及描述等内容既是高中地理的核心基础知识之一,也是能够体现学生基本能力的热门考点之一。
通过对近些年来的各级、各类试题的研究我们会发现常见的判定地形类型及其特征的方法和依据主要有以下五种命题形式。
一、依据等高线判读地形特征。
一般从地形类型及比例(以什么为主,一般不超过两个、主要地形区分布);地势特征(地势变化、相对高差大小、山脉走向);特殊地表形态(沙地、沼泽、岩溶地貌等);沿海的一般还要描述海岸线的曲直等,等高线本身就是反映地形本质特征的,因此在试题中以等高线地形图的形式来命题是最常见的。
这类题型的突破关键在于学会阅读等高线地形图,掌握五种基本地形的分布特征:平原: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山地: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200米,等高线密集;丘陵: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200米,等高线密度不大;高原: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小于200米,等高线在边缘较密集,顶部较稀疏;盆地:等高线形状大致呈闭合状态,周高中低。
有些等高线地形图,在地势起伏很大的地区会省略多条等高线,使其看似稀疏,实则十分“密集”。
有时会被误认为地势平坦的平原地形。
如果我们平时能够养成良好的等值线地图的阅读习惯和步骤即:一看数值范围,并确定等高距;二看形状;三看递变规律;四看疏密;五关注特殊点,这个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09福建文宗)解析:首先看两地等高线均呈闭合状态,且海拔高度均大于500米;但A处顶部等高线稀疏,且面积较大说明顶部地表比较平坦;边缘密集说明边缘较陡,因此确定其地形类型为高原;B处顶部面积小,且等高线密集因此B地为山地。
试题要求指出地形特征,我们只需答出地形的类型以及地势的分布特点即可。
图中的中部等高线在200米以下,且分布稀疏,因此中部为平原。
综合上述分析得出答案:地形类型:A地为高原、B地为山地参考答案:地形特征:地形以高原、山地和平原为主,地势为西北、东南两面高,中部低,起伏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形类型及其特征的分析、判定、以及描述
关于地形类型及其特征的分析、判定、以及描述等内容既是高中地理的核心基础知识之一,也是能够体现学生基本能力的热门考点之一。
通过对近些年来的各级、各类试题的研究我们会发现常见的判定地形类型及其特征的方法和依据主要有以下五种命题形式。
一、依据等高线判读地形特征。
一般从地形类型及比例(以什么为主,一般不超过两个、主要地形区分布);
地势特征(地势变化、相对高差大小、山脉走向);
特殊地表形态(沙地、沼泽、岩溶地貌等);
沿海的一般还要描述海岸线的曲直等,
等高线本身就是反映地形本质特征的,因此在试题中以等高线地形图的形式来命题是最常见的。
这类题型的突破关键在于学会阅读等高线地形图,掌握五种基本地形的分布特征:
平原: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
山地: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200米,等高线密集;
丘陵: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200米,等高线密度不大;
高原: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小于200米,等高线在边缘较密集,顶部较稀疏;
盆地:等高线形状大致呈闭合状态,周高中低。
有些等高线地形图,在地势起伏很大的地区会省略多条等高线,使其看似稀疏,实则十分“密集”。
有时会被误认为地势平坦的平原地形。
如果我们平时能够养成良好的等值线地图的阅读习惯和步骤即:
一看数值范围,并确定等高距;二看形状;三看递变规律;四看疏密;五关注特殊点,这个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09福建文宗)
解析:首先看两地等高线均呈闭合状态,且海拔高度均大于500米;但A处顶部等高线
稀疏,且面积较大说明顶部地表比较平坦;边缘密集说明边缘较陡,因此确定其地形类型为高原;
B处顶部面积小,且等高线密集因此B地为山地。
试题要求指出地形特征,我们只需答出地形的类型以及地势的分布特点即可。
图中的中部等高线在200米以下,且分布稀疏,因此中部为平原。
综合上述分析得出答案:
地形类型:A地为高原、B地为山地
参考答案:地形特征:地形以高原、山地和平原为主,地势为西北、东南两面高,中部低,起伏大。
2012福建高考:
描述该区域地形特征:
北部以山地为主,南部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南高北低;北部海岸线比较平直,南部海岸线比较弯曲,多岛屿。
第二、依据等温线的分布特点推测地形特征。
如何依据等温线的分布来推测地形的特点呢?我们先来梳理一下等温线与地形的关系:
①一般地势越高气温越低;
②等温线数值变化反应地势的变化;
③等温线的疏密程度可反映地表的坡度状况;
④陆地上的等温线发生弯曲变形多是受地形影响,且等温线的延伸(凸出)方向与地形的走向大致一致。
第三、依据河流水系特征推定地形特征
我们应该知道,河流的流向以及干支流等水系的分布特点是由地形、地势决定的,因此可以依据河流的流向和水系的分布特征来推测地形、地势的特征:
四、通过文字叙述推测地形地势特点。
例:甘肃省民勤县历史上曾是一片泽国,因石羊河冲积而成。
而今腾格里和巴丹吉林沙漠从东、北、西三面合围民勤。
据此判断石羊河的流向是
A.自北向南B.自西向东C.自南向北D.自东向西
解析:石羊河的流向是由地势决定的。
由材料可知水乡泽国的消失是沙漠侵吞的结果,而沙漠肆虐又是由水资源枯竭引起的。
石羊河是一条内流河,水资源的枯竭应该是从下游开始的。
巴丹吉林沙漠从东、北、西三面合围说明河流上游在南部,地势是南高北低,河流的流向是自南向北。
答案为C。
五、采用其它类型图进行命题。
近些年的试题中不断出现景观图、煇渲图等非常直观地反映了地形地貌特征
地形特征全面的“描述”,在实际考试中答案未必要求面面俱到,要因题而变否则不但会造成时间上的浪费还有可能出现偏差。
如何做到因题而变呢?依据主要有两条:一是看题干的设问要求是什么?因为“阐述”包括多层面的含义,每个层面的答题要求不同,采分点自然也就不同,有的答案只有几个字、一句话,有的则要答出很多条,这就要看题干中的设问是怎么要求的了。
设问要求是用行为动词来体现的,常见的行为动词除了“描述”之外还有“指出”、“说出”、“简答”、“简述”、“说明”、“分析说明”、“概括、归纳”、“简析”、“比较”等等;二看材料所给的信息有什么?材料所给信息一般都是试题的采分点不能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