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
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会救.
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会救助和住房保障等。
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部分,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
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医疗保险制度,完善失业保障和社会救济制度,提供最基本的社会保障。
现在,我国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安徽省五种社会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基本情况(未标明确切日期的均指2007年)一、失业保险基本情况:2006年末全省参加失业保险人数362.6万人,比上年增加2.3万人。
全年失业保险基金征缴9.1亿元,比上年增长18.2%,失业保险基金支出5.98亿元,比上年减少15.8%。
全年共有39.8万名登记失业人员按规定享受了不同期限的失业保险待遇。
交纳标准:单位按照本单位工资总额的2%缴纳失业保险费;职工按照本人工资的1%缴纳失业保险费,由单位从其工资中代扣代缴。
单位招用的农民合同制工人本人不缴纳失业保险费。
支出范围:(一)失业保险金;(二)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的医疗补助金;(三)农民合同制工人被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的生活补助金;(四)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死亡的失业人员的丧葬补助金和其供养的配偶、直系亲属的抚恤金;(五)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接受职业培训、职业介绍的补贴;(六)国务院规定或者批准的与失业保险有关的其他支出。
领取标准:同时具备下列条件的失业人员,可以领取失业保险金:(一)被解除、终止劳动关系前,所在单位和本人已按照规定参加失业保险并履行缴费义务满1年的;(二)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三)已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
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按照规定同时享受其他失业保险待遇。
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失业保险经办机构认定后,从次月起停止领取失业保险金,并同时停止享受其他失业保险待遇:(一)重新就业的;(二)应征服兵役的;(三)移居境外的;(四)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五)被劳动教养或被判刑收监执行的;(六)无正当理由,拒不接受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指定的机构介绍的工作的;(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哪些内容
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哪些内容社会保障体系是指国家为保障公民基本生活和提高社会福利水平而建立的一系列制度和政策的总称。
它包括了许多内容,如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服务等。
下面我们将逐一介绍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的主要内容。
首先,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包括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
养老保险是为了保障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医疗保险是为了解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问题,失业保险是为了帮助失业人员渡过难关,工伤保险是为了保障劳动者在工作中受到意外伤害时的权益,生育保险是为了帮助生育的妇女解决生育期间的经济困难。
其次,社会救助也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救助是指国家为了保障生活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而提供的一种经济帮助。
主要包括了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临时救助等项目。
低保是指国家对生活困难的家庭提供的一种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是指对无劳动能力的特困人员提供的一种特殊救助,临时救助是指对遭遇突发性生活困难的人员提供的一种临时性帮助。
此外,社会福利也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福利包括了各种各样的福利项目,如儿童福利、残疾人福利、老年人福利等。
这些福利项目旨在帮助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最后,社会服务也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服务包括了各种各样的服务项目,如就业服务、医疗服务、教育服务等。
这些服务项目旨在为社会各个群体提供全方位的帮助和支持,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发展。
综上所述,社会保障体系包括了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服务等内容。
这些内容相互联系、相互支持,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希望通过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能够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我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的利弊分析与对策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利弊分析,及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对策。
20090072 王庆鹏答:社会保障体系是指社会保障各个有机构成部分系统的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总体。
当前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优抚四个方面。
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条件,它关系到我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我国当前的社会保障利弊情况如下: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保障体系也逐步的完善,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1、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正在逐步健全。
养老、医疗、就业、住房等各类基本需求都有了比较系统的制度化保障机制。
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各种保障制度的内容得到进一步丰富。
社会保障领域历史遗留问题也在逐步的化解。
社会保障体系在促进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面正在逐步的扩大。
社会保障正在从就业人员扩大到非就业人员,从城镇居民扩展到农村居民。
越来越多的人被纳入社会保障制度覆盖范围。
3、社会保障的待遇水平不断提高。
建国60多年来,我国基本养老金不断提高。
另外,医疗保障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低收入生活者的生活保障标准也多次提高。
近年来,几次物价上涨,一些城市还发临时物价上涨补贴。
4、社会保障资金规模不断增长。
近年来,大量年轻劳动力进入市场,全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五项社会保险基金规模都在快速增长。
这使得我国社会保障资金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1、我国人口正在逐步老龄化。
人口老龄化使老年人的养老、医疗、社会服务等问题更加突出。
中国养老保险长期实行现收现付制,没有留出积累资金。
老龄化提前到来,意味着“未富先老”,中国社会保障体系面临着养老负担重、筹集资金难和医疗费用大等诸多挑战。
2、当前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还很不完善。
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一
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一1、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的标志是(? )[单选题] *A.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正确答案)B.大跃进运动的兴起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D.新中国的成立2、17. 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优抚四个方面。
* [单选题]*A、社会福利(正确答案)B、医疗保险C、社会红利D、生育保险3、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反映的是()[单选题] *A.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美好愿景已经提前实现B.我国建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代化强国已经实现C.中国共产党把握历史规律和历史趋势的高度自觉和高度自信(正确答案)D.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4、不列现象表明事物的因果联系的是()。
[单选题] *A.昼夜交替B.寒暑往来C.摩擦生热(正确答案)D.电闪雷鸣5、第四课2单选题中国梦的本质是(? ) [单选题] *A.国家统一、维护主权、打击犯罪B.民族振兴、社会稳定、经济富足C.国家富强、社会安定、公民幸福D.国家富强、民主振兴、人民幸福(正确答案)6、“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句话蕴含的哲学原理是()。
[单选题] *A.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B.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正确答案)C.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D.内因通过外因起作用7、素有“民间思想家”之称的王康先生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五四”的演员在中国,剧本和导演却都是在国外,这说明五四运动(? ?)[单选题] *A.由外国领袖组织发动B.是十月革命在中国的翻版C.深受当时国际形势的影响(正确答案)D.受到世界各国的援助8、20世纪9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是(? ?)[单选题] *A.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格局(正确答案)B.我国进入世界十大贸易国行列C.引入外资规模居发展中国家首位D.形成沿海沿江的新格局9、81. 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是降低生产成本。
*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10、下列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判断正确的是()[单选题] *A.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确答案)B.我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C.我当前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不能满足人民需要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实现现代化强国11、27. 按照新发展理念,在发展经济中要坚持()与环境友好的基本原则。
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
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会救助和住房保障等。
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部分,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
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医疗保险制度,完善失业保障和社会救济制度,提供最基本的社会保障。
现在,我国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安徽省五种社会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基本情况(未标明确切日期的均指2007年)一、失业保险基本情况:2006年末全省参加失业保险人数362.6万人,比上年增加2.3万人。
全年失业保险基金征缴9.1亿元,比上年增长18.2%,失业保险基金支出5.98亿元,比上年减少15.8%。
全年共有39.8万名登记失业人员按规定享受了不同期限的失业保险待遇。
交纳标准:单位按照本单位工资总额的2%缴纳失业保险费;职工按照本人工资的1%缴纳失业保险费,由单位从其工资中代扣代缴。
单位招用的农民合同制工人本人不缴纳失业保险费。
支出范围:(一)失业保险金;(二)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的医疗补助金;(三)农民合同制工人被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的生活补助金;(四)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死亡的失业人员的丧葬补助金和其供养的配偶、直系亲属的抚恤金;(五)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接受职业培训、职业介绍的补贴;(六)国务院规定或者批准的与失业保险有关的其他支出。
领取标准:同时具备下列条件的失业人员,可以领取失业保险金:(一)被解除、终止劳动关系前,所在单位和本人已按照规定参加失业保险并履行缴费义务满1年的;(二)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三)已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
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按照规定同时享受其他失业保险待遇。
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失业保险经办机构认定后,从次月起停止领取失业保险金,并同时停止享受其他失业保险待遇:(一)重新就业的;(二)应征服兵役的;(三)移居境外的;(四)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五)被劳动教养或被判刑收监执行的;(六)无正当理由,拒不接受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指定的机构介绍的工作的;(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社会保障体系的构成
社会保障体系的构成
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主要可以分为5个方面,即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
一、基本养老保险
基本养老保险包括社会保险金和基本养老金,社会保险金是社会保险待遇的主要来源,是按照劳动者的比例支付的,集体合同规定的内容及一部分经济分摊的费用;基本养老金是按照城乡居民的人口比例支付的,全社会均属于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二、医疗保险
医疗保险主要通过城乡居民和职工三种保障制度展开,主要依靠国家部门和单位、企业及个人混合方式缴费形式进行支付,支付标准以资金充沛性为准,为保障城乡居民和职工有关各涉及医疗保险的权益。
三、失业保险
失业保险是指依据法律和行政法规规定,对在职劳动者因失业而需要经济补助的情况,由职工按照一定比例缴纳一定金额的保险费,交付一定金额的保险金或就失业岗位实施免费聘用的保险制度。
四、工伤保险
工伤保险是指劳动者和劳动者雇主两方共同缴纳的费用,由劳动者雇主和社会保险组织合作支付,以保障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事故或职业病因病而发生的费用。
五、生育保险
生育保险指的是国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将实施经济保障制度,对新生儿、孕期、产前和产后产妇提供全程经济保障的制度。
中国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及养老保险定义:是国家或社会依法建立的、具有经济福利性的、社会化的国民生活保障系统。
在中国,社会保障则是各种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医疗保障、福利服务以及各种政府或企业补助、社会互助等社会措施的总称。
特征:公平性、社会化、福利性、法制规范性、多样性、刚性发展。
19 世纪80 年代( 1881-1889),德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建立社会保险制度的国家。
其中1889 年颁布的《老年、残疾和遗属保险法》被认为是具有现代意义上的养老保险制度。
以社会保险制度的出现作为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标志,其理由在于:1.社会保险属于制度化保障机制,从而完成了由济贫时代的不确定性、临时性到稳定性、经常性的转变。
2.由雇员、雇主共同供款和国家资助建立起来的社会保险制度,真正确立了社会责任与风险的共同分担机制。
3.受保障者无需以牺牲人格尊严和接受惩戒为收益条件。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1949年以前只有救济。
1951年2月26日,政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理》 (1953和1956年两次修订)1952年6月27日,政务院颁布《关于全国各级人民政府、党派、团体及所属事业单位的国家工作人员实行公费医疗预防的指示》1955年12月29日,国务院发布《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休处理暂行办法》、《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职处理暂行办法》、《关于处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职、退休时计算工作年限的暂行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病假期间生活待遇试行办法》。
1956年6月30日,《高级农业合作社示范章程》。
到1956 年时,中国已初步建立了以国家(通过中央政府)为主要责任主体、城乡单位负担共同责任并一起组织实施的较为完整的社会保障制度。
(国家制定各项社会保障政策、直接供款和组织实施有关社会保障事务的责任,城乡企业单位负责缴纳职工的劳动保险费用,农村集体则担负着救济“五保户”和优待烈军属等责任)。
1969年2 月,财政部发布《关于国营企业财务工作中的几项制度的改革意见(草案)》(停止提取劳动保险金,改在企业营业外列支,待遇按政策规定,实报实销---------------- 企业保险)1978年,国务院104 号文。
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
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中国社会保障体系是指为了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而建立的一系列制度和政策。
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养老保险: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由基本养老保险和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构成。
基本养老保险是由国家规定的一种强制性保险制度,为参保人员提供基本的养老保障。
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是一种由企事业单位自愿参保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提供更全面的养老保障。
2. 医疗保险:中国的医疗保险制度包括基本医疗保险和企业补充医疗保险。
基本医疗保险是一种强制性保险,由国家统一规定和管理,为参保人员提供基本的医疗保障。
企业补充医疗保险是由企事业单位自愿参保的补充医疗保险制度,提供更全面的医疗保障。
3. 失业保险:失业保险是一种由国家规定的强制性保险制度,为参保人员提供失业期间的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服务。
失业保险主要包括失业金、再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等内容。
4. 工伤保险:工伤保险是一种由国家规定的强制性保险制度,为在工作中发生工伤或职业病的参保人员提供医疗、康复、工伤津贴和供养亲属等各种待遇。
除了以上主要内容之外,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还包括生育保险、住房公积金和最低生活保障等。
生育保险是为参保人员提供生育补助和产前、产后医疗保健服务的保险制度。
住房公积金是由职工和用人单位共同缴纳的一种住房储蓄制度,为职工提供购房、租房等方面的资金支持。
最低生活保障是为无劳动能力、无劳动收入或劳动收入较低的特困人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制度。
总体而言,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发展,旨在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将不断完善和扩大覆盖范围,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第2篇
1.社会保障提高了劳动者的保障和福利,增加了劳动供给,促进了经济发展。 2.社会保障的调节作用可以减少贫富差距,缓解社会矛盾,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障的关系
▪ 经济发展对社会保障的影响
1.经济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对社会保障的需求也相应提高。 2.经济发展带来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就业形态的变化,需要社会保障制度做出相应 的调整。
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
社会保障改革的未来方向
社会保障改革的未来方向
▪ 社会保障改革的未来方向
1.全面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提升制度公平性和可持续性。 2.推动社会保障数字化转型,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3.加强社会保障法治建设,确保制度规范运行和公正实施。 4.促进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实现社会公平和经济增 长双赢。 5.推动全球社会保障合作与交流,借鉴国际经验,提升我国社 会保障水平。
▪ 全面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1.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国统筹和基金中央调剂。 2.改革医疗保险制度,提高保障水平和降低群众负担。 3.优化失业保险制度,加强预防失业和促进就业功能。
社会保障改革的未来方向
▪ 推动社会保障数字化转型
1.建设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一网通办。 2.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高社会保障管理效率。 3.加强信息安全保护,确保社会保障数据安全可靠。
社会保障对消费和投资的影响
▪ 社会保障对消费的影响
1.社会保障提高了人们的消费信心。通过提供稳定的社会保障 福利,人们更愿意消费,特别是在教育、医疗和养老等方面的 支出。 2.社会保障可以促进消费结构的优化。有了社会保障的支持, 人们更倾向于增加在非物质消费方面的支出,如旅游、娱乐等 ,从而提升了消费层次。
社会保障学作业答案
沧州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形成性考核作业社会保障学姓名:学号:年级:专业:沧州广播电视大学【社会保障学】作业一1、如何理解社会保障的含义?答: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按照一定的法律和规定,以社会保障基金为依托,对全体公民的基本物质生活予以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商业保险与慈善事业等。
其中,社会保险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2、社会保障具有哪些特征?答:社会保障具有的特征有:①公平性特征.主要体现在:一是保障范围的公平性;二是保障待遇的公平性;三是保障过程的公平性.②社会化特征.主要体现在:一是制度的开放性;二是筹资社会化;三是服务社会化;四是管理与监督社会化.③福利性特征.主要体现在社会成员在社会保障方面的交易成本低于所获得的保障待遇.④法制规范性特征.主要体现在法律的规范与强制方面.⑤多样性特征.主要体现在:一是各国社会保障制度安排模式日益多样化;二是同一项社会保障制度,在一国之内也开始呈现不同的模式;三是项目结构多样化;四是水平结构多样化.⑥刚性发展特征.社会保障的发展确实具有刚性增长和阶梯式持续发展的特征.3、社会保障应当遵循哪些原则?答:社会保障应当遵循的原则有:①公平原则;②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原则;③责任分担原则;④普遍性与选择性相结合原则;⑤其他原则,包括互济性原则、法制性等原则.4、社会保障发展要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答:从总体上考察,社会保障的发展史,可以发现其进程及状态的最重要的因素不外乎是经济因素、社会因素、道德因素、政治因素等.①经济因素是社会保障制度首要的影响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客观上决定着社会保障的发展水平.②社会因素是社会保障制度产生与发展的基础性影响因素.包括社会结构变迁、社会成员分化、社会矛盾激化等,都直接影响着社会保障制度与发展.③道德伦理因素是影响社会保障发展的又一重要因素,在社会保障实践的起源阶段尤其重要.道德因素对社会保障实践活动的影响在最初几乎是起决定作用的,后来虽然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其影响似乎日渐式微,但时至今日,爱人如己、推己及人、同情弱者、互助互惠的人道主义伦理道德,不仅依然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产生着直接影响,而且上升到公平与正义的价值理念.④政治因素的影响在西方是随着16世纪的宗教改革时开始的.政治因素是现代社会需要引起特别关注的因素.⑤历史文化亦对社会保障制定产生影响,来自国外的实践经验教训亦会对一国社会保障制度产生影响.5、比较宗教慈善事业、官办慈善事业、民办慈善事业的异同答:相同点:无论是西方宗教组织开展的救灾济贫活动,还是古代中国历代统治者开展的救灾济贫活动,抑或是民间自发开展的救灾济贫活动,其特色都是取决于举办者的意愿与财力,并非为满足社会成员的需要,从而只是一种随机的、临时的、非常落后的救灾活动.不同点:①宗教慈善事业:西方盛行的各种宗教不仅是当时社会保障思想的重要来源,而且直接指导着各宗教团体的慈善活动,其中以佛教、基督教、天主教等对慈善事业的影响最大.一方面各种宗教教义多将行善列为基本的准则;另一方面,教会组织开展的各种救灾济贫施医助药等活动,在这一时代成为一些西方国家主要的社会保障方式,并随着宗教影响区域的扩大而扩大到全世界.②官办慈善事业:可以理解为由官方开展但尚未制度化的救济活动.与宗教慈善事业不同,官办慈善事业是以国家的介入并以传统道德及政治需要为基础而产生且得到发展的.③民办慈善事业:除宗教慈善事业与官办慈善事业外,古代的社会保障活动事实还有第三极,即由民办人士自发举办的各种慈善活动.6、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有哪些基本规律?答:①立法先行.立法先行正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作为一种社会政策和一种国家制度安排的特征的具体体现.②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一方面,社会保障的目标首先是为解决社会成员的特定社会问题服务的,而特定的社会问题又是与特定社会时期、特定社会结构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另一方面,社会保障采用的主要是经济援助的手段,它必须有相应的经济基础.③协调发展.具体体现两个层次:一是社会保障各具体项目协调发展;二是社会保障各子系统协调发展.协调发展规律是各国社会保障制度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④多样化发展.对世界各国而言,社会保障统一模式或由少数几种模式来决定的时代已经过去,多样化成了现阶段社会保障制度在各国走向完善的重要规律.7、比较社会救助、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的异同。
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建立的过程
东北财经大学网络教育课程考试论文(设计)考核社会保障概论作者考试批次学籍批次学习中心层次专业完成时间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建立的过程随着我们社会的发展,我国社会越来越重视保障民生,也越来越重视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
社会保障制度是指国家为了帮助其公民克服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而面向所有公民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制度。
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会救助和住房保障等。
作为国家财政支出中转移性支出的重要内容,对保障我国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起了重要作用。
至今为止,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其建立时期改革开放前30年。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之初主要是国家承担保障责任。
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的历程是怎样的呢?大致经历了四个过程。
一、社会保障制度的诞生(1949年-1956年)新中国成立后,全国社会保险工作同其他工作一样,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从1949年到1955年,一系列发展保险事业的政策措施开始制定实行,全国开始着手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险制度和体系。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根据当时我国的形式,就已经提出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主张(《共同纲领》的第二十三条规定“逐步实行劳动保险制度”),但此时并未把它确定为一个真正实行的制度。
为了响应《共同纲领》的第二十三条,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草案》,于1950年10月29日公开发表,征求全国人民的意见。
三个月以来,共收到全国各地工会组织、工商业界、政府机关及个人寄来的意见书一百四十一件,由政务院进行整理、整合、修改,最终于1951年实施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试行)》。
依据该条例,城镇建立了职工劳动保险制度并覆盖城镇机关和企业事业单位职工及供养直系亲属;同时,农村建立了面向乡村孤老残幼的“五保”制度,面向农村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初步解决了工人群众从来最感痛苦的生、老、病、死、伤、残等困难。
现代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
现代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是指国家为了维护社会公平和社会安定,通过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手段,保障公民基本生活需求和应对风险的能力。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变革的深入推进,现代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和扩展,为保障全体公民的基本权益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社会保险体系中国的社会保险体系由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等组成。
这些保险制度覆盖了广大劳动者,提供了基本的经济保障。
养老保险是最重要的社会保险之一,通过个人和企业共同缴纳,为劳动者在退休后提供一定的养老金。
医疗保险则帮助劳动者在生病时减轻医疗费用负担。
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分别为失业和工伤的劳动者提供一定的经济援助。
二、社会救助体系社会救助是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面向无劳动能力或无劳动收入的特殊群体。
社会救助包括最低生活保障、临时救助和救灾救助等。
最低生活保障是对经济困难的城乡居民提供的最低生活保障金,保障他们基本的衣食住行需求。
临时救助则是一种临时性的经济援助,面向遭遇突发困难的群体。
救灾救助则是在自然灾害或其他灾难发生时提供的紧急援助。
三、社会福利体系社会福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提高公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中国的社会福利主要包括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等方面的福利。
教育福利包括义务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培训等,为每个公民提供了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
医疗福利则保障了公民的基本医疗需求,提供了普惠性的医疗服务。
住房福利主要通过政府的住房保障政策,帮助解决住房困难问题。
就业福利则通过就业培训和职业介绍等手段,促进就业机会的提供和劳动力市场的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现代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显著的发展和进步。
从社会保险到社会救助再到社会福利,不断扩展的保障范围和提升的保障水平,有效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基本权益和福祉。
然而,中国仍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城乡差距等新的挑战,需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保障水平,促进社会公平和社会和谐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框架结构
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框架结构
一、基本养老保险。
基本养老保险是中国社会保障体系中最重要的一环。
它覆盖了所有的在职和退休的企业职工及其他参保人员,旨在为他们提供基本的养老保障。
二、医疗保险。
医疗保险是中国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覆盖了所有的参保人员,包括在职和退休的企业职工以及城乡居民等。
通过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可以享受到医疗费用的报销和补偿。
三、失业保险。
失业保险是中国社会保障体系中为失业人员提供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失业保险,失业人员可以获得一定的生活补贴和就业帮助,以缓解其生活困难。
四、工伤保险。
工伤保险是为因工作原因受伤或患病的职工提供保障的一种社会保险。
通过工伤保险,职工可以获得一定的医疗费用、伤残津贴和生活补贴等。
五、生育保险。
生育保险是为已婚女职工在生育期间提供保障的一种社会保险。
通过生育保险,女职工可以获得一定的产假补贴和生育津贴等。
总之,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框架结构主要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五个方面,这些社会保险的实施,为广大社会成员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和福利。
- 1 -。
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
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
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 养老保险制度
养老保险是指通过建立社会化的、有计划的、长期的经济保障制度,为退休人员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和医疗保健服务。
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由企业年金、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等组成。
2. 医疗保险制度
医疗保险是指通过建立社会化、统一的医疗保险制度,为参保人员提供医疗费用的报销和医疗服务的保障。
中国的医疗保险制度由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商业医疗保险等组成。
3. 失业保险制度
失业保险是指在劳动力市场上,为失业者提供一定的生活和就业援助的保险制度。
中国的失业保险制度由基本失业保险、失业再就业金、公益性岗位等组成。
4. 工伤保险制度
工伤保险是指通过建立社会化的、长期的、有计划的经济保障制度,为在工作过程中发生意外伤害或患职业病的劳动者提供一定的经济补偿和医疗保障。
中国的工伤保险制度由基本工伤保险、补充工伤保险等组成。
以上是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通过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能够减轻社会贫困和不公平现象,保障劳动者的权益,提高国民福利水平,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中国和其他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有何不同?
中国和其他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有何不同?社会保障是保障居民福祉的重要手段,不同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也有所不同。
本文将就中国和其他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差异进行探究。
一、中国社会保障体系1. 社会保险制度: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主要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三大部分。
其中,社会保险制度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
这些保险是由企业和个人缴纳费用,企业和政府进行资助,由社会保险基金来支持的。
2. 居民基本养老保险:2009年,中国实行了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将保障范围扩大到城乡居民,成为了中国现行制度中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之一。
其具有每月养老金支付、享有城乡居民医保待遇的特点。
3. 社会救助制度:中国的社会救助包括临时救助、特别救助、低保救助和社会福利救助等多个方面。
此外,还有其他的保障项目包括低收入家庭子女教育、困难群众紧急医疗救助等。
二、其他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1. 瑞典:瑞典拥有着全球最进步的社保体系之一。
在养老保险方面,人们无论退休还是失业,都能够享受到免费医疗保障和保证收入的福利。
另外,无论在社保方面还是个体保险方面,瑞典都有严格而完整的福利制度。
2. 德国:德国的社保制度包括社会保险、私人保险和国家福利三大部分。
其中,社会保险的保障范围较广,包括养老、医疗、工伤、失业和生育等多方面,政府在各个领域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
3. 美国:美国的社保体系相对于其他国家来说较为分散,分为联邦保障和州保障两部分。
在联邦保障方面,包括社会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等众多方面,同时,也有许多和经济问题相关的保障,包括退休待遇、子女福利等。
结语各个国家的社保制度是因国情而异的,每个国家的经济、开发水平和政治体制都会对相应的保障体系产生影响。
各国在社会保障方面的保障程度也有所不同。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让大家对社保体系有一个更为深入的了解。
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但是,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却相对滞后,导致一些社会问题的出现。
今天我们来谈谈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现状1. 社会保障体系的构成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医疗卫生等多个方面。
在社会保险方面,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等。
在社会救助方面,包括供养、临时救助、特困人员救助等。
在医疗卫生方面,则包括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
2. 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程度目前,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程度已经相对较广,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
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的覆盖面较广,但是还有一些农村居民、自由职业者等群体没有参保。
特困人员救助的覆盖面比较广,但是救助标准较低,存在一定的问题。
3. 社会保障体系的经费来源社会保障体系的经费来源主要有由国家财政拨款、社会保险费、地方政府补贴等多种方式。
但是由于经济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保障费用的支付压力也不断加大。
二、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趋势1. 社会保险制度的深化改革在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方面,未来将进一步深化社保制度的改革,推出个人账户制度,促进社保基金的市场化投资,扩大社保基金的来源渠道和运作方式等。
2. 提高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面在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方面,将扩大城市和农村社会保险的覆盖面,加大对外来务工人员和自由职业者的覆盖面,提高特困人员救助的标准等。
3. 提高社会保障制度的服务水平在社会保障制度的服务方面,将通过多种方式提升服务水平,比如实施“互联网+社保”服务、推广社保卡服务等。
4. 提升社会保障制度经费的来源在社会保障经费的来源方面,将通过加强财税改革、推进非税收入体系建设以及探索新的社保经费来源等多种方式加强资金的来源和管理。
结语总之,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目前已经取得不小的成绩,但是仍需要不断地加强和改善。
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体系主要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四项内容.(一)福利的构成1.员工的法定福利⑴社会保险:♦它是国家通过立法手段建立的,在劳动者全部或者部分丧失生活来源的情况下(劳动者会面临风险),能够享受国家或者社会给予的物质帮助,维持其基本生活水平的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险,我国过去称劳动保险,是指国家依法对遭遇劳动风险的职业劳动者,提供一定物质补偿和帮助,以维持其基本生活水平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特点:强制性、保障性、公益性、互济性♦社会保险待遇支付的依据是基于客观原因导致的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或失去工作岗位,不包括主观因素所致的此类损害;♦社会保险是一种有补偿性质(指对劳动者过去劳动或所缴保险费的补偿)和物质帮助性质(指这种支付带有互助互济性质,主要是保障劳动者的基本生活需要)的保障制度.♦⑵养老保险①养老保险,又称年金保险,是指劳动者因年老或病残丧失劳动能力而退出劳动岗位后,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补偿和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②养老保险的特点:补偿性、广泛性、必要性.③养老保险的形式:退休、离休、退职④养老保险待遇给付的条件是指劳动者享有养老保险待遇的条件或依据.主要有:♦劳动风险.养老保险的劳动风险包括退休年龄条件和丧失劳动能力.♦工龄条件.工龄是指劳动者以工资收入为其全部或主要生活来源的劳动年限.♦缴费年限.是指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养老保险费的年限.⑤养老保险待遇项目♦1.退休金或退职生活费.退休职工按月领取退休金,从退休第二个月发放,直到死亡.退职职工按月领取退职生活费,直到死亡.在待遇标准上,退职生活费要低于退休金.♦2.医疗待遇和死亡待遇与在职职工相同.♦3.其他待遇.主要是指退休职工的异地安置车旅费,住房补贴,冬季取暧补贴等,均按规定标准执行.⑶失业保险①失业保险,我国过去称待业保险,是指劳动者因失业而暂时中断生活来源的情况下,在法定期间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②失业保险的特点♦适用对象的特定性.只适用于失业的劳动者,而且必须是非自愿性失业.♦享受保险待遇有一定期限.我国规定劳动者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最长期限为24个月.♦保险功能的特殊性..失业保险主要有两大功能:一是通过预先筹集的失业保险基金,对因失业失去生活来源的劳动者提供基本生活保障方面的经济援助,以帮助失业人员渡过难关,实现劳动力再生产;二是通过职业培训,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和组织生产自救等综合性服务措施,为失业人员重新就业提供帮助,以提高失业人员的就业竞争力,并尽早实现重新就业的愿望..失业保险又称为“就业保险”或“主动式保险”.③失业保险基金的构成♦一.城镇企业事业单位,城镇企业事业单位职工缴纳的失业保险费.♦二.失业保险基金的利息.♦三.财政补贴.♦四.依法纳入失业保障基金的其他资金.④失业保险基金的支出项目♦1.失业保险金,是指失业保险机构按规定支付给符合条件的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费用.它是最主要的失业保险待遇..♦2.失业保险金期间的医疗补助金.♦3.失业保险金期间死亡的失业人员的丧葬补助金和其供养的配偶,直系亲属的抚恤金.♦4.失业保险金期间接受职业培训,职业介绍的补贴.♦5.国务院规定或者批准的与失业保险有关的其他费用.⑤失业保险待遇的支付条件和标准♦一.按照规定参加失业保险,所在单位和本人已按照规定履行缴费义务满1年的.♦二.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三.已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失业保险待遇项目包括:失业保险金,医疗费,丧葬费.供养直系亲属的抚恤费,救济费,生活补助费等.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条件(享受条件)♦▲法定劳动年龄♦▲就业或缴费记录♦▲非自愿失业♦▲到指定机构登记♦▲有再就业能力⑷工伤保险①工伤保险,又称职业伤害保险或伤害赔偿保险,是指依法为在生产工作中遭受事故伤害和患职业性疾病的劳动者及其亲属提供医疗救治,生活保障,经济补偿,医疗和职业康复等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②工伤保险的特征♦1.工伤保险对象范围是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的劳动者.♦2.工伤保险的责任具有赔偿性.♦3.工伤保险实行无过错责任原则,无论工伤事故的责任归于用人单位还是职工个人或第三人,用人单位均应承担保险责任.♦4.工伤保险不同于养老保险等险种,劳动者不缴纳保险费,全部费用由用人单位负担.即工伤保险的投保人为用人单位.♦5.工伤保险待遇相对优厚,标准较高,但因工伤事故的不同而有差别.⑸疾病保险和医疗保险①疾病保险,又称“病伤保险”,“健康保险”是指劳动者及其供养的亲属由于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后,在医疗和生活上莸得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②疾病保险和医疗保险的特点:♦1.这两种保险形式与其他保险形式之间的交叉性较大.♦2.与上述第一点特征相联系,医疗保险和疾病保险具有一种补充保险的特点.♦3.医疗保险和疾病保险的范围是整个社会公民,不限于单位职工,不限于城市居民.③覆盖范围和缴费办法♦1.覆盖范围.城镇所有用人单位,包括企业(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私营企业等),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及其职工,都要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乡镇企业及其职工城镇个体经济组织业主及其从业人员是否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决定.♦2.缴费办法.基本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用人单位缴费率应控制在职工总额的6%左右,职工缴费率一般为本人工资收入的2%.④建立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1.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由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构成.♦2.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要划定各自的支付范围,分别核算,不得互相挤占.♦四.健全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管理和监督机制.♦五.加强医疗服务管理.♦六.妥善解决有关人员的医疗待遇.⑹生育保险①生育保险是指妇女劳动者因怀孕,分娩而暂时中断劳动时,获得生活保障和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②女职工生育保险的内容♦一.生育保险基金的筹集.♦<企业女职工生育保险试行办法>第4条:‘生育保险根据“以支定收,收支基本平衡’的原则筹集资金,由企业按照其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缴纳生育保险费,建立生育保险基金.但最高不得超过工资总额的百分之一.”♦二.生育保险的待遇.♦1.产假,是指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给予女职工基生育过程中休息的期限.♦2.生育津贴.♦3.医疗服务.⑺职工福利①职工福利又称职工福利,或称集体福利,职工生活福利等,是指行业或单位为满足职工物质文化生活,保证职工及其亲属的一定生活质量而提供的工资收入以外的津贴,设施和服务的社会福利项目.②职工福利制度的主要内容♦1.职工集体福利,是指为满足职工集体生活需要或职工共同的生活需要而设置,提供的各种福利设施和福利性服务.♦2.职工个人福利,是指由用人单位直接提供给职工个人的各种福利待遇.(二)非法定福利♦收入保障计划♦健康保障计划♦员工服务计划1.收入保障计划1)企业年金2)人寿保险3)住房援助计划(5%)2.健康保险计划1)参加商业保险2)参加健康保险组织3)参加某个项目的保险3.员工服务计划1)雇员援助计划2)雇员咨询计划3)教育援助计划4)家庭援助计划5)家庭生活安排计划6)其他福利计划。
中国与保障措施
中国与保障措施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国情复杂。
为了保障国家的稳定和人民的福祉,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保障措施。
首先,中国积极实施了改革开放政策。
在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经济落后,人民生活水平低下。
然而,自从1978年实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推行了一系列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化改革政策,激发了经济的活力。
此举使得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并且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中国注重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中国政府重视国民的基本生活保障,通过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来保障人民的基本权益。
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等多个方面,覆盖了绝大多数人口。
这些保障措施能够帮助人民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困难,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此外,中国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并积极开展精准扶贫工作。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仍然有很多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中国政府提出了精准扶贫的重要战略。
通过建立贫困人口信息库,精确识别贫困户,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扶贫政策,包括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发展产业、改善教育条件等。
这些措施大大提高了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有效减少了贫困人口的数量。
最后,中国加强了安全保障措施,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社会治安问题,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公安力量建设,严厉打击各类犯罪活动,维护了社会的稳定与治安。
此外,中国政府还加大了食品安全监管、产品质量监管等方面的力度,确保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总之,中国政府为了保障国家的稳定和人民的福祉,采取了一系列的保障措施。
这些措施包括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及加强安全保障措施等。
通过这些措施,中国能够确保国家的稳定发展,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做出了积极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会救助和住房保障等。
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部分,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
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医疗保险制度,完善失业保障和社会救济制度,提供最基本的社会保障。
现在,我国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安徽省五种社会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基本情况(未标明确切日期的均指2007年)一、失业保险基本情况:2006年末全省参加失业保险人数362.6万人,比上年增加2.3万人。
全年失业保险基金征缴9.1亿元,比上年增长18.2%,失业保险基金支出5.98亿元,比上年减少15.8%。
全年共有39.8万名登记失业人员按规定享受了不同期限的失业保险待遇。
交纳标准:单位按照本单位工资总额的2%缴纳失业保险费;职工按照本人工资的1%缴纳失业保险费,由单位从其工资中代扣代缴。
单位招用的农民合同制工人本人不缴纳失业保险费。
支出范围:(一)失业保险金;(二)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的医疗补助金;(三)农民合同制工人被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的生活补助金;(四)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死亡的失业人员的丧葬补助金和其供养的配偶、直系亲属的抚恤金;(五)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接受职业培训、职业介绍的补贴;(六)国务院规定或者批准的与失业保险有关的其他支出。
领取标准:同时具备下列条件的失业人员,可以领取失业保险金:(一)被解除、终止劳动关系前,所在单位和本人已按照规定参加失业保险并履行缴费义务满1年的;(二)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三)已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
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按照规定同时享受其他失业保险待遇。
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失业保险经办机构认定后,从次月起停止领取失业保险金,并同时停止享受其他失业保险待遇:(一)重新就业的;(二)应征服兵役的;(三)移居境外的;(四)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五)被劳动教养或被判刑收监执行的;(六)无正当理由,拒不接受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指定的机构介绍的工作的;(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失业人员应当享受失业保险金的期限,依据其失业前所在单位和本人按照规定累计缴费时间计算:(一)满1年不足5年的,每满1年,享受3个月失业保险金;(二)满5年不足10年的,在享受12个月失业保险金的基础上,自第5年起开始计算,每满1年,增加2个月失业保险金,合并期限最长为18个月;(三)满10年以上的,在享受18个月失业保险金的基础上,自第10年开始计算,每满1年,增加1个月失业保险金,合并期限最长为24个月。
失业人员重新就业后,再次失业的,失业保险经办机构按其重新就业后的缴费时间核定其本次应当享受失业保险金期限,其前次未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可以合并计算。
合并计算的期限最长不超过24个月。
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每月领取10元定额医疗补助金,患病在失业保险经办机构指定医院住院治疗的,由失业保险经办机构按以下规定发放医疗补助金:(一)累计缴费时间满1年不足5年的,医疗补助金为住院治疗费用的50%,一个失业期内最高不超过统筹地区24个月的失业保险金;(二)累计缴费时间满5年不足10年的,医疗补助金为住院治疗费用的60%,一个失业期内最高不超过统筹地区36个月的失业保险金;(三)累计缴费时间10年以上的,医疗补助金为住院治疗费用的70%,一个失业期内最高不超过统筹地区48个月的失业保险金。
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死亡的,失业保险经办机构参照本省对在职职工的规定,对其家属发给一次性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
单位招用的农民合同制工人连续工作满1年,本单位并已缴纳失业保险费,劳动合同期满未续订或者提前解除劳动合同的,由失业保险经办机构根据其工作年限,每满1年发给1个月生活补助金,最多不超过12个月。
生活补助金的标准为统筹地区失业人员失业保险金标准的70%。
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接受职业培训、职业介绍补贴所需资金,由失业保险经办机构按照不超过当年实际征收失业保险费总额的12%从失业保险基金列支。
支付标准:按照最低工资标准计发失业保险金,计发比例原则上为65%,最低不得低于60%。
二、养老保险基本情况:2006年末,全省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153.8万人,比上年增加6.3万人。
全年保险资金收入3868万元,比上年增长18.2%,支出1569万元,比上年减少8.2%。
共有38013名农民领取了养老保险金。
年末全省农村养老保险基金滚存结余6.5亿元。
交纳标准:企业(单位)缴费基数以本企业(单位)上年度全部职工工资总额向社保经办机构申报,个人缴费基数以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申报,用人单位应依法代扣代缴职工个人应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个人缴费基数由本人确认。
企业以上年度职工工资总额为基数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参保人员上年度工资总额为基数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单位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原则上为20%,目前高于20%的地区要逐步降低比例,最终达到20%。
职工个人以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为基数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缴费比例为8%。
个人缴费基数低于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60%的,按60%计缴;超过300%的部分不计入缴费基数。
单位缴费基数不得低于全部参保职工当期个人缴费基数之和。
职工个人应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由单位依法代扣代缴,职工本人每年要对单位为其申报的缴费基数予以确认。
未经本人确认,少缴基本养老保险费且无法补缴,造成职工个人损失的,由用人单位予以一次性补偿。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统一以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数,按20%的比例缴费,其中8%记入个人账户,退休后按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计发基本养老金。
有用工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由雇主和雇工共同缴纳,雇主缴纳12%,雇工本人缴纳8%。
上述人员按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计缴确有困难的,可在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60%—100%之间,由本人自主申报确认缴费基数,在5年内缴费基数达到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水平。
领取标准: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应按时办理退休手续。
属于单位职工,由单位办理申报;无单位人员实行劳动事务代理的,按照相关协议,由代理机构申报;以个体名义参保或接续参保的,由本人申报,经劳动保障部门批准后,自到龄次月起发给基本养老金。
超过法定退休年龄办理退休手续的,社保经办机构按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的有关政策规定计发养老金,对自法定退休年龄至延期办理退休手续期间的养老金,属于劳动保障部门原因延误的由社保经办机构补发,属于单位原因延误的由单位补发,属于职工个人原因延误的不补发。
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到延期办理退休手续期间,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中职工个人缴费退还给职工,单位缴费部分并入统筹基金。
支付标准: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一、基本养老金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
有视同缴费年限的,除上述两项外再发给过渡性养老金,其中2006—2010年退休的发给调节金。
(一)基础养老金:以参保人员退休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与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之和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含视同缴费)每满1年发给1%。
基础养老金=(退休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个人累计缴费年限×1%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退休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指数为:本人各年度月平均缴费基数(1991—1995年为标准工资加统标补贴),与各相应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991—1995年为标准工资加统标补贴)比值的算术平均值。
计算个人累计缴费年限时,结果保留1位小数。
(二)个人账户养老金:本人退休时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按国发〔2005〕38号文件规定执行。
(三)过渡性养老金:依据职工视同缴费年限计发。
视同缴费每满一年,发给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13%。
过渡性养老金=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13%×视同缴费年限(四)调节金:2006年退休的每月发给50元,2007年退休的每月40元,2008年退休的每月30元,2009年退休的每月20元,2010年退休的每月10元,2011年及以后退休的不再发给。
二、参保人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根据本人工作时间、累计缴费年限,按以下办法计发基本养老金:(一)实行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制度(1996年1月1日,行业统筹单位1998年1月1日)以后参加工作,无视同缴费年限的人员,2006年1月1日以后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累计缴费年限满15年以上的,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
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其中,计算基础养老金时,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X1/C1+X2/C2+…+Xn/Cn)÷N,其中,X1…Xn为本人首次缴费至退休上年各年度月平均缴费基数;C1…Cn为各相应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N为参保人员实际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年限。
(二)实行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制度以前参加工作,2006年1月1日以后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人员(含1996年以后参加工作,有视同缴费年限的人员),累计缴费年限满15年以上的,除发给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再发给过渡性养老金,其中2010年12月31日以前退休的另发给调节金。
月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调节金(2006—2010年)计算基础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时,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指数为:1991年至退休上年各年度本人缴费基数,与各相应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比值的算术平均值。
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X91/C91+X92/C92+…+Xn/Cn)÷N其中,1991—1995年用职工本人各年度月标准工资及全省职工月平均统标补贴之和(X91、X92、X93、X94、X95)与1991—1995年全省职工年度月平均标准工资及全省职工月平均统标补贴之和(C91、C92、C93、C94、C95)的比值取指数。
标准工资中不含1993年套改时纳入标准工资的各种补贴,含《安徽省劳动厅关于印发〈安徽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施细则〉的通知》(劳险字〔1997〕第151号)规定的岗位工资和《省劳动厅、省财政厅关于对全省企业职工实行工资性补贴的通知》(劳资字〔1996〕42号)规定的工资性补贴。
统标补贴是指国家或省、市统一规定的粮、油副食品等物价补贴。
1996年至职工退休前一年度用职工本人各年度月平均实际缴费基数(X96…Xn)与各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C96…Cn)的比值取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