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各县(市)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年末余额 (2010年)

合集下载

邯郸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邯郸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邯郸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邯郸调查队2011年3月8日2010年,是我市发展极不平凡的一年。

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四省交界区域中心和打造冀中南重要经济增长极战略目标,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取得全面进步。

一、综合(一)经济总量:国民经济总体回升向好。

初步测算,全年全市生产总值2342.2亿元,比上年增长13.1%。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94.0亿元,增长5.9%;第二产业增加值1281.1亿元,增长12.4%;第三产业增加值767.1亿元,增长16.4%。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2.2:53.9:33.9变化为12.6:54.7:32.7。

表1:地区生产总值单位:亿元三次产业比重变化情况(二)财政收支:财政收入稳定增长。

2010年,全市全部财政收入完成243.9亿元,比上年增长21.2%。

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16亿元,增长33.0%。

分区域来看,市级收入增长23.6%,县级收入增长39.1%;分税种来看,营业税增长44.0%,增值税增长7.2%。

重点支出保障有力。

地方一般预算支出256.8亿元,增长29.9%。

一是支持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支出24.8亿元,比上年增加2.2亿元,重点支持零就业家庭和城镇下岗失业人员等就业再就业,确保养老金、低保金和抚恤金按时足额发放;二是支持教育发展,支出56.8亿元,增加7.3亿元,重点用于落实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免学杂费政策,支持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等。

三是支持公共医疗卫生事业,支出20.6亿元,增加1.5亿元,重点支持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支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

四是支持环境保护和农林水事务,支出35.0亿元,增加5.4亿元。

(三)物价: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势呈前低后高态势。

一、二、三季度分别比上年同期上涨2.4%、2.4%和2.6%,前三季度涨速平缓,在2.5%左右波动,到四季度涨势加快,达到4.2%。

2010年秦皇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秦皇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秦皇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0年是“十一五”的收官年。

一年来,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的各项决策部署,面对后金融危机时期的机遇与挑战,紧紧围绕旅游立市战略,以稳增长、转方式、惠民生为主线,突出推动结构调整,加快城镇化进程,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生状况不断改善,年初确定的预期目标基本实现,“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目标顺利完成。

一、综合经济增长继续稳步提升,呈现出“高开稳走”态势。

初步核算,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930.4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3%,增幅较上年提高2.8个百分点。

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26.42亿元,增长5.8%,增幅与上年持平;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66.31亿元,增长14.5%,增幅较上年提高3.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37.75亿元,增长11.8%,增幅较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

三次产业之比为13.6︰39.4︰47.0,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2%、48.2%和47.6%。

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1195元,比上年增长11.7%。

财政收支呈现量增质优的特点。

全部财政收入累计完成140.38亿元,比上年增长22.4%,增幅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

其中一般预算收入72.02亿元,增长27.9%。

税收收入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土地增值税实现较快增长,增幅分别为33.2%、42.4%和80.1%,对财政收入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到25.4%、29.5%和6.1%。

全市一般预算支出135.62亿元,同比增长30.5%。

财政支出向重点领域倾斜,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事务、交通运输等民生领域和薄弱环节得到重点保障,实现了较快增长,增幅分别为22.2%、24.4%、21.0%、31.1%和26.7%和2.9倍。

物价水平趋于上涨。

2010年河北省金融运行报告

2010年河北省金融运行报告

2010年河北省金融运行报告中国人民银行石家庄中心支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内容摘要]2010年是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极为不平凡的一年。

面对复杂多变的形势,全省金融机构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省委、省政府经济结构调整要求,主动应对极为复杂的国内外经济金融环境的挑战,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金融业改革发展,有效提升核心竞争力,全力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取得了突出成绩。

总体看,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增长较快、结构优化、效益提高、民生改善、协调性增强的良好态势,经济增长连续八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金融机构布局日趋合理,信贷结构优化提升,风险管理持续加强,金融服务不断健全,总体呈现安全稳健运行态势,金融业改革发展成效显著,有力推动了全省经济平稳增长。

2011年,河北省金融系统将继续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河北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进一步改进金融服务和加强金融创新,继续调整和优化信贷结构,促进河北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预计河北省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实现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和节奏。

目录一、金融运行情况 (4)(一)银行业综合实力不断壮大,支持经济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 (4)(二)证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直接融资再创新高 (6)(三)保险业持续健康发展,保费收入大幅增长 (6)(四)金融市场融资能力增强,融资结构进一步优化 (7)(五)金融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生态环境逐步优化 (9)二、经济运行情况 (9)(一)消费需求贡献提高,三大需求拉动出现积极变化 (10)(二)三次产业稳步发展,结构调整渐趋优化 (11)(三)物价持续攀升,通胀预期增强 (12)(四)财政收入总量创历史新高,支出保持较快增长 (12)(五)节能降耗成效显著,能源利用效率稳步提高 (13)(六)主要行业分析 (13)(七)增进区域交流与合作,加速京津冀经济一体化 (15)三、预测与展望 (16)附录: (17)(一)河北省经济金融大事记 (17)(二)河北省主要经济金融指标 (18)专 栏专栏1深入开展金融支农“三下乡”活动全省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8)专栏 2 多措并举力推河北省票据市场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14)表表 1 2010年河北省银行业金融机构情况 (4)表 2 河北省金融机构现金收支情况表 (5)表 3 河北省各利率浮动区间贷款占比表 (5)表 4 2010年河北省证券业基本情况表 (6)表 5 2010年河北省保险业基本情况表 (7)表 6 2010年河北省非金融机构融资结构表 (7)表 7 2010年河北省金融机构票据业务量统计表 (7)表 8 2010年河北省金融机构票据贴现、转贴现利率表 (7)图图 1 河北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增长变化 (4)图 2 河北省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长变化 (5)图 3 河北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增速变化 (5)图 4 河北省金融机构外币存款余额及外币存款利率 (6)图 5 河北省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 (10)图 6 河北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长率 (10)图 7 河北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其增长率 (10)图 8 河北省外贸进出口变动情况 (11)图 9 河北省外商直接投资情况 (11)图 10 河北省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长率 (12)图 11 河北省居民消费价格和生产者价格变动趋势 (12)图 12 河北省财政收支状况 (13)图 13 河北省商品房施工和销售变动趋势 (13)图 14 河北省主要城市房屋销售价格指数变动趋势 (14)一、金融运行情况2010年,河北省金融系统按照中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继续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各项宏观调控政策,紧密结合河北实际,落实“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的各项措施,努力加快金融创新,优化信贷结构,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为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沧州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沧州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沧州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0年是全市经济发展较快、较好的一年,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全部超额完成任务,增长速度均居全省前列,其中,地区生产总值、全部财政收入、一般预算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直接利用外资、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6项指标增速居全省前三位。

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升,全部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达“十一五”到12.3%,比去年提高0.6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有了一个精彩的结局,同时,也为“十二五”的良好开端创造了有利条件。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全市生产总值(GDP)完成2203亿元,同比增长14.5%,比全省增速高2.3个百分点。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252.6亿元,增长6.0%;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1117.1亿元,增长14.1%;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833.3亿元,增长17.4%。

三次产业结构为11.5:50.7:37.8。

从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来看,总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68.6%,比去年降低1.2个百分点,总消费贡献率30.1%,比去年同期提高1个百分点,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率1.3%,比去年提高0.2个百分点。

全年消费价格趋势上涨。

全市消费价格(CPI)累计上涨3.2%,其中,城市上涨2.9%,农村上涨3.5%。

从结构看,八大类商品中有四类上涨四类下降,上涨的分别是:食品类上涨9.4%,烟酒及用品上涨3.2%,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3.2%,居住类上涨4%;下降的分别是:衣着类下降2%,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下降1.6%,交通和通信下降2.2%,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下降1.5%。

二、农业随着各项惠农政策逐步落实,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强。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454.6亿元,同比增长6.57%。

其中,种植业产值252.3亿元,增长4.35%;畜牧业产值121.6亿元,增长11.72%;林业产值3.2亿元,下降5.38%;渔业产值19.8亿元,增长10.43%。

保定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保定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保定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0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紧紧围绕“又好又快发展、强市兴县富民”中心任务,牢牢把握“突出抓发展、重点抓项目、持续保稳定、着力惠民生”主基调,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争先进位,国民经济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全面进步,为实施“十二五”规划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全市生产总值实现2050.3亿元,比上年增长14.0%。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03.7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1064.1亿元,增长15.8%;第三产业增加值682.5亿元,增长15.1%。

三次产业比重由上年的15.3:50.4:34.3调整为14.8:51.9:33.3。

人均生产总值18462元,比上年增长12.6%。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累计同比上涨3.2%,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1.0%。

工业品出厂价格总指数累计同比上涨5.0%。

其中,生产资料上涨5.6%,生活资料上涨1.7%。

固定资产投资总指数累计同比上涨7.0%。

全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员9.9万人,比上年增长30.3%。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8%,比上年末上升0.02个百分点。

年末全市从业人员642.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7.1万人。

其中,城镇单位从业人员70.4万人,比上年增长4.4%。

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劳动者报酬186.4亿元,比上年增长16.0%,其中,在岗职工工资总额172.1亿元,比上年增长16.0%。

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8089元,比上年增长12.5%。

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125.6亿元,比上年增长15.2%,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54.9%。

实缴税金123.2亿元,比上年增长39.5%,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为59.8%,比上年提高6.8个百分点。

完成出口31.6亿美元,占全市出口总值的73.0%,比上年提高9.4个百分点。

就业人员205.3万人,比上年增长16.3%。

河北省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河北省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河北省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来源:国家统计局发布时间:2012-02-28 08:52河北省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1]河北省统计局2011年5月8日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2010年11月1 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

在国务院、省和省以下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任务。

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全省常住人口全省常住人口[3]为71854202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67436590人相比,十年共增加4417612人,增长6.55 %。

年平均增长率为0.64%。

二、家庭户人口全省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4] 20395118户,家庭户人口为68538699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36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59人减少0.23人。

三、性别构成全省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36430303人,占 50.7%;女性人口为354238 99人,占49.3%。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3.63下降为102.84。

四、年龄构成全省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2093041人,占16.83%;15-64岁人口为53841435人,占74.93%;65岁及以上人口为5919726人,占8.24%。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5.95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4.76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19个百分点。

五、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全省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人口为5242511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人口为9131671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为31902990人;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为17719724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邯郸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邯郸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邯郸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邯郸调查队2011年3月8日2010年,是我市发展极不平凡的一年。

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四省交界区域中心和打造冀中南重要经济增长极战略目标,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取得全面进步。

一、综合(一)经济总量:国民经济总体回升向好。

初步测算,全年全市生产总值2342.2亿元,比上年增长13.1%。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94.0亿元,增长5.9%;第二产业增加值1281.1亿元,增长12.4%;第三产业增加值767.1亿元,增长16.4%。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2.2:53.9:33.9变化为12.6:54.7:32.7。

表1:地区生产总值单位:亿元三次产业比重变化情况(二)财政收支:财政收入稳定增长。

2010年,全市全部财政收入完成243.9亿元,比上年增长21.2%。

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16亿元,增长33.0%。

分区域来看,市级收入增长23.6%,县级收入增长39.1%;分税种来看,营业税增长44.0%,增值税增长7.2%。

重点支出保障有力。

地方一般预算支出256.8亿元,增长29.9%。

一是支持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支出24.8亿元,比上年增加2.2亿元,重点支持零就业家庭和城镇下岗失业人员等就业再就业,确保养老金、低保金和抚恤金按时足额发放;二是支持教育发展,支出56.8亿元,增加7.3亿元,重点用于落实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免学杂费政策,支持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等。

三是支持公共医疗卫生事业,支出20.6亿元,增加1.5亿元,重点支持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支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

四是支持环境保护和农林水事务,支出35.0亿元,增加5.4亿元。

(三)物价: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势呈前低后高态势。

一、二、三季度分别比上年同期上涨2.4%、2.4%和2.6%,前三季度涨速平缓,在2.5%左右波动,到四季度涨势加快,达到4.2%。

邯郸经济发展数据2008-2010

邯郸经济发展数据2008-2010

经济发展人口与面积根据2009年河北统计年鉴及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邯郸市总面积434平方公里,总人口918万,位居河北省11设区市的第三位。

其中城镇人口401万,地区人口136万。

地区生产总值2006年,全市生产总值实现1338.1亿元,2007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609.5亿元,年均增长14.5%;人均生产总值18422元,到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2300亿元,总量比2005年基本上翻一番;全部财政收入达到240亿元,总量比2005年翻一番;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达到3500亿元。

GDP增长率几乎保持在10%以上的速度,说明邯郸的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从而为房地产业营造了良好的经济环境。

(单位:亿元)(单位:亿元)多种经济因素--邯郸众多的重轻型生产企业,已成为国家经济结构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煤炭、钢铁、发电、矿产、纺织、瓷器、制药、酒业使邯郸踏上经济发展高速路……以峰峰矿务局、邯郸矿务局和地方煤矿组成的煤炭工业,是中国十大煤炭基地之一;以邯郸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新兴铸管集团、邯邢冶金矿山管理局等骨干企业组成的邯郸市冶金工业,已成为中国重要的矿山和钢铁生产基地。

邯郸拥有河北电力南网最大的发电能力,以邯峰、邯郸、一五0、马头、峰峰5个发电厂为主,是全国火力发电基地。

其中邯郸市石灰石、矾土、石膏等矿产资源丰富,发展建材工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重点产品是水泥; 邯郸市纺织工业居河北省第二位,是中国17个纺织基地之一;以“磁州窑”闻名于世的邯郸市陶瓷工业,是全国八大瓷区之一。

彭城是全国有名的瓷城,久享“南有景德,北有彭城”的盛誉。

邯郸制药、丛台酒业股份有限公司、雪驰集团等骨干企业,是邯郸轻工业的基础。

(单位:万元0)财政收入及固定资产投资(单位:亿元)社会消费品零食总额表-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单位:亿元)表-6全省各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单位:亿元)邯郸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直处于稳步上升态势,消费品市场呈现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并预计在未来几年保持其趋势。

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2010年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的通知

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2010年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的通知

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2010年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公布日期】2011.04.08•【字号】冀人社发[2011]29号•【施行日期】2011.04.0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统计正文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2010年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的通知(冀人社发〔2011〕29号)各设区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统计局,扩权县(市)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统计局,省直有关部门:现将《2010年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印发给你们,供参考。

二〇一一年四月八日2010年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0年,全省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七届五次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民生为本、人才优先”的工作主线,进一步加大就业工作力度,大力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各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取得新进展。

一、劳动就业年末全省就业人员3865.1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2.65万人。

其中,第一产业就业人员1464.21万人,占全省就业人员的37.9%;第二产业1250.85万人,占32.4%;第三产业1150.08万人,占29.7%。

年末城镇就业人员1043.25万人,比上年末净增加40.46万人。

其中,城镇单位就业人员519.5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6.52万人;城镇私营个体就业人员366.2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83万人。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67.84万人,有27.43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其中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9.82万人。

年内全省有1539户零就业家庭实现每户至少一人就业,零就业家庭数保持动态为零。

邢台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邢台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

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真抓实干,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使全市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综合实力显着提升,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不断进步,全年计划目标全部顺利完成,为实施“十二五”规划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综合经济总量跃上新台阶。

初步核算,全市生产总值总量跃上新台阶,超过1200亿元,达到1210.62亿元,比上年增长12.2%,同比加快2.2个百分点。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189.47亿元,比上年增长4.7%;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674.31亿元,比上年增长14.1%;第三产业增加值346.85亿元,比上年增长11.5%。

全市人均生产总值17181元。

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5.6%、55.7%和28.7%。

物价在可控范围内趋稳。

随着稳定物价措施的逐步落实,物价在可控范围内趋稳。

我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3.2%,涨幅同比提高3.3个百分点。

统计的八大类消费品价格呈现“四升一平三降”态势,其中食品价格上涨是影响居民消费价格上涨诸多因素的主因,全市食品价格上涨9.0%,拉动全市CPI上涨2.64个百分点。

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7.7%。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2.4%。

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成效。

年末全市就业人员368.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83万人。

其中城镇就业人员92.6 万人,增加5万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比上年末减少0.2个百分点。

民营经济发展较快。

积极推进扶优扶强工作,努力营造有利于公平竞争的环境,着力解决融资难等问题,民营经济进一步活跃。

全年完成增加值783.4亿元,增长12.5%,同比加快2个百分点;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64.7%,同比提高0.1个百分点;实缴税金70.16亿元,增长22.1%,同比加快20.3个百分点;占全部财政收入比重52.8%,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

关于河北省2010年省本级预算及省总预算执行情况和2011年省本级预算及省总预算草案的报告

关于河北省2010年省本级预算及省总预算执行情况和2011年省本级预算及省总预算草案的报告

关于河北省2010年省本级预算及省总预算执行情况和2011年省本级预算及省总预算草案的报告——在河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河北省财政厅厅长齐守印(2011年1月12日)各位代表:受省政府委托,我向大会提交2010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1预算草案的报告,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0年全省预算执行情况2010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发展形势,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全省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认真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狠抓增收节支保平衡,优化支出结构保重点,全省和省级预算执行情况良好。

(一)全省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2010年全省一般收入预算为1155.6亿元,一般支出预算为1798.2亿元。

执行中,根据省级收入预算调整和各市超收情况,相应调增全省收入预算114.5亿元;由于使用中央代发地方政府债券69亿元、中央下达专款574.8亿元、增加转移支付171.8亿元、上年结转列入214亿元、全省超收安排143.8亿元和各级一般预算调入资金9.4亿元等变动因素,调增全省一般支出预算1182.8亿元。

以上报经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备案,一般收入预算调整为1270.1亿元,一般支出预算调整为2981亿元。

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2010年全省政府基金收入预算为537.1亿元,基金支出预算为552.1亿元。

执行中,根据省级政府基金收入预算调整和各市超收情况,相应调增全省基金收入预算549.8亿元;由于上年结余结转资金64.8亿元、中央下达专项补助20.3亿元、超收安排支出610.2亿元、调入资金0.34亿元,全省政府基金支出预算调增695.6亿元。

以上报经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备案,全省基金收入预算调整为1086.9亿元,基金支出预算调整为1247.7亿元。

唐山市2010年统计公报

唐山市2010年统计公报

唐山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唐山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唐山调查队2010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决落实中央、省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以科学发展示范区建设总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积极有效地应对金融危机后复杂的环境变化,整体经济实现了由快速回升向正常发展的平稳过渡,结构调整继续迈出较大步伐,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取得新成绩,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和“十一五”发展的目标任务,为“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综合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

初步核算,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469.08亿元,比上年增长13.1%,比“十五”末增长87.6%,“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3.4%。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87.84亿元,增长4.9%;第二产业增加值2632.43亿元,增长14.6%;第三产业增加值1448.81亿元,增长12.3%。

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生产总值达到59667元(按年平均汇率折合8814美元),比上年增长12.5%,比“十五”末增长81.9%,“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2.7%。

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由“十五”末的11.6:57.3:31.1调整为8.7:58.9:32.4。

图1:“十一五”时期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及其10002000300040005000200620072008200920108101214161820物价总水平呈现上涨。

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3.1%;商品零售价格上涨3.6%;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4.1%;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14.6%,其中,生产资料上涨15.2%,生活资料上涨3.2%。

图2: “十一五”时期居民消费价格涨跌幅度-1012345678%表1:2010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年=100)就业再就业水平稳步提高。

年末全市从业人员434.59万人。

其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128.35万人,比上年减少0.87万人;第二产业从业人员165.16万人,减少4.94万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141.08万人,增加8.22万人。

2010年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河北省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河北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河北调查总队2011年2月22日2010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既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又在转变发展方式上取得突破这个核心,认真落实中央扩大内需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攻坚克难、开拓进取,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国民经济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全面进步,“十一五”规划主要目标如期实现,为实施“十二五”规划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全省生产总值实现20197.1亿元,比上年增长12.2%,同比加快2.2个百分点。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62.8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10705.7亿元,增长13.4%;第三产业增加值6928.6亿元,增长13.1%。

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2.7%、53.0%和34.3%。

图12005-2010年全省生产总值(亿元)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3.1%。

其中食品价格上涨7.8%。

工业品出厂价格和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分别上涨9.0%和10.9%。

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15.1%。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4.4%。

图2 2005-2010年居民消费价格涨跌幅度(%)表1 2010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及涨跌幅度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6%,比上年回落0.07个百分点。

全部财政收入2410.5亿元,比上年增长19.3%,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330.8亿元,增长24.7%。

税收收入1074.0亿元,增长28.0%。

财政支出2778.9亿元,增长18.4%。

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1579.8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57.3%,同比提高1.8个百分点。

实缴税金1279.3亿元,增长26.5%,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为53.1%;完成出口159.0亿美元,占全省出口总值的70.4%,提高4.2个百分点;就业人员1509.4万人,增长5.1%。

廊坊市2010年统计公报

廊坊市2010年统计公报

廊坊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时间:2011年03月14日点击数:2171 【字体:小大】廊坊市统计局2011年3月8日2010年是“十一五”收官之年,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全局,锐意进取,团结实干,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基本完成年初和“十一五”规划既定目标,为“十二五”的顺利开局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综合宏观经济较快发展。

初步核算,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331.1亿元,增长12.5%。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7.4亿元,增长2.2%;第二产业增加值712.3亿元,增长13.5%;第三产业增加值461.4亿元,增长14.0%。

全市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1.9:53.9:34.2调整为11.8:53.5:34.7。

财政收入占GDP比重达14.7%,同比提高2.3个百分点。

“十一五”期间,全市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

地区生产总值在2008年突破千亿元大关,年均递增13.0%,比“十五”时期年均增速提高0.9个百分点。

市场物价保持上涨。

2010年受食品价格上涨的推动,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持续上涨,全年CPI上涨3.2%,涨幅比上年提高5.4个百分点。

其中食品价格上涨拉动CPI上涨2.6个百分点,占总涨幅的81.3%。

所调查的八大类消费价格呈“四升四降”的格局。

上涨的有:食品类上涨8.5%,居住类上涨6.3%,烟酒及用品类上涨2.3%,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1.4%;下降的有: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下降3.6%,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下降2.2%,衣着类下降1.5%,交通和通信类下降0.9%。

另外,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上涨4.6%,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总水平上涨7.1%,工业品出厂价格总水平上涨4.8%。

就业再就业工作进一步加强。

年末全市从业人员238.8万人,增长3.8%,其中全年城镇新增就业岗位4.5万个,下岗再就业人数7389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0%,低于省下达任务目标2个百分点,连续多年在全省最低。

石家庄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石家庄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石家庄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时间:2011年04月14日石家庄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石家庄调查队2011年3月20日2010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为核心,以“三年大变样”工作为重点,着力于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全力以赴抓推进、抓落实,全年经济运行呈现出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

一、综合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初步核算,2010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401.0亿元,比上年增长12.2%。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70.0亿元,增长2.7%;第二产业增加值1653.8亿元,增长13.1%;第三产业增加值1377.2亿元,增长13.1%。

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0.9:48.6:40.5。

物价总水平呈上涨态势。

全年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比上年上涨3.0%,其中食品价格上涨5.4%。

全年全市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比上年上涨8.0%,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比上年上涨10.7%。

各类价格指数(以上年同期为100)如下:民营经济快速发展。

全年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947.8亿元,比上年增长14.2%,占全市GDP的比重为57.3%;民营经济上缴税金176.8亿元,占全市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为45.6%。

二、农业农村经济平稳增长。

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51.6亿元,比上年增长3.1%,其中农业产值358.8亿元,增长1.4%,畜牧业产值259.7亿元,增长5.0%。

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69.6亿元,比上年增长2.7%。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77.3万公顷,比上年增加1.7万公顷,增长2.2%;粮食总产量507.9万吨,增长2.0%。

因受雪灾、春季气温低等不良气候条件的影响,夏粮总产235.6万吨,下降5.1%;秋粮总产272.4万吨,增长9.0%。

2008年河北省各县_市_居民储蓄存款余额排序

2008年河北省各县_市_居民储蓄存款余额排序
2008年各县(市、区)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排序 单位:万元 年末城乡 居民储蓄 存款余额 2098367 1967499 1902274 1837317 1733023 1681598 1468302 1336553 1155935 1155120 1114650 1027750 1027164 984336 982778 953920 943104 888399 864077 807457 770148 759134 757493 754128 727853 726802 716487 716176 698868 686628 685216 683260 672288 655814 639526 639122 637196 637015 621728 年末城乡 居民储蓄 存款余额 518971 518322 509133 499922 495634 490858 471774 458683 458457 456145 452934 452386 452291 451290 448917 446545 442724 439059 438137 437440 436337 434484 431759 417638 415231 408273 400343 400258 398246 391938 382553 372739 371777 369687 368570 362171 348462 346924 342876
位次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无极县 枣强县 冀州市 青县 开平区 清苑县 深州市 平山县
位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2291000
安国市
Anguo
50
641881
滦平县
Luanping
95
405184
武安市
Wu'an
3
2283110
怀来县
Huailai
51
636247
丰宁满族
Fengning
96
401751
三河市
Sanhe
4
2126433
宽城满族
Kuancheng
52
627773
自治县
遵化市
Zuihua
5
2065317
赵 县
Zhaoxian
71
539746
张北县
Zhangbei
116
289572
滦县
Luanxian
26
973026
定兴县
Dingxing
72
536705
临西县
Linxi
117
275576
景 县
Jingxian
27
943672
宣化县
Xuanhua
73
524296
博野县
Boye
118
271524
黄骅市
Huanghua
吴桥县
Wuqiao
90
417405
沽源县
Guyuan
135
128346
青 县
Qingxian
46
693479
涞源县
Laiyuan
91
412678
尚义县
Shangyi
136
125152
满城县
Mancheng
47
674237
内丘县
Neiqiu
92
410954
献 县
Xianxian
48
669906
涞水县
Laishui
年末余额
年末余额
(City)
Position
Saving
(City)
Position
Saving
(City)
Position
Saving
Deposit
Deposit
Deposit
迁安市
Qian'an
1
2796037
邯郸县
Handan
49
650187
魏 县
Weixian
94
407181
任丘市
Renqiu
11
1329047
易 县
Yixian
58
605526
饶阳县
Raoyang
103
370440
河间市
Hejian
12
1309897
新乐市
Xinle
59
600659
大厂回族
Dachang
104
367471
正定县
Zhengding
13
1301585
东光县
Dongguang
60
600225
自治县
迁西县
Qianxi
85
431976
邱县
Qiuxian
129
175139
冀州市
Jizhou
40
768959
涿鹿县
Zhuolu
86
429095
柏乡县
Baixiang
130
167551
无极县
Wuji
41
721112
围场满蒙
Weichang
87
427902
广宗县
Guangzong
131
146509
深州市
Shenzhou
42
713814
55
617016
威 县
Weixian
100
386414
定州市
Dingzhou
9
1513098
安平县
Anping
56
615394
望都县
Wangdu
101
382131
高碑店市
Gaobeidian
10
1383183
井陉县
Jingxing
57
611986
临漳县
Linzhang
102
377574
玉田县
Yutian
93
409760
107
344957
香河县
Xianghe
17
1062081
曲阳县
Quyang
64
580480
赤城县
Chicheng
108
334175
涉 县
Shexian
18
1047911
安新县
Anxin
65
577638
阜平县
Fuping
109
324258
晋州市
Jinzhou
19
1041133
青龙满族
Qinglong
66
自治县
康保县
Kangbao
132
134128
平山县
Pingshan
43
700409
大名县
Daming
88
424724
怀安县
Huai'an
133
133890
唐 县
Tangxian
44
7003பைடு நூலகம்9
南皮县
Nanpi
89
419498
崇礼县
Chongli
134
130936
清苑县
Qingyuan
45
699230
123
240639
宁晋县
Ningjin
34
844046
阜城县
Fucheng
80
477023
新河县
Xinhe
124
229019
永年县
Yongnian
35
815092
隆尧县
Longyao
81
469293
海兴县
Haixing
125
207889
蠡县
Lixian
36
808731
盐山县
Yanshan
82
442915
各县(市)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年末余额 (2010年)
Saving Deposit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2010)
单位:万元
(10000yuan)

(市)
位次
城乡居民

(市)
位次
城乡居民

(市)
位次
城乡居民
County
储蓄存款
County
储蓄存款
County
储蓄存款
年末余额
569965
阳原县
Yangyuan
110
308849
鹿泉市
Luquan
20
1018724
自治县
曲周县
Quzhou
111
308383
泊头市
Botou
21
1018088
南宫市
Nangong
67
568692
武强县
Wuqiang
112
303543
乐亭县
Laoting
22
1005783
唐海县
Tanghai
68
28
930760
承德县
Chengde
74
520277
万全县
Wanquan
119
268367
大城县
Dacheng
29
893644
行唐县
Xingtang
75
517478
任 县
Renxian
120
263511
徐水县
Xushui
30
866944
兴隆县
Xinglong
76
497192
孟村回族
Mengcun
121
256863
枣强县
Zaoqiang
31
866891
雄 县
Xiongxian
77
492250
自治县
滦南县
Luannan
32
853195
深泽县
Shenze
78
487103
肥乡县
Feixiang
122
247886
磁 县
Cixian
33
845320
灵寿县
Lingshou
79
479517
成安县
Cheng'an
556263
赞皇县
Zanhuang
113
301049
昌黎县
Changli
23
999392
栾城县
Luancheng
69
550039
南和县
Nanhe
114
296480
文安县
Wen'an
24
995836
元氏县
Yuanshi
70
543638
高邑县
Gaoyi
115
291375
抚宁县
Funing
25
986838
馆陶县
Guantao
126
206766
蔚县
Yuxian
37
800511
容城县
Rongcheng
83
441998
广平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