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共事业管理论文
新农村经济建设中公共管理论文
新农村经济建设中公共管理论文1我国新农村经济建设中公共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1)村可以说是我国农村行政的最基层单位,但是如今还是有相当多的村干部对于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农村公共管理不够了解。
与此同时,政府对农村基层村干部下达了过多强制性的任务,比如,计划生育、收定购粮和别的当地中心工作,以至于让农村公共事业管理进入到恶性循环之中。
乡镇政府是最基层的政府,其职能的定位与管理上尚无法适应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之要求,而政府部门公务员所具有的官本位意识较强,在政府管理中通常使用行政命令却而不注重于使用法律、经济等方式来管理公共社会事务,以至于影响到了我国农村社会事业的良性协调运转。
(2)农村公共事业投入呈现出城市化的倾向。
公共事业管理的显著特点之一即为扶贫性,而最为贫穷,生活水平最低的还是农民群众。
但是,因为国家对于农业和农村的公共事业投入比例始终偏小,远远无法满足当前农村公共事业发展之所需。
与此同时,农村地区的生产性、生活性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建设也不够健全。
近年来国家对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所进行的投资主要被用在了农村电网、水利、道路以及退耕还林等生产、生态建设上和农民群众生活紧密结合的公共设施投入还不够多,大量农民群众的生活条件、生存环境尚未得到显著改进,比如,一些地方饮用水和污水处理等公共生活设施建设滞后,从而极大地影响到农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持续提升。
(3)我国涉农公共管理法律法规体系不够完善。
虽然历经多年以来的持续努力,我国已建立起公共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
然而,当前能够直接破解我国农村公共管理中多元利益主体之间冲突的法律法规处于空白状态,也没有合理的市场准入以及政府管制等方面的政策,缺少规范化的政府授权企业以及大量群众参与其中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
诸多企业往往会因为害怕出现纠纷、冲突而对投入农村公共产品抱有望而却步的心态,即使有投入的也往往会出现中途退出的现象。
(4)农村公共管理人才十分缺乏。
如今,农村人才资源的稀缺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总的重大瓶颈。
公共事业管理毕业论文 (3)
公共事业管理毕业论文引言公共事业管理是指对于社会公共领域中各种事业的组织、管理和运行方式进行研究和实践的学科。
公共事业管理对于社会的发展和公共服务的提供具有重要意义。
本论文旨在探讨公共事业管理的现状、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为公共事业管理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现状分析公共事业管理的定义与范围在理论上,公共事业管理包括了政府机关、公共部门和社会组织等参与的公共服务领域的各种管理活动。
公共事业管理涉及到教育、医疗、环境保护、社会福利等方面,对于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提供公共服务具有重要作用。
公共事业管理的挑战与问题在现实中,公共事业管理面临着诸多挑战与问题。
首先,由于公共事业管理涉及到多个部门和组织的合作与协调,产生了管理上的复杂性和困难性。
其次,公共事业管理需要面对有限的资源和日益增长的需求之间的矛盾。
此外,公共事业管理还存在效率低下、不透明度和腐败等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公共服务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问题分析管理的复杂性与困难性公共事业管理需要协调多个部门和组织的合作,使得管理过程变得复杂和困难。
不同部门之间的权责划分、沟通协调和信息共享等问题都对管理的顺利进行造成了困扰。
资源有限与需求的增长公共事业管理常面临资源有限的情况,而社会的需求又不断增长,这使得资源分配变得复杂。
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下更好地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成为了管理者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效率低下与服务质量问题公共事业管理中,效率低下和服务质量问题普遍存在。
由于管理体制的不完善、人员素质的不高等原因,导致公共服务的效率较低,甚至出现服务质量下降的情况,使得公众对公共事业管理普遍存有质疑。
对策与建议加强组织协调与合作为了解决公共事业管理中的复杂性和困难性,需要加强各个部门和组织之间的协调与合作。
建立健全的信息共享机制,促进沟通与协调能力的提升,以实现公共事业管理的一体化。
制定科学合理的资源分配方案针对公共事业管理中的资源有限与需求增长的问题,应制定科学合理的资源分配方案,基于优先级和需求程度来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确保社会公众能够得到公正而高效的公共服务。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论文(优秀)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论文(优秀)一、政府是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1、对于否定政府是公共事业管理主体的反思。
现在我国学术界对于公共事业管理方面的认识存在很大的不同意见,他们认为公共事业应该按照一定的规章而独立的存在,这个概念应该包括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一些单位。
即对行政的管理,应该是由政府来进行的,那么对于公共事业的管理,其管理者就应该是非政府公共组织。
理论上看,我们就可以发现,这种认为政府不是公共事业管理主体的观念是难以有说服力的。
理由如下:第一,公共事业不单单指那些提供准公共物品的活动,还包含文化,科技和体育等方面的事业,这些既有公共的也有私人的。
第二,准公共用品不是必须全由非政府组织来提供,所以可以由政府来提供。
第三,我国的政府并不是对于准公共物品是低效的,所以那么认为政府就是在这方面的低效的观念是不成立的。
2、政府是公共事业管理主体的依据。
我国在近三十年的开放中,经济水平大幅度的提高,与之前我国的状况相比,现在我国的政治和职能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例如在我国存在很久的官本位思想慢慢的变淡。
与此同时,我国政府确立了作为公共管理中的主要职能,这样便从确定了我国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应该是政府。
为此我国在这样的市场经济下,公共事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为公共事业的管理提出了一些要求:第一,公共事务的范围变大,这提高了对公共事业管理的需求,也确定了我国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是政府,由于公共事务变得更加的淡化政治,所以,让政府进行协调和处理更好,减少对资源的浪费。
第二,公共事业管理如果要变得更为法律化和规范化,就需要我们公共事业的管理主体是政府,只有这样,才能让我国对公共事业的管理方面有法可依,规定程序等来让我国的公共事业管理变得更加的好。
二、我国政府在公共事业管理中的主要职责1、公共事业的管理者职责。
我国已经将公共事务大体的分为国际,国家,地区和社区的三类公共事业,我们大体来看,就是分为宏观的和微观的两类,宏观的为国际和国家公共事业,微观的为地区和社区公共事业。
浅谈我国农村公共事业管理模式的变迁论文
浅谈我国农村公共事业管理模式的变迁论文浅谈我国农村公共事业管理模式的变迁论文我国农村形成于氏族公社后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劳动创造更多剩余价值,形成了以家庭为单位的群居生活。
但是农村管理模式是建立在制度的基础上,在奴隶社会农村才正式形成。
在农村的变迁中,主要是以奴隶社会农村、封建社会农村和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农村变化为轨迹,经过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以后,我国农村发展飞速,农村公共事业管理模式也从以前的乡规民约过度到法制过度,也从“他治”过渡到“自治”。
我国农村公共事业的管理模式的变迁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体现,也是从奴隶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逐渐演变的缩影,更是阶级斗争史的组成部分。
一、奴隶社会的公共事业管理模式在奴隶社会的农村中,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手工业和商业相继从种植业中解放出来。
在一些大的村落,由于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原因等,使手工业者和商业集中,形成永久性市场。
这些地方,逐步演变成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为了保护财产的安全、政权的巩固,修筑城堡等,逐渐出现了城市。
大商人、大奴隶主、官吏聚居在城市,而奴隶、个体小农、少数小奴隶主则居住在农村。
在这个时期,农村和城市真正的区分开来。
只要有群居的地方,就会形成的一定的共识,被这个群体所公认和遵守。
比如在奴隶社会的农村,对于个体与个体纠纷的排解,家庭与家庭矛盾的化解,对于家族内部事物的处理等,这些都已经形成了公共事业管理的雏形。
由于生产力还比较低下和社会制度的限制,不可能有常态化公共事业产生。
在奴隶社会的公共事业管理模式上比较单一,首先制度上几乎是空白,只是有一定共识作为处理事务的价值判断。
其次在处理上,肯定是公推出德高望重,或者是非常有影响力和说服力的人物,比如:族长,长辈,有学问的人。
二、封建社会的农村公共事业管理模式在封建社会中,由于社会底层有了更多的自由,在农村出现了雇农、佃农、自耕农、农奴、中小地主等,农村成员的组成更加细化。
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在农村出现地主这一新角色,他们支配的生产资料更多,使得他们有能力捐修学校和庙宇,组织祭天活动等,出现了真正的公共事业。
农村行政管理毕业论文
农村行政管理毕业论文
农村行政管理是指对农村地区的行政事务进行管理和组织的一项重要工作。
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背景下,农村行政管理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农村行政管理的现状、问题和改进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目前,农村行政管理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农村地区行政管理缺乏规范和标准化。
一些村庄的行政管理乱象丛生,村干部任人唯亲,工作不规范,造成了一些不公平现象。
其次,农村行政管理缺乏信息共享和沟通交流。
很多村庄的行政管理信息闭塞,与县级以上行政部门和其他村庄的信息共享交流不畅,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再次,农村行政管理中纪律监察不严,对一些不法行为和腐败问题监督不力,严重损害了农村行政管理的公信力。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改进措施。
首先,加强农村行政管理的规范化建设。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行政管理的职责和权限,规范干部选拔任用程序,确保人员素质和能力的提升。
其次,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农村行政管理的信息平台和数据库,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交流,提高工作效率。
再次,加强纪律监察机制建设。
建立健全村庄纪委,加强对村干部的监督和机构设置,确保村庄行政管理的公正与廉洁。
总之,农村行政管理是当前农村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但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通过加强规范化建设、信息化建设和纪律监察机制建设等措施,能够有效改进农村行政管理工作,提高行政管理水平,为农村发展和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农村行政管理 毕业论文
农村行政管理毕业论文农村行政管理:挑战与发展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行政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
如何有效地管理农村事务,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成为了摆在农村行政管理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农村行政管理的现状、问题以及解决方案等方面展开讨论。
首先,我们来看看农村行政管理的现状。
由于长期以来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农村行政管理面临着信息不对称、资源匮乏等问题。
此外,农村地区的人口流动性大,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现象普遍存在,给农村行政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
另外,农村行政管理中的权责不清、决策效率低下等问题也亟待解决。
其次,农村行政管理所面临的问题也是多方面的。
首先,农村行政管理中的决策过程相对封闭,缺乏民主参与,容易导致决策结果与农民的实际需求不符。
其次,农村行政管理中的资源配置不合理,导致农村地区的发展不平衡。
再者,农村行政管理中的监督机制不健全,容易导致腐败问题的产生。
最后,农村行政管理的服务意识和能力相对薄弱,无法满足农民的多样化需求。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解决方案来改进农村行政管理。
首先,要加强农村行政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公开透明度,减少信息不对称问题。
其次,要完善农村行政管理的权责划分,明确各级政府的职责,提高决策效率。
同时,要加强农村行政管理的法治建设,建立健全农村行政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对农村行政管理的监督。
另外,要加强农村行政管理的人才培养,提高农村行政管理者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意识。
除了以上解决方案,我们还可以借鉴国内外成功的农村行政管理经验。
例如,可以学习发达国家的农村社区自治模式,鼓励农民积极参与农村事务的管理和决策,提高农民的主体地位。
同时,可以借鉴一些地方政府在农村行政管理方面的成功实践,如浙江省在农村土地流转、农村产业发展等方面的经验。
总之,农村行政管理面临着诸多挑战,但也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通过加强农村行政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权责划分、法治建设和人才培养,以及借鉴成功经验,我们有信心解决农村行政管理中的问题,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
新农村建设中的公共管理
新农村建设中的公共管理摘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基于农村生产的全面发展,以提高农民收入,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缩小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差距。
公共管理是针对政府管理里的缺陷而产生的管理模式,提高公共管理对我国农村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上海在提高公共服务管理品质,促进新农村建设为例,对新农村经济建设中的公共管理进行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新农村;经济建设;公共管理一、新农村经济建设中公共管理存在的问题新农村经济建设并非孤立实现,经济建设的水平受到各种公共管理方面的制约,包括农村的文化建设,法制健全程度和公共财政对农村的公共事业投入等方面。
目前,我国在公共管理方面还存在较多问题,制约着新农村经济建设的发展。
(一)农村基层政府职能不明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发展的重大任务,新农村经济建设和发展要依赖于党和政府的积极扶持和引导。
在我国个别地区,政府部门职能不完善,职能划分不明确,进而使我国部分农村基层政府职能定位与管理上无法适应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
(二)农村公共管理投入较少我国大部分农村在公共管理方面缺少必要的投入,大部分资金投入集中在建设农村基层设施建设上,如电网、交通、水利等,在解决民生方面投入的比例偏低,无法从生活上带来更多的转变,这与公共事业管理的扶贫职能相违背。
(三)农村公共管理中法律法规执行不完善我国农村在经济发展中存在多元化的特点,在多元化发展政策和农业发展政策产生碰撞中,法律法规的解决途径常常被忽视。
因此,在许多农村基层,行政指令替代法律法规的情况时有发生,促使农村基层法规执行力降低的同时,也降低了公共管理在基层群众中的公信力。
二、新农村经济建设中加强公共管理的策略(一)通过农村基层政府职能的完善,加强农村公共管理农村基层干部在农民群众的公信力十分重要,基层干部都是通过民主选举选拔上来具有号召力和创新力,能够带动农村百姓发家致富的典范,要切实为百姓生活水平提高想办法、做贡献。
上海金山区的发展给全国农村基层政府做出了表率。
公共事业管理毕业论文2篇
公共事业管理毕业论文公共事业管理毕业论文第一篇:公共事业管理的定义、意义与发展公共事业管理是一门研究政府或非营利组织如何提供公共服务的学科,旨在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效果和公平性。
它涉及到公共事业的规划、组织、执行和评估等方面,以实现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公共事业管理的意义在于为政府和非营利组织提供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工具,以解决公共服务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问题。
通过合理规划和组织,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服务质量,增强社会满意度,促进社会稳定和繁荣。
公共事业管理还可以提供政府决策的科学依据,确保决策的合理性和公正性。
公共事业管理领域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
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增长和公共事业服务范围的扩大,公共事业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正在不断完善和创新。
现代技术的运用,如信息技术和管理工具,为公共事业管理带来了诸多便利和机遇。
同时,公共事业管理也面临着挑战,如人员管理、预算管理和公共服务改革等方面的问题。
综上所述,公共事业管理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提高公共服务的效能和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公共事业管理需要不断适应和引领社会的发展变化,以更好地服务于公众和社会的需求。
第二篇:公共事业管理的主要挑战与解决策略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和公共事业管理领域的发展变化,公共事业管理面临着一些主要挑战,需要采取相应的解决策略。
首先,人员管理是公共事业管理的一个重要挑战。
由于公共事业的特殊性,人员管理具有一定的特点和难度。
解决这一问题的策略包括加强人员培训和提升管理水平,优化人员结构和流程,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激励机制,引入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等。
其次,预算管理是另一个重要挑战。
有效的预算管理可以确保公共事业的正常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解决这一问题的策略包括加强预算编制和执行监督,优化预算分配和使用,提高预算决策的透明度和公正性,引入多元化的资金来源和筹集方式等。
此外,公共服务改革也是一个重大挑战。
公共服务改革旨在提升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但面临着政策制定、实施和监督等方面的难题。
农村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范文[管理资料]
农村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范文农村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范文【1】农业部下面的部门基本覆盖了农业生产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各个方面,其行政管理职能也呈多样化发展,主要包含有:农业市场宏观调控管理、农业生产发展政策制定、农业市场经济监管以及农村公共服务等,这些职能部门共同建设出了地方与中央农业行政管理相结合的系统化、差异化、规范化的农村行政管理体系。
一、我国农业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成效(一)扩大管理范围经过体制的改革后,国家制定了新的农村发展战略,加强城乡一体化建设,以服务业为市场导向,注重农业与工业的协调发展,促进新农村的建设。
所以,当前的农业行政管理体制的管理范围不仅农业市场经济提供优越的环境,还包含了产业化经营、机械自动化生产以及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等多个方面。
(二)改善管理理念在我国的农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国家明确提出了要明确相关职能、权力与责任相匹配、职能运作要协调统一,这也促使了我国农业行政管理体制建设逐渐往多元化、市场化、开放化的方向发展。
二、我国农业公共政策的实施我国在进行农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制定和实施了许多的农业政策,而这些政策的落实以及应用有效程度都需要经过相关数据反馈和审核才能评定。
要想促进农业的发展和新农村的建设,就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而只有落实了政策,才能进行有效的行政管理。
并探究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相关政策出现的矛盾和问题,然后制定出合理的解决措施。
下面是利用层次分析法对我国某地区农业政策应用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的相关研究探讨(如表1):表中:X1是指经济繁荣、X2是指生活提高、X3是指生态文明;Y1代表农用机械总动力、Y2代表农业总产值、Y3代表乡村水电站个数指标、Y4代表农村用电量、Y5代表农民家庭固定资产数、Y6代表人均粮食拥有量指标、Y7代表有效灌溉面积、Y8代表化肥施用量、Y9代表水资源总量指标[3]。
从表中可以看出,对农业政策影响最大的是农用机械总动力,然后依次是人均粮食拥有量指标、农业总产值以及乡村水电站个数指标等。
公共事业管理中的农村发展与农业管理
公共事业管理中的农村发展与农业管理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地区的发展问题日益凸显。
公共事业管理在农村发展和农业管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将从农村发展和农业管理两个方面探讨公共事业管理的作用和挑战。
一、农村发展农村发展是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由于农村地区的资源相对匮乏、基础设施薄弱、人才流失等问题,农村发展面临许多挑战。
公共事业管理在农村发展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首先,公共事业管理可以提供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如道路、电力、通信等。
公共事业管理可以通过规划和投资,改善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提高农村地区的生产力和生活质量。
其次,公共事业管理可以促进农村产业发展。
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农业占据主导地位。
公共事业管理可以通过引导投资、培育新兴产业等手段,推动农村地区的产业多元化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再次,公共事业管理可以改善农村社会服务。
农村地区的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服务相对不完善。
公共事业管理可以通过加大投入、改善服务质量,提高农村地区的社会服务水平,满足农民的基本需求。
二、农业管理农业管理是农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业管理涉及到农产品生产、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公共事业管理在农业管理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首先,公共事业管理可以提供农业技术支持。
农业技术的进步对于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至关重要。
公共事业管理可以通过组织培训、提供技术指导等方式,帮助农民掌握先进的农业技术,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
其次,公共事业管理可以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一直是农业发展的重要瓶颈。
公共事业管理可以建立健全的质量监管体系,加强对农产品的质量检测和监督,保障农产品的安全和可靠性。
再次,公共事业管理可以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路径。
公共事业管理可以通过引导投资、培育龙头企业等方式,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三、公共事业管理的挑战在农村发展和农业管理中,公共事业管理面临一些挑战。
精选-公共事业管理论文(精选10篇)范文
---------------本文为精心收集的范文、公文、模板、和其他精品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对您有帮助,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收藏,希望能帮到您,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幸福安康!公共事业管理论文(精选10篇)公共事业管理论文(一):公共事业管理特色专业建设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医药院校;培养目标;教育质量;竞争优势摘要:特色专业建设是高校教育质量工程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高校突显教学资本的战略举措,在拓宽专业发展半径的基础上提炼特色,既注重专业的内涵建设又重视特色的外延拓展。
医药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具有独特的教学优势与资源,将学校类型、专业教育、人才培养有效融合,更有力于促进特色专业建设。
一、特色专业建设专业,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单元,也是人才类型的划分依据和培养模块。
专业建设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前提基础和保障条件,能反映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与水平,体现高校综合本事与教育竞争力。
特色专业,顾名思义是独特的专业,能够是必须地域范围内的独特,也能够是高校内部专业结构的独特主角。
高校根据自我所具备的优势条件,经过历史积淀与教学传承创新,构成特点鲜明、独特稳定、不易复制、资源稀缺等专业风格,到达;人有我优;的层级。
特色专业的建设将引导教学理念、培养模式、人才产出一系列的改革,进而塑造独树一帜的专业面貌。
高等学校建设特色专业,是基于发展战略规划进行的专业结构优化、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
当前大多数高校实施扩张型战略,专业沿着多元化快速地发展,特色专业建设便成为各高校求生存、谋发展的资本。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确定要;全面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为特色专业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
[1]二、医药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特征公共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亟需大批既掌握基本医学理论和管理知识,又具有良好人文修养和熟练专业技能的复合性应用人才,这为医药院校中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供给了良好机遇。
农村公共管理论文
农村公共管理论文标题1: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的问题与解决措施农村基层组织是农村公共管理的基础,也是农村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常常面临各种问题,如组织管理不严格、干部选拔不公等。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以下解决措施:一是建立健全组织架构,明确各级组织的职责和权利,加强组织运作;二是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制定科学的选拔考核规则,提高干部素质和管理水平;三是加强制度建设,明确组织确定的制度和规章,确保各项工作规范有序地开展。
总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既涉及管理层面,也涉及组织成员层面。
要想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建立健全制度、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加强组织架构。
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农村公共管理和社会治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标题2:农村环境保护的现状及对策探析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农村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
但实际上,农村环境保护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如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农村垃圾处理等。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以下对策:一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环保意识;二是加强政策引导,建立环保奖励制度,激励农民积极投身到环保事业中来;三是加大投入,完善农村环卫设施,加强农村垃圾处理和污染治理力度。
总结:农村环境保护是农村公共管理的一个重要领域。
有效解决农村环保问题,需要广泛宣传、政策引导、强化投入。
在这个过程中,政府、社会力量和广大农民应该共同发挥作用,共同打造一个绿色、美丽的农村。
标题3:农村教育发展状况及对策分析教育是国之重器,也是农村公共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当前农村教育发展依然存在多方面问题,如教育资源不均衡、教育质量参差不齐等。
为此,本文提出了以下解决对策:一是加强政策引导,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提高教师、学生的待遇;二是改善办学条件,打造一个舒适、优质的教育环境;三是多渠道开展教育,拓宽学生的受教育渠道和机会。
总结:教育是重要的人力资源,也是农村公共管理的重要领域。
要想动态解决农村教育问题,必须加强政策引导,改善办学条件,拓宽学生的受教育渠道和机会。
论农村公共事业管理
我国农村公共事业建设与管理问题探讨孔祥迪摘要:加强农村公共事业的建设与管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突破口。
因为农村公共事业的落后已成为农村发展中最薄弱的环节,也是农民反映最强烈的问题。
只有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才能增强农村的自我造血功能,城乡差距才有望逐步得到缩小,农村的面貌才会迎来新一轮的历史巨变。
为建设新农村,一方面必须加大以政府为主导的对农村公共事业的各种投入,另一方面必须改变城乡分割的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创新农村公共事业管理的机制。
关键词:农村公共事业公共财政城乡分割社会资本机制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中央在“十一五”规划《建议》中已经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个字描绘出一幅新农村的美好蓝图。
其总体目标就是:在未来15年左右的时间,要使农村的整体面貌大为改观,城乡之间的差距明显缩小。
但是新农村的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千头万绪,而且面临很多困难,必须找到突破口,找准切入点,才能使我们少走弯路,力求事半功倍。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根本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给农民创造平等的发展机会和国民待遇。
为此,我们认为加强农村公共事业的建设与管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
因为从现实看,我国农村公共事业非常落后,已经成为束缚农村社会生产发展的最大障碍,只有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才能增强农村的自我造血功能,城乡差距才有望逐步得到缩小,农村的面貌才会迎来新一轮的历史巨变,可以说,没有农村公共事业的大发展,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当前农村公共事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农村公共事业,就是指关系到农民基本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特定社会公共事务。
其基本范围包括:农村的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人口、资源与环境保护等社会事业,以及通讯、邮电、铁路和公共交通、水、电、煤气等公用事业。
目前我国农村公共事业是新农村建设最薄弱的环节,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供给不足和管理落后,主要表现有以下方面。
当前我国农村公共事业管理的问题及其对策
当前我国农村公共事业管理的问题及其对策
浅谈当前我国农村公共事业管理的问题及其对策
摘要:基层政府作为我国现行行政管理体制中最基层的一级人民政府,处于直接面向农村与农民,实施党和国家对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各项重大决策,组织广大农民完成建设美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任务的特殊地位。
因此,变革基层政府在农村公共管理中的传统治理模式,是解决当前农村公共事业管理问题的根本着眼点。
关键词: 中国农村公共事业管理现状分析
农村地区的稳定和发展,对于中国经济发展将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盛洪曾认为:“在人口的大多数是农民的国度中,农民的命运就是国家的命运。
然而坦率地说,我们没有掌握自己的命运,因为我们没有解决好农民的问题。
”正视当前中国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存在的问题,具有现实的紧迫性。
一、中国农村公共事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公平与公正的缺失
公共事业管理最重要的职能和最根本的任务就是根据社会大众的需要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然而,占我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真正从中国公共事业管理中获取的公共利益微乎其微。
如农村的公共卫生服务,据资料统计,我国的卫生资源80%集中在城市,其中2/3集中在大医院。
而长期以来我国的卫生资源投放主要集中在城市,卫生资源分配与需求呈”倒三角”形。
很多地方县乡财政困难,加上重视不够,以致农村公共卫生投入逐年减少,城乡差距拉。
农村公共事业管理论文
农村公共事业管理论文农村公共事业管理论文范文随着经济的增长与社会的进步,逐渐发展起来的公共事业管理具有很强的全局性,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党中央、国务院对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作出了全面部署。
农村公共事业管理论文农村公共事业管理论文篇1浅析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有关部门负责人日前表示,今年将继续加大支农投入力度,全年初步安排中央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1521亿元,其中用于直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投资443亿元,比上年增加75.5亿元。
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我们一定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和部署,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提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水平,切实解决农村民生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逐步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这几年,我们顺应时代要求,遵循发展规律,不断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力度,不断解决农民生产生活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农村基础设施加快改善,社会事业发展和扶贫开发迈出重大步伐。
据统计,有1.5亿农村中小学生的学杂费全部免除,7.3亿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3400多万困难群众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
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着不少新情况新问题,农村社会结构深刻转型,兼顾各方利益和搞好社会管理难度加大。
我们必须按照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要求,突出重点,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首先,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繁荣农村公共文化。
要加大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实施力度,在普遍免除学杂费的基础上,全部免费提供教科书,努力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实施中西部农村和边疆地区骨干教师远程培训计划,选派和组织城市教师到农村交流任教,鼓励和组织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学校任教。
要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建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基层服务点,大力创作和生产农民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产品,广泛开展农村体育健身活动,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投入农村文化建设。
其次,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提高扶贫开发水平。
新农村公共事业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
新农村公共事业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开始进行新农村经济建设工程。
这作为我国的一项重大工程,对农村的经济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一方面,它给农村的群众百姓带来了更大的福利。
另-方面,它也缩小”了我国的城乡贫富差距,促进了我国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有利于我国和谐社会的建成。
但在新农村经济建设这一过程中,它的公共管理水平仍然较低,是新农村建设的一大难点。
因此本文就我国新农村经济建设中公共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进行探讨与分析,给新农村经济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新农村;经济建设;公共管理近几年来,我国加大了对新农村经济建设的关注,同时也增加了对新农村经济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将新农村经济建设作为我国的一项历史任务。
在新农村经济建设中,不仅要提高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同时也要使农村的公共管理得到加强。
而当前我国农村的公共管理存在的很多问题,使农村农民的利益得不到保障,生活质量得不到提高 ,给农民的生活带来了不利影响,甚至导致农村建设进程缓慢。
因此,新农村建设中的公共管理的加强必须立刻得到落实一、新农村建设中的公共管理现状分析农村公共管理主要是对农村农民的利益和整体的生活质量进行管理,是一种对农村的社会事务的管理。
它的内容包括农村的很多基本公共事务,例如:文化、卫生、体育、教育、环境、通讯、交通等各种公共事务,这些范畴对农村的建设发展至关重要,然而当前我国的大多数农村几乎享受不到公共管理带来的服务,农村的各项设施都很落后,农村的文化水平仍然较低,农村的干部的职能得不到发挥,例如有些农村的水电费反而比城市的高,这些问题还没得到有效的解决,距离我国的新农村目标距离较远。
因此我国应把建设农村的公共管理作为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保护好农民的各种合法权益,进而促进我国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二、新农村建设中公共管理困境1.政府职能不清。
我国的新农村经济建设不仅要取得广大农村农民的支持,还要依靠我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与我国政府的支持。
乡村公共管理教学模式论文
乡村公共管理教学模式论文乡村公共管理教学模式论文一、公共管理类课程实践性教学方式选择分析公共管理类课程实践性教学方式较多,其中采用较多且很成功的是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是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进行案例分析,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或集体协作,进一步提高其识别、分析和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正确的管理理念、工作作风、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的教学方式。
当然,案例及其教学并非要取代理论的发展或者实践的观察,而是为从一种不同的背景审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开辟了道路,是以情景模拟的方式使学生们置身案例所描述的特定情景中来运用所学的知识独立地观察思考、分析问题,而不是直接进入社会实际活动中去直观感受、观察实践。
社会调查却是要通过深入社会搜集直观感性的第一手材料,进而分析研究材料,形成理性的调查结论,是知识从感性向理性深化的过程,具有鲜明的参与社会实践的特征。
在实践基础上从搜集直观感性的材料、分析研究材料到形成理性的调查结论的认识过程,就是调查的过程。
在农村公共管理课程中引入社会调查法来展开实践性教学,引导学生有目的、有意识地专门搜集和整理课堂学习知识的相关信息,通过观察社会、了解社会,可以实现课堂学习与社会中的现实问题的有机联系,促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社会现象,实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逐步加深,做到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实现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
二、社会调查法的框架作为一种系统的、科学的认识活动,社会调查有着一种比较固定的程序,这种固定的程序可以说是社会调查自身所具有的内在逻辑结构的一种体现。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提出调查主题。
这是整个社会调查工作的基础,需要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有价值的、有创新的,具有可行性的调查主题或观点,尽量具体化和精确化,以便界定调查对象、调查区域范畴和实施调查。
(2)调查准备。
在明确调查主题后,需要为实现调查目标而进行调查设计和准备调查问卷。
调查设计主要是针对需要研究的问题制定研究分析的策略,并选择适当的调查方法以保证调查资料的收集和分析过程的规范和科学。
农村公共管理的困境与对策免费范文
农村公共管理的困境与对策一、驻马店市农村贫困现状分析驻马店市位于河南省中部,人口众多,交通便利,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有着一定地理位置优势,是河南省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工业城市之一。
但是,当前驻马店市的贫困问题依然很严重,就拿政府公布的贫困县数据来说,在国家级贫困县中,河南省共31个,驻马店就占了4个,新蔡县、确山县、平舆县和上蔡县均在列。
而河南省公布的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名单中,驻马店市的泌阳县、正阳县和汝南县3个县赫然在列。
在驻马店市扶贫开发办公室发布的公报中,更是将新蔡县、确山县、上蔡县和平舆县作为驻马店市扶贫开发的重点区域,因为这些县经济相对不发达,集中了大量的农村贫困人口。
二、扶贫开发中的农村公共管理农村公共管理是农村行政组织和社会组织对关系到农民基本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特定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
基本范围包括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人口、资源和环境保护等社会事业,以及电信、邮政和公共交通、水、电、煤气等公用事业的管理。
其中,农村公共管理在扶贫开发中最为重要,关系到农村的和谐稳定。
三、驻马店市扶贫开发中的农村公共管理的困境近年来,驻马店市在扶贫开发的具体实践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农村公共管理工作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从现实的实际状况来看,扶贫开发中的农村公共管理也面临着诸多问题。
(一)农村公共管理主体层面面临的困境首先,相关管理部门的协调性不强。
扶贫开发涉及的范围广泛,几乎涵盖了农民生活的诸多领域,需要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合作。
但是,在现阶段,地方政府在简政放权方面的步伐相对较慢,导致审批层级过多,部门协调配合不一致,尤其对扶贫开发中涉及的资金、人力和项目未能发挥集中效用,也未能形成工作合力,这严重影响到了扶贫开发的顺利推进。
其次,人员的素质有待加强。
一些基层的扶贫工作人员,缺乏公共管理的观念,在扶贫开发中,对各个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在执行扶贫任务、运用扶贫资金以及具体扶贫环节的管理和权责承担方面比较散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