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寄生7马兜铃科
桑寄生
![桑寄生](https://img.taocdn.com/s3/m/102b915077232f60ddcca146.png)
桑寄生(《本经》)桑寄生为桑寄生科植物桑寄生或槲寄生的干燥带叶茎枝。
前者主产于两广、四川、福建等地;后者主产于河北、辽宁、吉林等。
原植物生于山地阔叶林中。
味苦、甘,性平。
归肝、肾经。
功效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临床用名桑寄生。
【本草汇言】《神农本草经》:味苦,平。
主治腰痛,小儿背强,痈肿,安胎,充肌肤,坚发齿,长须眉。
《名医别录》:味甘,无毒。
主治金创,去痹,女子崩中,内伤不足,产后余疾,下乳汁。
《药性论》:臣。
能令胎牢固,主怀妊漏血不止。
《日华子本草》:助筋骨,益血脉。
《开宝本草》:味苦、甘,平,无毒。
主金创,去痹,女子崩中,内伤不足,产后馀疾,下乳汁。
《本草衍义补遗》:药之要品也。
《图经》以下失之,而医人不谙其的,惜哉!《本草经疏》:桑寄生感桑之精气而生,其味苦甘,其气平和,不寒不热,固应无毒。
详其主治,一本于桑,抽其精英,故功用比桑尤胜。
腰痛及小儿背强,皆血不足之候。
痈肿多由于荣气热。
肌肤不充由于血虚。
齿者骨之余也,发者血之余也,益血则发华,肾气中则齿坚而须眉长,血盛则胎血安。
女子崩中及内伤不足,皆血虚内热之故。
产后余疾,皆由血分,乳汁不下,亦由血虚。
金疮则全伤于血。
上来种种疾病,莫不悉由血虚有热所发,此药性能益血,故并主之也。
兼能祛湿,故亦疗痹。
实:味甘平,亦益血之药,故主治如经所云也。
《本草蒙筌》:节间生出。
外科散疮疡,追风湿,却背强腰痛笃疾;女科安胎孕,下乳汁,止崩中漏血沉疴。
健筋骨,充肌肤,愈金疮,益血脉。
长须长发,坚齿坚牙。
川续断与桑寄生,气味略异,主治颇同,不得寄生即加续断。
《本草乘雅》:木性之易生者榕桑称最,桑虽曲直仆伛,靡不怒生,榕附水土沙木,莫不勃发。
更异者,鸟啖榕实,遗也桑上,遂尔寄生。
故主形骸寄生之齿发须眉,及胞胎痈肿。
坚之、长之、安之、疗之,其功独著。
若主痛,治痛强,充肌肤,及明目轻身通神者,此属形骸亲相公,特易易耳。
寄生桑木身半,大似腰吕之象,则凡腰吕之疾为宜。
桑寄生的功能主治与用量
![桑寄生的功能主治与用量](https://img.taocdn.com/s3/m/8e9a6694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e2.png)
桑寄生的功能主治与用量1. 桑寄生简介桑寄生,又称夏桑菌、蚕桑菌,是桑科植物桑寄生的幼苗或种子。
它在中医药学中已有悠久的历史,并以其独特的功能主治成为一种重要的中药材。
2. 桑寄生的功能主治•活血化瘀:桑寄生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能够消除体内的瘀血堆积,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
•温肾壮阳:桑寄生能够温肾壮阳,对于肾阳虚的患者具有滋补作用,有助于提高性功能。
•抗肿瘤:研究发现,桑寄生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抗肿瘤作用,能够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抗疲劳:桑寄生能够增加机体的抗氧化能力,有效延缓疲劳的产生,提高身体的耐力和抵抗力。
•调节免疫:桑寄生可以增强免疫系统功能,调节免疫细胞的活性,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3. 桑寄生的用量桑寄生的用量在中医药学中有一定的规范。
一般来说,可以根据个体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确定用量。
以下是常见的用量范围:•干燥桑寄生:每次一剂,4.5-9克,煎服。
•新鲜桑寄生:每次一剂,90-180克,煎服。
•桑寄生粉:每次一剂,1-3克,水煎服。
需要注意的是,桑寄生的用量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遵循医嘱,不可随意增减剂量。
4. 注意事项•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禁用桑寄生,以避免对胎儿和婴儿产生不良影响。
•桑寄生不宜长期大量使用,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使用桑寄生时,应避免与药物相互作用,以免影响疗效。
•如果出现过敏反应或不适,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就医。
5. 结论桑寄生作为一种重要的中草药材,具有多种功能主治,包括活血化瘀、温肾壮阳、抗肿瘤、抗疲劳和调节免疫等作用。
使用桑寄生时需要注意正确的用量,并遵循医生的指导。
同时,要注意一些禁用和注意事项,以确保安全有效地使用桑寄生。
桑寄生的功能主治与作用及禁忌
![桑寄生的功能主治与作用及禁忌](https://img.taocdn.com/s3/m/1ba16e76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5a.png)
桑寄生的功能主治与作用及禁忌1. 桑寄生(Sang Ji Sheng)简介桑寄生是一种传统中药材,是桑科植物桑寄生的全草。
桑寄生在中医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和良好的疗效。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桑寄生的功能主治与作用,以及使用桑寄生时需要注意的禁忌事项。
2. 桑寄生的功能主治桑寄生具有以下主要功能:•活血祛瘀:桑寄生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微循环,消除血液淤滞,有助于瘀血的吸收和排出。
•强筋健骨:桑寄生含有多种对骨骼组织有益的活性物质,可以增强骨骼的强度和稳定性,促进骨骼的生长和修复。
•滋养肝肾:桑寄生对肝肾功能有一定的保护和滋养作用,可以帮助调节肝肾的功能,促进体内毒素的排出。
•调节月经:桑寄生对女性月经不调、痛经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可以调节女性生理周期。
•抗炎抗菌:桑寄生富含一些具有抗炎抗菌活性的化合物,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和细菌感染。
3. 桑寄生的作用桑寄生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食欲不振:桑寄生可以刺激消化液分泌,增加胃肠蠕动,增进食欲,改善消化功能。
•乏力无力:桑寄生可以提高机体的氧化代谢水平,增加能量供应,改善乏力无力的症状。
•贫血:桑寄生富含血红素合成所必需的铁元素,可用于治疗贫血症。
•腰膝酸软:桑寄生可以滋养肝肾,强筋健骨,改善腰膝酸软的症状。
•月经不调:桑寄生可以调节女性月经,改善月经不调的症状。
4. 桑寄生的禁忌事项在使用桑寄生时需要注意以下禁忌事项:•孕妇禁用:桑寄生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对孕妇和胎儿可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孕妇禁止使用桑寄生。
•过敏体质患者慎用:个别人体质与桑寄生的成分不相容,容易引发过敏反应,故对过敏体质患者应慎用。
•未满12岁儿童禁用:由于儿童的生长发育较为特殊,使用桑寄生可能产生不良反应,未满12岁儿童禁止使用桑寄生。
•剂量不当引发不良反应:使用桑寄生时,应按照医生的建议或中药说明书的用量使用,不得随意增减剂量,以免引发不良反应。
注意: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使用桑寄生相关药物前,请咨询专业医生或药师的意见。
中药桑寄生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桑寄生的功效与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b3835756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a1.png)
中药桑寄生的功效与作用中药桑寄生的功效与作用中药材桑寄生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
它常用于中医药治疗多种疾病,并在中药方剂中经常被使用。
本文将介绍桑寄生的功效与作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种中药材。
一、桑寄生的概述桑寄生,学名鸭跖草,别称寄生桑、桑葛藤等,是一种寄生于桑树上的植物。
它与桑树共生,通过寄生在桑树上吸取养分。
桑寄生全身光滑,茎干有圆形的破片,呈灰褐色。
桑寄生有较强的生命力和适应性,广泛分布在亚热带和温带地区,如中国、日本、韩国等。
它在民间被广泛使用,是一种重要而常用的中药材。
二、桑寄生的功效与作用1. 温中止血功效桑寄生具有温中止血的功效。
中医认为,桑寄生属于寒凉类药材,可用于阴虚阳亢、心火亢盛、胃寒痛等疾病中。
它可通过温中止血的作用,帮助调节体内的阴阳平衡,改善相关疾病的症状。
2. 强肾益精功效桑寄生还具有强肾益精的功效。
在中医理论中,桑寄生可用于治疗肾虚所致的一系列疾病,如腰膝酸软、遗精、早泄等。
它可以滋养肾脏,补益精气,提高生殖系统的功能,增强性能力。
3. 抗菌消炎作用桑寄生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
研究发现,桑寄生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桑寄生甙、黄酮类化合物等,具有抗菌、抗病毒的活性。
它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减少炎症反应,具有较好的消炎作用。
4. 抗肿瘤作用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桑寄生具有抗肿瘤的作用。
桑寄生中的有效成分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
它还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人体对抗肿瘤的能力。
5. 防治高血压作用桑寄生还可以发挥防治高血压的作用。
研究发现,桑寄生中的某些成分可以调节血压,降低血浆中的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所以,桑寄生被广泛应用于高血压的治疗和预防中。
6. 养颜美容功效桑寄生具有养颜美容的功效。
中医认为,桑寄生具有滋阴清热、美白祛斑等作用,常被用于调养女性的皮肤,提高皮肤的光泽度,减少色斑的产生。
它还可以促进肌肤的新陈代谢,延缓皮肤的衰老。
桑寄生的功效与作用、注意事项与禁忌、附方
![桑寄生的功效与作用、注意事项与禁忌、附方](https://img.taocdn.com/s3/m/4950796e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c4.png)
桑寄生的功效与作用、注意事项与禁忌、附方〔别名〕桑上寄生、寄屑、寄生树、寄生草、茑木、冰粉树。
〔来源〕为桑寄生科桑寄生属植物桑寄生Loranthus Parasiticus(L.)Merr、毛叶桑寄生Loranthus yadoriki Sicb、和槲寄生Viscum coloratum (Kom.) Nakai的带叶茎枝。
〔成分〕桑寄生的茎枝含萹蓄甙、槲皮素、并含齐墩果醇酸、β-榄香精、不旋肌醇、栎精等。
槲寄生茎、叶含齐墩果酸、β-树枝醇、内消旋肌醇、黄酮类化合物,尚分离出蛇麻醇、β-谷甾醇及一种黄酮甙。
〔作用〕一、历代经验1.补肝肾健筋骨:桑寄生为补肝肾、健筋骨的止痛药。
《神农本草经》:“主腰痛,小儿背强,痈肿,安胎,充肌肤,坚发齿、长须眉”。
《日华子本草》:“助筋骨,益血脉”。
《医林纂要》:“坚肾泻火”。
2.除风湿通经络:桑寄生又有除风湿及通经络作用。
《滇南本草》:“生桑树者,治筋骨疼痛,走筋络,风寒湿痹”。
《本草蒙筌》:“散疮疡,追风湿,却背强腰痛”。
3.养血安胎:桑寄生有养血安胎作用。
《名医别录》:“主金疮,去痹,女子崩中,内伤不足,产后余疾,下乳汁”。
《本草再新》“补气温中,治阴虚,壮阳道,利骨节,通经水,补血和血,安胎定痛”。
二、近代研究以上几种寄生,药理作用有所差别:1.降压作用:动物试验证明以上几种寄生皆有降低血压作用。
以槲寄生和柿寄生(毛叶桑寄生)效果较好〔1~5〕。
2.利尿作用:动物试验证明,桑寄生提出的萹蓄甙有利尿作用〔6〕。
3.扩张冠状动脉作用:试验证明,在正常波动和颤动的离体豚鼠心脏标本上,桑寄生(冲剂)均有舒张冠状血管作用,并能对抗垂体后叶激素,对心肌收缩力则为先抑制后增加〔6 〕。
4.抗病毒作用:桑寄生煎剂在体外(猴肾单层上皮细胞培养)对脊髓灰白质炎病毒和其他肠道病毒有显著抑制作用,脊髓灰质炎病毒与药物直接接触一小时内,即被抑制,可能是直接灭活作用〔7〕。
5.抑菌作用:桑寄生在试管内能抑制伤寒杆菌及葡萄球菌的生长〔8〕。
桑寄生的功效作用功能主治
![桑寄生的功效作用功能主治](https://img.taocdn.com/s3/m/95b15b17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e3.png)
桑寄生的功效作用功能主治
1. 桑寄生对血液系统的功效
•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贫血症状
•调节免疫系统,增强机体免疫力
•降低血脂和血糖,预防心血管疾病
2. 桑寄生对消化系统的功效
•缓解胃炎、胃溃疡等胃病症状
•提高食欲,促进消化吸收
•止泻、消食、祛风、解毒
3. 桑寄生对神经系统的功效
•抗抑郁、镇静、安神,改善睡眠质量
•缓解头痛、失眠、焦虑等症状
•促进脑细胞的新陈代谢,提高智力和记忆力
4. 桑寄生对肝脏的功效
•保护肝脏细胞,预防和治疗肝炎、肝硬化等肝脏疾病•促进肝脏解毒功能,排除体内有害物质
•润肺化痰,改善肝火旺盛
5. 桑寄生对泌尿系统的功效
•利尿消肿,缓解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促进肾脏排除代谢产物,预防尿酸结晶
•清热解毒,治疗尿路感染等疾病
6. 桑寄生对男性生殖系统的功效
•增强性功能,提高精子质量和数量
•调节男性雄激素水平,增加肌肉质量和力量
•预防前列腺疾病,促进前列腺健康
7. 桑寄生对女性生殖系统的功效
•缓解经期不适症状,如痛经、经量过多等
•改善经前情绪不稳定,缓解失眠、多梦等问题
•增加卵巢功能,调理不孕不育
8. 桑寄生对皮肤的功效
•抗氧化,延缓皮肤衰老
•改善皮肤干燥、粗糙、失去弹性等问题
•抗炎消肿,减轻痤疮、湿疹等皮肤病症状
总结起来,桑寄生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主要包括对血液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肝脏、泌尿系统、男女生殖系统以及皮肤的保健功效和治疗作用。
然而,对于具体的疾病需要根据个体情况进行具体的调理和治疗,最好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使用桑寄生。
桑寄生的功能主治是什么药
![桑寄生的功能主治是什么药](https://img.taocdn.com/s3/m/7a61084c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d9.png)
桑寄生的功能主治是什么药桑寄生的概述桑寄生,中药材之一,又名寄生、檗叶丹、千寿。
桑寄生属桑科寄生灌木。
桑寄生主要生长于中国的江苏、安徽、浙江、湖南等地。
桑寄生呈现灌木状,有分枝,高度可达1米。
其主要部分为寄生于桑树上的枝条,外形细长呈红褐色。
桑寄生寄生在桑树枝上吸取营养,具有多种药用价值。
桑寄生的功能主治桑寄生在中医药学中广泛应用,其功能主治包括:1.润燥止渴:桑寄生有清热润肺、生津止渴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口干舌燥、热病发热口渴、咽喉干痛等症状。
2.消肿利尿:桑寄生可利尿消肿,对于容易发生水肿的患者,可起到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3.抗炎止痛:桑寄生具有抗炎镇痛的功效,在中医药学中常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和骨质增生等疼痛性疾病。
4.降血脂降血压:科学研究表明,桑寄生具有降低血脂和降血压的作用,可用于一些高血脂和高血压患者的辅助治疗。
5.抗肿瘤作用:近年来的研究也表明,桑寄生还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可用于辅助治疗肿瘤患者。
桑寄生的用法用量桑寄生的用法用量如下:1.内服用法:一般可将桑寄生煎汤,每日2-3次,每次15-30克,可根据病情和医生指导进行调整。
2.外用用法:桑寄生也可以作为外用药物使用,可用于药膏、药丸等的制作。
注意事项使用桑寄生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慎用:桑寄生具有一定的药理活性,对于特定人群来说,使用时需要谨慎。
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应当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肾功能不全患者慎用:桑寄生具有利尿作用,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当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3.药物相互作用:桑寄生与某些药物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如服用药物时需要与医生沟通,以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
4.质量可靠的药材:购买桑寄生时要选择质量可靠的药材,避免使用劣质药材带来的不良反应。
总结桑寄生作为一种中药材,具有润燥止渴、消肿利尿、抗炎止痛、降血脂降血压和抗肿瘤等功能主治。
在使用桑寄生时需要了解其适应证和用法用量,并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使用。
桑寄生
![桑寄生](https://img.taocdn.com/s3/m/3bbc7309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77.png)
主要价值
药用
观赏
药用
《本草纲目》中记载,桑寄生有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安胎下乳的功能,用于风湿痹痛、腰膝酸软、高 血压、胎动不安、产后乳少等症。
桑寄生(2张)来源:为桑寄生科植物桑寄生枝叶。 化学成份:桑寄生叶中含黄酮类化合物:槲皮素(quercetin),槲皮甙(quercitrin)及少量的右旋儿茶 酚(catechol)。 性味:苦甘,平。 归经:入肝、肾经。 功能主治:补肝肾,强筋骨,除风湿,通经络,益血,安胎。治腰膝酸痛,筋骨痿弱,偏枯,脚气,风寒湿 痹,胎漏血崩,产后乳汁不下。治久咳 ,舌纵 眩晕 《本经》:主腰痛,小儿背强,痈肿,安胎,充肌肤,坚发、齿,长须眉。 《别录》:主金疮,去痹,女子崩中,内伤不足,产后余疾,下乳汁。 《药性论》:能令胎牢固,主怀妊漏血不止。
观赏
桑寄生形态多样,花色艳丽,枝叶舒展,可做庭院种植或者草地栽培,观赏价值较高。
植物文化
植物文化
《方言》中提到:“捣,依也。”郭注云:“谓可依倚之也,依倚树上而生,故谓之鸫矣。”表达了桑寄生 需依靠它物存活的特性。
民间传说
古时候,有个财主的儿子患风湿病多年,每逢阴湿寒冷天气便腰膝酸痛,行动十分困难。据说南山上有一个 郎中会治风湿病,财主便派长工前去求医。经此郎中诊治多次,效果不佳。又到一年冬天,财主儿子的风湿痛日 见加重,长工又被派去请那个郎中。这天,北风呼号,冰雪封山,行走十分困难,长工走了不远已气喘吁吁,就 在一棵老桑树旁的山洞里歇息。想来路还遥远,正在发愁,抬头忽见那棵老桑树上缠绕的小枝条,很像前几次买 回来的草药,何不掐几根带回去当药给财主的儿子治病。哪知吃这枝条后十多天,财主儿子的病居然好了起来。 财主前去答谢郎中,郎中莫名其妙,仔细询问长工才知原委。郎中便采了些寄生在桑树上的枝条回去,试之,果 然有效,遂取名为“桑寄生”。
被子植物各科常见中药材汇总
![被子植物各科常见中药材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24452a79ddccda38376baf7a.png)
被子植物各科常见中药材汇总双子叶植物纲(离瓣花亚纲)科名常见中药材(药用部位)三白草科鱼腥草(全草)、三白草(地上部分)胡椒科胡椒(果实)、荜菝(果穗)、海风藤(藤茎)、荜澄茄(果实)桑科桑白皮(根皮)、桑枝(嫩枝)、桑叶(叶)、桑葚子(果穗)、无花果(隐头果)、火麻仁(大麻的果实)、薜荔(茎、叶)、楮实子(果实)檀香科檀香(心材)桑寄生科桑寄生(枝叶)、槲寄生(茎枝)马兜铃科细辛(根和根茎)、青木香(马兜铃的根)、天仙藤(马兜铃的茎)、马兜铃(果实)、寻骨风(绵毛马兜铃全草)蓼科大黄(根和根茎)、拳参(根茎)、水红花子(红蓼的果实)、蓼大青叶(蓼蓝的茎叶)、何首乌(块根)、虎杖(根和根茎)、萹蓄(全草)、金荞麦(根茎)苋科牛膝、川牛膝(根)、鸡冠花(花序)、青葙子(种子)商陆科商陆(根)石竹科太子参(块根)、瞿麦(全草)、王不留行(种子)睡莲科藕节(根茎的节部)、荷梗(叶柄)、莲房(花托)、莲须(雄蕊)、莲子(种子)、莲子心(莲子中的绿色胚)、芡实(种子)毛茛科毛茛(带根的全草)、川乌(栽培品的母根)、附子(栽培品的子根)、草乌(块根)、雪上一枝蒿(短柄乌头的块根)、威灵仙(根和根茎)、川木通(藤茎)、黄连(根茎)、白头翁(根)、升麻(根茎)芍药科白芍(栽培品刮去栓皮的根)、赤芍(野生品不去栓皮的根)、牡丹皮(根皮)小檗科淫羊藿(地上部分)、功劳木(茎)、十大功劳叶(叶)防己科防己(根)、北豆根(蝙蝠葛的根茎)、木防己(木防己的根)木兰科厚朴(根皮、干皮和枝皮)、厚朴花(花蕾)、辛夷(花蕾)、五味子(果实)、南五味子(华中五味子的果实)、八角茴香(果实)、红木香(南五味子根或根皮)樟科肉桂(树皮)、桂枝(嫩枝)、乌药(根)罂粟科延胡索(块根)、夏天无(伏生紫槿的块根)、罂粟壳(果壳)、苦地丁(全草)十字花科板蓝根(菘蓝的根)、大青叶(菘蓝的叶)、莱菔子(种子)、莱菔(萝卜的鲜根)、地骷髅(萝卜的老根)、南葶苈子(播娘蒿的种子)、北葶苈子(独行菜的种子)、白芥子(白芥的种子)景天科垂盆草(全草)、景天三七(全草)、红景天(根和根茎)虎耳草科虎耳草(全草)、常山(根)金缕梅科路路通(枫香树的果实)、苏合香(树脂)杜仲科杜仲(树皮)蔷薇科仙鹤草(全草)、覆盆子(果实)、金樱子(果实)、月季花(花)、玫瑰花(花)、地榆(根)、山楂(果实)、木瓜(果实)、枇杷叶(叶)、杏仁(种子)、乌梅(果实)、桃仁(种子)、郁李仁(种子)豆科合欢皮(树皮)、合欢花(花或花蕾)、儿茶(儿茶的心材或去皮枝干煎制的浸膏)、决明子(种子)、皂荚(果实)、皂角刺(棘刺)、番泻叶(小叶)、云实(种子)、紫荆皮(树皮)、苏木(心材)、黄芪(根)、沙苑子(种子)、甘草(根和根茎)、葛根(根)、苦参(根)、槐花(花)、槐米(花蕾)、槐角(果实)、山豆根(柔枝槐的根和根茎)、补骨脂(果实)、鸡血藤(藤茎)、鸡骨草(广东相思子全草)、广金钱草(枝叶)、降香(树干或根部的心材)、刀豆(种子)蒺藜科刺蒺藜(果实)-1-芸香科陈皮(橘的成熟果实)、青皮(橘的幼果或未成熟果皮)、枳实(酸橙的幼果)、枳壳(酸橙未成熟果实)、黄柏(黄檗或黄皮的树皮)、吴茱萸(未成熟果实)、白鲜皮(根皮)、花椒(果皮)、椒目(花椒的种子)、代代花(花蕾)、香橼(成熟果实)、佛手(果实)楝科苦楝皮(树皮或根皮)、川楝子(果实)、椿白皮(树皮或根皮)、香椿子(果实)远志科远志(根)大戟科京大戟(大戟的根)、甘遂(根)、狼毒(根)、巴豆(种子)、蓖麻子(种子)、余甘子(果实)、求必应(铁冬青的根)卫矛科雷公藤(根)无患子科龙眼肉(假种皮)、荔枝核(种子)鼠李科酸枣仁(种子)葡萄科白蔹(根)锦葵科木槿皮(根和茎皮)、冬葵子(果实)、茼麻子(种子)堇菜科紫花地丁(全草)瑞香科芫花(花蕾)、沉香(含油树脂的木材)使君子科使君子(果实)、诃子(成熟果实)桃金娘科公丁香(花蕾)、母丁香(果实)、桉树、白千层五加科人参、西洋参(根和根茎)、三七(根)、刺五加(根、根茎或茎)、五加皮(细柱五加的根皮)、通草(通脱木的茎髓)伞形科当归(根)、白芷(根)、独活(重齿当归的根)、北柴胡(柴胡的根)、川芎(根茎)南柴胡(狭叶柴胡的根)、藁本(根茎)、前胡(根)、南鹤虱(野胡萝卜果实)、防风(根)、北沙参(根)、蛇床子(果实)、明党参(根)、小茴香(果实)、积雪草(全草)、阿魏(新疆阿魏的树脂)山茱萸科山茱萸(果实)双子叶植物纲(合瓣花亚纲)科名常见中药材(药用部位)杜鹃花科闹羊花(花)报春花科金钱草(过路黄的全草)木犀科连翘(果实)、连翘心(种子)、女贞子(果实)、秦皮(白蜡树的茎皮)马钱科马钱子(番木鳖的种子)、密蒙花(花)龙胆科龙胆(根和根茎)、秦艽(根)夹竹桃科罗布麻(叶)、络石藤(茎叶)、长春花萝藦科白薇(根和根茎)、白前(柳叶白前的根和根茎)、香加皮(杠柳的根皮)、徐长卿(根和根茎)、白首乌(块根)旋花科菟丝子(种子)、牵牛子(种子)、丁公藤(茎藤)、甘薯紫草科紫草(新疆紫草的根)马鞭草科马鞭草(全草)、蔓荆子(果实)唇形科益母草(全草)、丹参(根)、黄芩(根)、薄荷(全草)、苏子(果实)、紫苏叶(叶)、藿香(全草)、半枝莲(全草)、荆芥(地上部分)、夏枯草(果穗)、泽兰(全草)、连钱草(活血丹的全草)茄科洋金花(花)、枸杞(果实)、地骨皮(枸杞的根皮)、天仙子(莨菪的种子)、华沙参(根)、锦灯笼(酸浆的宿萼或带果的宿萼)玄参科玄参(根)、地黄(根茎)、胡黄连(根茎)紫葳科凌霄花(紫葳的花)、梓实(梓树的果实)列当科肉苁蓉(带鳞叶的肉质茎)-2-爵床科穿心莲(全草)、南板蓝根(马蓝的根)茜草科栀子(果实)、茜草(根)、红大戟(块根)、钩藤(带钩的茎枝)、巴戟天(根)、鸡矢藤、白花蛇舌草(全草)、金鸡纳树忍冬科金银花(忍冬的花蕾或刚开的花)、忍冬藤(茎枝)、山银花(来源于山忍冬等)败酱科败酱草(全草)、甘松(根和根茎)川续断科续断(根)葫芦科瓜蒌(栝楼的成熟果实)、天花粉(栝楼的块根)、罗汉果(果实)、丝瓜络(干燥成熟果实的维管束)桔梗科桔梗(根)、南沙参(根)、党参(根)、半边莲(全草)菊科菊花(花序)、白术(根茎)、苍术(根茎)、木香(根)、青蒿(黄花蒿的地上部分)、艾叶(叶)、漏芦(根)、苍耳子(果实)、牛蒡子(种子)、土木香(根)、茵陈(幼苗)、紫菀(根和根茎)、旋覆花(头状花序)、墨旱莲(全草)、大蓟、小蓟(全草)、佩兰(全草)、莴苣子(果实)、黄鹌菜、蒲公英单子叶植物纲科名常见中药材(药用部位)香蒲科蒲黄(花粉粒)泽泻科泽泻(块茎)、慈姑禾本科竹茹(秆的中层)、淡竹叶(茎叶)、薏苡仁(种仁)、白茅根(根茎)、芦根(根茎)、浮小麦(果实)、玉米须(花柱)莎草科香附(块茎)、黑三棱(块茎)棕榈科大腹皮(槟榔的果皮)、槟榔(种子)、进口血竭(麒麟竭的果实或树干中的树脂)、椰子天南星科天南星(块茎)、半夏(块茎)、虎掌南星(掌叶半夏的块茎)、禹白附(独角莲的块茎)、水半夏(块茎)、石菖蒲(根茎)、水菖蒲(菖蒲的根茎)、千年健(根茎)谷精草科谷精草(草花葶的头状花序)灯芯草科灯芯草(茎髓)百部科百部(块根)百合科百合(鳞茎的鳞叶)、黄精(根茎)、玉竹(根茎)、贝母(鳞茎)、知母(根茎)、重楼(七叶一枝花的根茎)、麦冬(块根)、天冬(块根)、土茯苓(光叶菝契的块根)、藜芦(鳞茎)、芦荟(叶或叶汁干燥品)、国产血竭(剑叶龙血树的树脂)石蒜科仙茅(根茎)薯蓣科山药(薯蓣的根茎)、穿山龙(穿龙薯蓣的根茎)、黄药子(黄独的块茎)、绵萆薢(根茎)鸢尾科射干(根茎)、番红花(花柱)、川射干(鸢尾的根茎)姜科生姜(根茎)、莪术(广西莪术、温郁金等的根茎)、郁金(广西莪术、温郁金等的块茎)、砂仁(果实)、豆蔻(果实)、草果(果实)、红豆蔻(果实)、草豆蔻(果实)、高良姜(根茎)、益智(果实)兰科天麻(块茎)、石斛(全草)、白芨(块茎)备注:以上各科按恩格勒系统分类所得广东药学院09中栽鉴2011-4-27-3-。
中药养身调理肾虚耳鸣的神奇草药桑寄生
![中药养身调理肾虚耳鸣的神奇草药桑寄生](https://img.taocdn.com/s3/m/fe6cf1f1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03.png)
中药养身调理肾虚耳鸣的神奇草药桑寄生肾虚是一种常见的中医理论,也是很多人面临的健康问题。
肾虚可以导致许多身体不适,其中之一就是耳鸣。
而在中药中,有一种被誉为“神奇”的草药,它就是桑寄生。
桑寄生被用来作为养身调理肾虚、治疗耳鸣的中药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本文将介绍桑寄生的功效、用法以及注意事项。
一、桑寄生的功效桑寄生,又名海桑寄生,是指寄生在桑树上的一种蓝藤植物。
它被广泛用于调理肾虚和治疗耳鸣。
桑寄生具有滋阴补肾的功效,可以补充肾脏中的精气,增强肾脏的功能,从而改善肾虚引起的各种不适症状,包括耳鸣。
桑寄生还有其他许多药理作用,例如抗炎、抗菌、降压、降血脂等。
这些功效使得桑寄生在中药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受到了许多医生和患者的青睐。
二、桑寄生的用法1. 煎服:将桑寄生切成小片,每次取10克,加水煎煮,煮30分钟后取汁,分两次服用。
可以每天服用一次,连续服用1个月以上,以达到调理肾虚、缓解耳鸣的效果。
2. 泡酒:将桑寄生切成小段,放入白酒中浸泡30天以上。
每晚睡前,用温开水冲服桑寄生泡酒,每次30毫升,可以缓解耳鸣,改善睡眠质量。
3. 手法疗法:将桑寄生粉末熏蒸至手心温热后,轻轻拍打于肾俞穴(位于腰部脊柱两侧,第二腰椎棘突下方凹陷处)。
每天早晚各拍打30次,可以促进肾气的调理,缓解耳鸣。
三、注意事项1. 服用桑寄生时应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调整剂量,避免剂量过大或过小。
2. 孕妇、哺乳期妇女、幼儿和年老体弱者慎用桑寄生。
3. 桑寄生具有一定的滋补作用,过量服用可能导致反应过度,如口干、口渴、口舌生疮等,应及时减量或停用。
4. 在服用桑寄生期间,应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过度疲劳,以促进桑寄生的养生效果。
总结:桑寄生作为一种中药草药,被广泛用于养身调理肾虚和治疗耳鸣。
它的滋阴补肾的功效可以改善肾虚引起的耳鸣症状,并且有许多其他的药理作用。
在使用桑寄生时,可以选择煎服、泡酒或手法疗法等不同的用法,但要注意个人体质和病情进行调整和慎重使用。
桑寄生
![桑寄生](https://img.taocdn.com/s3/m/3317c306a76e58fafbb00302.png)
桑寄生【中药名】桑寄生sangjisheng【别名】广寄生、桑上寄生、寄生、寓木、寄生草。
【英文名】Talxilli Herba。
【来源】桑寄生科植物桑寄生Taxillus chinensis (DC.) Danser.的带叶茎枝。
【植物形态】常绿寄生小灌木。
枝无毛,具凸起皮孔;嫩枝、叶密生锈色或褐色星状毛。
叶互生或近对生,革质,卵形至矩圆状卵形。
聚伞花序1~3朵;总花梗连同花柄、花萼和花冠均生有红褐色星状短柔毛;花萼近球形;花冠狭筒状,紫红色,4裂;雄蕊4枚,生于花冠裂片基部;花柱4棱,柱头头状。
果梨形,红黄色,有毛,基部渐狭成柄状。
【产地分布】寄生于多种树上。
分布于台湾、福建、广东、广西等地。
【采收加工】冬季至次春采割,除去粗茎,切段,干燥,或蒸后干燥。
【药材性状】茎枝圆柱形;表面红褐色或灰褐色,具细纵纹,并有多数细小凸起的棕色皮孔,嫩枝有的可见棕褐色茸毛;质坚硬,断面不整齐,皮部红棕色,木部色较浅。
叶多卷曲,具短柄;叶片展平后呈卵形或椭圆形,表面黄褐色,幼叶被细茸毛,先端钝圆,基部圆形或呈宽楔形,全缘;革质。
无臭,味涩。
【性味归经】味苦、甘,性平。
归肝经、肾经。
【功效与作用】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安胎元。
属祛风湿药下属分类的祛风湿强筋骨药。
【临床应用】用量9~15克,煎服。
用治风湿痹痛、腰膝酸软、筋骨无力、崩漏经多、妊娠漏血、胎动不安、高血压。
【药理研究】有降压、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收缩力作用,还有利尿、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尚能抑制乙型肝炎病毒。
桑寄生水浸出液、乙醇一水浸出液和30%乙醇浸出液均对麻醉动物有降压作用;注射液对正常和颤动的豚鼠心脏冠状血管有舒张作用。
此外,还具利尿和抗病毒作用。
【化学成分】含黄酮类化合物,主要为广寄生苷、槲皮素及槲皮苷;叶中含金丝桃苷。
另含萹蓄苷、右旋儿茶酚、槲皮素、槲皮苷等成分。
【使用禁忌】尚不明确。
【配伍药方】①治毒痢脓血,六脉微小,并无寒热:桑寄生60克,防风、川芎各7.5克,炙甘草9克。
桑寄生的功能主治与作用
![桑寄生的功能主治与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3e6412c1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99.png)
桑寄生的功能主治与作用简介桑寄生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广泛的应用和药用价值。
它是一种寄生植物,主要生长在桑树上,所以得名为桑寄生。
桑寄生的药用部分为它的茎叶。
下面将重点介绍桑寄生的功能、主治和作用。
功能1.温补作用:桑寄生具有温补作用,可以温补脾胃,补气养血,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2.滋阴作用:桑寄生具有滋阴作用,可以滋养肝肾,调理阴虚症状,改善头晕目眩、失眠多梦等问题。
3.抗炎作用:桑寄生含有丰富的药用成分,可以抑制炎症反应,缓解炎症症状。
4.抗氧化作用:桑寄生富含抗氧化物质,可以帮助清除体内自由基,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5.抗菌作用:桑寄生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对某些细菌感染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主治1.虚症乏力:桑寄生具有温补脾胃的作用,适用于体虚乏力、食欲不振、气短懒言等症状。
2.肾虚阳痿:桑寄生具有滋养肝肾的作用,适用于肾虚阳痿、尿频尿急等男性问题。
3.阴虚症状:桑寄生具有滋阴作用,适用于阴虚症状较重的人群,如头晕目眩、失眠多梦等。
4.消炎止痛:桑寄生具有抗炎作用,可以缓解炎症引起的疼痛不适,适用于关节炎、扭伤等疾病。
5.养血安神:桑寄生可以补气养血、安神定志,适用于血虚心悸、神经衰弱等问题。
作用1.强身健体:桑寄生可以温补脾胃,增强身体的抵抗力,有助于增强体质,预防感冒等疾病。
2.调理阴阳:桑寄生具有滋阴作用,可以调理阴虚阳痿等男性问题,对于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有一定的作用。
3.缓解炎症:桑寄生具有抗炎作用,可以减轻炎症引起的症状,缓解疼痛不适。
4.提高心理健康:桑寄生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补养心脑血管,对调节心理健康有一定的作用,有助于缓解焦虑、紧张等问题。
5.促进新陈代谢:桑寄生富含丰富的营养成分,可以促进新陈代谢,改善体内代谢功能,有助于保持身材和延缓衰老。
综上所述,桑寄生具有温补作用、滋阴作用、抗炎作用、抗氧化作用和抗菌作用等多种功能。
它主要用于虚症乏力、肾虚阳痿、阴虚症状、消炎止痛和养血安神等主治疾病。
中药桑寄生,桑上寄生,治妇人腰痛,小儿背强
![中药桑寄生,桑上寄生,治妇人腰痛,小儿背强](https://img.taocdn.com/s3/m/d8852962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b8.png)
中药桑寄生,桑上寄生,治妇人腰痛,小儿背强
桑寄生
桑寄生,入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名“桑上寄生”,列入上品。
清·张璐《本经逢原》言其:得桑之余气而生,性专祛风逐湿,通调血脉,故《本经》取治妇人腰痛,小儿背强等病。
桑寄生,性味苦、甘、平,入归肝、肾经,补肝肾、养气血,壮筋骨、益督脉、祛风湿、通经络、利关节、安胎元。
祛风湿,舒筋络,用于风湿痹痛;长于补肝肾,强筋骨,用于肝肾不足,血不养筋,或痹证日久,伤及肝肾的腰膝酸痛、筋骨痿弱。
特长祛风湿又补肝肾,对于肝肾不足兼风湿为患型的痹症尤为适宜;又有补肝肾,养血安胎,用于肝肾虚损,冲任不固之崩漏经多和肝肾精血亏虚之胎动不安、胎漏下血。
亦为妇科调经常用之药,也可用于妊娠水肿,以安胎调气利水。
用量9~15克。
***
产后乳汁不下:桑寄生90克,细锉碎,捣筛。
每服9克,水一盏,煎至七分。
去滓温服,每日2次。
治皮肤干燥症:桑寄生30~60g,加鸡蛋一只和沙糖适量,水煎服。
治高血压病:桑寄生30~60g,水煎代茶。
桑寄生
![桑寄生](https://img.taocdn.com/s3/m/dfaf29dead51f01dc281f1d4.png)
桑寄生正常字体放大字体本品为桑寄生科植物槲寄生或桑寄生的干燥带叶茎枝。
后者又称为“广寄生”。
【性味归经】苦,平。
归肝、肾经。
【功能】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安胎元。
【主治】风湿痹痛,腰膝酸软,筋骨无力,崩漏经多,妊娠漏血,胎动不安,高血压症。
【成分】广寄生含广寄生甙、槲皮甙,槲寄生含齐墩果酸及黄酮类化合物及槲皮甙。
【药理】1、降压2、降胆固醇3、利尿4、抗菌5、抗病毒医药网整理【用法用量】10-20g。
桑寄生正常字体放大字体【出处】1.《神农本草经》:桑寄生实,明目。
2. 陶弘景:桑上者名桑上寄生尔。
诗人云,施于松上翅方家亦有用杨上、枫上者,则各随其树名之,形类犹是-般但根津所因处为异。
3.《唐本草》:桑上寄生,寄生槲、榉、柳、水杨、枫等树上,子黄、大如小枣子。
惟虢州有桑上者,子汁甚粘,核大似小豆。
叶无阴阳,如细柳叶,厚肌。
茎粗短。
4.《蜀本草》:诸树多有寄生,茎叶并相似。
叶如桶而厚,软茎如槐而肥脆。
【拼音名】Sānɡ Jì Shēnɡ【别名】茑、寓木、宛童、桑上寄生、寄屑、寄生树、茑木【来源】药材基源:为桑寄生科植物桑寄生、四川寄生、红花寄生、毛叶钝果寄生的枝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Taxillus chinensis(DC.)Danser[Loranthus chinensis Dc.]2.Taxillus sutchuenensis(Lecomte)Danser[Lo-ranthus sutchuenensis Lecomte]3.Scurrula parasitica L.[Loranthus scurrula L.;L.parasiticus(L.)Merr.]采收和储藏:冬季至次春季采割,除去粗茎,切段干燥,或蒸后干燥。
【原形态】1.灌木,高0.5-1m。
嫩枝、叶密被锈色星状毛,有时具疏生叠生星状毛,后变无毛;小枝灰褐色,具细小皮孔。
叶对生或近对生;叶柄长8-10mm;叶片厚纸质,卵形至长卵形,长2. 5-6cm,宽1.5-4cm,先端圆钝,基部楔形或阔楔形;侧脉3-4对,略明显。
桑寄生功效与作用
![桑寄生功效与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c87bea2f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65.png)
桑寄生功效与作用桑寄生是一种常见的草本植物,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
在古代中医药理论中,桑寄生被认为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本文将从桑寄生的性味归经、主要功效与作用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桑寄生的性味归经桑寄生的性味为甘苦,性平,入肝经、肾经。
二、桑寄生的主要功效与作用1. 补肝肾桑寄生能够增强肝肾的功能,对肝肾虚弱、肝肾阴虚等症状有较好的补益作用。
肝肾不足是导致腰痛、头晕、失眠等症状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桑寄生能够通过滋补肝肾,调整阴阳平衡,改善相应症状。
2. 养血生发桑寄生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包括多种矿物质和氨基酸。
它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改善贫血等问题。
因此,桑寄生被广泛应用于养血生发的中草药中,有助于改善脱发、白发等问题。
3. 抗肿瘤桑寄生中含有多种具有抗肿瘤作用的化学成分,如桑寄生甙、桑寄生酚等。
这些化学成分能够抑制癌细胞的分裂和增殖,阻断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同时,它还能够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增强抵抗力,减轻化疗和放疗的副作用,对癌症患者具有辅助治疗的作用。
4. 降糖降脂桑寄生中的活性成分能够抑制脂肪的合成和吸收,降低血糖和血脂的水平。
它对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代谢性疾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常被用于降糖降脂的方剂中。
5. 抗衰老桑寄生中的多种抗氧化物质能够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延缓细胞的老化过程。
它还可促进血液循环,增加机体的养分供给,改善皮肤血液供应不足等问题,从而达到抗衰老的效果。
6. 具有抗菌作用桑寄生中的挥发油和多糖等成分具有抗菌作用,可以抑制和杀灭多种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
因此,桑寄生常被用于治疗多种感染性疾病,如感冒、咽喉炎等。
此外,桑寄生还有一定的解毒作用,对化脓性疾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7. 促进胃肠蠕动桑寄生中的多种活性成分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增加胃液的分泌和肠道的蠕动力,促进食物的消化和排除,改善消化不良和便秘等问题。
8. 提高记忆力桑寄生中的多糖和化学成分能够促进脑部血液循环,改善脑功能,提高记忆力和专注力。
药材:桑寄生
![药材:桑寄生](https://img.taocdn.com/s3/m/3b21a728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58.png)
药材:桑寄生药名:桑寄生别名:酒桑寄生、茑、寓木、宛童、桑上寄生、寄屑、寄生树、茑木功效分类:补益药、祛风药性味:苦、甘、性平归经:肝经、肾经功效: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安胎主治:腰膝酸痛、筋骨痿弱、肢体偏枯、风湿痹痛、头晕目眩、胎动不安、崩漏下血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或入丸、散;或浸酒;或捣汁服。
外用:适量,捣烂外敷。
药材基源:桑寄生为桑寄生科植物桑寄生、四川寄生、红花寄生、毛叶钝果寄生的枝叶。
功效作用桑寄生的功效与作用1、桑寄生治肝风昏眩,四肢麻木,酸痛,内伤咳嗽,小儿抽搐。
《湖南药物志》2、桑寄生治小儿背强:难以俯仰桑上寄生100克,白术、当归各150克,鳖甲500克。
用滚汤泡洗净,用水一斗,入砂锅内,慢火熬如饴,加炼蜜100克,收之。
每日不拘时用,米汤调服数茶匙。
(《本草汇言》引《嵇氏方》)3、桑寄生治漏气:生桑寄生捣汁一盏。
服之。
(《濒湖集简方》)4、桑寄生治妊娠遍身虚肿:桑寄生50克、桑根白皮(锉炒)1.5克、木香25克、紫苏茎叶50克、大腹3克,上五味细锉如麻豆大,拌匀,每服15克,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
(《圣济总录》寄生饮)5、桑寄生除风湿,消肿,清热,祛痰,顺气,止咳。
治痢疾,疮疥,吐血,子宫脱垂。
《广西药植名录》6、寄生得桑之余气而生,性专祛风逐湿,通调血脉,故《本经》取治妇人腰痛,小儿背强等病,血脉通调而肌肤眉须皆受其荫,即有痈肿,亦得消散矣。
《本经逢原》7、桑寄生主腰痛,小儿背强,痈肿,安胎,充肌肤,坚发、齿,长须眉。
《本经》8、桑寄生治动脉硬化性高血压。
《药材学》9、桑寄生补气温中,治阴虚,壮阳道,利骨节,通经水,补血和血,安胎定痛。
《本草再新》10、桑寄生对风湿痹痛、肝肾不足、腰膝酸痛最为适宜,常与独活、牛膝等配伍应用。
11、桑寄生用于肝肾虚亏、冲任不固所致胎漏下血、胎动不安,常与续断、菟丝子、阿胶等配伍。
12、桑寄生助筋骨,益血脉。
《日华子本草》13、桑寄生治妊娠胎动不安心腹刺痛:桑寄生一两半,艾叶半两(微炒),阿胶一两(捣碎,炒令黄燥)。
桑寄生的作用与功能主治与用量
![桑寄生的作用与功能主治与用量](https://img.taocdn.com/s3/m/2e0abdeb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f8.png)
桑寄生的作用与功能主治与用量1. 桑寄生的作用与功能桑寄生(学名:Viscum album),又名鸟巢花、万寿草、带胞藤等,是一种寄生在桑树上的蓝藻植物。
桑寄生寄生在桑树上,对于桑树的生长和发育有一定的影响,但桑寄生本身也具有一些药用价值。
桑寄生具有以下主要作用与功能:1.抗肿瘤作用:研究发现,桑寄生藤内含有丰富的多糖类物质,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
桑寄生萃取物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效果。
2.调节免疫功能:桑寄生寄生在桑树上吸取了大量的营养物质,其中会产生一些生物活性物质,具有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
桑寄生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提高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
3.抗衰老作用:桑寄生中的苦配糖体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延缓细胞老化,抑制衰老过程。
4.降血压作用:桑寄生中的一些活性成分具有降低血压的作用,可以改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状况。
5.调节血糖作用:桑寄生中的多糖类物质可以调节胰岛素的分泌,降低血糖水平,对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具有一定的帮助。
2. 桑寄生的主治桑寄生在中医药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主要用于以下方面的疾病治疗:1.肿瘤治疗:桑寄生具有抗肿瘤活性,可用于辅助治疗肿瘤疾病。
2.高血压:桑寄生中的活性成分可以降低血压,对于高血压患者有一定的疗效。
3.糖尿病:桑寄生可以调节血糖水平,对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4.免疫调节:桑寄生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提高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
5.抗衰老:桑寄生中的抗衰老成分可以延缓细胞老化过程,对于抗衰老有一定的作用。
3. 桑寄生的用量桑寄生的用量一般根据具体疾病情况和个体差异来确定。
在选用桑寄生进行治疗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饮片用药: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桑寄生的针叶上的药用部分含有更多的有效成分。
在使用桑寄生时,一般选择使用桑寄生的饮片。
2.温和剂量:一般用量为每次10-20g,每日3次。
在治疗肿瘤和其他重要疾病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用量。
桑寄生
![桑寄生](https://img.taocdn.com/s3/m/6a3d146848d7c1c708a14562.png)
桑寄生【性味】苦、甘,平。
【归经】归肝、肾经。
【功能主治】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安胎元。
用于风湿痹痛,腰膝酸软,筋骨无力,崩漏经多,妊娠漏血,胎动不安;高血压。
【功能主治】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安胎。
主腰膝酸痛;筋骨痿弱;肢体偏枯;风湿痹痛;头错目眩;胎动不安,崩漏下血【功能主治】补肝肾,强筋骨,除风湿,通经络,益血,安胎。
治腰膝酸痛,筋骨痿弱,偏枯,脚气,风寒湿痹,胎漏血崩,产后乳汁不下。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或入丸、散;或浸酒;或捣汁服。
外用:适量,捣烂外敷。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钱;入散剂、浸酒或捣汁服。
【用法用量】 9~15g。
【备注】1、用于风湿痹痛、腰膝酸痛等。
桑寄生能祛风湿,舒筋络,治疗风湿痹痛;而尤长于补肝肾,强筋骨。
故肝肾不足,腰膝酸痛者尤为适宜。
常与此独活、牛膝、杜仲、当归等同用,如独活寄生汤。
2、用于胎漏下血、胎动不安。
本品补肝肾,养血而安胎,可治肝肾虚损,冲任不固之胎漏、胎动不安,常与艾叶、阿胶、杜仲、川续断等配伍。
【备注】(1)对风湿痹痛、肝肾不足、腰膝酸痛最为适宜,常与独活、牛膝等配伍应用。
对老人体虚、妇女经多带下而肝肾不足、腰膝疼痛、筋骨无力者亦每与杜仲、续断等配伍应用。
用于肝肾虚亏、冲任不固所致胎漏下血、胎动不安,常与续断、菟丝子、阿胶等配伍。
此外,本品又有降压作用,近年来临床上常用于高血压。
【附方】①治腰背痛,肾气虚弱,卧冷湿地当风所得:独活三两,寄生、杜仲、牛膝、细辛、秦艽、茯苓、桂心、防风、芎藭、人参、甘草、当归、芍药、干地黄各二两。
上十五味细锉,以水一斗,煮取三升。
分三服。
温身勿冷也。
(《千金方》独活寄生汤)②治妊娠眙动不安,心腹刺痛:桑寄生一两半,艾叶半两(微炒),阿胶一两(捣碎,炒令黄燥)。
上药,锉,以水一大盏半,煎至一盏,去滓。
食前分温三服。
(《圣惠方》)③治下血止后,但觉丹田元气虚乏,腰膝沉重少力:桑寄生,为末。
海服一钱,非时白汤点服,(《杨氏护命方》)④治毒痢脓血,六脉微小,并无寒热:桑寄生二两,防风、大芎二钱半,炙甘草三钱。
桑寄生的功效与作用,桑寄生的副作用与禁忌
![桑寄生的功效与作用,桑寄生的副作用与禁忌](https://img.taocdn.com/s3/m/fd6419f5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84.png)
桑寄生的功效与作用,桑寄生的副作用与禁忌桑寄生的简介桑寄生属常绿寄生小灌木草本植物。
桑寄生,别称广寄生、梧州寄生茶、苦楝寄生、桃树寄生、松寄生、寓木、宛童、寄屑、姬生等。
桑寄生的种子因鸟进食后不易消化而排泄于树上传播。
治腰背痛,肾气虚弱,卧冷湿地当风所得,妊娠胎动不安,心腹刺痛,漏气等,临床还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等。
桑寄生的作用有哪些1、抗血栓桑寄生煎剂0.1g/ml及经乙醚萃取后的水相0.13g/ml,对兔血体外试验,均有明显的抗血栓形成作用。
2、用於风湿痹痛,腰膝酸痛等桑寄生既能祛风湿,又能养血益肝肾、强筋骨。
故可用治营血亏虚、肝肾不足之风湿痹痛,腰膝酸软,筋骨无力等症。
对肝肾不足之痹痛尤为适宜。
常与独活、秦艽、桂枝及杜仲、当归等药同用,如独活寄生汤。
3、用於胎漏下血,胎动不安桑寄生补肝肾、养血,故有固冲任、安胎之效。
多与阿胶、川续断、菟丝子等配用,如寿胎丸。
4、利尿作用麻酢犬以萹蓄甙即广寄生甙0.5毫克/公斤静脉注射,可引起利尿作用,增加剂量时作用更显著。
在慢性大鼠试验中,无论口服或注射,34毫克/公斤即开始有显著的利尿作用。
其作用强度虽不及氨茶碱,但其毒性仅为氨茶碱的1/4,故其治疗宽度较大。
5、降压作用萹蓄甙对麻醉犬虽有降压作用,但持续很短,且易产生急速耐受性。
据初步试验,在正常搏动和颤动的离体豚鼠心脏标本上,桑寄生(冲剂)均有舒张冠状血管的作用。
并能对抗脑垂体后叶素,对心肌收缩力则为先抑制后增加。
6、抗病毒作用桑寄生煎剂在体外(猴肾单层上皮细胞组织培养)对脊髓灰质炎病毒和其他肠道病毒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脊髓灰质炎病毒与药物直接接触一小时内,即被抑制,可能是直接灭活作用。
7、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桑寄生可用于肝肾不足、血虚失养的关节不利、筋骨痿软、腰膝酸痛等症。
8、养血安胎本品能养血安胎气,补肾固胎元,用于血虚胎动不安。
9、镇静作用小鼠腹腔注射柿寄生酊剂2克/公斤能抑制由咖啡因所引起的运动性兴奋,和延长五甲烯四氮唑引起的小鼠死亡时间。
桑寄生
![桑寄生](https://img.taocdn.com/s3/m/2b831e9ab9d528ea81c779e2.png)
D
100 µm
B
100 µm
圖 2 桑寄生莖、葉橫切面顯微特徵圖
A. 莖橫切面簡圖 B. 莖橫切面詳圖 C. 葉橫切面簡圖 D. 葉橫切面詳圖
1. 木栓層 2. 皮層 3. 石細胞 4. 中柱鞘纖維束 5. 韌皮部 6. 形成層 7. 木質部 8. 髓 9. 石細胞群 10. 上表皮細胞 11. 柵欄組織 12. 海綿組織 13. 下表皮細胞
O O
OH
圖 4 槲皮 化學結構式
4.3 高效液相色譜指紋圖譜鑒別(附錄XII)
對照品溶液 槲皮 對照品溶液Std-FP (50 mg/L) 取槲皮 對照品 5.0 mg,溶解於 100 mL 甲醇中。
供試品溶液 取 本 品 粉 末 1 . 0 g , 置 5 0 - m L 離 心 管 中 , 加 5 0 % 甲 醇 1 0 m L , 超 聲 ( 2 7 0 W ) 處 理 3 0 分 鐘 , 離 心 5 分 鐘 ( 約 1 8 0 0 × g )。 取 上 清 液 轉 移 於 2 5 - m L 量 瓶 中 。 重 複 提 取 1 次 , 合 併 提 取 液 。 加 5 0 % 甲 醇 至 刻 度 , 用 0.45-µm 微孔濾膜(PTFE)濾過,即得。
色譜系統 液相色譜:二極管陣列檢測器,檢測波長 256 nm;4.6 × 250 mm 十八烷基
鍵合硅膠(5 µm)填充柱; 柱 溫 3 0 ℃ , 流 速 約 1 . 0 m L / m i n 。 色 譜 洗 脫 程 序 如下(表 1):
138
桑寄生
表 1 色譜洗脫條件
時間 (分鐘)
供試品測試中 5 號峰與鄰近峰之間的分離度應不低於 1.0(圖 5)。
操作程序 分別吸取槲皮 對照品溶液 Std-FP 和供試品溶液各 10 µL,注入液相色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用植物】牛膝、川牛膝、鸡冠花、青葙。
牛膝
鸡冠花
青葙
10、商陆科
【形态特征】草本或灌木,稀乔木,单叶互生, 全缘,单被花,辐射对称,总状或聚伞花序,子 房上位,多为聚合浆果,扁球形,稀蒴果或翅果。
【显微特征】常含草酸钙簇晶,地下部分的根或 根状茎常有异型维管束。
【主要属及药用植物】 (1)大黄属:掌叶大红蓼、蓼蓝。
掌 叶 大 黄
何首乌
虎杖
拳参
扛板归
萹蓄
红蓼 水红花子
9、苋科
【形态特征】多为草本,单叶对生或互生,无托 叶,穗状、圆锥状或头状聚伞花序,胞果,稀为 浆果或坚果。
2、胡椒科
【形态特征】藤本或肉质草本,常具香气或辛辣气, 单叶,常互生,全缘,基部两侧常不对称,穗状花 序,浆果,种子一枚,有丰富的外胚乳。 【显微特征】茎内维管束常散生,导管细小。
【药用植物】胡椒、荜茇、海风藤、毕澄茄
海风藤
3、金粟兰科
【形态特征】草本或灌木,节部常膨大,单叶对生, 边缘有锯齿,穗状花序,核果。
第四节 被子植物的分类和常用 药用植物
被子植物分为两个纲:双子叶植物纲、单子叶植 物纲。
双子叶植物纲又分为:离瓣花亚纲和合瓣花亚 纲。
器官 双子叶植物纲
单子叶植物纲
根
直根系
须根系
茎 维管束环列,具形成层 维管束散生,无形成层
叶
具网状脉
具平行脉或弧形脉
花
通常为5或4基数 花粉粒具3个萌发孔
3基数 花粉粒具单个萌发孔
第一节 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一、具有真正的花 二、胚珠被心皮所包被 三、具有独特的双受精现象 四、孢子体高度发达
第二节 被子植物分类的一般规律
初生的、原始性状
次生的、进化性状
根 主根发达(直根系)
主根不发达(须根系)
乔木、灌木
多年生或一、二年生草本
茎
直立
藤本
无导管,有管胞
有导管
单叶
复叶
叶
互生或螺旋排列
另外,大麻中含的大麻酚类成分有致幻作用,是 一种毒品。
5、檀香科
【形态特征】乔木、灌木或草本,常寄生或半寄生, 单叶互生或对生,全缘,无托叶,坚果或核果。
【显微特征】檀香的木质部具有晶鞘纤维、含晶厚 壁细胞和草酸钙方晶。
【药用植物】檀香、百蕊草
地檀香
百蕊草
6、桑寄生科
【形态特征】半寄生性灌木,叶对生,稀互生或轮生, 革质,全缘,无托叶,花两性或单性,辐射对称或两 侧对称,花被片3~6枚,分离或下部合生成管,雄 蕊与花被片同数对生,子房下位,浆果,稀核果,种 子一枚,不具种皮,胚乳周围常有一层粘稠物质。
【显微特征】茎的髓射线、宽长,使维管束互相 分离。
【药用植物】马兜铃、北细辛
马兜铃
北细辛
8、蓼科
【形态特征】多为草本,茎节常膨大,单叶互生, 托叶形成托叶鞘包于茎节基部,穗状、头状或圆 锥状花序,单被花,花被片3~6,常花瓣状,宿 存,子房上位,瘦果或小坚果,大黄属果实具翅, 其余植物翅不明显,但常有宿存的花被包围形成 翅果状,种子有胚乳。
虫媒花
风媒花
初生的、原始性状
果
单果、聚合果
实 蓇葖果、蒴果、瘦果
种
胚小、有发达胚乳
子
子叶2片
次生的、进化性状 聚花果
核果、浆果、梨果 胚大、 无胚乳 子叶1片
第三节 被子植物的分类系统
长期以来,植物分类学家为建立自然的分类系 统经过长期奋斗,提出了分别建立在真花学说和假 花学说基础上的10余个分类系统,但应用最广泛的 是: 恩格勒系统(Engler system) 哈钦松系统(Hutchinson system) 塔赫他间系统(Takhtajan system) 克郎奎斯特系统(Cronquist system)
【显微特征】草珊瑚属茎的木质部只有管胞而无导 管,根的次生木质部有原始的细长导管;金粟兰属 木质部具细长的导管。
【药用植物】草珊瑚、及己、丝穗金粟兰
草珊瑚
及己
丝穗金粟兰
4、桑科
【形态特征】木本,稀草本和藤本,常有乳汁,叶 多互生,托叶早落,花小,单性花,单被花,集成 葇荑、穗状、隐头、头状等花序 ,雄蕊与花被片 同数且对生,子房上位,2心皮合生,常为聚花果, 由瘦果、坚果组成。
【显微特征】有草酸钙方晶和簇晶,表皮往往具有叠 生星状毛。
【药用植物】桑寄生、槲寄生。
桑寄生
7、马兜铃科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或藤本,单叶互生,叶 片多为心形,全缘,稀3-5裂,无托叶,花两性, 辐射对称或两侧对称,单被花,下部合生成管状, 顶端三裂或向一侧扩大,雄蕊6~12,花丝短, 分离或与花柱合生,蒴果,种子多数,有胚乳。
被子植物概述
被子植物门植物是当今植物界中最进化、种类 最多、分布最广和生长最繁盛的类群。全世界被子 植物共有20多万种,占植物界总数的一半以上。我 国被子植物已知约3万余种,药用被子植物占我国药 用植物总数的90%,也就是说被子植物是药用种类最 多的类群,大多数中草药都来自被子植物。要辨认 众多的被子植物,首先要熟悉被子植物的特征。
胚
具2片子叶
具1片子叶
一、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一)离瓣花亚纲
1、三白草科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单叶互生,穗状或总 状花序,基部常有总苞片,花小,两性,无花被, 蒴果或浆果。 【显微特征】常具分泌组织,有油细胞、腺毛、 分泌道。 【药用植物】鱼腥草、三白草
鱼腥草 蕺菜
三白草
常绿
有叶绿素,自养
对生或轮生 落叶
无叶绿素,腐生,寄生
初生的、原始性状
次生的、进化性状
花单生
花形成花序
花的各部螺旋排列
花的各部轮生
两被花
单被花或无被花
花的各部离生
花的各部合生
花 花的各部多数而不固定 花的各部有定数(3、4或5)
辐射对称
两侧对称或不对称
子房上位
子房下位
两性花
单性花
花粉粒具单沟
花粉粒具3沟或多孔
【显微特征】在内皮层或韧皮部均有乳汁管,叶内 常有钟乳体。
【药用植物】桑(桑白皮、桑枝、桑叶、桑椹)、 无花果、大麻(火麻仁) 、薜荔。
桑
大麻
无 花 果
薜荔
剧毒之桑科植物——见血封喉Antiaris toxicaria (Pers.) Leschen 分布于海南岛、云南、西双版纳等 地,国家三级保护植物。皮、汁强心麻醉催吐,有 剧毒,乳汁误落眼中,会失明,甚至燃烧树烟熏也 会导致失明,当地人把毒汁涂在箭上,捕杀野兽。 白色乳汁能使人心脏麻痹而停止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