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教学结构与网络教学模式探讨--何克抗

合集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研究

72“互联网 +”背景下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研究潘慧南京邮电大学 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摘要:智慧课堂作为当前教育信息化研究的一个热点,是新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产物。

将云计算平台与移动互联技术应用于基础教育,用大数据服务贯穿课前、课中、课后。

本研究在当前智慧课堂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其基本特征,设计出符合时代发展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以期望通过智慧课堂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改变现有的教学困惑,旨在探究该教学模式能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互联网 +;智慧课堂;教学模式“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教育界开辟了许多重大的机遇。

从宏观层面来说,“互联网+”极大地改变了当今的教育生态,逐步重构了教育生态,使得教育形式更加多样化、制度更加灵活化。

由于大数据和学习分析等新一代技术的出现,学生的学习更加个性化和智能化。

从微观层面来讲,“互联网+”在学校教学中的课程、教与学方式和评价方式上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一、概念界定(一)智慧课堂的概念目前为止,关于智慧课堂的概念界定还是处于模糊的状态。

唐烨伟等将智慧课堂定义为: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通过变革教学方式方法,将技术融入课堂教学中,构建个性化、智能化的课堂学习环境,从而有效促进智慧能力培养的新型课堂[1]。

孙曙辉等认为,智慧课堂是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运用“互联网+”的思维方式和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的,支持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应用的智能、高效的课堂[2]。

总之,学者们对智慧课堂的概念界定目前大部分还是基于信息技术的基础视角,本研究中将智慧课堂定义为利用新一代技术,打造富有智慧的教学环境,用大数据服务贯穿课前、课中、课后,最终实现学生的智慧生成。

(二)教学模式的内涵美国的乔伊斯认为,教学模式即学习模式,在帮助学生获得知识技能、思维方式的同时,也在教会他们如何更好的学习,模式的应用可以实现学校的大多数目标,可以进行学校策划、课程、单元甚至是一节课的设计,从安排上课、创设课程到设计包括多媒体程序在内的教学资料,其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学习技能的形成,提高学习效果。

教学系统设计何克抗--网络版

教学系统设计何克抗--网络版

第一章:名词解释:1.教学系统设计:教学系统设计是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为根本目的,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等理论转化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有效的教与学系统的过程或程序。

教学系统设计是以解决教学问题、优化学习为目的的特殊的设计活动,既具有设计学科的一般性质,又必须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

2.系统方法:系统方法就是运用系统的思想、观点,研究和处理各种复杂的系统问题而形成的方法,即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的方法。

3.教学系统设计过程模式:教学系统设计过程模式研究是在教学设计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套程序化的步骤,其实质说明做什么,怎样去做,是教学系统设计学科研究的主要容,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视野提出了不同的模式。

填空:1.教学系统设计的特征;(1)教学系统设计是应用系统方法研究、探索教与学系统中各要素之间及要素与整体之间的本质联系。

(2)教学系统设计的研究对象是不同层次的学与教的系统(3)教学系统的目的是将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等基础理论的原理和方法转换成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方案。

2.教学系统设计的发展经历了思想萌芽、理论形成、学科建立等阶段。

(1)20世纪50年代~60年代初期的程序教学、行为目标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孕育了教学设计理论体系的思想(2)20世纪60年代末期,由于教学系统方法的形成及其在各层次教学系统设计中的应用,使教学系统设计的理论与方法体系得以建立;(3)20世纪70年代以来,认知心理学、系统科学等相关理论的研究、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研究等成果被吸引到教学系统设计中,使教学设计理论和方法得到进一步发展,进而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3.教学系统设计的特点:(1)教学系统设计的系统系(2)教学系统设计的理论性与创造性(3)教学系统设计过程的计划性与灵活性(4)教学系统设计的具体性4.教学系统的意义(1)有利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2)有利于教学工作的科学化,能够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增长(3)有利于科学思维习惯和能力的培养(4)有利于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化,促进教育技术的发展5.教学系统设计的学科性质(1)教学系统设计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桥梁性学科教学系统设计为了追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不仅关心如何教,更关心学生如何学,因此在系统分析、解决教学问题的过程中,注意把人类对教与学及传播学的研究成果和我理论综合应用于教学实践活动,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

关于网络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思考

关于网络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思考

关于网络教案模式与传统教案模式的思考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何克抗一、引言当前高校教案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是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案模式,建构一种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新型教案模式。

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教案内容、教案手段和教案方法的全面改革。

之所以要把教案模式作为教改的主要目标,是因为教案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案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在一定环境中展开的教案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也就是说,教案模式是指按照什么样的教育思想、教案理论和学习理论来组织教案活动进程。

所以教案模式是很重要的,它是教育思想、教与学理论的集中体现。

教案模式的改变将要引起教案过程的深刻变革,也必将导致教育思想、教案观念、教与学理论的根本变革。

所以它比教案手段、教案方法的改革意义要重大得多,当然也困难得多。

二、以学生为中心教案模式的理论基础目前在各级各类学校中采用的教案模式主要有两大类:一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案模式,二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案模式。

从我国的现实情况看,九十年代以前的教案模式基本上都是以教师为中心。

这种模式的优点是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便于教师组织、监控整个教案活动进程,便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因而有利于系统的科学知识的传授,并能充分考虑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其严重弊病则是:完全由教师主宰课堂,忽视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不利于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材的成长(按这种模式培养出的绝大部分是知识型人材而非创造型人材)。

这是因为,以教师为中心的教案模式在学习理论方面的基础是行为主义。

这种教案模式长期统治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课堂就使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中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

众所周知,行为主义学派主张心理学只研究外显行为,反对研究意识和内部心理过程。

他们把个体行为归结为个体适应外部环境的反应系统,即所谓"刺激反应系统",学习的起因被认为是对外部刺激的反应。

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及教学设计[1]

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及教学设计[1]

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及教学设计[1]/keyan/zl/5.htm#2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何克抗一、建构主义的由来与发展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译作结构主义,其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皮亚杰(J.Piaget)。

他是认知发展领域最有影响的一位心理学家,他所创立的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学派被人们称为日内瓦学派。

皮亚杰的理论充满唯物辩证法,他坚持从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观点来研究儿童的认知发展。

他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

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涉及两个基本过程:“同化”与“顺应”。

认知个体(儿童)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这两种形式来达到与周围环境的平衡:当儿童能用现有图式去同化新信息时,他是处于一种平衡的认知状态;而当现有图式不能同化新信息时,平衡即被破坏,而修改或创造新图式(即顺应)的过程就是寻找新的平衡的过程。

儿童的认知结构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过程逐步建构起来,并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环中得到不断的丰富、提高和发展。

这就是皮亚杰关于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

在皮亚杰的上述理论的基础上,科尔伯格在认知结构的性质与认知结构的发展条件等方面作了进一步的研究;斯腾伯格和卡茨等人则强调了个体的主动性在建构认知结构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并对认知过程中如何发挥个体的主动性作了认真的探索;维果斯基创立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则强调认知过程中学习者所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的作用,在此基础上以维果斯基为首的维列鲁学派深入地研究了“活动”和“社会交往”在人的高级心理机能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所有这些研究都使建构主义理论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为实际应用于教学过程创造了条件。

二、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在研究儿童认知发展基础上产生的建构主义,不仅形成了全新的学习理论,也正在形成全新的教学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

“互联网+”背景下混合式教学在教师教育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混合式教学在教师教育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混合式教学在教师教育课程中的应用研究朱姗姗 王冰冰(琼台师范学院,海南海口 571127)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浪潮已经席卷整个教育领域。

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整合网络学习资源,优化传统的教学环境,提高教学效果,发挥信息技术给我们带来的良好机遇是学校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

本文主要从混合式教学在教师教育类课程中如何改变传统的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及其带来的意义展开研究。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教师教育课程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609(2019)34-0183-002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浪潮已经席卷整个教育领域。

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现代化成为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们迫切追求的目标。

整合网络学习资源,优化传统的教学环境,提高教学效果,发挥信息技术给我们带来的良好机遇是学校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

教师教育类课程是师范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但是传统的讲授方式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同时受学时限制课程的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不够,教学内容陈旧,师生互动匮乏。

实施混合式教学,合理利用手机互联网移动学习工具,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无疑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教学效果。

二、混合式教学在教师教育课程应用研究何克抗教授认为:所谓混合式学习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1]。

混合式教学模式指的是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与传统课堂教学有机结合,使学生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相结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学会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率的目的。

国外对混合式教学的实践已经日趋成熟,据调查美国加州地区采取混合式教学的学区已经大于三分之二并逐年升高,其他发达国家高效中混合式教学建设投入占高效信息化教学建设投入的50%[2],国内一些高校也相继开展混合式教学课程的实践和教学模式的研究。

网络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网络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网络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摘要: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网络教学方式不断运用到小学教学中,网络教学的使用促进了小学数学教学水平的提高,也适应了我国新课改的教学发展方向。

本文在研究网络教学走进小学数学教学的基础上,对网络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模式进行论述。

关键词:网络教学小学数学应用科学技术的发展,使计算机网络技术日益成熟,中小学计算机网络教室的应用逐渐普及,为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班级授课形式的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教学模式是进行课堂教学活动的必要形式,并且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和效果的好坏。

小学数学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认识事物及生存、生活能力的良好工具。

要实施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素质,多媒体网络技术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本文从多媒体网络教室(局域网,以下均属局域网)的功能与教学优势、模式构建的指导思想与教学模式的构建及其应用等主要方面进行阐述,供同行参考、批评、指正。

一、建立基于网络教室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师、生、体三者的关系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信息是多种双向传输方式,即师—生、生—生、网络—生(网络)、师(网络)—生(网络)、生(网络)生—(网络)、网络—师。

网络的优势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学生可以直接获取网络上的信息,进行自主学习,也可以通过网络间接从教师、其他学生处获取信息,师生、生生之间进行信息交流。

师生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学生可以从网络上自行获取信息自主学习,师生、生生之间可以相互讨论协作学习,教师可以通过网络间接或师生直接的交流,组织、引导、帮助学生学习。

二、基于网络教室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课堂教学模式把一堂课分为三个阶段,即情境阶段,同化、顺应(自主学习、意义建构)阶段,应用、创造阶段。

下面我们就三个阶段举例说明。

第一阶段:情境阶段。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通过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借助其他的帮助,利用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

基于智慧教学环境下的教学模式探究 文档资料

基于智慧教学环境下的教学模式探究 文档资料

基于“智慧教学环境”下的教学模式探究教师和学生的任何教学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学习环境下进行的,学习环境是教学活动得以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智慧教学环境利用传感技术、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创建了一种新型的教学环境,不仅影响着教学资源的建设、学习者学习方式的转变,也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方式,传统教学环境下的教学模式不足以适应智慧教学环境,容易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本文将探究智慧教学环境下教学模式应当具备的特点,从而为教师设计在智慧教学环境教学模式提供参考和借鉴。

1教学模式的定义虽然国内外学者一直在对教学模式进行探索,但是教学模式作为教育研究中一个独立的分支是从美国教育家乔伊斯等人的研究开始的,他们在《教学模式》(Models of Teaching)一中将教学模式定义为:“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长时的学习课程),选择教材,指导在教室和其他环境中教学活动的一种计划或范型。

[1]”乔伊斯等人将教学模式看作是一种实践操作性的计划,缺乏理论色彩。

何克抗等认为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指导下的,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而围绕某一主题形成的比较稳定且简明的教学结构理论框架及其。

[2]具体可操作的教学活动方式2 智慧教学环境下的教学模式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师占用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学生没有时间进行创造性思维与能力的训练,而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忽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在某些环节花费大量时间探索,这两种教学模式割裂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关系,不能实现智慧教育,也是对智慧教学环境丰富信息资源、硬件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积极探索智慧教育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对于实现智慧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国内众多教师和学者也进行着一系列的尝试和探索,并得出了一些成果。

通过文献检索与分析,当前智慧教学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大致可分为以下两种情况:2.1 基于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进行改进例如于颖等提出了智慧型讲授式教学模式,认为智慧教学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可大致遵循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即“创设情境―复习旧知―讲授新知―师生交互―巩固应用―检查评价”,但是智慧型讲授式教学模式要求教学目标指向学生的智慧发展,教学活动设计强调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现学生智慧能力的发展[3]。

试析高校教育的“混合教学模式”

试析高校教育的“混合教学模式”

试析高校教育的“混合教学模式”教育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推动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

很多高校构建了校园网并实现互联,积极搭建网上教学平台,建设资源共享课程。

本文试图从高校思想政治课入手尝试利用教育信息技术开发、设计网络资源共享课程,优化教学模式,研究教学策略。

促进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

20世纪80年代末,兴起了一股e—learning浪潮,2011年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提出了混合式教学理论(Blended Leaming),认为混合式教学是未来教育技术发展的趋势,是教育理念的又一次提升。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渗透到教育教学中,数字化教育教学更加深入人心,引起了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空前变革。

改变教师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发展,引发了基于“互联网+课堂教学”的改革。

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必将产生深远影响,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数字化校园建设成为高校建设的热点,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也成为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专业建设的重要抓手。

本文着重探讨利用“混合教学模式”对高校思想政治课与信息技术进行整合的理论与实践。

所谓“混合教学模式”Blending Learning(混合式学习,或混合式教学),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 (即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Blending Learning 是学习理念的一种提升,这种提升会使得学生的认知方式发生改变,教师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角色也都发生改变。

这种改变不仅只是形式的改变,而是在分析学生需要、教学内容、实际教学环境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在线教学和课堂教学的优势互补来提高学生的认知效果,以期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

一、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的意义混合式教学模式是教育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一项成果。

何克抗:实现“深度融合”的路径和方法

何克抗:实现“深度融合”的路径和方法

何克抗:实现“深度融合”的路径和⽅法本⽂结合《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计划(2010年)》提出的应实施由技术⽀持的“教育系统结构性变⾰”命题,分析了我国在《教育信息化⼗年发展规划(2011—2020 年)》中提出并多次强调“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的背景。

在此基础上,对“教育系统结构性变⾰”与“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确切内涵进⾏了解读,提出了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路径与⽅法,并对实现⽅法进⾏了具体科学的论证与阐述。

⼀、“深度融合”提出的背景2012年3⽉,我国教育部发布了《教育信息化⼗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开宗明义,指出实施教育信息化的意义在于“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破解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难题,促进教育的创新与变⾰”,因⽽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宏伟⽬标不可或缺的动⼒与⽀撑”。

为实现教育信息化,我们要充分利⽤和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众所周知,国际上推动教育信息化的传统做法是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为何我国在《规划》中提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以下简称“深度融合”)这⼀全新的提法,并且在《规划》全⽂中,这⼀提法先后出现了10次呢?我们只有了解其在当时提出的背景,才能更为准确地把握“深度融合”的内涵与实质。

2010年左右,信息技术作为最先进的⽣产⼒,在其他领域的应⽤已取得重⼤成效,但其在教育领域的应⽤成效却并不显著:⼤多停留在⼿段、⽅法层⾯,⽽对教育质量的提升(即⼤批创新⼈才的培养),信息技术似乎可有可⽆,或只是锦上添花,既没有成为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因素,更谈不上对教育发展产⽣⾰命性的影响。

由此引发了著名的乔布斯之问——“为什么计算机改变了⼏乎所有领域,却唯独对学校教育的影响⼩得令⼈吃惊!”国际上曾有许多专家学者对此进⾏过研究与探讨,都⽆功⽽返。

只有2010年11⽉发布的《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计划(2010年)》(以下简称NETP 2010),通过认真总结梳理近30年来企业部门应⽤技术的经验与教训,才发现问题的症结所在,并提出“如果想要看到教育⽣产⼒的显著提⾼,就需要进⾏由技术⽀持的重⼤结构性变⾰,⽽不是渐进式的修修补补”。

《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

《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

《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第一篇:《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实施方案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促使教育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促进了教育信息化,从而促进了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乃至教育理论、教育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资料可以采用文字、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媒体形式呈现,使得教学内容多元化。

信息技术能以最快的速度、最准确的信息、最灵活的方式和最佳的效果更新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始终保持科学性、直观性、趣味性、系统性和综合性等特点。

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教学,辅导答疑,批改作业,学生则可以通过网络听课、搜集资料、请教问题等,打破了时空的界限限制,使教育形式更加开发化。

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教师的个性化教学提供了条件和保障。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决定学习的内容及顺序,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学习具有鲜明的自主性。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个人的习惯和技能,选择有个性化的教学方法。

如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利用网络进行教学等。

这些教学形式和手段能根据教学内容,从文字、图表、动画、声音等多个角度去刺激学生,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教育的变革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

同时,对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各个国家都把发展信息化教育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比如美国启动了“国家教育技术工程”,欧盟发布了“信息社会中的学习:欧洲教育创新行动规划”,新加坡推出了全国教育信息化计划,马来西亚启动了多媒体走廊计划,我们国家启动了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校校通”工程、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程等。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强调了信息技术了的重要性,明确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教学系统设计(何克抗)

教学系统设计(何克抗)

教学系统设计(何克抗)1000字教学系统设计是指针对特定需求,按照教学原理、教育规律和信息技术发展趋势,采用合适的技术手段和设计模式,构建一套系统化的教学方案,使得教学达到预期效果,满足教育教学需要的设计过程。

教学系统设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目标制定与需求分析在进行教学系统设计之前,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和学生需求,以确保系统设计能够有针对性地满足教学需求。

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不同性别、年龄、学科方向、教育程度、文化背景、个人发展目标等诸多因素,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

同时,还需要分析学生需求,了解学生对教学系统的期望和需求,以便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系统做出合理安排。

2. 教学内容设计教学内容是教学系统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节。

需要制定教学计划,针对不同科目、不同学年、不同知识点,选取对应的教材、课程、活动等教学资源,结合教学原理和教育规律,设计教学内容,使学生获得充分的知识、技能和思想方面的培养。

同时,还需要合理分配教学时间,制定教学任务,确保教学内容的全面性和适当性。

建设教学系统应选择具有科技含量高的课程资源,以期更好地教学。

3. 教学策略与方法教学策略和方法是教学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如活动式教学、协作式学习、分组教学、个性化教育等等。

在教学策略和方法的选择上,需要掌握各种常用的教学方案,以便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出最合适的教学方案,使得教学效果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

4. 教学资源选择与优化教学资源作为教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的要求,选择最适合的教学资源。

需要选取适合的图书、音频、视频、多媒体等教学资料,为学生提供有价值的教育资源和教学支持。

同时,还应注重了解、借鉴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和先进教学理念,不断更新教学资源,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5. 教学系统评估与修改针对教学系统设计的实施情况,需要进行评估和修正。

何克抗

何克抗

何克抗,男,教授、博士生导师。

1937年8月生,广东省大埔县人。

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教授、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所长,东北师范大学终身教授。

长期从事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研究(特别是基于Internet的网络教育应用研究)。

已培养博士20多名,指导在读博士生12名;先后出版专著6部,主编教材12种,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00多篇;自1978年以来,先后七次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教育部和北京市科技进步奖,其中特别奖一次,二等奖五次,三等奖两次,一次获北京国际发明展览金奖,拥有发明专利一项。

何克抗教授和他所领导的科研团队(以下简称何克抗团队)自九十年代以来主要从“教育信息化工程”、“中小学的教学改革试验”、“教师教育信息化”、“中国教育技术学科建设”、“教育创新理论”等五个方面开展了研究与探索,下面着重将该团队近五年来所作研究工作介绍如下:教育信息化工程研究与实践积极参与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研发出一大批国内领先的教育信息化解决方案和教育软件产品(技术研发成果)。

1.1999年8月,受教育部高教司委托,主持制定我国第一个“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

该规范已于2000年5月由高教司正式发文在全国高校使用。

2.1998年底,在国内率先提出“城域教育网”概念。

随后在广东佛山市政府支持下,于1999年3月~2000年7月期间,由何克抗团队自主设计并独立承担全部软硬件工程,高质量地建成我国第一个“城域教育网”。

何克抗团队提出了包含“硬件设施、软件平台、资源建设和教师培训”等四要素并重的城域教育网全面解决方案,该方案目前已成为我国城域教育网的基本指导思想。

3.2000年6月,何克抗承担教育部委托研制项目“现代远程教学支撑平台”——为68所高校的网络学院和教育部资助的200多门“新世纪网络课程’提供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统一教学支撑平台,该平台经权威专家鉴定,认为是我国第一个功能最完备且实用的网络教学平台。

4.2001年10月28日,何克抗团队独立研制完成并开通了国内第一个省级大型“分布式教育资源网络系统”——广东省基础教育分布式资源网络系统。

何克抗《教育技术学》课后习题及详解(教学系统开发)【圣才出品】

何克抗《教育技术学》课后习题及详解(教学系统开发)【圣才出品】

第6章教学系统开发1.请你谈谈AECT’94定义中的设计子范畴和教学系统设计、教学系统开发中的设计阶段这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答:AECT′94定义中的设计子范畴既包括微观水平的设计,又包括宏观水平的设计。

宏观水平的设计如教学系统设计,微观水平的设计如某一课、某一单元或者微观的讯息设计。

它有包含四个子范畴:教学系统设计、讯息设计、教学策略和学习者特征。

教学系统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教学与学的系统“过程”或“程序”,而创设教与学系统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习者的学习。

教学系统开发中的设计阶段主要指在教学方案的具体实施开发工作时,针对具体教学情景做的进一步的细化设计。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知道这三个“设计”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1)区别:教学系统开发过程中的设计可以比作是软件工程中的设计(包括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是系统开发中的重要步骤,以迭代的方式覆盖系统开发绝大部分的时间进程。

教学系统开发的“设计阶段”不仅包括宏观层面的教学系统设计,更强调微观层面的设计。

微观层面的设计指依据学习者特征和教学策略,运用视觉思维理论、视觉学习理论、视觉传播理论、交互学习原则以及美学等方面的知识对教学讯息进行具体的设计。

这些内容原本是AECT′94定义中的设计子范畴中的三个方面。

(2)联系:AECT’94定义中的设计子范畴和教学系统设计、教学系统开发中的设计阶段都是服务于学习(教学)、面向学习(教学)系统,都属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理性过程。

2.举例说明教学系统开发技术与教学系统开发模式之间的关系。

答:技术的发展一直是教育技术开发范畴最主要的驱动力量。

教学系统开发技术指的是印刷技术、视听技术、基于计算机的技术、整合技术等所提供的不同的有各自特征的技术形式。

教学系统开发模式是在教学系统开发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再现教学系统开发的一种理论性的简化形式。

网络课程下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研究

网络课程下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研究

网络课程下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研究作者:黄艳芳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6年第06期内容摘要:随着网络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网络课程作为网络教育最主要的载体,如何发挥网络课程的最佳教学效果是网络教育的关键,也是教育者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主要研究在网络环境下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来教《大学计算机》这门公共课,研究的核心是《大学计算机》这门课程教师教的有效性。

关健词:网络课程任务驱动大学计算机一.网络课程概述著名的教育学者何克抗认为:所谓网络课程是指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基于Web的课程,它包括了两个组成部分: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

其中,网络教学支撑环境主要是指支持网络教学的软件工具、教学资源以及在网络教学支撑环境下实施的教学活动。

其学习过程具有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协作性和自主性等基本特征。

网络课程具有灵活性、高效性、高质量、交互性、个性化服务等特点。

二.任务驱动教学策略含义任务驱动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方式,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

“任务驱动” 教学法是把事先设计的一系列活动(即任务)摆在学生面前,通过完成这些任务把软件的操作方法介绍给学生,使学生明白各种操作的作用。

它具有目标性,给学生创建恰当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

在探索任务的过程中,让学生不断获得成就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通过这个过程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素养。

三.实例分析在知识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不只希望学生能学到知识,更希望能培养他们具有分析知识、选择知识、更新知识的能力。

实践证明,在《大学计算机》这门课的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行之有效的,它从实际的任务着手,带动理论的学习和应用,使探索计算机知识成为学生的主动行为,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兴趣,培养了学生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

教育技术学5(何克抗)

教育技术学5(何克抗)

教育信息的本质、组成及其传播。
教育技术学
第 五 章
教 学 系 统 设 ●教学系统中的合作交流。 计

教 育 技 术 学
教学系统的资源管理及教学活动的组织管理。
教育技术学
第 五 章
教 学 系 统 设 计
教 展的主要因素 育 (一)系统方法 技 教学系统设计的理念主要来自 术 于系统方法,系统方法内涵和外延 的不断演变对教学系统设计的发展 学
五、教学系统设计的层次
3. 以“系统”为中心的层次
教育技术学
教 育 借用系统设计方法,教学系统可看做是一 技 教 个能够制造教学产品的“黑箱”,暂时不考虑 学 术 它内部的结构,把教学条件作为输入,在内部 系 学 利用适当的教学方法进行加工,然后把教学结 统
设 果作为其输出。因而,教学条件、教学方法、
教 育 教学的本质和教学的一般规律,它只 技 是在教学理论、学习论指导下,运用 术 系统方法对各个教学环节进行具体的 学
教学系统设计不同于教学论 ,教
教育技术学
第 五 以下介绍几种对教学系统设计内涵的不同 章 认识,这些不同观点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教学系
三、教学系统设计观的演变
教 学 系 统 设 计
统设计的发展脉络。
第 从传播的角度来看教学,我们可以把教 五 学过程看成信息从教师或媒体传播到学生的 章
促进交流,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四)传播理论和教学理论
设 干扰并利用有效手段消除传播过程中的干扰, 计
教育技术学
第 五 章
教 学 系 统 设 计
教 按照教学中问题范围、大小的不 育 同,教学系统设计可以分为以下三个 技 层次: 1. 以“产品”为中心的层次 术 2. 以“课堂”为中心的层次 学

教学模式从广播式向交互式演进

教学模式从广播式向交互式演进

教学模式:从“广播式”向“交互式”演进叶平摘要:从信息传播的视角剖析教学模式后发现,学校课堂教学必须实现从“广播式”向“交互式”方向的转变。

在论述教学模式演进历史趋势的基础上,提出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交互式教学(学习)新模式。

关键词:教学模式信息传播交互式教学在推进信息化教育热潮中,教学新媒体的运用再一次成为教育领域关注的热点。

以网络和多媒体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确实为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手段,为素质教育的实施带来了美好的前景。

教学媒体的嬗变,是否就必然引起“学习的革命”?在过去50年中,国外学者已经进行了上百个媒体比较研究。

这些研究指出,当图解、练习、举例等教学方法保持不变,通过录像、教室技术和计算机等不同媒体进行教学以比较不同媒体的效果时,都得出同一个结论:学生的学习结果并不因媒体的不同而表现出明显的区别;只有当教学方法改变时,学习结果才会产生明显的差异。

对此,原国际绩效改进协会主席R.克拉克和美国多媒体网络教学专家P.祖克曼联袂发表论文指出:“表面上,学习是接触媒体的结果,实质上,学习是由媒体中包含的教学方法引起的。

媒体只影响学习的费用和速度(效率),方法才是引起学习的结果。

”他们得出结论说:“不要问哪种教学媒体最好,而要研究各种媒体中包含的教学方法是如何影响认知过程的。

”(1)“教学方法”,或者更广义地说“教学模式”,才是我们在推进信息化教育必须重点关照的对象。

以网络和多媒体为代表的新的教学媒体,它们所蕴含的教学模式,也必将引起我们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反思。

多年来,主导和控制我国学校课堂教学是一种被人概括为“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几乎成为大多数教学管理者和教师们的思维定势,极大地束缚了学校教育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给教育领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带来巨大的惯性阻力。

我国教育工作者为教学模式创新进行过长期艰难的努力,虽然取得了一些局部的成效,但总体来看并没有获得突破性的进展。

教学系统设计何克抗

教学系统设计何克抗

教学系统设计何克抗第1篇:教学系统设计(何克抗)第一章教学系统设计概论1.教学系统设计、教学设计模式教学系统设计的内涵:(课本P2—3)系统计划教学的过程教学是以促进学习的方式影响学习者的一系列事件,而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加涅,1992)教学系统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研究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各部分的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它们的方法步骤,然后评价教学成果的系统计划过程。

(肯普,1994)教学设计是指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资料、教学活动、信息资源和评价的具体计划的系统化过程。

(史密斯、雷根,1999)教学系统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

(乌美娜,1994)教学设计主要是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教与学的系统“过程”或“程序”,而创设教与学系统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习者的学习。

(何克抗,2021)创设和开发学习经验和学习环境的技术教学是一门科学,而教学设计是建立在教学科学这一坚实基础上的技术,因而教学设计也可以被认为是科学型的技术。

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教学设计的目的是创设和开发促进学生掌握这些知识技能的学习经验和学习环境。

(梅瑞尔,1996)一门设计科学教学设计是设计科学大家庭的一员,设计科学各成员的共同特征是用科学原理及应用来满足人的需要。

因此,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帕顿,1989)一门学科“教学设计是一门涉及理解与改进教学过程的学科。

任何设计活动的宗旨都是提出达到预期目的最优途径,因此,教学设计主要是关于提出最优教学方法的处方的一门学科,这些最优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发生预期的变化。

”(瑞格卢斯,1994)解决教学问题的过程教材观点:教学系统设计主要是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为根本目的,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等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有效的教与学系统的“过程”或“程序”。

教学系统设计何克抗--网络版.

教学系统设计何克抗--网络版.

教学系统设计何克抗--⽹络版.第⼀章:名词解释:1.教学系统设计:教学系统设计是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为根本⽬的,运⽤系统⽅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等理论转化成对教学⽬标、教学内容、教学⽅法和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进⾏具体计划,创设有效的教与学系统的过程或程序。

教学系统设计是以解决教学问题、优化学习为⽬的的特殊的设计活动,既具有设计学科的⼀般性质,⼜必须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

2.系统⽅法:系统⽅法就是运⽤系统的思想、观点,研究和处理各种复杂的系统问题⽽形成的⽅法,即按照事物本⾝的系统性把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的⽅法。

3.教学系统设计过程模式:教学系统设计过程模式研究是在教学设计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套程序化的步骤,其实质说明做什么,怎样去做,是教学系统设计学科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视野提出了不同的模式。

填空:1.教学系统设计的特征;(1教学系统设计是应⽤系统⽅法研究、探索教与学系统中各要素之间及要素与整体之间的本质联系。

(2教学系统设计的研究对象是不同层次的学与教的系统(3教学系统的⽬的是将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等基础理论的原理和⽅法转换成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案。

2.教学系统设计的发展经历了思想萌芽、理论形成、学科建⽴等阶段。

(120世纪50年代~60年代初期的程序教学、⾏为⽬标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应⽤孕育了教学设计理论体系的思想(220世纪60年代末期,由于教学系统⽅法的形成及其在各层次教学系统设计中的应⽤,使教学系统设计的理论与⽅法体系得以建⽴;(320世纪70年代以来,认知⼼理学、系统科学等相关理论的研究、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研究等成果被吸引到教学系统设计中,使教学设计理论和⽅法得到进⼀步发展,进⽽逐渐发展成为⼀门独⽴的学科。

3.教学系统设计的特点:(1教学系统设计的系统系(2教学系统设计的理论性与创造性(3教学系统设计过程的计划性与灵活性(4教学系统设计的具体性4.教学系统的意义(1有利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2有利于教学⼯作的科学化,能够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增长(3有利于科学思维习惯和能⼒的培养(4有利于现代教育技术应⽤的不断深化,促进教育技术的发展5.教学系统设计的学科性质(1教学系统设计是⼀门应⽤性很强的桥梁性学科教学系统设计为了追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不仅关⼼如何教,更关⼼学⽣如何学,因此在系统分析、解决教学问题的过程中,注意把⼈类对教与学及传播学的研究成果和我理论综合应⽤于教学实践活动,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

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及教学设计[1]

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及教学设计[1]

/keyan/zl/5.htm#2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何克抗一、建构主义的由来与发展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译作结构主义,其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皮亚杰(J.Piaget)。

他是认知发展领域最有影响的一位心理学家,他所创立的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学派被人们称为日内瓦学派。

皮亚杰的理论充满唯物辩证法,他坚持从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观点来研究儿童的认知发展。

他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

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涉及两个基本过程:“同化”与“顺应”。

认知个体(儿童)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这两种形式来达到与周围环境的平衡:当儿童能用现有图式去同化新信息时,他是处于一种平衡的认知状态;而当现有图式不能同化新信息时,平衡即被破坏,而修改或创造新图式(即顺应)的过程就是寻找新的平衡的过程。

儿童的认知结构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过程逐步建构起来,并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环中得到不断的丰富、提高和发展。

这就是皮亚杰关于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

在皮亚杰的上述理论的基础上,科尔伯格在认知结构的性质与认知结构的发展条件等方面作了进一步的研究;斯腾伯格和卡茨等人则强调了个体的主动性在建构认知结构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并对认知过程中如何发挥个体的主动性作了认真的探索;维果斯基创立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则强调认知过程中学习者所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的作用,在此基础上以维果斯基为首的维列鲁学派深入地研究了“活动”和“社会交往”在人的高级心理机能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所有这些研究都使建构主义理论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为实际应用于教学过程创造了条件。

二、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在研究儿童认知发展基础上产生的建构主义,不仅形成了全新的学习理论,也正在形成全新的教学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

教育技术专业泰斗——何克抗-精选文档

教育技术专业泰斗——何克抗-精选文档
5. 《语觉论——儿童语言发展新论》,何克抗著,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12;
6. 《教育技术学》,何克抗、李文光著,北京:北京师范 大学出版社,2019.10;
7. 《信息技术教育应用》中等师范学校教科书,何克抗、 李克东主编,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8;
8. 《信息技术应用基础》中等师范学校教科书,何克抗、 李克东主编,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8;
近几年发表的主要专著
1. 《儿童思维发展新论》,何克抗著,北京师范大学, 2019年;
2.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何克抗著,北京:高等教育 出版社
3. 《教学人员教育技术教程》,何克抗、刘雍潜主编,北 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11;
4.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光盘》——案例、文献 资料及素材选编,何克抗、刘雍潜,北京:电化教育 电子出版社,2019.11;
的重要途径,但对于“整合”的内涵、实质,特别是如何进 行有效的整合,却没有一种系统的理论来给予科学的、合理 的阐述。为了解决这一重大现实问题,何克抗教授在长期从 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试验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系统论 观点深入地分析、总结了国内外的教改实践经验,并使之上 升到理论高度,最后终于形成“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 理论”。运用这种理论可以深刻、清晰、明确地解释并指导 上面所提出的有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现实问题。该理论 目前已成为我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主要指导思想与教育 信息化建设的理论基础之一,正在引领国内“整合”的方向 与潮流。
二、理论研究成果
5. 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理论
何克抗教授是最早从国外引进和介绍建构主义的学者之 一。他不仅将建构主义作为一种新的学习理论介绍,更将其 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理论介绍,并根据当时国际上对建构主 义的最新研究进展,第一次较系统地总结出建构主义的教学 设计理论、方法及相关的典型教学案例,从而受到广大教师 (尤其是中小学教师)的热烈欢迎,建构主义理论也因此而 迅速进入我国的中小学课堂,得到日益广泛的普及。何克抗 撰写的关于建构主义的论文也成为近年来我国教育领域引用 率最高的一篇论文。何教授关于建构主义思想论述及其内涵 发展取得了巨大的影响,一度被认为是国内建构主义的代言 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布鲁姆认为,只要能正确运用“掌握学习”的教学策略,绝大多数甚至90%以上的学生都能很好地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学习环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则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要求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育思想与教学结构(彻底摒弃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传授、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对象的传统教育思想与教学结构)、全新的教学方法和全新的教学设计(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理论正是顺应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上述要求而提出来的)。因而很自然地,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就成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主要理论基础。
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结构由于是九十年代以后随着建构主义的日益流行才逐渐发展起来的,所以其理论基础比较单一,就是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以教师为中心教学结构的理论基础也包括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两个方面。以教师为中心教学结构在学习理论方面的基础主要是行为主义,众所周知,行为主义学派主张心理学只研究外显行为,反对研究意识和内部心理过程。他们把个体行为归结为个体适应外部环境的反应系统,即所谓“刺激—反应系统”,学习的起因被认为是对外部刺激的反应。但是他们不关心刺激所引起的内部心理过程,认为学习与内部心理过程无关,因此只要控制刺激就能控制行为和预测行为,从而也就能控制和预测学习效果。这就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根据这种观点,人类学习过程被解释为被动地接受外界刺激的过程,而教师的任务只是提供外部刺激,即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的任务则是接受外界刺激,即理解和吸收教师传授的知识。
巴班斯基的“最优化”理论(最优化”是指要从实际情况的具体条件出发,确定效果和时耗的双重质量标准,选定最佳教学方案,按照实施中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活动进程,以期达到最大效益,并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合理的教育和发展),以及美国布鲁纳的“学科结构论”(认为不应强调增加教材的量,而应按照学科内容自身的体系结构即围绕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来进行教学,才能有效地促进儿童的智力发展);
二、两类现行的不同教学结构
目前在各级各类学校中采用的教学结构主要有两大类:一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二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结构。
从我国的现实情况看,九十年代以前的教学结构基本上都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教学结构的特点是:
1. 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主动的施教者,并且监控整个教学活动的进程;
事实上,已经有许多有识之士通过中美两国学生不同特点的对比,看到了这个严酷的事实。例如,他们指出,美国学生在上课时可以随意打断老师的讲课,提出自己的问题和不同的观点;而在我们国家,除非老师主动提问否则是不容许学生这样做的,学生也决不敢这样做。其结果是使中国的大学生与研究生和美国的同类学生相比,从总体上说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明显不如对方。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胡卫平博士于2001年对中英两国青少年七个方面的创造能力进行抽样调查和比较,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1]:在七个方面的创造能力中,除了问题解决能力 一项以外,其它六项能力(发现问题能力、想象能力、实验设计能力、技术开发能力、产品改进能力和应用能力)中国学生都不如英国学生。江泽民同志在98年2月14日的讲话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而我们的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却普遍缺乏创新思维、创新能力,难以适应未来21世纪的需要—这就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学结构长期统治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所造成的严重后果。
网络教学结构与网络教学模式探讨--何克抗
北京师范大学 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一、引言
当前高校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是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建构一种既能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结构。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全面改革。之所以要把教学结构作为教改的主要目标,是因为教学结构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在一定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是教学系统四个组成要素(教师、学生、教材和教学媒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具体体现。简单地说,教学结构就是指按照什么样的教育思想、教与学的理论来组织教学活动进程。所以教学结构是很重要的,它是教育思想、教与学理论的集中体现。教学结构的改变将引起教学过程的根本改变,也必将导致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教与学理论的深刻变革。所以它比教学手段、教方法的改革意义要重大得多,当然也困难得多。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注意在学习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相应的教学设计主要围绕“自主学习策略”和“学习环境”两个方面进行。前者是整个教学设计的核心棗通过各种学习策略激发学生去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诱发学习的内因);后者则是为学生主动建构创造必要的环境和条件(提供学习的外因)。目前常用的自主学习策略有“支架式”、“抛锚式”、“随机进入式”、“自我反馈式”和“启发式”等多种。这种教学结构由于强调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因而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有利于创造型人材的培养,这是其突出的优点。但是,这种教学结构由于强调学生的“学”,往往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忽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另外,由于忽视教师主导作用,当学生自主学习的自由度过大时,还容易偏离教学目标的要求,这又是其不足之处。由于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结构的主要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所以上述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结构的优缺点正是建构主义理论本身优缺点的具体体现,在我们应用与推广建构主义理论的过程中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
3. 教学媒体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
4. 教材不是学生的主要学习内容,通过自主学习学生主要从其它途径(例如图书馆、资料室及网络)获取大量知识。
三、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结构的理论基础
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由于能提供图文声像并茂的多种感官综合刺激(这有利于情境创设和大量知识的获取与保持),能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进行协商会话、协作学习),还能按超文本、超链接方式组织管理学科知识和各种教学信息,目前在Internet上按这种方式组织建构的知识库、信息库浩如烟海,并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信息资源(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发现、主动探索,还有利于发展联想思维和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因而对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与发展,即促进学生关于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是非常有利的,也是其他的教学媒体或其他学习环境无法比拟的。而“情境创设”、“协商会话”和“信息资源提供”正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要求的学习环境必须具备的基本属性或基本要素[2],可见,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普及,实际上为实现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提供了最理想的条件。这就不难理解,自进入九十年代以来,为什么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普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会在西方迅速流行。
由于我国教育理论界多年来以认识论的原理取代对教学过程中具体认知规律的研究,导致绝大部分中小学老师不了解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不熟悉甚至完全不懂认知学习理论,这就为行为主义大开方便之门,使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我国特别盛行。至今仍有许多学校强调学生的任务就是要消化、理解老师讲授的内容,把学生当作灌输的对象、外部刺激的接受器、前人知识与经验的存储器,忘记了学生是有主观能动性的、有创造性思维的活生生的人。正是由于这种行为主义学习理论长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我国绝大多数学生逐渐形成一种盲目崇拜书本和老师的迷信思想——“书本上的都是经典,老师讲的都不能怀疑”,养成一种不爱问也不想问“为什么”的麻木习惯,这种思想和习惯代代相传,不断强化,就使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逆向思维被束缚、被禁锢,敢于冲破传统、藐视权威的新思想、新观念被贬斥、被扼杀,大胆幻想的翅膀被折断,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其主动性无从发挥。这就等于从基底上移走了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人材赖以孕育、滋生和成长的全部土壤,创造型人材的培养就成了难以实现的空中楼阁。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则是进入九十年代以后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特别是基于Internet的教育网络的广泛应用),才逐渐发展起来的。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结构的特点是:
1. 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2.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是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由于我国目前各级各类学校中都是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占统治地位,因此,以行为主义作为这种教学结构在学习理论方面的基础,正是多年来,我国的教育难以培养出大批创造型人才的根本原因。
以教师为中心教学结构在教学理论方面的基础则比较复杂,因为这种教学结构已经存在了几百年。从十七世纪三十年代捷克的夸美纽斯发表《大教学论》,提出班级授课制度,开创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以来,经过历代众多教育学家、教育心理学家的努力,使这一领域的实践探索不断深入,教学理论研究成果也层出不穷。其中比较突出的有:
十九世纪德国赫尔巴特的“五段教学”理论(预备、提示、联系、统合、应用);
二十世纪前苏联凯洛夫的教学理论(他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对赫尔巴特的五段教学加以改造,提出一种新的五段教学论——激发学习动机、复习旧课、讲授新课、运用巩固、检查效果);
赞可夫的“发展观”(认为教学不仅应当为掌握知识和技能服务,而且应当促进儿童的一般发展,即儿童心理各个方面的发展);
由以上分析可见,两种教学结构各有其优势与不足,不能简单地用后者去取代或否定前者,也不能反过来用前者去否定或取代后者。而是应当彼此取长补短,相辅相成,努力做到既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更要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既注意教师的教,又注意学生的学,把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其最终目标是要通过这种新的教学思想来优化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以便培养出具有高度创新能力的跨世纪新型人材。为了与前面的以教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和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结构相区别,我们把按照这种思想和目标实现的教学结构称之为“学教并重”教学结构(以强调这种教学结构既要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要调动教与学两个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应当着重指出,这里所说的“学教并重”和前几年有些人所主张的“学生是主体,教师也是主体”的“双主”是有原则区别的两个不同概念。如上所述,我们所说的“学教并重”是指既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这里的学习主体只有一个──就是学生;而有些人所主张的“双主”,则是指双主体,其用意是强调“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其客观效果则是起维护“教师中心论”的作用,所以是我们不能苟同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