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沪杭皖考察报告
苏杭上海考察报告4000字
苏杭上海考察报告4000字苏杭上海考察报告一、引言近年来,苏杭和上海作为两个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次考察旨在深入了解苏杭和上海的经济发展、人文历史、科技创新以及城市规划等方面的情况,以便更好地为未来的发展和合作提供参考。
二、苏杭考察苏杭地区包括苏州和杭州两个城市,两者均富有历史文化底蕴并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
在考察期间,我们参观了苏州园林、杭州西湖等著名景点,感受到了这两个城市独特的人文氛围。
此外,我们还与当地企业进行了交流,了解了苏杭地区的产业结构和发展情况。
苏杭地区以制造业、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创新能力。
三、上海考察作为中国最大的城市和经济中心,上海拥有世界级的金融中心、自由贸易区以及众多国际企业总部。
我们参观了上海金融中心、外滩、陆家嘴等地标性建筑,深刻感受到了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的繁荣和活力。
此外,我们还参观了一些创新型企业和科技园区,了解了上海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努力和成果。
四、比较与分析通过对苏杭和上海的考察,我们发现两个城市在经济发展、人文历史、科技创新和城市规划等方面存在一些差异。
苏杭地区注重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依托历史和自然景观吸引了大量的文化旅游资源;而上海则更加注重经济发展和国际化,成为了国内外投资和创新的热门地区。
然而,两个城市也存在一些相似之处。
苏杭和上海都是经济实力强大的城市,具有较高的人才集聚和创新能力。
两地都在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并注重提升城市品质和居民生活水平。
五、结论与建议通过考察,我们深入了解了苏杭和上海的经济发展、人文历史、科技创新和城市规划等方面的情况。
基于此,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 加强合作交流:苏杭和上海可以在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加强合作,共享资源,实现互利共赢。
2. 保护传统文化:苏杭地区应继续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加强文化旅游的开发和推广,提升地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苏州杭州上海考察报告doc
苏州杭州上海考察报告篇一:上海杭州苏州考察报告多元文化背景下地域文化构建考察报告一、考察时间、地点时间: XX.4.1-XX.4.11地点:上海、苏州、杭州二、考察目的我们这次实习考察目的是感受地方文化,提高自己的设计水平,全方位了解设计。
走出校,面向社会,开阔视野,了解当今市场对设计的要求,以便以后进行工程实践。
三、考察要求赴义乌、上海、苏州、杭州三地,了解当前艺术设计潮流及存在的问题,考察大中城市商业状况,感悟园林艺术及建筑特色等。
四、考察的内容艺术考察课是美术专业的必修课,我们在这10天的时间里先后参观考察了苏州、杭州、上海,一路上的所见所闻,给我很多的感受,收获很大,对我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有很大的帮助。
也了解了很多建筑特设及空间布置的设计方式与设计理念。
1.苏州-山塘街山塘街可以分为东西两段,东段从阊门渡僧桥起至半塘桥,这一段大多是商铺和住家,各种商店一家挨着一家,东段又以星桥一带最为热闹繁华。
山塘街的西段指半塘桥至虎丘山。
这一段渐近郊外,河面比东段要开阔,河边或绿树成阴、芳草依依,或蒹葭苍苍、村舍野艇。
这里有普济桥、野芳浜等胜景,还有“五人墓”、“葛贤墓”等古迹。
苏州除了有古典园林闻名中外,她那美丽的水乡也令所有去过的人回味无穷。
”在苏州众多的街巷之中,名胜山塘街(图一),被称誉为“姑苏第一名街”。
其原因,我想大概有几条:一是山塘街是一条有1100多年历史的古街;二是它的格局具有最能代表苏州街巷的特点;三是它与许多名人、名事相关。
(图一)2.苏州-拙政园全园占地62亩分为东、中、西和住宅四个部分。
住宅是典型的苏州民居现布置为园林博物馆展厅。
本次实习参观重点在中西部景区中部是拙政园的主景区为精华所在。
面积约18.5亩。
其总体布局以水池为中心亭台楼榭皆临水而建有的亭榭则直出水中具有江南水乡的特色。
池水面积占全园面积的3/5。
池广树茂景色自然临水布置了形体不一、高低错落的建筑主次分明。
总的格局保持明代园林浑厚、质朴、疏朗的艺术风格。
2010年苏沪杭皖写生艺术实践考察报告
西溪被称为“杭州之肾”。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东起紫金港路西侧,西至绕城公路东侧,南起沿山河,北至文二路延伸段,总面积约为10.08平方公里。现在向游客开放的一期保护工程约为3.46平方公里,主要包括生态保护区1.71平方公里,生态恢复区1.54平方公里,历史遗存保护0.074平方公里,服务设施区0.136平方公里。
西溪湿地历经了汉晋始起、唐宋发展、明清全盛、民国衰落等四个演变阶段,在长达1800多年的人为干预和自然演化中,西溪湿地从原始的原生态湿地演变为次生态湿地。及至近代,人类活动加剧,西溪湿地的自然生态、人文生态受到了较大程度的破坏,虽然风韵尚存,但已风光不再。为了更好地保护“杭州之肾”,2003年8月,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正式启动。工程遵循“生态优先、最小干预、修旧如旧、注重文化、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通过农居搬迁、河道清淤、植物复论文范文 种、生态驳坎、房屋整修等各种措施,对西溪湿地的水体、地貌、动植物资源、民俗风物、历史文化等进行科学的保护和恢复,从而打造杭州特有的湿地生态品牌,全面提升杭州的生态、环境质量和国际旅游名城品位。
(4)园林景观,花木为胜。
4月20日,上午我们去了苏州博物馆,看了很多古董,利用一个小时的时间匆忙的看完了。接着上午10点我们坐车去了上海,到了上海后我们首先去了上海新天地,感受很多,建筑的造型设计,建筑风格以及工装材料的大胆运用使我们收获很大。晚上在导游带队下去了上海外滩,人很多,建筑在灯光的照射下非常漂亮,黄浦江在光的照射下映射出各种颜色,总之漂亮极了。映入眼帘的是东方明珠,闪闪发光,可惜的是那天下了小雨,所以看的不很清楚。外滩,上海的长廊,百余年来,一直作为上海的象征出现在世人面前。它是上海人心目中的骄傲,它向世人充分展示了上海的文化,以及将外来文明与本土文明有机揉合、创新、发展的卓越能力。
安徽、杭州、苏州、上海专业考察报告_图文(精)
华东专业考察报告2010年10月8日我们环艺又一次全班出动进行外省考察,两周的考察时间,老师们都充分地安排了我们的行程,安徽—杭州—苏州—上海,我们都很满意也万分地期待这次考察,希望看看外省的发展跟我们目前所看到的有何不一样的地方,不一样的地方又在何处。
而且没出发之前我们都在网上查询过4个站的考察地信息,这样我们就会有目的性带着问题去考察。
这才是我们考察的真的目的。
一、安徽站经过十几个小时的火车终于到达了衢州,带着丝丝的疲倦我们继续赶往安徽,由于我们大一下个学期也前往安徽宏村西递进行建筑速写的课程。
所以我们对于安徽宏村西递并不陌生。
跟上次不一样的是,我们被安排到了屏山住宿,之后我们自己跟着导游在屏山里转了一圈,使我们真正的了解了屏山。
这里基本都是以马头墙为建筑的主题的屋顶,以灰色的墙壁,黑色屋顶为主体的房屋,墙体上还画着些许花纹和简易的图案。
屏山全村,使我们真正的了解了屏山。
天人合一藏风得水桃花源,千年承耕读兴商故里地,地处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宏村之间的屏山。
唐宋时称长宁里,就是长久安宁的地方,“都”是古代乡镇的自然建制。
唐代末年,九都看中这快风水宝地,举族从庐江迁来九都。
这里山环水绕,地域开阔,北有状如屏风的屏风山坐靠背,也因此得名屏山村。
南边有石山作照山,东有吉阳山、三姑峰与西边的双风山合为左右抱山。
吉阳山在北段,是村中吉阳河的发源地。
第二天是徽式建筑最具代表性的宏村,而且已经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传,在那里参观的游客也多。
宏村有水有湖有山,层楼叠院与湖光山色交映,动静相宜,显得比其他古村落更为大气。
宏村造型独特,称作是牛形村落:村内水系为“牛肠”,村边四古桥为“牛腿”,村头两棵古树为“牛角”,村中月沼“牛胃”村外南湖为“牛肚”。
旧时宏村有“南湖春晓”“月沼风荷”等八景,古老班驳的房屋翘角飞檐和绿树青山倒影在湖水中,特别有味道,难怪有着“中国画里乡村”的美誉。
这里川媚山秀,气候宜人,湖光山色,独领神韵。
苏沪杭考察报告
考察报告不来上海不知道城市的繁华,不去杭州不知道生活的小资,不来南京不知道历史知识的极度匮乏,这就是我此次考察最大的感想。
第一站南京到了。
还没下车就听导游说了好多关于南京的故事。
南京秀丽富庶,且自古就有“苏杭熟,天下足。
”江南乃鱼米之乡,物产丰饶,天下租调赋税,十之八九出自江南。
富足的财力对于一个新王朝巩固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于是南京成了都城不二之选。
在这里你可以聆听梁朝和尚云光法师在山巅讲经,去感悟博大精深的佛教“禅”世界;可以陪伴“天生我才必有用”的李白登临金陵凤凰台,不会再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感喟,而是眺望九州,吟唱着“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的豪迈气派;可以凭吊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凄伤情怀;或者与王安石一同泊船瓜洲,抒写“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佳句篇章;可以在李渔修葺的“芥子园”内思索他的“芥子而知须弥”寄寓,寻觅古代艺术的精髓;可以与俞平伯、朱自清大家学者一道一扁轻舟于浆声灯影里的秦怀河里,飘然的追寻一段文学佳话;你也可以到夫子庙去祭拜,接受儒家学理的洗礼,探索儒学精华。
说到古色古香的夫子庙,就会想到最有代表性的诗作是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的《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再则是传说甚多的秦淮河。
相传秦始皇东巡时,望金陵上空紫气升腾,以为王气,于是凿方山,断长垅为渎入长江,后人误认为此水是秦时所开,所以称为秦淮。
秦淮河静静的绕着南京流淌,它载动着历史的苍桑,每经一处便留下了它的气息,属于秦淮特有的气息。
曾经秦淮河畔是有名的风月场所,它作为六朝古都,历经东吴、东晋、宋、齐、梁、陈,然而,即便是有如此浓厚的王者之风,南京让人更多缅怀的却是秦淮河上一缕缕纤魂,它被蒙上了另一中色彩,宛如一个帝王着重文采风流。
由于第二天就去苏州,无缘观看总统府、大屠杀纪念馆、雨花台、玄武湖和中山陵。
左边是园,右边是园。
是塔是桥,是寺是河,是诗是画,是石径是帆船是假山。
上海、苏州、杭州考察报告(精)
上、苏、杭考察报告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时间:上、苏、杭考察报告一、实习时间、地点时间:地点:上海、苏州、杭州二、实习目的我们这次实习考察目的是走出校园,面向社会,开阔视野,了解当今市场对设计的要求;感受地方文化,提高自己的设计水平。
三、实习要求赴上海、苏州、杭州三地,了解当前设计潮流及存在的问题,考察大中城市商业状况,感悟园林艺术及建筑特色等。
四、实习考察的内容1、上海部分上海是中国第一大城市,到了上海我第一次体验到了中国第一现代化都市的繁华,鳞次栉比的高楼,繁华的街道,个性多样的建筑,还有万国建筑群等让我们体会到现代建筑业的高速发展,以及人类的智慧。
上海的近代文化充满活性,充满欣欣向上、富于想象、敢于冒险、敏于领悟、善于接受新事物的气质。
因此近代上海就成为全国经济的最大实体,在科技、文教诸方面都走在前列。
东方明珠塔位于上海黄浦江畔、浦东陆家嘴嘴尖上,1991年7月30日动工,1994年10月1日建成,塔高468米,与外滩的万国建筑博览群隔江相望,列亚洲第一,世界第三高塔。
1994年2月,国家主席江泽民题写了"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的塔名。
现已成为"90年代上海十大新景观"和"十佳旅游景点"之一。
上海博物馆新馆外圆内方和天圆地方的圆顶方体基座够成了新馆不同凡响的视觉效果,整个建筑把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巧妙地融为一体,在世界博物馆之林独树一帜。
这里既有传统建筑的召唤,也有当今时代的大跨度展示。
它从中国青铜器的早期文饰中抽象而出,有以现代构图加以创作,并用现代表现手法,让人耐看,引起遐想。
在灯光设计方面,涉及无紫外线射灯、无紫外线日光灯、光导纤维射灯和带红外自动感应调光控制器的射灯等多种灯具,强调灯光的照射间距、高度、角度、照度和色温等需要精心的计算和调试,从而达到真实还原文物本来风采的目的。
从远处眺望,圆形屋顶加拱门的上部弧线,整座建筑宛如一尊中国古代的青铜器。
苏沪杭考察报告(精选5篇)
苏沪杭考察报告(精选5篇)第一篇:苏沪杭考察报告苏沪杭考察报告通过这次赴上海、苏州、杭州三地,了解当前艺术潮流及存在的问题,考察大中城市商业状况,感悟园林艺术及建筑特色。
这次考察让我们走出校园,走出书本,面向社会,开阔视野,了解当今市场对设计的要求;踏入实地,领略沿海发达城市的经济、政治、社会、历史、文化,以增长所见所闻,提高自己的设计水平。
第一站:苏州留园我们进入大门后,按照留园宣传册上的路线图,对留园进行第一次的游览。
同样对其有了初步的了解,在视觉上对其也有了大概的感知。
我们进入园门后,首先便是一个比较宽敞的前厅,从厅的东门进入狭长的曲尺形走道,在进入一个面向天井的敞厅,接着进入一个半开敞的小空间,便来到景区的古木交柯。
途经过的厅堂内陈列了留园的列任归属者,以及留园的几次改建的具体情况。
我想最让我们激动的便是一些“留园之最”,令人赞叹不已。
苏州保存最完整之园,苏州园林曲廊最长之园,苏州园林山石最多之园等。
接着折而西至,来到绿荫轩小巧雅致是我的第一印象。
过了绿荫轩便来到明瑟楼,明瑟楼是上体建筑,经导游的提醒,我们惊奇的发现其楼阁如前舱,敞厅如中舱,形如画舫,寓意一帆风顺。
接着经过涵碧山房便能看到其西侧的爬山廊,这爬山廊总长有700余米,连接了园中所有的建筑个体。
接着我们自然而然便沿着此廊经过山顶的木樨香轩,站于此轩之中,环顾四周,满园尽收眼底。
绕着印有花纹的卵石路面,我们来到了亢于山岗之上的可亭。
臵身于亭中,深刻体会到什么叫做“唯有此亭无一物,坐观万景得天全”。
坐于此亭。
池中小蓬莱岛,池东的曲溪楼,西楼,清风池馆等景点尽收眼底。
跟着导游,我们不知不觉来到五峰仙馆。
五峰仙馆取名于馆前的叠石。
据说这些石峰是园主人仿着庐山五老峰而造,其山体虽小,但是其势丝毫不逊。
穿过五峰仙馆沿曲廊便来到揖峰轩,还我读书处,林泉耆硕之馆。
林泉耆硕之馆又名为鸳鸯厅。
何为鸳鸯厅,就是男主人和女主人的房间在一起。
但是室内的装饰去相差很大。
苏沪杭考察报告3900字
苏沪杭考察报告3900字2021年8月,笔者来到中国的三大城市之一——苏州,上海和杭州,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考察。
以下是本人的考察报告。
1.环境和氛围苏州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有着美丽的园林和古色古香的街道。
不管是遛弯还是逛街,走到哪儿都感觉很容易放松下来。
上海给人的感觉则是快节奏和现代感,大街上熙熙攘攘、灯火通明。
杭州则是“天堂”般的城市,自然风景优美,周围有着许多山和水,气息清新。
2.经济和商业作为中国的三大城市之一,苏沪杭的经济和商业水平都非常高。
在商业区和购物中心里,各种国际品牌和最新科技产品应有尽有。
苏州、上海和杭州都有大量的企业,这些企业在国际贸易和科学技术方面拥有很高的竞争力。
3.教育苏州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浙江大学都是中国最好的高等教育学府之一,这三座城市也是许多大学生的心仪之地。
高等教育在这些城市中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支持,因此大多数在本科和研究生阶段的学生都有机会到苏沪杭的顶尖高校学习。
4.文化和艺术不同的城市有着不同的文化和艺术氛围。
苏州有着丰富的戏曲和文化传统,浓郁的文化气息和美丽的风景使其成为一个独特的文化名城。
上海是国际都市,这里有许多现代文化和时尚潮流,尤其以音乐和时装从业者最为知名。
杭州则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宋代的许多艺术和文化标志都源于杭州,如茶道和丝绸织造业。
5.交通苏沪杭高速铁路使这三座城市之间的旅行更加便捷。
苏州到上海的高铁仅需20分钟,而苏州到杭州的高铁仅需1小时20分钟。
这样的速度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商业活动提供了更好的便利。
6.总结苏沪杭是一组拥有相似文化和历史背景,但各自都有独特特色的城市。
在这次考察中,我深刻体会到了这三座城市的不同特点,从各个方面感受到它们的长处。
作为中国的重要城市之一,苏沪杭的综合实力不容小觑,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来到这里生活、工作和创业。
在未来的发展中,这三座城市将继续在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实现更多的成就。
上海苏杭考察总结报告5篇
上海苏杭考察总结报告5篇第一篇:上海苏杭考察总结报告上海苏杭考察总结报告苏杭,苏州和杭州的合称;苏州(汉语拼音:Sūzhōu,方言:苏州话),中国城市,古称吴,现简称苏,拥有姑苏、吴都、吴中、东吴、吴门和平江等多个古称和别称。
杭州(汉语拼音:hāngzhōu)位于中国东南沿海,浙江省省会,浙江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中国东南重要交通枢纽,中国最大的经济圈——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的第二大中心城市。
上海苏杭考察总结报告行万里路如读万卷书见万家艺如画万卷图XX年10月24日,艺术设计系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80余名同学在几名老师的带领下,对苏州、杭州、上海进行了为期8天的调研。
同属江南城市却有着完全不同的气质,那些同样弥漫在空气中的潮湿气息终究在不同的人文特点下有了不同的味道,苏州的“巧”,杭州的“秀”,再加上上海的“锐”,这三个字构成了此次考察的整个框架。
苏州之“巧”漫天飘荡的吴音取代了北方汉子雄浑的调腔,蜿蜒曲折的道路取代了北方四方四正的大道,苏州用不一样的温柔让那些不快烟消云散。
大家所游览的“吴下名园”留园和那分不清是自然还是人工雕琢的拙政园用特有的巧夺天工将同学们对古建筑固化拘泥的思维全部抛到了九霄云外,而那首《枫桥夜泊》也道出了苏州这份巧所蕴含的那淡淡的忧伤,情融于景,景覆于情,让那些园林的草木湖石都有了灵动的生命。
杭州之“秀”满眼的风景都被清秀的无法言喻的西湖染上了如同山水画的浓墨重彩,暖暖的空气让同学们纷纷忘记了北方苦寒之地的老家,不愧是熏得游人醉的地方。
其间,同学们领略到了浙江美术馆的精致和中国美术学院的传统性延续。
印象最深的是这些错落“无”致的建筑无一例外都带着杭州那特有的“秀”,与北方背靠那些雄壮山脉的建筑毫不相同,因为出生在这座城市的建筑仗着那天生丽质的风景总有一份难以名状的醉意。
上海之“锐”最后一站是魔都上海滩,国际大都会的多样与发达是北方难以企及的,如果说苏州的园林式帝王帽上的珍珠,杭州的西湖是帝王身上的龙袍,那么东方明珠塔必是这位帝王挥舞立威的宝剑。
赴江苏安徽浙江三省公安机关参观考察学习报告_1
赴江苏、安徽、浙江三省公安机关参观考察学习报告赴江苏、安徽、浙江三省公安机关参观考察学习报告xxx派出所xxx20xx年3月4日,由分局政委xxx带队,局党委成员xxx、xxx、xxx、及各科所队内勤民警一行50人赴江苏、安徽、浙江三省公安机关进行为期九天实地参观考察学习。
通过考察学习,看到自身差距,使惯有的优越感、满足感受到重创,真可谓开拓视野、增长见识、受益匪浅。
一、考察单位及观后感悟(一)、第一站:江苏省XX市夫子庙派出所夫子庙派出所地处六朝古都南京名扬海内外的“十里秦淮风光带”的中心,现有民警32名,辖区面积仅平方公里,居民4086户11404人,各类商场、商店等大小单位近3000家。
20xx年,该所被公安部批准为一级公安派出所,并授予“全国模范派出所”荣誉称号。
位于繁华商业闹区一隅夫子庙派出所,外观简单狭小,进入所内,那是别有洞天,无论是整洁的环境卫生,规范醒目的规章制度、每月之星、领导接见的宣传栏,高规格的硬件设施,合理的办公布局,热情周到的特色服务,都给我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特色:派出所建起了小食堂、小浴室、小健身房、小洗衣房、小阅览室等“五小”设施;所领导按照“三队一室”的职责分工,下到各分管业务的中队,与民警一起工作,取消所长办公室。
观后感悟:夫子庙派出所是临时决定参观考察学习的,又是星期天,无论是派出所院内、办公区、民警休息室、食堂、卫生间等场所卫生达星级标准,这说明该所平时注重养成教育。
各种档案资料规范、齐全,民警形象好、服务佳。
他们的内务管理、警容警姿、礼貌服务等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二)第二站:安徽省XX市公安局鸠江分局安徽省XX市公安局鸠江分局也是地级市所属分局,辖区面积154平方公里、实有人口18万,和我局规格基本相当,分局硬件设施较我局略有不足,但在软件开发应用上,堪称一流。
3月6日上午,鸠江分局政委就分局的组织机构、软件的开发、如何运用等情况作了介绍,派出所的一名副所长就治安信息系统的应用进行讲解、刑警队的技术人员就刑侦方面,如阵地控制、刑嫌人员、培建特情等系统的应用作了推广。
苏沪杭考察报告
苏沪杭考察报告一、引言近日,我们团队来到中国的苏沪杭地区进行了一次考察。
这次考察主要是探索当地的经济发展、社会状况以及人文环境等方面的情况。
经过几天的考察,我们获得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和感受。
二、苏州1.经济发展苏州市是江苏省的一个重要城市,也是中国的一座著名园林城市之一。
在经济发展方面,苏州市的GDP已经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
其IT、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行业与产业也非常发达,这也为整个市区提供了广泛的就业机会。
2.社会状况苏州市近年来的城市规划与基础设施建设非常突出,交通便利,市内公共设施和环境的整洁度也很高。
同时,这里也是个学术氛围浓厚的城市,几所著名的高校和研究所为该市注入了不少的学术创新和人才培养。
3.人文环境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苏州市的景点也非常丰富,如寒山寺、苏州博物馆、拙政园等都是非常值得一看的。
更为难得的是,苏州还是区域性的文化中心,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与文化资源脉络让当地人在文化与休闲上能够得到双重享受。
三、上海1.经济发展上海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国际性大都市之一,对外开放程度高,毗邻东海两岸,也是我国各个领域高科技的前沿。
此外,这里也是金融、国际贸易和航运的中心,被誉为中国的“经济引擎”。
2.社会状况上海的城市化程度非常高,市内人口接近3000万。
但是,城市化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尤其是在住房和交通方面。
这也是上海市面临的发展难题之一。
但是在环境方面,上海市仍然尽全力保持自身形象,公园、广场、购物等方面一直是这座城市不可或缺的元素。
3.人文环境上海的建筑外观非常独特,历史与现代融合在了一起。
此外,上海也是中国电影艺术的一个重要中心,每年度过上海国际电影节来到这里观影的人都非常多。
四、杭州1.经济发展杭州位于中国东南部,是浙江省的一个著名城市。
在经济发展方面,杭州的GDP也非常高,高新技术和创新能力也是备受瞩目。
此外,杭州市的互联网经济也非常发达,淘宝网、阿里巴巴等知名企业的办公地也均位于此。
苏沪杭考察报告3900字 (2)
苏沪杭考察报告3900字本份苏沪杭考察报告的目的是了解三座城市的经济发展、文化特色、旅游资源、教育水平等方面的现状,以及其未来发展的前景。
我们从6月25日开始,历时10天,对苏沪杭三座城市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和观察,并对所得的资料进行了整理和分析。
一、苏州苏州位于长江三角洲,因其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优美的自然风光而被誉为“东方威尼斯”。
苏州的经济以制造业、服务业和流通业为主,其中制造业是苏州的支柱产业。
苏州的工业以汽车制造、电子、机械等为主,其湾区经济规模和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苏州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其历史文化遗产丰富多彩,如拙政园、留园、虎丘、太湖等等。
此外,苏州还有美食文化和地方特色产品,如苏州饼干、苏绣等等。
苏州的教育颇具特色。
苏州已经成为了全国有名的教育城市,其高中和大学水平非常高。
苏州有许多著名的名校,例如苏州中学、苏州大学等等。
二、上海上海是中国的文化和商业中心,也是全国的金融中心。
上海经济的支柱产业为制造业、金融业、商业服务业和信息技术等。
上海的制造业以汽车、机械、电子和化工为主,是中国制造业的重要基地之一。
此外,上海还是全国最大的港口城市,其航运业也非常发达。
上海的旅游资源丰富多彩。
上海的历史文化遗产带有浓厚的东方色彩,如外滩、城隍庙、豫园等等。
此外,上海还有许多现代化的建筑和休闲娱乐场所,例如东方明珠电视塔、迪士尼乐园等。
以教育而言,上海拥有众多高校,各类院校齐全。
上海的中小学教育水平也非常高,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
三、杭州杭州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位于中国东南沿海,被称为“人间天堂”。
在经济方面,杭州以信息技术、数字经济、文化创意产业等为主,是全球数字经济重要的中心之一。
杭州也是中国制造业、传媒业、金融等行业的中心。
杭州的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从西湖到千年古镇,从古建筑群到民俗文化,处处都有杭州的独特之处。
杭州的美食特色也非常丰富,如龙井茶、杭州菜等都是享誉国际的美食文化。
在教育方面,杭州也拥有众多著名的高校,例如浙江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等等。
赴苏沪考察学习报告
赴苏沪考察学习报告为开阔眼界、拓宽视野,进一步转变观念、解放思想,提升高管人员的经营管理水平,积极谋划明年工作,推动XX分行快速有效发展,201X年10月13日至16日,由省行XX行长带队,XX副行长、XX行长助理及二级分行和省行相关部室主要负责人组成20人考察学习团,重点围绕“三化三铁”建设、营销体系建设及对公业务发展、业务创新特别是中间业务发展、国际业务发展、高端客户的服务渠道建设及个人业务发展、私人银行管理、到期贷款管理、绩效考核体系建设、企业文化建设等10多项内容,先后赴江苏分行、无锡分行、苏州分行和上海分行进行了实地考察学习。
考察学习结束之际,考察学习团全体成员座谈交流了学习心得,X行长作了重要讲话,针对我们XX分行发展步伐还不够快的现状,提出全行上下要着力解决自我满足问题、着力解决风险管控问题、着力解决精细化管理和执行力不到位问题,强调要注重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精细化管理、用人及考核机制建设,激情工作,创新发展。
大家普遍感到思想冲击强、体会感悟深、学习收效大。
现将考察学习情况汇报如下:一、基本情况(一)江苏地域文化及人文精神。
我国著名学者钱穆先生曾讲过,各地文化精神之不同,究其根源,最先还是由于自然环境有分别,而影响其生活方式,再由生活方式影响到文化精神。
江苏的地域文化首先是水文化,平原文化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山文化则是水文化的衬托。
水文化体现的是吴韵,平原文化和山文化体现的是汉风,吴韵的灵动、睿智、自强和汉风的大度、勤劳、坚韧又共同衍生出自强争先、且智且仁、宽容开放的品格,这是江苏人文精神的内核,也是水文化、平原文化和山文化在江苏人格形态上的深层意蕴。
“创业创新创优”的三创精神,是新时期江苏人文精神的提炼和升华,也是江苏“率先实现小康生活水平、率先实现现代化”的生动写照和人格化表述,更突显了江苏人在未来发展中勇立潮头的自信气魄和先行者形象。
三创精神从本质内涵上讲,就是不懈的创新追求,自觉的创业冲动,强烈的创优意识,综合体现了江苏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
2018年苏沪杭皖考察报告-范文模板 (6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苏沪杭皖考察报告苏沪杭皖考察报一、实习时间、地点时间: 201X.11.04—201X.11.14地点:南京、苏州、上海、杭州、安徽二、实习目的:我们这次实习考察目的是走出校,面向社会,开阔视野,感受地方文化,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
三、实习要求:赴苏沪杭皖等地,了解江南地区悠久的历史文化,考察江南名城保留的优秀文化自然之美,感悟园林艺术及建筑特色等。
四、实习考察的内容:订好了路线,安排好了住所和车,准备好了出去要带的东西,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踏上了去南方几省11天的外出考察之旅。
第一站: 南京我们早上七点就在学校坐车出发了,一路上欢声笑语,历经了12个小时,我们到达了我们的第一站——南京.南京历史悠久,有着6000多年文明史、近2600年建城史和近500年的建都史,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我们把东西放到旅店以后就出来开始了对这座城市的探索:夫子庙(夫子庙是一组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历经沧桑,几番兴废,是供奉和祭祀孔子的地方,中国四大文庙之一,被誉为秦淮名胜而成为古都南京的特色景观区“浆声灯影连十里,歌女花船戏浊波”、“画船萧鼓,昼夜不绝”,描写的就是十里秦淮河上的畸形繁华景象).中山陵(中国国民党总理孙中山先生陵寝)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第一陵”,里面的碑亭、刻碑和他人为中山先生写的字对我们国画专业有很大的借鉴,整个陵墓的都用的是青色的琉璃瓦,青色象征青天,也符合中华民国国旗的颜色——青天白日满地红。
青天象征中华民族光明磊落、崇高伟大的人格和志气。
青色琉璃瓦乃含天下为公之意,以此来显示孙中山先生为国为民的博大胸怀。
从牌坊到祭堂,共有石阶392级,8个平台,落差73米。
392级石阶象征当时中华民国人口3亿9千200万。
苏沪杭考察报告
苏沪杭考察报告2021年8月15日至8月19日,我们学校组织了“苏沪杭”的考察活动。
通过此次考察,我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三个城市的不同之处,并且结合自己的思考和感悟,撰写出了此次考察的报告。
一、苏州的文化遗产苏州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
在我们的考察活动中,最吸引我注意的是苏州的园林。
苏州园林以别致、精巧、严谨闻名于世,是我国传统园林建筑的代表。
其中最著名的是拙政园、留园、网师园和狮子林等。
这些园林建筑的设计构思精妙,布局和谐,让人倍感安逸和惬意。
在游览苏州园林的过程中,我领略到了园林艺术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
二、上海的城市发展上海是中国最重要的城市之一,也是国内的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
在我们的考察中,我们参观了浦东新区和陆家嘴金融中心。
在浦东新区,高楼林立、道路宽敞,整个城市规划布局合理且科技感强烈,是中国现代化城市建设的代表。
平静流淌的黄浦江上,陆家嘴金融中心的高楼耸立,这里汇聚了众多知名金融机构和企业,是中国现代金融业的重要代表。
三、杭州的自然环境与文化氛围杭州位于浙江省的西部,素有“人间天堂”之称。
在我们的考察中,我们参观了西湖景区。
西湖是中国十大名胜之一,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
西湖周边风景秀美,环境幽静,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
在考察过程中,我看到了很多文人墨客的印记,例如苏东坡、辛弃疾、陆游、文天祥等,他们都曾在此留下诗篇歌赋。
我深感杭州的文化氛围相当浓厚,自然与人文景观相辅相成,荡漾了一片蕴蓄的情感氛围,人们在这里感受到了诗意和哲理的魅力。
四、共性与特色三个城市虽然各自具有独特的文化、风景和气质,但是它们也存在共性。
如都是经济发达地区,吸引了众多的人才和投资;都重视文化传承和创新,对文化事业和人才培养非常重视。
同时,三个城市也各自具有自己的特色和亮点,其中苏州有精美的园林和文化遗产,上海有现代城市的规划和建设,杭州有天然的美景和浓郁的文化氛围。
五、价值与思考通过此次苏沪杭的考察活动,我对中国的发展变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苏沪杭考察报告
苏沪杭考察报告引言近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许多地区迅速崛起成为经济中心。
其中,苏沪杭地区作为我国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受到了广泛关注。
为了深入了解苏沪杭地区的经济、文化、旅游等方面的情况,笔者进行了一次考察活动。
本报告将对苏沪杭地区的考察结果进行详细介绍。
一、苏州1.1 基本情况苏州,位于中国东南部沿海地区,是江苏省的一个重要城市。
苏州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园林建筑而闻名于世。
该市也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代表之一,拥有许多知名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1.2 经济发展苏州的经济发展迅速,是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该市以制造业为主导,尤以电子信息、新能源和新材料产业为代表。
苏州工业园区和苏州高新区是苏州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和优秀的人才。
此外,苏州还积极发展服务业,特别是旅游业和金融业,为经济增长和就业创造了良好条件。
1.3 文化与旅游苏州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苏州园林、苏州博物馆、苏州剧院等文化景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苏州园林以其精巧的设计和精美的景观而闻名于世。
此外,苏州还以其精湛的刺绣技艺和丰富的传统文化而闻名。
参观这些景点和体验传统文化成为了苏州游客的重要活动。
二、上海2.1 基本情况上海,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是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
上海是中国的经济、金融、商业和航运中心,也是全球著名的国际大都会。
上海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同时也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代表之一。
2.2 经济发展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引擎之一,上海的经济发展非常迅速。
该市的金融、贸易、航运和高科技产业非常发达。
上海的自由贸易区和开放政策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和外国企业进驻。
此外,上海还积极发展夜间经济、文化创意产业和互联网经济,为城市的经济增长和创新能力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2.3 文化与旅游上海是中国文化和艺术的重要中心之一。
城市中有许多著名的艺术机构、博物馆和剧院。
上海还以其独特的城市风貌和悠久的历史而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赴苏浙沪学习考察报告范文
赴苏浙沪学习考察报告范文赴苏浙沪学习考察报告国庆后,我随省党政代表团参加了树立和践行新发展理念赴苏浙沪学习考察活动。
三天时间马不停蹄,先后到上海、苏州、南京、杭州市,一路亲眼目睹苏浙沪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充分领略先发地区转型升级的勃勃生机,切身感受当地干部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
学到了三地践行新发展理念的举措经验,开拓了眼界,增强了信心,在审视中更看到了差距,扛回了新压力,催生了新理念和动力。
一、考察感受所到之处,三个省市无不表现出在践行五大发展理念上先行一步,快人一拍,成效突出,印象深刻的有四个方面:一是创新环境成效浓烈,“高温”灼人。
上海始终以海纳百川的精神抓创新,围绕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在创新模式、路径和成果上引领潮头;江苏围绕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等七大发展战略,聚焦建设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先进制造业基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浙江坚持以“八八战略”为总纲,坚定不移打好“四换三名”、七大万亿产业培育等转型升级系列组合拳,真正做到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这些地方的创新理念和超前眼光,让人大开眼界、深受启发,更新甚至颠覆着我们的既有观念。
二是发展模式特色鲜明,成果诱人。
三省市最鲜明的是让人感到了宜居宜业、安居乐业、海内外人士汇聚,成为吸引各路人才想来愿留的“大磁场”,这是最综合、最有说服力的成果。
上海围绕“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创新发展的先行者”要求,始终瞄准“四个中心”建设,可持续接力规划管理,努力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江苏在量质并进基础上致力各市携手合作,在区域统筹协调上走在前列;浙江秉持“两山”的发展理念,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双赢。
这些各具特色的经验做法,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借鉴。
三是思想观念开放,招数逼人。
苏浙沪虽然走在全国改革开放的前列,但他们仍然在不断地通过解放思想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更好更快的发展路径和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
同时,苏浙沪的干部普遍有朝气,企业家充满国际领先的上进心,处处洋溢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沪杭皖考察报一、实习时间、地点时间: 2013.11.04—2013.11.14地点:南京、苏州、上海、杭州、安徽二、实习目的:我们这次实习考察目的是走出校,面向社会,开阔视野,感受地方文化,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
三、实习要求:赴苏沪杭皖等地,了解江南地区悠久的历史文化,考察江南名城保留的优秀文化自然之美,感悟园林艺术及建筑特色等。
四、实习考察的内容:订好了路线,安排好了住所和车,准备好了出去要带的东西,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踏上了去南方几省11天的外出考察之旅。
第一站: 南京我们早上七点就在学校坐车出发了,一路上欢声笑语,历经了12个小时,我们到达了我们的第一站——南京.南京历史悠久,有着6000多年文明史、近2600年建城史和近500年的建都史,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我们把东西放到旅店以后就出来开始了对这座城市的探索:夫子庙(夫子庙是一组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历经沧桑,几番兴废,是供奉和祭祀孔子的地方,中国四大文庙之一,被誉为秦淮名胜而成为古都南京的特色景观区“浆声灯影连十里,歌女花船戏浊波”、“画船萧鼓,昼夜不绝”,描写的就是十里秦淮河上的畸形繁华景象).中山陵(中国国民党总理孙中山先生陵寝)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第一陵”,里面的碑亭、刻碑和他人为中山先生写的字对我们国画专业有很大的借鉴,整个陵墓的都用的是青色的琉璃瓦,青色象征青天,也符合中华民国国旗的颜色——青天白日满地红。
青天象征中华民族光明磊落、崇高伟大的人格和志气。
青色琉璃瓦乃含天下为公之意,以此来显示孙中山先生为国为民的博大胸怀。
从牌坊到祭堂,共有石阶392级,8个平台,落差73米。
392级石阶象征当时中华民国人口3亿9千200万。
)、雨花台(雨花台沦为国民党统治者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的刑场。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决定在此兴建烈士陵园,我们参观了纪念碑廊、烈士就义群雕、烈士纪念馆、照壁、忠魂亭等,我们深受感动,里面全是像我们这么大的一二十岁的年轻人,他们为了党和革命奉献了自己的生命)和南艺(南京艺术学院,我们国画专业比较好的学校,全参观了他们学校大四的毕业展,和自己对比了下,发现自己还有好多好多不足的地方,以后自己要更加努力的学习,考取研究生,去更好的学校。
)紧张的两天南京旅行很快结束了,好多地方没去,下次继续来这里好好地去体会南京的美吧!第二站:苏州园林从南京出发到苏州,一下子让我们进入了小桥流水,秀丽、典雅的苏州。
苏州是丝绸的故乡,亦是中国著名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有“人间天堂,园林之城”的美誉。
这里素来以山水秀丽,园林典雅而闻名天下,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称。
苏州古典园林“不出城郭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有灵泉之致”。
1985年,苏州园林即被评为中国十大美景之一。
拙政园:是中国的四大名园之一,享有“江南名园精华”的盛誉。
宋、元、明、清历代园林各具自然的、历史的、文化的、艺术的特色。
其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和留园分别代表着宋、元、明、清四个朝代的艺术风格。
没有哪些园林比历史名城苏州的四大园林更能体现出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的理想品质。
咫尺之内再造乾坤,苏州园林被公认是实现这一设计思想的典范。
这些建造于16~18世纪的园林,以其精雕细琢的设计,折射出中国文化中取法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深邃意境。
除山石树木外,建筑物的巧妙安排也十分重要。
如花间隐榭、水边安亭。
利用长墙、曲桥漏窗等,构成各种画面,使空间更加扩大,层次分明。
狮子林为苏州四大名园之一,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
狮子林既有苏州古典林亭、台、楼、阁、厅、堂、轩、廊之人文景观,更以湖山奇石、洞壑深邃而享誉盛名,素有“假山王国”之美。
在狮子林燕誉堂乍见彩色玻璃窗,更觉新鲜,那粉红、嫩绿、天蓝、橙黄的玻璃在晚清时进入这古老的庭院,足见前人一样喜欢摩登。
当年他在北京设计的香山饭店就把白墙灰砖引入以红墙黄瓦闻名北京,他的设计中习见的月亮门光影交错下那清晰的轮廓和剪影效果,分明来自他对苏州园林的记忆。
苏州博物馆:博物馆建筑与创新的园艺是互相依托的,贝聿铭设计了一个主庭院和若干小内庭院,布局精巧。
其中,最为独到的是中轴线上的北部庭院,不仅使游客透过大堂玻璃可一睹江南水景特色,而且庭院隔北墙直接衔接拙之补园,新旧园景融为一体。
第三站:周庄水乡始建于1086年的古镇周庄,因邑人周迪功先生捐地修全福寺而得名,春秋时为吴王少子摇的封地,名为贞丰里,是隶属于江苏省昆山市和上海交界处的一个典型的江南水乡小镇,系江南六大古镇之一。
于2003年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最为著名的景点有:沈万三故居、富安桥、双桥、沈厅、怪楼、周庄八景等。
富安桥是江南仅存的立体形桥楼合壁建筑;双桥则由两桥相连为一体,造型独特;沈厅为清式院宅,整体结构严整,局部风格各异;此外还有澄虚道观、全福讲寺等宗教场所。
周庄有“中国第一水乡”之美誉。
沈厅由明初江南首富沈万三后裔沈本仁于清乾隆七年(1742年)所建。
七进五门楼,大小100多间房屋,分布在100米长的中轴线两侧,占地2000多平方米。
沈厅由三部分组成。
前部是水墙门、河埠,供家人停靠船只、洗涤衣物之用;[3]中部是墙门楼、茶厅、正厅,为接送宾客,办理婚丧大事及议事之处;后部是大堂楼、小堂楼、后厅屋,为生活起居之所。
整个厅堂是典型的“前厅后堂”的建筑格局。
前后屋之间均由过街楼和过道阁所连接。
形成庞大的走马楼。
正厅堂是“松茂堂”,占地170平方米。
朝正堂的砖雕门楼,是五个门楼中最雄伟的一个,高达6米,正中匾额“积厚流光”,四周为“红梅迎春”浮雕,所雕人物、走兽及亭台楼阁、戏文故事等,栩栩如生,非常传神,可与苏州网狮园中的砖雕门楼媲美。
后有大小堂楼,建筑风格与正厅迥异,经修缮的沈厅,列为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第四站:上海外滩上海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它是一个现代化的大都市,千姿百态的高楼,耸立在我的眼前,感觉每一座高楼都富有他们各自的生命气息,上海的外滩的夜景就像一幅美丽的画卷,真是美不胜收,即便用相机拍下那先所谓美的画面,也无法体会上海外滩夜景真实夜景,这里是上海的标志,是时尚化的代表。
外滩1号到18号与新天地的欧式建筑与,古老的欧式风格,罗马柱,细致的雕工,一层层的小阁楼,似乎又把我带回到了20年代初期的英租借区的上海,所有的历史都在这里永久保存。
正是因为它如此的与城市的不同,吸引全世界的人愿意留在上海发展与生活。
而我们的第一站就是外滩,是白天的外滩,一个在阴天大雾里的外滩,朦朦胧胧的东方明珠塔只看到了第一个球球,我们没有办法只好转身欣赏欧式的建筑,我们打算晚上过来看外滩的夜景。
我们在上海的第二站是上海物馆,这是个我们必须来的地方,里面有我们国画专业影响深刻的大家的作品,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到好多对于我们有用的知识,里面的收藏物包含了各种各样的物品,每一件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品。
外滩的夜景特别漂亮,在看完外滩的夜景以后,我们就赶忙去城隍庙,来上海不去城隍庙逛逛挺可惜的,我们转了一去那城隍庙,看了看时间地铁站最后一趟车快来了,我们17个人一起从城隍庙跑到地铁站,三公里多,比考试的时候跑的都多,街上的人看到我们还以为我们是在跑酷第五站:乌镇乌镇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称。
之所以成为乌镇一说是“越王诸子争君长海上分封于此,遂为乌余氏,故曰乌墩”;一说“因土地神乌将军而名乌”;一说“乌有乌陀古迹,青有昭明青锁”,故有乌、青之名。
乌镇是一个有1300年建镇史的江南古镇。
十字形的内河水系将全镇划分为东南西北四个区块,当地人分别称之为“东栅、南栅、西栅、北栅”。
完整地保存着原有晚清和民国时期水乡古镇的风貌和格局。
陈运和诗《乌镇剪影》赞“一个现代文明影响不大的世界一张古老色彩依然浓重的史页”。
以河成街,街桥相连,依河筑屋,水镇一体,组织起水阁、桥梁、石板巷、茅盾故居等独具江南韵味的建筑因素,体现了中国古典民居“以和为美”的人文思想,以其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和谐相处的整体美,呈现江南水乡古镇的空间魅力。
第六站:杭州西湖到达浙江后去了趟西湖,素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誉,我们打着伞漫步在去往白堤断桥的路上,看着来来往往的行人和远处烟雨朦胧山水,六月的西湖真的是人间天堂。
在路上我们去了篆刻圣地西冷印社社址内包括多处明清古建筑遗址,园林精雅,景致幽绝,人文景观荟萃,摩崖题刻随处可见,不愧被誉为“湖山最胜” 西泠印社由浙派篆刻家丁仁、王禔、吴隐、叶铭等召集同人发起创建。
1913年,近代艺坛巨擘吴昌硕出任首任社长,盛名之下,天下印人翕然向风,东瀛名家河井荃庐、长尾雨山渡海来归,一时精英云集,入社者均为精擅篆刻、书画、鉴藏、考古、文史等之卓然大家。
下了西湖的游船我们徒步去中国美术学院,里面的学生正在举办毕业展,国画专业里有本科生的毕业展,也有博士生和硕士生的毕业展,让我们这些北方的学生领略到了南方的国画气息,看着硕士生和博士生精湛的国画,我们内心都升起了渴望,要读一所好的国画研究生学校。
第七站:西递古村我们用一天的时间去游览西递。
“西递”距黟县县城8公里,始建于北宋皇祐年间(公元1049~1054年),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
整个村落呈船形,四面环山,所有街巷均以黟县青石铺地,古建筑多为木结构、砖墙维护,木雕、石雕、砖雕丰富多彩,巷道和建筑的设计布局协调,村落空间变化灵活,建筑色调朴素淡雅。
西递现保存有完整的明清古民居124幢,祠堂3幢,都堪称徽派明清古民居建筑艺术之典范,从而被誉为“中国明清民居博物馆”。
西递村中各家各户的宅院都颇为富丽雅致:精巧的花园、黑色大理石制作的门框、漏窗,石雕的奇花异卉、飞禽走兽,砖雕的楼台亭阁、人物戏文,及精美的木雕,绚丽的彩绘、璧画,都体现了中国古代艺术之精华。
其“布局之工,结构之巧,装饰之美,营造之精,文化内涵之深”,为国内古民居建筑群所罕见,是徽派民居中的一颗明珠。
西递村原有牌坊十多个,现只有一座保存完好的胡文光石雕牌坊,建于明万历六年的“胡文光牌坊",当时的西递人胡文光登嘉靖乙卯科进士,先为江西万载县知县,后为胶州刺吏,迁荆王府长史,授予四品朝列大夫。
领略完牌坊的气派过后,那伫立在柱子上的对联不得不撩起文人的雅致,给我印象最深的要数瑞玉庭的那副错字对联了,“快乐每从辛苦得,便宜多自吃亏来”。
“快乐每从辛苦得”“快”上少了一竖,“辛”字上多加一横。
意为少一些快乐,多一份辛劳。
“便宜多自吃亏来”“多”字少的那点移到“亏”字去了。
(亏用的是繁体字),西递村的后人解释说,这是吃小亏占大便宜,而且吃亏要吃到点子上。
真是精明。
又如履福堂的这一联这副楹联是一位成功的商人经营与处事哲学的人生体味,商人感受在人生和经营中,多付出一份辛苦,就能多收获一份体现自我价值的快乐,而多吃一些亏,往往便能获得更大的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