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氯碱工业发展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氯碱工业发展史
氯碱工业是基本无机化工之一。主要产品是氯气和烧碱(氢氧化钠),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纺织、造纸、冶金、有机、无机化学工业的发展,特别是石油化工的兴起,氯碱工业发展迅速。
氯碱工业的形成
18世纪,瑞典人K.W.舍勒用二氧化锰和盐酸共热制取氯气:
这种方法称化学法。将氯气通入石灰乳中,可制得固体产物漂白粉,这对当时的纺织工业的漂白工艺是一个重大贡献。随着人造纤维、造纸工业的发展,氯的需要量大增,纺织和造纸工业,成为当时消耗氯的两大用户。用化学方法制氯的生产工艺持续了一百多年。但它有很大缺点,从上述化学反应式,可见其中盐酸只有部分转变为氯,很不经济;且腐蚀严重,生产困难。烧碱最初也用化学法(也称苛化法,即石灰-苏打法)生产:
Na2CO3+Ca(OH)2→2NaOH+CaCO3↓
电解食盐水溶液同时制取氯和烧碱的方法(称电解法),在19世纪初已经提出,但直到19世纪末,大功率直流发电机研制成功,才使该法得以工业化。第一个制氧的工厂于1890年在德国建成,1893年在美国纽约建成第一个电解食盐水制取氯和氢氧化钠的工厂。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氯不仅用于漂白、杀菌,还用于生产各种有机、无机化学品以及军事化学品等。20世纪40年代以后,石油化工兴起,氯气需要量激增,以电解食盐水溶液为基础的氯碱工业开始形成并迅速发展。50年代后,苛化法只在电源不足之处生产烧碱。
电解法的发展
氯碱生产用电量大,降低能耗始终是电解法的核心问题。因此,提高电流效率,降低槽电压和提高大功率整流器效率,降低碱液蒸发能耗,以及防止环境污染等,一直是氯碱工业的努力方向。
初期为了连续有效地将电解槽中的阴、阳极产物隔开,1890年德国使用了水泥微孔隔膜来隔开阳极、阴极产物,这种方法称隔膜电解法。以后,改用石棉滤过性隔膜,以减少阴极室氢氧离子向阳极室的扩散。这不仅适用于连续生产,而且可以在高电流效率下,制取较高浓度的碱液。1892年美国人H.Y.卡斯特纳和奥地利人C.克尔纳同时提出了水银电解法,其特点是采用汞阴极,使阴极的最终产物氢氧化钠和氢气,不直接在电解槽而在解汞槽中生成,以隔离两极的电解产物。这种方法所制取的碱液纯度高、浓度大。1897年英国和美国同年建成水银电解法制氯碱的工厂。20世纪以来,水银法工厂大部分沿用水平式长方形电解槽,解汞槽则由水平式改为直立式,目的在于提高电解槽的电流效率和生产能力。隔膜法电解槽结构也不断改进,如电极由水平式改为直立式,其中隔膜直接吸附在阴极网表面,以降低槽电压和提高生产强度。立式吸附隔膜电解槽代表了20世纪60年代隔膜法的先进水平。
近期水银法最大缺点是汞对环境的污染。70年代初,日本政府将该法分期分批进行转换,美国决定不再新建水银法氯碱厂,西欧各国也制定了新的法规,
严格控制汞污染,隔膜法电解技术便迅速发展。60年代末,荷兰人H.比尔提出了长寿命、低能耗的金属阳极并用于工业生产之后,隔膜与阴极材料也得到了改进。70年代初,改性石棉隔膜用于工业生产。80年代塑料微孔隔膜研制成功。此外,应用镍为主体的涂层阴极,并在扩散阳极的配合下,可使电极间距缩小至2~4mm。至此,电解槽运转周期延长,能耗明显降低,电解槽容量不断增大。例如:60年代初美国虎克电解槽单槽容量为55kA,至60年代末,发展为150kA,每吨氯的电耗则由2900度(10.4 GJ)降至2300~2600度(8.3~9.4GJ)。随着氯碱厂的大型化,生产能力大的复极式隔膜电解槽开始使用。
隔膜法制得的碱液,浓度较低,而且含有氯化钠,需要进行蒸发浓缩和脱盐等后加工处理。水银法虽可得高纯度的浓碱,但有汞害。因之离子膜电解法(简称离子膜法)应运而生。
离子膜法于1975年首先在日本和美国实现工业化。此法用阳离子膜隔离阴、阳极室,可直接制得氯化钠含量极低的浓碱液。但阴极附近的氢、氧离子,具有很高的迁移速率,在电场作用下,仍不可避免地会有一部分透过离子膜进入阳极室,导致电流效率下降,因此对离子膜的要求比较苛刻。由于离子膜法综合了隔膜法和水银法的优点,产品质量高,能耗低,又无水银、石棉等公害,故被公认为当代氯碱工业的最新成就。
中国氯碱工业发展简况
中国氯碱工业始于20世纪20年代末。1949年前,烧碱平均年产量仅15kt,氯产品仅盐酸、漂白粉、液氯等少数品种。1949年后,在提高设备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对电解技术和配套设备进行了一系列改进。50年代初,建成第一套水银电解槽,开始生产高纯度烧碱。不久,又研制成功立式吸附隔膜电解槽,并在全国推广应用。50年代后期,新建长寿、株洲、北京、葛店等十多个氯碱企业及其他小型氯碱厂,到60年代全国氯碱企业增至44个。70年代初,氯碱工业
中阳极材料进行了重大革新,开始在隔膜槽和水银槽中用金属阳极取代石墨阳极。80年代初,建成年产100kt烧碱的47-Ⅱ型金属阳极隔膜电解槽系列及其配套设备。至此,全国金属阳极电解槽年生产能力达800kt碱,约占生产总量的1/3。在此期间,氯碱工业中的整流设备、碱液蒸发,以及氯气加工、三废处理等工艺也都先后进行了改革。1983年烧碱产量为2123kt,仅次于美国、联邦德国、日本、前苏联。我国烧碱产量,1995年达531.82万吨,1996年达573.78万吨,1997年达574.4万吨,1998年达535.37万吨,1999年已达580.14万吨。
我国第一家氯碱厂是上海天原化工厂,1930年正式投产,采用爱伦-摩尔(Allen-Moore)式电解槽,电容量1500A,该厂日产烧碱2t。氯产品有盐酸(以石英管合成炉生产)和漂白粉(滚筒式装置),日产各约3t。抗日战争爆发,上海被日本侵略者占领,天原化工厂迁往重庆。
其后,1932年河南巩县、1935年山西太源、沈阳、汉沽、大沽(天津),青岛等地相继建立了一些氯碱厂。1949年全国烧碱产量只有1.5×104t,氯产品仅有盐酸、漂白粉、液氯、氯化钾等少数品种。
建国后,近40年来氯碱工业在产量、品种和生产技术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发展,而且从科研、设计到生产,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1951年锦西化工厂日产10t的西门子隔膜电解槽建成投产;次年该厂又建立国内第一套水银电解槽投入生产。不久在上海天原化工厂试制成功第一台立式吸附隔膜电解槽,与旧电解槽相比,单槽产量可提高10倍、电耗可降低23%。1974年又在该厂建成我国首批40台30m2的金属阳极隔膜电解槽,这种新型材质的电解槽,容量大、产量高、支行周期长和石墨阳极隔膜电解槽相比,单槽产量可提高1倍、电耗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