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主要的土壤类型

合集下载

我国土壤类别

我国土壤类别

我国土壤类别
我国土壤类型丰富多样,主要有砂质土、黏质土和壤土等。

其中,红壤、棕壤、褐土、黑土、栗钙土、漠土、潮土(包括砂姜黑土)、灌淤土、水稻土、湿土(草甸、沼泽土)、盐碱土、岩性土和高山土等都是中国的主要土壤类型。

此外,中国六大土壤类型自南而北有砖红壤、赤红壤、红黄壤、黄棕壤、棕壤(或褐土)、暗棕壤,自东而西有灰黑土、黑钙土、栗钙土、棕钙土、以至灰漠土和灰棕漠土带。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全面准确的信息,可查阅关于我国土壤类别的研究文献或咨询专业的地理学家。

中国土壤的分类及分布

中国土壤的分类及分布

中国土壤的分类及分布一、引言土壤是地球表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作为一个广袤的国土,土壤的分类及分布情况多种多样。

本文将对中国土壤的分类及分布进行详细介绍。

二、中国土壤的分类根据土壤的形成过程、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等因素,中国土壤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红壤红壤是中国南方常见的一类土壤,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的地区,如广东、广西、福建、江西等省份。

红壤呈红色或棕红色,富含氧化铁、铝和有机质,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常用于农田耕作。

2. 黄壤黄壤是中国北方常见的一类土壤,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地区,如陕西、山西、甘肃等省份。

黄壤呈黄色或浅黄色,富含砂粒和粘粒,透水性较好,但肥力较低,需要施加大量的有机肥料来改良土壤。

3. 黑土黑土是中国东北地区的特有土壤,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份。

黑土呈黑色,富含有机质和养分,保水保肥能力强,适宜种植大豆、小麦等作物。

4. 沼泽土沼泽土主要分布在中国的湿地地区,如长江流域、东北平原等地。

沼泽土富含腐殖质和有机质,湿度高,适宜水生植物的生长,对于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具有重要作用。

5. 砂土砂土是中国沿海地区常见的一类土壤,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北、江苏等省份。

砂土颗粒较大,透水性好,但肥力较低,需要施加大量的有机肥料和水分来改良土壤。

三、中国土壤的分布根据中国土壤的分类及形成过程,土壤在国土范围内呈现出明显的分布特点:1. 南方地区中国南方地区主要分布着红壤和沼泽土。

红壤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的地区,呈现出条带状分布的特点。

沼泽土分布在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湿地地区,如江苏的洪泽湖、江西的鄱阳湖等。

2. 北方地区中国北方地区主要分布着黄壤和黑土。

黄壤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地区,呈现出块状分布的特点。

黑土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呈现出带状分布的特点。

3. 沿海地区中国沿海地区主要分布着砂土和盐碱土。

砂土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北等省份的沿海平原地区,呈现出带状分布的特点。

我国土壤的基本特征

我国土壤的基本特征

我国土壤的基本特征如下:
1.土壤类型:我国土壤类型多样,主要有红壤、黄壤、黑土、草地土、棕壤、沙土、盐渍土、石山土等。

2.土层结构:我国土层结构复杂,一般分为表层土、次表层土、底层土和岩石层。

3.土壤质地:我国土壤质地多样,主要有粘土、壤土、砂土和淤泥等。

4.土壤肥力:我国土壤肥力较为丰富,但不均衡,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长江中下游和黄土高原等地区。

5.土壤酸碱度:我国土壤酸碱度不同,主要有酸性土、中性土和碱性土。

6.土壤水分:我国土壤水分状况不同,主要有湿润土、中等湿土和干旱土。

7.土壤生态环境:我国土壤生态环境多样,主要有山地土、草地土、沙漠土和盐碱土等。

总的来说,我国土壤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和不均衡性的特点,不同类型的土壤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分布和特征。

中国土壤系统类型(土纲)

中国土壤系统类型(土纲)

土壤类型特征20世纪50年代初到80年代末,苏联的土壤发生学分类对我国土壤学发展影响很深,不足之处是缺乏定量标准。

从2世纪60年代兴起、70年代广为应用的土壤系统分类成为当今世界土壤分类的主流。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以诊断层和诊断特性为基础,是一个定量化、标准化和国际化的分类,该系统分类把中国土壤划分出14个土纲:有机土、人为土、灰土、火山灰土、铁铝变性土、干旱土、盐成土、潜育土、均腐土、富铁土、淋溶土、雏形土和新成土。

一、有机土1.土纲定义与成土环境有机土是在地面积水或长期土壤水分饱和,生长水生植物的条件下,以泥炭化成土过程为主,富含有机质的土壤,相当于土壤发生分类中的有机水成土,全球地势低洼地区都有分布。

有机土虽属非地带性土壤,但也有其特殊的成土环境。

首先是只要有潮湿潴水低地,无论寒带或温带都可发育有机土。

我,国有机土集中分布于东北的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地,青藏高原的江河源区,川西北的若尔盖盆地及祁连山地和巴颜喀拉山地。

通常所在地形为相对低洼、地表潴水,或具有不透水的冻土层的高寒滩地坡麓,河流宽谷低阶地,山麓潜水渗溢地段,湖滨平地,古冰碛洼地。

地下水位高,地表积水,多数地区为高寒沼泽化草甸,生长耐寒湿,中生、多年生,或混生湿生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茂密,覆盖度80%~95%以上。

有机土发育地区年平均气温-2~-5℃,土壤冻结时间较长,年降水量400~600mm,蒸发量小,湿度大。

2.成土过程包括泥炭积累过程和潜育化过程。

(1)泥炭积累过程。

有机土发育于潮湿环境中,植物生长繁茂,覆盖度大,根系发达,入土深,每年有大量有机残体补给土壤,在长期低温和季节性冻结过湿条件下,增强了厌氧还原过程的作用土壤中几乎缺少纤维分解细菌,使不同时期产生的有机残体以未分解、半分解和部分腐殖化形式积累于土体表层,形成暗色调的泥炭层。

有机质含量200~500g/kg,泥炭层厚50~200cm。

(2)潜育化过程。

有机土As层之下,长期渍水处于厌氧环境,土壤中高价铁、锰的氧化物还原为低价形态,溶解度较大,可随水在土壤中移动并参与某些次生矿物的形成,生成蓝铁矿[Fe3(PO4)4·2H2O],硫铁矿(FeS2)、菱铁矿(FeCO3)、菱锰矿(MnCO3)等,土壤由黄棕转变为青灰,蓝灰、灰黑色,称潜育层。

土壤肥料学中我国主要土壤类型概述

土壤肥料学中我国主要土壤类型概述

土壤肥料学中我国主要土壤类型概述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一、引言中国是一个土地资源极其丰富的国家,拥有丰富的土壤资源,不同的土壤类型对于植物生长和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影响。

我国土壤系统分类

我国土壤系统分类

我国土壤系统分类我国土壤系统分类土壤是地球表面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它在维持生态平衡、保持生物多样性和支持农业生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国是土地资源丰富的国家,土壤类型繁多,不同的土壤对于不同的作物和动植物都有着不同的适应性。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利用这些土壤资源,我国土壤学家对土壤进行了分类,下文将会按照类别进行介绍。

1. 红壤红壤分布在南方的亚热带和热带地区,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珠江中下游和华南等地。

这种土壤色泽红黄色,土质松软,具有极强的肥力。

红壤一年四季都适合种植各种作物,如水稻、桑树、油菜等。

红壤作为南方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为南方的农业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2. 黄壤黄壤主要分布在中部和东北部的沿海平原地区,这种土壤色泽为黄色,土质松软,水分保持能力强。

黄壤适合种植农作物,例如玉米、大豆和棉花等。

黄壤生产力较高,是我国产粮区的主要土壤类型之一。

3. 灰色土灰色土广泛分布在我国全境,尤其在北方地区较为常见。

这种土壤颜色灰暗,质地较硬,颗粒较大,通透性好。

灰色土适合种植小麦、玉米、豆类以及其他各种非稻区的农作物。

这种土壤适宜发展林果业和畜牧业,是北方地区育种、栽培的主要土壤类型之一。

4. 黑土黑土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北地区、华北平原地区和内蒙古等地,这种土壤色泽黑色,质地肥厚,能够保持大量的水分和养分。

黑土是我国重要的种粮区土壤,是种植大豆、玉米和小麦等经济作物的理想土壤类型。

我国土壤资源繁多,通过分类可以方便我们更好的管理和利用这些资源,实现更高质量的农业生产、生态保护和环境改善。

同时,不同的土壤类型还提示我们在种植选择和管理方面的差异性,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和精准度。

中国土壤地理发生学类型和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名称

中国土壤地理发生学类型和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名称

中国土壤地理发生学类型和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名称中国土壤地理发生学类型和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名称引言作为一个拥有丰富农业文化背景的国家,土壤对于中国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的土壤地理发生学类型和土壤系统分类名称,是土壤科学领域的核心内容,对于我们深入了解和有效管理土壤资源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全面评估中国土壤地理发生学类型和土壤系统分类名称,并根据其在土壤科学中的价值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

一、中国土壤地理发生学类型中国土壤地理发生学类型是指根据土壤形成演化过程中的地理环境因素,将中国国土划分为不同的土壤类型。

主要包括红壤、黄壤、黑土、褐土、草地土壤、河流湖泊沉积土壤等类型。

1. 红壤红壤是中国最重要且分布广泛的土壤类型之一。

其特点是颜色红艳,富含氧化铁和氧化铝。

红壤有良好的通气条件,适合发展农作物。

在我国南方的亚热带地区,长期的低度风化和淋溶作用使得土壤呈红色,造就了丰富的红壤资源。

2. 黄壤黄壤是我国南方的另一重要土壤类型,以黄色为主,富含有机质和养分。

黄壤形成于温暖湿润气候下的冲积平原和丘陵地区,适合发展水稻、玉米等农作物。

黄壤的肥力较高,适宜农业生产。

3. 黑土黑土是我国北方地区特有的土壤类型,以黑色为主,含有机质丰富。

黑土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适合发展小麦、大豆等作物。

黑土的良好保水能力和保肥性能,使其成为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

4. 褐土褐土是我国华南、台湾和西南地区的主要土壤类型,颜色呈棕色或黑褐色。

褐土在多年受雨蚀和风蚀的影响下,形成了富含有机质的土层。

褐土广泛用于发展茶叶、水果和果树等农业作物。

5. 草地土壤草地土壤主要分布于中国西北地区,是中国特有的土壤类型,适于草原植被的生长。

由于寒冷干旱的气候条件,草地土壤富含有机质和微量元素,但缺乏养分。

草地土壤的发展对维护草原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6. 河流湖泊沉积土壤河流湖泊沉积土壤主要分布于中国东部和华南地区的平原地带,颜色多样,富含有机质和养分。

中国主要土壤类型

中国主要土壤类型

中国主要土壤类型砖红壤海南岛、雷州半岛、西双版纳和台湾岛南部,大致位于北纬22°以南地区。

热带季风气候。

年平均气温为23〜26℃,年平均降水量为1600〜2000毫米。

植被为热带季雨林。

风化淋溶作用强烈,易溶性无机养分大量流失,铁、铝残留在土中,颜色发红。

土层深厚,质地粘重,肥力差,呈酸性至强酸性。

赤红壤滇南的大部,广西、广东的南部,福建的东南部,以及台湾省的中南部,大致在北纬22°至25°之间。

为砖红壤与红壤之间的过渡类型。

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气温较砖红壤地区略低,年平均气温为21〜22℃,年降水量在1200〜2000毫米之间,植被为常绿阔叶林。

风化淋溶作用略弱于砖红壤,颜色红。

土层较厚,质地较粘重,肥力较差,呈酸性。

红壤和黄壤长江以南的大部分地区以及四川盆地周围的山地。

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6〜26℃,年降水量1500毫米左右。

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黄壤形成的热量条件比红壤略差,而水湿条件较好。

有机质来源丰富,但分解快,流失多,故土壤中腐殖质少,土性较粘,因淋溶作用较强,故钾、钠、钙、镁积存少,而含铁铝多,土呈均匀的红色。

因黄壤中的氧化铁水化,土层呈黄色。

黄棕壤北起秦岭、淮河,南到大巴山和长江,西自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东至长江下游地带。

是黄红壤与棕壤之间过渡型土类。

亚热带季风区北缘。

夏季高温,冬季较冷,年平均气温为15〜18℃,年降水量为750〜1000毫米。

植被是落叶阔叶林,但杂生有常绿阔叶树种。

既具有黄壤与红壤富铝化作用的特点,又具有棕壤粘化作用的特点。

呈弱酸性反应,自然肥力比较高,棕壤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

暖温带半湿润气候。

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旱,年平均气温为5〜14℃,年降水量约为500〜1000厘米。

植被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

土壤中的粘化作用强烈,还产生较明显的淋溶作用,使钾、钠、钙、镁都被淋失,粘粒向下淀积。

土壤发生分类,中国土壤类型

土壤发生分类,中国土壤类型

土壤发生分类,中国土壤类型
土壤发生分类主要根据土壤的形成过程和特征进行。

常见的土壤分类有以下几种:
1. 原生土壤:指形成于原始岩石或岩层上的土壤,未经太多的外界影响,特点是与母岩成分相似。

2. 演化土壤:也称次生土壤,是指形成于经过风化、溶解和侵蚀等过程后的土壤,其特征与原生土壤有所不同。

3. 暗红土:是我国南方常见的土壤类型,主要分布于江南和华南地区,其中以湖南、江西、广西等省份最为典型。

4. 黄土: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地区,是由黄土风化和堆积形成的,其特点是颗粒细小、质地较硬。

5. 水稻土: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和南方沿海一带,适宜水稻生长,土壤肥沃。

6. 沙质土壤:土壤颗粒主要由沙颗粒组成,透水性好,但保水能力较差。

主要分布在沙漠地区和河流沙丘上。

以上仅为常见的土壤类型,实际上中国的土壤类型还有很多,如石质土壤、白桦土、褐土等。

不同地区的土壤类型因地质、气候和植被等因素的影响而有所差异。

土壤类型——精选推荐

土壤类型——精选推荐

⼟壤类型⼟壤类型中国主要⼟壤分类表砖红壤⾚红壤燥红⼟红壤黄壤黄棕壤棕壤褐⼟暗棕壤灰化⼟灰⾊森林⼟灰褐⼟⿊⼟⽩浆⼟⿊钙⼟栗钙⼟棕钙⼟灰钙⼟灰漠⼟棕漠⼟⽔稻⼟潮⼟砂姜⿊⼟灌淤⼟塿⼟黄绵⼟⿊垆⼟紫⾊⼟⽯灰⼟沼泽⼟滨海盐⼟盐⼟漠境盐⼟碱⼟⽩碱⼟风沙⼟⾼⼭草甸⼟⾼⼭草原⼟酸性硫酸盐⼟⽕⼭灰⼟磷质⽯灰⼟新积⼟粗⾻⼟寒钙⼟冷漠⼟草毡⼟冷钙⼟⿊毡⼟寒冻⼟棕冷钙⼟红粘⼟寒原盐⼟黄褐⼟林灌草甸⼟寒漠⼟灰棕漠⼟灌漠⼟栗褐⼟⽯质⼟龟裂⼟泥炭⼟棕⾊针叶林⼟漂灰⼟草甸⼟暗棕壤⼟壤有机质积累较丰富,所以⼟⾊深暗,呈暗棕⾊,微酸性,肥⼒⾼,是我国重要的林业基地。

暗棕壤是温带湿润地区具明显腐殖质累积和弱酸性淋溶的森林⼟壤。

Ao-A-B-C构型。

A层厚15-2Ocm,有机质含量最⾼可达29%左右。

铁铝轻度下移,B层弱粘化,结构⾯有铁锰胶膜。

全剖⾯弱酸性。

暗棕壤⼟类划分6个亚类。

暗棕壤亚类具⼟类典型特征;灰化暗棕壤亚类在A1层下出现弱发育的灰化层和铁铝淀积层;⽩浆化暗棕壤亚类在A1层下出现⽩浆⼟化⼟层和铁锰明显淀积的B层;潜育暗棕壤亚类分布于排⽔不良的低平地,表层显泥炭化特征,以下⼟层常有潜育斑块,全剖⾯酸性反应;草甸暗棕壤亚类分布于疏林草甸植被下,Ao 层不显,A1层厚,盐基饱和度⾼,底⼟有锈⾊斑纹;暗棕壤性⼟亚类为A-(B)-C 型⼟壤,多含⽯砾。

棕壤这类⼟壤集中分布于⼭东半岛和辽东半岛沿海⼀带暖温带湿润地区,剖⾯呈鲜艳的棕⾊,⼼⼟粘粒聚集明显,棱块结构⾯上多铁锰胶膜,呈中性,肥⼒较⾼,是我国重要的旱作农业基地,⼭区多⽣长果⽊。

棕壤发育于暖温带湿满⽓候区的草叶阔叶林下,以⼭东半岛和辽东半岛⾯积最⼤,亚热带、暖温带的⼀些⼭地垂直带中也有分布,本区的棕壤即分布于褐⼟或黄棕壤之上,暗棕壤之下的垂直带中。

棕壤的淋溶作⽤强,盐基已遭淋失井有游离铁锰形成和粘粒淋溶,⼟壤pH值5.0-6.5。

林地的棕壤具Ao层,其下A层较厚,B层为棕⾊粘化层,结构体表⾯具铁质肢膜与粘粒胶膜。

我国五种主要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研究

我国五种主要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研究

我国五种主要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研究土壤水稳性团聚体(WaterStableAggregates,WSA)是土壤中水力学和物质平衡过程中影响土壤结构的关键因子,它能够帮助土壤吸收和保留水分和养分,并能够抵抗冲刷和侵蚀。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WSA的含量受到土壤类型、土壤利用方式、环境因素和农业措施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因此,研究我国五种主要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的空间分布和动态变化,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土壤特性,并且为改善土壤结构和提高农田土壤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一、我国五种主要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状况1、沙质土沙质土(粗砂土和砂漠土)是我国土壤类型中最普遍的,其中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含量较低,但有少量的疏松质土,含有一定数量的水稳性团聚体,其含量一般为0.1%~1.0%。

2、砂质土砂质土(砂土和疏松砂土)属于中等土壤,含有一定数量的水稳性团聚体,但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一般在0.3%~3.0%之间。

3、泥质土泥质土是我国土壤类型中最优良的,其中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最高,一般在1.0%~8.0%之间,具有较强的水保持能力和抗坡降能力,有利于改善土壤结构。

4、淤泥质土淤泥质土(壤砾土和洞穴土)属于原生土壤类型,水稳性团聚体含量一般为1.5%~10.0%,具有较好的抗流失和保水性能。

5、壤土壤土(浅壤土和深壤土)是轻山区、高海拔区及平原地带的主要土壤类型,其中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一般为3.0%~10.0%,可实现良好的水源保持效果和水肥贮存效果。

二、我国五种主要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空间分布从我国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的空间分布来看,在沿海滨部,沙质土中的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较低,一般不超过1.0%;砂质土中的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一般在0.3%~3.0%之间;泥质土在全国各地都有分布,其中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一般在1.0%~8.0%之间,在沿海地区及青藏高原地区具有较大比例,如东北、黑龙江、海南、山东等地;淤泥质土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一般为1.5%~10.0%,主要分布在沿海滨部,即珠江三角洲地区;壤土的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一般为3.0%~10.0%,其分布范围远大于淤泥质土,几乎覆盖了全国大部分地区,尤其是西北干旱地区的轻山、高海拔地区以及羊毛州和九寨沟等地。

土壤肥料学-第四章 我国主要的土壤类型及分布

土壤肥料学-第四章 我国主要的土壤类型及分布

第四章我国主要土壤类型及分布主要内容1、土壤形成发育过程2、土壤分布规律3、我国主要土壤类型RCBA 2A1A A 00漂灰土暗棕壤棕壤黄棕壤红壤、黄壤赤红壤砖红壤灰漠土—灰钙土—棕钙土—栗钙土—灰褐土—黑土土壤中石灰充分淋溶,呈酸性反应,有明显的粘粒淀积。

在云南主要分布在海拔1000-2700m的中山区。

复习题一、填空题1、土壤水平地带性分布规律分为:和。

2、中国土壤分类系统中,共设个诊断表层,个诊断表下层,2个其它诊断层。

3、农业土壤中的发生学层次包括:、、、。

4、影响成土的五大影响因素:、、、、。

5、在现行的我国土壤分类级别上,大都用、、、亚类主要供小比例尺土壤图确定制图单元用;基层分类级别:土族和土系。

B6、土壤的质地主要是由决定的。

7、以为基础,以为依据,根据不同发生层进行的分类称为发生学分类。

8、熟化过程可分为过程与过程。

二、单项选择题1、土壤肥力的变化决定于大小循环的强弱对比,这种对比关系决定于母质、气候、生物、地形、时间五大自然成土因素,其中()起主导作用。

A、母质B、气候C、生物D、地形2、通常所说的土壤年龄是指土壤的发育程度或发育阶段,即指()A、相对年龄B、土壤发育的年数C、绝对年龄3、白浆化过程的实质是()过程A、潴育淋溶过程B、潜育化过程C、熟化过程哦4、诊断表层包括()A、有机质层B、漂白层C、盐积层5、红壤中()A、土层厚而耕层浅B、土层浅而耕层厚C、土层、耕层均浅6、我国的土壤分类中一共设立了有机土壤物质,岩性特征,石质接触面等()个诊断特征A、25B、24C、26三、名词解释1、地质大循环2、土壤剖面3、腐殖化过程4、水平地带性5、风化作用6、绝对年龄7、相对年龄8、生物小循环。

中国土壤系统类型(土纲)

中国土壤系统类型(土纲)

土壤类型特征20世纪50年代初到80年代末,苏联的土壤发生学分类对我国土壤学发展影响很深,不足之处是缺乏定量标准。

从2世纪60年代兴起、70年代广为应用的土壤系统分类成为当今世界土壤分类的主流。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以诊断层和诊断特性为基础,是一个定量化、标准化和国际化的分类,该系统分类把中国土壤划分出14个土纲:有机土、人为土、灰土、火山灰土、铁铝变性土、干旱土、盐成土、潜育土、均腐土、富铁土、淋溶土、雏形土和新成土。

一、有机土1.土纲定义与成土环境有机土是在地面积水或长期土壤水分饱和,生长水生植物的条件下,以泥炭化成土过程为主,富含有机质的土壤,相当于土壤发生分类中的有机水成土,全球地势低洼地区都有分布。

有机土虽属非地带性土壤,但也有其特殊的成土环境。

首先是只要有潮湿潴水低地,无论寒带或温带都可发育有机土。

我,国有机土集中分布于东北的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地,青藏高原的江河源区,川西北的若尔盖盆地及祁连山地和巴颜喀拉山地。

通常所在地形为相对低洼、地表潴水,或具有不透水的冻土层的高寒滩地坡麓,河流宽谷低阶地,山麓潜水渗溢地段,湖滨平地,古冰碛洼地。

地下水位高,地表积水,多数地区为高寒沼泽化草甸,生长耐寒湿,中生、多年生,或混生湿生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茂密,覆盖度80%〜95%以上。

有机土发育地区年平均气温-2〜-5°C,土壤冻结时间较长,年降水量400〜600mm,蒸发量小,湿度大。

2.成土过程包括泥炭积累过程和潜育化过程。

(1)泥炭积累过程。

有机土发育于潮湿环境中,植物生长繁茂,覆盖度大,根系发达,入土深,每年有大量有机残体补给土壤,在长期低温和季节性冻结过湿条件下,增强了厌氧还原过程的作用土壤中几乎缺少纤维分解细菌,使不同时期产生的有机残体以未分解、半分解和部分腐殖化形式积累于土体表层,形成暗色调的泥炭层。

有机质含量200〜500g/kg,泥炭层厚50〜200cm。

(2)潜育化过程。

有机土As层之下,长期渍水处于厌氧环境,土壤中高价铁、锰的氧化物还原为低价形态,溶解度较大,可随水在土壤中移动并参与某些次生矿物的形成,生成蓝铁矿[Fe3(PO4)4・2H2O],硫铁矿(FeS2)、菱铁矿(FeCO3)、菱锰矿(MnCO3)等,土壤由黄棕转变为青灰,蓝灰、灰黑色,称潜育层。

中国土壤类型

中国土壤类型

中国土壤类型我国由南向北土壤分布状况:砖红壤——赤红壤——红壤、黄壤——黄棕壤——棕壤——暗棕壤——漂灰土我国由东向西土壤分布状况:黑土——灰褐土——栗钙土——棕钙土——灰漠土1.砖红壤:形成条件:主要分布在海南岛,云南和台湾南部,是我国热带雨林或季雨林地区的地带性土壤,能发育于任何母质上。

基本特征:土层深厚,质地粘重,盐基高度不饱和,呈强酸性。

2.赤红壤:形成条件:分布于南亚热带,是砖红壤和红壤的过渡性土壤。

基本特征:风化淋溶作用略弱于砖红壤,颜色红,土层深厚,质地较粘重,肥力较差,呈酸性。

3 红壤、黄壤:形成条件: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以南的广阔低山丘陵地区,形成于中亚热带条件下,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强烈的脱硅富铁铝作用下形成的。

除石灰岩外,其他岩石均可发育。

基本特征:粘粒多,品质差,养分贫乏,酸度高,土层厚而耕层浅。

4.黄棕壤:形成条件:分布于长江中下游丘陵地区,形成于热带生物气候条件下,在温度较高、雨量较多的常绿阔叶或针阔叶混交林下形成的土壤。

基本特征:含粘粒量较多的粘化层;土体内有铁锰结核。

5.棕壤形成条件:分布于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形成于暖温带半湿润气候。

基本特征:土壤中的粘化作用强烈,还产生较明显的淋溶作用6.暗棕壤形成条件:分布于东北地区大兴安岭东坡、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和长白山等地形成于弱酸性淋溶过程和温带湿润森林下腐殖质积累基本特征:表层有较丰富的有机质,腐殖质的积累量多,是比较肥沃的森林土壤7.漂灰土形成条件: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大兴安岭北段山地的垂直带上部,形成于寒温带湿润地区明亮针叶林或暗针叶林的条件下基本特征:土壤酸性强和有效养分少8.黑土形成条件:分布于吉林省和黑龙江省中东部广大平原上,形成于寒冷气候条件下,地表植被经过长时间的腐蚀,形成腐殖质后演化;基本特征:养分含量丰富,肥力水平高灰褐土形成条件:分布在山西的五台山、吕梁山,内蒙古的大青山等,形成于温带山地旱生针阔叶混交林下形成的土壤基本特征:土层薄,坡度大,石块多栗钙土形成条件:主要分布于西北地区和内蒙古自治区,形成于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所造成的水热条件有利于矿物风化及粘粒的形成基本特征:殖质含量比黑土少,是比较肥沃的土壤棕钙土形成条件:分布在内蒙古高原中西部、新疆准噶尔盆地北部,形成于腐殖质积累过程和石灰质、石膏和易溶盐类的淋溶与淀积基本特征:旱化,生物量低,有机质含量低;钙积作用强灰漠土形成条件:分布于内蒙古河套平原、宁夏银川平原的西北角基本特征:土壤的砾质化程度很弱。

土壤类型及分布特征

土壤类型及分布特征

土壤类型及分布特征土壤是地球表面的一种自然资源,它是由岩石经过长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形成的。

土壤类型及其分布特征是研究土壤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土壤类型及其分布特征。

一、黄棕壤黄棕壤是我国最常见的土壤类型之一,广泛分布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以及南方的亚热带地区。

黄棕壤呈黄褐色或棕色,质地疏松,肥力较高。

它的形成主要受气候和植被的影响,通常形成于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

黄棕壤富含有机质和养分,适宜农作物的生长,是我国重要的农田土壤类型之一。

二、红壤红壤是我国南方地区常见的土壤类型之一,分布于亚热带地区。

红壤呈红色或红褐色,质地疏松,水分渗透性较好。

红壤的形成主要受气候和地质条件的影响,通常形成于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和酸性岩石地区。

红壤富含铁和铝氧化物,但贫乏有机质和养分,不适宜农作物的生长。

但通过施加适量的有机肥料和矿物质肥料,可以改善红壤的肥力,使其适宜农作物的种植。

三、盐碱土盐碱土是指土壤中盐分和碱分含量过高的土壤类型。

它主要分布于我国的西北地区和东北地区。

盐碱土的形成主要受气候和地下水位的影响,通常形成于干旱地区和地下水位高的地区。

盐碱土的盐分和碱分含量较高,对植物生长有害。

为了利用盐碱土进行农业生产,可以采取排盐、化盐和改良土壤等措施,使土壤适宜农作物的生长。

四、黑土黑土是我国北方地区常见的土壤类型之一,分布于东北地区和华北平原。

黑土呈黑色或暗褐色,质地肥沃,富含有机质和养分。

黑土的形成主要受气候和植被的影响,通常形成于寒冷干燥的气候条件下,以及草原植被区域。

黑土是我国重要的农田土壤类型之一,适宜农作物的生长,是我国粮食生产的重要基地之一。

五、沙质土壤沙质土壤是指土壤中颗粒粗大、质地疏松的土壤类型。

它主要分布于我国的西北地区和华北地区。

沙质土壤的颗粒粗大,水分保持能力较差,肥力较低。

为了利用沙质土壤进行农业生产,可以采取灌溉、施肥和种植适合的作物等措施,改善土壤的水分和养分状况,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土壤的种类

土壤的种类

土壤的种类土壤是地球表面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 决定了植物生长的条件。

因此, 了解不同类型的土壤对于了解如何最好地利用土壤资源及其用途非常关键。

下面是有关不同种类土壤的详细介绍。

1. 棕壤:棕壤是亚热带地区最常见的土壤类型及最为肥沃的类型之一,主要分布在我国中南地区。

它是一种酸性土,其矿物质含量及有机质含量都很高,具有良好的通气性能。

这种土壤能够有效保水和保肥,适合种植谷物、棉花、茶叶、油料等农作物和水果、木材等经济作物。

2. 黑土:黑土分布范围广泛,包括我国北方的东北、内蒙古、陕西等地区。

黑土是肥力很高的土壤,含有大量的有机质,通透性也很好,保水能力强。

这种土壤适合于种植高产、高质的农作物,如小麦、玉米、豆类等,在这种土上种植出的农作物品质都很高。

3. 中性土:中性土又称为灰土,是一种中等肥力的土壤。

它分布广泛,具有通透性好的特点。

中性土适合于种植长势缓慢、对肥料要求不高的农作物和水果,如芒果、椰子、花生等。

4. 沙壤土:沙壤土中石英含量较多,肥力低,透气性和保水能力好。

这种土壤适合于植物生长所需的土,因为水分能够在土中快速流动,同时不用担心土地发霉。

沙壤土不适合种植农作物,但却非常适合种植许多树木和草本植物。

5. 红黄壤:红黄壤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是肥力比较高的土壤类型之一。

这种土壤有较好的保水性能,适合种植光照充足、要求土壤松软、肥力比较高的农作物,如稻米、甘蔗、枸杞等。

6. 盐碱土:盐碱土的特点是土壤中含有过多的盐分和碱性离子,使土壤中的植物生长条件非常差。

盐碱土是我国西北等干旱地区最为普遍的土壤类型之一。

这种土壤不适宜种植大多数农作物,但是适宜种植一些抗旱、抗盐碱的灌木或草本植物。

总的来说,种类繁多的土壤对于不同的植被和经济作物具有不同的适应性。

因此,我们必须了解不同类型的土壤,根据土地的性质制定种植方案,从而在不同的土地上获取最佳产出。

同时,正确地利用和保护土壤资源也是我们在对土壤资源进行可持续利用中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中国土壤分类与代码excel

中国土壤分类与代码excel

我国土壤分类与代码excel一、背景介绍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土壤类型繁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分类系统》的规定,我国的土壤主要分为石漠化土壤、盐碱土壤、红壤、黄壤、棕壤、草甸土壤、土壤侵蚀、土壤污染等多种类型。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利用土壤资源,对土壤进行分类是十分必要的。

对土壤进行代码化处理,能够方便地进行数据库管理和信息检索,提高土壤资源的利用效率。

二、我国土壤分类体系1. 石漠化土壤石漠化土壤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在地理上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新疆盆地、内蒙古几大戈壁荒漠地带,土地质量差,容易形成石漠化地区。

2. 盐碱土壤盐碱土壤分布在我国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受到干旱、人为开垦和水盐运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土地逐渐变成了盐碱地。

3. 红壤红壤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是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下形成的土壤。

红壤属于酸性土壤,适合种植热带作物。

4. 黄壤黄壤主要分布在我国中部地区,包括黄土高原地区、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

黄壤富含有机质和养分,是我国主要的农田土壤类型。

5. 棕壤棕壤分布在我国东北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地区。

棕壤呈酸性,土壤肥力较高,适合种植大豆、小麦等作物。

6. 草甸土壤草甸土壤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适合生长草原植被,是我国重要的牧草土壤类型。

7. 土壤侵蚀土壤侵蚀是土壤资源流失的一种重要形式,主要包括水土流失和风蚀两种类型。

8. 土壤污染土壤污染主要源于工业排放、农药化肥的使用、生活垃圾的堆放等,对土地资源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三、土壤分类代码excel制作方法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分类系统》,首先将各类土壤的名称和代码进行整理,在excel中创建一个土壤分类代码的表格。

2. 在表格中加入各类土壤的名称和对应的代码,确保名称和代码的对应关系准确无误。

3. 在表格中添加分类字段,将不同类型的土壤按照其性质进行分类,方便后续的查询和管理。

4. 在表格中添加描述字段,对各类土壤的特点进行描述,包括分布区域、适合种植作物、主要影响因素等,以便对土壤进行更深入的了解。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是指低洼积水地区土体发生的还原过程。
(十)、潴育化过程
是指土体处于季节性积水条件下,在土体中交替发生 的氧化还原过程。
(十一)、白浆化过程
是指在还原条件下,土壤亚表层中 铁、锰的还原淋失和粘粒的机械淋溶相 结合,使土体中出现一个粉沙量高,Fe、 Mn缺乏的白色淋溶层的过程。
白浆化过程的实质是潴育淋溶过程。
3、地质大、小循环的关系
二者共同构成土壤发生的基础,没有 地质大循环,生物小循环不能进行;没 有生物小循环,土壤难以形成。两种循 环过程相互渗透,不可分割,同时同地 进行,通过土壤相互连接在一起。
三、土壤剖面 (soil profile)
土壤剖面:是一个具体土壤的垂直 断面,一个完整的土壤剖面应包括土 壤形成过程中所产生的发生学层次, 以及母质层次。
在我国西部形成干旱内陆性土壤地带谱,由东向西分布 着:黑土—灰褐土—栗钙土—棕钙土—灰钙土—灰漠土
(二)、土壤的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
土壤随地势的增高而呈现演替分布的规律性称为垂直地 带性。
(三)、土壤的区域性分布
是指土壤在水平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的基础上, 在中小地形上,土壤因为要受局部地形、母质、水文、地 质、人生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使土壤类型的分布在局部范 围类产生了差异称土壤的区域性分布或土壤隐域性分布。
中国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曾采用美国马伯特制 订的的土壤分类;
50年代初期开始,采用苏联的地理发生学土壤分类。
1958年-1960年全国第一次土壤普查时,总结农民 群众鉴别土壤农业性状的经验,提出了第一个农业 土壤分类系统。
1978年中国土壤学会提出了《全国土壤分类暂行草 案》。
(二)、土壤分类系统
五、 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讲过)
土壤是在五大成土因素(即气候、 母质、生物、地形和时间)综合作用 下形成的。
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 的进步,人为因素对土壤形成的影响 日益深刻和广泛。
六 、主要成土过程
(一)、原始成土过程
从岩石出露地表着生微生物和低等 植物开始到高等植物定居之前形成的土 壤过程,称为原始成土过程。
1987年12月在太原召开土壤分类会议拟订出 《中国土壤分类系统》,经过修改,于1992年定稿, 确立了12个土纲、29个亚纲、61个土类和231个亚 类的高级分类单元;基层分类单元为土属、土种和 变种,而以土种为基本单元。
(三)土壤系统分类(Soil Taxonomy)
是以诊断层和诊断特性为基础的谱系式的定量土壤分类。
(二)、腐殖化过程
是指在生物因素作用下,在土体中,尤其是在土体表 层所进行的腐殖质累积过程。
(三)、粘化过程
是指矿物颗粒由粗变细形成粘粒的过程,或粘粒在土 体中淀积使粘粒含量增加的过程。
(四)、钙化过程 是指碳酸盐在土体中的淋溶淀积的
过程,多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
(五)、盐渍化过程
是指在干旱、半干旱的气候条件下,地下水 中的盐分通过毛管蒸发而在表土层累积的过程。
八、土壤分类系统与土壤系统分类
(一)土壤分类的概念
土壤分类就是根据各种土壤之间成土条件、成土 过程、土壤属性的差异和内在联系,通过科学的归 纳和划分,把自然界的土壤进行系统排列,建立土 壤分类系统,使人们能更好的认识、利用、改良、 保护现有的土壤资源。
(二)、土壤分类系统
以土壤发生学为指导,土壤属性为依据的一种 土壤分类系统。
二、地质大循环和生物小循环
1、地质大循环 地壳表层的岩石矿物经过物理、化
学风化,形成细小的颗粒,同时有一部 分元素溶于水,这些岩石矿物的风化物随流水进人海洋, 在海洋中经过长期的地质作用重新形成各种沉积岩,这 一过程我们称之为地质大循环。
2、生物小循环
土壤中的生物,特别是绿色植物选择吸收各种矿质养分, 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当生物体死去之后,生物残体 通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各种养分又重新释放出来,供给 土壤生物循环利用,这一周而复始的过程称之为生物小循 环。
(六)、碱化过程 是指土壤胶体中有较多的交换性Na+离子,使土壤呈
碱性反应,并引起土壤物理性质恶化的过程。 (七)、富铝化过程
是指土壤形成中土体脱硅富铝铁的过程。
(八)、灰化过程
是在寒温带、寒带针叶林植被和湿润 条件下,土壤中的SiO2残留、 R2O3与 腐殖质(有机酸)螯合后淋溶淀积的过 程。
(九)、潜育化过程
在我国东部,形成湿润海洋土壤地带谱,由南而北依次 分布着:砖红壤—赤红壤—红壤、黄壤—黄棕壤—棕壤— 暗棕壤—漂灰土
2、经度地带性分布规律
由于海陆位置的差异,以及山脉,地势的影响,造成温 度和降雨量在空间分布上的差异,使水热条件在同一纬度 带内从东往西,从沿海到内陆随经度方向发生有规律的变 化,土壤性质和土壤类型从东往西,从沿海到内陆地也随 经度方向有规律地更替,称为土壤的经度地带性分布规律。
第一节 土壤的形成和分布
一、土壤形成学说主要内容
(1)土壤的本质是土壤肥力,土壤的形成发育过程 也就是土壤肥力的形成变化过程,土壤的形成和发展变化 是地质大循环和生物小循环的统一。
(2)土壤肥力的变化决定于大小循环的强弱对比, 这种对比关系决定于母质、气候、生物、地形、时间五大 自然成土因素,其中生物起主导作用。
(十二)、熟化过程
指人类定向培育土壤肥力的过程。
熟化过程可分为旱耕熟化过程与水耕熟化过程
七、 土壤的分布规律
(一)、水平地带性分布规律 土壤在水平方向上随生物气候带而演替的规律性称为水
平地带性。
我国土壤水平地带性分布规律主要受水热条件的控制。
1、纬度地带性分布规律
由于太阳辐射和热量在地表随纬度由南到北有规律的变 化,从而导致气候、生物等成土因素以及土壤的性质、土 壤类型也按纬度方向由南到北有规律的更替,称为土壤纬 度地带性分布规律。
四、土壤的发生学层次
土壤的发生学层次简称土 壤发生层或土层。是指土壤形 成过程中所形成的剖面层次 (或土体构造层次)。
1、自然土壤的发生学层次
自 然 淋溶层

A
壤层
的 次 淀积层 发 生 母质层
学 母岩层
A00 A A1
A2 B C R
2、农业土壤中的发生学层次
(1)耕作层(A) (2)犁底层(B) (3)心土层(W) (4)底土层(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