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鄙二僧》导学案

合集下载

蜀鄙二僧

蜀鄙二僧

《蜀鄙二僧》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积累词语,了解“鄙、语、之、子、买、去、顾”的不同的用法。

2、过程和方法:反复朗读课文,背诵全文,疏通文意,增强文言语感。

3、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学生要“立志立行”,懂得事在人为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理解蜀鄙二僧故事的深刻涵义以及这个故事对我们的启迪。

一、激趣导入并解题。

1.你们知道我们湖北省的简称吗?2.你们还知道哪些地方的简称,能说说吗?3.板书:蜀。

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的简称吗?4.就在这发生了一个有趣的故事。

继续完成板书:蜀鄙二僧5.齐读课题,能说说这个题目的意思吗?指名说二、新课第一板块:读1.教师配乐范读;2.学生自由读文;3.点读:纠正字音,点拨节奏;4.全班齐读第二板块:译1.这是一篇文言文,要想知道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我们就要联系注释来好好地读读课文。

2.翻译接龙,点拨重点字词:鄙,语,之,子,买,去,顾等之:(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2)吾欲之南海,何如?(3)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3.谁能用简洁的语言来说说这个故事?指名说,教师完成部分板书。

第三板块:悟师:蜀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二人皆欲往南海,终贫者至,而富者未至,这是为什么?赶紧读读课文。

1.贫僧临行前和富僧有段对话,先在下面读读:该用怎样的语气呢?2.分角色试读;3.读中讨论:僧富者为什么会对贫者的想法产生疑问?又为什么会鄙视贫者呢?4.在去南海的路上有哪些困难?想象,说说(衣食住行)师: 是啊,从四川到南海要经历5省,这其中既有海拔4000多米,空气稀薄的高原,也有杳无人迹的原始森林,更有一望无垠的大海,贫者一人只身前往,肯定会遇到许多困难。

5.结果“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你认为贫者能去成南海,凭的这得只是“一瓶一钵”吗?还有什么?(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不懈的行动……)第四板块:理1.从穷和尚的成功中,你得到什么启示?2.从富和尚的失败中,你又得到怎样的教训?师:一个人不仅要立志,而且要立行;决定成功的因素,客观物质条件固然重要,主观努力更重要!3.你想对富者说什么?对穷者说什么?对作者说什么?对同学说什么?第五板块:联1.你知道哪些类似的正面例子?说给大家听听博格斯1.60和NBA几乎毫不相关,但博格斯却做到了。

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课《蜀鄙二僧》教案 鄂教版

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课《蜀鄙二僧》教案 鄂教版

第26课蜀鄙二僧一、激趣导入并解题。

1、你们知道我们湖北省的简称吗?2、你们还知道哪些地方的简称,能说说吗?3、板书:蜀。

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的简称吗?4、就在这发生了一个有趣的故事。

继续完成板书:蜀鄙二僧5、齐读课题,能说说这个题目的意思吗?指名说二、初读了解文章大意。

1、课文围绕着二僧讲了一个引人深思的故事,你们想知道吗?那就赶快读读课文吧。

学生自由读文,纠正字音。

谁想来读读。

指名学生三人读。

谁能连起来读读。

指名一人读。

2、这是一篇文言文,要想知道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我们就要联系注释来好好地读读课文。

让学生联系注释了解文章大意。

谁能来说说。

指名一人说,相机解决字义和句义。

还有谁想说说?再指明一人说。

3、现在你们一定会比刚才读得更好,试试看!学生自由读。

4、你们都明白了吗?那我来考考你们。

出示句子之:(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2)吾欲之南海,何如?(3)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你:(1)子何恃而往?(2)孰为汝多知乎?(3)尔安敢轻吾射!能说说带点字的意思吗?仔细观察这两组,你有什么发现吗?5、是呀,我们在读文言文的时候,可一定要注意这些地方啊!来,自己再试试。

6、谁能用简洁的语言来说说这个故事?指名说,教师完成板书。

三、细读悟文。

1、蜀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二人皆欲往南海,终贫者至,而富者未至,这是为什么?赶紧读读课文。

学生默读课文思考。

2、指名学生说。

出示句子:吾一瓶一钵足矣。

(1)仔细读读这句话,你知道了些什么?指名读(3)你知道他要去的地方有多远吗?出示句子: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

(1)指名读,从西蜀到南海有多远?指导朗读(2)读到这儿,你想到什么?指导朗读(3)可贫者却说“吾一瓶一钵足矣”(4)你再读贫者的话,有什么想说得吗?指导朗读(5)是啊,从四川到南海要经历5省,这其中既有海拔4000多米,空气稀薄的高原,也有杳无人迹的原始森林,更有一望无垠的大海,贫者一人只身前往,肯定会遇到许多困难。

2023年《蜀鄙之僧》教案

2023年《蜀鄙之僧》教案

2023年《蜀鄙之僧》教案2023年《蜀鄙之僧》教案1教学目标:1、读通课文,正确停顿。

背诵课文。

会认4个生字,会写3个字。

2、熟读课文,理解文言词汇,理解句义、文义。

教学重难点:诵读、背诵,增强文言语感教学难点理解故事的深刻含义。

教学过程:一、导课1、从题入手,营造文言文学习环境。

今天,我们将听到一个故事,四川偏远地方的和尚的故事。

2、老师从哪个词知道故事发生在四川?——蜀。

又从哪个词知道是在偏远地方?——鄙。

二、新授(一)读课文,整体感受。

讨论学法关于蜀鄙之僧到底有什么奇特故事呢?1、想知道,快读读。

(各自试读)2、读了课文,说说你的初步印象。

预设:学生可能会认为难读,难懂等。

3、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文言文的词、句与今天的意思常有不同。

今天我们读文言文,难度较大。

那怎么学呢?说说你的办法、打算。

预设及教师引导要点。

(1)多读。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嘛!(读时注意正确停顿)(2)对照图片、注释或大意学习。

(二)反复诵读,读出文言文的韵味1、听老师读读,感觉感觉。

2、师范读,同时用同步出示停顿标记,并给难读准的字注音。

ù语shì恃bō钵3、刚才大家听得挺起劲儿,能不能自己找找感觉?重点指导读的方法:文言文用字简洁,慢读才好慢慢琢磨;注意停顿。

根据停顿标记,自由试读。

4、你会读哪些句子了?来,带我们读一读。

如果这些句子你读起来还有困难,也可提出来。

大家一起练。

相机引导全班练读长句、难句。

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

5、全班齐读。

(三)借助大意,读懂文言文故事1、“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结合第二个方法——对照译文学习,你会懂得更多。

2、生自读自悟。

3、你读懂了什么,或者你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小组内交流。

交流弄懂后,请组长拿出问号袋(见下面交流内容),试用文中句子回答。

4、全班交流。

(1)交流问号袋中的问题。

蜀鄙二僧教案

蜀鄙二僧教案

蜀鄙二僧教案
第二课时
一、导学
1、布置学生作业:熟读课文,完成导学案并初步掌握课下注释,能较为准确地
翻译文章词句
3.小组讨论,各自翻译中遇到的问题,共同推选出三句翻译疑难句子(6’)
二、导练
1.解答学生翻译疑难句子(5’)
2.句型讲解(8’)
(一)省略句
以(之)告富者
(二)倒装句
子何恃
..而往
(三)取消句子独立性
西蜀之.去南海
3.温故知新,总结重点词(10’)
请学生回忆以前所学课文,归纳文中在过去已学字词的用法和意义,看哪个小组举出的字词最多
.实味不同/及其.日中如盘盂:代词,它
教师举例:其及其.家穿井
其一贫,其一富
学生可能总结:
非得一人于井中也子将安之/吾欲之南海
于闻之于宋君/问之于丁氏宋之丁氏
贫者语于富者之蜀之鄙
告之于宋君/问之于丁氏
西蜀之去南海
何以也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以者晏婴,齐之习辞者也/富者有惭色以告富者
三、导发展
(1)为什么富和尚没有去成南海而穷和尚到达了?请用原文回答。

(2)贫者从南海归来,你作为他的一个友人,要送一张贺卡给他表示祝贺,请你为贫者写贺词。

(3)在这篇文章之前,还有一段删减内容:“天下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也;不学,则易者亦难也。

”请结合你生活所感,举一个“难者亦易”和“易者亦难”的例子。

《蜀鄙二僧》导学案

《蜀鄙二僧》导学案

《蜀鄙二僧》导学案班小组:姓名:编号:课题:《蜀鄙二僧》总课时:1课时分课时:第1课时课型:合作答疑展示学习目标:1、积累词汇,熟读成诵。

2、疏通文意,增强文言语感。

3、懂得“立长志”,事在人为的道理。

学习重、难点:目标1、2、3时间预设:自学导学(8分钟)、交流展示(20分钟)、展示激励(5分钟)、达标测评(8分钟)、拓展演练(4分钟)学习流程学案导案●自学导学(8分钟):★基础知识1、我能读准字音:僧()恃( )语( ) 钵( )哉()鄙()惭()2、我能根据语境理解词义:鄙:语:恃:顾:犹:自主学习打基础!学习流程买舟:★课文理解这篇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交流展示:(20分钟)活动一:诵读课文、找出难点(对学)要求:1、互读课文,正音,断句2、自己尝试翻译文章,勾画出疑难点3、交流探讨疑难点,如还无法解决,板书于黑板活动二:译句接龙、疏通全文(群学)要求:请同学们按顺序一人译一句,译后稍停顿,其他同学随时纠正、补充。

活动三:角色扮演、走进心灵(群学)要求:1、请以小组为单位,揣摩人物感情2、小组角色分工,一人演穷和尚、一人演富和尚。

●引导探究(5分钟):两个和尚都想去南海,结果“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这是为什么?●拓展延伸:(4分钟)蜀鄙二僧的故事给你最大的启示是什么?联系生活实际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达标测评:(8分钟)一、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1、蜀之鄙有二僧之:鄙:2、其一贫,其一富其:3、贫者语于富者曰语:于:4、吾欲之南海,何如之:交流协作展才华!交流协作展才华!展示自我显魅力!达标过关最满意!拓展训练显能力!5、子何恃而往?恃:6、犹未能也犹:7、越明年越:8、贫者自南海还自:还:9、以告富者以:10、西蜀之去南海之:去:11、人之立志之:12、顾不如蜀鄙之僧哉顾:二、选择题1、与人之立志中“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吾欲之南海B、蜀之鄙有二僧C、顾不如蜀鄙之僧哉D、西蜀之去南海。

蜀鄙二僧教案精编版

蜀鄙二僧教案精编版

蜀鄙二僧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新词,理解“鄙”、“买”、“恃”、“语”、“犹未能”等词语的意思。

2、能借助字典、注释理解课文的意思。

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的中心。

3、朗读并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识记本课重点字词及翻译。

教学难点:理解蜀鄙二僧故事的深刻涵义以及这个故事对我们的启迪。

课前导学1、作者简介彭端淑,约1736年生,字乐斋,四川丹陵人,生而颖异,十岁能文。

清雍正十一年进士,曾任吏部郎中等职,乾隆十二年到广东肇罗道做道元。

后辞官回家,在四川锦江书院讲学,著有《白鹤堂文集》。

2、背景资料本文是节选,原题是《为学一首示子侄》是写给子侄们看的。

目的在于教育后辈首先要立定志向,特别是要落实在行动中,这是针对学习上产生畏难情绪而言的。

因此本文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课文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清节奏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蜀鄙..二僧贫者语.于富者子何恃.而往一瓶一钵.自南海还.( )( ) ( ) ( ) ( ) ( )2. 用“/”在句子中标注朗读停顿。

小提示:停顿有两种:一是句间停顿,就是根据标点符号来确定句与句之间停顿的长短,语调的抑扬;一是句中短暂停顿,它是以词或词组为单位,根据句子成分之间的内在关系来划分的语气停顿。

示例: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A、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B、吾一瓶一钵足矣C、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D、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三、再读课文,疏通文意,译句接龙1、参照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并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蜀之鄙.有二僧()贫者语.于富者()吾欲之.南海,何如..()()子何恃.而往()吾一瓶一钵足.矣( ) 买.舟而下()犹.未能也()越.明年()自.南海还.()()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顾.不如蜀鄙之僧哉()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吾欲之南海,何如?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3、译句接龙。

鄂教版《蜀鄙二僧》教学设计【曾长春】

鄂教版《蜀鄙二僧》教学设计【曾长春】

鄂教版《蜀鄙二僧》教学设计【曾长春】【教学目标】1.积累“鄙、语、欲、恃、买、顾”等文言词语,背诵该文言文。

2.结合注释疏通文言大意,熟读文言文;抓住“子何恃而往”说出蜀鄙二僧做什么、凭什么做、做的结果是什么。

3.结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说出自己崇拜文中何僧,说出理由。

【教学重点】抓住“子何恃而往”说出蜀鄙二僧做什么、凭什么做、做的结果是什么。

【教学难点】说出崇拜文中僧人理由,学习借事喻理的写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励志名言。

光说不干,事事落空;又说又干,马到成功。

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就无法到达。

当世界给草籽重压时,它总会用自己的方法破土而出。

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2.揭示课题(清代彭端淑,《白鹤堂文录》)。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解释课题:蜀,四川;鄙,边远的地方,偏僻的地方;二僧,两个和尚。

四川偏僻地方的两个和尚。

3.质疑课题。

四川偏僻地方的两个和尚怎么样?他们做什么?二、初读文言文,释义、释疑。

1.学生边读文言文,边将注释批注在文中,试着说出文言句意,不懂的地方做上批注。

2.全班交流,将不懂的语句提出来,师生共同释疑,学习文言词语,说出理解方法。

3.抽生读文言文,老师予以点拨。

4.释疑课前提问。

两个和尚:一贫一富(对比);两个和尚做什么?之南海(之,去;南海,佛教圣地普陀山)。

三、研读文言文,感受二僧品质1.读贫者和富者的对话,读后说出懂了什么?⑴读对话: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子何恃而往?”⑴交流读后懂了什么?预设一:贫者同富者商量,而富者瞧不起贫者,鄙视贫者。

(深抓“子何恃而往?”读出疑问和反问语气。

)预设二:贫者和富者都想去南海。

(板书:之南海)预设三:贫者和富者都有共同的志向、目标。

(板书:目标或志向或追求)2.读“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蜀鄙二僧教学设计

蜀鄙二僧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如“鄙.语.之.恃.买.去.顾”等词的意义和用法。

2.体会对比手法评论的运用对于本文说明道理的作用。

(核心目标)3. 理解“人之为学”,关键在于“立志去为”的道理,激发学生树立志向、大胆实践的精神。

2学情分析本文风格朴实,语言朴素自然,富含激情,极有感染力,故事生动形象,十分具有启发性和教育性。

七年级学生普遍具有学习目标与实际行动不能完全统一的特点,特别是不能持之以恒地完成任务,此时组织学生在学习本文一定会有所启示。

3重点难点重点:指导学生流利的朗诵课文,把握两个和尚说话的语气。

难点:理解蜀鄙二僧故事的深刻的涵义和作用以及这个故事对我们的启迪。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一、谈话导入新课评论同学们,你们听过《三个和尚》的故事吗?(听过)那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四川边境的两个和尚的故事,这篇课文是《蜀鄙二僧》。

(出示课题,并揭示课题)活动2【讲授】理解蜀鄙二僧故事的深刻的涵义和作用评论二、出示本课学习目标:1.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基础目标)2.体会对比手法的运用对于本文说明道理的作用。

(核心目标)3. 理解“人之为学”,关键在于“立志去为”的道理,激发学生树立志向、大胆实践的精神。

(达成目标)三、检查学生预习情况:1.作家作品介绍:彭端淑(1699—1779),清代四川丹棱人。

幼而颖异,十岁能文。

雍正十年(1733年)中进士,授吏部主事,顺天(现北京市)乡试同考官等职。

后辞职回家,在四川锦江院讲学。

他文学造诣很深,著有《白鹤堂文录》,本文选自此文录,原题是《为学一首示子侄》。

2.词语认读:鄙语恃钵惭哉四、初读课文,疏通文意:A、四人小组安排同学朗读课文,可以一人一句,也可以指定同学读。

B、全班同学对照注释理解课文1.在四人小组中交流释义疑难,并指出文中需要掌握积累的重点词语2.请各小组在全班交流学习情况(疑难、重点词语)C、归纳文中需要积累的词语。

【初中语文】蜀鄙二僧教案1 鄂教版

【初中语文】蜀鄙二僧教案1 鄂教版

《蜀鄙二僧》教学设计示例一.教学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在学习中掌握重点文言实词的含义。

2.理解文中说明的道理,理解以事喻理的论证方法。

(二)能力训练点1.加强诵读,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分析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使学生认识到“人之为学”,关键在“为”,只要树立志向并坚定去实践,就可以化难为易达到预定目标。

(四)美育渗透点引导学生体会本文结构紧凑,对比鲜明,句式整饬的创作美以及故事所揭示的意蕴美。

二.学法引导1.以学生自读为主,借助工具书自行解决文中字词的音、形、义,教师抽查巩固。

2.可将文中故事改编成小说剧表演,也可用复述的方式加以理解。

可对这个故事的思想内容进行讨论,讨论一下可从哪些方法得出不同的理解。

3.理情文章的结构层次,体会作者安排材料的妙处,理解对比手法的作用。

可将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去掉,看看文章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由学生从写作和内容的角度加以认识和体会。

4.可以根据文章结构层次,将本文化整为零,逐段背诵,背熟后再合零为整体背诵。

默写。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1.重点掌握文言实词的含义,及重点虚词的用法,准确翻译文章。

可指导学生反复朗读文章,根据注解直译文章,教师答疑并讲析重点词语,让学生明确,巩固重点。

2.难点理解以事喻理的论证方法。

解决办法教师适时恰当引导学生思考。

3.疑点开篇由两个设问句组成,这种写法有什么效果?(增强语言的感染力与思辨力)。

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教具学具准备1.课文朗读磁带及录音机。

2.投影仪及文学常识、重点词句评析、随堂练习的胶片。

3.学生制作生字新词及重点的卡片,课堂交流。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1.指导学生熟记文言实词的含义和虚词的用法,强化诵读练习。

2.准确直译文章。

3.理清文章结构,明确主旨。

第一课时导语同学们步入学校的大门已近七、八个年头了,下面我想请一位同学谈一谈学习知识时的感受,特别是升入中学以来在求知过程中的感受。

蜀鄙二僧教案

蜀鄙二僧教案

七年级科目语文执笔审阅审核课题:26《蜀鄙二僧》教学方案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学会朗读文言文,理解积累文言词汇。

2、流利地背诵课文,明确“乎、矣、也、焉、哉”所表达的语气和“为、语、恃、逮、怠、屏、迄”的意思。

教学重点:理解识记本课重点字词及翻译教学难点:理解蜀鄙二僧故事的深刻涵义以及这个故事对我们的启迪。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请同学们复述《龟兔赛跑》这则寓言,然后变换角度提问,认识天资和勤奋的关系。

明确:在正常的情况下,龟跑得过兔吗?(不能)这说明什么?(龟不善跑,受到天资的限制。

)龟能取胜,除了兔睡大觉而外,还有别的原因吗?(龟不停地跑)这又说明什么?(天资差这个条件,并没有限制它,它对自己的努力突破了天生条件的限制。

)对兔的失败也可仿此提出问题,要达到的结论是:有好的天资却摒弃不用,结果跟天资差的没有什么不同。

二、自主学习1、了解彭端淑和他的文章特色。

2、学生自读课文,注意字词读音、句读停顿;朗读指导:要辨别人物说话的语气,揣摩人物说话在的情态,有表情的朗读。

如两处“子保恃而往?”第一次应读出疑问的语气;第二处则要读出反诘的语气。

三、合作探究1、借助工具书和文中注释自读课文,质疑。

2、找出本文一字多义、古今异义、多音多义词并做上标记。

3、小组依据关键词句合作释疑,通译全文并概括主要内容。

4、全班交流翻译,教师点拨指导重点;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培养自学古文、感受古文的能力,培养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情感。

2、理解蜀鄙二僧故事的深刻涵义和作用,以及这个故事对我们的启迪,教育学生要“立长志”,懂得事在人为的道理。

教学重点:培养自学古文、感受古文的能力。

教学难点:教育学生要“立长志”,懂得事在人为的道理。

教学过程:四、合作探究1、思考、讨论①课文中有两处写道:“子何恃而往?”的语气一样吗?请说明理由。

讨论并归纳:不一样。

第一处是疑问的语气,是富和尚对穷尚询问。

第二处是的反问,是富和尚认为穷和尚没有钱根本去不成。

《蜀鄙二僧》教学设计

《蜀鄙二僧》教学设计

《蜀鄙二僧》语感教学设计
武汉东湖开发区新桥学校孙永进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积累文言知识,培养文言语感。

(2)认识蜀鄙二僧故事的内涵和作用, 领悟“事在人为,立志笃学”的道理,激发学生立志求学的热情。

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感知(以多种形式的朗读来加强感受)
1朗读------识字断句,初步感受内容
(1)自由朗读;(2)学生示范朗读并师生点评;(3)齐读。

2译读------释词义,通文意
全班同学对照注释译读,小组及全班交流。

3说读(说说故事主要情节和结论)
四、拓展与运用:蜀鄙之僧的故事给你最大的启示是什么?联系的生活实际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五、结束诵读(升华体验净化情感)
一瓶一钵(足)至
买舟(欲)不至
三、领悟(以多种形式的品读来促进理解)
4品读--以读明形象
揣摩人物的语气、态度,并请同学分角色演读
富者:傲慢、盛气凌人、对贫者的不屑和轻蔑
贫者:自信和坚定的信念。

5研读-----领悟主旨
“子何恃而往?”这一路的千辛万苦,艰难坎坷,仅仅凭“一瓶一钵”支撑得了吗?
作者通过蜀鄙二僧的故事要告诉我们什么?
(事在人为:个人不仅要立志,而且要立行;决定成功的因素,客观物质条件固然重要,主观努力更重要)。

《蜀鄙二僧》学案及练习题WORD格式范文

《蜀鄙二僧》学案及练习题WORD格式范文

《蜀鄙二僧》学案及练习题WORD格式范文《蜀鄙二僧》学案及练习题【基础知识及相关背景】一、字音及词义:鄙:边邑,边远的地方。

恃:依靠,凭借。

其一:其中一个。

其,其中的。

南海:不是指中国南方的南海,而是指佛教胜地普陀山,该岛属浙江省,在东海之中。

何如:怎么样。

本文中是商量语气。

钵:和尚盛食物的碗,底平,口略小,形稍扁。

越明年:到了第二年。

越,到,及。

明年,指第二年。

惭色:惭愧的神色。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人们确立志向,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的(那个)穷和尚吗?二、相关背景:1、关于作者:彭端淑(约1699一约1779年),字乐斋,号仪一,四川丹棱人。

他是清代四川的著名文学家,与李调元、张问陶并称清代四川三才子。

彭端淑从小聪慧颖异,十岁即能文。

他与弟彭肇诛、彭遵泅于紫云山下“相为师友”,同窗苦读达六年之久。

他后来的成就并不是靠先天的才气,而主要是得力于后天的踏实勤学。

雍正年间中进士,曾任吏部郎中、顺天乡试同考官等职。

辞官以后回到四川,在锦江书院讲学。

著有《白鹤堂诗文集》。

散文《为学一首示子侄》(简称《为学》)用浅显的比喻,说明求学的结果如何不在于天赋条件,而是决定于本人是否有求学的恒心和毅力。

叙事生动,语言流畅,有较强的哲理性。

彭端淑写景的诗很有情味。

如记锦江春色的《清明》:“步出郭西行,惊心节复更。

花残寒食雨,春老杜鹃声。

荠麦村村秀,新烟处处生。

锦城风物好,无那故乡情。

”如果不是春大到成都郊外走上几趟,如此有情味的诗情是怎么也体会不到的。

彭端淑一生著述较多,可惜不少已经散佚。

他与其弟彭肇殊、彭遵泅曾共性于京师,俱以文知名于当时,一时有“丹棱三彭”之称。

当然,在“三彭”中,以彭端淑最为著名,影响也最大。

有《白鹤堂文集》、《雪夜诗谈》、《晚年诗稿》等传世。

彭端淑活了八十一岁,死后葬于彭山县公义场罗家山,至今尚有坟台遗址。

2、相关知识:本篇课文原题为《为学一首示子侄》。

意思是写篇文章给儿子和侄子们看,谈谈求学、做学问的道理。

蜀鄙二僧导学案

蜀鄙二僧导学案

《蜀鄙二僧》导学案
一、自主学习
1.给下列字注音。

蜀之鄙.()贫者语.()于富者何恃.()而往一瓶一钵.()2.根据课文注释,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蜀之鄙.贫者语.于富者吾欲之.南海
何恃.而往买.舟而下越.明年
以.告富者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3. 结合课文注释,试着翻译全文。

二、合作探究
1.“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这是什么原因呢?
2.本文原题是“为学一首示子侄”,是作者彭淑端写给子侄的。

读完课文,你认为作者是想通过这个故事告诉他的子侄什么道理?
三、交流展示
角色扮演。

四、反馈检测。

蜀鄙二僧推荐教案

蜀鄙二僧推荐教案

《蜀鄙二僧》推荐教案蜀鄙二僧教学目标1、流利地背诵课文,明确“乎、矣、也、焉、哉”所表达的语气和“为、语、恃、逮、怠、屏、迄”的意思。

2、培养自学古文、感受古文的能力,培养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情感。

3、理解蜀鄙二僧故事的深刻涵义和作用,以及这个故事对我们的启迪。

教学重点1、流利的背诵课文,做到背准字节,背对停顿,背出语气。

2、理解蜀鄙二僧故事的深刻涵义和作用,以及这个故事对我们的启迪。

学习内容整体感悟《劝学》一文能得到广泛的传诵,是因为这不仅仅说了“为学”,也阐明了“为事”的一般道理。

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不在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这说明先天的聪明与否并不能作为学习的障碍。

抛开“畏难”的借口,只要我们忘我地工作着,工作也就容易了。

只要我们忘我学习着,学习也就不难了。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只要有求学的决心就不能以任何借口掩盖“畏难”的事实。

端正的学习态度,不懈努力的学习精神,我们的“为学”和“为事”就会痛苦着并快乐着!南海就在我们的脚下!全文用蜀鄙二僧的故事,生动说明了“只要坚韧不拔,终会将难事变为易事”的深刻道理;更说明了立志为学,不仅要有学的愿望,更要有勇于实践的实实在在的行动。

文中的贫者和富者都有到南海的迫切与持久的愿望,但贫者仅凭一瓶一钵第二年就自南海还,而富者“数年来欲买舟而下”,却始终“未能”也。

贫者凭借的自然是恒心和毅力,但其实富者也未尝没有恒心和毅力,“数年来欲买舟而下”便可见其愿望之迫切与持久。

二者的差别在于富僧过分的依赖外在客观条件,有“之南海”的客观愿望,却从不付诸实际行动,贫僧随愿而动,恃“一瓶一钵”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这便是行动产生的奇迹。

文章语言朴素自然,富含激情,极有感染力,一种对晚辈谆谆教诲的拳拳之情跃然纸上,故事生动形象,十分具有启发性、教育性。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2课《蜀鄙二僧》教案 鄂教版-鄂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2课《蜀鄙二僧》教案 鄂教版-鄂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词语,培养阅读浅显古文的能力;2、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法,探寻学习古文的过程与方法;3、理解故事含义,了解“事在人为”的道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方法:1、朗读法2、自主——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与大家做一个小游戏,老师给出两条信息,学生由此猜出人名。

1、 NBA ——中国()2、1.60 米 NBA ——会是谁呢?(请身高的高的同学站起来)可不可能?为什么?教师:和NBA几乎不相关,但博格斯做到了。

全世界有那么多天资优异、热爱篮球的少年向往着NBA,成功者寥寥无几,但是的博格斯凭着后天的努力创造了奇迹。

他的成功,鼓舞着我们平凡人的意志。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文言文,其中一个平凡的僧人,也能如博格斯一样,鼓舞我们的意志。

二、疏通文意,整体把握(以多种形式的朗读来促进理解)1、以读识字A、首先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两遍(要求:①第一遍边识字边读②第二遍扫除生字障碍后稍微流利的读)B、全班齐读,反馈识字情况2、以读释义①全班同学对照注释释义读②在四人小组中交流释义疑难,并指出文中需要掌握积累的重点词语③全班交流(疑难、重点词语)3、以读明节奏①分小组讨论节奏划分读②指名同学读③其他同学评议④全班齐读,反馈释义、节奏情况4、以读认形象师:这篇课文里有两个和尚,他们的身份不一样的,因此,说话的语气,态度也会不一样。

下面,老师想请同学分角色朗读课文。

①首先请同学们个人自由读,注意揣摩人物的语气、态度②请同学分角色表演读③全班同学评议归纳:表演的同学读出了富者的傲慢、盛气凌人、对贫者的不屑和轻蔑,读出了贫者的自信和坚定的信念。

三、研读探究主旨1、设置疑问,启发想象在富者的轻蔑与嘲笑中,穷和尚怀着坚定的信念踏上了征程。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文中对穷和尚一路上的情形高度浓缩,我们可以推知“越明年”三个字里头,包含有多少艰险啊!从某某到南海要经历5省,这其中既有海拔4000多米、空气稀薄的高原,也有杳无人迹的原始森林,更有一望无垠的大海,贫者一人只身前往,肯定会遇到许多困难。

小学小学生小古文100课下册第十组学习这件事儿蜀鄙二僧教学设计

小学小学生小古文100课下册第十组学习这件事儿蜀鄙二僧教学设计

蜀鄙二僧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积累词语,了解“鄙、语、之、子、去、顾”的不同的用法。

2、过程和方法:背诵全文,疏通文意,增强文言语感。

3、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学生要“立长志,要勤奋,脚踏实地坚持不懈!”,懂得事在人为的道理。

教学重点:1、学会朗读文言文。

2、理解积累文言词汇。

3、理解句义、文义。

教学难点:理解蜀鄙二僧故事的深刻涵义以及这个故事对我们的启迪。

教学过程:师: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生:喜欢!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小故事一一《蜀鄙二僧》(板书)(齐读)师:“蜀”是指四川一带,“鄙”是指偏僻的地方,“僧”就是一一生:和尚师:这个故事就发生在四川一个偏僻的地方。

故事的主人公是两个和尚。

这两个和尚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呢?让我一起走进去看看。

(出示课件)(师范读)师:昨天你们已经预习了这篇文章,老师想检查你们预习的情况谁来认认这些生字。

(课件出示)抽生读;全班自己朗读后再齐读。

师:小组合作,结合课下注释说说这个故事。

师:谁能用几句简短的话来说说这两个和尚之间发生了什么?生:有两个和尚,一个穷,一个富。

有一天穷和尚对富和尚说:“我想去南海。

”富和尚不相信,但穷和尚最终还是去了海南。

师:你已经发现了,这两个和尚一个穷,一个富(板书:贫、富),这是他们不同点。

他们都想去哪儿?生:南海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用文中的话告诉我。

生: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出示课件)师“语”在这里是什么意思生:对说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从课下注释。

师:借助注释理解难理解的字是一种很好的学习古文的方法(板书:借助注释)师:“欲”就是“想。

之是“到……去”。

穷和尚说:“我想去南海,你看怎么样?”此时穷和尚在征求富和尚的意见,谁来读读?(生读,指导读出征求意见的口吻)师:富和尚师怎么回答的呢?生:富者曰:“子何恃而往?”(课件出示)师:是呀,富和尚满是疑惑。

(师范读)富和尚在疑惑什么?生:穷和尚没钱,根本没办法去南海。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蜀鄙二僧》课堂教学案例 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蜀鄙二僧》课堂教学案例 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蜀鄙二僧》课堂教学案例新人教版考感悟。

1、诵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2、译读(增、删、留、换、调)3、品读(读懂文本,读出语气)4、说读(读出自己,思考感悟)【幻灯片展示,学生齐读一遍。

】师:本节课我们有由五个活动构成,请同学们先进行第一个活动,请看大屏幕。

活动一:诵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读后评一评。

【幻灯片展示,学生齐读一遍。

】师:请同学们先将文章齐读一遍,请注意老师的要求。

(生齐读课文)师:请同学们自己对照要求自己评一评。

生:有同学字读错了,“贫者语于富者”“语”应该读四声,不是三声,有同学将“子何恃而往”读成了“子何持而往”。

师:这里为什么“语”应该读四声呢?什么时候读三声呢?生:这里“语”是告诉的意思,是动词,如作“语言”讲时就读三声。

生:我觉得本文读得太快,节奏没有读出来。

师:你能不能示范一遍呢?生:可以(生读,节奏感很强)师:那我们再读一遍,这一次我们变变方式,男生读一句,女生读一句,中间要稍稍停顿一下,且段与段之间停顿稍长一点。

(生读)(以上是第一个活动,同学们参与的很好,下面我们进行第二个活动,请看大屏幕)活动二:译句接龙请同学们按顺序一人译一句,译后稍停顿,其他同学随时纠正、补充。

译句方法:增、删、留、换、调直译为主,字字落实【幻灯片展示,学生齐读一遍。

】师:在这活动之前,老师还想问一下,同学们在预习时,在翻译方面有没有疑问,请有疑问的先提出来。

生1:“蜀之鄙有二僧”中的“鄙”,有的参考书认为是“边境上”,有的解释为“边远的地方”,请问究竟哪种解释更合理?生2“其一贫”“其”如何理解?生3:“吾一瓶一钵足矣”“足”字怎样理解?(生解答)师:下面我们开始“译句接龙”,从这一个同学开始向后(师指一个同学),一人一句。

注意译后稍停顿,其他同学随时纠正、补充。

生1:四川的边境上有两个和尚,其中的一个贫穷,其中的一个富有。

生2:穷和尚对富和尚说:“我想去南海,如何?”生(纠正):这里“何如”不仅仅要调顺序,还要换词语,因为“如何”用白话文来说是“怎么样”的意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蜀鄙二僧》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积累词语,了解“鄙、语、之、子、买、去、顾”的不同的用法。

2.背诵全文,疏通文意,增强文言语感。

3.培养从小立志、立大志,懂得事在人为的道理。

【课前导学】
1.你认识彭端淑吗?请读读下面的文字吧。

彭端淑(约1699~约1779),字乐斋,号仪一,四川丹棱人。

他是清代四川的著名文学家,与李调元、张问陶并称清代四川三才子。

彭端淑从小聪慧颖异,十岁即能文。

他与弟彭肇诛、彭遵泅于紫云山下“相为师友”,同窗苦读达六年之久。

他后来的成就并不是靠先天的才气,而主要是得力于后天的踏实勤学。

雍正四年(1726),彭端淑考中举人;雍正十一年又考中进士,进入仕途,任吏部主事,迁本部员外郎、郎中。

乾隆十二年(1747年),彭端淑充顺天(今北京)乡试同考官。

乾隆二十年出任广东肇罗道署察史。

彭端淑在广东做官约六七年光景,这是他一生仕途生活中最为显赫的时期。

彭端淑一生苦攻诗文,他一直坚持“诗学汉、魏,文学左、史,皆诣极精微”。

但在文学道路上,他却是有一番曲折经历的。

他在《白鹤堂晚年自订诗稿》的序中说:“余一生精力尽于制义,四十为古文,五载成集,近十五始为诗,已二十五年矣。

”“制义”即八股文。

可见,彭端淑在五十岁以前,主要是致力于八股和古文。

尽管他在古文方面“学之可为至笃”,然而在清廷专制统治和“文字狱”的压力下,他是不敢也不可能“妄有所作”的;而束缚思想的八股文也妨碍了他在文学上的发展。

直到近五十岁时,他的一些作品才表现出激起奋进。

深沉稳健的倾向,给人以鼓舞和教益。

彭端淑一生著述较多,可惜不少已经散佚。

有《白鹤堂文集》《雪夜诗谈》《晚年诗稿》等传世。

2. 本文是《为学》一文的节选,读读关于本文省略的部分及译文的文段,也许会对你有所启示。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吾资之昏,不待人也;我才之庸,不逮人也。

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

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才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

生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

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

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译文:天下的事情有困难和容易之区别么?(只要)做这些事,那么,困难的就会变成容易的了;(如果)不做这些事,那么容易的也就变得困难了。

人学习知识有困难和容易之分别么?(只要)学习它,那么困难的也就变得容易了;(如果)不学习,那么容易的就变得困难了。

我的天资昏聩,赶不上人;我的才智平庸,赶不上人。

(但是我)天天学习,长时间坚持并且不懈怠,等到快成功了,也就不管自己是昏聩还是平庸了。

我的天资大大超过别人,我的才智大大超过别人;但是,如果摒弃不使用(天资、才智),那么与昏庸之人就没有什么差别了。

孔子的学问最终是靠愚钝的曾参传下来的,以此看来,昏庸聪慧的功用难道是常规吗?
……
……所以,聪明,可凭借也不可凭借;自认为自己天资聪慧,但不学习的人,(定会)自己毁了自己。

昏聩和平庸,有一定的限制但也没有一定的限制;(只要)自己不限于自己昏庸平凡,并且用心学习不懈怠的人,就会靠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

3.积累下列关于勤奋学习的名人名言,选择三条记记背背吧!
1.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张衡
2.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韩愈
3.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

——卡莱尔
4.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华罗庚
5.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

——达•芬奇
6: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

——郭沫若
7.人的大脑和肢体一样,多用则灵,不用则废。

——茅以升
8.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

——屠格涅夫
9.灵感不过是“顽强的劳动而获得的奖赏”。

——列宾
10.成功=艰苦劳动+正确方法+少说空话。

——爱因斯坦
4.自己熟读课文,请把课文翻译写在下列横线上,不会的句子在文中划出来。

5.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故事。

6.你认为文中穷、富和尚分别是怎样的人?
穷和尚: 0
富和尚: 0
7.你认为文中哪一句话揭示了中心?
8.读完本文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呢?请写一写。

9.在预习过程中你还有哪些困惑呢?
【课中导学】
一、课堂检测。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蜀( )之鄙( ) 二僧( ) 一瓶一钵( ) 自南海还( ) 何恃( ) 语( )于富者日
(二)词语辨析。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子何恃而往 ( ) (2)西蜀之去南海 ( )
(3)犹未能也 ( ) (4)语于富者 ( )
2.下列词的古今意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蜀之鄙有二僧(鄙:古义边境,边远的地方;今义品质恶劣。


B.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买:古义同“卖”;今义指用钱币换取东西。


C.越明年(越:古义到,及:今义越过。


D.顾不如蜀鄙之僧哉(顾:古义难道;今义回头看,照顾)
3.指出下列多义词的意义和用法。

之蜀之鄙有二僧( ) 吾欲之南海( )
一人之立志( ) 闻之,欣然规往( )
二、朗读课文。

(一)读一读。

自由朗读课文,谁读得好!
(二)说一说。

下列句子应读出怎样的语气并翻译句意。

1.富者日:“子何恃而往?”
语气: 0
句意: 0
2.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语气: 0
句意: 0
4.比一比。

用自己的话讲出本文的故事,看谁讲得生动有趣。

5.演一演。

自己挑选伙伴演绎一下本文的故事吧!看看谁是天才小演员!
三、读完蜀鄙二僧的故事,联系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谈谈你受到的启发。

四、联想金钱的作用和局限,仿写句子。

(不少于2种)
金钱确实可以买到许多东西,但它不是万能的。

金钱可以买到房屋,但不能买来
家庭;金钱能买到药物,但买不来健康;金钱,但 0 ;金钱,但 0
[小结与反思]学习了本课,你的收获是什么?
0 【课后导学】
1. 请你再次朗读全文,思考: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又是如何提出的?
0 2.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

后生家每临事,辄日:“吾不会做”,此大谬也。

凡事做则会,不做则安能会耶?又,做一事,辄日“且待明日”,此亦大谬也。

凡事要做则做,若一味因循,大误终身。

家鹤滩先生有《明日歌》最妙,附记于此:“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后生家每临事
(2)此大谬也
(3)万事成蹉跎
(4)凡事要做则做
2.写出“百年明日能几何”的意思。

0 3.“吾不会做”错在哪里?“且待明日”。

错在哪里?
0 4.这段文字与课文《为学》在内容上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处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