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级《看图编故事》教学设计复习过程

合集下载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看图写话复习教案(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看图写话复习教案(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看图写话复习教案(人教部编版)教学背景本节课是一年级上册语文课程的复习课,本次复习内容是看图写话。

根据人教部编版教材,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观察图片,通过细节理解图意;•通过自己的经验和想象,完整、连贯地表述图意;•根据图意理解作者的意图;•开始用正确的书写姿势书写字。

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自觉观察图片,通过细节理解图意;2.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完整、连贯地表述图意;3.学生能够通过图意理解作者的意图;4.学生能够用正确的书写姿势书写字。

教学内容教学步骤1.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看图说话,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完整、连贯地表述图意;2.让学生通过细节理解图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理解作者的意图,并掌握正确的书写方法;3.给学生进行简单的练习,检查学生的理解。

教学要点1.观察细节,理解图意;2.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完整、连贯地表述图意;3.理解作者的意图;4.掌握正确的书写方法。

教学重点1.如何通过细节理解图意;2.如何发挥想象力,完整、连贯地表述图意;3.如何理解作者的意图。

教学难点1.如何掌握正确的书写方法;2.如何通过细节理解图意。

教学评价完成方式本节课的评价方式为口语评价和书写评价。

评分要求1.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2.学生的书写姿势和书写规范。

课后作业1.在家仔细观察周围的环境,试着开始用正确的书写姿势书写字;2.家长根据孩子的口头表述,给孩子讲一个故事,让孩子尝试着自己写一篇小作文。

总结本节课主要是对学生掌握的知识进行细化和巩固,让学生深刻理解并掌握看图写话的方法和技巧,从而更好地提高自己的语文理解和表达能力。

同时,在课后的家庭作业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语文能力,联合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共同促进孩子的语文学习和成长。

《看图编童话故事》教学设计

《看图编童话故事》教学设计
《看图编童话故事》教学设计
$number {01} 汇报人:
2023-12-28
目录
• 教学目标 • 教学内容 • 教学方法 • 教学过程 • 教学评价 • 教学反思
0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01
掌握童话故事的基本要素和写作 技巧。
02
了解不同类型童话故事的特点和 风格。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表达能力。 提高学生创编、修改和讲述童话故事的能力。
深入阶段
情节发展
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创作出情节丰富、有趣 的故事内容,使故事更具吸引力。
语言表达
鼓励学生运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角色和场景, 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结尾阶段
要点一
总结评价
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肯定他们的创意和努力,同时提 出改进意见。
要点二
作业布置
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继续完善自己的故事,培养他们的 自主学习能力。
讨论引导
教师需要在讨论过程中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帮助他们聚焦于主题,避免偏离主题。同时,教师还需 要鼓励学生在讨论中积极发言,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创作法
编写故事
学生根据观察和讨论的结果,结合自己 的想象和创意,编写出完整的童话故事 。
VS
创作指导
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如何构思故事情节和角 色设定,提供写作技巧和语言表达方面的 指导,帮助学生完善故事内容。同时,教 师还需要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尝 试不同的写作风格和表现手法。
学生的兴趣激发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于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等互动环节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未 来,我会更多地设计这类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THANKS
情感目标

看图编故事教案

看图编故事教案

看图编故事教案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故事编写能力。

2. 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不同语言形式和结构的能力。

3. 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教学准备:1. 故事图片(可选择不同类型的图片,如人物、动物、景色等)。

2. 黑板、粉笔。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入故事编写的概念,问学生是否喜欢编写故事,为什么。

2. 回顾学生之前学习过的有关故事的知识,如故事的基本结构和要素等。

二、呈现图片(10分钟)1. 展示一张精选的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并集中注意力。

2. 引导学生讨论图片中的人物、地点、背景等细节,并鼓励学生用形容词或名词短语来描述。

3. 引导学生根据图片展开想象,猜测可能发生的故事情节。

三、故事共同创作(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张图片作为故事编写的素材。

2. 每个小组成员轮流发表自己对图片的看法和故事设想,并在小组内共同讨论。

3. 小组成员可以根据自己之前的观察和想象,选择不同的角度和人物来编写故事。

4. 鼓励学生运用各种语言形式和结构,如对话、描写、心理活动等,来丰富故事内容。

四、展示和分享(15分钟)1. 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将故事内容展示给全班。

2. 各小组代表将故事情节进行表演或用口头形式进行讲述,其他小组可提出问题或提供意见和建议。

3. 鼓励学生对其他小组的故事给予积极评价和建设性意见。

五、总结和巩固(10分钟)1. 回顾学生编写故事的过程,强调观察力和想象力对于故事创作的重要性。

2.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激发学生对创作的兴趣和热情。

3. 鼓励学生继续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思考,积累素材,提高故事编写的能力。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自行选择一张图片并根据图片编写一个完整的故事。

2. 要求学生使用不同的语言形式和结构,如对话、描写等,来丰富故事内容。

3. 提醒学生注意故事的逻辑性和连贯性,确保故事情节清晰、引人入胜。

《看图编童话故事》教案

《看图编童话故事》教案

《看图编童话故事》教案精选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激发想象力,创作出有趣的童话故事。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提高学生对童话故事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1.2 教学内容介绍童话故事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引导students observe and analyze pictures, and generate ideas for story creation.Encourage students to express their ideas through writing and oral presentations.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步骤2.1 教学方法观察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片,注意图片中的细节和情感表达。

启发思考:引导学生思考图片背后的故事情节和角色设定。

创意思维: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出独特的童话故事。

分享与讨论: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故事,并进行讨论和评价。

2.2 教学步骤引入:向学生介绍童话故事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激发学生对童话故事的兴趣。

观察图片:让学生观察提供的图片,注意图片中的细节和情感表达。

启发思考:引导学生思考图片背后的故事情节和角色设定,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创意思维: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根据图片创作出有趣的童话故事。

分享与讨论: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故事,并进行讨论和评价,给予反馈和建议。

第三章:教学评估与反思3.1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创作过程,评估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学生的分享和讨论,了解学生对童话故事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收集学生的作品,对学生的写作技巧和故事结构进行分析评价。

3.2 教学反思反思教学方法和步骤的有效性,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思考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并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考虑如何进一步拓展学生的阅读和欣赏范围,提高他们对童话故事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第四章:教学资源与拓展4.1 教学资源提供多样化的图片素材,包括童话故事主题的插图、场景等。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看图写话复习教案(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看图写话复习教案(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备课组时间:中心发言:
课题:看图写话复习第 1 课时总计第节
教学
目标
1.初步学习看图写话的方法和技巧。

2.训练孩子的观察能力与说话能力。

做到仔细观察一幅图,能根据提示补充出一段完整的话。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孩子看图按顺序观察和提炼关键信息的能力。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一),指导观察。

天空飘着一朵(),还有()在()飞,远处有一座()。

()在水里游。

近处有()和()在草地上吃草。

二、我会看图填空。

1.看图,在图中的田字格里写上合适的词语。

2.春游时,同学们有的在有的在,他们玩得开心极了。

三、我会看图填空。

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着。

在水里游。

在快活地放风筝!
四、新年快到了,给家人或朋友写一句祝福的话吧!
五、总结方法:
1.仔细观察图。

2.读提示。

3.补充句子,不会写的字可用拼音代替。

写完检查。

教后思考:。

《看图编童话故事》教案

《看图编童话故事》教案

《看图编童话故事》教案精选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

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表达故事情节的能力。

提高学生对童话故事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1.2 教学内容介绍看图编童话故事的概念和重要性。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捕捉关键信息和细节。

指导学生如何将图片中的元素融入故事情节中。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步骤2.1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鼓励学生主动观察和思考。

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提供示范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编故事技巧。

2.2 教学步骤引入课题,展示图片并引导学生观察。

让学生思考图片中的故事情节,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

分组讨论,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故事情节。

教师提供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完善故事情节。

第三章:教学实践与评价3.1 教学实践学生根据给定的图片,独立或合作编写童话故事。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将故事情节表演出来。

学生互相交流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3.2 评价方式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编故事过程,评估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学生通过互评和自我评价,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故事编写能力。

教师收集学生的作品,对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评价。

第四章:教学拓展与延伸4.1 教学拓展引导学生阅读经典童话故事,提高对童话故事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学生可以尝试自己绘制图片,进行故事创作。

4.2 教学延伸学生可以参加故事演讲比赛或写作比赛,展示自己的才华。

学生可以组织童话故事分享会,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故事心得。

反思教学方法和策略,提出改进措施。

5.2 教学反思教师思考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学生反思自己在故事编写和表达过程中的收获和改进方向。

第六章:教学案例分析6.1 教学案例提供一些看图编童话故事的案例,供学生参考和分析。

分析案例中的故事情节、角色设定、语言表达等方面的特点。

6.2 案例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案例中的故事编写技巧和亮点。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尝试模仿案例中的编写方法,编写自己的故事。

中班语言:《看图编故事》教案

中班语言:《看图编故事》教案

一、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发展观察力和想象力,通过图片激发幼儿的编故事兴趣。

2. 培养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图片内容。

3. 增进幼儿的审美情感,让他们在观察和表达中体验美的愉悦。

二、教学内容:1. 图片一:《小鸟学飞》描述小鸟在学习飞翔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以及最终克服困难的故事。

2. 图片二:《动物园的友谊》讲述动物园里不同动物之间的友谊,以及它们如何相互帮助的故事。

3. 图片三:《海底冒险》描述一群小鱼在海底冒险的过程中,如何勇敢面对困难,最终找到宝藏的故事。

4. 图片四:《太阳和云朵》通过太阳和云朵的故事,教导幼儿关于合作与分享的重要性。

5. 图片五:《春天的约会》描述春天来临时,各种花朵和昆虫约会的场景,以及它们共同创造美丽春天的故事。

三、教学准备:1. 五张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

2. 彩色笔、画纸等绘画材料。

3. 故事书《看图编故事》。

四、教学步骤:1. 引入:展示第一张图片,让幼儿观察,邀请幼儿用自己的话描述图片内容。

2. 展示第二张图片,让幼儿观察,并鼓励他们根据图片内容编一个故事。

3. 以同样的方式,展示第三、第四和第五张图片,让幼儿观察并编写故事。

4. 结束:邀请幼儿分享他们编的故事,其他幼儿倾听并给予鼓励。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观察图片时的反应,了解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发展情况。

2. 评价幼儿在编写故事时的口头表达能力,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3. 收集幼儿编的故事,分析他们的创造力和审美情感的发展。

六、教学延伸:1. 让幼儿用自己的画笔,将他们编的故事画下来,进一步培养他们的艺术创造力。

2. 组织一个“故事大会”,让幼儿在班级里分享他们编的故事,增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表达能力。

七、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表达,给予他们充分的肯定和鼓励。

2. 对于表达能力较弱的幼儿,可以适当引导他们,帮助他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看图编童话故事》教学设计

《看图编童话故事》教学设计

《看图编童话故事》教学设计设计思路少儿思维最活跃,想象最丰富,关键是我们教师要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自由发挥。

那么口语交际课就是借助于交际手段,营造视野和空间,让学生点滴说起,相互启发,相互鼓励,以致想象层层递进,逐步完善,最终实现丰富高效,充满活力的口语交际课。

教学目标1、运用丰富多彩的训练方式唤起学生观察、联想和说话的兴趣。

2、利用图片情景,鼓励学生大胆说说自己的故事。

3、引导学生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并能就不明白的地方向人请教。

3、注意提醒学横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

教学重点和难点激发和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勇气和兴趣。

教学准备1、利用课余活动时间让学生自由结合,相互说说或演练自己最喜欢的故事。

2、用硬纸板制作动物头饰,画出猴子、小熊、小兔、小猪等动物。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调动兴趣同学们,老师上次布置了一个任务,今天老师想听听同学们是不是完成了任务,这节课就请大家开动脑筋,看谁最会想、谁最会编、谁最会说、谁最会演、谁最会听、谁最会评。

现在在小组里讲,老师要到每个小组听听。

从刚才大家的表现可以看出,你们很喜欢讲故事。

那么现在就来个即兴表演。

二、综合活动,课前热身1演演看。

请学生上台即兴表演,可以任一情景、动作。

要求学生以同桌为单位,一人闭眼,一人看表演。

教师提示:看表演的同学要认真看,并把自己看到的故事讲给同桌听,看谁讲得最好。

2比比看。

讲完后,根据故事内容请几组同学上台表演,看谁演得讲得最好,评一评。

三、进入情景,导出新课1、录音播放声音:各种动画卡通动物的笑声,说话声,歌声,以及鸟声,水声……2、放飞想象:激励学生大胆想象,说说发生了什么事。

3、简评学生的故事,引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以“开心聚餐”来编故事,讲故事。

四、指导看图,了解图意1、教师引导进入场景:一个遥远的森林里,有一片果园,秋天到了,果子成熟了,河水哗啦啦地流着,倒映出一片蔚蓝蔚蓝的天空……2、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教材画面,要大胆展开想象:图上画了些什么?这是什么季节?它们在做什么?周围的环境怎样?3、教师引导:小动物们坐在河边的草坪上吃东西,不时传来它们爽朗的笑声和说话声,但又听不清说些什么……4、提示学生仔细观察草坪上小熊、小猴、小兔、小猪的动作、表情,想象小熊、小猪、小猴、小兔各是怎么想的。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看图写话》教案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看图写话》教案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看图写话》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观察图片,提取关键信息。

2.能够根据图片内容描述和解释文字。

3.培养学生观察与描述的能力。

4.激发学生对文字表达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观察图片,提取信息。

2.运用简单词语描述图片内容。

三、教学难点1.运用适当词语描述图片细节。

2.通过图片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和表达。

四、教学准备1.班级准备好的备课计划。

2.班级规定的课堂纪律与规范。

3.绘有不同主题图片的教学素材。

4.适当提问和引导学生思考的课堂氛围。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利用图片引入话题,引起学生兴趣。

2.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并提问引导学生对图片进行描述。

3.提出问题:“你觉得这幅画在说什么?”第二步:示范解答1.教师展示如何利用图片内容写话。

2.示范如何描述图片中的细节,引导学生思考和发挥想象力。

3.指导学生使用简单词语来描述图片内容。

第三步:学生实践1.学生分组,观察不同的图片,并用文字描述。

2.学生分享自己的写话成果,并交流分享思考。

3.教师给予肯定和指导,引导学生改进描述方法。

第四步:课堂练习1.学生个别练习,尝试描述不同主题的图片。

2.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察。

3.教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第五步:总结反思1.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和问题。

2.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描述图片时的不足和提高之处。

3.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激励,鼓励学生多加练习。

六、教学扩展1.学生可以在课后练习中自行选择图片进行描述,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2.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彼此之间交换作业并互相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七、教学评价1.通过学生课堂表现和练习作业评估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2.教师定期检查学生的练习成果,及时反馈学生的进步和不足。

3.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八、教学反思1.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随时调整教学方式和内容,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2.教师应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以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语文。

《看图编童话故事》教案精选

《看图编童话故事》教案精选

《看图编童话故事》教案精选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编写有趣的童话故事。

二、教学内容1. 观察图片,分析图片中的元素,如人物、场景、物品等。

2. 运用想象力,将图片中的元素融合在一起,编写童话故事。

3. 交流分享编写的故事,进行评价和修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图片,运用想象力编写童话故事的能力。

2. 难点: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使故事具有连贯性和趣味性。

四、教学准备1. 准备一组图片,包括人物、场景、物品等元素。

2. 准备童话故事模板,供学生编写故事时参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元素。

2. 讲解:讲解如何根据图片编写童话故事,提供故事模板供学生参考。

3. 实践: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张图片,根据图片编写童话故事。

4. 分享: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分享编写的故事,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提出修改意见。

5. 总结: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引导学生继续努力。

六、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故事进行绘画,制作成童话故事书。

2.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将故事表演出来。

3. 邀请家长参与评价,共同见证学生的进步。

七、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的故事内容是否具有趣味性、创新性和完整性。

2. 评价学生的语言表达是否清晰、准确、生动。

3. 评价学生在评价和修改过程中的积极参与和认真态度。

八、教学反馈1. 收集学生作品,进行集中展示,给予表扬和鼓励。

2. 针对学生的不足,给予个别指导和建议。

3. 积极听取学生和家长的反馈意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九、教学建议1. 建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阅读童话故事,培养自己的审美观。

2. 建议学生多进行看图写话练习,提高观察力和想象力。

3. 建议家长多关注孩子的学习过程,与教师共同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

十、教学总结1. 总结本次教学活动的优点和不足,为下次教学活动做好准备。

一年级上册语文版教案:看图写话复习版教案(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版教案:看图写话复习版教案(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看图写话复习教案(人教部编版)1. 教学背景本教案适用于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看图写话的复习教学。

此教学为在学完相关知识后的巩固性教学,旨在帮助学生回忆以前所学内容,并加深记忆并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 教学目标本教学通过对学生进行看图写话的复习教学,旨在让学生能够:1.通过图片信息理解图片,表述文字的意思;2.思维活跃,能够发散思维、想象创新;3.能够熟练运用口语表达所看见的事物,并完成书写要求。

3. 教学重点本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能够通过图片信息理解图片,并表述其意思。

4. 教学难点本教学的难点是让学生能够发散思维,想象创新,并完成书写要求。

5. 教学方法结合教师的讲解与学生的再现,使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知识。

6.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说“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是看图写话,请问看图写话是什么呢?”2.提问得到答案。

3.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节课所见所闻的事物。

4.通过这些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展开话题。

第二步:课堂讲解1.老师通过图片告诉学生主题。

2.提供学生思考的时间,随时监督指导、边讲解、边设计具体细节。

第三步:示范演示1.请学生照样例写写作文。

2.让学生演示自己的作品并展开互动交流。

3.老师组织集体评价、讲解、点评。

第四步:巩固练习1.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2.组织学生完成题目,并给予反馈。

第五步:总结反思1.请学生进行总结。

2.探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帮助学生留下好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技巧。

7. 教学资源本教学的资源为一年级上册语文册子中的看图写话练习。

8. 教学评估1.看学生的作品是否符合标准。

2.通过口语交流和书面报告进行评估。

9. 总结本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能够通过看图写话,发散思维并熟练运用口语表达所看见的事物,并完成书写要求。

教学环节也应该灵活多样,包括导入、讲解、演示、练习、总结,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

《看图编童话故事》教案

《看图编童话故事》教案

《看图编童话故事》教案精选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

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表达故事情节的能力。

提高学生对童话故事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1.2 教学内容学会观察图片,捕捉关键信息。

运用词汇和句子结构编写童话故事。

分享和讨论故事情节,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步骤2.1 教学方法观察图片:通过观察图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共同编写故事,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分享与讨论:学生互相分享故事,讨论故事情节,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2 教学步骤导入:展示一张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故事情节。

编写故事:学生根据图片,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编写童话故事。

分享与讨论:学生互相分享故事,讨论故事情节,提出修改意见。

第三章:教学评价3.1 学生自评学生根据评价标准,对自己的故事进行自我评价,反思和改进。

3.2 同伴评价学生互相评价对方的故事,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3.3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评价标准,对学生的故事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第四章:教学资源图片素材:准备一些童话故事相关的图片,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编写故事。

评价标准:制定故事编写和评价的标准,以便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

第五章:教学延伸学生可以进一步创作自己的童话故事,并尝试绘画插图。

学生可以参加童话故事比赛,展示自己的创作才华。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童话故事表演,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第六章:教学案例分析6.1 教学案例提供一些童话故事案例,供学生参考和分析。

分析案例中的故事情节、角色设定、语言表达等特点。

6.2 案例分析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案例,总结出编写童话故事的基本要素。

学生分享自己的故事案例,互相学习和借鉴。

第七章:故事情节创作技巧7.1 创作技巧讲解讲解如何构思故事情节,包括开头、发展、高潮和结局。

介绍一些常用的故事情节创作技巧,如悬念设置、角色冲突等。

7.2 创作技巧实践学生根据所学技巧,尝试在自己的故事中运用。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看图写话复习教学设计(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看图写话复习教学设计(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看图写话复习教案(人教部编版)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将能够:
1.学习并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及其写法;
2.熟练运用看图写话的方法,写出简单的句子;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让他们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述事物。

教学重点
1.汉字的基本笔画及写法;
2.看图写话的方法;
3.用简单的语言表述事物。

教学难点
1.如何熟练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及写法;
2.如何正确运用看图写话的方法;
3.如何让学生用简单的语言表述事物。

教学准备
1.看图写话的图片资源;
2.汉字书写练习本;
3.教学课件和工具。

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
1.讲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重点;
2.回顾复习汉字的基本笔画及其写法。

第二步:引入新课
1.使用图片进行看图写话的练习;
2.将练习得到的句子进行分析,重点讲解汉字的基本笔画及其写法。

第三步:巩固练习
1.让学生自主完成看图写话练习;
2.收集学生完成的作品,进行全班讨论和评价。

第四步:拓展
1.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并逐步用简单的语言进行描述;
2.让学生用所学汉字,写出自己观察到的事物。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得到了基本汉字笔画的讲解,掌握了看图写话的方法,培养了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全班评价,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但是,本课程中缺乏多样性的教学方法,有待教师在未来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看图写话复习教案(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看图写话复习教案(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看图写话复习教案(人教部编版)教学目标1.能够观察图片,理解图片所表达的内容。

2.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述图片所表达的内容。

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学步骤本课程的教学步骤为:第一步: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教师会将图片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片,了解图片所表达的内容。

图片选取原则:•难度适中,既不太简单也不太复杂;•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更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

第二步:让学生表述图片所表达的内容教师会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图片所表达的内容,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同时完成看图写话。

教师应当注意以下几点:•对于能力较弱的学生,要适当地给予提示,并引导他们表述图片所表达的内容;•对于一些看似“简单”的图片,教师应该让学生多加思考,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分别发现图片所表达的不同含义;•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不同的思想和观点都应该得到尊重。

第三步:教师点评在学生表述完毕后,教师会点评学生的表述能力,同时指引学生如果改进自己的书写、表达等方面。

教师点评的原则是:•积极正面地评价学生;•明确指出学生需要改进的地方;•鼓励学生,让他们在不断努力中不断进步。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图片中的内容,同时将自己的观点表述清楚;•对于学生能力较弱的情况,应该给予适当的引导和提示。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看图写话的教学,我发现了以下问题:•学生的表述能力有待提高,需要更多练习;•对于学生能力较弱的情况,需要更多的引导和提示。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决定在以后的教学中更注重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并在教学中注重评价学生的表达能力,让他们在不断的实践中不断提升。

《看图编童话故事》教案

《看图编童话故事》教案

《看图编童话故事》教案精选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看图编童话故事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1.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图片,运用想象力编写有趣的童话故事。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文学创作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第二章: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看图编童话故事的基本技巧,编写出具有逻辑性和趣味性的故事。

2.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将图片内容转化为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授法讲解看图编童话故事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3.2 示范法通过示例,展示如何根据图片编写童话故事。

3.3 练习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练习编写童话故事。

3.4 互动法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分享编写的故事,互相借鉴和学习。

第四章:教学准备4.1 教具准备准备一些图片,用于引导学生编写童话故事。

4.2 教材准备准备相关的童话故事教材,用于参考和指导学生。

第五章:教学过程5.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张有趣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对看图编童话故事的兴趣。

5.2 讲解理论讲解看图编童话故事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让学生了解如何进行故事创作。

5.3 示范示例以一张图片为例,示范如何根据图片内容编写童话故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编写过程。

5.4 学生练习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张图片,按照示例的方法编写童话故事。

5.5 分享交流每组学生分享自己编写的故事,其他学生和老师提供反馈和建议。

5.6 总结提升总结学生编写的优秀故事,提炼出看图编童话故事的关键技巧和方法。

第六章:教学评估6.1 评估方法通过学生编写的故事质量、创造性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来进行评估。

6.2 评估标准故事内容丰富,具有想象力和创意。

故事情节连贯,有明确的开始、发展和结局。

语言表达清晰,文字流畅,能够吸引读者。

第七章:教学拓展7.1 拓展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童话故事演讲比赛,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

7.2 拓展目标提高学生的公众演讲能力,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勇气。

一年级看图写话复习课教学设计

一年级看图写话复习课教学设计

一年级看图写话复习课教学设计一年级看图写话复习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用一句简单、完整的话表述图意。

2、能想象图前、图后的内容。

3、把句子写清楚。

教学重难点:1、指导学困生写好通顺完整的句子。

2、提高观察和表达的能力。

课前准备:课件一、放大游戏1、出示句子“我们在草地上玩。

”2、让学生把句子放大,想象玩前、玩中、玩后的情形,尝试把句子说得更具体。

二、回顾看图方法1、指名说说看图写话的方法:仔细观察,用简单完整的话讲清图意,还要大胆进行想象。

三、看图写话(一幅图)1、出示“两个小朋友荡秋千”的画面,指名用简单的话来描述画面。

2、用上看图写话的方法,尝试给画面编故事,想象图前、图中、图后的情形。

3、四人小组进行练习,大胆说说自己的想法。

4、指名说说图前、图后的内容,老师相机引导与点评。

(结合时、地、人、事四个要素,还有天气、心情等)5、指导写好图中部分,重点指导引导学生比较两人的表情和动作,想象他们各自的内心想法。

6、学生进行练笔,师相机去辅导中下生。

7、指名展示自己的习作,师生合作点评。

表扬能写出物的对话、表情、动作和心理活动的孩子,建议用上一些平时积累的好词和句式。

四、学习迁移,进行多幅图的指导。

1、出示“树爷爷笑了”图画,让学生思考如何写好,2、再次强调看图写话的方法:无论是单幅图还是多幅图,方法都是一样的。

3、小组合作编故事。

14、指名口头作文。

五、布置作业看图编故事《树爷爷笑了》,并用作文本写下来。

2。

(一年级语文教案)看图编故事

(一年级语文教案)看图编故事

看图编故事一年级语文教案习作要求:《综合学习五》中“我的小笔头”的习作要求是这样的:“看图编故事”——长颈鹿和羊争论究竟是长得高好,还是长得矮好。

引导学生根据图画编一则小故事。

教材分析:教材顺应三年级儿童喜欢编故事、讲故事的心理,在编写教材时,安排了想象性习作练习。

为了帮助学生拓展思路,教材在插图上还配上了长颈鹿和羊争论的对话。

教学设计思想:1、使学生进入一种童话故事情境,促使学生进入角色投入情感,展开丰富的想象;2、让孩子们在合作中学习,互相启示,体会到合作在生活和学习活动中的意义;3、让孩子们从三年级开始就能感受到写作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价值,从而乐意学习写作,投入热情去学习写作,进行习作实践;4、体现课程整合的思想,将绘画、手工设计、游戏性实践活动、口语交际与写作有机地整合在一起。

教学活动流程设计:第一步:实际投入,诱发思考美术课上,出示教材中提供的图画,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这是在哪里?图中都有谁?(对,是在小树林里的草地上,有小羊和长颈鹿)再想象一下,可能还有什么动物在这里?让学生自愿结组,小组内每个人选一个喜欢的角色,为自己设计、制作一个头饰。

教师指导学生描画小动物图像,然后剪、粘贴、扎制,制作成一个漂亮的头饰。

头饰做好后,让学生把头饰戴在头上,小组同学围坐在一起,启发学生想象:你们这几个小动物在这里干什么呢?都说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第二步:实际表演,投入情感实践活动课上,把学生带到一片树林里的草地上,让学生在草地上分角色来表演童话故事。

每位学生戴好自己的头饰,按照头饰代表的小动物角色,依照教材中提供的对话,想象好故事情节,以小组为单位,自己演一演小组内商量好的故事。

教师适时提示学生:一定不要脱离开教材所提供的争论对话蕴含的中心意思,整个故事要反映一定的生活哲理。

再有,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事先商量好的可能会有所变化,大家商量一下角色的变化是否合理,如果合理,允许进行,大家要细致观察一下:看哪个角色的变化更有趣味?第三步:演后交流口语交际课上,班上召开一次“我们的童话故事”信息发布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鸭弟弟学游泳河南省濮阳油田第四小学王春晓教学目的:1、教会学生从整体到部分仔细观察图画,把握四要素;2、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把图意说明白,说清楚;3、明白学习本领时用勇敢尝试,不要害怕。

教学重点:激发说的兴趣,明确编故事的基本四要素。

教学难点:说话完整,表述有条理。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激趣导入。

二、仔细观察,整体感知。

1、明确四要素: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件。

2、仔细观察:共有几幅图,弄清楚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

3、观察图画,你们觉得讲述的是一个什么故事呢?(要到河边游泳——不敢下河游泳——快乐地游泳)4、整体感知形象:这是只怎样的鸭弟弟?(游泳前胆小害怕的鸭弟弟——快乐游泳的鸭弟弟)鸭妈妈又是什么样的妈妈?(和蔼可亲,会鼓励孩子的妈妈)三、单幅观察,口述故事。

1、按照图画的顺序一幅图一幅图的指导说话:(1)第一幅图:你看到什么?鸭妈妈会边走边说什么?(图意:早上,“一二一,左右左!”三只小鸭子跟着鸭妈妈来到河边学游泳。

)(2)第二幅图:你看到什么?哥哥姐姐游得怎么样?小鸭子在干什么?妈妈会说些什么?(图意:哥哥、姐姐高兴地跳下水,而鸭弟弟不敢,抱着妈妈害怕得哭了,妈妈鼓励他说:“孩子,别害怕!鸭子游泳是我们天生的本领,有妈妈在,勇敢地下去吧!”)(3)第三幅图:你又看到了什么?(图意:经过妈妈的鼓励,鸭弟弟勇敢地跳下水,和哥哥姐姐一起快乐地游泳,妈妈笑了。

)2、连起三幅图的意思说说,这就编成了一个小故事。

(先自由说——同桌互说——指名说,师及时评价——照样子自由说)3、从这个故事中,对你有没有什么启发?明确道理。

四、小结,激趣表扬。

师:今天看图编故事的学习,老师真是大开眼界,你们想象力太丰富啦,语言表达能力也很棒!给自己今天的出色表现鼓鼓掌吧!(给自己鼓掌)其实看图编故事并不难,只要我们细心观察,把画面内容讲清楚,说完整的话,老师相信你们编的故事一定一次比一次更精彩!四、作业:1、回家把《鸭弟弟学游泳》讲给爸爸妈妈听。

2、自编故事《荡秋千》板书设计:看图编故事仔细观察展开想象2、大树倒了教学目标:1、通过仔细看图,让学生把故事说得通顺、完整而具体。

2、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教育学生要主动帮助别人,为大家服务。

教学重点: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以及心理活动,把故事说得具体完整。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大胆而合理的想象。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这次看图编故事的题目是什么?看了这个题目,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二、仔细观察,整体感知:1、仔细观察:共有几幅图,弄清楚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

2、观察图画,你们觉得讲述的是一个什么故事呢?(发现树倒——想办法移树——大象帮忙——大树移开)4、整体感知形象:这是只怎样的小狗?(发现树倒在路中想办法,热心的小狗)这是只怎样的大象?(有劲的大象,助人为乐的大象)三、单幅观察,口述故事:1、按照图画的顺序一幅图一幅图地指导说话:(1)第一幅图:你看到什么?大树倒了倒在哪了?(图意:一天,小狗鲁鲁高兴地吹着口哨大步向前走,走着走着发现前面有棵树倒在了路中间。

)(2)第二幅图:小狗鲁鲁在想什么?(图意:小狗想:“哎呀,不好!这棵树倒在大路中间,人们走路多不方便,得想办法移开啊!”)(3)第三幅图:谁来了?大象怎么把大树移开的?(图意:大象东东来了,小狗给他说了自己的想法,大象东东用长鼻子卷起大树,移到了路边。

)(4)第四幅图:大树移开了,路通了,他俩怎么样?(图意:大树移开了,道路畅通无阻,小狗不住地夸:“东东,你真棒!不愧是大力士!”大象东东也笑着说:“多亏你发现了,你也很热心啊!”)2、连起四幅图的意思说说,这就编成了一个小故事。

(先自由说——同桌互说——指名说,师及时评价——照样子,自由说)3、从这个故事中,对你有没有什么启发?四、小结,激趣表扬。

五、作业:1、回家讲给爸爸妈妈听。

2、自编故事《小老鼠吃西瓜》。

3、树叶船教学目标:1、通过仔细看图,让学生把故事说得通顺、完整而具体。

2、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教育学生遇到危险时要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重点: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以及心理活动,把故事说得具体完整。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大胆而合理的想象。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你见过小蚂蚁吗?说说你对蚂蚁的印象。

二、仔细观察,整体感知:1、看图编故事时,我们要一看先说。

这次看图编故事的题目是什么?看了这个题目,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2、带着你们提出的问题,我们一起来仔细看图。

二看图的。

主人公是谁?你是怎么知道的?蚂蚁点点、小小各有什么特点?(蚂蚁点点掉到河里很着急,小小勇敢机智)我们三看。

我们就来看看这两只小蚂蚁之间发生了什么事?3、小结看图编故事的方法三、单幅观察,口述故事:1、按顺序一幅图一幅图地指导说话:(1)第一幅图:蚂蚁点点和小小在干什么?想一想,蚂蚁点点是怎么掉进河里的?蚂蚁小小看见点点掉进河里会想什么?完整地说第一幅图图意:一天,蚂蚁点点和小小在树上玩,一不小心滑了一跤,就掉到河里了,他着急地大声喊:“救命!”(2)第二幅图:小小在干什么,他为什么这样做?小小会跟点点喊什么呢? 完整地说第二幅图图意:小小急忙爬到树上摘下一片树叶扔给点点,大声喊:“快爬到树叶上去!”(3)第三幅图:蚂蚁点点正在干什么?完整地说第三幅图图:点点连忙爬到树叶上,。

(4)第四幅图:仔细的观察一下两只蚂蚁只的动作、表情。

说说他们是怎么做的?又会说些什么呢?完整地说第四幅图的图意:噢,树叶船靠岸了,点点总算回到了岸上,小小拉着他的手说:“没事,安全了!”点点激动地说:“小小,你真聪明,谢谢你啊!”2、把四幅图连起来编故事(先自由说——同桌互说——指名说,师及时评价——照样子自由说)四、创设情境谈话总结同学们的故事讲得太精彩了,如果故事中的蚂蚁小小来到我们中间,你想对他说什么?总结:遇到危险,要动脑想办法。

五、作业1、回家把《树叶船》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自编故事《小鸡过河》《小猴的尾巴》。

4、小弟弟摔倒了教学目标:1、学会看图,学会想象,让学生把故事说得通顺、完整而具体。

2、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教育学生小伙伴之间应互相帮助。

教学重点:发挥想象,把几幅图连起来说几句话,把图意表达清楚。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进行看图编故事。

大家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想象,用通顺的话说出来。

要想讲好看图故事,我们要用眼睛仔仔细细地看,用耳朵认认真真地听,用大脑积极地去思考,用嘴巴完整地说出来。

看——听——想——说。

你能做到吗?二、仔细观察,整体感知:1、仔细观察:共有几幅图,弄清楚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

2、观察图画,你们觉得讲述的是一个什么故事呢?(小弟弟摔倒——小姐姐拉起小弟弟——小姐姐鼓励弟弟)4、整体感知形象:小姐姐是什么样的孩子?(乐于助人,关心小弟弟)三、单幅观察,口述故事:1、按顺序单幅图仔细观察。

第一幅图:图上都有谁,发生了什么事?把握故事四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做什么?完整地说第一幅图图意:一天早上,小弟弟走在上学的路上,一不小心摔倒了,疼得他哇哇大哭起来。

第二幅图:小姐姐怎么做的?完整地说第二幅图图意:后面的小姐姐看见了,忙跑到弟弟跟前拉起小弟弟。

第三幅图:仔细地观察一下小姐姐和小弟弟的动作和表情。

说说他们正在干什么,会说些什么呢?完整地说第三幅图图意:小姐姐拿出手帕,给小弟弟擦眼泪,鼓励他说:“小弟弟,不要哭了,勇敢些!”小弟弟点点头,“谢谢姐姐!”2、三幅图连起来讲故事(先自由说——同桌互说——指名说,师及时评价——照样子自由说)四、谈话总结同学们的故事讲得太精彩了,如果小伙伴遇到困难,你帮助了他,你的心情会怎样呢?是呀,帮助别人,快乐自己,让我们一起互相帮助,快乐地生活吧!五、作业1、回家把《小弟弟摔倒了》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自编故事《我们一起回家》《我们上学去》。

5、起床了教学目标:1、通过仔细看图,让学生把故事说得通顺、完整而具体。

2、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教育学生要早上按时起床,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以及心理活动,把故事说得具体完整。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大胆而合理的想象。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这次看图编故事的题目是什么?看了这个题目,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二、仔细观察,整体感知:1、仔细观察:共有几幅图,弄清楚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

2、观察图画,你们觉得讲述的是一个什么故事呢?(闹铃响了——起床自己穿衣服——刷牙——吃早餐)4、整体感知形象:文文是个怎样的孩子?(按时起床,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习惯好)三、单幅观察,口述故事:1、按照图画的顺序一幅图一幅图地指导说话:(1)第一幅图:你看到什么?(图意:早上,“丁零零!”闹钟响了,文文从床上爬了起来。

)(2)第二幅图:文文在干什么?(图意:首先,文文坐在床上自己主动穿好衣服。

)(3)第三幅图:文文又去干什么了?他干得怎么样?(图意:接着,文文就去刷牙、洗脸,瞧他刷得多认真啊!)(4)第四幅图:他又在干什么呢?(图意:洗刷完后,文文就主动坐在餐桌前吃早餐,他真是个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孩子啊!)2、连起四幅图的意思说说,这就编成了一个小故事。

(先自由说——同桌互说——指名说,师及时评价——照样子,自由说)四、小结,激趣表扬。

跟文文比比,你早上起床时怎么做的?争做小文文吧!五、作业:1、回家讲给爸爸妈妈听。

2、自编故事《捡来的梯子》、《小刺猬搬果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