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检测卷
第六单元测试卷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测试卷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f244d805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39.png)
第六单元测试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7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A.嗔.怪(chēng)逞.能(chěn)怨怅.(chàng)箪.食壶浆(dān)B.麈.尾(zhǔ) 戗.金(qiàng) 恁.地(nèn) 顿开茅塞.(sè)C.桑梓.(zhǐ) 侥.幸(jiǎo) 撮.弄(cuō) 面面厮觑.(qù)D.愧赧.(lǎn) 作揖.(yī) 岔.气(chà) 不省.人事(xǐng)【点拨】A项,“嗔”应读chēn,“逞”应读chěnɡ;C项,“梓”应读zǐ;D项,“赧”应读nǎn。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A.歇息心窍拜谒如雷惯耳B.分晓星宿傲慢规规矩矩C.勾当颠到疏懒屏人促席D.聒躁见教筵席尖嘴猴腮【点拨】A项,惯—贯;C项,到—倒;D项,躁—噪。
3.依次填入下列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B )(2分)说到底,世上风景闲流水,端的还是要人慢下来。
中国这如许的城市中,最是江城得了个中________,且将它________地挥洒出来。
这________江城街头巷尾、湖畔公园里数不胜数的茶馆、茶铺,一个人在清晨里不慌不忙地起来,________到茶馆里,一坐就是一天,那叫一个悠闲!A.滋味淋漓尽致恰是遛B.滋味淋漓尽致便是踱C.韵味尽情尽兴便是遛D.韵味尽情尽兴恰是踱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D )(2分)A.一个人工作能力的高低,不在于他掌握了多少知识,关键看他做出的突出成绩。
B.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
C.考生在考场上专心地答卷,而场外的老师和家长们无时无刻都在焦急地等待着。
D.纪录片《创新中国》不仅展示了当前我国已经取得的重大科技成果,更凝聚了新的时代精神。
【点拨】A项,两面对一面,可改为“关键看他能否做出突出成绩”;B项,成分残缺,应在“发展”后加“的壮丽史诗(诗篇)”;C项,不合逻辑,可将“都”改为“不”。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试卷答案与解析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试卷答案与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397b489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ee.png)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试卷一、积累运用(共20分)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2分)对于这命运的筵.席,不要寄以贪婪的欲望;假如不付出千辛万苦,残羹剩饭都将是空想。
chěng强斗狠的做法,无法实现美好的憧憬。
如无他人的相助,任何欲望都成泡影。
①筵(yán) ②chěng(逞)2.依次填入下列句中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D )①时间宝贵,不要虚掷光阴过他人的生活,不要让周围的言论蒙蔽你内心的声音。
②他对这件事的态度十分坚决,毫无的余地。
③好的闲章,除了让人玩味, 是书画家水平高低的无声展现。
A.呱噪商酌更B.聒噪商酌也C.呱噪商量也D.聒噪商量更导析:D ①“聒噪”指声音杂乱;吵闹。
“呱噪”形容说话喋喋不休。
此处选“聒噪”更合语境。
②“商酌”指商量斟酌;“商量”指交换意见。
此处选“商量”更合语境。
③前后句子构成递进关系,选“更”更合语境。
故选D。
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B )A.老陈不忍心拒绝王经理三顾茅庐....的诚意,最后决定到他的公司任职。
B.这道数学题非常简单,一看到题目我便茅塞顿开....,不费吹灰之力就做完了。
C.当远征的军队凯旋时,老百姓都箪食壶浆....,热情地犒劳他们。
D.他的大名在音乐界早已如雷贯耳....,爱乐者几乎无人不晓。
导析:B “茅塞顿开”形容忽然理解、领会。
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 )A.一唱三叹的京剧,婉转悠扬的黄梅戏,缠绵悠远的昆曲……作为承载中华文化的艺术形式,中国戏曲流传千年,经久不衰。
B.“十四五”是碳达峰关键期,要一手抓“减缓”,一手抓“适应”,打赢减污降碳这场硬仗,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C.我国的普通话平均普及率虽然已超过70%,但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发展很不平衡,西部与东部大约有20%左右的差距。
D.为提高广大师生拒毒、防毒、识毒的能力,眉山多所学校开展以“珍惜生命,远离毒品”为主题的禁毒宣传教育活动。
【精选】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精选】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0683e1d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fe.png)
【精选】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一、积累和运用(共6小题,计24分)为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学校开展了“经典诵读·汲取前行力量”系列活动,请你参加。
【活动一:书中自有黄金屋】一个热爱阅读的人,心中必有“诗和远方”。
阅读,为你打开一扇大门,吸引你探寻斑斓的世界。
小秦同学写下了下面的阅读感悟,请你完成1、2题。
(4分) 重读先贤经典,《老子》中的一句名言让我顿开茅塞.。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老子的话,一语道破了水柔弱秀美与坚rèn顽强的两种特点。
江南是水乡,河流纵横.,池湖密布,它们流淌在青山脚下,穿行于广mào的田畴间。
“瓜洲渡口山如浪,扬子桥头水似云。
”“西风作意送行舟,帆饱清淮碧玉流。
”还有那直落九天的瀑布,山中奏鸣的清泉——千百年来,是水,滋养着江南的风物和江南的人,孕育了江南独特的文化。
1.请根据语境,选出加点字正确的读音。
(只填序号)(2分)(1)《老子》中的一句名言让我顿开茅塞.。
(A.sài B.sè)________(2)江南是水乡,河流纵横.,池湖密布。
(A.héng B.hèng)________2.请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
(2分)(1)坚rèn________(2)广mào________3.读诗,既是读人生情感,也是读人生际遇。
下面是同学们关于“古诗词研读”的部分探究成果,请帮他们把空缺处补充完整。
(6分)在吟诵诗词的时候,同学们发现古人爱言“愁”:愁情万种,撩人心弦。
愁是许浑“一上高城万里愁,________________”的乡思;是刘长卿“秋草独寻人去后,________________”的怅惘;是韩愈“________________?雪拥蓝关马不前”的悲叹;是李白“________________,将登太行雪满山”的苦闷;是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的煎熬;是辛弃疾“______________,欲说还休”的无言。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检测(附答案)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检测(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2c2848a5acfa1c7ab00cc87.png)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积累与运用(26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聒.噪(gu ō) 作揖.(j ī) 拜谒.(yè) 不省.人事(x ǐng) B .嗔.视(zh ēn) 心窍.(qiào) 愧赧.(n ǎn) 箪.食壶浆(D ān) C .怨怅.(C hàng) 星宿.(sù) 促.狭(C ù) 顿开茅塞.(sè) D .干.系(g ān) 桑梓.(z ǐ) 侥.幸(ji ǎo) 思贤.如渴(xián)2,下列词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颠倒 发正 腼腆 经世奇才B .盘缠 岔气 见教 不由分说C .傲慢 鄙贱 纶巾 监臣窃命D .疏懒 延席 勾当 如雷贯耳3.下面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A .虽然人生中会遇到很多困难,但只要我们有面对困难的勇气,不自暴自弃....,就可以突破困难,走向成功。
B .同学聚会时,我提议唱校歌以纪念校园生活,结果大家面面相...觑.,都表示"忘记了".C .范进得知中举的消息后,喜得手舞足蹈,不幸跌了一跤,不省人事....。
D .我校体育健将们胜利归来,同学们箪食..壶浆..列队欢迎他们。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 《智取生辰纲》节选自《水浒传》。
《水浒传》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白话小说。
B .《范进中举》节选自《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的一部短篇讽刺小说C .《三顾茅庐》节选自《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演义小说。
D .《刘姥姥进大观园》节选自《红楼梦》。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5.梁山好汉一百单八将上梁山的具体原因各不相同,大致可以分为下列三种类型,与这三种类型的代 表人物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3分)(1)官逼民反型,代表人物是__________。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cb1583c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e3.png)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及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下列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C)(2分)A.勾当/勾结降职/降龙伏虎解甲归田/解囊相助B.作揖/缉拿食讫/迄今为止披坚执锐/纨绔子弟C.见教/教书长进/各有所长不省人事/省吃俭用D.破绽/锭子掂量/拈弓搭箭箪食壶浆/食不知味(解析:A.gòu/gōu,jiàng/xiáng,jiě/jiě;B.B.yī/jī,qì/qì,zhí/wán;C.C.jiào/jiāo,zhǎnɡ/chǎng,xǐng/shěng;D.D.zhàn/dìng,diān/niān,shí/shí。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B)(2分)A.腼腆现世宝面面厮觑顿开矛塞B.拙病提名录屏人促席经世奇才C.愧赧朱砂记不省人事如雷惯耳D.侥幸萧湘馆不由分说思贤若渴(解析:A.“矛”应写作“茅”;C.“惯”应写作“贯”;D.“萧”应写作“潇”。
)3.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B)(2分)①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华,阅读它们,如同与大师们携手共游,可以增长见识,启迪智慧,提高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
②不妨先读前言、后记和目录,以便对这本书的写作背景、作者情况、写作目的和大致内容有个初步的了解,犹如掌握了打开书的大门的钥匙。
③阅读名著以自读为主,并且掌握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很有必要。
④最后要学会做读书笔记,可以抄名言,写摘要,作批注,列提纲,制卡片,画图表,写心得等,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⑤还要注意略读与精读相结合,略读全书有利于整体把握主要内容;精读精彩部分和难点部分有利于不断提高欣赏能力。
A.①②③⑤④B.①③②⑤④C.③②⑤④①D.③②④⑤①4.古诗文填空。
(8分)(1)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2)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单元测试卷(人教河南版 2024年秋)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单元测试卷(人教河南版 2024年秋)](https://img.taocdn.com/s3/m/d812372a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ec.png)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单元测试卷(人教河南版2024年秋)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小说”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外物》:“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
”庄子以“小说”与“大达”对举,认为“小说”是浅陋的言辞,也可指那些琐屑的言谈、无关政教的小道理。
学完了本单元,九年级(3)班举行了“小说大家谈”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1.“小说流变”小组分享了他们的探究成果。
请你阅读相关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共4分)中国古代小说多源共生。
想象丰富的神话传说、笔法多样的诸子散文、叙事灵活的史传文学,都对中国古代小说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
神话传说是后世小说的主要源头,它瑰.丽奇特的想象力,给后世文学以巨大启迪。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中的鬼狐精怪、唐传奇中的精魅故事、明清神魔小说中的奇幻世界,无不受到上古神话的启发。
先秦诸子散文也是古代小说的源头之一。
为了说服君王接受本学派的学说,春秋战国时期的策士,十分讲究说理技巧。
他们巧借神话,多用寓言,设譬取喻,不拘一格,这无疑对后世小说的笔法有启迪作用。
先秦两汉的史传文学则对古代小说的叙事产生了很大影响。
如《左传》的叙事,极富故事性、戏剧性。
《史记》则通过______(扣叩)人心弦的故事来表现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命运,其叙写历史事件、摹写历史人物的卓.越技巧,为后世小说家提供了可资借______(荐鉴)的范本。
因此,有人称:“千古小说祖庭,应归司马(迁)。
”(1)请为语段中加点的字选出正确的读音()(2分)A.guìzhuōB.guīzhuōC.guīzhuóD.guìzhuó(2)语段中两个横线处应分别选用哪个字?请工整地书写在横线上。
(2分) 2.人类的情感是相通的,小说中的情感在诗歌中也多有体现,请你帮助“小说解析”小组完成下面填空。
(8分)人生不如意的事常十之八九。
李白《行路难》(其一)中“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动作细节刻画,给人以抑郁沉重的悲凉之感;温庭筠《商山早行》中“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景物描写与梦境自然联系起来,抒发诗人的思乡之愁;许浑《咸阳城东楼》中“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秦苑、汉宫的荒废,抒发了对历史沧桑的无限感慨;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明写天气寒冷,暗写政治环境恶劣,体现诗人的不幸处境。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及答案(精选3篇)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及答案(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99c3c9a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35.png)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及答案(精选3篇)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及答案(精选篇1)一、( 16 分)1 .( 1 )大漠孤烟直( 2 )无可奈何花落去( 3 )月有阴晴圆缺( 4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5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6 )示例: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2 . 只要少拿一些,你的手就能很容易地拿出来了。
(答案要体现出“知足”的意思来,如答成“松开手”、“放开手”之类的,皆不给分。
)3 . ( 1 )鲁达(鲁智深、鲁提辖、花和尚) 拳打镇关西、大闹五台山、火烧瓦罐寺、倒拔垂杨柳等 ( 2 )C4 .( 1 )示例: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牛郎织女 ( 2 )反映了原始时代自然灾害对人类的严重威胁和人类对自然灾害进行了艰苦的斗争。
二、( 44 分)(一) 5 .( 1 )注入 ( 2 )面向,朝向 ( 3 )旋转,掉转 ( 4 )认为……轻6 .( 1 )(河伯)认为天下一切美好的东西全都聚集在自己身上。
( 2 )“知道很多,认为没有人能比得上自己”的,说的就是我啊。
7 .说明个人的见识是有限的,经过比较,就会显示出自己的不足,如果骄傲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
或:一个人应该有自知之明,要知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不能坐井观天。
(二) 8 . ( 1 ) 苦于 ( 2 ) 赞同 ( 3 ) 挑 ( 4 ) 同“无”,没有 ( 4 分,意思对即可,每小题各 1 分)9 . C :代词,他的(且:①将要②况且;以:①凭②连词,来;之:①助词②代词)( 2 分)10 .( 1 )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
( 2 分) ( 2 )你太不聪明了 ! (2 分 )11 .挖山不止的顽强意志,排除非议的坚定信心。
( 答全两点得 2 分;如只答出一点,但能说透彻,也可得 2 分;有其他理解,言之有理,得 1 分,言之有理且有新意,得 2 分。
)(三) 12 .( 4 分)( 1 )疾病 ( 2 )计议,商量,谋划13 .( 2 分)将使您的耳朵(听觉)不灵敏,眼睛不明亮。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单元测试卷-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0b5d956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58.png)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单元测试卷-附答案(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基础知识与运用(2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A.银锭.(dìnɡ) 逞.办(chěnɡ) 迸.射(bèng) 唯.唯连声(wéi)B.会.稽(kuài) 麈.尾(zhǔ) 勾.当(ɡòu) 强聒.不舍(guō)C.怨怅.(chànɡ) 银箸.(zhù) 窥.望(kuī) 箪.食壶浆(dān)D.戗.金(qiànɡ) 行.货(hánɡ) 喧.嚷(xuān) 顿开茅塞.(sāi)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2分)A.威慑吹嘘尴尬面面厮觑B.砒霜溺爱嗔怒不省人事C.拜谒倒坍陨落芳草凄凄D.愧赧亵渎惬意如雷贯耳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春天带来的温暖,在人身上;志愿者带来的温暖,在人心里。
志愿者们的故事,他们因为不同的走上了志愿者之路,又在各自的路上着志愿者精神的种子,在他们眼里,做一个志愿者不仅时尚,而且。
A.不胜枚举理由传播高尚B.比肩接踵理由播撒伟大C.不胜枚举缘由播撒高尚D.比肩接踵缘由传播伟大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受到人们的喜爱是因为其形式新颖,有文化内涵的原因。
B.中国科学院的科学家们,早在几年前就开始对大脑感知领域进行研究。
C.这次大型海上编队驶入印度洋,让中国海军从近海走向远海的愿望成为现实。
D.今年5月,德国的52名文化使者从汉堡出发,开始了横跨欧亚大陆之旅。
5.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①这些经典作品,经过时间的淘汰与筛选,其中有着最伟大的思想、最丰富的内容、最高尚的品格,是人类迄今为止所能达到的巅峰。
②一个人能够获得多大的能量,取得多高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种循环往复的阅读。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达标测试卷含答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达标测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d890a59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00.png)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达标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3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窥.望(kuī)聒.噪(guā)踱.步(duó)存恤.(xù)B.怨怅.(chàng) 嗔.怒(chēn) 带挈.(qì) 撮.弄(cuō)C.恁.地(nèn) 桑梓.(xīn) 拙.病(zhuō) 纶.巾(guān)D.逞.辩(chěng) 商酌.(zhuó) 拜谒.(yè) 发怔.(zhè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促狭虞侯作揖顿开茅塞B.侥幸聒噪呕死箪食壶浆C.半响轩敞撇开面面厮觑D.腼腆忌讳尴尬死心蹋地3.下列加点成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我只道有歹人出来,原来是如此。
说一声也不打紧...。
(《智取生辰纲》) 不打紧:不要紧。
B.捷报贵府老爷范讳进高中广东乡试第七名亚元..。
(《范进中举》) 亚元:乡试中举,第一名称解元,第二至十名称亚元。
C.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地,非其主不能守:是殆.天所以资将军。
(《三顾茅庐》)殆:懈怠。
D.调停..已毕,然后归坐。
(《刘姥姥进大观园》)调停:安排处理。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博大精深的《红楼梦》,不仅堪称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也达到了中国古代小说的高峰。
B.通过学习《范进中举》,使我更深刻地认识到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
C.吴用这一人物形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D.诸葛亮超人的智慧、过人的胆识,是刘备能否建功立业的关键。
5.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3分)A.家长对老师说:“令郎在艺考中获得好成绩,多亏老师的悉心指导,我们全家都很感激您。
”B.李老师对语文课代表马芳说:“你每天收发作业,劳苦功高。
”C.王先生对商场经理说:“贵商场待客很热情,服务很贴心,下次我还要惠顾。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单元测试卷(人教山西版 2024年秋)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单元测试卷(人教山西版 2024年秋)](https://img.taocdn.com/s3/m/799fc711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4c.png)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单元测试卷(人教山西版2024年秋)一、古典之美(27分)[一]【书法无言的诗篇】1.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文化及艺术。
唐代颜真卿是继王羲之后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书法家,成为中国文人书法的重要里程碑。
下面两幅图是颜真卿的书法作品(局部)。
请从下面的选项中为甲、乙两幅书法作品分别选出最恰当的评价。
(2分)A.此作品为隶书,字形扁宽,点画俯仰,一波三折B.此作品为楷书,方严正大,朴拙雄浑,大气磅礴C.此作品为行书,笔画连绵,豪迈洒脱,劲挺豁达D.此作品为篆书,笔法古朴,圆润流畅,粗细均匀【诗文人生自有诗意】2.读诗,就是读人生情感。
读诗,也是读人生际遇。
下面是同学关于“古典诗文研读”的部分探究成果,请帮他们把空缺处补充完整。
(10分)在吟诵诗歌的时候,同学们发现古诗词爱言“愁”,愁情万种,撩人心弦。
愁是许浑“一上高城万里愁,________________”的乡思;是刘长卿“秋草独寻人去后,__________________”的怅惘;是韩愈“________________?雪拥蓝关马不前”的悲叹;是李白“__________________,将登太行雪满山”的苦闷;是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__”的煎熬;是辛弃疾“________________,欲说还休”的无言。
但人生的大智慧,包蕴在希望中,要相信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更要坚信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此激励自己继续保持一颗积极向上、对理想不懈追求的心。
[二]在班级举行的“徜徉湖光山色,亲近古人情怀”活动中,善思小组以下面的阅读材料为例,与大家一起学习古诗文。
小石潭记(节选)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检测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b965feafc4ffe473268abf6.png)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学期第六单元综合测试(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朴.刀(pō) 嗔.怒(zhēn) 恁.地(nèn) 兀的.(dì)B.聒.噪(ɡuō) 怨怅.(chànɡ) 勾.当(ɡòu) 喏.喏(nuò)C.相.公(xiànɡ) 带挈.(qiè) 报帖.(tiě) 星宿.(xiǔ)D.桑梓.(zǐ) 愧赧.(nǎn) 岔.气(chà) 撮.起(cuō)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筵席失礼傲慢箪食壶浆B.计较分晓逞能不醒人事C.作揖促狭伦巾思贤如渴D.避讳调停疏懒今世奇才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唐僧看见了,不由分说....地念起了紧箍咒,痛得悟空哇哇直叫。
B.这些牲畜对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并不感到惊慌,有时还站在离我们几十步远的地方面面相觑....。
C.他的大名在音乐界早已如雷贯耳....,爱乐者几乎无人不晓。
D.听了王老师的讲解,我顿开茅塞....,完全领会了这篇文章的意思。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生物学家通过对舌苔上味蕾的研究,终于回答清楚了我们吃有些食物时为什么会觉得食物味道鲜美。
B.在克服大风沙、强干旱、大温差等不利条件之后,沙生芦苇、沙生柽柳、河西菊、沙拐枣、甘草、骆驼刺等植物在西北大沙漠地带顽强地生存了下来。
C.出汗是很高效的散热方式,每蒸发1克水就可带走2.43千焦的热量。
但是并不是汗流出来就一定能马上蒸发掉,它能否有效地蒸发,取决于周围空气的湿度。
D.浏览新闻是人们目前通过移动终端主要进行的活动,因此,各大门户网站纷纷推出具有自身特色的新闻客户端。
5.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这些经典作品,经过时间的淘汰与筛选,其中有着最伟大的思想、最丰富的内容、最高尚的品格,是人类迄今为止所能达到的巅峰。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检测附答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检测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922813c10661ed9ad51f312.png)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检测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语文积累。
(25分)1.细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要求答题。
(4分)盐城自然保护区具有秀丽的自然风光。
唱游其中,可观旭日东升,赏小鸟飞翔.,听水禽呜叫,闻泥土芬芳……使人们远离都市的喧闹,体验反璞.归真的乐趣。
⑪给加点的字注音。
(2分)翔.璞.⑫文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把它们圈出来,并将正确的字工整地写在下面田字格内。
(2分)2.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写在下面句中的横线上。
(4分)A不可思议 B良莠不齐 C参差不齐 D不堪设想⑪舞厅唯一的一个门又矮又窄,万一失火,后果将⑫校园里的花草,长得⑬古埃及人是如何建造金字塔的,至今仍让人感到⑭改革初期,在沿海地区出现一些的现象是在所难免的。
3.按要求填空。
(3分)“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的开篇词,这部小说的作者是:。
请说出小说里的一个主要故事:(不超过5个字)4.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任意选做4题)(4分)⑪羌管悠悠霜满地,,。
⑫物是人非事事休,。
⑬只恐双溪舴艋舟,。
⑭俱往矣,,还看今朝。
⑮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此诚不可与争锋。
⑯布衣之怒,,。
5.根据提示默写句子。
(6分)⑪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以小鸟的活动写出早春特色的诗句是:,。
⑫《岳阳楼记》中范仲淹借鸟欢鱼跃描绘晴明之景的句子是:,。
⑬《木兰诗》中用对偶句描写边塞夜景的句子:,。
6.根据你对“人生”的感悟,仿照例句的格式写一个句子。
(4分)例句:假如人生是一辆汽车,那奋斗就是一个发动机,使之不断前进。
仿句:假如人生是,那奋斗就是。
二、阅读(51分)(一)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12分)①手,这个词听起来极其普通,我们几乎随时随地都可以接触到。
然而,你是否知道:手是万物之灵的人类特有的一部分肢体,是其他任何生物所不拥有的。
通常我们把手腕以下部分称为手。
手可分为手掌、手指两部分,由手腕与臂相连,在关节允许范围内可以伸曲自如。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e519b1a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60.png)
第六单元单元检测试题一、单选题1. 下列句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讲述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B.《水浒传》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白话小说。
C.《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短篇历史演义小说。
D.《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的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明清时期科举制度下读书人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2. 下列叙述有误的一项是()A.“两个虞候假装做跟的伴当”中的“伴当”是指所从的差役或仆人。
B.“杨志却要辰牌起身,申时便歇”中的“申时”相当于上午七时至九时。
C.“如今不知因我积了甚么德,带挈你中了个相公”中的“相公”是对秀才的称呼。
D.“捷报贵府老爷范讳高中广东乡试第七名亚元”中的“亚元”是乡试中举,第二至十名称亚元。
3. 下列对名著欣赏的有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范进中举》节选自《儒林外史》,它是我国一部长篇章回体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B.明清两代的科举分三级,即乡试、会试、殿试。
“范进中举”的“中举”是指乡试中了举人。
C.《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
D.《水浒传》中,武松因“景阳冈打虎““倒拔垂杨柳”成为中国文学中勇敢与力量的象征。
4. 下面对《水浒传》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水浒传》是一部奇书,它为造反者树碑立传,渲染他们豪侠仗义、除暴安良的英雄壮举,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
B.《水浒传》记叙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
小说通过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C.《水浒传》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其中梁山好汉就有108个,再加上其他人物有数百人之多。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adf0768f242336c1fb95e17.png)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 学号______ 成绩______一、基础知识1.下列各组字中加点字拼音全对的一项是()。
(2分)A.辍.耕( chuò) 阳夏.(jiǎ) 往往语.(yǔ) 鱼腹.(fǔ)B.怫.然(fú) 抢.地(qiǎng ) 休祲.(jìn ) 缟.素(gǎo)C.倾颓.(tuí) 存恤.(xù) 崩殂.(cú) 驽.钝(nǔ)D.卑鄙.(bǐ) 陛.下(bì) 夙.夜(sù) 斟.酌(zhēn)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A.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至哉!B.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C.于是先生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D.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3.下列词语在句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A.会.天大雨,道不通(适逢)/陈胜佐之,并.杀两尉(一起)B.请广.于君(扩充)/寡人谕.矣(明白,懂得)C.隆中对.(文体的一种)/度.德量力(衡量)D.此诚危急存亡之秋(时)/咨诹善道(询问)4.下列文学常识无误的一项是()。
(2分)A.《陈涉世家》选自东汉时期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司马迁写的《史记》,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B.《隆中对》节选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作者施耐庵,记载了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的历史。
C.《武陵春》的作者是李清照,我国著名的女词人。
其中《武陵春》是题目。
D.《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事情史书整理编辑的,共三十三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
5.默写填空1)《破阵子》中回忆征战生活的语句是 ________ (2分)2)《渔家傲秋思》中描写边塞荒凉萧条景象的语句是(2分)3)《望江南》一词中运用了拟人方法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4)__________,左牵黄,右擎苍,(2分)5)默写《出师表》“臣本布衣”一段。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含答案)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04197fb52ea551811a68750.png)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10分)(1) 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①一上高楼万里愁,____________________. (许浑《咸阳城东楼》)②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无题》)③汉文有道恩犹薄,____________________?(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④________________,客行悲故乡. (温庭筠《商山早行》)⑤有弟皆分散,________________. (杜甫《月夜忆舍弟》)⑥________________,今夕是何年. (苏轼《水调歌头》)(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①陶渊明《桃花源记》中表现桃花源中老少安闲快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运用典故表现希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9分)在这个电子媒介时代,我尤其推崇纸质阅读.抚摸一本好书,目光和手指从纸页上滑过,你内心会静下来.这是个仪式,就像品茶,和一个朋友对坐,茶香氤.氲,灵魂游yì,你会浸在一个弥漫着静mì的气场中.而浏览网页,则不会有这种感觉,你只想着快速地获取信息,一切都是在及迫中进行,这就不是饮茶了,是“咕咚咕咚”吞水.纸质阅读是有附加值的:嗅着书香,品味文字之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3分)游yì()氤.()氲静mì()(2)文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2分)(3)文段中“氤氲”一词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4)请仿照画线句,在横线上再写一个句子.(2分)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6分)(1)下列选项中,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水浒传》吴承恩明代B .《安徒生童话》安徒生丹麦C .《朝花夕拾》鲁迅中国现代D .《海底两万里》凡尔纳法国(2)“咄!你是个破落户,若是和俺硬到底,洒家倒饶了你.你如何叫俺讨饶,洒家却不饶你!”句中的“洒家”是我国古典名著《水浒传》中的人物__________,他具有_______________ _的性格.(3分)4.经典著作是经岁月淘洗的精神食粮,阅读经典不可或缺.学校开展“阅读经典”综合性学习,请你参与.(10分)(1)下面是一段关于“为什么要阅读经典”的文字,请概括出经典作品的四种功能.(每点不超过六个字)(4分) 今天,我们为什么要阅读经典作品?仰望夜空,你吟出“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流淌一份乡情;送别友人,你脱口而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传递一份旷达.这份对经典之美的体悟,融入到了我们的基因里.更何况,作为一个中国人,如果你不想抛弃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那么阅读代表传统文化的典范性文本,是继承传统的一种极佳方式.但其意义又不止于继承,就个人而言,阅读经典文本是使阅读者经历一番文化濡染的过程.受文化濡染比较多的人和受文化濡染比较少的人,其气质是截然不同的.当很多人都发生气质的变化,一个时代的社会风气就会随之发生变化.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2)阅读下面关于“如何阅读名著”的短文,联系全文,将空缺处的内容补写完整,注意语意连贯.(4分)阅读名著以自读为主,掌握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很有必要.下列方法可供参考:一、不妨先读前言、后记和目录.这样就对这本书的写作背景、作者情况、写作目的和大致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犹如登高览景,俯瞰脚下,景点布局,景物搭配,游览路线都了然于心.二、略读与精读相结合.略读全书,有利于整体把握主要内容;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者结合,收获更多.三、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抄名言、写摘要、做批注、写心得等,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3)“回目”是中国传统小说常见的标题形式,常常采用对仗的方式,一方面概括章节内容,另一方面暗示结构主题.请参照下面的示例,为下面的“回目”补充内容.(2分)示例:《智取生辰纲》——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水浒传》第七回:____________________,豹子头误入白虎堂二、阅读(5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一](21分)五月槐花香①母亲打来电话,告诉我故乡的槐花又开了.放下电话,轻轻推开窗户,晚风夹杂着一股城市特有的气味扑面而来.望着街道上熙熙攘攘的人群,我突然感觉心里空荡荡的.②好不容易挨到天亮,随便打点了行囊,我便踏上了回乡的路途.③刚走到村口,远远地我便看到了坐在门前老槐树下的母亲.④“妈——”⑤我的喉咙里涩涩的,【A 】母亲抬起头,摘下眼镜,眼睛里满是惊喜,随即放下手中的活,像个孩子似的拉着我的手问长问短.我觉得母亲好像又苍老了许多,我鼻子一酸,泪水差点流了出来.母亲好像觉察到了什么,便岔开话题:“云儿,快歇着去,妈去给你打水,洗把脸再说.”母亲顺手拿起毛巾和脸盆.我分明看到:母亲在转身的那一瞬间,迅速地拭去了腮边两行泪……⑥捧起冰凉的井水洗完脸后,顿觉轻松了许多.摆脱了平日里繁多的应酬,此时只想美美地睡上一觉,就势躺在大沙发上,竟酣然入睡了.⑦一觉醒来,母亲不知干什么去了,我信步走出了卧室.【B 】屋外,一树树槐花开得正好,满树晶莹的花瓣如串串剔透的水晶,鹅黄的花蕊不时散发着醉人的清香.⑧母亲颤巍巍地站在凳子上,踮着双脚,举着一根长长的竹竿,吃力地从树枝上打下串串的槐花.如血的残阳下,母亲的身影显得格外瘦弱.不觉中,淡淡的花香将我眼睛浸得湿润……⑨晚上,母亲在闷热的厨房里,又是和面,又是洗槐花.忙活了大半天,才兴冲冲地端给我一碗馋人的槐花饭.我接过这似有千钧的“佳肴”,狼吞虎咽地吃了个精光.母亲静静地坐在我的对面,满脸都是灿烂的笑容.⑩临睡前,母亲从衣柜里拿出崭新的床单、被褥,铺好床后,再三嘱咐我盖好被子,乡下夜里寒气重.那晚,母亲将我的脚丫紧紧地搂在她温暖的怀抱里.温馨的梦里,我拉着母亲的手,坐在开满槐花的山坡,听她讲《王子与母亲》的故事……⑪第二天,母亲起得很早,走了四五里山路从镇上买来一瓶槐花蜜,硬是塞进了早已被她塞得满满的行囊.接着便又张罗着为我做早点.望着母亲忙碌的身影,刹那间我竟觉得自己就是故事中那位残忍的王子.⑫临走时,母亲拖着疲惫的身子,将我送到村口,又是一番千叮咛,万嘱咐.⑬坐在返城的客车上,窗外,一树树冰清玉洁的槐花一闪而过,我蓦然觉得,母亲的爱诚如这朴实而又圣洁的槐花,虽然平凡却又凝重而深沉,足以让我一辈子细细品味.五月的风拂过脸庞,一缕醉人的幽香潜入心底,淡淡的花香中,我已泪流满面……5.文章以“五月槐花香”为题,有什么作用?(4分)6.第①段结尾说:“望着街道上熙熙攘攘的人群,我突然感觉心里空荡荡的.”请联系上下文,说说“我”为什么“心里空荡荡的”.(4分)7.⑧—⑫段通过具体描述表现了母亲对“我”的爱,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这几段的内容.(每点不超过10个字)(4分)第⑧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⑨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⑩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⑪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⑫段:送别时,母亲叮嘱“我”.8.文章第⑧段写道“不觉中,淡淡的花香将我眼睛浸得湿润……”,请简析“我”眼睛湿润的原因.(4分)9.请从文中画线的【A 】【B 】两个句子中任选一句,做简要赏析.(5分)我选()句赏析:[二](19分)材料一:古代名人的经典读书方法苏轼:“八面受敌”读书法北宋文学家苏轼的“八面受敌”读书法,是很著名的一种读书方法.这里的“八面”,是指书的各个方面的内容,将研究对象分为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方,然后各个击破.他在《又答王庠书》中就侄女婿王庠“问学”,介绍了自己首创并实践的这种读书方法:“少年为学者,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意思是说,好书就像知识的海洋,内容丰富.读一本好书可以每次只带着一个目标去读,或只就一个方面的问题去探求、研究,而不是同时涉及其他的目标或问题.所以,每一本好书都需要好好读几遍,日久天长,必有所获.陈善:“入书出书”读书法南宋人陈善著有一部《扪虱新话》,他在书中写道:“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所以入,终当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唯知出入,得尽读书之法也.”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读书要知入知出.入,就是要读进书中去,读懂吃透,掌握书中的内容实质;出,就是要从书中跳出来,能够灵活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开始读书时要求入,读书的最终目的是要求出.郑板桥:“求精求当”读书法清代书画家郑板桥的“求精求当”读书法中的“求精”,是读书要有选择,选好书,读精品;“求当”就是恰到好处,要适合自己的水平和工作需要.他说“求精不求多,非不多也,唯精乃能运多”“当则粗者皆精,不当则精者皆粗”.实际上,郑板桥并不反对博览群书,只是强调多读必须以精读为基础,多读的内容也必须用精读中得到的知识去联系新知识,围绕一个课题深入下去.读书求精不求多,才能读到书里去,抓住要领.在精读中,郑板桥还比较注重“问”.他认为“学问二字,须要拆开看.学是学,问是问,今人有学而无问,虽读书万卷,只是一条钝汉尔”.他提倡读书好问,才会使“疑窦释然,精理迸露”.材料二:读书贵在谋心(鲁先圣)①其实,在我看来,正书和闲书,就是一个人知识的纵横.学生时代的教科书和工作以后的专业书是自己知识的纵向部分,它们会使你深刻和专长;而那些闲书是你知识的横向部分,它们会使你丰富而多彩.就如一棵树,正书是你的主干,闲书是你的枝叶,没有枝叶的主干必然没有生命力,而没有主干的枝叶也无以繁盛.②正书必须读好,这是没有什么异议的,因为它是你立足的基础.但是,正书的阅读对于很多人来说不是快乐而是负担,因为这种阅读是被动的,或者是强制的.尤其是青少年学生,枯燥乏味的课堂阅读,没有多少人留恋.但是,闲书的阅读就截然不同了.可以这样说,任何一个读闲书的人,都是兴之所至,趣味盎然的.课余时间的校园一角,火车上旅途中的快意,躺在被窝里的会心一笑,哪个不是启发灵感的阅读共鸣?③更为重要的是,因为闲书的阅读,没有压力,没有强迫,没有功利,纯粹是根据个人的兴趣和爱好,所以往往更能引领自己寻找到自己的真正擅长,真正打开属于自己天赋的灵田.很多人在人生路的中途又独辟蹊径,答案正在这里.一个农民成了作家,一个医生成了诗人,一个教师成了画家,不都是因为他们横向的寻找吗?④处理好了正书与闲书的关系,也就知道自己读书是谋生还是谋心了.材料三:小明同学读书完成情况10.下列说法符合选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 .郑板桥强调读书要“求精不求多”,他反对广泛涉猎图书.B .苏东坡认为人的精力有限,每次读书应该只带着一个目标或问题去阅读.C .陈善认为读书的最终目的是读懂书中的内容.D .鲁先圣认为读闲书可以作为我们谋生的手段.11.阅读画线句子,分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4分)12.结合材料二的内容说说读闲书有哪些益处.(4分)13.材料二的第②段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何作用?(4分)14.阅读材料三,结合材料一中的读书方法,分析小明同学阅读效果差的原因.(4分)[三](15分)【甲】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张岱《湖心亭看雪》) 【乙】乃于三更启行.行四五里,见西北云起;少顷,布满空中,雷电大作,大雨如注,仓卒披雨具,然衣已沾湿.行至总铺,雨愈甚;遍叩逆旅主人门,皆不应.圉人于昏黑中寻一草棚,相与暂避其下.雨止,则天已明矣.仰观云气甚佳:或如人,或如狮象,如山,如怪石,如树,倏忽万状.余尝谓看云宜夕阳,宜雨后,不知日出时看云亦佳也.是日仅行四十里,抵临淮;使人入城访朱鉴薛,值其他出.薄暮,独步城外.是时隍中荷花盛开,凉风微动,香气袭人,徘徊久之,乃抵旅舍主人宿.(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有删改) 15.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1)湖中焉得..更有此人焉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客.此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余尝.谓看云宜夕阳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薄.暮,独步城外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余强饮三大白而别.(2)遍叩逆旅主人门,皆不应.17.【甲】【乙】两文都善于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甲】文写景采用的是__________的手法,“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高度抽象概括,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寥寥几笔,就传达出了景物的形与神.【乙】文采用了__________的写法,字里行间很明显地读出了作者的行踪.(4分)18.试分析【乙】文中作者感情的变化.(3分)三、写作(55分)1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大学生小李毕业后到一所中学任教.他专心致力于本职工作,每天早来晚走,爱岗敬业,精益求精.他在钻研教材,研究教法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他反复推敲,精心设计每一堂课.授课结束后,他还能总结反思,进一步改进教学.他主动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经常走进不同教师的课堂听课,广泛地借鉴其他教师的长处,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更有实效.一段时间后,他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成绩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少年强,则国强.新时代的青少年要善于学习借鉴,提升自己.上面材料中这位年轻教师的经历,就至少给了我们以下一些有益的启示:人要有敬业精神;做事要精益求精;要善于博采众长.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③不少于600字;④卷面整洁,书写工整.答案与解析一、1.(1)①蒹葭杨柳似汀州②蜡炬成灰泪始干③湘水无情吊岂知④晨起动征铎⑤无家问死生⑥不知天上宫阙(2)①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②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2.(1)弋yīn谧(2)及迫急迫(3)形容烟或云气浓郁(4)示例:品着书蕴享受阅读之趣3.(1)A(2)鲁达(鲁智深、鲁提辖)疾恶如仇、爱憎分明、见义勇为、扶危济困4.(1)①体悟经典之美②继承传统文化③经历文化濡染④发生气质变化(2)①精读细节,有利于深刻领悟文章主旨②摘抄与写作相结合(3)花和尚倒拔垂杨柳二、[一]5.既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又是“朴实而又圣洁”的母爱的象征.6.①因为“我”久别故乡,久别母亲,电话勾起“我”对故乡和母亲的思念.②虽身处繁华都市,“我”仍感到内心孤独.7.第⑧段:为“我”打槐花.第⑨段:为“我”做槐花饭.第⑩段:为“我”铺床、暖脚.第○11段:买槐花蜜送“我”.8.①因为伤感(自责、愧疚),为母亲的“苍老”“瘦弱”.②因为感动,为母亲对“我”的疼爱.9.示例一:A 这句话是对母亲见到“我”的那一刹那的动作、神态等描写;“抬”“摘”“拉”等一系列动作以及“惊喜”的神态,突出母亲见到“我”时的惊奇、喜悦与激动的心情,细致传神地表现了母亲对“我”的爱.示例二:B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槐花比作水晶,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花朵多、花瓣亮,表达了“我”对故乡槐花深切的喜爱之情.[二]10.B11.“往往”表示通常情况,这里指多数情况下,读闲书能引领自己寻找到自己的真正擅长,但不排除特殊情况,这个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12.读闲书有利于打开思维、获得灵感,会使我们的生命丰富而多彩;能引领我们寻找到自己的真正擅长,真正打开属于自己天赋的灵田.13.主要运用了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通过比较读正书和读闲书的不同,并列举了现实生活的例子突出了读闲书让人快乐,能启发灵感,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14.①小明同学读书太多太杂,没有认真精细地研读,把握每本书的要领,没有对重点内容逐个击破,容易囫囵吞枣.②他只是机械地记录或勾画要点,并没有加工这些信息,没有灵活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将这些知识化为己用.[三]15.(1)哪能(2)客居(3)曾经(4)临近16.(1)我勉强喝了三大杯酒后离开.(2)(我们)敲遍附近旅社的门,都没有人应声.17.白描移步换景18.下雨时焦急;天亮时兴奋喜悦;傍晚流连忘返.【乙参考译文】(我)三更起来赶路.走了四五里,见西北方向有黑云;一会就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大雨倾盆,(我们)急急忙忙地披上雨具,然而衣服已经淋湿了.走到总铺,雨越下越大了;(我们)敲遍了附近旅社的门,都没有人应声.马夫在黑暗中找到一间草棚,大家一起暂时躲避在草棚下面.雨停了,而天已经亮了.抬头看到云气非常好看:有的像人,有的像狮子大象,像山,像怪石,像树,瞬息万变.我曾说过看云最好在落日时分,最好在雨过天晴时,却不知在日出时分看云也很美.这一天只走了四十里,抵达临淮;让人进城拜访朱鉴薛,恰逢他外出到别处去了.临近傍晚,独自在城外散步.此时护城河里的荷花盛开,凉风轻轻吹过,香气袭人,(我)徘徊流连很久,才回到旅店休息.三、19.思路点拨:写材料作文时,如果能准确地提炼出材料的中心,并以其作为文章的主旨,会使所写文章切题又有深度.所以,写材料作文时应尽量采用这种方法来立意.而关键句常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所以,材料中的关键性语句可以作为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材料中,关键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如本题材料中的评议性语句就是“这位年轻教师的经历,就至少给了我们以下一些有益的启示:人要有敬业精神;做事要精益求精;要善于博采众长”,这句话实际上告诉了我们写作的立意方向.即可从“人要有敬业精神”“做事要精益求精”“要善于博采众长”这三个方面立意.当然,可以抓一个方面重点写,也可以三个方面结合起来写.写法上,既可以叙事,也可以议论.但组织起来的材料作为文章主体框架必须是抒情、议论的基础,否则,所抒之情,所议之理,皆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就起不到感染读者的作用.例文略.。
部编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97fee61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b9.png)
部编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及答案未命名考试时间:10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一、字词书写1.找出下列加点字中注音有误的一个,并在括号内改正。
(1)带挈.(qiè)作揖.(yī)桑梓.(xīn)()(2)拮据.(jù)相.公(xiàng)簇.拥(cù)()(3)轩.敞(xuān)腼腆.(diàn)懊.恼(ào)()(4)绾.起(wǎn)拙.病(zhuō)星宿.(sù)()(5)行.事(xíng)长.亲(zhǎng)商酌.(zhuó)()2.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1)杨志也嗔.( )道:“你两个好不晓事,这干.( )系须是俺的!”(2)比得草芥子大小的官职,直得恁地chěng( )能。
(3)你们不要yuàn chàng( ),巴到东京时,我自赏你。
(4)全不晓得路途上的勾当..( )艰难。
(5)那七个客人将这十一担金珠宝贝,却装在车子内,叫声:“guō zào( )!”3.根据课文内容和括号内的提示填写成语。
(1)范进因没有盘费,走去同丈人商议,被胡屠户一口在脸上,骂了一个(形容骂得很凶)(2)像你这尖嘴猴腮,也该撒抛尿自己照照! (指不正派或不像样子),就想天鹅屁吃!(3)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指人昏迷,失去知觉)。
4.给加下划线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拜谒( )纶巾( )末胄( )愧赧( )倾tuí( )存xù( )殆尽( )疏lǎn( )bǐ( )贱如雷guàn( )耳顿开máo( )塞5.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维维连声万贯家私尖嘴猴腮同在桑梓摸门不着惹人笑话谨具贺仪当事拜往年仪世好有何见教_改为改为二、选择题6.下列内容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骆驼祥子》中的主人公祥子在经历买车的三起三落之后,从原先的麻木潦倒、好占便宜、自暴自弃变得老实坚忍、自尊好强、吃苦耐劳。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2b5cebf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ec.png)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5分)1.填空。
(8分)(1)《破阵子》中表明作者愿望的诗句是,;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概括地再现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的句子是,。
(2)写出两句描写春天的古诗句:,。
(3)古代送别诗中,有很多情景交融的诗句,虽只字未提送别,笔端却饱含着悠悠不尽的情思,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
请写出你学过的这样的诗句:,。
(4)诸葛亮写《出师表》的主要用意是希望后主;文中作者揭示后汉灭亡原因的句子是,,。
(5) ,弓如霹雳弦惊。
(6)过尽千帆皆不是,。
(7)古诗文中有许多表现惜时或劝学内容的名句,请写出其中的两句:(8)苏轼评价的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你能写出该作者体现这一风格的诗句吗?(至少两句)诗句2.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B.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C.宜付/有司论其/刑赏D.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3分)(1)等.死,死国可乎( )(2)比.至陈( )(3)会.天大雨( )(4)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 )(5)盖追先帝之殊遇..( )(6)斜晖..脉脉水悠悠( )3.指出下列加点词古今义。
(4分)(1)诚宜开张..圣听古义:今义:(2)遂用猖蹶..古义:今义:(3)先帝不以臣卑鄙..古义:今义:(4)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古义:今义:4.解释下列多义词的含义。
(2分)(1)所以此先汉之所以兴隆也()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2)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5.集录本单元的通假字(6分)发闾左適戍渔阳通,义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通,义固以怪之矣通,义将军身被坚执锐通,义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通,义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通,义二、阅读理解(35分)(一) (11分)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单元检测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运用(24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A.调.停(tiáo)篾.片(miè)侥.幸(jiǎo)不省.人事(xǐng)B.拜谒.(yè) 嗔.怒(chēn) 星宿.(xiù) 箪.食壶浆(dān)C.存恤.(xù) 勾.当(gōu) 愧赧.(nǎn) 劈.头劈脑(pī)D.纶.巾(guān) 作揖.(yī) 避讳.(huì) 面面厮觑.(qù)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攀谈逞能商酌汉室末胄B.傲慢颠倒心窍如雷灌耳C.聒躁盘缠促狭顿开茅塞D.吹嘘桑梓见教经世奇材3.下面语段横线上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细细______一盏清茶,里面有着说不尽的意蕴。
清幽淡雅的绿茶,清澈透明,沁人心脾;雅俗共赏的花茶,齿颊留香,妙不可言;外刚内柔的乌龙茶,甘而不浓,回味无穷。
文人喝茶,喝出的是茶外茶。
郑板桥喝出了“汲来江水烹新茗”的______,杜耒喝出了“寒夜客来茶当酒”的______,梁启超喝出了“饮茶之乐乐无穷”的______。
A.品尝绝妙意境浓情厚谊独特感受B.品赏浓情厚谊绝妙意境无限乐趣C.品赏浓情厚谊闲情逸致无限趣味D.品味闲情逸致浓情厚谊独特感受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智取生辰纲》选自古代长篇白话小说《水浒传》,作者是明末清初小说家施耐庵。
B.《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演义小说,描写了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作者罗贯中,号湖海散人。
C.《范进中举》节选自我国清代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清代小说家。
D.《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作者曹雪芹,清代小说家,小说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5.下面这段文字中的两处画线句子都有语病,请分别写出修改意见。
(不得改变原句要表达的意思)(4分)2018年洛阳市将举办第三届“周恩来读书节”活动。
有专家认为,①本次活动成功的关键在于能否调动广大市民参与的积极性。
目前,②相关部门正在认真实施和策划读书节活动,确保本届读书节收到预期效果。
(1)第①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古诗文默写。
(6分)(1)________________,蝉鸣黄叶汉宫秋。
(许浑《咸阳城东楼》)(2)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3)是日更定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独往湖心亭看雪。
(张岱《湖心亭看雪》)(4)李商隐的《无题》中被后人赋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精神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综合性学习。
(6分)“墨香书法展示”是教育部开展的“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活动之一。
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某校九年级(1)班开展“走进墨香书法”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活动一:材料探究】材料一:汉字书法是汉民族独创的,它以独特的笔法、结构和章法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形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
材料二:汉字书法以“文房四宝”为工具抒写情感,是书法家一生学识人品的反映。
颜真卿作品的“庄严正直之美”、苏东坡书法的“潇洒飘逸之美”和毛泽东书作的“大气磅礴之美”都是例证。
材料三:三幅不同字体的书法作品。
颜真卿楷书王羲之行书张旭草书(1)请概括以上三则材料的主要信息。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文房四宝”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 【活动二:观点交流】(3)根据设置的情境,完成下面对话。
(2分)王明:马上就中考了!哪有时间练习书法?还不如多背几个英语单词!李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张亮:李华说得对!时间愿意挤总还是有的,我们应该参加这项有益身心的活动。
二、阅读理解(46分)(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9分)那人正来卖鱼,见了李逵在那里横七竖八打人,便把秤递与行贩接了,赶上前来,大喝道:“你这厮要打谁!”李逵也不回话,轮过竹篙,却望那人便打……那人怎生挣扎!李逵正打哩,一个人在背后劈腰抱住,一个人便来帮住手,喝道:“使不得!使不得!”李逵回头看时,却是宋江、戴宗。
李逵便放了手,那人略得脱身,一道烟走了。
戴宗埋冤李逵道:“我教你休来讨鱼,又在这里和人厮打。
倘或一拳打死了人,你不去偿命坐牢!”李逵应道:“你怕我连累你,我自打死了一个,我自去承当!”宋江便道:“兄弟休要论口,坏了义气。
拿了布衫,且去吃酒。
”李逵向那柳树根头拾起布衫,搭在胳膊上,跟了宋江、戴宗便走。
行不得十数步,只听得背后有人叫骂道:“黑杀才!今番来和你见个输赢!”李逵回转头来看时,便是那人脱得赤条条地,匾扎起一条水裩儿,露出一身雪练也似白肉,在江边独自一个,把竹篙撑着一只渔船赶将来,口里大骂道:“千刀万剐的黑杀才!老爷怕你的不算好汉,走的不是好男子!”李逵听了大怒,吼了一声,撇了布衫,抢转身来。
那人便把船略拢来凑在岸边,一手把竹篙点定了船,口里大骂着。
李逵也骂道:“好汉便上岸来。
”那人把竹篙去李逵腿上便搠,撩拨得李逵火起,托地跳在船上。
那人便把竹篙望岸边一点,双脚一蹬,那只渔船一似狂风飘败叶,箭也似投江心里去了。
李逵虽然也识得水,却不甚高,当时慌了手脚。
那人也不叫骂,撇了竹篙,叫声:“你来!今番和你定要见个输赢!”便把李逵胳膊拿住,口里说道:“且不和你厮打,先教你吃些水。
”两只脚把船只一晃,船底朝天,英雄落水,两个好汉扑桶地都翻筋斗撞下江里去。
宋江、戴宗急赶至岸边,那只船已翻在江里,两个只在岸上叫苦。
江岸边早拥上三五百人在柳阴树下看,都道:“这黑大汉今番却着道儿,便挣扎得性命,也吃了一肚皮水。
”宋江、戴宗在岸边看时,只见江面开处,那人把李逵提将起来,又淹将下去。
两个正在江心里面,清波碧浪中间,一个显浑身黑肉,一个露遍体霜肤。
两个打做一团,绞做一块。
江岸上那三五百人贪看,没一个不喝彩。
当时宋江、戴宗看见李逵被那人在水里揪住,浸得眼白,又提起来,又纳下去,何止淹了数十遭。
宋江见李逵吃亏,便叫戴宗央人去救。
戴宗问众人道:“这白大汉是谁?”有认得的说道:“这个好汉便是本处卖鱼主人,唤做张顺。
”宋江听得猛省道:“莫不是绰号浪里白跳的张顺?”众人道:“正是,正是!”宋江对戴宗说道:“我有他哥哥张横的家书在营里。
”戴宗听了,便向岸边高声叫道:“张二哥不要动手,有你令兄张横家书在此。
这黑大汉是俺们兄弟,你且饶了他,上岸来说话。
”张顺便放了李逵……李逵正在江里探头探脑价挣扎水,张顺早到分际,带住了李逵一只手,自把两条腿踏着水浪,如行平地,那水浸不过他肚皮,淹着脐下,摆了一只手,直托李逵上岸来。
江边看的人个个喝彩。
宋江看得呆了半晌。
张顺、李逵都到岸下,李逵喘做一团,口里只吐白水。
(节选自《水浒传》)8.根据文章内容,把下面的回目名称补充完整。
(2分)及时雨会神行太保,____________________9.结合具体语境,对选文中画线的句子做简要赏析。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从选文内容来看,李逵是怎样一个人?(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0分)刘姥姥游大观园(节选)①贾母众人都笑了。
歇了歇,又领着刘姥姥都见识见识。
先到了潇湘馆。
一进门,只见两边翠竹夹路,土地下苍苔布满,中间羊肠一条石子漫的路。
刘姥姥让出路来与贾母众人走,自己却赾走土地。
琥珀拉着他说道:“姥姥,你上来走,仔细苍苔滑了。
”刘姥姥道:“不相干的,我们走熟了的,姑娘们只管走罢。
可惜你们的那绣鞋,别沾脏了。
”他只顾上头和人说话,不防底下果跴滑了,咕咚一跤跌倒。
众人拍手都哈哈的笑起来。
贾母笑骂道:“小蹄子们,还不搀起来,只站着笑。
”说话时,刘姥姥已爬了起来,自己也笑了,说道:“才说嘴就打了嘴。
”贾母问他:“可扭了腰了不曾?叫丫头们捶一捶。
”刘姥姥道:“那里说的我这么娇嫩了。
那一天不跌两下子,都要捶起来,还了得呢。
”②紫鹃早打起湘帘,贾母等进来坐下。
林黛玉亲自用小茶盘捧了一盖碗茶来奉与贾母。
王夫人道:“我们不吃茶,姑娘不用倒了。
”林黛玉听说,便命丫头把自己窗下常坐的一张椅子挪到下首,请王夫人坐了。
刘姥姥因见窗下案上设着笔砚,又见书架上磊着满满的书,刘姥姥道:“这必定是那位哥儿的书房了。
”贾母笑指黛玉道:“这是我这外孙女儿的屋子。
”刘姥姥留神打量了黛玉一番,方笑道:“这那像个小姐的绣房,竟比那上等的书房还好。
”11.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这两段文字的内容。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文中第①段画线句子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刘姥姥“留神打量了黛玉一番”反映了怎样的内心活动?第②段画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