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水机组制冷量计算明细

合集下载

20 吨盐水冰瓶机技术参数

20 吨盐水冰瓶机技术参数

20 吨盐水冰瓶机技术参数20 吨盐水冰瓶机是一种高效、先进的制冷设备,其技术参数齐全,具有重要的工程指导意义。

下面详细介绍一下该设备的各项技术参数。

首先,该盐水冰瓶机的制冷量为20吨。

制冷量的大小直接决定了设备的寒冷能力,也是判断设备性能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

20吨制冷量意味着该设备能够释放出足够的冷能,满足大范围的制冷需求。

其次,该盐水冰瓶机的制冷方式为盐水冷却。

通过盐水冷却的方式,设备能够更加高效地传递冷能,降低能源浪费,提高能源利用率。

盐水冷却还具有环保的优势,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第三,该设备采用的制冷剂为环保型制冷剂。

近年来,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对制冷行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环保型制冷剂具有低碳、零污染的特点,不会破坏臭氧层,对大气环境的影响较小。

采用环保型制冷剂的设备符合国家和国际的环保标准,可以有效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此外,在设计上,该盐水冰瓶机结构合理,操作简便。

设备采用先进的控制系统,实现人机交互,减轻操作人员的工作负担。

设备的结构设计紧凑,占地面积小,方便安装与维护,极大地提高了设备的使用便捷性。

值得一提的是,该设备还具备自动化控制和智能调节功能。

自动化控制可以实现设备的自动运行,减少人为干预,提高工作效率。

智能调节功能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调整制冷量和温度,实现更加精准的控制,保证制冷效果和节能效果。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20吨盐水冰瓶机在制冷技术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

它具备高效制冷、环保节能、结构合理、操作简便等特点,为制冷行业的发展和工程实践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指导。

我们相信,随着该技术的推广应用,其在各个领域将发挥重要作用,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更加舒适和便利。

制冷量计算公式

制冷量计算公式

制冷量计算公式总热量QT Kcal/h QT=QS+QT空气冷却:QT=0.24*∝*L*(h1—h2)显热量QS Kcal/h 空气冷却:QS=Cp*∝*L*(T1-T2)潜热量QL Kcal/h 空气冷却:QL=600*∝*L*(W1-W2)冷冻水量V1 L/s V1= Q1/(4.187△T1)冷却水量V2 L/s V2=Q2/(4.187△T2)=(3.516+KW/TR)TR其中Q2=Q1+N=TR*3.516+KW/TR*TR=(3.516+KW/TR)*TR 制冷效率—EER=制冷能力(Mbtu/h)/耗电量(KW)COP=制冷能力(KW)/耗电量(KW)部分冷负荷性能NPLV KW/TRNPLV=1/(0.01/A+0.42/B+0。

45/C+0.12/D)满载电流(三相)FLA(A)FLA=N/√3 UCOSφ新风量L CMH Lo=nV送风量L CMH空气冷却:L=Qs/〔Cp*∝*(T1—T2)〕风机功率N1 KWN1=L1*H1/(102*n1*n2)水泵功率N2 KWN2= L2*H2*r/(102*n3*n4)水管管径D mm D=√4*1000L2/(π*v) n3-水泵效率=0.7~0.85n4-传动效率=0。

9~1。

0F=a*b*L1/(1000u)a-风管宽度mb-风管高度mu-风管风速m/sV1—冷冻水量(L/s)V2—冷却水量(L/s)注:1大气压力=101.325 Kpa水的气化潜热=2500 KJ/Kg水的比热=1 kcal/kg?℃水的比重=1 kg/lQT—空气的总热量QS—空气的显热量QL—空气的潜热量h1-空气的最初热焓kJ/kgh2—空气的最终热焓kJ/kgT1—空气的最初干球温度℃T2—空气的最终干球温度℃W1—空气的最初水份含量kg/kgW2-空气的最终水份含量kg/kgL—室内总送风量CMHQ1—制冷量KW△T1—冷冻水出入水温差℃△T2—冷却水出入水温差℃Q2—冷凝热量KWEER—制冷机组能源效率Mbtu/h/KW COP-制冷机组性能参数A—100%负荷时单位能耗KW/TRB-75%负荷时单位能耗KW/TR C—50%负荷时单位能耗KW/TR D—25%负荷时单位能耗KW/TRN-制冷机组耗电功率KWU—机组电压KVCOSφ—功率因数0。

制冷量计算公式

制冷量计算公式
NPLV=1/(0.01/A+0.42/B+0.45/C+0.12/D)
满载电流(三相)FLA(A)
FLA=N/√3 UCOSφ
新风量L CMH Lo=nV
送风量L CMH
空气冷却:L=Qs/〔Cp*∝*(T1-T2)〕
风机功率N1 KW
N1=L1*H1/(102*n1*n2(102*n3*n4)
水管管径D mm D=√4*1000L2/(π*v)
n3—水泵效率=0.7~0.85
n4—传动效率=0.9~1.0
F=a*b*L1/(1000u)
a—风管宽度 m
b—风管高度 m
u—风管风速 m/s
V1—冷冻水量(L/s)
V2—冷却水量(L/s)
注:1大气压力=101.325 Kpa
水的气化潜热=2500 KJ/Kg
冷却水量V2 L/s V2=Q2/(4.187△T2)=(3.516+KW/TR)TR
其中Q2=Q1+N=TR*3.516+KW/TR*TR=(3.516+KW/TR)*TR
制冷效率—EER=制冷能力(Mbtu/h)/耗电量(KW)
COP=制冷能力(KW)/耗电量(KW)
部分冷负荷性能
NPLV KW/TR
水的比热=1 kcal/kg?℃
水的比重=1 kg/l
QT—空气的总热量
QS—空气的显热量
QL—空气的潜热量
h1—空气的最初热焓 kJ/kg
h2—空气的最终热焓 kJ/kg
T1—空气的最初干球温度℃
T2—空气的最终干球温度℃
W1—空气的最初水份含量 kg/kg
W2—空气的最终水份含量 kg/kg
L—室内总送风量 CMH

制冷量计算公式

制冷量计算公式

制冷量计算公式总热量QT Kcal/h QT=QS+QT空气冷却:QT=0.24*∝*L*(h1-h2)显热量QS Kcal/h空气冷却:QS=Cp*∝*L*(T1-T2)潜热量QL Kcal/h空气冷却:QL=600*∝*L*(W1-W2)冷冻水量V1L/s V1=Q1/(4.187△T1)冷却水量V2L/s V2=Q2/(4.187△T2)=(3.516+KW/TR)TR 其中Q2=Q1+N=TR*3.516+KW/TR*TR=(3.516+KW/TR)*TR 制冷效率—EER=制冷能力(Mbtu/h)/耗电量(KW)COP=制冷能力(KW)/耗电量(KW)部分冷负荷性能NPLV KW/TRNPLV=1/(0.01/A+0.42/B+0.45/C+0.12/D)满载电流(三相)FLA(A)FLA=N/√3UCOSφ新风量L CMH Lo=nV送风量L CMH空气冷却:L=Qs/〔Cp*∝*(T1-T2)〕风机功率N1KWN1=L1*H1/(102*n1*n2)水泵功率N2KWN2=L2*H2*r/(102*n3*n4)水管管径D mm D=√4*1000L2/(π*v) n3—水泵效率=0.7~0.85n4—传动效率=0.9~1.0F=a*b*L1/(1000u)a—风管宽度mb—风管高度mu—风管风速m/sV1—冷冻水量(L/s)V2—冷却水量(L/s)注:1大气压力=101.325Kpa水的气化潜热=2500KJ/Kg水的比热=1kcal/kg?℃水的比重=1kg/lQT—空气的总热量QS—空气的显热量QL—空气的潜热量h1—空气的最初热焓kJ/kgh2—空气的最终热焓kJ/kgT1—空气的最初干球温度℃T2—空气的最终干球温度℃W1—空气的最初水份含量kg/kgW2—空气的最终水份含量kg/kg L—室内总送风量CMHQ1—制冷量KW△T1—冷冻水出入水温差℃△T2—冷却水出入水温差℃Q2—冷凝热量KWEER—制冷机组能源效率Mbtu/h/KW COP—制冷机组性能参数A—100%负荷时单位能耗KW/TR B—75%负荷时单位能耗KW/TR C—50%负荷时单位能耗KW/TR D—25%负荷时单位能耗KW/TR N—制冷机组耗电功率KWU—机组电压KVCOSφ—功率因数0.85~0.92 N—房间换气次数次/hV—房间体积m3Cp—空气比热(0.24kcal/kg℃)∝—空气比重(1.25kg/m3)@20℃L1—风机风量L/sH1—风机风压mH2OV—水流速m/sn1—风机效率n2—传动效率(直连时n2=1,皮带传动n2=0.9)L2—水流量(L/s)H2—水泵压头(mH2O)r—比重(水或所用液体水管管径的计算由动量定理得F×t=M×vF是力t是时间M是质量v是速度因为F=p×s,M=P×s(按1米计算)p是压强,s是面积P是密度所以有p×s×t=P×s×v×v→p×t=P×v已知压力、管径、水的密度、时间(可假定)则可算出流速v所以每秒的流量V=svQ=cm(T2-T1)Q单位J;C比热,如果是水就是4.2kJ/K*kg;T2-T1就是降温差值制冷量=Q/4.2/tt是时间,即降温需要多少时间算出来的制冷量单位是大卡(kcal/h),然后再除以0.86就是制冷量(w)如果是风冷,再除以2500,就是匹数如果是水冷,再除以3000,就是匹数“匹”是一个功率单位,就是一匹马力的意思:一匹马力=750W或735W。

盐水制冷的温度是多少?

盐水制冷的温度是多少?

盐水制冷的温度是多少?
盐水作为传统载冷剂可以说在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应用非常广泛,盐水不仅可以作为载冷剂去传递冷量。

盐水还会偶尔客串制冷剂,通过一些工艺进行盐水制冰等。

那么盐水的制冷温度是多少呢?
盐水的制冷温度是多少呢?先说一下机组,低温盐水机组具有体积小、效率高、噪声低、寿命长、操作简便等优点。

可为化工、医药、食品、谷物加工、水果加工等行业提供工艺冷却低温水的成套装置。

制冷剂在蒸发器内蒸发吸收冷媒水的热量,变成低压气体,被压缩机吸入。

经压缩机后的气体进入冷凝器成为高温高压液体,放出的热量被冷却水带在,在经过滤器除去杂质和水分,经过膨胀阀节流后变为低温低压液体,进入蒸发器在循环。

低温盐水机组是可以提供0℃以下低温盐水的一款工业冷水机,主要用于谷物加工、食品加工、化工、医药等工业部门的工艺冷却。

低温盐水机组的结构形式与普通型活塞式冷水机组相似。

制冷循环有单级压缩循环和双级压缩循环两种。

而且机组设置有能量调节装置和超压、油压差过低、断水、电动机过载等自动保护装置。

目前,低温盐水机组使用的载冷剂(俗称低温盐水)主要是乙二醇水溶液、氯化钠水溶液和氯化钙水溶液,它们的适用温度范围如下:乙二醇水溶液4~-20℃,氯化钠水溶液-15~-25℃,氯化钙水溶液-20~-45℃。

盐水可以说是全能的,既能作为制冷剂又能作为载冷剂,但如果作为载冷剂的话,效果可能就没这么明显。

传统载冷剂对管路有腐蚀性、温域狭窄一直是困扰很多企业的问题,所以新型载冷剂诞生,完美解决了传统载冷剂的劣势。

市面上有很多的载冷剂,高效环保的载冷剂冰河冷媒应用于制冷行业,彻底解决了传统载冷剂腐蚀设备、效能低下、污染环境的三大难题。

制冷热量的计算

制冷热量的计算

水源热泵机组制冷量和制热量的计算:
(冷凝侧地下水进水温度—出水温度)×冷凝侧地下水流量
1、制冷量Q= —输入功率
0.86
(蒸发侧地下水进水温度—出水温度)×蒸发侧地下水流量
2、制热量Q= + 输入功率
0.86
如:制冷机组为水源热泵机组:
1、制冷工况时:
其地下水进水流量=92.1m3/h,进水温度=18℃,出水温度=29℃,温差为11℃,
输入功率=178kw;(冷水出水温度=7℃,进水温度=12℃,流量=172m3);
依据已知条件,制冷时冷却水温差=29-18=11℃,流量=92.1m3, 功率=178kw,
11×92.1
制冷量Q= —178=1000 kw
0.86
2、制热工况时:
其地下水进水流量=92.1m3/h,进水温度=15℃,出水温度=7℃,
温差为8℃,输入功率=243kw(热水出水温度=45℃,进水温度=40℃,流量=172m3)。

求机组的制冷量和制热量各是多少?
依据已知条件,制热时冷却水温差=15-7=8℃,流量=92.1m3, 功率=243kw,
8×92.1
制热量Q= + 243=1100 kw
0.86
一、制冷负荷平衡式:
(冷凝侧冷却水进水温度—出水温度)×冷凝侧地下水流量蒸发侧水进水温度—出水温度)×蒸发侧水流量1、制冷时:—输入功率=
0.86 0.86
二、制热负荷平衡式:
(蒸发侧冷却水出水温度—进水温度)×蒸发侧冷却水流量(冷凝侧热水出水温度—进水温度)×冷凝侧热水流量2、制热时:+ 输入功率=
0.86 0.86。

冷库制冷量简单的计算公式及两器的配置

冷库制冷量简单的计算公式及两器的配置

冷库制冷量简单的计算公式及两器的配置冷库的制冷量是指冷库内部的温度降低所需的能量,可以用以下公式
进行计算:
制冷量(Q)=质量(m)×比热容(C)×温度降(ΔT)
其中
质量(m)表示冷库内部的物质质量,单位为千克(kg);
比热容(C)表示冷库内物质的比热容,单位为焦耳/千克·摄氏度
(J/kg·℃);
温度降(ΔT)表示冷库内部温度降低的大小,单位为摄氏度(℃)。

对于冷库的配置
1.制冷机组:制冷机组是利用制冷剂的制冷循环过程来实现冷库制冷
的重要设备。

主要由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和节流阀等组成。

制冷机组
通过冷媒循环过程实现冷库内部的温度降低。

2.蒸发器:蒸发器是冷库内部冷却过程中的核心设备。

蒸发器通常采
用板式换热器或者管式换热器的形式,将制冷剂放在换热器的内部,通过
蒸发过程吸收冷库内部的热量,从而实现冷库的降温。

蒸发器一般设置在
冷库内部的天花板上方,通过风扇将冷气均匀地吹送到冷库内部。

此外,还需要考虑冷库的绝热材料、门的选择及安装、灯具和开关的
布置、温湿度控制系统等。

冷库制冷量的计算和设备的配置需要根据具体
的冷库设计需求和冷藏商品的特点来确定,因此在实际工程中需要综合考
虑多个因素和数据进行精确计算和选择合适的设备。

冷库冷量的计算

冷库冷量的计算

冷库的估算配置总结(一般取库高2。

5m)高温库:(0~5)冷库所需制冷量=冷库容积*120W —机组制冷量=冷库所需制冷量-冷库蒸发器面积=冷库所需制冷量*1。

1倍—中低温:(~15-~18)冷库所需制冷量=冷库容积*150~300W —机组制冷量=冷库所需制冷量-冷库蒸发器面积=冷库所需制冷量*1。

3~1。

5排管蒸发面积=冷库面积*1.1~1.5倍-低温冻结库:(~23—~30) 冷库所需制冷量=冷库容积*300~400W —机组制冷量=冷库所需制冷量*1.5~1.8 -冷库蒸发器面积=冷库所需制冷量除以90~100W —排管蒸发面积=冷库面积*4~5倍,—注:(大库取小值,小库取大值一般压缩机每匹可带高温时10~15立方左右,中温时可带8~10立方左右,冻结时可带4~6立方左右—压缩机每匹可带冷风机面积高温时16平方左右,中温时可带12平方左右,冻结时可带8平方左右–如果是100平方以下的小库,一般经验是高温库250W/m²来配冷,但是这个库高不能超过4米。

如果是低温库最好用120W/m³来配冷,这个立方哦,不要和上面的平方搞混了冷库门安装步骤及注意事项1、检测门洞与门尺寸是否相符,门洞地面与滑道平行,门洞地面必须水平,不应有凹凸现象。

2、塑料门口内表面硬平直,不得有扭曲,内可敷电热带。

3、滑道安装:出厂前滑道和托架已固定。

现场安装时要求:所有托架在同一个平面,水平方向与地面一致。

4、下轨板与下轨座关门时压紧应适中,尽量减少摩擦,保持轻快自如。

5、机械转动出厂已调试完毕,现场安装首先将库门关到位,然后用调节螺杆拉紧钢丝绳后用T型螺钉紧固,牵引块与库门牵引架连接,再用螺栓压紧钢丝绳即可。

6、两端设行程开关,中间挡块随时可调,准确到位。

7、安装时螺钉不能松动,牢固可靠,并经常检查,当发现零件损坏时应及时更换。

8、下轨座必须安装在水平地面上,牢固且不准松动,否则会导致开、关门不畅。

制冷量计算公式

制冷量计算公式

制冷量计算公式总热量QT Kcal/h QT=QS+QT空气冷却:QT=0.24*∝*L*(h1-h2)显热量QS Kcal/h 空气冷却:QS=Cp*∝*L*(T1-T2)潜热量QL Kcal/h 空气冷却:QL=600*∝*L*(W1-W2)冷冻水量V1 L/s V1= Q1/(4.187△T1)冷却水量V2 L/s V2=Q2/(4.187△T2)=(3.516+KW/TR)TR 其中Q2=Q1+N=TR*3.516+KW/TR*TR=(3.516+KW/TR)*TR 制冷效率—EER=制冷能力(Mbtu/h)/耗电量(KW)COP=制冷能力(KW)/耗电量(KW)部分冷负荷性能NPLV KW/TRNPLV=1/(0.01/A+0.42/B+0.45/C+0.12/D)满载电流(三相)FLA(A)FLA=N/√3 UCOSφ新风量L CMH Lo=nV送风量L CMH空气冷却:L=Qs/〔Cp*∝*(T1-T2)〕风机功率N1 KWN1=L1*H1/(102*n1*n2)水泵功率N2 KWN2= L2*H2*r/(102*n3*n4)水管管径D mm D=√4*1000L2/(π*v) n3—水泵效率=0.7~0.85n4—传动效率=0.9~1.0F=a*b*L1/(1000u)a—风管宽度 mb—风管高度 mu—风管风速 m/sV1—冷冻水量(L/s)V2—冷却水量(L/s)注:1大气压力=101.325 Kpa水的气化潜热=2500 KJ/Kg水的比热=1 kcal/kg?℃水的比重=1 kg/lQT—空气的总热量QS—空气的显热量QL—空气的潜热量h1—空气的最初热焓 kJ/kgh2—空气的最终热焓 kJ/kgT1—空气的最初干球温度℃T2—空气的最终干球温度℃W1—空气的最初水份含量 kg/kgW2—空气的最终水份含量 kg/kg L—室内总送风量 CMHQ1—制冷量 KW△T1—冷冻水出入水温差℃△T2—冷却水出入水温差℃Q2—冷凝热量 KWEER—制冷机组能源效率 Mbtu/h/KW COP—制冷机组性能参数A—100%负荷时单位能耗 KW/TR B—75%负荷时单位能耗 KW/TR C—50%负荷时单位能耗 KW/TR D—25%负荷时单位能耗 KW/TR N—制冷机组耗电功率 KWU—机组电压 KVCOSφ—功率因数 0.85~0.92N—房间换气次数次/hV—房间体积 m3Cp—空气比热(0.24kcal/kg℃)∝—空气比重(1.25kg/m3)@20℃L1—风机风量 L/sH1—风机风压 mH2OV—水流速 m/sn1—风机效率n2—传动效率(直连时n2=1,皮带传动n2=0.9)L2—水流量(L/s)H2—水泵压头(mH2O)r—比重(水或所用液体水管管径的计算由动量定理得F×t=M×vF是力t是时间M是质量v是速度因为F=p×s,M=P×s(按1米计算)p是压强,s是面积P是密度所以有p×s×t=P×s×v×v→p×t=P×v已知压力、管径、水的密度、时间(可假定)则可算出流速v所以每秒的流量V=svQ=cm(T2-T1)Q单位J ; C比热,如果是水就是4.2kJ/K*kg ; T2-T1就是降温差值制冷量=Q/4.2/tt是时间,即降温需要多少时间算出来的制冷量单位是大卡(kcal/h),然后再除以0.86就是制冷量(w) 如果是风冷,再除以2500,就是匹数如果是水冷,再除以3000,就是匹数“匹”是一个功率单位,就是一匹马力的意思:一匹马力=750W或735W 。

水冷机组的制冷效率测试与计算

水冷机组的制冷效率测试与计算

∵ 1 冷吨 = 12000 BTU / h
∴ 冷吨 = BTU / h / 12000 = △T×GPM×60M/h×8.33 lb/G×1 Btu/lb·℉ 12000 △T×GPM = 24
制冷量和冷凝量的计算方式
制冷量 = 冷冻水流量 X 冷冻水进出口温差 / 24 其中 - 冷冻水流量单位为加仑/分钟(GPM) - 冷冻水进出口温差单位为华氏度(℉)
冷凝量 = 冷却水流量 X 冷却水进出口温差 / 24 其中 - 冷却水流量单位为加仑/分钟(GPM) - 冷却水进出口温差单位为华氏度(℉)
测量工具:压力表、温度计。 满液式蒸发器正常值在1℃~1.5℃之间; 干式蒸发器正常值在8℃~12℃之间。 用于考评制冷剂充注量、供液阀调节、蒸发器换热效果等参数。
排气过热度
排气过热度 = 压缩机排气温度-排气压力对应的饱和温度 其中 - 压缩机排气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 排气压力对应的饱和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测量工具:电压表、电流表。 用于考评系统能耗状况。
机组运行效率
千瓦/冷吨 = 输入功率 / 机组制冷量 其中 - 输入功率的单位为千瓦(kW) - 机组制冷量单位为冷吨(RT)
COP = 机组制冷量/输入功率 其中 - 机组制冷量与输入功率的单位应统一(kW 或 RT)
COP X 千瓦/冷吨 = 3.516 千瓦/冷吨COP都用于考评机组的运行效率
制冷量计算方式
冷吨 (RT) 与英热单位 (BTU)
英热单位(BTU):是指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将1磅水的温度 从60℉提升61℉所需要的热量。
冷吨(RT):是指将1吨32℉的水,在24小时内转换成32℉的冰 的能力。它是一个衡量制冷能力的功率单位。
公式表述为: 1 冷吨 = (2000 磅 X144 BTU / 磅) / 24 小时

制冷热量的计算

制冷热量的计算

水源热泵机组制冷量和制热量的计算:
(冷凝侧地下水进水温度—出水温度)×冷凝侧地下水流量
1、制冷量Q= —输入功率
0.86
(蒸发侧地下水进水温度—出水温度)×蒸发侧地下水流量
2、制热量Q= + 输入功率
0.86
如:制冷机组为水源热泵机组:
1、制冷工况时:
其地下水进水流量=92.1m3/h,进水温度=18℃,出水温度=29℃,温差为11℃,
输入功率=178kw;(冷水出水温度=7℃,进水温度=12℃,流量=172m3);
依据已知条件,制冷时冷却水温差=29-18=11℃,流量=92.1m3, 功率=178kw,
11×92.1
制冷量Q= —178=1000 kw
0.86
2、制热工况时:
其地下水进水流量=92.1m3/h,进水温度=15℃,出水温度=7℃,
温差为8℃,输入功率=243kw(热水出水温度=45℃,进水温度=40℃,流量=172m3)。

求机组的制冷量和制热量各是多少?
依据已知条件,制热时冷却水温差=15-7=8℃,流量=92.1m3, 功率=243kw,
8×92.1
制热量Q= + 243=1100 kw
0.86
一、制冷负荷平衡式:
(冷凝侧冷却水进水温度—出水温度)×冷凝侧地下水流量蒸发侧水进水温度—出水温度)×蒸发侧水流量1、制冷时:—输入功率=
0.86 0.86
二、制热负荷平衡式:
(蒸发侧冷却水出水温度—进水温度)×蒸发侧冷却水流量(冷凝侧热水出水温度—进水温度)×冷凝侧热水流量2、制热时:+ 输入功率=
0.86 0.86。

制冷量计算公式

制冷量计算公式

制冷量计算公式总热量QT Kcal/h QT=QS+QT空气冷却:QT=0.24*∝*L*(h1-h2)显热量QS Kcal/h 空气冷却:QS=Cp*∝*L*(T1-T2)潜热量QL Kcal/h 空气冷却:QL=600*∝*L*(W1-W2)冷冻水量V1 L/s V1= Q1/(4.187△T1)冷却水量V2 L/s V2=Q2/(4.187△T2)=(3.516+KW/TR)TR 其中Q2=Q1+N=TR*3.516+KW/TR*TR=(3.516+KW/TR)*TR 制冷效率—EER=制冷能力(Mbtu/h)/耗电量(KW)COP=制冷能力(KW)/耗电量(KW)部分冷负荷性能NPLV KW/TRNPLV=1/(0.01/A+0.42/B+0.45/C+0.12/D)满载电流(三相)FLA(A)FLA=N/√3 UCOSφ新风量L CMH Lo=nV送风量L CMH空气冷却:L=Qs/〔Cp*∝*(T1-T2)〕风机功率N1 KWN1=L1*H1/(102*n1*n2)水泵功率N2 KWN2= L2*H2*r/(102*n3*n4)水管管径D mm D=√4*1000L2/(π*v) n3—水泵效率=0.7~0.85n4—传动效率=0.9~1.0F=a*b*L1/(1000u)a—风管宽度 mb—风管高度 mu—风管风速 m/sV1—冷冻水量(L/s)V2—冷却水量(L/s)注:1大气压力=101.325 Kpa水的气化潜热=2500 KJ/Kg水的比热=1 kcal/kg?℃水的比重=1 kg/lQT—空气的总热量QS—空气的显热量QL—空气的潜热量h1—空气的最初热焓 kJ/kgh2—空气的最终热焓 kJ/kgT1—空气的最初干球温度℃T2—空气的最终干球温度℃W1—空气的最初水份含量 kg/kgW2—空气的最终水份含量 kg/kg L—室内总送风量 CMHQ1—制冷量 KW△T1—冷冻水出入水温差℃△T2—冷却水出入水温差℃Q2—冷凝热量 KWEER—制冷机组能源效率 Mbtu/h/KW COP—制冷机组性能参数A—100%负荷时单位能耗 KW/TR B—75%负荷时单位能耗 KW/TR C—50%负荷时单位能耗 KW/TR D—25%负荷时单位能耗 KW/TR N—制冷机组耗电功率 KWU—机组电压 KVCOSφ—功率因数 0.85~0.92N—房间换气次数次/hV—房间体积 m3Cp—空气比热(0.24kcal/kg℃)∝—空气比重(1.25kg/m3)@20℃L1—风机风量 L/sH1—风机风压 mH2OV—水流速 m/sn1—风机效率n2—传动效率(直连时n2=1,皮带传动n2=0.9)L2—水流量(L/s)H2—水泵压头(mH2O)r—比重(水或所用液体水管管径的计算由动量定理得F×t=M×vF是力t是时间M是质量v是速度因为F=p×s,M=P×s(按1米计算)p是压强,s是面积P是密度所以有p×s×t=P×s×v×v→p×t=P×v已知压力、管径、水的密度、时间(可假定)则可算出流速v所以每秒的流量V=svQ=cm(T2-T1)Q单位J ; C比热,如果是水就是4.2kJ/K*kg ; T2-T1就是降温差值制冷量=Q/4.2/tt是时间,即降温需要多少时间算出来的制冷量单位是大卡(kcal/h),然后再除以0.86就是制冷量(w) 如果是风冷,再除以2500,就是匹数如果是水冷,再除以3000,就是匹数“匹”是一个功率单位,就是一匹马力的意思:一匹马力=750W或735W 。

制冷量计算公式

制冷量计算公式
水的比热=1 kcal/kg?℃
水的比重=1 kg/l
QT—空气的总热量
QS—空气的显热量
QL—空气的潜热量
h1—空气的最初热焓 kJ/kg
h2—空气的最终热焓 kJ/kg
T1—空气的最初干球温度℃
T2—空气的最终干球温度℃
W1—空气的最初水份含量 kg/kg
W2—空气的最终水份含量 kg/kg
L—室内总送风量 CMH
水的比重1kglqt空气的总热量qs空气的显热量ql空气的潜热量h1空气的最初热焓kjkgh2空气的最终热焓kjkgt1空气的最初干球温度w1空气的最初水份含量kgkgw2空气的最终水份含量kgkgl室内总送风量cmhq1制冷量kwt1冷冻水出入水温差q2冷凝热量kweer制冷机组能源效率mbtuhkwcop制冷机组性能参数a100负荷时单位能耗kwtrb75负荷时单位能耗kwtrc50负荷时单位能耗kwtrd25负荷时单位能耗kwtrn制冷机组耗电功率kwu机组电压kvcos功率因数085092n房间换气次数次hv房间体积m3cp空气比热024kcalkg空气比重125kgm320l1风机风量h1风机风压mh2ov水流速n1风机效率n2传动效率直连时n21皮带传动n209l2水流量lsh2水泵压头mh2or比重水或所用液体水管管径的计算由动量定理得是时间m是质量v是速度因为是压强s是面积是密度所以有已知压力管径水的密度时间可假定则可算出流速所以每秒的流量vsvqcmt2t1?q单位jt2t1就是降温差值?制冷量q42t?t是时间即降温需要多少时间算出来的制冷量单位是大卡kcalh然后再除以086就是制冷量w如果是风冷再除以2500就是匹数如果是水冷再除以3000就是匹数匹是一个功率单位就是一匹马力的意思
查了一下制冷手册:1公制马力(PS)=735.5W,1英制马力(HP)=745.7W

盐水机组参数

盐水机组参数
制冷量
kW
561
kcal/h
4828688
输入功率
kW
179
最小配电功率
kw
244
启动方式
星-三角启动
电源
3相 380V 50Hz 允许电压波动±10%
能量控制 %
0-25-5-75-100
保温材料
橡塑保温材料
压缩机
品牌
台湾汉钟
型号
RC2-930
型式
半封闭式双螺杆压缩机
数量
1
蒸发器
型式
壳管式蒸发器
数量
南京
7
人机界面控制器
Easyview
台湾
8
交流接触器
施耐德
上海
9
中间继电器
威德米勒
上海
10
端子排
通世
上海
11
开关电源
明伟
上海
12
指示灯
施耐德
上海
13
接线端子
K.S(广州天恒)
广州
14
相序保护器
乐吉
无锡
15
开关
施耐德
上海
工艺要求:
-5℃冷却循环介质
最大热负荷(kJ/hr)1708000流量126.3m3/hr
HBR-B02
加注量
L
28
安全保护装置
压缩机过载保护、逆缺相、高低压力、油加热及排气温度、吸气温度、
水流开关、防冻保护、高压安全阀
外形尺寸
长×宽×高
mm
3250×1385×2200
运输重量
kg
kg
3217
运行重量
kg
kg
3700
机组主件名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