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用内服药用量计算和注意事项
家庭饲养金鱼常用药“说明书”,观赏鱼爱好者必备
![家庭饲养金鱼常用药“说明书”,观赏鱼爱好者必备](https://img.taocdn.com/s3/m/82bb04a1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e2.png)
家庭饲养金鱼常用药“说明书”,观赏鱼爱好者必备展开全文关键词:用法用量、土霉素、甲基蓝字数:2800,预计阅读时间:15分钟观赏鱼世界,养鱼我们是认真的内容来源:鱼韵中国金鱼这段时间给各位鱼友分享了家庭饲养金鱼的一些经验系列,后台也收到了很多鱼友同学的支持,另外有一部分鱼友感到鱼病这块甚是头疼,抽个时间分享点关于疾病防治的内容,今天就来分享下鱼病常用药说明以及使用注意事项。
呋喃西林(黄粉)【别名】呋喃新;呋喃星;硝基呋喃腙 ,呋喃西林,硝呋醛(1)每百斤鱼用1-2克,做成药饵投喂,每半个月喂一个疗程,每1疗程3天,可防治肠炎,在水中100L水放0.5克可以防止感染。
(2)用五万分之一的浓度本品药浴鱼体10分钟,可预防赤皮、烂鳃、基本表皮病都可以使用,可以目测水有点微黄即可呋喃唑酮(痢特灵)【别名】痢特灵【用法用量】口服或药浴。
0.6ppm全缸泼洒,5ppm浸泡10-30分钟,5g-10g/kg饵料投喂。
【主治】肠炎病、烂鳃病、赤皮病、白头白嘴病、白皮病、打印病、竖鳞病、疖疮病、溃疡病;鳗的赤鳍病、红点病、柱形病、爱德华菌病;对虾的黑鳃病等。
甲硝唑(灭滴灵)【别名】呋钠捷、甲硝达唑、甲硝基羟乙唑、咪唑尼达、灭滴灵、灭滴唑、硝基羟乙唑、夫纳捷、甲硝哒唑、弗来格。
【用法用量】100公斤水用4片。
【主治】与其它抗生素合用治疗溃疡。
观赏鱼头洞病的治疗良药,对革兰氏阴性菌有杀灭作用,广谱抗菌。
土霉素【别名】地霉素、氧四环素。
【用法用量】全缸用药100公斤水用8片。
(1)每公斤饲料中加土霉素400毫克,制成药饵连喂6天,可治爱德华氏病;(2)可用25ppm的本品药液浸洗鱼体半小时,能治白头白嘴病和烂尾病。
【主治】白头白嘴病、肠炎病、烂尾病、细菌性疾病。
红霉素【别名】威霉素、福爱力、新红康。
【用法用量】全缸用药100公斤水用1-2克(分3次,6小时一次)。
【主治】白头白嘴病,细菌性烂鳃病,白皮病,细菌性感染。
防治对象及使用方法:(1)每公斤鱼第1天用100毫克本品(每克含100万单位),第2-6天每天用50毫克制成药饵,喂1周,可治肠炎,(2)将红霉素(每克含100万单位)均匀溶入鱼缸中,使水浓度达到0.07ppm;次日将红霉素药粉拌入饮料中投喂,可治细菌性烂鳃病。
整理得太全了!水产用药的计算方法,要收藏哦
![整理得太全了!水产用药的计算方法,要收藏哦](https://img.taocdn.com/s3/m/5a06da2f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04.png)
整理得太全了!水产用药的计算方法,要收藏哦在养殖过程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实际问题,诊断也正确,用药方案也有了,药物的质量也是可靠的,但是因为药物的剂量没有确切的把握,导致药物的使用效果不佳,甚至是无效果。
以抗菌素为例,国标药物的说明书上面往往是“用药的剂量为多少毫克每千克鱼体”或者“以5%的投饵量计算,每千克饲料中添加多少克本品”,实际上在鱼类养殖的主要阶段,患病的时候食欲下降,投饵率不可能达到5%。
在之前还有个前提“以本品计”或者以“药物的有效成分计”,更让养殖户无所适从。
今天,与大家分享水产用药的计算方法。
实用内容,建议收藏哦。
水产内服药计算方法在内服药的使用中,还面临一个准确估计发病池塘的水生动物存塘量的问题。
因为是水产动物的给药方式不同于陆生动物,都是群体给药,以抗菌素为例,内服抗菌药的的时候,需要发病的水生动物摄食药饵后,血液中的血药浓度达到抗菌或者抑菌浓度,才能起到效果,否则不仅不能治疗疾病,还会培养细菌的耐药性。
因此,在给内服药时,多数情况下需要准确估计鱼的存塘量。
| 鱼体重的估算 |鱼的体重的估算主要是通过估计鱼的平均体重来计算。
可以通过池塘投料台附近开动投料机诱食,之后再抛网打样。
或者经验非常丰富的渔民还可以在鱼吃料的时候观察鱼的大小,大致估计鱼的体重。
在估算体重的时候,估算吃食鱼的存塘量即可,不用计算滤食性鱼类的存塘量。
吃食鱼的存塘量=鱼的均重× 存塘鱼的尾数(苗种的投放量-养殖过程中的大致死亡数量)| 用药量的计算 |以抗菌素为例,国标药物的说明书上面往往是“用药的剂量为多少毫克每千克鱼体”或者“以5%的投饵量计算,每千克饲料中添加多少克本品”。
但在实际生产中,我们养殖的大多数成鱼的主要养殖阶段的投饵率在2%-3%。
在发病的阶段,鱼的食欲下降,药饵的投喂量一般为正常投喂量的50%左右,则药饵的投饵率一般建议为体重的1%-1.5%。
则内服药的总用药量的计算方法为:(一)以药物有效成分计算:总用药量(袋)=吃食鱼存塘量(千克)×每千克鱼体重用药量(毫克) ÷1000(用药量换算成克)÷每袋药物有效成分(克)。
渔用内服药物的使用方法
![渔用内服药物的使用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871c0d984254b35eefd3482.png)
一
左 右 , 保药 饵都 能吃 完 , 能 确 并 保 持它们 有旺盛的食欲 . 下次投
喂还能摄食。发生疾病 时 , 更应 如此 。因为饱食后 , 容易出现缺氧现象 , 会加 速养殖动物死亡 。 为减少 药物损失 , 以略微 可 多加药量 , 并用合适 的粘合剂加拌均匀。 拌药 后不要急 于投喂 ,可 以将药饵在通风处 阴干 以增加粘合性 。 其次 . 在投喂时应均匀 , 让不 同方 向来 的 养殖动物都能吃到药饵 , 这就要求投 喂的面 积要大 , 而且动作要慢 , 使用投 饵机应 将间隔 时间拉长。因为生病 的或体 弱的养 殖动物抢 食能力不强 , 吃的也比较慢 。不这样做 . 健康 的或强壮的养殖动物会 吃的很 多 ,生病的或 体弱的养殖动物就会吃得少 ,最终会 造成药 饵摄食不均匀 。 从而达不到防治效果。 若在投 喂时先快速投 喂平常饲料 ,待没生病 的健壮 鱼类 吃饱后再 喂药饵也是一种好方法 。对小 鱼用药饵 防病 时, 以先让大鱼吃好。 可 己经发 生疾病 时, 大部分养殖动物都不愿吃食 , 以 可 在投 喂药饵前一天停食一次 , 也可大 幅度减 少喂食量 , 二天让 它们在饥饿 时再 开始投 第 喂药饵。 再次 .内服药饵必须按要求 连续 投喂一 个疗程 .决不 能投一 次就结束 ,一般为 5 7 — 天。 像全池泼洒法 一样 , 很快就看 出明显 的效 果是不可能 的.因为 内服药只有吃下后才能 进入体 内参加身体循环 . 这需要有一个过程 , 不能一挥而就 。 待内服药发生作用 , 且病鱼停 止死亡 之后 . 还要再继续投喂 12 ,  ̄ 天 不能过 早停药 。 若过早停药 , 内的病原 菌未被全 鱼体 部消灭 . 易复发 。对某些刺激性气味太重 、 容 鱼不吃的药物 .在制作药饵 时应 多加些鱼粉
水产养殖动物用药量的确定与给药
![水产养殖动物用药量的确定与给药](https://img.taocdn.com/s3/m/12e7921e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52.png)
水产养殖动物用药量的确定与给药因水产养殖动物生活在复杂的水环境中,而水体理化因子如:温度、盐度、酸碱度、氨氮和有机质(包括溶解和非溶解态)的含量,以及生物密度(生物量)等,都是影响药效的重要因素。
一般认为,药效随盐度的升高而降低,而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
通常温度每升高10℃,药力可提高1倍左右。
水体的酸碱度(pH值)对不同药物也有不同的影响。
酸性药物、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以及氯霉素、四环素、呋喃类等药物,在碱性水环境中的作用减弱;而碱性药物(如卡那霉素)及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如新洁尔灭)和磺胺类等,其作用则随水体pH 值的升高而升高。
又如漂白粉在碱性环境中,由于生成的次氯酸易解离成次氯酸根离子(OCl-),因而作用减弱。
除了上述因素外,水体中有机质含量及生物密度也会影响药物效应。
有机质的大量出现,通常可减弱多种药物的抗菌效果,尤其是化学消毒剂更为明显。
所以,药物的用量应注意以上这些问题。
确定了用药剂量,在计算用药总量时,应根据不同的给药方式分别加以计算,用药剂量是疗效的保证,所以必须计算准确。
外用药应按水的体积计算,以“毫克/升”或“ppm”表示,如1立方米水体含药1克为1ppm,亦即1毫克/升。
全池泼洒用药的计算,要求池塘水面积丈量准确,计算平均水深时,总测点应不少于10个,求其平均值。
药浴用药的计算,要以药浴容器的容水量为准。
内服药一般是按鱼的体重计算,其前提是要准确掌握被治疗鱼类的存塘量。
当病势严重时,鱼类的摄食量大减,这时应按实际的摄食率,提高饲料中的含药量。
以保证吃食鱼能获得足够的治疗药量。
至于使用的疗程多少,则应以病情轻重和病程缓急而定,对于病情重、持续时间长的疾病就有必要使用二至三个疗程,否则治疗不彻底,易于复发,同时也会使病原体产生抗药性。
当一种药物未能在一次或一个疗程内治愈时,最好再下一次治疗时改用另一种药物。
一般会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给药方法,应根据鱼病的种类和药物的性质采用不同的给药方法。
水产鱼药拌料内服与注意事项
![水产鱼药拌料内服与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b8552daaa417866fb94a8e52.png)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对于病情较轻的疾病,外部泼洒和拌料内服的方法即可达到药物的治疗效果;而病程较重的疾病,则需要采用浸浴的方式单独处理,有时为了更快地发挥药效,则采取注射、涂抹或口灌的方法,但这些方法对于规模化池塘养殖实施是有很大难度,一般采取外部泼洒和拌料内服这两种方法进行群体防治,注意泼洒药物时不能同时投喂饵料,最好先喂食,以免影响鱼类吃料。
一、制作药饵拌料内服也称口服法,是将药物与饲料充分混合做成药饵进行投喂,也是水产养殖中常用的给药方法,但口服法是一种被动给药,依赖水产动物的主动吃料而完成,对病情严重、水产动物体质太弱、吃料能力减弱或停止吃料的鱼虾效果不佳,只能针对尚能吃料的鱼虾有效。
对于水溶性药物可以先将要配置的各种药物混合均匀,把药往水里倒,搅拌均匀,将加了水,混合均匀的药缓缓倒入饲料并搅拌均匀,使药物渗入饲料内,也可以用喷雾器将溶解了药物的药液均匀地喷洒在饲料表面,最后晾干后装袋待用。
对于溶解性不好的固体状药物或者黏性不好的饲料,需要使用粘合剂使药物与饲料进行充分黏合,使药物吸附在饲料的表面,以防止药物流失。
粘合剂可以按药物的2-5%添加,如果按饲料添加,可按饲料的千分之0.5-1添加。
粘合剂的粘性要适中,粘性不够,遇水后药饵散失,影响药效;粘性太大会影响鱼的吸收。
粘合剂凝固药物的作用强弱直接影响药饵在水中成型时间的长短,药饵成型时间长,鱼虾吃料时间延长,吃料量增大,对疾病防治起到直接加强的作用;药饵成型时间短,药物在水中散失快,鱼虾吃料时间短,吃料量少,会减弱对疾病防治的作用,即浪费药物,又容易错过防治疾病的最佳时机。
使用粘合剂时,先将药物和粘合剂分别溶于水,然后再将把两种液体混在一起,加水稀释时,总体添加的水量控制在饲料重的4%以内。
先将少量的水把药物稀释好,然后再把粘合剂溶解成银耳羹状,把溶解后的药物少量倒入粘合剂并一边搅拌,注意不要一下倒入太多,避免结团或起球,最后才把溶解好的药与加有粘合剂的液体混到一起,充分搅拌后,再拌到饲料上去。
常备鱼药的使用方法与使用量
![常备鱼药的使用方法与使用量](https://img.taocdn.com/s3/m/39a5317201f69e31433294a3.png)
常备鱼药的使用方法与使用量一、清池消毒药物生石灰:干水清塘,塘里留水6~9厘米,每亩用生石灰50~60千克,溶化不待冷却全池泼洒,也可直接将灰粉撒入。
在排水条件不佳的情况下,可带水清塘消毒,每亩用生石灰125~150千克,7~10天即可放鱼。
漂白粉:干水清塘消毒,塘水6~9厘米,每亩用漂白粉5~7.5千克。
带水清塘,每亩用漂白粉13.5千克,3天后即可放鱼。
氨水:池水深6~9厘米,泼洒氨水50~75千克,1~2天后放水进池,放水2天后即可放鱼。
二、杀灭体外寄生虫药物硝酸亚汞溶液:病鱼用每立方米水含2克的硝酸亚汞溶液浸洗2~3小时,全池泼洒时每立方米水用药0.1克。
鲜辣椒粉:水深1米,每亩用鲜辣椒粉250克、干生姜片适量加水煮沸后全池泼洒。
敌百虫:全池泼洒,每立方米水用药1~2克。
可杀灭鱼体外寄生的鞭毛虫、纤毛虫及吸管虫等。
在鱼病流行季节之前,病原体开始繁殖生长时使用,防病效果最好。
三、防治肠道病药物大蒜:每亩鱼塘用1.25千克,兑食盐0.2千克,拌和后放进鱼饲料中连喂3~6天。
洋葱叶:每5千克鱼饲料拌和捣碎的洋葱叶或洋葱头2~2.5千克,连喂3~5天。
磺胺噻唑:病鱼第一天用量每50千克鱼用5克,第2~6天用2.5克。
方法是把磺胺噻唑拌在面粉内,然后和草饲料拌和,稍干后投喂草鱼;拌在米糠或豆饼中饲喂青鱼。
对引起鱼类肠道感染的病菌有抑制作用,内服可治疗危害青、草鱼的细菌性肠炎,外用可防治鱼赤皮病、烂鳃病等。
四、鱼种浸洗药物漂白粉:每立方米10克,浸洗鱼体半小时;硫酸铜:每立方米8克,浸洗鱼体15~20分钟;硝酸亚汞:每立方米20克,浸洗鱼体半小时。
多在鱼种转塘分养时对鱼体进行消毒,防止鱼种把病原体带入鱼池。
五、抗菌药物红霉素:在草鱼患烂鳃病后,需用红霉素全池遍洒,使池水成0.3ppm的浓度。
次日再用此药粉拌饲料内服,第一天按每10千克鱼用0.4克,第2~6天用量减半拌饵投喂,连续6天为一疗程。
金霉素:在鱼种放养前可用1.25ppm的金霉素浸洗半小时进行杀菌。
鱼药投喂七注意
![鱼药投喂七注意](https://img.taocdn.com/s3/m/9f5d2b59f01dc281e53af088.png)
鱼药投喂七注意
鱼药投喂七注意包括用药要对症、用量要适当;要选用鱼类喜食的饲料拌药;拌药要用黏附剂;投喂药饵前一般要先停食1天;投喂药饵后,投喂饲料要由少到多逐渐加大投喂量;要掌握施药的时间和天气;达到治疗目的后先排除3-6厘米深老水、再注入适量新水以达到解毒目的。
本文为养鱼户介绍鱼药投喂七注意供大家参考。
1、用药要对症、用量要适当
寄生虫病用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5:2)防治、每立方米水体0.70克;用90%敌百虫粉剂防治、每立方米水体0.40克。
细菌性烂鳃病:如用漂白粉防治、每立方米水体1克;如用漂白粉挂篓、每处不得超过0.30千克、赤皮病:每立方米水体用漂白粉1克。
2、要选用鱼类喜食的饲料拌药
草鱼可选用鲜嫩的苏丹草或陆生嫩草拌药,也可用配合饲料拌药。
青鱼、鲤鱼则须用豆饼配合饲料拌药。
3、拌药要用黏附剂
将药物拌在草上时必须用面粉等煮成稀糊做黏附剂。
如将药物拌在草上投喂、容易散失、影响效果。
4、投喂药饵前一般要先停食1天,使鱼产生饥饿感、促其吃食药饵,尤其是投喂用大蒜素,强氯精等有刺激性气味的药物制成的药饵时更为必要。
但投喂颗粒药饵或用少量精料配制的药饵治疗鱼病时,要先投喂部分没有拌药的饲料、让健康的鱼先吃食半小时左右、再投喂药饵,这样可使游动迟缓的病鱼能够吃到药饵、达到治疗目的。
5、在治疗肠炎病等鱼病投喂药饵后,投喂饲料要由少到多逐渐加大投喂量、不可一次过量造成食伤,引起旧病复发。
6、要掌握施药的时间和天气
一般应在晴天的下午用药,上午、阴雨天或闷热天一般不宜施用药物。
7、达到治疗目的后先排除3-6厘米深老水、再注入适量新水以达到解毒目的。
水产养殖用药注意事项
![水产养殖用药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76e86989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8c.png)
产者必须重视上市水产品的休药期,即最后停止给
药日至水产品作为食品上市出售的最短时间。
10.杜绝使用禁用渔药 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
或具有三致(致癌、致畸、致变态)毒性的渔药。
严禁使用对水域环境有破坏而又难修复的渔药,严
禁直接向养殖水域泼洒抗生素,严禁将新近开发的
人用药品作为渔药的主要或次要成分。
用全池泼洒和内服并举法等。
4.用药原则 使用农药或毒性较
强的药物时,应先小范围试用,取
得经验后再大面积使用。对用药剂
量幅度较大的药物,用量应掌握“八高八低”原则:
新塘用量低,老塘用量高;水瘦用量低,水肥用量
高;苗期用量低,后期用量高;淤泥少用量低,淤
泥多用量高;预防用量低,治疗用量高;首次用量
低,其他用量高;有害剧毒用量低,无害低毒用量
科产
及需要,正确选择给药方法。常规
技科 发
预防可使用食场消毒挂袋(挂篓)
展学
和泼洒法;鱼种阶段可使用浸洗(药 浴) 法, 浸 洗( 药 浴) 时 间 类 品 种、 水 温、 药 物 浓 度、 鱼 种 忍
受程度等灵活掌握;亲体阶段可使
王丁
彬德
用注射、涂抹法;大面积防治可使
杉明
用
用量以投喂后两小时内吃完为宜。
药
7.多 种 药 物 混 用 注 意 事 项 两 种药物混合使用时应先分别溶化后
注
混合,硫酸铜、硫酸亚铁和高锰酸
钾 等 都 应 在 木 桶 或 木 盆 中 用 50℃
意
左右的洁净水溶化;漂白粉和敌百
事
虫等粉剂药物,应先用少量水调成 糊状,再加水稀释,以免结块被鱼
项
误食。使用漂白粉时,要测定漂白
严重浮头或有死鱼,应迅速注入新水;溶解药物的
常用鱼药的正确施用
![常用鱼药的正确施用](https://img.taocdn.com/s3/m/0a413027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01.png)
常用鱼药的正确施用1.氧化钙(生石灰)用途:用于改善池塘环境,清除敌害生物及预防部分细菌性鱼病。
用法与用量:带水清塘用200毫克/升;池塘泼洒用20毫克/升至25毫克/升。
注意事项:不能与漂白粉、有机氯、重金属盐、有机络合物混用。
2.漂白粉用途:用于清塘、改善池塘环境及防治细菌性皮肤病、烂鳃病、出血病。
用法与用量:带水清塘用20毫克/升;全池泼洒用1.0毫克/升至1.5毫克/升。
休药期(最后停止给药至水产品作为食品上市出售的最短时间,下同):不少于5天。
注意事项:(1)勿用金属容器盛装;(2)勿与酸、生石灰混用。
3.氯化钠(食盐)用途:用于防治细菌、真菌或寄生虫疾病。
用法与用量:浸浴用1%~3%的浓度浸5~20分钟。
4.硫酸铜(蓝矾、胆矾、石胆)用途:用于治疗纤毛虫、鞭毛虫等寄生性原虫病。
用法与用量:浸浴用8毫克/升;全池泼洒用0.5毫克/升至0.7毫克/升。
注意事项:勿用金属容器盛装;常与硫酸亚铁合用;广东鲂慎用;使用后注意池塘增氧;不宜用于治疗小瓜虫病。
5.硫酸亚铁(硫酸低铁、绿矾、青矾)用途:用于治疗纤毛虫、鞭毛虫等寄生性原虫病。
用法与用量:全池泼洒用0.2毫克/升。
注意事项:治疗寄生性原虫病时需与硫酸铜合用;乌鳢慎用。
6.高锰酸钾(锰酸钾、灰锰氧、锰强灰)用途:用于杀灭锚头蚤。
用法与用量:浸浴用10毫克/升至20毫克/升;全池泼洒用4毫克/升至7毫克/升。
注意事项:水中有机物含量高时药效降低;不宜在强烈阳光下使用。
7.土霉素用途:用于治疗肠炎病、弧菌病。
用法与用量:伴饵投喂用10毫克/千克体重至30毫克/千克体重,连用5~7天。
休药期:鳗丽不少于30天;鲶鱼不少于21天。
注意事项:勿与铝、镁离子及卤素、碳酸氢钠、凝胶合用。
8.磺胺嘧啶(磺胺哒嗪)用途:用于治疗鲤科鱼类的赤皮病、肠炎病。
用法与用量:拌饵投喂用100毫克/千克体重,连用5天。
注意事项:与甲氧苄氨嘧啶(TMP)同用,可产生增效作用;第一天药量加倍。
鱼缸药片用量计算公式
![鱼缸药片用量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b3b26056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72.png)
鱼缸药片用量计算公式在饲养鱼类的过程中,饲养者常常需要使用药片来治疗鱼类的疾病。
然而,正确的药片用量对于鱼类的健康和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因此,了解如何计算鱼缸药片的用量是非常重要的。
鱼缸药片用量计算公式可以帮助饲养者准确地计算出所需的药片用量,以确保治疗效果和避免药物过量使用。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鱼缸药片用量计算公式以及如何正确使用这些公式。
常见的鱼缸药片用量计算公式包括,体重法、体表面积法和体积法。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三种计算公式的使用方法。
体重法是最常见的用量计算方法之一。
这种方法通过鱼的体重来计算药片的用量。
计算公式如下:药片用量 = 鱼的体重(克)×药品剂量(mg/kg)÷药片的含量(mg)。
首先,需要准确地测量鱼的体重。
然后,根据药品的剂量和药片的含量来计算出所需的药片用量。
这种方法适用于大多数的鱼类,但需要确保准确地测量鱼的体重。
体表面积法是另一种常见的用量计算方法。
这种方法通过鱼的体表面积来计算药片的用量。
计算公式如下:药片用量 = 鱼的体表面积(cm²)×药品剂量(mg/m²)÷药片的含量(mg)。
体表面积的计算可以通过鱼的长度和体重来估算。
然后根据药品的剂量和药片的含量来计算出所需的药片用量。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特定的鱼类,但需要准确地测量鱼的体表面积。
体积法是第三种常见的用量计算方法。
这种方法通过鱼缸的水体积来计算药片的用量。
计算公式如下:药片用量 = 鱼缸的水体积(升)×药品剂量(mg/L)÷药片的含量(mg)。
首先,需要准确地测量鱼缸的水体积。
然后,根据药品的剂量和药片的含量来计算出所需的药片用量。
这种方法适用于治疗整个鱼缸内的疾病,但需要确保准确地测量鱼缸的水体积。
除了以上三种常见的计算方法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需要考虑。
例如,鱼类的种类、年龄、健康状况以及疾病的严重程度都会影响药片的用量。
因此,在使用鱼缸药片时,饲养者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并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药片的用量。
几种鱼药的使用方法
![几种鱼药的使用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dc6d0df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d0.png)
几种鱼药的使用方法在鱼病防治中,如能就地利用绿色植物或中药材配制鱼药,不但可以防治赤皮病、肠炎、烂鳃等常见病,避免产生毒副作用,而且节省费用。
现将几种鱼药的使用方法介绍如下。
1、三黄粉大黄、黄柏、黄芩以5:3:2的比例配制而成。
使用时,按每10公斤鱼在精饲料中添加三黄粉1公斤、食盐0.4公斤,加水适量,制成颗粒状药饵投喂,每天1次,连喂5天,在发病初期治疗效果显著。
病鱼进入晚期后,由于已停止觅食,投喂药饵疗效不太理想,可将三黄粉配成1~1.5毫克/升药液全池泼洒,若配合泼洒0.5毫克/升的硫酸铜,每天1次,连续3~6天,可收到良好效果。
2、五倍子每立方米水体用五倍子2~3克煎汁全池均匀泼洒。
也可将采集的新鲜五倍子叶以堆肥形式堆放在池塘一角,每亩用量15~20公斤,10~12天后搅动池水1次,1个月后每月搅动1次。
上述方法可促使五倍子汁液或浸泡液扩渗到水体中,从而起到消毒杀菌的功效,对防治赤皮、肠炎、烂鳃等病具有良好的效果。
3、马尾松叶亩水面用马尾松叶1.5公斤,捣碎后加食盐50克,拌合精料投喂。
也可每亩水面取新鲜马尾松叶40公斤,切碎研细后加水25公斤全池遍洒,或每亩水面选用鲜马尾松50公斤,浸泡于池塘进水口处,每天翻动1次。
4、烟骨取干烟骨5~7.5公斤,在桶或缸中用未污染的水20~30公斤浸泡2天,然后带渣全池泼洒。
每次进鱼前或鱼病高发期,可用之清塘杀菌1次,能有效防治鱼病发生。
在鱼病发生后,可每亩用烟骨50~100公斤入水浸泡,然后加入块状生石灰15~20公斤浸泡1天,连汁带渣均匀泼洒,治疗效果明显。
5、蓖麻叶每亩用蓖麻叶(杆)2~3公斤,切碎打浆全池均匀泼洒。
每亩水面投放2~3把,均匀散布水中,能有效预防鱼病发生。
鱼病发生后,每亩可用蓖麻叶4~5公斤,切碎或打浆拌合在饵料中连喂3天,每天1次,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为保证药效,在投喂蓖麻叶(杆)或浆汁前,应停喂鱼食。
泼洒浆汁要均匀,应选择晴天进行。
常見魚藥用量說明
![常見魚藥用量說明](https://img.taocdn.com/s3/m/74b61fc8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b4.png)
常見魚藥用量說明呋喃西林(黃粉)【別名】呋喃新;呋喃星;硝基呋喃腙 ,呋喃西林,硝呋醛【醫用呋喃西林用量用法】1.5ppm全缸潑灑,20ppm泡15-30分鐘,50ppm泡10-20分鐘。
0.01%~0.02%溶液於創面塗抹。
【主治】腐皮病(列印病)、細菌性爛鰓病、赤皮病(出血性腐敗症)、細菌感染性豎鱗病、蛀鰭爛尾病、皮膚發炎充血症、水痘病、洞穴病、白頭白嘴病。
防治對象及使用方法:(1)每百斤魚用1-2克,做成藥餌投喂,每半個月餵一個療程,每1療程3天,可防治腸炎;(2)用五萬分之一的濃度本品藥浴魚體10分鐘,可預防赤皮、爛鰓、腸炎等。
甲硝唑(滅滴靈)【別名】呋鈉捷、甲硝達唑、甲硝基羥乙唑、咪唑尼達、滅滴靈、滅滴唑、硝基羥乙唑、夫納捷、甲硝噠唑、弗來格。
【臨床應用】厭氧菌和滴蟲感染。
【用法用量】100公斤水用4片。
【主治】與其它抗生素合用治療潰瘍。
觀賞魚頭洞病的治療良藥,對革蘭氏陰性菌有殺滅作用,廣譜抗菌,配合凡士林給魚使用可以起到很好的療效。
土黴素【別名】地黴素、氧四環素。
【規格】片劑每片0.125g,膠囊0.25g,軟膏3000萬μ,眼膏300萬μ。
【臨床應用】常用於腸道感染性疾病。
【用法用量】全缸用藥100公斤水用8片。
(1)每公斤飼料中加土黴素400毫克,製成藥餌連餵6天,可治愛德華氏病;(2)可用25ppm的本品藥液浸洗魚體半小時,能治白頭白嘴病和爛尾病。
【主治】白頭白嘴病、腸炎病、爛尾病、細菌性疾病。
紅黴素【別名】威黴素、福愛力、新紅康。
【規格】片:0.1g,0.125g。
針a(粉):0.25g,0.3g。
【用法用量】全缸用藥100公斤水用1-2克(分3次,6小時一次)。
【主治】白頭白嘴病,細菌性爛鰓病,白皮病,細菌性感染。
【防治】對象及使用方法:(1)每公斤魚第1天用100毫克本品(每克含100萬單位),第2-6天每天用50毫克製成藥餌,餵1周,可治腸炎,(2)將紅黴素(每克含100萬單位)均勻溶入魚缸中,使水濃度達到0.07ppm;次日將紅黴素藥粉拌入飲料中投喂,可治細菌性爛鰓病。
表1 渔用药物使用方法.
![表1 渔用药物使用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a5d0c37647d27284b7351f0.png)
药物名称
化学名称(组成)
别名
14
五氯酚钠
PCP–Na
五氯酚钠
15
孔雀石绿
malachite green
C23H25CIN2
碱性绿、盐基块绿、孔雀绿
16
锥虫胂胺
tryparsamide
17
酒石酸锑钾
antimonyl potassium tartrate
酒石酸锑钾
18
磺胺噻唑
sulfathiazolum ST, norsultazo
25
杆菌肽锌
zinc bacitracin premin
由枯草杆菌Bacillus subtilis或B.leicheniformis所产生的抗生素,为一含有噻唑环的多肽化合物
枯草菌肽
26
泰乐菌素
tylosin
S.fradiae所产生的抗生素
27
环丙沙星
ciprofloxacin(CIPRO)
为合成的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常用盐酸盐水合物
2–(对氨基苯磺酰胺)–噻唑
消治龙
19
磺胺脒
sulfaguanidine
N1–脒基磺胺
磺胺胍
20
呋喃西林
furacillinum ,nitrofurazone
5–硝基呋喃醛缩氨基脲
呋喃新
21
呋喃唑酮
furazolidonum,nifulidone
3–(5–硝基糠叉胺基)–2–噁唑烷酮
痢特灵
22
呋喃那斯
2.不宜在强烈阳光下使用。
四烷基季铵盐络合碘
(季铵盐含量为50%)
对病毒、细菌、纤毛虫、藻类有杀灭作用
全池泼洒:0.3mg/L(虾类相同)
鱼药的用法鱼药如何使用
![鱼药的用法鱼药如何使用](https://img.taocdn.com/s3/m/b3192b0e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16.png)
鱼药的用法鱼药如何使用鱼药为提高增养殖渔业产量,用以预防、控制和治疗水产动植物的病、虫、害,促进养殖品种健康生长,而鱼药要怎么使用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鱼药的用法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鱼药的用法1、准确诊断鱼病、对症用药对症用药是提高药物治疗效果的最基本的条件之一,尤其是对一些易混肴的鱼病要认真查清病因,对症用药才能起到药到病除的效果。
2、准确丈量水体、计算出准确的用药量用药量不足,达不到治疗的预期效果或者根本无效;如果用药过量,则可能会引起鱼类中毒,加重鱼类的病情,形成药害,因此准确用药是十分重要的。
内服药物的剂量应根据在池吃食鱼的总重量进行计算或者根据日投饲量进行计算,3、搞清楚不同鱼类对不同药物的敏感性为避免药害的形成,用药前首先要搞清楚各种鱼类对药物的敏感性,如乌鳢对硫酸亚铁较为敏感、无鳞鱼类对敌百虫较为敏感,如果使用这些药物,不仅治不好鱼病反而会使养殖对象中毒造成死亡。
4、注意药物之间的联合作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混合使用时,可能会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即:拮抗作用,使药效互相抵消而降低效果;协同作用,使药物相互反应而增强药效。
所以,在用药时不能随意的混用药物,若确实需要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相互混用,最好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5、全池泼洒药物时最好先喂食后泼药因为药物泼洒后鱼类的食欲会下降;此外,最好是在晴天上午酌9~10点或下午4~5点时用药,避免中午阳光直射时用药。
因为气温越高,药物挥发就越快,药效持续的时间就越短;阴雨天不宜用药(一些可以释放出氧气的药物除外),因为阴雨天光照太差,用药后容易导致鱼池缺氧。
6、全池泼洒药物时一定要均匀对一些难溶有残渣的药物(如:漂白粉)一定要过滤掉残渣,以免残渣入池被鱼类误食而中毒形成药害。
7、全池泼洒药物时应从上风处开始逐渐向下风处泼洒,并且人要站在上风处这样做可借助风力的作用使药液很快在池水中分布均匀,同时又注意到了用药人的安全。
8、不定期的更换药物的品种长期使用同一种药物治疗鱼病,开始效果会很好,但是时间长了以后药效往往会减弱,这是因为病原体对药物产生了抵抗力,即耐药性。
表2渔用药物的使用方法.
![表2渔用药物的使用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52ffd00a76e58fafab003f0.png)
表2 渔用药物的使用方法
真鲷
银大麻哈鱼
注:*仅限于淡水饲育的鱼类竹荚鱼
牙鲆
鲤鱼
鳗鱼
*1使用对象应是体重100g以下的鳗鱼,或上市前30天饲养在日平均水交换率40%条件下的、体重超过100g 的鳗鱼。
*2使用对象为上市前25天饲养在日平均水交换率大于50%条件下的鳗鱼。
*3使用对象应是体重在100g以下的鳗鱼,或体重超过100g、上市前37天饲养在日平均水交换率大于40%条件下的鳗鱼。
*4使用对象应是体重在100g以下的鳗鱼,或体重超过100g、上市前20天饲养在日平均水交换率大于40%条件下的鳗鱼。
虹鳟
香鱼
罗非鱼
日本对虾
玫瑰大麻哈鱼
鲫鱼
其他鲈形目鱼类
其他鲱形目鱼类(海水饲育的)
其他鲱形目鱼类(淡水饲育的)
其他鲽形目鱼类
其他鳗鲡目鱼类
其他鲑科鱼类
其他鲤形目鱼类。
鱼用中草药的投喂方法与注意事项
![鱼用中草药的投喂方法与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f00d05c5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62.png)
鱼用中草药的投喂方法与注意事项生活在水中的鱼类,病情隐蔽,难于发现,等发现有死鱼现象时,疾病已经发展到晚期,这时再进行治疗,想要取得好的治疗效果就非常困难。
因此,对于鱼病的防控应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指导原则,根据鱼类疾病的发病规律,制订防控方案,并严格按方案规定,及时投药,要坚持“预防为主,科学投喂”的原则。
除此之外,要做好鱼类疾病的防控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给药方法的选择原则1根据疾病的病原体特性进行选择疾病的病原体有病毒、细菌、寄生虫等,寄生的部位有体表寄生虫和体内寄生虫,我们应根据病原体的这些特性而选择不同的给药方法。
2根据疾病的病程进行选择对于病程较轻的疾病,遍洒或口服方法即可达到药物的治疗效果;而病程较重的疾病,则要采用浸浴的方式单独处理,有的时候为了更快地发挥药效,则采取注射、涂抹或口灌的方法。
3根据水产动物的大小、年龄、体质等状况进行选择水产动物苗种一般不采取注射的方法给药。
疾病病情较重,水产动物体质太弱时,摄食能力减弱或不摄食,口服给药就往往达不到治疗的目的。
4根据药物的理化性质进行选择药物药理、药效与其理化性质密切相关,根据药物理化性质选择适当的给药方式是发挥药物药效的一个重要因素。
有些药物,如磺胺嘧啶,浸浴给药则不易被吸收,无法发挥药效。
二给药量的确定◇外用给药量的确定1.根据水产动物对某种药物的安全浓度,药物对病原体的致死浓度而确定药物的使用浓度。
2.准确地测量池塘水的体积或确定浸浴水体的体积。
水体积的计算方法:水体积(m3)=面积(m2)×平均水深(m)3.用药量(g)=需用药物的浓度(g/m3)×水体积(m3)◇内服药给药量的确定1.用药标准量:指每kg体重所用药物的毫克数(mg/kg),每种市售药均有注明。
2.池中水产动物的总体重(kg)=单尾鱼体重(kg)×鱼数量;或按投饵总重量(kg)÷投饵率(%)进行计算。
3.投饵率(%):指每100kg鱼体重投喂的饲料重,根据鱼的不同养殖阶段,水质情况进行确定。
青霉素观赏鱼用量计算公式
![青霉素观赏鱼用量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6b30470e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d7.png)
青霉素观赏鱼用量计算公式观赏鱼是许多人喜爱的宠物之一,它们的美丽色彩和优雅姿态吸引了无数的爱好者。
然而,观赏鱼也需要得到适当的护理和治疗,以保持它们的健康和活力。
在观赏鱼的治疗中,青霉素是一种常用的药物,它可以用于治疗细菌感染和其他疾病。
在使用青霉素时,正确的用量计算对于保证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青霉素观赏鱼用量计算的公式和相关知识。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青霉素的作用和适用范围。
青霉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对许多细菌感染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它可以用于治疗鱼类的细菌感染,如鳃炎、皮肤溃疡等。
在使用青霉素时,需要注意的是它对水质的影响,因此在使用期间需要密切监测水质,并进行必要的水质调节。
青霉素的用量计算是根据观赏鱼的体重和治疗的疾病严重程度来确定的。
一般来说,青霉素的用量可以按照以下公式来计算:药物用量(mg)= 观赏鱼体重(g)×治疗剂量(mg/g体重)。
其中,治疗剂量是根据具体疾病和药物使用说明来确定的,通常由兽医或饲养员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
在使用青霉素治疗观赏鱼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确定疾病类型和严重程度,在使用青霉素之前,需要明确观赏鱼的疾病类型和严重程度,以确定治疗剂量和疗程。
2. 确定观赏鱼的体重,观赏鱼的体重可以通过称重或者估算来确定,然后根据体重来计算药物的用量。
3. 确定治疗剂量,治疗剂量是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的,一般来说,可以参考药物的使用说明或者咨询兽医来确定。
4. 注意水质,在使用青霉素的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水质,确保水质清洁和适宜,以减少药物对观赏鱼的不良影响。
在使用青霉素治疗观赏鱼时,需要谨慎操作,确保药物的正确使用和观赏鱼的安全。
同时,观赏鱼的治疗过程中也需要注意观察观赏鱼的反应和病情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青霉素是一种常用的观赏鱼治疗药物,正确的用量计算对于保证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在使用青霉素时,需要根据观赏鱼的体重和治疗剂量来计算药物的用量,并且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观察观赏鱼的反应和水质的变化。
怎样使病鱼吃到足够的药量 让鱼的病情得到缓解
![怎样使病鱼吃到足够的药量 让鱼的病情得到缓解](https://img.taocdn.com/s3/m/23064dcf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6a.png)
怎样使病鱼吃到足够的药量让鱼的病情得到缓解
在生产实践中,使用内服药时,由于病鱼吃不到足够的药量,使鱼的病情得不到缓解。
那么,如何使病鱼吃到足够的药量,使病鱼的病情得到缓解乃至痊愈呢?
一、如何使病鱼吃到足够的药量
1、药饵在水中的稳定性要好,如稳定性不好,药饵入水后很快散开,病鱼就吃不到足够的药量。
2、投喂药饵的量要计算准确。
按鱼体重计算用药量,将鱼药添加在饲料中,在投喂30-40分钟内吃完。
如1小时内还未吃完,则说明投饵量过多。
3、为了保持鱼体中药物的有效浓度,药饵应每天投喂2-4次。
4、内服药饵投喂1个疗程为3-5天,待鱼停止死亡后,再继续投喂1-2天,不要过早停药,以防复发。
二、给鱼投药的方法
用药前,投饲量应适当减少,药饵投喂时要撒均匀,保证病鱼吃到足够的药饵。
假如药饵撒得不均匀,病鱼往往就吃不到足够的药量,甚至吃不到药饵,达不到治病的目的。
池中草鱼较多时,其它鱼生病的时候,为确保病鱼吃到足够的药饵,可先投草料,再投喂药饵。
投喂药饵时,最好选择风浪较小的地方投喂,否则因风浪大,撒在水面的药饵很快被吹到下风处,沉入水底,鱼吃不到足够的药量。
三、给鱼投药需注意事项
1、治疗期间及刚治愈后,不要大量交换池水,以免给鱼带来刺激,加重鱼的病情或引起复发。
2、在使用内服药的同时,最好配合外用药。
3、在有风浪的情况下,投喂的次数要由一天2次改为一天4次,药饵量也要适当增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鱼用内服药用量计算和注意事项
在鱼病防治服务中遇到个别养殖户在治疗鱼病时,使用内服药治疗十天半月可就是治不好。
究其原因,不是因为对疾病的诊断认识不够,或药物效价太低,更多的是因为在使用药物时按药物使用说明书中“以5%的日投饵量计,每千克饲料添加本品多少克”进行添加投喂所致。
尤其在西北地区,因池塘面积普遍是数十或数百亩的较大水面,又多数不能“一年一清塘”,估算吃食性鱼类数量(重量)时较难正确把握。
再加之药饵配制、使用方法不当,治疗效果差或无效的现象更为突出。
因此,我们在治疗鱼病时,为了达到“药到病除”的目的,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药量计算
首先我们以包装规格为100克/袋、10%含量的恩诺沙星制剂使用说明书为例作一了解:〔内服:每天每千克(水产动物)体重10~20毫克(以恩诺沙星计)即相当于每千克体重用本品0.1~0.2克(按5%投饵量计,每千克饲料用本品2.0~4.0克)连用5~7天〕。
实践证明,鲤、草鱼、鳊、鲫等很多种鱼类的成鱼,在发病期吃不了(更不应投喂)占鱼体重5%的饲料量,若按该量拌入药物,病鱼无法摄入足够量的饲料(药物),自然起不到应有的治疗效果。
而笔者在实际操作中了解到,成鱼按1%左右日投饵量拌药投喂才比较适宜。
下面我们仍以该制剂投喂5000千克吃食性鱼类,按每天每千克鱼体重用15毫克(一般剂量)恩诺沙星计算、每天应该用多少袋药为例,介绍计算方法:总用药量(袋)=总吃食性鱼体重(千克)×每千克鱼体重用药量(毫克)÷毫克换算成克单位(1000)÷每袋药物有效成分(克)。
计算公式为5000×15÷1000÷10=7.5(袋),即5000千克吃食性鱼每天用7.5袋该恩诺沙星制剂(拌入50千克饲料中)。
2.鱼体重估算
估算所有吃食性鱼体重量后,还要考虑药物在水中散失的部分以保证足够的剂量,达到治疗效果。
避免低剂量使用药物引发病原体的抗药性。
3.饲料准备
拌药用饲料要使用目前投喂的饲料,在没有霉变或质量问题时,尽量不要轻易更换饲料,尤其是对肠胃疾病的治疗更应如此,以免降低适口性和造成应激反应。
无论是何种颗粒型饲料,都要筛去粉料,放入塑料薄膜(便于翻动混合)备用。
4.拌药方法
水溶性药物用水溶解后再用喷雾器均匀地喷洒在饲料上。
脂溶性药物及不易溶于水的中成药类药物,要加入总药量10%~15%的黏合剂充分混合后,均匀地混入饲料中,再用喷雾器边喷清水(务必要呈雾状)边翻动混合,使每一颗饲料都要沾上水,每一颗饲料就会粘上药。
用水量一般控制在饲料量的4%左右,过少药物黏附不好,过多饲料易溃散。
拌好后即可投喂,尽量现配现用,以免贮藏时间过长降低某些药物疗效。
5. 匀速投喂
治疗鱼病是群体治疗,药饵投喂时间要比平时适当长些,力求让所有吃食性鱼类均匀吃到药饵。
6.疗程足够
即使是最好的内服药饵,如果达不到疗程,都不能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治疗鱼类疾病,疗程一般为5~7天,严重时可延长3天。
7.药敏实验
现在很多科研院所、饲料企业的实验室,都能帮助做药敏实验。
有条件的地方可将病鱼(充氧保活)送实验室,对病原微生物做药物敏感试验,以更好地选择最佳治疗药物。
并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用药,不盲目配伍、下“大包围”用药,更不能使用违禁药品,以免延误病情或造成药物对鱼类的毒害。
8.禁喂其他料
在投喂药饵期间,要保证药物在鱼体内停留足够的时间,增加吸收率,维持较高血药浓度。
不要随意投喂其他任何饲料,以免药物快速排出体外,影响治疗效果。
9.水质管理
服药期间应强化水质监测和管理,同时配合使用改水剂或消毒剂以增强内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