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解中国经济十大迷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破解中国经济十大迷信?
中国经济要想继续发展必然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开放,但是长期以来困扰着中国经济的十大迷信却盘亘在中国经济发展道路上,组成了一个让少数人暴发暴富而大多数人面临不同程度困难困惑的中国迷宫。
李克强主导中国经济的一系列努力,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经济破解十大迷信,赢得中国经济科学发展、人民共同富裕开门红的希望。
李克强主导中国经济非常明确地提出真正发展要依靠改革,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继续自我完善的希望。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革命,如果丧失了直面存在的不足的勇气和自知之明,改革当然也就不需要存在下去。
可贵的是李克强头脑清醒地直面中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存在的问题,愿意通过继续改革为中国经济发展赢得下一个开门红,赢得更多的红利。
近一个月前的11月21日,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上首次提出“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的观点,被部分网友评为年内“最令人鼓舞的语录”。
12月19日,中央工作经济会议刚刚结束不久,在同一间会议室,李克强再论“改革红利”,不同的是,观点正在变为更加清晰的路径。
在当天举行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调研座谈会上,李克强在听取了上海、新疆等5个市区负责人的发言和11个省市领导的书面发言后,总结讲话时数次提到“改革红利”。
他强调:“中国要实现真正的发展只能依靠改革。
”
量变≠质变,李克强坚持继续改革,当然首先要突破GDP总量迷信这个中国经济最大的迷信。
“我们的经济发展应当实现一种‘实实在在、没有水分’的提高。
”李克强说。
这样的认识显然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
正如李克强的老师厉以宁教授所言,中国GDP总量在鸦片战争前远远超过英国,但是中国GDP结构却远不及英国,结果惨败。
我们现在一些人推崇GDP总量迷信,无视这GDP总量中因为投机炒作而存在的大量的泡沫和水分,无视GDP结构存在的严重缺陷,怎么能保障中国的安全,怎么能给中国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幸福呢?迷信GDP总量达到世界第二的人被《人民日报》称为二杆子、二傻子,可谓一针见血。
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中国经济结构必然要破解更多的中国经济迷信。
发展是质变而不是量变,我们应该充分发扬民主,认真全面总结各个方面的经验教训,切实减轻量变带给人民群众的过度沉重的负担,切实挤掉注水业绩中过多的水分,依靠质变让我们各个方面的工作提高上来。
错失了质变的一个个机遇,我们就会在量变的迷信中负担越来越沉重,就会在量变的迷信中身心憔悴,就会在量变的迷信中忍受一个个注水业绩的侵害,就会在量变的苦海中过度透支身心健康。
量变负担超过了人身心可承受限度带来的问题越来越多,建设让人民群众生活幸福和谐愉快的质变园是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豪门≠幸福门,李克强打破的第二经济迷信就是中国经济收入上差距越来越大的豪门迷信。
讲到收入问题时,他表示,“经济的增长应当与收入增长同步,因为大多数人民群众相对GDP的增长,更关心自己的收入”。
他强调:“如果我们的GDP无法让人民群众的收入增长,那GDP增速再高,也是‘自拉自唱’,并不利于发展,也不利于稳定。
”中国经济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已经是刻不容缓,我们的改革当然允许一定的收入分配差距存在,但是这收入差距能不能无限拉大,能不能拉大到不公平不合理的程度?建立在大多数人痛苦基础上的投机炒作固然让一些人暴富暴发,迅速成为所谓豪门,但这豪门却并没有真正让中国经济发
展起来,而是套牢套空了国家和人民的大量财富,是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来中饱私囊,当然不能任由其继续下去。
消费≠浪费,中国经济存在的第三大迷信就是浪费迷信,就是打着消费的旗号,大量浪费时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等各种宝贵资源。
李克强反复强调“要重视就业和企业效益”。
他说,未来中国经济发展应当伴随着企业效益的增长,而且这种增长发展必须与能源、资源、环境三者相互协调。
我们一些企业特别是房地产企业特别善于通过愚弄老百姓、刺激老百姓的各种形式的低级需求来牟取私利,严重扭曲了中国经济消费结构,严重抑制了中国经济消费层次的提升。
在所谓的刚性需求下,中国老百姓被愚弄、被玩弄于股掌之间,让某些行业不合理膨胀,大量资源被严重浪费,中国时间使用效率特别低下,国外先进国家已经开始了第四代时间使用的改革,而我们的不少企业还停留在最原始的第一代时间使用上,改革停滞,效益低下。
权力≠权威,中国经济存在的第四大迷信就是权力迷信。
不能把责任放在权力之前不断地为中国经济解难题办好事实事,相应的官员就缺乏相应的权威来凝聚人心,就会造成人才流失,资金流失,资源流失。
李克强语重心长地向参会的各省区和部分部委负责人说:“大家的岗位是流动的,但我们要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要在我们手中使我们的经济增长和能源、资源、环境相匹配。
”我们相应的官员一定要有责任头,也就是要把责任放在权力前面,把奉献放在享受前面,把民生改善放在公款消费前面,才能真正形成让人信服的权威,而不是让中国人才流失跃居世界第一,让中国富豪因为各个方面原因特别是因为中国教育质量不高的原因流失到海外。
危机≠危言,中国经济存在的第五大迷信就是危言迷信。
我们应该看到危中有机,而不能危言耸听,缺乏在问题和困难中把握机遇的眼光和水平。
在各省区负责人现场发言中,大家对“问题”和“困难”都讲得很透。
李克强针对说,世界经济长期低迷是事实,而且很可能还会出现波折、反复,中国的经济发展,只能更多地依靠拉动内需,而目前最大的内需就是发展相对滞后的城镇化。
我们对于国内外对于中国经济的善意提醒当然应该感谢,对于国内外对于中国经济意见和建议当然应该虚心倾听,但是却不应该被危言耸听吓垮,看不到中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各种机遇。
中国城镇化建设比之我们一些人千篇一律的城市化建设可是冷清得很,然而它却潜藏着很大机遇,如果我们能够从中国城乡建设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当然能够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很大红利。
但我们也要防止一些人用城市化的鬼爪把城镇化变为一座座好看不中用的鬼镇,劳民伤财而无法真正让城乡融为一个强大的中国经济发展体。
顽强≠顽固,我们经济发展面临的第六大迷信就是自我迷信。
我们应该把国家利益放在部门利益之前,把人民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前,但是我们有一些人却颠倒了这个顺序,成为阻挠改革继续推进的顽固派。
李克强说:“我们不仅要解放思想,还要打破部门利益,打破固有的一些利益格局,让基层潜力充分发挥出来,使中国实现持续发展。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我们一些人小算盘打得过分精明,成为了聪明反被聪明误的顽固派,甚至成为贪得无厌的贪官色官,严重阻挠了中国继续改革开放。
我们应该打破一切形式的部门利益至上、个人利益至上,真正把国家利益放在部门利益前面,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让改革继续推进下去,为国家和人民赢得源源不断的红利。
我们的顽强意志应该用在捍卫国家和人民利益上,不能用在顽固捞取部门利益、个人利益上。
投资≠投机,我们经济发展面临的第七迷信是投机迷信。
我们的国有资本不能投机为官员投机,我们的民营投资不能投机为私人投机,尤其是不能用官有投机干扰和破坏有诚意为国为民进行的民营投资。
李克强说:“现在看来,民营投资受到的约束仍然很大。
如果把这些所谓的‘弹簧门’卸掉,把‘玻璃门’打碎,那投资的潜力还是相当巨大的。
”我们的一些地方投资变为了官员投机,政绩工程、豆腐渣工程严重损害了国家和人民利益,特别是阻挠和破坏了正当的民营投资。
但是我们也要认识到一些人所谓民营投资幌子下的私人投机,真正把各种形式的投资都引导到好项目上来,绝不允许投资变为投机,绝不允许投资变为投机带来的泡沫膨胀和注水业绩横行。
要求≠强求,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第八大迷信就是强求迷信。
中国经济发展不应该一家独大、一枝独秀,国企福利高民企税负重,不应该国富民贫,更不能杀鸡取卵,而应该注重保护好各个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保护好各个方面的正当权益。
在当天的讲话中,李克强突出强调了财税体制改革。
他说,财税体制改革涉及整个服务业的发展和中西部地区发展等问题,要抓住一些关键环节,做牵一发动全身的事。
李克强要求财政部和税务部门,既要让企业减负,又要培育财源、涵养税源;既要让地方政府积极性提高,又要让中央有更多的操控能力。
他说:“我们要深入研究,给地方更多自主发展的权力。
”中国的财税改革当然应该是一些爱哭穷装穷的企业真正负担起应该负担的责任,不能好处自己占尽,而损失却全部推给国家和人民承担。
我们当然不能总是让全民为一些人不负责任的投资损失埋单,但同时我们当然应该照顾好确实存在困难的企业。
民生≠民主,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九大迷信是民生迷信。
我们应该充分发扬民主,让改革兼顾各个方面利益,不能让利益分配由少数人说了算。
讲话临近尾声,李克强反复强调,要通过改革让百姓受益。
他说:“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受益。
但我们要真正深入到基层,了解老百姓的改革诉求,看看他们到底希望改什么,怎么改。
比如收入分配改革,比如城乡差别,等等。
”我们一些人总是自己说得太多自己表现太多而对于人民群众的诉求关心严重不足,对于人民希望改什么,怎么改缺乏足够的了解。
这些人总是把自己一点点民生投入夸大到了比少数人暴富暴发更为惊人的程度。
缺乏充分发扬民主,保障和改善民生往往会沦为愚弄百姓、蒙蔽上级!
投资≠投入,中国经济发展的第十大迷信就是投资迷信。
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各大生产生活要素的作用,特别是充分发挥人这个生产力中最活跃最富潜力的要素的作用。
缺乏足够的好项目,我们投资的质量和效益从何谈起?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教育应该优先发展,人才是强国的第一资源,唯有充分发挥科技教育人才大团结的超级火车头作用,中国经济才能赢得产业革命的伟大胜利,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源源不断的好项目,给广大民众带来源源不断的好运。
李克强最后表示,改革既要有顶层设计,但同时更要依靠各地方的探索和创造,主要是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
我们应该理解机遇、理解实践、理解创新、理解团结,真正实现中国经济质的伟大飞跃。
李克强再度强调改革红利,让我们看到了中国通过改革这一战胜自我、超越自我的伟大革命赢得中国大多数人好日子的希望。
愿中国经济突破十大经济迷信,让改革红利红遍中国的每一个角落,让改革红利给每个中国人带来红运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