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经济学家
中国十大知名经济学家 观点

3、林毅夫
由于其身份的特殊性,他的头衔多得像在纸上画了一棵大树。
林毅夫教授治学勤奋,研究领域比较广泛,形成了十分丰富的学术思想。他强调制度的内生性,早在1980年代后期,他就认为经济体制改革成功的前提是放弃推行带有赶超色彩的发展战略。在总结了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后,他提出了自己独特的发展经济学理论假说。
郎咸平的《整合》、《运作》、《操纵》在图书市场上销量也极好。他的学术成果得到世界一流商学院的普遍认可。
8、胡鞍钢
胡鞍钢参加了由周立三院士领导的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并作为其中的主要研究人员,系统地从事中国国情研究。他是这一新领域的主要开拓者之一。2000年初,胡鞍钢被中国科学院和清华大学联合聘为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该中心旨在建成国内一流的国家决策思想库。
他的主要欢迎人群平均分布在男女老少之中。让人"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但也有人把近几年中国股市的不景气部分归罪于他。
2、厉以宁
厉教授是2001年与吴教授论战的排头兵,由于网上流传有关其家族暴富内幕的文章使得有关厉教授的争议和其著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一样脍炙人口。
厉以宁教授在对中国以及其他许多国家经济运行的实践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发展了非均衡经济理论,并运用这一理论解释了中国的经济运行。厉以宁从中国经济改革之初就提出用股份制改造中国经济的构想。所以在海内外享有"厉股份"之称。
萧灼基多年研究《资本论》,近年着重运用《资本论》理论研究社会主义经济问题。
10、张五常
张五常作为新制度经济学和现代产权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他的理论主张在学术界引起广泛争议。其对国内股份转让、外汇转让、政府管制等发表了自己的独特看法。张五常在广州谈中国应对WTO挑战时,认为中国农业人口未来应降到25%……几乎他的每次公开言论都会引起一片哗然--当然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有张五常教授对自己夸张的评价赢得了很多眼球的作用。
当今中国十大经济学家

当今中国十大经济学家我想列出我最欣赏的前十名中国经济学家,供爱好经济学和关心中国改革进程的朋友参考。
给出的排名,不敢侈谈准确、权威,但无不言之有据。
其依据,是经济学家的人文作风、专业水平和社会良知。
第一名茅于轼,近乎完美,我毫不犹豫选他。
要说原因,先请各位思考一个问题:类似巴以冲突、印尼暴乱那样人间惨剧会不会在今天的中国上演?有人可能觉得它跟中国人毫不相干,我却觉得它近在咫尺,阴魂不散。
就在去年,因为台湾选举,政府怒不可遏,又是军事演习又是发射导弹,配合伟大领袖讲话:我们不惜用鲜血和生命捍卫祖国统一。
这时候,谁敢保证两岸之间不会爆发战争?而战争爆发后的结果又会怎样?这时候,一个清醒善良的中国人应该怎么做?一个具有公众影响力的学者闻人应该怎么做?在经济学界,我仅看到一篇公开反战的文章《统一台湾的小民之见》,作者是他——这位富有人道主义和社会责任的智者,从此成为我心目中无可替代的精神偶像。
在我的见识内,茅于轼是将经济学的美感发挥到最高境界的学者。
第二名张五常,专业大师,但性格有些古怪。
张五常给人印象比较狂傲。
例如,他自称是身价最高的经济学家,香港政府有事问他也要看他高不高兴;他还说自己的著作必定流芳后世,而诺贝尔奖得主大多不甚高明;他常常回忆,科斯在某年某月的某一天跟他探讨经济问题,听了他的回答茅塞顿开……这些话像李敖的风格。
张五常大师级的专业地位不容置疑,他的经济随笔令人陶醉,他深入实际生活求证经济学的态度,更是弥足珍贵。
我想不通是,难道天才的智慧与谦和的性格真的水火不容么?张先生的专业水平登峰造极、炉火纯青,如果他的性格更谦和一些,能降低他和外界交流的交易成本,必定有利于整个中文经济学界的效率改进。
第三名杨小凯,雄心勃勃,在国际学术界广受认同。
有人说杨小凯可能拿到诺贝尔经济学奖,这不是开玩笑。
杨小凯及其新兴古典经济学派野心太大了,他们要做的,是把经济学回溯到斯密的分工和交易理论,运用新的“超边际分析”和最新发展的数学方法,在一个理论框架内,统一地推导和阐释目前所谓的微观、宏观、贸易、发展、产权等各种分支经济学。
中国古代经济学家

“今齐有渠展之盐,请君伐菹薪,煮泲水为盐,正而积 之.”桓公采纳了他的建议:“十月始正,至于正月, 成盐三万六千钟” .
①引文中的“正”通“征”,含征收之意.
“孟春既至,农事且起……北海之众,无得聚庸而煮盐”.
“海之国,谨正盐荚”.
——管子
准平
“民有余则轻之,故人君敛之以轻;民不足则重之,故人君散之以 重,凡轻重敛散之以时,则准平.……故大贾富家不得豪夺吾民矣”.
中国古代经济学家 及思想政策
——tgmy
大纲
•先秦 —— 管仲 •汉代 —— 桑弘羊 •唐代 —— 晏
管仲(约公元前723年-公元前 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 谥敬,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周 穆的后代.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 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被誉为 “法家先驱”、“圣人之师”、 “华夏文明的保护者”、“华夏 第相“.
晏(715--780)字士安,唐曹州南 华(今山东菏泽市东明县东北)人, 我国古代杰出的理财专家.生经历了 唐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长 期担任财务要职,管理财政达几十年, 效率高,成绩大,被誉为“广军国之用, 未尝有搜求苛敛于民”的著名理财家
唐代——晏
主要思想政策
• 改革盐政 • 改革粮价 • 推行常平法
• 既减少了人民远道贡赋的负担,以免商人从中渔利,又可使朝廷得 以控制运输和贸易,从而增加了财政收入.
评价
• 晏:贾谊复召宣室,弘羊重兴功利,敢不悉力以答所知. • 安石:摧抑兼并,均济贫乏,变通天下之财,后世唯桑弘羊、
晏粗合此意 • 孙中山:行均输、平准之法,尽笼天下之货,卖贵买贱,以均
民用,而利国家,率收国饶民足之效.
独特的社会环境对桑弘羊的思想有着潜移默化的
中国著名经济学家简介

一、吴敬琏简介:中国经济学界的泰斗,现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兼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现工作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为当代中国杰出经济学家,著名市场经济学者,被誉为“中国经济学界良心”。
主要研究:把研究的重点逐步转向关于社会注意经济制度和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实的比较研究方面。
在这种研究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对中国经济发展战略和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的想法,理论经济学,比较制度分析,中国经济改革的理论和政策,现代公司管理。
主要观点:1.发展基础理论,推动市场取向改革。
2.提倡整体改革的主张。
3.规划国有经济布局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路径。
4.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论证发展民营经济、实现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必要性。
5. 倡导建立以法治为基础的现代市场经济。
6.提出宏观经济政策建议。
二、林毅夫简介:台湾大学农业工程系毕业1971-1975年,台湾国军陆军官校第44期毕业;1978年取得台湾国立政治大学企业管理研究所硕士;北京大学经济系政治学专业硕士。
第七、八、九、十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于2005年获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现任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兼负责发展经济学的高级副行长。
主要研究:发展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制度经济学主要观点:他就认为经济体制改革成功的前提是放弃推行带有赶超色彩的发展战略。
在总结了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后,他提出了自己独特的发展经济学理论假说。
三、厉以宁简介:厉教授是2001年与吴教授论战的排头兵,由于网上流传有关其家族暴富内幕的文章使得有关厉教授的争议和其著述一样脍炙人口。
七,八,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七届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八,九届财经委员会副主任;第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因论证倡导我国股份制改革,被尊称厉股份。
揭密!中国十大经济学者与其背后的财团关系

揭密!中国十大经济学者与其背后的财团关系瞭望东方周刊报道,2004年1月20日,亚信公司(Nasdaq: ASIA)发布了其截止到2003年12月31日的2003年第四季度季报。
报告显示,截至2003年12月31日,亚信第四季度的总收入为3060万美元,同比增长30%,净收入(除去硬件成本)达到1620万美元,同比增长21%。
在亚信人的努力里面,应该还包含了一种特殊的贡献。
人们记忆犹新的是,去年10月亚信庆祝成立10周年的时候,经济学家张维迎教授以亚信独立董事的身份出现在媒体面前。
其时,业界把张维迎出任独立董事看作是亚信“打造最强董事会”的一步重要棋子。
亚信公司创始人之一、现任董事长丁健表示,张维迎教授“对中国宏观经济和市场环境的理解以及他在中国企业管理、战略规划方面丰富的经验,将为亚信的董事会创造很多价值。
”亚信仅仅是“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吗?张维迎教授是中国最有名望的高等学府──北京大学的校长助理,是经济学界最有名望的经济学家之一,也是对于舆论最有影响力的公众经济学家之一。
他参与政府决策咨询,从而是一位对政府重大措施出台有影响的学者。
1998年,张维迎教授和盛洪教授在《改革》杂志发表了一篇非常著名的文章──《从电信业看中国的反垄断问题》,文中列举了中国邮电部的种种垄断和压制打击竞争对手联通公司的行为,最后提出了几项具体的政策建议:组建新的“国家电信管理委员会”(或电信管理局)、将长话经营与市话经营分离、将中国电信分解为几个公司、将邮电部的一部分电信网划拨给联通公司,等等。
文中特别提到:“中国电信市场非常大,从长远看,双寡头的市场结构不足以形成有效竞争,需要引入更多的竞争者。
”看看今天的电信业的实际情况,我们不能不对张维迎等经济学家的政策影响力表示由衷的赞叹──中国电信的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按照他们的思路进行的,甚至可以说,亚信这样一家民营企业能够参与并在电信行业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本身就在一定程度上受惠于张教授在政策上的鼓与呼。
全球华人经济学家排行榜

全球华人经济学家排行榜在欧洲经济学会的资助下,2000年E-cares在其博士论文中给出了一个经济学家比较能接受的世界经济学家和研究机构的排名,也给出了世界大学和经济学家的成绩随时间演变的情况,分析了关于美国大学和非美国大学之间的差距。
Ecares使用的是E-conlit数据库(),这个数据库索引了世界上650种经济学杂志,组成了比较全面和权威的“经济学文献”(中国目前只有一种刚刚被索引的杂志《AnnalsofEco-nomicsandFinance》)。
根据Econlit数据库,1994?1998年间,大约有55000人在经济学文献上发表了文章,Ecares经济学家排行榜对各种影响排名的因素进行了综合考虑,尽量剔除了一些主观和随机因素带来的干扰,因此其排名为大多数经济学家认可。
根据排名,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系在所有11种方法中是经济学文献最大产出者。
芝加哥大学排在美国哈佛大学之后。
两者之间的差距很大,哈佛大学的文章超过17000页,而芝加哥大学不足11000页。
宾夕法尼亚、麻省理工学院和斯坦福大学位于前五名。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西北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耶鲁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是前十名。
在排名中第一所非美国大学是伦敦经济学院,排在16名,到第42名是第一个非英语语言的大学,荷兰的提尔堡大学。
前100名的机构中,有64个机构在美国,22个在欧洲,加拿大8个,亚洲2个,澳大利亚2个,以色列2个。
实际上,如果再加上经济学家的排名,就会发现美国和加拿大有更多顶尖大学。
在前1000名经济学家中,有19人来自中国。
他们分别是:石寿永(ShiShouyong),全球排名第48位,在所有华人经济学家中位居第一。
目前任教于美国印第安纳州立大学。
石寿永1965年出生,1984毕业于原华中理工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经济系管理学院物资管理工程专业,后到加拿大多伦多学习,1998年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1991年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1991?1993年任加拿大文森大学助理教授,1994?1997年任加拿大皇后大学主力教授,1998-1999年在美国芝加哥联邦储备银行任访问学者;1997?2000年任加拿大皇后大学副教授,现为美国印第安纳州立大学经济系终身教授。
中国十大经济学家

中国十大经济学家(最新)本文中列出的中国十大经济学家,主要参考的是真才实学,而不是因为炒作和名气,“真才”者主要是为中国政策制定做出过真正的贡献,是中国重大政策的思想提供者,“实学”者主要是建立了独立完整的思想体系,或是在某一方面达到了中国的最高水平。
本文不以论文为据,发再多的论文只能称为经济学工匠,或是论文写作机器,而非学者,世界上很多知名经济学者,他们只有几篇论文而已,关键是独立的思想,成体系的思想,邹恒甫,郎咸平、邹至庄发了不少的论文,但是缺乏独立的思想体系,因此不能算是大经济学家。
张维迎,吴敬琏,陈志武,许小年等对中国并无贡献,而学术水平一般,主要靠媒体炒作,也只能被称为媒体经济学家,而不能算是真正的大经济学家。
目前在中国形成了独立完整思想体系的经济学家只有三个,分别是林毅夫、滕泰和高连奎,其余均没有自己独立完整的思想体系,但考虑到对中国政策的贡献或是学术专长,可以评出以下十位。
一,刘鹤,中国财经政策的最高智囊,中国经济50人论坛发起者,中国很多经济学者均为其成员,因起草中央一系列重大决定而引起瞩目,其实早已经成名。
二,陈锡文,中国农业政策的最高智囊,中国农业政策的制定者,农业经济学专家,中国农业变革是中国最核心的变革,关系中国改革的成败,也是最复杂,难度最大的变革,中国近年退休的农业合作社等制度,其实比周其仁等人主张的土地私有化效果更好,土地私有化只是一锤子买卖,而农业合作社则是农民长期受益,长期保障。
三,厉以宁,中国改革最核心贡献“股份制”改革的提出者,这是中国改革区别于其他国家私有化道路的核心,国企改革基本上分为两派,一派是私有化,一派是股份化,在国际上私有化者基本上以失败告终,比如英国,拉美,而股份化者全部成功了,比如法国,德国,中国没有采取吴敬琏,高尚全等人的私有化路径,而是采取了厉以宁的股份化路径是中国之福,不然中国的国企全部沦为了外国资产。
四,林毅夫,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荣誉院长,新结构主义经济学创始人,发展经济学在中国的代表人物。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排名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排名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有:
1、梁实秋:他是著名经济学家、教授、研究员,曾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他主要从事经济学教学和研究,涉及经济发展研究、改革开放研究等,他对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做出了杰出贡献。
2、蔡元培:他是著名的经济学家、教授、研究员。
他是中国著名的经济学家、社会改革和农业现代化的开拓者。
他从事经济学研究和教学,他的研究和思想对中国经济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3、费孝通:他是著名的经济学家、教授、研究员,他主要从事国民经济学、西方经济思想史和经济史的研究,他的著作对中国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4、王义桅:他是著名的经济学家、教授、研究员,曾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他主要从事经济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并在中国经济学史上有重要贡献。
5、杨振宁:他是著名的经济学家、教授、研究员,曾任国务院副总理,也是中国现代经济学体系的创始人。
他主要从事经济管理学研究,他的研究实践,对中国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经济学家排名

文—(Wen,Yi),排名第736位,美国康乃尔大学经济系教授。
邹至庄(Chow,Gregory),排名第743位,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经济系教授,
温泉(Wen,Quan),排名第752位,加拿大文森大学经济系教授,
李稻葵(Li,DavidD.),排名第772位,香港科技大学教授。
谢丹阳(Xie,Danyang),排名第794位,香港科技大学副教授。
张俊森(Zhang,Junsen),排名第357位,香港中文大学教授。
田国强(TianGuoqiang),排名第421位,美国德州奥斯汀教授,
邹恒甫(ZouHeng-fu),排名第526位,1982年获得武汉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
吴仰如(Wu,Yangru),排名第548位,现任职于美国卢格斯大学。
与郎咸平、戴旭、于建嵘、郭亦平、张宏良、孙锡良
华人经济学家排名
石寿永(Shi,Shouyong),全球排名第48位,在所有华人经济学家中位居第一
钱颖一(Qian,Yingyi),全球排名第71位
李其(Li,Qi),排名第149位,目前任教于美国德州奥斯汀大学经济系。
李龙飞(Lee,Lung-Fei),排名第160位,现任教于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
范延琴(FanYanqin),排名第818位,加拿大文森大学教授。
李伟(Liபைடு நூலகம்ei),排名第963位,美国弗吉尼亚大学教授。
白聚山(Bai,Jushan),排名第184位,美国纽约大学终身教授。
陈志武(Chen,Zhiwu),排名第202位,现任职于美国耶鲁大学。
艾春荣(Ai,Chunrong),排名第279位,任教于美国佛罗里达大学。
王江(Wang,Jiang),排名第305位,现任教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金融学教授。
中国经济大讲堂科学家清单

中国经济大讲堂科学家清单
(一)钱学森
钱学森,博士,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金融、货币、社会融资、宏观政策研究,曾担任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
(二)杨晓明
杨晓明,博士,中国经济学家,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国家财政部等工作,有十余年金融、经济理论研究工作经验及金融专业教学经验。
(三)解金锋
解金锋,博士,中国经济学家,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曾任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国家金融服务,宏观政策研究和交易系统研究方面研究工作者,也曾担任市场监管机构项目等工作。
国内著名经济学家排名

国内著名经济学家排名第一篇嗨呀,亲爱的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聊聊国内著名经济学家的排名!要说这排名啊,那可真是让人眼花缭乱。
像厉以宁老爷子,那绝对是大名鼎鼎!他在经济领域的见解,那叫一个深刻,为咱们国家的经济发展出了不少好点子。
还有吴敬琏,也是响当当的人物!他的观点总是那么独到,能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所在,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林毅夫也不能不提呀!他在发展经济学方面的研究成果,那可是为咱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张维迎也是个厉害角色,他的很多想法都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思考,推动了经济领域的思想碰撞。
还有樊纲,在宏观经济方面的研究颇有建树,对经济形势的分析那叫一个准。
这些经济学家们,就像是一群智慧的星星,在经济的天空中闪闪发光,为咱们国家的繁荣发展出谋划策,指引方向。
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和贡献,真是让人忍不住要为他们点赞!小伙伴们,你们对他们有啥看法不?第二篇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扯扯国内著名经济学家的排名呗!先来说说郎咸平,他可是个敢说敢言的主儿,观点常常能引起大家的关注和热议。
再看看李稻葵,那也是相当有分量的经济学家,在国际经济领域有着深厚的造诣。
还有许小年,他的分析总是那么理性和冷静,让人能从不同的角度看待经济问题。
周其仁也是很牛的哦,他对农村经济的研究,为解决农村发展问题提供了不少有价值的思路。
钱颖一也是经济界的大咖,在教育和经济的结合方面做出了不少努力。
其实啊,这个排名也不是绝对的,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认为厉害的经济学家。
他们就像一群聪明的军师,为咱们国家的经济发展出主意、想办法。
正是因为有了他们,咱们才能对经济有更多的了解,也对未来更有信心。
不知道在你们心里,谁才是最厉害的那个经济学家呢?快来跟我唠唠呗!。
中国10大著名经济学家

中国10大知名经济学家1、吴敬琏2001年在中国股市论战后上镜率极高,只要吴教授出现,就会成为焦点。
吴敬琏教授最早提出并倡导市场经济理论,是"市场取向改革论"的主要代表人物;经济体制比较研究学科的开创者之一;其不同时期的理论主张和政策建议在实践上推动了中国改革事业的前进。
在商务人士中颇受好感,点击率达到70%。
给人感觉是一位公正、睿智、博学、为民请命的有良心的经济学家。
他的主要欢迎人群平均分布在男女老少之中。
让人"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但也有人把近几年中国股市的不景气部分归罪于他。
2、厉以宁厉教授是2001年与吴教授论战的排头兵,由于网上流传有关其家族暴富内幕的文章使得有关厉教授的争议和其著述一样脍炙人口。
厉以宁教授在对中国以及其他许多国家经济运行的实践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发展了非均衡经济理论,并运用这一理论解释了中国的经济运行。
厉以宁从中国经济改革之初就提出用股份制改造中国经济的构想。
所以在海内外享有"厉股份"之称。
受到商务人士中高端人群的欢迎。
3、林毅夫由于其身份的特殊性,他的头衔多得像在纸上画了一棵大树。
林毅夫教授治学勤奋,研究领域比较广泛,形成了十分丰富的学术思想。
他强调制度的内生性,早在1980年代后期,他就认为经济体制改革成功的前提是放弃推行带有赶超色彩的发展战略。
在总结了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后,他提出了自己独特的发展经济学理论假说。
受到有海归身份的商务人士和学者们的好感。
4、茅于轼带有浪漫主义思想色彩的经济学家。
茅于轼先生的"厉害"在于他对微观经济学的资源配置问题的透彻研究和精妙阐释,他曾经用一句话来概括整个微观经济学和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充分竞争下的供求均衡达致资源配置最优。
他的《择优分配原理》由于深入浅出,颇得经济学之妙处,所以成为很多青年学者进入微观经济学领域的介绍信。
由于其著述语言引人入胜、观点精练,茅于轼培养了一大批忠实的"茅于轼迷"。
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十大经济学家

•
•
•
将经济学讲得最清楚的人——茅于轼
• · 1929年1月14日出生于南京,父亲茅以新是铁路机械工程师,伯父茅以升是桥梁专 家。 · 1946年毕业于重庆南开中学,同年考入上海交通大学。 · 《世界商业评论》对茅于轼教授的评价是:将经济学讲得最清楚的人! 1986年赴美国在哈佛大学任注册访问学者。1987年回国,以后7年内担任非洲能源政策 研究网顾问。1990年应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经济系招聘任高级讲师,讲授研究生班的 微观经济学。 1993年从中国社科院退休,与其他四位经济学家共同创办天则经济研究所。现为该所 法人代表。主要兼职如下:亚洲开发银行注册顾问、LEAD国际培训项目中国国家理事 会成员、China Economic Review顾问编辑、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 带有浪漫主义思想色彩的经济学家。茅于轼先生的“厉害”在于他对微观经济学的 资源配置问题的透彻研究和精妙阐释,他曾经用一句话来概括整个微观经济学和市场 经济体制的核心:充分竞争下的供求均衡达致资源配置最优。 他的《择优分配原理》由于深入浅出,颇得经济学之妙处,所以成为很多青年学者 进入微观经济学领域的介绍信。由于其著述语言引人入胜、观点精练,茅于轼培养了 一大批忠实的"茅于轼迷"。由于其宽容平和的性格,关注民生问题,被认为是经济学家 的楷模。
他一直主张市场取向的改革认为只有实行市场经济理顺市场价格体系形成比较充分的市场竞争环境和信息指标体系才能为国有企业改革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卸除国有企业背负的政策负担包括社会保障负担和执行赶超战略的负担培育国有企业的自生能力是国有企业改革取得成功的关在深入研究中国和东亚地区经济发展问题的基础上林毅夫教授总结了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提影响政府决策的经济学家—— 厉以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据悉,张五常教授继续名列首位,清华大学钱颖一教授排列第二,而备受争议的郎咸平教授位居第三。
林毅夫、邹恒甫、吴敬琏、张维迎、李稻葵、陈志武、田国强等七位教授也名列十强榜。
值得关注的是,除吴敬琏外,其余9位经济学家均毕业于欧美名校。
张五常:张五常,新浪专栏作者,世界著名经济学家,新制度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在交易费用、合约理论研究等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
1959年,在美国加州大学师从现代产权经济学创始人阿尔钦,8年后获博士学位;后在华盛顿大学任教授。
1982年返港担任香港大学经济金融学院院长,至2000年退休。
张五常教授著作甚多,求学之时,就凭一本《佃农理论》在经济学界崭露头角。
返港后,以一系列用中文下笔的专栏文章在华文世界取得广泛的影响,代表作是《卖桔者言》、《中国的前途》、《再论中国》等。
其近年来下笔完成的三卷本经济学著作《经济解释》,2005年末更出版英文学术文集《张五常英语论文选》(Economic explanation: Selected papers of Steven NS Cheung)。
此两书,被认为是集张五常平生学术功力之大成、也将具有深远影响的经济学经典著作。
钱颖一: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经济系教授1981年清华大学数学专业本科(提前)毕业。
毕业后留学美国,分别于1982年获哥伦比亚大学统计学硕士学位,1984年获耶鲁大学运筹学/管理科学硕士学位,1990年获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
1990年至1999年任斯坦福大学经济系助理教授,1999年至2001年任马里兰大学经济系教授,2001年至今任伯克利加州大学经济系教授。
2006年起担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
2009年4月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执行副理事长研究领域包括比较经济学、制度经济学、转轨经济学、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发展郎咸平:1956年出生,祖籍山东。
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博士;现任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曾任沃顿商学院,密西根州立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纽约大学和芝加哥大学教授;郎咸平作为世界级的公司治理和金融专家,主要致力于公司监管、项目融资、直接投资、企业重组、兼并与收购、破产等方面的研究,成就斐然。
2004年,郎咸平用最为传统的财务分析方法,痛陈国企改革中的国有资产流失弊病,质疑某些企业侵吞国资,并提出目前一些地方上推行的“国退民进”式的国企产权改革已步入误区。
引起巨大的影响,被称之为“郎旋风”。
林毅夫:工作简历:1987-1990年任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发展研究所副所长,1990-1993年,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副部长,1994年2008年,任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研究领域:发展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制度经济学。
2008年2月4日,世界银行行长罗伯特·佐利克(Robert Zoellick)正式任命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林毅夫为世行首席经济学家兼负责发展经济学的高级副行长。
世行的首席经济学家在拟定研究计划及发展方向上扮演相当重要的决策角色,林毅夫出任世银首席经济学家将更进一步转变世银与中国的关系。
林毅夫是首位在世界银行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获得如此高职位的中国人。
邹恒甫:出生于湖南省华容县,武汉大学经济系本科毕业获经济学学士,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世界银行政策研究司经济学家,武汉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武汉大学经济科学高级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中非合作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朝圣山学社首位来自中国大陆的学者。
2008年11月14日担任深圳大学高级研究中心首任主任。
邹恒甫教授在国外主要杂志上发表了40多篇有影响力的论文。
由于他在宏观经济学领域所作的突出贡献,在去年年初全球10多万名经济学家和5500名著名经济学家的大排名中名列世界第247位。
提到邹恒甫教授,这位非常年轻(年仅42岁)的来自世界银行的高级经济学家,在中国经济学圈内乃至国际经济学界,名气却非常的大。
著名的经济学家林毅夫曾对世界银行的人说:“改革开放以来,对中国经济学教育做得最多、贡献最大,没有人可以与邹恒甫相比。
”能得到“同行竞争者”如此厚誉,可见邹恒甫绝非等闲之辈。
有资料表明,邹恒甫十余年来在中国艰难地推进全新的经济学实验教育,在武汉大学和北京大学相关院系,他几乎把经济学教育的课程和教学观念翻了一个个儿。
他领导的武汉大学高级研究中心已成为中国向世界一流大学输送经济学优秀人才的最重要的基地。
邹恒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从哈佛大学毕业的中国第一个经济学博士、也是第一个进入世界银行研究部的中国经济学家。
他是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时也是武汉大学、浙江大学和中山大学的教授和博士生导师。
邹恒甫在国外主要杂志上发表了40多篇有影响力的论文。
由于在宏观经济学领域所作的突出贡献,他在去年初全球10多万名经济学家和5500名著名经济学家的大排名中名列世界第247位。
根据2000年国内文献情报中心的SSCI检索结果,仅仅由于邹恒甫一个人所发表文章,就把武汉大学在这一领域的排名从第十几位上升到了第三位。
吴敬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名誉所长;国务院经济体制改革方案研讨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国际顾问理事会理事、国际管理学会会员1954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经济系;现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兼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宝钢经济学教席教授;国际经济学会(International Economic Association,IEA)执委会成员、国际管理学会(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Management,IAM)会员;《改革》、《比较》、《洪范评论》杂志主编;香港浸会大学、香港大学荣誉社会科学博士。
1984~1992年,连续五次获得中国"孙冶方经济科学奖"。
2003年获得国际管理学会(IAM)"杰出成就奖";2005年荣获首届"中国经济学奖杰出贡献奖"。
张维迎:1987年10月至1988年12月,在牛津大学进修;1990年9月—1992年,获牛津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1994年获牛津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回国在北大工作,现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经济学教授,北京大学网络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和北京大学工商管理研究所所长。
20世纪80曾在国家体改委工作,在牛津大学读书期间,师从诺贝尔奖得主James Mirrlees教授和产业组织理论专家Donald Hay,主攻产业组织和企业理论。
张维迎是“奥地利学派”的支持者,主张政府不干预经济活动,认为2007、2008年以来发生的经济危机是政府干预的结果。
[1]。
张维迎是国内最早提出并系统论证双轨制价格改革思路的学者,主张国家退出经济领域,让万能的自由市场主导经济,国企改制。
这样的改革思路在1980年代到90年代大行其道,他的企业理论及有关产业改革的理论成果在国内外学术界、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业界有广泛影响。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引文索引》统计,他的论文被引用率连续几年名列第一。
李稻葵:198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管理信息系统专业,获学士学位。
1985年至1986年为美国哈佛大学国际发展研究所(HIID)访问学者。
1992年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经济学)学位。
1992年至1999年任美国安娜堡密西根大学经济系助理教授并兼任该校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
1997年至1998年,任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国家研究员,从事中国经济改革的制度变迁研究。
1999年至2004年受聘为香港科技大学经济系副教授,并任该校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现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李稻葵曾兼任世界银行中国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研究项目顾问(1989),国际《比较经济学杂志》(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编委(2000-03),中国留美经济学会(CES)会长(2001-02),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2002-03)。
现兼任(欧洲)经济政策研究中心(CEPR),美国密西根大学威廉戴维森研究所(The William Davidson Institute)研究员;国际《经济学通报》(Economics Bulletin),中国《经济研究》,香港《中国评论》(The China Review)等学术杂志的编委;国际比较经济研究会执行理事;南开大学、四川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兼职教授。
李稻葵教授目前的研究兴趣包括: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研究,经济发展模式及制度变迁的跨国比较研究,以及大国发展战略。
陈志武:美国耶鲁大学教授。
祖籍福建福州,1953年7月生于湖南茶陵,1983年获中南工业大学理学学士学位,1986年获国防科技大学硕士学位,1990年获美国耶鲁大学金融学博士学位。
1990-1995年在美国威斯康辛·麦迪逊大学任教;1995-1999年在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任教;1997年晋升为金融学副教授,1999年晋升为金融学教授。
现担任美国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金融学终身教授、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
陈志武教授是金融经济学、财务学理论、证券定价、新兴资本市场以及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方面的专家。
陈教授在大量一流财经类学刊发表研究论文,涉及从股票定价和期权定价理论到有关外汇、资本市场发展、基金管理和投资战略的研究。
最近几年,陈志武教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国转型过程中的市场发展和制度机制建立的问题以及其它新兴资本市场问题。
陈教授的著作常被《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远东经济评论》、The Boston Globe、Barron's 所引用,也常发表于许多香港和大陆的报纸和杂志上。
另外,他还是Zebra Capital Management 三位合伙人之一,以及《新财富》杂志的专栏作家和学术顾问。
田国强: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其研究领域涉及经济机制设计理论、动态经济学和一般均衡理论。
他提出了一个在“非规范性”的经济环境中,即有限经济自由和不完全市场体系环境下的企业产权理论。
田国强先生1980年获得华中理工大学数学学士学位,1987年获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1991年于A&M大学破格提前提升为副教授并获得终生任期教授资格,并为德国康思藤斯(Konstanz)大学客座教授;1995年被提前提升为终身任期正教授,1998年被美国德州A&M大学授予杰出人才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