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梭菌性疾病

合集下载

羊梭菌性疾病及其防治策略浅谈

羊梭菌性疾病及其防治策略浅谈

羊梭菌性疾病及其防治策略浅谈
羊梭菌性疾病是由羊梭菌引起的一种疾病,在畜牧业中经常发生,严重影响了养殖业
的发展,防治工作十分重要。

本文主要从疾病的症状、病因、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浅谈。

一、羊梭菌性疾病的症状
1、成年羊:起病急,高烧不退,眼结膜充血,呼吸急促,肺部出现全面潮湿性啰音。

病后仍可能留下长期后遗症,如极度消瘦、颈椎侧弯、皮下结节形成等。

2、羔羊:嗜睡、不吃饲料、精神萎靡、体温不升,继而出现腹泻、呕吐等症状。

羊梭菌为革兰氏阳性杆菌,侵入呼吸道等部位,可引起病原菌的感染。

病原菌在输送
途中或为了节省成本使用劣质饲料,含有病毒、细菌等致病微生物,羊梭菌便更易滋生生
繁殖,引起疫情。

1、强化卫生管理,保持场地清洁整洁,定期进行消毒。

2、选择优质饲料,避免使用劣质饲料。

3、加强羊舍通风,保持舒适的环境温度,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

4、定期给羊体检,早期发现羊群感染情况,及时隔离和治疗。

5、加强免疫管理,对于疫苗的接种要按时按剂量接种,才能更好的保证羊的健康。

综上所述,羊梭菌性疾病对养殖业产生了一定的危害,为保证羊的健康和养殖业的发展,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

希望饲养者能够加强对这方面的学习和认识,合理使用药
品和疫苗,从而有效的控制疾病的发生。

动物传染病 一、羊梭菌性疾病

动物传染病 一、羊梭菌性疾病
羊梭菌性疾病
一、概述:
羊梭菌性疾病是由多种梭状芽胞杆菌引起
羊的一类传染病,包括羊快疫、羊肠毒血症、
羊猝狙、羊黑疫、羔羊痢疾等病, 其特点是发病快、病程短、死亡率高。其 中肠毒血症及羔羊痢疾分布较广。这些疾病都 能造成急性死亡,对养羊业危害很大。
二、羊快疫
• 羊快疫是由腐败梭菌引起的。在有氧情况下即形
成芽胞,对环境及各种消毒药抵抗力很强。只有
20%漂白粉等才能在较短时间内将其杀灭。
绵羊快疫以6-18月龄的羊最敏感,是通过采 食被芽胞污染的饲料、饲草或饮水经消化道感染;
也可因气温骤变、阴雨连绵或食入结冰、霜冻的
水草,使机体抵抗力降低,致使原存在于肠道中 本不为害的梭菌大量繁殖,产生外毒素引起发病。
• 症状和病变:
绵羊快疫多突然发病,迅速死亡。能见到的 症状是不食、磨牙、呼吸困难,甚至昏迷,有的
兴奋、不安。腹部臌胀,有疝痛症状。
剖检见:可视粘膜暗紫色,真胃及十二指肠
粘膜红、肿,弥漫出血或散在出血点;胃壁水肿,
小肠卡他性炎。
• 防治
治疗无意义,因发病太急。若病程稍长可用
磺胺和青霉素治疗。隔离病羊,转移牧地。发病
• 诊断: 根据发病情况、症状和病变作初步诊 断。确诊,应取小肠内容物、管状骨髓、
肝等组织作细菌分离及肠内毒素检验。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防治:

不喂过量精料,经常运动,增强肠蠕 动。常发病区每年应用三联苗或五联苗2次 注射。饲料中加入金霉素预防发病。
治疗可用抗菌素、磺胺及石灰水(10%)。

了大量菜根、菜叶、青草和谷物,容易发病。
本病多发生于2~12月龄的绵羊。
• 症状: 因发病突然,很快死亡,很少见到症 状。有的病羊死前表现四肢划动,肌肉震 颤,眼球转动、磨牙,流口水,头颈抽搐; 有的表现步态不稳,倒卧,感觉过敏,流 涎,上下颌颤抖有声,继而昏迷死亡。病 程2~4小时。

羊梭菌性疾病

羊梭菌性疾病
羊猝狙是由C型魏氏梭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羊猝狙是由 型魏氏梭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型魏氏梭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主要发生于1~2岁的成年绵羊 。 常流行于低洼 、 岁的成年绵羊。 常流行于低洼、 主要发生于 岁的成年绵羊 沼泽地区,以冬、春季节多发,经消化道感染。 沼泽地区,以冬、春季节多发,经消化道感染。
梭菌性肠炎是由B型魏氏梭菌引起的犊牛和 梭菌性肠炎是由 型魏氏梭菌引起的犊牛和 羔羊的急性传染病, 羔羊的急性传染病,习惯上将羔羊梭菌性肠 炎称羔羊痢疾(Lamb dysentery)。犊牛和羔 炎称羔羊痢疾 。 羊发病多在出生后1周之内, 日龄居多。 羊发病多在出生后 周之内,以2-3日龄居多。 周之内 日龄居多


来不及治疗, 来不及治疗 , 只有紧急用黑疫和快疫二联苗 皮下或肌肉注射3毫升能很快控制疫情。驱除 皮下或肌肉注射 毫升能很快控制疫情。 毫升能很快控制疫情 肝蛭。 每年用五联苗免疫一次, 以预防该病 肝蛭 。 每年用五联苗免疫一次 , 发生。 发生。
(4)羊猝狙 击)(Struck) )羊猝狙(击
羊快疫和恶性水肿是由腐败梭菌引起的。 羊快疫和恶性水肿是由腐败梭菌引起的 。 在 有氧情况下即形成芽胞, 有氧情况下即形成芽胞 , 对环境及各种消毒 药抵抗力很强。 只有 药抵抗力很强 。 只有20%漂白粉等才能在较 漂白粉等才能在较 短时间内将其杀灭。 短时间内将其杀灭。
绵羊快疫以6-18月龄的羊最敏感 , 是通过采 月龄的羊最敏感, 绵羊快疫以 月龄的羊最敏感 食被芽胞污染的饲料、 食被芽胞污染的饲料、饲草或饮水经消化道感 也可因气温骤变、阴雨连绵或食入结冰、 染;也可因气温骤变、阴雨连绵或食入结冰、 霜冻的水草,使机体抵抗力降低, 霜冻的水草,使机体抵抗力降低,致使原存在 于肠道中本不为害的梭菌大量繁殖, 于肠道中本不为害的梭菌大量繁殖,产生外毒 素引起发病。 素引起发病。 恶性水肿发生于绵羊剪毛和牛、 羊去势, 恶性水肿发生于绵羊剪毛和牛 、 羊去势 , 断尾、去角、分娩、注射等情况下, 断尾、去角、分娩、注射等情况下,通过伤口 感染。 感染。

羊梭菌性疾病及其防治策略浅谈

羊梭菌性疾病及其防治策略浅谈

羊梭菌性疾病及其防治策略浅谈羊梭菌性疾病是由羊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引起的一类疾病,常见于家畜和家禽,尤其是绵羊。

该病在世界范围内都有发生,并且对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本文将就羊梭菌性疾病的特点、病因及其防治策略进行浅谈。

一、疾病特点羊梭菌性疾病通常表现为急性肠炎,主要症状包括腹泻、消化不良和腹部胀气等。

疾病发病迅速,病程短暂,致死率较高。

一些羊只也可携带羊梭菌而无明显症状,但仍可成为感染源。

二、病因1. 病原菌:羊梭菌是一种厌氧菌,广泛存在于土壤和动物的肠道中。

它不少于5个毒力因子,包括α、β、ε、ι和θ毒素,其中α、β毒素是其主要的毒力物质。

2. 传播途径:病原菌主要通过粪便、食物和饮水传播。

绵羊在进食时可能会吞咽羊梭菌,进而感染病菌。

三、防治策略1. 清洁消毒:维持环境的良好卫生水平是预防羊梭菌性疾病的关键。

饲养场内的饮水槽、饲料槽、床上物和养殖设备等都应定期清洁消毒,以杀灭潜在的病原菌。

2. 合理饲养管理:提供清洁干净的饮水和饲料,避免粪便、尿液和食物相互污染。

适宜的密度和合理的饲养方式也有助于降低感染风险。

3. 强化免疫:通过给予绵羊免疫接种来提高其免疫力。

可选用羊梭菌疫苗进行预防接种,以降低罹患羊梭菌性疾病的可能性。

4. 抗生素治疗:在发生疫情时,可以使用适当的抗生素来控制病情的进展。

但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药物和使用方法,并且遵循兽医的建议。

5. 隔离患病动物:对于确诊感染羊梭菌的动物,应立即进行隔离处理,以避免疾病的传播。

羊梭菌性疾病对养殖业来说是一种重要的健康威胁。

通过加强环境清洁、健康饲养管理、免疫接种、适时的药物治疗和隔离患病动物等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该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羊梭菌具有一定的抗药性,因此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以制定更有效的防治策略。

浅谈羊梭菌性疾病的诊断与防治

浅谈羊梭菌性疾病的诊断与防治

浅谈羊梭菌性疾病的诊断与防治1. 引言1.1 什么是羊梭菌性疾病羊梭菌性疾病,又称为伪膜性肠炎,是由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引起的一种感染性疾病。

这种疾病通常发生在长期接受抗生素治疗或免疫力低下的患者身上,尤其是在医院和养老院等医疗机构中更为常见。

产气荚膜梭菌是一种产生孢子的革兰氏阳性细菌,可以在环境中长期存活,易于传播。

羊梭菌性疾病主要病理改变是肠道内形成伪膜,造成肠道粘膜破坏和炎症。

患者常表现为腹泻、发热、腹痛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腹泻失水、电解质紊乱甚至败血症等并发症。

了解羊梭菌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对及时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有益菌群可以抑制产气荚膜梭菌的过度生长,但一旦抗生素疗法破坏了这种平衡,产气荚膜梭菌便有机会引发感染。

对于羊梭菌性疾病的认识和预防至关重要,只有通过深入研究疾病的病因与传播途径,加强诊断与治疗方法的研究,才能有效控制和预防羊梭菌性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1.2 羊梭菌性疾病的危害1. 对人体健康的威胁:羊梭菌是一种常见的病原菌,能够引发肠道感染和食物中毒等疾病。

一旦感染,患者会出现腹泻、腹痛、发热等症状,严重的情况还可能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危及生命。

2.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羊梭菌不仅危害人体健康,还会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特别是在畜牧业中,羊梭菌性疾病的爆发会导致畜禽大量死亡,造成经济损失。

3. 对社会稳定的威胁:羊梭菌性疾病容易通过食物、水源等途径传播,一旦发生疫情,会引起社会恐慌,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秩序,甚至造成社会不稳定。

羊梭菌性疾病的危害不容忽视,加强对其的防治工作对维护人民健康和经济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医疗卫生部门和农业部门来说,应当密切监测疫情动态,加强防控措施,做好群众健康教育,以便及时发现、报告和控制羊梭菌性疾病的传播,保障人民身体健康。

2. 正文2.1 病因与传播途径羊梭菌性疾病是由羊梭菌引起的一种感染性疾病,主要通过羊梭菌的毒素侵袭机体引起。

羊梭菌性疾病

羊梭菌性疾病

2.发病后控制措施 (1)隔离病羊,对病程较长者可进行对症治疗 和抗菌类药物治疗。病死羊一律进行深埋或无害 化处理。 (2)将发病羊群转移到高燥地区放牧,加强饲 养管理,可大大降低发病。 (3)紧急接种疫苗。 3.治疗 由于本病发病迅速,病程短,发病后 往往来不及治疗,且用药物治疗疗效不佳。
二、羊肠毒血症(Enterotoxaemia)
魏氏梭菌分为A、B、C、D、E五个型。
2.魏氏梭菌的培养 本菌为严格厌氧菌,可在厌氧条件下培养。
3.产气荚膜梭菌的的抵抗力
本菌繁殖体对外界因素抵抗力不强,但其 形成芽胞后,对外界抵抗力强,须用强力消毒 药进行消毒。
(二)流行病学
1.易感动物 主要发生于绵羊,以2~12月龄膘情较好的 羊多发。 2.传染源 病羊和带菌羊是本病主要的传染源。 3.传播途径 主要经消化道感染。
4.流行特点
地方性流行或散发,其发病与应激因素 有关。
在饲料突然改变,季节变换如春末、夏 初抢青时,或秋末牧草结籽和抢茬时。
(三)症状
表现突然发病 很快倒地死亡。分两种类型。 一类以搐搦为特征:出现倒地,四肢强烈划 动,肌肉震颤,眼球转动,磨牙,抽搐,多死于 2~4小时内。 另一类以昏迷和静静地死去为特征。表现步 态不稳,倒卧,感觉过敏, 流涎,昏迷,角膜反 射消失,常在3~4小时内静静死去。 病羊在临死前有明显的高血糖和尿糖。
(六)防制
1.平时的预防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 孕母羊及新生羔羊饲养管 理,减少应激,增强羔羊的抵抗力。 (2)搞好卫生消毒工作 (3)免疫接种 每年秋季对母羊接种厌氧菌五 联苗或羔羊痢疾菌苗,产前2~3周加强免疫1次。 (4)药物预防 常发地区,也可进行药物预防, 即羔羊在出生后12小时内口服土霉素或其他敏感 抗菌药物,连用3天,有一定预防作用。

羊梭菌性疾病

羊梭菌性疾病

3
2
4
1
易感动物 1岁以上的绵羊,以2~4岁的肥胖绵羊发生最多。山羊也可感染,牛偶可感染。
影响因素 在春夏发生于肝片吸虫流行的低洼潮湿地区。
传染源 病羊,自然界亦广泛存在。
传播途径 经消化道传播。
流行病学
症 状
01
病程短,大多数不表现明显症状就突然死去,少数病例病程稍长,可拖延1~2天,但没有超过3天的。病畜掉群,不食,呼吸困难,体温41.5℃左右,呈昏睡俯卧,并保持在这种状态下毫无痛苦地突然死去。
1
(-)羊快疫
2
病 原
腐败梭菌 形态结构 为革兰氏阳性的厌气大杆菌,在体内外均能产生芽胞,不形成荚膜。当取病羊血液或脏器作抹片镜检时,常能发现单在及2~3个相连的粗大杆菌,并可见其中一部分已形成卵圆形膨大的中央或偏端芽胞,有的呈无关节长丝状(尤其是肝被膜的触片),其中一些可发现已断为数段。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 。
防 制
二、羊梭菌性疾病 (Clostridiosis of sheep) 羊梭菌性疾病是由梭状芽胞杆菌属(Clostridium)中的微生物所引起羊的一组传染病,包括羊快疫、羊肠毒血症、羊猝狙、羊黑疫、羔羊痢疾等病。其特点是发病快、病程短、病死率高,对养羊业危害很大。
羊快疫是由腐败梭菌引起羊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绵羊。发病突然,病程极短,其特征为真胃粘膜呈出血性、坏死性炎症。
牛黑疫 肝脏表面散在不规则的苍白色梗死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202X
在肝片吸虫流行的地区发现急死或昏睡状态下死亡的病羊。
01
01
02
03
04
剖检见特殊的肝脏坏死变化,有助于诊断。
必要时可作细菌学检查和毒素检查。

羊梭菌性疾病

羊梭菌性疾病

❖ 43-47℃为最宜本菌生长和繁殖速度极快,在适宜 条件下增代时间仅8min,可利用高温快速培养法, 对本菌进行选择分离 。
❖ 外毒素:各型产气荚膜梭菌产生的外毒素(或可溶血 抗原)共有12种,其中主要有4型,即A、B、C、D.而 已知〝A型〞毒素与人类食物中毒有关。
❖ 肠毒素:耐热株能引起人的食物中毒。
血症、黑疫、肉毒中毒、破伤风七联菌苗) 。
❖ 疫情紧急时全群可普遍投服2%硫酸铜(每头 100ml)或10%生石灰水溶液(100-150ml) 可在短期内显著降低发病数。
恶性水肿
❖ 恶性水肿是由梭菌引起的多种家畜一种创伤性急性 传染病,其特点为局部发生急剧炎性气性水肿,并 伴有全身发热和全身性毒血症。

定期注射三联苗或五联苗。
(三)羊猝狙(Struck)
❖ 由C型魏氏梭菌所引起的一种 毒血症,以急性死亡、腹膜炎和 溃疡性肠炎为特征。
(四) 羊黑疫(Black disease) ❖ 又名传染性坏死性肝炎,B型诺维
氏 梭 菌 ( Cl.novyi) 引 起 的 绵 羊 和 山 羊 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毒血症。
❖ 主要病原为腐败梭菌,其他如魏氏梭菌等也可致病 或参与作用。
❖ 绵羊和马多发,由于外伤如去势、断尾、断角、注 射、分娩、助产等没有注意消毒,污染了本菌的芽 胞而引起感染。本病一般只散发,较少在畜群内出 现群发。
❖ ( 二 ) 羊 肠 毒 血 症 ( Enterotoxaemia) 是绵羊的一种急性毒血症。
第十八节
羊梭菌性 疾病
❖ 近年来,我国的畜牧业蓬勃发展,养禽业行情变化 很大,但是养羊业却一直在稳步上升,包括羊肉、 羊毛产品价格一直稳中有升,羊肉的消费已被人们 接受。
❖ 许多新的品种:“小尾寒羊“ “波尔山羊” 。

牛羊传染病—羊梭菌性疾病(动物疫病防治课件)

牛羊传染病—羊梭菌性疾病(动物疫病防治课件)
胸部皮下组织水肿,体腔和心包积有黄色液体,但腹腔液略带红色暴 露于空气中易凝固。
心内膜有出血点,真胃幽门部和小肠充血、出血。 肝脏充血肿胀,并有数目不等的、直径约2~3 cm的凝固性坏死灶,
其界线清晰,灰黄色,坚实,周围有鲜红色充血带围绕,切面呈半圆 形。肝脏的这种变化具有诊断意义。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症状和剖检时肝脏等的病变特征,可作出初步诊断。 确诊需进行细菌学和毒素检查。
注:﹡表示主要毒素
流行病学
易感动物:本病可发生于不同年龄的绵羊,但以1~2岁膘 情较好的绵羊发病较多,山羊偶尔也可发病。
传染源及传播途径:C型魏氏梭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经 污染的饲料、饮水等从消化道感染。
流行特点:本病常为地方流行性,多见于低洼、沼泽地, 多发于深秋、冬季和早春。本病常与快疫并发。
本菌为一种严格厌氧菌。高层琼脂中呈绒毛状生长,血琼脂上,菌落周围有微弱的溶 血区,能液化明胶,肉肝汤中培养有脂肪腐败的气味。能发酵杨苷,产酸产气,但不 发酵蔗糖,这是与气肿疽梭菌的区别点之一。
本菌能产生α、β、γ、δ、四种外毒素,其中α最重要,具有致死、坏死特性。本菌在 自然界中分布很广泛,草食动物肠道和被粪便污染的土壤中含有大量细菌。繁殖体对 一般消毒药物均敏感,但芽胞体抵抗力很强,在土壤中能存活许多年。
羊快疫是由腐败梭菌引起,主要发生于绵羊的一 种急性传染病,其特征为突然发病,病程极短, 死亡迅速,真胃黏膜发生严重的出血性炎症。
病原学
腐败梭菌(Clostridium septicum)是革兰氏阳性的粗大杆菌,菌体正直,两端钝圆。 在培养基中菌体单在或呈短链状,脏器触片,尤其是肝脏被膜触片染色后镜检,常见 到无关节的长丝状菌体,这一特征对诊断本病有重要价值。本菌不形成荚膜,但在体 内外均能形成芽胞。幼龄菌具有鞭毛。

羊的梭菌性疾病

羊的梭菌性疾病

+

羔羊痢疾,绵羊、山羊、犊牛和 驹的出血性肠炎
B C
+ + - - 坏死性肠炎,羊猝疽(绵羊)
D E
+ - + - 肠毒血症(绵羊、山羊和犊牛)
+ - --
肠毒血症(羔羊和犊牛)
腐败梭菌形态
(二)魏氏梭菌
1.形态与染色:产气荚膜梭菌为两端几乎平 切的革兰阳性粗大杆菌。芽胞位于次极端, 呈椭圆形,不大于菌体,但在组织和普通 培养基中上很少形成。无鞭毛。在体内有 明显的荚膜。
调,昏迷等症状。一般病羊来不及出现临 诊症状,就突然死亡。通常数小时至一天 内死亡。 3.羊猝疽:病程极短,突然死亡。
4.羊快疫及羊猝疽混合感染:分为最急性 型和急性型。
发病 时期
临床表现
出现症 状到死 亡时间
最急 流行 四肢分开弓腰,头向上。喜伏卧,头颈 通常为 性型 初期 向后弯曲,磨牙有腹痛表现,结膜潮红。2~6h
羊快疫
以真胃呈 出血性炎症
为特征
梭 状 芽 孢 杆 菌
混 和 感 染
其特征是突然发病,病程极短, 几乎看不到症状即死;胃肠道 呈出血性,溃疡性炎症变化, 肠内容物混有气泡;肝肿大, 质脆,色多味淡,常伴有腹膜炎

C型魏氏梭 菌的毒素
羊猝疽
以溃疡性 肠炎和腹膜炎
为特征
二、病原
(一)腐败梭菌
1.病原:腐败梭菌(Cl.speticum)是革兰氏阳 性的厌气大杆菌,形成芽孢,不形成荚膜。 其抹片镜检,可见无关节长丝状的形态,这 是腐败梭菌突出的特征。
二、病原
D型产气荚膜梭菌,为 革兰氏阳性厌氧粗大杆
菌。无鞭毛不能运动。 菌体长2~8μm ,宽 1~1.5μm ,在动物体 内可形成芽孢。在95℃ 下需2.5h方可杀死,3 %甲醛溶液30min可杀 死芽孢,一般消毒液均 易杀死其繁殖体。

兽医传染病学:9.羊梭菌性疾病

兽医传染病学:9.羊梭菌性疾病
四.羊黑疫又称传染性坏死性肝炎 , B型诺维氏 梭菌病 。特征为尸体 、皮肤呈暗黑色,肝实质坏死 , 黄色坏死灶周围有血带,切面成半圆形。
( 一 )诊断要 1.一岁以上绵羊 , 2 4岁发病最多 , 山羊也可 感染 , 羔羊不发病 , 豚鼠最敏感。2.主要发生于肝片吸虫流行的地方或肝脏受损 而发生 , 多发于夏秋季节。3.皮肤呈暗黑色称“黑疫 ”, 病羊掉群 , 体温 升高 , 呈昏睡状俯卧 , 静静死去。4.胸部皮下组织水肿 , 胸 、腹腔心包积液 , 真 胃函门部 、 小肠充血出血 。肝脏充血肿胀 , 凝 固性坏死 , 界限清晰。5.B型诺维氏梭菌不产生夹膜 , 能运动 , 能产 生外毒素 , 毒力强 , 损害神经元 , 导致急性休 克死亡。
三.羊猝击( c型魏氏梭菌)特征: 急性死亡 , 腹膜炎和溃疡性小肠炎。( 一 )诊 要点:1.幼羊. 1 2岁或年轻羊发病最多 。冬季在低洼 、沼 泽地区常呈地方流行性。2.病程极短促 、掉群 、 卧地 、腹泻 、衰弱 、痉挛 , 数小时内死亡 。主要是毒素侵害 , 神经元发生休克 所致。3.十二指肠严重充血 、糜烂 、溃疡 , 胸腹腔和心包 大量积液。4.C型魏氏梭菌在小肠内繁殖 , 产生贝塔毒素引起; 取脾脏分离培养 。鉴定。(二) 防制措施: 同快疫 , 肠毒血症。
3 、 防制措施1.病程急促 , 常来不及治疗 , 必须加强平 时的防疫措施。2.每年定期接种 , 羊快疫 、猝击 、肠毒症 三联苗或再加黑疫 、羔羊痢疾五联苗。3.转移牧地到干燥的地区放牧 , 避免采食 冰冻的饲料 , 推迟早上牧羊时间 , 可收到减少或停止发病的效果
二.羊肠毒血症又称类快疫或软肾病 。 以突然死亡 、 四肢抽搐 、 昏迷 、 高血糖和糖尿为特征。(一)诊断要点1.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条件性 , 春末夏初青 草萌发和秋季牧草结束后 , 羊吃多量菜根 、 叶、 多汁 , 胃机能障碍 , 易发酵 , PH4.0以下 , 或 采食谷类 、果实等大量淀粉发酵 , 致菌大量繁 殖 , 产生毒素 。发病多为体质较好的羊只。

羊梭菌性疾病

羊梭菌性疾病

( 二 ) 羊 肠 毒 血 症 ( Enterotoxaemia) 是绵羊的一种急性毒血症。 是绵羊的一种急性毒血症。 D型魏氏梭菌在羊肠道中大量繁殖,产 型魏氏梭菌在羊肠道中大量繁殖 在羊肠道中大量繁殖, 生毒素所引起。 生毒素所引起。 死后肾组织易于软化,常称此病为 软肾病” “软肾病”。 本病在临诊症状上类似羊快疫, 本病在临诊症状上类似羊快疫 , 故又 类快疫” 称“类快疫”。
1995一1996年“猝死症”的主要病原。 本细菌能产生强烈的外毒素。 本细菌能产生强烈的外毒素。外毒素引起机 体组织和器官(特别是实质器官和要害器官) 体组织和器官(特别是实质器官和要害器官) 的充血、 的充血、出血特别是水肿是造成机体快速死 亡的主要原因。 亡的主要原因。 还可以产生酶类。 还可以产生酶类。
保暖:为避免产羔时过于寒冷, 保暖:为避免产羔时过于寒冷,可将产羔 季节提前或推迟,避开最寒冷的时间产羔。 季节提前或推迟,避开最寒冷的时间产羔。 合理哺乳,增加机体抵抗力。 合理哺乳,增加机体抵抗力。 预防接种:每年秋季注射五联苗,产前2 预防接种:每年秋季注射五联苗,产前2-3 再接种一次,羔羊通过初乳获得抗体。 再接种一次,羔羊通过初乳获得抗体。 近年来试制成功的羊六联菌苗(羊快疫、 近年来试制成功的羊六联菌苗(羊快疫、 猝狙、肠毒血症、羔羊痢疾、 猝狙、肠毒血症、羔羊痢疾、黑疫和大肠 杆菌病), ),对由大肠杆菌引起的羔羊痢疾 杆菌病),对由大肠杆菌引起的羔羊痢疾 也有预防作用。 也有预防作用。
常发本病地区,在羔羊出生后12h内,可口服土霉 常发本病地区,在羔羊出生后 内 素0.15~0.2g,每天1次,连续灌服3d,或用其他抗 ,每天 次 连续灌服 , 菌药物有一定的预防效果。 菌药物有一定的预防效果。 对病羔要做到早发现, 立即隔离, 认真护理, 对病羔要做到早发现 , 立即隔离 , 认真护理 , 积 极治疗。 粪便、 垫草应焚烧, 污染的环境、 土壤、 极治疗 。 粪便 、 垫草应焚烧 , 污染的环境 、 土壤 、 用具等用3%~5%来苏儿喷雾消毒。 来苏儿喷雾消毒。 用具等用 来苏儿喷雾消毒 治疗:药物治疗应与护理相结合。 治疗:药物治疗应与护理相结合。 一般发病较慢,腹泻不重的病羔,可灌服6%硫酸 一般发病较慢,腹泻不重的病羔,可灌服 硫酸 内含0.5%福尔马林液 ) 30~60ml,6~8h后再 福尔马林液) 镁 ( 内含 福尔马林液 , 后再 灌服1%高锰酸钾 灌服 高锰酸钾 发病严重的羔羊,可灌服6%硫酸镁 硫酸镁2~3次。 发病严重的羔羊,可灌服 硫酸镁 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羊快疫及羊猝击混合感染: 羊快疫及羊猝击混合感染: 最急性型:一般见于流行初期。 最急性型:一般见于流行初期。 采食停止; (1)采食停止; 神经症状:四肢分开、弓腰、头向上, (2)神经症状:四肢分开、弓腰、头向上, 行走时后躯摇摆,磨牙、不安; 行走时后躯摇摆,磨牙、不安; 腹痛、流泪、呼吸迫促; (3)腹痛、流泪、呼吸迫促; 从口鼻流出泡沫,有时带有血色; (4)从口鼻流出泡沫,有时带有血色; 随后呼吸愈加困难,痉挛倒地, (5)随后呼吸愈加困难,痉挛倒地,四肢 作游泳状,迅速死亡,病程2 6h。 作游泳状,迅速死亡,病程2-6h。
病变
(1)回肠的某些区段呈急性出血性炎症变 化; 心包积液; (2)心包积液; 肺脏出血和水肿; (3)肺脏出血和水肿; 肾软化。 (4)肾软化。
诊断
临床结合实验室 病原分离、检查肠毒素、 病原分离、检查肠毒素、血糖和血尿
防制
(1)羊群中出现本病时,应及时转移牧场。 羊群中出现本病时,应及时转移牧场。 免疫接种: (2)免疫接种: 三联苗:羊快疫、猝击、肠毒血症; ①三联苗:羊快疫、猝击、肠毒血症; 厌气菌七联干粉苗。 ②厌气菌七联干粉苗。
急性型:一般见于流行后期。 急性型:一般见于流行后期。 食欲减退、行走不稳,排粪困难, (1)食欲减退、行走不稳,排粪困难,有 里急后重的表现; 里急后重的表现; 喜卧地、牙关紧闭,易惊厥; (2)喜卧地、牙关紧闭,易惊厥; 病程一般为1d左右,100%死亡 1d左右 死亡; (3)病程一般为1d左右,100%死亡; 胃黏膜出血,溃疡。 (4)胃黏膜出血,溃疡。
• 羊猝击: 羊猝击: 主发于成年绵羊, 主发于成年绵羊,1-2岁绵羊发病较多。 岁绵羊发病较多。 常呈地方流行,经消化道感染。 常呈地方流行,经消化道感染。 常见于低洼、沼泽地区,多发于冬春季节。 常见于低洼、沼泽地区,多发于冬春季节。
症状与病变
羊快疫: 羊快疫: (1)往往突然死亡,看不到症状; )往往突然死亡,看不到症状; (2)有的病羊表现虚弱和运动失调; )有的病羊表现虚弱和运动失调; (3)腹部膨胀,有疝痛症状; )腹部膨胀,有疝痛症状; (4)体温一般正常。 )体温一般正常。 极度衰竭,昏迷数小时, 死亡, (5)极度衰竭,昏迷数小时,至1d死亡, 死亡 死亡率达100%; 死亡率达 ; (6)真胃出血性炎症变化显著。 )真胃出血性炎症变化显著。
羊黑疫
又名传染性坏死性肝炎, 又名传染性坏死性肝炎,是绵羊和山羊 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毒血症。 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毒血症。 病的特征是肝实质的坏死病灶。 病的特征是肝实质的坏死病灶。 病原为B型诺维氏梭菌。 病原为B型诺维氏梭菌。 本病发生于澳大利亚、新西兰、法国、 本病发生于澳大利亚、新西兰、法国、 智利、英国、美国、德国; 智利、英国、美国、德国;亚洲也有此 病存在。 病存在。
产气荚膜梭菌(魏氏梭菌) 产气荚膜梭菌(魏氏梭菌) 为G+、有芽胞的大杆菌,产生12种外毒 G+、有芽胞的大杆菌,产生12 12种外毒 素,主要有4种a、β、ε及c,不耐热, 主要有4 不耐热, 具有酸活性,有抗原性, 具有酸活性,有抗原性,用化学药物处 理可变为类毒素,根据中和试验分为A 理可变为类毒素,根据中和试验分为A、 五型。 B、C、D、E五型。每型魏氏梭菌产生一 种主要毒素,一种或数种次要毒素。 种主要毒素,一种或数种次要毒素。
症状
突然发病,突然死亡,很少能见到症状。 突然发病,突然死亡,很少能见到症状。 可看到的分为两种类型:一类以搐搦 搐搦为其 可看到的分为两种类型:一类以搐搦为其 特征,另一类以昏迷和静静地死去 昏迷和静静地死去为其特 特征,另一类以昏迷和静静地死去为其特 前者表现为四肢强烈划动,肌肉颤搐, 征。前者表现为四肢强烈划动,肌肉颤搐, 眼球转动,磨牙,口水过多, 眼球转动,磨牙,口水过多,随后头颈显 著抽缩,往往死于2 4h内 著抽缩,往往死于2-4h内;后者早期步态 不稳,以后倒卧,流涎,上下颌“咯咯” 不稳,以后倒卧,流涎,上下颌“咯咯” 作响,继以昏迷,角膜反射消失, 作响,继以昏迷,角膜反射消失,有的病 羊发生腹泻,通常在3 4h静静死去 静静死去。 羊发生腹泻,通常在3-4h静静死去。
病原
B型诺维氏梭菌 属于梭状芽胞杆菌属,G+大杆菌 大杆菌、 属于梭状芽胞杆菌属,G+大杆菌、严格 厌氧,能形成芽孢,具周身鞭毛, 厌氧,能形成芽孢,具周身鞭毛,无荚 膜。 三型,产四种外毒素, 分A、B、C三型,产四种外毒素,C型不 产生,无抗原学意义。 产生,无抗原学意义。
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
牛羊传染病
羊梭菌性疾病
是由梭状芽胞杆菌属中的致病菌引起的一类 疾病,包括羊快疫、羊猝疽、羊肠毒血症、 疾病,包括羊快疫、羊猝疽、羊肠毒血症、 黑疫、羔羊痢疾等病。 黑疫、羔羊痢疾等病。 这类疾病在临床上有不少相似之处,发病快、 这类疾病在临床上有不少相似之处,发病快、 病程短、死亡率高,容易混淆, 病程短、死亡率高,容易混淆,常引起羊的 急性死亡,对养羊业危害很大。 急性死亡,对养羊业危害很大。
诊断
临床诊断只能怀疑是这类病,确诊需要 临床诊断只能怀疑是这类病, 实验室诊断 腐败梭菌:可用肝脏触 腐败梭菌:可用肝脏触片查无关节的长丝 状菌体,分离鉴定病原, 状菌体,分离鉴定病原,产生的毒素目 前还没人能查出,据报道, 前还没人能查出,据报道,荧光抗体技 术可用。 术可用。 魏氏梭菌:病原分离鉴定,查小肠内容物 魏氏梭菌#43;厌氧大杆菌,有鞭毛,体内外均能产生 G+厌氧大杆菌 有鞭毛, 厌氧大杆菌, 芽胞,不形成荚膜。 芽胞,不形成荚膜。
取病羊血液或脏器作抹片镜检时, 取病羊血液或脏器作抹片镜检时,常能 发现单在及二三个相连的粗大杆菌, 发现单在及二三个相连的粗大杆菌,并可 见其中一部分已形成卵圆形膨大的中央或 偏端芽胞,有的呈无关节长丝状, 偏端芽胞,有的呈无关节长丝状,其中一 些可发现已断数段。 些可发现已断数段。这种无关节长丝状的 形态,在肝被膜的触片更易发现,这是腐 形态,在肝被膜的触片更易发现, 败梭菌极突出的特征, 败梭菌极突出的特征,具有重要的诊断意 义。 本菌可产生四种毒素, 本菌可产生四种毒素,γ、β、r、δ, 一般消毒药物均能杀死本菌繁殖体, 一般消毒药物均能杀死本菌繁殖体,但芽 胞抵抗力较强。 胞抵抗力较强。
流行病学
• 羊快疫: 羊快疫: 绵羊易感,体质好的易感,年龄多在6 18个 绵羊易感,体质好的易感,年龄多在6-18个 月之间,山羊、鹿也可感染本病。 月之间,山羊、鹿也可感染本病。 途径:一般经消化道感染, 途径:一般经消化道感染,经伤口感染会引 起恶性水肿。 起恶性水肿。 传染源:芽胞分布于低洼草地、 传染源:芽胞分布于低洼草地、熟耕地及沼 泽之中,羊采食后成为机体常在菌, 泽之中,羊采食后成为机体常在菌,机体抵 抗力降低时,会引起发病,导致死亡。 抗力降低时,会引起发病,导致死亡。
病原
D型产气荚膜梭菌( D型魏氏梭菌,绵羊 型产气荚膜梭菌( 型魏氏梭菌, 中毒杆菌) 中毒杆菌)
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
为土壤常在菌,也存在于污水中,采食后寄 为土壤常在菌,也存在于污水中, 生于肠道,产生ε毒素,侵害NS 休克死亡。 NS, 生于肠道,产生ε毒素,侵害NS,休克死亡。 有明显的季节性和条件性,在牧区, 有明显的季节性和条件性,在牧区,多发于 春末夏初青草萌发, 春末夏初青草萌发,和秋季牧草结籽后的一 段时期,在农区,则常常是在收菜季节, 段时期,在农区,则常常是在收菜季节,吃 了大量菜根菜叶或大量谷物后发病。 了大量菜根菜叶或大量谷物后发病。 本病多呈散发,绵羊发生较多,山羊较少。 本病多呈散发,绵羊发生较多,山羊较少。 12月龄的羊最易发病 月龄的羊最易发病。 2-12月龄的羊最易发病。发病的羊多为膘情 较好的。 较好的。
防制
加强平时的防疫措施,(病程短,来不及治疗), ,(病程短 ),当发生 1. 加强平时的防疫措施,(病程短,来不及治疗),当发生 本病严重时,可转移牧地,可收到减少和停止发病的效果。 本病严重时,可转移牧地,可收到减少和停止发病的效果。 2. 免疫接种:每年定期注射1-2次 免疫接种:每年定期注射1 羊快疫、猝击二联菌苗 (1)羊快疫、猝击二联菌苗 羊快疫、猝击、肠毒血症三联菌苗 (2)羊快疫、猝击、肠毒血症三联菌苗 羊快疫、猝疽、肠毒血症(羔羊痢疾)三联四防苗: (3)羊快疫、猝疽、肠毒血症(羔羊痢疾)三联四防苗: 用于预防羊快疫、猝疽、肠毒血症和羔羊痢疾。 用于预防羊快疫、猝疽、肠毒血症和羔羊痢疾。 (4)羊快疫、羊猝击、羔羊痢疾、肠毒血症、黑疫五联菌苗 羊快疫、羊猝击、羔羊痢疾、肠毒血症、黑疫五联菌苗 羊快疫、羊猝击、羔羊痢疾、肠毒血症、黑疫、 (5)羊快疫、羊猝击、羔羊痢疾、肠毒血症、黑疫、肉毒中 七联菌苗( ),可随需配合 破伤风七联菌苗 厌气七联干粉苗), 毒,破伤风七联菌苗(厌气七联干粉苗),可随需配合 可对怀孕母羊在产前进行两次免疫,第一次在产前1 可对怀孕母羊在产前进行两次免疫,第一次在产前11.5个月 第二次在产前15 30d,母羊获得的免疫抗体, 个月, 151.5个月,第二次在产前15-30d,母羊获得的免疫抗体, 可经由初乳授给羔羊;但在发病季节,羔羊也应接种菌苗。 可经由初乳授给羔羊;但在发病季节,羔羊也应接种菌苗。
羊肠毒血症 羊肠毒血症
主要是绵羊的一种急性毒血症。 主要是绵羊的一种急性毒血症。 病的发生是由于D 病的发生是由于D型产气荚膜梭菌在羊肠 道中大量繁殖,产生毒素所引起。 道中大量繁殖,产生毒素所引起。 死后肾组织易于软化, 死后肾组织易于软化,因此又常称此病 软肾病” 为“软肾病”。本病在临床症状上类似 羊快疫。故又称“类快疫” 羊快疫。故又称“类快疫”。
羊快疫及羊猝疽
羊快疫由腐败梭菌引起,以真胃(第四 羊快疫由腐败梭菌引起,以真胃( 呈出血性炎症为特征。羊猝疽系由C 胃)呈出血性炎症为特征。羊猝疽系由C 型产气荚膜梭菌( 型魏氏梭菌) 型产气荚膜梭菌( 即C型魏氏梭菌)的毒 素引起,以溃疡性肠炎和腹膜炎为特征。 素引起,以溃疡性肠炎和腹膜炎为特征。 二者呈最急性急过,可混合感染。 二者呈最急性急过,可混合感染。 羊快疫在百余年前就出现于北欧一些国 苏格兰等),羊猝疽最先发现于英国, ),羊猝疽最先发现于英国 家(苏格兰等),羊猝疽最先发现于英国, 在美国和前苏联也曾发生过。 在美国和前苏联也曾发生过。 1953年春夏期间 1953年春夏期间,我国内蒙古东部地区 年春夏期间, 发生羊快疫和羊猝击的混合感染, 发生羊快疫和羊猝击的混合感染,造成流 在我国其他地区, 行。在我国其他地区,也曾发生过类似疫 但相比之下羊快疫单发者居多。 情,但相比之下羊快疫单发者居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