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教学设计解析

合集下载

《二氧化碳的性质》教案

《二氧化碳的性质》教案

《二氧化碳的性质》教案《《二氧化碳的性质》教案》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作业内容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简介《二氧化碳的性质》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第一课时。

本节课主要介绍CO2的性质和用途。

课程中安排了丰富的实验,通过实验探究CO2的性质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真正做到“从生活到化学,从化学到社会”。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CO2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其用途,并关注温室效应。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指导和学生动手实验,进一步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明确“化学就在我们身边”,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和能力,增强环保意识。

(三)教学重点:CO2的性质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实验,比较并归纳CO2的化学性质。

二、学情分析俗话说得好,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九年级学生刚接触化学,对化学尤其实验充满兴趣,但实验的动手和分析能力较弱,还没具备自主的实验探究能力,所以我采用以“教师引导,学生动手合作”的实验探究模式,逐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三、说教法本节课如何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呢?我主要采用五种教学方法1、实验探究法:本节课将通过教师指导,学生的动手操作,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探究CO2的性质。

2、问题讨论法:有位教育家说过:“教学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的引导学生作答。

”因此我将此法贯穿于整节课的教学中,引导学生猜想和假设,通过探究实验讨论完成,从而掌握本节课的重难点。

3、讲解法4、多媒体辅助法5、比较归纳法四、说学法教学的宗旨就是要教会学生学习。

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指导学生进行学习:1、指导学生利用生活素材和实验探究,提炼总结二氧化碳的性质。

2、指导学生用分析、对比的思维方法,使新知识与旧知识发生联系。

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

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

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教材分析本课题主要是探究二氧化碳的有关性质。

首先让学生利用课题2中讨论确定的装置来制取二氧化碳,并利用收集到的二氧化碳去探究它的性质:不支持燃烧、与水反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本课题也注意紧密联系生活实际。

向学生介绍固态二氧化碳叫做干冰,利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的奥秘,然后提出“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或干沽的深井之前,如何检验这些场所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否会对进入的`人的生命构成威胁?”,得出二氧化碳含量高会使人窒息而死亡的原因,因此在进入上述场所时要做灯火试验。

最后,也介绍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温室效应,二氧化碳是引起温室效应的其中一种气体之一,对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了威胁,所以我们要保护环境,控制二氧化碳的过量排放。

学情分析学生易错点及分析1、对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认识不够,在利用二氧化碳的性质推断二氧化碳的用途或根据其用途推断其性质时,常出错。

2、对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易产生片面的认识。

如有的同学认为CO2可以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所以空气中CO2的含量越多越好。

或者有的认为空气中的CO2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所以空气中CO2的含量越少越好。

3、 CO2不供给呼吸的性质和CO的毒性易混淆。

CO2与CO都会致人死亡,但其原因是不同的。

CO2含量较多,O2的含量相对减少,使人呼吸不到足量的O2导致窒息死亡,但CO2无毒性。

CO有毒,它能破坏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的携氧能力,造成生物体缺氧,以致死亡。

4、对CO2通入石蕊溶液变红的原因认识错误。

C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学生误认为是CO2使其变红。

要认识到CO2通入水中,一部分溶解,另一部分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是碳酸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而不是CO2。

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在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

2、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

3、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

4、了解关注温室效应。

教学重点和难点1、二氧化碳的性质。

2、二氧化碳与石灰水的反应。

初中化学_《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化学_《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设计【设计思路】(1)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2)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讨论交流,认识二氧化碳气体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

学会使用实验方法获取信息,并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整理总结。

【基本教学模式和手段】这节课采用“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实验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

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的积极参与指导、确立学生在化学教育中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激发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教学内容分析】1.学生已对氧气性质有所掌握,实验的基本技能得到发展,对学习二氧化碳有帮助。

2.二氧化碳的性质较容易掌握,但是学生对二氧化碳的用途、二氧化碳与水、石灰水反应的生成物不易理解,这一节课,联系生活,创设情境,让学生动手进行实验探究,获得结论,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2、过程与方法目标:体验实验探究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从具体到一般的思维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的科学品质;锻炼学以致用、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二氧化碳的性质。

【难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总结归纳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教学方法】情景引入、实验探究、小组交流合作、多媒体教学【教学过程设计】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了氧气的性质的基础之上再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学生能易于理解,从化学的视角认识二氧化碳的性质,初步掌握了探究物质性质的步骤和方法,二氧化碳参与大气循环,与人类生活联系密切,学生比较熟悉。

通过自然课、生物课和前几章的学习,学生对二氧化碳并不陌生,知道它能灭火,它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从一开始学习化学就知道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用澄清石灰水检验CO2等,可是对于二氧化碳的其它知识还不太了解。

初中三年级学生大多数处在14-15岁的年龄段,正处在身心迅速成长的时期,大脑机能显著发展并趋于成熟,他们对化学的兴趣逐步由知觉兴趣-操作兴趣-具有因果关系的兴趣向具有概括性的认知兴趣迁移。

九年级化学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教案

九年级化学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教案

教案:九年级化学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一、教学目标1.理解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2.了解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和作用。

3.掌握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的实验方法。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

2.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和作用。

三、教学难点1.二氧化碳的制取方法。

2.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实验探究方法。

四、教学准备试剂和实验器材:石灰石、盛装盐酸的小瓶、导管、滤纸等。

五、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10分钟)1.回顾一氧化碳的性质并与二氧化碳进行比较。

2.让学生思考并讨论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和作用。

步骤二:二氧化碳的制取(15分钟)1.将石灰石碾碎并用盐酸反应,收集产生的气体。

2.使用滤纸验证气体的性质。

步骤三: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实验(30分钟)1.实验1:将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中,并观察现象。

2.实验2:将二氧化碳通入酸性胭脂水中,观察现象。

3.实验3:将二氧化碳通入苏打水中,观察现象。

4.学生进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步骤四:归纳总结(20分钟)1.让学生回顾三个实验并总结二氧化碳在不同溶液中的反应。

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二氧化碳能产生这样的变化。

3.总结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步骤五:拓展延伸(15分钟)1.引导学生思考二氧化碳在生活中的应用和环境问题。

2.介绍二氧化碳在温室效应、大气污染等方面的作用。

3.讨论如何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和保护环境。

六、板书设计二氧化碳的性质1.制取方法:石灰石与盐酸反应。

2.化学性质实验:与石灰水、酸性胭脂水、苏打水的反应。

3.自然界中的分布和作用:温室效应、大气污染等。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的方式让学生亲自进行观察与探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但是,由于实验时间和设备的限制,只能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对于二氧化碳的性质并没有进行深入的讨论。

同时,在引导学生思考二氧化碳在生活中的应用和环境问题时,需要适当增加案例分析,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二氧化碳的性质教案

二氧化碳的性质教案

二氧化碳的性质教案二氧化碳的性质教案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二氧化碳的性质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二氧化碳的性质教案11教学目标:(1)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2)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3)了解并关注温室效应。

2重点难点:二氧化碳的性质3教学过程:课题: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一课时)主备人:【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2)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3)了解并关注温室效应。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学会归纳整理;(2)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兴趣,培养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2)培养严谨务实的科学作风。

【旧知回顾】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2、收集二氧化碳的方法是,选择该方法的理由是。

3、如何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4、如何检验二氧化碳已经收集满。

5、根据以往的学习,你对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有哪些了解呢?【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知识点一:二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实验一:教材113页实验【6-4】,填写下表。

现象:分析与结论:实验注意:事项:交流讨论:通过上述实验的分析可知:1、二氧化碳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一些久未开启的菜窖、干井、深洞,怎样判断其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是否对人造成威胁?你能设计一个简单实验吗?3、你能设计出哪些实验来比较二氧化碳和空气的密度大小呢?实验二:教材114页实验【6-5】,填写下表。

现象:分析与结论:交流讨论: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溶解性。

实验三:教材114页实验【6-6】,填写下表。

(小资料)紫色石蕊试剂是一种色素,与不同的物质反应显示出不同的颜色,如变红、变蓝等。

Ⅰ喷稀醋酸Ⅱ喷水Ⅲ直接放入Ⅳ喷水放入现象:分析与结论:将经过第四次实验后的小花放在酒精灯上烘烤,能看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问题?交流讨论:1、在小花上喷稀醋酸的目的是什么?2、干燥纸花接触水与干燥纸花接触水后又放入二氧化碳集气瓶中的现象为什么不同?说明了什么问题?3、写出以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实验四:设计实验检验二氧化碳,填写下表。

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教学设计解析

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教学设计解析

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教学设计解析教学目标:1.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包括密度、溶解性、酸碱性等。

2.了解二氧化碳的生产和应用。

3.能够进行简单的实验观察和记录。

教学重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理解酸碱性和溶解性对二氧化碳的影响。

教学准备:实验器材:烧杯、试管、燃烧器等。

实验试剂:酸、碱、水等。

教学材料:二氧化碳的制备和应用相关内容的PPT。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到的与空气有关的知识,提问:“大家还记得空气中有哪些气体吗?它们对我们有什么影响?”并进行简要回顾。

Step 2:介绍二氧化碳(10分钟)呈现PPT,介绍二氧化碳的名称、组成、分子式等基本知识,并解释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二氧化碳对人体的影响,如何进行观察和检验。

Step 3: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15分钟)3.1密度实验让学生根据已有知识推测,二氧化碳与空气的密度相比是大还是小,并解释原因。

然后,进行密度实验:用燃烧器燃烧一根蜡烛,将烧杯倒扣在燃烧后的蜡烛上,观察现象并解释。

最后,问学生是什么使烧杯下方的现象发生,引导学生回答二氧化碳。

3.2溶解性实验提问学生,你们认为二氧化碳溶解于水后会发生什么现象?为什么?然后进行溶解性实验:将一小块固体二氧化碳(干冰)放入水中,观察现象并解释。

引导学生明白二氧化碳溶解于水后会生成碳酸。

Step 4: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20分钟)4.1酸碱性实验让学生预测二氧化碳的酸碱性质,并解释原因。

然后,进行酸碱性实验: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石灰水中,观察现象并解释。

最后,问学生二氧化碳酸性的原理是什么。

4.2燃烧性实验提问学生,你们认为二氧化碳与火焰有什么关系?然后进行燃烧性实验:用燃烧器取一块石膏板,点燃并插入试管,然后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观察现象并解释。

引导学生明白二氧化碳能够扑灭火焰的原因。

Step 5:二氧化碳的生产和应用(10分钟)呈现PPT,介绍二氧化碳的生产方法和应用领域,如化肥生产、饮料工业等,并引导学生思考二氧化碳在这些领域中扮演的角色。

化学二氧化碳的性质教案

化学二氧化碳的性质教案

化学二氧化碳的性质教案•相关推荐关于化学二氧化碳的性质教案(精选10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化学教案二氧化碳的性质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化学二氧化碳的性质教案篇1教学目标目标联系自然界的生命活动,认识二氧化碳的重要性;通过演示实验,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通过实验及实验分析,掌握二氧化碳的性质;联系生活实际,了解石灰石的用途。

目标通过实验认识物质性质的;提高实验探究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从生活视角观察二氧化碳的存在及用途,再从社会视角分析其使用,体会化学与社会的关系;联系生命活动,认识二氧化碳的重要性;通过对温室气体之一的二氧化碳的介绍,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建议知识讲解指导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建议以探索式学习为主,让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得出二氧化碳的性质,而不是先讲二氧化碳的性质,然后做实验验证给学生看。

2.讲授方法上,建议以谈话法为主,引导学生观察,与学生讨论每一点二氧化碳的具体性质。

3.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在强调不可燃性和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的同时,单独列出二氧化碳的不可燃性和一般情况下不支持燃烧的性质,有利于学生理解灭火这一二氧化碳重要用途。

4.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学生并不陌生。

但不宜一次就讲到二氧化碳与碳酸钙反应得到碳酸氢钙,这样只会使难点集中,增加学生学习难度。

课堂引入指导方法一:近来地球上气温正在逐渐升高,什么原因使能地球气温如此变化呢?这就是二氧化碳在作怪。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

方法二:据纸报道,某农村一户农民挖了一口井,约十四、五米,因民工施工时在井下烧火照明,而家人不知。

一日,其大女儿想看看井下是否有水,于是沿梯而下,结果很久不见动静,上面的二女儿及邻居一男孩亦跟下去,结果三人身亡于井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悲关于二氧化碳性质的教材分析:二氧化碳作为气态化合物对于学生而言并不陌生。

《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设计一等奖及教学反思

《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设计一等奖及教学反思

《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设计一等奖及教学反思1、《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设计一等奖及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分析本章教材研究的是碳的单质及其碳的化合物,其中,学生最熟悉的是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是初中化学教学要求掌握的两种气体之一,也是与生活实际联系极其密切和广泛的一种重要物质。

本节教材内容主要讲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最后联系到用途。

呈现方式有以下几个特点:即,难度不大、实验较多、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的内容也较多,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教学对象分析本节课面对的是刚刚学完氧气的性质和制备的学生,所以教学的部分内容做了调整,删去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但教学的重、难点并没有改变。

从学生的知识储备上来看,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了解了很多有关CO2的知识,例如喝汽水,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呼吸作用产生等;从学生心理特征上来看,往往渴望通过自主探究来了解一类物质的规律知识,甚至为此要求进行一些创造性的实验和观察活动;然而,从学生获得知识技能的能力方面看,对于科学实验探究的过程是不熟悉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初步认识科学探究的过程、方法和意义。

三、教学设计思路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用生活中的材料创设问题情景,整堂课围绕一瓶可乐展开探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激发兴趣,调动思维。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分析现象、得出结论,再将结论运用到生产、生活当中。

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总结规律的能力,同时,把课堂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让学生在亲自动手的过程中完成探究的过程,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培养了学生透过现象挖掘本质的能力,从而树立科学的探究观和世界观。

四、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a、掌握二氧化碳的有关性质。

b、了解二氧化碳的有关用途。

c、初步初步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一般程序和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等有关知识的探究学习,使学生体会获得知识的过程,使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初中化学优秀教案《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设计与反思

初中化学优秀教案《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设计与反思

初中化学优秀教案《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设计与反思《二氧化碳的性质》一、教学目标:⑴知识与技能: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理解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并能用化学方程式熟练表示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能解释验证二氧化碳的方法的原理,并学会操作;能初步通过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并尝试分析具体问题。

⑵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训练学生实验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通过探究活动过程,即观察-分析、讨论-归纳、总结-理解和运用,体验化学方法的科学性。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创设问题的情景,丰富学生的科学体验,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学习的动机;通过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的增多对气候的不良影响,来帮助学生初步树立环保意识;对二氧化碳存在的辩证理解,帮助学生树立应用一分为二的科学观念看待问题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三、教学难点:提出问题、建立假设、实验验证,归纳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四、教法方法:探究与归纳法。

五、教学过程设计(一)趣味问答引入新知【导入】谜语:农民伯伯说它是“植物的粮仓”;消防官兵赞美它是“灭火先锋”;建筑师称它为“天然的粉刷匠”;环境师则认为它是造成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

你们知道“他”是谁吗?再请同学们深深呼一口气,它的成分中含有什么气体?对于二氧化碳我们并不陌生,它出现在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

现在先请同学们看一短片——《死狗洞》。

〖课件〗——《死狗洞》〖提问〗你能揭开这个谜吗?〖提问〗二氧化碳究竟起了什么作用?〖课件〗按体积计算,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占0.03%,如果超过1%时,就对人类有害处;达到4%~5%时,人会感到气喘、头痛、眩晕;达到10%时,人就会窒息(可以先不说)死亡。

我们都知道,汽水里也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喝汽水为什么不会使人致死?现在我们就来更深入地了解一下奇妙的二氧化碳。

【课题】二氧化碳的性质(二)实验探究提问:1、研究物质的性质从几方面入手?2、研究物理性质从几方面入手?3、研究化学性质的重点在哪里?首先研究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展示一瓶二氧化碳气体⑴向一瓶二氧化碳气体中加入适量的水,迅速盖上玻璃片,震荡,玻璃片被吸住。

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教学设计

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教学设计

《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教学设计葛岭中学陈燕教材分析本课主要介绍了二氧化碳的性质。

让学生去探究它的性质:不支持燃烧和与水发生反应。

同时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介绍了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

其中二氧化碳与水、石灰水的反应是本课题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探究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通过实验现象的分析掌握其化学性质;能运用“性质决定用途”的观点认识它们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2.过程和方法进一步认识科学探究的方法和基本过程,学会提出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知识并用化学语言表达这些信息,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二氧化碳“功”与“过”的讨论,学习全面的认识与评价自然界中的物质,逐步形成“事物都有其两面性”的认识观;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生活处处有化学”,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 1.二氧化碳和水反应;2.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的反应;教学设计:[谜语引入]在上新课前,我们先来进行一个猜谜小游戏:有一种物质,农民伯伯说它是“植物粮食”;消防官兵赞美它是“灭火先锋”;建筑师们称它为“粉刷匠”;环境学家却指责它是造成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

你们猜这种物质是什么呢?(二氧化碳),对,这就是我们这节课的主角,今天我们就来通过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板书]二氧化碳的性质[演示实验1]展示一瓶预先收集好的CO2学生观察其颜色,状态,并闻气味。

得出结论[演示实验2]学生观察现象并得出结论。

[演示实验3]往装满CO2气体的塑料瓶内倒约1/3瓶水,盖紧瓶塞后,振荡。

学生观察现象并得出结论(通过以上三个实验请一同学总结其物理性质)[板书]一、二氧化碳的性质1.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溶解性[板书]2、化学性质(1)通常CO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CO2不能供给呼吸[讲述应用]在久未开启的菜窖、枯井、深洞等场所往往二氧化碳浓度较高。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题2《二氧化碳的性质》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题2《二氧化碳的性质》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题2《二氧化碳的性质》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在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题2《二氧化碳的性质》的教学中,本案例以探究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为主线,通过实验、讨论、探究等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化学知识的实用性和趣味性。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二氧化碳的基本性质,掌握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5.知识应用:教师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的知识应用能力,使化学知识真正为生活服务。
2.实验验证:本节课识具体化,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3.小组合作: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环保意识:本节课强调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引导学生关注环保问题,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二)问题导向
1.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他们的思维。例如:“二氧化碳是什么?它有哪些特殊的性质?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2.通过问题的引导,让学生思考并探讨二氧化碳的性质,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一些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问题分析能力。
(三)小组合作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共同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观察、讨论等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二氧化碳知识,分析一些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问题分析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使他们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4.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他们能够在没有教师指导的情况下,独立完成学习任务。

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二氧化碳(CO2)的性质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一、引言
二氧化碳作为一种广泛存在于日常生活中的气体,对人类和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

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对于学生理解化学原理以及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本篇文档将介绍一份关于二氧化碳性质的教学设计,并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

二、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 了解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以及环境影响;
- 掌握二氧化碳的常见来源和应用领域;
- 了解二氧化碳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2. 教学内容
-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分子式、分子结构、化学反应等;
-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气体特性、溶解性、密度等;
- 二氧化碳的常见来源和应用领域:燃烧过程、呼吸作用、工业应用等;
- 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温室效应、气候变化以及海洋酸化等。

3. 教学方法
- 示范法:通过实验展示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二氧化碳的来源和应用领域;
- 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讲解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相关概念。

4. 教学步骤
(1)导入阶段:引入二氧化碳的概念,提出相关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知识讲解阶段:通过PPT幻灯片和图表,讲解二氧化碳
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以及常见来源和应用领域。

(3)实验演示阶段:展示二氧化碳的实验演示,如使用碳酸氢钠和稀酸反应的产生二氧化碳的实验。

二氧化碳的性质中学化学教学设计教案

二氧化碳的性质中学化学教学设计教案

二氧化碳的性质中学化学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二氧化碳的分子结构;(2)掌握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3)学会运用二氧化碳性质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观察二氧化碳的性质;(2)采用对比分析法,探讨二氧化碳与氧气的异同;(3)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未知的精神;(3)增强学生环保意识,认识二氧化碳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二氧化碳的分子结构;(2)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3)二氧化碳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1)二氧化碳分子结构的理解;(2)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实验操作和现象解释。

三、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二氧化碳气体、澄清石灰水、烧杯、试管、滴定管等;2. 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等;3. 教材和参考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提问:氧气和二氧化碳有什么不同?(2)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分子结构不同,导致它们的性质也不同。

2. 知识讲解:(1)介绍二氧化碳的分子结构;(2)讲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如密度、溶解性等);(3)讲解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如与水反应、与石灰水反应等)。

3. 实验操作:(1)演示二氧化碳与石灰水的反应实验;(2)学生分组实验,观察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和与石灰水的反应;(3)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现象,并解释原因。

4. 对比分析:(1)对比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分子结构;(2)分析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性质差异;(3)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二氧化碳的性质与氧气不同?5.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学习的二氧化碳的性质;(2)强调二氧化碳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3)提醒学生关注环保,节约能源。

五、课后作业1. 完成教材课后练习题;2. 搜集二氧化碳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应用实例,下节课分享;3. 思考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提出减排措施。

初中化学教案《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设计及反思

初中化学教案《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设计及反思

初中化学教案(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设计及反思(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分析1.学生已对氧气性质有所掌握,实验的根本技能得到开展,对学习二氧化碳有援助。

2.二氧化碳的性质较简单掌握,但是学生对二氧化碳的用途、二氧化碳与水、石灰水反响的生成物不易理解,这一节课,我们让学生做实验的同时运用多媒体模拟一些实验过程,激发了他们的做实验的兴趣,为实验的成功提供了保证。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用途。

2.过程和方法:学会使用实验方法猎取信息,并用比拟、归纳等方法对猎取的信息进行整理总结。

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辨证唯物主义观点,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习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二氧化碳的性质及其应用。

难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总结归纳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三、教学打算:大理石、稀盐酸、醋酸、石灰水、胶头滴管、试管、烧杯、水槽、集气瓶、铁皮架、玻片、塑料瓶、铁架台、纸袋、、蜡烛等。

四、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问题探究法、商量探究法、归纳法等。

五、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份之一,自然界中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二氧化碳,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二氧化碳,一起来研究它的性质。

请每位同学搜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

全班同学分组搜集二氧化碳气体。

在上课前完成。

1、回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二、探究二氧化碳的颜色、气味、状态。

每个学生认真观察,并用适当的方法闻一闻,作好记录,打算答复。

培养学生观察、根本实验操作能力。

三、探究二氧化碳的密度。

请同学们看一段动画,然后学着做实验。

让学生分组做实验参照此图倾倒二氧化碳让学生从实验中得到,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商量题:我们还能找到其它能证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的依据吗? 1.二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比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大。

2.盛放二氧化碳的集气瓶是正放的。

二氧化碳的性质探究教案公开课教案

二氧化碳的性质探究教案公开课教案

初三化学公开课说案二氧化碳的性质探究
一.[教学设计思路]
二氧化碳是继氧气之后的又一重要气体。

该气体与日常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学生在前期的学习中就有所接触,但对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未必有科学的认识。

由于在氧气的学习中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方法,教材中关于二氧化碳的基础知识,学生大都能通过预习来掌握。

本节课准备从生活实际引入课题,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二氧化碳的性质提出一些大胆的猜测;在此基础上先由教师提出三个探究任务:(1)向装有两只高矮不同蜡烛的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气体,提出一些问题;(2)向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引导学生实验探究,并发现新问题:究竟是什么物质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通过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使学生初步经历科学探究过程,逐步学会用科学方法进行探究式学习,从而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保持和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本节课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的核心是发现并解决问题。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二氧化碳性质,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的猜测、观察,对实验的分析、交流、总结等探究能力。

难点:二氧化碳性质,增强学生进行探究实验的欲望和激情,让学生交流、分析、总结。

三.解决办法:
本节课采用多媒体演示与实验探究、引导启发相结合的方法。

1.通过观察与思考,来理解二氧化碳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及其自然界二氧化碳的循环;2.通过实验探究和观察,来归纳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

四.教学过程;
教后反思:
2008-12-10。

化学《二氧化碳的性质》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化学《二氧化碳的性质》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①初步认识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并能用化学语言进行表达。

②能够根据性质说出二氧化碳的主要用途,夯实性质决定用途的化学思维。

( 2)过程与方法目标①通过对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②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通过对二氧化碳性质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及安全教育。

②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实质的探究、与石灰水反应的原理【教学方法】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较易操作,故以学生动手操作和分组探究的方式进行教学。

【教学仪器与药品】试管、烧杯、蜡烛、矿泉水瓶、可乐、火柴、集气瓶、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蒸馏水、澄清石灰水【教学过程】二、提出问题:打开可乐时产生的气体是什么?根据已有的仪器和药品:可乐,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澄清的石灰水来设计实验,验证可乐中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小组表述实验方案,教师点评。

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教师指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总结。

继续探究:向变浑浊的石灰水中继续通入二氧化碳,观察现象。

结合课本多识一点的内容,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

这堂课我们学习了二氧化碳的哪些性质?【教后小记】二氧化碳是学生较熟悉的物质,因此教学时从学生身边的物质入手,容易引起学生对其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由学生自己设计试验方案并自己动手进行实验,进一步锻炼了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动手实验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的同时也解决了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教学设计
西安市周至县西周中学蒲蜜蜜
【教材分析】:《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选自义务教育教材(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章第三节内容是继水之后比较系统的研究的第二种化合物,其性质和制取是初中化学的核心知识之一,跟水一样,二氧化碳是学生非常熟悉的物质,按照新课标要求“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

”围绕三维目标开展一系列实验探究活动,认识并掌握二氧化碳性质和用途,在学习探究过程中提高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化学素养。

【学情分析】:二氧化碳在日常生活、自然和生物学科中学生都有所了解,知道它是光合作用的原料,能灭火、制汽水、鸡蛋保鲜、也知道用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等,为什么它有这样的用途呢?是由什么性质决定的呢?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学习方法,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规律。

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形成“大化学观”,培养学生化学素养。

【教学目标】
1 .掌握二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重点难点)
2.了解温室效应的危害、减缓措施,增强环保意识及社会责任感。

3. 通过对二氧化碳性质系列实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参与意识、
及合作交流技能;通过“实验—探究”、“讨论—归纳”,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质疑、辩论问题能力。

”启发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4.运用所学知识的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二贴近:使学生学
习“真实的化学、有用的化学”,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掌握二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

【教学难点】: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并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创新点】:通过自制教具,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开发乡土教材,让学生参与一系列实验探究活动,运用“讨论、实验、探究、归纳”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以“提问──假设──实验──结论”为主线的思维程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使学生学习“真实的化学、有用的化学”,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仪器与药品】;酒精灯、火柴、烧杯、集气瓶、塑料瓶、塑料吸管、阶梯蜡烛、试管、试管夹、试管架、滴管、紫色石蕊、澄清的石灰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猜谜语:有一种物质,农民伯伯说它是“植物的粮食”;消防官兵赞美它是“灭火的先锋”;建筑师称它是“粉刷匠”;环境学家却指责它是导致“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

学生认真思考揭开谜底是“二氧化碳”。

引导学生寻找身边的二氧化碳,引发学生思考增强课堂的趣味性,知道二氧化碳就在我们身边,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吧!
【幻灯片出示教学目标】
二、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
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的探究
【实验探究一】取一透明塑料瓶收集好的二氧化碳气体,请学生观察它的颜色、二氧化碳气味、状态。

它的水溶性如何呢?请一名同学在二氧化碳中加五分之一体积的水,立即盖紧瓶盖,并振荡。

观查现象并分析原因。

(学生探究老师指导协助)塑料瓶变瘪——推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实验探究二】简易天平测量法,探究二氧化碳的密度[图片]
学生观察现象归纳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设计意图:学生亲自参与实验探究,体会探究乐趣和获得知识的快乐,增强学生学习化学自信心。

【归纳】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溶解于水,
2、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实验探究三】阶梯蜡烛实验
把二氧化碳倒入装有高低蜡烛的烧杯中。

让学生认真观察现象、相互讨论、分析结果、形成结论。

低层蜡烛先熄灭,高蜡烛后熄灭。

说明“CO2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密度比空气大”。

(让学生体验实验成功的喜悦)
讲小故事挖掘乡土教材:我们周至县终南镇王才屯村曾经一口井里就死了三个人,家里有一口长期不用的深井,有一天小孩玩耍不小心掉了下去,爷爷回家去捞孩子没有上来,爸爸回家去捞爷孙二人也没有上来,三个人就这样葬身于深井了……引起学生深思久未启用的地窖、深井、菜窖我们要下去应该怎么办?
小故事:约瑟夫普利斯特里是英国的化学爱好者,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因为他确认了氧气,将二氧化碳和水混合在一起制得了“汽水”,因为汽水的发明而受世人的爱戴。

(3)、【实验探究五】二氧化碳与石灰水的反应
引导学生做实验,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观察现象并解释,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石灰水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

碳酸钙为白色不溶于水的固体,所以溶液变浑浊。

(4)、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 Ca(OH) 2+CO2=CaCO3 ↓+H2O
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二氧化碳的重要性质,可用之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记:“二氧化碳检验方便,石灰水中白色沉淀”【拓展实验】挖掘身边的教材,启发学生“学与用”结合
(1)、为了使石灰浆( Ca(OH) 2)抹的墙赶快变干,常放一个炭火盆,开始的时候墙为什么会出水?学生交流讨论分析。

(2)、为什么沾过石灰水的鸡蛋能常时间保存?学生交流讨论分析。

(3)、二氧化碳为什么能保存食物?
设计意图:给学生更多实验探究机会,让学生充分体会探究的乐趣,学习对比实验探究法。

通过拓展实验让学生体会化学与生活的关系,增强课堂的生动性、趣味性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会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用化学的视角看待世界。

3、二氧化碳的用途
师生小结:制作碳酸饮料、(啤酒、可乐);干冰制冷;人工降雨;食物保鲜;光合作用的原料(气肥);化工原料;灭火等
归纳韵语【二氧化碳韵语】
二氧化碳不简单, 不会燃烧不助燃;
密度要比空气大, 可来灭火能制碱;
它在水中能溶解, 石蕊加入红色显;
通入澄清石灰水, 先变浑浊后沉淀;
固体干冰撒云中, 呼风唤雨显神通;
广泛用作制冷剂, 保存食物不腐烂;
绿色植物要高产,光合作用做贡献
板书设计:
二氧化碳的性质
一、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溶解于水密度比空气大、有三态变化
二、化学性质:
1、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

2、能与水反应
H2O+CO=2=HC2O 3 (碳酸)
H2CO3== H2O+CO2↑(碳酸不稳定分解)
3、能与石灰水反应
Ca(OH) 2+CO2=CaCO3 ↓+H2O
检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检验方便
石灰水中白色沉淀
三、用途
干冰制冷、人工降雨、、食物保鲜、碳酸饮料、石灰浆抹墙、鸡蛋保鲜
制作灭火器、光合作用的原料、气体肥料。

[练习与拓展]
1、【链接中考】许多物质都是“双刃剑”。

对CO2评价不妥的是( )
A、大气层中CO2 含量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

B、“碳酸水”浇灌植物对光合作用有利。

C、利用干冰可以进行人工降雨。

D、大气层中CO2 含量越多,抵抗紫外线作用越强
2.下列实验设计中,不能有效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的是( )
A. B. C. D.
3. 有关二氧化碳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溶于水有毒,水溶液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B、难溶于水无毒,密度比空气大。

C、溶解于水,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

一般情况下不支持燃烧。

D、因为它有毒,所以不能供呼吸
4.我们周至县终南镇是西安市温室蔬菜的示范基地,为了增加产量
提高蔬菜品质,可以施入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做气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施二氧化碳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
B、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可以使植物光合作用增强;
C、过度增加温室内二氧化碳可以引起温室效应;
D、温室施用二氧化碳可以对植物光保暖。

5.【链接中考】“比较与归纳”是学习化学的主要方法,关于CO2
与CO不同点比较错误的是()
A、组成: CO2一个分子比CO一个分子多一个氧原子
B、性质: CO2能溶于水,水溶液显酸性; CO难溶于水,有可燃性。

C、用途: CO2用于光合作用、灭火。

CO做气体燃料,人工降雨。

D、危害: CO2造成温室效应, CO引起煤气中毒
6.将干冰放在空气中,其周围就会产生大量的白雾,因而舞台上常用其制造云雾缭绕的幻境。

干冰能产生白雾是因为( )
A. 干冰升华产生大量水蒸气
B. 干冰升华产生大量的白色二氧化碳气体
C. 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使温度降低,大量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
D. 干冰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产生了大量的白色气体
【讨论与展示】1、你是二氧化碳,你能把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用第一人称介绍给大家吗?
2、评价二氧化碳功与过。

作业:课后习题1、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