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简史

合集下载

历史上的“官商”:古代经济简史与经济学分析

历史上的“官商”:古代经济简史与经济学分析

历史上的“官商”:古代经济简史与经济学分析♣邓宏图(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 300071)【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分析中国西汉王朝的政治经济状况,揭示了古代社会“官商合一”制度的普遍性或一般性,实源于赋税之于国家稳定的重要意义。

古代政府用“行政效率”替代“经济效率”并追求行政效率最大化,因而在政策选择上,用“官商合一”的制度安排取代“民间自由经商”的制度安排,其目在于巩固皇权的权力基础,解决财政危机。

此外,古代中国社会“重农抑商”政策是“官商合一”的制度安排在土地私有制下的逻辑的自然延伸。

因此,对传统中国社会而言,“官商合一”和“重农抑商”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彼此并不矛盾,反而相得益彰。

【关键词】官商官商合一重农抑商经济效率行政效率比较交易效率本文试图作一个尝试,即从经济史料中归纳出一个看似非常平常的“见解”(或“结论”):在中古世纪,几乎在世界每一角落,只要有政府或者行政权的地方,“官”与“商”总是合一的。

人们把它当成一个既定的事实来接受,“因为历史就是这样”,这就是答案!但是,是“官”(或者说“行政权”)决定了“官商合一”的历史事实呢,还是“商”即商业活动本身决定了“官商合一”这样一个铁的历史呢?对这个问题,史学界早有讨论,经济学界则缄默不语。

在史学界,有人认为民间产业(即商业)独立政府之外,动摇国家政权基础,因而,国家只有打击它(即“抑商”是为了维护政权稳定-笔者注)(李金玉,1999;范忠信、秦惠民、赵晓耕,1996)1。

但是,为什么民间商业活动动摇了国家政权?仅仅因为它具有独立性的产业特点吗?这种分析并未给我们提供令人信服的解释。

而当我们注意到汉文帝实施的恰恰是鼓励民间商业活动的政策时,这个见解就很令人怀疑了2。

还有学者认为,农业地租是国家税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控制内乱,国家只有“重农抑商”,并由此推出“重农抑商”具有历史的进步意义(胡鸣唤,1997)3。

这一观点已经注意到国家税收和国家安全之间的本质联系,在一定程度上把握了历史的“真相”。

中华商业文化 专题一 商史

中华商业文化 专题一 商史
元代开通京杭大运河,开辟了沿海海 运,有四通八达的驿传制度,实行种 族歧视,出现“人市”,币制相对紊 乱,纸币、白银、黄金、铜钱都在市 面上流通,政府滥发纸币
中 华 商 业 文 化
清代实行奖励垦荒、“摊丁入亩”措施,票 号和钱庄兴起,“广东十三行”垄断了中国 的对外贸易,货币采用银铜双本位制,鸦片 战争后,外国资本注入,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明代商业进入第三次发展高潮 时期,郑和下西洋,实施茶马 互市,民信局已经普遍,明中 叶后出现“商帮”

1.1.5近现代时期的商业
华 商



改革开放后
甲午战争后
洋货涌入,白银 外流,洋务运动 是中国工业近代 化的开始
民国时期
民国时期,外国资本主义 经济控制了中国的财政经 济命脉,阻碍了中国私人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商业完 成了历史上的第一次飞跃, 出现了自由经商的热潮,诸 侯国实行了鼓励自由商人发 展的通商惠工政策
1.1.3秦汉隋唐时期的商业
秦朝采用商鞅所制定的“重本抑末” 政策,发展官营工商业,限制小商 贾
中 华 商 业 文 化
隋唐五代时期,开凿的运河,废除盐、酒 专卖制度,实行民间开放政策,唐代的坊 市分区制度,唐朝后期形成了以酒楼、茶 坊为中心的街市,代替了旧有的封闭式的 街坊结构
明洪武年间开始推行纸币“大明通行宝钞”
清朝咸丰年间又发行了两种分别叫做“大清宝钞”和 “户部官票”的两种纸币,这两种纸币合起来正好组成 “钞票”二字
1.3.4数字货币
中 华 商 业 文 化
• 2020年4月17日,央行数字货币在深圳、雄安、成都、苏州四 个试点城市测试,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以主权国家货币为锚的数 字货币
1.1.4宋元明清时期的商业

第一单元++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同步练测(人教版必修2)

第一单元++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同步练测(人教版必修2)

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提高。

①刘家功夫针铺属于私营手工业作坊②刘家功夫针铺品牌意识和商品经济意识较强③该“印记”具④宋代商品经济非常活跃[来源:进合材料三和教材内容分析说明纸币是怎样产答案与解析1.D 材料的意思是当今社会虽然法律轻视商人,但商人实际上已经富贵了;法律尊重农民,但农民事实上却已经贫贱了。

所以一般人看重的,正是君主所轻贱的;一般官吏所鄙视的,正是法律所尊重的。

A项所说的朝廷重农对应的是材料中的“尊农夫”,但从材料“俗之所贵”可知,百姓并不抑商;B项中朝廷、百姓皆重农抑商与材料不符;C项说法太绝对,材料反映的只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现象,故只有D项符合题意。

2.B 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

“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反映了春秋时期已有实力雄厚的商人,并有大商人参与政治活动的史实;“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说明当时商人尚未受到歧视,而B项表述与材料内容不符。

3.D 材料只是反映了崇仁坊的繁荣,而未反映出其是唐朝政府新设立的商业区。

4.B 本题考查对宋元时期经济发展特点的理解。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知识分析,“微澜”应该是指区别于自然经济的新特点,宋元时期经济发展的新特点是商品经济活跃。

5.B 宋朝以前的县治以上的城市,在特定位置设市,市的四周有围墙,设市长或市令管理,按时开市、闭市。

由此可知A、C、D三项符合历史事实。

6.A 本题要求从图中获取准确的历史信息,旨在考查读图、识图和理解能力。

此“印记”蕴涵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它实际上是商品商标,上面的文字内容还具有广告作用。

“商标”和“广告”的出现反映了宋代商品经济活跃,同时也反映出私营手工业者品牌意识和商品经济意识较强。

[来源:学科网ZXXK]7.D 题干材料表明汉高祖实行“抑商”政策,而宋代“榜下捉婿”现象则说明了商人地位的提高,原因在于重农抑商政策出现松动,答案为D 项。

8.B 在中国古代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主要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交易,即是一种朝贡贸易,其目的不在于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而在于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

【初中必刷题】历史七年级下册期末专项(二)古代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生活

【初中必刷题】历史七年级下册期末专项(二)古代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生活

【初中必刷题】历史七年级下册期末专项(二)古代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生活1.(2024七下·期末)[2023 山东潍坊中考]“随流转自速,居高还复倾。

”“山田枯旱湖田涝,惟此丰凶岁岁均。

”这些诗句描写的是()A.B.C.D.2.(2024七下·期末)[2023广东中考]唐朝洛阳设有南市、北市和西市,尤以南市最盛,“其内一百二十行,三千余肆,四壁有四百余店,货贿山积”。

这说明,当时洛阳()A.商业贸易繁荣B.城市布局对称C.市民文化兴盛D.政治制度完备3.(2024七下·期末)[2023 湖南长沙期中]两宋时期,社会经济高度发展。

以下关于宋代商业贸易说法正确的是()A.朝廷设置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B.北宋时期,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会子”C.宋代经商有严格的时间限制D.开封城市规划井然有序,商业区与居民区分离4.(2024七下·期末)[2023 陕西西安一模]两宋时期通航的海港至少有20来个,设有市舶机构的港口就有10 多个。

宋代与中国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约有60个,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印度及孟加拉湾沿岸地区、红海周围及东非沿海地区。

这反映宋代()A.产品行销世界B.边界贸易兴旺C.海外贸易发达D.经济重心南移5.(2024七下·期末)明代《南都繁会图》描绘了南京秦淮河两岸风貌,画卷中街市纵横,车水马龙,店铺林立,各式招幌牌匾繁多,如“东西两洋货物俱全”“川广杂货”“万源号通商银铺”等。

这反映当时()A.白银货币化程度提高B.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多C.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D.产生最早的商业广告6.(2024七下·期末)[2023 福建福州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杭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唐代已“户口日益增”“开肆三万室”,至宋代更为东南繁华之最,“衣冠毕会,商贾云集”。

柳永词云“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参差十万人家”,潘阆词云“万家掩映翠微间”。

中国古代商业

中国古代商业

中国古代商业中国古代商业是世界历史上最为繁荣的商业之一。

从古代的丝绸之路到明清时期的海上贸易,中国商人通过陆海贸易网络将中国的商品和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

在商业繁荣的同时,商人们也在贸易中发展了许多商业守则和制度。

本文将探讨中国古代商业的起源、发展和特点。

中国古代商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

在那个时期,中国人开始养殖和农耕,并将农产品用于交换。

这种最早的贸易形式可以被视为商业的起源。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开采矿产资源,制作器皿和工艺品,并通过交换来满足不同地区的需求。

在中国商业发展的早期阶段,各地商人组成了贸易家族,通过家族内部的贸易网络来进行商业活动。

这些贸易家族在一个城市或地区内经营,通过沿海和内陆的道路进行商品的运输和交换。

他们通过贸易媒介,如货币和贸易印章来进行交易。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商业需求的增加,商业活动逐渐扩大并发展成为国家规模的贸易。

在古代,中国商人开始通过海上贸易来拓展市场。

他们创造了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古代贸易路线之一——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是一条连接中国和西方的贸易路线。

通过这条贸易路线,中国的丝绸、瓷器和茶叶等商品被运往更遥远的地方,同时,西方商品如香料、宝石和药物也被引入中国。

随着商业的发展,商人们也意识到对商业行为的约束和规范的重要性。

他们制定了一系列的商业守则和制度,以确保贸易的顺利进行。

比如,商人们发展了许多商会来维护商人的权益,如杭州有“官府商会”。

商人们也创立了一些职业组织来监督商业活动和解决商业争议,比如“交子司”。

商人们还开展了商家教育活动,以培养商业的才干和道德。

他们相信,“以商养邦”,商业的繁荣将带动国家的繁荣。

中国古代商业的特点还包括商业文化的形成和商业技术的进步。

商人们通过长时间的贸易活动积累了丰富的商业经验,并形成了独特的商业文化。

商人们崇尚勤俭节约,讲究信誉和信任。

他们注重合作和互利共赢的原则,而不是纯粹的竞争。

商业信用在中国商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商人们通过互相守信来建立良好的商业关系。

中外简史

中外简史

中国古代史:中华农耕文明的形成与繁荣(远古—1840)先秦至秦汉——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公元前2070年——公元220年)Array政治: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从周代“天下共主”到秦汉中央集权制度;从分裂走向统一,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建立;(先秦)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秦)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度、三公九卿、郡县制(汉)郡国并行制,推恩令,刺史,内外朝制度选官制度:世卿世禄制、察举制经济:中国古代经济模式的形成与发展(农耕文明)农:春秋战国,铁犁牛耕使用和推广、封建土地私有制、小农经济形成和发展;自给自足、精耕细作;手工业:春秋战国开始,官营、民营、家庭手工业三种形态并存;商业:商朝,商人;春秋战国时,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秦统一度量衡;西汉丝绸之路思想文化:百家争鸣奠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奠基;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走向正统地位;科技文化发展(科技、汉字、文学、书法、绘画、歌舞)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中华文明的成熟与繁荣(220——1368)政治: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成熟与发展、民族大融合1、魏晋南北朝:三省制、九品中正制;(民族大融合时期)2、隋唐:三省六部制、科举制;3、宋朝:二府三司、文官、通判、转运使;4、元朝:行省制、宣政院(宣慰司)、澎湖巡检司;5、民族大融合经济:农耕经济继续发展与繁荣(江东曲辕犁);宋朝,经济中心南移。

手工业享誉世界;宋代商业逐渐打破时间、空间限制,出现纸币交子,海外贸易发展,城市经济功能增大……;思想科文:儒学的成熟与转型(三教合一、程朱理学、陆九渊“心学”)科技发展:《齐民要术》、雕版印刷、活字印刷术、四大发明突破及外传、《农书》、简仪、《授时历》文学艺术:《搜神记》;唐诗、宋词、元曲;书法自觉阶段;顾恺之、士大夫文人画“以形写神”绘画理论;宫廷画派、画学、风俗画;文人画(写意)突出。

中世纪(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过渡时期(14—18世纪)宋元时期的科技文化传播到欧洲(“中学西传”),对欧洲产生了重大影响。

中国古代的经济

中国古代的经济

中国古代的经济中国古代的经济基准考点一中国古代的农业主题一: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1、经济格局上起源于多个中心、形成南稻北粟地域特征2、经济结构上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3、生产模式上是精耕细作4、经营方式上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5、耕作方式上铁犁牛耕6、土地制度上主要是地主土地私有制主题二农业生产工具的演变1、从材质方面:由木、石、骨到青铜、铁;2、从制作工艺方面:打制到磨制再到冶炼、铸造;3、从牵引动力方面:人力到畜力、自然力。

主题三关于小农经济1.小农经济的特点(1)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精耕细作。

(2)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

(3)生产主要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属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4)规模小、水平低、分散性和抵御天灾人祸的脆弱性。

2.小农经济的影响(1)积极影响:①在小农经济下,农民自给自足,生产积极性高,推动了中国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

②在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时期,小农经济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基本要求,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③奠定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经济基础,保持了中华文明的传承性和延续性。

(2)消极影响:小农经济的分散性、封闭性、保守性等特点,导致人们具有“安土重迁”的思想,阻碍了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在明清时期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史料引证】史料元代著名的文学家张养浩写道:“一头犁牛半块田,收也凭天,荒也凭天。

粗茶淡饭饱三餐,早也香甜,晚也香甜。

布衣得暖胜丝绵,长也可穿,短也可穿。

草舍茅屋有几间,行也安然,待也安然。

雨过天晴驾小船,鱼在一边,酒在一边……日上三竿我独眠,谁是神仙,我是神仙。

”[信息解读] 史料反映了古代农耕经济的落后性和保守性;古代自然经济状态下农民不思进取的心态。

主题四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视角1 土地制度的沿革(1)原始社会:土地氏族公社所有制。

土地归氏族公社所有,氏族成员共同劳动,共同享有劳动成果。

中国古代的商业发展

中国古代的商业发展

中国古代的商业发展中国古代的商业发展源远流长,从商业活动最早的原始形态开始,逐渐演变成一个繁荣而复杂的商业体系。

这一历史长河见证了中国古代商业的繁荣和变迁,对于了解古代经济和社会历史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商业的起源、商业网络的建立以及商业制度的发展等方面,对中国古代的商业发展进行探讨。

商业起源与发展中国古代商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原始部落社会。

那时,人们通过狩猎、捕鱼和采集等方式获取生活必需品,同时也开始进行物品的交换。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的发展,商业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经济活动。

商业网络的建立在商业发展的过程中,商业网络的建立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中国古代商人常常通过商队、商会和行业组织等形式,建立起庞大而复杂的商业网络。

商队是古代商人为了安全和方便进行商品交换而组成的队伍,通过商队的运营,商人之间可以分享信息和资源。

商会则是指商人自愿结成的组织,目的是共同经营和维护利益。

行业组织则是以某一特定行业为基础的组织,通过行业组织,古代商人可以相互协作和交流,推动行业的发展。

商业制度的发展古代中国商业的繁荣离不开商业制度的发展。

商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为商人们提供了一个稳定和公正的经营环境。

在古代中国,商业制度主要包括市场和货币制度两个方面。

市场制度是商业交易的基础,古代市场常常分布在城市的重要交通枢纽和商业中心。

商人们在市场上可以进行商品交换和价格协商。

货币制度则提供了流通媒介,方便商品的交换。

古代中国的货币形式多种多样,如贝、铜钱、纸币等。

商业的影响与意义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对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商业的繁荣推动了手工业和农业的发展,促进了生产力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商业发展也使得商品流通更加便捷,促进了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交流和文化交流,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繁荣。

此外,商业活动还促进了知识和技术的传播,推动了科技的进步和发展。

总结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历史长河见证了中国古代经济和社会的变迁。

古代印度洋贸易的影响和发展趋势

古代印度洋贸易的影响和发展趋势

古代印度洋贸易的影响和发展趋势古代印度洋贸易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在古代,印度洋沿岸国家之间的贸易活动非常活跃,这给当地居民带来了许多经济和文化上的变化。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来探讨古代印度洋贸易的影响和发展趋势。

一、印度洋贸易简史印度洋贸易是指在印度洋周边地区进行的贸易活动。

在古代,印度洋沿岸国家之间的贸易非常活跃。

早在公元前6世纪,印度和东南亚国家之间就开始了贸易活动。

此后,古代波斯、阿拉伯、埃及以及亚洲其他地区的商人也加入了这一贸易活动。

到了公元7世纪,中国的商人也开始在印度洋周边地区开展贸易活动,这时,印度洋贸易正式成为跨大陆的贸易枢纽之一。

在贸易的过程中,印度、斯里兰卡和东南亚地区出产的丝绸、香料、黄金、象牙、宝石等传统商品成为了主要的贸易品。

而来自阿拉伯、波斯和东非等地区的糖、茶叶、珊瑚、香木、玳瑁、乌木、龟甲、铜器等商品也逐渐流向了印度洋周边地区。

在各个历史时期,印度洋贸易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在金丝雀航线贸易时期,印度洋的东西两岸商贸极为活跃,非洲、印度、马拉巴和波斯都参与其中。

古代马来群岛和西南太平洋地区的商人也通过印度洋与外面的商人进行贸易往来。

20世纪初,跨太平洋贸易兴起后,东南亚和南亚国家的商品通过印度洋运往欧美市场。

可以看出,印度洋贸易在古代和现代,一直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贸易枢纽的角色。

二、古代印度洋贸易的影响和发展趋势1、经济影响古代印度洋贸易对当地国家和经济体系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在商贸活动中,各种商品的交换和流通,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和贸易的繁荣。

同时,商贸交往还推动了现代商业和市场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通过商贸往来,人们得以了解各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经济形势和市场需求等信息。

这些信息,对于判断供求关系和定位市场优势十分重要。

2、文化影响古代印度洋贸易的发展对当地文化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商贸交流带来了各国文化的交融和融合。

例如,在交流过程中,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宗教的传播和发展,促进了各国文化的交汇融合,在一定程度上创造了文化多样性。

中外经济简史期末复习题

中外经济简史期末复习题

中外经济简史期末复习题### 中外经济简史期末复习题#### 一、中国古代经济简述1. 简述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

2. 论述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3. 描述中国古代商业贸易的发展及其在经济中的作用。

#### 二、中国近现代经济变革1. 概述中国近代经济的转型及其原因。

2. 分析晚清时期的经济政策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3. 探讨民国时期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 三、西方经济发展历程1. 简述欧洲中世纪经济的特点。

2. 论述工业革命对西方经济的影响。

3. 描述20世纪西方经济的发展趋势。

#### 四、中外经济交流与影响1. 概述丝绸之路在中外经济交流中的作用。

2. 分析明清时期中西贸易的特点及其影响。

3. 探讨近现代中外经济交流的新特点。

#### 五、经济思想与政策1. 简述中国古代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

2. 论述西方经济学说的发展历程。

3. 分析不同经济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 六、现代经济体系与全球化1. 描述现代经济体系的基本特征。

2. 探讨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3. 分析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 七、经济危机与应对1. 概述历史上的经济危机及其原因。

2. 分析经济危机对经济体系的影响。

3. 探讨不同国家应对经济危机的策略。

#### 八、经济发展模式比较1. 比较不同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的特点。

2. 分析不同经济发展模式的优劣。

3. 探讨适合中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模式。

#### 九、案例分析1. 分析中国古代某个时期的经济政策及其效果。

2. 探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成就与挑战。

3. 研究西方某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历程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 十、经济发展趋势预测1. 预测未来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

2. 分析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3. 探讨如何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以上复习题旨在帮助学生全面回顾中外经济简史的主要内容,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深入理解经济发展历程及其影响因素。

25中国商贸文化第1章 商史

25中国商贸文化第1章 商史

(三)纸币的产生
北宋“交子”
元 代 宝 钞
南宋“会子”








(四)黄金白银
黄金天下
只有黄金不受时空限制,因为黄金是贵金属,单位价值高,又是称量货 币。 铜铸币单位价值小,便于辨认、计算和保存,对于民间日常交易和零星 交易极为方便。 但是金币在我国古代均不是市场上的流行通货。
“银”行中华
中国商贸经典文化
第一章 商史
目录

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中国商贸经典文化
壹 中国古代商业发展史
一 中国古代商业发展史
原始社会 时期
先秦时期
秦汉隋唐 时期
宋元明清 时期
(一)原始社会时期
壹 商业的源起
最早的交接发生于 原始社会 货币的出现

奴隶制时期的 商业发展
商朝与商人
唐朝商业
魏晋南北朝 商业
五代十国时 期商业倒退
(四)宋元明清时期
宋代商业。管理宽松、商品丰富、城市扩

大、坊市破界、集市专业、民族贸易发达、
金属货币通用、服务业发达、金融出现。

元代商业。交通发达、沿海城市发展、海贸发达、
人口买卖、民族因素。
叁 明朝商业。漕运发展、互市、海贸、资本主
义萌牙、中产阶级、合伙投资、抑商。
唐朝
唐初,均田制; 唐中后期,两税法,改变以人丁为计量 单位,改为以户为单位,按土地、财产 多少分别征收地税和户税。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1-3《古代商业的发展》ppt课件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1-3《古代商业的发展》ppt课件

答案:A
2.战国后期,大商人吕不韦以自己的经济实力帮助嬴政之父 秦异人争得王位,后来吕不韦做了秦国的相国。这反映的实质问题 是( ) A.吕不韦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 B.战国时期的商业非常发达 C.商品经济的发展已渗入到政治领域 D.官商勾结的现象在当时已经出现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关键是理解材料中官商结合 这一现象,而反映的实质问题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已渗入到政治领 域。
答案:B
5.“凝聚力量,成就未来”是“首届时代徽商高峰论坛”的 主题思想。这也是 400 多年前的古徽商的“徽骆驼”精神的体现。 形成该精神的根本原因是( )
A.皖南地区优越的地理条件 B.明清商品经济较为发达 C.徽商拥有丰富的经营之道 D.宋代对外贸易发展迅速
答案:B
6.矣”;“缙绅家之女(婚嫁)唯财是计,不问非类”。导致这种社 会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商品经济的发展 C.商人受到歧视 ) B.封建制度的衰落 D.受西方文明的冲击
11.乾隆四十九年(1784 年),满载美国货的“中国皇后号”帆 船,经过长途航行到达中国后,又把中国土特产带回美国,中美贸 易从此开始。到达中国后该货船最有可能停泊的城市是( A.泉州 C.南京 B.广州 D.上海 )
解析: 本题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结合材料中的时间 “1784 年”可知,清朝时期只开广州一处对外通商,规定由广州 “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故选 B 项。
解析:提取材料中的关键信息“西市、东市、夜市、晓市”可 以看出,材料反映的是古代商业发展中 “ 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 展”。故选 A 项。
答案:A
9.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城市,如棉纺业发达的松 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 头汉口等地。根据材料指出明清时期城市经济发展的新特点是 ( ) A.专业化商业城市大量出现 B.区域经济中心开始崛起 C.地处水陆交通要冲 D.城市对外贸易比较活跃

全球商业简史30讲

全球商业简史30讲

全球商业简史30讲商业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变革。

在全球商业的演进过程中,有着许多令人瞩目的事件和人物,塑造了商业世界的面貌。

下面我们将以30讲的方式,回顾全球商业的发展历程。

1. 古代贸易,从早期的丝绸之路到地中海的贸易网络,古代商业连接了世界各地的文明。

2. 工业革命,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工业革命彻底改变了商业模式,大规模生产和全球贸易迅速发展。

3. 科技革命,20世纪的科技革命,如电气化、计算机和互联网,极大地促进了商业的全球化和数字化。

4. 金融业的崛起,银行和金融机构的兴起为商业提供了资金支持,推动了全球经济的发展。

5. 全球化,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全球化使得跨国公司的影响力迅速扩大,国际贸易和投资成为主要的商业活动。

6. 创新与创业,创新和创业精神成为商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推动了许多行业的变革和进步。

7. 跨国公司,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业务,成为全球商业格局的主要参与者。

8. 金融危机,历次金融危机对全球商业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促使了金融体系的改革和调整。

9. 电子商务,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兴起,改变了传统商业模式,推动了商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

10. 新兴市场,新兴市场国家的崛起,为全球商业带来了新的增长点和机遇。

11. 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的增强,推动了商业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结合。

12. 战略合作,跨国公司之间的战略合作,成为全球商业发展的新趋势,推动了资源共享和市场拓展。

13. 供应链管理,全球化生产和供应链管理的优化,提高了商业效率和灵活性。

14. 人才管理,人力资源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人才管理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15. 消费升级,消费者需求的升级,推动了商业模式和产品创新。

16. 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保护成为全球商业发展的重要议题,促进了创新和技术进步。

17. 网络安全,网络安全问题的突出,对商业信息和数据的安全提出了新的挑战。

中国古代史经典复习笔记

中国古代史经典复习笔记

中国古代史经典复习笔记下面是学习啦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第一节中国远古时代的人类(旧石器时代)打制石器、粗糙、一百余万年至一万年、三百余处遗迹、群婚→班辈婚→族外婚一、旧石器时代早期(猿人)1、元谋人:1965、云南元谋、170万年2、蓝田人:陕西蓝田、80万年至60万年3、北京人:1927、房山周口店龙骨山、70万年至20万年、直立行走、用火二、旧石器时代中期(智人/古人,二、三十万年至四、五万年)1、大荔人:陕西大荔县甜水沟,20万年。

2、丁村人:山西襄汾县,10万年。

3、许家窑人:山西阳高县,10万年。

4、长阳人:湖北长阳县。

5、马坝人:广东曲江县。

三、旧石器时代晚期(晚期智人/新人、氏族公社开始产生)1、山顶洞人:1.8万余年、黄种人特征、骨针(缝纫)、燧石(人工取火)2、河套人:内蒙古乌审旗3、柳江人:广西柳江县第二节氏族公社(新石器时代)由狩猎、采集到锄农业、畜牧业;磨制石器使用广;陶器发明、使用。

一、仰韶文化新石器中期;河南渑池县、公元前5000年—前3000年、黄河中游;半坡遗址。

同期另有长江下游河姆渡、黄河下游大汶口、东北辽宁红山文化。

母系氏族公社二、龙山文化黄河中下游,新石器晚期;1928、山东章丘龙山镇、5000—4000年。

长河下游则有良渚文化:1936年,浙江余杭县良渚,玉器为主,5000——3700年。

工具进步;家畜种类增多;制陶术进步,冶铜业出现。

至晚期母权制让位于父权制,父系氏族公社开始形成。

与夏、商文化有继承关系。

第三节中国远古社会的传说时代(略)第二章夏商周第一节夏朝的考古发掘和文化遗址一、王城岗遗址20世纪70年代后期;河南登封告成镇;相当于夏朝早期,位置与“禹都阳城”的地望相合。

二、二里头文化1959;河南偃师;介于河南龙山文化与先商文化之间。

宫殿遗址;铜渣(青铜时代);玉器;酒器;水井遗址。

第二节夏朝的巩固和发展一、国家的出现1、破坏禅让:禹传位于益,禹子启夺位家天下。

2013届高三历史复习基础巩固: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基础检测

2013届高三历史复习基础巩固: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基础检测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3届高三新课标历史一轮复习基础巩固卷(含解析):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基础检测一、选择题1.(2012年浙江省台州市一模14题)2012年央视电视剧《神话》中,主角易小川穿越时空来到秦朝。

下列发生的情节可能符合当时历史事实的是A.在铁匠那里买了把锋利的灌钢刀来防身B.被秦始皇任命为九原郡刺史,监察辖区内官员C.带领秦军,用火炮攻打岭南地区D.人们把秦始皇统一全国的事迹画成壁画,予以纪念2.(2012年高考全国Ⅱ卷文综13题)唐高祖废汉以来通行的五铢钱,改行“开元通宝”钱。

此后,“开元通宝”成为历代钱币的一种范式,其原因之一是A.确立了钱币“圆形方孔”的形制B.采用了新的材质C.改变了以重量定钱币的传统D.铸造技术更精良3.(2012年10月山东实验中学高三诊断1题)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的牛骨刻辞,上面刻有“王大令众人曰协田”。

关于卜辞中“众人协田”所包含的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耕作方式为集体协作B.小农经济形态已经出现C.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D.其中的“众人”多为奴隶4.(2011年4月潍坊四县高一质检5题)清代学者王应奎在《柳南续笔》中说“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

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也”。

这一记载反映了()A.棉布已成为广大民众的主要衣料 B.棉花种植由边疆地区向内地扩展C.棉纺织技术不断革新并日益推广 D.棉纺织业成为新兴的手工业部门5.陕西民谣:“我有一只小毛驴,……我骑着去赶集。

”这个“集”在宋代应属于()A.城市B.都市C.草市D.夜市6.(2011年1月温州八校期末联考3题)诸葛亮在《出师表》中也曾以“布衣”自称。

在诸葛亮的时代里,“布”的主要材料是( )A.丝B.棉C.毛D.麻7.在汉语中,“鼎”作为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其至少应追溯到()A.商周时期B.春秋时期C.秦汉时期D.隋唐时期8.(同安一中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7题)西汉时期的《盐铁论》一书记载:“(铁匠们)家人相一,父子戳力,各务为善器,……农事急,輐远衍之阡陌之间(意为:用车具运到田间),民相与市买,得以财贷……民不弃作业,置田器,各得所欲”。

银行体系0305

银行体系0305

中国银行业的起源
南北朝:寺庙经营典当业。 唐朝:飞钱 北宋:交子 明清:当铺 明末:银庄 银行业的生存基础不是社会化大生产 的生产方式;放款对象主要是政府和贵族; 高利贷。
中国商业银行简史
1979年前,只有单一的中国人民银行,经营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所有业务 1983年,人行拆分,人民银行为中央银行,同时从中分离出4家国有专业银行,进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广告图
中信银行原名“中信实业银行 (CITIC INDUSTRIAL BANK)”, 2005年8月更名为“中信银行(CHINA CITIC BANK)”。


银行标志含义
品牌诠释诚信 尊贵 稳健 发展 标识 源自中国印。印的第一含义喻示诚信,中 国印在中国古时称为玺,是权力和尊贵的 象征,是中华数千年文化博大、精深的结 晶,体现中国人的智慧、积极向上的追求。 印的主色调为红色,也代表上涨、增长、 发展。 标志具体的来说也是由CCB三个字母抽象出 来而组成的
我国的金融体系构成
• 1.中央银行 • 2.国有商业银行 • 3.股份制商业银行 • 4.政策性银行 • 5.非银行金融机构 • 6.外资银行和涉外金融机构
金融体系
机构名称 中央银行 国有商业银行 股份制商业银行 政策性银行
组成部分 中国人民银行
1.中国工商银行2.中国农业银行3.中国银行4.中国建设银行 1.交通银行2.中信实业银行3.中国光大银行4.深圳发展银行5.上 海浦东发展银行6.招商银行7.民生银行 1.国家开发银行2.中国进出口银行3.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产管理公司——华融、长城、东方、信达,分别收购、
管理和处置从工、农、中、建四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剥
离出来的不良资产。
我国银行体系的构成

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

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

中国古代历史政治发展史夏商西周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前2070 禹建立夏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阳城河南登封)中国进入奴隶社会启王位世袭制代替了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家天下形成夏商时期已初步建立起一套从地方到中央的行政管理制度分封制原因西周建立,疆域广阔目的进行有效的统治直接目的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内容分封对象:贵族功臣古代帝王后代义务:服从周王命令,缴纳贡赋协调作战朝拜述职权利:管辖再分封具有独立性作用:层层分封下去,形成了贵族统治阶层内部的森严的等级制度加强了周天子的统治,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地域,促进边疆开发,形成交通网络形成了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崩溃原因生产力发展,井田制瓦解。

周王室衰弱,诸侯国势力日益壮大表现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不断(割据混战)诸侯不再听命于室(楚王问鼎)周王室独居一隅宗法制目的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再权利,财产,土地和继承上的矛盾性质宗法制是分封制互为表里,相辅相成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最大特点嫡长子继承制在政治方面的体现室分封制影响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阶级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宗法观念成为传统思想之一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皇帝制度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特点皇位世袭,皇帝独尊皇权至上影响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度室封建专制制度的主要特征(皇宫秦首先叫皇帝用途,强调功绩,神化皇权,使之至高无上)秦中央机构三公九卿制度:以皇权为中心三公:丞相帮助皇帝处理政事百官之首御史大夫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命令,监察百官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司法(秦始皇时并未任命过太尉,自掌军权丞相之下还有诸卿分别掌管着国家的各项具体事务,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三公六卿的特点秦中央的主要官职,在地位,职责和权利方面相互配合,彼此牵制,军政大权操纵在皇帝手中郡县制(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进步的)设立背景:春秋时期一些诸侯国在新兼并的地方设县,后在边地设郡商鞅变法时废分封,行县制秦始皇统一六国36后40多郡郡守县长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命,治理民众,管理财政,司法,狱讼和兵役影响:郡县制的推行使中央有效的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国家的统一与分封制在于传承方法不同(秦首创,魏晋南北朝实行州郡县制,唐朝实行道郡县制,元实行行省制)中央集权制的影响形成:秦始皇创立皇帝制度,皇权成为封建国家的主宰和权利中心在中央以皇权为中心的三公九卿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从而奠定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基础影响:增强了秦朝国力,扩大了秦朝的疆域,使秦朝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促进了秦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巩固了国家的统一,有利于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中央集权的发展汉原因初期,地方上郡县,封国并存措施汉景帝平定六国之乱,汉武帝颁布推恩令结果王国越分越小,中央集权得到发展(还可以延伸到政治经济文化)唐中期措施朝廷在地方设置了很多节度使结果唐中期安史之乱后形成的藩镇割据局面,持续一百多年,严重的削弱了中央集权北宋背景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措施军事上兵权收归中央,充实中央禁军行政上文臣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财政上地方赋税大部分由中央掌控结果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的藩镇割据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但也形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的局面,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元朝措施实行行省制度行省长官由朝廷任命。

中国古代的商业发展

中国古代的商业发展

中国古代的商业发展
导言
古代中国的商业发展历史悠久而丰富多样,与中国独特的文化和政治制度密不可分。

本文将从商业交流的形式、商业中的主要参与者以及商业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三个方面,探讨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和演变过程。

一、商业交流的形式
(段落1)丝绸之路的开拓
(段落2)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
(段落3)商业城市的崛起
(段落4)货币的出现与流通
二、商业中的主要参与者
(段落1)商人与商会
(段落2)贸易组织与贸易路线的建立
(段落3)政府与商业的关系
三、商业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段落1)经济繁荣与物质文明进步
(段落2)城市化与社会层级分化
(段落3)文化交融与知识传播
(段落4)政治与社会稳定的维护
结语
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经历了多个时期的演进,从丝绸之路的开拓到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再到商业城市的崛起和货币的出现与流通,其中商人与商会、贸易组织与贸易路线的建立以及政府与商业的关系,都在推动商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经济繁荣、城市化、文化交融以及政治与社会稳定的维护,也是商业发展对社会经济的深远影响。

古代中国的商业发展不仅仅是经济领域的发展,更是连接各个方面的综合性进步,为中国古代社会的繁荣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简史
在原始社会后期,随着生产的发展,先后发生了畜牧业、农业、手工业的分工,产品有了剩余,为了互通有无,不同部落间的交换活动成为经常的现象。

这种以物易物的商品交换是最原始的商业活动。

传说神农氏时,“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就是原始商业的反映。

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和市场的扩大,在奴隶社会初期出现了不从事生产、专门经营商品买卖的商人阶层。

《尚书·酒浩》记载有殷人“肇牵牛远服贾”,意思是说商代有人专门用牛车到远处做买卖。

随着商业的发展,商代后期出现了铜币。

但是,当时商业行为主要发生于方国部落之间,并且是为奴隶主贵族服务的。

商业在整个社会经济中只起着微小的作用。

西周时,商业成为社会经济不可缺少的部门。

但是,商业由奴隶主官府垄断,并没有专门的职官来管理市场。

《周礼·地官·质人》记载:“质人掌成市之货贿:人民、牛马、兵器、珍异,凡卖亻卖者质剂焉。

”“质人”就是管理市场的经纪人。

市场交换的商品有奴隶、牛马、兵器、珍宝等,凡成交的商品都要由“质人”给买卖双方立书契券约。

那时的商人和百工一样,是属于奴隶主贵族的,称为“工商食官”,他们主要是替奴隶主贵族经营,为奴隶主贵族的需要服务。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私商兴起,有的大商人周游列国做生意,参与各国的政治活动和各国之间的交际,能和诸侯“分庭抗礼”。

弦高假借郑国君命犒秦师的故事是很出名的。

可见当时大商人在政治、经济方面的地位了。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统一货币、度量衡,修驰道,更加促进商业的发展。

到了西汉,“开关梁,弛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

”张骞通西域后,开辟了“丝绸之路”,中外贸易逐渐发展起来。

都城长安及洛阳、邯郸、临淄、宛城、成都等大城市,都发展成为著名的商业中心。

各中等城市均设有市,连军队驻地、屯戍地区也设有军市。

当时城市的市场有固定的地点,叫做“市井”。

长安城最初有东、西二市,后增至九市。

市井同宅区严格分开,周围有墙,叫,市门叫。

市内设有供摆设出卖商品的店铺“商肆”(又叫“市肆”),同类商品集中在一起,称做“列肆”。

另有存放货物的仓库“店”,或称“邸
舍”、“廛”。

官府对市井控制、管理很严,市门有专职的门吏掌管。

市内设官署,置“市令”或“市长”管理、监督交易,还有专管治安的官吏。

市井官署设于市楼(旗亭),楼皆重屋,上悬大鼓,以击鼓来通知开市和闭市。

闭市后,市门关闭,不再有任何营业活动,逗留市内不去的人要处罚。

凡在市井营业的商人,须向市井官署登记,交纳市租。

四川新繁出上的汉代市井画像砖,较全面地表现了当时城市中的市井容貌,是我
们了解汉代商业情况的形象资料。

唐代,随着农业、手工业和交通事业的发展.商业出现了繁荣的局面,全国县以上的城镇都有市。

长安和洛阳的市最大。

都城长安是国内外贸易的中心。

城内有东西对称的商业区一东市和西市,占地都很大,四面八方的商客和外国商人在此交易。

唐和汉代一样,市内的店铺
叫“肆”,出售同类货物的肆集中在一个区域内,组成“行”,行有“行头”。

行是保护同行商人的利益,应付官府交涉事务的组织。

据《长安志》记载,东市有“货财二百二十行,四面立邸,四方珍奇,皆所积集”。

邸是供客商居住和存放货物的地方。

1956年在北京房山发现的唐代石刻佛经里,记载幽州(北京)的商行有米行、白米行、大米行、粳米行、屠行、肉行、油行、果子行、炭行、磨行、染行、布行、绢行、大绢行、小绢行、新绢行、丝绵行、丝帛行、生铁行、杂货行等。

唐代对商业的管理很严。

商业区和居民区分开。

市场有市令、市丞等负责管理征收商税,凡买卖奴婢、牲口等,均需立契,违者犯法。

市场活动有时间限制,中午击鼓三百声,开始贸易,日落前三刻,击钲三百下,停止贸易。

唐代对外贸易很发达,“丝绸之路”是陆上对外商业交通要道。

沿海的广州、扬州、明州(宁波)、登州(山东蓬莱)等,是亚、非各国来往贸易的重要城市和港口,当地设有“市舶使”管理对外贸易。

宋代商品经济有了新发展.商业发达的城市更多了,中小城镇和农村集市贸易也渐繁盛,城市的商业活动打破了唐以前固定于一定地方的制度,取消了营业时间的限制。

北宋都城汴京(开封)是全国商业和交通中心。

城内外商店铺席遍布,还有定期的集市贸易,有的店铺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每一交易,动即千万”。

城里到处有酒楼、食店、茶坊、妓馆,有的
酒搂饮客常至千余人。

出现了晚问营业的“夜市”。

市场上有南方的米、果品、名茶、丝织品,有沿海的水产,西北的牛羊、煤,成都、福建、杭州的纸、印本书籍、有两浙的漆器和各地的陶瓷器、药材、珠玉金银器等,日本的扇子,高丽的墨料,大食的香料、珍珠等也在市上销售,宋代画家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的就是北宋都城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

宋代同行业的商户,组成“商行”,人行的商户称“行户”,东京市上至少有160行,行户有6400多户。

据说各行衣着不同,在街上行走,一看便知道是那一行的。

外来的商人不经投行,不得在市上经商。

商行又是官府敲榨剥削商人的工具。

那时宫廷所需货物,向商人征购,而多拖欠几年不给钱。

随着商业和商行组织的发达,北宋时,市场上开始出现卖货时不用现
钱的信用交易“赊卖”,和官营的汇兑机构“便钱条”。

当时货币铸造量猛增,仍满足不了需要,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手工业生产者为了推销商品,维持荣誉,还设计使用了商标。

山东济南有一家专造功夫细针的刘家针铺,以白兔为商品标记。

这块印制白兔商标的铜版陈列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它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一个商标。

明代由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发展,地区性分工的出现以及分工门类的增多,投入市场的商品品种和数量大为增加,并且从过去的以奢侈品为主转为以人民生活、生产的必需品为主,从而更加促进商业的繁荣。

商人数量大增,明中叶以后,商人的行会组织向着“会馆”发展。

会馆是按地域组成,会馆内又按行业分成“帮”。

这些既同乡又同行的会馆行帮组织,为保护自身利益,共同协商价格,相互借贷,合力对外。

当然,它仍被豪商富贾所操纵,一般中小商人只能唯命是从,任其宰割。

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工商业城镇大量兴起,尤其是江南的苏、松、杭、嘉、湖地区,有的在明初还是只有几十户人家的小村,到明末已成为拥有几万人口的大市镇了。

商业资本也慢慢渗入生产领域,有的以包买商的形式出现,有的商人直接投资开设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工场。

到了清代,资本主义萌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商业更加活跃。

但是,明清时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受到封建制度的摧残束缚,几经曲折,发展极为缓慢。

在全国范围内,明清时期仍然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居统治地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