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工作实施方案范文
林业有害生物监测调查工作方案
![林业有害生物监测调查工作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f6b3e81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b2.png)
林业有害生物监测调查工作方案1. 背景和目的林业有害生物是指对森林及其资源产生危害的昆虫、病原体、杂草和其他生物种类。
这些有害生物可能会引发森林病虫害,导致森林生态系统的破坏,对经济和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损失。
为了及时发现和控制有害生物的传播和繁殖,保护森林资源,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监测调查工作方案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档旨在制定林业有害生物监测调查工作方案,旨在提供一套操作规范,以帮助保护森林资源和保障林业生态系统的稳定。
2. 工作内容及步骤2.1 确定监测调查区域根据实际情况和林业有害生物的分布特点,选择监测调查区域。
区域可以根据森林分布、有害生物种类、损害程度等因素划分,确保各个区域的监测调查工作能够全面覆盖。
2.2 制定监测调查时间表根据有害生物的生命周期、活动规律和盛发期,制定监测调查时间表。
确保在关键的时段进行监测调查工作,提高监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2.3 确定监测调查方法根据不同的有害生物种类和监测要求,确定监测调查方法。
常用的方法包括:•直接观察法:通过对植物叶片、根系、树皮等进行直接观察,发现有害生物的存在。
•捕捉法:使用捕捉器具、诱虫剂等工具,吸引和捕获有害生物,进行鉴定和统计。
•样本检测法:采集植物样本、土壤样本等,进行实验室检测,确认有害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2.4 建立监测调查数据采集系统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数据采集系统,包括数据采集表、数据录入和存储方法等。
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便于后续数据分析和研究。
2.5 分析和报告监测调查结果根据采集到的监测调查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和整理。
制作监测调查结果报告,包括有害生物种类、数量、分布情况等信息。
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和建议,为后续的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3. 质量控制措施3.1 培训和培养监测调查人员对参与监测调查工作的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包括有害生物的认识、样本采集和检测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培训。
确保监测调查工作人员具备足够的专业水平和能力。
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实施方案
![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f80a2d0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e6.png)
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实施方案一、前言林业有害生物对森林资源造成了严重威胁,为了及时有效地控制和防治有害生物,必须对其进行全面的普查工作。
本文档旨在制定林业有害生物普查的实施方案,以指导相关工作的开展。
二、普查范围本次林业有害生物普查范围包括全国各地的森林资源,主要针对林木病虫害、有害植物和其他有害生物进行普查。
重点关注各类有害生物的种类、分布、数量和危害程度等情况。
三、普查内容1. 林木病虫害普查对各类林木病虫害进行逐一调查,包括病虫害的种类、分布范围、危害程度、发生规律等内容,确保全面了解病虫害的情况。
2. 有害植物普查对各类有害植物进行详细调查,包括有害植物的种类、分布范围、数量、危害程度等内容,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3. 其他有害生物普查对其他有害生物如啮齿类动物、有害昆虫等进行综合调查,了解其种类、数量、分布等情况,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四、普查方法1. 野外调查通过实地走访、采集标本、观察记录等方式,对林业有害生物进行详细的野外调查,获取准确的数据。
2. 数据分析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综合评估有害生物的危害程度和发展趋势,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3. 技术手段结合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手段,对林地进行遥感监测和空间分布分析,提高普查效率和准确性。
五、普查成果应用1. 制定防治方案根据普查结果,制定针对性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方案,针对不同有害生物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2. 监测预警建立有害生物监测预警系统,及时发现有害生物的异常情况,采取应急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3. 信息共享将普查数据进行信息化管理,建立林业有害生物数据库,为相关部门和科研机构提供数据支持。
六、普查保障1. 人员培训对从事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普查技能和防治意识。
2. 资金支持保障普查工作所需的经费,确保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
3. 协作配合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共同推动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工作的开展。
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实施方案
![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ea4b7090066f5335a8121a7.png)
部位
树叶被害率 1/3<树叶 ≤1/3 被害率 ≤2/3 枝梢被害率 20%枝梢被
枝梢病 虫 干、根部 病虫 种实病 虫 鼠、兔、 螨类
≤20%
害率 ≤50% 10%<受害 株率 ≤20%
率 >50% 受害株率 >20% 种实被害 率 >20% 被害株率 >20% 侵占林业用地 >20%,或严重 影响树木生 长、森林更新
峻。 我县位于我省西南边陲,大别山南麓,是省重点山区县之一,其地 理条件复杂,植物种质资源丰富。境内交通发达,对外贸易便利,外来 有害生物对林业资源威胁越来越大。为了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控制和 扑灭我县外来林业有害生物,摸清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入侵种类、分布区 域及危害程度,开展其生物学特性、危险性分析及相应管理策略的研究 十分迫切和必要。根据省厅统一部署,结合我县工作实际,定于2003年 12月—2005年5月在全县组织开展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做好对外来入侵 物种的登记、建档工作,全面准确掌握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及已造成危害 的本土危险性森林病虫害的种类、分布及危害情况,为今后我县的外来 有害生物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普查范围、对象和内容 1、普查范围 各乡镇所辖区域的有林地、苗圃、贮木场、木材加工厂、花卉基地 等为本次普查范围。同时,依据人为活动较多和保护重点林区的原则, 确定了以下普查重点区域: 1.1花亭湖风景区、绿色长廊等人为活动干扰较多的地区和国家公益 林区; 1.2我县境内铁路、高速公路、105国道、211省道等主干交通两面 侧,长河沙河、薛义河等河流两岸,泊湖周边的林地、湿地; 1.3县内主要经济林和竹林; 1.4县内木竹经营、加工企业,以在城企业为主; 1.5县苗圃。 2、普查对象 2.1外来林业有害生物 以入侵后对当地已造成危害的种类为普查重点。对那些已经在其他 地区造成危害的而在本地区尚未造成危害的林业外来物种也应列入本次 普查对象,如美国白蛾、红脂大小蠹、松突圆满蚧等。 2.2危险性大的本土有害生物 指对森林植物及其产品造成危害最严重的本土有害生物(最多统计 20种),包括林业病原微生物、有害昆虫、有害植物及鼠、兔、螨类 等。 2.3其它林业有害生物
林业普查实施方案范本
![林业普查实施方案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9c6420bd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84.png)
林业普查实施方案范本一、背景介绍。
林业普查是指对全国范围内的森林资源进行全面、系统、准确的调查统计,旨在了解我国森林资源的数量、质量、结构和分布等情况,为制定森林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林业普查实施方案的制定对于保护和管理森林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施目的。
本次林业普查的实施目的主要包括,全面掌握我国森林资源的现状和动态变化情况,为保护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提供科学依据;建立健全的森林资源数据库,为森林资源的监测、评估和管理提供数据支持;为国家森林资源调查监测与评估提供基础数据;推动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保护。
三、实施内容。
1. 制定实施方案,成立林业普查实施方案编制工作组,负责制定林业普查的实施方案,包括普查的时间安排、区域划分、普查内容和方法等。
2. 组织实施人员培训,组织对普查实施人员进行培训,包括普查对象的确认、普查技术方法的培训、普查数据的录入等。
3. 开展实地调查,根据实施方案,组织实施人员对各地森林资源进行实地调查,包括森林类型、树种组成、森林蓄积量、林分结构等内容。
4. 数据整理和分析,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形成森林资源数据库,并进行数据质量检查和验证。
5. 编制普查报告,根据实地调查和数据分析结果,编制林业普查报告,对森林资源的现状和动态变化进行分析和评估。
四、实施方法。
1. 采用现代技术手段,利用遥感技术、全息雷达技术等现代技术手段,提高普查的效率和准确性。
2. 强化统计监测,建立健全的森林资源统计监测体系,加强对森林资源的动态监测和评估。
3. 加强普查人员管理,对普查实施人员进行严格管理,确保普查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五、实施保障。
1. 资金保障,保障林业普查实施的经费需求,确保普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2. 技术支持,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设备保障,保证普查实施的技术水平和数据质量。
3. 组织协调,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推动林业普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工作实施方案
![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工作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9de938d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51.png)
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工作实施方案一、背景林业有害生物是指对森林、林木和野生动植物造成危害的昆虫、真菌、细菌、病毒等生物。
它们会破坏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对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造成威胁。
为了及时掌握有害生物的分布情况,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推动林业持续健康发展,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目的本方案的目的是为了规范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工作,确保数据准确性、全面性和及时性,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为制定针对有害生物的防控措施提供参考。
三、实施步骤1.确定普查区域:根据森林资源和历史有害生物分布情况,将普查区域划分为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区域,确保样本的多样性和代表性。
2.制定普查计划:根据普查区域的特点和资源分布情况,制定具体的普查计划,包括普查的起止时间、普查人员的配备、普查方法和工具等。
3.组织普查人员培训:通过培训,提高普查人员对有害生物的识别能力和普查方法的操作技能,确保普查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实地普查:根据普查计划,组织普查人员进行实地普查。
普查人员应主动收集、记录有害生物的相关信息,包括种类、数量、分布范围等,并进行标本采集和保存。
5.数据整理和分析:对普查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确定有害生物的分布情况、密度和季节变化等信息。
通过数据分析,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6.编制普查报告:根据普查结果,编制普查报告,明确有害生物的种类、分布情况和危害程度等内容,提出防控建议和措施,形成科学、有针对性的普查报告。
7.报送上级部门:将普查报告及时报送相关部门,以供决策和防控工作的参考。
四、普查方法1.实地观察:通过实地观察,对林木的生长状况、树冠形态和叶片病虫害情况进行记录,获取有害生物的分布情况。
2.陷阱设置:在普查区域内设置昆虫诱捕器或粘虫板,吸引有害昆虫并捕获,进行种类和数量的识别和记录。
3.标本采集:对发现的有害生物或可疑生物进行标本采集,同时记录其分布位置和数量,并进行标本的处理和保存。
4.调查问卷:向林地管理者、农民和周边居民发放调查问卷,了解有害生物的发生情况和危害程度,并及时记录和汇总。
林业有害生物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林业有害生物专项行动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1d2ff74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fe.png)
林业有害生物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一、背景和目的1. 林业有害生物带来的威胁和损失:林业有害生物是指对森林和林木健康造成危害的生物,如病虫害、鼠害等。
它们会引起森林资源减产、病害传播、生态系统破坏等问题,给林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威胁和损失。
2. 行动实施的目的:制定本实施方案旨在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减少有害生物对林业的危害,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
二、总体目标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实现以下目标:1. 林木健康状况明显改善,有害生物危害程度明显降低;2. 林业生产能力提升,森林资源保护更加全面、有效;3. 林业生态系统稳定,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恢复得到加强。
三、主要任务和措施1. 加强监测预警体系建设(1)完善有害生物监测预警网(2)提升有害生物检测和识别技术水平(3)加强对有害生物种类和分布规律的研究2. 改进防控措施和技术方法(1)强化集约化防控技术研发(2)推广绿色、环保的防控技术(3)加强有害生物防控技术培训和推广3. 加强国际合作与信息交流(1)与国际组织和相关国家建立合作机制(2)推动国际间有害生物防控合作项目(3)加强有害生物防控信息共享和交流4. 加强全社会参与和宣传教育(1)提升公众对有害生物防控的认知和重要性(2)鼓励公民、企业等各方积极参与防控工作(3)加强有害生物防控的宣传教育工作四、实施方案的保障机制1. 建立健全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的组织体系2. 加强人员培训和技术支持3. 增加经费投入和资源保障4. 加强监督和评估体系的建设五、实施效果评估标准1. 林木健康状况评价2. 有害生物防控成果评估3. 生态系统恢复和生物多样性评价4. 森林经济效益分析六、实施方案的时间安排具体时间安排按照实施需要和资源保障情况确定,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目标,并按年度进行具体的工作计划制定和实施。
七、实施方案的责任分工明确各级林业行政管理部门、科研机构、专业技术人员、林业企事业单位等各方的责任分工和工作任务。
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实施方案
![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c8feb3c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20.png)
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实施方案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是指对森林资源中存在的有害生物种群数量、分布范围和危害程度等进行调查和监测的一种工作。
其目的是为了及时掌握有害生物的状况,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保护森林资源的健康和可持续利用。
下面是一份关于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实施方案的详细说明:一、编制普查计划1.明确普查目标:确定普查范围、普查目标和普查侧重点,包括有害生物种类、分布范围和数量等。
2.划定普查区域:根据森林资源分布状况和影响因素,确定普查区域划分,统筹考虑区域内各类森林类型的普查需求。
3.制定普查时间表:根据有害生物的生物特性和活动规律,制定合理的普查时间表,确保对关键期进行重点监测。
二、组织普查人员1.人员组成:选拔具备林业、生物学等专业背景的人员参与普查,根据普查需求确定人员数量,并提供必要的培训,确保普查人员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2.分工合作:根据普查范围和目标,合理分工,明确各人员的职责和任务,确保普查工作的高效完成。
三、采集有害生物样本1.样本采集方法:根据有害生物种类和生活特性,制定相应的样本采集方法,包括诱捕、直接观察、夜间捕捉、陷阱设置等。
2.样本处理和保存:对采集到的有害生物样本进行标识、记录和保存,确保样本的品质完好,以便后续的专业鉴定和研究。
四、调查有害生物种群数量和分布范围1.地面调查:通过实地走访、样地调查等方法,记录有害生物的分布情况和数量,包括数量统计、密度测算等。
2.航空遥感调查:利用航空遥感技术,获取大范围的有害生物分布数据,结合实地调查结果,完善有害生物的分布范围和数量。
五、评估有害生物对森林的危害程度1.危害评估方法:根据有害生物的生物学特性、生活史和危害特征,制定相应的危害评估方法,并根据研究成果和经验,确定危害等级和评估指标。
2.危害评估结果:根据普查和评估结果,制定有害生物防治对策,并根据危害程度制定相应的持续监测和防治措施。
六、数据整理和分析1.数据整理:对普查获得的数据进行清理和整理,包括数据录入和验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县次年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实施方案
![县次年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1775d12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ce.png)
县次年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实施方案一、前言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林业有害生物,保障我国林业的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保护法》,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目标与任务2.任务: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检疫御灾、防治减灾、科技支撑和法规体系建设,全面提升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能力。
三、主要措施1.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1)设立监测站点:在全县范围内增设林业有害生物监测站点,实现对重点区域的全覆盖。
(2)提升监测技术:采用现代化监测手段,如无人机、红外线相机等,提高监测准确性和时效性。
2.加强林业有害生物检疫御灾(1)严格执行检疫制度:对全县范围内的木材、苗木进行严格检疫,杜绝有害生物传播。
(2)设立检疫检查站:在主要交通要道设立检疫检查站,加强对外来木材的检查和管理。
3.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减灾(1)化学防治:合理使用化学药剂,对重点区域进行定期喷洒,控制有害生物种群数量。
(2)物理防治:采用物理方法,如设置粘虫板、黑光灯等,降低有害生物发生概率。
(3)生物防治:利用天敌、病原微生物等生物资源,对有害生物进行生物防治。
4.加强科技支撑(1)引进新技术: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提高防治效果。
(2)开展技术研究:加强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的研究,为实际防治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5.加强法规体系建设(1)完善法规: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我县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相关法规。
(2)加强执法:加大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法规的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行为。
四、组织实施1.成立领导小组:成立以县长为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县防治工作。
2.落实责任:各级政府要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各部门要明确职责,共同推进防治工作。
3.健全机制:建立健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长效机制,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4.资金保障:合理预算防治资金,确保防治工作所需资金得到保障。
广东省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工作实施方案(定稿).doc
![广东省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工作实施方案(定稿).doc](https://img.taocdn.com/s3/m/c8e16d2ba45177232e60a208.png)
广东省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工作实施方案(定稿)广东省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工作实施方案根据国家林业局关于开展全国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工作的通知(林造发[2014]36号)文件精神,结合我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危害特点,特制定本方案。
一、普查的目的及意义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是我国一项重大的林情调查,也是一项基础性和公益性的国情调查。
近年来,林业有害生物,特别是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入侵给我省乃至全国森林资源和生态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并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
通过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全面查清林业有害生物种类、分布、危害、寄主,特别是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及时更新我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危害数据库,提供全面、准确、客观的林业有害生物相关信息,为制定防治规划,开展预防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对维护林木资源和国土生态安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保护我省四大生态造林工程成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普查对象和范围(一)普查对象。
危害我省林木、种苗等林业植物及其产品的所有病原微生物、有害昆虫、有害植物及鼠、兔、螨类等有害生物。
(二)普查范围。
我省境内的林业用地、绿化用地、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省内的种苗繁育和交易场所,如苗木基地、花木场圃、花卉市场等;省内木材加工和交易场所,如贮木场、木材加工厂、木材市场等涉林场所。
三、普查内容和方法(一)普查的内容。
1、种类及寄主调查。
调查2003年以来我省有发生危害记录危害林木、种苗等林业有害生物和寄主(包括乔木、灌木、花卉及其他木本植物和产品)种类。
2、分布范围和发生地区调查。
调查2003年以来我省有发生危害记录的各种林业有害生物的分布范围和发生地区,以县级行政区为单位填报有害生物分布和发生的乡、镇(林场、街道)级行政区域名称和具体地址(村名或山名)。
3、发生面积及危害程度调查。
调查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和危害程度,发生统计执行LY/T 1681-2006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及成灾标准,成灾统计执行主要林业有害生物成灾标准(林造发[2012]26号)。
2024年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工作总结范文
![2024年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工作总结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0e09d96f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73.png)
2024年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工作总结范文____年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工作总结____年是我国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工作的重要一年。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紧紧围绕“防范风险、保护生态”的总体工作目标,深入开展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一、工作背景及重要意义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是了解林区有害生物种类、数量及其分布情况的重要手段,是制定防治方案、保护生态和推动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工作。
____年我国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工作面临着害虫和病害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传播速度快等一系列严峻的挑战。
二、组织领导机构建设为保证工作顺利开展,我们建立了完善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制。
成立了由林业、农业、动植检等相关机构的专家组成的指导委员会,并聘请了专业技术人员担任项目负责人,确保了工作的科学性和专业性。
三、工作方案制定与实施我们按照工作计划,制定了详细的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方案,并将其下达到各地林业部门进行执行。
方案包括普查的时间、区域、内容和方法等具体要求。
同时,我们组织了各级普查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了其普查能力和了解工作内容的水平。
四、区域范围内的有害生物普查我们分别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有害生物普查工作。
通过对每个区域的有害生物分布进行调查和监测,了解了各地区的有害生物种类、数量和分布情况。
同时,我们制定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加强了对有害生物的防治工作。
五、重点有害生物监测与治理在普查工作中,我们特别关注了几个重点有害生物的监测与治理。
通过对这些有害生物的监测,我们及时发现并控制了它们的传播和扩散,减少了林业损失。
同时,我们针对不同的有害生物制定了具体的防治策略,采取了科学的防治措施,有效地控制了害虫和病害的危害。
六、普查数据的整理与分析普查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是普查工作的重要环节。
我们将普查数据进行系统整理,并利用相关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综合评估。
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发现了一些有害生物的分布规律,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工作方案:县林业有害生物越冬期调查和松材线虫病春季普查工作方案
![工作方案:县林业有害生物越冬期调查和松材线虫病春季普查工作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f906ef0d1f34693daef3edd.png)
××县林业有害生物越冬期调查和松材线虫病春季普查工作方案为提前作好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危害的各项防灾减灾准备工作,准确地预测、预报我县的森林虫害发生趋势,掌握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及发展分布动态,为我县××年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提供可靠依据,将林业有害生物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组织领导为确保××年林业有害生物越冬期调查和松材线虫病春季普查工作顺利进行,成立××县林业局有害生物越冬期调查和松材线虫病春季普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县森林植物病虫害检疫防治站,××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同志负责具体办公。
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编制调查方案、开展外业调查和内业资料的汇总整理、标本制作、拟写调查报告等。
各乡镇(街道办)林业站负责组织干部职工和乡镇护林人员完成本辖区内的林业有害生物越冬期调查和松材线虫病春季普查工作,县森林植物病虫害检疫防治站负责技术指导、样品鉴定及资料汇总上报。
二、时间安排(一)有害生物越冬期调查时间1.外业调查阶段:从××年3月1日至3月15日;2.内业资料汇总阶段:××年3月16至3月18日。
(二)松材线虫病春季普查时间1.外业调查阶段:从××年3月25日至4月15日;2.内业资料汇总阶段:××年4月16至4月18日三、调查范围和调查对象为提前作好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危害的各项防灾减灾准备工作,准确地预测、预报我县的森林虫害发生趋势,掌握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及发展分布动态,为我县××年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提供可靠依据,将林业有害生物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一)调查范围全县所辖区域内的有林地、苗圃、交通沿线、风景区、电力、通讯基站、大型企业和建筑工地等,重点是设在各乡镇的固定样地。
XX乡2024年度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实施方案
![XX乡2024年度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488f0a5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bb.png)
乡2024年度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实施方案一、目标定位我们要明确目标。
乡的林业资源丰富,但有害生物的防治一直是困扰我们的难题。
2024年的目标是确保林业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有害生物的危害程度降到最低。
二、现状分析1.防治手段单一,主要依赖化学农药,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2.防治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缺乏系统的培训和指导。
3.防治工作缺乏长期规划,往往是出现问题后才采取应急措施。
三、防治策略1.加强监测预警建立完善的林业有害生物监测体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时掌握有害生物的发生、发展和蔓延情况。
对重点区域、重点时段进行加密监测,确保及时发现、及时应对。
2.推广生物防治采用生物防治技术,如引入天敌、利用微生物等,降低有害生物的危害程度。
同时,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3.提升防治队伍素质加强防治队伍的培训,提高专业化水平。
定期开展技能培训、业务交流,确保防治工作顺利进行。
四、具体措施1.完善基础设施加大投入,完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基础设施,如监测设备、防治工具等。
确保防治工作有足够的技术支持。
2.加强宣传发动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提高广大林农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认识,形成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3.制定防治计划根据监测预警信息,制定详细的防治计划,明确防治目标、防治措施、防治时间等。
4.落实防治责任明确各级林业部门、乡镇政府、村(居)委会、林农等在防治工作中的责任,确保防治工作落到实处。
五、保障措施1.政策保障加强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领导,将其纳入政府工作日程,确保政策支持。
2.资金保障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加大本级财政投入,确保防治工作所需资金。
3.技术保障加强与科研院所、高校的合作,引进先进防治技术,提升防治水平。
4.人员保障充实防治队伍,提高人员素质,确保防治工作顺利开展。
乡2024年度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实施方案立足于当前现状,明确了防治目标、策略和具体措施。
通过加强监测预警、推广生物防治、提升防治队伍素质等手段,确保林业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江西省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工作实施方案
![江西省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工作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318eb7f01f69e3143329428.png)
江西省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工作实施方案近年来,随着气候的变化、交通的日益发达和物流业的蓬勃发展,外来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传入的风险加大,本土林业有害生物的危害情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松材线虫病等危险性有害生物已对我省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构成严重的威胁。
为全面掌握我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危害情况,满足科学防治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按照国家林业局《关于开展全国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工作的通知》(林造发[2014]36号)统一部署,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普查目的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是一项重大的林情调查,也是一项基础性和公益性的省情调查。
通过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全面查清林业有害生物的种类、分布、危害、寄主等基本情况,调查古树名木病虫危害情况,及时更新林业有害生物数据库(包括标本库),为制定防治规划,有效开展预防和治理,保护森林资源和维护国土生态安全,促进生态文明示范省建设提供全面、准确、客观的林业有害生物信息。
二、普查范围和对象(一)普查对象。
对林木、种苗等林业植物及其产品造成危害的所有病原微生物、有害昆虫、有害植物及鼠、兔、螨类等。
(二)普查范围。
全省所有陆地国土。
三、普查内容包括有害生物种类、寄主植物(或危害木材种类)、发生范围、发生面积、危害程度、传播途径等情况。
其中,若是2003年以后发现的从国(境)外或从外省(区、市)传入的有害生物,还需调查传入地点、发现时间、传入途径,以及对当地经济、生态、社会造成的影响。
四、普查方法(一)林业有害生物普查以乡(镇、林场)为单位,在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盛期或症状表现期,在访问调查的基础上,按照设置好的调查线路开展踏查。
在踏查的基础上,对本区域内未记录或未监测的林业有害生物,设立标准地详细调查,准确记录标准地的位置和面积、有害生物种类、寄主树种、虫口密度或感病指数、发生面积、危害程度等信息,并采集林业有害生物标本,拍摄有关生物学或危害状图片。
(二)古树名木病虫危害情况专项调查以县(市、区)为单位,按照辖区内古树名木的分布情况,选择二级以上古树和名木开展健康状况调查,记录发生的病虫害种类及危害程度,再结合其树龄、生长势等情况,评估古树名木的健康状况,建立专门档案,提出保健复壮的措施。
林业有害生物监测调查工作方案范文
![林业有害生物监测调查工作方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f44b88e4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62.png)
林业有害生物监测调查工作方案1. 背景和意义林业有害生物是指在林木或者林木周围,以及森林生态系统范围内大量繁殖并对森林健康和生态系统健康造成危害的生物。
它们直接或者间接地危害森林生长、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
目前,全球气候变暖加剧、国际贸易流通加快以及人类活动日益增多,促进了林业有害生物跨境扩散和获得新的生长和繁殖条件,加剧了它们的危害范围和程度。
因此,开展林业有害生物监测调查工作对于有效防治林业有害生物的危害,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2. 监测调查内容林业有害生物监测调查工作包括以下内容:2.1. 监测调查区域设置监测调查区域应根据具体情况设置,包括以下方面:•城市公园•旅游景区•工业园区•农村林区同时,应遵循先易后难、以小区域为主的原则,逐步扩大监测调查范围。
2.2. 监测调查时间监测调查时间应按照季节、月份等进行分阶段开展,以捕捉不同季节、月份林业有害生物的活动和变化。
2.3. 监测调查项目监测调查项目应包括以下内容:•林木病虫害监测:主要检查林木叶面、树干、根系等部位是否有昆虫啃食、危害、疾病等现象;•落叶松毒松松针损伤监测:主要检查受危害的落叶松和毒松林下落叶松和毒松的新生针叶损伤;•害虫群发监测:主要关注某些具有扩散或者蔓延趋势的危害虫种,并对其进行防治;•林业有害生物危害评价:对不同监测区域内林业有害生物危害程度进行评估。
2.4. 监测调查方法监测调查方法可以采用室内虫情观察、室外虫情观察、种质、资料、取样(包括落叶松、毒松新生针叶、种子、有害生物及害虫食物、疫区域土样土验等)等。
3. 监测调查标准和要求监测调查要求遵循标准化、系统化和科学化原则,同时要注意以下方面:•标本采集应准确无误,包括标本种类、数量、采集地点和时间等;•监测调查结果应及时准确,数据汇总应规范化、统一化;•监测调查工作应每季度、半年度、年度以及一年四季等时间节点进行定期报告。
4. 监测调查效果评估针对监测调查工作效果,应进行以下评估工作:•涉及到的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是否得到有效保护;•林木病虫害的预防和控制效果如何;•林业有害生物的扩散能力、危害程度和危害范围有无明显减轻;•林业有害生物监测调查工作的成本和收益是否合理。
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实施方案
![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556c532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ee.png)
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林业有害生物是指对林木健康和生长发育造成危害的昆虫、真菌、细菌、病毒等生物。
为了及时掌握林业有害生物的种类、分布和危害情况,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保障森林资源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进行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成为重要的任务。
二、项目目标1.了解林业有害生物的种类、分布和危害程度。
2.建立林业有害生物的信息库,为后续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3.提出预防和控制林业有害生物的建议和措施。
三、实施步骤1.编制普查计划:确定普查的地点、时间和范围,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
2.现地勘察:根据计划,分组到达普查地点,进行有害生物样本的采集和调查。
3.物种鉴定:将采集的样本送往专业机构进行物种鉴定,确定所采集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4.危害评估:根据已有的资料和鉴定结果,评估各个有害生物对林木健康的危害程度。
5.数据整理和分析:整理和分析物种鉴定和危害评估的数据,建立有害生物的信息库。
6.结果汇报和建议:撰写调查报告,总结普查结果,并提出预防和控制有害生物的建议和措施。
四、实施措施和方法1.定期巡查:每年定期进行巡查,包括林地、苗圃、木材加工场等场所。
2.样本采集: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采集有害生物的成虫、幼虫、蛹等样本。
3.记录数据:按照统一的记录表格,记录有害生物的种类、数量、分布情况等信息。
4.物种鉴定:将采集的样本送往专业机构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
5.危害评估: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和专家经验,评估各个有害生物对林木健康的危害程度。
6.数据分析:利用统计软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得出有害生物的种类分布和危害情况。
7.报告撰写:根据数据分析结果,撰写调查报告,并提出预防和控制有害生物的建议和措施。
五、实施效果评估1.效果评估指标:根据普查的目标和计划,对调查结果进行测评。
2.指标包括:林业有害生物的种类、分布和危害程度,以及提出的预防和控制措施的有效性等。
3.评估方法: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结合实际防治效果进行评估。
林业普查实施方案范文
![林业普查实施方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0d701150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a4.png)
林业普查实施方案范文一、前言。
林业普查是国家对森林资源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和监测,是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为了更好地开展林业普查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二、实施目的。
1. 了解我国森林资源的数量、质量和分布情况,为制定森林资源保护和利用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2. 掌握森林生态系统的状况,为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提供数据支持。
3. 监测森林资源的动态变化,为制定森林资源管理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三、实施步骤。
1. 制定实施计划。
确定普查时间、范围和内容,明确普查的目标和任务。
2. 组织人员培训。
培训普查人员,使其掌握普查技能和方法,确保普查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实地调查。
根据实施计划,组织普查人员进行实地调查,对森林资源进行全面、系统的普查。
4. 数据整理和分析。
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形成普查报告和数据统计表。
5. 结果公布和应用。
将普查结果向社会公布,并根据普查结果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促进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四、实施要求。
1. 数据准确性。
普查数据必须真实可靠,不得随意篡改或捏造。
2. 完善性和全面性。
普查范围要覆盖全国各地的森林资源,普查内容要全面、系统。
3. 时效性。
普查工作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确保数据的时效性和有效性。
4. 保密性。
对普查数据要进行严格保密,防止泄露。
五、实施保障。
1. 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林业普查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普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2. 资金保障。
为普查工作提供充足的经费支持,确保普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3. 技术支持。
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提高普查效率和数据质量。
4. 宣传推动。
通过各种途径宣传普查工作的重要性,增强社会对林业普查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六、总结。
林业普查是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制定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对于保障普查工作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林业普查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全面落实实施方案,确保普查工作的顺利进行,为我国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工作实施方案范文
根据《国家林业局关于开展全国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工作 ___》(林造发[20xx]36号)文件精神,结合我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危害特点,特制定本方案。
(一)普查对象。
危害我省林木、种苗等林业植物及其产品的所有病原微生物、有害昆虫、有害植物及鼠、兔、螨类等有害生物。
(二)普查范围。
我省境内的林业用地、绿化用地、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省内的种苗繁育和交易场所,如苗木基地、花木场圃、花卉市场等;省内木材加工和交易场所,如贮木场、木材加工厂、木材市场等涉林场所。
(一)普查的内容。
1、种类及寄主调查。
调查2xx年以来我省有发生危害记录危害林木、种苗等林业有害生物和寄主(包括乔木、灌木、花卉及其他木本植物和产品)种类。
2、分布范围和发生地区调查。
调查2xx年以来我省有发生危害记录的各种林业有害生物的分布范围和发生地区,以县级行政区为单
位填报有害生物分布和发生的乡、镇(林场、街道)级行政区域名称和具体地址(村名或山名)。
3、发生面积及危害程度调查。
调查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和危害程度,发生统计执行《LY/T xx81-xx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及成灾标准》,成灾统计执行《主要林业有害生物成灾标准》(林造发[20xx]26号)。
4、传播途径调查。
调查2xx年以后从国(境)外或从本省级行政区外新传入的有害生物的传入地、发现时间、传入途径、以及对当地经济、生态和社会影响。
(二)普查的方法。
本次普查以地面调查、诱虫灯和引诱剂调查等传统、科学实用的普查方法为主,以现代先进技术如“3S”技术、航模监测等技术为辅,采取踏查、标准地调查、定向调查、场地调查等方法开展外业调查,然后开展内业,提出最终普查结果。
在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盛期或症状显露期,选取有代表性调查点先进行踏查,严重危害时应设立标准地进行详查。
对鳞翅目成虫和钻蛀性害虫可采用诱虫灯、引诱剂等诱捕手段进行定向调查。
对林地以
外的场所如木材加工厂、种实、花卉、苗圃等生产和经营场所的林业有害生物也要进行场地调查。
调查时应有详细的调查记录、数据登记、标本采集和影像拍摄,内容清晰、准确。
在交通不便或重要区域,可以应用航空监测调查或者遥感监测调查等高科技监测手段进行普查;对怀疑新入侵的有害生物,用PDA 进行定位记录,对适合用PDA计算面积的应尽量用此仪器进行计算。
本次普查工作以县级林业主管部门为组织实施的主体,全面负责普查的相关工作,包括外业调查、内业、标本鉴定与制作及普查结果材料撰写与上报。
市级林业主管部门主要负责督促辖区各县普查进度、技术支援和培训、普查资料的收集汇总、核查与汇总及全市普查报告的撰写与上报。
省级普查机构负责全省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工作的指导、监督和检查、普查宣传与技术培训、资料收集、汇总与核查及全省普查报告与和工作报告的撰写与上报。
经济条件允许的市、县(市、区),可采取向社会购买服务的形式完成普查工作,通过委托或者招投标等形式向专业公司或者科教机构购买普查服务。
本次普查自20xx年6月1日起,到20xx年xx月31日结束。
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准备预实施、全面实施和汇总评估,各阶段进度安排如下:
各级林业主管部门成立普查领导小组,聘请专家成立普查专家组,完成全省普查动员工作。
省级制定并印发全省普查实施方案和技术方案,并在8月1日前上报国家林业局审定;市、县级制定同级普查实施方案及技术方案,要求市级于8月31日前将实施方案和技术方案一并上报省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下称普查办)。
开展普查宣传活动,举办全省普查技术培训班,购置部分普查仪器设备,收集普查范围内的林业资源状况、有害生物发生种类、寄主种类、分布范围和危害情况等历史资料和图片等。
有条件的市县可与航空、专业技术公司合作应用无人机、模型机等飞行器对部分区域发生危害情况进行监测。
各县全面展开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工作,调查各种林业有害生物种类、寄主、分布、发生、危害和传播途经等情况;拍摄有害生物形态和危害特征图片或视频,了解观察生活史,采集、制作林业有害生物和危害状标本,初步进行种类鉴定;做好调查记录,填报、汇总和各项调查资料,结束外业调查工作。
同时省普查办组织各市对县普查工作进行检查和技术指导。
各县根据内业完成情况形成普查技术和工作总结报告、普查汇总表、有害生物及其危害状照片,主要有害生物的标本等普查资料,统一报送至市级普查机构,20xx年3月31日前,由市级普查机构统一报送省普查办。
县级若发现有新入侵有害生物的则须提交风险评估报告至省普查办。
省普查办负责对各市提交的普查资料进行审阅,对需要补充调查的,及时通知各有关市县进行补充上报。
各市县需要进行补充的,及时完善相关资料,有必要再次调查的资料也应于20xx年9月30日前上报,各市县普查工作基本结束。
省普查办负责完成全省普查资料收集、汇总、分类和归档,撰写全省普查技术总结报告和工作总结报告,经厅审定后,上报国家林业局。
1、查清我省林业有害生物、寄主和天敌种类,编制印刷《广东省林业有害生物种类名录》。
2、明确我省常发性林业有害生物的生活史、发生规律,编制出版《广东省林业有害生物图册》。
3、摸清我省各种林业有害生物特别是2xx年以后入侵的有害生物种类及其分布范围、发生面积和危害程度,编制风险分析报告。
4、探索应用无人机、模型机等空中仪器监测调查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危害技术。
5、提出向社会购买林业有害生物监测调查服务的模式。
6、撰写我省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工作总结报告和技术总结报告。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