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能力提升项目防控体系建设现状及发展方向

合集下载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形势与对策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形势与对策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形势与对策林业有害生物是指对森林和林木造成危害的昆虫、真菌、细菌、病毒及其他生物等。

它们的危害直接影响到森林资源的生长和质量,给森林的生态平衡带来极大的威胁。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国际贸易的加快,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形势变得愈加复杂和严峻。

及早采取有效的对策,才能保障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林业有害生物的种类繁多,其威胁也各异。

一些昆虫害虫如松毛虫、松材线虫、松墨天牛等,对林木造成直接危害,严重影响着林木的生长和品质。

真菌病害如松材线虫病、树木腐朽病等,也对森林资源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在全球化背景下,新的有害生物不断涌现,对林业生态系统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这些有害生物可能通过国际贸易、旅行和物流等途径,迅速传播到全球各地,给各国林业安全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面对林业有害生物的严重威胁,必须采取有效的对策加以防治。

要加强监测和预警体系的建设,及时发现和控制潜在的有害生物入侵。

建立全国范围的林业有害生物监测网络,加大监测力度和频次,及时掌握有害生物的传播范围和传播速度,预警可能的生物入侵风险。

加强病虫害生物的防治技术研究,发展和应用新型的生物防治技术。

可以通过引入天敌天敌、采用生物农药和生物遗传工程等手段,有针对性地控制有害生物的数量和传播速度,最大限度地减少它们的危害。

加强对病虫害生物的生态学研究,探索有害生物与其天敌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为有害生物的防治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加强对国际贸易中森林产品的检疫工作,阻断外来有害生物的传播途径。

严格执行国际植物保护公约和有关法律法规,规范进口林产品的检疫和审批程序,有效地防止有害生物通过国际贸易途径传播。

积极开展与国际合作,加强与其他国家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分享有害生物的监测和防治经验,共同应对全球化背景下的林业有害生物挑战。

积极推动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宣传教育。

通过开展有关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倡导公众参与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活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和保护森林资源的氛围。

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现状、问题及举措

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现状、问题及举措

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现状、问题及举措————————————————————————————————作者:————————————————————————————————日期: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现状、问题及举措-生物论文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现状、问题及举措摘要:分析了当地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体系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提高监测预警工作的科学管理,应急队伍保障机制,加大宣传力度和科技支撑等方面提出了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举措。

关键词:林业有害生物;防控1区域概况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位于乌鲁木齐市西北部,地处亚欧大陆腹地天山北坡和准格尔盆地南缘,是世界上距离海洋最远的内陆城区之一。

2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体系建设现状监测预警以1处区(县)级测报中心、4处林业有害生物监测点为依托,配备诱虫设备、远程监控设备,构建地面和空中相结合的立体监测系统,动态监控虫情发生发展,定期发布辖区短期趋势预报。

检疫御灾着力在春秋2季加强工程用苗质量和“一签两证”监督,防止外来林业有害生物的入侵和本地林业有害生物的传出。

在重大林业生物灾害应急预案基础上应急控灾,成立3支应急队伍,配备了基础设施。

日常防控按照“政府倡导,部门指导,公司主导,市场引导”的思路,通过市场化运作,由当地园林队及11家专业养护公司分片区承接公共绿地养护及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

每年3月针对常见病虫害春尺蠖、杨梦尼夜蛾、小蠹虫等,通过布设糖醋盘、树木涂白、捆扎塑料等方法进行前期预防工作。

3存在的主要问题3.1监测预警不规范主要反映在监测网络建设不完善、测报调查技术落后、监测经费不足、测报数据积累在反映完整性、连续性、长期性上有所欠缺,导致经常不能够及时准确地掌握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情况,无法及时准确地预测。

3.2应急控灾机制有待完善主要是应急队伍专业水平低、物资储备匮乏。

虽然建立了应急队伍,但主要用在日常绿地养护和病虫害防治工作,没有定期开展技术培训和应急演练,且应急物资储备匮乏,一旦发生灾情,很难保障应急机制迅速激活。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是林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但在实际操作中常常遇到各种问题,影响着防治效果。

本文将就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希望能够为林业生产提供一些参考。

一、问题分析1. 技术手段不够先进目前我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主要依靠农药和生物防治两大手段,但农药对环境影响较大,容易导致农药残留,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生物防治技术虽然环保,但防治效果不稳定,无法满足大面积林木的防治需求。

2. 防治制度不够完善目前对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制度不够完善,相关法规政策比较滞后,监管不够细化,缺乏前瞻性和系统性。

3. 防治经费匮乏由于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需要大量农药和生物制剂,加之防治工作需要人力物力,需要大量的经费支持,但现实中很多地方的防治经费都比较匮乏,导致防治工作难以持续开展。

4. 防治工作组织不够协调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需要各方面的协同合作,但是现实中很多地方的防治工作组织不够协调,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

二、对策建议1. 推动技术创新应该加强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的研究和创新,大力发展绿色环保的防治技术,减少对农药的依赖。

加大对生物防治技术的投入,提高生物防治手段的防治效果,做到绿色、高效、可持续。

2. 完善防治法规应该加强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法规建设,制定更加严格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法律法规,加大对防治工作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制度。

4. 改善防治工作组织加强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组织协调,建立完善的防治工作组织体系,加强对防治工作的统筹协调,健全有效的协同合作机制,促进各方面的积极参与,提高防治工作的整体效益。

三、结语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是保障林业生产的重要环节,但在实际操作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

只有加大技术创新,完善防治法规,增加防治资金投入,改善防治工作组织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效果,为林业生产提供更好的保障。

希望政府和相关部门能够引起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共同推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持续改善。

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和现代林业建设

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和现代林业建设

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和现代林业建设林业是国家重要的经济资源之一,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经济价值。

林业生产中面临着来自有害生物的威胁,这些有害生物给林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的损失。

对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控成为了林业生产中的重要任务。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的理念逐渐成熟,为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控提供了更加科学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一、林业有害生物的危害林业有害生物主要指对林木和森林生态系统造成损害的生物种类,主要包括各类昆虫、真菌、病毒、细菌和寄生植物等。

这些有害生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林区,繁殖生息,对林木和森林生态系统产生危害,严重影响了林业生产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林业有害生物对林木造成了直接的损害。

松毛虫、松网蛾、松材线虫等昆虫危害了针叶林,而象甲、濒危木蠹等害虫则是对阔叶林造成严重损害的有害生物。

这些害虫以各种方式危害林木,使得林木的生长受到限制,甚至导致大面积的林木死亡,给林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林业有害生物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产生了破坏性的影响。

某些有害生物通过破坏树木的生长状况,削弱了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御风蚀和水土流失的能力,从而加速了森林的腐蚀和退化。

这不仅对森林资源的保护造成了威胁,还对人类居住区域的生态安全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林业有害生物对生态环境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某些有害生物具有潜在的传染性和侵袭性,一旦大量繁殖,可能对周边农作物和园林绿地等其他生态系统造成侵害,扩大了害虫的影响范围,加大了防控的难度和成本。

二、现代林业建设理念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林业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正在发生着重大的变革。

现代林业建设强调科学、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及综合利用和生态保护的原则。

现代林业建设强调科学和技术的支持。

通过大数据分析、远程感知、应用传感器和人工智能等现代高科技手段,提高林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最大化的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现代林业建设强调绿色环保。

通过生物防控、植物保护、绿色防治等手段,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系统的破坏,建设生态友好型的林业生产基地。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林业有害生物会给森林生态系统带来严重的危害,如造成树木死亡、林分退化、木材品质下降等。

因此,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是维护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目前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改进。

一、问题1.有害生物检测和监测不够全面和及时,导致有害生物未能及时发现和控制。

2.防治方法和技术不够先进和有效,限制了防治效果。

3.防治工作缺乏有效的组织协调,各部门的工作没有形成合力。

4.专业技术人员不足,防治措施和方法的开发与推广受到限制。

5.管理制度不够完善,责任界定不明确,导致防治工作不够有序。

二、对策1.强化监测、预警和应急响应机制,建立健全的有害生物防治信息平台,全面掌握有害生物的分布和危害程度,及时调整防治策略和方法。

2.开展高效、安全和环保的有害生物防治技术研究和推广,利用最新的科技手段进行防治工作。

如利用天敌、化学药剂、生物农药、生物技术等手段进行防治。

3.加强组织领导和工作协调,建立健全的领导责任制,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划分,充分发挥不同部门和人员的专业优势,形成协同作战的态势。

4.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和引进,对从事有害生物防治的专业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和操作水平。

同时,加大人才引进和吸引力度,引进优秀有害生物防治相关的人才,提高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科学性和技术含量。

5.完善有害生物防治的管理制度,建立科学、规范的有害生物防治体系,明确责任、权利和义务,规范各相关单位的行为,提高防治工作的法制化程度。

三、总结有害生物防治是维护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工作之一。

在防治工作中,必须充分认识现有问题所在,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改进,提高防治工作的效率和科学性。

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保护森林生态系统,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发展及对策

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发展及对策

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发展及对策【摘要】本文结合汤原县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现状,探讨了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的原则及发展对策,以期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提供参考。

【关键词】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原则;发展对策1.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现状及原则汤原县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三江平原西部边缘,北依小兴安岭千里群山,南邻松花江、汤旺河两大水系。

县域面积342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为33%,全县活立木蓄积量375万立方米。

主要有松、柞、桦、杨、椴等20余个树种。

林区有占地7171公顷的大亮子河国家红松原始母树林保护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十分重要。

1.1森防基础设施建设汤原县现有县级森防站1个,8个国营林场,1个国营苗圃,10个乡镇。

近年来,国家在防控体系基础设施上加大了投资力度,大大提升了汤原县森防的防控能力,基本实现了资源共享,信息互通,技术先进。

1.2防控措施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是一项系统工作,过去对有害生物防控主要以迅速压低灾害势头为目的,方法简单,见效快,从不以环保角度来对待防控,所以大量使用高毒、高残留化学农药,给生态系统造成灾难。

为了减少由于大量使用化学农药给环境造成的破坏,现在人们开始使用对环境安全效果明显的防控措施。

1.2.1植物检疫随着我国林业生态建设的不断推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林业植物及其产品的国内调运量逐年提高,因检疫把关不严造成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随调运的林业植物及其产品传播扩散的现象时有发生,对林业和生态建设构成极大威胁。

严格执行产地检疫申报制,结合产地检疫合格证和调运检疫证书,加强对种苗的产地检疫力度。

开展了集体、个体苗木的产地检疫工作,同时,抓好各种林木、花卉、木材的检疫复检,防止林木检疫对象和危险性病虫害随植物产品调入调出,及时消除灾害隐患,从而保障林业生产和造林绿化的安全,确保造林成果和森林资源安全。

1.2.2营林措施利用森林生态系统的自控能力,营造不利于林业有害生物生存条件的森林,合理利用树种之间、林龄之间的搭配,促进森林生态系统自身抗御灾害能力,起到防控作用,维系森林生态平衡,减少有害生物发生。

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现状及防控对策

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现状及防控对策

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现状及防控对策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是维护森林健康、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工作。

有害生物对森林的危害主要包括病害、虫害、鼠害等,它们影响了森林的生长发育和保护,造成了林业资源的巨大损失。

随着气候变化和全球化的影响,有害生物的传播和侵袭范围也日益扩大,对林业生产造成了严重威胁。

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中,及时有效地采取对策,成为当前的紧迫任务。

一、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现状1. 有害生物侵袭情况日趋严重随着全球变暖和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森林有害生物的传播范围越来越广,一些外来有害生物对我国森林资源造成了严重危害。

松毛虫、松小蠹、松树鳞虫等虫害已对我国的生态环境和林业资源造成了巨大损失。

2. 防控手段有待提高传统的有害生物防控手段主要依靠化学农药和高压灭菌,但这些手段对环境和生态健康带来不小影响,农药滥用还容易造成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而且,有害生物的数量和类型复杂多变,单一的防控手段已经难以满足需求。

3. 缺乏有效的监测和预警机制目前,国内对于森林有害生物的监测和预警工作还比较薄弱,很多有害生物的侵袭都是事后发现,预防和及时应对的效果并不理想。

二、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对策1. 增加科学研究力度加强对有害生物的生态学和遗传学研究,提前掌握有害生物的发展规律,为制定防控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2. 推广生物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是目前非常被看好的一种防治手段,可以使用天然的寄生虫、天敌等对抗有害生物,有效地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生物防治技术对有害生物的侵袭有较好的持久性和稳定性。

3. 提高文化防治意识林业从业人员和农民应提高对森林有害生物的防治意识,建立健全的宣传教育机制,推广科学技术知识,提高保护森林资源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4. 加强监测和预警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的有害生物监测和预警体系,开展对有害生物的持续监测和研究,及时发现有害生物的侵袭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5. 提倡综合防治构建有害生物综合防治体系,结合生物、物理和化学手段,采取多层次、多方位的综合防治措施,提高防治效果,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林业有害生物现状及防治对策研究

林业有害生物现状及防治对策研究

林业有害生物现状及防治对策研究林业有害生物是指对森林生长和发育有害的各种昆虫、真菌和其他生物。

随着气候变化和全球化的加剧,林业有害生物问题日益突出,给森林资源造成了严重危害。

研究林业有害生物的现状及防治对策,对于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林业有害生物现状1. 昆虫昆虫是最主要的林业有害生物之一,它们通过各种方式危害森林资源。

蛀虫、吸食性害虫和各种病原昆虫对森林树木造成直接伤害,大大降低了森林资源的产量和质量。

松毛虫、松蛾、松蓢象等害虫对松树的危害特别严重,给森林经济带来了巨大损失。

2. 真菌真菌是另一类常见的林业有害生物,它们通过侵染树木和林下植物来破坏森林生态系统。

一些真菌会引起树木的腐朽和病变,导致森林植被的凋落和死亡。

真菌还会释放有毒物质,对周围环境和其他生物造成污染和危害。

3. 其他生物除了昆虫和真菌,还有一些其他生物对林业也构成了威胁。

鸟类和啮齿动物在林木成长期间会造成啃食和破坏,使得树木难以正常生长。

这些有害生物的存在,给森林资源的培育和保护带来了严重挑战。

二、防治对策研究1.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目前防治林业有害生物的主要方法之一。

它通过引入天敌和天敌昆虫来控制有害生物的数量,达到减少害虫的目的。

引入天敌寄生蜂来控制松毛虫的数量,可以有效减轻松树的受害程度。

生物防治不仅环保无污染,而且可以长期控制有害生物的数量,对森林的生态环境无负面影响。

2. 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一种传统的防治方法,通过喷洒杀虫剂、杀菌剂等化学药剂来控制有害生物的数量。

这种方法具有快速、有效的特点,可以在短时间内达到控制有害生物数量的目的。

但同时也存在化学残留、环境污染等弊端,因此在使用时需慎重考虑,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伤害。

3. 生态调控生态调控是一种综合性的防治方法,通过调整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提高森林生物多样性和稳定性,从而减轻有害生物对森林资源的危害。

通过增加天敌的数量和多样性,减少有害生物的繁殖和蔓延,提高森林自然抵抗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能力提升项目防控体系建设现状及发展方向摘要:介绍徐州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体系建设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探讨新时期防控体系建设的发展方向,以期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体系;建设;问题;发展方向;江苏徐州林业有害生物是制约林业发展的瓶颈之一,直接影响社会的经济效益尧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体系建设,将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对促进林业健康发展尧确保森林资源生态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徐州市位于江苏省西北部,苏尧鲁尧豫尧皖四省交界处。

地理位置为东经116 毅22忆~118毅40忆尧北纬33毅43忆~34毅58忆。

境内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原面积约占全市面积的90%,平原总地势由西北向东南降低。

现辖3个县5个区2 个市157 个镇(办事处),人口945 万人,土地总面积达11258km2,有林地面积达294866.66hm2,森林覆盖率达31.3%,活立木蓄积达1120万m3。

该市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适中,雨热同期,符合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危害的基本条件。

1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概况近几年,徐州市随着荒山绿化尧城市园林建设等的加快,森林覆盖面积逐年增加,为各类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提供大量寄主植物。

根据2015要2016年林业有害生物普查结果,全市已初步鉴定林业有害生物677 种,其中病害49种,虫害有12 目126 科618 种,有害植物10 种。

除了常发性林业有害生物美国白蛾 ( HyphantriacuneaDrury ) 尧舟蛾类 ( Not-odontidae ) 尧草履蚧 ( Drosichacontrahens ) 尧桑天牛( AprionagermariHope ) 外,柿绒蚧 ( AcanthococcuskakiKuwana )尧重阳木锦斑蛾 (HistiarhodopeCramer )尧杨白潜蛾 ( Leucopterasu-sinellaHerrich-Sch 覿ffer ) 尧黄翅缀叶野螟( BotyodesdiniasalisWalker )尧缀叶丛螟 (Locastramuscosalis )尧仁扇舟蛾 ( ClosterarestituraWalker ) 和杨扁角叶爪叶蜂( Stauronematuscompre-ssicornis )等呈上升趋势,如果环境条件适宜,这些害虫有可能转变成本地的主要林木害虫。

徐州市林业有害生物种类多,发生面积大,危害严重。

据统计,各类林业有害生物年均发生面积为30766.67hm2,重点发生在全市111 个镇(办事处)尧1524村(街道尧小区)。

不仅危及林业生产安全及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对当地的群众生产和生活构成严重威胁。

2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体系建设现状2.1森防机构建设市所辖3个县尧5 个区尧2个市均已建成了办公室尧实验室尧标本室和农药械仓库等野三室一库冶基础设施健全,以及测报尧防治尧检疫功能较齐全的森防检疫站。

徐州市森防站在马庄基地建立了市级应急药剂药械库。

全市现有森防专职人员103人,其中正高级工程师5 人,副高级职称12人,中级职称26人,技术力量比较雄厚,能承担辖区内林业有害生物检疫尧防控工作。

2.2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目前,全市共有76 个林业有害生物测报点,其中国家级中心测报点3 个尧省级中心测报点1 个尧市级中心测报点4 个,县尧镇级一般测报点68 个,基本形成国家尧省尧市尧县和镇5 级测报网络。

国家尧省尧市级测报点装备了小气候监测仪尧自动虫情测报灯尧太阳能杀虫灯和性诱捕器等先进测报仪器,一般测报点挂设虫情测报灯尧黑光灯和性诱捕器等。

并有专人对监测数据进行收集尧处理和分析,准确掌握虫情发生动态,及时上报国家尧省森防部门。

全市现有专职测报人员26 人,兼职测报员113人(村村有测报员),监测覆盖率达到95%以上。

制订与完善美国白蛾尧杨舟蛾尧草履蚧等主要林业有害生物预测预报办法,规范监测调查技术,提高森林病虫害测报数据的标准化水平和预测的科学性尧准确性和时效性,为防治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开展测报业务培训,按照测报工作的完成情况,对专职测报员的工作进行考核,并作为年终对各县(市)森防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依据之一。

2.3检疫御灾体系建设全市现有专职检疫员89 人,兼职检疫员78人。

重点突出野预防为主冶的工作方针,以市尧县森林植物检疫网络为基础,通过添置先进的检疫设备,加大检疫执法力度。

针对近年来森林植物及其产品的调运活动频繁以及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发生严重的趋势,加强对种苗产地的检疫力度,建设无检疫对象苗圃;加大外来应施检疫的森林植物及产品的复检力度;防止有害生物的传播与蔓延。

完善检疫信息网络,调运检疫运输证及时上传省尧国家森防网,形成一个覆盖面广尧运转高效的网路体系。

结合全市检疫工作实际,制定叶产地检疫工作制度曳叶检疫证书管理办法曳叶危险性病虫疫情普查尧监测技术规程曳等规章制度和技术标准,提高检疫水平和林业有害生物的检测能力。

强化业务培训,规范检疫人员执法行为,树立良好执法形象。

2.4防控体系建设目前,全市森防系统有350人专业防治队伍,各类防治设备200 多台套;专门从事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社会化服务公司8个,人员191人,设备302台套。

逐步建立设备先进尧技术优良尧服务功能齐全的多层次尧多元化的服务组织。

并对专业队伍开展定期防治新技术尧现演练的培训,不断提高专业队伍的素质,形成一支反应灵敏尧行动迅速的专业防治队伍。

广泛宣传,让全社会参与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工作,徐州市加大森防工作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电台尧电视尧报纸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充分调动群众参与防治的积极性。

2.5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多年来,徐州市一直以科技作支撑,有效开展防治工作。

与南京林业大学尧江苏林科院等高等院校尧科研院所合作完成了原林业部科技尧中试和推广项目野6HZ6020型树干注射机的研制与应用冶,完成野杨树害虫注干防治技术的推广应用冶,该项成果2003 年获第三届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三等奖;完成的野杨小舟蛾防治技术研究冶获省农业科技进步三等奖;还完成了野杨尺蠖等杨树主要害虫防治更新技术冶野森林病虫害烟雾载药防治技术及设备的研究冶野人工释放啮小蜂等杨树害虫无公害防治示范与推广野生物天敌繁育冶野飞机防治林业有害生物示范冶等10 多个项目。

3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3.1检疫御灾体系不完善随着全市森林面积的不断扩大,贸易活动尧物流日趋频繁及城乡大规模环境绿化的开展,危险性的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及危害程度也随之增加,新出现的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多为突发性,防治难度大。

目前全市涉木企业689 家(还不算小家庭企业)尧苗木生产经营企业343 家,木材尧苗木和木质包装材料运输量大。

检疫监管难度大尧任务重,现有的检疫人员力量和检疫设备很难应对各类林业有害生物的快速检出工作,易造成外来有害生物入侵。

3.2灾变监控技术不完善林业有害生物灾变的发生具有大强度尧小概率尧复杂性尧混沌性和突变性的特点。

对此,运用常规预测方法往往无法应对,而造成全市面临目前灾变预测的两难境地。

3.3应急物资筹备制度不健全目前,徐州市尚无真正意义上的林业有害生物突发事件应急物资尧技术尧能力专门储备,各种经费投入尧药剂药械等只能满足日常基本防治的需要,远远不能满足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需要。

3.4专业防控队伍亟需加强专业防控队伍不稳定尧防治设备老化,面对突发性病虫害发生,不能快速作出反应,不能及时控制灾情4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体系建设的发展方向4.1增强检疫御灾能力建立市级检疫检验处理中心,配备先进的高科技检疫仪器。

加大对检疫执法人员业务知识的培训,提高检疫人员的执法能力。

培训全市兼职检疫员,提高业务水平,努力建设一支懂政策尧业务硬尧责任心强的检疫执法队伍。

4.2提升灾变监控技术能力开展宏微观结合尧多学科交叉的多尺度和多途径综合研究是最好的选择。

要对灾变做出预警,就必须找到引发突变的触发点和临界值,这就要求以野3S 冶技术和昆虫雷达技术等高新技术以及非线性科学为基本工具。

为此,要进一步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队伍的素质建设,加强新技术应用培训,并增加必要的技术设备,满足防控工作对技术的需要。

4.3完善应急防控物资储备制度应建立突发应急防控的专项资金,将其列入财政预算。

各级财政每年要安排一定的专项预算资金,建立农药储备库和防治机械库,以保持防治机械完好。

4.4建立林业有害生物监控动态调整制度随着交通工具的迅速发展,各类人员尧物资等的交流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扩大,要及时调整林业有害生物防控范围,在加强对传统林业有害生物监控的同时,必须将入侵型有害植物等林业有害生物纳入防控范围,以防止生态灾害的发生。

4.5培养稳定尧高水平的防控专业队伍林业有害生物具有灾变的突变性特点,要求防控体系具有立即出击尧迅速扑灭的能力。

以响应能力为目标,经常开展应急反应演练,培养提高相关人员的应急管理水平及应急技能。

4.6建立社会力量参与机制防灾减灾不仅是政府计划和行动,同时也是社会性行动,必须取得公众的支持和参与。

首先,要利用一切传播手段和教育途径,宣传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的知识,树立全民参与防灾意识,增强公众的危机意识和社会意识,提高公众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其次,广泛调动公众参与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的积极性,减轻政府和林业部门的压力,降低应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的成本。

2018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能力提升项目配置清单为整体提升了植物保护工作能力与水平,实现农作物重大病虫疫情发生动态的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监测,实现远程诊断、快速调度指挥和评估,2017 农作物病虫疫情监测点建设陆续开展。

托普云农精心为您整理了全套清单供新老客户参考方案。

序号设备名称型号供应商产品简介图片农作物病虫害实时监控物联网设备(套)按配置搭配托普云农系统包含远程拍照式虫情测报灯、远程病害监测仪、植物环境信息监测设备以及预警预报系统、专家系统、信息管理系统等组成。

可实现全天无人值守远程实时在线监测虫情、病害、环境信息,自动上传到物联网监控平台,也可通过手机 APP查看管理。

虫情信息自动采集传输设备(单配)TPCB-II-C7.0托普云农远程自动采集虫害信息,拍照上传至管理云平台,进行远程自动分析,可提高虫害分析效率和准确性。

实现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测报。

农田小气候自动采集传输设备(单配)NL-GPRS-I 托普云农远程自动采集土壤温湿度、空气温湿度、二氧化碳、空气温湿度等环境参数,数据可自动上传到物联网监控平台,可远程查看田间环境及苗情信息,实现农作物环境实时在线知晓。

农作物病菌孢子自动捕捉培养系统(单配)TPBZ4J/TPBZ4Z托普云农远程自动监测病原病害孢子,自动拍照远程上传至管理云平台,提高病害的预警预测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