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南歌子·感旧翻译赏析
苏轼《南歌子》鉴赏
![苏轼《南歌子》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a36bc366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cd.png)
苏轼《南歌子》鉴赏苏轼《南歌子》鉴赏【导语】苏轼在词的创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就一种文体自身的发展而言,苏词的历史性贡献又超过了苏文和苏诗。
苏轼继柳永之后,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
苏轼对词的变革,基于他诗词一体的词学观念和“自成一家”的.创作主张。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苏轼《南歌子·有感》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南歌子·有感宋代:苏轼笑怕蔷薇罥,行忧宝瑟僵。
美人依约在西厢,只恐暗中迷路,认余香。
午夜风翻幔,三更月到床。
簟纹如水玉肌凉,何物与侬归去,有残妆。
译文调笑时,怕被蔷薇挂住,行走时,担心遇到宝瑟而僵住。
与心爱的姑娘约好了在西厢房见面,怕在黑暗中迷了路,靠辨认香气来寻路。
半夜风吹动了幔帐,月光照到了床边。
竹席像水一样凉了,肌肤也凉了。
什么东西和我一同回去,只有留下的残妆。
注释南歌子:词牌名。
唐教坊曲。
又名《南柯子》、《凤蝶令》等。
有单调、双调两体。
双调又有平韵、仄韵两体。
宋人多用平韵体,此词用平韵体。
罥(juàn),挂住。
西厢:正房西侧的房子。
认余香:辨认香气来寻路。
午夜:半夜。
幔:帷帐。
簟(diàn):竹席。
侬:我。
残妆:指残留的妆饰物。
赏析该词是以艳体形式出现的爱情词,题为《有感》,实际上相当于“无题”。
因为苏轼对所叙写的情事是秘而不宣的,只有明眼人方能洞悉其中奥妙,“有感”云云不过是掩人耳目而己。
苏轼运用了代言体写法,通篇作张生口吻,即从男方着笔来写,所述情、景、事,一一从这一人物的心中、眼中及口中道出。
上片着重写张生幽会的隐秘心理。
开头两句用了两个典故(同时也是比喻),来描摹张生要与心上人幽会时唯恐被人撞破的心态。
接着点明约会之事,“美人”是一种昵称,“西厢”这一词语从《莺莺传》中来,不是偶合,而是暗点“待月西厢下”诗意,是专咏崔莺莺、张生故事的标志。
而后再写暗中摸索前进时一种特有的心理,笔触是极为细致的。
温庭筠《南歌子词二首》原文译文鉴赏
![温庭筠《南歌子词二首》原文译文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7a2615ee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00.png)
温庭筠《南歌子词二首》原文|译文|鉴赏南歌子词二首是唐代文学家温庭筠的组诗作品。
这是两首乐府词,从内容上看属于情诗,在语言修辞方面,表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
下面一起欣赏这两首诗吧!《南歌子词二首》原文一尺深红胜曲尘,天生旧物不如新。
(胜曲尘一作:蒙曲尘)合欢桃核终堪恨,里许元来别有人。
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译文及注释译文一袭深红色的长裙日子久了便蒙上了淡黄色,自古以来旧的东西就比不得新的东西讨人喜欢。
你我原本应该像合欢核桃一样坚贞不移,哪里想到你的心里原来已经有了别人,让我对你终究有了恨意。
(其一)深夜里点亮烛火深深的嘱咐你,此去路途遥远不要忘了归期。
小巧精致的骰子上嵌入那意喻相思的红豆,相思入骨你是否知道?注释①一尺深红:即一块深红色丝绸布。
古代妇人之饰;或即女子结婚时盖头的红巾,称“盖头”。
曲尘:酒曲上所生菌,因色微黄如尘,亦用以指淡黄色。
此处意谓,红绸布蒙上了尘土,呈现出酒曲那样的暗黄色。
②合欢桃核:是夫妇好合恩爱的象征物。
桃核,桃为心形,核同合音,可以像喻两心永远相合。
皇甫松《竹枝》:“合欢桃核两人同。
”而合欢桃核有两个桃仁,借“仁”谐“人”,亦可以象喻“心儿里有两个人人”。
此便取义于后者,故日“终堪恨”。
③里许:里面,里头。
许,语助词。
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五杨诚斋云:“诗固有以俗为雅,然而须经前辈镕化,乃可因承。
……唐人‘里许’、‘若个’之类是也。
”元来:即“原来”。
人:取“仁”的谐音。
④深烛:音谐深嘱,此处用的是谐音双关的修辞手法,写女子“深嘱”情郎。
伊:人称代词,“你”。
⑤长行:长行局,古代的一种博戏,盛行于唐。
李肇《唐国史补》卷下:“今之博戏,有长行最盛。
其具有局有子,子有黄黑各十五,掷采之骰有二。
”这里用此博戏的名称双关长途旅行。
围棋:中国传统棋种。
变化极复杂,棋理极深奥;高手对弈,一局棋常需数个时辰,甚至数日方可分出胜负。
此处用“围棋”与“违期”的谐音,劝“郎”莫要误了归期。
《南歌子》宋词原文及赏析
![《南歌子》宋词原文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aa70e571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82.png)
《南歌子》宋词原文及赏析《南歌子》宋词原文及赏析●南歌子苏轼雨暗初疑夜,风回便报晴。
淡云斜照著山明,细草软沙溪路、马蹄轻。
卯酒醒还困,仙村梦不成。
蓝桥何处觅云英?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
苏轼词作鉴赏这首词写于元丰二年(1079)苏轼任湖州(今浙江嘉兴)知州期间。
词中通过作者于江南水乡行路途中的所见所感,反映了他宦海沉浮中的复杂感受,抒发了人生之不得成仙而去的感。
上片首句描写雨后初晴的景象:由于夜来阴雨连绵,时辰到了,不见天明,仍疑是夜;待到一阵春风把阴云吹散,迎来的已是晴朗天气。
“淡云斜照著山明”,把清晨阳光透过淡云斜照远处山色的景象表达得贴切而有神韵。
“细草软沙溪路、马蹄轻”这一句写得清新轻快,表达出作者春朝雨后乘马行于溪边路上之情味。
此句由景及人,勾勒出一幅清丽优美的'山水人物图。
下片借传奇故事而抒情,寓意深远。
“卯酒醒还困”一句,写作者早晨饮酒,仍感困倦,非因路途劳顿,而是夜间寻仙梦境使然。
“蓝桥何处觅云英”这一问句,借用唐代裴航遇仙女云英之典故:唐人裴铏所作《传奇》中,有一篇题作《裴航》的小说,故事离奇曲折,略谓:裴航下第归,与一仙女同舟,得其所示诗,有云:“蓝桥便是神仙窟,何必崎岖上玉清。
”及至蓝桥驿,下道求浆,得遇云英,云英,女仙之妹也。
裴航经历访求玉杵臼、捣药服食诸曲折,终得结褵而升仙。
苏轼此词中所谓“仙村”,即指蓝桥而言;所谓“梦不成”者,谓神仙飘渺不可求,故有“何处觅云英”之感叹。
最后,作者觉得路边的溪水也还是有情的,这就是“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
这首词的结尾一句——“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与李煜笔下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有异曲同工之妙。
作者流水这一无情的客体中赋予主体的种种情思,读来意味深长,余韵不尽。
欲成仙而不得,从梦境回到现实,空对流水惆怅不已,这正是词人孤寂、落寞、凄婉的心绪之写照。
李清照《南歌子》赏析
![李清照《南歌子》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f2de4b029e314332386893a6.png)
李清照经典宋词《南歌子》,美到心碎的精选古诗词《南歌子》宋·李清照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
凉生枕簟泪痕滋。
起解罗衣聊问夜何其。
翠贴莲蓬小,金销藕叶稀。
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
历来的悼亡诗词,多为伤悼亡妻而作;李清照这一首,则是抒写因丈夫赵明诚亡故而引起的凄凉情怀。
在写法上也与一般悼亡诗词多回忆对方的贤淑品性、音容笑貌乃至共同生活时的某些细节有别,纯从自己方面着笔。
它以时间的推移转换为贯串的线索,以“旧时衣”为触发情感的主要契机和上下片连接过渡的枢纽,集中抒写死生契阔的寂寞凄凉之感与物是情非之慨,在悼亡诗词中别具一格。
起两句写景富于远神。
表面上似写抒情主人公在帘幕低垂的居室沉思遥望,渐觉星河的转动。
而对看吟味,却隐隐传出一种时间不断流逝、空空人寂依旧之感,一种天上人间,悠悠生死别经年的意蕴。
一“转”一“垂”,一动一静,时间的流转推移与永恒的空寂凄清造成对照。
接下两句即直接抒写帘幕中人的感觉、情绪与行动。
“凉生枕簟”不仅暗示深夜无眠,且透出失侣者心头的凄凉感。
是因凄凉而“泪痕滋”,还是因“泪滋”而觉“凉生枕簟”,不必泥定,亦互为因果而已。
由“凉生枕簟”而有解衣就寝之行动。
“起解”句点醒以上所写均为帘幕中人和衣独卧,直至中宵的情景。
“聊问夜何其”,一“聊”字正透出心绪之索寞无聊,如此长夜不眠,想必经年重复了。
夜如何其夜未央,心头的凄苦亦如长夜之未有已时。
下片纯从“罗衣”生出。
用贴翠与销金工艺制成的莲蓬与藕叶图案,是罗衣上的花饰。
“莲”“藕”均象征着爱情好合,最易引起对往日佳偶间美满爱情生活的联想,而今正成了触绪增悲之物。
这就自然要引出结拍两句来:“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
”耿耿星河的秋凉天气依旧,销金贴翠的华美罗衣依旧,但景是人非,物在人亡,往日夫妇欢聚时一切温馨美好的情事都成了一去不复返的幻梦。
前两个“旧时”,反跌出后面的“不似旧家时”。
在词里,这也许是最朴素无华的本色语,貌似平淡,实则感情极为浓至、沉痛。
卜算子·感旧原文翻译及赏析
![卜算子·感旧原文翻译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10553411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34.png)
卜算子·感旧原文翻译及赏析卜算子·感旧原文翻译及赏析卜算子·感旧[宋代]苏轼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
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
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
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译文及注释:译文蜀地的人去过江南后,就会常常想起江南的美好。
自古以来蜀地和江南风光景致都同样被人称赞,要游览就要及早去。
还是与去年的友人一起又来到了西湖边上,一同坐在西湖边的草地上。
尽情饮酒行乐,仔细端详,发现只有我们变老了。
注释蜀客:词人自称,蜀,四川的简称。
苏轼是四川眉山人,客居江南。
吴山:在杭州。
吴,在此泛指今江浙一带。
风流:此指风光景致美妙。
同:此指同样被人称道。
藉(jiè):坐卧其上。
莫惜尊前:指尽情饮酒行乐。
尊前:在酒樽之前。
指酒筵上。
赏析:这首词的上片写对杭州的怀念,下片想象归后同游共饮的`情景。
全词表现了作者对时光飞逝,今是昨非的一种感叹。
词的上片写对杭州的怀念。
开端从自身宦游的行踪说起,并倾注了对杭州的怀念之情:“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
”“蜀客”,表明了客籍的身份。
“江南”、“吴山”,借指杭州,前者从地理位置说,后者则从山水美景说。
“长忆”,是就行役在外而言,一个“好”字则概括了对杭州的总体印象。
事实上,词人从熙宁四年(1071年)十一月到杭州通判任开始,就与杭州结下了不解之缘。
他赞美“余杭自是山水窟”(《将之湖州戏赠莘老》),甚至说“故乡无此好湖山”(《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首》之五),他拿起多彩多姿的诗笔,尽情地歌颂和描绘美丽的西湖风光,留下了《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之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首》之一、《有美堂暴雨》等精美的诗篇。
因此,词人说他“长忆吴山好”,完全是出于真诚,虽然年近不惑,而不失其赤子之心。
他又把吴、蜀作了比较,表之了早归的愿望:“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
”所说的“归去”是指归杭州或是归故乡(蜀地),叙“自京口还钱塘道中”一语说得很清楚,当然是指眼前要去的目的地。
励志古诗词《南歌子》原文及赏析
![励志古诗词《南歌子》原文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ffda4f62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4b.png)
励志古诗词《南歌子》原文及赏析
《南歌子》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江城风雨夜,寒花烛影中。
莫把相思语,送君归故乡。
赏析:《南歌子》是一首古典励志古诗词,出自唐代诗人李端的《唐诗三百首》之一。
诗歌讲述的是作者与爱人分离的情绪时刻,从中可以感受到深沉的感情。
此诗歌开始用“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分离前对对方相思切切,对对方的思念不但没有消减,反而更加浓重。
接着,李端又用“江城风雨夜,寒花烛影中。
”这一段,让人想到诗人当时独自夜夜思念爱人,度过了多少漫长的夜晚,而随着风雨声,琴声将轻柔的思念为伴。
最后,诗人以“莫把相思语,送君归故乡”的话对对方表示不舍,希望对方安好,令人深深的感动。
此诗歌把诗人分离与思念的情感描绘得栩栩如生,温情脉脉,使人心生同情。
此诗的励志意义在于,它能够令读者明白,即使天涯海角,思念的情绪依然如影随形,并鼓舞自己不畏艰难,勇敢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吕本中《南歌子》翻译赏析
![吕本中《南歌子》翻译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472d55c0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2c.png)
吕本中《南歌子》翻译赏析吕本中《南歌子》翻译赏析赏析,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
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吕本中《南歌子》翻译赏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原文南歌子吕本中驿路侵斜月,溪桥度晓霜。
短篱残菊一枝黄,正是乱山深处过重阳。
旅枕元①无梦,寒更②每自长。
只言江左③好风光,不道中原归思转凄凉。
注释①元:同“原”。
②寒更:寒夜的更声。
③江左:江东,这里泛指江南地区。
参考译文将近黎明时分,穿过山间驿路,踏过溪上板桥,只见斜月西隐,寒霜满地。
行过乱山深处,只见在那野人篱落旁,一枝盛开的金菊,赫然点缀在残菊丛中,耀人眼目,好像在提醒人们重阳佳节已至。
夜投旅舍,孤寂难眠,寒夜的更声阵阵传来,让人更感长夜难捱。
平时总听说江南山水奇绝,风光秀美,今日踏上了江南的土地,却丝毫唤不起心中的激情,心里所想的却是那正被金人铁蹄蹂躏的故乡,有家难归的满腔悲凉油然而生。
创作背景吕本中在宋高宗时做过中书舍人,因主张政治清明,收复失地,得罪秦桧,这首词就是他后在流徙途中写成的。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旅途风光景物与感受的小令。
词人作此词时不但有一个时令背景(重阳佳节),而且有一个特殊的历史背景(北宋灭亡后词人南渡,流落江南)。
正是这个特殊的历史背景,使这首词具有和一般的羁旅之作不同的特点。
上片为旅途即景。
开头两句,写早行时沿途的风景。
天上还挂着斜月,就动身上路了。
驿路上映照着斜月的寒光溪桥上尚凝结着一层晓霜。
两句中写词人自己动作的`词只一“度”字,但第一句写斜月映路,实际上已经暗含人的早行。
两句意境接近温庭筠诗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的意境,但温诗前面直接点出“客行悲故乡”,吕词则情含景中,只于“驿路”、“晓霜”中稍透羁旅之意。
此外“晓霜”兼点时令,为的是下面提出“残菊”不突然。
南歌子·感旧原文译文及古词赏析
![南歌子·感旧原文译文及古词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d6f8c9e7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e1.png)
南歌子·感旧原文译文及古词赏析全词运用景与情、意念与感触、梦幻与现实交融手法,把苏轼与妻子王闰之的绵绵恩爱与忠贞不渝之情熔铸于字里行间。
较之苏轼以前所写的怀念前妻王弗的《一斛珠·洛城春晚》毫不逊色,有异曲同工之妙。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南歌子·感旧的相关介绍资料,希望大家喜欢。
南歌子·感旧宋代:苏轼寸恨谁云短,绵绵岂易裁。
半年眉绿未曾开。
明月好风闲处、是人猜。
春雨消残冻,温风到冷灰。
尊前一曲为谁哉。
留取曲终一拍、待君来。
译文谁说愁绪太短,连续不断没有办法剪断。
半年来,双眉紧皱没有展开过,只有明月清风陪伴着你,任何人也无法猜透你的心情。
春雨融化了冰冻,暖风吹走了冷灰。
对着美酒,一首曲子为谁唱?有心保留一首没有唱完的曲子等着你到来。
注释①南歌子:词牌名。
词牌名。
唐教坊曲。
又名《南柯子》、《凤蝶令》等。
有单调、双调两体。
双调又有平韵、仄韵两体。
宋人多用平韵体,此词用平韵体。
②寸恨:轻微的愁怅。
③绵绵:连续不断的样子。
岂易:难道容易。
裁:剪断。
④眉绿:深色的眉。
眉,女子的代称,这里系指同安君王闰之。
⑤闲处:僻静的地方。
鉴赏上片以景情相生与渗入意念之笔,传达了苏轼与王闰之双双思念之心态。
“寸恨云谁短,绵绵岂易裁?”点化运用了韩愈《感春五首》“孤吟屡阕莫与和,寸恨至短谁能裁?”和白居易《长恨歌》“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的诗句,将双方隐隐的恨怅和连续不断、无法剪断的情丝吐于字里行间。
“半年眉绿未曾开”,是说宋神宗元丰二年八月,苏轼入狱离开王闰之,十二月二十六日获释。
第二年二月一日到达贬所黄州,正好是半年时光。
已经虚惊了一场的王闰之,这半年的愁眉怎么能展开。
“明月好风闲处,是人猜”,写王闰之僻居一偶,只有明月、清风作伴,任何人也无法猜透她此时此刻思夫的心情。
一个“猜”字,将王闰之思夫的心态传达得十分贴切。
下片以景融情与回味之笔,似梦非梦地追寻“寸恨”与绵情欲剪断之心绪。
古诗词赏析:南歌子
![古诗词赏析:南歌子](https://img.taocdn.com/s3/m/09f1a52a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83.png)
南歌⼦[宋]苏轼⽇薄花房绽,风和麦浪轻。
夜来微⾬洗郊坰。
正是⼀年春好、近清明。
已改煎茶⽕,犹调⼊粥饧。
使君⾼会有余清。
此乐⽆声⽆味、最难名。
【词义】:春光和煦,花蕾愈渐丰满,蓬勃;⽇丽风和,麦浪起伏翻滚。
昨夜的⼩⾬,让郊野变得更加⼲净清亮。
这正是⼀年中的光景,马上就快清明了。
现在已经开始逐渐熄⽕冷灶了,清茶,饧粥,名⼠四座,寒⾷节⾥韵味更⾜。
这种既⽆管弦,⼜⽆烟⽕的乐趣,还真⽆法⾔表,当然也不是谁都能懂的。
【海龙聊词】:寒⾷节是清明节前⼀⼆⽇。
禁烟⽕,冷⾷。
寒⾷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民间第⼀⼤祭⽇。
后来因为寒⾷和清明离的较近,所以⼈们把寒⾷和清明合在⼀起只过清明节。
传说晋⽂公流亡期间,介⼦推曾经割⼤腿上的⾁为他充饥。
晋⽂公归国为君后,分封群⾂时却忘记了介⼦推。
介⼦推不愿夸功争宠,携⽼母隐居于绵⼭。
后来晋⽂公亲⾃到绵⼭恭请介⼦推,介⼦推不愿为官,躲藏⼭⾥。
晋⽂公放⽕焚⼭,原意是想逼介⼦推出⼭,结果介⼦推抱着母亲被烧死在⼀棵⼤树下。
为了纪念这位忠⾂义⼠,于是在介⼦推死难之⽇不⽣⽕做饭,要吃冷⾷,称为寒⾷节。
苏轼是书法⼤家,黄州寒⾷帖名动天下。
《寒⾷帖》被奉为“天下第三⾏书”,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内,以后有机会,⼀定去看看。
《寒⾷帖》是苏轼⾏书的代表作,这是⼀⾸遣兴的诗作,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节所发的⼈⽣之叹。
诗写得苍凉多情,表达了苏轼此时惆怅孤独的⼼情。
此诗的书法也正是在这种⼼情和境况下,有感⽽出的。
通篇书法起伏跌宕,光彩照⼈,⽓势奔放,⽽⽆荒率之笔。
以前写过⼏通,可是不得其法。
这⾸《南乡⼦》写的就是寒⾷节⾥,百姓禁烟禁⽕,冷餐冷⾷的独特风俗。
虽然现在觉得有点不可思议,但是当年寒⾷风俗盛⾏的时候,⽂⼈雅⼠相聚,吊古怀⼈,也是风雅⾄极。
所以苏轼说:此乐⽆声⽆味、最难名。
李清照《南歌子》的翻译及赏析
![李清照《南歌子》的翻译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8d6f93fa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ea.png)
李清照《南歌子》的翻译及赏析李清照《南歌子》的翻译及赏析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
[译文] 想起旧事,同样的天气,同样的衣衫,只是经历了沧桑的心情,不再和从前一样了。
[出自] 李清照《南歌子·天上星河转》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
凉生枕簟泪痕滋。
起解罗衣聊问夜何其。
翠贴莲蓬小,金销藕叶稀。
旧时天气旧时衣。
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
注释:星河:银河,到秋天转向东南。
何其:“其”,语助词。
翠贴、金销:用金翠的藕莲花样作衣上的妆饰,为下句“旧时衣”的形容词。
“翠贴”、“金销”,即贴翠、销金,均为服饰工艺。
在衣服上用细线缝连花饰,不见针脚叫“贴”;以金饰物叫“销金”,此指衣上花饰用金箔或金线制成。
《诗词曲语辞汇释》卷六:“旧家犹言从前,家为估量之辞。
”其所引例中即有本句。
译文:天上星河转移,人间烟幕笼罩。
秋凉从枕席间透出来,枕上褥边,点点斑斑是撒的泪痕。
难耐这秋夜的清寂与清寒,起身更衣,问夜已几何。
取出那件贴着翠色莲蓬、金色荷叶绣样的褥衣,睹物而思情,更加伤感。
想起旧事,同样的天气,同样的衣衫,只是经历了沧桑的心情,不再和从前一样了。
赏析:这首《南歌子》所作年代不详,但从抒发国破家亡之恨来看,似为流落江南后所作。
“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以对句作景语起,但非寻常景象,而有深情熔铸其中。
“星河转”谓银河转动,一“转”字说明时间流动,而且是颇长的一个跨度;人能关心至此,则其中夜无眠可知。
“帘幕垂”言闺房中密帘遮护。
帘幕“垂”而已,此中人情事如何,尚未可知。
“星河转”而冠以“天上”,是寻常言语,“帘幕垂”表说是“人间”的,却显不同寻常。
“天上、人间”对举,就有“人天远隔”的含意,分量顿时沉重起来,似乎其中有沉哀欲诉,词一起笔就先声夺人。
此词直述夫妻死别之悲怆,字面上虽似平静无波,内中则暗流汹涌。
前两句蓄势“凉生枕簟泪痕滋”一句。
至直泻无余。
枕簟生凉,不单是说秋夜天气,而是将孤寂凄苦之情移于物象。
苏轼《南歌子》原文及赏析
![苏轼《南歌子》原文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e2938262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f0.png)
苏轼《南歌子》原文及赏析苏轼《南歌子》原文及赏析苏轼《南歌子》原文及赏析1原文:雨暗初疑夜,风回忽报晴。
淡云斜照著山明。
细草软沙溪路、马蹄轻。
卯酒醒还困,仙村梦不成。
蓝桥何处觅云英。
只有多情似流水、伴人行。
赏析:本词作于嘉佑八年癸卯,1063年。
年25,在大理评事凤翔府签判任。
是年二月,公以事至长安,三月过宝鸡斯飞阁,重游终南。
前两句传神,将变幻莫测的天气一笔勾出,始有“乌云压城城欲摧”之势,再而雨过天晴,天高地远,云淡风轻。
想必这应该是夏天时节。
马蹄踏过,“细草软沙溪路”,皆为细软之物,马蹄声自然轻微。
三名词连用,利用列锦手法,无一连词或介词,纯名词排列,却与“枯藤老树昏鸦”有异曲同工之妙,衬出旅者心情之轻快。
下阙基调却一变,由轻快转为低沉忧伤。
卯,十二时之一,今五时至七时。
卯酒即卯时所饮之酒。
古时赶路之人一般五更天前动身,温庭筠《商山早行》:“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即是最好注脚。
征铎,车行时悬挂在马颈上的铃铛。
月未下山,路上晨霜冷冷,可见起身之早。
然而本词旅者起身更早,因为卯酒都已喝到醉了又醒,“梦不成”,整晚又都难以入眠。
至于是因为失眠而想借酒浇愁还是想醉酒而入眠,只能靠读者去想象了。
从上阙前两句的描述中可知此时大概已是黄昏,也就是说旅者已经走了快一天了,身累心更累,何处是归途仍遥遥无期。
“蓝桥何处觅云英”,谓秀才裴航于蓝桥会仙女云英事。
唐裴铏《传奇·裴航》云:长庆中,有秀才裴航,行于湘汉。
同行樊夫人,国色天姿,航欲求之,夫人与诗曰:“一饮琼浆百感生,玄霜捣尽见云英。
蓝桥便是神仙宫,何必崎岖上玉清。
”后经蓝桥驿侧近,因渴甚,遂下道求浆而饮,会云英,以玉杵臼为礼,结为连理。
方知云英为仙女、樊夫人则云英之姐也。
蓝桥,今陕西省蓝田县西南蓝溪之上。
喻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此处旅者的情感是伤感的,美好的事物(我的心上人)无处寻,唯有多情空流水,伴随这漫漫孤苦之旅。
古词《卜算子-感旧》(作者苏轼)原文全文、诗意赏析及意思翻译
![古词《卜算子-感旧》(作者苏轼)原文全文、诗意赏析及意思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952dd521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39.png)
卜算子·感旧苏轼[宋代]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
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
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
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标签怀念、岁月译文四川的人来到江南,会把江南的风光牢牢记在心里。
四川和江南的风景有很多相似处,要游览就要及早去。
现在我和去年一起游玩的朋友,又来到了西湖边上。
要尽情的饮酒,应好好看看彼此,发现只有我们变老了。
注释蜀客:词人自称,蜀,四川的简称。
苏轼是四川眉山人,客居江南。
吴山:在杭州。
吴,在此泛指今江浙一带。
风流:此指风光景致美妙。
同:此指同样被人称道。
藉:坐卧其上。
莫惜尊前:指尽情饮酒行乐。
尊前:在酒樽之前。
指酒筵上。
赏析词的上片写对杭州的怀念。
开端从自身宦游的行踪说起,并倾注了对杭州的怀念之情:“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
”“蜀客”,表明了客籍的身份。
“江南”、“吴山”,借指杭州,前者从地理位置说,后者则从山水美景说。
“长忆”,是就行役在外而言,一个“好”字则概括了对杭州的总体印象。
事实上,词人从熙宁四年(1071年)十一月到杭州通判任开始,就与杭州结下了不解之缘。
他赞美“余杭自是山水窟”(《将之湖州戏赠莘老》),甚至说“故乡无此好湖山”(《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首》之五),他拿起多彩多姿的诗笔,尽情地歌颂和描绘美丽的西湖风光,留下了《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之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首》之一、《有美堂暴雨》等精美的诗篇。
因此,词人说他“长忆吴山好”,完全是出于真诚,虽然年近不惑,而不失其赤子之心。
他又把吴、蜀作了比较,表达了早归的愿望:“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
”所说的“归去”是指归杭州或是归故乡(蜀地),叙“自京口还钱塘道中”一语说得很清楚,当然是指眼前要去的目的地。
既然“吴蜀风流自古同”,那么归吴(杭州)也就形同归蜀,与上文怀念杭州之意相承。
下片想象归后同游共饮的情景。
过片承上“归去”句,展开了与陈襄同游西湖的想象:“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
”两人坐在西湖边碧绿的草地上,共赏大自然美景,这是富有诗意的赏心乐事。
古诗卜算子·感旧翻译赏析
![古诗卜算子·感旧翻译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c6f72d81ff00bed5b9f31dc2.png)
古诗卜算子·感旧翻译赏析《卜算子·感旧》作者为宋朝诗人苏轼。
其古诗全文如下: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
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
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
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前言】《卜算子·感旧》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
词的上片写对杭州的怀念,下片想象归后同游共饮的情景。
全词表现了作者对时光飞逝,今是昨非的一种感叹。
【注释】⑴蜀客:词人自称,蜀,四川的简称。
苏轼是四川眉山人,客居江南。
⑵吴山:在杭州。
吴,在此泛指今江浙一带。
⑶风流:此指风光景致美妙。
同:此指同样被人称道。
⑷藉:坐卧其上。
⑸莫惜尊前:指尽情饮酒行乐。
尊前:在酒樽之前。
指酒筵上。
【翻译】四川的人来到江南,会把江南的风光牢牢记在心里。
四川和江南的风景有很多相似处,要游览就要及早去。
现在我和去年一起游玩的朋友,又来到了西湖边上。
要尽情的饮酒,应好好看看彼此,发现只有我们变老了。
【赏析】词的上片写对杭州的怀念。
开端从自身宦游的行踪说起,并倾注了对杭州的怀念之情:“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
”“蜀客”,表明了客籍的身份。
“江南”、“吴山”,借指杭州,前者从地理位置说,后者则从山水美景说。
“长忆”,是就行役在外而言,一个“好”字则概括了对杭州的总体印象。
事实上,词人从熙宁四年(1071年)十一月到杭州通判任开始,就与杭州结下了不解之缘。
他赞美“余杭自是山水窟”(《将之湖州戏赠莘老》),甚至说“故乡无此好湖山”(《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首》之五),他拿起多彩多姿的诗笔,尽情地歌颂和描绘美丽的西湖风光,留下了《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之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首》之一、《有美堂暴雨》等精美的诗篇。
因此,词人说他“长忆吴山好”,完全是出于真诚,虽然年近不惑,而不失其赤子之心。
他又把吴、蜀作了比较,表达了早归的愿望:“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
”所说的“归去”是指归杭州或是归故乡(蜀地),叙“自京口还钱塘道中”一语说得很清楚,当然是指眼前要去的目的地。
《感旧》黄景仁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感旧》黄景仁原文注释翻译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4e26d5f8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00.png)
《感旧》黄景仁原文注释翻译赏析作品简介:《感旧》由清代诗人黄景仁创作。
《感旧》有四首。
这四首诗写于宜兴。
是黄景仁再过宜兴时,回想起少年时与一少女的邂逅,如今景色依旧,少女却不知何归。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东风”,因此伤感作诗以怀。
作品原文:感旧四章黄景仁其一大道青楼望不遮,年时系马醉流霞。
风前带是同心结,杯底人如解语花。
下杜城边南北路,上阑门外去来车。
匆匆觉得扬州梦,检点闲愁在鬓华。
简评:黄景仁少年时与一歌姬恋爱,后来没什么结果。
过去有一本不著名的小说《书剑飘零》,就是写他这一段经历,有兴趣可以找来翻翻。
起首一句,"大道青楼望不遮"便点出了当时的地点。
说当时系马楼边,饮酒作乐,不亦快哉。
"风前带是同心结,杯底人如解语花"写当时的旖旎情致。
可是少年冶游,终究只是一瞬间的事,如今想想当时的荒唐,只剩下现在鬓边的白发了。
其二唤起窗前尚宿酲,啼鹃催去又声声。
丹青旧誓相如札,禅榻经时杜牧情。
别后相思空一水,重来回首已三生。
云阶月地依然在,细逐空香百遍行。
简评:如果说上一首是提纲挈领的概述,这一首便是精雕细琢的细写。
借用电影里的术语,上一首是全景,这一首是特写。
当时自己被叫起来时还带着宿醉,可是又要离开了。
杜鹃叫声是"不如归去",旧诗里写的多了,思归总说杜鹃子规,象唐人崔涂的"子规枝上月三更",无名氏的"杜鹃休向耳边啼"。
但那是思归,这里却是催人去,自己并不愿意。
和那个女子空有书信相通,如相如之于卓文君,但自己不过一介书生,只能像杜牧一样薄情了。
这里,又是不由自主的。
杜牧的薄情,只是他自己本身的风流。
而自己的薄情,却是现实所迫。
可不管怎么说,自己还是象当初的杜牧那样,"赢得青楼薄幸名"。
别后相思空如流水,重逢之感恍若隔世。
以前的地方还在,自己却只能追寻余味,一遍遍地踏空寻香。
整首诗,有着浓厚的无奈和淡淡的悲伤。
卜算子-感旧翻译赏析
![卜算子-感旧翻译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570922c7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12.png)
卜算子-感旧翻译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唐诗宋词、古文名句、古诗试题、古人列传、作文大全、小说阅读、散文阅读、励志名言、好词好句、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ang poems and Song poems, ancient famous sentences, ancient poetry test questions, ancient biographies, composition books, novel reading, prose reading, inspirational quotes, good words and good sentenc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Learn about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卜算子-感旧翻译赏析《卜算子·感旧》作者为宋朝诗人苏轼。
民歌《南歌子二首》原文及赏析
![民歌《南歌子二首》原文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8a4a021e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3e.png)
民歌《南歌子二首》原文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民歌《南歌子二首》原文及赏析【导语】:斜倚朱帘立,情事共谁亲?分明面上指痕新。
《南歌子》黄庭坚词作鉴赏
![《南歌子》黄庭坚词作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6a25f23d84254b35effd3412.png)
《南歌子》黄庭坚词作鉴赏(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作文大全、经典美文、试题大全、教案资料、公文写作、古诗文、实用文、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essays, classic beautiful essays, test questions, teaching plan materials, official document writing, ancient poems, practical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understand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respect Please pay attention!《南歌子》黄庭坚词作鉴赏●南歌子黄庭坚槐绿低窗暗,榴红照眼明。
苏轼《卜算子·感旧》译文及鉴赏
![苏轼《卜算子·感旧》译文及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9c06a032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66.png)
苏轼《卜算子·感旧》译文及鉴赏《卜算子·感旧》这首词的上片写对杭州的怀念,下片想象归后同游共饮的情景。
全词表现了作者对时光飞逝,今是昨非的一种感叹。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卜算子·感旧》,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卜算子·感旧》宋代: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
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
还与去年人,共藉草。
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卜算子·感旧》译文蜀地的人去过江南后,就会常常想起江南的美好。
自古以来蜀地和江南风光景致都同样被人称赞,要游览就要及早去。
还是与去年的友人一起又来到了西湖边上,一同坐在西湖边的草地上。
尽情饮酒行乐,仔细端详,发现只有我们变老了。
《卜算子·感旧》注释蜀客:词人自称,蜀,四川的简称。
苏轼是四川眉山人,客居江南。
吴山:在杭州。
吴,在此泛指今江浙一带。
风流:此指风光景致美妙。
同:此指同样被人称道。
藉(jiè):坐卧其上。
莫惜尊前:指尽情饮酒行乐。
尊前:在酒樽之前。
指酒筵上。
《卜算子·感旧》赏析这首词的上片写对杭州的怀念,下片想象归后同游共饮的情景。
全词表现了作者对时光飞逝,今是昨非的一种感叹。
词的上片写对杭州的怀念。
开端从自身宦游的行踪说起,并倾注了对杭州的怀念之情:“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
”“蜀客”,表明了客籍的身份。
“江南”、“吴山”,借指杭州,前者从地理位置说,后者则从山水美景说。
“长忆”,是就行役在外而言,一个“好”字则概括了对杭州的总体印象。
事实上,词人从熙宁四年(1071年)十一月到杭州通判任开始,就与杭州结下了不解之缘。
他赞美“余杭自是山水窟”(《将之湖州戏赠莘老》),甚至说“故乡无此好湖山”(《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首》之五),他拿起多彩多姿的诗笔,尽情地歌颂和描绘美丽的西湖风光,留下了《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之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首》之一、《有美堂暴雨》等精美的诗篇。
因此,词人说他“长忆吴山好”,完全是出于真诚,虽然年近不惑,而不失其赤子之心。
《卜算子·感旧》翻译赏析
![《卜算子·感旧》翻译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3d2768a1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73.png)
《卜算子·感旧》翻译赏析《卜算子·感旧》作者为宋朝诗人苏轼。
其古诗全文如下:蜀客到*南,长忆吴山好。
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
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
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前言】《卜算子·感旧》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
词的上片写对杭州的怀念,下片想象归后同游共饮的情景。
全词表现了作者对时光飞逝,今是昨非的一种感叹。
【注释】⑴蜀客:词人自称,蜀,四川的简称。
苏轼是四川眉山人,客居*南。
⑵吴山:在杭州。
吴,在此泛指今*浙一带。
⑶风流:此指风光景致美妙。
同:此指同样被人称道。
⑷藉:坐卧其上。
⑸莫惜尊前:指尽情饮酒行乐。
尊前:在酒樽之前。
指酒筵上。
【翻译】四川的人来到*南,会把*南的风光牢牢记在心里。
四川和*南的风景有很多相似处,要游览就要及早去。
现在我和去年一起游玩的朋友,又来到了西湖边上。
要尽情的饮酒,应好好看看彼此,发现只有我们变老了。
【赏析】词的上片写对杭州的怀念。
开端从自身宦游的行踪说起,并倾注了对杭州的怀念之情:“蜀客到*南,长忆吴山好。
”“蜀客”,表明了客籍的身份。
“*南”、“吴山”,借指杭州,前者从地理位置说,后者则从山水美景说。
“长忆”,是就行役在外而言,一个“好”字则概括了对杭州的总体印象。
事实上,词人从熙宁四年(1071年)十一月到杭州通判任开始,就与杭州结下了不解之缘。
他赞美“余杭自是山水窟”(《将之湖州戏赠莘老》),甚至说“故乡无此好湖山”(《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首》之五),他拿起多*多姿的诗笔,尽情地歌颂和描绘美丽的西湖风光,留下了《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之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首》之一、《有美堂暴雨》等精美的诗篇。
因此,词人说他“长忆吴山好”,完全是出于真诚,虽然年近不惑,而不失其赤子之心。
他又把吴、蜀作了比较,表达了早归的愿望:“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
”所说的“归去”是指归杭州或是归故乡(蜀地),叙“自京口还钱塘道中”一语说得很清楚,当然是指眼前要去的目的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南歌子·感旧翻译赏析
《南歌子·感旧》作者为宋朝诗人苏轼。
其古诗全文如下:寸恨谁云短,绵绵岂易裁。
半年眉绿未曾开。
明月好风闲处、是人猜。
春雨消残冻,温风到冷灰。
尊前一曲为谁哉。
留取曲终一拍、待君来。
【前言】《南歌子·感旧》是北宋文学家苏轼怀念妻子王闰之所作的一首词。
上片以景生情表达了苏轼与王闰之二人双双思念的心态。
下片以景融情与回味的笔法,期待夫妻能够尽快见面的心情。
全词由景生情、意念与感触、梦幻与现实交融手法,表达了苏轼夫妻二人的恩爱和思念之情。
【注释】①南歌子:词牌名。
词牌名。
唐教坊曲。
又名《南柯子》、《凤蝶令》等。
有单调、双调两体。
双调又有平韵、仄韵两体。
宋人多用平韵体,此词用平韵体。
②寸恨:轻微的愁怅。
③绵绵:连续不断的样子。
岂易:难道容易。
裁:剪断。
④眉绿:深色的眉。
眉,女子的代称,这里系指同安君王闰之。
⑤闲处:僻静的地方。
⑥是人:人人,任何人。
猜:猜疑。
⑦残冻:尚未消除的冬寒。
⑧温风:和暖的风。
冷灰:冷灶。
这里代指贫苦生活。
⑨尊前:对饮酒场面。
⑩留取:保存。
一拍:一首吟咏曲子。
【翻译】谁说愁绪太短,连续不断没有办法剪断。
半年来,双眉紧皱没有展开过,只有明月清风陪伴着你,任何人也无法猜透你的心情。
春雨融化了冰冻,暖风吹走了冷灰。
对着美酒,一首曲子为谁唱?有心保留一首没有唱完的曲子等着你到来。
【赏析】上片以景情相生与渗入意念之笔,传达
了苏轼与王闰之双双思念之心态。
“寸恨云谁短,绵绵岂易裁?”点化运用了韩愈《感春五首》“孤吟屡阕莫与和,寸恨至短谁能裁?”和白居易《长恨歌》“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的诗句,将双方隐隐的恨怅和连续不断、无法剪断的情丝吐于字里行间。
“半年眉绿未曾开”,是说宋神宗元丰二年八月,苏轼入狱离开王闰之,十二月二十六日获释。
第二年二月一日到达贬所黄州,正好是半年时光。
已经虚惊了一场的王闰之,这半年的愁眉怎么能展开。
“明月好风闲处,是人猜”,写王闰之僻居一偶,只有明月、清风作伴,任何人也无法猜透她此时此刻思夫的心情。
一个“猜”字,将王闰之思夫的心态传达得十分贴切。
下片以景融情与回味之笔,似梦非梦地追寻“寸恨”与绵情欲剪断之心绪。
“春雨消残冻,温风到冷灰”,残冻被春雨消融,冷灶被温风暖复。
通过这一对偶句所写自然界的变化,寓隐着王闰之面临着的将是良辰美景。
“尊前一曲为谁哉”透过一层,反衬出昔日夫妻对酒当歌而今定有回报的新情滋生。
“留取曲终一拍,待君来”再进深一层,回到眼前,苏轼将用保存着的那尚未吟咏完的一曲欢歌迎接你的到来。
宋神宗元丰三年二月中旬,苏辙乘船送嫂嫂,五月底到达黄州,苏轼与王闰之团聚。
“寸恨”、绵情终于裁缝,梦幻变成现实。
正是“别来音信全乖,旧期前情堪猜。
”(宋代欧阳修《清平乐·小庭春老》),颇有新奇巧妙、余音绕梁之艺术效果。
全词运用景与情、意念与感触、梦幻与现实交融手法,把苏轼与妻子王闰之的绵绵恩爱与忠贞不渝之情熔铸于字里行间。
较之苏轼以前所写的怀念前妻王弗的《一斛珠·洛城春晚》毫不逊色,有异曲同工之
妙。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