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系统总结

合集下载

推荐系统实验报告小结

推荐系统实验报告小结

一、实验背景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用户在信息爆炸的时代面临着大量信息的选择困难。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推荐系统应运而生。

推荐系统通过分析用户的历史行为、兴趣爱好等信息,为用户推荐其可能感兴趣的商品、文章、电影等。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探究推荐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

二、实验目的1. 了解推荐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常用算法;2. 掌握推荐系统的实现方法,包括数据预处理、特征工程、模型选择和评估;3. 分析实验结果,评估推荐系统的性能。

三、实验内容1. 数据预处理(1)数据清洗:去除重复数据、缺失值和异常值,确保数据质量。

(2)数据转换:将原始数据转换为适合模型处理的格式,如将评分数据转换为0-1之间的数值。

2. 特征工程(1)用户特征:包括用户年龄、性别、职业、兴趣爱好等。

(2)商品特征:包括商品类别、品牌、价格、描述等。

(3)评分特征:包括评分值、评分时间等。

3. 模型选择(1)协同过滤:包括基于用户和基于物品的协同过滤,通过计算用户或物品之间的相似度来实现推荐。

(2)内容推荐:通过分析用户的历史行为和商品特征,将用户可能感兴趣的商品推荐给用户。

(3)混合推荐:结合协同过滤和内容推荐,提高推荐系统的性能。

4. 模型评估(1)准确率:预测正确的推荐数量与总推荐数量的比值。

(2)召回率:预测正确的推荐数量与实际感兴趣的商品数量的比值。

(3)F1值:准确率和召回率的调和平均值。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数据预处理经过数据清洗和转换后,实验数据集包含3000个用户和5000个商品,每个用户对商品的评分数量约为10。

2. 特征工程根据用户和商品特征,构建了用户-商品评分矩阵。

同时,对用户和商品特征进行了编码处理,以便模型更好地理解数据。

3. 模型选择与评估(1)协同过滤模型:实验中选择了基于用户和基于物品的协同过滤模型。

通过计算用户或物品之间的相似度,实现了对用户的推荐。

(2)内容推荐模型:通过分析用户的历史行为和商品特征,实现了对用户的推荐。

人工智能推荐算法工程师个性化推荐系统工作总结

人工智能推荐算法工程师个性化推荐系统工作总结

人工智能推荐算法工程师个性化推荐系统工作总结自20xx年起,我一直从事人工智能推荐算法工程师的工作。

在这期间,我负责开发和优化个性化推荐系统,以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以下是我对个性化推荐系统工作的总结。

一、工作内容及目标在个性化推荐系统的开发过程中,我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数据收集与清洗、特征工程、算法选择与实现、模型训练与评估等环节。

我深入研究用户行为数据,构建用户画像,并针对不同用户需求设计不同的推荐策略。

我的目标是通过优化算法和模型,提高推荐的准确性和覆盖率,从而增加用户对平台的依赖度和黏性。

二、工作亮点与创新在个性化推荐算法的开发中,我尝试了多种经典算法,并进行了改进和优化。

其中,基于协同过滤的算法是我主要研究的方向。

通过深入理解用户行为和兴趣偏好,我提出了一种基于用户兴趣相似度和行为相似度的协同过滤算法。

该算法不仅考虑了用户之间的相似性,还结合了用户行为的变化趋势。

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准确性和实时性上都取得了显著的改进。

另外,我还尝试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推荐算法。

通过搭建深度神经网络,我成功地提取了用户行为数据中的高阶特征,并将其应用于推荐模型中。

通过大规模的离线和在线实验,我证明了该算法在推荐准确性和用户满意度方面的优势。

三、工作中的挑战与解决方案在个性化推荐系统的开发和优化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挑战,如稀疏性问题、冷启动问题和时效性问题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采取了以下解决方案:1. 稀疏性问题:通过引入隐式反馈和加权策略,我提高了用户行为数据的稠密度,并减少了数据的稀疏性。

2. 冷启动问题:通过结合内容推荐和协同过滤算法,我解决了新用户和新物品的冷启动问题,并提供了个性化的推荐结果。

3. 时效性问题:通过引入实时更新的机制,我保证了推荐系统的时效性和实时性,让用户能够及时获得感兴趣的内容。

四、工作成果与评估指标在工作中,我主导了一个个性化推荐系统的开发项目,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果。

个性化推荐算法总结

个性化推荐算法总结

个性化推荐算法总结转⾃:对于推荐系统,本⽂总结内容,如下图所⽰:⼀、什么是推荐系统1. 为什么需要推荐系统为了解决互联⽹时代下的信息超载问题。

2. 搜索引擎与推荐系统分类⽬录,是将著名⽹站分门别类,从⽽⽅便⽤户根据类别查找公司。

搜索引擎,⽤户通过输⼊关键字,查找⾃⼰需要的信息。

推荐系统,和搜索引擎⼀样,是⼀种帮助⽤户快速发展有⽤信息的⼯具。

通过分析⽤户的历史⾏为,给⽤户的兴趣建模,从⽽主动给⽤户推荐能够满⾜他们兴趣和需求的信息。

并且,推荐系统能够很好的发掘物品的长尾,挑战传统的2/8原则(80%的销售额来⾃20%的热门品牌)。

从技术⾓度来看,搜索引擎和推荐系统的区别在于:1)搜索引擎,注重搜索结果之间的关系和排序;2)推荐系统,需要研究⽤户的兴趣模型,利⽤社交⽹络的信息进⾏个性化的计算;3)搜索引擎,由⽤户主导,需要输⼊关键词,⾃⾏选择结果。

如果结果不满意,需要修改关键词,再次搜索;4)推荐系统,由系统主导,根据⽤户的浏览顺序,引导⽤户发现⾃⼰感兴趣的信息;3. 推荐系统的定义推荐系统通过发掘⽤户的⾏为,找到⽤户的个性化需求,从⽽将长尾物品准确推荐给需要它的⽤户,帮助⽤户找到他们感兴趣但很难发现的物品。

⾼质量的推荐系统会使⽤户对系统产⽣依赖,因此,推荐系统不仅能为⽤户提供个性化服务,还能与⽤户建⽴长期稳定的关系,提⾼⽤户忠诚度,防⽌⽤户流失。

⼆、推荐系统评测如何判定什么是好的推荐系统?这是评测需要解决的⾸要问题。

⼀般推荐系统的参与⽅有3个:⽤户物品提供商推荐系统提供⽹站因此,评测⼀个推荐系统时,需要考虑3⽅的利益,⼀个好的推荐系统是能够令三⽅共赢的系统。

推荐系统评测,总结图如下:推荐系统评测.png1. 实验⽅法获得评测指标的实验⽅法,通常分3种:离线实验(offline experiment)⽤户调查(user study)在线实验(online experiment)我们分别介绍3种实验⽅法的优缺点。

人工智能营销师智能推荐系统总结

人工智能营销师智能推荐系统总结

人工智能营销师智能推荐系统总结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营销师智能推荐系统正在成为当今营销领域的热门话题。

这些系统使用人工智能技术来分析和预测消费者行为,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推荐。

本文将对人工智能营销师智能推荐系统进行总结,介绍其特点、应用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人工智能营销师智能推荐系统特点人工智能营销师智能推荐系统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大数据分析能力:人工智能营销师智能推荐系统可以处理海量的用户数据,并从中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为用户提供精确的个性化推荐。

2. 智能学习能力:系统能够通过对用户行为的分析和学习,不断优化推荐算法,提高推荐的准确性和用户体验。

3. 智能匹配能力:系统能够根据用户的偏好和行为特征,将用户与合适的产品或服务进行匹配,从而提高用户的满意度和购买率。

二、人工智能营销师智能推荐系统应用领域人工智能营销师智能推荐系统在各个行业都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1. 电子商务:人工智能营销师智能推荐系统能够帮助电商平台理解用户需求,提供个性化推荐商品,增加购买转化率。

2. 音乐和视频流媒体:通过分析用户的音乐和视频偏好,智能推荐系统可以为用户推荐他们喜欢的歌曲、电影或电视剧,提高用户黏性。

3. 社交媒体:智能推荐系统可以根据用户的兴趣爱好和社交关系,为用户推荐合适的朋友、文章或活动,增加用户参与度。

4. 旅游和餐饮:系统可以根据用户的历史记录和行为,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旅游线路或餐饮推荐,提高用户的出行体验。

三、人工智能营销师智能推荐系统存在的问题尽管人工智能营销师智能推荐系统带来了许多优势,但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1. 隐私问题:系统需要大量的用户数据来进行分析和预测,这可能引发隐私问题。

用户个人信息的安全和合规性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

2. 信息过滤问题:有时候,智能推荐系统可能会陷入“过滤泡泡”,只推荐用户已经喜欢的内容,而忽略了新颖和多样性的推荐。

3. 透明度和解释性问题:人工智能算法的复杂性导致推荐过程不透明,用户很难理解推荐背后的原因和逻辑,这可能会降低用户的信任度。

推荐系统综述

推荐系统综述

推荐系统综述【摘要】“信息超载”问题日趋明显,简单的信息检索已经不能满足用户搜索准确信息的需求,推荐系统应运而生。

尽管推荐系统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商务中,但是推荐算法还面临较多难题。

文章首先介绍了推荐系统相关概念、算法,然后分析了这些算法的优劣,最后总结了推荐系统需要解决的一些主要问题和研究方向。

【关键词】推荐系统;信息检索;信息超载1.序言网络和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使信息资源呈几何级速度增长,“信息超载”[1][2]已越趋明显,而且信息资源的存储方式已发生了质的变化,由结构化文本数据到非结构化图片、音频、视频等数据的转变,增加了信息检索的难度,因此如何寻找到准确信息资源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当前,信息检索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方法,其能够满足简单的用户需求,没有个性化的服务,有两种检索方式:分类检索、关键词检索。

分类检索是通过对信息的特征分类,让用户寻找需求的目录类别,从而实现信息查询,但是分类检索暴露出较多的问题:(1)交叉学科不断出现增加了项目分类的难度,无法确定项目的类别;(2)项目分类的规则无法统一,使得分类规则差异较大;(3)用户需要反复查找项目分类,耗时耗力[3]。

关键词检索是目前搜索引擎的主流,通过校对预存储信息和关键词,将匹配度高的信息返回给用户界面,查询速度较快,但是关键词检索的查准率低,用户个性化程度低,任何用户搜索的关键词相同,检索出的结果也是相同的,这不能满足用户需求[4]。

但是推荐系统[5][6][7]能够提供这一个性化服务,能够根据用户的特征,推荐满足用户需求的对象,其主要优点是能够主动收集用户的特征资料,通过对用户个性、习惯、偏好的分析,定制的向用户提供其感兴趣的信息,同时能够及时跟踪用户的需求变化,根据变化自动调整信息服务的方式和内容。

2.推荐系统的概念从1990年代开始,推荐系统逐渐被大家进行研究,其内容涉及认知科学、近似理论、信息检索、管理科学等领域。

很多学者对推荐系统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美国学者ReSnick等人率先提出“推荐系统”一词,并通过对一个典型推荐系统的简单描述给出了推荐系统的定义:推荐系统以所有用户的意见作为输入,对用户的意见进行综合,将有价值的意见提供给某一适合的用户,系统的好坏取决于所提供意见与用户需求之间的匹配程度;GroupLens研究小组从电子商务网站的角度对推荐系统进行了定义:推荐系统采用数据分析技术预测用户对项目的偏好值或为用户产生一个top-N推荐列表,帮助用户搜寻出他们愿意购买的电子商务网站的项目;明尼苏达大学Konstan把推荐系统定义为:推荐系统利用群体意见,帮助群体中每名成员识别其最感兴趣或最能满足其需求的产品或信息。

推荐系统简介

推荐系统简介

推荐系统简介一、什么是推荐系统在如今的信息爆炸时代,人们面临的信息过载问题日益突出。

推荐系统应运而生,帮助用户从海量的信息中找到个性化的、感兴趣的内容。

简单来说,推荐系统就是通过分析用户的历史行为和偏好,给出个性化的推荐,提高用户体验。

二、推荐系统的应用领域推荐系统的应用广泛,涉及电子商务、社交媒体、新闻资讯等各个领域。

在电子商务中,推荐系统可以根据用户的购买记录和浏览行为,给出个性化的商品推荐,提高购物体验。

在社交媒体中,推荐系统可以根据用户的好友关系和兴趣爱好,推荐适合的内容和用户。

在新闻资讯领域,推荐系统可以根据用户的阅读习惯和兴趣,推荐相关的新闻文章。

三、推荐系统的基本原理推荐系统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收集和分析用户的行为数据,建立用户模型和物品模型,然后通过匹配用户模型和物品模型,给出个性化的推荐。

具体来说,推荐系统可以采用基于内容的推荐、协同过滤推荐和混合推荐等方法。

基于内容的推荐方法主要是根据物品的特征和用户的偏好,将物品和用户进行匹配。

例如,在电子商务中,根据商品的属性和用户的购买历史,推荐相关的商品。

协同过滤推荐方法是利用用户的历史行为和其他用户的反馈信息,将用户和物品进行匹配。

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是找出和目标用户兴趣相似的其他用户,根据这些用户的行为给出推荐;而基于物品的协同过滤是找出和目标物品相似的其他物品,然后将这些物品推荐给用户。

混合推荐则是将多种推荐方法结合起来,通过加权或者组合的方式给出最终的推荐结果。

四、推荐系统的挑战和发展方向推荐系统虽然已经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数据稀疏性是推荐系统的一个难题,因为用户的行为数据往往是不完整和不准确的。

其次,推荐系统还需要考虑用户的隐私和安全问题,以保护用户的个人信息不被滥用。

此外,推荐系统还需要解决推荐的多样性和长尾问题,即如何给用户推荐新颖的、多样化的内容。

未来,推荐系统会朝着更加个性化、精准化的方向发展。

人工智能推荐算法工程师推荐系统优化工作总结

人工智能推荐算法工程师推荐系统优化工作总结

人工智能推荐算法工程师推荐系统优化工作总结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而在电子商务领域,推荐系统的使用越来越普遍。

作为一名人工智能推荐算法工程师,我在推荐系统优化工作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心得。

本文将对我所从事的工作进行总结,并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够对推荐系统的优化有所帮助。

一、工作总结1. 算法模型选择与设计在推荐系统优化工作中,首要任务是选择合适的算法模型。

我主要使用了协同过滤、内容过滤和深度学习等多种算法。

通过分析不同算法的特点和应用场景,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模型组合,我成功提升了推荐系统的准确性和用户满意度。

2. 数据预处理与特征工程推荐系统的核心是对海量的用户行为数据进行分析,因此数据预处理和特征工程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我通过数据清洗、归一化、特征选择等手段,有效提高了数据的质量和可用性。

同时,我结合业务需求,对用户行为进行了合理的特征构建,并对特征进行了适当的编码处理,从而提高了模型的预测能力。

3. 算法参数调优与模型评估在推荐系统优化的过程中,我注重算法参数的调优和模型的评估。

我通过交叉验证和网格搜索等方法,寻找最优的参数组合,提高了算法的性能。

同时,我还使用了多种评估指标,如准确率、召回率和F1值等,对模型进行全面评估,确保了优化效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4. 系统性能优化与扩展为了提高推荐系统的运行效率和性能,我进行了系统性能优化和扩展工作。

我通过优化算法的计算复杂度、减少存储空间的占用以及分布式计算等方式,有效提高了推荐系统的响应速度和处理能力。

同时,我还进行了系统架构的调整和扩展,使其能够更好地应对大规模的用户和数据量。

二、优化建议1. 持续学习和研究作为一名人工智能推荐算法工程师,我们要时刻保持对新技术的学习和探索。

只有不断跟进最新的领域发展,才能保证推荐系统的竞争力。

建议通过参加行业会议、阅读最新的研究论文等方式,不断积累新的算法和技术,并及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推荐系统实践知识点总结

推荐系统实践知识点总结

推荐系统实践知识点总结引言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们的信息获取渠道也变得更加多样化。

作为一种个性化的信息服务工具,推荐系统已经成为了广大互联网用户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推荐系统的应用场景也愈发广泛,从电商平台、视频网站到社交网络都能看到推荐系统的身影。

因此,掌握推荐系统的实践知识成为了互联网从业者不可忽视的重要技能。

本文将从推荐系统的基本概念入手,逐步介绍推荐系统的实践知识点,包括数据收集与预处理、特征工程、推荐算法、评估指标、在线实验等内容,旨在帮助读者全面了解推荐系统的实践技能,并能够在实际项目中应用这些知识来构建高效的推荐系统。

第一部分:推荐系统概述1.1 推荐系统的定义和分类推荐系统是指根据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利用算法技术将用户感兴趣的信息推荐给他们的一种信息检索系统。

根据不同的推荐对象和应用场景,推荐系统可以分为基于内容的推荐系统、协同过滤推荐系统、混合推荐系统等多种类型。

1.2 推荐系统的应用场景推荐系统在电商、视频网站、社交网络等各种互联网应用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推荐系统,用户可以更便捷地发现自己感兴趣的产品、视频、社交内容等,提高了用户的满意度和参与度。

第二部分:推荐系统的实践知识点2.1 数据收集与预处理在构建推荐系统时,首先要从数据角度入手,收集和预处理数据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常见的数据收集方式包括用户行为日志、用户画像数据、商品信息数据等,而数据预处理则包括数据清洗、数据特征提取、数据标准化等工作。

2.2 特征工程在推荐系统中,特征工程是指将原始的用户、商品等信息抽取为特征,以便推荐算法能够更好地理解用户和商品的关系。

常见的特征包括用户特征、商品特征、上下文特征等。

2.3 推荐算法推荐算法是推荐系统的核心部分,是决定推荐效果好坏的关键因素。

常见的推荐算法包括协同过滤算法、基于内容的推荐算法、矩阵分解算法、深度学习算法等。

2.4 评估指标推荐系统的评估指标能够反映推荐系统的性能,包括准确率、召回率、覆盖率、多样性等多个方面。

推荐系统简介(四)

推荐系统简介(四)

推荐系统简介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信息爆炸式增长,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面临的信息量越来越庞大。

在这个海量信息的世界中,如何找到我们感兴趣的内容变得越来越困难。

推荐系统应运而生,成为我们获取个性化、精准信息的有力工具。

一、推荐系统的背景和意义在过去,人们常常依靠口碑推荐或者专家的建议来获取信息。

虽然这种方式能够解决信息过载的问题,但是它存在两个主要的局限:一是依赖于人的主观判断,容易受到个体差异和情绪波动的影响;二是无法应对大规模的数据量和复杂的信息结构。

推荐系统的出现解决了这些问题,通过分析用户的历史行为和偏好,能够向用户提供个性化的、符合他们兴趣的信息。

推荐系统不仅仅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新的电影、音乐和书籍,它还可以为电商平台提供适合用户购买的产品,为新闻媒体提供用户感兴趣的新闻推荐,甚至可以为个人定制化的健康管理和学习计划。

推荐系统的应用范围广泛,对于提高用户的满意度、促进消费和增加平台的粘性具有重要意义。

二、推荐系统的基本原理推荐系统的核心目标是预测用户对物品的评分或者购买意愿,从而为用户推荐感兴趣的物品。

在实际应用中,推荐系统的基本原理可以分为两类:基于内容的推荐和协同过滤推荐。

基于内容的推荐是根据物品的属性和用户的偏好进行匹配。

它通过对物品进行特征提取和向量化,并与用户的历史行为进行比较,找到最匹配的物品进行推荐。

这种方法适用于物品属性明确、可度量的领域,如图书、电影等。

协同过滤推荐则是基于用户的历史行为和兴趣进行推荐。

它通过分析用户的行为模式,找到与其兴趣相似的其他用户,然后将这些用户喜欢的物品推荐给目标用户。

协同过滤推荐分为两类: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和基于物品的协同过滤。

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是通过找到兴趣相似的其他用户,将他们喜欢的物品推荐给目标用户;基于物品的协同过滤则是通过找到与目标用户喜欢的物品相似的其他物品,进行推荐。

在实际应用中,推荐系统通常是综合使用基于内容的推荐和协同过滤推荐,通过不同算法的融合来实现更准确、个性化的推荐。

【推荐系统】评估指标总结

【推荐系统】评估指标总结

【推荐系统】评估指标总结准确率指标:该类型的指标⼤部分是推荐算法优化的⽬标,衡量着推荐算法的优劣。

1. 准确率。

推荐给⽤户的商品中,属于测试集的⽐例,数学公式P(L u)=L u⋂B uL u。

整个测试集的准确率为PL=1n∑uϵU P(L u)2. 召回率。

测试集中有多少在⽤户的推荐列表中。

数学公式R(L u)=L u⋂B uB u。

整个测试集的召回率为R L=1n∑uϵU R(L u)3. F1值。

准确率和召回率的加权,数学公式Fβ=(1+β2)PR β2P+R。

4. Ranking Score。

数学公式R=1|E U|∑uiϵE Up uiM−k u其中E U表⽰测试集中所有的边的集合,如果⽤户u对商品i在测试集中,则Eui=1,p ui表⽰商品i在⽤户u的推荐列表中的位置,分母M−k u表⽰⽤户u的所有商品数⽬中除了⽤户已经购买过的商品外的所有商品。

该值越⼩,说明测试集中的商品越靠前。

5. Hit ratio。

数学公式HR@K=\frac{Number of Hits @K}{|GT|}. 分母是所有的测试集合,分⼦是每个⽤户前K个中属于测试集合的个数的总和,该指标衡量是召回率,该指标越⼤越好。

6. NDCG。

数学定义NDCG@=Z_{k}\sum_{i=1}^{K}\frac{2^{r_{i}}-1}{log_{2}(i+1)}。

r i表⽰在第i个位置时的“等级关联性”,⼀般可以⽤0/1处理,如果该位置的物品在测试集合中,则r i=1,否则为0。

另外Z K是归⼀化系数,表⽰后⾯的那⼀个累加求和公式的最好情况下的和的倒数,也就是r i=1都满⾜的情况下的后⾯那⼀坨的总和,为了使得NDCG计算出来的数值i都在0-1之内。

7. 交叉熵。

这个指标作为其余机器学习的优化⽬标⽤的⽐较多,该指标在中⾸先被提出来。

论⽂假设如果⽤户u购买了物品i,则y_{ui}=1否则y_{ui}=0,则最终的机器学习的模型的优化⽬标为L=-\sum_{(u,i)\epsilon \mathbf{Y}\bigcup\mathbf{Y^{-}}}(y_{ui}log\hat{y}_{ui}+(1-y_{ui})log(1-\hat{y}_{ui}))。

新闻用户智能推荐总结(必备7篇)

新闻用户智能推荐总结(必备7篇)

新闻用户智能推荐总结(必备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合同协议、条据书信、讲话致辞、规章制度、策划方案、句子大全、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 letter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lanning plans, sentence summarie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text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新闻用户智能推荐总结(必备7篇)新闻用户智能推荐总结第1篇七组数据对比测试在不同好友推荐数目的情况下的召回率(Recall)数据记录,其相应的数据对比情况如下图:笔者根据上图测试召回率可以得出以下三条结论:①测试七文本、标签和图像三类数据融合推荐效果的召回率要高于其它单模数据或其它组合数据的召回率;但测试四基于文本和标签的融合推荐效果的召回率和文本、标签和图像三类数据的融合推荐效果的召回率相近似,相比其它的单模数据和多模数据融合召回率效果要好;②测试三基于图像的好友推荐召回率最低,说明图像在高维特征向量表达用户兴趣还比较模糊,但图像特征融合标签特征效果会好于其它单模特征;③随着推荐好友数量的增加,单模和多模数据的召回率都在逐步增高。

推荐系统实习报告

推荐系统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信息爆炸时代已经来临。

面对海量信息,用户如何快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推荐系统作为一种信息过滤和内容推荐的技术,能够根据用户的兴趣和需求,为用户推荐个性化的内容,从而提高用户体验。

为了更好地了解推荐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应用,我选择在XX公司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实习。

二、实习目的1. 了解推荐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算法。

2. 掌握推荐系统的实现流程和关键技术。

3. 熟悉推荐系统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

4. 提高自己的编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实习内容1. 推荐系统基础知识在实习初期,我学习了推荐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算法。

推荐系统主要包括协同过滤、基于内容的推荐和混合推荐等几种类型。

协同过滤通过分析用户之间的相似度,为用户推荐相似用户喜欢的商品;基于内容的推荐则根据用户的历史行为和兴趣,为用户推荐相关内容;混合推荐则是将协同过滤和基于内容的推荐相结合,提高推荐效果。

2. 推荐系统实现在了解了推荐系统的基本原理后,我开始学习推荐系统的实现流程和关键技术。

首先,需要收集用户数据,包括用户行为数据、用户兴趣数据等。

然后,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数据清洗、特征提取和降维等。

接下来,根据选择的推荐算法,实现推荐模型。

最后,将推荐结果展示给用户,并根据用户反馈不断优化推荐效果。

3. 推荐系统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在实习过程中,我参与了公司的一个推荐系统项目。

该项目旨在为电商平台提供个性化推荐服务,提高用户购买转化率和满意度。

在项目中,我负责了以下工作:(1)收集和整理用户数据,包括用户行为数据、用户兴趣数据等。

(2)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数据清洗、特征提取和降维等。

(3)选择合适的推荐算法,实现推荐模型。

(4)根据用户反馈,不断优化推荐效果。

4. 编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提升在实习过程中,我使用Python编程语言实现了推荐系统。

在编写代码的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多问题,通过与同事讨论和查阅资料,最终解决了这些问题。

推荐系统的算法和实现

推荐系统的算法和实现

推荐系统的算法和实现推荐系统是一种利用用户的历史行为数据、兴趣爱好、社交关系等信息,为用户推荐个性化内容的系统。

目前,推荐系统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电商、社交媒体、新闻、音乐、视频等。

一、推荐系统的算法推荐系统的算法可以分为协同过滤算法和内容过滤算法两种。

1. 协同过滤算法协同过滤算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推荐算法之一,其基本思想是利用用户历史行为数据,寻找与当前用户兴趣爱好相似的其他用户,然后从这些用户的历史行为中发现与当前用户兴趣爱好相似的内容进行推荐。

协同过滤算法可以进一步分为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算法和基于物品的协同过滤算法两种。

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算法需要先找出与当前用户行为历史最相似的一部分用户,以这些用户的历史购买、浏览行为为基础,通过计算其与当前用户对内容的兴趣度,最终选出相似兴趣的内容进行推荐。

基于物品的协同过滤算法则是在用户行为历史中找出与当前所选内容最相似的另外一些内容,然后推荐给用户。

基于物品的协同过滤算法不需要考虑用户的历史行为,因此实现起来更加简单。

2. 内容过滤算法内容过滤算法则是通过分析用户已经喜欢的内容,找出与其相似的其他内容进行推荐。

内容过滤算法需要对推荐内容进行特征提取和相似度计算,目前常用的方法有基于关键词、基于主题模型和基于分类器等。

二、推荐系统的实现推荐系统的实现主要包括数据预处理、特征提取、模型训练和推荐结果展示四个环节。

1. 数据预处理推荐系统需要大量的用户行为数据,这些数据一般都需要预处理后才能够使用。

数据预处理主要包括数据清洗、数据归一化和数据切分等步骤。

2. 特征提取特征提取是将用户的历史行为数据、用户的基本信息、内容的基本信息等多种信息转化为机器学习所需要的特征,主要包括文本特征、图像特征和用户行为特征等。

3. 模型训练模型训练是指利用机器学习算法从历史的用户行为数据中学习到推荐模型的参数,主要包括选择机器学习算法、调参和交叉验证等步骤。

4. 推荐结果展示推荐结果展示是将训练好的模型应用到实际环境中,将推荐结果输出到用户界面上供用户选择。

什么是推荐系统

什么是推荐系统

什么是推荐系统在当今的数字时代,推荐系统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通过分析用户行为和偏好,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建议、服务和内容,从而改变了人们的获取信息、探索产品和服务的方式。

本文将围绕推荐系统的科学原理,让读者能够深入理解推荐系统的工作机制,以及它的继发性效应。

一、推荐系统的定义推荐系统,又称智能推荐系统,是利用信息技术在大规模信息环境中进行用户行为分析、个性化推荐和内容过滤等技术,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和内容推荐。

推荐系统以用户为中心,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分析用户的行为,收集用户的历史记录,最终凭借智能化的方法实现个性化推荐的效果。

二、推荐系统的工作原理1、数据采集:本步骤是推荐系统的核心部分,主要是收集用户的喜好,他们多久使用一次推荐的服务,他们的搜索历史,点击历史以及服务的偏好,最终构建用户的行为模型。

2、数据分析:在这个阶段,推荐系统会对数据进行处理,构建个性化推荐系统,分析用户之间的关系,从而为用户建立起他们的属性档案,以及有关他们的潜在需求。

3、内容过滤:该步骤主要是从已收集的数据字段中,抽取出和用户行为有关的部分,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统计,并对其中的特征值进行计算,从而滤出大部分不符合用户兴趣的内容。

4、推荐内容:在内容过滤步骤之后,根据内容过滤结果,以及计算出来的相关参数,进行一次智能化筛选,推荐出最匹配用户兴趣的内容。

三、推荐系统的继发性效应1、降低服务成本:推荐系统能够自动收集和分析数据,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和内容,减轻了企业的服务成本。

2、解决信息爆炸问题:受欢迎的信息大量的涌入也是其它信息的掩盖。

推荐系统会从嘈杂的海洋中,挑选出最适合用户的信息,达到有针对性地获取信息的目的。

3、改变消费行为:智能推荐系统可以根据用户的行为习惯和喜好,向用户推荐新的内容,改变用户的消费行为,让用户在社交、购物、娱乐等方面的消费变得更有效率。

四、总结推荐系统的出现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多便利,它不仅能够帮助用户对信息进行过滤,提高获取信息的效率,还能够节省企业的服务成本,改变用户的消费行为,为用户提供更加高质量的服务。

推荐系统综述

推荐系统综述
提供这一个性化 服务,能够根据用户 的特 征 ,推荐满 足用户需求的对象 ,其主要优 点是 能够 主动收集用户的特征 资料 ,通 过 对 用户 个性、习惯 、偏好 的分析 ,定制的 向用户提供其感兴趣 的信 息,同时能够及 时跟踪用户 的需求变化 ,根据变 化 自动调 整信息服务的方式和 内容。 2 . 推荐系统的概念 从1 9 9 0 年代 开始 ,推荐系 统逐 渐被大 家进行研究 ,其 内容 涉及 认知科学 、近似 理论 、信息检索 、管理科学等领域 。很 多 学者对推荐 系统进 行 了广泛的研究 ,美 国 学者R e S n i c k 等人率先提出 “ 推荐系统”一 词 ,并通过对 一个典型推荐系统 的简单描 述给 出了推 荐系统的定义 :推荐 系统 以所 有用户 的意见作为输入 ,对用户 的意见进 行综合 ,将 有价值 的意见提供给 某一适合 的用户 ,系统的好坏取决于所提供 意见与 用户需求之间的匹配程度;G r o u p L e n s 研究 小组从 电子商务网站 的角度对 推荐系统进 行 了定 义:推荐系统采用数据 分析技术预 测用户对 项 目的偏好值或 为用户产生一个

t o p — N 推 荐列表 ,帮助 用户搜 寻 s t a n 把推荐系统定义为:推荐系统

利用群体意见 ,帮助 群体中每名成员识别 户 。 其最感兴趣或最 能满 足其需求的产 品或信 基于 内容的推荐算法 需要 先创建每 个 息。 用户的独立模板 ,这 里面存储着用 户的一 3 . 主要推荐算法 些基本信息 ,包括 兴趣、爱好等信 息,这 目前推 荐系统采用 的推荐算法主要包 些数据信息将随着用 户的操作而实 时地 进 括关联规则 、基 于 内容的推荐 、协 同过滤 行数据更新 。 和混合推荐 。 3 . 3 协 同过 滤 推 荐 3 . 1基 于关联规则的推荐 协 同过滤是筛选 出一组与 目标 用户兴 基 于关联规则 的推荐是 以产 品间关联 趣相近 的邻 居用户,根据邻居 用户的偏好 规 则为 基础 ,把 己购商 品作为规 则头 ,推 推 测 目标 用户 的偏 好 ,向 目标 用 户推 荐 荐对 象作为规则体 ,通过数据挖 掘发现项 其最有可 能感兴趣的项 目(  ̄W e b 页面 、音 目之间潜在的联系 以实施 连带推荐 “ 。 乐 、视频 、商 品等) ,它是站 在用 户角度 关联规则挖掘 技术可 以发现 不同商 品 进 行信 息推荐 ,并且这些 推荐信息是 自动 在 销售过程 中的相关性 ,在 电子商务推荐 的,根据用户显式 的操作 ( 比如购买信息、 系 统中 已经有 了比较成 熟的应用 。在 电子 网页浏览信息等) 进 行推荐 。协同过滤算 法 商务 系统 中会有保 留用户 交易记录的交 易 与 基于 内容的推荐技术 的算法相 比,具有 数据库,关联规则挖掘将对 交易数据库进 较 多优 点 : 行分析 ,将会计算购 买商品集x 的记录集 中 1 ) 协 同过滤 算法能够解 决 内容过滤 算 有多少 同时购买了商品集Y ,当这个比例超 法 的产品关键字 获取 不完整或不准确而 产 过一定 阀值时 则认 为商品集x 与商品集Y 存 生的 问题 ,通过共 享同组用户 的信 息为其 在关联规则 ,实际购物 中有相 当部分 的用 推荐 内涵较 高的项 目,比如信 息质 量、个 户在购 买了某 件商品时 同时购 买了另一件 人品味等这些信息不能表述清楚 ; 2 ) 协同过滤算法 能够 挖掘用 户隐藏的 商 品。基 于关联规则的推荐系统依据 计算 分析所得 到的关联规则 ,并基于 用户的实 兴趣 。内容推荐算法推荐 的信 息基本都是 际购买行为向用户实施推荐 u … 。 用户相对 熟悉的 内容 ,但 是协同过滤算法 如果规则 同时满足 预先设定 的最小支 能够发现用 户潜 在的但 自己尚未发现的兴 持度 与置 信度 ,则我们把该 规则作为强关 趣 偏 好 ; 3 ) 协 同过滤 算法 能够利用相似 用户 的 联规则。 集合库 中挖掘 关联规则 的实施步骤如 反馈 内容,提高个性化推 荐的学习能力 。 下所 示 : 虽然协同过滤算法是 一种 具有代表性 的推 1 ) 生成所 有的频繁集 ,频繁集定义为 荐 算 法 ,但 是 协 同过 滤仍 面 临较 多的 问 所有支持度大 于预 先设定的最小支持度 的 题 ,如精 确 性 、稀 疏 性 、冷 启动 、扩 展 项 目集 合 。 性。 2 ) 从频繁集 中产生 强关联规则 ,必须 3 . 4混 合 推 荐 按 照不同的结合方法 ,混合推荐 的集 同时满 足 预 先设 定 的最 小支 持 度 与置 信 度。 成方式有以下几种: 以上步骤中步骤 1 是关联规则挖掘的关 1 ) 混合集成 :它 是将 每个推荐算 法的 键 ,若数 据交易库非常庞大 ,则计算复杂 推荐结 果进 行集 合 ,把这些集合 推荐给用 户。 度随之升高。 2 ) 加权集成 :它是将每个推 荐算法 的 3 . 2基于 内容的推荐 基于 内容 的推荐算法是通 过提取用户 推 荐结果按照权值进行重新 排序 ,把排序 历史交易记录和用 户对 产品评价的特征 , 结 果推荐给用户 。 对其分析并获取 用户感兴趣产 品的特征作 3 ) 转换 集成:它是根据 不同推荐环 境 为用户 的购物偏 好,同时对产 品进 行特 征 选择相应 的推荐算法 。 提取与表示 ,通过用户特征偏好与产 品特 4 ) 瀑 布型集成 :它 是将 两个推荐 算法 征的匹配程度 ,以实施推荐 … 。 进行整合优化 ,实现一种推荐算法对 另一 基于 内容的推荐算法基本步骤为: 种推荐算法的推荐结果优化。 1 ) 分析用户过 去的浏览或评价记录 , 5 ) 特 征组合集成 :它与瀑布 型集 成相 寻求 一种 文档表示方法对其进 行表 示,从 似 ,也是采用某种 推荐算法对混 合推荐结 而生成用户兴趣档案。 果 进 行 过滤 。 2 ) 对用户 未接 触过的文档特征 进行提 6 ) 特征增值集成 :它是将一 种推 荐算 取与表示。 法 的推荐 结果作为另外一个推荐 算法 的输 3 ) 将用户 兴趣档案与新文档特 征进行 入 。 匹配,将匹配度最高 的文档推荐给 当前用 混合 推 荐 在 实 际 应用 中面 临 很 多 困

如何做好一份好的推荐系统

如何做好一份好的推荐系统

如何做好一份好的推荐系统一、推荐算法推荐算法是推荐系统的核心,好的推荐算法可以提高推荐系统的准确性和用户满意度。

常见的推荐算法包括:协同过滤算法、内容过滤算法、基于深度学习的推荐算法等。

1.协同过滤算法协同过滤算法是目前比较主流并且应用广泛的推荐算法。

常用的协同过滤算法有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和基于项目的协同过滤。

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算法是根据用户之间的相似性来进行推荐的,而基于项目的协同过滤算法则是根据项目之间的相似性来进行推荐的。

2.内容过滤算法内容过滤算法是根据用户已经喜欢或者表达出兴趣的内容信息来进行推荐。

常见的内容过滤算法有基于关键词匹配的推荐算法和基于标签的推荐算法等。

3.基于深度学习的推荐算法基于深度学习的推荐算法可以通过学习用户历史行为和提取用户的潜在兴趣来进行推荐。

常见的基于深度学习的推荐算法有基于神经网络的算法和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算法等。

但是,基于深度学习的推荐算法需要大量的数据和计算资源,因此在应用中需要权衡资源成本和推荐准确性。

二、数据获取推荐系统需要大量的数据来进行训练和推荐。

通常来说,数据获取可以分为两种方式:主动获取和被动获取。

1.主动获取主动获取主要是指通过调查问卷、人工标注、爬虫等方式来获取用户行为数据和项目信息等。

主动获取的数据质量较高,但是成本相对较高。

2.被动获取被动获取主要是指通过记录用户访问历史、点击行为、购买记录等行为数据来获取。

被动获取的数据量较大,但是数据质量相对较低。

三、用户反馈用户反馈是推荐系统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用户的反馈可以帮助推荐系统不断优化和改进。

1.用户行为反馈用户行为反馈是指用户在使用推荐系统时的行为数据,如点击、购买等,推荐系统通过用户行为数据来不断优化推荐结果。

2.用户偏好反馈用户偏好反馈是指用户对推荐结果的喜好程度,通过用户评价和反馈来不断优化推荐结果。

四、效果评估推荐系统的效果评估是非常重要的,主要是通过指标和实验的方式来评估推荐系统的效果。

智能推荐系统总结汇报材料

智能推荐系统总结汇报材料

智能推荐系统总结汇报材料智能推荐系统总结汇报一、引言智能推荐系统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过滤技术,已经在互联网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它通过分析用户的行为数据和个人偏好,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推荐结果,提高用户体验和资源利用效率。

本次汇报将围绕智能推荐系统的基本原理、应用场景和发展趋势进行总结。

二、智能推荐系统的原理智能推荐系统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收集和分析用户的历史行为数据,建立用户模型和资源模型,然后根据这些模型为用户推荐相关的信息资源。

具体过程包括数据收集、特征提取、模型建立和推荐结果生成。

常用的推荐算法有基于内容的过滤、协同过滤和深度学习等方法。

三、智能推荐系统的应用场景智能推荐系统已经广泛应用于电子商务、社交媒体、新闻资讯等领域。

在电子商务领域,通过分析用户的购买历史和浏览行为,可以为用户推荐感兴趣的商品,提供个性化的购物体验。

在社交媒体领域,可以根据用户的社交关系和兴趣偏好,为用户推荐朋友圈内容和相关资讯。

在新闻资讯领域,可以根据用户的阅读历史和兴趣,为用户推荐相关的新闻报道和热门话题。

四、智能推荐系统的发展趋势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智能推荐系统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发展趋势。

首先,随着用户数据的积累和存储技术的发展,智能推荐系统可以利用更多的数据源和更复杂的模型来提高推荐效果。

其次,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应用,智能推荐系统可以更好地理解用户的兴趣和需求,提供更加个性化和精准的推荐结果。

另外,智能推荐系统还可以结合增强学习和推荐系统,通过与用户的交互来改进推荐策略和学习用户的反馈。

最后,随着隐私保护意识的增强,智能推荐系统还需要更好地考虑用户隐私和信息安全的问题。

五、结论智能推荐系统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过滤技术,已经在互联网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它通过分析用户的行为数据和个人偏好,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推荐结果,提高用户体验和资源利用效率。

未来,智能推荐系统将继续发展和完善,利用更多的数据和更复杂的模型来提高推荐效果,同时也需要更好地考虑用户隐私和信息安全的问题。

推荐系统的原理与实现方法

推荐系统的原理与实现方法

推荐系统的原理与实现方法推荐系统是一种智能化应用,通过收集和分析用户的偏好、兴趣以及行为数据,为用户推荐个性化的内容、产品或服务。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推荐系统在电子商务、社交媒体、音乐与视频平台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推荐系统的原理和实现方法。

一、推荐系统的原理推荐系统的核心原理是基于用户行为数据和物品属性数据进行推荐。

常见的推荐算法有协同过滤、内容过滤和混合推荐算法。

1. 协同过滤算法协同过滤算法是一种基于用户行为数据的推荐方法。

它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分析用户的历史行为数据,找到与其兴趣相似的其他用户,然后将这些用户喜欢的物品推荐给目标用户。

协同过滤算法可以分为基于用户和基于物品的协同过滤算法。

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算法是通过寻找兴趣相似的用户来推荐物品,而基于物品的协同过滤算法则是通过寻找与目标物品兴趣相似的其他物品来进行推荐。

2. 内容过滤算法内容过滤算法是一种基于物品属性的推荐方法。

它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分析物品的属性特征,将与用户历史行为中的物品相似的其他物品推荐给目标用户。

内容过滤算法可以基于物品的属性数据,比如电影的类型、演员等,也可以基于文本数据,比如新闻的关键词、摘要等。

3. 混合推荐算法混合推荐算法是将协同过滤算法和内容过滤算法相结合的一种推荐方法。

它可以充分利用用户行为数据和物品属性数据,提高推荐系统的精度和效果。

二、推荐系统的实现方法推荐系统的实现主要包括数据收集、数据预处理、推荐算法实现和评估等几个步骤。

1. 数据收集推荐系统需要收集用户行为数据和物品属性数据。

用户行为数据可以包括用户的点击、购买、评分等行为,物品属性数据可以包括物品的标题、描述、标签等信息。

数据的收集可以通过日志分析、调查问卷、数据接口等方式完成。

2. 数据预处理数据预处理是将原始数据进行清洗和筛选,得到可用的数据集。

在数据预处理过程中,可以进行数据去重、缺失值处理、异常值处理等操作,保证数据的质量和完整性。

推荐系统实践

推荐系统实践

推荐系统实践推荐系统(RecommendationSystem)是一个利用用户的历史行为数据,或者其他来源的数据,为用户提供最佳匹配的选择的算法系统。

它的主要目的是减少用户在海量信息中挑选有价值信息的时间,从而增加用户的使用体验,提高交互效率,同时从中获得价值。

自大数据技术出现以来,推荐系统越来越受到重视,它在一些知名网站如京东、淘宝、携程等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从以上几个方面探讨推荐系统的实践方法,总结经验,提出解决方案,以便使推荐系统更好地为用户服务。

一、推荐系统的基本原理推荐系统的主要思想是根据用户的历史行为或其他特征,建立用户的模型,通过分析模型来了解用户的偏好,并向用户推荐适合他的产品或服务。

它主要由三种基本算法构成:协同过滤、内容过滤和模型预测。

(1)协同过滤协同过滤是推荐系统中最常用的算法之一,它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用户的历史行为数据,如用户购买的商品、评分和评论等,为用户推荐好评率高的非熟知的商品。

它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将用户的历史行为、喜好和兴趣进行比较,分析出用户之间的相似性,从而推荐最适合他们的产品或服务。

(2)内容过滤内容过滤是一种基于特征抽取和分析的技术,通过计算用户行为与特征之间的相似度来为用户推荐适合的产品。

它能够根据用户参数、偏好和兴趣等来预测用户偏好,从而提供定制化的推荐服务。

(3)模型预测模型预测是利用机器学习的算法来构建用户的模型,并根据模型预测用户的行为,从而为用户推荐最有价值的产品或服务。

二、常用方法分析及开发流程(1)流程开发推荐系统的基本流程是:收集数据、分析数据、训练模型、评估模型、部署系统、跟踪监控系统性能。

(2)收集数据数据源是推荐系统的基础,确定收集哪些特征的信息,以及收集多少数据,是判定系统最终性能的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要涵盖用户的行为信息、产品的特征信息和用户的兴趣信息等,并根据不同的推荐场景,依据不同的权重收集更多的数据。

(3)分析数据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特征提取,提取能描述用户行为和特征的信息,并从中发现规律,以此为基础建立模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iaol v2009-Relevance is more significant than correlation: Information filtering on sparse data本文提出了在针对数据稀疏时,使用相关性信息比关联性信息效果更好,因为在关联性信息中,会用到更多的数据,Recommendation System推荐系统存在的主要挑战:1.Data sparsity.2.Scalability解决该问题的一般方法(28-30)a)有必要考虑计算成本问题和需找推荐算法,这些算法要么是小点的要求或易于并行化(或两者)b)使用基于增量的算法,随着数据的增加,不重新计算所有的数据,而是微调的进行3.Cold start解决该问题的方法一般有a)使用混合推荐技术,结合content和collaborative数据,或者需要基础信息的使用比如用户年龄、位置、喜好genres(31、32)b)识别不同web服务上的单独用户。

比如Baifendian开发了一个可以跟踪到单独用户在几个电子商务网站上的活动,所以对于在网站A的一个冷启动用户,我们可以根据他在B,C,D网站上的记录来解决其冷启动问题。

4.Diversity vs. Accuracy(多样性和精确性)将一些很受欢迎的且高评分的商品推荐给一个用户时,推荐非常高效,但是这种推荐不起多少作用,因为这些商品可以很容易的找到。

因此一个好的推荐商品的列表应该包含一些不明显的不容易被该用户自己搜索到的商品。

解决该问题的方法主要是提高推荐列表的多样性,以及使用混合推荐方法。

(34-37)5.Vulnerability to attacks6.The value of time.7.Evaluation of recommendations8.er interface.除了这些问题外,还有其他的。

随着相关学科分支的出现,特别是网络分析工具,科学家考虑网络结构对推荐的效果影响,以及如何有效使用已知的结构属性来提高推荐。

比如,(45)分析了消费者-商品网络并提出了一个基于喜好边(preferring edges)改进的推荐算法,该算法提高了局部聚类属性。

(46)设计并提高了算法,该算法充分利用了社区结构(community structure)。

随之而来的挑战主要有:带有GPS移动手机成为主流,并且可以访问网络,因此,基于位置的推荐更需要精确的推荐,其需要对人的移动有一个高效预测能力(47、48)并且高质量的定义位置和人之间的相似性的方法。

(49、50)。

智能推荐系统需考虑不同人的不同行为模式。

比如新用户比较喜欢访问popular商品并且选择相似的商品,而老的用户有更不同的喜好(51,52)用户行为在低风险商品和高风险商品之间更加的不同。

(53,54)推荐系统的一些概念网络网络分析对于复杂系统的组织原则的发现是一个万能的工具(5-9)。

网络是由一些元素点和连接点的边组成的。

点即为个人或者组织,边为他们之间的交互。

网络G可用(V,E)表示,V(vertice)为节点的集合,E为边(edge)的集合。

在无向网络中,边无方向。

在有向网络中,边有向。

我们假设网络中不存在回路以及两个节点之间不存在多条边。

G(V,E)图中,一些参数表示是指与节点x连接的节点(即x的邻居)的集合。

即为x节点的度。

即为度为k的所有节点被随机选中的概率,假设度为k的节点有x个,总节点为N,则=x/N。

即网络中的节点个数。

即为网络直径,指在所有节点间最大的距离。

为平均距离,计算公式为:,为x节点到y 节点的距离。

,即给定节点x的聚集系数,即x节点的邻居之间存在的边数/x的邻居对的个数。

,为x节点的个邻居之间的边数网络聚集系数,即为所有节点x(>1)的聚集参数的和的平均。

Bipartite network(由两部分构成的网络)即一个网络G(V;E),如果存在一个分割(V1; V2),使得,并且V1集合的节点与V2集合的节点都有一个边连接。

Web-based user-object networks即为该类网络。

(51、76-78)以下为对分网络的信息来源:/note/19702921//content/10/0601/21/11586_30745105.shtml对分网络即bipartite network,是一个属于复杂网络研究的对象。

在这篇文章里,作者第一次把它引入到推荐系统的应用当中。

依我来看,这是一种非正统的推荐方法,又是去年新发表的文章,兼且我对作者的思路也有一些了解,所以想拿出来介绍一下。

所谓正统的推荐方法,可以参考这里的概述。

发展到现在,比较成熟常用的推荐方法主要可分类为:1、contented-based;2、collaborative filtering;3、hybrid method。

又有以:基于个人历史的推荐、基于社会化的推荐、基于产品的推荐这样的分法。

无一例外地,以描述用户的兴趣为出发点,通过不同的搜索策略,最后落脚于对用户未来兴趣的预测。

与以往不同的是,这篇文章从开始就以网络模型为研究的基本对象,而非网络中的节点,出发点在于网络特性的研究,在解决了对分网络加权映射的问题之后,有点生产副产品意味地把方法应用在推荐系统上。

作者是我的校友,在学期间我也曾经听过他的几次报告,他属于典型的具有理科思维的人。

其物理背景加上一个研究复杂系统、复杂网络的团队,造就了作者喜欢从模型的高度,而非从具体某个问题出发思考的习惯。

所以我觉得这篇文章对于冲淡以往已成定势的推荐系统思维方式,是有好处的。

什么是对分网络如果我们把网络理解为描述现实世界对象间某种关系的数学模型,对分网络就是描述这样的一种特殊的关系:对象可以分为两个集合,如X与Y,关系(即网络的边)仅仅存在于不同集合的节点之间,同一个集合内的节点不存在直接连接,而是通过另一个集合而产生间接关联。

这是一种具有广泛意义的模型,如不同作者通过共同撰写的文章所形成的合作关系;化学物质与化学反应所组成的新陈代谢网络;豆瓣上不同的读者因看一样的书而形成的阅读同好网络;amazon上不同用户因购买共同的商品所构成的购买兴趣网络等等。

对分网络的单模态映射与赋权要使得对分网络具有应用价值,通常要得到同一个集合内元素之间存在的关系,研究上这叫作对X(或Y)的单模态映射(one-mode projection)。

这种映射的结果不单可以实现数据的压缩,并可同时得到极具意义的同一集合内各节点之间的关系。

例如,得到“阅读同好网络”中各个用户之间的兴趣相似度或是书籍之间的相似度,自然要比原始的对分网络更有价值。

怎样给节点的连接边加权是单模态映射及其应用中关键的问题,因为边的权值意味着两个节点关系的密切程度。

比较常见的映射方法可参看图1:对于集合X中的节点x(i)与x(j),如果它们共同地连接了n个Y集中的节点,则x(i)与x(j)的连接权值为n。

但这种方法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例如:x(i)与x(j)的连接权值随着n的增加而呈线性增长的趋势,但这并非一种符合现实的描述方式,其实我们可以设想两个作者共同合作的文章数从1增长到2,其意义当然是比从100增长到101要更大,所以有人提出要采用双曲正切函数而非线性函数来对n进行映射。

这些方法我在这里都不再赘述,只介绍作者在文中提出的比较好的一个解决方案:资源-分配过程,来处理这个赋权的问题。

图1,对分网络的单模态映射资源-分配过程(resource-allocation process)见图2,(a)是一个对分网络,上面的三个节点构成一个集合,下面的四个节点构成另一个集合。

设上面三个节点的初始资源值为x, y, z,第一步这些资源根据连接关系流动到另一个集合中(b),流动过程中某节点的资源根据它的“出度”(即从该节点出发的边)而被稀释,如x 有三个“出边”,则每一个终点都得到了x/3。

在资源分配到下面四个节点后,第二步,把资源再流回原来的集合,遵循的原则与第一步是一致的。

这样就得到了原集合最终的资源分配,这个分配是通过两个集合之间的共同连接关系所实现的再分配,携带了这个网络的拓扑结构信息。

对比原资源与最终的资源值,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矩阵的映射关系,见图3。

这就是资源-分配过程的结果,得到一个从原始资源到最终资源的映射结果。

矩阵中w(i, j)所代表的意义为:对于i来说,j有多大的价值。

这实质上实现了给节点i与节点j的连接赋权这么一个任务。

图2,资源-分配过程图3,资源-分配过程后的映射矩阵个性化推荐到目前为止,我们都只是解决了对分网络中权值分配这么一个问题,最后我们关注的是这么一个问题的解决对于推荐系统有些什么帮助。

(b)根据上面介绍的模型与流程,可以开始把数学抽象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了。

现在我们考虑用户看电影这么一个网络,以用户作为一个集合U{u(1), u(2), u(3), …, u(m)},电影条目作为一个集合O{o(1), o(2), o(3), …, o(n)},根据某个用户看过某部电影的关系,我们可以连接两个集合中的对应节点(如果系统记录的是打分关系而非看过关系,可以对打分的分值进行分段处理,较大的分值有连接,较小的无连接),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用户~电影的对分网络。

下一步,要通过单模态映射来实现对用户的推荐。

假设现在要对用户u(i)进行推荐,该用户看过电影的集合为Oi{o(j), o(j+1), o(j+2), …},如果不考虑电影之间的差别,可以给每一个Oi中的电影都赋予一个初始的资源值1,不在Oi中的电影则资源值为0。

接下来根据上一节介绍的资源-分配过程,让O中的资源从O流向U,再从U流回O。

这样我们可以得到一个从原始O的资源值到最终O的资源值的一个映射矩阵,就像图3那个矩阵一样。

不同的是,现在每一个O都有一个初始的资源值,而不是一个抽象的符号,所以我们可以计算得到每一个O节点的资源值。

最后把所有O节点根据资源值的大小进行排序,把资源值高的并且未为U(i)所看过的电影推荐给他。

即完成对一个用户的推荐。

讨论这种方法来自于复杂网络的研究(用于推荐时作者称该方法为Network-Based Inference, NBI),在某些方面却与协同过滤(CF)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利用一个同好网络进行社会化的推荐。

相比而言,CF的原理更为直接,从矢量计算的角度来理解显得很简单明了。

NBI本质上也利用用户之间的共同兴趣对条目进行划分,但其基础是网络的动力学,看起来并不那么地直观(但喜欢动态变化的人会觉得这个很优美)。

据作者对一个标准数据集的测试结果声称,NBI 在预测性能上相比于CF存在着优势。

推荐系统参数说明:M为用户数;N为对象(object,item)数;i,j代表用户表示方式;、为商品的表示方式;即为用户i对的评价推荐系统分类:基于内容的推荐:推荐的商品是那些与目标用户以前喜欢的商品在内容上相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