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合集下载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现状与问题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现状与问题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现状与问题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一直是我国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尽管在过去几年中,政府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来改善农村环境,但是问题依然存在。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目前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现状和问题。

首先,农村地区的环境污染问题比城市更为严重。

在农村地区,很多农民没有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他们随意倾倒垃圾、乱种乱栽,导致土壤污染和水源受到严重污染。

此外,很多农村地区缺乏垃圾处理设施和污水处理厂,环境污染问题更加突出。

其次,农村地区的生态平衡正在逐渐被破坏。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地方为了追求短期经济利益,滥砍滥伐,致使植被减少,土地退化,生态系统遭受破坏。

许多珍稀物种的生存空间受到了威胁,生物多样性遭受到了破坏。

第三,在农村地区,资源浪费的现象比较普遍。

由于农民缺乏环保意识,他们经常使用农药、化肥等化学物质,这不仅对农田产生了污染,还导致资源的浪费。

另外,一些地方由于缺乏合理的耕作技术,土地的利用率较低,导致了资源的浪费。

接着,农村地区的环保法规执行不到位。

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环保法规来规范农村地区的环境保护工作,但是由于地方政府的管理不力,执行效果并不明显。

很多地方对环保问题视而不见,农村环境保护的工作滞后严重。

其次,农民的环保观念较为落后。

一些农民认为环保工作会增加他们的经济负担,所以并不积极参与环保工作。

他们缺乏环保知识和意识,对环境问题习以为常,对污染问题缺乏警惕。

接下来,需要加强环保宣传与教育工作。

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地区的环保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

可通过在村级广播、电视、报纸上开展环保知识普及活动,组织环保知识讲座等方式,帮助农民了解环保工作的重要性。

然后,政府应该加大对环保设施的投入。

应建设更多的垃圾处理设施、污水处理厂等环保设施,提高农村地区的污水处理能力和垃圾处理能力,减少环境污染问题。

此外,可以推广生物农业技术。

生物农业技术是一种对环境友好的农业种植方式,可以减少对土地的污染和破坏,保护农田生态平衡。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是当今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

农村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地区,也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保护好农村的生态环境,需要加强对农村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保护。

下面将从多个方面展开,探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重要性和措施。

一、加强环境意识教育在农村地区,由于长期的农业生产和生活方式,一些农民存在对环境保护的忽视和误解。

因此,加强农村居民的环境意识教育至关重要。

只有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他们才会更加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

二、推动农村生态农业发展农村生态农业是农业生产方式的一种新理念,其核心是实现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

发展农村生态农业有利于提高农产品品质,减少农业对环境的污染,促进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

三、加强土壤保护和整治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土壤质量直接影响着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

因此,加强土壤保护和整治是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重要环节。

实施良好的耕地管理措施,减少土壤的污染和侵蚀,保护好宝贵的农田资源。

四、推动农村垃圾分类和处理农村地区的垃圾处理一直是一个难题,随意丢弃垃圾不仅影响环境卫生,还会造成资源浪费和污染。

因此,推动农村垃圾分类和处理工作至关重要。

建立健全的垃圾处理体系,推广垃圾分类的意识,有效处理农村的垃圾问题。

五、加强农村污水治理农村污水直排、乱排、乱放一直存在,严重破坏了农村的生态环境。

加强农村污水治理,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净化农村水体,保护水资源的清洁和安全。

六、促进农村绿色能源利用绿色能源是未来能源发展的主流方向,农村地区丰富的生物质资源和光伏资源可以为农村居民提供清洁、可再生的能源。

鼓励农村地区发展生物质能源、太阳能光伏等绿色能源产业,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七、提升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能力农村地区生活垃圾处理能力相对较弱,一些农村地区存在垃圾随意倾倒和焚烧现象。

提升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能力,建设规范的垃圾处理设施,引导农村居民养成良好的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习惯。

论农村生态环境整治与保护资料

论农村生态环境整治与保护资料

论农村生态环境整治与保护【内容摘要】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不仅直接影响当代人民的生活环境,影响子孙后代的健康,而且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农村环境的恶化问题正在逐渐加剧,面临着环境恶化的严峻形式,我国的农村环境的整治与保护已经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

下面就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生态环境所存在的突出问题,及相应对策做出分析。

【关键词】农村生态环境整治保护一、农村生态环境的内涵生态环境是自然界水、土、气、生物、能源、矿物等生态因子及人类生产、流通、消费、还原和调控等活动的耦合体,遵循整体、协同、循环、自生的生态规律,也受技术、体制、文化等社会关系的支配。

(1)农村生态环境是指以农村居民为中心的乡村区域范围内各种天然和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该区域范围内的土地、大气、动植物、交通、道路、构筑物等。

(2)农村生态环境包括资源环境、生产环境和生活环境,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资源环境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自然资源,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反过来人们的生产生活活动产生的污染也会影响自然环境;人类的生产活动为生活消费提供了经济收入,但没有生活消费需求,生活活动就失去了赖以存在的基础。

二、农村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1、水体污染严重,水生态系统破坏。

农村水体污染主要表现是工业污水、禽畜养殖废水、农业污水和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的废水直接污染饮用水源,造成饮用水不达标;同时近几年农村旱涝灾害频发,河流断流,湖泊萎缩,鱼虾绝迹,天然绿洲消失,水库蓄水减少,地下水位下降严重.2、化肥不合理使用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和破坏。

由于农民群众对化肥的使用不够科学,从而使得大部分化肥并没有施放在正确的地方,而是依靠雨水、空气流通、牲畜等间接方式将化肥带入河流、草地、林地等,造成了河流的污染,植物的增长迅速,使水体富养化,使植物营养不均发生病虫灾害,这对人、动物都是存在威胁的。

再者就是在使用化肥的时候没有掌握化肥的使用量,往往过多使用,从而造成了土壤板结、酸碱性比例严重失调、地力下降。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一、生态环境对农村的重要性农村地区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基地,也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良好的生态环境对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农村生态环境的恶化会直接影响农业产出和农民的生活。

其次,农村地区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也会对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产生影响。

因此,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是农村发展的重要课题。

二、农村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当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存在着一系列问题。

首先,农村地区存在着大量的非法砍伐、盗采矿产资源行为,导致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

其次,农村工业排放的废气、废水、废渣等也对农村环境造成了污染。

此外,农民生活垃圾的处理问题也引发了一系列环境卫生问题。

这些问题直接威胁到了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农民的健康。

三、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不仅是对生态资源的保护,更是对农村发展的保障。

首先,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益,保证农民的收入。

其次,农村环境的改善可以提升农民的生活品质,增强其对农村的归属感,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因此,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四、加强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途径要加强农村环境污染治理,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

首先,加强环境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力度,形成夯实的法制基础。

其次,加强对农村环境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违法成本。

此外,还可以通过引进先进的治理技术和设备,改善农村环境污染状况。

同时,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农民自觉参与环境治理。

五、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核心是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在这一过程中,关键要做到“四个同步”,即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同步、村庄建设与生态建设同步、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同步、农业生产与生态建设同步。

只有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保护的需求,才能实现农村生态文明的全面发展。

六、加强农村垃圾处理与资源循环利用农村垃圾处理与资源循环利用是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方向。

乡村振兴视角下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乡村振兴视角下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乡村振兴视角下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近年来,乡村振兴战略成为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

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乡村振兴视角下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一、乡村振兴与农村生态环境的互动关系乡村振兴的目标是实现农村经济的繁荣和农民生活的幸福。

而农村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乡村振兴的成效。

保护好农村生态环境,可以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好的生产力和发展基础。

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扮演着重要角色。

二、生态农业的推广与发展生态农业是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一种重要方式。

它包括有机农业、生态畜牧业、生态渔业等多种形式。

生态农业通过优化农田管理、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等手段,保护土壤、水源和生态系统,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在乡村振兴中,应该加大对生态农业的推广和发展,使其成为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三、农村环境污染治理近年来,随着农村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注重治理农村环境污染。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环境污染的监管力度,完善立法和政策,加强对污染企业的处罚力度,同时加大对环保设施建设和运行的投入。

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人居环境的整治是乡村振兴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过去农村村庄存在着建筑杂乱、污水横流等问题,影响了农民的居住和生活环境。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要进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改善农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质量。

政府可以加大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资金投入,引导农民规范建房、改善卫生设施等。

五、生态保护型乡村旅游的发展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发展生态保护型乡村旅游可以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并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

生态保护型乡村旅游注重保护自然生态和传统文化,避免过度开发和破坏。

政府可以提供相应的扶持政策,引导农民发展生态保护型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振兴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双重目标的实现。

六、农村生态环境教育的提升提升农村生态环境教育是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长远之计。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与途径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与途径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与途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当前社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同时提出一些可行的途径来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

一、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1. 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对人民生活的重要意义农村地区是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基地,也是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保护农村生态环境,能够保障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为人民提供健康的食品。

此外,农村的生态环境也直接影响着农民的生活质量,良好的生态环境将给农民带来更好的生活条件。

2. 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对生态系统的重要意义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关乎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农村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将直接影响水源、土壤和空气的质量,进而影响生物多样性和生态链的稳定。

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不仅能够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还能够保护珍稀濒危物种的生存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途径1. 加强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农村地区的环境污染主要来自农业生产、畜禽养殖以及农村生活污水等。

加强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可以通过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改善农田和水体的质量。

此外,建立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治理农村生活污水,也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

2. 推动农村可持续发展农村可持续发展是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基础。

通过发展农村绿色产业,推广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可以实现农业生产的高效和环境友好。

此外,加强农村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推进农村生态建设,也是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3. 加强农村环境教育和宣传加强农村环境教育和宣传,是提高农民环境保护意识的重要手段。

通过开展农村环境保护知识普及活动,提高农民对环境污染和破坏的认识,引导农民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积极参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同时,政府和媒体也应加大宣传力度,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参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及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

农村生态环境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关系到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然而,当前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着诸多问题,需要我们采取有效的对策加以解决。

一、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1、农业面源污染严重在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是导致面源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追求高产,农民往往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这些化学物质不仅会残留在土壤和农产品中,还会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渗透进入水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和土壤污染。

此外,农膜的大量使用也给农村环境带来了很大压力,废弃农膜在田间地头随处可见,难以降解,严重影响了土壤的透气性和肥力。

2、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不当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也日益增加。

但目前农村地区普遍缺乏有效的垃圾处理设施和机制,许多村庄没有垃圾收集点和清运车辆,村民们只能将垃圾随意倾倒在路边、河边或田地里,造成环境污染和卫生问题。

同时,由于缺乏垃圾分类意识和处理技术,大量可回收垃圾被浪费,有害垃圾也得不到妥善处理,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潜在威胁。

3、畜禽养殖污染突出近年来,农村畜禽养殖业发展迅速,但规模化养殖程度较低,大部分养殖户缺乏环保意识和污染治理设施。

畜禽粪便和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不仅污染了周边的土壤、水体和空气,还容易引发疾病传播。

此外,一些养殖场选址不合理,靠近村庄和水源地,进一步加剧了污染的危害。

4、工业污染向农村转移一些城市的污染企业为了降低成本,纷纷向农村地区转移。

这些企业往往技术落后、设备简陋,缺乏有效的污染治理措施,排放的废气、废水和废渣给农村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破坏。

同时,由于农村地区环境监管相对薄弱,这些企业的违法排污行为难以得到及时查处和制止。

5、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农村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较为突出,许多地方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等问题。

同时,农业面源污染、畜禽养殖污染和工业污染等也使得农村水体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水质恶化,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生活用水安全。

论农村生态环境整治与保护

论农村生态环境整治与保护

论农村生态环境整治与保护【内容摘要】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不仅直接影响当代人民的生活环境,影响子孙后代的健康,而且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农村环境的恶化问题正在逐渐加剧,面临着环境恶化的严峻形式,我国的农村环境的整治与保护已经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

下面就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生态环境所存在的突出问题,及相应对策做出分析。

【关键词】农村生态环境整治保护一、农村生态环境的内涵生态环境是自然界水、土、气、生物、能源、矿物等生态因子及人类生产、流通、消费、还原和调控等活动的耦合体,遵循整体、协同、循环、自生的生态规律,也受技术、体制、文化等社会关系的支配。

(1)农村生态环境是指以农村居民为中心的乡村区域范围内各种天然和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该区域范围内的土地、大气、动植物、交通、道路、构筑物等.(2)农村生态环境包括资源环境、生产环境和生活环境,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资源环境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自然资源,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反过来人们的生产生活活动产生的污染也会影响自然环境;人类的生产活动为生活消费提供了经济收入,但没有生活消费需求,生活活动就失去了赖以存在的基础.二、农村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1、水体污染严重,水生态系统破坏。

农村水体污染主要表现是工业污水、禽畜养殖废水、农业污水和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的废水直接污染饮用水源,造成饮用水不达标;同时近几年农村旱涝灾害频发,河流断流,湖泊萎缩,鱼虾绝迹,天然绿洲消失,水库蓄水减少,地下水位下降严重。

2、化肥不合理使用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和破坏。

由于农民群众对化肥的使用不够科学,从而使得大部分化肥并没有施放在正确的地方,而是依靠雨水、空气流通、牲畜等间接方式将化肥带入河流、草地、林地等,造成了河流的污染,植物的增长迅速,使水体富养化,使植物营养不均发生病虫灾害,这对人、动物都是存在威胁的.再者就是在使用化肥的时候没有掌握化肥的使用量,往往过多使用,从而造成了土壤板结、酸碱性比例严重失调、地力下降。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农村生态环境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生态环境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压力。

为了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保护农村生态环境至关重要。

那么,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首先,要重视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

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化肥、农药、农膜等,如果不合理使用,会对土壤、水体和大气造成严重污染。

过量的化肥会导致土壤板结、酸化,降低土壤肥力;农药的残留会污染农产品,威胁人体健康,还会影响生态平衡;农膜的大量使用且难以降解,会在土壤中残留,阻碍农作物根系生长。

因此,要推广绿色农业生产技术,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鼓励使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

同时,加强对农膜的回收和处理,推广可降解农膜的使用。

其次,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的处理也是关键。

过去,农村生活垃圾往往随意丢弃,污水直接排放,这不仅影响了村庄的环境卫生,还对周边水体造成了污染。

现在,应该建立完善的垃圾收集和处理体系,配备垃圾桶、垃圾运输车等设施,定期清理垃圾,并进行分类处理,实现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对于污水,要因地制宜地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可以采用集中处理或分散处理的方式,确保污水达标排放。

再者,加强对农村畜禽养殖污染的防治不容忽视。

许多农村家庭从事畜禽养殖,但如果养殖废弃物处理不当,会对环境造成极大危害。

畜禽粪便的露天堆放会产生恶臭气体,污染空气;粪便中的氮、磷等污染物进入水体,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因此,要推广生态养殖模式,加强养殖场的环境管理,建设沼气池、堆肥场等设施,对畜禽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实现养殖废弃物的零排放。

另外,保护农村的自然资源也是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任务。

农村有着丰富的水资源、森林资源和土地资源等,要合理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防止过度开采和破坏。

加强水资源的保护,防止水体污染和水资源浪费;加强森林资源的保护,严禁乱砍滥伐,积极开展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保护耕地资源,防止耕地流失和土壤污染,确保粮食安全。

关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

关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

关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当前社会发展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经济水平的提高,农村生态环境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以下是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问题一:水土流失严重。

农村地区农业生产所需的水土资源被过度开发和使用,导致水土流失严重。

大量的农田被水沟和河流冲刷,导致农田面积减少,农作物产量减少,给农村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对策一:加强水土保持意识和措施。

农村居民应该提高保护水土资源的意识,减少农田的水土流失。

政府应加大投入,推广水土保持技术和措施,建设农田水利设施,加强农村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减少农田被冲刷的风险。

问题二:农村环境污染严重。

随着农村规模化养殖和农田农药使用的增加,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

农村地区的养殖废水和农药残留对水体和土壤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对人的健康和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影响。

对策二:加强农村环境污染治理。

一方面,政府应加大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力度,推动农村养殖污水和农药残留治理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另一方面,农民应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推进绿色农业发展。

问题三: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不当。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生活垃圾的数量和种类不断增加,垃圾处理成为农村环境保护的重要问题。

很多农村地区缺乏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导致垃圾填埋和焚烧等不当处理方式。

对策三:建设农村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垃圾分类处理设施的建设投入,推广农村垃圾分类和再利用的方法,提高农民的垃圾分类意识。

同时,加强农村环境管理,制定相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加强对农村环境保护行为的监督和处罚。

综上所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水土流失、环境污染和生活垃圾处理不当等。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农民以及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规,加大投入,推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农民应提高环境保护意识,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创建绿色农田;社会各界应加强宣传教育,推动农村环境保护工作走向深入。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措施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措施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措施农村是我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领域。

如何保护和建设农村生态环境,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难题。

下面将从多个方面来探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措施。

1. 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直接影响着农民的生活水平。

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不能让发展牺牲了环境。

2. 加强农业节水农业用水是农村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加强农业节水工作,减少浪费,合理利用水资源,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

3. 推广有机农业有机农业是一种符合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农业生产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因此,应该大力推广有机农业,促进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

4. 加强农业废弃物处理农业废弃物是农村生态环境的一大难题,长期不加处理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因此,应该加强农业废弃物的处理工作,探索资源化利用的途径,减少环境污染。

5. 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农村居民生活垃圾的处理方式直接关系到农村生态环境的整洁和美观。

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实现垃圾资源化利用,是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

6. 加强农村环境监测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只有及时了解农村环境的变化情况,才能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环境。

因此,应该加强农村环境监测,建立健全监测体系,做到事先预防,事中监控,事后评估。

7.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环境保护是每个人的责任,必须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增强他们参与环保的积极性。

因此,应该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普及环保知识,提高农民对环保工作的认识。

8. 加强法制建设法律是环境保护的有力保障,只有在法制的框架下,才能有效地推动环境保护工作。

因此,应该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法制建设,健全环境法律法规体系,严格执法,加大环境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9. 科技支撑科技是生产力,也是环保的重要手段。

应该加强科技支撑,推动环保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引入先进技术,提高环保工作的效率和水平。

探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问题论文

探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问题论文

讨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问题论文讨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问题论文目前,我国农村面临着工业企业污染、生活垃圾污染、农业消费污染等一系列影响生态环境的问题。

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必须从进步环保意识、构建城乡一体化生态保护格局、强化政府职能、等措施入手。

随着我国农村改革开展的不断深化,工业化、城镇化、农业开发等给生态环境的承载才能带来了很大挑战。

加大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已经成为优化经济社会开展、实现农村可持续开展有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农村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一)农村自然生态环境污染城镇化进程中必然伴随着工业化,虽然农村工业企业对农村经济的开展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但同时也对农村自然生态环境形成了宏大的压力。

农村工业构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城市工业企业向农村的迁移,二是“土生土长”的农村工业。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城市人口规模的扩大,越来越多的工业集聚在农村地区,造成城镇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垃圾向农村地区转移的趋势进一步加剧,一些城郊地区已成为城市生活垃圾及工业废渣的堆放地;而农村自发的“村办工业”普遍存在产业层次较低、现代化程度不高、创新才能不强等问题。

这些企业都存在着布局分散、设备简陋、工艺落后,而且注重经济效益,无视环境影响,将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简单处理,甚至不经任何处理便直接排放到河流和空气,造成企业污染点多面广,难以监管和治理,区域污染严重。

(二)农村居家环境污染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农村的消费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改变,但与此同时农村生活垃圾的产生量呈爆发式增长,与目前农村垃圾处理体系建立相对滞后问题的矛盾成为影响农村环境治理的重大问题。

1、生活垃圾数量、种类日益增多目前,我国农村常住人口为6.03亿,占总人口比重为43.9%。

农村常住人口每年产生约1.1亿吨生活垃圾和约183.37万吨生活污水。

同时,随着农村居民生活程度的进步,生活垃圾不仅是数量上的增加,种类也在急剧增加,大量不易分解的塑料、铁、铝、玻璃类物质的出现,使垃圾不能粪肥化,无法为土地所吸收。

关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关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关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一个越来越严重的问题。

在农村地区,存在着许多环境问题,如土地退化、水污染、生态平衡失调等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农民的生活质量,也对整个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研究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首先,农村土地退化是一大问题。

由于农村农业的过度开发,导致土地质量不断下降。

一些土地以至于变成了沙漠或荒地。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合理利用农药和化肥、推广有机农业、实施轮作种植等。

此外,政府也应加大对农民的扶持力度,提供更多的科学种植技术和政策支持。

其次,水污染也是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农民经常在田间地头使用农药和化肥,这些化学物质在雨水冲刷下流入河流和地下水中,造成水质污染。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鼓励农民采用生态灌溉技术,如雨水收集灌溉系统和滴灌系统等,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

同时,政府也应制定严格的水质监管政策,加大对违法排污行为的打击力度。

最后,农村生态平衡失调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由于过度的人为干预,农田生态系统的平衡被破坏,导致害虫和病菌的大量繁殖。

为了恢复生态平衡,我们需要推广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鼓励农民种植多样性的作物,并保护生态系统中的天敌,以控制害虫和病菌的数量。

此外,政府也应加强环境教育和宣传,提高农民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和意识。

综上所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着许多问题,如土地退化、水污染、生态平衡失调等。

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如合理利用化肥和农药、推广有机农业、采用生态灌溉技术、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政府也应加大对农民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科学种植技术和政策支持。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护好农村的生态环境,为农民提供一个健康、宜居的生活环境。

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为我们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经验与启示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经验与启示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经验与启示随着现代工业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面临着水土流失、水源污染、农药残留等严重挑战。

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成为迫切的任务。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经验与启示。

一、优化土地利用土地是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对于保护生态环境至关重要。

农业规划、土地整理和规范农业行为等措施,可以合理调整土地结构,减少种植单一作物的现象,提高土地的综合利用率。

此外,加强对耕地的保护和治理,建立科学的农田水利工程,有效防止土地水土流失,对于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有着积极意义。

二、发展生态农业推动农村农业向生态农业转型,可以有效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

生态农业注重生态系统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通过采用有机农业、生态养殖等方式,减少农业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此外,发展农村乡村旅游,提高生态农业的附加值,可以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提升农民的收入,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三、推进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农村环境污染是当前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主要挑战之一。

要加强农村环境监测,严格落实环保法规,对违法违规排放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此外,加强农村污水、垃圾治理,推广污水处理设施和垃圾分类处理措施,减少污染物对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

四、鼓励农村生态保护行为农民是农村生态环境的主要管理者和受益者,鼓励农民参与生态保护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可以通过政策激励和教育宣传,增加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促使农民主动参与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工作。

此外,可以建立农村生态奖励机制,对发展生态农业、采取生态环境友好型生产方式的农民给予相应的奖励和补贴。

五、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根本之策。

要加强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实践,培养农民良好的生态道德观念和环保行为习惯。

此外,应加强农村环境教育,提高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能力,让他们知晓环境保护对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六、吸引外界力量参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需要多方力量共同参与,不仅包括政府、农民,还需要吸引社会力量的参与。

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篇一:美丽乡村建设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一、引言自古以来,农村就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的粮食生产基地和自然资源宝库。

农村的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美丽中国目标的必要条件之一。

因此,本文将探讨美丽乡村建设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及对策。

二、美丽乡村建设的意义1.促进经济振兴美丽乡村建设可以优化农村环境,提升农村形象,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有效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2.保护传统文化美丽乡村建设可以保护农村传统文化和历史遗产,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青年人的家国情怀和文化自信心。

3.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美丽乡村建设可以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三、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现状1.农村环境污染严重农村存在着大量的农业面源污染、畜禽养殖废弃物排放、生活污水排放等环境污染问题。

2.生态环境破坏普遍农村存在植被破坏、土壤退化、水资源争夺、生物多样性丧失等生态环境问题。

3.防灾减灾工作不力农村自然灾害频发,农村生态环境恢复能力差,防灾减灾意识不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不足。

四、美丽乡村建设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

美丽乡村建设可以通过优化农村环境、提升农村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等措施,间接实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

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也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基础,农村环境的维护和改善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必要条件之一。

五、实现美丽乡村建设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1.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完善农村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监管力度,规范农村环境治理。

2.倡导绿色生产方式推广绿色农业生产方式,大力发展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3.聚焦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农村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推动农业生态化,提升农村生态产品质量。

4.引导农民参与生态环境保护鼓励农民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加强农民环境教育,增强农民环保意识。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农村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给农村地区带来了许多环境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介绍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及一些相关的举措。

一、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农村地区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场所,也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村生态环境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直接关系到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土壤质量、水质状况以及气候条件等都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进而影响着粮食产量。

其次,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也关系到农村居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污染的水源和空气会引发各种疾病,而美丽的自然环境则对人们的身心健康起到积极作用。

最后,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对于气候变化的缓解和环境保护也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全球变暖问题日益严峻,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成为减缓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

二、为了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举措:1. 加强农业环境管理。

农业生产是农村的重要产业,但也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

因此,加强农业环境管理尤为重要。

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加强对农业活动的监管,推广环保型农业技术和方法,提高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

2. 发展循环农业。

循环农业是一种以资源有效利用和环境友好为导向的农业生产方式。

通过合理利用农业废弃物和生物肥料,实现养殖、种植和农田生态系统的有机结合,有助于减少浪费和污染,促进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

3. 加强农村垃圾处理。

农村地区由于缺乏有效的垃圾处理设施,垃圾随意倾倒和焚烧的现象比较普遍。

这不仅对农田和水源造成污染,也会增加病媒生物的滋生和传播风险。

因此,加强农村垃圾处理的建设和管理是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关键一步。

4. 推广可再生能源利用。

农村地区多有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如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能等。

通过推广和利用这些可再生能源,可以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改善农村的能源结构和环境质量。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哪些问题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哪些问题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哪些问题农村生态环境是整个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持生态平衡、保障农产品质量和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然而,当前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也对整个生态环境的稳定构成了威胁。

首先,农业生产方式不合理是农村生态环境面临的一大问题。

为了追求高产,农民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和农膜。

化肥的过度使用导致土壤板结、酸化,降低了土壤肥力,影响了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

农药的不科学使用不仅会杀死害虫的天敌,破坏生态平衡,还可能造成农药残留,对农产品安全和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此外,农膜的广泛应用带来了“白色污染”,农膜在土壤中难以降解,阻碍了土壤的透气性和水分渗透,影响土壤的结构和微生物活动。

其次,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不当也是一个突出问题。

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的数量和种类不断增加。

但很多农村地区缺乏完善的垃圾收集和处理设施,村民环保意识淡薄,随意丢弃垃圾的现象较为普遍。

大量的生活垃圾堆积在村头巷尾、河道边和田间地头,不仅影响村容村貌,还会滋生细菌、蚊蝇,污染土壤和水体。

一些不可降解的垃圾如塑料、玻璃等,长期积累会对环境造成难以修复的破坏。

再者,农村畜禽养殖污染不容忽视。

在农村,畜禽养殖多为分散式,缺乏有效的污染治理设施。

畜禽粪便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会污染周边的土壤、水体和空气。

粪便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进入水体,容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

同时,畜禽养殖产生的恶臭气体也会对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农村工业污染也是农村生态环境的“杀手”之一。

一些小型工厂、作坊为了降低成本,往往没有配备完善的环保设备,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废渣随意排放。

这些污染物对农村的土壤、水源和空气造成了严重污染,危害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

而且,由于农村地区监管相对薄弱,这些污染行为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制止和惩处。

另外,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薄弱也是一个关键问题。

生态环境: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对策及问题

生态环境: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对策及问题
生态环境:农村生态 环境保护对策及问题
2023-11-10
目录
• 农村生态环境现状及问题 •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挑战与机遇 •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未来展望 • 案例分析
01
农村生态环境现状及问题
水环境问题
01 水质恶化
农业和农村生活污水排放导致河流、湖泊等水体 水质恶化,影响用水安全。
案例四
要点一
总结词
福建南平武夷山市茶产业生态化发展模式是一种以茶 产业生态化为核心,以茶文化旅游为延伸的综合性发 展模式。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武夷山市以茶产业为基础,通过推广有机茶种植、实 施绿色生产技术等措施,推动茶产业向生态化方向发 展。同时,结合当地丰富的茶文化和旅游资源,打造 茶文化旅游品牌,推动茶旅融合发展。这一模式不仅 提高了茶叶品质和附加值,还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和 旅游业的发展。
加强农村环境监管
建立健全环境监测体系
加强对农村环境的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并解决 环境问题,防止污染扩散。
加强环保设施建设
在农村地区建设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环保设施 ,提高农村环境治理水平。
提升生态补偿机制
建立多元化补偿机制
通过政府补贴、生态补偿等多种方式,对积极参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个人和 单位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
详细描述
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制定更加严格的环保政策和法规,加大对农村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例如,制定农村生态环 境保护的相关法规和政策,加强对农业生产的监管,推行生态补偿机制等。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总结词
公众环保意识是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关键因素。
详细描述
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引导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例如,开展环保 知识普及活动、推广环保生活理念、加强对农民的环保培训等。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作为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地区既是粮食生产的基地,也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关键区域。

为了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应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

以下将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和探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

一、加强环境教育为了增强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农村地区应加强环境教育工作。

通过开展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农民对环境问题的认知水平,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二、推动农村产业升级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对生态环境的改善有着积极的作用。

应该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引导农民转变思维,选择经济效益与环境友好并重的产业,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三、加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也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应建立完善的生活垃圾处理体系,推广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减少对土地和水资源的污染。

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是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

通过推广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等种植方式,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保护土壤和水资源,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五、推进乡村整治通过乡村整治工程,改善村庄的环境卫生状况,提高农民的生活品质。

修缮村屯道路、房屋,建设垃圾处理设施,打造宜居宜业的乡村环境。

六、加强农田水土保持农村地区的水土流失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的稳定性。

应加大对农田水土保持工作的投入,修筑护坡、护河、护岸,加强植被覆盖,减少水土流失的程度。

七、推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是对农村环境问题进行系统治理的有效手段。

应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对农村环境进行整体规划和修复,提高生态环境的整体质量。

八、加强农村污水治理农村污水直排对地下水和河流的污染十分严重。

应推行农村污水处理工程,建设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减少对水资源的污染,提高农民的生活品质。

九、推进农村建设绿色示范村建设绿色示范村是推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一个重要途径。

应选取具有示范意义的村庄,通过绿化、环保设施建设等措施,打造绿色、宜居的村庄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由于农村燃料结构不合理,畜禽养殖业不健康发展,种植业不合理发展等一系列不合理因素致农村生态环境破坏加剧,与此同时,农村整体环保意识不强,环保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农村环境治理尚未形成合力等因素阻碍了农村生态环境的治理和恢复,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刻不容缓。

保护农村生态环境,需要制定规划,建立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加强宣传教育,防治生活污染;调整产业结构,有效治理面源污染;依靠科技进步,推广农村能源新技术。

完善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资金、技术等保障体系;加强农村环保法制建设。

关键词:农村生态环境污染治理保护正文: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也不断加剧,农村人居住环境遭到破坏,这成为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阻碍,其生态环境破坏情况令人忧心。

农村环境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支持者一直是城市污染的消纳方。

近年来,我国在城市环境日益改善的同时,农村污染问题却越来越严重,在工业化、城镇化程度较高的东部发达地区的农村尤为突出。

各种污染不仅威胁到了数亿农村人口的健康,甚至通过水、大气污染和食品污染等渠道最终影响到城市人口。

现阶段生态环境越来越被重视,尤其科学发展观提出后,各大城市都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活动,但近年来农村的生态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却无人重视,如果不管理将走上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刻不容缓。

一.我国当前农村生态环境现状1、农村燃料结构不合理产生的环境问题。

目前,我市农村能源的利用主要还是薪柴和煤炭,液化气、沼气、电气等清洁能源使用率不高,这种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不仅浪费木材、破坏植被,使农作物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而且造成了空气污染,影响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2、畜禽养殖业产生的环境问题。

近几年,我市畜禽养殖业发展迅速,但污染治理的速度却相对滞后。

农村各种养殖场的沼气池等标准化处理设施不到位,甚至一些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粪便和污水也随意排放,致使养殖场附近地下水中的氨、氮、硝酸盐超标,给环境造成了污染。

中国农村有3亿多人喝不上干净的水,其中超过60%是由于非自然因素导致的饮用水源水质不达标;中国农村人口中与环境污染密切相关的恶性肿瘤死亡率逐步上升。

对于基本排除在医疗保障制度之外的农民,这是极大的威胁。

3、农村种植业不合理发展产生的环境问题。

由于塑料棚膜使用量增多,随意丢弃的农膜及各种塑料废弃物极难降解,且降解过程中还会渗出有毒物质,严重改变了土壤物理性质,阻碍了农作物生长,对土壤及农作物危害很大。

另外,化肥的大量使用也使土地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化肥年使用量4637万吨,按播种面积计算,化肥使用量达40t/km2,远远超过发达国家为防止化肥对土壤和水体造成危害而设置的22.5t/km2的安全上限。

导致土壤板结,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逐步下降,土壤质量日趋退化。

特别是化肥的利用率较低、流失率高,由此导致农田土壤污染,还通过农田径流造成了对水体的有机污染、富营养化污染,甚至造成地下水污染和空气污染,破坏了农村生态环境。

4、工业排放物污染产生的环境问题。

近几年来,随着我市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工业经济发展迅猛,为适应产业结构布局的调整,各种工业企业向城市周边村镇发展;并且随着促进工业经济发展政策的落实,民营工业企业和一些“小作坊式”的加工厂也大量涌现,造成工业废水、生活废水和垃圾等向农村转移的趋势加剧,工业“三废”(废水、废气、废渣)排放已成为影响农村环境质量不可忽视的原因。

特别是分布在我市乡镇的一些小企业、城镇的小餐饮等,由于分散隐蔽,污染难以监管和治理,进一步加剧了农村的环境污染。

小城镇和农村聚居点的生活污染物因为基础设施和管制的缺失一般直接排入周边环境中,造成严重的“脏乱差”现象:每年产生的约为1.2亿吨的农村生活垃圾几乎全部露天堆放;每年产生的超过2500万吨的农村生活污水几乎全部直排,使农村聚居点周围的环境质量严重恶化。

二.阻碍农村生态保护的因素1、农村整体环保意识不强。

重视农业生产,忽视农村环境保护与建设,有法不依、执法不力的现象在农村仍然存在。

另外,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方式不够科学,存在只重视经济效益、产品产量、个人现代消费需求,而对环境效益、生物资源利用、公共环境建设等方面的意识淡薄。

2、农村环保设施建设投入不足。

农村环境的改善,特别是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转维护,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目前此项投入严重不足,加之农村环境建设历史欠账很多,要搞生活污水、垃圾处置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则更显捉襟见肘。

目前我国在实施农业和农村环境保护建设项目上,还存在着资金分散、重复建设和“自上而下”的决策等现象。

例如,面源污染的治理资金分散到农业、水利、环保等部门,导致一个需要环环相扣才可能行之有效的治理方案变成各部门步调不一致的局部行动,自然效果不佳;由于采用“自上而下”的决策机制,在政治目标最大化的激励下,对于能增加政绩的公共服务,呈现出一种较高的供给热情。

而人居环境基础设施这样没有进入地方官员政绩考核体系的公共服务,即便农民已经有了需求,也很难提到地方政府的操作层面上来3、农村环境治理尚未形成合力。

农村环境是一个与区域自然资源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密切相关的综合体,环境没有地域、行业界限。

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和组织领导,缺乏农村环境保护的长效管理运行机制和体制,政策、资金、技术支持力量分散,投入效益受到影响。

一些基层政权组织缺少规范的、长期的、可操作的考核办法和奖惩措施,农村环境保护与建设工作自上而下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

城乡分治战略使城市和农村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公平现象。

具体到环保领域,主要指城乡地区在获取资源、利益与承担环保责任上严重不协调。

长期以来,中国污染防治投资几乎全部投到工业和城市。

城市环境污染向农村扩散,而农村从财政渠道却几乎得不到污染治理和环境管理能力建设资金,也难以申请到用于专项治理的排污费。

4、环境规划的制定和执法跟不上形势发展。

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部署,大部分乡镇没有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目标,出现了“重项目、轻环保”、“重发展、轻生态”的局面。

另外,农村环境执法在我市仍然是一个盲点。

环境保护尤其农村环境保护本身是一项公共事业,属于责任主体难以判别或责任主体太多、公益性很强、没有投资回报或投资回报率较小的领域,对社会资金缺乏吸引力,政府必须发挥主导投资作用。

尽管国际上各种市场化的实践很活跃,但没有哪个国家的政府不发挥主导投资责任和作用。

5、农村土地等资源产权关系不明晰,致使农村的环境资源具有一定的“公共属性”,造成几乎没有有效的经济手段,对农业生产中社会收益大于私人收益的部分给予一定补偿,对社会成本大于私人成本的部分收取一定费用,实际上鼓励了农村居民采用掠夺式生产方式。

2003年后执行的新的排污费制度在集中使用上仍然没有考虑农村污染的治理。

三.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的对策和建议1、制定规划,建立环境保护长效机制。

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对促进我市经济快速可持续发展、加快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

各地各部门应提高认识,形成共识,深入调查研究,综合分析经济社会、人文和基础设施等多方面因素,制定切实可行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明确目的、落实责任,建立农村环境保护长效机制,促进我市新农村建设稳步、快速发展。

2、加强宣传教育,防治生活污染。

要把提高群众环境意识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和主要内容,从治理城乡家居环境“脏、乱、差”入手,通过组织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科普宣传和活动,破除陈旧的生产、生活陋习,大力倡导科学、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绿色生产、绿色消费观念,积极创建生态示范区,环境优美乡镇、生态示范村,依靠典型带动,促进生活垃圾的节约化、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走经济、社会、生态并重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3、调整产业结构,有效治理面源污染。

加大对畜禽养殖业污染、生活污染。

秸秆焚烧污染和化肥、农药、农膜等面源污染的防治力度,促进农村生态环境的综合整治。

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调整优化产业结沟,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生态农业,积极发展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的节约型农业。

按照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搞好植树造林等生态保护工程,合理、科学施用化肥和农药,引导增施有机肥,从源头控制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防止士壤板结,提升土地肥力。

4、依靠科技进步,推广农村能源新技术。

根据农村区域特点,依靠科技进步,逐步实施生态平衡施肥技术和生物防治技术。

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推动农村循环经济发展,促进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

推进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推广沼气、秸秆气化、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新技术,摘好农村污水和垃圾治理,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5、节约农村水资源,确保饮用水安全。

要加快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建设,发展集中供水。

要统筹兼顾水资源的管理和开发,合理控制地下水的开采,大力倡导节水农业和节水工业,积极实行循环用水,提高用水效率,积极推行水稻节水灌溉技术,采取疏挖沟渠等有效措施,节约使用水资源。

6、完善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资金、技术等保障体系。

?运用市场机制吸引各类社会资金参与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要加强农业科技的攻关和推广工作,积极推广保护性耕作制度,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新农药,推广病虫草害综合防治和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农村企业和农户积极运用。

7、加强农村环保法制建设。

切实加强农村环境执法队伍建设,不断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增强执法人员的法律意识、宗旨意识和生态意识,做到公正执法、严格执法。

(1)、充分立法,适应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基于农村环保法制建设的现状,需要构筑一个较完善的、独立的农村环保法律法规体系,把农村环保这一块从整个环保法中独立出来,形成一个单独针对农村的环保法律体系。

(2)、严格执法,在做到农村环保有法可依的前提下,还要健全执法管理体制,强化执法队伍,不断提高执法水平。

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

进一步明确每个执法岗位和执法人员的执法任务、权限、标准、程序及违法执法、不作为应承担的责任。

(3)、完善行政处罚报告和备案制度,制定和完善工作程序和廉政规范。

强化执法人员执法资格管理,同时加大处罚力度。

环保工作的重点是加大环境执法的力度,当然处罚要以环境法律的规定标准为尺度,处罚时能尽量考虑规定标准的上限,使违法成本高于违法收益。

同时环境防治要向行政责任与刑事责任相融合的行政刑法方向发展,将现行大量的行政处罚上升为具有刑事责任性质的处罚。

(4)、加强法律监督力度,为使环境执法监督规范化、制度化,不流于形式,切实提高环境执法监督效能。

农村环保执法监督机制应由二个监督层面组成:一是上下级政府监督,即上级政府把下级政府关于环保工作开展的好坏作为政绩量化考核一项依据;二是环保机关形成上下级的垂直监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