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2e350765a45177232f60a22f.png)
第6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学习目标1注:发展:⑴1901~1911年;⑵原因:清政府新政奖励实业;人民掀起收回利权运动。
⑶表现:资本总额是以前30年的两倍。
⑷影响:为民主思想传播和辛亥革命爆发奠定经济基础。
2注:过渡时期:⑴原因: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为主体;民族资产阶级对民主革命有贡献。
⑵表现及作用:①恢复:1950年,合理调整工商业;→对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起重要作用。
②改造:1953年,采取赎买政策,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使民族资本主义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民族资产阶级变为社会主义劳动者的一部分。
教材分析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1.原因⑴外因: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列强争相向中国输出资本,进一步瓦解自然经济。
①原因:根本:19世纪末,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进行,资本主义向垄断阶段的过渡,帝国主义国家加紧了全球扩张;直接: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惨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助长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②方式:资本输出:争做债主,修筑铁路,开采矿山和开矿设厂;同时,商品输出仍在扩大。
⑵内因: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于是,民间出现兴办工业的浪潮。
2.表现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⑴时间:19世纪末(甲午战后),1895~1898年民族资本的总额增加了一倍多。
⑵特征:①数量:设立的厂矿企业数量增多、投资数额增大;②地域:兴办的近代企业由沿海向内地扩展;③部门:以轻工业为主,其中棉纺织业发展最为迅速;④处境:受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压迫和束缚,民族工业发展仍然举步维艰。
P32【学思之窗】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特征有哪些?3.影响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⑴戊戌变法: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旨在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⑵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旨在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辛亥革命。
⑶实业救国:倡导“振兴实业”,“实业救国”。
→使中国的近代化由器物层面开始提升到制度层面。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13109cbe960590c69ec37645.png)
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1、产生,19世纪60~90年代,部分商人、地主、官僚投资于迈代企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2、初步发展:甲午战争后,中国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客观上为民族工业发展到创造条件清政府鼓励民间办厂;〔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先后发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3、短暂繁荣:一战期间,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鼓舞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帝国主义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4、日益萎缩: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前期有的发展,后期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打击,排挤下,日趋委琐。
5、新生:新中国成立后,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使民族工业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1978年改革开放后,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民族工业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二、1、五四精神: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乐于奉献的精神、敢于斗争、坚持斗争的精神。
2、长征精神: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革命英雄主义,乐观主义精神。
3、创新精神:勇于抛弃旧思想,旧事物,创立新思想,新事物的精神。
三、中外几次重大的思想运动及影响。
历史上的每一次思想解放运动都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1、欧洲近代思想解放有两次:①文艺复兴,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②法国思想启蒙运动:反教权、反专制、为法国大革命的到来作了充分的思想动员。
2、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①戊戌变法的思想启蒙运动,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打下基础。
②辛亥革命的思想解放运动,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③新文化运动,彻底批判了封建思想,为中国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时期奠定了基础。
④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了理论上的准备。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五个阶段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五个阶段](https://img.taocdn.com/s3/m/9941fb7e2af90242a895e5a7.png)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五个阶段第一阶段,14-16世纪资本主义萌芽阶段。
此时,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兴起,东西方的交流逐步加强,西欧封建制度开始瓦解,逐渐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由于文艺复兴的兴起和新航路的开辟,使人们思想和行为上走向开放,世界发展由分散逐渐走向整体。
第二阶段,17-18世纪早期资产阶级革命阶段。
资本主义制度开始确立,在启蒙思想的影响下,英国、美国、法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先后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进入资本主义时代,但欧洲封建势力仍比较强大,资本主义制度在建立和复辟中反复。
第三阶段,18世纪六十年代-19世纪七十年代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蒸汽时代)。
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产阶级力量极大增强,19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世界潮流,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确立对世界的统治。
英法美俄日等国完善的资本主义制度,逐步开始了对外扩张。
第四阶段,19世纪七十年代-20世纪四五十年代,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电气时代)。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资本主义国家开始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美、德、英、法、日、俄等,相继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
由于资本主义世界发展的不平衡,该阶段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资本主义世界不断地进行争夺殖民地的战争。
第五阶段,20世纪四五十年代至今,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由一般垄断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过渡,这一阶段经济发展更为迅速,自动化、信息化、产业化时代到来。
在此期间先是建立了美苏两级格局,东西阵营不断冷战,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
向左转|向右转扩展资料资本主义基本特征:经济上,以私营经济为主,没有政府干预或者政府干预很少。
政治上,资产阶级政党掌权,或实行资本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
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富裕,如从18世纪开始发展的西欧及美国,另一方是生产力低下,社会贫穷的国家,例如拉美诸国,鼓励自由的市场经济,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尽量少。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6bcc68c5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12.png)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在清朝末年,中国陷入了严重的经济危机,传统的封建经济体制无法应对外来压力和市场竞争。
为了摆脱这一困境,中国开始探索民族资本主义道路。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20世纪初到1949年中国共产党建国前,这一时期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在这一时期,中国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开放政策,开放了自由贸易港口,吸引了大量的外国投资。
同时,中国也积极培育本土企业家,推动了国内工商业的发展。
在此期间,中国涌现出了一批富有创业精神的企业家,如宋庆龄、宋子文等。
然而,第二阶段的发展却受到了战争和政治动荡的严重干扰。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经历了长达几十年的社会主义革命和政策转型,资本主义经济受到了强烈的压制。
在这一时期,大规模的国有化运动使得私营企业被逐渐淘汰,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阻碍。
然而,中国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开始逐步恢复了对民族资本主义的支持。
第三阶段是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以来,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开始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改革开放政策带来了外资和技术引进,同时鼓励了国内私营企业的发展。
中国开始积极改善外商投资环境,吸引外资进入中国市场,加速了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融入国际市场。
与此同时,中国积极培育了一批本土企业家,如马化腾、马云等,他们的创新和创业精神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
中国也推动了私有产权的保护和法治建设,为企业家提供了更加稳定和有利的经营环境。
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体之一。
中国的私营企业在全球市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中国经济的增长和国际产业链的优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的资本市场也逐渐完善,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投资。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中国走向现代化的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经历了曲折和较长的时间。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3a6c1f593b3567ec102d8a29.png)
大生纱厂股票
张謇将纱厂取名大生,喻 指《易经》中“天地之大德曰 生”,意思就是要使大多数老 百姓能生活下去。 到1922年张謇70岁时, 大生集团四个纺织厂,资本已 达900万两白银,有纱锭15.5 万枚,占全国民族资本纱锭总 数的7%。新中国成立后,在 谈到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时, 毛泽东曾经说:“讲轻工业, 不能忘记张謇。”
陈果夫 陈立夫
• 民族工业日益萎缩 • (1)背景:沦陷区:日本侵华战争的破坏 及野蛮的经济掠夺 • 国统区:国民政府实行战时体 制,对经济全面控制 • (2)时间:1937年-1945年 • (3)表现:沦陷区:民族企业或被毁或被 吞并; 国统区:大量企业倒闭,日益萎缩
典型案例:宋子文侵夺南洋兄弟烟草公司
巩固练习
1.(2005江苏卷)民国初期,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 天,导致“短暂”的主要原因是 A.北洋政府对民族工业扶植不力 B.一战后西方列强卷土重来 C.封建自然经济的束缚 D.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2.(2004天津卷)民国初期我国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的 主要内因是 A.海外华侨竞相投资设厂 B.欧洲列强在一战期间暂时放松经济侵略 C.各种实业团体广泛建立 D.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
甲午战后至辛亥革命前前,中国 民族工业发展出现第一次高潮,原因 有哪些?
⒈帝国主义输出资本,进一步破坏自然经 济; ⒉许多人呼吁“设厂自救”、“实业救 实业: 国”,以挽救民族危机; 对工商业的 ⒊清政府放宽限制
统称
1895—1913年民族工业分布图
(家)
时间 1894年
1895— 1913年
工矿企业总数 约200家
• 3特点 • ①分布:范围扩大,沿海沿江 • ②速度:发展迅速 • ③体系:主要是轻工业,重工业发 展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 ④力量和地位:无法和外资相抗衡, 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 • ⑤时间:短暂
高中历史考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高中历史考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9fb43f74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5da0272.png)
高中历史考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1.初步发展的历史条件(1)甲午中日战争后,掠夺性的投资成为帝国主义对华进行经济侵略的主要方式,同时商品输出仍然在继续扩大,加剧了中国社会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在客观上也使中国城乡商品经济有所发展,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某些条件。
(2)甲午战败,清政府面临巨额赔款。
为扩大财源,解决财政问题,迫使清政府减轻和放松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3)许多人认为“创办实业”是救国的良策,积极投资办厂。
2.初步发展的表现1895~1898年间,国内新创建的商办厂矿企业,资本在万元以上的有60多家,其中80%属于轻工业,总投资额为1200多万元,平均每年设厂15家以上。
不仅原来基础较好的上海、广州、汉口、天津等城市民族工业有所发展,其他一些地方也出现了商办厂矿企业。
其中,棉纺织业的发展尤其突出,1899年全国自办纱厂的纱锭总数比1895年增加近一倍。
不过,由于受到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束缚和压迫,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仍然举步维艰。
3.初步发展的影响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逐步壮大,在此基础上,他们提出了自己的政治经济要求,民族资产阶级开始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1)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旨在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
戊戌变法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资产阶级想通过变法的道路,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实行君主立宪制度,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具有进步意义。
(2)资产阶级革命派掀起了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具有深远的意义。
(3)资产阶级上层中的一些人倡导“实业救国”。
二、实业救国思想的发展中国近代史上主张以兴办实业拯救中国的社会政治思想,产生于洋务运动时期,盛行于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前后,代表人物有张謇、张东荪等。
①在洋务运动时期,郑观应兴办实业,提倡“商战”,他认为发展商业能够富国,富国就能御侮,从而达到救国的目的。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82d4948984868762caaed5aa.png)
周学熙创建的北洋银元局
周 学 熙
周学熙创建的高等工业学堂
荣德生
荣宗敬
荣氏兄弟是江苏无锡人。早年经营钱庄,后在无锡、上海、 荣氏兄弟是江苏无锡人。早年经营钱庄,后在无锡、上海、汉 口等地开设茂新、福新面粉公司和振新、申新纺织公司等企业。 口等地开设茂新、福新面粉公司和振新、申新纺织公司等企业。至 民国11 11年 1922年 已拥有12家面粉厂和4家纱厂( 12家面粉厂和 民国11年(1922年)已拥有12家面粉厂和4家纱厂(后申新纱厂 增至9 ),有 面粉大王” 棉纱大王”之称, 增至9家),有“面粉大王”和“棉纱大王”之称,是中国最大的 民族资本家之一。 民族资本家之一。
清华大学学生抵制并烧毁日货
“实业救国” 实业救国” 实业救国 的口号与愿望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西方列强大都投入战争
张 謇
张謇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 张謇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 教育家。甲午战后, 教育家。甲午战后,他在张之洞的支 持下,开始了“实业救国”的实践。 持下,开始了“实业救国”的实践。 1895年在南通创办了第一个近代工 1895年在南通创办了第一个近代工 ——大生纱厂 大生纱厂, 厂——大生纱厂,后又在南通创办了 广生油厂、复新面粉厂、资生冶厂等, 广生油厂、复新面粉厂、资生冶厂等, 使南通成为我国早期的民族资本主义 工业基地之一。在兴办实业的同时, 工业基地之一。在兴办实业的同时, 张謇还按照他“父实业,母教育” 张謇还按照他“父实业,母教育”的 思想, 思想,在南通兴办了一系列文化教育 事业。1902年创办了我国最早的师 事业。1902年创办了我国最早的师 范学校——通州师范学校。 ——通州师范学校 范学校——通州师范学校。张謇一生 创办了20多个企业,370多所学校 20多个企业 多所学校, 创办了20多个企业,370多所学校, 为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和教育事 业的发展作出了宝贵贡献。 业的发展作出了宝贵贡献。毛泽东在 谈到中国民族工业时曾说: 谈到中国民族工业时曾说:“轻工业 不能忘记张謇” 不能忘记张謇”。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https://img.taocdn.com/s3/m/75a3f296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af.png)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一、概述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以私人或集体所有的民族企业为主体的资本主义经济。
这种经济模式在中国经济改革开放后迅速崛起,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
二、初期发展阶段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期发展可以追溯到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
当时,大量的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兴起,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这些企业在缺乏国外投资的情况下,凭借本土资源和市场优势,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三、改革与发展随着中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民族资本主义企业逐渐获得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政府对私营企业提供更多的支持和优惠政策,促进了企业的壮大和壮丰。
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在各行业中崭露头角,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挑战和困境然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境。
一方面,与国际资本主义企业相比,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在技术、管理等方面还存在差距,竞争压力较大。
另一方面,宏观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和市场环境的变化也给企业发展带来了影响。
五、发展的新机遇近年来,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了更好的环境。
同时,中国市场的不断扩大和国内消费升级也为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众多企业通过加强创新能力和提高产品质量,逐渐跻身国内外市场,实现了良好的发展。
六、结语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历程,既充满了挑战,也充满了机遇。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步伐加快,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为中国经济的繁荣贡献力量。
以上是关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的文档。
本文由智能助手生成。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444be619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4e.png)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一、历史背景1.社会政治条件当时的封建专制统治,因为辛亥革命的爆发而被推翻,中华民国顺利成立。
这为以后的中国资本主义的顺利开展带来了深厚的根基,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地位等等也在当时有了很大的提高。
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开展实业的法令,激发了他们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各种开展实业的团体涌现;海外华侨竞相投资国内工业,这些都促进了开展民族资本主义的新热潮。
2.客观条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欧洲各国列强由于忙于战争等因素,而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的经济有所回缓,对华的资本输出和商品输出都有所减少。
这在很大程度上就为当时中国资本主义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促进其开展的外部条件等因素都得到了可靠地稳固。
3.直接推动力在当时的辛亥革命前后,群众的力量不可无视,由于当时群众的反帝此起彼伏,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开展奠定了根底。
如武昌起义前,群众性的收回权利的运动,直接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开展;1915年因反对“二十一条”而掀起的抵抗日货、提倡国货运动作用尤大;“抵抗外货”“开展实业”和“实业救国”,不仅是民族资产阶级的口号,也成为各阶层人民共同的爱国要求。
4.思想条件“实业救国”和“民主共和”是这一时期并存的两大思潮。
爱国之心和利润的双重刺激,使一些从封建营垒中分化出来的有识之士和民族资产阶级投资于新式工业。
二、概况从1912到1919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较快的开展这一时期,新建的厂矿有六百多家,其中开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
有如下特点:1.开展“短暂”帝国主义战争的特殊历史条件,为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夹缝中生存的中国民族工商业,提供了一个特殊的开展时机。
帝国主义战争的时间表决定了中国民族工业短暂开展的时间表。
大战期间民族工业的开展兴旺似昙花一现,只能是“短暂的春天”。
2.开展的不平衡即轻工业尤其是纺织业、面粉业开展迅速,重工业的开展缓慢。
其原因一方面因为轻工业投资少、见效快、资金周转灵活、能迅速获利;另一方面因为中国是半殖民地国家,帝国主义不允许中国开展重工业。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轨迹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轨迹](https://img.taocdn.com/s3/m/3fd226dd28ea81c758f5785a.png)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轨迹湖南邵东三中陈志伟E-mail awei27556@诞生于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大致经历了产生、初步发展、进一步发展、显著发展、破产、恢复发展、消亡等七个主要阶段。
现分述如下: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1、产生的社会基础和社会条件:社会基础:鸦片战争以前,中国封建社会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
社会条件:①鸦片战争以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分解着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扩大了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某些客观条件和可能。
②鸦片战争以后,外商企业陆续在通商口岸出现。
受外商企业刺激,中国一些官僚、地主、商人,开始引进外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机器,投资于近代企业。
③洋务运动中的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对商办近代企业,也起了诱导作用。
2、简况:①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兴起。
②随着近代工业的建立,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出现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诞生了。
③中国著名的资本主义企业在早期有:上海发昌机器厂(1866,方举赞、孙英德);广东南海县继昌隆缫丝厂(1872,陈启沅);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1878,朱其昂)。
3、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中国资本主义工业的特点:①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和束缚;②企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①革命性;②妥协性。
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1、初步发展的条件:①甲午战争以后,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进一步遭到破坏,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②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2、简况:①19世纪末,中国民族工业有了显著发展,中国出现了一个兴办工业的浪潮。
②1895——1898年间,国内新创办的商办厂矿企业,资本在万元以上的有六十多家,其中80%属于轻工业,总投资额为一千二百多万元;原来基础较好的上海、广州、汉口、天津等城市的工业,有所发展;其他一些地方也出现了近代工业。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史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c889c02f7375a417866f8fc4.png)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史,经历了如下九个历程:1.萌芽——明朝中后期;2.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3.初步发展——甲午中日战争后;4.进一步发展——“一战”期间;5.显著发展但受摧残——国共十年对峙时期;6.破产——抗日战争时期;7.毁灭性打击——解放战争时期;8.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恢复时期;9.改造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一部分——“三大改造”后。
二、分析两组原因1.近代史前三个阶段〔产生阶段、初步发展阶段、进一步发展阶段〕发展的原因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原因是:①鸦片战争前,中国资本主义已经萌芽;②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为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③外商企业的刺激。
甲午战争后,中国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原因是:①帝国主义侵略,使自然经济进一步遭到破坏;②清政府为了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一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原因是:①辛亥革命的影响;②“一战”期间,列强无暇东顾;③群众性反帝爱国斗争的有力推动;④“实业救国”和“民主共和”成为当时的两大思潮;⑤爱国心的驱使和利润的刺激。
2.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的原因可概括为三句话:封建主义不愿走,帝国主义不让走,资产阶级想走没走成。
①大地主阶级出于维护自己利益的考虑,绝不愿意发展资本主义。
他们反对革命,充当帝国主义的走狗;在中国实行反动统治,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的独立发展。
②帝国主义为把中国变成其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不希望中国走上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于是百般阻挠中国向资本主义发展。
③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资产阶级带有两重性,不可能承担起中国革命的领导责任,建立独立的资本主义社会。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失败,都深刻说明了这一点。
三、理解两个特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的产生冲击着自然经济,对外国经济侵略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也决定了民族工业的缺陷——先天不足,后天畸形。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cce0727ba26925c52cc5bf63.png)
当然用国 货了!
日货都被烧了、 被抵制了,那 我们用什么呢?
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对华商品输出表
时 间 国 别
欧洲列强
1915年与1914年相比
减少比例 约1/5
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
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
英国 法国
1/2 1/3
完全停止出口
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
德国
以上表格说明了什么问 题?
⑴ 偏重于轻工业方面,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 工业结构极不平衡 ⑵ 大多分布在沿海沿江通商口岸,地区分布 极不平衡 ⑶与外国资本相比,力量十分薄弱,与封建 经济相比,封建经济仍占绝对优势
二、短暂的春天(1912—1919年)
1、原因: (1)辛亥革命扫除一些发展障碍 (2)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政策 (3)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4)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主要 原因) 2、表现: (1)厂矿企业增多 (2)新增资本,投资总额增加 (3)轻工业发展较快:面粉业、纺织业等
《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字
1946年,国民政府与美国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让 美国攫取了在华政治、经济等特权。此后,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 市场,排挤国货。有人37 1938
= = = =
=
帝国主 义和官僚资 本的压迫使 中国人民生 活艰难,民 族工业难以 发展。
3、抗战胜利后陷入绝境(1946--1949)。 因素: ①美国的经济掠夺 ②官僚资本的挤压 ③国民政府的苛捐杂税、通货膨胀
表现: 人民生活困苦不堪; 民族工业纷纷倒闭
知识延伸、升华主题
影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
(1)不利因素:先天不足;半殖民地半封建的 社会环境;后天畸形;近代中国政局长期动 荡。 根本原因: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2)有利因素: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国家的 政策;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实业家自强不 息的爱国精神。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5680b9fe7c1cfad6195fa775.png)
片断三: 在苦苦支撑了几年后,1927年,张振国终 于在南京盼来了蒋委员长,在他的带领下,张氏企业 又重新恢复和发展,总资本重达10万元。 1937年的一声炮响又改变了他的命运:国家碎了, 兄弟死了,工厂被抢占了,张振国在极度的悲伤中, 揣着仅有的5万元只身毅然去了重庆,开了一间“振 国”丝织厂,由于要支持国家打战,税收很重,他的 工厂一直处在亏本状态。
片断二: 1911年17岁的张氏兄弟,刚刚接受 了革命洗礼的兄弟俩,全面接手了父亲的生意, 生意非常红火,进入了“黄金时期”。总资本 达十万元……但好景不长,1919年开始,洋厂、 洋货再次铺天而至,生意锐减,大量的华厂倒 闭,张氏企业总资本也锐减至5万元,张振国第 一次感到了沮丧……
思考:
1.张家的生意在此期间获得了大发展,你 3.故事中说张家的“生意锐减”是因为 2.就全国而言,当时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状 4.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大”发展, 知道他们遇到了什么机遇吗,除了机遇还 1919年“洋厂、洋货再次铺天而至”, 况如何,还有什么行业在生意上也获得了 是否意味着中国已走向繁盛呢,它有哪些 有什么因素促使其有了大发展? 你同意这个观点吗,为什么? 巨大成功? 特征呢,说说看。
(国民政府统治前十年)
较快发展 空前打击 陷入绝境
(5)1949—1956年:
(新中国成立到社会 主义改造完成)
--
②1937—1945年:
(抗战时期)
③1945—1949年:
(解放战争时期)
获得新生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时 间 19 世 纪 末 20 世 纪 初
原因 ①列强输出资本, 进一步瓦解自然 经济 ②清政府放宽对 民间设厂限制 表现 影 响 民族资产阶级 开始登上政治 舞台
【高一历史】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高一历史】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de5dea51f01dc281e53af080.png)
推动发展的因素:
1、方列强的侵略,在给中华民族带来沉重灾难的同 时,也不断地冲击着中国社会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 使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客观为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发 展提供了某些条件和可能。
2、由于时代潮流的冲击和巩固统治的需要,清末至民 国历届政府都鼓励兴办实业。 3、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中国人民反帝爱国热情不断 高涨,使“实业救国”具有日益广泛的社会基础,特 别是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不断兴起,有力推动民 族工业的发展。 4、实业家们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支撑民族工业曲折 发展的动力和力量的源泉。
回顾思考: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什么时候? 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19世纪60.70年代 原因: (1)洋务运动的诱导 (2)外商企业的刺激
第三单元第10课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的曲折发展
江宁高级中学 王东进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
夹缝产生
19世纪六 七十年代
初步发展
19世纪末
短暂春天
一战期间
发展较快
孔氏家族—最会玩钱、最会抓钱、 最奢侈的豪门家族; 陈氏家族—最会玩人、最会拉帮 结党的衰败家族。
蒋家天下陈家党, 宋氏姐妹孔家财。
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 本的急剧膨胀,而中国的 民族资本在萎缩……
《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字
100元法币在不同年份的购买力:
1937 1938
= = = =
=
帝国主义 和官僚资 本的压迫 使中国人 民生活艰 难,民族 工业难以 发展。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9世纪末) (一)、初步发展的原因
(二)、初步发展的表现
1、数量增多、规模扩大;
2、地区由沿海向内地拓展 ;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五个阶段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五个阶段](https://img.taocdn.com/s3/m/81474f904028915f804dc2d5.png)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五个阶段
一、产生:
鸦片战争后,在中国封建经济分解和商品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在外商企业的刺激、示范和洋务派军用工业尤其是民用工业的诱导下,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开始兴起。
二、初步发展:
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
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19世纪末,中国民族工业有了初步发展。
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三、短暂繁荣: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1912―1919)
辛亥革命后,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以及战后的数年是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迅速发展的时期,主要是轻工业中的棉纺织业和面粉业。
四、日益萎缩(1927-1937-1945)
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由于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的压迫,中国民族工业日益萎缩。
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日本在沦陷区的野蛮掠夺,四大家族在国统区加强对工业的垄断,尤其是钢铁工业的官僚资本占有明显优势,中国民族工业遭到破产。
五、山穷水尽:
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为了进行内战,出卖国家主权。
1946年11月,国民党同美国签订了所谓《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导致美国货充斥中国市场,民族工商业受到毁灭性打击。
同时,“金圆券改革”带来的恶性通货膨胀使整个国民经济陷入崩溃。
1。
概括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整体特征
![概括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整体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12e50aee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64.png)
概括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整体特征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整体特征可以概括为“以改革开放为引领,以投资财富、培养经济增长为空间,以社会稳定、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本体”。
一方面,改革开放是推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引领力量。
1978年至2016年,中央政府已经发布了包括市场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科技进步政策在内的许多重大改革政策,以此激发经济发展的活力和潜力,促进中国经济从计划经济转型为市场经济,中国经济从封闭转型为开放,全国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和社会稳定。
另一方面,投资财富是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基础力量。
中央政府提出的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为企业及其他产业提供了财政资金投入和融资环境,促进了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给予了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发挥财富最大限度创造价值的政策执行,促进了民族资本在国内成功发展。
最后,社会稳定、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推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宝贵动力。
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政策调节与调整、科技进步和现代化管理,加强社会治理,提高财务上的监
管力度,维护小企业的发展空间,积极开展对外投资和贸易活动等,以期维持中国经济稳定,保证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可持续性。
综上所述,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整体特征是以改革开放为引领,以投资财富、培养经济增长为空间,以社会稳定、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本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1、能够比较全面地掌握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
2、能够理清从洋务运动至民国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各个阶段,提高概括历史发展阶段的能力;
3、认识内外因的共同作用使民族工业在不同时期发展速度不一,提高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4、尝试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能够准确把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特征,学会用发展联系的观点观察历史现象和解释历史事件;
过程与方法
1、创设“名人访谈”情境,体验张謇兴办实业的背景、影响、结局。
2、创设“穿越时空”情境,探究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阶段、原因、特征。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在情境体验学习中,感受张謇等兴办企业,实业救国的爱国情怀,增强爱国情感。
学习内容分析:教师活动
①设疑:被光绪帝“钦定第一甲第一名”的人物是谁?(张謇)
②简介张謇,引入本课学习:张謇,字季直,号啬庵,江苏南通人,1853年生于一个富裕的农民家庭。
五岁入塾,十六岁中秀才。
1885年张謇参加顺天府乡试,中举人。
1894年4月,张謇再次赴京参加会试,考取一甲一名进士(状元),授翰林院修撰。
同年七月,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清军战败。
张謇目睹国事日非,京官疆吏不足为谋,虽科举成名,却不愿以此求官,而另走兴办实业和教育的新路。
张謇兴办实业和教育的新路走的怎样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学习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教学重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教学难点:1、正确理解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
2、正确了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征。
学生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经过一年的历史课程学习,已初步具备从历史事件和历史图片中提取有效信息
能力。
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的认知特点,决定其综合分析能力、综合归纳能力还
处在形成发展之中。
广大的农村学生,知识面较为狭窄,对历史知识的学习了解,仅仅局
限于课堂上学习教材知识。
比较而言,学生对政治史的学习兴趣要高于经济史、科技史、
思想文化史。
教学策略设计
教学环节:学生阅读教材,完成下列问题:
①、《马关条约》签订后,张謇深感要挽回中国的利益,必须发展本国的工商业,于是提
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是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
内因是辛亥革命的成功,冲击了封建制度,使民族资产阶级一度受到鼓舞。
外因是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
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
③、中国近代的民族工业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夹缝中求生存、图发展,总的来说是比较落后的。
设计理念: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文内容,初步了解知识轮廓。
具体目标:通过“名人访谈”活动,学生在体验、实践、交流中主动学习,用眼睛去观
察历史,用心灵去体验历史,用大脑去思考历史,教师只是一名站在幕后的“策划者”。
从而体现出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
师生活动:创设情境:“名人访谈——走近状元实业家张謇”(课件)
教师活动:帮助学生分组,拟定访谈提纲,讲述访谈节目的有关要求。
访谈提纲:①张謇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创办实业的?提出什么口号?
②张謇为什么要放弃高官厚禄冒着风险创办实业?
③张謇创办了哪些实业?其中最有影响的是什么产业?
④张謇创办实业,后来的命运如何?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局?
编后语提纲:①张謇的主要贡献
②从张謇创办实业的事迹中你感受到什么?
③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结局说明了什么?
学生活动:学生五人一组,阅读教材第一目,探究张謇兴办实业的背景、影响、结局,提
炼相关答案,然后一人扮演栏目主持人,一人扮演张謇,三人扮演观众,即兴表演“名人
访谈——走近状元实业家张謇”,探究课本知识:
①主持人:张先生,您好。
请您介绍一下创办实业的背景和口号?
张謇:《马关条约》允许民间办厂,民间办厂可以促进了民族企业的发展,我的口号是
“实业救国”。
②主持人:您为什么要放弃高官厚禄冒着风险创办实业?
张謇:《马关条约》签订后,外国人纷纷在中国开办工厂、开采矿山,利用中国廉价原料、廉价的劳动力,直接剥削中国人民。
我认为要挽回中国的利益,必须发展本国的工商业。
③主持人:您创办了哪些实业?其中最有影响的是什么产业?
张謇:我开办了恳牧公司、轮船公司、面粉厂、油料厂和冶铁厂等产业,规模大的是大生
纱厂。
④主持人:您创办实业,后来的命运如何?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