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集体备课教案《公顷和平方千米》
第1课时公顷和平方千米(上课时间:)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实际观察和推算,了解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知道1公顷 = 10000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使学生经历观察、想象、发现和交流等数学活动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加深对公顷的认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数学思考。
3.使学生能借助计算器,应用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认识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感受1公顷和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建立1公顷有多大的实际认识,以及掌握土地面积单位的进率和简单换算。
教学准备:课件。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集体备课教案《大数的认识》
第1课时亿以内数的认识(上课时间:)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2.让学生初步感知大数,发展学生的数感。
3.了解中国的人口状况,渗透国情教育。
教学重点: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计数单位。
教学准备:课件、计数器。
1课时第2课时亿以内数的读法(上课时间:)教学目标:1.练习读数,使学生理解万级的数的读法与个级的数的读法的联系与区别。
2.理解读数的规则。
3.培养良好的读数习惯。
教学重点:数级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教学难点:数级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第3课时亿以内数的写法(上课时间:)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亿以内数的写法。
2.加深学生对数的组成的理解。
3.提高学生正确写数的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写出亿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掌握0占位的情况。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第4课时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上课时间:)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并能正确进行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的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教学难点:位数相同的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准备:课件。
第5课时多位数的改写(上课时间:)教学目标:1.掌握将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的方法,能正确地改写整万数。
2.掌握将非整万的数用“四舍五入”法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近似数的方法,能正确地改写非整万的数。
3.理解并掌握“四舍五入”法的含义,并能正确地运用。
4.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增强学生的科普知识,扩大学生的视野。
教学重点:多位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
教学难点:将非整万数用“四舍五入”法写成用“万”作单位的近似数。
教学准备:课件。
第6课时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上课时间:)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数的产生过程。
【统编版】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材料 (共155张PPT)
策略单元
阅读策略单元的编写结构体例
相同点
精读课文、略读课文、 识字写字。
相同点
课后思考练习题、习作、 语文园地
不同点
人文主题线不明显
不同点
以一个阅读策略各个层 次为教学目标,把3—4 篇课文紧密联系起来, 作为一个整体呈现。
习作单元
四年级上册习作单元
单元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人文主题
自然之美 策略单元 留心观察 神话故事 习作单元 童年生活 家国情怀 古代故事
语文园地
交 流 平 台
词 句 段 运 用
识 字 加 油 站
书 写 提 示
日 积 月 累
单元介绍
四年级上册单元介绍
单元 人文主题
语文要素
一
自然之美
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
二 策略单元:提问 阅读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
三
留心观察
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
四
单元介绍
四年级上册单元介绍
单元 人文主题
语文要素
一
自然美
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
二 策略单元:提问 阅读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
三
留心观察
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
四
神话故事
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神 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
录
肆 教学建议
贰 课程定位
第一单元集体备课
壹
教学内容
表达训练要素
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 观察事物变化,把实验过程写清楚
写一件事,把事情写清楚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 1 数一数|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 1 数一数|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学会数一数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 让学生理解数的意义,认识数的顺序,培养学生的数感。
3. 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数一数的方法:一个一个地数、两个两个地数、五个五个地数、十个十个地数。
2. 数的顺序:0、1、2、3、4、5、6、7、8、9、10、……三、教学重点1. 学会数一数的方法。
2. 理解数的意义,认识数的顺序。
四、教学难点1. 数一数的方法的掌握。
2. 数的顺序的理解。
五、教学准备1. 教具:计数器、数卡、小棒等。
2. 学具:计数器、数卡、小棒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游戏或故事引入数一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1)一个一个地数:教师示范,学生跟随数一数,从1数到10,再从10数到1。
让学生体会数的顺序。
(2)两个两个地数:教师示范,学生跟随数一数,从2数到20,再从20数到2。
让学生体会数的顺序。
(3)五个五个地数:教师示范,学生跟随数一数,从5数到50,再从50数到5。
让学生体会数的顺序。
(4)十个十个地数:教师示范,学生跟随数一数,从10数到100,再从100数到10。
让学生体会数的顺序。
3. 巩固练习:(1)让学生用计数器、数卡、小棒等学具进行数一数的练习。
(2)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数一数的比赛,看谁数得又快又准。
4. 总结:(1)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数一数的方法。
(2)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数的顺序。
5. 作业:(1)让学生回家后,用计数器、数卡、小棒等学具进行数一数的练习。
(2)让学生回家后,用计数器、数卡、小棒等学具进行数的顺序的练习。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基本掌握数一数的方法,能理解数的意义,认识数的顺序。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数的顺序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加强。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法》全部集体备课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法》全部集体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小数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2.能够熟练进行小数乘法运算;3.培养学生对小数乘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4.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二、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2.教具:小数乘法练习册、小黑板、彩色粉笔、教学PPT等3.教学环境:教室布置整洁,确保学生专注听讲三、教学内容1. 小数乘法的意义和概念小数乘法是指两个小数相乘的运算,乘法的结果仍为小数。
2. 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小数点对齐,将小数点取消,分别计算乘数的整数部分与被乘数的整数部分相乘;•计算乘数的整数部分与被乘数的小数部分相乘;•计算乘数的小数部分与被乘数的整数部分相乘;•计算乘数的小数部分与被乘数的小数部分相乘;•将以上所得结果相加,将小数点定位到右数第几位。
3. 小数乘法的应用小数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比如计算商品的价格,测量长度和面积等都需要用到小数乘法。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让学生回顾小学三年级时学过的乘法知识,引出小数乘法的概念。
第二步:讲解详细讲解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示范几个例题让学生掌握基本技巧。
第三步:练习让学生进行小数乘法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帮助他们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第四步:总结对本节课学过的知识进行总结,强调小数乘法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多多练习,掌握好这一技能。
五、课堂作业布置相关的小数乘法练习题作为课堂作业,鼓励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纠正错题。
六、教学反思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估和反思,发现问题,并不断完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以上是《小数乘法》的备课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您的教学工作。
部编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全册单元集体备课
部编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全册单元集体备课单元一:数的认识- 目标:通过本单元的研究,让学生对自然数有全面的认识,了解数的读法、数的分类以及数的大小比较。
- 研究内容:- 认识自然数的概念及其读法;- 学会用汉字、数字、竖式表示数;- 掌握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理解奇数、偶数的概念。
- 教学重点:掌握数的读法和大小比较方法。
- 教学难点:理解奇数、偶数的概念及比较大小。
- 教学建议:- 利用实物和图片帮助学生认识自然数;- 注重巩固掌握数的读法和大小比较方法;- 设置趣味性的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奇偶数的概念。
单元二:数的加法- 目标:通过本单元的研究,让学生初步掌握数的加法概念和运算方法,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
- 研究内容:- 认识加法的概念和运算符号;- 研究加法的运算方法和计算技巧;- 掌握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理解“加法交换律”的应用。
- 教学重点:掌握加法的运算方法和计算技巧。
- 教学难点:应用加法交换律进行计算。
- 教学建议:- 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加法的概念;- 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提供有趣的加法练;- 引导学生应用加法交换律解决实际问题。
单元三:数的减法- 目标:通过本单元的研究,让学生初步掌握数的减法概念和运算方法,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
- 研究内容:- 认识减法的概念和运算符号;- 研究减法的运算方法和计算技巧;- 掌握减法和加法的关系;- 理解“减法和加法的关系”的应用。
- 教学重点:掌握减法的运算方法和计算技巧。
- 教学难点:应用减法和加法的关系进行计算。
- 教学建议:- 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减法的概念;- 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提供有趣的减法练;- 引导学生应用减法和加法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单元四:数的整数倍与整十整百- 目标:通过本单元的研究,让学生了解数的整数倍、整十和整百的概念,掌握它们的运算方法。
- 研究内容:- 认识整数倍、整十和整百的概念;- 研究整数倍、整十和整百的运算方法;- 掌握整数倍、整十和整百的特点;- 理解整数倍、整十和整百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集体备课讲稿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集体备课讲稿第一单元讲稿内容分析:本单元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是在第一学段已经认识小括号,能正确计算两步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上继续学习,同时,也是进一步学习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
本单元4个例题分别代表了4种类型的混合运算。
例1是没有括号的三步计算,例2是小括号内有两步计算的三步混合运算,例3是有两个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也可看成一个两步计算式,例4是有两种括号的三步计算的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1. 认识中括号,理解中括号在四则混合运算中的作用。
2. 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技能,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
3. 感受四则混合运算在问题解决中的应用,体会四则混合运算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重点:以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为内容,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难点:提升四则混合运算的正确率、准确性,形成运算技能。
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例1 是两步计算的混合运算的发展教学时得注意以下几点:(1)引导学生围绕“要求还剩多少个没做,需要先求什么呢”展开讨论。
(2)列出算式后,再引导学生对照图文说一说“200”和“80÷4×7”所表示的意义。
(3)讨论计算“200-80÷4×7”时,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例2 是一道三步计算的混合运算(1)引导学生从整个算式去思考,先算什么。
(2)括号里应先算什么。
(3)总结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方法。
例3:有两个小括号的混合运算(1)重点引导学生列出混合运算算式。
(2)讨论:为什么要使用两个括号?(3)计算时,运算顺序是怎样的?例4 :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1)告诉学生中括号的名字。
(2)说明中括号的作用和在该算式的运算顺序。
(3)例4引导学生对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进行总结梳理。
第二单元讲稿单元内容分析:本单元内容是在四年级上册学习了加减法的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内容包括“乘除法的关系”“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和“问题解决”。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集体备课教案《角的度量》
第1课时线段、直线、射线(上课时间:)教学目标: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进一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含义,能用角的符号表示角。
2.通过“画一画”“数一数”等活动,初步感悟: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无数条射线,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3.渗透事物间相互联系和变化的观点。
4.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比较以及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线段、直线、射线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难点:掌握线段、直线、射线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准备:课件、手电筒。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师:同学们,这是什么建筑,你们认识吗?(课件出示:鸟巢图片)生:鸟巢!师:鸟巢的设计师利用一些直的、弯的线条(课件同时演示)进行有规律的排列、组合,从而设计出这样漂亮的建筑,给人们以美的享受。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这样的线条,它们同样带给我们美的享受。
(课件演示:生活中由各种线条组成的美丽图片)学生欣赏图片,感受线条的美。
师: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线的王国,共同来了解这些有趣的线。
(板书课题)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1. 认识线段。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宝贝,想知道是什么吗?(出示手电筒)请你用数学的眼光看它是一条什么线?生:是一条线段。
师:你们能把它画下来吗?学生动手操作画线段,让一名学生前面板演画线段;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请你介绍自己所画的线段。
生:我画的线段长3厘米,线段必须是直的。
师:这两个小点表示什么?(手电筒的两端)生:表示线段的两头啊。
师:我们把这两个点叫做端点。
线段必须是直的,还必须有两个端点。
为了表述方便,可以用字母来表示线段,如线段AB。
2.认识直线。
师:如果老师有两个手电筒,这样进行摆放,并打开手电筒。
(课件演示)这时可以看作是一条什么线?你能把他画下来吗?学生尝试画直线,并指名学生到前面板演画直线;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说说你为什么这样画呢?(两端都没有端点)师说明:我们把线段的两端向两边无限延长得到的线叫做直线。
人教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单元备课(集体备课)
人教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单元备课(集体备课)人教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单元备课(集体备课)第一单元备课(集体备课)第二单元备课(集体备课)第三单元备课(集体备课)第四单元备课(集体备课)第五单元备课(集体备课)第六单元备课(集体备课)第七单元备课(集体备课)第八单元备课(集体备课)目录第一单元备课(集体备课)一、单元内容总述1.教材分析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感受自然之美”这个主题进行编排的。
主要由《观潮》《走月亮》《现代诗二首》《繁星》四篇课文组成。
目的是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中那么多绮丽的自然风光和奇妙的自然现象,能使学生油然而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教学重点(1)能引导学生根据语言描写想象画面,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之美。
大潮的壮观,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走月亮》,无不充盈着快乐、幸福、温馨、甜美之情。
通过阅读,感受《现代诗二首》中晚秋的美和小花牛的可爱。
充满童真、童趣的《繁星》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了解景物引发的联想和不同感受。
(2)教学时应通过重复有豪情的朗读,使学生置身其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研究并应用联想和想象来写景状物,抒发观赏风景时的感受。
二、单元教学要点和课时放置内容教学要点时1观潮本课描写了钱塘大潮的壮美。
重点是感受钱塘江大潮汹涌而来的壮观气势。
21.通过初读—课教学建议研读—熟读的程序引导学生体味钱塘江大潮的景观之奇。
2.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引领学生1进入课文情境。
2走月亮本课描写了阿妈牵着“我”的小手在月光下散步的美妙情景,重点是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浓浓的亲情。
3现代诗二首本课描述了晚秋的美和小花牛的心爱,重点是通过有豪情的朗读课体裁会作者在诗歌中表达的感情。
4*繁星本课紧紧围绕“繁星”展开描写,写了“我”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
重点是研究并应用联想和想象来写景状物,抒发观赏景物时的感受。
研究并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表现对美妙生活的向往。
小学三、四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小学三、四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活动记录周三下午,我们中段数学教研组开展了本学期的第一次教研活动。
首先,组长张老师向大家传达了学校27日上午教研组长会议精神,明确了新学期的工作要求,对备课、批改、作业我们做了统一。
备课,两个年级分好了组内老师的备课任务,每位老师都分到了若干单元,要求对拿到的单元要重点研究,认真备好每一课。
由于六位老师都是第一次接触新教材,所以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我们还要各自研究,细致分析,保证在上课前有充分的准备。
批改,对学生作业的批改要有日期,要注明几月几日;有对学生作业的肯定,用符号分出层次;还要有复批,要让孩子清楚这页作业老师已批过。
作业的统一,只有教学进度统一了才能保证作业的统一,因而同一年级的教师要经常通气,交流教学体会,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合理科学地布置作业。
接着,我们对三年级第二单元“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二)”、四年级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分别进行了单元分析。
特别是万以内数的加减法,根据以往的经验,由于课时较少,学生练得机会不多,计算正确率不太高,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如何在不加重负担的基础上使学生学好数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个话题大家讨论得又比较激烈。
相信这次活动,对大家这个学期的教学工作有一定的帮助。
开学的第二周的周三下午我们中段数学教研组的老师聚集在一起,再次认真地学习了《浙江省义务教育教学管理指南》、《浙江省小学各学科教学建议》,这已是我们组第二次集体学习《指南》和《建议》了。
活动的第一个议程是每位老师逐条学习《浙江省义务教育教学管理指南》、尤其是重点分析《浙江省小学各学科教学建议》,把握其精神和要求,紧密联系日常教学实际,寻找差距,剖析教学常规工作中的问题,促使教学有序高质量地进行。
活动的第二个议程一开始由朱冬梅老师向大家阐述她的课题方案,然后组内讨论如何在教学中围绕她的课题《基于“超市运行模式”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研究》开展具体的实践策略,以及落实好课题实施过程中各成员的分工。
第一单元 数一数 教案-2022-2023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第一单元数一数教案-2022-2023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理解数的含义,会在日常生活中认识、数、写1~100之间的数。
2.能够掌握数的读法和写法。
3.能够用生活中的物品进行数数,并能够填写相应的数学课程表格。
二、教学内容1.数的认识2.数的读法和写法3.数的比较4.用生活中的物品数数和填写相应的数学课程表格三、教学过程1.数的认识1.引入数的概念教师使用具体的物品进行数数,如数一根笔、数一本书等,让学生了解数的概念。
2.让学生自己数数在教室内安排不同的物品,让学生自己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数数。
3.讨论引导学生讨论如何认识数,数的概念是如何引起的,加深对数的认识。
2.数的读法和写法1.引入数的读法和写法教师板书数字1~100,让学生自己读出来并写出来,然后再回答上方作业板书中相应的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的实际意义。
2.拓展数字范围的阅读写法一步步拓展数字范围,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到数字范围的变化和读写的变化。
3. 数的比较1.数的大小比较通过物品大小、数量的比较来引导学生了解数的大小比较。
2.数的大小比较的符号引导学生了解符号>、<的含义和使用方法,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掌握符号的使用。
3.数的大小比较的应用应用实际生活常见的大小比较场景,如购物、比较身高等,让学生加深理解。
4. 用生活中的物品进行数数和填写相应的数学课程表格1.生活中的物品数数教师准备一些生活中的物品,让学生用这些物品进行数数,并在相应的数学课程表格上填写相应的数字。
2.课程表格填写引导学生填写相应的数学课程表格,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掌握数字和时间表的应用。
四、教学反思本课程教学以学生为中心,采取了互动、探究、实践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数的概念,掌握数的读法和写法,了解数字的大小比较及应用,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用生活中的物品数数和填写相应的数学课程表格。
课程设计合理,导师掌握的教学方法得到学生积极参与,学生的学习效果显著提高。
第一单元 数一数 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教案标题:第一单元数一数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数的概念,理解数的意义和作用。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数的概念:数的定义、数的分类、数的表示方法。
2. 数的意义和作用:数的实际意义、数的运算意义、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3. 数的表示方法:数字表示法、符号表示法、图形表示法。
教学重点:1. 数的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2. 数的意义和作用的理解和应用。
3. 数的表示方法的掌握和应用。
教学难点:1. 数的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2. 数的意义和作用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课件、教具。
2.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文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生动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数的概念。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数的理解和认识。
二、探究(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数的概念,讲解数的定义、分类和表示方法。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数的意义和作用。
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数的表示方法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三、实践(15分钟)1. 教师设计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
2. 学生独立完成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分享解题思路和方法。
四、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数的概念、意义和表示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五、作业(5分钟)1. 教师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学习。
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数的概念、意义和表示方法,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数学素养。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探究(15分钟)”环节。
这个环节是学生对数的概念进行深入理解和应用的关键环节,也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教案记录表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教案记录表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主题为“欢迎秋天”,包括《秋天的雨》、《停车坐爱枫林晚》、《暮江吟》三篇课文。
这个单元的课文内容丰富,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旨在引导学生感受秋天的美丽,体会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和审美情感。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对秋天的景色和情感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朗读、感悟诗意方面,还需要老师的引导和启发。
此外,学生对文言文的接触较少,需要特别关注文言文的朗读和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正确认读“钥、匙、趁”等10个生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清凉、温柔”等词语造句。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阅读形式,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对秋天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学会生字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体会课文中描绘的秋天的美丽,感悟诗意。
3.理解文言文《暮江吟》的内容,体会作者对秋天的喜爱。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朗读等方式,营造秋天美好的氛围,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2.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3.示范法:教师示范朗读,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
4.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六. 教学准备1.课件:秋天的图片、音乐、生字词卡片等。
2.黑板:用于板书课题和重点内容。
3.课文:学生用书和教师用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秋天的图片,播放轻松愉悦的音乐,引导学生进入美好的秋天氛围。
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秋天的美丽。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最新部编教材)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最新部编教材)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计划教学目标通过本单元的研究,学生应该能够:1. 掌握1-100以内的数的读法和写法。
2. 理解数的大小,会比较大小并会用>,<,=表示。
3. 掌握1元、2元、5元硬币的认识、简单计数和找零。
4. 了解时、分的概念及读法,并会简单的读表。
教学重点1. 数字的认识和大小比较。
2. 1元、2元、5元硬币的认识、计数和找零。
3. 时、分的概念和读法。
教学难点1. 时、分的理解和表读法。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故事等方式,激发学生对时间的好奇心,唤起他们对时和分的注意力。
2. 观察与实践:观察钟表和日常生活中使用时间的场景,让学生自己动手模拟操作,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时间问题。
3. 延伸拓展:引导学生思考时间的概念和重要性,为以后的研究打好基础。
第二课时1. 导入:复上节课所学的知识,鼓励学生展示一下自己对时间的掌握情况。
2. 观察与实践:观察不同面额的硬币,区分它们的特点和价值,并练识别、计数和找零。
3. 延伸拓展:让学生积极思考生活实践中如何运用所学的硬币认识,强化概念的联系。
第三课时1. 导入:在多个数字图片中找出规律,让学生更深入的了解数字,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
2. 观察与实践:通过数码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研究和巩固数字大小的认识。
3. 延伸拓展:鼓励学生自己发现数字的规律,反复复巩固数字大小比较的知识。
教学方法1. 激发学生研究兴趣。
2. 观察与实践相结合。
3. 讲述与互动相结合。
4. 建立实际与数字之间的联系。
5. 善于引导学生思考和发现问题。
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记录学生的掌握情况和学情反馈。
2. 课后作业和小测验。
3. 学期结束时的总结评价。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集体备课
小数的初步认识是小学数学概念中较抽象、难理解的内容,因此,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弄清“小数的末尾如何去0简写”的道理,既是本单元的重点,又是难点。本单元中,要使学生经历小数的产生与意义的发现和认识过程,通过整数的加减运算方法迁移到小数加减法,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数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探究新知的良好品质。
单元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小数的意义,会进行十进分数与小数的互化,能比较小数的大小。
2.结合小数的意义,经历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进行小数加减运算及混合运算,并能结合具体情境对计算结果进行估计,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数感。
3.能运用小数加减运算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会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看
4.主动参与认识小数的学习活动,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初步养成严谨仔细计算习惯,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法分析:
主要采用自主探索、自主合作交流,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动脑动口动手来亲身经历“做数学”的过程,使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根据新课程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中以直观教学为主,运用观察、动手操作、分组讨论等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主能力。
XX小学集体备课记录表
学科
数学
年级
四年级
地点
四年级办公室
时间
202X.XX.XX
内容
第一单元《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
参与人员
四年级数学组主持人XX中心发言人XXX
记录员
XXX
教材分析:
小数的意义和小数的加减法,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初步 念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掌握小数的意义: 好是这个单元教学的重点,直接关系到小教的性质、单名数和复名实数相互改写等相关知识。小数实质上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其依据是十进制位置原则。但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教材淡化了十进分数为什么可以依照整数的写法用小数来表示的道理,着重从“小数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来说明小数的意义,使学生明确“分母是10、100、1000等的分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这样简化了对小数的意义的叙述,更有利于学生理1解。掌握了小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再学习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即只有计数单位相同的数才能相加减)和算法(把相同数位对齐,也就是把小数点对齐)是学习小数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的关键,是基本的而且是必备的数学知识、技能与方法,是形成良好的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以表格、图文相结合的形式,呈现学习内容,使鲜活的活动和看似机械演练的小数运算融为一体,使计算推理、概括这些抽象的数学活动变得令学生乐于接纳、乐于探究。这部分知识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将会得到广泛的应用,所以掌握这部分内容对学生以后学习及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单元的重点是使学生了解小数的产生,并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数位顺序表,知道小数的组成;理解并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算理,并能正确进行计算;掌握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灵活应用小数加减法的知识采用多种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教案记录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
教案记录
教学目标
- 了解课文中的情节和主要人物。
- 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 学会运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课文。
- 培养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
教学内容
- 课文《小兔的雪堆》。
- 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故事激发学生对冬天和雪的兴趣。
2. 预:让学生看课文标题和插图,猜测故事情节。
3. 集体朗读:全班带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情感表达。
4.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个角色,共同扮演故事中的人物,依段落朗读对应的台词。
5. 故事复述:让学生按照顺序简要复述课文中的情节和人物。
6. 词汇操练:通过游戏或操练活动,巩固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
短语。
7. 小结:对本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复和总结。
8.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背诵课文或完成相应的练题。
教学资源
- 课文教材《小兔的雪堆》
- 课件或图片展示
- 角色扮演卡片
- 活动游戏材料
教学评价
- 观察学生的朗读和角色扮演表现。
- 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情况。
- 收集学生完成的作业并进行批改。
备注
请根据具体班级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
以上教案仅供参考。
最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
最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教学目标1. 理解数学中的加法和减法概念。
2. 学会使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3. 加深对数学运算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内容1. 数字的认知和排序。
2. 加法的概念和运算。
3. 减法的概念和运算。
4. 组合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数字卡片,帮助学生认知并排序数字。
2. 引入加法概念:通过实物或图片示例,向学生介绍加法的概念,并进行几个简单的加法运算示范。
3. 练加法:请学生互相配对,进行一定数量的加法练,巩固他们对加法的理解。
4. 概念巩固:设计一系列加法题目,让学生在纸上独立完成。
5. 引入减法概念:使用类似的方法,向学生介绍减法的概念,并进行几个简单的减法运算示范。
6. 练减法:请学生互相配对,进行一定数量的减法练,巩固他们对减法的理解。
7. 概念巩固:设计一系列减法题目,让学生在纸上独立完成。
8. 组合问题解决:设计一些综合加法和减法的问题,让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9. 总结:回顾加法和减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对概念的理解。
2. 通过练题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运算能力。
3. 设计一些思考题,让学生展示他们对加法和减法的理解。
教学资源1. 数字卡片。
2. 实物或图片示例。
3. 练题目和纸张。
以上是最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的内容,通过合理的教学步骤和评估方法,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加法和减法的概念与运算方法。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人教新课标 (4份打包)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人教新课标(4份打包)一、前言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优化和调整,更加注重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本教案根据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编写,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握教材,提高教学质量。
本教案共包含四个部分,分别针对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进行详细讲解。
二、第一单元教学内容分析第一单元主要包括:整数的认识、加减法、乘法、除法以及四则混合运算。
本单元教学内容旨在巩固学生对整数的认识,提高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第一单元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整数加减法、乘除法以及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意识。
四、第一单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整数加减法、乘除法以及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以及简便计算方法。
五、第一单元教学策略1. 采用直观演示法、引导发现法、练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2. 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3. 加强课堂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定期进行单元检测,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六、第一单元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周:整数的认识、加减法第二周:乘法、除法第三周:四则混合运算第四周:单元检测与复习七、第一单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和合作意识。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单元检测成绩:分析学生单元检测的成绩,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4. 学生反馈:听取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2021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学期)第一单元备课教案
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记录表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一)新课导入:多媒体出示:(1)请学生说说对水立方的认识。
设计意图:选择学生熟悉的素材,让学生在熟识的情境中学习新知。
(2)合作学习:小组内交流大家搜集的关于水立方、鸟巢、奥林匹克公园和中国国家大剧院的信息。
多媒体继续出示,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学生们边观察,边交流数据信息。
(1)提取数据信息“十万”“91000”“258000”“11350000”“6800000”“4050000”“118900”“2688000000”。
(2)根据数据信息,提出自己的问题。
(3)提问:十万是多少?明确:学生能够通过看课本就解决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完成。
大约是13到14世纪。
随着我国对外国数学成就的吸收和引进,阿拉伯数字在我国推广使用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阿拉伯数字现在已成为人们学习、生活和交往中最常用的数字了。
数字“0”大约1500年前,欧洲的数学家们是不知道用“0”的。
他们使用罗马数字,在这种数字的运用里,不需要“0”这个数字。
在当时,罗马帝国有一位学者从印度记数法里发现了“0”这个符号。
他发现,有了“0”,进行数学运算方便极了,他非常高兴,还把印度人使用“0”的方法向大家做了介绍。
过了一段时间,这件事被当时的罗马教皇知道了。
教皇非常恼怒,把这位学者抓了起来,并对他施加了酷刑,就这样,“0”被那个愚昧、残忍的罗马教皇明令禁止了。
但是,虽然“0”被禁止使用,然而罗马的数学家们还是不管禁令,在数学的研究中仍然秘密地使用“0”,仍然用“0”做出了很多数学上的贡献。
后来“0”终于在欧洲被广泛使用,而罗马数字却逐渐被淘汰了。
多媒体出示:(1)请学生说说对太阳系八大行星的认识。
设计意图:选择学生熟悉的素材,让学生在熟识的情境中学习新知。
(2)合作学习:小组内交流大家搜集的关于太阳系八大行星的信息。
多媒体继续出示,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学生们边观察,边交流数据信息。
(1)提取数据信息“一百三十九万二千”“一亿四千九百五十九万七千八百七十”“一亿零八百四十五万”“七亿八千零七十五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集体备课(共10课时)
一、教材分析
1.本单元主要是认识亿以内数,是在学生认识和掌握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的。
生活中大数广泛存在,对大数的认识既是对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巩固和拓展,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本的数学知识之一。
2.本册教材先教学亿以内数的认识,再教学亿以上数的认识,并将这两部分知识加以整合。
教材在中间安排了十进制计数法教学,使学生知道了数位、数级和计数单位,这是对亿以内数的认识进行归纳整理,也对亿以上数的认识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材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加强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结合具体的情境和实际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大数的意义,不仅为学生认识大数提供了丰富的内容,也为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提供了好素材。
如:教材中含有大量的科学知识、环保知识及国情知识等素材。
3.本单元突出数的概念教学,从数学的高度把握十进制原理,培养数感。
让学生从数的认、读、写、大小比较,以及计数单位、数位、数级等多方面来全面认识数。
教学内容的呈现给了学生自主探索和自主交流的空间,也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了思路。
如:读、写数的法则与数的大小比较方法,教材上不给出现成的结论,而是让学生通过探究自主讨论得到。
由此可见,本单元的编排不仅结构合理,而且内容的安排和素材的选择都突出了数学的文化特色,渗透了数学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并相互促进的思想,使学生逐步体会到数学不仅是有用的工具,同时也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促进人类的进步,是人类共同的文化。
二、单元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以内及以上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掌握数位顺序表,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大数,会比较大数的大小,会将整万、整亿的数分别改写成用“万”和“亿”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
五入”法把一个大数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认数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三、重点难点
1.掌握千以内数位顺序表,会正确地读写千以内的数;会用万、亿单位表示大数。
2.含有0的多位数的读写方法。
3.重视计数单位和数位概念的教学,引导学生加深对数的理解和认识。
4.利用迁移的原理,引导学生把个级数的读、写法推广到万级和亿级。
四、教学建议
1.创设具体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对于大数的感受,发展学生的数感。
大数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读写起来也比较困难。
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创设具体教学情境,使学生获得有关大数的丰富的感受。
教学读写数时,教师应注意放手让学生探索,理解并掌握了读写大数的方法后,要通过一定的训练才能达到熟练的程度。
2.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教学,同时要为学生留有自主探索的空间。
对于数位、数级、十进制关系等知识,应让学生牢固掌握。
但是,不应把现成的结论、法则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要创设问题情境,要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体会,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达到对这些知识的理解。
3.密切大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五、课时安排
共分10课时:
1.亿以内数的认识.......................................6课时
2.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1课时
3.亿以上数的认识.......................................2课时
4.计算工具的认识、算盘和计算器.........................1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