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苯乙烯树脂编制说明
关于编制聚苯乙烯发泡包装产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说明

聚苯乙烯发泡包装产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北京中投信德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编制时间:高级工程师:高建关于编制聚苯乙烯发泡包装产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说明(模版型)【立项 批地 融资 招商】核心提示:1、本报告为模板形式,客户下载后,可根据报告内容说明,自行修改,补充上自己项目的数据内容,即可完成属于自己,高水准的一份可研报告,从此写报告不在求人。
2、客户可联系我公司,协助编写完成可研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大纲(具体可跟据客户要求进行调整)编制单位:北京中投信德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专业撰写节能评估报告资金申请报告项目建议书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总论 (1)1.1项目概要 (1)1.1.1项目名称 (1)1.1.2项目建设单位 (1)1.1.3项目建设性质 (1)1.1.4项目建设地点 (1)1.1.5项目主管部门 (1)1.1.6项目投资规模 (2)1.1.7项目建设规模 (2)1.1.8项目资金来源 (3)1.1.9项目建设期限 (3)1.2项目建设单位介绍 (3)1.3编制依据 (3)1.4编制原则 (4)1.5研究范围 (5)1.6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5)1.7综合评价 (6)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可行性分析 (7)2.1项目提出背景 (7)2.2本次建设项目发起缘由 (7)2.3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7)2.3.1促进我国聚苯乙烯发泡包装产品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8)2.3.2加快当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8)2.3.3满足我国的工业发展需求的需要 (8)2.3.4符合现行产业政策及清洁生产要求 (8)2.3.5提升企业竞争力水平,有助于企业长远战略发展的需要 (9)2.3.6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的需要 (9)2.3.7促进项目建设地经济发展进程的的需要 (10)2.4项目可行性分析 (10)2.4.1政策可行性 (10)2.4.2市场可行性 (10)2.4.3技术可行性 (11)2.4.4管理可行性 (11)2.4.5财务可行性 (12)2.5聚苯乙烯发泡包装产品项目发展概况 (12)2.5.1已进行的调查研究项目及其成果 (12)2.5.2试验试制工作情况 (13)2.5.3厂址初勘和初步测量工作情况 (13)2.5.4聚苯乙烯发泡包装产品项目建议书的编制、提出及审批过程 (13)2.6分析结论 (13)第三章行业市场分析 (15)3.1市场调查 (15)3.1.1拟建项目产出物用途调查 (15)3.1.2产品现有生产能力调查 (15)3.1.3产品产量及销售量调查 (16)3.1.4替代产品调查 (16)3.1.5产品价格调查 (16)3.1.6国外市场调查 (17)3.2市场预测 (17)3.2.1国内市场需求预测 (17)3.2.2产品出口或进口替代分析 (18)3.2.3价格预测 (18)3.3市场推销战略 (18)3.3.1推销方式 (19)3.3.2推销措施 (19)3.3.3促销价格制度 (19)3.3.4产品销售费用预测 (20)3.4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 (20)3.4.1产品方案 (20)3.4.2建设规模 (20)3.5产品销售收入预测 (21)3.6市场分析结论 (21)第四章项目建设条件 (22)4.1地理位置选择 (22)4.2区域投资环境 (23)4.2.1区域地理位置 (23)4.2.2区域概况 (23)4.2.3区域地理气候条件 (24)4.2.4区域交通运输条件 (24)4.2.5区域资源概况 (24)4.2.6区域经济建设 (25)4.3项目所在工业园区概况 (25)4.3.1基础设施建设 (25)4.3.2产业发展概况 (26)4.3.3园区发展方向 (27)4.4区域投资环境小结 (28)第五章总体建设方案 (29)5.1总图布置原则 (29)5.2土建方案 (29)5.2.1总体规划方案 (29)5.2.2土建工程方案 (30)5.3主要建设内容 (31)5.4工程管线布置方案 (32)5.4.1给排水 (32)5.4.2供电 (33)5.5道路设计 (35)5.6总图运输方案 (36)5.7土地利用情况 (36)5.7.1项目用地规划选址 (36)5.7.2用地规模及用地类型 (36)第六章产品方案 (38)6.1产品方案 (38)6.2产品性能优势 (38)6.3产品执行标准 (38)6.4产品生产规模确定 (38)6.5产品工艺流程 (39)6.5.1产品工艺方案选择 (39)6.5.2产品工艺流程 (39)6.6主要生产车间布置方案 (39)6.7总平面布置和运输 (40)6.7.1总平面布置原则 (40)6.7.2厂内外运输方案 (40)6.8仓储方案 (40)第七章原料供应及设备选型 (41)7.1主要原材料供应 (41)7.2主要设备选型 (41)7.2.1设备选型原则 (42)7.2.2主要设备明细 (43)第八章节约能源方案 (44)8.1本项目遵循的合理用能标准及节能设计规范 (44)8.2建设项目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分析 (44)8.2.1能源消耗种类 (44)8.2.2能源消耗数量分析 (44)8.3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状况分析 (45)8.4主要能耗指标及分析 (45)8.4.1项目能耗分析 (45)8.4.2国家能耗指标 (46)8.5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 (46)8.5.1工业节能 (46)8.5.2电能计量及节能措施 (47)8.5.3节水措施 (47)8.5.4建筑节能 (48)8.5.5企业节能管理 (49)8.6结论 (49)第九章环境保护与消防措施 (50)9.1设计依据及原则 (50)9.1.1环境保护设计依据 (50)9.1.2设计原则 (50)9.2建设地环境条件 (51)9.3 项目建设和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51)9.3.1 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51)9.3.2 项目生产过程产生的污染物 (52)9.4 环境保护措施方案 (53)9.4.1 项目建设期环保措施 (53)9.4.2 项目运营期环保措施 (54)9.4.3环境管理与监测机构 (56)9.5绿化方案 (56)9.6消防措施 (56)9.6.1设计依据 (56)9.6.2防范措施 (57)9.6.3消防管理 (58)9.6.4消防设施及措施 (59)9.6.5消防措施的预期效果 (59)第十章劳动安全卫生 (60)10.1 编制依据 (60)10.2概况 (60)10.3 劳动安全 (60)10.3.1工程消防 (60)10.3.2防火防爆设计 (61)10.3.3电气安全与接地 (61)10.3.4设备防雷及接零保护 (61)10.3.5抗震设防措施 (62)10.4劳动卫生 (62)10.4.1工业卫生设施 (62)10.4.2防暑降温及冬季采暖 (63)10.4.3个人卫生 (63)10.4.4照明 (63)10.4.5噪声 (63)10.4.6防烫伤 (63)10.4.7个人防护 (64)10.4.8安全教育 (64)第十一章企业组织机构与劳动定员 (65)11.1组织机构 (65)11.2激励和约束机制 (65)11.3人力资源管理 (66)11.4劳动定员 (66)11.5福利待遇 (67)第十二章项目实施规划 (68)12.1建设工期的规划 (68)12.2 建设工期 (68)12.3实施进度安排 (68)第十三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69)13.1投资估算依据 (69)13.2建设投资估算 (69)13.3流动资金估算 (70)13.4资金筹措 (70)13.5项目投资总额 (70)13.6资金使用和管理 (73)第十四章财务及经济评价 (74)14.1总成本费用估算 (74)14.1.1基本数据的确立 (74)14.1.2产品成本 (75)14.1.3平均产品利润与销售税金 (76)14.2财务评价 (76)14.2.1项目投资回收期 (76)14.2.2项目投资利润率 (77)14.2.3不确定性分析 (77)14.3综合效益评价结论 (80)第十五章风险分析及规避 (82)15.1项目风险因素 (82)15.1.1不可抗力因素风险 (82)15.1.2技术风险 (82)15.1.3市场风险 (82)15.1.4资金管理风险 (83)15.2风险规避对策 (83)15.2.1不可抗力因素风险规避对策 (83)15.2.2技术风险规避对策 (83)15.2.3市场风险规避对策 (83)15.2.4资金管理风险规避对策 (84)第十六章招标方案 (85)16.1招标管理 (85)16.2招标依据 (85)16.3招标范围 (85)16.4招标方式 (86)16.5招标程序 (86)16.6评标程序 (87)16.7发放中标通知书 (87)16.8招投标书面情况报告备案 (87)16.9合同备案 (87)第十七章结论与建议 (89)17.1结论 (89)17.2建议 (89)附表 (90)附表1 销售收入预测表 (90)附表2 总成本表 (91)附表3 外购原材料表 (93)附表4 外购燃料及动力费表 (94)附表5 工资及福利表 (96)附表6 利润与利润分配表 (97)附表7 固定资产折旧费用表 (98)附表8 无形资产及递延资产摊销表 (99)附表9 流动资金估算表 (100)附表10 资产负债表 (102)附表11 资本金现金流量表 (103)附表12 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 (105)附表13 项目投资现金量表 (107)附表14 借款偿还计划表 (109) (113)第一章总论总论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首章,要综合叙述研究报告中各章节的主要问题和研究结论,并对项目的可行与否提出最终建议,为可行性研究的审批提供方便。
关于编制挤塑聚苯乙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说明

挤塑聚苯乙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北京中投信德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编制时间:高级工程师:高建关于编制挤塑聚苯乙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说明(模版型)【立项 批地 融资 招商】核心提示:1、本报告为模板形式,客户下载后,可根据报告内容说明,自行修改,补充上自己项目的数据内容,即可完成属于自己,高水准的一份可研报告,从此写报告不在求人。
2、客户可联系我公司,协助编写完成可研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大纲(具体可跟据客户要求进行调整)编制单位:北京中投信德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专业撰写节能评估报告资金申请报告项目建议书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总论 (1)1.1项目概要 (1)1.1.1项目名称 (1)1.1.2项目建设单位 (1)1.1.3项目建设性质 (1)1.1.4项目建设地点 (1)1.1.5项目主管部门 (1)1.1.6项目投资规模 (2)1.1.7项目建设规模 (2)1.1.8项目资金来源 (3)1.1.9项目建设期限 (3)1.2项目建设单位介绍 (3)1.3编制依据 (3)1.4编制原则 (4)1.5研究范围 (5)1.6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5)1.7综合评价 (6)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可行性分析 (7)2.1项目提出背景 (7)2.2本次建设项目发起缘由 (7)2.3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7)2.3.1促进我国挤塑聚苯乙烯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8)2.3.2加快当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8)2.3.3满足我国的工业发展需求的需要 (8)2.3.4符合现行产业政策及清洁生产要求 (8)2.3.5提升企业竞争力水平,有助于企业长远战略发展的需要 (9)2.3.6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的需要 (9)2.3.7促进项目建设地经济发展进程的的需要 (10)2.4项目可行性分析 (10)2.4.1政策可行性 (10)2.4.2市场可行性 (10)2.4.3技术可行性 (11)2.4.4管理可行性 (11)2.4.5财务可行性 (11)2.5挤塑聚苯乙烯项目发展概况 (12)2.5.1已进行的调查研究项目及其成果 (12)2.5.2试验试制工作情况 (12)2.5.3厂址初勘和初步测量工作情况 (13)2.5.4挤塑聚苯乙烯项目建议书的编制、提出及审批过程 (13)2.6分析结论 (13)第三章行业市场分析 (15)3.1市场调查 (15)3.1.1拟建项目产出物用途调查 (15)3.1.2产品现有生产能力调查 (15)3.1.3产品产量及销售量调查 (16)3.1.4替代产品调查 (16)3.1.5产品价格调查 (16)3.1.6国外市场调查 (17)3.2市场预测 (17)3.2.1国内市场需求预测 (17)3.2.2产品出口或进口替代分析 (18)3.2.3价格预测 (18)3.3市场推销战略 (18)3.3.1推销方式 (19)3.3.2推销措施 (19)3.3.3促销价格制度 (19)3.3.4产品销售费用预测 (20)3.4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 (20)3.4.1产品方案 (20)3.4.2建设规模 (20)3.5产品销售收入预测 (21)3.6市场分析结论 (21)第四章项目建设条件 (22)4.1地理位置选择 (22)4.2区域投资环境 (23)4.2.1区域地理位置 (23)4.2.2区域概况 (23)4.2.3区域地理气候条件 (24)4.2.4区域交通运输条件 (24)4.2.5区域资源概况 (24)4.2.6区域经济建设 (25)4.3项目所在工业园区概况 (25)4.3.1基础设施建设 (25)4.3.2产业发展概况 (26)4.3.3园区发展方向 (27)4.4区域投资环境小结 (28)第五章总体建设方案 (29)5.1总图布置原则 (29)5.2土建方案 (29)5.2.1总体规划方案 (29)5.2.2土建工程方案 (30)5.3主要建设内容 (31)5.4工程管线布置方案 (32)5.4.1给排水 (32)5.4.2供电 (33)5.5道路设计 (35)5.6总图运输方案 (36)5.7土地利用情况 (36)5.7.1项目用地规划选址 (36)5.7.2用地规模及用地类型 (36)第六章产品方案 (38)6.1产品方案 (38)6.2产品性能优势 (38)6.3产品执行标准 (38)6.4产品生产规模确定 (38)6.5产品工艺流程 (39)6.5.1产品工艺方案选择 (39)6.5.2产品工艺流程 (39)6.6主要生产车间布置方案 (39)6.7总平面布置和运输 (40)6.7.1总平面布置原则 (40)6.7.2厂内外运输方案 (40)6.8仓储方案 (40)第七章原料供应及设备选型 (41)7.1主要原材料供应 (41)7.2主要设备选型 (41)7.2.1设备选型原则 (42)7.2.2主要设备明细 (43)第八章节约能源方案 (44)8.1本项目遵循的合理用能标准及节能设计规范 (44)8.2建设项目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分析 (44)8.2.1能源消耗种类 (44)8.2.2能源消耗数量分析 (44)8.3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状况分析 (45)8.4主要能耗指标及分析 (45)8.4.1项目能耗分析 (45)8.4.2国家能耗指标 (46)8.5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 (46)8.5.1工业节能 (46)8.5.2电能计量及节能措施 (47)8.5.3节水措施 (47)8.5.4建筑节能 (48)8.5.5企业节能管理 (49)8.6结论 (49)第九章环境保护与消防措施 (50)9.1设计依据及原则 (50)9.1.1环境保护设计依据 (50)9.1.2设计原则 (50)9.2建设地环境条件 (51)9.3 项目建设和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51)9.3.1 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51)9.3.2 项目生产过程产生的污染物 (52)9.4 环境保护措施方案 (53)9.4.1 项目建设期环保措施 (53)9.4.2 项目运营期环保措施 (54)9.4.3环境管理与监测机构 (56)9.5绿化方案 (56)9.6消防措施 (56)9.6.1设计依据 (56)9.6.2防范措施 (57)9.6.3消防管理 (58)9.6.4消防设施及措施 (59)9.6.5消防措施的预期效果 (59)第十章劳动安全卫生 (60)10.1 编制依据 (60)10.2概况 (60)10.3 劳动安全 (60)10.3.1工程消防 (60)10.3.2防火防爆设计 (61)10.3.3电气安全与接地 (61)10.3.4设备防雷及接零保护 (61)10.3.5抗震设防措施 (62)10.4劳动卫生 (62)10.4.1工业卫生设施 (62)10.4.2防暑降温及冬季采暖 (63)10.4.3个人卫生 (63)10.4.4照明 (63)10.4.5噪声 (63)10.4.6防烫伤 (63)10.4.7个人防护 (64)10.4.8安全教育 (64)第十一章企业组织机构与劳动定员 (65)11.1组织机构 (65)11.2激励和约束机制 (65)11.3人力资源管理 (66)11.4劳动定员 (66)11.5福利待遇 (67)第十二章项目实施规划 (68)12.1建设工期的规划 (68)12.2 建设工期 (68)12.3实施进度安排 (68)第十三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69)13.1投资估算依据 (69)13.2建设投资估算 (69)13.3流动资金估算 (70)13.4资金筹措 (70)13.5项目投资总额 (70)13.6资金使用和管理 (73)第十四章财务及经济评价 (74)14.1总成本费用估算 (74)14.1.1基本数据的确立 (74)14.1.2产品成本 (75)14.1.3平均产品利润与销售税金 (76)14.2财务评价 (76)14.2.1项目投资回收期 (76)14.2.2项目投资利润率 (77)14.2.3不确定性分析 (77)14.3综合效益评价结论 (80)第十五章风险分析及规避 (82)15.1项目风险因素 (82)15.1.1不可抗力因素风险 (82)15.1.2技术风险 (82)15.1.3市场风险 (82)15.1.4资金管理风险 (83)15.2风险规避对策 (83)15.2.1不可抗力因素风险规避对策 (83)15.2.2技术风险规避对策 (83)15.2.3市场风险规避对策 (83)15.2.4资金管理风险规避对策 (84)第十六章招标方案 (85)16.1招标管理 (85)16.2招标依据 (85)16.3招标范围 (85)16.4招标方式 (86)16.5招标程序 (86)16.6评标程序 (87)16.7发放中标通知书 (87)16.8招投标书面情况报告备案 (87)16.9合同备案 (87)第十七章结论与建议 (89)17.1结论 (89)17.2建议 (89)附表 (90)附表1 销售收入预测表 (90)附表2 总成本表 (91)附表3 外购原材料表 (93)附表4 外购燃料及动力费表 (94)附表5 工资及福利表 (96)附表6 利润与利润分配表 (97)附表7 固定资产折旧费用表 (98)附表8 无形资产及递延资产摊销表 (99)附表9 流动资金估算表 (100)附表10 资产负债表 (102)附表11 资本金现金流量表 (103)附表12 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 (105)附表13 项目投资现金量表 (107)附表14 借款偿还计划表 (109) (113)第一章总论总论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首章,要综合叙述研究报告中各章节的主要问题和研究结论,并对项目的可行与否提出最终建议,为可行性研究的审批提供方便。
聚苯乙烯类树脂(1)

PS成型加工时易产生较大内应力 模具
产生内应力的原因:分子链易取向, 在冷却过程中,分子链尚未完成松弛
后期热处理 60-80度下处理1-2小时
PS的主要成型为:注射、挤出和发泡
发泡的方法有两种分:解注第塑温一:度种螺和:杆制熔和备融柱可温塞发式度性,相P温S差,度很然在后大经,过预发泡, 熟通化 过,挤最出终发经泡过,模冷可 流压却以 动1挤8(定0出在 性-厚型2:很好2板01度宽,5)0-;的热20编第温稳0辑度p二p度定t,种范性把围能发进好泡剂行和加助工剂,,
编辑ppt
(四)透明型 一般的ABS塑料是不透明的,透明ABS是采用甲基丙烯酸甲酯作为第四种单体与 通常的ABS中所含的三种单体共聚。这种透明ABS的透光率可达72%,雾度约 10%,其它性能与中冲击型的标准型ABS接近。 另一种透明ABS是用甲基丙烯酸酯代替标准型ABS中的丙烯腈,所得三元共聚物 又称MBS。这种材料透光率可达到 90%(3.2 mm厚度的制品)。
优缺干点净点溶是,是液;产散聚散物热合热纯困所容度难得易差,到、,由的产后于聚P物处温合S分泡理度物子沫也分主量塑复布要较料杂不用高。,均于,成和配分本局制散高部清性于过漆小悬热。;浮,聚使合产。物分 缺子该点量聚是分合:散方由性法于大所分,得散影聚剂响合不到物易材主除料要尽的用,力于使学涂产性料物能和纯。泡度沫不塑及料本。体聚合。 常该用法于所制得备产泡品沫主塑要料用。于溶制液备聚电合性—能—要主求要高用的于注配塑制、清挤漆出。制品。
编辑ppt
<一> 高抗冲PS(HIPS) 1. 制备高抗冲PS的两种方法:
PS 与 顺 丁 橡 胶 或 丁 苯橡胶(含量 10~20%)直接共混
——混合难于均匀,增 韧效果不显著。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聚苯乙烯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聚苯乙烯》(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一、标准起草的基本情况(包括简要的起草过程、主要起草单位、起草人等)1.标准起草过程2012年6月卫生部食品安全综合协调与卫生监督局与浙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签订了制定《食品添加剂聚苯乙烯》项目委托协议书。
根据《食品国家安全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1对聚苯乙烯的使用要求,浙江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承担该项国家标准的制定工作后成立了工作小组,工作小组按制定计划,首先进行了对啤酒加工业对聚苯乙烯的使用流程进行了实地调研工作,收集了美国、日本、欧盟、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对食品添加剂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对苯乙烯作为啤酒加工过程中作为助滤剂的要求,确定了标准的起草方案。
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相关标准,结合我国苯乙烯生产、应用现状,根据聚苯乙烯作为食品添加剂中助滤剂的特点和使用技术要求。
选取了6家生产厂家的样品按照各个国家对苯乙烯安全卫生项目进行检测摸底,起草了《食品添加剂聚苯乙烯》征求意见稿。
2.主要起草单位、起草人及所承担的工作情况吴丽燕,高级工程师,现在浙江金华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科分院从事食品及食品接触材料检测和管理工作。
在标准修订过程中主要承担项目的组织实施、现场调研、美国、日本相关文献调研、样品采样、技术指导、方案设计,标准文本的起草等工作。
曹丹,工程师,现在浙江金华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科分院从事食品及食品接触材料检测工作。
主要承担标准的技术指导、意见收集汇总、审核等工作。
路梅,副教授,浙江师范大学,主要承担样品检测工作、数据统计等工作。
沈怡,博士,欧盟食品接触材料专业网站专家组成员,标准制定主要从事欧盟相关法律法规动态分析等工作。
二、标准的重要内容1.技术上对感官和理化指标明确了要求1.1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 的规定。
1.2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三、国内国际相关标准情况(一)聚苯乙烯相关国内外法律法规:如表3表3:聚苯乙烯相关国内外法律法规本标准与国内外法律法规对聚苯乙烯卫生要求:如表4表4 本标准与国内外对聚苯乙烯指标项目、限量要求四、其他需要在网上公开说明的事项无。
聚苯乙烯树脂(MSDS)

聚苯乙烯树脂(MSDS)1. 标识信息- 产品名称:聚苯乙烯树脂- 英文名称:Polystyrene resin- CAS号:9003-53-62. 成分信息- 聚苯乙烯树脂是由苯乙烯单体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主要成分为苯乙烯。
3. 危险性概述- 3.1 对皮肤有刺激作用,接触后可引起发红、发炎等不适。
- 3.2 可燃,遇明火可引起火灾。
- 3.3 加热过程中会释放有害气体,如苯、苯乙烯等。
4. 急救措施- 4.1 吸入:将受害者移到新鲜空气中,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有呼吸困难,立即就医。
- 4.2 飞溅眼睛: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同时就医。
- 4.3 接触皮肤: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物,用大量肥皂和水冲洗,如有不适,就医。
- 4.4 吞食:不要催吐,立即就医。
5. 灭火措施- 5.1 禁止使用水直接灭火,可使用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等灭火剂。
- 5.2 在火灾现场,应戴自给式呼吸器和防护服。
6. 泄漏应急处理- 6.1 停止泄漏源,远离泄漏区域。
- 6.2 将泄漏物收集到合适的中,或用干净的吸收材料擦拭干净。
- 6.3 对大面积泄漏,应采取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放到环境中的措施。
7. 操作和存储注意事项- 7.1 操作时应佩戴防护眼镜、防护手套和呼吸器等个人防护装备。
- 7.2 避免长时间接触,注意保持场所通风。
- 7.3 存储时应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保持干燥、阴凉的仓库。
8. 接触控制/个人保护- 8.1 工作场所应配备必要的通风设备。
- 8.2 接触聚苯乙烯树脂时,应佩戴防护手套、防护眼镜和呼吸器等个人防护装备。
9. 泄漏处置- 9.1 切勿使用水冲洗,可用干净的吸收材料覆盖泄漏物,然后用合适的收集。
- 9.2 泄漏物应妥善处理,不得排放到下水道或环境中。
10. 灭火器材- 10.1 灭火剂推荐: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等。
- 10.2 在火灾现场,应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进行灭火。
11. 废物处置- 11.1 废物应按照相关法规丢弃,不得随意丢弃到环境中。
《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 聚苯乙烯树脂》_T_CPCIF 0039—2019

.ICS13.020.20Z04+CPCIF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团体标准T/CPCIF 0039-2019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聚苯乙烯树脂Green design product evalua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Polystyrene resin2019-12 -31发布2019-12 -31实施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发布T/CPCIF 0039—2019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新疆蓝山屯河新材料有限公司、宜宾天原集团股份公司、中国化工环保协会本标准起草人:翟春军、段克非、杨有胜、林庆波、黄卫东、吴刚、周波、熊梅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聚苯乙烯树脂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聚苯乙烯树脂绿色设计产品的术语和定义、评价要求、评价方法和生命周期评价报告编制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聚苯乙烯树脂绿色设计产品的评价,包括通用型、可发型等产品,其他型号产品参照本标准指标进行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366 化工产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气相色谱法GB/T2406 塑料用氧指数法测定燃烧行为GB/T2589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6283 化工产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卡尔费休法(通用法)GB/T6679 固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GB/T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8624 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T10294 绝热材料稳态热阻及有关特性的测定防护热板法GB12268 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348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T12671聚苯乙烯(PS)树脂GB/T15928 不饱和聚酯树脂增强塑料中残留苯乙烯单体含量的测定GB/T16483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GB17167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T1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23331能源管理体系要求GB/T24001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T24040环境管理生命周期评价原则与框架GB/T24044环境管理生命周期评价要求与指南GB/T24789用水单位水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GB/T29906 模塑聚苯板薄抹灰外墙保温系统材料GB31572 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T32161生态设计产品评价通则GB/T32162生态设计产品标识AQ/T9006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HJ 38 固定污染源废气总烃、甲烷和非甲烷总烃的测定气相色谱法HJ 583 环境空气苯系物的测定固体吸附/热脱附-气相色谱法HJ 584 环境空气苯系物的测定活性炭吸附/二硫化碳解吸-气相色谱法QB/T4009可发性聚苯乙烯树脂《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2013年第591号令)《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办法》(环保部2014年第31号令)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可发性聚苯乙烯珠体产品技术说明书

可发性聚苯乙烯珠体产品技术说明书可发性聚苯乙烯珠体----产品技术说明书聚苯乙烯(Polystyrene,缩写PS)是指由经自由基加聚反应合成的,日文名称为ポリスチレン。
它是一种无色透明的,具有高于100℃的,因此经常被用来制作各种需要承受开水的温度的一次性,以及一次性泡沫饭盒等。
中文名聚苯乙烯、可发性聚苯乙烯珠体英文名Polystyrene别称ポリスチレン化学式(C8H8)n熔点240℃密度1050 kg/m3外观无色透明的分类普通聚苯乙烯,发泡聚苯乙烯等1物化性质:1.05 g/cm3:(σ) 10-16 S/m熔点212 °C密度1.06 g/mL at 25 °C折射率n20/D 1.5916闪点>230 °F储存条件2-8°C形态powder颜色White水溶解性insoluble稳定性Stable. Combustible. Incompatible with strong oxidizing agents. InChIKey ZJMWRROPUADPEA-UHFFFAOYSA-N CAS 数据库NIST化学物质信息EPA化学物质信息率:0.08:(E) 3000-3600 MPa:(σt) 46–60 MPa伸长长度:3–4%:2–5 kJ/m2:80-100℃:(α) 8×10-5/K:(c) 1.3 kJ/(kg·K):(ASTM) 0.03–0.1:280℃聚苯乙烯玻璃化温度80~90℃,非晶态1.04~1.06克/立方厘米,晶体密度1.11~1.12克/立方厘米,熔融240℃,电阻率为1020~1022欧·厘米。
导热系数30℃时0.116瓦/(米·开)。
通常的聚苯乙烯为非晶态,具有优良的绝热、绝缘和透明性,长期使用温度0~70℃,但脆,低温易开裂。
此外还有全同和间同以及无规立构聚苯乙烯。
全同聚合物有高度结晶性,间同聚合物有部分结晶性。
关于编制聚苯乙烯生产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说明

关于编制聚苯乙烯生产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说明(模版型)【立项 批地 融资 招商】核心提示:聚苯乙烯项目投资环境分析,聚苯乙烯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聚苯乙烯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聚苯乙烯行业竞争格局分析,聚苯乙烯行业财务指标分析参考,聚苯乙烯行业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聚苯乙烯项目建设条件与选址方案,聚苯乙烯项目不确定性及风险分析,聚苯乙烯行业发展趋势分析1、本报告为模板形式,客户下载后,可跟据报告说明,自行修改,完成属于自己的,高水平的可研报告,从此写报告不在求人。
2、客户可联系我公司,协助编写完成可研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大纲(具体可跟据客户要求进行调整)编制单位:北京中投信德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专业撰写资金申请报告项目建议书商业计划书节能评估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目录 ............................................................................................................................ - 1 - 第1章聚苯乙烯项目总论 ......................................................................................... 7§1.1 项目背景 ....................................................................................................... 7§1.1.1 项目名称 ............................................................................................. 7§1.1.2 项目承办单位 ..................................................................................... 7§1.1.3 项目主管部门 ..................................................................................... 7§1.1.4 项目拟建地区、地点 ......................................................................... 7§1.1.5 承担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单位和法人代表 ......................................... 7§1.1.6 研究工作依据 ..................................................................................... 7§1.1.7 研究工作概况 ..................................................................................... 8§1.2 可行性研究结论 ........................................................................................... 8§1.2.1 市场预测和项目规模 ......................................................................... 8§1.2.2 原材料、燃料和动力供应 ................................................................. 9§1.2.3 厂址 ..................................................................................................... 9§1.2.4 项目工程技术方案 ............................................................................. 9§1.2.5 环境保护 ............................................................................................. 9§1.2.6 工厂组织及劳动定员 ......................................................................... 9§1.2.7 项目建设进度 ..................................................................................... 9§1.2.8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 10§1.2.9 项目财务和经济评论 ..................................................................... 10§1.2.10 项目综合评价结论 ....................................................................... 10§1.3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 10§1.4 存在问题及建议 ....................................................................................... 10第2章聚苯乙烯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 ................................................................. 11§2.1 项目提出的背景 ....................................................................................... 11§2.1.1 国家或行业发展规划 ..................................................................... 11§2.1.2 项目发起人和发起缘由 ................................................................. 11§2.2 项目发展概况 ........................................................................................... 11§2.2.1 已进行的调查研究项目及其成果 ................................................. 11§2.2.2 试验试制工作情况 ......................................................................... 12§2.2.3 厂址初勘和初步测量工作情况 ..................................................... 12§2.2.4 项目建议书的编制、提出及审批过程 ......................................... 12§2.3 投资的必要性 ........................................................................................... 12第3章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 ................................................................................. 14§3.1 市场调查 ................................................................................................... 14§3.1.1 拟建项目产出物用途调查 ............................................................. 14§3.1.2 产品现有生产能力调查 ................................................................. 14§3.1.3 产品产量及销售量调查 ................................................................. 14§3.1.4 替代产品调查 ................................................................................. 15§3.1.5 产品价格调查 ................................................................................. 15§3.1.6 国外市场调查 ................................................................................. 15§3.2 市场预测 ................................................................................................... 15§3.2.1 国内市场需求预测 ......................................................................... 15§3.2.2 产品出口或进口替代分析 ............................................................. 16§3.2.3 价格预测 ......................................................................................... 16§3.3 市场推销战略 ........................................................................................... 16§3.3.1 推销方式 ......................................................................................... 17§3.3.2 推销措施 ......................................................................................... 17§3.3.3 促销价格制度 ................................................................................. 17§3.3.4 产品销售费用预测 ......................................................................... 17§3.4 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 ............................................................................... 17§3.4.1 产品方案 ......................................................................................... 17§3.4.2 建设规模 ......................................................................................... 18§3.5 产品销售收入预测 ................................................................................... 18第4章建设条件与厂址选择 ................................................................................. 19§4.1 资源和原材料 ........................................................................................... 19§4.1.1 资源评述 ......................................................................................... 19§4.1.2 原材料及主要辅助材料供应 ......................................................... 19§4.1.3 需要作生产试验的原料 ................................................................. 20§4.2 建设地区的选择 ....................................................................................... 20§4.2.1 自然条件 ......................................................................................... 21§4.2.2 基础设施 ......................................................................................... 21§4.2.3 社会经济条件 ................................................................................. 21§4.2.4 其它应考虑的因素 ......................................................................... 22§4.3 厂址选择 ................................................................................................... 22§4.3.1 厂址多方案比较 ............................................................................. 22§4.3.2 厂址推荐方案 ................................................................................. 23第5章工厂技术方案 ............................................................................................. 25§5.1 项目组成 ................................................................................................... 25§5.2 生产技术方案 ........................................................................................... 25§5.2.1 产品标准 ......................................................................................... 25§5.2.2 生产方法 ......................................................................................... 25§5.2.3 技术参数和工艺流程 ..................................................................... 26§5.2.4 主要工艺设备选择 ......................................................................... 26§5.2.5 主要原材料、燃料、动力消耗指标 ............................................. 26§5.2.6 主要生产车间布置方案 ................................................................. 27§5.3 总平面布置和运输 ................................................................................... 27§5.3.1 总平面布置原则 ............................................................................. 27§5.3.2 厂内外运输方案 ............................................................................. 27§5.3.3 仓储方案 ......................................................................................... 28§5.3.4 占地面积及分析 ............................................................................. 28§5.4 土建工程 ................................................................................................... 28§5.4.1 主要建、构筑物的建筑特征与结构设计 ..................................... 28§5.4.2 特殊基础工程的设计 ..................................................................... 29§5.4.3 建筑材料 ......................................................................................... 29§5.4.4 土建工程造价估算 ......................................................................... 29§5.5 其他工程 ................................................................................................... 29§5.5.1 给排水工程 ..................................................................................... 29§5.5.2 动力及公用工程 ............................................................................. 29§5.5.3 地震设防 ......................................................................................... 30§5.5.4 生活福利设施 ................................................................................. 30第6章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 ................................................................................. 31§6.1 建设地区的环境现状 ............................................................................... 31§6.1.1 项目的地理位置 ............................................................................. 31§6.1.2 地形、地貌、土壤、地质、水文、气象 ..................................... 31§6.1.3 矿藏、森林、草原、水产和野生动物、植物、农作物 ............. 31§6.1.4 自然保护区、风景游览区、名胜古迹、以及重要政治文化设施 . 31§6.1.5 现有工矿企业分布情况; ............................................................. 31§6.1.6 生活居住区分布情况和人口密度、健康状况、地方病等情况; . 31§6.1.7 大气、地下水、地面水的环境质量状况; ................................. 32§6.1.8 交通运输情况; ............................................................................. 32§6.1.9 其他社会经济活动污染、破坏现状资料。
《聚苯乙烯泡沫(EPS)复合装饰线》行业标准编制说明

《聚苯乙烯泡沫(EPS)复合装饰线》行业标准编制说明聚苯乙烯泡沫(EPS)复合装饰线是一种新型的外墙装饰线,适用于安装在外墙或室内的墙体上,既能体现建筑的装饰风格,又能保证施工部位不出现冷、热桥效应。
它能完全替代传统的水泥装饰制品,解决安装水泥制品困难,工期长,时间久会出现裂缝,耐久性差等问题。
具有重量轻、粘贴牢固、造型随意加工、安装方便、线条间无缝隙的优点。
EPS材质的装饰产品在欧美国家已经使用了十多年,现在,国内正开始推广使用。
将来的趋势,一定是EPS复合材料以其优越的性能和环保性,成为国内主流的装饰材料。
一、标准工作概况1.1任务来源根据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信厅科[2013] 163 号文“关于下达2013年第三批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聚苯乙烯泡沫(EPS)复合装饰线》列入了行业标准制定计划,项目编号:2013-1249T-JC。
由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和有关聚苯乙烯泡沫(EPS)复合装饰线的生产和应用单位成立了标准制订项目组。
1.2起草单位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是本标准的负责起草单位。
本标准其他主要起草单位为:杭州欧峰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安徽京工建企业集团、河北福瑞德高新建材有限公司、江西省龙腾实业有限公司、秦皇岛慕湖建材有限公司。
参加起草单位有:北京敬业达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北京悦筑新天节能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建筑材料工业技术监督研究中心、四川省欧威新型建材有限公司、陕西融祥塑业有限公司、青岛璐海建筑材料有限公司、青岛鑫天宇节能工程有限公司、黑龙江华彩建材科技有限公司、陕西旭峰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郑州华晨外墙保温材料有限公司、上海华缘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南宁市高品保温建材有限责任公司、贵州西奥建筑节能科技有限公司、宁波英硕建筑节能材料有限公司、昆明润能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宁波卫山多宝建材有限公司、大连泰和装饰构件有限公司、宁夏金石伟业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康明新型建筑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年产500吨聚苯乙烯设计说明书(计算之前部分自己写)

第一章原材料规格原料规格一览序号原材料名称代号控制项目名称及指标用途1 苯乙烯外观:无色透明液无游离水份纯度:≥99.6%聚合物:≤50ppmTBC:≤50ppm反应单体续表3-2序号原材料名称代号控制项目名称及指标用途2 过氧化苯甲酰BPO外观:白色结晶粉沫纯度:干基≥98%(m/m)水份: ≤25-305活性氧量(干基)% ≥6.50引发剂3 聚乙烯醇PV A 分子量:2700~3000碱化度%:86~89挥发份%:<5灰分%:<0.5分散剂4 水纯水,硬度<30mg/L 悬浮介质工艺控制条件操作条件标准一览表第 1 章 物料衡算1.1 计算依据(1)年产量:500吨 (2)年工作时数:7200小时 (3)单体纯度:99.6% (4)单体转化率:90%(5)工艺配比(净含量/100分单体,质量百分含量): 工艺配比聚苯乙烯工艺配比序号 原料名称 规格 比例 备注 1 纯水 硬度<30mg/L 600 2 苯乙烯 99.6% 100 单体 3 BPO 3.34 4聚乙烯醇31.2 聚合工段物料衡算 1.2.1 进料阶段每年生产:7200/17=424批 每批生产:500/424=1179.25kg该组分纯度该组分转化率产品中该组分的含量每小时产量某组份进料量⨯⨯=苯乙烯进料量=1179.25/(0.9*0.996)=1315.54kg 批 辅助物料计算: (1)分散介质水的进料量为:1315.54kg/批×600%=7893.24 kg/批 (2)分散剂分散剂 聚乙烯醇:1315.54/100*3.34=43.94kg/批 (3)引发剂引发剂 BPO :1315.54/100*3=39.47 kg/批(9)进料总量为:7893.24+43.94+39.47+1315.54=9292.19kg/批1.2.2 出料阶段单体进料量:1315.54kg/批,单体转化率:90%,则单体反应用量为:1315.54kg/批×90%=1183.99 kg/批未反应的是:1315.54kg/批-1183.99kg/批=131.55kg/批产品出料量=9292.19-131.55-7893.24=1267.40kg/批物料平衡表进料(kg/批)出料(kg/批)苯乙烯1315.54 131.55 +4.7(杂质)BPO 39.47 39.47PV A 43.94 43.94纯水7893.24 7893.24总量9292.19 8112.90净产品量=进料总量-未反应的单体出料量-水量-分散剂-引发剂-单体内所含杂志=9292.19-131.55-7893.24-43.94-39.47-(1315.54-131.55)*(1-0.996)=1179.29 kg/批校核;1179.29.>1179.25结果稍大于所给设计任务,故设计为合格第 2 章热量衡算衡算式:进釜的热量=出釜的热量(冷剂带走的热量)(1)物料携带热量;(2)聚合热;(3)聚合釜搅拌热;(4)热量损失;(5)冷剂带走的热量。
交联型聚苯乙烯树脂

交联型聚苯乙烯树脂是一种重要的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本文将从定义、制备方法、特性及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一、定义交联型聚苯乙烯树脂,是以苯乙烯为主要单体,通过特定的交联剂和交联条件,形成三维网络结构的聚合物。
交联作用可以改善聚苯乙烯的物理性能和化学稳定性,使其具有更高的强度、硬度和耐热性。
二、制备方法1. 热交联法:将苯乙烯单体和交联剂混合,并在高温下进行聚合反应,形成线性聚合物链。
然后通过热处理或添加引发剂,在高温下进行交联反应,形成交联型聚苯乙烯树脂。
2. 辐射交联法:利用电子束或γ射线辐射对聚苯乙烯进行交联,形成交联型聚苯乙烯树脂。
这种方法不需要高温,可以在常温下实现交联反应。
3. 化学交联法:通过在聚苯乙烯分子间引入交联剂,使其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交联型聚苯乙烯树脂。
三、特性1. 强度和硬度高:交联作用使聚苯乙烯形成三维网络结构,增强了其分子链的连接性,使得交联型聚苯乙烯树脂具有更高的强度和硬度,适用于制作高强度要求的产品。
2. 耐热性好:交联型聚苯乙烯树脂的交联结构可以提高其耐热性能,使其在高温环境下保持较好的物理性能和尺寸稳定性。
3. 化学稳定性好:交联作用可以使聚苯乙烯分子链之间形成紧密的连接,增加其抗溶剂和化学品侵蚀的能力,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
4. 绝缘性能优异:交联型聚苯乙烯树脂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适用于电子、电器等领域的绝缘材料。
5. 加工性能良好:交联型聚苯乙烯树脂可以通过注塑、挤出等常见的塑料加工方法进行成型,具有较好的可加工性。
四、应用领域1. 电子电器领域:交联型聚苯乙烯树脂作为绝缘材料广泛应用于电线电缆、绝缘管及连接器等电子电器产品中。
2. 化工领域:交联型聚苯乙烯树脂具有较好的耐溶剂和耐腐蚀性能,用于制作化学容器、管道等化工设备。
3. 汽车工业:交联型聚苯乙烯树脂可用于汽车零部件的制造,如汽车外壳、内饰件等,具有良好的强度和耐热性能。
5聚苯乙烯解析

6
苯乙烯
预聚釜 115~120℃
140℃
聚 合 塔
97%~98%PS
200℃ 50%PS
改进后的苯乙烯本体聚合
➢预聚釜温度控制在115~
120℃,物料停留时间4~5h。 转化率约为50%;
➢塔式反应器中塔顶温度保持
140℃,塔底为200℃。物料在 塔中的停留时间为3~4h,出 口产物含聚苯乙烯97%~98%。
结构式:CH2=CH-
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单体在贮存、 运输过程中,需要加入少量的间苯二 酚或叔丁基间苯二酚等阻聚剂以防止 自聚
3
二 聚苯乙烯生产工艺
聚合机理
自由基型聚合 离子型聚合 (包括配位离子 型)
聚合方法
四种均可, 应用较多的是:
本体聚合 悬浮聚合
4
二 聚苯乙烯生产工艺 苯乙烯的本体聚合
1.单体:纯度>99.5% 2.引发剂:热引发 3.反应器:塔式、釜式、槽式和管式等
10
4 1
2
57
11 9
10 12
3
68
13 14
20
15
16 17 18
21
19
➢向聚合釜内加入单体、水、分散剂、引发剂及内部润滑
剂(石蜡)等。升温到90℃,反应6h;然后再升温到 110℃和135℃两个阶段进行聚合,共约2~3h。釜内压力 为0.3MPa,聚合后降温到60℃,得聚苯乙烯悬浮液。
釜中搅拌转速为300~360r/min, 温度80℃,时间60~70小时,转 化率为30%~35%。 ➢然后物料进入高6m,内径0.8m, 内衬不锈钢的内部分为六个尺寸 基本相同的钢塔中,转化率可达 95%。 ➢反应产物经挤出机拉条和切粒, 得聚苯乙烯产品。 ➢该装置传热效率较低,且塔中 无搅拌,反应温度颇不均一,物 料返混现象还常有发生,加之装 置无脱挥设备,结果所得聚苯乙 烯不仅性质差,且含有单体及低 聚物高达3%~4%。
聚苯乙烯树脂填充剂标准

聚苯乙烯树脂填充剂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聚苯乙烯树脂填充剂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的材料,用于提高产品的强度、硬度和耐磨性。
为了确保聚苯乙烯树脂填充剂的质量和性能,制定了一系列标准来规范其生产和使用。
本文将介绍关于聚苯乙烯树脂填充剂标准的内容,希望能够为相关行业提供参考。
一、标准的意义聚苯乙烯树脂填充剂标准是制定用于确定材料质量、性能和使用规范的文件。
通过遵守标准,可以保证产品的质量稳定、性能可靠,同时也有利于企业间的贸易和合作。
标准的制定需要经过严格的实验验证和专家评审,确保其科学性和实用性。
二、标准的内容1. 原材料要求:包括填充剂的种类、粒度、形状、含量等要求,确保填充剂的质量稳定和性能可靠。
2. 生产工艺:包括填充剂的配方、混合比例、加工工艺等要求,确保填充剂的加工过程符合规范,不会对产品的质量和性能产生影响。
3. 产品性能:包括填充剂的强度、硬度、耐磨性、耐候性等要求,确保产品具有优良的性能指标,满足用户的需求。
4. 检测方法:包括填充剂的质量和性能检测方法、标准样品的制备方法等要求,确保产品的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5. 包装和运输:包括填充剂的包装规范、运输条件、储存期限等要求,确保产品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不受损坏。
三、标准的执行为了确保标准的有效执行,需要制定相关的检测方法和监督体系,对填充剂的生产和使用进行监督和检测。
也需要加强对企业和产品的认证和备案工作,建立健全的档案管理系统,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符合标准要求。
四、标准的重要性1. 维护用户权益:通过制定标准,可以规范产品的质量和性能,保障用户的权益,避免因产品质量问题而给用户带来损失。
2. 促进行业发展:标准的制定有利于行业间的合作和交流,推动技术的进步和产品的创新,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3. 提升企业形象:遵守标准可以表明企业有着严格的质量管控体系和责任心,提升企业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五、结语通过制定和执行聚苯乙烯树脂填充剂标准,可以达到保障产品质量、促进行业发展、提升企业形象等多重效果。
聚苯乙烯(PS)类树脂的性能及应用研究

聚苯乙烯(PS)类树脂的性能及应用研究聚苯乙烯(PS)类树脂的性能及应用研究摘要:聚苯乙烯树脂(PS)是一种热塑性高分子材料,其玻璃化温度为104℃,具有价廉、容易着色、透明、吸湿性低、电性能好和良好耐化学介质稳定性,广泛用于电子电器工业、化学工业及日用品等。
本文主要介绍了聚苯乙烯树脂(PS)的性能和及目前在各方面的应用情况.关键词:PS 性能加工塑料应用正文:1.PS的定义和合成<一> 定义聚苯乙烯树脂是由苯乙烯单体通过自由基聚合而成的聚合物聚苯乙烯的英文是“polystyrene”,缩写为PS。
玻璃化温度80~90℃,非晶态密度1.04~1.06克/厘米3,晶体密度1.11~1.12克/厘米3,熔融温度240℃,电阻率为1020~1022欧·厘米。
导热系数30℃时0.116瓦/(米·开)。
通常的聚苯乙烯为非晶态无规聚合物,具有优良的绝热、绝缘和透明性,长期使用温度0~70℃,但脆,低温易开裂。
此外还有全同和间同立构聚苯乙烯。
全同聚合物有高度结晶性。
聚苯乙烯(PS)包括普通聚苯乙),聚苯乙烯.可发性聚苯乙烯(EPS).高抗冲聚苯乙烯()及间规聚苯乙烯(SPS)<二> 聚合方法本体聚合——获得的PS纯净度高,主要用来制造对电性能要求高的制品。
悬浮聚合——获得的PS分子量高分布窄但纯度不如本体聚合PS,可用来制造一般日用和工业用品、和PS泡沫塑料。
乳液聚合——主要用于涂料和PS泡沫塑料。
溶液聚合——主要用于配制清漆。
2. PS的结构聚苯乙烯的分子链上交替连接着侧苯基。
由于侧苯基的体积较大,有较大的位阻效应,而使聚苯乙烯的分子链变得刚硬,因此,玻璃化温度比聚乙烯、聚丙烯都高,且刚性脆性较大,制品易产生内应力。
由于侧苯基在空间的排列为无规结构,因此聚苯乙烯为无定形聚合物,具有很高的透明性。
侧苯基具有很大的空间位阻,造成PS分子链很僵硬,Tg在80℃。
侧苯基的存在使聚苯乙烯的化学活性要大一些,苯环所能进行的特征反应如氯化、硝化、磺化等聚苯乙烯都可以进行。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聚苯乙烯树脂分析方法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一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聚苯乙烯树脂分析方法》(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一、项目的意义及来源塑料包装工业是近百年来世界上发展最为迅猛的新兴行业,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以及生产技术的成熟,食品塑料包装的要求更加趋于理性化,除外观和结构之外,更注重其安全性。
聚苯乙烯树脂(PS)是指以苯乙烯为单体的均聚物、共聚物及其掺杂物等一大类热塑性树脂。
聚苯乙烯树脂具有良好的刚性、透明性、耐水性、化学稳定性,特别是优异的电性能、耐辐射性能、低的吸热性,而且价格低廉,自身无毒无味,在食品包装中得到广泛应用。
测定残留的苯乙烯、乙苯等挥发成分是判定聚苯乙烯树脂是否合格的重要指标。
聚苯乙烯树脂聚合残留的单体苯乙烯及其他一些挥发性有机物如乙苯等,经大鼠试验可抑制生育,使肝、肾重量减轻,对人体也有较重毒性,达到一定的残留值,则可能有致癌的危险。
欧盟和美国是目前国际上对食品接触性材料的控制管理体系最为完善的国家和组织,与欧盟的2002/72/EC以及美国FDA相关标准21CFR§177.1640相比较,乙烯及乙苯等挥发成分残留量的国家标准分析方法GB/T5009.59-2003采用的是仍然是填充柱气相色谱法,距今已有许多年的历史,已不能满足当前生产企业、监管部门以及安全要求,亟需重新修订。
本项目受卫生部卫生政策法规司的委托,根据食品卫生标准专业委员会的制修订计划,目前已完成《聚苯乙烯树脂分析方法》的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
本项目起草单位为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二、修订依据及基本原则(一)本分析方法的修订是根据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果和编写规则》的要求进行编写制定的。
(二)修订的分析方法既能符合我国即将重新修订发布的《聚苯乙烯树脂》的基本要求,又要在原方法的基础上主要技术水平有所发展,具有先进性。
(三)修订的分析方法必须适合我国目前的实验室、仪器和各种化学试剂的供应条件以及分析人员的技术水平,有广泛的实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聚苯乙烯树脂》(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一、任务来源、项目编号、参与协作单位、简要起草过程、主要起草人及其所承担的工作本项目(项目编号为20062124-Q-361)受卫生部卫生政策法规司的委托,根据卫生部食品卫生标准专业委员会《2007-2008年卫生标准制(修)订项目委托协议书》(食标发[2007]44号)要求,由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所牵头,国际化学品制造商协会、巴塞尔公司、陶氏化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上海赛科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等参加的起草小组,对《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聚苯乙烯树脂卫生标准》进行修订。
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所于2007年3月13日-14日召开了全国食品容器包装材料卫生标准修订第一次工作会议。
确定由上海食品药品监督所担任《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聚苯乙烯树脂卫生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组织有关生产企业、行业协会和监督部门组成起草小组。
起草小组按修订计划,首先进行了必要的、广泛的调研工作,收集了国内、外相关标准并对其进行分析对照,确定了标准的起草方案。
在原标准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相关标准,结合我国实际起草了《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聚苯乙烯树脂卫生标准》(征求意见稿),并分送有关监督、科研、检验、生产单位和有关专家,广泛征求意见,根据反馈意见又对标准草案作适当修改,形成《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聚苯乙烯树脂卫生标准》(送审稿)。
徐万骅,主管医师,现在上海食品药品监督所从事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在标准修订过程中主要承担项目的组织实施、现场调研、国内外文献调研、样品采样、数据统计汇总、意见收集汇总、标准文本的起草等工作。
顾振华,副主任医师,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所所长,卫生部食品安全标准专业委员会委员,食品相关产品分委员会主任委员,主要承担标准的技术指导、审核等工作。
二、与我国法律法规和其他标准的关系我国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卫生标准、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作为标准的规范性引用文件,所设定指标限量值与以上标准没有矛盾。
三、与国外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关系原标准修订后标准美国FDA 干燥失重, % 0.2 -- 0.2挥发物, % 1.0 -- 1.0苯乙烯, % 0.5 0.15 GPPS:1.00.5(接触油脂) HIPS: 0.5乙苯, % 0.3 0.05 0.3 正己烷提取物,% 1.5 -- --四、标准制定的原则(一)本标准的修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及有关法规、规章,按GB/T 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中的原则要求进行编写。
(二)本着新标准尽量与国际接轨的原则,起草小组查阅了大量的国际及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有关标准和规定。
目前仅有美国食品法规FDA 21CFR和我国制定有树脂标准,且美国食品法规对于树脂的规定更为全面,为了尽量引用先进国家相近的专业标准,使新标准更加先进、全面、合理,此次标准修订参考了美国联邦法规FDA 21CFR 177.1640 Polystyrene and rubber-modified polystyrene(聚苯乙烯与橡胶改性聚苯乙烯聚合物)。
五、确定各项技术内容的依据(一)细化标准的适用范围现行标准规定的范围为“本标准规定了聚苯乙烯树脂的卫生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制作食品容器、包装材料及食品工业用的聚苯乙烯树脂。
”该范围比较模糊,应该对适用的聚苯乙烯树脂做出明确界定。
将其修改为:“本标准规定了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聚苯乙烯树脂的术语和定义、卫生要求、检验方法、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及检验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制作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的通用聚苯乙烯(GPPS)和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树脂”。
主要理由:一是;聚苯乙烯树脂有多种如:通用聚苯乙烯(GPPS)、橡胶改性的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树脂等。
其特性各有不同。
二是;美国FDA对以上各种聚苯乙烯树脂有不同的法规条款规定,其相应的指标也不同。
如:177.1640是针对通用聚苯乙烯(GPPS)和橡胶改性的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树脂;目前在食品包装市场上通用聚苯乙烯(GPPS)和橡胶改性的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树脂都有大量应用。
三是;可以将GB9692的适用范围与美国FDA的177.1640等同,这样便于以后国际法规的协调同步。
(二)感官指标由于通用聚苯乙烯(GPPS)一般为晶状透明颗粒;橡胶改性的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一般为白色颗粒。
所以将“白色颗粒,不得有异味、异嗅、异物。
”改为“晶状透明或白色颗粒,不得有异嗅、异物。
” 。
(三)取消干燥失重和挥发物含量的测定干燥失重和挥发物的含量并不代表聚苯乙烯树脂的安全性。
如干燥失重可能失去水分, 而水分的多少与安全性无关。
聚苯乙烯树脂一般不吸潮,测定干燥失重没有意义。
聚苯乙烯树脂中的主要挥发物是苯乙烯和乙苯,而这两种在该标准中已经特别规定了有关限值,没有必要重复测定。
聚苯乙烯成型品加工过程需要加热,其温度远远大于干燥失重和挥发物的含量测定温度100℃,因此,干燥失重测定时失去的物质和挥发物的含量测定中测定的挥发物在加工过程中会因高温加热而除去。
对最终产品的安全性没有影响。
(四)降低苯乙烯和乙苯残留量的限值高含量的苯乙烯和乙苯残留会导致嗅觉上的不适。
原标准规定聚苯乙烯树脂中苯乙烯残留为0.5%,乙苯残留为0.3%,聚苯乙烯树脂就会散发出非常难闻的气味。
这与感官指标中的“不得有异嗅”不符。
经过了解目前聚苯乙烯树脂生产商,都可以生产出达到苯乙烯残留量小于0.15% (1500ppm),乙苯残留量小于0.05%(500ppm)的聚苯乙烯树脂。
因此,提高这些指标不会对行业有大的影响。
美国FDA177.1640规定,GPPS苯乙烯残留量规定为1%,接触油脂的为0.5%;HIPS苯乙烯残留量规定为0.5%,但这是很久以前的标准了(1950s), 虽然美国FDA至今没有对该法规进行修改,但是工业界和整个供应链已经自行提高了行业默认标准。
毒理学研究证明,苯乙烯和乙苯都有一些令人关注的毒理学问题。
两种物质都被国际癌症研究所列为2b 类。
虽然目前在欧洲和美国进行的风险评估说明,没有太大风险,但这是基于苯乙烯和乙苯的实际暴露量及工业界和整个供应链的产品安全管理措施。
修改标准应该根据行业的发展,提高产品卫生标准可以反映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后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
并且提高标准对提高食品安全也有重要意义。
(五)取消正己烷提取物的要求由于在聚苯乙烯树脂特别是橡胶改性的高抗冲聚苯乙烯树脂加工过程中一般要加入一定量的矿物油,其在树脂中含量为一般0.5%-5%。
正己烷可以将矿物油抽提出来,而不同品牌的苯乙烯树脂可能含有不同含量的矿物油,因此导致正己烷抽提量的不同。
美国FDA没有规定聚苯乙烯树脂正己烷提取物,因此,在本次修订取消正己烷提取物指标。
六、重大意见分歧的处理结果和依据完成征求意见稿之后,向生产企业、检验部门、监管部门等广泛征求了意见,寄发征求意见稿15份,回收反馈意见13份(其中2份无意见),回收率86.7%。
反馈意见中共提出意见数17个,采纳13个,未采纳4个。
不采纳的意见主要为型式检验的周期,建议改为一年一次,根据一般产品检验规则,本标准采用每半年作一次型式检验。
对上述单位提出意见的汇总及处理情况详见《意见汇总表》。
已根据分委员会审查意见“标准名称改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聚苯乙烯树脂》”修改。
反馈结果基本同意本次修订结果,无重大意见分歧意见。
七、检测结果本次修订共检测61批样品,苯乙烯和乙苯均符合修订后标准,见下表。
聚苯乙烯树脂样品的检测数据样品编号苯乙烯, % 乙苯, %1 0.0637 0.01062 0.0328 0.01573 0.0489 0.01294 0.0761 0.02015 0.046 0.01416 0.0665 0.0147 0.0556 0.01678 0.077 0.0179 0.0524 0.025610 0.0656 0.022911 0.0654 0.021212 0.0601 0.016713 0.0701 0.021114 0.0594 0.01415 0.0605 0.017716 0.0506 0.016617 0.0643 0.016818 0.0682 0.018819 0.0559 0.021820 0.0781 0.019321 0.0682 0.018822 0.0816 0.014323 0.0754 0.014624 0.0621 0.010225 0.072 0.0144样品编号苯乙烯, % 乙苯, %26 0.0434 0.012427 0.0496 0.014128 0.0605 0.010629 0.0496 0.015130 0.0823 0.012831 0.0665 0.012532 0.0328 0.025133 0.048 0.017434 0.0613 0.017235 0.0578 0.015336 0.0603 0.011437 0.0615 0.022638 0.0718 0.019739 0.0614 0.017540 0.0594 0.015641 0.0583 0.013242 0.0758 0.023843 0.0682 0.018144 0.0481 0.024845 0.0465 0.021446 0.0526 0.016447 0.0637 0.01648 0.072 0.014249 0.0617 0.013950 0.0487 0.025551 0.0658 0.022952 0.0773 0.02153 0.0728 0.014954 0.0692 0.016655 0.0476 0.017456 0.0499 0.021557 0.0623 0.014358 0.0539 0.008359 0.0699 0.010260 0.0554 0.008661 0.0879 0.0152 平均数0.061 0.016 标准差0.01 0.004 95%上限0.0774 0.02256 99%上限0.0843 0.02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