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复习专题——太阳光照图的判读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知识点:光照图的判读

高中地理知识点:光照图的判读

高中地理知识点:光照图的判读
光照图的判读
(1)判断南北极,通常用于俯视图,判断依据为: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递增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
(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是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有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北纬23?26',若北极圈有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南纬23?26'
(3)确定地方时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正午12 点,晨昏线所包围的白昼部分的中间经线为12 点,晨线与赤道交点经线的地方时为6 点,昏线与赤道交点经线为18 点,依据每隔15?,时间相差1 小时,每1?相差4 分钟,先计算两地的经度差(同侧相减,异侧相加),再转换成时间,依据东加西减的原则,计算出地方时。

(4)判断昼夜长短求某地的昼(夜)长,也就是求该地在纬线圈上昼(夜)弧的长度,这个长度也可由昼(夜)弧所跨的经度数来推算。

(5)判断正午太阳高度角先求所求地区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不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和,再
用90?-两地纬度差即为所求地的正午太阳高度。

如何判读地球太阳光照图

如何判读地球太阳光照图

如何判读地球太阳光照图太阳光照图表示太阳光照射地球表面情况图,它可以在经纬网上绘制,也可在地球公转图上绘制,判读综合性强、跨度大,是高中地理第一单元知识重点,也是高考必考内容之一。

地球光照图有三种形式:极视图、侧视图、变式图,在各种图形上判断日期的方法是观察各条纬线昼夜长短的状况和极昼极夜的范围。

一、极地投影图的判读1、根据地球自转确定南北极地球自转是自西向东,在北极上空俯视为逆时针方向,而在南极上空俯视为顺时针方向,所以图1、图2是以北极为中心的投影图,图3、图4是以南极为中心的投影图。

2、根据晨昏线与极圈相切情况确定节气若晨昏线与北极圈相切且北极圈为极昼(如图1),或者晨昏线与南极圈相切且南极圈内为极夜(如图4),则为6月22日即北半球夏至日;若晨昏线与北极圈相切且北极圈内为极夜(如图2),或者晨昏线与南极圈相切且南极圈内为极昼(如图3),则为12月22日即北半球冬至日;若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如图5),全球昼夜平分,这时是3月21日或9月23日,即北半球春分或秋分日,南半球节气与北半球相反。

3、根据地球自转确定东西经度图1、图2地球逆时针方向旋转,图3、图4、图5地球顺时针方向旋转,根据自转箭头指东原则,以0°经线为基准,顺地球自转方向增大为东经度,反之为西经度(如图中FB为东经度,EA为西经度)。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同一经线上的两点,呈正南正北方向,在北极为中心的投影图上,沿任意经线向中心走都是北方,反之是南方。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同一纬线上的两点呈正东正西方向,顺地球自转方向为正东,反之为正西(如图1-5中的C点、D点,D点位于C 点的正东方向)。

4、找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可根据日期来确定,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即23°26′S(如图2、图3),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即23°26′N(如图1、图4),春秋二分太阳直射赤道即0°(如图5)。

高考复习专题---光照图的判读

高考复习专题---光照图的判读

高考复习专题---光照图的判读日照图也叫光照图,即太阳光线照射在地球表面所形成的白昼和黑夜的分布图形。

与光照图有关的试题在历年的高考试卷中占比较大的比重。

但是该内容难度大,得分率低。

该类试题不仅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计算能力、识图能力,更重要的是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综合分析能力。

一、光照图的主要类型光照图按投影的不同,可分为地球侧视图、极地俯视图、圆柱投影图三种,各示意图如下: 1、地球侧视图2、极地俯视图3、圆柱投影图二、光照图的各种变式1、侧视图的各种变式2、俯视图的各种变式3、圆柱投影图的各种变式4、侧视图的变式以上各种变式图,把他们复原成完整的侧视图或者极地俯视图或者圆柱投影图,再按照完整图的思维方式考虑问题,就能顺利解决难题。

如下图的甲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可恢复为乙图,不难看出甲图是已图极地俯视图的一部分,甲图所表示的晨昏线,1800经线上的时刻为18时,90W上的时刻为0时,北极圈内有极昼现象。

重点诠释光照图包含的逻辑关系非常复杂,需要思考的内容很多,主要有:1、南半球、北半球:2、晨线和昏线:3、节气和日期:4、太阳直射点的坐标:5、经度和纬度:6、地方时、区时、北京时间、日界线:7、太阳高度:8、昼夜长短:9、日出和日落:10、地球上两个不同日期的范围:11、与上述内容相关的气候、洋流、航运、生产活动等。

一、南北半球的确定对于侧视图或圆柱投影图,通常是上北下南;而对于俯视图,要根据地球的自转方向或经度的变化来判读南北半球。

下图中,地球自转方向为“南”(半球)顺(时针)北(半球)逆(时针)。

据此图可知甲为南半球、已为北半球。

从经度的排列看,东经度由西向东(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数值增大;西经度由西向东,数值减小。

下图中,1350E 至1800为东经度,地球自转方向有1350E 指向180,为逆时针方向,则改图是北半球的一部分。

二、晨昏线的确定1、晨昏线与经线,只有在春秋分日两天是重合的,其余时间都不重合,两者的夹角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冬至日、夏至日最大,为230260。

太阳光照图的判读

太阳光照图的判读
局部圆柱投影图(矩形图)。顺地球自转方向西经 度减小,故图中经度为西经度;AC为昏线的一部分, 越向北,昼越长,夜越短,此图表示北半球夏半年 的阳光照射情况。
7.立体俯视图
与晨昏线相切 的纬线上出现 极昼或极夜, 切点所在的经 线上地方时为 12时或0时。
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甲 地方时为6时,晨线与 经线的交点所在的经线 的地方时就是当地日出 的时间。如乙地日出时 间为4时。
(6)确定日出和日落时刻
某地日出时刻就是该地所在经线与晨线交点的时刻;日落时 刻为该点所在经线与昏线交点的时刻。在春秋分时,全球昼 夜平分,即6时日出,18点日落。赤道上各地全年都是6点日 出,18点日落。此外,昼半球的中央经线上的地方时是12点, 夜半球的中央经线上的地方时是0时或24时。
((87))确确定定日日期界分线界线。 地球上有两条日期分界线:一条是日界线(180°经线),另一 条是地方时为 0 时的经线。180°经线东为昨日,西为今日。0 时 经线东为今日,西为昨日。 (9)确定正午太阳高度。 太阳直射的那条纬线上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均为 90°,其他
8.旋转整合图
旋转整合光照图:是沿赤道切开南北翻转而成 的极点俯视复合图。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可知下 半圆中心点为北极点,上半圆中心点为南极点。 BAC为晨线,A为晨线和赤道的交点,B、C分别 为晨线和北极圈、南极圈的切点。150°E为太 阳直射经线。此图表示夏至日阳光照射情况。
比较下面四幅图(注:甲图中阴影与非阴影区日期不 同,乙、丙、丁三图中,阴影区为黑夜),完成下列问题。
本图表示春分日或秋分日时的太 阳光照图,北半球春分日,日期 3 月 21 日 前 后 , 太 阳 直 射 点 在 赤 道 上 ( 0° 纬 度 ) , 此 日 全 球 各 地昼夜等长,全球各地的日出 ( 落 ) 时 间 都 为 地 方 时 6 时 ( 18 时),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两 极递减;图中的昼夜界线为晨线; 次日则太阳直射于北半球,并开 始在北极点附近出现极昼现象。 如 为 秋 分 日 , 则 日 期 为 9 月 23 日 左右,次日则太阳直射于南半球, 并在北极点附近开始出现极夜现 象。

太阳光照图的判读技巧

太阳光照图的判读技巧

太阳光照图的判读技巧-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太阳光照图的判读技巧【判读方法】一、判读的基本前提1.“四看”(1)看投影方位;(2)看经纬度; (3)看昼夜情况;(4)看运动状态。

2.“三定”(1)定出反映的日期或时刻;(2)定出考查对象的空间位置;(3)定出相关要素极其运动变化趋势。

二、阅读的知识铺垫1. 阅读地理坐标;即重要的点、重要的线(如00和180o经线、赤道、回归线、极圈、晨昏线、太阳直射的纬线和经线、6时、12时、18时、24时所在经线等);2. 阅读地球自转方向和南北极;3. 阅读昼夜状况;太阳光线来自何方;4. 阅读重要的面(如东西半球、南北半球、昼半球、夜半球、极昼和极夜范围等)。

5. 找出直射点的位置,因为直射的经线反映出经度和时间,而直射的纬线则反映出纬度和季节。

【考察目标】通过光照图考查的内容1. 确定日界线、时区;2. 区分东西及南北半球、相对方位;3. 计算线或点(直射点)的经纬度值;计算日期,地方时及区时;4. 计算某地正午太阳高度及其变化;5. 判断直射点的位置极其移动;6. 区分昼夜分布、晨昏线、昼半球、夜半球、极昼与极夜范围及其变化;7. 计算昼夜长短及其变化;8. 确定日期、节气、季节、五带的分布;9. 确定物体水平运动偏向;推断公转速度状况;10.联想并发散相关季节的气压带与风带、洋流、气候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

【内容要点】日照图也叫光照图,即太阳光线照射在地球表面所形成的白昼和黑夜的分布图形。

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日照图的形式变化较多,该类试题能很好地考察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在历年高考试题中出现的频率很大,对日照图的判读属于高考复习中不能回避和必须熟练掌握的主干知识,归纳和总结这类试题的题型和解题技巧显得尤其重要。

一、光照图与太阳的视运动和日影1. 同一地点(以40°N某地为例)在不同的日期时间内物影的指向状况:(1)春分日或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如图①a所示),在40°N地区,太阳从正东方向升起,以50°仰角经过正南天空,后从正西方向落下(如图①b所示)。

《高考复习日照图的判读》PPT 人教课标版

《高考复习日照图的判读》PPT 人教课标版

的芝加哥,芝加哥的区时是
A. 7日16时
B. 7日18时
C. 8日18时
D. 8日6时
练习8
光照图专题
87654321
谢谢指导!

1.城市发展论坛的与会专家普遍认为 :我国 城镇化 研究主 要集中 在预测 城镇化 速度和 趋势上 ,而对 城镇化 过程中 公共政 策的负 面影响 则明显 被忽视 。
练习1 练习2 练习3 练习4 练习5 练习6 练习7 练习8
2、确定某点的地方时
①晨线与赤道交点的经线地方时为 6 时,昏线与赤道交点的 经线地方时为 18 时; ②晨昏线与纬线圈相切点所在经线 12时或 0 时. ③从西向东顺地球自转方向经度每增加1度,地方时增加4分钟; ④同一经线上的各点地方时相同。
B A
C
图五
光照图专题
90°E B
A
C
图六
87654321
光照图判读
光照图专题
练习1 练习2 练习3 练习4 练习5 练习6 练习7 练习8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地方时
日出时刻 日落时刻
C点
4时 4时 20时 16h
昼长 A N
D

40°N
D点
2时
4时 20时 16h
E
E点
6时
6时 18时 12h
F点
8时 8时 16时 8h
1.判断南北半球及地球的自转方向 2.判断晨线昏线及画晨昏线 3.判断节气(季节)和日期 4. 确定地方时及日出日落时间 5.判断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6.判断昼夜长短及其变化规律 7.判断太阳高度角及其变化规律
练习1 练习2 练习3 练习4 练习5 练习6 练习7 练习8

高考热考图表系列光照图的判读

高考热考图表系列光照图的判读

高考热考图表系列光照图的判读高考热考图表系列---光照图的判读常见光照图的类型,如下图:①极地俯视图②侧视图③展开图(圆柱投影图)④立体图光照图判读中的“五个关键”1.判读光照图中的点(1)太阳直射点①位于南北回归线上或南北回归线之间,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2时。

②直射点的纬度和晨昏线与纬线圈相切点的纬度互余。

③所在经线各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最大;全球太阳高度的分布,从太阳直射点向四周依次递减;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2)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时。

(3)晨昏线和纬线圈的切点所在纬线纬度是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的最低纬度;所在经线圈,其中一条是太阳直射经线(昼半球中央经线),另一条是0时或24时经线(3)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0°—160°E为东半球;160°E—180°—20°W为西半球。

3.判读光照图中的面南北极圈内极昼和极夜的范围越向北,昼越长,则北半球处于夏半年,反之,北半球处于冬半年;北极圈出现极昼的时间为6月22日前后,出现极夜的时间为12月22日前后。

只在每年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南、北极点周围无极昼、极夜现象。

南、北极圈内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是相反的。

4.判读光照图中的角——晨昏圈和地轴夹角晨昏圈和地轴夹角的度数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数,变化范围为0°~23°26′。

5.判读光照图中的方向——地球自转方向东经度增大或西经度减小的方向为地球自转方向;反之,顺地球自转方向,经度数变大为东经度,经度数变小为西经度。

典例:下图中ABC是纬线,BE是昏线,E地所在纬线圈正处于极昼。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字母代表的各地()A.此时E地的地方时为12点B.此时E地的太阳高度为90°C.该日A地的昼长比D地短12小时D.该日A地日出时间比B地晚约2小时2.图示季节,下列各地可能发生的现象是()A.地中海沿岸国家河流处于枯水期B.北印度洋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C.巴西高原上的热带草原一片葱绿D.我国新疆棉花开始进入采摘季节下图为“以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太阳光照图的判读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太阳光照图的判读

13.气压带的移动及气候类型的特点气压带的移动是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因而气压带在夏至日向北移,在冬至日向南移。

以地中海气候为例说明,夏至日日照图可表明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地中海沿岸,气候特点炎热干燥;冬至日日照图可表明西风带控制地中海沿岸,气候特点温暖湿润。

14.海陆气压类型的分布及季风、洋流的方向夏至日日照图,亚洲大陆气压是亚洲低压,北太平洋气压是夏威夷高压,东亚盛行东南季风,南亚盛行西南季风,北印度洋洋流顺时针方向流动;冬至日日照图,亚洲大陆气压是亚洲高压,北太平洋气压是阿留申低压,东亚盛行西北季风,南亚盛行东北季风,北印度洋洋流逆时针方向流动。

由于观察的角度和位置不同,日照图种类众多,大致可分为公转位置图、侧视图、俯视图、平面图、坐标图、直观图和变式图。

1.公转位置图: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的空间指向和黄赤交角的大小,在一定时期内可以看作是不变的,同时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一致,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公转位置图有多种变化。

读这类图型的关键是看三点:一是自转和公转要一致,二是逆时针转为北极上空的俯视图,顺时针转为南极上空的俯视图,三是近日点时,太阳直射在南半球,远日点时,太阳直射在北半球。

如下图中,A点位于近日点附近,太阳直射点应位于南半球,图中画出赤道,便可看出太阳直射在南半球,按节气划分,A点为北半球冬至日(12月22日),B点为北半球的春分(3月21日),C点为北半球夏至日(6月22日),D点为北半球的秋分日(9月23日)。

再如下图中,自转和公转方向均为顺时针方向,为南半球上空俯视图,A点为近日点附近,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在图中画出赤道,便可看出地球位于A点时,太阳直射在北半球,按节气划分,A点为北半球冬至日(12月22日),D点为北半球的春分(3月21日),C点为北半球夏至日(6月22日),B点为北半球的秋分日(9月23日)。

2. 侧视图:首先从地球自转运动的方向判断南、北极,如果是逆时针方向转,那么,图的上端为北极,如果是顺时针方向转,则图的上端为南极,有些图需要根据经度来判别地球自转方向,向东度数越来越大为东经,反之为西经。

高三复习光照图的综合判读

高三复习光照图的综合判读
光照图的综合判读
日照图也叫光照图,即太阳光线照射 在地球表面所形成的白昼和黑夜的分布图 形。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日照图的形式 变化较多,该类试题能很好地考察学生的 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在历年高考试 题中出现的频率很大,对日照图的判读属 于高考复习中不能回避和必须熟练掌握的 主干知识,归纳和总结这类试题的题型和 解题技巧显得尤其重要。
①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北逆南顺
②根据经度的递变规律判断------地球自转 方向与东经度数由小到大的方向、西经度 数由大到小的方向一致
汝南双语学校
2 .晨昏线的判读 (1)是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 断: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 半球过渡到夜半球的分界线是 昏线,反之是晨线。
例:图中谁为晨线谁是昏线?谁是 晨昏线的分界点 ?
A.甲地最大 B.乙地最大 C.丙地最大 D.三地相同 4.甲、乙、丙三地至少需要再过_1_6h 小时才能全部进入新的一天,届时甲地 的地方时是_2_3_日_4时_点。
太阳直射点 太阳直射点
方法二: “太阳直射点的经度”与“晨昏圈与纬
线相切处的经度”和为 180°或相同
汝南双语学校
5.判断极昼极夜范围 有极昼极夜的地区的最低纬度=90°—直 射点的纬度数。
汝南双语学校
6.地方时的计算
(1)4条特殊经线地方时
(2)经度差---时间差
例:标注右图图中各经线经度
标注各经线地方时 例:求太阳直射点地理坐标
日点)
汝南双语学校
2008年上海卷
连线高考
“地球部分地区昼夜分布示意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黑 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读图回答问题。(9分) 1.据图判断,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18_0°_、_23_.5_°,S 甲、乙、丙三地的月份与日期是___1_2_月__2_2_日__.

高考地理 考试光照图的判读课件 新人教版

高考地理 考试光照图的判读课件 新人教版

B.15时 C.9时
D.19时
7.若此时为7月份,图中M点的纬度数可能为
C
A.55°N
B.65°N
C.75°N 正好是晨昏线
D.85°N 12点
12点 45 °
12点
与极昼或极夜
开始纬度的交
点,时间为0
点或12点
0点
0°经线0点,北极圈及以北出现极昼,夏至日
读下图,外圆为晨昏圈,中心点O为太阳直射点,N为北极点,
因为地方时正午12 时总是会把一天的 白昼平分成相等的 两等份。
日出时间=12-1/2昼长; 日落时间=12+1/2昼长
3 、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
4、同一纬线上,各地昼夜长短相同,
分别位于南北半球但纬度数相同的两地,一地的昼长=另 一地的夜长。
5、 注意极昼区、极夜区的昼长分别是24时和0时。
D
C
1 2 00 E
B
F
归纳解题要点
1、掌握日照图判读的一般步骤 2、不管是何种变式图,图上的点、线、面都能在 常规图中找到对应的点、线、面。
——画一张常规图,寻找对应的点、线、面
二轮专题
光照图判读
一、 晨昏线(圈)的特征
晨昏线(圈)是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 线,由晨线与昏线组成,是过球心的大 圆且平分地球。 特点:1、晨昏线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
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 2、始终平分赤道。
晨线与昏线的判断方法:
1、根据地球的自转方向判断: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由昼半球
过渡到夜半球的分界线是 昏线;由夜半球过渡到昼半球的分界线
D、极点 无东西方向,只有南北方向; 无地方时,无明显太阳高度的日变化( 极昼期太阳高度=直射点纬度) 春秋分,晨昏线过极点,昼夜平分;其 余时间半年极昼/夜

高二地理光照图的综合判读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地理光照图的综合判读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地理光照图的综合判读试题答案及解析1.读“太阳光照图”(阴影表示黑夜,非阴影表示白天),回答下列问题。

(10分)(1)该图表示北半球的节气为,EF线为 (晨、昏) 线。

(2分)(2)该日,A、B、C、D、E四点中正午太阳高度等于0º的是。

D点日出的地方时是_______点。

(2分)(3)该日D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度。

(2分)(4)该日,C点的昼长为______小时。

(2分)(5)在图中绘出太阳光线。

(2分)【答案】(10分)(1)冬至晨(2分)(2)E 6 (2分)(3)66.5 (2分)(4)8 (2分)(5)绘图:阳光从昼半球一侧照过来,且与晨昏线垂直。

(2分)【解析】第(1)题,据图北极圈出现极夜,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故为节气为冬至;用自转法(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越过该线进入昼半球即为晨线,相反为昏线)可判断EF线为晨线。

第(2)题,正午太阳高度等于0º即说明该地刚刚出现极夜,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北极圈为刚刚出现极夜的地区,故E地正午太阳高度等于0º。

D地位于赤道,全年昼夜平分,日出6点,日落18点。

所以D点日出的地方时是6点。

第(3)题,D地位于赤道,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方法,正午太阳高度﹦90°--纬差(纬度间隔),可得:90°﹣(23°26′﹣0°)﹦66°34′。

第(4)题,此刻,C点位于晨线上,正值日出。

该侧视图被经线平分为6等份,每等份30°,C 点位于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6点)的东侧30°的经线上,所以C点的地方时为8时,即C点8点日出,晚于6点两小时,日落也会早于18时两小时,即16时日落。

可计算昼长为16—8=8时。

第(5)题,。

【考点】本题组主要考查晨昏线、节气、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光照图等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组综合性较强,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题目信息的把握,解答本题组的关键是学生要掌握晨昏线、节气、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光照图的相关规律。

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光照图的判读(20张)

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光照图的判读(20张)
•1、确定两极和地球自转的方向。 •2、找出晨昏线,判断晨线和昏线。 •3、判断节气、日期,极昼、极夜的范围。 •4、确定五控点:直射点、晨赤点、昏赤点、 北切点和南切点,并找出它们分别对应的地方 时刻。
•5、求正午太阳高度角 •6、判断昼夜长短的分布及变化情况,求日出 、日落时间,并判断其方位。
•7、确定此刻光照图中今天和昨天的范围。
强敌压境,燕国危在旦夕,燕太子丹访得荆轲,即尊为上卿,然后派他到秦国行刺,其目的是要荆轲“劫秦王,使悉返诸侯侵地”,
如不成,使“因而刺杀之”。荆轲具有义侠的性格,又受太子丹的厚遇重任,明知身入不测之秦是极其危险的事,还是毅然前往,当
⑵自然日界线——0时或24时所在的经线 事败后,荆轲身被八创却“倚柱而笑,箕踞以骂”壮烈而死。本文记的就是这件史事。通过“私见樊於期”,“易水送别”,秦廷行
13:20 荆轲说出迟行的道理后,愤然辞行赴秦。
三 4、5,诗烛、歌之赏武此析退:秦时师·教北案 半球各地昼_长___夜 ____,____范围内发生极昼现 短 北极圈及 S 1、有这样温柔多情的笔名,又有这样浪漫柔和的性情,戴望舒笔下流淌出来的诗句也必然是细腻多情的,下面就让我们共同欣赏这首《雨
巷》。
1、规律:太阳直射哪个半球,该半球就昼长夜短;赤道 上永远昼夜平分,即L昼=L夜=12小时 2、昼长的计算:
C
①昼长=昼弧所跨经度÷15°
②日出时间=12-昼长/2;
日落时间=12+昼长/2
D
七、日界线与日期判定
1、日界线的特点:地球上新的一天的起点和终
点,地球上日期的更替都从这条线开始 1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为我们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

太阳光照图的判读

太阳光照图的判读

【变式训练1】 (2014·雅礼中学3月质检)读下图, AC为地球表面一段圆弧,点B为弧AC的中点。据 此回答第(1)~(2)题。
(1)若B为极点,A为晨昏线与纬线圈的切点,此时
湖南农民正在“抢早插晚”(抢收早稻、插种晚稻),
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C两点昼夜长短相同
B.A、C两点太阳所在方位相反
C.A、C两点地方时相同
D.A、C两点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2)若B点位于赤道,A、C两点都位于昏线上,则 下列叙述一定正确的是( ) A.A、B、C三点地方时相同 B.B点地方时为6时 C.A、C两点夜长之和为24时 D.B点地方时为18时
“变形”经纬网(线)在很大程度上是为光照图而 服务,因此,突破了光照图的变化也就掌握了“变形” 的经纬网(线)。 以北半球夏至日为例,从不同视角来认识光照图。
如图1所示,我们确定如下几个关键点:B点为太 阳直射点(昼半球的中心点)、N为北极点、S为南极点、 A为晨昏线与极昼的切点、C为晨昏线与极夜的切点、 D点是与B点关于地心对称的点(夜半球的中心点)、晨 线和赤道交点E以及昏线和赤道交点F。
同理,我们可以逆时针旋转360角 对应一种光照图。
其中,①和⑤、②和⑥、③和⑦、④和⑧视角关 于地心相反。⑤视角与①视角相反,沿纬线平视观察 得到以夜半球为主的光照图。②视角主要顺着太阳直 射光线,是一幅顺光图,中心点为太阳直射点B,视 野极限可以看到A、C、E、F,观察到的是一个完整 的昼半球;⑥视角与②视角相反,是一幅逆光图,观 察到的是完整的夜半球。③和⑦分别是从北极点和南
极点俯视观察的极视光照图。④和⑧是从极点附近顺 着晨昏圈来观察光照图,是分别以晨昏线的纬度最高 点A和C为中心的昼夜平分的光照图,视野极限可看 到B、D、E、F。

高三地理光照图的综合判读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地理光照图的综合判读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地理光照图的综合判读试题答案及解析1.读下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下列问题。

(16分)(1)此图所示为_______(节气)。

(2)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

(3)A、D、E点此时昼长的长短比较____________(4)乙点的日出时间是________时,日落时间是________时。

(5) B点的夜长为________小时, C点的昼长为________小时。

(6)此时全球与甲点属于同一天的地区所占的面积 ()A.等于1/2 B.等于1/3 C.小于1/2 D.大于1/2【答案】(1)冬至 (2分)(2)(23°26′S,90°W) (4分)(3)E>D>A (2分)(4)3 21 (2分)(5)0 12 (2分)(6)D (2分)【解析】(1)由45°E,可以推断出图示标出的90°应该为东经,进而得出顺时针方向表示自西向东,所以该半球为南半球,南极圈内全部为极昼,日期为12月22日前后,所以节气为北半球的冬至日。

(2)90°E平分夜半球,所以地方时为0时,则90°W此时为12时,所以该经线即为太阳直射的经线;南极圈内全部为极昼,说明太阳直射的纬线为南回归线,故而直射点的坐标为23°26′S,90°W。

(3)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半球各地纬度越高昼越长,在A、D、E点中,E的纬度最高,所以昼最长,其次是D,最小的是A。

(4)由图示可以明显看出乙地所在的纬线圈有270°位于白昼范围,所以该纬线的昼长为18小时,纬度相同的各地昼长相等,知道了昼长,计算日出和日落时就就很简单了。

(5)B点位于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上,该点所在的纬线圈出现极昼,因而,该地的昼长为24小时,夜长为0小时,C处于赤道上终年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

(6)E所在的经线经度为90°W,它平分了昼半球,他的时间和日期是12月22日12时;从0时自西向东到180°经线为新日期,90°E为0时,A点所在的经线为180°,故而该日为23日,所以与甲地日期相同的范围则是由90°E自东向西到180°,这占到了全球的3/4,。

专题一 光照图的判读

专题一 光照图的判读

专题一光照图的判读一、光照图的基本要素1.两线——晨线、昏线(1)晨线:自西向东,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界线,如图1中AB。

(2)昏线:自西向东,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的界线,如图1中BC。

2.五点——晨赤点、昏赤点、晨昏北点、晨昏南点、太阳直射点(1)晨赤点: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6:00。

如图2中C点。

(2)昏赤点: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18:00。

如图2中A点。

(3)晨昏北点:晨线与昏线在北半球的交点,也是晨(昏)线上最北的点。

北点(如图2中D点)0时北昼,北点12时北夜(当晨昏北点为0:00时,其北方为极昼;当晨昏北点为12:00时,其北方为极夜)。

(4)晨昏南点:晨线与昏线在南半球的交点,也是晨(昏)线上最南的点。

南点0时南昼,南点12时南夜。

(5)太阳直射点:即日心和地心的连线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如图2中B点)。

太阳高度为90°,地方时为12:00。

它与晨赤点、昏赤点的经度差为90°。

3.相互关系(1)晨昏线与纬线相切于晨昏北(南)点。

晨昏线与赤道相互平分。

(2)只在春分日和秋分日时,晨昏线为南北走向,即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如图3),此时,晨昏圈与地轴夹角为0°;二至日时,晨昏线与经线圈斜交(如图4),此时,晨昏圈与地轴夹角为23°26′。

(3)晨昏北点到北极点的纬度差(如图4NA)=晨昏南点到南极点的纬度差(如图4BS)=直射点到赤道的纬度差=直射点的纬度度数。

(4)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与切点的纬度之和始终等于90°(互余)。

二、光照图的类型1.地球侧视图一般北极在上、南极在下,赤道为一直线、居中,晨昏线与太阳光线垂直,并平分赤道;二分日时,晨昏线起止于南北两极点,二至日时,晨昏线起止于与南北极圈相切的两切点,除二分日以外的时间,晨昏线与极地的某两纬线圈(纬度度数相同)相切。

以上三图在纵切面上昼夜半球平分,下面的三图为对应的在纵切面上昼夜半球不等分。

专题四——太阳光照图的判读

专题四——太阳光照图的判读

专题四:太阳光照图的判读【知识点】日照图也叫光照图,即太阳光线照射在地球表面所形成的白昼和黑夜的分布图形。

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日照图的形式变化较多,该类试题能很好地考察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在历年高考试题中出现的频率很大,对日照图的判读属于高考复习中不能回避和必须熟练掌握的主干知识,归纳和总结这类试题的题型和解题技巧显得尤其重要。

在日照图上通常涉及下列问题:1.判断半球及地球自转的方向:(1)东西半球:明确20°W和160°E两条经线把地球分为东西两半球。

(2)南北半球:北极上空看地球逆时针方向自转,南极上空看地球顺时针方向自转。

2.画晨昏线或太阳光线:晨昏线与太阳光线相互垂直。

3.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要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就要判断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和经度。

(1)纬度位置:一般有三种情况,即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和赤道上,判断的依据是观察极圈内的昼夜状况。

(2)经度位置:太阳直射点位于地方时12点所在的经线上。

4.日期、节气(季节):由日照图确定日期和节气(季节),日期主要有四种: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日期为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时,日期为9月23日或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日期为12月22日前后。

北半球对应的节气依次是夏至、秋分或春分、冬至;季节是夏季、秋季或春季、冬季,此处应注意节气和季节的区别。

判断推理的过程是:由极圈内的昼夜状况到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再到日期节气(季节)。

5.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1)太阳直射点上的太阳高度为90°,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等于0,昼半球的太阳高度大于0,夜半球的太阳高度小于0。

(2)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

一是纬度分布规律: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如夏至日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二是季节分布规律:夏至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冬至日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太阳光照图的类型和判读)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太阳光照图的类型和判读)

(8)太阳运行轨迹图判读 下图是某地二分二至
日太阳视运动路线图,根 据此图可得到如下信息:
①全年正午太阳始终位于北方的天空,故该地位于 南回归线以南;②根据a <b< c ,可得出a为6月22 日太阳视运动路线,太阳东北升、西北落;b为3月 21日或9月23日太阳视运动路线,太阳正东升、正 西落;c为12月22日太阳视运动路线,太阳东南升 、西南落;③设b所在平面与地面的夹角为α,则该 地的纬度为南纬(90°-α)。
②直射点的纬度 a.二分日,直射点纬度为0° b.冬至日,直射点纬度为23°26′S c.夏至日,直射点纬度为23°26′N d.若北纬φ度以北出现极昼,则太阳直射点的纬 度为北纬(90-φ)°;北纬φ以北出现极夜则太阳直 射点纬度为南纬(90-φ)°。南半球类推。 B、极昼极夜范围 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数与出现极昼极夜现象地区的 最低纬度数互余。有极昼极夜现象的地区的最低纬度 数等于90°-直射点的纬度数。
线交点的时刻;某地日落时刻就是该地所在 纬线与昏线交点的时刻;在春秋分时,全球 昼夜平分,即6时日出,18时日落;赤道上 全年6时日出,18时日落。
(8)确定正午太阳高度
太阳直射的那一条纬线上各地的正午 太阳高度为90°,其他各地的正午太阳高 度从直射的那条纬线分别向南北两侧降低 。因此同一天正午太阳高度相等的纬线(太 阳直射的纬线除外)有两条。各地的正午太 阳高度等于90°减去该地地理纬度与太阳 直射点的地理纬度之差即H=90°-|θ- δ|(H为太阳直射纬度δ时,地理纬度θ的正 午太阳高度,如果θ和δ不在同一半球时, 两地纬度差应为(θ+δ))。
(5)确定某地地方时 ①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昏线 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时;太阳直射点 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 ②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越往东走,时 间越早;钟点数越大。 ③同一条经线上各点的地方时相同。 ④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东方时刻比西方早。

太阳光照图的判读

太阳光照图的判读
2、若上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非阴影部分为白天,则下列 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此时太阳直射点在西半球 C. 华北地区正值雨季 B. 伦敦的白昼长于北京 D. 地球公转速度最快 局部图
一架在北半球飞行的飞机,飞越晨昏线上空时,当地为8日19时。
1、在下图所示的4个地区中,它飞越的是(
170° 160° 160° 170° 170°
考查的内容及相应的解题方法主要包括:
①根据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为逆时针,南极上空看为顺 时针,确定南北极、南北 回归线、南北极圈。 ②根据地球自转方向确定晨线、昏线。 ③根据晨昏线和昼、夜半球确定太阳直射点的经纬度 (地理坐标)。 ④根据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极昼、极夜范围确定相应日期。 ⑤根据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方时为6 时, 或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时,推知其 它任何一条经线的地方时。 ⑥根据昼弧和夜弧长短确定全球不同纬度的各地昼夜长 短情况。 ⑦根据晨昏线与纬线、经线的交点,确定各地的日出日 落时刻。 ⑧根据太阳直射点的位置,计算或分析全球各地正午太 阳高度情况。

60° 4时 120°E 2时 30°
180° 150°W ? 6时 求直射点经度 12 时
例(高考题)图中阴影表示黑夜。判读: 95°W 18时 N
120°E 8时20分 ? 时间差14时20分
东加西减 18+14时20分 =32时20分 减去24时为 经度差 215°
95°
18
中心点表示北极, 例、2000高考题: 阴影区为3月21日,非阴影区为3月22日。 读图回答: 60°E ⑴NA的经度___ 180° NB的经度____ ⑵北京时间为3月 3月21日 22日4时 _______。 自转箭头前进的 120° 日期少一天的经 3月22日 线为180°,前方 为西经度,后为 60°E0时 0° 东经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阳光照图的判读【难点点拨】日照图也叫光照图,即太阳光线照射在地球表面所形成的白昼和黑夜的分布图形。

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日照图的形式变化较多,该类试题能很好地考察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在历年高考试题中出现的频率很大,对日照图的判读属于高考复习中不能回避和必须熟练掌握的主干知识,归纳和总结这类试题的题型和解题技巧显得尤其重要。

在日照图上通常涉及下列问题:1.判断半球及地球自转的方向:(1)东西半球:明确20°W和160°E两条经线把地球分为东西两半球。

(2)南北半球:北极上空看地球逆时针方向自转,南极上空看地球顺时针方向自转。

2.画晨昏线或太阳光线:晨昏线与太阳光线相互垂直。

3.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要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就要判断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和经度。

(1)纬度位置:一般有三种情况,即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和赤道上,判断的依据是观察极圈内的昼夜状况。

(2)经度位置:太阳直射点位于地方时12点所在的经线上。

4.日期、节气(季节):由日照图确定日期和节气(季节),日期主要有四种: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日期为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时,日期为9月23日或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日期为12月22日前后。

北半球对应的节气依次是夏至、秋分或春分、冬至;季节是夏季、秋季或春季、冬季,此处应注意节气和季节的区别。

判断推理的过程是:由极圈内的昼夜状况到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再到日期节气(季节)。

5.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1)太阳直射点上的太阳高度为90°,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等于0,昼半球的太阳高度大于0,夜半球的太阳高度小于0。

(2)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

一是纬度分布规律: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如夏至日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二是季节分布规律:夏至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冬至日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3)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

首先要明确两个纬度: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和所求地的纬度,根据以下公式计算:某地正午太阳高度=90°—(太阳直射点和该地间的纬度差(或纬度和),可用线段法分析计算)。

6.昼夜长短的分布、变化规律以北半球为例,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春分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

同时还要分清回答昼夜状况还是昼夜变化趋势,这就要注意以下规律: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南、北半球),哪个半球昼长于夜;太阳直射点向哪方(南方、北方)移动,哪个半球昼变长夜变短。

7.判断晨线(黎明)或昏线(黄昏)首先明确图中给出的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太阳光线的方向,如果地球自转方向向着太阳光线,此半球的晨昏线部分为晨线;如果地球自转方向背向太阳光线,此半球的晨昏线部分为昏线。

8.日出、日落(1)晨线上的各地同时日出,昏线上的各地同时日落。

(2)根据某地昼夜长短计算日出日落时刻,先计算出该地昼长的时间,然后以正午12时为起点,减去昼长时间的1/2就是日出时间,加上昼长时间的1/2就是日落时间。

9.判断相对方向经线指示南北,向着北极是北方,向着南极就是南方;纬线指示东西,即左西右东。

10.地球自转、公转的速度(1)自转:自转的角速度各地相同,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两极既无角速度也无线速度。

(2)公转:夏至日速度较慢且还在变慢,冬至日速度较快且还在加快,因为地球公转,7月初经过远日点时速度最慢,1月初经过近日点时速度最快。

11.计算区时、地方时明确太阳直射点的地方时为12时,晨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18时,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

再结合图中给出的经度信息,可计算区时。

12.计算昼夜长短计算某地的昼夜长短,首先应明确过该点的纬线圈在昼夜半球上各跨了多少经度,按每隔15°为1小时可计算出昼夜长短。

13.气压带的移动及气候类型的特点气压带的移动是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因而气压带在夏至日向北移,在冬至日向南移。

以地中海气候为例说明,夏至日日照图可表明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地中海沿岸,气候特点炎热干燥;冬至日日照图可表明西风带控制地中海沿岸,气候特点温暖湿润。

14.海陆气压类型的分布及季风、洋流的方向夏至日日照图,亚洲大陆气压是亚洲低压,北太平洋气压是夏威夷高压,东亚盛行东南季风,南亚盛行西南季风,北印度洋洋流顺时针方向流动;冬至日日照图,亚洲大陆气压是亚洲高压,北太平洋气压是阿留申低压,东亚盛行西北季风,南亚盛行东北季风,北印度洋洋流逆时针方向流动。

由于观察的角度和位置不同,日照图种类众多,大致可分为公转位置图、侧视图、俯视图、平面图、坐标图、直观图和变式图。

1.公转位置图: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的空间指向和黄赤交角的大小,在一定时期内可以看作是不变的,同时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一致,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公转位置图有多种变化。

读这类图型的关键是看三点:一是自转和公转要一致,二是逆时针转为北极上空的俯视图,顺时针转为南极上空的俯视图,三是近日点时,太阳直射在南半球,远日点时,太阳直射在北半球。

如下图中,A点位于近日点附近,太阳直射点应位于南半球,图中画出赤道,便可看出太阳直射在南半球,按节气划分,A点为北半球冬至日(12月22日),B点为北半球的春分(3月21日),C点为北半球夏至日(6月22日),D点为北半球的秋分日(9月23日)。

再如下图中,自转和公转方向均为顺时针方向,为南半球上空俯视图,A点为近日点附近,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在图中画出赤道,便可看出地球位于A点时,太阳直射在北半球,按节气划分,A点为北半球冬至日(12月22日),D点为北半球的春分(3月21日),C点为北半球夏至日(6月22日),B点为北半球的秋分日(9月23日)。

2. 侧视图:首先从地球自转运动的方向判断南、北极,如果是逆时针方向转,那么,图的上端为北极,如果是顺时针方向转,则图的上端为南极,有些图需要根据经度来判别地球自转方向,向东度数越来越大为东经,反之为西经。

其次,观察南北极地区的极昼和极夜情况,整个北极圈内为极昼时(整个南极圈内为极夜),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日期为6月22日,反之,整个南极圈内为极昼时(整个北极圈内为极夜),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日期为12月22日。

晨昏线和经线重合时,太阳直射在赤道上,日期为3月21日或9月23日。

如果北极圈内部分地区极昼(南极圈内部分地区极夜),则太阳的直射点位于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

3. 俯视图:首先根据自转方向判断南北极点,俯视图圆心为北极点或南极点,最外的大圆为赤道,如果自转方向是逆时针的,则圆心为北极点,如果自转方向是是顺时针,则圆心是南极点,也可根据经度判断地球自转方向,向东度数越来越大为东经,反之为西经。

其次,观察南北极地区的极昼和极夜情况,整个北极圈内为极昼时(整个南极圈内为极夜),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日期为6月22日,反之,整个南极圈内为极昼时(整个北极圈内为极夜),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日期为12月22日。

晨昏线和经线重合时,太阳直射在赤道上,日期为3月21日或9月23日。

如果北极圈内部分地区极昼(南极圈内部分地区极夜),则太阳的直射点位于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如果北极圈内部分地区极夜(南极圈内部分地区极昼),则太阳的直射点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

4. 矩形投影图:是以平面形式展示的日照图。

矩形投影图将南北两极放大到与赤道一样长,这种投影图与实际情况相比有很大的变形,纬度越高变形越大。

由于矩形投影图缺乏立体感,图上的晨昏线与昼夜分布,不象球面日照图那样,清晰可见,一目了然,所以判读时难度较大。

主要靠晨昏线和极圈以内的极昼极夜及赤道上昼夜平分且日出、日落时间分别为6时和1 8时等情况来判断。

如下图,AB线为晨线,BC线为昏线,ABC 晨昏线与北极圈相切,所以此图为夏至日(北半球)的平面日照图。

AB线以东为白昼,BC线以西为黑夜,北极圈以北为极昼,南极圈以南为极夜。

矩形投影图图的读图方法:首先通过图中的晨线或昏线判断出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区域,通过极昼、极夜的范围确定太阳的直射点的位置,如果晨昏线和经线重合,全球昼夜平分,则太阳直射在赤道上;整个北极圈内为极昼时(整个南极圈内为极夜),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日期为6月22日,反之,整个南极圈内为极昼时(整个北极圈内为极夜),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日期为12月22日。

如果北极圈内部分地区极昼(南极圈内部分地区极夜),则太阳的直射点位于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如果北极圈内部分地区极夜(南极圈内部分地区极昼),则太阳的直射点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

5.坐标图:坐标图一般用时间、太阳高度作为横、纵坐标。

读图时注意以下二点:①由日出时间和日落时间算出昼长,若昼长小于12小时,说明该地处于冬半年,若昼长等于12小时,说明太阳直射赤道或该地位于赤道上,若昼长大于12,说明该地位于夏半年。

若昼长等于24小时,说明该地极昼。

②太阳高度最大时,说明该地地方时是12小时,若太阳高度等于90°,说明该地有太阳直射现象,若该地24小时都有太阳高度,说明该地有极昼现象。

如右图中,杭州日出时间是5点,日落时间是19点,昼长是14小时,说明该地处于夏半年,杭州太阳高度最大时,为北京时间12点,说明杭州经度是东经120°,甲地在北京时间22时,太阳高度达到最大,说明此时该地地方时为12时。

6.直观图:这类图画出太阳在天空在运行轨迹,图中的已知条件可能有:方位、正午时太阳高度、日出角度等。

读此类图要注意以下两点:①若正东日出、正西日落,说明太阳直射在赤道。

北回归线以北(除北极外)正午时的太阳总是在南方的天空,南回归线以南(除南极外)正午时的太阳总是在北方的天空,北极点上空的太阳总在南方的天空,南极相反。

②若太阳在地平圈以上运行的时间短于在地平圈以下的时间,说明该地处于冬半年,反之,说明位于夏半年。

如下图为北半球某地太阳运行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太阳在地平圈以上的运行时间短于在地平圈以下的时间,说明太阳直射在南半球,日落点和正东、正西连线的交角为20°,说明太阳直射点位于南纬20°,由该地正午太阳高度为40°和太阳直射南纬20°两个条件可算出当地的纬度。

7.变式图:变式图是指对上述图型进行改变,或两种图型融合,或画出部分地区日照图,如下面甲、乙两图。

读这类图,关键是熟练掌握前面六类日照图的读图要领,然后,适当地找些题目练习,只有多练,才能融会贯通地解答变式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