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N技术现状和定位

合集下载

PON技术在光纤接入网中的应用

PON技术在光纤接入网中的应用

PON技术在光纤接入网中的应用随着宽带接入需求的增加,光纤接入网已成为未来通信网络的发展方向。

而PON技术(Passive Optical Network)作为光纤接入网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高带宽、低成本、易维护等优点,正逐渐成为主流的光纤接入技术。

本文将就PON技术在光纤接入网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一、PON技术概述PON技术是一种光分布式的传输方式,它采用了被动式光分路器(Passive Splitter)实现光信号的分配和传输,不需要电源和电子设备来增益信号,因此成本低、可靠性高。

PON技术采用了TDMA(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或者WDM(Wave Division Multiplexing)技术,可以实现多用户共享一根光纤,从而降低了光纤接入网络的建设和运营成本。

PON技术一般分为EPON(Ethernet PON)、GPON(Gigabit PON)和XG-PON(10G PON)等不同的标准,它们分别对应了不同的传输速率和应用场景。

EPON和GPON是较为成熟的技术,被广泛应用于FTTH(Fiber To The Home)等场景;而XG-PON则适用于对带宽要求较高的企业用户和大型机构。

1. 宽带接入随着互联网、智能家居等应用的普及,用户对宽带接入的需求越来越大。

传统的ADSL (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接入方式受限于电话线的性能,无法满足用户对高速宽带的需求。

而PON技术可以实现高速的光纤接入,为用户提供更高带宽的网络体验。

尤其是在FTTH场景下,PON技术可以实现家庭用户的高速宽带接入,支持高清视频、在线游戏等大流量应用的稳定运行。

2. 有线电视和光纤网联播传统的有线电视网络和光纤网络分别独立建设和运营,无法实现资源共享和业务融合。

而PON技术可以实现有线电视信号和光纤网络信号的统一传输,从而实现有线电视和光纤网的联播和资源共享。

pon技术

pon技术

PON在宽带光接入网络中的应用newmaker随着固网运营商实施业务转型,众多的运营商都在着手改造承载网,以适应这一变化。

开始改造核心网以后,接入网的带宽瓶颈问题日益突出。

虽然ADSL已经成为宽带网络当前的主流接入技术,但是如果要提供高清晰度或交互式视频业务,ADSL则难胜其任,难尽其责。

在接入网环境中用光纤取代铜缆可带来一系列的好处:消除电信网的带宽瓶颈、降低维护费用、易于实现业务融合和提供新业务、提高信息传输和通信可靠性、方便系统扩容、节省建设投资,等等。

接入网宽带光纤化成为必然,而PON技术因其多业务、低投资、易维护等特点,将成为未来宽带接入网的技术热点。

1、PON技术光纤接入网根据中继光器件的类型又可划分为无源光网络(PON,Passive Optical Network)和有源光网络(AON,Active Optical Network)。

在光接入网中,如果光配线网(ODN)全部由无源器件组成,不含任何有源节点,这种光按入网就是PON,如图1所示。

PON的架构主要是将光纤线路终端设备OLT下行的光信号,通过一根光纤经由无源器件Splitter(光分路器)分路传送给各用户终端设备ONU/T。

这样就大幅减少网络机房及设备维护的成本,更节省了大量光缆资源的建设成本。

PON因而成为FTTH最新热门技术。

PON技术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目前市场上的PON产品按采用的技术,主要分为APON/BPON(ATM PON/宽带PON)、EPON(以太网PON)和GPON(千兆比特PON)几种。

2、PON与传统网络的比较无源光网络PON与传统网络的结构相比有以下优点。

(1)PON不需要在中心局和用户间安设有源器件,因此会节约更多的初始建设费用和不少的室外设施维护费。

(2)PON由于采用点到多点的接入模式,因此中心局到用户间铺设光纤的基建费用由用户们共同承担,可以提高网络建设投资的回报。

与为每个用户都配置端到端光纤的方法相比,为相同数量客户提供业务的PON设备的体积更小,占用中心局的空间更少。

PON技术现状与发展前景探析

PON技术现状与发展前景探析
Zh n o g h n a gY n z e g
( n n a c f T S n n 3 5 0 , ia Sa migBrn ho CT , a mig 6 0 0Chn )
A s a t e e r l io uies rd c s i 一a d it, e S t e d ihr e u e e t. ip p r b t c: t t kt e s n s s p o u e 曲 b n w d o t Ls w a g e rq i m ns hs a e r Ash n wo e v i b n h h n D h en n h r T
的近 二 十年 发展 史 , O P N已形成 了 窄带 P N A O / P N A M 0 / O 、PN B O (TP N 宽带 P ) P N ( N O 、E O 以太 网 P N 0 )和 G O ( 比特 P N PN 吉 O )等 一 系列 概念 、技 术 、规 范及 产 品序 列 。但 由于价 格 昂贵 、缺 乏业 务应 用 驱 动力和 网络建 设难 度大 等 原 因,直 到最 近几 年 才在 全球 范 围 内 得 到 了真 正 应用 。 国也是 从 2 0 年才 开始 建 设 PN 商 用 网络 。 我 06 O 自此 ,O 技术 终 于摆脱 了空有盛 名 但没 有 多少应 用 的尴尬 局 面 , PN 开始 进入 网络 建 设发 展阶段 。 随着 PN 技 术 的不断 发展 和 目益 伴 0 成熟 ,G O 和 E O PN P N成 为 当今 技术 主流 。 ( )影 响 P 技 术应 用 发展 的 因素 三 N O 网络 建 设费用 高和 有 力 的业务 需求 缺乏 两个 方面 成 为 P N技 0 术无 法取 得 实质性 发 展的 两个 主要 原 凶。

PON专线解决方案

PON专线解决方案

PON专线解决方案目录一、项目背景与目标 (2)1. 项目背景介绍 (3)2. 目标及需求说明 (4)二、PON技术原理及优势分析 (5)1. PON技术简介 (7)1.1 定义及发展历程 (8)1.2 主要技术特点 (9)2. PON技术优势分析 (10)2.1 高速传输能力 (11)2.2 灵活的网络拓扑结构 (12)2.3 优秀的网络安全性能 (13)三、PON专线解决方案设计 (14)1. 整体架构设计思路 (16)2. 硬件设备选型与配置方案 (17)3. 软件系统配置及功能实现 (18)四、PON专线解决方案实施流程 (19)1. 实施前准备工作 (19)2. 设备安装与调试过程 (21)3. 系统测试与验收标准 (22)4. 用户培训及后期维护支持 (23)五、性能评价与测试分析 (24)1. 性能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25)2. 测试方法及步骤描述 (26)3. 测试数据记录与分析报告 (27)六、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 (29)1. 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 (30)2. 风险评估及应对措施制定 (31)七、投资与成本分析 (32)1. 项目投资规模及构成 (33)2. 成本效益分析 (34)3. 回报预测及收益评估方法 (35)一、项目背景与目标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对网络质量和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在这种背景下,PON专线作为一种新型的接入网络技术,因其高带宽、高可靠性和灵活性的优势,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本项目旨在解决企业在网络接入方面的需求,为企业提供更加稳定、高效的网络服务。

当前网络环境复杂多变,企业面临着网络安全、数据传输质量等方面的挑战,需要一种高效、稳定的网络接入方案;PON专线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如高带宽、低损耗、灵活接入等,成为企业网络接入的重要选择;随着企业业务的快速发展,对网络的需求越来越高,需要一种能够适应企业发展需求的网络解决方案。

构建一个基于PON专线的企业网络接入方案,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网络服务;优化网络结构,提高网络带宽和传输质量,满足企业日益增长的业务需求;通过本项目的实施,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运营效率。

PON技术在光纤接入网中的应用

PON技术在光纤接入网中的应用

PON技术在光纤接入网中的应用基本概念PON技术全称为被动光网络技术,是一种光纤接入网络技术,它是通过FTTH(光纤到户)的方式,将光纤接入用户家中或办公室内,提供高速宽带接入服务。

PON技术是一种点对多点(P2MP)的传输方式,在这种传输方式下,一个OLT(光线路终端)可以同时连接到多个ONU(光网络单元),实现数据的共享。

PON技术在光纤接入网中的应用范围很广泛。

其中,最主要的应用是在宽带上网、IPTV、VoIP和CCTV等方面。

宽带上网PON技术能够提供高速的网络接入速度,可以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上网需求。

PON技术可以提供1Gbps和10Gbps以上的连接速度,这意味着用户可以快速地下载文件、观看高清视频,在线游戏等。

IPTV随着IPTV服务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用户选择了IPTV来观看电视节目。

PON技术可以提供高带宽的视频传输服务,并支持多种视频编码格式,例如:H.264、MPEG4等。

这使得IPTV服务可以在高速网络上传输高清视频,从而提高了用户的观看体验。

通过PON技术,用户可以利用VoIP电话系统进行电话通讯。

PON技术可以提供高质量的语音传输服务,同时也可以支持各种类型的音频编码格式,例如:G.711、G.723、G.729等。

CCTV在一些公共场所(例如:商场、超市、银行等)中,通常都需要安装CCTV监控系统。

PON技术可以提供高带宽和高质量的视频传输服务,使得这些监控摄像头的画面可以实时地传输到监控中心。

PON技术的优点与传统的光纤接入技术相比,PON技术具有许多优势,包括:1. 更低的成本:由于PON技术采用点对多点传输方式,因此只需要使用很少的光纤线路就可以为多个用户提供服务,这使得它的成本相对于传统技术更低。

2. 更高的带宽:使用PON技术,可以实现1Gbps或更高的传输速度。

这使得用户可以享受更快的上网速度和更优质的服务。

3. 更低的功耗:由于PON技术是一种被动式技术,它不需要额外的电力设备支持,因此它可以节约大量的能源,并降低网络运行成本。

PON技术详细介绍

PON技术详细介绍

EPONEPON(以太无源光网络)是一种新型的光纤接入网技术,它采用点到多点结构、无源光纤传输,在以太网之上提供多种业务。

它在物理层采用了PON技术,在链路层使用以太网协议,利用PON的拓扑结构实现了以太网的接入。

因此,它综合了PON技术和以太网技术的优点:低成本;高带宽;扩展性强,灵活快速的服务重组;与现有以太网的兼容性;方便的管理等等。

1.简介EPON波分复用技术EPON(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以太网无源光网络)IEEE802.3定义了以太网的两种基本操作模式。

第一种模式采用载波侦听多址接入/冲突检测(CSMA/CD)协议而应用在共享媒质上;第二种模式为各个站点采用全双工的点到点的链路通过交换机连接到一起。

相应的,以太网MAC可以工作于这两种模式之一:CSMA/CD模式或全双工模式。

EPON媒质的性质是共享媒质和点到点网络的结合。

在下行方向,拥有共享媒质的连接性,而在上行方向其行为特性就如同点到点网络。

下行方向:olt发出的以太网数据报经过一个1:n的无源光分路器或几级分路器传送到每一个ONU。

N的典型取值在4~64之间(由可用的光功率预算所限制)。

这种行为特征与共享媒质网络相同。

在下行方向,因为以太网具有广播特性,与EPON结构和匹配:OLT广播数据包,目的ONU有选择的提取。

上行方向:由于无源光合路器的方向特性,任何一个ONU发出的数据包只能到达OLT,而不能到达其他的ONU。

EPON在上行方向上的行为特点与点到点网络相同。

但是,不同于一个真正的点到点网络,在EPON种,所有的ONU 都属于同一个冲突域――来自不同的ONU的数据包如果同事传输依然可能会冲突。

因此在上行方向,EPON需要采用某种仲裁机制来避免数据冲突。

2.技术基础无源光网络(PON)的概念由来已久,它具有节省光纤资源、对网络协议透明的的特点,在光接入网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同时,以太网(Ethernet)技术经过二十年的发展,以其简便实用,价格低廉的特性,几乎已经完全统治了局域网,并在事实上被证明是承载IP数据包的最佳载体。

PON技术介绍

PON技术介绍

PON技术介绍一、什么是pon无源光网络(PON)技术是一种点到多点的光纤接入技术,它由局侧的OLT(光线路终端)、用户侧的ONU(光网络单元)以及ODN(光分配网络)组成。

一般其下行采用TDM 广播方式、上行采用TDMA(时分多址接入)方式,而且可以灵活地组成树型、星型、总线型等拓扑结构(典型结构为树形结构)。

所谓“无源”,是指ODN 中不含有任何有源电子器件及电子电源,全部由光分路器(Splitter)等无源器件组成,因此其管理维护的成本较低。

EPON 的标准化工作主要由IEEE 的802.3ah即EFM(EthernetFortheFirst Mile,第一英里以太网)工作组来完成,其制定EPON 标准的基本原则是尽量在802.3 体系结构内进行EPON 的标准化工作,工作重点放在EPON 的MAC 协议上,最小程度地扩充以太网MAC 协议。

该标准目前还是草案,EFM 计划在2004 年正式发布EPON 的相关标准。

我国目前正在积极进行EPON 的标准化工作,通信行业标准《接入网技术要求-基于Ethernet 的无源光网络(EPON)》正在制订中。

GPON 是ITU 提出的G比特级的无源光网络。

ITU 在2003 年正式通过并颁布了GPON 标准系列中的三个标准:G.984.1、G.984.2 和G.984.3。

由于GPON 标准是ITU 在APON 标准之后推出的,因此G.984 标准系列不可避免的沿用了G.983 标准的很多思路。

GPON 与EPON 都是千兆比特级的PON 系统,与EPON 力求简单的原则相比,GPON 更注重多业务和QoS保证,因此更受运营商的青睐。

但由于GPON 标准复杂且开发较晚,技术尚不成熟,因此目前GPON 产品还未到商品化阶段。

目前IEEE提出的EPON 实现方案是:在与APON 类似的结构和G.983 的基础上,设法保留APON 的物理层PON,而以Ethernet 技术代替ATM技术作为数据链路层协议,构成一个可以提供更大带宽、更低成本和更强业务能力的新的结合体EPON。

浅谈PON技术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分析

浅谈PON技术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分析

浅谈PON技术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分析【摘要】无源光网络-PON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门高新技术,其包括ATM无源光网络-APON、以太无源光网络-EPON还有千兆无源光网络-GPON。

本文讲解了这三种各自的技术原理。

介绍了目前全球宽带的发展,分析了PON技术的发展现状,并对PON的未来的发展前景做出了分析。

【关键词】无源光网络;光纤入户;FTTX;PON1.PON技术定义及其分类PON是无源光网络的简称,是指在光线路终端(OLT)和光网络单元(ONU)之间的光分配网络(ODN)不存在任意一种有源的电子设备光接入网。

中心机房的是OLT用户端设备为ONU。

ODN由一个或几个分光器连接ONU和OLT,负责集中上行数据并分发下行数据,并完成波长复用和光信号功率的分配等功能。

OLT既是一多业务的提供平台又是一路由器或交换机,提供的光纤接口面向PON。

OLT还能够针对用户服务水平协议的不同要求来分配宽带并进行管理配置和网络安全。

目前主要的PON规范主要有:APON、EPON和GPON。

下面主要介绍以下以上三种分类1.1 APONAPON即依靠ATM信元的一种传输技术在PON上实现。

APON系统的拓扑结构典型的大都为星形结构,APON系统对于一点到多点的网络应用来说,可以很快捷的升级系统或者对系统进行扩容。

APON技术具备QoS服务质量保证、综合业务接入等独有的特点;和有源光入网与铜缆入网相比较而言,其容易维护,性能可靠,结构简单,并且网络速度快;不过APON技术也有着自己的缺点,比如:用ATM信元导致带宽受限、传输效率较低、价格较贵、系统复杂并且需要进行协议转换。

正因为这些缺点,APON没有占据主要的市场。

1.2 EPONEPON即将以太网的技术和PON传输结构结合产生的。

EPON系统设计着重在以太模型的MAC层和物理层,而且关键的技术都会在MAC层来完成,也就是我们一般说的PON传输层。

关键技术包括带宽分配、测距、同步接收、时钟提取和搅动等。

PON技术及其发展

PON技术及其发展
Ethernet (P2P) xPON (P2MP)
APON
BPON
EPON
GPON
P2P
适合大客户专线接入
P2MP
适合FTTH/O的应用
EPON 还是 GPON?
标准相对简单,易实 现 技术已基本成熟 商用芯片比较多 成本不断下降 在国外已有百万量级 用户的规模商用
标准规定比较详细, 但技术复杂 芯片厂家较少,研发 进度落后 尚未实现不同厂商设 备的互通 成本相对较高 产业链不成熟
住户2
EPON+LAN,双线入户
EPON+无源EOC,单线入户
EPON+有源EOC,单线入户
H3C-OLT
huawei
烽火科技
中兴通讯
上海贝尔
NView 统一网管
– – – – – – – – – – – 新一代网络管理集成平台NView SNMP协议(v1,v2c,v3) 基于C/S软件结构,灵活部署 国际版本与国内版本 融合Java技术,平台移植性强 拓扑、配置、故障、安全、性能等 网络管理功能 平台化设计,与功能模块松耦合机 制 可集成第三方节点管理系统,也可 嵌入到第三方网管系统 提供Corba北向接口 GUI界面友好,在线支持 支持软件二次开发,定制开发特定 需求
EPON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提纲
• • • • • • PON简介 xPON技术对比 EPON原理简介 EPON业务应用 xPON升级模式及其发展趋势 国外光网发展
PON简介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无源光网络
ONU
Optical Line Terminal
光线路终端
ONU
PSTN
PON简介

10G PON 技术发展与建设现状分析

10G PON 技术发展与建设现状分析

10G PON 技术发展与建设现状分析作者:卢燕黄良拓来源:《中国新通信》 2018年第1期【摘要】随着宽带中国战略的逐步推进,行业内对于建设高速宽带网的热情不断上涨,这是宽带接入相关行业的发展机遇,但是我们还需要进行大规模的投资。

而10G PON 虽然标准化程度和产业链发展还并不成熟,离大规模商用化部署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随着宽带压力的不断增长,10G PON 已经被公认为运营商接入网宽带提速的热门技术。

文章对10G PON 技术的发展与建设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10G PON 技术发展建设现状一、10G PON 技术发展背景在宽带网络光纤化发展的大环境下,PON 技术已经成为当前全球各个电信运营商关注的热门技术之一,也是支持“宽带提速”工程的主要技术基础。

经过早期对APON、BPON 的探索,近几年,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组织发起的EPON 标准以及由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化部门组织发起的GPON 标准成为了PON 技术的两大主流。

EPON 标准主要秉承以太网的“简单唯美”特点,凭借其成熟的产业链及优良的性价比,在日韩等亚洲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广泛的用户接入;而GPON 标准则凭借继承APON、BPON 的优势特点,收到了欧美地区众多运营商的广泛青睐。

相对于1G PON 技术来说,10G PON 技术仍然分为EPON 和GPON 两大阵营,其中10G EPON 以IEEE 802.3av 标准为基础,最大化继承了802.3ah 中的内容,具有极好的向上兼容性。

IEEE所定义的802.3av 标准包括:第一,扩大了关于EPON 的上下行带宽,从之前的1G 上升到10G 速率;第二,充分考虑了1G EPON的兼容性问题,在规定相关物理参数时,确保10G EPON 的光节点能够与1G EPON 的光节点共存在同意ODN 中,且该ODN 的配置不需要进行任何调整,最大限度降低了运营商在前期的建设成本。

浅谈I-PON技术在有线电视网络覆盖中的应用及实践

浅谈I-PON技术在有线电视网络覆盖中的应用及实践

1 引言随着互联网业务的快速发展,未来对4K、8K、VR以及其他高带宽视频的传输需求将越来越大,光纤传输以低廉的成本、优异的性能和巨大的潜力,成为最具竞争力的通信传输介质之一。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广电运营商提出了基于I-PON技术的FTTH 解决思路。

2 现状分析柳州市有线电视用户的接入网以HFC混合光纤同轴网为主,各用户小区或村屯部署光工作站,并在本地建设同轴分配网,实现双向数字电视的接入。

HFC网络是一种点对多点的广播式网络,仅对单向数字电视而言,无疑是最经济的覆盖方式之一,但在实现交互式业务,实现数据、语言、视频的大带宽接入方面,则出现如下问题。

(1)随着双向业务的增加,各分前端点播IPQAM和CMTS设备不断扩增,网络运营成本不断攀升。

另外,各分前端机房在设备安装空间、设备用电方面也逐渐达到上限。

(2)双向HFC网络面临着上行通道中噪声积累的问题。

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限制光节点和服务用户数,同一区域内额外增加了网络设备的投资。

另外,CMTS上行通道工作频率在5MHz~65MHz,此频段存在大量的工业和民用电器噪声干扰。

(3)HFC网络的同轴网对接头工艺和网络的隐蔽性要求很高,树型电缆网传输的有源器件和无源器件多,特别是电缆接头很多,这增加了噪声故障排查处理的难度。

要想实现系统的高质量传输需要网络维修人员具备高水平的技能。

3 I-PON技术介绍I-PON是基于万兆IP广播技术和PON技术的一种光纤到户技术方案,将万兆以太网技术应用于单向广播网,双向交互部分采用PON技术。

广西广电网络FTTH网络的I-PON建设采用双纤三波的组网方案:万兆IP广播传输使用一纤,采用1550nm波长;PON上下行数据传输使用一纤,PON下行数据信号用1490nm波长承载,上行数据信号用1310nm波长承载。

4 柳州广电网络I-PON系统建设情况4.1 市总前端信号处理及分发在柳州市总前端机房部署一台具有48个万兆口、支持OpenFlow协议的SDN交换机,把柳州本地节目和来自省公司总前端的直播、点播等IP信号引入交换机,通过SDN技术的逻辑控制,实现直播业务、互动业务IP信号在交换机万兆端口上的汇聚。

下一代PON技术发展及现状

下一代PON技术发展及现状
的 主 要 技 术 ,讨 论 了 下 一 代 P N 与 传 统 P N 的 O O
相 同与 不 同之处 , l下 一代 P N的应 用前 景 。 指叶表 现在 以下 两个 方面 … 。
1 带 宽 能 力 。 当 前 E O Eh re P sie ) P N( ten t as v
下 一代 P N技 术 在 传 统 P N 技术 的基 础上 O O 做 了技 术 扩 展 , 以满 足 人们 对 于 带 宽 、 光 比 、 分 传
输 距 离等 方 面的需求 。 下 一 代 P N技 术 主 要 包 括 1 P N、0G O 0G E O 1 G O 和 WD P N 技 术 。 下 面 将 对 这 3个 方 面 P N M— O
EP ON 和 1 GP 0 G ON 的 标 准 、 术 特 点 及 发 展 现 状 进 行 了详 细 的 阐 述 , 将 传 统 的 P 技 并 ON技 术和 下一 代 P 0N 技 术 进 行 了 对 比 。 下 一 代 P ON 技 术 继 承 了 传 统 P 0N 技 术 的 优 点 并 在 此 基
络 ) 别 可 以提 供 大 约 1G 和 24G 的 下行 带 宽 . 分 . 随着业 务 量 的增 大 , 们 对 网络依 赖 程 度 的增 高 , 人 对 于 高 带 宽 的 要 求 也 越 来 越 高 ,现 有 的 带 宽 根 本 无 法 满 足 人 们 的 需 求 2 分 光 比 。 目前 P N 的 分 光 比 只 有 3 ~ 4 ) O 26 . 当 接 入 用 户 数 量 密 集 时 . 增 大 分 光 比 , 光 比 增 会 分
3 . 9
下 一代 P ON技 术发 展 及 现 状
石 永 辉 , 锟 卢
( .华 北 电力 大 学 电气 与 电 子T 程学 院 , 京 1 2 0 2巾 同电 力科 学研 究 院 , 京 1 0 2 1 北 0 2 6; . 北 0 91 )

PON技术市场分析报告

PON技术市场分析报告

PON技术市场分析报告1.引言1.1 概述PON技术(Passive Optical Network)是一种基于光纤传输的接入网络技术,它通过使用passively 分布式光纤网络设备来实现光纤信号的分发,从而降低了光纤接入网络的成本和复杂性。

PON技术在宽带接入、数据传输、视频监控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并且正在逐渐取代传统的铜线接入技术。

本报告将对PON技术的市场现状、发展趋势以及竞争格局进行深入分析,旨在为相关投资者和行业从业者提供全面的市场信息和发展建议。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应该是解释本文的章节结构以及各个章节的主要内容和目的。

例如,可以描述每个章节的主题和重点,以及整篇文章的主要论点和观点。

同时也可以简要介绍每个章节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整篇文章的思路和阐述方式。

1.3 目的文章的目的是对PON技术市场进行全面分析,包括PON技术的定义、市场现状和市场趋势等方面。

通过对PON技术市场的分析,旨在帮助读者了解当前PON技术市场的发展状况和未来趋势,为相关行业和企业提供参考,促进行业发展和创新。

同时,通过对PON技术市场的分析,也可以帮助投资者和企业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把握市场机遇,提高竞争力。

最终,本报告旨在为PON技术市场的相关利益方提供全面而专业的市场分析,为行业发展和企业决策提供有益参考。

1.4 总结文章总结部分:在本文中,我们对PON技术的市场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

我们首先介绍了PON技术的概念和结构,然后分析了PON技术市场的现状和趋势。

通过对市场发展前景和竞争格局的分析,我们得出了PON技术在未来市场中的重要性和潜力。

同时,我们也意识到PON技术市场存在一些挑战,需要企业和政府部门共同努力,通过技术创新和政策支持来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

最后,我们对PON技术市场的发展前景和竞争格局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我们相信PON技术市场在未来会呈现出更加繁荣和活力的态势,为相关企业和行业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成长空间。

2024年PON技术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PON技术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PON技术市场环境分析1. 引言PON(Passive Optical Network)技术是一种基于光纤传输的通信技术,能够实现高带宽的数据传输和多业务的接入。

PON技术的优势使其在宽带接入、网络建设和运营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对PON技术的市场环境进行分析,以帮助企业了解市场趋势和发展机遇。

2. 市场规模及增长趋势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数字经济的兴起,对高速宽带接入的需求不断增加,促使了PON技术市场的快速发展。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2019年全球PON技术市场规模达到了100亿美元,并呈稳定增长态势。

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超过150亿美元。

3. 市场驱动因素3.1 数字经济发展随着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普及,对宽带接入的需求越来越高。

PON技术能够提供高速的数据传输能力,满足数字经济时代的需求。

3.2 光纤网络建设光纤网络的建设是PON技术市场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之一。

传统的铜线网络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带宽需求,而光纤网络具有带宽大、传输距离远等优点,因此对光纤网络建设的需求不断增加。

3.3 政策支持各国政府对宽带建设和数字经济发展给予了政策支持,提出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和措施。

这些政策和措施为PON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机遇。

4. 市场竞争格局PON技术市场存在着激烈的竞争。

目前,主要的竞争者包括华为、中兴、诺基亚等国际巨头,以及富士通、日立、NEC等日本厂商。

这些公司在技术研发、产品制造和市场拓展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另外,一些新兴企业也积极参与到PON技术市场中,通过不同的业务模式和创新产品来拓展市场份额。

这些企业的参与将进一步加剧市场的竞争。

5. 市场机遇和挑战5.1 市场机遇•数字经济的持续发展将为PON技术市场提供持续增长的机遇。

•光纤网络建设的推进将为PON技术市场带来更多机遇。

•新兴应用领域的需求增长会为PON技术市场带来新的机遇。

5.2 市场挑战•技术标准的制定和统一是PON技术市场发展中的挑战之一。

光通信设备类PON芯片简介介绍

光通信设备类PON芯片简介介绍

VS
市场拓展
随着全球数字化进程的加速推进,PON 芯片市场的需求将持续增长。特别是在新 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PON芯片将有更 广阔的市场空间。同时,随着智能家居、 物联网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PON芯 片的应用场景也将不断拓展。
PON芯片的未来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
产业协同:光通信设备厂商、芯片设计公司和半导体公司将 进一步加强产业协同,推动PON芯片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通 过跨界合作、共建生态圈等方式,共同推动PON芯片产业的 健康发展。
分光比测试
验证芯片在不同分光比下的性 能表现,以评估其在实际网络 中的应用范围。
延迟与抖动测试
通过专业测试工具,测量数据 传输过程中的延迟和抖动,确
保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04
PON芯片的市场现状 与发展趋势
PON芯片的市场规模与增长情况
市场规模
随着光纤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PON(Passive Optical Network,无源光网络)芯片作为光通信设备的关键组 成部分,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根据市场研究报告,PON芯片市场已经达到数十亿元人民币的规模。
PON技术的工作原理
下行方向(OLT到ONU)
OLT发出的光信号通过ODN(光分配网络)进行分光,将光信号分配到各个 ONU。分光器是无源器件,只是将光信号进行分配,不需要电源和信号处理。
上行方向(ONU到OLT)
ONU发出的光信号通过ODN汇聚到OLT。由于多个ONU共享同一根光纤,因 此需要使用时分复用(TDM)或者波分复用(WDM)等技术,避免信号冲突 。
增长情况
随着人们对高速、稳定网络的需求不断增长,以及5G、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PON芯片市场 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预计未来几年,PON芯片市场的年均增长率将保持在10%以上。

PON新技术研究-v

PON新技术研究-v

扩展覆盖范围
通过采用中继器、放大器等技术,PON网络可以进一步扩展覆盖范围,满足偏远地区和海岛等地的接入需求。
短距离接入
针对企业和校园等局域网场景,PON技术也可以提供短距离接入解决方案,满足高带宽、低延迟的应用需求。
灵活的接入距离
融合多种业务
PON技术可以融合语音、数据和视频等多种业务,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
融合不同接入技术
PON技术可以与WiFi、DSL等其他接入技术融合,形成综合接入网络,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
融合不同传输技术
PON技术可以与OTN(光传送网)、IP/MPLS(多协议标签交换)等传输技术融合,实现端到端的传输和组网。
融合的接入方式
05
PON技术面临的挑战
1
2
3
当前PON技术尚未完全成熟,部分关键技术仍需进一步研究和优化。
不同厂商的设备互通性有待提高,标准化程度有待加强。
新技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仍需在实际应用中得到验证。
技术成熟度
PON设备的成本较高,尤其是高端设备,增加了建设和运营成本。
配套设施如光缆、接头等配件成本也较高,影响了大规模部署。
降低设备成本是PON技术发展的关键之一,需要加强研发和推广。
设备成本
PON网络的运维难度较大,需要专业人员进行维护和管理。
03
PON技术应用场景
宽带接入
高速上网
PON技术可以实现高速宽带接入,提供流畅的网络体验,满足用户对高清视频、大型游戏等高带宽应用的需求。
覆盖范围广
PON技术采用无源光网络架构,覆盖范围广泛,可以满足广大用户区域内的网络接入需求。
灵活扩展
PON网络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可根据用户数量的增长逐步扩容,确保网络性能和稳定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ON技术现状和定位
移目前移动通信和固网宽带是我国各电信运营商最重要的两大基础业务,在电信网络IP化、宽带化和技术融合的大背景下,移动宽带服务驱动移动通信网络迅猛发展,对移动回传承载网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对网络灵活性需求不断增加的同时,业务接入带宽的需求更是迅猛增加,以WCMDA网络为例,移动回传网络的实际接入带宽已从2G时代的2 Mbit/s,经过3G发展初期的15 Mbit/s,提高到3G成熟期HSPA+业务的28 Mbit/s,未来LTE的基站物理接口将会达到GE,实际业务带宽有可能达到300 Mbit/s以上。

当前,各运营商在积极探寻适合自身未来移动回传网络发展的基于分组或传输的主流技术,如分组传送网(PTN)、IP化无线接入网(IP RAN)、光传送网(OTN)及融合技术P/E-OTN等,与此同时,也在积极尝试利用现有传输和接入资源传送移动回传业务,特别是利用现有PON的空闲端口,以期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提高现有网络的利用率,降低网络建设和维护成本,PON因此成为大家所关心的热点之一。

1 PON技术现状与发展
1.1 PON技术现状
传统的PON系统下行数据流采用广播技术、上行数据流采用TDMA技术,以解决多用户每个方向信号的复用问题。

传统PON技术采用WDM技术,在光纤上实现单纤双向传输,解决2个方向信号的复用传输。

PON一般由光线路终端(OLT)、分光器(ODU)、用户终端(ONU)3个部分构成。

目前在现网中广泛应用的PON技术包括EPON和GPON 2种主流技术,EPON上下行带宽均为1.25 Gbit/s,GPON下行带宽为2.5 Gbit/s,上行带宽为1.25 Gbit/s。

目前在实际的FTTx应用场景中,大多数EPON/GPON只配置了以太接口,可选配置POTS和2M接口。

但从技术标准要求上,EPON/GPON均可实现IP业务和TDM业务等多业务接入,并可实现QoS分类。

EPON/GPON均可传递时钟同步信号,可通过OLT的STM-1接口或GE接口,从外部线路中提取频率同步信号,此时OLT需要支持同步以太网;也可以在OLT设备上从外部BITS输入时钟信号,作为该PON的公共时钟源,ONU与该时钟源保持频率同步。

随着标准的发展,目前EPON/GPON均有了PON层自身的时间同步传递机制。

a)在ITU-TG.984.3 Amendment 2标准中定义了GPON的时间同步机制。

b)在IEEE 802.1as标准中定义了EPON的时间同步机制。

1.2 PON技术标准的发展
虽然10G EPON和PON尚未大规模商用,但10 Gbit/s以上速率的PON技术是近2年ITU-T和FSAN研究的重点和热点。

XG-PON1的相关技术标准已经趋于成熟,XG-PON1之后的NG-PON2标准框架也已基本完成。

向多波长扩展是近期技术研究的重点,FSAN已经明确TWDM-PON是未来NG-PON2的技术选择,但在ITU-T SG15中规范多种技术的G.multi标准也已基本完成,这说明有关多波长扩展的多个技术流派之争远没有结束。

表1是ITU-T关于GPON、XG-PON1和NGPON2相关标准的制定和成熟情况。

2 现有EPON/GPON承载移动回传技术分析
2.1 移动回传需求分析
不同技术的3G网络对移动回传网络的带宽有所差异,本文以中国联通WCDMA技术为模型,分析3G移动回传网络的带宽需求。

为完整分析移动回传网络的带宽,将WLAN 也作为回传网络承载的业务之一,同时也将BBU-RRU拉远模式下对移动回传网络的带宽和性能需求进行分析。

其相关需求见表2,表2中带宽值均为无线技术的峰值带宽。

2.2 现网测试数据分析
下面测试数据是根据某运营商在4个城市进行的网络测试验证结果,其中EPON 2个城市,GPON 4个城市,不同类型的设备每个城市只测试一个厂家的设备。

2.2.1 性能测试
a)TDM业务。

误码率和抖动均正常,但是时延偏大,测试结果表明,半数以上测试中,时延大于标准规范的2 ms。

b)以太网业务。

PON技术本身就是基于以太网的技术,对IP业务的承载较有优势,在测试中以太网业务的丢包率、时延、误码均符合要求。

c)网络保护倒换。

在现有接入网中,PON的保护技术很少使用,但是考虑到移动基站安全性要求较高,对保护倒换进行了测试验证。

保护倒换验证了以下2种类型。

(a)干路光纤保护倒换。

分别对EPON/GPON的TDM业务、以太网业务保护倒换进行了测试验证。

测试结果表明,仅一处测试保护倒换时间大于50 ms,但大部分测试的倒换时间都大于20 ms,相较于现有的MSTP网络,倒换时间较大。

(b)全线路保护倒换时间。

测试结果见表3。

全线路保护的测试结果较差,半数测试不支持。

2.2.2 业务功能验证
a)网络正常时,各类业务均正常开通。

b)网络保护倒换时,效果较差。

2.2.3 同步
a)时钟同步。

从外参考同步信号输入、设备内部时钟输出频率准确度、漂动产生、相位瞬变以及CES业务时钟性能测试来看,测试PON设备在支持传统的频率同步方面已没有问题。

b)时间同步。

时间输入/输出接口功能方面,均达不到要求,且部分厂家设备不具备时间信号1 pps输出接口;时间传递的相对精度方面,在网内有外参考时,基本可满足100 ns的要求,无外参考时,恢复出的时间信号不可用。

从测试结果看,对于时钟同步传递基本满足使用要求,但时间同步型号传递支持较差,仍有待改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