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泌生系统疾病诊断CT
医学影像诊断课件:内分泌影像学
CT检查还可以通过增强扫描观察病变 的血供情况,有助于病变的定性诊断 。
对于垂体、肾上腺、胰腺等深在器官 ,CT检查可以观察其形态、位置、与 周围组织的毗邻关系等,发现肿瘤、 囊肿、炎症等病变。
MRI检查
MRI检查是一种无辐射的检查方 法,可以获得器官和组织的详细
图像。
对于垂体、肾上腺、胰腺等深在 器官,MRI检查可以观察其形态 、大小、信号强度等,发现肿瘤
库欣综合征的影像学表现
CT检查可见双侧肾上腺增生,MRI检查可见T2WI低信号 。
性腺疾病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
卵巢囊肿的影像学表现
超声检查可见卵巢内囊性肿块,透声好,壁薄光滑。CT检查可见 卵巢低密度灶。
睾丸肿瘤的影像学表现
超声检查可见睾丸实质性肿块,形态不规则,血流信号增多。CT 检查可见睾丸密度不均。
3
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影像学表现
超声检查可见甲状腺弥漫性增大,血流信号增多 。核素显像可见甲状腺摄取功能亢进。
肾上腺疾病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
肾上腺肿瘤的影像学表现
CT检查可见肾上腺肿块,密度不均,增强扫描可见不均匀 强化。MRI检查可见信号不均,T2WI高信号。
嗜铬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
CT检查可见肾上腺或腹膜后肿块,增强扫描可见明显强化 。MRI检查可见信号不均,T2WI高信号。
内分泌疾病的预防与健康管理
预防
通过普及内分泌疾病的相关知识,提高公众对疾病的认知,从而采取积极的生活 方式和饮食习惯,降低内分泌疾病的发生风险。
健康管理
建立内分泌疾病的健康档案,定期进行医学影像检查,监测病情变化。通过及时 发现和处理问题,实现疾病的长期管理和控制。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泌系结构异常的诊断和治疗
泌系结构异常的诊断和治疗泌尿系结构异常的诊断和治疗1. 引言泌尿系结构异常是指泌尿系统中器官或组织的形态或位置异常,常见病例包括尿路梗阻、膀胱肌层异常、尿道狭窄等。
这些异常可能导致尿液滞留、感染、肾功能损害和其他严重并发症。
本文将讨论泌尿系结构异常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2. 诊断2.1 临床症状泌尿系结构异常的临床症状因患者年龄和病变类型而异。
婴幼儿可能表现为尿液滞留、腹部包块或其他尿路梗阻症状。
成年人可能会出现尿频、尿急、尿痛、血尿等症状。
临床医生应详细询问患者症状的发生时间、频率和持续时间,以及有无其他伴随疾病。
2.2 影像学检查常用的泌尿系结构异常诊断方法包括超声波检查、尿路造影和计算机断层扫描(CT)。
超声波检查是无创的初步检查方法,通过声波波束对泌尿器官进行成像。
尿路造影和CT可以提供更详细的结构信息,帮助确定泌尿系统的异常。
2.3 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常用于评估肾功能和尿液的生化指标。
包括血肌酐、尿素氮、尿液培养等检查。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肾脏功能和泌尿系感染的情况。
3. 治疗3.1 尿路梗阻的治疗尿路梗阻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结构异常之一。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变类型,治疗方法多样。
对于婴幼儿常见的膀胱颈梗阻,常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给予导尿管或腹膜后造瘘术。
而对于成人的尿路梗阻,可以采用导管插入、支架植入等介入治疗方法,或行手术切除病变。
3.2 尿道狭窄的治疗尿道狭窄是指尿道内腔狭窄,导致尿液排出受阻。
治疗方法包括尿道扩张术和尿道切开术。
尿道扩张术通过渐进性扩张来改善尿流通畅性。
对于严重狭窄的患者,可能需要行尿道切开术以解除梗阻。
3.3 膀胱肌层异常的治疗膀胱肌层异常包括膀胱肌壁缺损、憩室和肌层萎缩等。
治疗侧重于缓解症状和恢复膀胱功能。
对于轻度膀胱肌层异常患者,可能需要通过药物治疗来改善膀胱收缩力。
对于严重的憩室和肌层萎缩,可能需要进行手术修复或重建。
4. 结论泌尿系结构异常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多种多样,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医学影像学泌尿系统影像学
医学影像学泌尿系统影像学医学影像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通过不同的影像技术和设备,以图像的形式呈现人体内部的结构和病理改变,从而帮助诊断疾病和进行治疗。
其中,泌尿系统影像学是医学影像学的分支,主要关注泌尿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疾病。
泌尿系统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器官。
通过不同的影像技术,医生可以观察和评估这些器官的形态、大小、位置和功能状态。
常用的泌尿系统影像学技术包括X线影像、超声波、CT扫描、MRI和核医学等。
首先,X线影像是泌尿系统影像学中最常用的技术之一。
通过X射线的特性,医生可以获取体表和内脏器官的影像。
在泌尿系统的疾病诊断中,常用的X线技术包括静脉肾盂造影和尿路造影。
这些技术可以帮助医生检测肾脏结石、肾盂积水、肾盂肿瘤等病变。
其次,超声波是一种无创、安全、无辐射的影像技术。
它可以通过超声波的回声来形成人体内部器官的影像。
在泌尿系统的影像学中,超声波常被用于检测肾脏、膀胱和前列腺等器官的病变。
通过超声波的实时成像,医生可以观察肿物、囊肿、积液等病变。
此外,CT扫描和MRI是常用的高分辨率泌尿系统影像学技术。
CT扫描可以提供器官的横断面影像,对于检测泌尿系统的结构变化和损伤非常有帮助。
MRI则通过磁场和无线电波来生成器官的详细影像,对于评估病变的程度和位置非常重要。
这两种技术常被用于泌尿系统的肿瘤检测和诊断,如肾癌、膀胱癌和前列腺癌等。
最后,核医学是一种特殊的泌尿系统影像学技术。
它通过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药物来观察身体内代谢、功能等方面的变化,可以用于评估泌尿系统功能异常。
例如,肾功能的评估可以通过核医学的肾脏显像技术来完成。
总的来说,泌尿系统影像学是医学影像学中重要的一个分支,通过不同的技术和设备,医生可以全面地观察和评估泌尿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病变。
这些技术在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提高了医生的准确性和患者的治疗效果。
未来,随着医学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泌尿系统影像学将进一步发展,为泌尿系统疾病的防治提供更好的支持。
胰腺常见疾病CT诊断与分析
临床特点: 起病急骤;上腹部痛;多为持续性 有发热;恶心 呕吐等胃肠道症状 上腹部有压痛 反跳痛和腹肌紧张 血白细胞计数 血和尿淀粉酶升高
CT表现: 急性单纯性胰腺炎
少数轻型病人;可无阳性表现 多有不同程度的胰弥漫性增大 胰密度可稍低;均匀或不均匀 胰腺轮廓可模糊 或少量渗液 胰腺可均匀增强;无坏死区域
胰尾部囊性癌
胰腺粘液性囊腺癌
胰 尾 囊 性 癌
三 胰腺囊肿
病理与临床 病理特点: 真性囊肿为先天性;其囊壁有上皮细胞覆盖 假性囊肿囊壁无上皮细胞;仅由纤维膜构成 囊肿主要继发于急性胰腺炎 手术 外伤等 系胰腺炎的炎性积液未能吸收;被包裹而成 囊肿可位于胰腺内或胰腺外;可单发或多发 以胰周 小网膜囊 左前肾旁间隙最为常见 胰腺外囊肿尚可上达纵隔内;下至腹股沟区 可见于肝脾内 胃肠道壁内 腰大肌和髂肌
正常胰腺解剖图
一 正常胰腺CT表现
带状;横跨于腰1 2前;胰尾位置高;胰头钩突最低 胰头被十二指肠圈包绕;外侧十二指肠降段;下方为
十二指肠水平段 由头向尾逐渐变细;头 颈 体 尾在横断面平均前后
径分别为23±3mm 19±2 5mm 20±3mm 15±2 5mm
实质密度均匀;3050HU;增强扫描后密度均匀增高 钩突位于肠系膜上动 静脉右后方;且静脉在动脉
鉴别诊断
慢性胰腺炎:大多有急性胰腺炎病史;胰管扩张达 5mm ;呈串珠状;沿胰管分布的钙化是其特征性表 现
胰腺癌:胰腺肿块密度均匀或不均匀; 边缘可呈 分叶状; 较大的肿块内见低密度;胰腺炎经抗炎 治疗后炎症消退;形态可恢复正常
急 性 单 纯 性 胰 腺 炎
急性单纯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十二指肠水肿
右侧;并列于钩突的前方;这是钩突重要解剖标志; 另外在左肾静脉平面也有助于认识钩突位置
泌尿、生殖系统外科检查和诊断详解
01 02
辅助诊断
通过深度学习和图像识别技术,人工智能可以协助医生快速、准确地识 别和分析医学影像,如CT、MRI和超声图像,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 。
预测模型
利用大数据和机器学习技术,构建预测模型,根据患者的历史数据和生 物标志物等信息,预测疾病的发展趋势和患者的预后情况。
03
个性化治疗建议
通过分析患者的基因组、代谢组和其他生物信息,人工智能可以为医生
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由于代谢异常,容易发生泌尿系感染 ,同时糖尿病还可导致肾功能损害。
高血压患者
高血压患者容易发生肾血管病变,导致肾功能损 害,表现为夜尿增多、蛋白尿等症状。
长期卧床患者
长期卧床患者由于活动减少,容易发生泌尿系感 染、结石等问题。
06
泌尿、生殖系统外科检查与 诊断新技术展望
人工智能在泌尿、生殖系统外科的应用
观察宫颈大小、形态、色泽,有无糜烂、 息肉等。
通过双合诊或三合诊,检查子宫大小、位 置、活动度,有无压痛、肿块等;同时检 查双侧附件有无增厚、压痛、包块等。
性激素检测
血清性激素水平测定
通过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清中各种性激素(如睾酮、雌二醇、孕酮等)的含量, 以评估性腺功能状态。
尿液性激素水平测定
收集24小时尿液,测定尿液中性激素的代谢产物,以间接反映血清性激素水平。
肾功能评估
肾小球滤过率测定
通过检测血液中的肌酐、尿素氮等指标,计算肾小球滤过率,以评估肾脏的滤 过功能。
肾小管功能检查
通过检测尿液中的β2-微球蛋白、NAG酶等指标,了解肾小管的重吸收和分泌 功能。
02
生殖系统外科检查
男性生殖系统检查
阴囊检查
检查阴囊大小、形态、有无积 液、肿块等。
泌尿系正常CT影像
CT表现:平扫时双肾大小、轮廓、位置基本对称,肾上、下
极区肾实质呈卵圆形,边界光滑。增强扫描
血管显影期:又称皮髓质交界期,注入造影剂后15s 后,外周肾皮质及伸入髓质内的肾柱显影,密度升高, 而髓质未显影,两者交接清晰,此期持续为80—90s 静脉期:造影剂通过肾小管排泄,髓质显影,密度 不断增高,最终与皮质密度一致或略超过肾皮质,皮髓分界逐渐消失,CT值可达130HU,此期持续1— 2min
泌 尿 陕 系 及 中 马附后 春院 玲 处正 室理常 表 现 CT
CT
• 泌尿系统由肾、输尿管、膀胱及尿道 组成。其主要功能为排泄。排泄是指 机体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不为机 体所利用或者有害的物质向体外输送 的生理过程。
• 肾脏
肾脏属于腹膜后器官,位 于脊柱两旁,由于受肝脏 的影响,右肾比左肾低于 1.5cm。 肾脏为实质性器官,形 似大豆,肾前面隆起,后 面平坦,内侧缘中部凹入, 称为肾门。
动脉期 肾皮质显影,肾髓质无强化
静脉期 皮-髓质密度趋向一致
• 肾窦:为肾脏中央的凹陷
部分,其内含有肾盂、肾盏、肾 动脉主干分支、肾静脉、淋巴及 肾盂周围脂肪等结构。增强后不 均匀强化
肾血管: 平扫时不如增强扫描显
示清晰,肾动脉位于肾静脉的后 方,肾盂的前方,肾静脉口径较 粗,多数肾静脉及动脉同层显示。 (1)左肾静脉长于左肾动脉,在主 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及静脉间穿 越,最后汇入右侧的下腔静脉。 (2)右肾静脉短于右肾动脉,行于 下腔静脉及右肾静脉之后,最后 汇入下腔静脉。 (3)两肾动脉进入肾之前均分叉, 呈Y形表现。 (4)追踪行径,肾动脉起自左侧腹 主动脉,下腔静脉汇入偏右侧的 下强静脉。
1、树枝型:几个肾大盏和漏斗形成一纤细的肾盂,呈漏
泌外科疾病的早期诊断与筛查方法
泌外科疾病的早期诊断与筛查方法泌外科疾病是指发生在泌尿系统和男性生殖系统中的各类疾病,包括尿道疾病、前列腺疾病、肾脏疾病等。
对于这些疾病,早期诊断和筛查非常重要,可以避免并发症的出现,提高治疗效果。
本文将对泌外科疾病的早期诊断与筛查方法进行探讨。
一、尿液分析法尿液分析是一种常见且简单的筛查泌外科疾病的方法。
通过检查尿液中的成分和指标,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潜在的疾病。
例如,尿液中出现持续性蛋白尿、红细胞尿、白细胞尿等指标异常,可能提示患者存在肾脏疾病或泌尿系感染。
尿液分析可以通过尿常规、尿沉渣检查等方法进行,具有简便、快速、无创等特点。
二、影像学检查法影像学检查是一种常用的泌外科疾病早期诊断和筛查方法。
通过X 线、CT、MRI等影像学技术,可以清晰地观察泌尿系统和男性生殖系统的内部结构,发现异常情况。
例如,肾脏超声检查可以帮助了解肾脏的大小、形态和位置,检测肾内肿瘤和结石等疾病。
前列腺超声检查可以评估前列腺的大小、形态和结构,有助于早期发现前列腺增生或前列腺癌。
三、生化指标检测法生化指标检测是一种通过检测血液或尿液中的特定生化指标,来判断泌外科疾病的方法。
例如,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是前列腺癌的生物标志物,通过检测血液中的PSA水平,可以辅助早期诊断前列腺癌。
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是评估肾脏功能的指标,可以用于筛查肾脏疾病。
四、活检与组织病理学检查法活检是一种直接获取病理组织以进行检查的方法,对于一些疑难疾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对于泌尿系肿瘤的诊断,可以通过膀胱镜下活检、前列腺穿刺活检等方法获得病变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
组织病理学检查可以明确病变的性质、程度和分型,有助于制定更准确的治疗方案。
五、尿液DNA检测法尿液DNA检测是一种新兴的泌外科疾病早期筛查方法。
通过检测尿液中的DNA异常变化,可以发现某些潜在的疾病。
例如,尿液中出现高频率的细胞分裂、染色体异常、基因突变等,可能暗示着泌外科恶性肿瘤的存在。
各系统疾病诊断公式
消化系统疾病诊断公式共同症状: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包块1.急、慢性胃炎=饮食不洁或刺激物+上腹痛、腹胀、恶心呕吐2.胃食管反流病=反酸+胸骨后烧灼感+胃镜检查食管下段红色条样糜烂带(烧心、反酸、返食)3.消化性溃疡病胃溃疡=慢性规律性上腹痛(饱餐后痛)+呕血黑便十二指肠溃疡=饥饿时痛(餐后4小时以上)或夜间痛+呕血黑便消化性溃疡穿孔=突发剧烈腹痛(腹膜炎体征)+X线膈下有游离气体4.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大出血+既往肝病史5.细菌性痢疾=不洁饮食+腹痛+粘液脓血便+里急后重6.溃疡性结肠炎=左下腹痛+粘液脓血便+(便意、便后缓解)+抗生素无效治疗:柳氮磺吡啶(SASP)7.急性胰腺炎(水肿型)=暴饮暴食/慢性胆道病史+持续上腹疼痛+弯腰疼痛减轻+淀粉酶检测急性胰腺炎(出血坏死型)=水肿型症状+腰腹部或脐周紫斑+腹穿洗肉水样液体+血糖高+血钙低出血坏死型:血尿淀粉酶值不一定高,有时反而会下降。
确诊时选CT一周内测血淀粉酶,超过一周测脂肪酶8.幽门梗阻=呕吐宿食+振水音9.肝硬化=肝炎病史+门脉高压(脾大+腹水+蜘蛛痣)+超声(肝脏缩小)10.胆囊炎=阵发性右上腹绞痛+莫非征阳性+恶心呕吐11.胆石症=阵发性右上腹绞痛+莫非征阳性+B超强回声光团、声影12.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下柯三联征(腹痛+寒颤高热+黄疸)+休克表现+精神症状(如神情淡漠、昏迷)五联征13.急腹症(1)阑尾炎=转移性右下腹痛+麦氏点压痛(胀痛、闷痛)+WBC升高(2)肠梗阻:腹痛+吐+胀+闭+X线(香蕉/液平)病因:机械性和动力性血运:单纯性和绞窄性程度:完全性和不完全性部位:高位和低位(3)消化道穿孔=溃疡病史+突发上腹部剧痛+腹膜刺激征+膈下游离气体(4)异位妊娠=阴道出血+停经史+下腹剧痛(宫颈举痛)+绒毛膜促性腺激素(5)卵巢囊肿蒂扭转=体位变化+突发腹痛+囊性肿物(6)急性盆腔炎=刮宫手术史+白带异常+下腹痛+下腹剧痛(宫颈举痛)+脓性分泌物14.消化系统肿瘤(1)胃癌=老年人+黑便+龛影+慢性溃疡疼痛规律改变+上腹痛+腹部包块+消瘦+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2)食管癌=进行性吞咽困难(中晚期)+胸骨后烧灼样疼痛(早期)+进食哽咽感(早期)(3)肝癌:肝炎病史+肝区疼痛+AFP升高+肝大质硬+腹水黄疸+B超占位(4)直肠癌=直肠刺激症状+指诊带血+脓血便+消瘦+大便变形(5)胰腺癌(胰头癌、壶腹周围癌)=老年人+无痛进行性加重黄疸+陶土色大便+皮肤瘙痒(6)结肠癌:老年人+消瘦+排便习惯改变+CEA+腹部肿块15.肛门、直肠良性病变(1)内痔=无痛性血便+便带鲜血+静脉样团块(2)外痔=肛门疼痛+便鲜血+肛门口触痛肿物(3)肛裂=便时便后肛门剧痛+肛门裂口16.腹部闭合性损伤肾损伤=腰部损伤+血尿肝破裂=右腹部外伤+腹膜刺激征+移动性浊音脾破裂=左腹部外伤+全腹痛+腹腔内出血肠破裂=腹中部外伤+腹膜刺激征+穿刺淡黄色液体17.腹外疝(斜疝)=老年男性+腹压增加+右下腹肿物+进入阴囊消化系统疾病进一步检查1.胃镜、结肠镜、直肠镜2.消化道造影3.腹部B超、CT4.立位腹平片5.粪便:常规检查、隐血、培养和寄生虫检查6.HP检测7.腹腔穿刺8.淋巴结活检或肝活检(病例监测)9.实验室检查:(1)血尿淀粉酶(2)AFP、CEA、CA19-9糖链抗原(3)血尿常规检查、肝肾功能、电解质、血气分析等消化系统治疗原则一、一般治疗:注意休息,控制饮食/禁食,生活指导二、病因治疗(1)溃疡:首选PPI类抑酸药,可加用黏膜保护剂,如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应行联合除菌治疗,常用三联疗法或四联疗法:PPI、胶体铋联合两种抗生素(2)应用广谱抗生素抗感染治疗、抗休克(3)梗阻/腹膜炎:禁食、胃肠减压(4)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三、对症治疗四、手术:切除或修补五、肿瘤:1)手术治疗2)放疗+化疗+免疫治疗+中医中药治疗呼吸系统疾病诊断公式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咽痛+咳嗽+发热2.肺炎(1)大叶性肺炎=成人+受凉+高热+咳铁锈色痰(2)克雷伯杆菌肺炎=咳砖红色痰+X线片空洞(3)支原体肺炎=儿童+刺激性干咳+关节疼+抗生素无效(4)支气管肺炎=婴幼儿+发热+呼吸困难症状(鼻翼扇动、三凹征阳性)(5)金色葡萄球菌肺炎=高热+胸痛+脓血痰+X线片状影3.结核病(1)肺结核=青壮年+咯血+午后低热+夜间盗汗+抗生素治疗无明显疗效(2)结核性胸膜炎=结核+胸膜积液体征(胸痛+语颤消失+叩诊实音/呼吸音消失)(3)结核性心包炎=结核+心包积液体征(心前区痛+呼吸困难+上腹部闷胀+下肢浮肿)(4)肠结核=结核+腹部症状(腹痛、腹泻、右下腹部肿块)(5)结核性腹膜炎=结核+腹部炎症(腹痛、腹泻、腹壁柔韧感)(6)肾结核=结核+膀胱刺激征+肾实质变薄并有破坏4.支气管扩张=童年有麻疹百日咳或支气管肺炎迁延不愈病史+咳嗽+脓痰+咯血5.COPD=老年人(吸烟史)+咳痰喘+桶状胸+肺功能检查,一秒率FEV1/FVC%小于70%6.肺脓肿=脓臭痰+高热+X线片/CT显示液平7.肺癌=中、老年人+痰中带血+刺激性咳嗽+消瘦+X线毛刺8.肺心病=慢性肺部疾病病史+心脏扩大演变顺序:慢支-肺气肿-肺心病9.支气管哮喘=阵发性或周期性喘息+听诊哮鸣音+过敏史10.呼吸衰竭=慢性肺部疾病病史+发绀+血气分析指标I型:PaO2<60mmHgPaCO2正常-重症肺炎诱发II型:PaO2<60mmHgPaCO2>50mmHg-慢阻肺诱发11.胸部闭合性损伤(1)张力性气胸=胸外伤史+广泛皮下气肿(握雪感)+气管偏移+叩诊鼓音+呼吸音消失(2)血胸=胸外伤史+气管偏移+叩诊浊音+呼吸音减弱+X线肋膈角消失,弧形高密度影(3)肋骨骨折=胸外伤史+骨擦音呼吸系统疾病检查项目1.胸部X片、胸部CT2.PPD、血沉3.痰培养+药敏实验、痰找结核杆菌4.肺功能5.肝肾功能6.血气分析7.纤维支气管镜8.痰液脱落细胞检测9.淋巴结活检10.血常规、电解质呼吸系统疾病治疗原则1.一般治疗:休息,加强营养,预防感染/吸氧2.对症治疗/药物治疗(1)抗感染治疗:使用广谱抗生素或联合用药(2)抗结核治疗:早期、适量、联合、规律、全程(3)抗休克:扩容,使用血管活性药物(4)控制咯血:垂体后叶素(5)解热、止咳、平喘、祛痰(6)纠正酸碱平衡失调3.肿瘤(肺癌)(1)手术治疗(2)放疗+化疗+免疫治疗+中医中药治疗循环系统疾病诊断公式1.冠心病=胸骨后压窄性疼痛(1)心绞痛=胸骨后压窄性疼痛<30分钟,3-5分钟/次,+休息或口含硝酸甘油能缓解+ECG:ST段水平下移(2)心梗=胸骨后压窄性疼痛>30分钟,休息或口含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大汗淋漓+濒死感+ECG:ST段弓背向上抬高V1-6广泛前壁心梗V1-3前间壁心梗V3-5局限前壁心梗V5-6前侧壁心梗Ⅱ、Ⅲ、aVF下壁心梗I、aVL高侧壁心梗心功能Killip分级:用于评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功能状态I级:无肺部啰音和第三心音II级:肺部有啰音,但啰音的范围小于1/2肺野III级:肺部啰音的范围大于1/2肺野(肺水肿)IV级:心源性休克2.高血压病按患者的心血管危险绝对水平分层(正常140/90)1级 140-159或90-99 低于160/1002级 160-179或100-109低于180/1103级≥180或≥110危险程度分层低危:1级。
第九版外科学配套课件 46 泌尿、男生殖系统外科检查和诊断
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十三五”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
供基础、临床、预防、口腔医学类专业用
《外科学》(第9版) 配套课件
主编 陈孝平 / 汪建平 / 赵继宗
《外科学》(第9版)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 普救含灵之苦。
前列腺按摩:检查前病人先排空膀胱,检查者作直肠指检,自前列腺两侧向中间沟,自上而 下纵向按摩二、三次,再按摩中间沟一次,将前列腺液挤入尿道,并由尿道口滴出,直接收 集前列腺液送验
肾双合诊
前列腺按摩
(二)实验室检查
1.尿液检查 2.肾功能检查 3.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 具有前列腺组织特异性。血清PSA正常值为0~4ng/ml 4.前列腺液检查 5.精液分析 包括精液颜色、量、pH、稠度、精子状况及精浆生化测定
2.梗阻症状 (1)排尿困难:包含排尿踌躇、费力、不尽感、尿线无力、分叉、变细、滴沥等 (2)尿流中断 (3)尿潴留
3.尿失禁 (1)持续性尿失禁:又称真性尿失禁,是指尿液持续地昼夜从膀胱或泌尿道瘘中流出,几乎没 有正常的排尿,膀胱呈空虚状态 (2)充溢性尿失禁:又称假性尿失禁,是指膀胱功能完全失代偿,膀胱呈慢性扩张,并且从未 完全排空,当膀胱过度充盈后,尿液会不断溢出 (3)急迫性尿失禁:严重的尿频、尿急而膀胱不受意识控制就开始排尿 (4)压力性尿失禁:当腹内压突然增高(咳嗽、喷嚏、大笑、运动等)时,尿液不随意地流出
4.输尿管镜和肾镜 可直接窥查输尿管、肾盂内有无病变,亦可直视下取石、碎石,切除或电灼肿瘤,取病理学检 查标本。禁忌证为未纠正的全身出血性疾病、严重的心肺功能不全、未控制的泌尿道感染、病 变以下输尿管梗阻及其他膀胱镜检查禁忌者等 5.前列腺细针穿刺活检 是诊断前列腺癌最可靠的检查。适用于DRE发现前列腺结节或PSA异常的病人 6.尿流动力学测定 测定尿路输送、储存、排出尿液的功能,为分析排尿障碍原因、选择治疗方式及评定疗效提供 客观依据。目前临床上主要用于诊断下尿路梗阻性疾病(如良性前列腺增生)、神经源性排尿 功能异常、尿失禁以及遗尿症等
内分泌疾病诊断标准
内分泌疾病诊断标准
内分泌疾病是指由内分泌系统引起的疾病,包括某些内分泌腺的增生、肿瘤、功能亢进或减退等病变。
内分泌疾病具有多种症状和表现,临床诊断常常需要结合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多种方法来确定。
下面是常见内分泌疾病的诊断标准。
一、糖尿病
1.根据现有的分类标准确定患者的类型(1型、2型、LADA等)
2.测定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或随机血糖,如果需要进一步诊断,可以做糖耐量试验
3.监测糖化血红蛋白和血糖控制情况,评估治疗效果和临床预后
二、甲状腺疾病
1.抗甲状腺抗体检测(包括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SH受体抗体等)
2.测定甲状腺激素(T3、T4、FT3、FT4)和促甲状腺激素(TSH)等指标
3.甲状腺彩超或其他影像学检查(如甲状腺核素扫描等)
三、泌乳素瘤
1.测定血清泌乳素水平并排除药物、嗜酸性肿瘤和其他原因引起的高泌乳素血症
2.泌乳素抑制试验(TRH或碳酸钙负荷试验)用于检测垂体前叶功能
四、性腺疾病
1.性激素水平检测(雌激素、孕激素、睾酮等)
2.垂体前叶功能检测(促性腺激素、促卵泡激素等)
3.影像学检查(如B超、CT、MRI等)用于检测性腺病变
五、肾上腺疾病
1.皮质醇水平检测,包括24小时尿皮质醇、晨尿皮质醇、晚上11点抽血皮质醇和低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等
2.肾上腺髓质功能检测,包括24小时尿儿茶酚胺、血浆儿茶酚胺等检测方法
3.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用于检测肾上腺病变
六、骨质疏松
1.测定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骨密度等指标
2.进行骨代谢标记物检测(如血清骨钙素、尿肌酸激酶等)
3.进行骨密度测定(如DEXA等)。
临床分析中的泌系统疾病诊断与治疗方案
临床分析中的泌系统疾病诊断与治疗方案在临床医学中,泌尿系统疾病是常见的疾病类型之一。
正确的诊断和科学的治疗方案对于患者的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泌系统疾病的常见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和治疗方案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病因分析泌尿系统疾病的病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感染、结石、肿瘤和先天性畸形等。
其中,感染是最常见的病因之一。
细菌感染可以引起尿路感染、肾盂肾炎等,细菌通过尿液逆行感染泌尿系统,在炎症的作用下,患者会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另外,结石也是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病因之一。
当尿液中的某些物质浓度过高时,就会形成结石,严重的话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此外,泌尿系统的肿瘤如肾脏肿瘤、膀胱癌等也是病因之一。
二、临床表现泌尿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各异,但一般存在一些共同的症状。
患者常常会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感染的症状,需要注意全身感染的症状如发热、畏寒、全身乏力等。
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血尿、腰痛等症状。
膀胱癌患者常常会有血尿的表现,肾脏肿瘤患者可能出现腰痛等。
三、辅助检查在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中,辅助检查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常用的辅助检查包括尿常规、尿培养、B超、CT等。
尿常规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尿液成分,以判断是否存在尿路感染及其程度。
尿培养可以帮助确定感染的病原体,以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治疗。
B超可以用来检测泌尿系统的异常变化,如结石、肿瘤等。
CT扫描可以提供更为详细的信息,帮助医生进行更准确的诊断。
四、治疗方案泌尿系统疾病的治疗方案因病因和病情的不同而异。
对于尿路感染,一般使用抗生素治疗。
根据尿培养的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同时要注意充分饮水以增加尿液排出。
对于结石患者,小的结石可以通过多喝水、排尿来排出,大的结石则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肾脏肿瘤和膀胱癌患者通常需要手术切除肿瘤,并根据病理结果选择合适的辅助治疗方式。
总之,临床分析中的泌尿系统疾病诊断与治疗方案需要综合考虑病因、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结果。
合理的治疗方案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需要医生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并与其他专家进行交流与讨论,以提高病人的治疗效果。
泌尿系统CT检查检查过程
泌尿系统CT检查检查过程泌尿系统CT检查检查过程:一、肾肾CT扫描无需特殊准备。
扫描范围上界应略高于肾上极,下迄肾下极,层厚1cm.,扫描12~14层面。
一般无需口服造影剂。
除怀疑肾结石及有造影剂过敏和肾功能不全时,一般均应常规行增强扫描。
采用团注法显示肾动、静脉及肾实质,效果较好。
肾盂一般于注造影剂后约2分钟显影。
MRI一般采用横断面和冠状面或加矢状面,自旋回波T1W I,以显示解剖结构同时再作横断面T2WI,以判断病变性质。
肾在横断面CT图像上,呈边缘清楚、轮廓光滑的圆形或椭圆形软组织影。
肾门部内陷,有肾动、静脉和输尿管进出。
平扫时,肾实质密度均一,不能分辨皮质与髓质,CT值为30~50Hu。
利尿作用强时,密度降低,仅约15Hu。
增强扫描,肾实质密度增高,CT值达80~120Hu。
肾盂与肾盏平扫时为水样密度,增强扫描密度明显增高。
肾盂大小不定。
输尿管平扫呈点状影,增强扫描密度高,易于辨认,肾筋膜在50%例可显影,呈横行细线状致密影,居肾之前后。
(一)肾肿瘤 CT对显示肾癌、肾盂癌相当准确。
还可确定肿瘤的大小、浸润的范围、邻近和远处淋巴结转移,因之有助于分期。
1.肾癌 CT平扫可见密度略低于或等于肾实质的肿块,有时为略高密度。
肿瘤边缘光滑或不整,与肾实质分界不清,可突出于肾外。
肿瘤内部坏死或囊变为低密度区,钙化与出血则为高密度区。
增强扫描,在多血管性肿可见异常血管和肿瘤强化,注射后半分钟,肿瘤血管与强化消失,而肾实质强化,则肿瘤呈低密度。
少血管性癌则不强化。
2.肾盂癌 CT增强扫描显示肾盂内充盈缺损。
通过其CT值及形态可帮助除外新鲜血块、囊肿和结石等。
肿块浸润肾实质,则需与肾癌鉴别。
肿瘤常使肾窦变形并闭塞正常肾窦脂肪。
由于肿瘤可向输尿管或膀胱种植转移,CT扫描应包括输尿管及膀胱。
肿瘤内偶可见细小钙斑。
(二)肾囊肿 CT诊断肾囊肿相当可靠。
单纯肾囊肿在应用CT后,于生体发现率提高。
平扫可见肾包膜内圆形或类圆形、边缘光滑、密度均匀、水样密度的病灶,囊壁薄,与正常肾实质分界清楚。
泌尿生殖影像诊断
2.进展期:肾外形增大或缩小,实质内见多发囊
状低密度影,围绕肾孟排列,呈“花瓣”样;相
临肾实质变薄,肾盂肾盏扩张积水;病灶边缘见
泌 不规则钙化;增强扫描病灶内无明显强化,边缘
尿 呈轻到中度的强化。
系
统 放
3.晚期:肾外形明显缩小,肾实质明显萎缩,广
射 泛钙化,即“肾自截”。
诊
断
泌 尿 系 统 放 射 诊 断
系 该部肾盏不能为造影剂充填而显示缺如。
统
放
射
诊
断
肾癌
肾盏受压变形
泌 尿 系 统 放 射 诊 断
泌 尿 系 统 放 射 诊 断
肾癌的CT表现
1.平扫可见密度略低于或等于肾实质肿物, 有时为略高密度。肿瘤内部坏死为低密度 区,钙化或出血为高密度区。
2.增强扫描时可见异常血管和肿瘤不均匀
泌 尿
强化。
正 常 腹 平 片
造影检查
排泄性尿路造影:亦称静脉肾盂造影(IVP)
经静脉注入对比剂,由尿路排出显影。 步骤:1)检查前准备(肠道清洁);
2)腹部平片; 3)下腹加压,静脉内注射对比剂,5~7 分钟、15分钟摄取双肾区片,30分钟解除压迫 带并摄取全腹片,观察输尿管及膀胱显影,疑 有积水者1~2小时后再次摄片观察。
7.肾小盏末端在切线位呈杯口样凹陷,正面为圆形 喇叭口状,边缘清楚锐利;
8.肾盂与肾盏的形状、数目变异很大。
泌 尿 系 统 放 射 诊 断
泌尿系统的正常X线表现
输尿管 1.输尿管造影充盈后,显示为光滑的长管状影,长 约25~30cm,宽约0.3~0.7cm。 2.分段: 腹段:与肾盂相连,向下走行于腹膜后间隙,脊 柱两侧,在骶髂关节内侧越骨盆; 盆段:略向外行,再向内行入膀胱; 壁内段:由外上向内下穿越膀胱壁,进入膀胱三 角区。
肝脏、胆囊、胰腺、脾脏常见疾病CT诊断价值!
肝脏、胆囊、胰腺、脾脏常见疾病CT诊断价值!正常肝脏,胆囊,胰腺,脾脏报告时应注意描述:1.肝脏大小,形态,肝脏各叶比例及肝脏改变,肝门结构及肝内血管,肝内外胆管改变,肝内各结构密度及强化程度,类型和方式,胆囊大小,形态,密度及胆囊壁改变和增强后表现,肝周结构包括血管和淋巴结的改变;2.脾脏形态,大小,数目和位置,脾脏密度改变,强化后表现及强化程度和类型,脾脏血管改变;3.胰腺大小,形态大小,边缘,位置改变,胰管是否显示,增粗,胆总管表现,胰腺有无病变及其密度及强化表现,胰腺周围脂肪改变,渗出,积液,胰腺周血管改变,增强后表现,胰腺周围淋巴结改变;4.同时注意所显示其余结构有无异常。
肝脏原发性肝癌原发性肝癌是由于肝细胞或肝内胆管上皮细胞发生的恶性肿瘤,简称肝癌,我国是世界上高发地区之一,每年约10万人死于肝癌,发病年龄多在中年以上,男多于女,肝癌发病隐匿,早期无临床症状,发现时多进入晚期,广泛应用血中甲胎蛋白测定和影象检查可提高早期肝癌的检出率。
肝癌主要来源于肝细胞的肝细胞癌(HCC),来源于肝内胆管上皮细胞的胆管细胞癌和同时包括肝细胞和胆管细胞的混合型肝癌三种类型。
肝癌的大体病理分类沿用Eggel分类,分成三个类型:1.结节型,最常见,占全部HCC的64.4%,多起源于肝硬化结节,表现为单个或多个大小不等的结节,边界清楚,可见包膜,2.巨块型,占23%,肿块≥10cm,边界不清,常侵犯门脉形成癌栓,以及在肝内转移;3.弥漫性,最少,占12.4%。
弥漫分布的小结节遍部整个叶,段甚至全肝。
此型最易形成门脉癌栓。
肝硬化的程度也最重,另外,单个瘤结节直径或2个相临的瘤结节直径之和≤3cm的HCC,又称为小肝癌,镜下一般分化较,对肝脏结构的破坏轻微,早期发现并治疗,预后较好。
肝癌在CT上通常表现为稍低到中等低密度肿块,合并有各种肝硬化的表现,如肝叶比例失调,肝脏体积缩小,肝裂与肝门增宽,肝表面及实质内结节样改变,脾脏大以及门脉高压的各种征象,一般认为,平扫时肝表面的不规则隆起,肿瘤内镶嵌样表现以及肿瘤周低密度环影是肝癌较具特异性的表现,增强后肝癌呈不均匀强化。
腹部常见病变CT-胃肠泌尿生殖
确诊手段
GIST的最终诊断有赖于病理学检查和具有特征 的免疫组化检查。 • CD117 95% • CD34 70% • SMA 20-30% • S100 10% • Desmin rare
阑尾炎
急性阑尾炎是最常见的外科急腹症。据 统计,在一般医院中占急腹症首位,占外科住 院病人的10-15%。
正常阑尾外径标准
正常阑尾壁厚度
平均厚度为(1.8±0.4) mm,多为1 mm~2 mm,范围为1 mm~3 mm,2 mm~3 mm为可疑增厚,>3 mm为异常增厚 。
阑尾肿大
阑尾外径增大(>6 mm) :急性阑尾炎时,阑尾外 径>6 mm约占90%-96%,>10 mm约占82%,范围在6 mm-22 mm之间。阑尾外径大小是确定阑尾炎是否存在的 主要依据之一,通常把阑尾外径>6 mm作为急性阑尾炎 CT诊断的主要标准之一;外径越大,阑尾炎的可能性越大 ,坏疽、穿孔的可能性也越大。由于正常阑尾外径变动范 围很大(2 mm-11 mm),约51%-54%的正常阑尾外径 >6 mm,所以不能仅仅依据阑尾外径>6 mm,即做出急 性阑尾炎的诊断。阑尾外径≤6 mm的阑尾炎较少见,见于 阑尾发育细小者和早期患者。当阑尾外径在6 mm-10 mm 之间,如伴有阑尾周围炎,可确定诊断;如无阑尾周围炎 时,可为正常阑尾也可为异常阑尾。
萎缩
无萎缩
无萎缩
临床表现
库欣综合症
conn综合症 多无症状
肾上腺转移瘤
• 较常见,仅次于肺、肝脏和骨转移 • 原发肿瘤以肺癌、乳腺癌和肾癌最常见 • 临床极少造成肾上腺功能改变(破坏90%出现) • 双侧者占30-50% • 肺癌患者:肾上腺结节及肿块,约1/3为良性肿瘤
肾上腺转移瘤 CT
泌尿系统检查与诊断
70
肾和输尿管结核
• 肾结核向下蔓延或尿中结核杆菌播散, 可累及输尿管引起结核结节、干酪坏死 及溃疡,继而发生纤维组织增生,使管 壁增厚、僵直、管腔狭窄或闭塞
• 多囊肾
– 为遗传性病变,按遗传方式分为
•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婴儿时即表现明显,统称为 婴儿型多囊肾
•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一般到成年后出现症状,称 为成人型多囊肾,多见
104
肾囊肿与多囊肾
单纯性肾囊肿 • 腹部平片多无异常,偶见囊肿壁的弧线
状钙化 • 尿路造影:肾盂肾盏受压表现 • CT检查:平扫检查见肾实质内单发或多
泌尿系统先天异常常见且种类繁多,其 中较为常见的类型有: • 肾盂、输尿管的重复畸形 • 异位肾 • 肾缺如 • 马蹄肾
123
马蹄肾 • 由于两肾在发育期间旋转失常,两肾在中线处
融合,以两肾下极融合为多,占90%,偶在两 肾上极融合,状如马蹄 • 尿路造影:肾位置低,下极融合合成峡部,肾 轴自外上斜向内下,肾盂位于前方,而肾盏指 向后方,马蹄肾有各自的收集腔,输尿管较正 常短,可伴有肾积水和结石 • CT和MRI检查:均可清楚显示两肾下极肾实质 相连
118
119
肾与输尿管先天异常
泌尿系统先天异常常见且种类繁多,其 中较为常见的类型有: • 肾盂、输尿管的重复畸形 • 异位肾 • 肾缺如 • 马蹄肾
120
肾缺如 • 系肾未发育所致,临床均为单侧性 • 排泄性尿路造影检查不能确诊 • USG、CT和MRI检查能够明确诊断
临床分析在泌系统疾病筛查中的作用
临床分析在泌系统疾病筛查中的作用泌尿系统是人体的重要系统之一,对于其健康状况的评估和疾病的筛查具有重要意义。
在泌尿系统疾病的筛查中,临床分析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临床分析在泌系统疾病筛查中的作用,并探讨其在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一、尿液分析尿液分析是泌尿系统疾病筛查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对尿液中各项指标的检测,可以了解泌尿系统的功能情况,检测出潜在的疾病。
比如,在尿液中检测尿蛋白、尿糖、尿胆红素等指标,可以帮助筛查出肾脏疾病、糖尿病等疾病。
二、血液分析血液分析在泌尿系统疾病筛查中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检测血液中肾功能指标如肌酐、尿素氮等,可以评估肾脏的功能健康状况。
此外,血液中的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等指标也可以帮助筛查出泌尿系统感染和炎症等疾病。
三、影像学检查除了临床分析外,影像学检查在泌尿系统疾病筛查中也具有重要地位。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波、CT扫描、核磁共振等。
这些检查可以对泌尿系统进行全面的检测,帮助发现肿瘤、结石、肾囊肿等疾病。
影像学检查与临床分析相结合,可以大大提高泌尿系统疾病的筛查准确性。
四、分子生物学方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分子生物学方法在泌尿系统疾病筛查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例如,通过PCR技术检测尿液中的DNA,可以快速而准确地筛查出尿路感染和肿瘤等。
此外,分子生物学方法还可以帮助鉴定疾病的遗传基因,为治疗提供有力依据。
五、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临床分析在泌尿系统疾病筛查中的应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分析,确立正确的诊断,并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
例如,在发现尿液中有蛋白质异常的患者中,可以进一步进行肾功能检查,确定疾病的性质和严重程度,以便及时干预。
综上所述,临床分析在泌尿系统疾病筛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尿液分析、血液分析、影像学检查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等,结合临床实践,可以帮助医生准确定位病变、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为患者提供更精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4
肾和输尿管结石
55
尿路造影(Urography) 肾结核(Tuberculosis of Kidney) 早期肾小盏边缘不整如虫蚀状,当肾实质空洞与肾小盏相 通时,可见肾小盏外侧有一团对比剂与之相连,边缘不整。 病变进展可造成肾盏和肾盂广泛破坏或形成肾盂积脓,时, 排泄性尿路造影常不显影,逆行性尿路造影显示肾盏、肾盂 共同形成一扩大而不规则的空腔 输尿管结核(Tuberculosis of Ureter) 表现为管腔边缘不整、僵直或形成不规则狭窄与扩张
膀 胱 乳 头 状 癌
67
MRI乳头状瘤
膀胱腔内长T1及长T2信号灶,膀胱壁的异常信号最易在T1WI和PDWI上被发
现
乳头状癌
膀胱壁局限性增厚或突向腔内的不规则形肿块,T1WI肿瘤信号强度等于或略 高于正常膀胱壁或肌肉的信号强度,但远低于膀胱周围脂肪信号;T2WI肿瘤 信号强度比肌肉信号强度高,近似于脂肪信号强度。肿瘤向壁外侵犯时,磁 共振成像易于显示
71
嗜铬细胞瘤CT
– 圆形或卵圆形软组织密度肿块,边界清楚,瘤内均匀或不均 匀,肿瘤内可出现出血、坏死和囊变 – 增强扫描肿瘤实性部分明显强化
72
嗜铬细胞瘤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T2WI:由于嗜铬细胞瘤的驰豫时间明显长于正常肾上腺组织, 肿瘤信号强度明显增加,呈高信号,多数肿瘤信号可接近于脑 脊液信号 T1WI:肿瘤呈低信号,少数为等信号 多数肿瘤信号均匀,出现坏死出血时信号可不均匀
㈢磁共振尿 路造影
(magnetic
resonance urography,MRU) • 利用水成像技术 • 尿路梗阻性病变
肾缺如(renal agenesis):孤立肾,代偿性增生、肥大, 缺如侧输尿管
常不发育,为盲端
CT: 肾床内无肾影 对侧肾则增大
肾发育不全renal hypoplasia
• 可显示局部淋巴结转移和 肾静脉和下腔静脉内瘤栓
平扫:腔内的结节 分叶 菜花状软组 织密度肿块 位于膀胱侧壁和三角区 增强: 强化 延迟扫描: 腔内充盈缺损 壁外侵犯:周围脂肪密度增高 软组 织密度 条索状或肿块影 精囊角消失 前列腺、子宫或直径
平扫:腔内的结节 分叶 菜花状软组织密度 肿块 位于膀胱侧壁和三角区 增强: 强化 延迟扫描: 腔内充盈缺损 壁外侵犯:周围脂肪密度增高 软组织密度 条索状或肿块影 精囊角消失 前列腺、子宫 或直径
64
膀胱乳头状瘤
65
膀胱乳头状癌
66
USG(Ultrasonography) 乳头状瘤:单发或多发,大小不等的略强回声结节,内部回声均质, 部分结节有钙化呈斑片或点状强回声并伴声影,病灶呈圆形或不规 则,有细蒂与膀胱壁相连、表面光滑 乳头状癌:膀胱内壁单发或多发不规则形菜花状肿物,基底部较宽, 局部膀胱壁层次不清,肿瘤可侵犯肌层并突向膀胱腔外
输尿管管壁不规则增厚,管腔狭窄,上段输尿管积水
57
肾癌
• 尿路造影(Urography)
– 肿瘤周围局部肾盏受压、狭窄、伸长、变形 ,有时可出现“手握球”状改变
– 肿瘤压迫或侵犯肾盂时,肾盂变形或出现充 盈缺损
58
肾癌CT:肾癌主要检查手段 肾实质内实性肿块,较大者可突出肾脏外 病灶边界不清,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其内可见不规则低密度区 部分病灶可出现钙化 肿瘤向外侵犯可致肾周脂肪密度增高或消失 增强扫描早期肿瘤呈明显不均一强化,其后由于周围肾实质强 化而致病灶区相对低密度
泌生系统疾病诊断
• 供影本《CT影像学》实习使用 • 自动换片(每40秒一片) • 认真阅读:熟悉正常、发现异常 • 分析异常、推测病理 • 结合临床、作出诊断。
增强检查: 静脉内快速团注 对比剂 100ml , 皮髓质交界期30秒、 髓质期100秒、 排泄期5分
CTA检查 显示肾动脉
CTU
IVP示左肾盂、肾盏显影淡,左肾盂内充 盈缺损。CT示左肾盂内小肿块,中等密 度,密度均匀,增强扫描不均匀强化
动脉期
静脉期
多囊肾
肾影增大,肾皮质内见多 发类圆形水样密度区,无 强化,其间肾实质见明显 强化
异位肾
右肾位于右下腹, 轴向异常
独肾
左肾缺如,左肾窝由小肠充填, 右肾代偿性肥大,皮质增厚
69
肾上腺腺瘤 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圆形肿块,边缘光滑,T1WI和 T2WI肿瘤信号类似于肝实质,信号均匀
70
嗜铬细胞瘤USG(Ultrasonography)
肾上腺区较大圆形或椭圆形实性低回声团块, 直径一般在3~5cm,内多回声均质,边界清晰 、规则且呈强回声 当肿瘤合并出血、坏死及囊变时,回声不均, 肿瘤内可见大小不等低回声或无回声区
平扫:腔内的结节 分叶 菜花状软组织 密度肿块 位于膀胱侧壁和三角区 增强: 强化 延迟扫描: 腔内充盈缺损 壁外侵犯:周围脂肪密度增高 软组织密 度 条索状或肿块影 精囊角消失 前列腺、 子宫或直径
• 腔内的肿块和/或 膀胱壁的不规增 厚 • T1WI 等信号 T2WI 高于膀胱壁 信号
MRI
68
肾上腺腺瘤 USG(Ultrasonography) :均匀低回声类圆形或椭圆形肿块,边界清楚, 直径一般2~3cm,与正常肾上腺界限清楚 CT(Computed Tomography) :圆形或类圆形肿块,均一等密度或略低密 度,类似于肾。增强后呈轻、中度强化 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圆形肿块,边缘光滑,T1WI和 T2WI肿瘤信号类似于肝实质,信号均匀
56
– CT肾结核(Tuberculosis of Kidney)
– 肾实质内不规则、边缘模糊的低密度灶呈多房性空腔改变 ,局部可见不规 则钙化 – 肾盏、肾盂壁增厚、变形,肾盏积水,肾盂狭窄 – 增强后病灶区无明显强化 – 晚期全肾弥漫性钙化体积明显缩小形成肾自截
– 输尿管结核(Tuberculo合如马蹄状,肾轴向异常,肾盂 位于前方、肾盏指向后方
膀胱结石
膀胱癌
CT延迟扫描,膀胱右后壁肿块形成充盈缺损
肾上腺转移瘤
双侧肾上腺圆形肿 块,密度均匀,边 缘光滑,边界清楚
59
• 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①病灶多呈混杂信号 ② T2WI病变周边可见假性包膜所形成的低 信号带③增强扫描病灶呈不均一强化④肾静脉和下腔静脉瘤 栓:血管腔内流空信号消失
T2WI
T1WI
T1WI
+C
60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CT(Computed Tomography) 可见肾实质内不均质性肿块,边界清楚,内部可见脂肪 性低密度区。增强扫描后,病灶区呈不均匀强化,脂肪 低密度区无明显强化。
肾盂癌CT:
• 肾窦内肿块 ★类似或低于肾实质 ★周围肾窦脂肪受压 侵入邻近肾 实质 ★增强 轻度强化 ★延时扫描 充盈缺损
MEI平扫类似CT检查所见 ★ T 1WI上信号程度高于尿液 ★ T2WI上低于尿液
输尿管癌
• 肾母细胞瘤 • 又称Wilms瘤
• 平扫:肾实质内较大的类 圆形混杂密度肿块,偶有 钙化影 • 增强 :不规则强化
多囊肾
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肾错构瘤):不均质肿块内有
脂肪性低密度,增强:病灶呈不均一强化。
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肾错构瘤
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肾错构瘤)
肾细胞癌 平扫: ★肾实质肿块 类圆形或分叶 状 密度可均一 ★一般略低,少数略高密度 ★较大的密度多不均 ★点状或不规则钙化影
肾细胞癌 增强: 不均一强化 肾周脂肪消 失 肾筋膜增厚 肾静脉下腔静脉 充盈缺损再发生强化 淋巴结转移
肾细胞癌
肾细胞癌 占肾恶性肿瘤 80%
肾细胞癌 占肾恶性肿瘤 80%
肾细胞癌 占肾恶性肿瘤 80%
肾细胞癌 占肾恶性肿瘤 80%
肾细胞癌 占肾恶性肿瘤 80%
肾细胞癌 占肾恶性肿瘤 80%
肾细胞癌 占肾恶性肿瘤 80%
肾细胞癌 占肾恶性肿瘤 80%
肾细胞癌(超声\CT)
肾细胞癌 占肾恶性肿瘤 80%
MRA
一侧肾影 小 对侧 肾影则 增大
马蹄肾
CT检查 结石 致密影
CT检查 结石 致密影
T1WI 左肾积水
T2WI
左肾结核
增强+C 平扫-C
早期结核肾实质内低密度灶 边缘不整
肾囊肿(renal cyst)
CT:边缘锐利 圆形水样密 度或信号灶 壁薄 增强无强 化
多囊肾
多囊肾
多囊肾
73
肾破裂
肾破裂
膀胱结石
肾 上 腺 髓 样 脂 肪 瘤
右肾上腺肿块,密度降低,不均以及点状钙化
肾细胞癌
13 × 11 x 14厘米大小,位于右 肾下极。密度减低,有小钙化 点,对比度增强。
肾 血 管 损 伤
外伤,增强扫描,右肾没有提高密度,右腹部见积血
肾盂癌
平扫
61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T1WI上肾实质内肿块可见高信号区,脂肪抑 制序列可使上述高信号转为低信号。
62
CT(Computed Tomography) 膀胱结石 膀胱腔内单发或多发致密影,即使阴性结石密度也显著高于其 他病变 变化体位扫描病灶位置发生改变 增强扫描可显示阴性结石
MRI
CT(Computed Tomography) 肾结石(Calculus of Kidney) 肾盏或肾盂内圆形或椭圆形高密度灶,CT值达200Hu以上, 可伴有肾积水,表现为肾盂、肾盏扩张 输尿管结石(Calculus of Ureter) 于输尿管部位见小圆形高密度影,高密度影上方输尿管及 肾盂可见不同程度扩张 增强扫描(Enhancement Scan) 当难以确定高密度灶是否位于输尿管内时可行CT增强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