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帝国诺基亚

合集下载

诺基亚简介

诺基亚简介

“真正让人不安的是我们甚至没有拿起合适的武器反抗。 我们仍然习惯于采用针对不同价格市场推出不同手机的战略。” 艾洛普在邮件中说。随后,诺基亚与微软的合作,在壮士断腕 般地舍弃Meego、砍掉塞班、绝缘Android,以及管理层大换血 之后,这家曾经卖过卫生纸、轮胎、靴子和电缆的极为排外的 芬兰公司,将在一个加拿大人的指挥下,再一次将自己的业务 聚焦程度提高,踏上绝地重生之路。 随着Lumia系列手机在全球的发布和被认可,已经远离竞 技场中心的诺基亚,正在以一个挑战者的姿态重新赢得“观众” 的注意力。 诺基亚需要告别历史包袱,需要忍辱负重,需要接受卫冕 失败的结果,而变成一个挑战者的身份从头再来。
诺基亚:变身挑战者
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手术”之后,这家拥有147年历史的昔 日手机业霸主,正在逐步从泥沼中挣脱出来,并以挑战者的身份 重新夺回“观众”的注意力。Stephen Elop这位被空降到芬兰的 加拿大人,可能是过去18个月中这个世界上最勤奋的CEO。自从 就任诺基亚CEO以来,他的时间 被私人助理以5分钟为档精确分 割。与此同时他几乎每个月都要 来中国,他的忙碌是因为他正掌 握着诺基亚—— 一家有着147年 历史的欧洲老店,他需要为这个 被时代潮流几近颠覆的科技航母 调整航向。从2010年艾洛普空降至今,人们已经关注到了诺基亚 身上的微妙变化,外界正在重新燃起对它的兴趣。艾洛普把包袱 沉重的诺基亚比喻成一个正在燃烧的北海钻井平台,它正在被由 苹果、谷歌以及中国的山寨手机厂商引燃的熊熊大火所包围。
诺基亚的企业文化
• “诺基亚致力于在中国的长期发展并成为 最佳的合作伙伴”,目标是建立一种灵活、 机敏、外部取向的、创造性的文化,实现 增长不断获取资源。 • 价值观: ★客户满意:发现客户需求,给客户带来价 值,尊重和关心客户 ★尊重个人:公开和诚实的沟通,时刻公平 对待,相互信任、相互支持,接受不同事 物

转型无力:诺基亚手机帝国的衰亡

转型无力:诺基亚手机帝国的衰亡

尹一丁为剑桥大学嘉治商学院企业战略和营销系博士尹一丁/文 作为手机行业里曾经无可争议的王者,在全盛的10年里,诺基亚贡献了芬兰全国经济增长和出口的1/5。

然而,面对智能手机时代的到来,以工业制造为主的硬件文化和心态导致其固步自封,最终难逃被收购的命运。

而被同样踏错了智能手机时代时点的微软收购,诺基亚的前路依然渺茫。

转型无力:诺基亚手机帝国的衰亡2013年9月2日,微软宣布斥资70亿美元收购诺基亚的手机业务,在移动通讯史上曾经无比辉煌的诺基亚王朝自此终结。

曾几何时,诺基亚是手机行业无可争议的王者,它在1998年成就霸业之后,执掌江山长达14年,其品牌几乎成为移动电话的同义词。

虽然近年来问题频出,但是直至2012年上半年,它仍保持领先地位,而且在换帅后雄心勃勃,志与苹果和谷歌决战天下。

但短短一年之后,这个庞大的手机帝国竟然分崩离析。

芬兰代名词诺基亚,这个家喻户晓的名字,在1865年创立于芬兰,至今已有150年历史。

最初其以造纸为主业,后来进入发电行业。

一战后,因濒临倒闭被芬兰橡胶厂收购,其后芬兰电缆厂加盟。

1967年,三家企业整合成为今天的诺基亚公司。

多年来,诺基亚经营类目繁多,是个名副其实的大杂烩企业。

直至上世纪80年代后期,因为业务太过庞杂及电视部门的亏损,诺基亚遭遇严重财务危机。

在当时CEO奥利拉(Ollila)的力主下,1992年剥离其他所有部门,只剩下通讯业务。

这成为诺基亚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此后,诺基亚全力投入手机业务及GSM技术的早期开发。

它基于GSM标准开发出的手机提供高质量通话、国际漫游和短信服务,一经推出就极受欢迎,在全球范围供不应求,不但帮助诺基亚在1998年成为全球最大的移动电话制造商,也为全球移动电话的蓬勃兴起奠定了基础。

在最辉煌的2000年,诺基亚的市值高达2500亿美元,仅次于麦当劳和可口可乐。

到2012年为止,它共有员工10万人,业务遍布150个国家,是一个真正的全球化企业。

诺基亚的兴衰成败

诺基亚的兴衰成败

诺基亚的兴衰成败————————————————————————————————作者:————————————————————————————————日期:诺基亚的兴衰成败一.诺基亚的历史诺基亚创建于1865年,诺基亚创始人弗雷德里克•艾德斯坦(Fredrik Idestam)在芬兰的“诺基亚河”沿岸创建了一家木材纸浆厂,取名诺基亚。

1922年诺基亚的近邻、生产高统皮套鞋和轮胎的芬兰橡胶厂与制造电力电话电缆的芬兰电缆厂合并。

1960年,已经发展成为纸张、橡胶、电缆等综合性生产企业的诺基亚,在电缆厂成立了电子部,以光线电传输为发展核心。

当时,半导体技术正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今天的诺基亚便由此奠基。

1967年诺基亚与合并后的芬兰橡胶电缆厂联后组建诺基亚集团。

该集团对电子工业进行了大量投资。

1992年奥利拉执掌诺基亚公司。

他将公司业务重点放到电信业,推动了GSM标准制式电话的生产。

1992年,当时诺基亚已由造纸、橡胶、电缆等传统型工业转变为一个经营计算机、电消费品和电信产品的高科技集团公司。

但公司转型之初,经济上出现了亏损,新任总裁约玛-奥利拉响亮地提出:"未来将属于通讯时代,诺基亚要成为世界性电信公司。

"这位首席执行官一上任就推出了以移动电话为中心的专业化发展新战略。

将造纸、轮胎、电缆、家用电子等业务或压缩到最低限度,或出售,或独立出去,甚至忍痛砍掉了拥有欧洲最大电视机生产厂之一的电视生产业务,集中90%的资金和人力加强移动通讯器材和多媒体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诺基亚的决策者以其对移动通讯行业发展趋势的敏锐把握,抓住了这个绝佳时机。

当别的公司还在加强模拟技术的研究时,诺基亚操作简便的数字移动电话已准备就序。

这些电话经过专门处理,能适用于全球范围内的不同频率和标准。

恰在此时,正如诺基亚所预料的那样,世界移动电话的需求量进入了一个高速增长的时期,早已为此作好充分准备的诺基亚实现了飞跃。

二.诺基亚在中国的发展承“携手同行,共创未来”的宗旨,诺基亚和本地合作伙伴一起打造在中国长期发展的道路,并致力于成为最佳的合作伙伴。

诺基亚帝国的没落

诺基亚帝国的没落

诺基亚帝国的没落------浅谈成本控制在贸易中的影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花旗营校区2011级国际商务日语系陆恺学号20118323002诺基亚帝国的没落一、序言当我开始对手机有主观认识的时候开始,诺基亚就是当时我知道的为数不多的好牌子的手机,记得当时是2005年。

到现在2013年,诺基亚经历的一场从王座上摔下,然后又慢慢重新崛起的过程。

这里我将从贸易数据和市场份额入手,围绕着成本这一关键词,来谈一谈诺基亚帝国的没落。

二、诺基亚的崛起1865年在芬兰,诺基亚正在从事纸浆及造纸业。

一直到了1977年凯拉莫任CEO,定调走向科技。

在诺基亚CEO被欧里拉接掌的那一年,也就是1992年,诺基亚公司推出第一支GSM手机。

而摩托罗拉作为全球第一个推出手机的公司,同时也作为诺基亚王朝多年的老对手,在1997年不幸被诺基亚打败,从此诺基耶登上全球手机产业的王座。

从此手机产业在诺基亚的引导下走入了一个新的纪元。

1998年诺基亚和爱立信、摩托罗拉、Psion成立Symbian平台,其目的是整合PDA和手机资源。

2000年诺基亚登上Interbrand最有价值品牌排名第5名。

2001年诺基亚推出第一支Symbian平台的诺基亚9210手机。

在2003年康培凯接任CEO,Symbian市占达惊人的72.8%,为全球第一。

最后在2006年飞利浦、NEC被诺基亚打败,退出手机市场。

显而易见的2000年~2006年,诺基亚称霸手机市场。

三、诺基亚的没落现在我们重新审视一下诺基亚这个公司,它从芬兰起家,拥有148年的历史,每天有9亿人通过它通话,从时间的积累、资本的积累、全球市场占有率来看,在手机行业都是实打实的巨头。

因为它,手机开始真正走入普通人的生活。

《新闻周刊》曾如此评论:“因为它,未来是芬兰人的天下。

”不过2011年是诺基亚的跌下王座的一年,这关键的一年诺基亚的债评近垃圾等级、地位将被三星取代,芬兰总公司被迫在全球范围内关闭工厂、大规模裁员并且停止生产诺基亚手机。

诺基亚是哪个国家的品牌

诺基亚是哪个国家的品牌

诺基亚是哪个国家的品牌诺基亚是哪个国家的品牌诺基亚所属国家:芬兰诺基亚(Nokia Corporation)是一家总部位于芬兰埃斯波,主要从事移动通信产品生产的跨国公司。

诺基亚成立于1865年,当时以造纸为主业,后来逐步向胶鞋、轮胎、电缆等领域扩展,最后发展成为一家手机制造商。

自1996年以来,诺基亚连续14年占据市场份额第一。

面对新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的崛起,诺基亚全球手机销量第一的地位在2011年第二季被苹果及三星双双超越。

品牌文化诺基亚手机可分为3个大类,分为智能机与非智能机以及平板电脑。

其智能机除了已经放弃了的Symbian和Meego,还有微软Windows Phone和诺基亚最新Asha 系统,而非智能机则采用自己的Nokia OS S30或S40界面(不过随着Asha系统转为智能系统,相信诺基亚以后只会用S30界面作为非智能机界面)。

平板电脑与Windows Phone智能手机同样属于Lumia系列,搭载有Windows RT系统。

发展历程萌芽时代诺基亚的历史始于1865年。

1865年采矿工程师弗雷德里克・艾德斯坦(Fredich Idestam)在芬兰坦佩雷镇的一条河边建立了一家木浆工厂,工厂位于芬兰和俄罗斯帝国的交界处,并以当地的树木作为原材料生产木浆和纸板。

1868年艾德斯坦又在坦佩雷镇西边15公里处的诺基亚河(Nokianvirta River)边建立了他的第二家工厂:橡胶加工厂,该工厂除了生产皮靴和轮胎外,还生产工业用橡胶制品。

1871年,艾德斯坦在他的朋友利奥・米其林(Leo Mechelin)的帮助下,将两家工厂合并为一家工厂,并且将其转变为一家股份有限公司,艾德斯坦成为首任诺基亚管理者,随后两人将公司的名字命名为“诺基亚”。

该公司此后一直保留“诺基亚” 这一名称。

19世纪末艾德斯坦将诺基亚管理者的职务转交给利奥・米其林,而当时无线电产业的萌芽刚刚起步。

于是,米其林突发奇想地想将诺基亚公司的业务扩张到电信行业,但是遭到了艾德斯坦的反对。

100分的输家:一个146年历史的诺基亚为何4年间陨落

100分的输家:一个146年历史的诺基亚为何4年间陨落

100分的输家:一个146年历史的诺基亚为何4年间陨落作者:曠文琪、林宏達导读:今天微软宣布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部门,一个手机巨人的时代就此终结。

此文是2012年亚洲出版人大奖最佳解释性报道,出自台湾《商业周刊》,它也是《商业周刊》全面分析诺基亚陨落的封面文章,绝对值得一读。

2011年初夏,我们造访在地图上海程距离与台湾最远的北欧国度——芬兰,只为了解开一个谜题:“一个有146年历史的.企业,怎能够在4年时间,就濒临崩溃?”当飞机越过俄国的圣彼得堡,往芬兰赫尔辛基机场降低高度时。

我手上的书籍,都是有关于谜题主角诺基亚(Nokia)的成功传奇。

它从芬兰起家,是全球手机产业的.者,每天有9亿人通过它通话。

因为它,手机开始真正走入普通人的生活。

《新闻周刊》(Newsweek)曾如此评论:“因为它,未来是芬兰人的天下。

”芬兰传奇正在消失……债评近垃圾等级、地位将被三星取代但我电脑上的惊人数据却告诉我,传奇正在消失。

数据一:跟2007年高峰相比,诺基亚今日市值已暴跌87%,还被台湾的宏达电超越。

数据二:诺基亚下调今年财测,分析师预估从第二季起将从获利往下成为损益两平,甚至亏损。

数据三:诺基亚市占率从2008年的4成以上,降到今日的25%。

野村证券预估,连续14年的全球手机市占冠军地位,将在第二季被韩国三星电子(Samsung)取代,到第三季更会被苹果(Apple)超越,跌至第三。

数据四:信评机构惠誉国际(Fitch Ratings)已把诺基亚的债务评级,从“BBB+”下调至“BBB-”,即尚差一级就与垃圾级别看齐。

诺基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哈佛商业评论》(Harvard Business Review)抛出了所有媒体提出的理由:“差的.力、自满、过度成功后的弊病。

”却没能下出定论?大家只会说:因为太大,所以诺基亚无法应变,来不及推出智能手机,在高阶市场被苹果的iPhone占据,低价市场被中国的山寨手机侵蚀的情况下,等于腹背受敌。

诺基亚,帝国的没落

诺基亚,帝国的没落

精心整理诺基亚,帝国的没落今天看到新闻说,微软想用190亿美元收购诺基亚手机事业部,诺基亚手机已经走向衰败了,中国区的销售也已经一年不如一年了,而且中国区负责人最近也刚刚辞职了。

这让我感到非常震惊,这个杰出的品牌就这样要走向衰败了吗?还记得三年正过来,这让我做个几天软件程序测试的人非常郁闷,也极其恼火。

可以说,诺基亚的没落,其实最后也就是因为这一点。

因为诺基亚的产品太好了,怎么摔都不会有问题,经摔耐用几乎成为诺基亚手机的代名词,另外诺基亚的渠道也没得说,自从摩托罗拉衰败之后,诺基亚的网络和渠道可以说是最强的了,所以也不是问题。

至于品牌来说,诺基亚可以说形象也算中肯,能够让很多人痴迷,比如说我这样的。

因此最大的问题就是品牌技术不够先进。

这是整个诺基亚品牌致命的硬伤所在,在过去拚质量的时代,诺基亚可以靠过硬的品质超越竞争对手赢得消费者和市场的喜爱。

但是在科技日新月异的现在,诺基亚在技术含量上无法超越竞争对手并引领市场潮流,那么结果只有没落这条路可走。

然走向没落。

另外,在品牌推广过程中,诺基亚似乎一直都在做重复教育的工作,而忽略了与消费者情感的交流和碰撞,其实诺基亚品质形象已经在消费者心中建立,此时的诺基亚已经不需要进行重复的品质性的市场教育,而应该转向采用温情的品牌传播方式,与消费者进行对话,建立与消费者牢固的情感纽带,这样才能持续维护者忠实的消费人群。

以我这个诺基亚忠实消费者为例,诺基亚没有与我进行任何情感交流,以前选择诺基亚因为手机品质好,但是现在我却相当迷惘,在各种技术纷繁的手机产品中,诺基亚已经淡出了我的第一选择视线,取而代之的是那些更具有科技感的产品,可以说连多普达都不如了。

这种转变,充分说明了诺基亚缺乏新形象导。

诺基亚的重生故事

诺基亚的重生故事
传统产业信息化已经很多年,几 乎所有的产业都处于转型调整期,而
即使做到世界第一, 如果战略过时,企 业仍然会被市场无 情抛弃
且调整周期越来越短,有些机会转瞬 即逝。因此公司高层要居安思危,保 持战略敏感性,定期做全方位的市场 调查,把握产业动态。
2. 战略聚焦和转型是成长必经之 路。企业在自身发展的不同阶段,或 者在产业发展的不同时期,战略定位 和选择是不同的。战术的勤奋无法掩 盖战略的懒惰。即使战略的调整是痛 苦的,甚至伴随着血与泪,但在必要 时,企业也不得不做,只有这样,才 能开创新局面。
通过对诺基亚公司历史重大事件 的盘点,我们可以发现战略选择对于 一家企业的重要性,有时甚至是致命 的。战略成功,可以铸就世界第一 ; 反之,也可以毁掉世界第一。诺基亚 手机帝国在两年内迅速倒塌就是典型 的案例。所以比尔·盖茨发出了“微 软离破产只有 18 个月”这样的警句, 任正非也提出“华为随时可能面临破
通过对诺基亚公司历史重大事件的盘点,我 们可以发现,战略选择对于一家企业的重要 性。战略成功,可以铸就世界第一;反之, 也可以毁掉世界第一
产危机”。
诺基亚的发展史
1. 由木浆磨坊到集团公司。1865 年, 芬 兰 艾 斯 堡(Espoo) 的 诺 基 亚 河畔,采矿工程师弗雷德里克·艾德 斯 坦(Fredrik Idestam) 创 办 了 诺 基 亚公司,以当地的树木作为原材料生 产木浆和纸板。之后逐步进入胶鞋、 轮胎、电缆等领域。到 1967 年,诺 基亚已经成为横跨造纸、化工、橡胶、 能源、通信等多领域的大型集团公司。
专注于电信业。因此,电缆事业部脱 颖而出,并逐步转型为一家新型科技 通信公司。到 1996 年,诺基亚已经 成为全球移动电话的执牛耳者,而且 连续 14 年占领市场第一的宝座。

诺基亚发展历程及启示

诺基亚发展历程及启示

研发、营销 的相互配合,
紧密合作

用户体验改 进
三、合作取得的成效:
22
900
最近两年诺基亚热销产品:
诺 基 亚
23
诺基亚620
四、合作原因分析:
24
对于塞班系统的固 守,大量市场份额
被侵蚀;
两者在很大程度上 拥有互补性。
微软急需平台推进 自己的产品;
防止微软产品成为 淘汰品;
概述
NOKIA的失败
NOKIA的成功
NOKIA的启示
NOKIA
10 10
NOKIA的辉煌
NOKIA的辉煌
11
20世纪90年代中期,诺基亚因涉及产业过多而濒临破产,而当时 的诺基亚总裁以及高层果断地将其他所有产业舍弃,并拆分了传统 产业,只保留下诺基亚电子部门,将其他所有传统产业出售,诺基 亚集团开始两年的分裂,而此刻的诺基亚作出了自己历史上最重要 的战略抉择。
目的
伙伴选择
利益的 潜力;
趋同的 价值观;
目标的 一致性;
NOKIA
27 27
一些启示
关于人才
28
由此可见,人才在企业中是如此之重要,那么,什么样的人,才能算作人才呢?
“人才是指那些具有良好的内在素质,并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 或专门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 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
概述
NOKIA的失败
NOKIA的成功
NOKIA的启示
NOKIA的公司历史
9
工业时代 1967年,诺基亚成为了一家芬 司,其产业涉及包括造纸、化 天然气、石油、军事等多个领 生产制造却是在1960年
萌芽时代 1865年,采矿工程师艾德斯坦在芬兰坦佩雷镇的 河边建立了一家木浆工厂,工厂位于芬兰和俄罗 国的交界处,并以当地的树木作为原材料生产木 纸板。形成了诺基亚的前身

诺基亚战略分析

诺基亚战略分析
奥利拉20世纪90年代中期,诺基亚因涉及产业过多而濒临破产,1992年奥利拉执掌诺基亚公司。此时正处于芬兰政府开放电信业、发展金融市场的时期,奥利拉希望能把握住机会。他认为诺基亚最大的问题在于产品过多,精力分散。他对董事会提出建议放弃将移动业务出售给爱立信的想法,希望能砍掉旁支业务,出售或是独立所有的传统产业,把得到的现有资金和人员,逐渐用来专攻通信领域。 于是奥利拉上任后,大刀霍斧进行改革,重新调整组织结构,他将公司业务重点放到电信业果断地将其他所有产业舍弃,并拆分了传统产业,只保留下诺基亚电子部门,将其他所有传统产业出售,推动了GSM标准制式电话的生产。几年之后诺基亚成为手机的霸主。奥利拉离任时,公司利润增长十倍。在一个领域沉淀上百年,却忽然彻底放弃原有所有根基,所冒风险可想而知。奥利拉作为牵头人,徒具魄力和胆量远远不够,还需要在已经具备的前瞻眼光阶梯上,在未来的企业转型之路中发挥出超常的忍耐力和决断力。
战略A
就在全球业界都看好诺基亚的同时,2007年1月,苹果公司正式公布了旗下智能手机:iPhone,由此开启了新的智能手机市场格局。而诺基亚公司所拥有的Symbian OS(塞班系统)则不再适用于当时的市场。2008年,谷歌公司发布了旗下智能手机操作系统:Android,成为了市场新的变革,由iPhone和Android引导的智能手机风潮成为市场主流,诺基亚公司不得不寻求新的出路。2011年2月11日,诺基亚在英国伦敦宣布与微软达成战略合作关系。诺基亚手机将采用Windows Phone系统,并且将参与该系统的研发。诺基亚现任CEO Elop强势宣布了基于此备忘录的三条腿新政:功能手机、智能手机的Symbian平台、未来诺基亚的智能手机平台——Windows Phone。
核心领导人
艾德斯坦与利奥·米其林艾德斯坦分别在1865年与1868年建立芬兰橡胶公司与芬兰电缆公司,后来在利奥·米其林劝说下,将两家工厂合并为一家工厂,并且成功地将其转变为一家股份有限公司。此次合并并没有为公司创造多少附加值,反而为公司的管理花费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艾德斯坦将诺基亚管理者的职务转交给利奥·米其林,1902年,米其林说服艾德斯坦使诺基亚增加了一个电缆部门,到后来1960年生产第一部手机。1960年代对于诺基亚而言也颇具意义,这期间,诺基亚首度涉足电子产业。艾德斯坦与利奥·米其林是诺基亚公司的创立者,他们将诺基亚从一个小型公司发展芬兰国内涉及多个领域的集团大公司。虽然它进入电子业的步伐并不特别快,但是却为今天其在数字化领域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谁葬送了诺基亚手机帝国

谁葬送了诺基亚手机帝国

在诺 基 亚 售 出 的部 门 中 , 运
费, 总 金额 5 4 . 4亿 欧 元 。微 软将 营 部 门去 年 净 销 售 达 1 4 9亿 欧 1 0年 。同 时 , 微 软允 许 诺基 亚 在 以其 海外 库存 现 金 支付 , 交 易 程 元 , 占诺 基 亚 总 销 售额 的一 半 : 其 H E R E地 图定 位 系 统 中使 用 序预计于 2 0 1 4年 第 一 季 度 完 L u m i a品牌 手 机销 售 正 旺 ,今 年 微软 的专 利技 术 。微 软有 权无 限
人、 社 区和 组 织 的绩 效 。通 过 降 取 了 纠正 措 施 后 得 到控 制 , 重 新
和 改 善过 程 , 从 而成 功 地 创 造 了 顾客 价值 。
玛管 理持 续发 展 的企业 文化 。朱
力, 形 成 企 业 内有 效 推 行 六 西格 低 周期 、 对 流 程进 行 文 件 化 管 理
芬 兰是一个人 口只有 5 0 0万的北欧 小国,一度拥有世界 最 大的手机 生产 商 , 为全球数 以亿 计的消 费者设计 、 制造 手机 。这 本 身是 个奇迹 。一个拥 有百年历 史的企业 , 在2 0 年 时间里构建
起 来 的移 动 通 信 帝 国 , 因一 个 “ 自我 感 觉 良好 ” 的疏 忽 , 在 2年 时 间里 断送 了大好 河 山 这 不 能 不说 是 一 大 遗 憾 个 没 有及 时 断腕 自救 的 巨人 .面 临 危 难 不 得 不搭 上 了半
欧 元 价 格 收 购 诺 基 亚 的 手 机 部
出售 给 微软 。公 报说 , 这些 “ 有 助
于微 软 的 业 务 拓 展 至 更 宽 的 领 域” 。诺 基亚 保 留 自己 的专 利库 . 并 许 可 微 软 非 独 占使 用 其 专 利

诺基亚帝国的衰落

诺基亚帝国的衰落

诺基亚帝国的衰落作者:刘永生来源:《金融理财》2012年第07期特别当3G时代到来后,在ios系统Android系统蒸蒸日上时,它还固守着老旧的塞班系统,甚至在2008年收购了塞班公司,三年之后又放弃。

对于诺基亚来说,也许一切变化的太快。

2012年6月15日,诺基亚宣布,全球范围裁员1万人,关闭位于芬兰、德国和加拿大的组装工厂,进行高层管理团队的大洗牌以寻求出路,并同时大规模变卖家产以补充资金。

消息一出,诺基亚股票当天暴跌15%,市值一天内缩水30亿美元,回退到1980年的水平。

回顾近五年来,特别是2008年以后,诺基亚股票陆续从伦敦、法兰克福、巴黎以及斯德哥尔摩证券市场摘牌退市,并且分别于2011年4月,2011年10月裁员4000人,3500人。

现在诺基亚估值已低于90亿美元,比2007年还缩水90%。

而反观其竞争对手苹果,五年来股价从100美元飙升至600美元以上,市值高达5908亿美元,超过谷歌(1631亿美元)和微软(2644亿美元)总和,全球第一。

综合近些年来这些公司的管理战略,行动理念,以及对于市场和消费者需求变化的反应来看,所有这一切再次印证了一个中国千年不变的哲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生于忧患诺基亚自1865年创立以来,由一个位于河边的木浆工厂,一路披荆斩棘,不断发展壮大,直至最终成为世界上最大手机设备制造商,市值一度高达1100亿欧元。

其成功靠的就是时刻铭记于心的忧患意识——不满足于现实取得的些许成就,把握社会发展的潮流,走在时代科技的前沿,不断推出先进的产品。

从1996年开始,诺基亚手机连续15年占据手机市场份额第一的位置,建立起了巨大无比的诺基亚帝国。

其实因充满忧患意识而取得辉煌成就的例子比比皆是,譬如苹果的崛起。

创立于1976年的苹果一开始默默无闻,待稍微有点名气后,在个人电脑业务和消费者设备领域上,又时刻受到微软IBM 等产业巨头的夹挤。

可是反过来说,正是这种时时刻刻的危险处境,才让它充满了忧患意识,激发了它无穷的创新潜力。

谈谈对诺基亚兴衰的看法及启示

谈谈对诺基亚兴衰的看法及启示

谈谈对诺基亚兴衰的看法及启示l毋庸置疑,百年老店诺基亚是一个伟大的企业。

它曾多次遇险,也屡屡化险为夷;它因勇于创新而崛起,也因瞻前顾后而衰败。

这个昔日手机界巨头的辉煌与没落已被写入企业教科书,值得后来者反思。

纸浆磨坊变身手机巨人诺基亚公司历史可追溯到1865年,最初是家纸浆磨坊。

1967年,诺基亚与芬兰橡胶公司、芬兰电缆厂合并,形成当代诺基亚公司雏形,主营橡胶、电缆、林业、电子和发电五大业务。

此后,诺基亚成立电子部,生产通讯网络设备。

1979年,诺基亚开始研发第一代无线通讯(1G)网络标准,1982年造出第一台基于1G网络的车载电话。

1992年诺基亚发布了世界第一款基于第二代无线通讯标准的GSM手机。

这时的诺基亚业务过于宽泛,其中家电业务亏损严重。

1992年,总裁奥利拉做出公司历史上最重要的决策——剥离橡胶、胶鞋、造纸、家电等产业,专注于电信业。

他把视线放到欧洲以外,将北美、拉美、亚洲作为主战场。

诺基亚盈利后,大力投入手机研发并取得收效,市场份额不断扩大。

诺基亚还率先推出智能手机,搭载了当时最先进的“塞班”操作系统。

1998年,诺基亚联合摩托罗拉、爱立信、三菱等共同成立塞班公司,研发同名操作系统。

该系统问世不久,西门子、三星、松下、索尼爱立信等相继成为授权使用者。

“塞班”成为当时最受推崇的操作系统,2007年一度占据智能手机市场62%的份额。

顺风顺水时,往往暗藏危机。

2007年,苹果公司的iPhone问世,基于多点触控技术的全新用户界面,重新定义了智能手机的概念。

继苹果iOS系统之后,谷歌2008年推出了安卓系统。

iOS和安卓的面世,开始侵蚀“塞班”的市场份额。

其实,诺基亚早在2002年就研发出触屏技术,2005年研发出面向互联网的手机操作系统Maemo,受到业内好评。

然而,公司决策层错认为占据市场优势的“塞班”将继续成为主流,轻视了移动互联网浪潮的力量。

自2009年底开始,摩托罗拉、三星电子、LG、索尼爱立信等终端厂商纷纷宣布终止“塞班”平台的研发,转向安卓系统。

诺基亚发展历程及启示

诺基亚发展历程及启示

组织契约
组织的心理契约是个人将有所奉献与组 所获取之间,以及组织将针对个人期望 所提供的一种配合。
“所谓人才,就是指在某一方面有才能或本事的人。”
心里契约对组织真的很重要吗?
NOKIA的失
危机来临
诺基亚下滑8%,排名第二,且在 户中下一部手机首选iPhone的 是选择诺基亚的两倍
WHY? 一 系 键 三 企 如 国 机((、统盘、业其企制一 一12"产,和大一才要个个) )大品没滑了直有很““超官企塞直同有盖一坚官完级僚业班板质新(定持僚善自现病””打打化意也要的现。负 象"天 天严 。 是 生 直 象 但, 出下 下重 直 病 板 , 监自 现。 ,板 , 机 资 督认 ,诺 多形 就 路 本 很其 决二 需 现 的 更 W基 少诺线 多) 叫 主A就 策、 求 , 步 好P亚 年基“。 时手 义浏是 缓S反 。 伐 的大y的 来亚侯机 也m览市 慢应 随 。 智企智,忽b却。是场 ,器迟着越能业ia能诺视监(一n领行。i缓来手病O系机基了督换样S导动越机”延和统,亚。用不汤。者呆多体误A越完给症户了不只n,滞的验时d来全人状随官换是创。r手,机o越坚印如之僚药相i新别机厌d无
诺基亚发展历程及启示
2020年7Βιβλιοθήκη 22日星期三NOKIA的成功与失败
NOKIA的失败
NOKIA的辉煌
NOKIA概述
诺基亚(Nokia)公司成立于1865年是 一家总部位于芬兰主要从事生产移动通 信产品的世界著名跨国公司是全球第三 大手机生产商,创始于1865年,当时 以造纸为主,后来逐步向胶鞋、轮胎、 电缆等领域,1871年组建为诺基亚公 司,借助塞班系统,逐渐发展成为全球 第一大手机厂商,但由于苹果iPhone 和谷歌Android操作系统的出现,诺基 亚由辉煌走向衰落,2011年2月,诺基 亚与微软达成战略同盟并深度合作。

NOKIA发展史

NOKIA发展史

世界手机巨头NOKIA发展史1865年,诺基亚创始人弗雷德里克·艾德斯坦(Fredrik Idestam)在芬兰的“诺基亚河”沿岸创建了一家木材纸浆厂,取名诺基亚。

从那以后,诺基亚公司走过了一条漫长的发展道路,不断剥离非核心业务,并于 20世纪90年代做出了以移动通信为核心业务的决定。

这一决定成就了全球移动通信的领导者,今天的诺基亚。

创业的三个根基:诺基亚的历史始于1865年,当时一个叫弗莱德里克·艾德斯坦(FredichIdestam)的工程师在芬兰北部的一条河边建立了一家木浆工厂.随着工业化浪潮在欧洲兴起,纸板的消费量迅速增加。

工程师定名为诺基亚的工厂不久便一炮打响.在工厂的周围形成了一个社区,后来命名为诺基亚.艾德斯坦还建立了一个国际销售网,使诺基亚的产品出口到了俄国,英国和法国,到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也成为诺基亚的重要贸易伙伴之一。

芬兰橡胶加工厂始创于1898年,主要生产套靴.这家加工厂很快成了诺基亚的邻居,因为工厂的两名行政人员周游这个地区时发现,诺基亚周围不但风景优美而且可为工厂提供水电.到了本世纪20年代,这家工厂开始以诺基亚作为他们的品牌.除了皮靴和轮胎外,工厂继续开发其他橡胶产品,如工业用橡胶制品、雨衣、地毯、球类及橡胶玩具等.电缆—电信业的根基:芬兰电缆厂始创于1912年,位于赫尔辛基中心.随着人们对电力运输、电报电话网络需求的日益增加,电缆需求量也随之激增.起初工厂员工仅有几个人,但工厂发展迅速。

二战以后,芬兰电缆厂开始和苏联进行贸易,60年代对西方国家的出口迅速增加。

1922年,芬兰橡胶加工厂购买了芬兰电缆厂的大部分股份,三个工厂的所有权逐渐转移到同一个业主手中,最后到了1967年,三大工厂合并为诺基亚集团。

自那时以来,公司首先发展成为一个包括造纸,化工,橡胶等几个领域的集团公司。

诺基亚电信部门发展的种子是1960年电缆厂电子部建立时种下的,而电信系统方面的工作是在1962年始于电缆厂,它的电子部当时已在研究无线电传输问题。

诺基亚发展历程

诺基亚发展历程

诺基亚的中国发展路程芬兰手机厂商诺基亚公司,创建于1865年,初为一木材加工厂,到20世纪90年代初发展成综合性企业。

经过近10年的发展,成为手机行业的世界级顶尖大公司。

第一阶段,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诺基亚就与中国建立起了贸易关系。

1985年诺基亚在北京开设了第一家办事处,开始了在华的初期发展阶段;1995年之前,中国手机市场一直都是摩托罗拉主导,当时摩托罗拉的市场份额高达80%以上。

第二阶段,1996年至2000年,摩托罗拉、爱立信和诺基亚三足鼎立。

这一阶段三大巨头占领了80%以上的市场份额,但在这一阶段末,国产品牌开始登上中国手机市场舞台处于学习积累阶段。

第三阶段,2001年至2005年,国产手机异军突起,产生了一批国产手机名牌,例如波导、T C L、康佳、厦新、海尔、熊猫、科健等,他们进入市场的法宝就是营销。

在2003年至2004年,国产手机占据了中国手机市场的半壁江山。

第四阶段,2005年底至今,诺基亚在4个国家设有基础设施生产基地,在 8 个国家设有移动电话生产基地,产品行销130个国家,是世界上最受认可和尊重的消费品牌之一。

N e t g u i de2008年第一季度中国互联网用户品牌调查数据显示:诺基亚领先中国互联网用户手机市场,诺基亚在市场占有(32.5%),欲购度(44.3%),用户满意度(91.5%)都排在第一位,确立其在中国互联网4用户手机市场的领先地位。

另外,《世界最具影响的100个品牌》中,诺基亚排名第三,仅次于可口可乐和麦当劳,是欧洲最有实力的公司之一。

诺基亚(Nokia)公司成立于1865年,是一家总部位于芬兰主要从事生产移动通信产品的跨国公司,是移动通信的全球领先者,是全球第三大手机生产商。

其生产的一系列手机配备了许多服务和软件,使用户能够体验音乐、游戏、商务等功能。

此外,诺基亚还通过诺基亚西门子公司为通信网络提供设备、服务和解决方案。

2011年2月,诺基亚与微软达成全球战略同盟并深度合作。

诺基亚的兴衰成败

诺基亚的兴衰成败

诺基亚的兴衰成败一.诺基亚的历史诺基亚创建于1865年,诺基亚创始人弗雷德里克•艾德斯坦(Fredrik Idestam)在芬兰的“诺基亚河”沿岸创建了一家木材纸浆厂,取名诺基亚。

1922年诺基亚的近邻、生产高统皮套鞋和轮胎的芬兰橡胶厂与制造电力电缆的芬兰电缆厂合并。

1960年,已经发展成为纸、橡胶、电缆等综合性生产企业的诺基亚,在电缆厂成立了电子部,以光线电传输为发展核心。

当时,半导体技术正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今天的诺基亚便由此奠基。

1967年诺基亚与合并后的芬兰橡胶电缆厂联后组建诺基亚集团。

该集团对电子工业进行了大量投资。

1992年奥利拉执掌诺基亚公司。

他将公司业务重点放到电信业,推动了GSM标准制式的生产。

1992年,当时诺基亚已由造纸、橡胶、电缆等传统型工业转变为一个经营计算机、电消费品和电信产品的高科技集团公司。

但公司转型之初,经济上出现了亏损,新任总裁约玛-奥利拉响亮地提出:"未来将属于通讯时代,诺基亚要成为世界性电信公司。

"这位首席执行官一上任就推出了以移动为中心的专业化发展新战略。

将造纸、轮胎、电缆、家用电子等业务或压缩到最低限度,或出售,或独立出去,甚至忍痛砍掉了拥有欧洲最大电视机生产厂之一的电视生产业务,集中90%的资金和人力加强移动通讯器材和多媒体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诺基亚的决策者以其对移动通讯行业发展趋势的敏锐把握,抓住了这个绝佳时机。

当别的公司还在加强模拟技术的研究时,诺基亚操作简便的数字移动已准备就序。

这些经过专门处理,能适用于全球围的不同频率和标准。

恰在此时,正如诺基亚所预料的那样,世界移动的需求量进入了一个高速增长的时期,早已为此作好充分准备的诺基亚实现了飞跃。

二.诺基亚在中国的发展承“携手同行,共创未来”的宗旨,诺基亚和本地合作伙伴一起打造在中国长期发展的道路,并致力于成为最佳的合作伙伴。

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诺基亚就与中国建立了贸易关系。

1985年,诺基亚在开设了第一家办事处,开始了在华的初期发展阶段;90年代中期,诺基亚通过在中国建立合资企业,实现本地化生产,并逐步将其发展成为诺基亚全球主要的生产基地;进入新世纪,诺基亚通过加强与中国在最新的通信技术领域的密切合作,深入参与中国信息产业的发展,并进一步将中国打造成为诺基亚全球的研发和人才基地。

诺基亚手机的品牌故事

诺基亚手机的品牌故事

诺基亚手机的品牌故事诺基亚(Nokia Corporation)是一家总部位于芬兰埃斯波,主要从事生产移动通信产品的跨国公司。

诺基亚成立于1865年,当时以造纸为主,后来逐步向胶鞋、轮胎、电缆等领域,最后才发展成为一家手机制造商。

诺基亚手机现在已经变成一种记忆了,接下来小编带大家去看下诺基亚手机的品牌故事。

品牌故事19世纪,西班牙有一位名叫弗朗西斯科·塔雷加的演奏大师,他奠定了古典吉他的演奏方法。

由于年代久远,塔雷加的光芒被历史的尘埃所掩盖,直到20世纪90年代,一曲《Gran Vals》让世人再度记起这位西班牙人,使乐曲重新焕发青春的是声名显赫的诺基亚公司。

1993年,诺基亚时任市场部高级副总裁从乐曲中选取了一段轻快自然的旋律,作为即将上市的诺基亚手机的铃声,当时计划销售40万部,后来卖了2000万部。

随着诺基亚手机风靡全球,这段旋律成为被演奏次数最多的音乐。

回顾这段历史,是要为曾经的科技巨人送行,微软公司日前宣布,该公司将以37.9亿欧元收购诺基亚业务部门,同时以16.5亿欧元收购其专利组合,共计折合71.7亿美元。

据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观察,虽然此次交易对价仅为市值高峰时期的二十分之一,但诺基亚仍然豪情万丈,CEO艾洛普在公开信中声称,这一收购“将书写新篇章,继续其在移动领域的网络、地图和位置,以及前沿科技上的创新”。

诺基亚手机最大的优点是结实耐用,有网友调侃,装上木柄的诺基亚3210手机可以当锤子使。

“科技以人为本”,诺基亚的品牌宣传让这句话成为中国街头巷尾最为人熟知的话语。

但是,手机经摔无法始终抓住用户的心,在智能手机的浪潮中,在苹果、三星等手机楚楚动人的娇贵面前,皮糙肉厚又粗鲁傲慢的诺基亚不堪一击。

科技进步一日千里,市场环境千变万化,没有哪家科技公司能够保证自己一直立于不败之地,在技术和市场面前,要始终保持谦卑,诺基亚应该是输在技术领域的迟钝和市场层面的傲慢上。

安卓系统出生时,诺基亚的塞班系统占据着40%以上的市场份额,要当时的诺基亚放弃引以为荣的塞班,当然很不现实。

诺基亚百年沉浮史大事记

诺基亚百年沉浮史大事记

诺基亚百年沉浮史大事记诺基亚无疑是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欧洲最成功的科技公司,一直到2012年都蝉联世界上最大的手机生产商冠军宝座,但由于没有快速的在智能手机时代作出正确的战略调整而逐渐衰落,直至今日,被美国微软公司以71.7亿美金收购。

以下是编者整理的自1871年诺基亚正式建立以来的重大事件和历史时刻。

1871年采矿工程上弗雷德里克.艾德斯坦在利奥.米其林的帮助下,于芬兰南部将与俄罗斯帝国交界处的小镇,坦佩雷镇的一条河边将一家木浆工厂改组并将其命名为“诺基亚”,此后的100年间,诺基亚在世界手机市场叱咤风云,谁能够想到这家科技巨头的前身曾是一家“木浆工厂”。

1963年诺基亚首次涉足电讯通信行业,为军队和经济救援人员提供无线电通讯设备。

1982年诺基亚生产了第一台车载移动电话Mobira Senator,并且在两年后又推出另一款便携式车载电话Talkman,这是当时最先进的产品,该产品在北欧电信市场中一炮打响。

1987年诺基亚正式发布了重达1.7磅的手提电话Mobira Cityman,由于当时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被指出在使用这款手提电话,因而意外的获得了一个小名“Gorba”(戈尔巴)。

1992年诺基亚开始全力进军移动电话市场和网络基础设施领域,逐步剥离其传统产业,电缆产业和电子消费品产业。

其推出的首款GSM制式数字移动电话在1987年开始成为欧洲数字移动技术标准。

1998年诺基亚开始领跑全球智能手机产业。

2001年虽然全球移动通信市场充斥着极为严峻的挑战和异常激烈的竞争,但诺基亚日益接近40%的全球手机市场份额目标,以超过两倍的优势将最强劲的竞争对手远远甩在身后,成为无可争议的全球领军企业。

2002年诺基亚首度推出3G制式手提电话诺基亚6650,为用户提供网页浏览服务,凸显出互联网和移动电话相融合的趋势。

2007年,苹果携iPhone 杀入智能手机市场,给诺基亚带来了致命的威胁。

2009年10月诺基亚公布了10多年来的首次季度亏损,这一年也是HTC进入Android 阵营并发布HTC Dream的第一个年头。

诺基亚案例分析

诺基亚案例分析

诺基亚案例分析一、背景介绍诺基亚,这个曾经的手机霸主,在经历了从繁荣到衰落,再到现在的复兴的曲折历程。

其背后的商业智慧和战略决策,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分析。

二、行业分析诺基亚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进入了移动通信市场,这个市场的增长速度惊人,使得诺基亚迅速崛起。

然而,随着智能手机的出现和普及,消费者对手机的需求发生了变化,诺基亚面临着来自苹果和三星等公司的激烈竞争。

三、公司战略诺基亚在市场上的成功得益于其独特的战略。

它专注于移动通信设备的研发和生产,并将此业务做到了极致。

它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满足了消费者对手机功能和性能的需求。

它通过全球化的市场布局和营销策略,将产品销售到了全球各地。

四、市场环境分析诺基亚的成功也离不开市场环境的影响。

在20世纪90年代末和21世纪初,移动通信市场处于爆炸性增长阶段,这为诺基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然而,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市场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消费者对手机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

在这个背景下,诺基亚需要适应市场变化,及时调整其战略。

五、商业模式分析诺基亚的商业模式主要是通过销售手机和其他移动设备来获得收入。

其主要的成本包括研发、生产和销售成本。

诺基亚通过规模经济和有效的成本控制,实现了盈利的最大化。

六、核心竞争力分析诺基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强大的研发能力和品牌影响力。

它拥有一支高素质的研发团队,能够不断推出新的技术和产品。

同时,它也拥有广泛的品牌影响力,能够吸引大量的消费者购买其产品。

七、未来趋势预测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环境的变化,未来移动通信市场将会发生更多的变化。

诺基亚需要继续市场变化,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以保持其竞争优势。

同时,它也需要加强成本控制和市场拓展,提高盈利能力。

八、结论与建议诺基亚的案例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它告诉我们,一个企业的成功不仅取决于其战略和商业模式,还需要市场环境的变化和适应这些变化的能力。

在未来,我们需要继续市场变化和技术进步,不断提高我们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诺基亚的陨落,让人感叹良多。

些许悲伤,些许遗憾。

与大家分享此文,希望大家谈谈自己的想法,将给予10-100论坛币奖励手机巨人为何倒下?——100分的输家诺基亚2011年初夏,我们造访在地图上海程距离与台湾最远的北欧国度——芬兰,只为了解开一个谜题:“一个有146年历史的.企业,怎能够在4年时间,就濒临崩溃?”当飞机越过俄国的圣彼得堡,往芬兰赫尔辛基机场降低高度时。

我手上的书籍,都是有关于谜题主角诺基亚(Nokia)的成功传奇。

它从芬兰起家,是全球手机产业的.者,每天有9亿人通过它通话。

因为它,手机开始真正走入普通人的生活。

《新闻周刊》(Newsweek)曾如此评论:“因为它,未来是芬兰人的天下。

”芬兰传奇正在消失……债评近垃圾等级、地位将被三星取代但我电脑上的惊人数据却告诉我,传奇正在消失。

数据一:跟2007年高峰相比,诺基亚今日市值已暴跌87%,还被台湾的宏达电超越。

数据二:诺基亚下调今年财测,分析师预估从第二季起将从获利往下成为损益两平,甚至亏损。

数据三:诺基亚市占率从2008年的4成以上,降到今日的25%。

野村证券预估,连续14年的全球手机市占冠军地位,将在第二季被韩国三星电子(Samsung)取代,到第三季更会被苹果(Apple)超越,跌至第三。

数据四:信评机构惠誉国际(Fitch Ratings)已把诺基亚的债务评级,从“BBB+”下调至“BBB-”,即尚差一级就与垃圾级别看齐。

诺基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哈佛商业评论》(Harvard Business Review)抛出了所有媒体提出的理由:“差的.力、自满、过度成功后的弊病。

”却没能下出定论?大家只会说:因为太大,所以诺基亚无法应变,来不及推出智能手机,在高阶市场被苹果的iPhone占据,低价市场被中国的山寨手机侵蚀的情况下,等于腹背受敌。

但,这就能解释诺基亚今日的境地?芬兰阿尔托(Aalto)大学经济学院,专教诺基亚个案的教授拉斐欧(Raimo Lovio)直接对我说:“我也很想知道,内部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输在老大心态?错!曾濒临破产,它战战兢兢走一趟芬兰,我们发现,诺基亚的问题不能简单化用一句“老大心态”来形容。

拉斐欧不认为,骄傲而自大的心态,就可以解释一切。

他的论点是:诺基亚与芬兰的命运相似,从未处于安逸。

我们在赫尔辛基火车站,搭上开往诺基亚的起源地——诺基亚市(Nokia)的第一班火车。

这里,是西伯利亚大铁路的终点站,邻近德国与俄罗斯的芬兰如夹心饼干般,在二次大战期间,只能任由他国军队踩过自己的国土,就算躲过了战争,年均气温6度的气候,也让芬兰人总不断思考,如何才能挣脱雪国命运,走向世界。

“硅谷的创业者,一大开门就是占全球5成的现成市场等在面前,而芬兰人一开门,却只能见到三寸雪,”1984年,诺基亚集团旗下的手机公司——诺基亚莫卑盖(Nokia Mobira)首席执行官执行J.o.Nieminen说。

当我站在桥上,远眺诺基亚工厂岛(Factory island)时,我想起J.o.Nieminen 所说的这段话。

眼前的老纸浆厂房,就像是三角形的孤岛,岛的两边,被附近爱玛柯斯基河(Emakoski)的支流包围,只剩下远方三根冒着白烟,直冲天际的长烟囱提醒着人们,这里就是诺基亚帝国的源起地。

诺基亚好不容易从这里走了出去。

当年,诺基亚在这里开始造纸行业,之后做橡胶轮胎,战后发展卫生纸与电视机产业,最后进入网路电信产业。

1990年代,诺基亚面临几乎破产、CEO自杀的命运,最后依靠现任董事长欧里拉(Jorma Ollila)大da0阔斧卖掉与手机无关的事业,才得以存活。

“芬兰人就是在寒冷的环境中成长,我们必须让自己不断适应以求生存。

”欧里拉不只一次对外强调。

坐在小镇火车站的候车亭,我们等待着,一天只有7班开往赫尔辛基的火车,这里的铁轨紧靠着大马路,就如同台湾乡村的小车站。

小镇的年轻人问我为何而来,我说,为了诺基亚的殒落。

拿着三星手机的他,耸了耸肩对我说:“他们总要自己想办法Survive(存活)。

”输在视野狭隘?错!20年前就有行动网路概念历史资讯告诉我们:曾濒临死亡的诺基亚,一直不敢掉以轻心。

1990年底,欧里拉就提出,行动电话就是把网路放在每个人口袋产品的概念。

1996年,诺基亚推出智能手机的概念机。

比苹果的iPhone早了10年以上。

2007年,诺基亚率先在全球推出行动网路品牌OVI,比苹果的App Store早了1年。

2007年10月,诺基亚以81亿美元收购美国地图供应商Navteq,因为诺基亚知道,未来的竞争在服务。

早就看到趋势,怎么还是走向败局?是因为诺基亚内部技术力跟不上大趋势?输在技术落后?错!触控开发进程,和苹果有得拚“诺基亚真的有好多好的想法!”描述诺基亚产品行销史书籍《Behind the screen》作者,在诺基亚工作8年,负责诺基亚早期智能手机N60系列行销的前员工Ari Hakkarainen驳斥我的推测。

他不加思索说出很多例子:早在2004年,诺基亚内部就开发出触控技术;甚至是现在当红的3D技术。

翻开诺基亚的财报,单去年诺基亚的研发费用,估计就花到58亿欧元,是苹果的4倍以上。

诺基亚拥有最庞大的研发资源,但是这几年却没能力将其化为战场上的武器。

“他们总说,这市场太小,没人要买,这花太多成本……。

”“他们杀掉了它!”Ari Hakkarainen感叹。

他口中的他们,是诺基亚的管理阶层。

直到iPhone推出一年后,诺基亚才推出第一款触控技术的手机。

所以,诺基亚已经是个迂腐失能的官僚组织?当我把这个推测与已经观察诺基亚超过10年的芬兰经济研究所研究主管亚尔柯(Jyrki Ali Yrkk?)博士分享时,他摇头对我说:“诺基亚是个很追求高效率的公司,非常的成本导向(cost-driven),这些都是它的优点,只是,走得太远了。

(Goes too far)”败给“高效率控制成本”!隔绝竞争对手的高q1ang害惨自己是优点,但走得太远了?“最后,核心能力就会变核心障碍。

”手机厂商华冠副总经理洪一峰解释。

诺基亚的成本控制能力,早已成为成功教案。

《哈佛商业评论》一篇名为〈新兴的诺基亚?〉(Emerging Nokia? )说:“诺基亚1616型号手机已经成了在新兴市场的成功案例……,在供应链、采购与大量生产能力上的强化,让诺基亚能推出这款售价仅32美元的手机,与此同时,类似功能手机的平均售价,在美国与欧洲,分别是206美元与238美元。

”诺基亚能做到这点,靠的是高超的设计能力。

在手机开发时间平均需要1年的周期时,诺基亚1年却可以推出超过50款以上的手机,同一时期,销售的机种超过100种。

如果说,一款手机的零件数约为三百个,需要50几种不同的零件。

诺基亚销售100款手机,却只需要储备500种零件。

“其他竞争者(的备料量)是它的1.5倍。

”一位手机业者说。

这让其不仅可降低零件储备成本,也因为零件共用,得以透过庞大的经济规模,降低采购成本。

精密计算,不是没有原因。

诺基亚几乎拥有全世界最复杂的供应链。

目前,诺基亚在全球有超过10个生产基地,有50个策略合作伙伴,单在印度,诺基亚就有超过800个维修中心,覆盖412个城镇。

每个环节,都必须精确控制风险与成本。

但现在,结果却告诉我们,这些帮诺基亚隔绝竞争对手的高q1ang,却困住了诺基亚自己!当我们站在诺基亚位于赫尔辛基西部约20分钟车程的卫星城市艾斯普(Espoo)企业总部时,我看着这栋有玻璃帷幕与天桥,背后是湖畔的大楼,很难想像,诺基亚在2008年才创下4成手机的市占率颠峰,但去年刚上任,从微软商用企业部门挖来的CEO埃洛普(Stephen Elop),却发出了一封内部备忘录,他用这篇名为“燃烧的平台”(Burning Platform)的文章,揭示诺基亚面临的紧急状态。

文章里这样写道:“我们的竞争对手用来抢走市占的并非是硬件产品,而是一套(有竞争力)的手机生态系统”“我们犯了不少错误、错过了太多机会……。

诺基亚,我们的平台正燃赏蛞谂呀!”(编按:燃烧的平台,是形容站在燃烧的石油平台的工人,跳海,可能在15分钟后丧命;不跳则一定会马上死于大火。

)追求成本与极致效率的态度,似乎真让诺基亚连续犯下失误。

诺基亚舍弃了触控风潮,因为它的高成本风险。

若以iPhone4使用的触控面板单价推估,一支手机至少要多花10美元的成本。

对一个年销售量4亿支手机的公司而言,一个一块钱零件的采购错误,都要花上新台币四亿元代价。

更遑论这个还未被证实的市场新技术。

败给“追求规模和速度”!拒绝客制化,失去美国市场缺席美国市场,是因为怕延迟在其他市场推出新品的速度。

“我们是规模跟成功的牺牲者,”诺基亚执行副总裁麦德薇(Mary T. McDowell)接受《哈佛商业评论》访问时曾说。

美国市场主要是由大电信商所主导,为了市场划分,他们会非常强力个别要求打造特殊功能。

相对剥夺其他市场产品开发的资源。

不愿早一点放弃已落后的软件作业系统Symbian,原因在于,除Symbian曾在市场有近8成的成功纪录外,其另一个关键是,诺基亚就是靠软、硬件一手包,才能随时需要改变设计时,又快又便宜。

而这点,也是当初摩托罗拉(Motorola)败给它的理由。

最后,诺基亚连翻身的希望——新作业平台MeeGo都失去。

“那是2007年,iPhone推出那一年,我得到一个新的任务,去设计一个全新的作业系统Maemo(MeeGo作业系统的前身)。

我们集中了全球最好的软件人才,大约60人。

在赫尔辛基的大楼里,我们是最重要、最神秘的计划,我们被隔绝,大家不能接触我们,我知道有些事将发生(Something is coming)。

”一位不愿意具名的诺基亚前设计主管对我说了一个故事。

但是,当2009年诺基亚做了组织改组后,情况开始出现变化。

诺基亚把设计团队分成两块————装置与服务,“两边软件的看法不同,一个要用QT,一个用Webkit。

”于是,就在琢磨哪种技术的风险较低时,Maemo整个开发行程大延。

“为什么没有主管可以跳出来强势主导?”我问。

“管理的主管罩不住技术的。

他关心value(价值),他关心figures(数字)他不关心产品。

”他回答。

“你看这张照片,”他把电脑打开,照片里,有六个人围着在一起。

“这是iPhone第一次出现在诺基亚大楼,大家第一次去解析它。

”“这些人呢?”我随口问。

“有三个已经离开。

”错过MeeGo后,接下来的故事发展如我们所知,诺基亚宣布裁员,选择与微软(Microsoft)携手,希望突围。

Google副总裁古诺托(Vic Gunotra)批评:“两只火鸡合在一起成不了雄鹰。

”因为两者都是旧时代的案例。

即使诺基亚今日仍是手机领域的第一名,仍手握110亿欧元的流动资产,要谈倒闭还言之过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