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的丧失11-12(2)

合集下载

生物多样性第四章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生物多样性第四章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 自早寒武纪以来,地球生物背景灭绝的总 速率已经从4.6科/百万年下降至2.0科/百万 年。
• 背景灭绝速率的降低,意味着从早寒武纪 至今,减少了大约710科生物的灭绝。
• 同时,从早寒武纪至今,生物多样性的增 长约为680科。
• 从时间尺度上看,
• 包括集群灭绝在内的许多宏观进化现象发 生在地质史上的时间都相当短暂(少于几 千万年),
• 化石证据表明,曾经统治地球1亿多年的恐 龙在中生代白垩纪末期大规模灭绝了,
• 可能只有少数分支得以延续并演化为当今 的鸟类。
• 据古生物研究估计,地球历史上曾生活过 40亿种动植物。
• 然而今天地球上生存的生物仅有几百万种, 可见在地质历史上大多数生物都已灭绝。
• 新旧物种的更替是地球生物多样性不断进 化和发展的基础。
• 从特定意义上讲,目前地球正处于另一个 集群灭绝时期,原因就是人类造成的生境 毁坏和环境污染(Mayr,2003)。
3.1 淡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及其成因
• 淡水是大量鱼类、两栖类、无脊椎动物、 水生植物和微生物的栖息地。
淡水系统与海洋和陆地系统的区别:
• 淡水物种必须克服局部地区气候和生态环 境的变化;
距今年代 /百万年
35.4 65.0 90.4
145.6
187.0 208.0 245.0 367.0 439.0
生物类群灭绝比率/%




15 35±8
16
47 76±5

26 53±7

21 45±7.5

26 53±7
22
53 80±4
51
82 95±2
22
57 83±4
26

保护生物学习题答案

保护生物学习题答案

保护生物学一、名词解释(1)保护生物学:是研究从保护生物物种及其生存环境来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科学。

(2)物种:是在自然界中占据特殊生态位的种群的一个生殖群体,在生殖上与其它物种相隔离。

(3)生态系统多样性:是生物圈内生境和生物群落所组成的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生态过程的多样化。

(4)最小生存种群:对于任何一个生境中的任何一个物种,不论可预见的统计因素、环境因素、遗传随机性和自然灾害如何影响,该种能在1000年之内有99%的几率保存下来的最小种群数量,叫最小生存种群数量。

(5)恢复生态学:国际恢复生态学会提出,生态恢复是修复被人类损害的原生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及动态的过程;生态恢复是维持生态系统健康及更新的过程。

(6)生态灭绝:当一个种的数量减少到,其对群落其它成员的影响微不足道时认为是生态灭绝。

(7)创始者效应:是指几个个体离开大群体而建立一个新种群,这个特殊的遗传瓶颈效应。

(8)遗传多样性:是生物体内决定性状的遗传因子及其组合的多样化。

包括同种显著不同的种群间或同一种群内的遗传变异。

(9)关键种:指一个物种的活动和丰富度决定种群的完整性,并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系统的稳定,该物种被称为关键种。

(11)物种灭绝的第一冲击效应:是指导致物种灭绝的一种强烈干扰作用(如人为干扰、物理干扰),在这种干扰的基础上,竞争、捕食、被捕食和病菌寄生等生物因素起作用,使物种灭绝。

在正常情况下这些生物因素不能单独起作用引起物种灭绝。

(12)野外灭绝:经过科学调查在某个种原分布区和一切可能的分布区,已经没有存活的个体,但有栽培(或饲养)的种群的物种,认为该物种已经野外灭绝。

(13)功能群::是生态系统内,具有相似结构和功能的物种的集合,这些物种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具有相似的作用,集合中的成员之间互相替代对生态系统的功能发挥、生态过程的执行以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影响较小。

(14)有效种群数量:是可生育成体的有效数量。

二、填空1、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分为直接经济价值、间接经济价值、潜在利用价值、伦理价值。

山西省三重教育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生物答案

山西省三重教育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生物答案

绝密★启用前生物参考答案1.【答案】B【解析】生态系统包括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

鼎湖山属于自然生态系统,而非人为培育产生。

A项错误。

鼎湖山绿色植被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固定在它们所制造的有机物中。

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从而可以被生物利用。

所以可以说是该生态系统的基石。

B项正确。

鼎湖山生态系统不是生物圈,生物圈才可以完成物质循环,实现物质上的自给自足。

C项错误。

鼎湖山作为旅游景点,体现生物多样性直接价值,但是森林覆盖率高,具有水土保持、净化水质、调节气候等作用,体现生物多样性间接价值。

D项错误。

2.【答案】D【解析】病毒不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因此不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A项错误;猴痘病毒含A、T、C、G四种碱基,而猴细胞含A、T、C、G、U五种碱基,B项错误;猴痘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自身无核糖体,要利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合成自身蛋白质,C项错误;猴痘病毒遗传物质为DNA,其彻底水解可得1种脱氧核糖、1种磷酸、4种碱基(A、T、C、G),共计6种不同化合物,D项正确。

3.【答案】D【解析】毛囊细胞衰老过程中,酪氨酸酶活性降低直接导致老年人头发变白,不是酶过程合成受阻,故A不合理;象和鼠的个体相应器官和组织的细胞大小无明显差异,B不合理;年龄越大的个体,人类肺部成纤维细胞等体细胞可增殖的代数越小,C不合理;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细胞中的DNA分子损伤,碱基对发生增加缺失或替换,而引起基因突变,即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导致癌变,D合理。

4.【答案】A【解析】化学信息是指生物产生的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如植物的生物碱、有机酸等代谢产物,以及动物的性外激素等。

人的汗液作为化学信息,可以调节种间关系。

A项正确。

带有花香的化妆品不是人体产生的化学物质,不能称之为化学信息。

B项错误。

痛觉产生的中枢在大脑皮层。

C项错误。

病毒不能在培养基上培养,只能在宿主细胞中增殖。

D项错误。

5.【答案】C【解析】A.实验①②的装片制作过程均包括解离、漂洗、染色、制片四个流程,未采用冲洗方式,故A 错误。

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原因及保护对策

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原因及保护对策

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原因及保护对策摘要:本文介绍了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现状,以及对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保护措施和实施方法,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积极作用的效果.关键词: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可持续利用保护的方法.1. 我国生物多样性现状我国在1987年公布的《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第一期中,公布的濒危种类有121种,受威胁的158种,稀有的110种,共计389种,其中一类保护植物8种、二类的157种、三类的22种。

另据中国红皮书的估计显示,超过1/10即500多种脊椎动物物种和15%~20%即400~500种高等植物已经受到威胁。

而我国对境内的物种及其数量尚无确切的统计数字,尤其对濒危物种的调查尚不全面。

出现的问题是有些国家未列入濒危物种名录的物种面临生存威胁,有的甚至濒临灭绝,而另一些则由于人为的保护、繁育、利用而使种群数量有所增减,因而有必要调整其保护级别或划出、划入保护之列,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药用动植物,如黄草,急待保护。

此外,近年来野生生物贸易已经对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产生了较大影响。

由于粮食、中医药、服装等对野生生物的需求日益增加,野生动植物的非法交易也急剧增长,对几种濒危动植物物种以及一些没有列入国家保护名单之内的动植物物种数量已经构成威胁。

如:藏羚羊。

2.生物多样性损失的主要原因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既有自然发生的,也有因自然发生的,但就目前而言,人类活动(特别是近两个世纪以来)无疑是生物多样性的损失的最主要原因。

此外制度特别是法律制度的不健全,则是引起损失的另一主要原因。

2.1 自然原因一是物种本身的生物学特性。

其一是物种的形成与灭绝是一种自然过程,化石记录表明,多数物种的限定寿命平均为100~1000万年。

其二是物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或变异性、适应性比较差,在环境发生较大变化时难以适应,因此而面临灭绝的危险。

如大熊猫,其濒危的原因除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以外,与其本身食性狭窄、生殖能力低等身体特征有关。

人教版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生物上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生物上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内………………○………………装………………○………………订………………○………………线………………○…………………○………………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教版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卷八年级 生物(满分:100分 时间:60分钟)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分数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在完成投篮动作时,提供动力的结构是( ) A .骨B .关节C .骨骼肌D .神经2.郑氏始孔子鸟化石能证明有较近亲缘关系的两类生物是( ) A .鱼类和两栖类 B .两栖类和爬行类 C .爬行类和鸟类D .鸟类和哺乳类3.下列关于植物类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海带可食用的部分是叶 B .侧柏通过种子繁殖后代C .小麦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属于被子植物D .葫芦藓只能生长在阴湿的环境中,起决定作用的生态因素是水 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 B .人工湖里所有的鱼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C .一般情况下,森林生态系统比草原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更强一些D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沿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5.绦虫、水蛭、海葵、虾、蜗牛分别属于哪种动物类群( ) ①腔肠动物②扁形动物③环节动物④软体动物⑤节肢动物 A .①②③④⑤B .③④⑤②①C .②③①⑤④D .①④②③⑤6.如图为草原生态系统某食物链中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分析合理的是( )A .能量传递方向是乙→丙→甲→丁B .丙是分解者C .若甲的数量突然增多,一段时间内丁会减少D .乙表示生产者 7.自然界中动物种类繁多,下列关于动物的描述哪项是不正确的( ) A .爬行类的生殖发育完全摆脱了水的限制,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B .鸟类的身体大都呈现流线型,有与肺相通的气囊 C .哺乳动物一般是体表被毛,胎生D .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属于两栖动物 8.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对各种生物数量起决定作用的是( ) A .食肉动物 B .生产者 C .消费者 D .分解者9.“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重要的生物学观点。

海洋科学导论基础复习-(含答案)

海洋科学导论基础复习-(含答案)
44. 大洋盆地:是指大洋中脊坡麓与大陆边缘(大西洋型的大陆隆、活动型的海沟) 之间的广阔洋底,约占世界海洋面面积的二分之一。
2
面积的 39%。在南半球陆地面积只占 19%。
12. 以经度 0°,N38 °和经度 180°、 S47 °为极点分割地球,则海陆面积比达到 最大,称“陆半球”和“水半球”。陆半球中心位于西班牙东南沿海,水半球中心 位于新西兰东北。
13. 根据海洋的盐度、温度等要素的特点和形态特征,可将海洋分为主要部分和附属 部分,主要部分为洋,附属部分为海、海湾和海峡。
16. 南大洋的特点:(1)自成体系的环流系统;(2)独特的水团结构;(3)世界大洋 底层水团的主要形成区;(4)对世界大洋环流起重要作用。
17. 海:海洋的边缘部分。全世界共有 54 个海,面积占世界海洋面积的 9.7%。海的特 点:(1)深度较浅,一般在 2000m 以内;(2)海洋水文要素受大陆影响,有明显 的季节变化;(3)水色低,透明度小,无独立的潮汐和洋流系统,潮汐由大洋传 入,潮差显著;(4)有自己的海流环流形式。
海洋环境噪声源包括海浪飞溅形成的噪声风与海浪表面相互作用产生的噪声击岸浪发出的声音雨滴声海洋湍流生物噪声海水分子热运动所辐射的噪声远处航船噪声和沿岸工业噪声指已形成平稳随机过程的随机噪声地震扰动形成的低频声波冰层破裂产生的噪声火山爆发以及远处风暴引起的噪声等等
《海洋科学导论》复习提纲
第一节 1.地球限度(Planetary boundaries):safe operating space for humanity;是指
2.据科学家判断人类可能跨越的四项地球限度:气候变迁(climate change)、生物 多样性(biodiversity loss)、氮磷循环(nitrogen cycle and phosphorus cycle)、森 林砍伐与土地使用变更(deforestation and other land use changes)。

高中生物练习浙科版(2019)选修1《5

高中生物练习浙科版(2019)选修1《5

浙科版(2019)选修1《5.3 植物对多种环境信号作出反应》2022年同步练习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A.直接使用价值B.间接使用价值C.潜在使用价值D.科研使用价值1.(2分)拧条、沙柳、毛条、花棒等沙漠植物现已覆盖北京郊区永定河滩地、潮白河滩地等4大荒滩,使这些地区不再成为京城沙源地.该则信息说明生物具有( )A.自然界的物质循环B.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强C.生物的变异现象D.生物的种间斗争关系2.(2分)诗文“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中所蕴含的生物科学知识是( )A.目前人口数量已经超出了地球的环境容纳量B.生物种群消长规律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情况C.科技进步能解决因人口增长过快导致的资源短缺问题D.环境污染与人口的过度增长有密切的联系3.(2分)下列有关人口增长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多样性体现在个体、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B.多引进外来物种有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C.气候变暖严重威胁物种多样性D.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关键是禁止采伐和打猎4.(2分)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从有益细菌到稀有哺乳动物)正在对人类健康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下列关于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的叙述合理的是( )A.B.C.D.5.(2分)图中的圆分别表示:a-生产者、b-分解者、c-原核生物、d-蓝藻、e-腐生细菌。

能正确表示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是( )A.131I通过水和大气循环被带到其他区域B.131I 通过海洋生物捕食被带到其他区域6.(2分)日本福岛地震后,核电站中的一些放射性物质(如131I)泄漏.震后一段时间内,在我国一些沿海城市空气或蔬菜中检测到了131I.下列解释中最合理的是( )C.131I通过食物链富集在高营养级生物体内D.131I插入蔬菜细胞的DNA造成基因突变A.优化能源结构,加强生态保护B.节能减排,发展绿色低碳经济C.用低硫煤做燃料,减少二氧化硫排放D.大力发展水力和风力发电7.(2分)温室气体大量排放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针对温室气体排放和气候变暖的问题,下列做法与其关联最不密切的是( )A.绿藻上升B.白鲢下降C.水溞下降D.乌鱼上升8.(2分)如图是某池塘生态系统中的两食物链,大量捕捞花鲢后,种群将有所变化,下列能正确反映短期内种群总重量增长率变化趋势的是( )A.通过兔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B.通过兔的粪便流入分解者体内的能量C.通过狐的粪便流入到分解者体内的能量D.流入到狐体内的能量9.(2分)由草、兔、狐组成的一条食物链中,兔经同化作用所获得的能量,其去向不应包括( )A.①④B.①②C.①③D.②③10.(2分)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正确叙述是( )①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的基础;②“遭到破坏,恢复原状”属于抵抗力稳定性;③人们对自然生态系统“干扰”不应超过其抵抗力稳定性;④热带雨林在遭到严重的砍伐后,其恢复力稳定性仍很强.A.①是流入该草原生态系统的总能量B.若没有能量输入,该生态系统将不能正常进行能量流动C.草固定的能量是兔、狐所同化的能量之和D.图中②①的比值代表第一营养级→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11.(2分)如图 草①兔②狐 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①和②表示能量数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生存空间的限制B.在每一个环节上都有大量的能量损失12.(2分)组成食物链的环节一般不会多于6个,其原因主要是( )C.物质循环和能量的多级利用D.被捕食者韵能量大部分由捕食者同化13.(2分)在沿海滩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高层芦苇茂密,中、低层绿草如茵,大量的禽鸟齐聚其中,水下还分布着大量的文蛤、蟹、虾和鱼等.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芦苇、绿草属于生产者B.文蛤、蟹、虾和鱼都是第二营养级C.其生物群落只有垂直结构D.其生物群落只有水平结构14.(2分)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人教版教学课件11-12学年高一生物必修1(新人教版)同步课件:12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人教版教学课件11-12学年高一生物必修1(新人教版)同步课件:12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细胞核 举例
无染色体,有环状DNA分子,称 为拟核 蓝藻、细菌、放线菌等
有染色体 动物、植物、真菌等
2.根据细胞结构对生物分类如下
特别提示:①病毒是没有细胞结构的,不要把它 当做原核生物。 ②原核生物种类较少。如何判断是细菌呢?凡是 “菌”字前面有“杆”“球”“螺旋”及“弧”字的 都是细菌。如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霍乱弧菌等都 是细菌,乳酸菌、醋酸菌也为细菌,其全称应为乳酸 杆菌、醋酸杆菌。真菌则具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属于真核细胞。如青霉菌、酵母菌等。 ③凡是动物都是真核生物,带“藻”字的不一定 都是原核生物,如绿藻、衣藻等。蓝藻属于原核生物, 常见的蓝藻有念珠藻、颤藻、发菜等。
【例2】 如图A为蓝藻细胞结构示意图, B为水绵细胞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完成 下列问题:
解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长度或宽度,如长 度或宽度放大n倍,面积则放大n2倍,而视野范围直径 缩小n倍,视野范围面积缩小n2倍。当由“目镜为 10×,物镜为10×”换成“目镜为10×,物镜为40×” 时,放大倍数增大4倍,视野直径应缩小4倍,故只能 看到这行细胞的数目为8×1/4=2个。假若原来视野范 围内共有64个细胞。由于视野面积缩小42=16倍,故 只能看到该范围内64×1/16=4个细胞。显微镜中将 物体成倍放大,放大倍数大,视野的范围小;放大倍 数小,视野的范围大。观察透明或折光率小的物体应 缩小光圈,视野变暗。第(4)题中擦拭镜头应使用擦镜 纸。
(3)在光照明亮的实验室里,用白色洋葱表 皮细胞做质壁分离实验。在显微镜视野中能清 晰看到细胞壁,但看不清楚细胞是否发生质壁 分离。为便于判断,此时应( ) A.改用凹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B.改用凹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C.改用平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D.改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论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

论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

论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作者:陈玥竹熊嘉辉来源:《法制与社会》2014年第14期摘要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对生态系统的保护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因此生物多样性保护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但是由于自然、人为及制度方面的原因,全球范围内的生物多样性正遭受着严重的损失和破坏,保护生物多样性已成为亟待解决的大事。

本文就全球环境下的生物多样性锐减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发现问题的同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及建议。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策生态价值作者简介:陈玥竹,云南大学法学院2012级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专业,硕士研究生;熊嘉辉,云南大学法学院2012级刑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D9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4)05-240-02一、生物多样性的概述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及其基因、物种间生存的关系以及他们栖息地的生存环境。

《中国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四次国家报告》称,生物多样性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在提供食物、工业原料、医药等来源,维系自然界物质循环、能量转换、净化环境、改良土壤、控制病虫害、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小气候、促进生物进化和自然演替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包含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生物多样性为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发展提供了丰富资源,保持了生态平衡,并为地球上的一切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生活条件。

二、生物多样性保护现存的一些问题然而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环境的破坏,生物多样性的丧失问题逐渐变的严重,主要表现在:(一)生物多样性保护观念上的意识差首先,在传统的所包含的法律内容来看,是权力和义务的总和,在享有权力的同时必然也就要承担义务,但是自然界的生物并不具有意思表示的能力和享有权力以及诉请他人承担义务的能力。

基于道德我们承认他们所应当受到保护,但保护生物多样性并没有在法律中给予具体的规定,我们在理论上承认应该对他们予以保护,可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并没有付诸实践。

第四章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第四章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第四章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1914年,最后一只旅鸽孤独地死去;1960年,最后一只秃海豹 也灭绝了。 对于多数生物类群来说,一个物种的平均生命年限约为100 万~1000万年的级别水平。据此分析,现有整个生物区系中约 1000万种生物每年仅灭绝1—10个种。在地球上今天约13000种鸟 类和哺乳动物中,每100~1000年只发生一次灭绝。然而,当前受 人类活动剧烈干扰状态下鸟类和哺乳动物的灭绝速度可能是它们在 完全自然状态的100—1000倍。从1600~1950年,鸟类和哺乳动物 的灭绝速度已经上升到0.5~1.0种/百年。从1600年以来,已知约 113种鸟类和83种哺乳动物灭绝了。在1885~1950年之间,鸟类和 哺乳动物的灭绝速度达到平均每年1个物种,物种灭绝速度的迅速 增长反映了世界生物多样性状况面临的严峻局面。
地球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多次大小规模不等的生物灭绝事件, 但是总体上,在人类文明出现以前,地球上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速 度相对比较缓慢。人类对生物区系的各种影响可以在某一特定地 区增加或减少遗传、物种和生境的多样性。但是,人类活动是对 生物圈最深远、最不可逆转的影响,极大地加速了物种的灭绝。 随着现代工业革命和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人口膨胀,人类社 会经济的快速增长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如 生境的破坏和片段化、生物资源过度开发、土著农作物品种和地 方特有家禽家畜基因型的流失、环境污染、全球气候变化、外来 生物的入侵等。这些强烈的人为干扰活动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 和规模导致新一轮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严重地影响了人类社会经 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了解生物多样性丧失与灭绝的性质及其 原因,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人类文明的持久繁荣具有十分重要 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生物由于本身结构、组织、生活习性,尤其是繁殖方式和 能力的不同,对环境发生瞬时剧烈变化的抵御、防护和再生的 能力称为抗灾变能力。这种能力在不同生物间有很大差别。有 些类群的生物的抗灾变能力弱,因而易于在灾变事件中集群灭 绝。灾变事件的特点是突发性强,持续时间较短,但分布范围 较广泛,且能量特别大。那些具有抗灾变能力的生物类群则能 够较好地渡过这个危机时期或在危机发生后再生,从而避免了 灭绝的命运。

生物多样性规划标准

生物多样性规划标准

生物多样性规划标准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品种和数量的丰富程度。

它是生物进化的结果,也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生态系统稳定性、提供生态系统服务的基础,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面临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环境恶化的严重问题,为了更好地保护生物多样性,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出台了相应的生物多样性规划标准。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生物多样性规划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一、现状分析1.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主要包括人类过度开发、生态环境破坏、气候变化等。

人类的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等,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影响着生物多样性的稳定。

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天气、气温升高等也威胁着生物多样性。

2.生物多样性面临的挑战生物多样性面临的挑战包括生物栖息地的丧失、生物灭绝、入侵物种的扩散等。

这些挑战严重威胁着生物多样性的稳定和可持续性。

3.国家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视为了更好地保护生物多样性,许多国家制定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法规,并出台了相应的生物多样性规划标准,以便更好地保护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的稳定。

二、生物多样性规划标准的内涵1.规划目标生物多样性规划标准首先要明确规划的目标,即明确各类生物的保护范围和保护目标,确保各项生物的数量和种类丰富度。

同时,确定规划的时间节点和进度要求,使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

2.生物多样性调查和评估生物多样性调查和评估是生物多样性规划标准的基础。

通过对各类生物的分布情况、数量、种类等进行系统调查和评估,为制定科学规划提供数据支持。

3.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生物多样性规划标准应明确生物保护的措施,包括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加强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教育和宣传等,积极开展国家和地方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4.生物多样性监测和评价生物多样性规划标准应设立相应的监测和评价制度,及时掌握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时情况,对已经实施的保护措施进行评价,及时调整和改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生物多样性丧失原因及保护对策初探

生物多样性丧失原因及保护对策初探

生物多样性丧失原因及保护对策初探 武正军 长沙 410125ÈËÀàÓ°ÏìÎÞÒÉÊÇÐÐÕþ¹ÜÀí¶àÑùÐÔɥʧµÄ×îÖ÷ÒªÔ-Òòͨ¹ý¸Ä±äÆÜÏ¢µØºÍÓ°Ïì¹Ø¼üÖÖ¶øÆÆ»µÉú̬ƽºâʹÖÖȺÊýÁ¿¼õÉÙ´Ó¶øµ¼ÖÂÎïÖÖÒÅ´«¶àÑùÐÔµÄɥʧֱ½Óµ¼ÖÂÎïÖÖÃð¾øͬʱÓÉÓÚ¶àÑùÐÔ¼«Æä·á¸»µÄ×ÔÈ»Éú̬ϵͳ¾Í²»¿É±ÜÃâµØÒýÆðÖÖȺÊýÁ¿µÄ¼õÉÙ¶øµ±ÖÖȺÊýÁ¿¼õÉÙµ½Ð¡ÓÚ×îС´æ»îÖÖȺÊý时物种的灭绝反过来又会加速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加速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打破这一恶性循环关键词 人类影响 自然淘汰 生物多样性 保护对策 自1992年6月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首脑签署以来生物多样性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需首先林业野生物种不仅经过驯化可以成为家养品种如我国袁隆平等培育的高产杂交水稻即是一例生物多样性还是医药的源泉有不少药物是以野生生物为原料或从野生物种体内提取有效成分制造的以上的药方中都有一种天然生物药品余文涛等第三如木材橡胶第四许多野生动植物是仿生学上的起点一些珍稀动植物银杉文昌鱼等被称为活化石第五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平衡保持水土以及清除污染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动物综是一个描述自然界多样性程度的内容广泛的概念物种以及某五特定群体的基因的数量和频率遗传多样性McNeely等既有自然发生的但就目前而言 1在地质历史变迁过程中但这种灭绝与新突变的产生一起推动了物种的进化图1即为一个很好的例证万物相争劣者淘汰一些物种被自然淘汰也是人类无能为力的一个物种的灭绝也为新物种的产生提供了空间二迭纪曾出现了江水海洋无脊推动物科的灭绝波即大量新物种产生使原本因无脊椎动物大量灭绝显空洞的浅水海洋Francisco等使物种得以进化自然淘汰尽管曾使大量的物种灭绝这些都是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完成的其贡献是主要的2人类活动的影响 大约从5000年前的农业文明开始毁开荒草地等遭到了严重破坏沙漠化特别是自18世纪以来伴随工业的发展和人口的急剧增长加上环境污染等并以惊人的速度减少已有上千种野生动物灭绝有250种是十六世纪以来灭绝的以哺乳动物为例全世界共灭绝12种余文涛等据估计McNeely等人类影响不仅可以作用于生态系统水平上如毁林开荒围湖造田等使种群的数量或品系减少进而导致物种灭绝如大量捕杀野生动物过度采集一些珍稀的植物此外如酸雨沉降使森林迅速枯萎 11人类影响导致生态系统多样性的丧失 由于人口的急剧增长从原始的刀耕人种和移动式耕作到现在的机械化耕作在开发较早的温带地区保留下来的仅仅是生态系统的片断致使每年有01McNeely等使其丧失了原有的功能例如人工林的洪水流量比原始森林增加了几倍植物种类十分丰富种类就很单纯处于临近灭绝的境地陈灵芝正在逐步退化环境污染也使其丧失原有的带来的灾难洞庭湖区的东方田鼠在历史上危害并不突出加之区内大兴围湖造田栖息于该地的蛇类等鼠的天敌儿近灭绝当汛期来临时水位抬高给垸内的庄稼造成严重的损失耕地2730ha64万当年物价另外引起生态系统发生变化1989 12人类影响导致遗传多样性的丧失 遗传多样性的丧失往往被物种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损失所掩盖除了孤雌生殖和一卵双生子外物种每消失一个个体也就意味着一个基因组的消失自20世纪50年代始绿色革命小麦尽管优良品种带来了粮食生产的大丰收1991年1970年导致了美国农民10亿美元的损失1986年爱尔兰的土豆饥荒1984佛罗里达柑桔溃烂的大暴发世界资源研究所等保护生物学的理论表明Minimum Viable Populations见Gilpin等1986种群的遗传变异将快速损失离灭绝也就越近滇金丝猴濒危原因即为丧失了遗传多样性重要的一点就是因为人类的过度捕杀而使其数量大减1994我国现存的二址几种濒危动物如朱亚洲象不足50头白鳍豚150余条1992即使保护它们免遭偷猎由于遗传多样性的丧失极易招致灭绝 13人类活动影响直接导致物种灭绝 人类对生物资源的非持续性利用致物种灭绝外污染如全球面临的3大环境问题之一的酸雨由于酸雨影响5时水草死亡酸雨还使森林的叶丛受损使森林枯萎据报导酸雨导致约4000个湖泊中的植物傅立勋等东南值得注意1840年以来由于外来种引入在菲律宾山羊和兔子有13种土著植物灭绝陈灵芝物种和遗传多样性丧失三者之间的关系 每个物种都是由一定数量的个体组成的当其遗传多样性丧失到一定程度而每一个物种又在一定的生态系统中占据相应的生态位一个物种的数量减少或灭绝甚至导致该生态系统的彻底毁灭生态系统多样性是与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密切相关的当生态系统多样性受到损失时例如许多物种就无栖息之地只有极少数的物种能生存下来此外从而引起一系列生态灾难环 综上近述生境丧失和片断化环境污染生物资源的过度开发及工业化的农业和林业使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处于一个恶性循环中可见导致当今生物多样性丧失的最主要原因是人类对生物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打破生物多样性丧失的恶性循环1加强全民的生物保护意识这一点不管是对于保护生态系统多样性 栖息地保护特别是森林的保护更应得到重视森林面积大小与物种丰富度和物种灭绝速度是密切相关的即同时地保护了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3控制污染可能是最普遍控制环境污染大到可以保护生物圈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作为普遍的保护方法另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要注意避免盲目引种要保护好野生物种的生存环境防止乱捕滥猎贩运者如建立动物园 为保护遗传多样性有价值的迁地保护措施作用不大今后他们可能会发挥很大的作用以上保护对策不是孤立的此外若等到种群数量减少到最小存活种群数以下时则已为时过晚即使从遗传学角度来看代价也将是昂贵的我们应及早采取措施来保护现存的生物多样性 1987科学出版社,2941989北京229 张知彬sos生物多样性, 34 , 52 郑功成论野生动物灾害及其保护生态经济刘文惠滇金丝猴濒危原因中国科学报, 8月8日第一版 陈灵芝生态系统多样性的保护主编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研讨会会议录, 971994见钱迎倩, 马克平北京A 等著1990北京A 等1992见生物多样性译丛, 北京Atkinson, I Introduced Animals and Extinctions Pearl Conservation for the Twenty First Century, 54E1986The Processes of Species Extinction In Soule', M Conservation Biology Sunderland Mass, 13 A199O The World Bank, WRI, IUCN, WWF, 1A1991An Ecological Research Agenda 2371O The diversity of life, In J ed Changing Geographic Perspectives Nation Geographic Society, Washington, D68Changsha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lnstitute,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hangsha 410125The effect of human, activities causes the loss of biodiversity by three wayssecond, it can affect population and cause decrease of thepopulation number, then the genetic diversity will be lostOn the other hand,the extinction of specice will accelerate destroy ofecostyte ms In order to conservate the biodivate the biodiversity, we should cut off the three ways by which human effect causes the loss of biodiversity and break the malignent cycleNatural elmination, The effect of human’s activities,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strategies 武正军, 男24岁, 硕士研究生, 动物生态学专业 。

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影响

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影响

4
缺乏利益权衡 大多数人只关心当前利益而不反思自己的 所作所为带来的长远后果,缺乏短期经济利 润和长期效益之间的正确权衡,不考虑会把 一个什么样的世界留给子孙后代。 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大面积采伐、开垦、 过度放牧,导致栖息地的大量丧失,即使保 留下来也是支离破碎,对野生物种造成了毁 灭性影响,严重破坏自然生态系统的可持续 生产能力。
移地保护 移地保护是指将生物多样性的组成部分 移到他们的自然环境之外进行保护。 移地保护主要适用于受到高度威胁的动 植物物种的紧急拯救。移地保护往往是单一 的目标物种,如医用植物园、动物园和移地 保护基地和繁育中心等对珍稀濒危动植物进 行保护。
建立自然保护区的目的不是单纯的消极 保护,而是在实现有效保护前提下合理开发 利用。保护是手段,利用是目的。为了保证 持续利用,必须强调保护。
外来种的引入
外来种的引入能够引起物种的灭绝,因为有 些外来种常引起当地传统食物链和食物网的破 坏,造成生态失衡。某些地区由于人类的定居, 任意引入外来物种,特别是动物,往往导致整 个或部分的陆生动、植物的灭绝。 自从1600年以来,由于外来种的引入,全世 界的两栖类和爬行类共有22个种灭绝;在新西 兰,自1000年以来,青蛙和蜥蜴[7]有9个种由 于引入外来种而使之灭绝或接近灭绝,23个种 和亚种的当地鸟类濒临灭绝。外来种还使土著 植物灭绝,在菲律宾,由于引入猪、山羊和兔 子,在1790~1840年间,有13个土著植物灭绝, 包括两个特有种。
据估计,鸟类和哺乳动物的灭绝速度几 乎要比过去快100~1000倍。 人类活动造成的生物多样性丧失可以从 下面两个方面来说明。
人的思想意识和利益需求方面 1 生物资源需求量剧增 自1950年以来,谷物、鱼类和木材的人 均需求量分别增加了40%、100%和33%。 然而,人类所能利用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 如果不尽早完善当前的工农业生产活动体系, 未来人均所能拥有的鱼类、耕地、森林数量 将大幅度下降。人类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活动 带来的污染日趋严重,臭氧层的耗竭、酸雨、 空气和水污染都会导致严重的生物多样性损 失。世界人口最多、耕地和淡水等自然资源 人均最少的中国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

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 集群灭绝能够为生物区系的更迭创造机会 和条件:
• 淘汰已经占据优势地位的类群; • 促进那些原先并不重要、但在集群灭绝环
境中拥有存活特征的其他类群产生适应辐 射而得到发展。
• 集群灭绝能够打破那些物种分化丰富的类 群在数百万年自然选择过程中建立起来的 霸主地位;
• 推动那些在灭绝发生前处于劣势的生物类 群的适应辐射进程。
灭绝动物 亚洲狮 最后一头死于1908年
灭绝动物 中国白臀叶猴,1882年最后一个被法国人枪杀
灭绝动物 中国豚鹿 1960年全部OVER
灭绝动物 最后一次发现亚洲猎豹是在1948年的印度南部
1 生物灭绝概况
•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包括自然丧失和人为丧 失两方面。
• 就多数生物类群而言,一个物种的平均生 命年限(lifespan)约为100万年-1000万 年。
• 据此推断,现存生物区系中约有1000万种 生物,每年仅灭绝1-10种。
• 这个估计数对海洋物种最准确,因为它们 的化石记录最完整。
• 陆生哺乳动物的存活年限也处于这个时间 范围内,大约100万年-200万年。
• 当今地球上约有13000种鸟类和哺乳动物, 每100-1000年只发生1次灭绝。
• 然而,在人为因素干扰下,鸟类和哺乳动 物的灭绝速度是自然状态下的100-1000倍。
灭绝动物 袋鼠家族里较小的种类
灭绝动物 东袋狸.1940年全部灭绝
灭绝动物渡渡鸟,179绝
灭绝动物 恐鸟,1800年灭绝
灭绝动物 昆士兰毛鼻袋熊,1900灭绝
灭绝动物 旅行鸽,1930年消失
灭绝动物 美国缅因洲海鼬,1880年灭绝
灭绝动物 南极狼.曾经的南极霸主,于1875年消失
• 同时,地球生物多样性在漫长的地质历史 中也保持着相对的稳定性。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3章《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暑假预习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3章《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暑假预习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3章《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暑假预习测试题(含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1. 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A.迁地保护B.建立自然保护区C.保护生物栖息地D.法律法规保护2. 我国特有的珍稀植物是()A.珙桐B.杜鹃C.牡丹D.桂花3. 下列哪项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A.大量进行人工养殖B.转移到动植物园中C.禁止买卖交易D.建立自然保护区4. 海南黑冠长臂猿是国家I级保护动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曾有2000多只,可是到了七十年代末仅剩7只,1980年建立自然保护区后,现在才有22只.造成当年黑冠长臂猿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灾害B.外来物种入侵C.食物缺乏D.人类乱捕滥杀和破坏其生存环境5. 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因为自然保护区是()①天然基因库②天然实验室③活的自然博物馆④天然猎场.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6. 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A.建立自然保护区B.易地保护C.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D.广泛布放动物食物7. 哪项活动不会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A.过度放牧B.采伐林木C.迁地保护D.围湖造田8. 建立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目的是()A.保护珍惜野生动植物资源B.保护濒危野生动植物资源C.保护灭绝的动植物资源D.保护生物的多样性9. 对于媒体经常报道的“生物入侵”,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作为一脱离原生态制约而疯狂生长的外来物种–水葫芦,给我国带来了很多损害B.严格防止生物入侵,坚决反对物种引进C.科学家把生物随着商品贸易、人员往来而迁移到新的环境中并造成严重生态危害的现象叫生物入侵D.海关检疫中,禁止游客携带新鲜水果、蔬菜入境,就是为了避免外国的害虫等入侵我国10. 下列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是()A.金丝猴B.黑猩猩C.猕猴D.野猪11. 在用活鲫鱼或其他鱼做完观察鱼的实验后,要求将鱼放回清水中这是为了培养同学们()A.做事情有始有终的习惯B.珍爱生命、保护动物的情感C.节约资源的意识D.保护环境的意识12. 我国物种资源丰富.下列属于我国特有珍稀动物的是()A.袋鼠B.企鹅C.朱鹮D.斑马13. 只有我国特有的珍稀树种,并由形成的球形花序被誉为“鸽子树”的是()A.银杉B.珙桐C.木沙锣D.水杉14. 下列哪一项不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A.退耕还林、还草、还湖B.植树造林和改善植被C.建立自然保护区D.围湖造田,多种粮食15. 我国是地球上生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1990年,生物多样性专家把我国生物多样性排在12个全球最丰富国家的第8位.在北半球国家中,我国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下列各项中与此无关的是()A.我国地形和气候复杂多样,形成了多种类型的生态系统B.我国动、植物资源丰富,是生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C.我国人口数最多,每个人体细胞中有成千上万个基因构成一个基因库D.我国栽培植物,家养动物及野生亲缘种的基因多样性十分丰富16. 以下不属于自然保护区功能的是()A.物种保存的“天然基因库”B.进行科研的“天然实验室”C.宣传自然保护的“活的自然博物馆”D.进行自然保护的唯一手段17. 下列动物中,哪一种不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A.扬子鳄B.大熊猫C.扭角羚D.黑猩猩18. 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B.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途径C.为丰富我国生物的多样性,应大力引进外来物种D.自然界中任何一种生物的存在都是有一定意义的19. 青海省鸟岛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的鸟类是()A.斑头雁B.朱鹮C.丹顶鹤D.褐马鸡20. 下列哪项不是导致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A.外来物种的入侵B.老虎、狮子的捕食行为C.乱砍、滥伐、乱捕、滥杀D.生态环境的严重污染21. 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A.建立濒危物种的种质库B.颁布各种法律和文件C.建立濒危物种繁育中心D.建立自然保护区22. 下列有关保护动物多样性的观点,正确的是()A.禁止开发利用任何生物资源B.保护动物的栖息地C.彻底消灭有害动物D.大量引进外来物种、大力开发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23.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A.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B.把各种生物的基因收集后,放到实验室中保存起来C.尽量从外地多引进一些物种到本地繁殖D.可以采用克隆的办法,大量繁殖濒临灭绝的生物24. 下列珍稀动物,属于我国特有的爬行动物的是()A.大熊猫B.扬子鳄C.小熊猫D.东北虎25. 我国正在修建的青藏铁路,在穿过可可西里、楚马尔河、加索等自然保护区的线路上采取了绕避、设置通道等措施,这样做()①能减少青藏铁路的建设投资②体现了人类在自然界面前是无能为力的③能减少对环境的破坏④体现了人类的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6. 我国特有的珍稀水生哺乳动物是()A.鲸B.白鳍豚C.海豹D.海象27. 在下列各种行为中,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行为是()A.偷伐国有森林中的树木B.大量引入外国的草坪草C.未处理的工业废水排入河流D.猎杀野生象获取象牙28. 下列选项中,属于世界上濒临灭绝的珍稀鸟类的是()A.杜鹃B.啄木鸟C.丹顶鹤D.朱鹮29. 我国珍稀的濒临灭绝的爬行动物是()A.白鳍豚B.大鲵C.扬子鳄D.金丝猴30. 保护动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A.易地保护,加强对野生动物饲养及繁殖的研究与管理B.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C.建立自然保护区,法制教育和管理D.建立自然保护区,对偷猎者绳之以法二、填空题31. 我国为保护大熊猫、金丝猴等珍贵动物及其栖息环境,在四川省建立了________和________等自然保护区.32. 现今仅存的木本蕨类植物是珙桐.________.33. 湖北省西部的神龙架是华中地区海拔最高的地方,国务院于________年________月批准为自然保护区.分布有丰富的高等植物和陆栖脊椎动物,以“________”闻名中外.34. 生物圈中已知的动物约有________多万种.目前,动物的多样性面临着严重威胁,新疆虎、野马在我国境内已经绝迹.我国部分特有的珍稀动物也濒临灭绝的边缘,如:________和________.35. 藏羚羊是我国特有的物种,它的羊绒比金子还贵重,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近年来,藏羚羊已濒临灭绝,然而偷猎者的枪声仍不时作响:(1)这段话反映了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一个重要原因是________.(2)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认为应该如何保护藏羚羊?(写出一条保护措施)________.36. 长江江豚,性情活泼,分布在长江中下游一带,以洞庭湖、鄱阳湖以及长江干流为主.近年来,由于干旱、滥捕滥捞、航运、水闸和堤坝建设、污染物排放、过度采砂等因素,使江豚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处于濒临灭绝的境地.要想保护长江生态的“活化石”和“水中大熊猫”-长江江豚,作为中学生,应该怎么做?(至少写出2点)________.37. 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主要表现为生物物种和数量上的相对稳定.生物种类的多少与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又有一定的关系.一项研究显示了哺乳动物和鸟类濒危或受威胁的原因.根据下表回答问题.(1)哺乳动物濒危或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和________.鸟类濒危或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2)案例也说明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力的影响超过一定限度时,生态系统的平衡就会遭到破坏.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六单元第3章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单元检测试题一、选择题1.【答案】B【解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1)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2)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3)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4)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2.【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植物,据此作答。

第六章 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人为原因

第六章  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人为原因

入侵种的特点
• 生态适应能力强: • 传播能力强:能大量传播,有更多的机会 找到适合自己的栖息环境 • 生命力强
被入侵生态系统的特点
• 具有足够的可利用资源:由于生境破坏, 物种单一,生态系统不稳定,外来种就趁 机得到发展。如果系统稳定,外来种必须 要有一定的势力才能与本地物种竞争资源。 • 缺乏自然控制机制:外来种在原产地有它 的天敌或竞争,而被入侵地没有。 • 人类进入的频率高
物种灭绝速率及趋势
• • • • • 灭绝速率:单位时间内,灭绝的物种数 自然灭绝率 以往的灭绝速率:大,属自然灭绝,有5次 人类导致的灭绝:速率在上升 岛屿上的物种灭绝率:由于岛屿上的物种 是地方特有的,最易灭绝
岛屿生物地理学与现代灭绝率:
• 岛屿生物地理学模型:面积效应和距离效 应 • 岛屿生物地理学模型的作用:预测由于生 境破坏而可能灭绝的物种数及其比例 • 物种灭绝的特点:体重越大越易灭绝
5、疾病流行
• 影响生物多样性的第5个因素就是疾病流行 • 疾病流行的主要原因:高频率的接触、环 境的改变、寄主对病害感染的敏感性、寄 主的生理状况、个体间的密集程度
6、过度开发
• • • • • • 基础建设 城镇建设 商业利用 偷盗 地下资源开采、引种、农林业 作业:P134 1、4
第三节 生物多样性丧失原因分析
• 早期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是由于气候、地理 或其他因素引起的,而近期是由于人为因 素引起的 • 人类造成物种灭绝的原因有直接的,也有 间接的。 • 直接的原因有:猎守、捕捞、残害等 • 间接原因:采划森林、修路、建设等,导 致大量物种灭绝的是间接原因
生物多样性丧失主要是由于生境破坏、 片段化和破碎、环境污染、外来种入 侵、资源过度开发等原因

如何应对生物多样性丧失

如何应对生物多样性丧失

如何应对生物多样性丧失
标题:应对生物多样性丧失的策略与措施
一、引言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系统的基础,它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全球范围内的生物多样性正在以惊人的速度丧失。

这不仅威胁到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健康,也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生存构成严重威胁。

因此,如何有效应对生物多样性丧失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二、原因分析
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人类活动:过度开发、污染、破坏生态环境等。

2. 气候变化:全球变暖导致一些物种无法适应新的气候条件。

3. 入侵物种:外来物种可能挤压本地物种的生存空间,导致其灭绝。

三、应对策略
1. 加强环保意识教育: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公众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认识和参与度。

2. 制定并执行严格的环境保护法规:对于破坏环境的行为进行严厉的惩罚。

3. 建立保护区:为濒危物种提供安全的栖息地。

4. 科技手段:利用现代科技如遗传工程技术,对濒危物种进行保护。

5. 国际合作:生物多样性问题是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各国共同合作来解决。

四、结语
生物多样性丧失是一个严重的全球问题,需要我们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应对。

只有当我们真正认识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并将其纳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才能有效地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地球的生命系统。

第七章 生物多样性丧失的表现层次

第七章 生物多样性丧失的表现层次

四)物种灭绝的关键—种群大小
1、最小可存活种群( Minimum Viable Population, MVP)
种群数量是决定某一物种生存下来的主要因素;
小种群比大种群更容易灭绝; 使物种不致灭绝的种群大小成为最小可存活种群。 任何物种的最小可存活种群都可通过种群生存力分析(PVA) 得到。 PVA分析主要研究决定某一种群灭绝概率的所有因素和相互 作用的方式。主要考虑以下几个不断变化并相互作用的方
(四)物种灭绝的现状
(1)世界物种灭绝现状
人类引发的灭绝速率大约比本底灭绝速率高1000—10000倍。
IUCN最近的统计表明,5% ~ 20%的脊椎动 物和树木物种面临绝灭的威胁 。
2000 IUCN 受威胁物种红色名录(2000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德国人中为0.40-0.45,而在这个社区的德裔美国
人群中的频率为0.6,IB基因的频率只有0.025。MN
血型座位上,LM基因的频率在德国人和美国人中都
是0.54,而这个社区的德裔美国人中却是0.65。
2、瓶颈效应
当一个较大的种群由于某种原因在短期内个体数量 急剧减少时,会引发瓶颈效应。后续世代的遗传多
人中有一人或少数几人是“先天性失明”基因的携带者。 1970年,Pingelap人口已增加到1500,其中先天性盲人竟达 10%之多。因为先天性失明基因在选择上显然是不利的,这 种致病基因能在群体中有这样不寻常的高频率,毫无疑问是
p瓶颈效应与遗传漂变的结果。
4、近交衰退
由近亲交配引起的性状普遍降低。
第七章
生物多样性丧失的表现层次
生物多样性包含不同的水平(基因、物种、生态、景观),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可以体现在任一水平上,不过最容易被 人注意的是物种多样性的丧失。 由于不同形式多样性水平之间密切相关,所以任一水平多 样性的丧失,都将导致其它水平多样性的丧失。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人类生产活动导致物种灭绝的速度是自然灭绝速 度的1000倍,世界生物多样性丧失的现象正在加 度的 倍 剧。 全球热带雨林在20世纪 年代初每年被毁1140万 世纪80年代初每年被毁 全球热带雨林在 世纪 年代初每年被毁 万 hm2;温带森林 已被砍伐,而成为濒危生态系 温带森林1/3已被砍伐 已被砍伐, 统。
“上游越穷越垦越垦越穷,下 上游越穷越垦越垦越穷, 上游越穷越垦越垦越穷 游越险越加越加越险; 游越险越加越加越险; 上游人把生态义务扔进长江, 上游人把生态义务扔进长江, 长江把下游人的生存权利冲 进大海。 进大海。”
3)生物多样性的伦理价值
a.每一物种都有生存的权力 每一物种都有生存的权力 b.所有物种是相互依存的 所有物种是相互依存的 c.人类必须象其他物种一样生活在同一生态 人类必须象其他物种一样生活在同一生态 范畴内 d.人们必须对他们的行为负责 人们必须对他们的行为负责
(4)调节气候: )调节气候: 植物群落在调节地方、 植物群落在调节地方、区域甚至全球的气候 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5)对污染物的吸收和分解: )对污染物的吸收和分解: 生物群落能分解和固定重金属、农药、 生物群落能分解和固定重金属、农药、污水 等污染物。 等污染物。 (6)物种关系: )物种关系: 农作物需要依赖其他野生生物才能延续生命。 农作物需要依赖其他野生生物才能延续生命。
(1)生态系统生产力: )生态系统生产力: 植物的光合作用为整个地球生命系统提供物质、 植物的光合作用为整个地球生命系统提供物质、 能量和有氧环境,因此, 能量和有氧环境,因此,生物多样性为地球上 的生命提供了维持系统。 的生命提供了维持系统。 (2)保护水资源: )保护水资源: 生物群落在保护集水区、 生物群落在保护集水区、生态系统抵御特大山 洪和干旱的缓冲能力, 洪和干旱的缓冲能力,及保持良好的水质方面 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3)保护土壤: )保护土壤: 生物群落能保护和保持土壤,防止水土流失。 生物群落能保护和保持土壤,防止水土流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致了世界范围内的生物多样性丧失
生物多样性丧失和损耗的原因
人口增长率
农/林产品贸易专业化 生物多样性资源和价值的认识不足 生物资源使用和占有不平衡 生物多样性信息知识匮乏、使用效率低下 缺少或误用法律及制度体系
丰富度的差异
受威胁物种
定义:由于种群受到随机的或确定性因素 的影响或者二者的联合作用下、又或者是 由于其本身遗传稀有性的特点,在可预见 的未来具有相当高灭绝风险的物种。 从科学上讲: 从经济上讲: 从道德上讲:
受威胁等级
灭绝(EX):是指那些除饲养条件下可能 幸存的以外,在过去50年里在野外没有被 确认发现的物种 濒危(EN):处于灭绝的危险中,并且如 果危险因素继续作用的话,基本不可能存 活的物种。
受胁物种共同特征-稀有
稀有指三种不同的情况:
(1)分布广泛但所有种群都不大的类群
(2)分布区很窄但种群个体数并不太少
(3)分布区狭窄而且个体数也很少
生态系统多样性的丧失
是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丧失的最终原因 确定过程和随机过程既是物种灭绝的原因, 也是造成生态系统多样性丧失的原因
生态系统退化和丧失的因素
受威胁等级
易危(VU):指那些由于受到过度开发、 栖息地大量破坏以及其他环境干扰而导致 大部分或者全部种群的数量正在下降的类 群 稀有(R):种群较小、目前虽有危险但 不属于濒危或易危等级的类群。 未定(I):已确定属于“濒危”、“易危” 或“稀有”三个等级之一,但是由于资料 不足而不能归入其中之一的类群。
“小基因库”逐渐消失。
遗传多样性丧失的因素
奠基者效应:由带有亲代群体中部分等位基因的
少数个体重新建立新的群体,这个群体后来的数 量虽然会增加,但因未与其他生物群体交配繁殖, 彼此之间基因的差异性甚小; 瓶颈效应:当一个较大的种群在短期内数量突然 急剧减少时而引发,其结果造成后续世代的遗传 多样性依赖于少数几个在瓶颈效应中幸存并繁殖
氮的富集和酸雨——第三
气候——次之 生物替代
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经济过程
转化:将具有数个本地特有植物种的原始土地转
变为单一栽培种的土地,转化过程使任何地方生 物多样性都会降低
专化:栽种植物单一化,农作物种类越来越少,
造成了农业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全球化:包括生物资源交易、基础资源产品,导
7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引 言
生物多样性包含不同的水平,如基因、பைடு நூலகம்种、生
态系统以及景观水平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可以体现在任一水平上,最容 易被人注意的是物种多样性的丧失。 任一水平的多样性丧失,都将导致其他水平的多 样性丧失。
遗传多样性丧失
一个物种灭绝时,该物种所携带的全部遗传信息
也将随之丧失。 物种丧失通常是由于连续种群破碎化、变成许多 孤立的小种群造成的。 整个基因库变成了许多“小基因库”,而后这些
过度利用:无节制地动植物采集(出于科学或生
产目的); 栖息地破坏:由一系列有计划的土地改造引起, 包括农业、修建房屋、修路和筑坝、发展工业、 挖掘砾石和沙子、湿地汲水和回灌、刀耕火种式 的耕作、荒漠化等导致;最主要的现象是生境的 破碎化,也是降低生物多样性最严重的因素;
生态系统退化和丧失的因素
种群数量是决定某一物种生存下来的主要 因素 使物种不致灭绝的种群大小称为最小可存 活种群(MVP) 种群生存力分析(PVA) 考虑因素:种群表现型、环境、种群结构 和适合度
物种灭绝速率
自然灭绝与人为干扰所引发的灭绝不同
人为灭绝> >本底灭绝
灭绝估计:栖息地丧失及不同栖息地物种
(4)大约3.5亿—2.25亿年,蕨类和两栖类时代。包括:
a. 石炭纪(距今3.5亿年)壮观的蕨类森林。 b. 二迭纪(距今2.7亿年前)两栖动物的发展。
(5)大约2.25亿—0.7亿年的中生代,裸子植物和爬行动物时代。包括: 中 生 代
a. 三迭纪(距今2.25亿年前)裸子植物的兴盛时代 b. 侏罗纪(距今1.9亿年)恐龙的世纪。 c. 白垩纪(距今1.4亿年)被子植物初现。爬行动物仍占据动物界中心位置。
生境的破碎化
是降低生物多样性最严重的因素
导致了人工的“陆地孤岛”的形成
增加了外来物种的迁入和迁出
将一个物种的大众群分割为两个以上的小 种群
世界主要生态系统多样性丧失
热带森林 草原 内陆湿地
红树林在内的海岸生态系统
北极及山地生态系统
北方森林生态系统
温带森林生态系统 干旱及半干旱地区 开阔的海洋
a. 震旦纪(距今18亿—6亿年前)— 真核生物的兴起 b. 寒武纪(距今6亿—5亿年前)— 三叶虫的天下。 c. 奥陶纪(距今5亿—4.4亿年前)— 无脊椎动物全盛时期。
古 生 代
(3)大约4.4亿—3.5亿年前,裸蕨植物和鱼类时代。包括:
a. 志留纪(距今4亿年前)第一批陆生植物——蕨类植物出现。 b. 泥盆纪(距今4亿—3.5亿年前)鱼类登上舞台。
的个体;
樱花钩吻鲑 冰河时期所遗留下来
坡鹿
遗传多样性丧失的因素
遗传漂变:小种群中的基因(或等位基因)
频率的随机变化,像一种长期的瓶颈效应;
近交衰退:由近亲交配引起的性状普遍降
低,导致生长率下降、活力及生殖力降低、
存活率下降以及引起生理残疾等。
物种多样性的丧失
物种灭绝是一种自然过程
生物入侵效应:引入的动物、害虫及杂草会取代本地类 群,影响群落结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侵蚀等,从而 对生态系统形成影响,导致由动物引起地下水位改变, 动物对草木的践踏和过度啃食、疾病、捕食及共生关系 的消失,对传粉、扩散的影响等;
污染,主要人为造成,由于土壤、水和空气被污染,从 而严重影响生态系统; 次级丧失:以上因素中两个或多个的组合,引起的次生 性生态系统丧失。
(6)距今0.7亿—300万年,被子植物和哺乳动物时代。
(7)最近的300万年,人类时代。
物种灭绝的过程
确定性过程:冰川作用、森林砍伐、栖息地破碎
化等 随机过程:包括四种类型 (1)种群统计的不确定性 (2)环境的不确定性 (3)自然灾害 (4)遗传的不确定性
物种灭绝的关键因素-种群大小
原因:种内竞争、气候变化、有害基因积累、近 亲交配、小行星撞击等 已灭绝物种数:现存物种数=1000:1 真灭绝: 假灭绝: 本底灭绝:
5次主要大规模灭绝
奥陶纪晚期
泥盆纪后期 二叠纪晚期 三叠纪晚期 白垩纪晚期 大约96%地球物种毁灭
地层深度和化石种类
(1)大约35—18亿年前,菌藻时代。 (2)大约18—5亿年前,藻类和无脊椎动物时代。包括:
农业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农业生物多样性也就是农作物种类的丰富 程度 农作物种类越多,农业生物多样性就越大 农业生物多样性中作物品种多样性正在逐 渐降低 随着传统品系和特有品种的不断丧失,农 业领域里的遗传编码信息的丧失也在不断 增加
生物多样性变化的因素
土地利用的变化——强烈影响
大气中CO2的富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