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制度

合集下载

急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制度内容

急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制度内容

急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制度内容
急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是指针对急危重症患者在医院内发生意外或病情突变时的紧急抢救措施和流程。

下面是常见的急危重患者抢救制度的一些内容:
1. 快速判断:医务人员需要快速判断患者的情况,包括意识状态、呼吸、循环、体温等,以确定病情的严重程度和紧急性。

2. 召集急救团队:及时调动急救团队,包括医生、护士、呼吸治疗师等专业人员,进行联合抢救。

3. 保证通畅的呼吸道: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

可以通过气管插管、鼻咽通气管等方式来维持患者呼吸。

4. 快速建立静脉通路:迅速建立静脉通路,以便给予抢救所需的液体、药物等治疗。

5. 快速评估: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生命体征、病情变化、相关检查结果等,以确定抢救方案。

6. 给予急救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给予急救所需的药物、治疗和操作,如心肺复苏、药物输注、电除颤等。

7. 实施监测和观察:对患者进行持续的监测和观察,包括生命体征、心电图、呼吸功能、血氧饱和度等。

根据监测结果进行调整和判断。

8. 及时转送重症监护室:如果患者病情无法稳定或需要进一步抢救,应及时转送到重症监护室或相关专科进行进一步治疗。

9. 抢救记录和反馈:对抢救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抢救措施、药物使用、病情变化等。

同时,及时向患者及家属做出相应的解释和反馈。

以上是急危重患者抢救制度的一些内容,不同医院和科室在具体实施时可能会有所差异。

在抢救过程中,医务人员需要密切配合,按照制度和流程进行操作,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抢救成功的概率。

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制度

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制度

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制度
1.院内急危重症患者管理团队的建立:医院应设立急危重症患者管理
团队,包括急诊科、重症监护室、麻醉科等相关科室的医务人员。

管理团
队应定期进行培训和演练,以提高抢救能力和协同配合。

2.到达急诊部的患者的评估和分级:急危重症患者到达急诊部后,医
务人员应立即进行初步评估和分级,以确定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抢救优先级。

3.调动急诊及其他相关科室的资源:根据患者的分级,急诊部应调动
急诊医师、护士、放射科等相关人员的资源,进行紧急的检查和治疗。

4.快速评估和处理: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应采用快速评估和处理的原则。

通过高效的诊断手段,如血液生化检查、影像学检查等,迅速了解患
者的病情,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5.多学科团队协作:针对不同类型的急危重症患者,多学科团队的协
作应用于抢救过程。

例如,在心肺骤停的抢救中,需由心内科、外科、重
症医学科等多个科室的医务人员共同进行抢救。

6.治疗与监护: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医务人员应给予及时、有效的
治疗和监护。

例如,对于心脏骤停的患者,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采取有
效的呼吸机辅助通气等措施。

7.定期复评和调整治疗方案:在抢救过程中,医务人员应根据患者的
反应和病情的变化,及时复评并调整治疗方案,以提高抢救效果和患者的
生存率。

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制度的建立有助于提高医务人员的抢救能力和协同
作战能力,规范了抢救流程和技术,提高了抢救工作的效率和安全性。


是,也应重视医务人员的专业培训和实践经验的积累,以提高他们的应对急危重症的临床能力和处理复杂状况的能力。

急危重症抢救制度

急危重症抢救制度

急危重症抢救制度一、急危重症抢救制度的目的:1.提高医疗机构的抢救水平:通过建立和完善急危重症抢救制度,能够使医疗机构对急危重症患者实施科学、规范的抢救,提高抢救水平和抢救成功率。

2.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急危重症患者因病情变化快、危重程度高,需要及时有效的抢救,通过建立急危重症抢救制度,能够在第一时间对患者进行抢救,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3.提高患者的抢救质量:急危重症抢救制度能够规范医务人员的抢救行为,提高抢救效率和抢救质量,减少因不必要的操作而对患者造成的额外伤害。

二、急危重症抢救制度的内容:1.急危重症抢救组建:医疗机构应成立专门的急危重症抢救组,由专业的医务人员组成,负责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工作。

2.抢救体系的建立:建立抢救体系,明确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流程和各级医务人员的工作职责,保障抢救工作的有序进行。

3.抢救设施和设备的保障:医疗机构应配备完善的急危重症抢救设施和设备,包括急危重症监护室、呼吸机、除颤器等,以满足抢救需求。

4.抢救药品的储备:医疗机构应储备各类紧急抢救用药,保障抢救过程中的药物需求。

5.抢救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医疗机构应定期组织急危重症抢救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抢救能力。

6.抢救记录的完善:每次急危重症抢救应详细记录患者的病情、抢救过程以及抢救效果,以便后续医疗工作的参考。

三、急危重症抢救制度的执行:1.快速反应:医疗机构接收到急危重症患者后,应迅速启动抢救机制,组织抢救人员到达现场,并通知相关部门协助配合。

2.病情评估:医务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病情评估,包括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以确定抢救方案。

3.抢救流程的规范: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相应的急危重症抢救方案,明确各环节的工作职责和时间节点。

4.多学科协作:急危重症抢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学科的协作,包括内科、外科、麻醉科等,医务人员应密切配合,协同工作。

5.抢救效果的评估和反馈:针对每次急危重症抢救,医务人员应对患者的抢救效果进行评估,并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以便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抢救制度。

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制度

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制度

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制度一、院内急救医院内急救是指对外接诊来我院的急、危、重患者的抢救。

急诊医生的职责是抢救和维持患者的基础生命指征,为后续治疗创造条件。

待允许转送时,应将患者收入相应专科或病房或监护室进一步治疗。

(1)抢救室要求设备先进、齐全,功能格局合理,制度严格,要有各种常见急症的抢救程序。

(2)医、护人员要有过硬的抢救基本功,做到能随时熟练投入抢救工作。

(3)抢救过程中,需要各科支持或会诊时,有关科室必须在10分钟内到达并积极给予支持。

疑难、危重患者应即请上级医师诊视或急诊会诊。

对不宜搬动的危重患者应在急诊室就地组织抢救,待病情稳定后判定其是否需要转入有关科室病区,如需转入,各病区应及时收治,严禁推诿。

(4)一切抢救物品实行六固定(定数量、定位置、定人管理、定期检查、定期消毒、定期维修)。

各类抢救设备要保持性能良好,防止抢救时出现故障。

抢救室物品一律不外借。

值班护士要做好物品交接班,并做好签名记录。

(5)参加抢救的医户人员在抢救时要严肃认真、紧张而有序的工作,对急诊病人应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

未参加抢救的人员,不经负责人允许不准进入抢救室。

(6)抢救时由值班医师和护士长组织抢救,必要时请科主任组织抢救。

各级各类人员服从统一指挥,既要分工明确,又要密切配合。

(7)一切抢救工作要做好各项抢救记录,要求准确、扼要、清晰,而且必须注明执行人及执行时间。

在紧急情况下可执行口头医嘱,但护士要复述一遍,尤其是药物的使用。

如药名、剂量、给药途径、时间等,以免有误,并及时记录。

(8)急诊工作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做好交接班,严格执行急诊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

要建立各种危重病人抢救技术操作程序。

(9)对符合规定的急诊患者,必须在5分钟内接诊并执行首诊负责制。

对一般轻症患者应排队就诊并做好解释工作。

(10)危重患者在门诊挂号的,首诊科室应就地优先就诊,首诊医师应给出诊断和治疗方案。

(11)凡涉及法律或纠纷的患者在积极救治的同时,要及时向院办报告。

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制度

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制度

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制度【1】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制度指为控制病情、挽救生命,急危重患者进行抢救并对抢救流程进行规范的制度。

急危重患者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出现以下情形的患者:病情危重,不立即处置可能存在危及生命或出现重要脏器功能严重损害;生命体征不稳定并有恶化倾向等。

1、临床科室急危重病人的抢救工作,一般由科主任,正(副)主任医师负责组织并主持抢救工作。

科主任或正(副)主任医师不在时,由现场级别和年资最高的医师主持抢救工作,但必须及时通知科主任或正(副)主任医师。

紧急情况下医务人员或主持急危重患者的抢救,不受其执业范围的限制。

特殊病人或需跨科协同抢救的病人,应及时报请医务科、护理部和业务副院长,以便组织有关科室共同进行抢救工作。

2.、对危重病人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不得以任何借口推迟抢救,必须全力以赴,分秒必争,并做到严肃,认真,细致,准确,各种记录及时全面。

对其他专业的病种,有主治科负责邀请有关科参加抢救。

3、参加危重病人抢救的医护人员必须明确分工,紧密合作,各司其职,坚守岗位,要无条件服从主持抢救工作医师的医嘱。

但对抢救病人有益的建议,可提请主持抢救人员认定后用于抢救病人,不得以口头医嘱形式直接执行。

4、参加抢救工作的护理人员应在护士长领导下,执行主持抢救工作医师的医嘱,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随时将医嘱执行情况和病情变化报告主持抢救者。

执行口头医嘱时应复述一遍,并与医师核对药品后执行。

防止发生差错事故。

5.抢救完成后6小时内应当将抢救记录记入病历,记录时间应具体到分钟,主持抢救的人员应当审核并签字。

6、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和查对制度,日夜应有专人负责,对病情抢救经过及各种用药要详细交代,所用药品的空安瓿经二人核对方可离去。

各种抢救药品,器械用后应及时清理,消毒,补充,物归原处,以备再用。

7、需跨科抢救的危重病人,原则上由医务科或业务副院长领导抢救工作,并制定主持抢救工作者。

参加跨科抢救病人的各科医师应运用本科特长致力于病人的抢救工作。

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制度

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制度

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制度1. 背景与目的本医院为了提高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效果,确保患者生命安全,特订立此制度。

本制度旨在建立科学、规范和高效的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流程,明确医务人员的责任和职责,提高医护水平,保障患者的权益和生命安全。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医院内全部涉及急危重症患者抢救的医疗部门和相关人员。

3. 急危重症患者定义急危重症患者是指生命体征不稳定或有生命威逼的病情,需要进行紧急抢救的患者。

4. 抢救流程4.1 到达报告 4.1.1 医务人员在发现急危重症患者时,应第一时间通过对讲机、电话或其他通信工具将相关信息告知急诊科,并供应患者的基本情况。

4.2 警铃呼叫 4.2.1 接到到达报告后,急诊科应立刻触发警铃呼叫系统,通知相关医护工作人员前往帮助抢救。

4.3 抢救准备 4.3.1 急诊科负责指定医生和护士依照急危重症患者抢救项目清单,做好必需设备和药品的准备工作。

4.3.2 急诊科负责协调相关科室为急危重症患者供应必需的支持和技术引导。

4.4 抢救操作 4.4.1 抢救团队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调配工作任务,确保抢救操作高效有序。

4.4.2 抢救团队应紧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依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抢救方案。

4.4.3 抢救过程中,医务人员应相互搭配,遵从抢救操作规范,确保患者的人身安全和抢救效果。

4.5 抢救结束 4.5.1 抢救团队应依据患者的病情和生命体征的稳定情况,评估抢救效果,决议是否连续治疗或转院。

4.5.2 抢救结束后,医务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必需的察看和记录,并向家属进行相关告知和引导。

4.5.3 抢救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和设备应依据医院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和清理。

5. 医务人员职责5.1 急诊科负责 5.1.1 第一时间评估和确定患者的急危重症状态。

5.1.2 指定医生和护士负责抢救操作,监督抢救过程。

5.1.3 协调相关科室供应支持和技术引导。

5.2 医生责任 5.2.1 负责抢救团队的指挥和决策。

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制度

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制度

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制度(一)定义:急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指为控制病情、挽救生命,对急危重患者进行抢救并对抢救流程进行规范的制度。

(二)基本要求1.医疗机构及临床科室应当明确急危重患者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出现以下情形的患者:病情危重,不立即处置可能存在危及生命或出现重要脏器功能严重损害;生命体征不稳定并有恶化倾向等。

2.临床科室急危重患者的抢救,由现场级别和年资最高的医师主持。

紧急情况下医务人员参与或主持急危重患者的抢救,不受其执业范围限制。

3.抢救完成后6小时内应当将抢救记录记入病历,记录时间应具体到分钟,主持抢救的人员应当审核并签字。

(三)实施细则1.急危重患者的范围根据本机构或科室常见疾病谱情况来确定,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病情危重,不立即处置可能存在危及生命或出现重要脏器功能严重损害的患者;生命体征不稳定并有恶化倾向的患者等。

(1)患者急性起病,诊断未明确,根据其症状的诊疗流程,必须立即处置,否则可能导致重要脏器功能损害或危及生命;(2)患者急性起病,诊断明确,根据诊疗规范,必须立即处置,否则可能延误最佳治疗时机或危及生命,如有明确治疗时间窗的疾病;(3)患者生命体征不稳定,并有恶化倾向;(4)出现检验或检查结果危急值,必须紧急处置的患者;(5)患者出现其他预计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必须紧急处置的病情。

2.急危重症患者多学科救治时应遵循的原则:急危重症患者涉及多发性损伤或多脏器病变的患者,应及时请专科医师会诊,并由现场主持抢救的最高资质的医师主持多学科会诊。

根据会诊意见,由可能威胁到患者生命最主要的疾病所属专业科室接收患者,并负责组织抢救,如落实救治科室存在争议,应立即通知医疗管理部门予以协调确认。

3.抢救记录是指患者病情危重,采取抢救措施时所做的记录。

(1)抢救记录内容包括病情变化情况、抢救时间及措施、参加抢救的医务人员姓名等,要做到及时记录,抢救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2)因抢救急危患者,未能及时书写病历的,有关医务人员应当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注明;(3)危重症患者应及时向患方报病危,并记录与患方沟通的情况。

急诊抢救制度(5篇)

急诊抢救制度(5篇)

急诊抢救制度一、急诊抢救室在急救中心主任、总护士长的领导下实行____小时工作制,做好急、危、重症的抢救工作。

二、抢救室人、物应随时处于应急状态,保证急救药品“四定”、“三及时”,即定品种数量、定地点放置、定人保管、定期检查维修,及时检查、及时消毒、及时补充。

三、抢救室医护人员在抢救工作中要密切合作,以“高速、高效、高度责任感,一切为了病人”为宗旨,抢救果断迅速、分秒必争、操作娴熟、分工明确,严防差错事故。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严格遵守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及请示报告制度。

四、尊重危、重症优先处置权。

对危重病员,坚持“三先三后”“三不转”。

(一)“三先三后”。

先救治后检查;先入抢救室后分科;先抢救后收费。

(二)“三不转”。

病情不稳不转;诊断不明不转;危重病员不转协作医院。

五、遇执行公务受伤的执法人员、警察、武警官兵、军人、见义勇为者,优先接诊迅速开放绿色生命通道。

六、增强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凡属抢救病员,都应有详实、准确的记录,内容包括病员一般情况、所属科别、初步诊断、生命征、所做检查及结果,所采取的抢救措施、转归等,时间应精确到分钟。

各种抢救药品的空瓶、输液空瓶、输血空袋,应暂时保留,以便复核查对。

七、严守保护和保密原则,关爱病员,尊重病员隐私。

遇病情较重病员,医生应及时发出书面病危通知书。

八、尊重病员及家属的知情同意权,及时如实告知病员的病情、所采取的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

对有风险的治疗应严格履行签字告知手续,同时尽量避免对病员产生不利后果。

九、病员在抢救室内的时间一般不得超过六小时,医生应及时根据病人做出收入院或观察室的决定。

生命征不稳定的病员,需有医生或护士陪送入院,与病房或观察室医护人员详细交接。

传染病或可疑传染病者及时传染病院。

十、死亡病员应立即移放太平间,在抢救室内存放时间不应超过半小时。

无主死亡病员的遗物应由两名值班护士填写财物清单,交由在班护士保管。

死亡证明填写应准确、全面。

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制度

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制度

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制度一、各科抢救工作由科主任、护士长负责组织和指挥,科主任、护士长不在时,由职称最高的医师/护士主持抢救工作,但必须及时报告科主任、护士长。

二、特殊病人或特别重大的抢救工作或需跨专业协同抢救的病人,应向科主任汇报,由全科统一组织力量进行抢救,若需多科配合,应及时报告医务科、护理部、总值班和业务副院长,以便组织有关科室成立抢救小组共同进行抢救工作。

凡涉及纠纷或争议的要报告有关部门。

三、对病情危重,可能危及生命的患者均需积极组织抢救,按常规向家属或代理人发出病危通知单,并对病情危重性进行必要的讲解,将告知内容如实记入病程记录中,让家属在病危通知单上签名。

四、在抢救中,各级医护人员应本着高度认真负责的精神,做到观察细致,诊断准确,及时进行救治、记录完整,对疑难及诊断不明病人,应及时向上级医师报告或组织会诊。

五、医生未到前,护理人员应根据病情及时给氧、吸痰、测量血压、建立静脉通道,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配血、止血等,并提供诊断依据。

六、医护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各种器械、仪器的性能及使用方法,熟记抢救药品的编号、定位、用途、剂量、用法等。

各辅助部门及其它有关部门应积极配合,全力协助,不得以任何借口延误抢救工作。

七、及时、准确执行医嘱,医生下达的口头医嘱,护士应复述一遍。

抢救结束后医师应即刻据实补记医嘱。

八、对危重不宜搬动的病员,应就地组织抢救,待病情稳定后再由医护人员护送到病区,对需立即行手术的病员应在诊断确立后及时送达手术室施行手术。

急诊医师应向病区或手术医师直接交班。

九、各有关科室遇有危重病人之检查、治疗、取药、住院等均应及时处理,不得过分强调手续,以免延误抢救。

十、不得因抢救而忽视正规操作和传染病人之消毒隔离,严防事故和交叉感染发生。

十一、科室或病区的抢救药品、器材定点定位放置,每班交接清楚,指派专人负责,定期做好清洁、消毒、清理、补充工作。

十二、抢救结束,主管医师(主管医师不在时,由值班或参加抢救医生)在当日病程中据实完成抢救记录,准确、及时、完整记录病情变化、抢救经过、各种用药等,因抢救病人未能及时书写病历的,有关医务人员应当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注明。

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制度

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制度

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制度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制度指为控制病情、挽救生命,急危重患者进行抢救并对抢救流程进行规范的制度。

急危重患者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出现以下情形的患者:病情危重,不立即处置可能存在危及生命或出现重要脏器功能严重损害;生命体征不稳定并有恶化倾向等。

1、临床科室急危重病人的抢救工作,一般由科主任,正(副)主任医师负责组织并主持抢救工作。

科主任或正(副)主任医师不在时,由现场级别和年资最高的医师主持抢救工作,但必须及时通知科主任或正(副)主任医师。

紧急情况下医务人员或主持急危重患者的抢救,不受其执业范围的限制。

特殊病人或需跨科协同抢救的病人,应及时报请医务科、护理部和业务副院长,以便组织有关科室共同进行抢救工作。

2.、对危重病人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不得以任何借口推迟抢救,必须全力以赴,分秒必争,并做到严肃,认真,细致,准确,各种记录及时全面。

对其他专业的病种,有主治科负责邀请有关科参加抢救。

3、参加危重病人抢救的医护人员必须明确分工,紧密合作,各司其职,坚守岗位,要无条件服从主持抢救工作医师的医嘱。

但对抢救病人有益的建议,可提请主持抢救人员认定后用于抢救病人,不得以口头医嘱形式直接执行。

4、参加抢救工作的护理人员应在护士长领导下,执行主持抢救工作医师的医嘱,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随时将医嘱执行情况和病情变化报告主持抢救者。

执行口头医嘱时应复述一遍,并与医师核对药品后执行。

防止发生差错事故。

5.抢救完成后6小时内应当将抢救记录记入病历,记录时间应具体到分钟,主持抢救的人员应当审核并签字。

6、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和查对制度,日夜应有专人负责,对病情抢救经过及各种用药要详细交代,所用药品的空安瓿经二人核对方可离去。

各种抢救药品,器械用后应及时清理,消毒,补充,物归原处,以备再用。

7、需跨科抢救的危重病人,原则上由医务科或业务副院长领导抢救工作,并制定主持抢救工作者。

参加跨科抢救病人的各科医师应运用本科特长致力于病人的抢救工作。

急危重患者抢救制度及流程

急危重患者抢救制度及流程

急危重患者抢救制度及流程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急危重患者的抢救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急危重患者是指病情危急,需要及时处理的患者,抢救工作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对救治结果至关重要。

因此,建立科学的急危重患者抢救制度及流程显得尤为重要。

一、急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急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是医院针对急危重患者抢救工作所制定的一套规范化的操作流程和管理制度。

其主要内容包括:1. 规范的急危重患者抢救流程:建立全面的急危重患者抢救流程,包括患者急救通道、呼叫急救人员、抢救设备和药品准备等内容,确保抢救工作有序进行。

2. 专业化的抢救团队:医院应建立由急诊医生、重症医学专家、护士和麻醉师等专业人员组成的抢救团队,保证急危重患者抢救工作的专业性和有效性。

3. 抢救设备和药品的准备:医院应配备完善的急救设备和药品,确保在抢救过程中能够迅速响应并提供必要的救治措施。

4. 信息共享和沟通机制:建立急危重患者信息的快速共享和沟通机制,确保各个环节的信息畅通和流畅,提高抢救工作的效率。

5. 抢救效果评估和反馈机制:建立急危重患者抢救效果评估和反馈机制,及时总结经验和改进不足,提升医院的急救抢救能力。

二、急危重患者抢救流程1. 急危重患者抢救的启动:一旦发现急危重患者,立即启动急救流程,呼叫急救团队和抢救设备,确保抢救工作的及时性。

2. 评估患者病情:抢救团队进行全面的病情评估,包括患者生命体征、症状表现等,确定抢救方案。

3. 快速救治:根据患者病情,快速采取必要的抢救措施,包括心肺复苏、气管插管、药物应用等,争取时间挽救患者生命。

4. 监测和观察:抢救过程中需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调整抢救方案,确保抢救效果。

5. 病情转归和跟进:抢救结束后,抢救团队应对患者病情进行转归评估,及时跟进随访和治疗计划,确保患者康复。

通过建立科学规范的急危重患者抢救制度和流程,不仅能够提升医院急救抢救水平,也能够提高急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生存率,对于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及会诊制度

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及会诊制度

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及会诊制度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和会诊制度也日益完善。

针对急危重症患者,医疗机构普遍采取了一系列规范化的抢救措施和会诊流程,以提高急救效率和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本文将从抢救制度和会诊制度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制度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制度是医疗机构针对急救患者建立的一套规范化程序和流程。

以下是一个具体的示例:1. 院前急救措施:当急危重症患者在家中或其他场所发生急病时,医疗急救人员应根据相关协议,迅速到达现场,并进行紧急救治。

这包括心肺复苏、止血等基本急救措施。

2. 到院急救环节:医疗机构接收到急危重症患者后,应迅速将其送往急诊科或重症监护室。

在这一环节中,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和监测,包括生命体征、病史、体格检查等。

3. 综合救治团队的组建:对于急危重症患者,通常需要形成一个由多个专业人员组成的综合救治团队,包括急诊科医生、重症监护室医生、麻醉医生、呼吸治疗师等。

这样的团队可以提供全方位的治疗和监护,以确保患者的抢救效果。

4. 抢救策略的制定:针对不同类型的急危重症患者,制定相应的抢救策略。

例如,对于心脏骤停的患者,应采取心肺复苏和电除颤等措施;对于严重创伤的患者,应进行快速而有效的止血和外科手术等。

5. 抢救效果的评估和持续改进:在抢救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治疗策略。

同时,通过对抢救效果的评估和总结,不断改进抢救制度,提高抢救水平和质量。

二、急危重症患者会诊制度除了抢救制度外,急危重症患者还需要进行会诊,以获取多学科专家的意见和建议。

以下是一个具体的会诊流程:1. 会诊需求的确定:一般来说,当患者的病情较为复杂或需要多学科协同治疗时,医疗团队会确定进行会诊。

这可能涉及到内科、外科、放射科、病理科等专科。

2. 会诊专家的邀请:根据病情需要,医疗团队会邀请相关专家参加会诊。

这些专家可能来自不同的医疗机构或科室,通过现场参与或在线远程会诊提供专业意见。

医院急危重患者抢救制度

医院急危重患者抢救制度

医院急危重患者抢救制度(一)目的为了迅速调动医疗资源,使急危重症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规范的救治,挽救生命。

(二)定义急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是指为控制病情、挽救生命对急危重患者进行抢救并对抢救流程进行规范的制度。

(三)基本要求1.医疗机构及临床科室应当明确急危重患者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出现以下情形的患者:病情危重,不立即处置可能存在危及生命或出现重要脏器功能严重损害,生命体征不稳定并有恶化倾向等。

2.医疗机构应当建立抢救资源配置与紧急调配的机制,确保各单元抢救设备和药品可用。

建立绿色通道机制,确保急危重患者优先救治。

医疗机构应当为非本机构诊疗范围内的急危重患者的转诊提供必要的帮助。

3.临床科室急危重患者的抢救,由现场级别和年资最高的医师主持。

紧急情况下医务人员参与或主持急危重患者的抢救,不受其执业范围限制。

4.抢救完成后6h内应当将抢救记录记入病历,记录时间应具体到分钟,主持抢救的人员应当审核并签字。

(四)具体细则1.危重患者抢救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全体工作人员不得以任何借口推迟抢救,必须全力以赴,分秒必争,并做到严肃、认真、细致、准确,各种记录及时全面。

2.危重患者的抢救工作,一般由科主任或负责人统一组织并主持。

科主任或负责人因故未到抢救现场时,由主治科室现场职称最高的医师主持抢救工作,但必须及时通知科主任或负责人。

涉及多专业病伤时,由主治科室负责邀请有关科室参加抢救。

3.参加危重患者抢救的医护人员必须熟悉抢救措施,护士应备齐抢救物品,明确分工、紧密合作、各司其职,坚守岗位,所有参加抢救人员要听从指挥,无条件服从主持抢救医师的医嘱,但对抢救患者有益的建议,可提请主持抢救医师认定后用于抢救患者,原则上不得以口头医嘱形式直接执行,特殊紧急情况下的口头医嘱应经主持抢救医师核对后执行。

4.危重患者抢救时应有医技科室、后勤部门及相关职能部门的全力配合,以充分支持和保证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各科室、各部门不得借故推诿。

急危重患者抢救制度

急危重患者抢救制度

•4)封闭疗法:采用封闭注射可阻 止药物与细胞组织结合,一旦发 现药物外渗拔针后保留针头,接 注射器回抽皮下的药物,然后注 入解毒剂,常用硫代硫酸钠和碳 酸氢钠,1%普鲁卡因。
•5)冷敷:冷敷可以使局部血管收
•6 ) 药 物 湿 敷 : 临 时 上 常 用 静 脉 化 疗药物外渗局部湿敷的药物为 50%硫酸镁湿热敷,每次20分钟, 每天2次。
谢谢大家!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 8.因纠纷、交通或生产事故、自杀、 他杀等原因致伤的病员及形迹可疑的 伤病员,除应积极进行抢救工作外, 同时执行特殊情况报告制度,在正常 工作日因向医务科和保卫科汇报,非 工作日向医院总值班汇报,必要时报 告公安部门。
•9. 不 参 加 抢 救 工 作 的 医 护 人 员 一 般不进入抢救现场,但须做好抢救 的后勤工作。
•空气栓塞的临床表现:乏力、眩 晕,胸部感觉异常不适或胸骨后 疼痛,即出现呼吸困难和严重紫 绀。心前区水泡音。
•空 气 栓 塞 的 处 理 : 立 即 停 止 输 液 , 为病人安置左侧卧位和头低足高 位
3.静脉炎
•当患者静脉输液 的疗程较长,输 入药物的刺激性较强,或与使用 深静脉导管和外周静脉留置针有 关;在使用过程中选择尺寸不合 适的深静脉导管;操作者缺乏操 作经验;置管时间延长;过度频
• 4. 参 加抢 救 工作 的 护理 人 员应 在 护士 长 领 导下,执行主持抢救人员的医嘱,并严密 观察病情变化,随时将医嘱执行情况和病 情变化报告主持抢救者;执行口头医嘱时 应复颂一遍,并与医师核对药品后执行, 防止发生差错事故。

危急重患者抢救制度

危急重患者抢救制度

危急重患者抢救制度(一)定义指为控制病情、挽救生命,对急危重患者进行抢救并对抢救流程进行规范的制度。

(二)基本要求1、医院及临床科室应当明确急危重患者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出现以下情形的患者:病情危重,不立即处置可能存在危及生命或出现重要脏器功能严重损害;生命体征不稳定并有恶化倾向等。

2、医院应当建立抢救资源配置与紧急调配的机制,确保各单元抢救设备和药品可用。

建立绿色通道机制,确保急危重患者优先救治。

医院应当为非本机构诊疗范围内的急危重患者的转诊提供必要的帮助。

3、临床科室急危重患者的抢救,由现场级别和年资最高的医师主持。

紧急情况下医务人员参与或主持急危重患者的抢救,不受其执业范围限制。

4、抢救完成后6小时内应当将抢救记录记入病历,记录时间应具体到分钟,主持抢救的人员应当审核并签字。

(三)执行原则和流程1、制定医院突发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和各专业常见危重患者抢(急)救技术规范,并按照医院规定进行定期培训及考核。

2、对危重患者应积极进行救治,正常上班时间由患者的主管医师的三级医疗组负责,非正常上班时间或特殊情况时由值班医师负责按照流程启动急危重患者的抢救工作,重大抢(急)救事件应由科主任、医务科或院领导参加组织。

3、主管医师应根据患者病情及时与患者家属(或委托人)进行沟通,口头(急救时)或书面告知病危并签字。

4、在抢救危重症时,必须严格执行危重患者抢救制度,确保抢救工作及时、快速、准确、无误。

医护人员要密切配合,口头医嘱要求准确、清楚,护士在执行口头医嘱时,必须清晰复述一遍。

在抢救过程中要作到边抢救边记录,记录时间应具体到分钟。

未能记录的,有关医务人员应当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全(明),并加以说明。

5、抢救室应制度完善,设备齐全,性能良好,急救用品必须实行“五定”,定数量、定地点、定人员管理、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修。

6、本制度发布之日起实施。

医务科负责收集本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依据本制度的定义和基本要求不断完善提高。

急诊抢救制度(6篇)

急诊抢救制度(6篇)

急诊抢救制度(一)如遇需处理的急、危、重症病人,因病情涉及及其他专科范围,急诊各值班医师对诊断及处理均有困难时,首诊医务人员不得推诿,应争分夺秒采取最基本的抢救措施。

应首先请本科正(副)主任医师或科主任会诊,然后告知相应科室参与处理,并作交接班记录,书写抢救记录。

(二)紧急情况下,急诊科人员可先电话告知要求急会诊,被邀科室在岗医师须于____分钟内到达会诊科室,不在岗被邀会诊医师须在____分钟内到达会诊科室,同时要带上本专科所必须的抢救治疗及检查器械设备。

特别是遇到涉及多科的危重病人和多发伤病人的抢救,需及时请多科急会诊,要求尽早赶到配合抢救。

待病情有所缓解或事后在会诊单上补写应邀科室的处理意见。

(三)不超过____小时的留观病人需会诊时,可在急诊病历本上注明"已请____科急会诊"字样,并由观察室值班护士与会诊科室电话联系,接受会诊科室不得推诿,并及时前来会诊。

超过____小时的留观病人需会诊时,除应书写留观病历,还应填写急会诊单,由观察室值班护士与会诊科室电话联系,被邀会诊科室应尽快确定会诊医师并及时到达急诊科。

(四)会诊时,急诊医师应为会诊准备好必要的临床资料,并陪同检查、介绍病情,应邀医师认真填写好会诊记录。

(五)如会诊后诊断仍不能确定病情,急诊科应暂时承担主要诊治责任,不得相互推诿。

并及时汇报医务处,必要时由主管部门组织全院范围内会诊及抢救。

(五)如会诊后需入院治疗者,接诊或会诊医师开出入院证,值班护士电话联系住院床位。

由医生或护士护送入院。

(六)应邀参加急诊会诊的医师,应在安排好本科室工作后前去参加会诊;如遇特殊原因不能参加急诊会诊时,应及时委派相应专科资质的医师及时参加。

(七)会诊结束后,认真填写会诊记录本急诊抢救制度(2)是医疗机构为应对紧急情况而建立的一套流程和制度。

该制度旨在保障患者在急诊情况下能够及时接受救治,最大限度地减少生命风险和病情恶化。

急诊抢救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紧急呼叫系统:医疗机构设立紧急呼叫系统,确保医务人员能够及时响应急诊情况,并迅速组织抢救队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制度
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制度指为控制病情、挽救生命,急危重患者进行抢救并对抢救流程进行规范的制度。

急危重患者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出现以下情形的患者:病情危重,不立即处置可能存在危及生命或出现重要脏器功能严重损害;生命体征不稳定并有恶化倾向等。

1、临床科室急危重病人的抢救工作,一般由科主任,正(副)主任医师负责组织并主持抢救工作。

科主任或正(副)主任医师不在时,由现场级别和年资最高的医师主持抢救工作,但必须及时通知科主任或正(副)主任医师。

紧急情况下医务人员或主持急危重患者的抢救,不受其执业范围的限制。

特殊病人或需跨科协同抢救的病人,应及时报请医务科、护理部和业务副院长,以便组织有关科室共同进行抢救工作。

2.、对危重病人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不得以任何借口推迟抢救,必须全力以赴,分秒必争,并做到严肃,认真,细致,准确,各种记录及时全面。

对其他专业的病种,有主治科负责邀请有关科参加抢救。

3、参加危重病人抢救的医护人员必须明确分工,紧密合作,各司其职,坚守岗位,要无条件服从主持抢救工作医师的医嘱。

但对抢救病人有益的建议,可提请主持抢救人员认定后用于抢救病人,不得以口头医嘱形式直接执行。

4、参加抢救工作的护理人员应在护士长领导下,执行主持抢救工作医师的医嘱,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随时将医嘱执行情况和病情变化报告主持抢救者。

执行口头医嘱时应复述一遍,并与医师核对药品后执行。

防止发生差错事故。

5.抢救完成后6小时内应当将抢救记录记入病历,记录时间应具体到分钟,主持抢救的人员应当审核并签字。

6、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和查对制度,日夜应有专人负责,对病情抢救经过及各种用药要详细交代,所用药品的空安瓿经二人核对方可离去。

各种抢救药品,器械用后应及时清理,消毒,补充,物归原处,以备再用。

7、需跨科抢救的危重病人,原则上由医务科或业务副院长领导抢救工作,并制定主持抢救工作者。

参加跨科抢救病人的各科医师应运用本科特长致力于病人的抢救工作。

8、有关抢救科医师要及时、认真向病员家属或单位讲明病情及预后,以期取得家属或单位的配合。

9、因纠纷、殴斗、交通或生产事故、自杀、他杀等原因致伤的病员及形迹可疑的伤病员,除应积极进行抢救工作外,同时应向医务科、保卫科汇报,再报院领导,必要时同时报告公安部门。

10、不参加抢救工作的医护人员一般不进入抢救现场,但必须做好抢救的后勤工作。

11、抢救工作期间,药房,检验,放射或其他特检科室及后勤部门,应满足临床抢救工作的需要,不得以任何借口拒绝或推迟,要
给予充分的支持和保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