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范文澜看文心雕龙选什么版本好
文心雕龙版本叙录
《文心雕龍》板本敘錄《文心雕龍》板本敘錄詹锳《文心雕龍》是我國文學理論批評史上最有影響的一部著作,可是由于古本失傳,需要我們對現存的各種版本進行細緻的校勘和研究,糾正其中的許多錯簡,才能使我們對《文心雕龍》中講的問題,得到比較正確的理解。
現在就把多年來在北京、上海、天津、南京、濟南所見的各種版本和抄校本加以介紹,希望能引起《文心雕龍》研究者的注意。
《宋史‧藝文志》載辛處信《文心雕龍注》十卷。
這部書久已亡佚,明清兩代文獻中,都沒有徵引過。
今存各種板本中,元刻本就是最早的了。
一、元至正十五年(一三五五)刊本《文心雕龍》十卷。
結一廬藏書,今藏上海圖書館,二冊。
卷首為錢惟善《文心雕龍序》,序題下方有「安樂堂藏書記」印和「明善堂覽書畫印記」。
從這兩顆印章說明這個本子在清代曾經怡親王收藏。
根據《藏書紀事詩》卷四第一百九十三頁,「安樂堂印」、「明善堂印」都是怡親王藏書的印記。
錢序中說:嘉興郡守(郡守二字原文模糊不清,茲據明徐校本補)劉侯貞家多藏書,其書皆先御史節齋先生手錄。
侯欲廣其傳,思與學者共之,刊梓郡庠,令余敘其首。
……余嘗職教于其地而目擊者,故不敢辭。
……侯可謂能世其家學者,故樂為之序。
至正十五年龍集乙未秋八月曲江錢惟善序。
可見這個本子是乙未年嘉興知府劉貞刻的。
序文下注「霅川楊清之刊」。
其次為「文心雕龍目錄」,下有「徐乃昌讀」印。
正文每半葉十行,每行二十字。
其款式為文心雕龍卷一梁通事舍人劉勰彥和述原道第一線口本。
板心有的注「謝茂刊」,有的注「楊清刊」。
黃丕烈《蕘圃藏書題識》卷十載《文心雕龍》跋語說:頃郡中張青芝家書籍散出,中有青芝臨(何)義門先生校本,首載錢(惟善)序一篇,亦屬鈔補,爰錄諸卷端素紙,行款用墨筆識之。
噫!阮華山之宋本不可見,即元刊亦無從問津,徒賴此校本留傳,言人人殊。
……聊著於此,以見古刻無傳,臨校全不足信有如此者。
甲子(一八○四)十一月六日,蕘翁記。
的確臨校本是不能全信的,即如北京圖書館藏傳校元本《文心雕龍》(底本是廣東朱墨套印紀評本)注明:「元至正嘉興郡學刊本,每半葉九行,行十七字。
不同注本对《文心雕龙》结构体系的比较
不同注本对《文心雕龙》结构体系的比较作者:陈萌萌来源:《神州·中旬刊》2020年第05期摘要: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文学自觉的时代,刘勰《文心雕龙》的出现昭示着我国文学批评走向体系化。
作为我国古代经典的文艺批评专著,后人对《文心雕龙》不断进行校勘注释,在串讲文本的同时也对《文心雕龙》篇章之间逻辑结构进行研讨,其中范文澜《文心雕龙注》、王运熙《文心雕龙译注》以及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三家注本对该书结构体系的分析各具特点。
本文通过浅析上述三家注本对《文心雕龙》结构体系的观点,比较三种注本在枢纽五篇的内在逻辑结构、全书篇章分类标准之间的差异,以及不同注本对《文心雕龙》部分篇章次序的调整,以期对上述问题表达一点浅陋的拙见。
关键词:《文心雕龙》;结构体系;范文澜;王运熙;周振甫一、经纬交错——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前人注本如明代梅庆生《文心雕龙音注》、清代黄叔琳《文心雕龙集注》等,大多专注于对字音字义、文史典故、篇章大意的解读,一定程度忽视了《文心雕龙》篇章之间的逻辑体系,直至西方现代科学思想传入,方才启迪学者用整体化视野研读古籍。
范注盛赞《文心雕龙》的系统周密:“刘勰以前等人讨论文学的著作,如曹丕《典论·论文》、曹植《与杨德祖书》、陆机《文赋》等,都只是各执一词、偏而不全。
全面系统的讨论文学,《文心雕龙》实是唯一的鸿篇巨著。
”(1)范文澜师从黄侃,在西方理论思想和师学渊源的双重影响下,其对《文心雕龙》篇章结构的梳理严谨深入,在《神思》、《原道》注释后均附有归纳逻辑体系的树形图。
(见图1)范注的体系梳理首先体现在他对传统观念的进一步创新,这从其对“文之枢纽”五章内在逻辑的梳理中可见一斑。
与周振甫“以《原道》为唯一根本”觀念不同,范文澜认为《原道》与《征圣》之间是相辅相成、互相成就的关系(“道因圣而垂文,圣因文而明道,文体繁变,皆出于经”),因而其将《原道》《征圣》二者同看作为文心一书立论之根本;而“鬻文为友,李实孔师,圣贤并世,经子异流”(2),各学术流派的圣贤此时大多处于同一时代,他们的著作却分为了经书和子书,因而范注将《宗经》从属《征圣》,并把原第十七篇《诸子》提到和《宗经》同级的位置;有“经”必然有“纬”,范文澜为“配经”,因而安排《正纬》从属于《宗经》。
(完整word)文心雕龙注-范文澜
文心雕龙注-范文澜卷一原道第一征圣第二宗经第三正纬第四辨骚第五卷二明诗第六乐府第七诠赋第八颂赞第九祝盟第十卷三铭箴第十一诔碑第十二哀吊第十三杂文第十四谐隐第十五卷四史传第十六诸子第十七论说第十八诏策第十九檄移第二十卷五封禅第二十一章表第二十二奏启第二十三议对第二十四书记第二十五卷六神思第二十六体性第二十七风骨第二十八通变第二十九定势第三十卷七情辨第三十一镕裁第三十二声律第三十三章句第三十四丽辞第三十五卷八比兴第三十六夸饰第三十七事类第三十八练字第三十九隐秀第四十卷九指瑕第四十一养气第四十二附会第四十三总术第四十四时序第四十五卷十物色第四十六才略第四十七知音第四十八程器第四十九序志第五十出版说明文心雕龙,梁刘勰撰,这是一部现存的最早的自成系统的古典文学评论集。
全书分十卷,前五卷论文体流变,而以原道,征圣,宗经,正纬四篇为导论,以下按照有韵之文(从辨骚到谐讔十一篇)和无韵之笔(从史传到书记十篇)分类评述;后五卷论文章的作法、作家的修养以及文学的批评等问题,其中时序篇指出了作家与时代的关系,知音篇阐明了文学批评的任务,这些意见,不仅在当时是‘发前人所未发’,就是今天,也还是值得我们参考的.本书用当时流行的骈俪文体写成,兼以征引浩博,我们在阅读时不免要感到一些困难,范文澜先生旧着‘文心雕龙注'一书,在解决这种困难方面,付出了辛动的劳动,对读者很有帮助。
现将‘文心雕龙注'中所引用诸书,逐一检对订正,并适当地作了一些修改,重印出版,以供读者研讨.梁书刘勰傅(文学传下)刘勰字彦和。
东莞莒人。
祖灵真宋司空秀之弟也.父尚越骑校尉.勰早孤。
笃志好学。
家贫不婚娶。
依沙门僧佑。
与之居处积十余年.遂博通经论。
因区别部类。
录而序之。
今定林寺经藏.勰所定也。
天监初。
起家奉朝请。
中军临川王宏引兼记室.迁车骑仓曹参军。
出为太末令。
政有清绩。
除仁威南康王记室。
兼东宫通事舍人时。
七庙飨荐已用蔬果。
而二郊农社犹有牺牲。
文心雕龙范文澜
文心雕龙范文澜文心雕龙是一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著作,由刘义庆所著,成书于南北朝时期。
这部著作以其深刻的文学批评和独到的文学理论而闻名于世。
范文澜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他对文心雕龙有着深刻的研究和领悟,对中国文学的发展和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范文澜先生对文心雕龙的研究可以说是深入透彻。
他不仅对文心雕龙的作者刘义庆进行了深入的解读,还对书中所涉及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范文澜先生认为,文心雕龙中所提出的文学批评理论,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和传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他通过对文心雕龙的多年研究,总结出了许多宝贵的文学批评经验,对于中国文学的繁荣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范文澜先生的研究成果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他还积极倡导将文心雕龙的理论运用到实际的文学创作中。
他认为,文心雕龙所提出的文学批评理论,可以为当代文学创作提供宝贵的借鉴和指导。
范文澜先生本着对中国文学的热爱和责任感,不断探索和实践,致力于将文心雕龙的理论运用到实际的文学创作中,为中国文学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范文澜先生对文心雕龙的研究成果不仅受到了学术界的高度评价,还为中国文学的发展和传承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他的研究成果不仅在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还在文学创作和文学教育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范文澜先生的学术成就和学术影响,为中国文学的繁荣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范文澜先生的学术研究成果和学术影响,不仅在中国文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还为世界文学的发展和传承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他的研究成果和学术影响,为世界文学的多样性和繁荣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范文澜先生的学术成就和学术影响,为世界文学的发展和传承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为世界文学的繁荣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范文澜先生对文心雕龙的研究成果和学术影响,不仅在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还为中国文学的发展和传承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他的研究成果不仅在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还在文学创作和文学教育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文心雕龙版本目录
原道第一
5、明覆刻汪本四川省图书馆藏
曾见此本五部。字多俗体,如变、辞、来、学、宝、国、乱、体、观、献、会、万之类是亦有臆补中《哀〓》篇“而霍暴亡”句之墨钉补刻为“光”是误刻如《才路》篇“二班两刘句之“二”误刻为“三”是者。逊私淑轩原刻多矣。
6、明佘诲本北京图书馆藏
卷首有佘氏序,知刻於嘉靖二十二年。钱允治跋谓“癸卯又刻於新安”者,即此本。板心下栏尚留有原私淑轩本刻工姓名,其出於汪氏原刻可知。亦问有不同者惟精细不如耳。白文。每半页十行,行二十字。五篇相接,分卷则另起。其款式:
文心雕龙卷—
梁刘勰撰
原道第—
【附注】提要“无一完刻”“完”字未误,“受胪於牧之野亦误“牧”为“物”。
4、又文津阁本北京图书馆藏
提要题内府藏本,虽未言明何刻,实即汪一元本也。书中既多剜改,其中固有因誊录笔误剜改者;然多数则为底本字误校改则已非所据底之本来面目矣。卷首为提要,次即《文心》全书,白文。每半页八行,行二十一字。有剜增、剜减时则否五篇相接,分卷则另想。其款式:文心雕龙卷—
【附注】曹学quan序,当以战此本者为首见,又按:徐〓崇祯己卯(十二年)跋:“此本(即汪一元本)吾辛丑(万历二十九年)年较〓极详,梅庚刻於金陵,列吾姓名於前,不忘所自也。……前序八篇,半由吾钞录,半乃汝父(指延寿)手书,又金陵刻之末收者。”然则新增诸序如冯允中、方元祯、程宽、叶联芳、乐应奎、佘诲六家之作,盖由与公写寄而补梓者也。明凌云五色套印本余藏此本有梅度生《注》,盖刻於万历四十年后卷首有曹学quan序可证天启二年前,非以梅氏万历三十七年所刻者为底本也。如《铭箴》篇“罕施于代”句,万历梅本作“罕施代”,天启梅本作“罕施于代”,而此本作“罕施於代”;又如《诸子》篇赞“大夫处世”句子“大”字,万历梅本作“大”,天启梅本作“丈”,而此本作“丈”。并其明证。徐〓校本附页有“梅度生重梓有朱之蕃序一篇“识语(天启梅本无此序),是梅氏於万历三十七年后,就原板重校改刻由天启本推之,当系剜换,非另开雕非一次矣。冯舒校本《通变》篇“乘机无怯”句子“怯”字有校语云:“梅本作怯”。今考万历梅本作“法”,天启梅本作“jia”,而此本与冯己苍所见者同,当属一刻。然则此本其出於万历四十年,则非也。卷首有曹学〓序、杨慎与张含书、闵绳初引、凌氏凡例、共六条《梁书·刘勰传》及校诸家姓氏。分批评、参评、音注、校正四类。五色套板:正文黑字,杨慎、曹学〓及各家评、校、音读,区以四色,分列眉端。校者问著其字全书分为上之上、上之下、下之上、下之下四子卷注亦别出为四子卷,殿全书后,每半页九行,行十九字。篇各为起讫。其款式:
论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对黄侃《文心雕龙札记》的承袭
论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对黄侃《文心雕龙札记》的承袭戚良德;李婧【摘要】黄侃《文心雕龙札记》与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不仅皆为"龙学"名著,且已成现代学术经典.个别研究者曾注意到二者有着渊源关系,但极少有人具体研究范注所受《札记》多方面的影响,更无人指出范注对《札记》的承袭几达《札记》的70%这一学术事实.实际上,范氏之注是在其《文心雕龙讲疏》基础上增订而成,沿袭了《讲疏》的体例,而《讲疏》之成书及体例直接缘于《札记》的启发;范注继承了《札记》注重义理的研究方法,并沿用了《札记》大部分的校注、引文和理论见解.可以说,黄侃的《文心雕龙札记》是范文澜创作《文心雕龙注》的重要基础;没有黄氏《札记》,就没有后来的范注.两部如此密切相关的作品最终皆成为现代学术名著这一事实,为我们提供了学术薪火如何代代相传的范例.【期刊名称】《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07(000)005【总页数】7页(P23-29)【关键词】范文澜;《文心雕龙注》;《文心雕龙讲疏》;黄侃;《文心雕龙札记》【作者】戚良德;李婧【作者单位】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山东,济南,250100;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山东,济南,250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6黄侃的《文心雕龙札记》(以下简称《札记》)和范文澜的《文心雕龙注》(以下简称范注)是近现代“龙学”史上最重要的两部专著,且均已成现代学术经典。
《札记》创始于前,是“现代科学的《文心雕龙》研究的奠基之作”[1](第148页);范注继踵其后,被誉为“《文心雕龙》注释史上划时期的作品”[2](第24页)。
作为《文心雕龙》研究的两部必读之书,其价值和意义早已为龙学家们所认识;无论中国文学批评史还是中国美学史的研究,这两部书也经常被列为重要的参考书。
然而,虽然个别研究者也曾注意到二者有着某种渊源关系,却鲜有将两书比而观之,具体探讨其承继关系者。
文心雕龙研究参考文献
《文心雕龙》研究参考文献1、主要文献黄侃:《文心雕龙札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5月版。
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刘永济:《文心雕龙校释》,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2年版。
杨明照:《文心雕龙校注》,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杨明照:《文心雕龙校注拾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王元化:《文心雕龙创作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王元化:《文心雕龙讲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王利器:《文心雕龙校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周振甫:《文心雕龙注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11月版.牟世金:《文心雕龙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牟世金、陆侃如:《文心雕龙译注》,齐鲁书社,1981年版。
牟世金:《雕龙后集》,山东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詹锳:《刘勰与<文心雕龙〉》,中华书局,1980年版。
詹锳:《文心雕龙义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詹锳:《〈文心雕龙〉的风格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杜黎均:《文心雕龙文学理论研究和译释》,北京出版社,1981年版。
马宏山:《文心雕龙散论》,新疆人民出版社,1982年5月版。
石家宜:《〈文心雕龙〉系统观》,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9月。
王运熙:《文心雕龙探索》,上海古藉出版社,1986年版。
朱迎平编:《文心雕龙索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周振甫:《文心雕龙辞典》,中华书局,1996年8月版。
汪春泓:《〈文心雕龙>的传播和影响》,学苑出版社,2002年版.李建中:《文心雕龙讲演录》,广西师范大学大学出版社,2008年12月版张少康编:《文心雕龙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8月版。
张少康、汪春泓、陈允峰、陶礼天合著:《文心雕龙研究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中国文心雕龙学会编:《文心雕龙研究荟萃》,上海书店出版社,1992年版。
中国文心雕龙学会编:《论刘勰及其<文心雕龙>》,学苑出版社,2000年版。
范文澜文心雕龙注
范文澜文心雕龙注
《范文澜文心雕龙注》是一部关于文学修辞和作品批评的经典著作,由清代文学家范文澜所著。
这部书以其精辟的解读和深刻的见解,在文学研究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范文澜在《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中对许多文学作品进行了逐字逐句的分析和注解,他通过对古代文学作品的深入剖析,揭示了其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技巧,让读者深入理解了这些作品的内涵和魅力。
此外,范文澜还在书中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和观点,对于文学创作的规律和特点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文学批评经验和思想启示。
《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不仅对古代文学作品有着深入的解读,同时也为当代文学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启发和借鉴。
这部书以其丰富的思想和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总之,范文澜在《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中对文学的探索和剖析展现了深邃的思想和卓越的学识,为中国文学批评和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这部书不仅值得当代文学爱好者深入阅读,更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对中国文学研究有着深远的意义。
文心雕龙范文澜
文心雕龙范文澜文心雕龙,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其精妙的文学技巧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一直以来都备受文学爱好者的推崇和倾慕。
在这部经典之作中,有许多精彩的范文,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文心雕龙·范文澜》。
这篇范文以其深刻的文学内涵和精湛的写作技巧,成为了后人仿写的经典之作。
《文心雕龙·范文澜》以其独特的写作手法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后人仿写的经典之作。
在这篇范文中,作者通过对范文澜的赞美和解读,展现了自己对文学的独特见解和深刻理解。
同时,作者还通过对范文澜的赞美,表达了对中国古代文学的敬仰和热爱之情,展现了对文学传统的传承和弘扬。
在这篇范文中,作者首先对范文澜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和赞美。
作者指出,范文澜以其精湛的文学技巧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范文澜以其独特的写作手法和丰富的想象力,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独特魅力。
同时,范文澜还通过对人物的塑造和情节的安排,表达了对人性的深刻思考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
在接下来的部分,作者对范文澜的写作技巧进行了深入的解析和赞美。
作者指出,范文澜以其独特的写作手法和丰富的想象力,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独特魅力。
范文澜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情节的安排,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学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
最后,作者对范文澜的意义和价值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赞美。
作者指出,范文澜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丰富的文学情感,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
范文澜通过对人性的深刻思考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表达了对中国古代文学的热爱和敬仰之情,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综上所述,《文心雕龙·范文澜》以其独特的写作手法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后人仿写的经典之作。
这篇范文通过对范文澜的赞美和解读,展现了作者对中国古代文学的独特见解和深刻理解,同时也表达了对文学传统的传承和弘扬。
《文心雕龙》读后感
《文心雕龙》读后感《文心雕龙》是我国古代文论史上一部影响深远的巨著,“它体大思精,笼罩群言,包举宏纤”,向为历代学人所重。
在学“汉语文言”文学专业时,也曾听说过此书,一值想拜读。
或因无书可读,或因古文版费时太多,一直未能如愿。
近日中华书局出版了一套“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译丛书”,恰有此书且已全译白话,终能一了心愿。
适逢办公厅机关开展读书活动,现将粗读此书的一点体会与大家分享,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一、关于《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
《梁书》、《南史》均有《刘勰传》,是研究刘勰家世和生平事迹最重要的历史文献。
惜其史笔简要,语焉不详。
老一辈“龙学”大家,如范文澜、杨明照等,虽多方涉猎,使之眉目渐清,但亦屡有歧见。
后之研究者多综合各家之说,摡言其要,或斟酌献替,存疑再考。
刘勰字彦和,祖籍东莞郡莒县,即今山东莒县;世居京口,即今江苏镇江。
他的祖父刘灵真,系刘宋王朝司空刘秀之的弟弟,他的父亲刘尚曾任越骑校尉。
刘勰大约生于宋明帝泰始初年(465—467),卒于梁武帝中大通四年(532)前后。
总其历程,可分四个阶段:⒈少年苦读。
从出生到入定林寺,历时约二十余年。
刘勰少年丧父,孤儿寡母,相依为命。
二十岁左右,又遭母丧,孤寂无依,萧索度日。
以家贫而不婚娶。
但他“笃志好学”,自七岁起,即对未来有美好的憧憬,执著地追求“树德建言,经世致用”的人生价值。
⒉佛门试功。
定林寺是佛教名刹,高僧云集,在这里,刘勰作为佛教大师僧祐的助手,整理校订经卷,得以潜心攻读,遍览诸子百家之书,“积十余年”,达到了“博通经论”、“长于佛理”和程度,进而“区别部类,录而序之”完成了大丛书佛教经论的编定,经僧祐审阅,成为定林寺的传世经藏。
刘勰在僧祐主持下编定佛经的过程,深受其浸润和陶染,大约在他编定佛教经藏之后不久,即完成了空前的文论伟著《文心雕龙》。
⒊出仕从政。
《文心雕龙》被沈约“大重之”不久,刘勰即受命担任奉朝请,开始走入仕途。
此后历任南梁王开国皇帝梁武帝萧衍之弟、中军将军、临川王萧绩和梁武帝的第四子、仁威将军、南康王萧宏的记室,掌文书;继又兼任梁武帝长子、昭明太子萧统的东宫通事舍人,管章奏;再迁步兵校尉,执掌宫廷卫戍。
范文澜《文心雕龙讲疏》指瑕
范文澜《文心雕龙讲疏》指瑕李平(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芜湖241000)摘要:《文心雕龙讲疏》是范文澜的第一部学术著作,该书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的时代背景下,因教学活动之急需而撰写的,其出版又与中共地下活动有关,匆忙之际自然难以顾及体例的完备和内容的完善,以致留下诸多问题及不足之处。
具体而言,其书不仅正文、注文有问题,而且附录也有问题;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对黄注、黄札承袭过多,正文失校失注现象普遍,少量校注讹误不当。
关键词:范文澜;《文心雕龙讲疏》;问题;不足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 DOI押10.3969/j.issn.1674-8107.2021.01.013文章编号:1674-8107(2021)01-0103-07引言《文心雕龙讲疏》(以下简称《讲疏》)是范文澜的第一部学术著作。
1922年,范文澜到由张伯苓任校长的天津南开学校任教,先任中学部国文教员,后任大学部国文教授。
受其师黄侃的影响,在他开设的大学课程“文论名著”中,主要讲授《文心雕龙》《史通》《文史通义》三种,而《文心雕龙》为最重要,尤宜先读,课本就是《讲疏》[1](P195)。
无论是黄侃的《文心雕龙札记》(以下简称《札记》),还是范文澜的《讲疏》,原本都是他们在大学课堂讲授《文心雕龙》课程的讲义。
范老在《讲疏》自序中说:“予任南开学校教职,殆将两载,见其生徒好学若饥渴,孜孜无怠意,心焉乐之。
亟谋所以餍其欲望者。
会诸生时持《文心雕龙》来问难,为之讲释征引,惟恐惑迷,口说不休,则笔之于书;一年以还,竟成巨帙。
以类编辑,因而名之曰《文心雕龙讲疏》。
”书写成后,作者曾请寿普暄先生审阅,所谓“此编荷寿普暄先生任订正标点之劳,献替臧否,获益良多”[2](P3)。
1925年10月1日,范文澜的第一部学术著作———《文心雕龙讲疏》,由天津新懋印书局正式出版。
《讲疏》虽然较黄叔琳《文心雕龙辑注》(以下简称《辑注》)和黄侃《札记》充实完备了许多,然而,由于范老当时身处天津,珍稀版本和相关材料都极度匮乏,加之又因中共地下党的秘密活动而出版于匆忙之中,故其问题与不足亦在所难免。
范文澜文心雕龙注
范文澜文心雕龙注范文澜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他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评论家和翻译家。
他的著作《文心雕龙注》是一部经典的文学批评著作,被誉为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范文澜的《文心雕龙注》进行分析。
一、《文心雕龙注》的背景《文心雕龙注》是范文澜在1957年至1958年间所写的一部文学批评著作。
这部著作是对刘勰所著的《文心雕龙》的注释和补充,旨在对《文心雕龙》中的文学理论进行深入的解读和探讨。
范文澜在《文心雕龙注》中对刘勰的文学理论进行了批判性的评价,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对中国文学批评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文心雕龙注》的主要内容《文心雕龙注》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刘勰的《文心雕龙》的注释和补充,第二部分是对文学理论的探讨,第三部分是对文学史的回顾和总结。
在第一部分中,范文澜对刘勰的《文心雕龙》进行了详细的注释和补充。
他对刘勰的文学理论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和探讨,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范文澜认为,《文心雕龙》是一部关于文学创作的理论著作,它对中国文学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认为,《文心雕龙》中的文学理论是一种“以意为主”的文学观,它强调文学作品的内在意义和精神内涵,而不是形式和技巧。
在第二部分中,范文澜对文学理论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他提出了自己的文学观和文学批评方法,并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他认为,文学是一种表达人类内心世界的艺术形式,它应该具有深刻的思想和感情内涵。
他还提出了“文学与现实”的问题,认为文学应该反映现实,但不应该被现实所束缚。
在第三部分中,范文澜对中国文学史进行了回顾和总结。
他认为,中国文学史是一部充满传统和创新的历史,它具有深刻的思想和文化内涵。
他对中国文学史中的经典作品进行了评价和解读,认为它们是中国文学的瑰宝和精华。
三、《文心雕龙注》的影响《文心雕龙注》是范文澜的代表作之一,它对中国文学批评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范文澜在《文心雕龙注》中提出了自己的文学观和文学批评方法,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文心雕龙
神思第二十六
风骨第二十八
通变第二十九
定势第三十
熔裁第三十二
情采第三十一
声律第三十三
章句第三十四
丽辞第三十五
夸饰第三十七
比兴第三十六
事类第三十八
练字第三十九
隐秀第四十
1
指瑕第四十一
2
养气第四十二
3
附会第四十三
4
总术第四十四
5
时序第四十五
才略第四十七
物色第四十六
知音第四十八
程器第四十九
序志第五十
精彩摘录
这是《文心雕龙》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录。
感谢观看
目录分析
征圣第二
原道第一
宗经第三
正纬第四
辨骚第五
1
明诗第六
2
乐府第七
3
诠赋第八
4
颂赞第九
5
祝盟第十
诔碑第十二
铭箴第十一
哀吊第十三
杂文第十四
谐讔第十五
1
史传第十六
2
诸子第十七
3
论说第十八
4
诏策第十九
5
檄移第二十
章表第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十二
封禅第二十一
奏启第二十三
议对第二十四
书记第二十五
体性第二十七
作者介绍
刘勰(约公元465年-公元520年),字彦和,生于京口(今镇江),祖籍山东莒县东莞镇大沈庄(今山东省 日照市莒县大沈刘庄),中国历史上的文学理论家、文学批评家。刘勰虽任多种官职,但其名不以官显,却以文 彰,一部《文心雕龙》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和文学批评史上的地位。他曾官县令、步兵校尉、宫中通事舍人, 颇有清名。晚年在山东莒县浮来山创办(北)定林寺。奉皇命和慧震在定林寺撰写订证经文,后请求出家,帝允 许出家,改名慧地,不久去世。
关于《文选》与《文心雕龙》文学观的同异问题——《文选》与《文心雕龙》比较(下)
V l 2 o3 o- N - 4
J l,0 6 uy 2 0
关 于《 文选 》 文 心雕 龙 》 与《 文学观 的 同异 问题
— —
《 文选 》 文 心雕 龙 》 与《 比较 ( ) 下
力 之
( 广西师范大学 文 学院 , 广西 桂林 5 1 0 ) 4 0 4
[ 摘 要 ]文心雕龙》 文选》 文” 《 与《 之“ 的范围大致是相同的。这体现着南朝人对“ 的共识: 文” 以集部各
应 如 此 。这 样 , 们 才 会 更 清 楚 地 了 解 其时 人 们 对 我 “ ” 文学 ) 文 ” 功能 等 的看 法 如何 。 文 ( 与“ 之
一
尽 管 《 心雕 龙 》 《 选 》 可 能 有 太 大 的影 文 对 文 不 响 , 且两 者有 着极大 的 差异 [ , 并 1 然而 当我 们要 探讨 ] 魏晋 南北 朝 的文 学 思想尤 其是 齐 末至 梁 中叶 的文学 思 想时 , 何 焯 之 “ 率 文章 体 制 , 以《 心雕 龙 》 清 大 须 文 《 文选 》 两部 书 为 据 ” , 侃 先 生之 “ 《 选 ) , ①黄 读 文 ) 必 者 须于《 心雕 龙 》 文 所说 能信 受奉 行 , 持观 此书 , 有 真 乃
、
从本质 上看 , 两书 之“ ” 文
的范围大致 是相 同的
《 文心雕龙 》 主要论及 3 种文体∞ 即骚 、 、 4 , 诗 乐
府、 、 、 、 、 、 、 、 、 、 、 、 赋 颂 赞 祝 盟 铭 箴 诔 碑 哀 吊 杂文 、 、 谐
解” _ , 『( 骆鸿凯 先生之“ 2 1 文体莫备 于六 朝, 亦莫严
《 文心雕龙》 上所致。
[ 键词 ] 关 文选; 文心雕龙; 比较; 文学观; 同异问题; 辨体意识
《文心雕龙》版本概述
《文心雕龙》版本概述作者:姜洪真来源:《现代语文(学术综合)》2014年第10期摘要:《文心雕龙》这部国学典籍,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在这个漫长的流传过程中,出现了很多不同的版本,本文拟对其版本概况、版本流变做一总结,并对主要版本加以描述,以从版本角度窥“龙学”概貌。
关键词:《文心雕龙》版本概述《文心雕龙》这部国学典籍,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在这个漫长的流传过程中,出现了很多不同的版本,本文拟以“龙学”大家杨明照、詹锳等人的研究为参照,删繁就简,择其大端,对其版本概况、版本流变做一总结,并对主要版本加以描述,以从版本角度窥“龙学”概貌。
一、唐代至清代版本概况至今可见版本数量。
据林其锬《文心雕龙主要版本源流考略》一文,清代以前的版本有98种,其中写本15种,单刻本40种,从书本13种,校本27种,注本3种。
(《文心雕龙》研究第三辑第268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又据林其锬《明清主要注本关系略考》,“据历史著录统计,仅清代以前,《文心雕龙》的版本就有104种,其中写本十四,单刻本三十四,从书本十,校本二十七,注本五,选本十三。
”[1]唐代版本,现存的敦煌遗书《文心雕龙》残卷,系于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在敦煌鸣沙山千佛洞第288石窟被发现的,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被匈牙利人斯坦因盗去,今存于伦敦大英博物馆。
今察此卷“渊”“世”“民”皆缺避或改避,而“忠”(唐高宗太子讳)、“弘”(高宗太子讳)、“照”(武后讳)、“显”(中宗讳)、“隆”(玄宗讳)、“像”(代宗讳)均不避。
《颂赞》第九有“仲治流别”,此卷“治”写作“冶”。
杨明照认为“治”为高宗讳,作“冶”亦不属缺避。
由此可见:此卷书写时间至迟不会晚于开、天之世,也有很大可能出自初唐人手。
此卷约存全书26%强,诸家比较一致地认为可据以校正以后传本文字之误者达470字以上。
宋代版本,《宋史·艺文志》有“辛处信《文心雕龙注》十卷”,其书也不传已久。
范文澜文心雕龙注
范文澜文心雕龙注
《文心雕龙注》是明代祝允明所著的一部文学评论理论书籍。
全书共分十六篇,内容包括文体、文辞、文法等方面的讲述和评论。
这本书以其精辟深刻的文学见解和独特的方法论,对后世影响深远,成为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经典之作。
全书的第一篇《体势》是整本书的基础,通过对文体和文词的界定,为后面的讨论奠定了基础。
祝允明在这篇中提出了“定势而变”和“变势而守”的观点,这一思想对于文学创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第二篇《文心》中,祝允明提出了“文与心相通”的观点,认为笔者在创作时应该顺应自己的心境,抒发情感。
他还指出了文学创作的三个步骤:顺应天意、表达感情和渲染冲突,这一观点为后来的文学批评家提供了一种说理的方法。
在《工诂》这一篇中,祝允明详细讲述了文字和文辞的用法,强调了文字的精确性和准确性对于文学创作的重要性。
他提出了一些写作的原则,如“贵有音节”、“言以义先”等,这些原则至今仍然被广泛应用。
《安石澜》一篇是祝允明对于安石的诗文进行评论的一篇哲学文章。
他在这篇文章中通过对安石的诗文的具体评论,不仅表扬了其中的优点,还批评了其中的缺点,以此来阐述他对文学的哲学观点。
总之,《文心雕龙注》是一本内容丰富、见解深刻的文学评论
书籍。
它的出现填补了文学批评史上的空白,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它不仅为后世的文学评论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也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一种说理的方法和准则。
通过《文心雕龙注》的阅读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并从中汲取灵感和启发,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和创作水平。
文心雕龙范文澜
文心雕龙范文澜《文心雕龙》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经典之作,是南朝齐时期的文学家刘勰所著。
全书共分为六十篇,主要讲述了文学创作的原则、技巧和风格等方面的内容。
其中,范文澜篇是《文心雕龙》中的一篇重要篇章,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范文澜篇进行分析。
篇名解析范文澜篇的篇名中,“范文澜”三个字是篇名的主体,这三个字的意思是“范例之美、文采之盛、气度之广”。
篇名的意思是要通过范例来展示文采之盛和气度之广,以此来启迪后人。
篇章结构范文澜篇共分为三个部分:开篇、正文和结尾。
开篇开篇主要是对范文澜的评价,作者认为范文澜的文学作品“气度宏阔,文采瑰丽,情理兼备,神韵超逸”,是一个“文学之士”。
作者通过对范文澜的评价,为后文的分析打下了基础。
正文正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范文澜的文学风格、范文澜的文学技巧和范文澜的文学原则。
范文澜的文学风格范文澜的文学风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气度宏阔:范文澜的作品气势恢宏,有着广阔的胸怀和高远的志向。
2.文采瑰丽:范文澜的作品语言华丽,富有诗意和音乐感。
3.情理兼备:范文澜的作品既有情感的表达,又有理性的思考。
4.神韵超逸:范文澜的作品具有超凡脱俗的神韵,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精神的启迪。
范文澜的文学技巧范文澜的文学技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用典:范文澜善于运用典故和典型事例,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2.借景:范文澜善于借助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3.借物:范文澜善于运用物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4.借比:范文澜善于运用比喻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范文澜的文学原则范文澜的文学原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真实:范文澜认为文学作品必须真实,要表达作者真实的情感和思想。
2.传神:范文澜认为文学作品必须传神,要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让读者感同身受。
3.通达:范文澜认为文学作品必须通达,要让读者理解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4.精炼:范文澜认为文学作品必须精炼,要用简练的语言表达复杂的思想和情感。
中国美术学院(参考书目)
3、《合法化危机》(德)尤尔根·哈贝马斯著、张旭春译,春风出版社1999年版。
4、《图像理论》W·J·T米歇尔著、陈永国、胡文征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公共艺术创作与研究
杨奇瑞
张晓凌
2名
1、命题论文
2、专业技法
3、创作与阐述
4、外语(英、日、俄、法任选)
5、综合面试
1、《观念艺术,解构与重建的诗学》张晓凌著,吉林美术出版社。
2、《中国艺术精神》,徐复观著,版本任选。
3、《公共艺术基础理论》马钦忠著,天津大学出版社。
4、《西方现代艺术史》(美)H·H·阿纳森著、邹德侬、巴竹师、刘珽译,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视觉文化与策划研究
2、《观堂集林》王国维著,中华书局。
3、《中国文学批评史》郭绍虞著,上海古籍出版社。
4、《中国书法史图录》沙孟海著,上海书画出版社。
5、《印学史》沙孟海著,西泠印社出版社。
6、《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
7、《历代印学论文选》,西泠印社出版社。
中国画创作实践与理论研究
陈向迅
张立辰
吴宪生
曹意强
图像的批评与创造杨劲松1命题论文2专业技法3创作与阐述4外语英日德任选5综合面试1文心雕龙刘勰著范文澜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2视觉文化导论美尼古拉斯米尔佐夫著倪伟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3合法化危机德尤尔根哈贝马斯著张旭春译春风出版社1999年版
附表:中国美术学院(10355)
专业代码
及名称
研究方向
3、《中国工艺美学史》杭间著,人民美术出版社。
王澍
1名
1、《园冶》(明)计成著,各种版本均可。
范文澜文心雕龙注
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心雕龙注》是一部以古代文学作品《红楼梦》为蓝本的长篇小说,作者是清代文学家曹雪芹。
这部小说以其精湛的文学艺术和深刻的人物描写而著称,被誉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
在小说中,曹雪芹通过对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物的塑造,展现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端和人性的复杂性,同时也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无常。
《心雕龙注》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精湛的艺术表现,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它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小说中,曹雪芹通过对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物的塑造,展现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端和人性的复杂性,同时也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无常。
这些思想内涵和艺术表现,为后世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和艺术样本。
《心雕龙注》的主题多样,涉及了爱情、人生、社会等多个方面。
小说中的爱情描写尤为精彩,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的爱情故事被誉为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在小说中,曹雪芹通过对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的爱情故事的描写,展现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对爱情的束缚和人性的复杂性。
这些爱情故事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除了爱情,小说中还涉及了人生、社会等多个方面。
曹雪芹通过对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物的塑造,展现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端和人性的复杂性,同时也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无常。
这些思想内涵和艺术表现,为后世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和艺术样本。
总之,《心雕龙注》是一部思想深刻、艺术精湛的文学作品,它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精湛的艺术表现,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它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阅读和品味这部经典之作,领略其中的深刻内涵和精湛艺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心雕龙范文澜看文心雕龙选什么版本好1、《文赋集释》陆机撰张少康集释2、《文心雕龙注》刘勰著范文澜注(最好的版本)人民文学(我在看的)3、《文心雕龙注释》周振甫注1 《古文观止》吴楚材注中华书局(我在看的)2 《古文观止译注》顾易生上海古籍排版都是纯古文繁体竖版的形式,纸张装帧的话,不用想了,现在都古籍都是中华书局上海古籍独大,- -文心雕龙尚且还可以,古文观止实在是烂的可以。
但是没办法,就这么几家大的垄断着,不买也没其他的买了。
顾易生的古文观止是带白话翻译,不过有些地方不妥当,注音什么还是比较不错的,如果你没古文基础那可以看,文心雕龙比较难理解如果没有古文基础,很多典故啊奇异字句玄学观念等等。
至于小出版的,就不用去买了,买了后悔,没那么深厚的功底来研究这些书的,内容都比较糟糕~~~~~~~略知一二,条述如下以求雅教:范文澜《文心雕龙注》,比较而言应是最实用的,人民文学出版社五十年代初版,但至今仍在重印,最容易寻找。
(郭绍虞主编“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研究丛刊”本)杨明照的本子, ___中华书局上海所出过,后来改成了上海古籍出版社,也一直在重印,杨是专家,想深入了解文心,以及各个版本,这个本子最合适。
周振甫的《注释》,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很久前翻过,印象不清了,好象是根据一个杨都没十分加以利用的版本,周后来在中华书局出的《辞典》也是根据这个版本。
注释还算清通浅进,以简驭繁的读本。
以上都是连年重印的,比较好找。
此外,有赵仲邑的《译注》,大概是八十年代广西人民出的,也可作初学者的读本,不过好象没见过重印的。
关于专门研究,文字训诂有黄侃《札记》、义理剖析有王元化《臆论》等,也少见重印。
刘勰约生于公元465年,年登而立,始著《文心》,他能在距今1500余年之遥,提出这如许之多的至今难超其苑囿的精辟修辞理论(拙文所及,可谓挂一而漏万),实为难能可贵。
其修辞之论,既有理性的阐释,又有言证、事证,既涉文章内容形式,又关作者思维、气质、涵养、才情。
他能从美才、美德、美情与美辞美文的关系方面,阐释情动而辞发、因内而符外的修辞美学观,他承认“物色之动,心亦摇焉”,“情以物兴,故义必明雅;物以情睹,故辞必巧丽”,尽管当时还没有堂皇的辩证唯物主义之说,然而在今天看来,这完全符合这种观点。
在这种观点指导之下,他从内容决定形式的认识出发,建立了系统的剖情析采理论,他从历史唯物主义和现实唯物主义的认识出发,提出了“时运交移,质文代变”,“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这种选择继承、据时创新的修辞观,这种服务于时代的“时文”修辞观,时至今日,也是必须遵循的一条修辞美学原理。
《文心雕龙》体大思精,深文周纳,拙文仅就修辞而蜻蜓点水,掠影浮光。
若成引玉之砖,亦幸遂微愿矣。
文学意义:《文心雕龙》作者刘勰认为,文学的发展变化,终归要受到时代及社会政治生活的影响。
他在《时序》篇中说:“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并在《时序》《通变》《才略》诸篇里,从上古至两晋结合历代政治风尚的变化和时代特点来探索文学盛衰的原因,品评作家作品。
比如他说建安文学“梗概而多气”的风貌,是由于“世积乱离,风衰俗怨”而形成;东晋玄言诗泛滥,是由于当时“贵玄”的社会风尚所决定。
注意到了社会政治对文学发展的决定影响。
不仅如此,他还注意到了文学演变的继承关系。
并由此出发,反对当时“竞今疏古”的不良倾向。
这些都是十分可贵的。
现代意义:《文心雕龙》有不可避免的历史局限性,特别是“宗经”“徵圣”等儒家思想对于他的文学理论有不少消极影响;但是,这并不妨碍它成为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一部名副其实的“体大而虑周”“笼罩群言”、富有卓识的专著,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的一份十分宝贵的遗产,受到了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理论工作者越来越多的注意和重视。
简介:《文心雕龙》是中国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xié)创作的一部理论系统、结构严密、论述细致的文学理论专著。
成书于公元501~502年(南朝齐和帝中兴元、二年)间。
它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有严密体系的、“体大而虑周”(章学诚《文史通义·诗话篇》)的文学理论专著。
全书共10卷,50篇(原分上、下部,各25篇),以孔子美学思想为基础,兼采道家,认为道是文学的本源,圣人是文人学习的楷模,“经书”是文章的典范。
把作家创作个性的形成归结为“才”、“气”、“学”、“习”四个方面。
《文心雕龙》还系统论述了文学的形式和内容、继承和革新的关系,又在探索研究文学创作构思的过程中,强调指出了艺术思维活动的具体形象性这一基本特征,并初步提出了艺术创作中的形象思维问题;对文学的艺术本质及其特征有较自觉的认识,开研究文学形象思维的先河。
全面总结了齐梁时代以前的美学成果,细致地探索和论述了语言文学的审美本质及其创造、鉴赏的美学规律。
作者简介:刘勰(约465年—520年),字彦和,生活于南北朝时期的南朝梁代,中国历史上的文学理论家、文学批评家。
汉族,生于京口(今镇江),祖籍山东莒县(今山东省莒县)东莞镇大沈庄(大沈刘庄)。
他曾官县令、步兵校尉、宫中通事舍人,颇有清名。
晚年在山东莒县浮来山创办(北)定林寺。
刘勰虽任多种官职,但其名不以官显,却以文彰,一部《文心雕龙》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地位。
范文澜对于 ___,提出学习理论、掌握资料、文字表达、言行一致四个问题,勉励后学。
他说:“学习马克思主义要求神似,最要不得的是貌似。
”“理论和我们自己的整个思想意识、思想方法、生活行动全面地联系起来,才叫做马克思主义者在做史学工作。
”语重心长,希望甚殷。
范文澜对党的事业满怀责任感。
他在延安写作条件十分艰难的情况下,写成《中国通史简编》。
他又以高度自我批评的精神。
十年动乱中,他带病工作,直到逝世。
范文澜早年在经史考证上即成绩卓著,所撰《文心雕龙注》至今仍是名作。
书名中“文心”,是指“言为文之用心”,“雕龙”是因为“古来文章,以雕缛成体”,如雕镂龙纹。
“文心雕龙”译成现代汉语,意思是“文学思想研究”。
《文心雕龙》集汉魏以来文学批评之大成,体大思精,体系完整。
全书共50篇,分为上下编,共三万七千多字,对我国古代文学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文心雕龙》全书以孔子美学思想为基础,中庸原则是贯穿《文心雕龙》全书的基调,总结了齐梁以前的美学成果,论述了语言文学的审美本质及美学规律。
《文心雕龙》抛弃了抽象说教,表现了朴素的唯物主义的文学观,对文学创作和批评、文学的特点和规律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精湛透辟的见解,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作者刘勰(约465~523),字彦和,南朝东莞莒县(今属山东)人,世居京口(今江苏镇江),文学理论家。
据《梁书·刘勰传》记载:刘勰早年家境贫寒,笃志好学,终生未娶,寄居江苏镇江。
在钟山的南定林寺里,跟随僧佑研读佛书及儒家经典,32岁时开始写《文心雕龙》,历时五年,在沈约的指导下,终于书成我国最早的文学评论巨著。
《文心雕龙》的版本种类较多,影响较大的是清代黄叔琳(黄侃)辑注本与范文澜注本。
1914年黄侃把《文心雕龙》作为一门学科搬上大学讲坛,标志着现代意义“龙学”的诞生;而他为授课撰写的讲义《文心雕龙札记》,则成为现代“龙学”研究的奠基作。
《札记》从传统的校注、评点中超越出来,开创了把文字校勘、资料笺证和理论阐述三者结合起来的研究方法,给人以全新视野,“从而令学术思想界对《文心雕龙》之实用价值,研究角度,均作革命性之调整”。
范文澜的《文心雕龙注》是紧随黄侃《札记》的又一部“龙学”研究力作,是《文心雕龙》研究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范注”被视为《文心雕龙》研究史上划时代之作:对书中的一些重要名词概念和理论术语作了清晰的阐释;仿裴松之《三国志注》和刘孝标《世说新语注》的体例,对刘勰所论作品“悉为抄入”,有利于对原文的理解,便于读者翻检;在理论研究方面提出了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深刻见解,对后来的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范注”至今是最通行的《文心雕龙》读本,是“龙学”入门的阶石。
《文心雕龙》共50篇,包括总论、文体论、创作论、批评论4个主要部分。
《原道》、《征圣》、《宗经》、《正纬》、《辨骚》五篇为第一部分,讲“文之枢纽”,是全书的总纲。
从《明诗》到《书记》二十篇,为第二部分,分述各种文体的源流、特点和写作应遵循的基本准则。
其中又有“文”“笔”之分。
自《明诗》至《谐隐》十篇为有韵之文(《杂文》、《谐隐》两篇文笔相杂),自《史传》至《书记》十篇为无韵之笔。
从《神思》到《总术》为第三部分,统论文章写作中的各种问题。
第二部分以文体为单位,第三部分打破文体之分,讨论一些共同性的东西,经纬交织。
《时序》、《物色》、《才略》、《知音》、《程器》五篇为第四部分。
这五篇相互之间没有密切的联系,但都是撇开具体的写作,单独探讨有关文学的某些重大问题。
最后《序志》一篇是全书的总序,说明写作缘起与宗旨。
简介:《文心雕龙》共10卷,50篇。
分上、下部,各25篇。
全书包括四个重要方面,由刘勰(xié)在建康的定林寺写下。
上部,从《原道》至《辨骚》的5篇,是全书的纲领,而其核心则是《原道》《徵圣》《宗经》3篇,要求一切要本之于道,稽诸于圣,宗之于经。
从《明诗》到《书记》的20篇,以“论文序笔”为中心,对各种文体源流及作家、作品逐一进行研究和评价。
在有韵文为对象的“论文”部分中,以《明诗》《乐府》《诠赋》等篇较重要;在无韵文为对象的“序笔”部分中,则以《史传》《诸子》《论说》等篇意义较大;[5]下部,从《神思》到《物色》的20篇(《时序》不计在内),以“剖情析采”为中心,重点研究有关创作过程中各个方面的问题,是创作论。
《时序》《才略》《知音》《程器》等4篇,则主要是文学史论和批评鉴赏论。
下部的这两个部分,是全书最主要的精华所在。
以上四个方面共49篇,加上最后叙述作者写作此书的动机、态度、原则,共50篇。
观点:文学史观《文心雕龙》的文学史观,认为文学的发展变化,终归要受到时代及社会政治生活的影响。
所谓“时运交移,质文代变……歌谣文理,与世推移”“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时序》),把已往这一方面的理论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同时,刘勰也很重视文学本身的发展规律。
在《通变》篇中,他根据扬雄关于“因”“革”的见解所提出的“通变”,即文学创作上继承和革新的关系。
他要求作家要大胆的创新:“日新其业”,“趋时必果,乘机无怯”。
只有不断的创新,即《文心雕龙》所说的“变”,文学创作才会得到不断的发展:“变则其(可)久”(《通变》)“异代接武,莫不参伍以相变,因革以为功”(《物色》)。
但它又强调任何“变”或创新都离不开“通”,即继承。
所谓“通”,是指文学的常规:“名理有常,体必资于故实。
”文学创作只有通晓各种“故实”,才会“通则不乏”(《通变》),“洞晓情变,曲昭文体,然后能孚甲新意,雕画奇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