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学课件 第四章 渗透变形工程地质研究
2024版工程地质学基础ppt课件

2024/1/25
21
不良地质现象防治方法
2024/1/25
滑坡、崩塌防治
01
消除或减轻水的危害,改变滑坡体外形,设置抗滑建筑物等。
泥石流防治
02
生物措施(植树造林、封山育林),工程措施(修建拦挡坝、
排导槽等)。
岩溶、土洞防治
03
对岩溶洞穴进行回填或跨越处理,对土洞可采用注浆、旋喷等
方法进行加固处理。
是地质构造的重要类型之一。
2024/1/25
断裂构造
岩石受应力作用而发生变形,当应 力超过一定强度时,岩石便发生破 裂,甚至沿破裂面发生相对位移, 形成断裂构造。
节理构造
岩石中的裂隙,其两侧岩石没有明 显的位移,称为节理或裂隙。
12
地貌类型及特征
01
02
03
山地地貌
海拔较高,起伏较大,坡 度较陡,切割破碎,多呈 脉状分布。
工程地质学基础ppt课件
2024/1/25
1
2024/1/25
• 工程地质学概述 • 岩石与土体性质 • 地质构造与地貌 • 水文地质条件 • 不良地质现象及防治 • 工程地质勘察与评价
2
01
工程地质学概述
2024/1/25
3
工程地质学定义与发展
2024/1/25
工程地质学定义
研究工程建设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 关系的科学。
7
岩石类型及特征
岩浆岩
由岩浆冷却凝固形成,包括深成岩、 浅成岩和喷出岩。具有结晶结构,常 见矿物有石英、长石、云母等。
沉积岩
变质岩
由已形成的岩石在高温、高压环境下 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具有片理构造, 常见岩石有大理岩、石英岩、片麻岩 等。
2024版《工程地质》PPT课件

0102工程地质是研究工程建设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及其影响规律的学科。
为工程建设提供地质依据,预测和防治工程地质问题,保障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定义任务工程地质定义与任务研究区域地质构造、地壳稳定性及地震活动对工程的影响。
地质构造与地壳稳定性研究地下水的分布、运动规律及其对工程的影响。
水文地质条件研究岩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分类及工程特性。
岩土体性质与分类研究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的成因、发育规律及防治措施。
不良地质现象工程地质研究内容为土木工程建设提供地质依据,确保工程建设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与土木工程关系为水利工程建设提供水文地质资料,预测水库渗漏、溃坝等工程地质问题。
与水利工程关系为交通线路选线、桥隧位置选择等提供地质依据,保障交通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与交通工程关系预测和评估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与环境工程关系工程地质与相关领域关系01岩浆岩由岩浆冷凝形成,包括深成岩、浅成岩和喷出岩,具有结晶质结构和块状构造。
02沉积岩由风化产物、生物遗骸和火山物质等在地表或水下沉积形成,具有层理构造和化石。
03变质岩由已形成的岩石在高温高压下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具有片理构造和变质矿物。
残积土由岩石风化后残留在原地的碎屑物质组成,结构松散,力学性质较差。
坡积土由山坡上的碎屑物质在重力作用下堆积形成,具有分选性和层理构造。
洪积土由洪水携带的碎屑物质堆积形成,具有分选性和交错层理。
冲积土由河流携带的碎屑物质堆积形成,具有层理构造和较好的力学性质。
01020304表示岩石和土体的质量和体积之间的关系,影响工程建设的荷载计算。
密度与重度描述岩石和土体中孔隙的发育程度和连通性,影响工程建设的排水设计和地基稳定性。
孔隙性与渗透性表示岩石和土体在压力作用下体积减小的性质,影响工程建设的沉降计算和地基稳定性。
压缩性与变形性描述岩石和土体抵抗剪切和压缩破坏的能力,影响工程建设的边坡稳定性和地基承载力。
抗剪强度与抗压强度岩石与土体物理力学性质03岩层在地质作用下形成的波状弯曲现象,分为背斜和向斜两种基本形态。
工程地质学-渗透变形工程地质研究

地震、降雨等外力作用会改变地下水状态,增加 发生渗透变形的风险。
03
渗透变形的工程地质研究
渗透变形的地质条件
80%
土壤颗粒大小
土壤颗粒的大小和分布对渗透变 形有重要影响。颗粒越小,土壤 的渗透性越差,越容易发生渗透 变形。
100%
土壤含水率
土壤含水率越高,土壤的渗透性 越差,越容易发生渗透变形。
渗透变形的影响因素
水位变化
地下水水位的变化是影响渗透变形的关键因素。 水位上升会使岩土体受到更大的水压力作用,增 加发生渗透变形的风险;水位下降则会使岩土体 干燥,降低其抗剪强度,容易发生变形。
土体含水量
土体的含水量越高,其孔隙率越大,水压力作用 越明显,越容易发生渗透变形。
颗粒组成与结构
岩土体的颗粒组成和结构对其渗透性有着重要影 响。颗粒越细、结构越松散,岩土体的渗透性越 强,发生渗透变形的可能性越大。
经验模型
根据历史数据和经验,建立预测模型,预测不同工程条件下可能发 生的渗透变形。
04
渗透变形的防治措施
防渗排水措施
防渗帷幕
通过在工程区域周围设置防渗帷 幕,防止地下水渗入工程区域, 从而减小渗透变形发生的风险。
排水沟设置
在工程区域附近设置排水沟,将 地下水引出工程区域,降低地下 水位,减小水压力对土体的影响 。
目前对渗透变形的机理和规律 仍不完全清楚,需要进一步深 入研究其内在机制和演化过程 。
THANK YOU
感谢聆听
工程地质学-渗透变形工程地 质研究
目
CONTENCT
录
• 引言 • 渗透变形的基本概念 • 渗透变形的工程地质研究 • 渗透变形的防治措施 • 工程实例分析 • 结论与展望
2024年度《工程地质学》ppt课件

2024/3/23
1
目录
• 工程地质学概述 • 岩石与土的物理性质 • 地质构造与工程稳定性 • 水文地质条件与工程问题 • 不良地质现象及防治措施 • 工程地质勘察方法与技术
2024/3/23
2
01
工程地质学概述
2024/3/23
3
工程地质学定义与发展
2024/3/23
土洞是发育在可溶岩的上覆土层中, 具有空洞的穴状空间。土洞的形成是 地表水和地下水在土体中潜蚀和冲刷 的结果。
软土
软土是指滨海、湖沼、谷地、河滩沉 积的天然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压缩 性高、抗剪强度低的细粒土。具有天 然含水量高、天然孔隙比大、压缩性 高、抗剪强度低、固结系数小、固结 时间长、灵敏度高、扰动性大、透水 性差、土层层状分布复杂、各层之间 物理力学性质相差较大等特点。
15
地下水类型及特征
潜水
埋藏在地表以下第一个 稳定隔水层以上的重力 水,具有自由水面,无
压水。
2024/3/23
承压水
埋藏并充满两个稳定隔 水层之间的重力水,具 有承压性质,有压水。
裂隙水
赋存于基岩裂隙中的地 下水,其运动复杂,水 量变化大,与大气降水
关系密切。
16
岩溶水
赋存于可溶性岩石的溶 蚀裂隙和溶洞中的地下 水,水量丰富,运动复
地球物理勘探技术
利用物探方法,如重力、磁法、电法、地震等,间接推断地下岩 土层的性质、结构和构造。
25
工程地质原位测试技术
载荷试验
在岩土层上施加荷载,观测其变形和破坏过程,确定岩土层的承载 力和变形模量等参数。
旁压试验
利用旁压仪对岩土层施加侧向压力,观测其变形和破坏情况,了解 岩土层的侧向承载力和变形特性。
工程地质学 ppt课件

岩层沉积之初顶面总是保持水平的,所以水平岩层一 般出现在构造运动轻微的地区或大范围内均匀抬升、下 降的地区,一般分布在平原、高原或盆地中部。
水平岩层中新岩层总是位于老岩层之上,当岩层受切 割时,老岩层出露在河谷低洼区,新岩层出露于高岗上 。岩层顶面在上,底面在下。在同一高程的不同地点, 出露的是同一岩层 。
图中1,2,3,4表示从老到新的地层
ppt课件
30
B
地层相对年代的确定(地层层序倒转时)
A—原始褶皱时的地层p;pt课B件—遭受剥蚀后的地层。
31
二、古生物法(生物演化律)
生物演化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生物 种属由少到多,而且这种演化和发展是不可逆的。
可依据岩石中的化石种属来确定岩石的新老关系 。化石结构越简单,地层时代越老,化石结构越 复杂,地层时代越新。如寒武纪的三叶虫、奥陶 纪的珠角石、志留纪的笔石、泥盆纪的石燕、二 迭纪的大羽羊齿、侏罗纪的恐龙等。
段:段为组的组成部分,由同一岩性特征构成。组 不一定都划分出段。 层:指段中具有显著特征,可区别于相邻岩层的单 层或复层。
ppt课件
52
第四节 褶皱构造
1、基本概念 2、褶曲要素 3、褶曲的分类 4、褶皱岩层的分布与判别 5、褶皱构造的类型
ppt课件
53
1、基本概念 褶皱构造:在构造运动作用下岩层在未丧失连续
ppt课件
50
ppt课件
51
我国在区域地质调查中常采用多重地层划分原则 ,即除上述地层单位外,主要使用岩石地层单位。 岩石地层单位是以岩石学特征及其相对应的地层位 置为基础的地层单位。 群:包括两个以上的组。群以重大沉积间断或不整 合界面划分。
渗透变形工程地质研究

第一节 基本概念及研究意义
抢险抛土 堵口麻袋
最后的出水口
推测的渗流通道
图13-2 龙凤山土坝出险段实测剖面图 (据刘杰,1979)
第一节 基本概念及研究意义
潜蚀:即土体中一部分小颗粒被渗透水流携出,较普遍发生 在不均质砂层中
流土:即土体表层某一部分土粒在垂直土层的渗透水流作用 下全部浮动和流走。常发生在大坝下游坡脚有渗透水流逸出 的土层中
第二节 渗透变形产生的条件第ຫໍສະໝຸດ 节 基本概念及研究意义3、流土
在渗流作用下一定体积的土体同时发生移动的现象称为流 土或流沙(quick sand) 。
流土可以使土体强度完全丧失。 潜蚀的发展演化可以转化为流土。
第一节 基本概念及研究意义
三、研究意义
渗透变形一般发生在无粘性土和粉土中。 渗透危害: 1、基坑开挖出现流砂的现象 2、水坝坝基管涌 3、地下工程突涌砂
第一节 基本概念及研究意义
管涌破坏示意图 (a)斜坡条件时 (b)地基条件时 1-管涌堆积颗粒; 2-地下水位; 3-管涌通道; 4-渗流方向
第一节 基本概念及研究意义
第一节 基本概念及研究意义
渗透变形的类型与特点
渗透水流通过一系列的特有的作用过程使土体中某些颗 粒松动、脱离、被水携带和搬运,导致土中形成孔洞通道及 孔洞通道的不断向源延伸和扩大。这些作用包括:
淋蚀或渗流侵蚀 当土层中细小颗粒小于与之呈互层状产出的砂、砾层中
的孔隙尺寸时,则细小颗粒可被渗透水流所携带,并穿过这 些孔隙通道而被搬运走。土中的细微裂缝、虫孔、兽穴、根 孔等大孔洞也可成为地下水流搬运细小颗粒的通道。这种渗 透水流的选择性侵蚀,可能是土中管道开始形成的主导方式。
第一节 基本概念及研究意义
渗透变形与地面沉降

可编辑ppt
排水孔反滤层结构 EXIT13
地面沉降
思考题4
地面沉降指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影响下形成的地表 垂直下降现象。导致地面沉降的自然因素主要是构造 升降运动以及地震、火山活动等,人为因素主要是开 采地下水和油气资源以及局部性增加荷载。
中国地面沉降情况(1993)
省 (区、市)
面积 (km2 )
预测步骤: (1)根据土体的性质和类型,判别渗透变形可能性与 类型 (2)确定坝基各点,尤其是下游坝脚处的实际水力梯 度。 (3)确定临界水力梯度和允许水力梯度。 (4)根据比较,圈定出可能发生渗透变形的范围。
1. 渗透变形的可能性及类型
首先分析坝基的地层结构和地形地貌条件,初步确定
渗透变形的地段。
可编辑ppt
2
渗透变形
渗透水流作用于岩土上的力,称渗透压力或动水压力。当此力达 到一定值时,岩土中的一些颗粒甚至整体就会发生移动而被渗流
携走,从而引起岩土的结构变松、强度降低,甚至整体发生破坏。 这种工程动力地质作用或现象称之为渗透变形或渗透破坏。 在自然界中,渗透变形一般不发生在无粘性土或粉土中。
1. 筑物基坑及地下施工时的流沙的防治措施。
建筑物基坑主要采取人工降低潜水位的办法。使潜水位低于基
坑底板。也可采用板桩防护墙。
2. 汲水井防治管涌的措施。 主要措施是在过滤管与井壁间隙内充填反滤料。
思考题3
3. 士石坝防治渗透变形的措施
(1)垂直截渗 (2)水平铺盖 (3) 排水减压 ( 4)反滤盖重
可以划分为潜蚀和流土两种类型。 1. 潜蚀
思考题1
在渗流作用下,单个土颗粒发生独立移动的现象,称潜蚀或管涌。 潜蚀较普遍的发生在不均匀的砂层或砂卵(砾)石层中,潜蚀 包括机械潜蚀和化学潜蚀两种。 潜蚀在自然条件下和工程活动中均会发生,人们习惯地把工程活 动中发生的潜蚀称为管涌。根据渗透方向与重力方向的关系,可 将管涌分为垂直管涌和水平管涌两种。
渗透变形工程地质研究ppt课件

Icr= ’ =( s-1)(1-n)…… 太沙基公式
土粒越密实, n 越小, Icr 越大,土体越不容易 发生浸透变形。
扎马林I: cr(ρs 1)(1n)0.5n
我国水
利部I门 cr:,
(112
tg)
c
g
式中: -土的侧压力系数
管涌的Icr的求取较为复杂,经过实验测定。
〔一〕防渗斜墙
1.设计思索
对临水侧有铺盖或地基有垂直防渗的情 况,斜墙应与其连成一体,构成完好的防渗 体系,以提高防渗效果。
斜墙的尺寸应根据散浸的范围、出渗点的 高度和渗水的严重程度经计算确定,长度至 少超越渗水段两端各5m,高度应超越设防 水位0.5~1.0m。
对粘土斜墙,垂直于堤坡方向的厚度为 1~2m,坡度与原堤身相当或稍缓。为防 止粘土斜墙干裂、冻裂和其它损害的影响, 应设壤土维护层,普通情况,维护层高于墙
二、土体性质与浸透变形类型
土体构造包括了土中粗细颗粒直径比例、 细粒物质含量、土的级配等。
1.粗细颗粒直径比例
细粒从空隙中流动最优比例: d0/d >= 8
天然无粘性土 n=0.395 D土/体d的0陈列=方2式.5决议着D / d0 的值:
d0 :孔隙直径 d:细颗粒直径 D:粗颗粒直径
当陈D列/d疏松>时=,2D0/ d有0 利减小于,管D/涌d 减小,有利于浸透变形
铺盖与堤身防渗斜墙连接处宜选用相同的材45二垂直防渗垂直防渗特别适用于地基透水层较薄隔水层较浅的情况此时可以做成封闭式防渗幕墙堤基的渗流量和扬压力可以得到有效控制从而可以达到根治堤基渗透破坏的目的图a
❖
第六章
❖ 浸透变形工程地质研讨
岩溶工程地质研究(基础工程地质学)PPT演示课件

10
基础工程地质学
第四章 岩溶工程地质研究
➢第2节 碳酸盐岩溶蚀作用机理
❖二侵、蚀系性统二中二氧氧化化碳碳:来源: ➢系 HC出问混大中生O2统 系C题气微大合2加O( 统:中生量溶3入C物C平液CC)OOa化、将a衡C222平含 ,学O无+打所衡3量降作、机破需为较雨,用酸C平难的低、O很成化溶衡那,地3强分学2盐-,土表部,、反、,壤水有使侵分岩应中经机蚀HCC溶不土Ca物C性OCO为O壤朝分C2O2称何O3含进解某3-2强再之量入、的各方烈较溶。岩存种C向发高体在解有O育进,,。机。2?因行将、酸超土大,并壤气产
➢ ➢辽广宁东瓦凡房口店铅抽锌岩矿溶疏水干,岩塌溶陷水4,k1m926,5成~1坑98215年个间,产达生塌
◈ 在坑已70数有m千岩,个溶深,塌1最0陷m大灾,4害0影m中响余,长,约大深7铁03%路0m为,余人路,类基危活破及动坏房所,屋诱轨发道,悬
过6量空8开0,0采中m地断2,下行铁水车路8,4小是0时0产0,m生恢余岩复;溶后塌限陷速的5~主1要0k原m因/h,;其
3
基础工程地质学
第四章 岩溶工程地质研究
➢第1节 概述
问题
岩溶特殊性 研究思路? 关键何在?
4
基础工程地质学
第四章 岩溶工程地质研究
➢第1节 概述
➢ 引入❖—主岩要溶工问程题地可质以问说题是:各类工程动力地质
工程地质课件工程地质-第四章

§ 4~ 4 断 层
断层的类型
(3)按断层与所在岩层 产状关系分:
走向断层(纵断层)
倾向断层(横断层)
斜向断层(斜断层)
§ 4~ 4 断 层
断层存在的标志
外力地质作用剥蚀 沉积物覆盖——标志 (1)地质体不连续
(2)断层面(带)的构造特征
镜面、擦痕与阶步
图示一
牵引构造—— 牵引褶皱 图示二
§3~2第四纪地质概述
第四纪沉积物
6、海洋沉积物
滨海带 浅海带 大陆斜坡
深海带
砾滩
沙滩
承载力高 透水性强 细砂
粘性土
淤泥 强度低 生物软泥、粘性土、粉细 砂
§3~2第四纪地质概述
第四纪沉积物
7、冰碛(qi)冰水沉积物 冰川融化后,其搬运体就地堆积形成冰碛 冰雪融化后形成的水流可冲刷和搬运冰碛 物、再沉积形成冰水沉积物 8、风积物 干旱地区,地面无植被保护,岩石碎屑被 风吹扬,风力减弱时发生沉积形成风积物。
断层要素 包括:断层面、断层线、断层盘 (1)断层面:破裂面——走向、倾向、倾角 (2)断层线:与地面交线 (3)断层盘:两侧岩体
图示
相当层沿断层面移动的距离——断距 滑距——AA’
按断层两盘相对位移的方式,分为正断层、逆断 层和平移断层三种类型
(1)正断层。指上盘相对向下滑动,下盘相对向上滑动 的断层。正断层一般受地壳水平拉力作用或受重力作 用而形成,断层面多陡直,倾角大多在45°以上。 (2)逆断层。指上盘相对向上滑动、下盘相对向下滑动 的断层。逆断层主要受地壳水平挤压应力而形成,常 与褶皱伴生。 (3)平移断层。指断层两盘主要在水平方向上相对错动 。
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
倾斜岩层
构造运动使岩层发生变形和变位,形成的 产物——地质构造 有:褶皱、断层、节理
(2024年)《工程地质学》全册配套完整教学课件pptx

岩石和土体物理力学性质
密度与重度
表示岩石和土体的质量分布特 征,影响工程荷载计算。
2024/3/26
孔隙率与孔隙比
反映岩石和土体的密实程度, 影响工程稳定性和渗透性。
含水量与饱和度
表示岩石和土体中水的含量及 状态,影响工程强度和稳定性 。
压缩性与抗剪强度
反映岩石和土体在受力作用下 的变形和破坏特性,是工程设
工程地质学定义
研究工程建设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关 系的科学。
研究对象
研究工程建设中遇到的各种地质问题 ,如地基稳定性、边坡稳定性、地下 洞室稳定性等。
4
工程地质学发展历史及现状
发展历史
工程地质学起源于19世纪末,随着 工程建设规模的扩大和地质环境问题 的日益突出,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 的学科。
现状
目前,工程地质学已经成为土木工程 、水利工程、交通工程等工程建设领 域的重要基础学科,为保障工程建设 的安全和经济性发挥着重要作用。
工程地质勘探
包括工程地球物理勘探、钻探和坑探工程等内容
2024/3/26
实验室或现场试验
获得工程地质设计和施工参数,定量评价工程地质条件和工程地质问 题的手段
长期观测
用专门的观测仪器对建筑区不良的地质因素进行长时期的重复测量的 工作
25
工程地质评价原则和方法探讨
区域稳定性评价
场地内岩土体的稳定性,区域环境稳 定性,区域地壳稳定性
生物措施
对于规模较大、危害严重的不良地质现象,可以采取 搬迁避让的措施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避让措施
通过植树造林、种草等生物措施来保持水土,改善生 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发生 。
2024/3/26
《工程地质学》PPT课件

库区:塌岸、渗漏、浸没、淤积
8
第一章:绪论
• 工程地质研究的基本任务: A.区域稳定性研究与评价,是指由内力地质作用引起的断裂活动,
地震对工程建设地区稳定性的影响; B.地基稳定性研究与评价,是指地基的牢固、坚实性; C.环境影响评价,是指人类工程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 分支学科:工程岩土学
• 工程动力地质作用的研究
– 研究工程动力地质作用的形成机制、规模、空间分布 及发展趋势,对由此引起的工程地质问题进行评价、 防治和改造
– 分支学科:工程动力地质学
17
研究内容(续1)
• 工程地质勘察理论和技术方法的研究 – 研究勘察方法的选择、工作的布置原则、工作量的分配、勘察质量和精 度的检测,勘察技术、方法理论的改进 – 分支学科:工程地质勘察 、岩土工程勘察、专门工程地质学
段
80年代以来出现了许多新技术,可以对不良地质体进行
改造,推动着工程地质发展进入第三阶段。工程地质发
展第三阶段是以地质改造为主要课题的工程地质灾害及
地质灾害防治、施工地质超前预报为特征的地质工程研
究阶段,明确提出了地质控制施工法。
23
工程地质的发展趋势
❖复杂地基上高坝和高层建筑的地基稳定研究 ❖高边坡岩土体稳定分析 ❖巨型地下洞室围岩稳定分析 ❖海洋工程地质问题的研究 ❖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利用相结合 ❖区域构造稳定性研究 ❖研究地质物理环境(高地应力、高地热、地下水等)对岩土体力学性质 及岩土工程施工的影响,岩土体工程地质分类综合指标。 ❖不均匀、各向异性裂隙岩体中地下水渗流研究 ❖深厚覆盖层上建坝、松软含水地层上地基、边坡、地下洞室的稳定研究 ❖喀斯特发育规律、喀斯特渗流及防渗处理的研究;喀斯特地区地下洞室 的涌水、涌泥(砂)、高外水压力问题的研究 ❖综合勘测手段、遥感技术、工程物探和钻探新技术,原位测试技术的应 用研究,以提高勘察的精度、速度和定量化程度 ❖开展地质力学模型试验
工程地质学——渗透变形工程地质研究(精选)PPT26页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的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马卡 连柯(名 言网)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Leabharlann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13、遵守纪律的风气的培养,只有领 导者本 身在这 方面以 身作则 才能收 到成效 。—— 马卡连 柯 14、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 精神以 及同全 世界劳 动者的 团结一 致,是 取得最 后胜利 的保证 。—— 列宁 摘自名言网
15、机会是不守纪律的。——雨果
▪
谢谢!
26
工程地质与土工试验检测PPT课件(共16单元)土的渗透变形

基本类型: • 管涌 • 流土 • 接触流土 • 接触冲刷
单一土层渗透变形 的两种基本形式
渗透变形
流土:在向上的渗透作用下,表层局部范围内的土体或颗 粒群同时发生悬浮、移动的现象。任何类型的土,只要水 力坡降达到一定的大小,都可发生流土破坏
渗流
坝体 粘性土k1<<k2
砂性土k2
原因: i icr
icr
Gs 1 1 e
与土的密实度有关
渗透变形 - 流土
渗透变形
在渗流作用下,一定级配的无粘性土中的细小颗粒,通 过较大颗粒所形成的孔隙发生移动,最终在土中形成与 地表贯通的管道
1. 在渗透水流作用下,细颗粒在粗颗粒形成的孔隙中移动流失 2. 孔隙不断扩大,渗流速度不断增加,较粗颗粒也相继被水带走 3. 形成贯穿的渗流通道,造成土体塌陷
kA h2
t=t2
h2
水头 测管
开关
A k aL ln h1
At h2
选择几组量测结果 ,计算相应的k,取平均值
室内试验方法-变水头试验法
渗透系数的测定
条件 已知 测定 公式 取值 适用
常水头试验
Δh=const Δh,A,L
V,t
k VL Aht
重复试验后,取均值
粗粒土
变水头试验
Δh变化 a,A,L Δh,t
土的渗透变形
工程地质与土工试验
目录
contents
渗透系数的测定方法 渗透力 渗透变形
渗透系数的测定
渗透系数的测定方法
室内试验方法 野外试验方法
• 常水头试验法 • 变水头试验法
• 井孔抽水试验 • 井孔注水试验
渗透系数的测定
试验条件: Δh,A,L=const 量测变量: 体积V,t
工程地质学课件PPT

12
风化壳垂直剖面
岩石风化后的产物在地 表形成的个不连续的岩土层 称为风化壳(crust of weathering).
土壤 残积层
半风化 岩石
基岩
13
岩石风化程度划分: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 和《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的 划分方案:全、强、中、微、未风化带.
时间增长强度能部分恢复的性能。
51
52
膨胀土(expansive soil):
是种富含亲水性黏土矿 物,且随含水量的增减体积 发生显著胀缩变形的硬塑性 黏土.
分布:
全国。云南、广西、贵州、 湖北最具代表性。一般位于 山前丘陵地区或河谷高阶地 上。
图 3-27 因外墙基土收缩、基础 向外扭转,墙体呈水平裂缝
洪积层外围的细碎屑沉积地段, 在沉积过程中受到周期性的干燥, 粘土颗粒凝聚并析出可溶岩时, 则洪积层结构较牢固承载力比较 高。上述两地段之间过度地带, 由于经常有地下水溢出,土质弱, 承载力低,作为建筑物地基时应 慎重对待。
山前洪积扇剖面图
4
26
河流侵蚀作用方式:以机械磨蚀为主, 化学蚀为辅.
河流侵蚀作用方向: 下蚀
4
第节 风化作用及残积土
风化作用(weathering):在地表条件下,自然界的岩
石受大气、水、生物等因素影响,在原地发生机械崩解 或化学分解,形成松散堆积物的过程.
风化类型:
物理风化 化学风化 生物风化
5
物理风化 (physical weathering)
• 温差风化
球状风化图解
6
摄于三峡工程工区
4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管涌(piping)或潜蚀
4.接触管涌
定义:粗、细颗粒土层互相叠置时,在它们接触面 上的渗流作用下所发生的管涌 分类:按渗流方向与接触面的关系 垂直接触管涌:在垂直于土层接触面的渗流作用下, 细粒土层的大颗粒向粗颗粒土层孔隙移动的现象。 平行接触管涌 :在平行于粗粒、细粒土层接触面的 渗流作用下,由于粗粒土层的渗透速度比细粒土层 的渗透速度大得多,而使接触面附近的细粒土层中 的颗粒被携走的现象。
9
一、管涌(piping)或潜蚀
3.分类
根据渗透方向与重力方向的关系,将管涌分 为: 垂直管涌 水平管涌
10
土石坝坝基渗流示意图
渗流方向:在坝前(上游)由上向下,与重力方向一致;在坝底为 水平方向;渗流方向在坝后(下游)由上向下,与重力方向相反 坝前的渗流对土层起压密作用,不致于发生渗透变形。坝后 的渗流对土颗粒起上托作用,使之易于松动、悬浮、被携出 地表,为垂直管涌。坝底下的细粒物质从粗颗粒骨架孔隙中 被渗流携走,为水平管涌。
29
(3)土的级配特征
土的级配特征用土的不均粒系数Cu表示, Cu值愈大,说明土愈不均匀,级配愈好 Cu <10时,主要型式是流土; Cu >20时,主要型式是潜蚀; Cu在10-20之间时,流土和潜蚀均可能发 生
30
临界水力梯度与土不均粒系数曲线
§3 渗透变形产生的条件
二.充分条件 在具备渗透变形产生的必要条件前提下, 渗透变形现象是否会产生,由宏观地质 因素和工程因素来决定。
渗透破坏梯度与细粒含量关系图
当细粒含量 达20%-30% 时,产生渗 透变形所需 的水力梯度 值急剧增大。 但当细粒含 量小于20% 时,临界梯 度小于0.5, 较公式计算 值0.8-1.2小 得多。可能 是由于土的 结构和孔隙 不均一的缘 故。
(2)细粒物质的含量
用细颗粒含量百分数来判别双峰型砾土的渗透变形 型式: 当细颗粒含量>35%时,为流土; 当细颗粒含量<25%时,为潜蚀; 当细颗粒含量在25%-35%之间时,流土和潜蚀均可 能发生,主要取决于砾土的密实程度及细颗粒的组 成。中等以上密实度、细颗粒的不均粒系数较小的 砾土,一般发生流土;反之为潜蚀。 细颗粒成分中粘粒含量的增加,不易产生渗透变形
24
(1)土中粗细颗粒直径比例
砂土颗粒粒径与其孔隙比值的大小,与 颗粒的排列方式关系极大。假定土粒为 等粒球体,若为立方体排列最疏松,孔 隙率n=47.6%,D/d0=2.4。若为四面 体排列最紧密,n=25.9%,D/d0=6.4。 显然,土愈疏松,则细小颗粒在孔隙中 随渗流运动愈顺畅;愈紧密则只能允许 更细小的颗粒通过。
3
§1 概述
渗透变形现象在坝工建设中尤为引人关注。这 是因为建坝后促使河谷地段地下水的渗流大大 加强,经常引起坝基松散沉积物或软弱岩体发 生变形破坏,以致酿成溃坝的严重后果。 美国破坏的土石坝中,有40%是坝基或坝体渗 透变形造成的。 我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于1974调查了33座坝 身有缺陷的土石坝,其中属渗透变形的约占60 %。
37
2.工程因素
工程因素主要指的是渗流出口的保护问题。 土石坝和汲水井的渗流出口处,若任其临空而不 加保护,则最易产生渗透变形 库水位的急剧消落 施工破坏坝前表面弱透水层 建筑物底面轮廓 渗流出口段必须要设置反滤层(料),使渗流既 能顺畅地溢出,土层又不致于变形破坏
38
§4 渗透变形的预测
' =(s -1)(1-n) => Icr = (s -1)(1-n)
'为土体的水下密度, s为土粒密度;n为孔隙率
由于砂土和粉土的土粒密度为1g/cm 3左右,其孔隙率大致 为30%-50%,所以临界水力梯度均在0.8-1.2之间。
修正公式:
太沙基公式未考虑到土体本身强度(即抗剪强度参数C、φ值) 的影响,所以实测的 Icr值一般较公式计算的要大些;尤其当 土的结构较密实以及土中粘粒含量较多时,差值更大。为此, E.A.札马林建议给予修正,即
18
假设渗透水 流流经一单 元土体 长度为dl
断面积为dw
上下界面的 水头差为dh
动水压力数学表达式推导
则此单元土体承受的水压力dP为 dP=w· · · g dh dw 式中: w为水的密度; g 为重力加速度 dP即为渗流因摩擦阻力而受到的水头损失,习惯以 作用于单位体积土体上的水压力来表征,即 D=dP/(dw · w· · dl)= g I D即为动水压力,I为渗流的水力梯度 I=dh/dl(单位长度上的水头差) 动水压力的方向与渗流方向一致
6
§1 渗透变形的类型与特点
目前国内外对渗透变形类型的划分和术 语名称尚未统一,但一般来说可以划分 为潜蚀和流土两种基本型式。
7
一、管涌(piping)或潜蚀
1.定义:在渗流作用下单个土颗粒发生 独立移动的现象,称潜蚀或管涌 管涌较普遍地发生在不均匀的砂层或砂 卵(砾)石层中,细粒物质从粗粒骨架 孔隙中被渗流携走,使土层的孔隙和孔 隙度增大,强度降低,发展下去使土体 呈现“架空结构”,甚至造成地面塌陷。
35
c.多薄层地层结构
多薄层地层结构一般位于河流下游地段, 由细砂土、粉土和粘性土互相叠置组成, 单层厚度不大,且多相变和尖灭现象。 产生渗透变形主要取决于表层是否存在 粘性土,及其性质、厚度和完整程度
36
(2)地形地貌
主要表现在沟谷切割影响渗流的补给、渗径长 度和渗流出口条件等方面。 若坝体上、下游的沟谷将弱透水的表土层切穿, 有利于渗流的补给,并使渗径缩短而加大水力 梯度。如果下游地下水溢出段的渗流出口临空, 则极有利于渗透变形的产生。 古河道分布控制了地层结构和岩性变化,对渗 流补给和排泄条件有很大影响,在古河道上布 设水利或汲水工程时,应充分注意渗透稳定性 问题
32
1.宏观地质因素
(1)地层组合:地层结构对渗透变形的 影响,在坝基下表现最为明显。 (2)地形地貌条件
33
a.单一型地层结构
大多位于河流的上游地段,一般为砂卵 (砾)石层,厚度较小,往往产生管涌 型渗透变形,其强烈程度则取决于土中 细颗粒成分的含量 。 若粗粒骨架孔隙中细粒成分较多,且被 渗流不断携走时,则会产生强烈管涌, 甚至转化为流土。
12
抽水井孔 若成井工 艺较差, 井周砂砾 石层中的 细颗粒就 会向井管 外反滤料 管涌,而 随水流抽 出井外。 这种现象 即为垂直 接触管涌
以减小地下水压力,排除多余水份, 保护土体和建筑物不会因产生渗透变 形而破坏
塑料盲沟
软式透水管、透水管、透水半管
14
15
二、流土(quick soil quick sand)
Icr = (s -1)(1-n)+0.5n
我国有些水利部门考虑到土体的抗剪强度,建议采用
Icr = ' / w· (1+½ ξ tg φ )+c/(w· g)
ξ 为土的侧压力系数;φ 为土的内摩擦角;C为单位土体的凝 聚力(kPa)。
一.必要条件
2.影响土的抗渗强度——结构特性
2.渗透压力
3.渗透变形
当渗透压力达到一定值时,岩土中一些颗粒甚至整体 就会发生移动而被渗流携走,从而引起岩土的结构变 松,强度降低,甚至整体发生破坏的工程动力地质作 用或现象
2
§1 概述
在自然界中,渗透变形一般发生在无粘性土和粉 土中。如河流岸坡或阶地上的碟形洼地,覆盖型 岩溶区的“土洞”和陷穴,以及黄土“喀斯特” 现象等。 更多的渗透变形现象是发生在工程场地中,由于 人类工程活动使渗流加强,往往导致危害严重的 渗透变形发生。 不但在松散土体中发生,在基岩的断裂破碎带、 软弱夹层和风化壳中也可能发生。 如基坑和巷道开挖时的流沙现象,覆盖型岩溶区 矿山疏干排水或汲取地下水产生的地面塌陷,水 坝坝基的管涌等。
8
一、管涌(piping)或潜蚀
2.机械潜蚀和化学潜蚀
机械潜蚀:指渗流的机械冲刷力把细小的土颗粒携 走,而较大颗粒仍留在原处。 化学潜蚀:当土中含有可溶盐类的颗粒或胶结物时, 水流溶蚀了它们,使土的结构变松,孔隙度增大, 水流的渗透能力加强,这就是化学潜蚀。 化学潜蚀与岩溶不同,因为渗透的机械冲刷是主要 的,化学溶蚀是从属的,为机械潜蚀的加强创造条 件
4
5
湖南省群英水库坝角漏水
坝址位于湖南省临澧县城北22KM, 自1987年,坝外坡散浸逐年扩大, 产生渗透变形,严重影响大坝安全。 大坝下游铺设毛细式透导水膜(排水带) 运行约2年时间,导水膜畅通自如,下 游埋设导水膜渗出的水流清澈,无颗粒 带出,且渗水是随库水位增减。且是重 做砂卵石块反滤体工程造价十分之一。
当w=9.8kN/m3,则D=I· (kN/m3) g 在水流由下往上渗透时,一旦当动水压力与土体的 水下重量相等,土体将处于悬浮状态而发生流土。 此时渗流的水力梯度即为临界水力梯度Icr,即 Icr= ' / w
w· Icr= '· => Icr=' /w g· g w=9.8kN/m3 => Icr= ‘
Ch4 渗透变形工程地质研究
§1 §2 §3 §4 §5
概述 渗透变形的类型与特点 渗透变形产生的条件 渗透变形的预测 渗透变形的防治
1
§1 概述
1.渗流
地下水在岩石空隙()中的运动称为渗流(渗透) 渗流是在与介质发生密切联系的条件下进行的。由于 受到介质的阻滞,水的运动远比地表水缓慢。 渗透水流作用于岩土上的力,称渗透压力或动水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