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监测制度
消毒供应室清洗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制度
消毒供应室清洗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制度一、科室设专人进行质量监测工作,监测人员应认真遵守各项监测技术操作规程,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待工作。
二、每月对清洗剂、消毒剂、洗涤用水、包装材料及监测材料等进行质量检查,检查结果应符合行业标准监测规范的要求。
三、器械、物品清洗质量监测:(一)日常监测:每日在检查包装时进行,应目测或借助带光源的放大镜检查。
清洗后器械、器具表面应洁净、无血渍、无污渍、水垢和锈斑。
(二)定期监测:每月随机抽查3—5个待灭菌包内全部物品的清洗质量检查内容同日常监测,并记录监测结果。
(三)清洗消毒器质量监测:1、日常监测:每批次监测清洗消毒器的物理参数及运行情况,监测并记录每次消毒的温度和时间。
2、定期监测:每年监测清洗消毒器的主要性能参数。
3、清洗消毒器新安装、更新、大修、更换清洗剂、消毒方法及改变装载方法等时,应进行清洗效果质量监测,待检测合格后,清洗消毒器方可使用。
4、每半年采用清洗效果模拟测试物监测清洗消毒器的清洗效果,当清洗物品或清洗程序发生改变时,应当采用清洗效果测试物进行清洗效果的监测。
四、每周对纯化水进行PH值监测,并记录。
五、每次对使用中的消毒液有效浓度、消毒时间等进行监测并记录,采用热力消毒方法时应每次监测A0值。
六、每季度对消毒后直接使用物品进行抽检,监测结果符合行业标准监测规范的规定。
七、灭菌器质量监测:(一)采用物理监测、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法。
(二)灭菌器新安装、移位和大修后应进行物理、化学和生物监测(连续3次), 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应进行B-D测试并重复3次,监测合格后,灭菌器方可使用。
(三)压力蒸汽灭菌器每周进行生物监测1次,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器每天进行生物监测1次。
灭菌植入型器械应每批次进行生物监测。
采用新的包装材料和方法灭菌时应进行生物监测。
(四)根据灭菌物品种类,选择具有代表性的PCD进行批量监测。
八、清洗、消毒监测结果及记录保留期限应大于或等于6个月,灭菌质量监测资料和记录保留期限应大于或等于4年。
消毒供应室中心灭菌质量监测
消毒供应室中心灭菌质量监测供应室灭菌质量监测包括工艺监测、仪表监测、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
1、工艺监测:⑴、满足必要的灭菌参数:根据不同类型的灭菌器,达到该产品所需要的消毒剂量、蒸汽压力、灭菌温度和灭菌时间。
⑵、正确的包装:包装材料透气性能好,可用脱脂棉布、专用包装纸及带通气孔的器具;灭菌包的体积不得大于30*30*25cm,预真空灭菌器的灭菌包体积不得大于30*30*50。
⑶、合理摆放,所有灭菌包应竖放,包与包之间留孔隙,灭菌物品的装量不得超过柜室容积80%,预蒸空灭菌器不得超过90%。
⑷、灭菌设备无技术障碍:进排气系统通畅,仪表温度和时间显示正常,蒸汽饱和度好。
2、仪表监测:⑴、灭菌器所有仪表定期监测,每半年有设备科对压力灭菌器的安全阀、压力表、温度表进行效对鉴定,并记录。
新设备启用前及旧设备维修后必须有性能鉴定记录,合格后方可使用。
⑵、紫外线灯管强度监测,每半年有院感专职监控人员监测一次。
使用中的灯管强度不得低于70uw/cm2。
3、化学监测:常用的方法有:化学指示胶带、压力蒸汽化学指示卡、压力蒸汽化学指示试纸、B—D实验指示图、消毒液浓度试纸等。
使用灭菌包时,应先观察化学指示卡变色情况,领取无菌包时,应先查验指示胶带变色情况。
⑴、化学指示胶带、化学指示卡作为日常监测,每个包都必须使用。
121。
C压力蒸汽化学指示卡专用于下排气式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监测;132。
C压力蒸汽化学指示卡专用于预真空或脉动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监测。
⑵、B—D试纸用于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的监测,是判断灭菌器内冷空气是否彻底排尽的一种方法,用于新灭菌柜安装调试之后,灭菌器维修之后及每日灭菌器使用之前。
使用方法:备好标准实验包—用脱脂棉叠成25*25*30cm重量为4~5kg的敷料包,将B—D试纸放与包的中层,包好后放于灭菌器底部前端。
灭菌后,B—D试纸色条变化均匀一致,说明另排气功能良好。
⑶、化学指示卡必须放于灭菌包中心,避免与金属和玻璃直接接触,以免被冷凝水浸湿,影响变色。
最新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监测制度
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要求1.在护士长的领导下进行工作,负责医疗器械、敷料的制备、包装、消毒、保养、登记和分发、回收工作,定时下收下送。
2.经常检查医疗器械质量,如有损坏及时修理、登记,并向护士长报告。
3.协助护士长请领各种医疗器械、敷料和药品,经常与临床各科联系,征求意见,改进工作。
4.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并预防差错事故。
5.做好物品清点工作,定期交换班次。
6.各班明确分工,互相协作,共同完成本室各项任务,并认真做好统计工作。
7.物品发放、领取、使用等应有严格的手续,供应室有统一帐目,各科室有分户帐,每周清点一次,每月总记一次。
8.严格执行器械物品破损报销工作制度。
9.认真做好清洁卫生工作,每日二小扫,每周一大扫,以保持室内清洁、整齐、干燥、无尘。
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监测制度1.专人负责,定期、定时监测消毒质量,并随时进行抽查。
2.每季用指示剂监测高压锅的灭菌性能,每锅有大于5个点的化学监测指标,并有操作记录,每月对治疗包及注射器进行细菌培养、热原试验及氯化物测定各一次。
3.每周二次抽检注射器的洗涤质量,包括澄明度测定、酸碱度测定,均需阴性,并记录,每月对治疗包及注射器进行细菌培养、热原试验及氯化物测定各一次。
4.购进一次性使用的无菌物品,每批抽样监测热原试验及细菌培养,阴性后方可发放。
5.每天对清洗室、包装室、手套间、无菌室用紫外线灯照射60分钟,并做好记录,每月对无菌室进行一次空气培养。
一、包装制度1.物品应分类包装,同一品种或类别的物品应按顺序摆放整齐,以便于使用。
2.空针筒装配时,必须严格检查是否配套、清洁、有无裂缝、漏气管,并按需要放上针头,贮盛于带有通气孔、筛孔的方盘中,在物品放入后应将筛孔密闭(到灭菌时再打开),写上有效期,签名。
3.对要保管的金属器械上油,尤其是器械的关节处,以防生锈,检查刀、剪是否锐利,其他器械功能是否良好,按各包装所需配齐器械,经第二人核对后进行包装,挂上小牌,注上名称、有效期,并签名。
消毒供应中心监测制度
消毒供应中心监测制度
1. 认真遵守各项监测技术操作流程,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待工作。
2. 定期对清洗剂、消毒剂、洗涤用水、润滑剂、包装材料等按要求进行质量检查。
3. 定期对监测材料进行质量检查,包括抽查卫生部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件及有效期等,检查结果应符合要求。
4. 清洗质量监测:清洗后的器械、器具、物品应进行日常监测和定期抽查,并有记录,监测结果应符合WS310.3-2009的规定要求。
5. 清洗消毒效果监测:应对清洗消毒器及其质量进行日常监测,每批次监测清洗消毒器的物理参数和运转情况,并记录存档。
6. 灭菌效果监测:每日对真空型压力蒸汽灭菌器进行空锅B-D 试验,每次灭菌应连续监测并记录灭菌温度、压力、时间等灭菌参数,每周进行生物监测一次,灭菌植入型器械,植入物应每锅进行生物监测。
环氧乙烷灭菌器应每批次进行生物监测,并记录存档。
7. 质检员每日随机抽查灭菌包包外化学指示物变色情况和物理监测记录,确认设备运行中各项参数的正确性。
8. 定期对检查包装及灭菌区无菌物品存放区、无菌物品,工作人员手进行微生物学检测。
9. 按照要求定期对清洗消毒、灭菌设备进行检测与验证。
清洗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制度
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灭菌监测管理制度
制定时间:2016.6 1、清洗质量监测(结果保存半年以上):
1)每日器械、器具和物品包装时目测或借助带光源放大镜检查,质量控制小组每月定期抽查3~5个待灭菌包内全部物品的清洗质量.
2)每批次监测清洗消毒器的物理参数及运行情况,每年用清洗效果测试指示物进行监测.
3)清洗消毒器的安装、更新、大修、更换清洗剂、消毒方法、改变装载方法时遵循厂家的使用说明或指导手册进行监测.
2、消毒质量的监测(结果保存半年以上):
1)湿热消毒:监测、记录每次消毒的温度和时间;每年检测清洗消毒器的性能参数.
2)化学消毒:每日监测消毒剂的浓度、时间.
3)消毒效果监测:每季度检测3~5件有代表性的物品,符合消毒卫生标准。
3、压力蒸汽质量监测(结果保存三年以上):
1)工艺监测:每锅进行。
2)化学监测:每包进行,高度危险性器械必须进行包内化学指示物监测。
3)生物监测:压力蒸汽灭菌(嗜热脂肪杆菌芽孢)每周监测,灭菌植入物时每锅监测。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每天至少监测一次. 4)B-D监测: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每日灭菌前空锅监测.
5)灭菌器新安装、移位和大修进行物理、化学监测合格后进行空载生物监测连续三次并进行B-D监测三次,合格后方能使用. 4、消毒物品监测(结果保存三年以上):
每进行消毒物品微生物检测,结果应符合规范要求。
环境卫生学监测每季度一次,结果应符合规范要求(无菌物品存放区、检查包装灭菌区空气和物体表面、工作中手等).。
消毒供应中心感染管理监测制度
消毒供应中心感染管理监测制度1.建立质量控制过程记录,认真遵守各项监测技术操作规程,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待工作。
2.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每天第一锅空载进行BD试验,合格后灭菌器方可进行灭菌。
3.灭菌器新按装、移位和大修后,物理监测、化学监测通过后,应空载连续三次生物监测合格后灭菌器方可使用,预真空灭菌器应进行三次B-D测试,连续监测合格后灭菌器方可使用。
4.每周对灭菌器进行生物监测,有植入物灭菌时应每锅进行生物监测,结果合格后方可发放。
5.包装容器、摆放方式、排汽方式等改变时,均必须先进行生物监测,合格后才能使用;环氧乙烷灭菌时,应每锅进行生物监测,低温等离子灭菌时,每天至少进行一次生物监测。
6.凡监测不合格,应立即停用灭菌器,停发并追回上次监测合格以来尚未使用的灭菌物品,重新处理灭菌,并向相关管理部门报告,查找不合格原因,监测合格后重新启用灭菌器。
7.对医疗器械进行灭菌效果的监测。
灭菌器每次灭菌过程均应进行工艺监测和批量监测,每个灭菌包应进行化学监测。
监测员每天随机抽查灭菌包化学指示胶带变色情况及工艺监测并记录结果。
8.使用者应检查并确认包内化学指示物是否合格,器械是否干燥清洁,合格后方可使用。
9.每日对器械及物品的清洗质量进行监测(目测检查),每月随机抽查3~5个待灭菌包内全部物品的清洗质量,并记录检查结果。
10.留存清洗消毒器和灭菌器的运行参数打印资料或记录,应对清洗消毒灭菌质量的日常监测和定期监测进行记录,记录应具有可追溯性。
11.每季度对消毒后直接使用的器械物品进行一次监测。
12.按规定对使用的消毒剂、灭菌剂进行化学监测,对使用中的消毒剂每季度进行一次生物监测。
灭菌剂每月进行一次生物监测。
13.定期对室内重点部位的空气分批次进行卫生学监测。
14.每天对洗涤用水进行电导率的监测。
15.各种检测结果认真登记,妥善保管,发现问题应立即整改,以保证无菌物品的质量。
消毒供应中心监测制度
消毒供应中心监测制度一、压力锅蒸汽灭菌监测:1、工艺监测:每锅监测,并详细记录锅号、压力、温度、时间、灭菌物品,灭菌日期及失效日期,灭菌操作者签名事项。
2、化学监测:灭菌包外均有化学指示物,高度危险物品包内应放测量化学指示物,置于最难灭菌的部位;包装材料可直接观察包内的,化学指示卡只放包内即可。
3、生物监测:应每周监测一次;灭菌器新安装、移位和大修后必须进行物品监测、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物品监测和化学监测通过后,生物监测空载连续监测3次合格后才能使用;脉动真空压力锅应进行BD测试并重复3次,连续监测合格后,灭菌器方可使用;投入使用后,每日开始灭菌运行前进行BD试验,合格后,灭菌可使用。
采用新的包装材料及方法进行灭菌时,必须先进行生物监测,合格后才能使用。
4、每年对压力和安全阀进行监测效验。
二、对器械、物品清洗质量的监测:1、日常监测:每日采用目测或常用带光源放大镜对清洁后的器械、物品进行监测,坐到清洁后的器械物体表面及其关节、齿牙光洁、无血渍、污渍、水垢等残留物质和锈斑。
2、定期抽查:每月至少随机抽查3-5个待灭菌包内全部物品的清洁质量、检查的内容同日常监测,并认真做好记录。
三、对消毒质量的监测:1、湿热消毒检测:记录每次消毒的时间与温度。
2、化学消毒监测:根据物品性能定期监测消毒剂的浓度、消毒时间和消毒时的温度,并记录。
3、消毒效果监测:消毒后直接使用的物品每季度监测一次,每次监测3-5件有代表性的物品。
四、对灭菌质量的监测1、物理温度和包外化学监测不合格的灭菌物品不得发放;包内化学监测不合格的灭菌物品不得使用,并分析原因进行改进,直至监测合格。
2、生物监测不合格时,通知相关科室停止使用,并尽快召回上次监测合格以来所有尚未使用的灭菌物品,重新处理并分析原因,改进后生物监测连续3次合格后使用。
3、灭菌植入性器材,应每批次进行生物监测,监测合格后方可发放。
4、灭菌物品每月进行卫生学监测一次。
五、环境微生物监测:1、每月对无菌物品的存放间进行安全监测一次。
消毒供应监测工作管理制度
消毒供应监测工作管理制度Ⅰ目的明确消毒供应中心监测要求和标准,保障无菌物品合格。
Ⅱ范围消毒供应中心Ⅲ制度一、规范执行《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和卫生部行业标准要求,对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等工作进行全方位的监测,建立操作过程记录,正确判断清洗、消毒及灭菌检测结果,规范书写或打印。
二、设专人负责监测工作。
要求监测人员工作能力强,专业技术精,慎独意识强,具有一定的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其工作过程及终末质量进行有效的质量检查并记录。
三、消毒供应中心建立完善的各项监测项目,对工作人员进行规范化培训,规范落实日常监测与定期监测。
日常监测包括清洗剂、消毒剂的配置浓度监测、清洗消毒器运行参数监测、清洗消毒后的器物逐个检查保养、灭菌运行中的物理监测、化学监测、生物监测等。
定期监测包括清洗效果监测,一年一次;消毒物品监测,三个月一次;灭菌物品效果监测,一月一次;生物监测,一周一次,外来器械及植入物监测,每批次一次;物体表面、手卫生效果监测,一季度一次;空气培养,一季度一次。
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以保证消毒灭菌效果和供应质量。
四、定期对清洗剂、消毒剂、洗涤用水、润滑剂、包装材料等进行质量检查,包括抽查卫生部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件及有效期,检查结果符合行业标准要求。
五、设备维护与保养应遵循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或指导手册,对清洗消毒器、灭菌器等进行日常清洁和检查。
清洗消毒器、低温灭菌器等应遵循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或指导手册进行验证;压力蒸汽灭菌器应每年度进行检测校验,确保合格使用。
六、在监测中发现问题,立即上报护士长,查找原因,及时整改,持续跟踪监控。
Ⅳ参考依据1.《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1部分:管理规范》(WS310.1-2016)2.《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WS310.2-2016)3.《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WS310.3-2016)4.《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 367-2012)。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灭菌质量监测制度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灭菌质量监测制度
一、认真遵守各项消毒技术规范,专人负责监测工作并记录。
二、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物理监测:应每批次进行物理监测,记录温度、压力、灭菌时间、装载的主要物品。
三、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化学监测:每日开始灭菌运行前进行B-D试验,结果合格灭菌器方可使用。
每批次进行化学监测,检查包内外的化学指示物变色情况。
合格后方可发放使用。
四、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每周一次生物监测。
生物监测不合格时,应尽快召回上次生物监测合格以来所有尚未使用的灭菌物品,重新处理并分析不合格原因,改进后生物监测连续3次合格后方可使用。
植入物每锅次行生物监测…
五、灭菌器XX装、移位和大修后应进行物理、化学和生物监测,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应进行B-D试验并重复3次,连续监测合格后灭菌器方可使用。
六、低温灭菌的监测:
1、应每灭菌批次进行物理监测,灭菌参数应符合灭菌器的使用说明或操作手册的要求。
每个灭菌包外应使用包外化学指示物,作为灭菌过程的标志;每包内最难灭菌位置放置包内化学指示物,通过观察其颜色变化,判定是否达到灭菌要求。
2、环氧乙烷灭菌每批次进行生物监测,测,检测方法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七、定期抽查灭菌物品的灭菌效果监测。
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监测
则表示锁齿功能不佳;检查器械的张力,需把器
械合并,两边齿干上锁,齿间应有lmm左右的距
离,若发现关节较紧,可用水溶性的润滑剂喷在
2表021/1面0/10及关节上。
22
▪ 7.需要拆卸的器械必须拆卸;有关节的器 械必须打开关节;锐器尖端应加保护套。
▪ 8.管腔类物品必须盘绕放置,不可打折; 接头开关必须打开,以确保管腔通畅。
2021/10/10
29
▪ 5.小包应采用标准篮筐装载存放;纸塑包装物 品灭菌时应将纸塑相间交错并垂直放置;有筛孔的 容器应将筛孔全部打开。
▪ 6.干热灭菌待灭菌物品装载 物品放置不能超过 灭菌器的2/8,包与包的间隔不少于2cm,物品不 能与灭菌器底部及周围侧壁接触。
▪ 7.低温环氧乙烷灭菌物品装载 灭菌物品不能接 触灭菌柜四壁,装载量不应超过灭菌器容积的80%。
15
▪ 3. 棉布包装材料应为大于140支纱,初次 使用前应高温洗涤,进行脱脂去浆处理,不 得缝补后使用,只能使用50次。
▪ 4.纸塑包装材料纸质应符合纸质包装材料 要求;塑料薄膜具有两层复合或多层共挤, 不得使用具有毒性物质的材料,不得有针孔 类缺陷和异物。
2021/10/10
16
5.封闭式硬质容器包括自动启闭式或带筛孔 的容器(储槽等)。其材料、设计、结构和表面 应该有利于内部和外部的清洗及消毒灭菌, 可以安全堆叠和装载,不发生永久性变形, 性能参数不会发生改变,密封性能符合有关 要求;使用寿命不少于500次循环的要求,垫 圈的使用周期应不少于l00个使用循环。
2021/10/10
30
▪ 8.等离子体灭菌器物品装载 灭菌物品中不 能有植物性纤维材质,包括纸、海绵、棉布、 木质类、油类、粉类等。包装材料的塑面应 朝同一方向,灭菌物品不得接触灭菌器内壁; 灭菌物品装载高度距灭菌器顶部8cm,同次 灭菌应将不同物品混放,不能只放金属物品。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制度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管理,确保医疗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消毒供应中心的各项质量管理活动。
第三条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应遵循科学、规范、严谨、细致的原则,确保消毒供应工作的安全、高效、优质。
二、质量管理组织架构第四条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应设立质量管理小组,由消毒供应中心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和护理人员组成。
第五条质量管理小组应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中的问题,制定改进措施。
第六条质量管理小组应与医院感染管理科、护理部等相关科室保持密切联系,共同推进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管理工作。
三、质量管理内容(一)人员管理第七条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学历和职业资格,定期参加业务培训和考核。
第八条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确保消毒供应工作的安全、高效。
第九条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发现患有传染病者应及时调离工作岗位。
(二)设备管理第十条消毒供应中心应配置符合国家标准的消毒设备、清洗设备、灭菌设备等,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测。
第十一条消毒供应中心应建立设备档案,记录设备的使用、维护、维修等情况。
第十二条设备使用前应进行安全检查,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三)物料管理第十三条消毒供应中心应建立物料采购、验收、储存、发放等制度,确保物料质量。
第十四条物料采购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选择有资质的供应商。
第十五条物料验收应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确保物料质量合格。
第十六条物料储存应按照规定条件存放,防止过期、变质。
(四)消毒灭菌管理第十七条消毒供应中心应制定完善的消毒灭菌操作规程,确保消毒灭菌效果。
第十八条消毒供应中心应定期对消毒灭菌设备进行校验,确保设备性能稳定。
第十九条消毒供应中心应定期对消毒剂、灭菌剂进行质量检测,确保消毒灭菌效果。
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监测
1.所有新包装材料应用生物指示剂验证 合格后方可使用。
2.纸质、无纺布的包装材料应符合((GB /T--19633 2005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 要求,其微生物屏障性、抗水性、与人体 组织的相容性、透气性、抗盐水性、表面 吸收度、毒理学实验、最大等效孔径、悬 垂度、拉伸强度、湿拉伸强度和耐破度等 均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应一次性使用。
纯水的氨离子监测:
用无色玻璃量筒取水50ml,用滴管加入碱 性碘化汞钾试液2ml,放置于试管架上,15 分钟观察颜色,不显色为合格;
纯水的氯化物监测:
用无色玻璃量筒取水50mi,用滴管加入硝 酸银试液lml,充分摇匀后,观察颜色不发 生混浊为合格。
二、包装质量监测
包装质量包括包装材料合理的选择、包装 方法的科学规范以及包内物品质量,包装 质量、包内容物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临床能 否有效安全使用灭菌物品。
3.金属气管导管由外管、内管、管芯组成; 检查时应将内管插入外管,其内管长度比外管长 度短1~2mm,管芯的尖端要求椭圆形,插入外 管内椭圆部分应突出外管0.5cm,其周围必须 完全闭合,内外管上的固定器必须灵活、易转动, 但不可太松,以免脱落。
4.持针器 其颚夹面之咬合无磨损,取一根与 持针器相称的缝合针,用持针器夹住缝针,将卡 锁在第二锁齿的位置,试着摇动缝针,如果缝针 可以用手轻易地抽出,则表示持针器功能不佳, 需要更换。
5.剪刀的检查 剪刀应锋利,不可有钝、卷曲、 缺口的现象。需要检查剪刀在闭合时有无空隙, 主柄是否对称,关节松紧度合适不应自动弹开, 螺丝无松动;5cm以上的剪刀必须能够以刀尖处 一次剪齐四层纱布;5cm以下的剪刀,则应以刀 尖处一次剪齐两层纱布;眼科剪不用此法检查, 以防损伤精细器械。
消毒供应中心监测制度
消毒供应中心监测制度一、目的为保证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SSD)工作的质量,确保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达到国家标准,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特制定本监测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对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过程及其效果的监测。
三、监测内容1. 清洗质量监测(1)每日对清洗后的医疗器械进行目测检查,确保其表面光洁、无污渍、无血渍、无锈迹、无水垢、无油渍。
(2)每月对清洗后的医疗器械进行细菌培养,确保其细菌总数符合国家标准。
(3)定期对清洗机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其工作正常。
2. 消毒质量监测(1)每日对消毒后的医疗器械进行目测检查,确保其表面无菌。
(2)每月对消毒后的医疗器械进行细菌培养,确保其细菌总数符合国家标准。
(3)定期对消毒剂进行浓度检测,确保其浓度符合国家标准。
3. 灭菌质量监测(1)每批次灭菌后,对灭菌包进行物理监测,包括温度、压力、时间等参数的监测,确保其达到灭菌标准。
(2)每批次灭菌后,对灭菌包进行化学监测,包括外化学指示剂、包内化学指示卡等,确保其变色达到规定条件。
(3)每周对灭菌包进行生物监测,包括生物指示剂的放置和培养,确保其灭菌效果达到国家标准。
(4)定期对灭菌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其工作正常。
四、监测方法1. 目测检查:由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对医疗器械进行肉眼观察,判断其清洁程度和有无菌斑。
2. 细菌培养:将清洗、消毒、灭菌后的医疗器械分别放入无菌培养皿中,进行细菌培养,观察细菌生长情况。
3. 化学监测:使用专用的化学指示剂、化学指示卡等,对灭菌包进行化学监测,观察其变色情况。
4. 生物监测:将生物指示剂放入灭菌包中,进行生物培养,观察细菌生长情况。
5. 物理监测:使用专用的物理监测设备,对灭菌过程的温度、压力、时间等参数进行监测。
五、监测频率1. 清洗质量监测:每日进行。
2. 消毒质量监测:每日进行。
3. 灭菌质量监测:每批次灭菌后进行。
六、监测记录1.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应认真填写监测记录,包括监测日期、监测项目、监测结果等。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制度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确保医疗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各级各类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日常质量管理。
第三条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应遵循“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原则,以病人为中心,提高消毒供应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四条医院应设立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组织,由院长或分管副院长担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成员。
第五条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组织的主要职责:(一)制定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二)组织协调消毒供应中心各部门的工作;(三)监督、指导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管理工作;(四)对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问题进行调查和处理;(五)定期对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管理工作进行评价和改进。
第六条消毒供应中心应设立质量管理小组,由消毒供应中心负责人担任组长,相关部门人员担任成员。
第七条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小组的主要职责:(一)组织实施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二)对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问题进行排查和处理;(三)对消毒供应中心的设备、设施进行维护和保养;(四)对消毒供应中心的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五)定期对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管理工作进行总结和改进。
第三章质量管理内容第八条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内容主要包括:(一)人员管理: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考核,确保其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二)设备管理:对消毒供应中心的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三)物品管理:对消毒供应中心的物品进行分类、标识、储存、发放,确保物品安全、有效。
(四)消毒灭菌管理:对消毒供应中心的消毒灭菌过程进行监控,确保消毒灭菌效果。
(五)质量控制:对消毒供应中心的各项工作进行质量监测、分析和改进。
第四章人员管理第九条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一)具备相关专业学历或职称;(二)接受过消毒供应专业培训;(三)熟悉消毒供应中心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四)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服务意识。
消毒供应室监测工作制度
消毒供应室监测工作制度一、目的为了确保医院消毒供应室工作的质量,提高医疗安全,保障患者及医务人员的健康,制定本监测工作制度。
本制度明确了消毒供应室监测工作的任务、内容、方法和要求,以指导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规范开展监测工作。
二、监测任务1. 对消毒供应室的设备、设施、环境、操作流程和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监测,确保各项指标符合国家和医院的相关规定。
2. 对消毒供应室使用的消毒剂、灭菌剂、包装材料等进行定期监测,确保其质量和效果。
3. 对消毒供应室的灭菌物品进行生物学监测,确保其达到灭菌效果。
4. 对消毒供应室的各项工作进行定期评估,提出改进措施,提高工作质量。
三、监测内容1. 设备设施监测:监测消毒供应室的设备设施运行状况,如压力蒸汽灭菌器、干燥箱、紫外线灯等,确保设备设施正常运行。
2. 环境监测:监测消毒供应室的环境卫生状况,如空气质量、温度、湿度等,确保环境符合消毒工作的要求。
3. 操作流程监测:监测工作人员的操作流程,如物品的接收、清洗、包装、灭菌、储存等,确保操作流程规范。
4. 消毒剂监测:监测消毒剂的浓度、有效日期、使用方法等,确保消毒剂符合使用要求。
5. 包装材料监测:监测包装材料的质量、规格、有效期等,确保包装材料符合要求。
6. 灭菌物品监测:监测灭菌物品的灭菌效果、有效期等,确保灭菌物品达到灭菌效果。
四、监测方法1. 设备设施监测:采用定期检查、维护、保养的方法进行监测。
2. 环境监测:采用定期采样、检测的方法进行监测。
3. 操作流程监测:采用现场查看、随机抽查的方法进行监测。
4. 消毒剂监测:采用定期采样、检测的方法进行监测。
5. 包装材料监测:采用定期检查、抽检的方法进行监测。
6. 灭菌物品监测:采用生物学监测方法,如细菌培养、生物指示物等。
五、监测要求1. 监测工作应由具备相关专业背景和资质的人员负责,确保监测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监测工作应按照国家和医院的相关规定进行,确保监测工作的规范性。
医院消毒供应室的灭菌效果监测制度(三)
医院消毒供应室的灭菌效果监测制度根据卫生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SSD)灭菌效果监测标准》的要求特制定本制度一、监测要求及方法1、设专人负责质量监测工作。
2、定期对清洁剂、消毒剂、洗涤用水、润滑剂、包装材料等进行质量检查,检查结果应符合《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SSD)管理规范》的要求。
3、定期进行监测材料的质量检查,包括抽查卫生部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件及有效期等,检查结果应符合要求。
自制测试标准包应符合《消毒技术规范》的有关要求。
4、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应遵循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或指导手册对清洗消毒器、灭菌器进行日常清洁和检查。
5、设备的检测与验证清洗消毒器应遵循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或指导手册进行验证。
压力蒸汽灭菌器应每年对压力和安全阀进行检测校验;干热灭菌器应每年用多点温度检测仪对灭菌器各层内、中、外各点的温度进行物理监测;低温灭菌器应遵循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或指导手册进行验证。
二、清洗质量的监测1、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质量的监测(1)日常监测在检查包装时进行,应目测和/或借助带光源放大镜检查。
清洗后的器械表面及其关节、齿牙应光洁,无血渍、污渍、水垢等残留物质和锈斑(2)定期抽查每月应至少随机抽查3个~5个待灭菌包内全部物品的清洗质量,检查的内容同日常监测,并记录监测结果2、清洗消毒器及其质量的监测(1)日常监测应每批次监测清洗消毒器的物理参数及运转情况,并记录(2)定期监测:对清洗消毒器的清洗效果宜每年采用清洗效果测试指示物进行监测。
当清洗物品或清洗程序发生改变时,也可采用清洗效果测试指示物进行清洗效果的监测;监测方法应遵循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或指导手册;监测结果不符合要求,清洗消毒器应停止使用。
清洗效果测试指示物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要求(3)清洗消毒器更新、大修、更换清洗剂、消毒方法、改变装载方法等时,应遵循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或指导手册进行检测,清洗消毒质量检测合格后,清洗消毒器方可使用。
三、消毒质量的监测1、湿热消毒(1)应监测、记录每次消毒的温度与时间或A0值。
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监测制度
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监测制度一、引言消毒供应中心作为医疗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全院提供安全、高效、合格的消毒灭菌物品和器械的任务。
为确保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质量管理要求,特制定本质量监测制度。
二、目的1. 确保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提高消毒灭菌效果。
2. 加强消毒供应中心内部管理,规范工作流程。
3. 预防和控制感染,保障患者和工作人员安全。
三、监测内容(一)人员管理1. 员工健康管理: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健康检查,确保无传染病及皮肤破损等影响工作的情况。
2. 员工培训与考核:定期组织员工参加消毒供应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并进行考核,确保员工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3. 人员配置:根据工作需要,合理配置工作人员,确保工作顺利进行。
(二)环境管理1. 环境卫生:保持消毒供应中心环境清洁、整齐,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
2. 设施设备:确保消毒供应中心设施设备齐全、完好,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
3. 环境安全:加强防火、防盗、防潮、防鼠、防虫等工作,确保环境安全。
(三)物品管理1. 采购与验收: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对采购的消毒灭菌物品和器械进行验收,确保质量合格。
2. 存储与管理:对消毒灭菌物品和器械进行分类、分区存放,确保储存条件适宜,防止过期、变质。
3. 发放与回收:对发放和回收的消毒灭菌物品进行详细记录,确保物品去向明确,防止丢失。
(四)消毒灭菌管理1. 消毒方法:根据物品材质、用途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
2. 灭菌效果监测:定期对灭菌效果进行监测,确保灭菌合格。
3. 消毒剂管理:对消毒剂进行规范管理,确保消毒剂质量合格,使用安全。
(五)感染控制1. 感染监测:定期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进行感染监测,分析感染原因,制定整改措施。
2. 消毒灭菌物品监测:对消毒灭菌物品进行定期监测,确保无菌合格。
3. 感染预防与控制:加强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提高感染防控水平。
消毒供应中心灭菌质量监测准备及要求
消毒供应中心灭菌质量监测准备及要求一、原则与要求(1)对灭菌质量采用物理监测法、化学监测法和生物监测法进行,监测结果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2)物理监测不合格的灭菌物品不得发放,并应分析原因进行改进,直至监测结果符合要求。
(3)包外化学监测不合格的灭菌物品不得发放,包内化学监测不合格的灭菌物品和湿包不得使用。
并应分析原因进行改进,直至监测结果符合要求。
(4)生物监测不合格时,应尽快召回上次生物监测合格以来所有尚未使用的灭菌物品,重新处理;并应分析不合格的原因,改进后,生物监测连续3次合格后方可使用。
(5)植入物的灭菌应每批次进行生物监测,生物监测合格后,方可发放。
(6)使用特定的灭菌程序灭菌时,应使用相应的指示物进行监测。
(7)按照灭菌装载物品的种类,可选择具有代表性的PCD进行灭菌效果的监测。
(8)灭菌外来医疗器械、植入物、硬质容器、超大超重包,应遵循厂家提供的灭菌参数,首次灭菌时对灭菌参数和有效性进行测试,并进行湿包检查。
预真空高压蒸汽灭菌是利用机械抽真空的方法,使灭菌器室内形成负压,抽出冷空气,使蒸汽得以迅速穿透物品内部进行灭菌。
但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其工作程序较复杂,常受到温度、高压等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必须严格质量管理,才能确保灭菌效果。
二、高温高压蒸汽灭菌监测通过压力蒸汽灭菌质量监测操作实践,要求掌握物理、化学、生物等评价方法的器材要求、具体操作方法、监测频率、结果判定、所代表的意义以及注意事项等。
(一)B-D测试预真空(包括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每日开始灭菌运行前空载进行B-D测试,B-D测试合格后,灭菌器方可使用。
B-D测试失败,应及时查找原因进行改进,监测合格后,灭菌器方可使用。
小型灭菌器一般无需进行B-D测试。
1.操作方法灭菌器每天开始运行前,在空载的情况下,将一次性或自制的B-D测试包水平放于柜内灭菌车前底层,靠近腔体排气口正上方。
2.结果判定灭菌过程结束后取出B-D测试包,打开包装取出B-D测试纸,按照产品说明书观察其变色情况,并与标准色块进行比较,如达到标准色且变色均匀一致,表明冷空气排除效果良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监测制度
一、在护士长领导下消毒供应中心应设专人负责质量监测工作。
二、每周进行监测材料的质量检查,抽查卫生部消毒产品卫生许可证批件及有效期等;自制测试标准包应符合《消毒技术规范》有关要求。
三、对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清洗质量每天进行日常监测,每月至少随机抽查3-5 个灭菌包包内物品的清洗质量,并记录监测结果。
四、每周对清洁剂、消毒剂、洗涤用水、润滑剂、包装材料等进行质量检查。
五、每半年对设备进行检测与验证,应遵循厂家的使用说明或指导手册进行安全操作。
六、对灭菌物品每锅次进行物理、化学监测。
高压灭菌器每周一次生物监测,低温度离子灭菌器每天一次生物监测;环氧乙烷灭菌器每批次进行生物监测;新安装、移位和大修后进行物理、化学和生物监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七、每季度对空气、灭菌物品、台面及工作人员的手进行一次细菌学监测,结果存档。